谨防信息化系统与实际应用“两张皮”

合集下载

信息系统在安全防护中的作用

信息系统在安全防护中的作用

信息系统在安全防护中的作用信息系统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人们带来了高效、快捷的服务。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泄露、网络攻击等安全风险也日益严峻。

在这样的背景下,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信息系统在安全防护中的作用,以及其带来的挑战与应对方法。

一、信息系统安全防护的重要性1. 保护敏感数据:信息系统中存储了大量的敏感数据,例如个人隐私、公司机密等。

安全防护可以确保这些数据不被未经授权的人员获取,从而保证信息的保密性。

2. 防范网络攻击:网络攻击形式繁多,包括病毒、木马、黑客攻击等。

通过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可以有效识别和阻止这些攻击,保障网络的稳定运行。

3. 阻止恶意软件:恶意软件的传播范围广泛,给用户的设备和数据安全带来威胁。

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可以有效拦截和清除恶意软件,减少安全风险。

4. 保障业务连续性: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包括备份和恢复机制,可以应对自然灾害、硬件故障等突发情况,确保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二、信息系统安全防护的挑战1. 不断增长的数据量:随着信息系统数据量的不断增长,安全防护变得更加困难。

如何有效管理庞大的数据,并保证其安全性成为了挑战。

2. 复杂的安全威胁:网络攻击手段日新月异,黑客技术不断发展,使得保护信息系统变得更加困难。

恶意软件的变种不断涌现,给系统安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3. 外部与内部威胁:信息系统面临来自外部与内部的威胁,例如黑客攻击、员工不慎操作等。

安全防护需要同时考虑来自内外的风险,保证系统的整体安全性。

4. 安全与便利性的平衡: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需要综合考虑安全性与便利性之间的平衡。

过于严格的安全措施可能会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体验,而过于宽松则可能导致安全漏洞。

三、信息系统安全防护的应对方法1. 加强身份认证:采用多层次的身份认证手段,例如密码、指纹识别、二次验证等,以提高系统的身份验证水平,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系统。

两化融合基本知识介绍

两化融合基本知识介绍

后,面临发达国家正在实现信息化的新形势,我国是继续
先实现工业化,然后实现信息化,还是实现工业化的同时 实现信息化,这是一个重大战略决策问题。
3
两化融合基本概念

十六大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 化”,十七大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作出了决策。

两化融合是两个历史进程的融合发展,信息化不仅带动工
优势并不是可持续的,只有形成了高出竞争对手的研究
开发能力才是可持续竞争优势。但是,在信息化条件( 环境)下,没有两化融合,想形成有竞争优势的研究开 发能力,只是水中捞月式的空想而已。
10
两化融合的重要意义(续)

两化融合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两化融合水平评估发现,两化融合确实是提高企业经济 效益的有效手段,只是两者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 是台阶式的,即两化融合只有达到综合集成阶段,企业 经济效益才会出现台阶式的飞跃。这是典型的“三个馒 头”式的悖论,吃到第三个馒头才感到饱,但你不能说 只有第三个馒头有用,你不可能只吃那个第三个馒头就
业化,还要带动和促进一切与工业化相伴随的历史进程, 使之融合发展。十八大将此概括为:“促进工业化、信息 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4
两化融合基本概念

在工业化发展历史进程中,不仅是生产力(技术、工 具、设备、动力等等)的发展,还有生产关系和上层 建筑(观念、习惯、体制、机制等等)的发展。推进
于管理信息系统的成熟,新技术如电子邮件、互联网等
出现,信息传播与获取快速高效,传统管理细分层级成 了阻碍,以“扁平化”为核心的重组(Reengineering )、重构(Re-structuring)形成高潮,企业竞争力明显 提高,带来了长达九年的经济高涨期。

军工数字化思变 直击信息化与业务“两张皮”:复杂产品制造信息化的重要技术——复杂产品集成制造系统

军工数字化思变 直击信息化与业务“两张皮”:复杂产品制造信息化的重要技术——复杂产品集成制造系统
■ 中国 工 程 院 院 士 李 伯 虎
众 所周 知 .复 杂产 品制 造 业 是 国 民经济 和 国家 安全 的重 要基础 ,它 的竞争 将 直 接关 系 到国力的兴衰 。目前 . 复杂产 品 制造 企 业 竞争 的具 体 表现 是 :
新产 品 ( ) 及 其 挥 的新 型 工业化路
子。 ”为 指 导 思 想 .以信 息 ( 集 传 递 加 采
26 月 国 造 信 化 1 0 年7 中 制 业 息 9 0
维普资讯
C熙
工、 处理 、 用 ) 术为核心 . 应 技 将信 息技 术、
管理技 术、材料技 术 等高新技 术的迅猛 发展 , 给制造技 术 的发展 带来新 的 变化 :以信 息化 为核心 的 “ 集
成化 、数字化 、虚拟 化 、 网络化 、智 能化” ;高技 术化 ;绿 色制 造 ;极 端制造技 术成 为重要领域 。
复杂产品制造信息化的重要技术
复杂产 品集成 制造 系统
经 济 效 益 好 资源 消 耗 低 环 境 污 染 少 人
经过 5 O多年的努力 , 国制造业 已成 为 国民经济的重 要 我 组成部 分 ,其工业增 加值 占G P的 3 % ,工业增 加值居世 界 O 5 第 四位 ,约为美 国的 1 4 日本的 1 2 / / ,与德 国接近 。中国已 成为制造 大 国,但 还不是 强国 。与国际先进 国家相 比 .我 国
联盟 。
新 ”上有 重大突破 . 中 ” 其 用信息化 带动工 业 化 ” 跨越发展 的一个重 要措 施—— ” 是 制 造 业信息化 ” 。 应 当深刻理 解我 国 ” 制造企 业信息化 ” 内涵 ,它是 一项 具有 深远 战略意 义 的复杂 系统 工程 。它 以贯彻 党 的十 六 大报告 中指 出的 ” 信息 化是 加快 实现 工业化 和现 代 化 的必然选 择。 坚持 以信息化 带动工业 化 , 以 工业化促 进信息化 ,走 出一 条科技含量 高

对采购项目在信息化系统中运行出现线上线下“两张皮”问题的探讨

对采购项目在信息化系统中运行出现线上线下“两张皮”问题的探讨

对采购项目在信息化系统中运行出现线上线下“两张皮”问题的探讨发布时间:2023-02-16T06:02:27.210Z 来源:《中国教工》2022年19期作者:王卉,张宁,马思怡[导读] 聚焦采购项目在信息化系统中运行,极易出现的线上线下“两张皮”问题,王卉,张宁,马思怡贵州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贵阳市南明区富源南路350号 550005摘要:聚焦采购项目在信息化系统中运行,极易出现的线上线下“两张皮”问题,通过开展工作调研、详细的梳理采购管理信息化系统操作流程、深入的分析系统操作问题成因,从制度机制、流程再造、节点管控等方面分析。

探讨采购实施中提高采购管理信息系统使用水平,提升系统线上工作记录与线下过程资料衔接的严密性、规范性、一致性、逻辑性的更优工作方法。

关键词:采购项目;信息化;全生命周期监管。

Discussion on the inconsistency between online and offline in purchasing project operation in information system WANG hui ,ZHANG ning, MA si yi Guizhou Tobacco Re-roasting Co., Ltd., No. 350 Fuyuan South Road, Nanming District, Guiyang City 550005 Abstract:The report focuses on the inconsistent problem that are very easy to occur when the procurement project runs in the information system. Through working investigation, we combed the operation process of procuremen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n detail, and analyzed the causes of system operation problems in depth. Analysis from system mechanism, process reengineering, nod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etc. Discuss on the better working methods to improve the Operating level of the procuremen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and improve the tightness, standardization, consistency and logic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online records and offline process data.Keywords:Tendering; Procurement items; Information system; Whole process supervision. 1采购项目线上线下“两张皮”的问题表现信息化监管作为一种新的采购监管方式,引入实际工作中进行应用的时间还较短,通过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及总结,可以看出采购管理信息系统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系统的线上痕迹与线下记录材料不匹配、不衔接;二是未按照系统要求上传正确的记录资料。

8S智慧管理平台十大价值

8S智慧管理平台十大价值

世纪纵横创新产品——8S智慧管理平台8S智慧管理平台是以8S战略执行体系为核心,为实现战略决策支持、战略执行落地、信息化系统信息集成的综合性战略管理平台。

它既能增强企业的决策能力,又能从战略目标制定、计划分解、过程监控、业绩考核等各个方面实现企业战略全生命周期管理。

8S智慧管理平台的十大价值1提升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高层决策力通过系统内各类经营数据、管理数据和经验的储备,形成企业数据库,为公司重大决策提供客观依据,实现建立模型对经营结果进行分析和预测,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进而提高战略决策能力。

图:智慧管理平台展示平台——实现战略分析预测2打造为结果而战的业界标杆执行力-90%的公司不能有效进行战略管理-战略执行是高层领导战略决策后的重要环节,决策的快速响应与落实效率取决于企业战略执行体系的健全程度。

—以构建管理体系思想为核心的8S战略管理体系,将搭建出战略执行平台,对企业管理体系进行系统的梳理、完善,结合信息化手段改善战略执行中层管理者执行力不足、部门之间协调等问题,减少战略决策在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全面提高企业的战略执行力。

3破解企业管理标准化的难题8S智慧管理平台将为构建一套管理标准化体系,通过这套体系,将减少管理过程中的定性和主观因素,通过标准化与数据、信息化对接,用数据说话,使管理更加客观,有效和具有针对性。

4促进企业经验管理向量化管理的飞跃通过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将各类信息标准化并定量衡量,尤其是对日常工作和管理流程数据定量衡量,实现了管理的可计算性,便于企业管理与信息化的对接,进行信息化建设,符合当前数字化的发展趋势。

5缩短决策链条,实现高层决策的快速响应通过8S智慧管理平台,可以实现数据的实时查询和可视化分析,并能够量化战略执行情况,通过设置预警值,实现自动预警,便于实时把控决策结果并快速反应,提高管理效率。

6构建清晰游戏规则,提升员工工作效率通过8S体系中,八大模块的构建,使员工清晰公司战略执行过程中,个人的任务、目标,权限、工作方法等,并将突发和临时工作逐渐积累并形成标准,尽量实现可管可控可衡量,提高公司工作效率。

解析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应用与风险防控措施

解析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应用与风险防控措施

解析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应用与风险防控措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但也带来一些风险和挑战。

为了有效地利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需要采取一些风险防控措施。

保护数据安全是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应用中最重要的风险防控措施之一。

数据是企业的核心资产,数据泄露或丢失可能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声誉损失。

为了保护数据安全,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例如加密传输和存储数据、定期备份数据、设置访问权限等。

网络安全也是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应用中需要关注的风险之一。

互联网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信息化技术,但同时也带来了网络攻击的风险。

为了防范网络攻击,可以采取多种措施,例如安装防火墙、及时更新软件补丁、设置强密码等。

合法合规也是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风险之一。

随着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涉及到的法律法规也越来越多。

企业在使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时,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例如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

否则,企业可能面临法律风险和法律责任。

人员安全素质也是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应用中需要重视的方面。

员工是企业信息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员工在使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时不注意安全,会给企业带来风险。

企业应该加强对员工的信息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维护设备安全也是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应用中需要关注的风险之一。

计算机设备的安全漏洞可能会被黑客利用,对企业数据造成威胁。

为了维护设备安全,可以采取多种措施,例如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安装杀毒软件、限制设备的物理访问等。

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应用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也带来了一些风险和挑战。

为了有效地利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企业需要采取一些风险防控措施,包括保护数据安全、加强网络安全、遵守法律法规、提高员工安全素质以及维护设备安全等。

只有将这些措施有效地应用到实际操作当中,才能更好地保护企业信息安全,实现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最大价值。

2022周口市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考试题目与答案

2022周口市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考试题目与答案

从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答案选错或者未选者,该题不得分。

每小题 1 分,共 50 题。

1、网络课程具有)特点,即教学信息是以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组织起来的。

2、)之间的电子商务通常简称为 B2C。

3、信息)是指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的信息的过程和技术。

4、网上交易的弊端包括)。

A、实物和照片上的差距太大B、衣服、鞋帽类商品无法试穿C、网络支付不安全5、)指一个人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拥有同样的通信手段,都可以利用同样的信息资源和信息加工处理的手段。

6、电子政务( Electronic Government,简称 EG)一词最早起源于)国。

7、)是指针对小型医疗院所或者单一科室规划的系统。

它也必须包含超声波、内窥镜等图文并茂的专业影像报告系统8、)就是利用计算机系统匡助教师管理和指导教学过程的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它可以匡助计算机完成教学管理的任务,包括辅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记录,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等。

9、在第)个阶段,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成为工业装备、工业能力、工业素质、工业活动的内在要素。

10、我国信息化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为动力。

11、)是在原来教学系统的基础上,从对教学过程的全面支持,到教学的组织管理,再到与网络教学资源库及其管理系统的整合,集成为了网络教学需要的主要子系统,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网上教学支撑环境。

12、)是关于从自然信源获取信息,并对之进行变换和识别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现代科学与工程技术。

13、计算机病毒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等方式进行的A、复制文件B、传送文件C、运行程序14、)方式由于存在的问题太多,很容易遇到财物两空的骗局,所以普通很少人使用。

15、电子邮件的问题包括)。

A、消息和附件可以在不为通信双方所知的情况下被读取 B、发信者的身份可能被人伪造C、电子邮件的安全需求也是机密、完整、认证和不可否认 16、内网和外网之间的物理隔离分为)个层次。

基于党建与业务融合的信息化平台解决机关党建“两张皮”问题

基于党建与业务融合的信息化平台解决机关党建“两张皮”问题

基于党建与业务融合的信息化平台解决机关党建“两张皮”问题作者:章稷修邸小建徐志远来源:《青年时代》2020年第06期摘要:信息化引领是增强全党改革创新的本领,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当今,党建信息化的概念已深入人心,党建信息化的研究和应用大有可为。

本研究在党建业务再造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党建与业务融合的信息化平台架构和保障措施,旨在为指导和推动机关党建工作应用和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添砖加瓦。

关键词:党建信息化;互联网;两张皮;保障措施一、引言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信息技术是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辐射带动作用最大的技术创新领域。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1-3]。

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下,“互联网+”党建不但可以使党建工作有更加多样化的开展形式,提升党建工作的效率,同时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快党建工作的创新进度。

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因势而谋、顺势而为,围绕破解机关党建“两张皮”问题,不断强化互联网思维和加强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应用,持续“探索加强新兴业态和互联网党建工作”,以党建和互联网融合发展来推动党建和业务的融合,不断提升机关党建工作的效率、质量和科学化水平。

二、机关党建存在的“两张皮”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单位把机关党建与部门工作割裂开来,党建和业务工作结合不紧密、融合不顺畅,各弹各的曲,各唱各的调,单纯地就党建抓党建,致使机关党建工作空洞呆板、简单重复,党组织的政治思想保障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这就是大家常说的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两张皮”。

“两张皮”问题既有党建和业务工作内容和特点不同,党建创新压力大和易松懈,党建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等原因,也有党建信息化在促进党建和业务融合方面存在的不足,具体如下。

浅淡信息化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浅淡信息化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浅淡信息化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摘要】信息化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信息化系统,企业能够更高效地管理财务活动,提高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降低财务操作风险。

在财务报表生成中,信息化系统能够实现快速准确地生成报表,并支持实时监控和分析财务数据。

在成本控制方面,信息化系统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成本的实时跟踪和分析,提升成本控制的效率。

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信息化系统可以实现预算的智能化管理,提高预算执行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方面,信息化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实现风险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并提升内部控制的效率和可靠性。

信息化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其发展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并将在未来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信息化系统、企业财务管理、应用、优势、财务报表、成本控制、预算编制、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作用、发展、可能性、未来、角色1. 引言1.1 信息化系统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信息化系统在今天的企业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为企业提供了高效、精确、快速的信息处理和管理能力,有助于企业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生产力、降低成本。

信息化系统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同时也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信息化系统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通过信息化系统,企业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处理,减少了沟通和处理信息的周期,提高了管理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信息化系统可以帮助企业自动化办公,降低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

信息化系统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在信息化时代,企业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信息化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快速反应市场变化,促进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信息化系统也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支持和指导。

1.2 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企业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的核心部门之一,承担着监督和管理企业财务活动的重要职责。

两化融合基础知识和管理体系

两化融合基础知识和管理体系

“两化融合"知识点汇总——基础知识+管理体系概念的由来:1997年9月12日十五大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2002年11月8日十六大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2007年10月15日十七大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两化”融合;2010年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十二五规划”首次提出了“推动工业和信息化深度融合”;2012年11月8日十八大继续强调“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和“四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坚持四化同步发展。

核心: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

含义:·信息化的重点是加强工业化、增强实体经济·这一过程的实质是“工业化的需求牵引、信息化的技术驱动”两化融合发展过程发达国家与中国两化融合特点的不同:发达国家渐进式发展:①先工业化后信息化,先管理现代化后管理信息化;②技术上逐步换代,先大型机,后小型机,再服务器-客户机,直至互联网、云计算。

中国跳跃式发展:①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管理现代化与管理信息化同步发展;②技术上是快速换代,四世同堂。

发达国家与中国发展历程的不同:发达国家工业化经历三个阶段:①蒸汽机时代-小工业时代机械动力传递困难,工厂规模受限.②电力时代—大工业时代电力动力传递不受限,工厂规模急剧扩大.③自动化时代-后工业时代信息传递处理无困难,走上两化融合道路.中国两化融合发展历程三个阶段:①传统工业化(1949—1979)计划经济,无需求、无动力、无条件;②开放改革阶段(1989—1999)向市场经济转型,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开始探索发展;③全球化超速发展阶段(融合发展)(2000-)加入WTO,超高速发展,必然向自由。

中国与发达国家目前两化发展现状对比:发达国家:渐入性发展,经历了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阶段的积累,自然进入到信息化时代.中国:植入性发展,工业化尚未完成,正处于中后期,亟待通过信息化实现工业化跨越式发展。

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作用及内容

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作用及内容

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作用及内容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管理系统(以下简称双预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管理系统,旨在帮助企业实施双重预防机制,提高企业风险管理和控制的能力。

双重预防机制是一种管理思想,通过采取预防措施,防止问题的发生和扩大,从而降低企业的风险和损失。

双预信息化管理系统具有以下作用和内容。

一、提供全面的信息化风险管理和控制手段双预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建立企业风险数据库,对企业风险进行分类和评估,并提供相应的风险控制和管理手段。

它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分析潜在的风险,制定有效的控制策略,并实现对风险的全面管理和控制。

二、优化双重预防机制的实施效果双重预防机制要求企业采取预防措施来避免问题的发生。

双预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通过提供实时的风险警报和预警信息,帮助企业及时识别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同时,它还可以监控企业风险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确保措施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三、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决策能力双预信息化管理系统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信息的集中化、规范化和共享化,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决策能力。

它可以自动采集和整理企业各个部门的信息,实时分析和评估企业的风险状况,为企业的决策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同时,它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帮助企业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机会。

四、促进企业的持续改进和创新双预信息化管理系统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持续改进和创新。

它可以通过对风险管理和控制过程的监控和分析,发现企业的改进和创新机会,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同时,它还可以通过对企业各个环节的数据分析和挖掘,帮助企业发现潜在的改进和创新点。

双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风险识别和评估双预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评估风险。

它可以根据企业的行业和特点,建立相应的风险分类和评估模型,对潜在风险进行量化和评估。

同时,它还可以通过对内外部环境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

二、风险控制和管理双预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制定风险控制和管理策略。

信息系统在安全监控与预警中的应用与防护

信息系统在安全监控与预警中的应用与防护

信息系统在安全监控与预警中的应用与防护信息系统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为我们提供了方便和高效的通信、交流和处理数据的方式。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系统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安全威胁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信息系统在安全监控与预警中的应用与防护,以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护用户的隐私。

一、信息系统在安全监控中的应用现代信息系统具备强大的监控能力,能够实时检测和监测系统中的安全事件,并进行及时的响应和处理。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应用场景。

1. 安全日志管理信息系统会生成大量的安全日志,记录着系统的各项操作和事件。

通过对安全日志的管理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的安全威胁。

安全日志管理系统可以帮助管理员追踪和分析系统的安全事件,识别异常行为和攻击行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护。

2. 实时监控与入侵检测信息系统可以通过实时监控和入侵检测技术对系统进行实时的安全监测。

入侵检测系统(IDS)和入侵防御系统(IPS)能够通过监控系统的网络流量和行为,识别和阻止潜在的攻击。

通过分析系统操作和网络通信中的异常行为,IDS和IPS可以提前预警并采取措施防止安全事件发生。

3. 漏洞扫描与漏洞管理漏洞是系统安全的薄弱环节,黑客可能利用系统中的漏洞进行攻击。

信息系统可以利用漏洞扫描工具对系统进行扫描,发现和修补系统中的漏洞。

漏洞管理系统可以对系统中的漏洞进行跟踪和管理,确保安全补丁及时应用,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二、信息系统安全防护策略为了保护信息系统的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防护策略。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安全防护策略。

1. 访问控制访问控制是信息系统中最基本的安全措施之一。

通过设置访问权限、用户身份验证和多因素认证等方式,限制用户对系统的访问权限,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

同时,定期进行账户管理和权限审计,确保只有授权的用户才能够访问系统。

2. 加密技术加密技术是保护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

信息系统可以通过对通信内容和存储数据进行加密,以确保敏感信息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被窃取或篡改。

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应用及风险防控分析

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应用及风险防控分析

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应用及风险防控分析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在现代社会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工作效能,还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和深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风险和挑战。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从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和风险防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已经深入到了各行各业,从工业制造到金融服务,从政府管理到个人生活,无处不在。

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带来了许多便利和效益。

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工业生产中,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线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在服务行业,信息化技术能够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

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办公领域,各种办公软件和管理系统的应用,能够让工作人员更加高效地进行信息处理、沟通协作和决策管理,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和服务,通过手机应用可以购物、订餐、叫车等,大大提高了生活的便利性。

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效益,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尽管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带来了许多好处,但与之相对应的也带来了一些风险和挑战,需要我们及时预防和应对。

信息安全成为了一个严峻的挑战。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应用的扩展,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安全问题频发,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信息安全防控成为了信息化技术应用的重要内容。

隐私保护成为了一个重要议题。

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中,个人的隐私权和数据安全备受关注,如何保护用户的隐私权成为了互联网公司和政府部门需要严肃面对的问题。

技术风险也需要引起重视。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变革,新的技术带来了新的风险,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可能会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不确定性的风险。

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应用带来了一系列的风险和挑战,我们需要进行风险防控,加强信息安全、隐私保护和技术创新,确保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便利和效益。

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作用及内容

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作用及内容

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作用及内容一、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作用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一种基于大数据与网络技术的新型工业生产管理系统。

该系统通过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问题的预防,具体作用如下:1、提高生产效率。

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对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控制,实现自动化生产和智能化监管。

该系统可实时监测生产情况,及时发现生产状况异常并提供预警提示,确保生产线的正常运转。

同时,系统还可以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实现精益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2、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监控,并通过数据统计与分析等手段,对生产过程进行评估和优化,确保产品达到标准要求。

此外,该系统还可以实现全流程跟踪和溯源,便于企业进行追溯处理和质量反馈, 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3、加强安全风险控制。

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隐患进行预判和预警,实现对潜在安全风险的有效控制。

该系统可以快速响应应急事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工厂和员工的安全。

二、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管理系统内容1、智能化监控系统智能化监控系统是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管理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可以通过传感器等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对各种数据进行实时监控。

其中,包括温度、湿度、压力等各种环境因素的监测,以及设备运行参数的监测等。

通过智能化监控系统,企业可以及时掌握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并且对异常情况进行预警。

这对于工业企业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2、应急响应系统应急响应系统也是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一部分。

在安全事故发生的紧急情况下,企业需要及时进行处理以减少损失。

应急响应系统可以包括紧急通知、紧急处理指南等,以帮助企业快速地做出正确的决策。

这样,企业可以在安全事故发生时迅速做出反应,及时制止事故发展。

总体而言,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作用是确保企业信息安全,从而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技术监督工作信息化系统安全防护

技术监督工作信息化系统安全防护

技术监督工作信息化系统安全防护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技术监督工作的信息化系统已成为保障工作高效、准确开展的重要支撑。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化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也日益严峻。

因此,加强技术监督工作信息化系统的安全防护,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数据的安全可靠,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技术监督工作信息化系统涵盖了众多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包括质量监督、标准管理、计量检测等。

这些系统存储着大量的敏感信息,如企业的生产数据、质量检测报告、标准规范等。

一旦这些信息遭到泄露、篡改或破坏,将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例如,质量检测数据的篡改可能导致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危害公众健康和安全;标准管理信息的泄露可能影响行业的公平竞争和正常秩序。

为了保障技术监督工作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是关键。

要构建完善的网络防火墙体系,阻止外部非法访问和恶意攻击。

防火墙可以根据预设的规则对网络流量进行过滤和监控,只允许合法的访问请求通过。

同时,部署入侵检测系统(IDS)和入侵防御系统(IPS),实时监测网络中的异常活动,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范和阻止。

此外,采用虚拟专用网络(VPN)技术,为远程访问提供安全的加密通道,确保数据传输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其次,强化系统自身的安全设置不容忽视。

及时更新系统补丁,修复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防止黑客利用漏洞入侵系统。

对系统进行合理的用户权限管理,根据不同用户的工作职责和需求,分配相应的操作权限,避免越权操作导致的安全风险。

同时,设置严格的身份认证机制,如采用双因素认证(密码+动态验证码)等方式,确保只有合法用户能够登录系统。

数据安全是信息化系统安全防护的核心。

要定期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并将备份数据存储在安全的离线环境中,以防止数据丢失。

采用数据加密技术,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即使数据被窃取,也无法轻易解读其内容。

此外,建立数据访问审计机制,记录数据的访问和操作日志,便于及时发现异常行为和追溯问题源头。

技术监督工作信息化系统安全防护

技术监督工作信息化系统安全防护

技术监督工作信息化系统安全防护在当今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技术监督工作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

信息化系统为技术监督工作带来了高效与便捷,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安全挑战。

保障技术监督工作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任务。

技术监督工作信息化系统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和大量的关键数据。

从产品质量检测到工程建设监督,从环境监测到食品安全把关,这些工作所依赖的信息化系统存储着大量敏感信息,如检测数据、监督报告、企业机密等。

一旦这些系统遭受攻击或数据泄露,不仅会影响技术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还可能对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那么,影响技术监督工作信息化系统安全的因素有哪些呢?首先,网络攻击是一个主要威胁。

黑客可能通过各种手段入侵系统,窃取数据、篡改信息或者破坏系统的正常运行。

其次,内部人员的疏忽或违规操作也可能导致安全漏洞。

例如,员工随意共享账号密码、未遵循安全操作流程等。

再者,系统自身的漏洞和缺陷,如果未能及时更新和修复,也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

此外,自然灾害、电力故障等不可抗力因素,也可能对系统的硬件设施造成损坏,影响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为了保障技术监督工作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在技术层面,我们要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的应用。

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防病毒软件等安全设备,对网络流量进行实时监控和过滤,及时发现并阻止异常的网络访问。

同时,采用加密技术对重要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和安全评估,及时发现并修复系统中存在的安全漏洞。

在管理层面,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明确员工的安全职责和操作规范,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严格限制系统访问权限,实行最小权限原则,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能够访问和操作相关数据。

对重要操作进行审计和追踪,以便在出现安全事件时能够快速定位和追溯原因。

此外,应急响应机制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技术监督工作信息化系统安全防护

技术监督工作信息化系统安全防护

技术监督工作信息化系统安全防护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技术监督工作的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信息化系统成为了保障技术监督工作高效、准确开展的重要支撑。

然而,随着信息化系统的广泛应用,其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确保技术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相关数据的安全、完整和可靠,加强信息化系统的安全防护至关重要。

技术监督工作信息化系统面临着诸多安全威胁。

首先是网络攻击,包括黑客攻击、恶意软件感染、网络钓鱼等。

这些攻击手段可能导致系统瘫痪、数据泄露、服务中断等严重后果。

其次是内部人员的误操作或违规行为,例如误删重要数据、泄露敏感信息等。

再者,自然灾害、硬件故障、电力中断等物理因素也可能对信息化系统造成损害。

此外,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如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也给信息化系统带来了新的安全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安全威胁,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防护措施。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访问控制机制。

访问控制是确保系统安全的第一道防线,通过对用户身份的认证和授权,限制非法用户的访问,同时规范合法用户的操作权限。

可以采用多种身份认证方式,如密码认证、指纹识别、智能卡认证等,提高认证的安全性。

对于不同级别的用户,应授予不同的操作权限,例如管理员拥有最高权限,可以进行系统配置和管理;普通用户只能进行与其工作相关的操作。

其次,加强网络安全防护。

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防病毒软件等网络安全设备,实时监测和防范网络攻击。

同时,对网络进行合理的划分和隔离,将不同安全级别的区域进行隔离,限制网络访问,降低安全风险。

定期进行网络漏洞扫描和安全评估,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的安全漏洞。

数据安全是信息化系统安全防护的核心。

要对重要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并将备份数据存储在安全的位置,以便在系统遭受破坏或数据丢失时能够快速恢复。

同时,加强对数据的访问审计,记录数据的访问和操作日志,便于事后追溯和分析。

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应用及风险防控分析

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应用及风险防控分析

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应用及风险防控分析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在当今社会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风险和安全问题。

对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及风险防控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一、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也改变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工业生产中,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

在商业领域,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可以提供更加便捷的交易方式,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在社会管理中,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可以提供更加高效的信息管理和服务,提高政府和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在个人生活中,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可以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方式,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

1. 安全风险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问题是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应用中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

网络黑客、病毒攻击、信息窃取、密码破解等安全问题给信息系统的安全带来了威胁,不仅造成信息泄露、破坏,还会影响到企业和个人的利益。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安全风险进一步加剧,信息泄露、身份盗用、隐私泄露等问题日益凸显。

2. 侵权风险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给知识产权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传统的互联网时代,侵犯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等问题并不少见。

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侵权行为呈现多样化和隐蔽化趋势,知识产权保护的难度也在逐渐增加。

1. 安全防范针对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应用中的安全风险,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防范措施。

首先是完善的技术防范措施,包括安全软件、防火墙、加密技术等措施。

其次是加强管理防范措施,包括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安全培训等措施。

最后是加强法律防范措施,包括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

3. 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是防范风险的关键环节,企业和组织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机制,包括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信息安全管理人员队伍、信息安全管理技术等。

警务信息化与科技应用

警务信息化与科技应用

警务信息化与科技应用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对公安机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适应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提高社会治安防控水平,实现警法协同、快速反应、科学决策的目标。

在这一背景下,警务信息化和科技应用成为公安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警务效率和便民利民具有重要意义。

一、警务信息化的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警务信息化在公安工作中无处不在。

警务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大数据、智能化、移动化和云计算。

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加快警务工作的响应速度,提高服务效率,减少人为操作的错误和随意性,提高工作质量和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1. 提高办公效率警务信息化的应用使公安机关实现了警情信息采集、一键派警、案件办理、办公协作等工作的快速和高效。

通过信息化系统的支持,可实现信息的快捷输入、处理和存储,使办公效率大大提升。

2. 便民利民警务信息化使得公安机关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沟通更加畅通,民众可以通过网络、手机等多种渠道获取有关警务的信息,进行咨询、举报等操作,提高了公众对警务工作的满意度和安全感。

3. 增强决策科学性警务信息化系统可通过采集、分析海量警情数据和案件数据,提供警务活动、犯罪趋势等方面的科学依据,帮助公安机关进行科学决策和犯罪预防,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稳定和安全。

二、科技应用在警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1. 视频监控技术的应用视频监控技术是公安工作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通过安装在各个重要区域的监控摄像头,可以全天候对重点区域进行实时监控。

这种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警务工作的全面性和及时性,帮助公安机关发现和处理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提高治安防控水平。

2. 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在公安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用于人员身份验证、寻找犯罪嫌疑人和嫌疑车辆识别等方面。

这种技术通过人脸图像的采集和比对,能够在大量人员中快速准确地辨认出目标人物,提高警务工作的侦查和抓捕效率。

3. 大数据分析的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公安机关从各类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为决策提供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视野The Management Perspective特约撰稿人:武钢有限公司质检中心设备管理室肖宝丽谨防信息化系统与实际应用“两张皮”在设备管理方面,各企业的信息化工作推进程度不一。

未应用信息化进行设备管理时,往往会存在设备基础信息台账依靠人工汇集,信息不完善;备件、材料库存信息无法实时掌控,备件、材料资源无法共享,实际消耗成本难以统计;计量管理主要依靠人工统计台账和编制送检计划;各类设备管理报表主要依靠人工汇集等问题。

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有效解决了以上问题,并通过信息化的管理逐步实现设备管理精细化,提升设备精益化管理水平,控制设备维修成本,保障设备可靠运行。

通过信息化管理,将品种繁多、数量分散的设备纳入到信息化管理平台中进行管理,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基础信息,实现设备、备件、材料信息和资源共享,专业管理报表自动生成,提升设备保障能力,实现消耗成本受控,降低备件材料消耗。

信息化系统功能设计很重要以管理创新为导向,强化流程管控和过程管理,重点解决设备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基础信息,实现设备、备件、材料信息和资源共享、消耗成本受控,系统自动生成专业管理报表,提升设备保障能力,降低备件材料消耗。

科学合理的制定信息化系统建设内容和方案是系统建设的关键。

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功能和流程设计,需要经过充分的调研和反复深入的论证,编制详细的设计需求,提供各种管理报表的模板,融入到各项具体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主要功能模块12中国设备工程 2017.05(下)13中国设备工程 2017.05(下)中国ing C 设备工程Engineer hina P l ant程序设计中。

通过功能和流程设计,设备管理各专业形成有机的整体,将人、机、料、法、环等管理要素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系统模块/网络架构将分散的设备信息集成起来,形成可靠有效的设备管理体系。

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设备管理、备件、材料、计量、设备运行等模块,各厂矿由于在设备管理的内容方面略有不同,主要内容也会有所差别。

各管理模块分别按专业管理要求设立相应的子菜单,按岗位设置相应的管理权限和操作权限。

设备管理系统实施与应用信息化系统流程设置:信息化系统建设如果脱离了实际的管理需要和管理要求,就容易存在系统操作与实际脱节,形成“两张皮”,造成信息化系统建设难以落地生根。

因此,在信息化系统建设初期,应按照“精简程序、理清流程、明确要求、分清责任”的要求,对《材料、备件管理办法》、《计量管理办法》、《设备设施管理办法》等专业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清理和修订,完善了设备管理制度体系。

通过制度建设,明确各项管理工作要求,理顺管理流程,确保制度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紧紧依托管理制度,根据制度要求设置系统各项流程;根据各单位及人员在设备管理中所承担职责的不同,设置不同的使用功能;根据各级人员的操作、审批权限不同,设置不同的使用权限;在系统登入页面,设置用户名和登录密码,具有唯一性;密码由用户进行设置,每次进入系统时需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每项操作均可以在系统中进行追溯。

通过信息化与制度的融合,将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与设备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保证了设备管理工作的规范、一致、有效。

系统上线运行和深化应用: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从建设开始到上线使用,经过需求确认、初步设计、开发测试、上线运行、优化改进等阶段,系统上线后,对使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优化完善,持续对系统进行功能完善和程序优化,使系统达到最优。

设备管理信息化在公司内部率先实现了系统中备件/材料料号与公司ERP 系统同步、备件/材料计划上抛ERP 系统、ERP 系统领料单同步至本系统等功能,实现了备件/材料资源共享、计量管理全流程信息化。

通过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建成较完善的设备管理体系。

在具体的实践与应用过程中,主要开展的工作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统一标准,做好基础数据采集。

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的上线运行必须有完善的基础数据作支撑,基础信息是系统实施的前提。

在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上线运行时,首先进行设备基础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

按照统一模板格式,对各项填写内容制定统一的标准,确保各项基础数据的收集按计划进度完成。

比如,系统上线初期,“设备基本信息”中录入了1221项设备信息,“计量ABC 台账”中录入了2998项计量设备/器具台账,这些数据的清理、汇总、完善是设备管理的基础。

在初期的信息录入完成之后,系统中的各项数据维护和完善,则按照管理流程在系统中进行,如新增、停用、报废、调拨等各项操作,按管理流程进行相应的申报、审批,各项基础数据的维护成为常态化,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二是试点先行,分阶段推进。

为确保项目顺利部署实施,采用“培训指导、试点先行、测试优化、逐步推广”的方式分阶段开展系统的实施与推广应用工作。

进行项目试点和测试优化是为了充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系统运行更加顺畅,更加符合操作和管理需要,为系统的全面推广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选择设备基础工作比较好的车间进行,鼓励试点单位多使用、多思考、多提问题、多提建议,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系统应用形成良性循环。

通过不断地优化改进、稳步推进,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得到了全面应用。

●三是优化完善,深化功能应用。

经过不断的测试、使用、优化,信息化系统在设备管理、备件、材料、计量等各专业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设备管理上,建立和完善了设备基本信息台账,每台设备均按统一的编码规则编制唯一的设备编码,对设备进行ABC 分类管理,在系统中自动生成“设备ABC 分类标牌”,并与设备实物管理相结合,做到标识清晰,统一规范;建立“设备文件档案”管理功能,可方便的查阅设备图纸等技术资料。

在设备运行管理上,围绕设备四大核心“设备三级点检、计划检修、周期维护、周期润滑”,建立维护、检修模型,系统自动生成设备三级点检、计划检修/周期维护任务。

通过强化落实设备三级点检,实施预知性的设备维护、检修,采取计划型、主动型的设备运行管理模式,可大大减少设备突发故障,使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保证设备精度。

管理视野The Management Perspective计量管理功能应用:系统中建立计量信息台账及量传机构管理,系统自动生成《测量设备检定/校准年计划》,取代原有的人工统计、汇总工作方式;在系统中进行检定/校准计划、证书领用、登记管理,取代了原来证书的登记、领用纸质台账的管理方式,将体系管理要素充分融入到信息化系统中。

备件、材料管理功能应用:备件、材料均有唯一的料号进行识别管理,车间(或专检员)在系统中申报备件/材料计划,经审核同意后,直接与公司ERP系统中对接,可实时追踪计划到货情况。

经采购的备件/材料在公司ERP系统中生成领料单,根据成本中心与相应的车间进行对应,经车间验收后进入库存管理,系统可打印备件/材料库存卡片,方便进行实物管理,做到实物标识清晰,库存信息一目了然,实现了物资资源信息共享,还可在系统中建立和完善备件/材料消耗定额、库存定额管理,指导计划的申报。

备件出库与设备信息关联,可实时统计设备的备件消耗,掌握某台设备的备件信息。

通过信息化系统的管理,对备件/材料从计划申报、审核、到货、领用进行全流程的管理,压缩了管理层级,做到流程清晰,管理规范,标识清楚,还可以实时掌控备件、材料的实际消耗,有利于降低采购和消耗成本,提升对设备的保障能力。

报表功能:充分利用信息化系统自动生成各专业报表,由系统自动生成《备件/材料消耗总费用统计报表》、《备件消耗明细费用统计报表》、《备件/材料到货率报表》、《测量设备ABC分类台账》、《实验室关键设备一览表》等报表,报表功能强大,为专业数据统计分析提供了有力支撑,减少人工统计报表的工作量,保证数据的准确、完善。

项目推广难在哪基础数据采集工作。

基础数据是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运行的支撑和前提,项目推进的快慢、运行是否顺畅,与基础数据有很大的关系。

没有基础数据,系统不能运行;基础数据不准确,系统运行就会不顺畅。

基础数据的整理工作量最大、耗时长、涉及面广,是最容易出错的部分,需要耐心细致地完成。

程序的测试优化工作。

新程序上线使用前需要进行测试确认,由程序开发人员、使用人员进行反复测试,在测试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程序上线使用后,要跟踪使用情况,及时解决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持续进行程序优化,使功能最优。

通过测试、优化,查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PDCA良性循环,信息化工作推进才会有力、有效。

人员培训工作。

不同的专业、不同的使用人员培训工作的内容和重点有所不同;由于岗位人员存在一定的流动性和变化,培训需要持续进行,灵活采取个别辅导加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和答疑等相结合的方式,让所有的操作人员掌握和熟悉系统操作,还应编制详细的《信息化系统使用手册》,指导操作和使用。

数据更新。

系统正式上线后,各种基础数据已在系统中,使用中需要做好数据维护工作,及时进行数据的更新,使数据的更新形成良性循环。

否则,就会因数据更新不及时造成报表不准确、系统功能不能切换、定时任务无法生成等问题,严重时甚至会使系统有些功能无法运行,久而久之,系统就会成为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虚架子。

系统维护。

信息化系统一旦上线运行,各项工作对系统的依赖性就会较强,做好系统维护工作非常重要。

系统维护主要包括硬件维护和软件维护。

硬件维护主要做好系统相关的云平台、小型机、服务器等设备设施硬件维护工作,保证网络顺畅,设备正常运行;软件维护则包括做好系统的软件升级优化、功能扩展、系统问题解决、人员授权变更等工作。

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使用以来,在设备、备件、材料、计量等专业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升了设备精益化管理水平。

有效解决了设备管理中存在的设备台账登记方式落后、报表主要依靠人工统计、备件/材料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等问题,实现了设备管理的流程化、信息化、规范化;提高了信息共享程度,减少了人工统计工作量和简单重复工作,大大提升了设备管理工作效率。

通过信息化管理,将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充分调动起来,减少管理层级,加快物资周转,减少库存,使备件、材料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以消耗定额为指导,库存管理为依据,为备件/材料计划申报提供数据支持,在保证正常生产的同时最大限度控制消耗,有效降低备件/材料采购成本;将成本管理落实到车间、班组,充分发挥职工降本增效的积极性。

14中国设备工程 2017.05(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