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诗歌

合集下载

《寒食》原文及翻译赏析

《寒食》原文及翻译赏析

《寒食》原文及翻译赏析《寒食》原文及翻译赏析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寒食》原文及翻译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寒食》原文及翻译赏析 1《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的一首诗,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寒食》这里借汉喻唐,暗指中唐以来受皇帝宠幸、专权跋扈的宦官。

这是一首讽刺诗,描绘寒食节景象,讽刺宦者的得宠。

首二句写仲春景色;后二句暗寓讽喻之情。

寒食节禁火,然而受宠的宦者,却得到皇帝的特赐火烛,享有特权。

诗不直接讽刺,而只描摹生活上的特权阶层,含蓄蕴藉,入木三分。

据《本事诗》记载,此诗在当时得到唐德宗赏识,成为一时佳话,流传天下。

原文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注释1、寒食:清明前一日谓之寒食,即禁烟节,汉制此日宫中钻新火燃烛以散予贵戚之臣。

2、御柳:御苑之柳,旧俗每于寒食折柳插门。

3、斜:音“霞”。

古音为“霞”,今读为“霞”或“协”均可,如“入竹万竿斜”、“远上寒山石径斜”。

4、汉宫:以汉代唐,下句同。

5、传蜡烛:虽然寒食节禁火,但公侯之家受赐可以点蜡烛。

《唐辇下岁时记》“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

6、五侯:汉成帝时,封他的舅舅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候,他们被人们称为五侯。

翻译暮春的长安城里漫天舞着杨花,寒食节东风吹斜了宫中的柳树。

黄昏开始宫里颂赐新蜡烛,率先飘进五大侯爵的宫里。

赏析从诗歌的内容上来看,这是一首政治讽喻诗,作者借后汉的朝政故事来讽剌唐肃宗、代宗朝宦官专权的事实。

起始两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描写出了春日长安城花开柳拂的景色。

“无处”写出了花开得又多又广,“飞花”是写花开的盛况。

时值春日,长安城到处是飞花柳絮,一派缤纷绚烂的景象。

“东风”指春风,“御柳斜”是状摹宫苑杨柳在春风吹拂下的摇摆姿态。

“斜”字用得巧妙,生动地写出了柳枝的摇曳之姿。

这两句为我们展示了寒食节京城白天的景色。

寒食古诗——精选推荐

寒食古诗——精选推荐

《寒⾷》是唐代诗⼈韩翃创作的⼀⾸七绝。

此诗前两句写的是⽩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数的迷⼈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动地画出了⼀幅夜晚⾛马传烛图,使⼈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

下⾯⼩编为⼤家整理了⼀些精彩的寒⾷古诗相关内容,仅供浏览。

寒⾷古诗1 【原⽂】 《寒⾷野望吟》 乌啼鹊噪昏乔⽊,清明寒⾷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杨树,尽是死⽣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归去。

【赏析】寒⾷清明尤为崇尚的风俗是扫墓。

寒⾷清明扫墓之风在唐代⼗分盛⾏。

⽩居易的《寒⾷野望吟》写了扫墓情形。

乌啼鹊噪昏乔⽊,清明寒⾷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杨树,尽是死⽣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归去。

” 从这⾸诗中,不仅可以看出扫墓的凄凉悲惨情景,也可以看出唐代扫墓习俗中寒⾷与清明是⼀回事。

的确,每当此时,⼀些漂泊异乡的诗⼈墨客,思乡之情油然⽽⽣。

寒⾷古诗2 教学⽬标 1.会写“宫、侯”等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课⽂。

3.学会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画⾯等⽅法,感知古诗⼤意,⽤⾃⼰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体会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诗⼈所运⽤的表达⽅法。

9654;教学重点 1.学会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画⾯等⽅法,品味诗句,感知古诗⼤意。

2.指导背诵,积累古诗。

9654;教学难点 体会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诗⼈所运⽤的表达⽅法。

9654;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在字⾳教学上,要注意本课的多⾳字:“纤”读“xiān”;“脉”读“mò”。

在字词教学中,引导学⽣理解词语的意思时,先放⼿让学⽣借助课⽂中的注释,联系上下⽂进⾏⾃学,说说词语的⼤概意思,然后要求学⽣把初步理解的词语放进诗句中去,试着讲讲诗句的意思。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适当点拨即可。

2.阅读理解 本课的三⾸古诗分别写了三个不同的节⽇,描写了不同的风俗习惯。

寒食原文、翻译及赏析(韩翃古诗)(通用15篇)

寒食原文、翻译及赏析(韩翃古诗)(通用15篇)

寒食原文、翻译及赏析(韩翃古诗)(通用15篇)寒食原文、翻译及赏析(韩翃古诗)(通用1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

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寒食原文、翻译及赏析(韩翃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寒食原文、翻译及赏析(韩翃古诗) 篇1寒食城东即事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

蹴踘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翻译一条清澈溪流穿过桃李花林,水波荡漾着绿蒲滋润着白芷。

溪流旁边总共只有几户人家,落花多半都漂流在东流水里。

踢出的皮球屡屡高出飞鸟上,荡起的秋千争相飞出绿杨林。

年轻人分开日子每天来游玩,全不需要等候到清明和上巳。

注释一道:一条。

穿:穿过。

演漾:荡漾。

涵:沉浸。

白芷:一种可入药的香草。

凡:总共,一共。

蹴踘:同“蹴鞠”,亦称“打毬”,即古代踢球的游戏。

蹴,踢。

踘,皮制球,球内充塞以柔软的东西。

古时有在寒食蹴鞠的习俗,参见《荆楚岁时记》。

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为古代游戏用具,相传是春秋齐桓公时期从北方山戎传入。

分日:安排好日期,计划好如何玩。

一说犹逐日,意为一天天、每天。

又说指春分之日。

清明:节气名。

在夏历三月初,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春分之后谷雨之前。

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

上巳:节日名。

古代以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节,有在流水边洗濯祓除、去除灾病的习俗。

魏晋以后固定为夏历三月三日。

创作背景此诗是王维早期的作品,当作于唐玄宗开元年间的一个早春时节,其具体创作年份未详。

当时王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或洛阳(今属河南)。

赏析此诗开头两句,写一道清澈的溪流,穿过桃李花丛;而溪水边荡漾的水草和被水滋润的白芷,安逸而柔静。

古代习俗,三月上巳桃花水下时,王公以下,携眷聚于水畔洗濯,驱除不祥。

这里表现的就是这个习俗,展现的是春天的力量。

关于寒食节的经典古诗词

关于寒食节的经典古诗词

【导语】寒⾷节,中国传统节⽇,在夏历冬⾄后105⽇,清明节前⼀⼆⽇。

寒⾷节是汉族传统节⽇中以饮⾷习俗来命名的节⽇。

下⾯是©⽆忧考⽹分享的关于寒⾷节的经典古诗词。

欢迎阅读参考!【篇⼀】关于寒⾷节的经典古诗词 寒⾷ 韩翃〔唐代〕 春城⽆处不飞花,寒⾷东风御柳斜。

⽇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五侯家。

译⽂ 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数,寒⾷节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

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袅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宠⾂的家中。

赏析 “春城⽆处不飞花,寒⾷东风御柳斜。

”诗⼈⽴⾜⾼远,视野宽阔,全城景物,尽在望中。

“春城”⼀语,⾼度凝炼⽽华美。

“春”是⾃然节候,城是⼈间都⾢,这两者的结合,呈现出⽆限美好的景观。

“⽆处不飞花”,是诗⼈抓住的典型画⾯。

春意浓郁,笼罩全城。

诗⼈不说“处处飞花”,因为那只流于⼀般性的概括,⽽说是“⽆处不飞花”,这双重否定的句式极⼤加强了肯定的语⽓,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

诗⼈不说“⽆处不开花”,⽽说“⽆处不飞花”,除了“飞”字的动态强烈,有助于表现春天的勃然⽣机外,还说明了诗⼈在描写时序时措辞是何等精密。

“飞花”,就是落花随风飞舞。

这是典型的暮春景⾊。

不说“落花”⽽说“飞花”,这是明写花⽽暗写风。

⼀个“飞”字,蕴意深远。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诗能传诵千古,主要是其中的警句“春城⽆处不飞花”,⽽这⼀句诗中最能耀⼈眼⽬者,就在⼀个“飞”字。

“寒⾷东风御柳斜”,春风吹遍全城,⾃然也吹⼊御苑。

苑中垂柳也随风飘动起来了。

风是⽆形⽆影的,它的存在,只能由花之飞,柳之斜来间接感知。

照此说来,⼀个“斜”字也是间接地写风。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昼,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五侯家。

”“⽇暮”就是傍晚。

“汉宫”是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的皇宫。

“五侯”⼀般指东汉时,同⽇封侯的五个外戚。

这⾥借汉喻唐,暗指中唐以来受皇帝宠幸、专权跋扈的外戚。

这两句是说寒⾷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点灯,但皇宫却例外,天还没⿊,宫⾥就忙着分送蜡烛,除了皇宫,贵近宠⾂也可得到这份恩典。

韩翃《寒食》赏析

韩翃《寒食》赏析

韩翃《寒食》赏析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韩翃:《寒食》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韩翃,字君平,南阳人,是中唐著名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他在天宝年间考中进士,但开始并未得到重用,在地方担任几年节度使幕僚后,便回乡隐居了。

但他的诗名却传遍天下,许多篇章脍炙人口,有“一篇一咏,朝士珍之”(高仲武《中兴间气集》)的美誉;甚至传入宫廷,得到皇帝的赏识。

唐德宗时,知制诰的职务出现空缺,皇帝特令传韩翃入宫。

当时还另有一个叫韩翃的人,也是进士,所以内臣奉旨后询问召见哪一个韩翃。

唐德宗当即手抄《寒食》诗,并御笔批示:“予此韩翃。

”于是,诗人韩翃一下子成为天子的近臣,受封为驾部郎中、知制诰,即为皇帝起草诏令的官员。

这不仅是一则文坛佳话,更是当时社会重视诗歌和诗人的例证;得到皇帝赏识的诗作《寒食》,自然也传为千古名篇。

从诗题即可看出,本诗是咏写寒食节的作品。

寒食节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即清明节的前三天。

据说此节为纪念春秋时廉士介子推而设,介子推曾随晋文公出亡多年,而晋文公在回到晋国后大赏功臣时却将他遗忘,介子推便背着母亲到绵山隐居。

后来晋文公反悔,多次征召介子推,他都不肯再出来。

于是晋文公下令放火烧山,本意是逼介子推现身,介子推却不改初衷,终被烧死。

晋文公闻讯大悔,下令在介子推被烧死的那天,即旧历三月初三禁止举火来纪念他,这便是寒食节的由来。

不过,后世的寒食节定在清明节前三天,即旧历的二月二十四日,其最主要的内容是禁火,即只能吃冷食,也就是事先做好的糕饼之类。

另外的活动即郊游,尤其是妇女,往往“淡妆素服,提携幼女,分馂游息”(崔寔《四民月令》)。

因而,寒食节是男女老少都喜爱的节日,也是最能反映世俗国势的重要日子。

韩翃的《寒食》诗,正生动地描摹出寒食节时皇都的蓬勃春景和皇室的雍容富贵,不仅是节日礼俗的真切再现,更是盛世欢歌的具体刻画。

这样的诗作,当然颇合封建帝王的口味,难怪它受到皇帝的直接赞赏。

寒食诗歌诗意。

寒食诗歌诗意。

寒食诗歌诗意。

一、解析诗意。

1. 首联。

-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诗意:春天的长安城里没有一处不飞舞着落花。

在寒食节这天,东风把皇宫中的柳丝吹得倾斜。

“春城”点明季节和地点,春天的城市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里的“无处不”用得特别妙,强调了落花之多,范围之广。

就好像整个长安城都被落花给包围了一样。

“寒食”是个特殊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有禁火的习俗。

“御柳”就是皇宫中的柳树,“斜”字把柳丝在东风吹拂下的姿态写得很生动,好像我们能看到那些柔软的柳丝随风轻轻摇曳呢。

2. 颔联。

-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 诗意: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那蜡烛的轻烟飘散在近幸大臣之家。

“日暮”表示时间已经到了傍晚。

按照寒食节的规矩,家家都要禁火,可是皇宫里却有点蜡烛的特权,而且还把蜡烛赐给“五侯家”。

这里的“汉宫”其实是借古讽今,暗指唐朝的皇宫。

“传蜡烛”这个举动很特别,在禁火的寒食节,只有这些权贵们能得到特殊待遇,能点蜡烛。

“轻烟散入”描绘出蜡烛点燃后轻烟袅袅的样子,而“五侯家”则是指当时权势很大的皇亲国戚或者权贵们。

这两句诗隐隐地讽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在寒食节这样的传统节日里,普通百姓都要严格遵守禁火的规定,而那些权贵们却可以享受特权。

二、赏析。

1. 艺术手法。

- 这首诗在描写上特别生动。

就像看电影一样,先给我们展现了一幅长安城落花飞舞、柳丝轻斜的春日美景图。

这里运用了视觉描写,“飞花”“御柳斜”都是我们能看到的景象。

然后又通过“传蜡烛”“轻烟散入”这样的细节描写,把皇宫里的特殊活动和权贵们的特权展现出来。

- 在对比方面也很巧妙。

寒食节全民禁火和皇宫权贵传烛用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边是普通百姓乖乖遵守规矩,在寒食节吃冷食,另一边是权贵们享受着特殊待遇,这种对比就像把社会的不公平直接摆在我们面前。

2. 主题表达。

- 主题上呢,表面是在描写寒食节的景象,但实际上是对当时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权现象进行了讽刺。

《寒食》原文及赏析

《寒食》原文及赏析

《寒食》原文及赏析《寒食》原文及赏析(15篇)《寒食》原文及赏析1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十五年来,逢寒食节,皆在天涯。

叹雨濡露润,还思宰柏,风柔日媚,羞看飞花。

麦饭纸钱,只鸡斗酒,几误林间噪喜鸦。

天笑道,此不由乎我,也不由他。

鼎中炼熟丹砂。

把紫府清都作一家。

想前人鹤驭,常游绛阙,浮生蝉蜕,岂恋黄沙。

帝命守坟,王令修墓,男子正当如是邪。

又何必,待过家上冢,书锦荣华。

翻译十五年来,每逢寒食节,都是远离家乡,漂泊在天涯。

在下雨的天气里,思念着坟墓上的柏树;在风和日丽的天气里,却又羞于见到飞花。

寒食节自己不能供奉麦饭、纸钱、鸡和酒祭扫祖茔,林间的喜鹊乌鸦也空等了!老天笑道:这不是因为我,也不是因为元军的入侵。

自己早已深思熟虑,胸有成竹,如同鼎中丹砂炼熟,随时可以升天,以紫府清都仙界为家了。

想以前仙人驾鹤常游于天上的绛阙;世俗之身如同蝉蜕壳一样被丢弃,岂能留恋于尘埃浊世?帝王命臣子守坟、修葺墓园,男子应当这样报效君王。

又何必等到回家上坟,如同白天衣锦还乡一样显示荣华!注释沁园春:词牌名,又名“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等。

郓(yùn)州:北宋州名,治所须城,即今山东东平。

这里用北宋旧名,以示不忘故国。

宰柏:坟墓上的柏树,又称宰树、宰木。

飞花:切寒食节。

只鸡斗酒:均指祭品。

几误林间噪喜鸦:祭扫过后,林间的鸦鹊就可来啄食这些祭品,由于自己多年末能祭扫,故耽误了鸦鹊。

几,屡次。

紫府清都:道家称仙人居住之地为紫府;清都,指天帝所居的官。

绛阙:指神仙宫阙。

黄沙:意指尘埃浊世。

过家上家:回家乡上坟。

此处非泛说,而是特指奉皇帝之命回家祭告先祖,显示皇帝的恩宠。

书锦:意指富贵还乡。

创作背景该词是谢枋得当年过郓州时所作。

宋朝灭亡之后,元朝不断南征。

其间,作者一直隐居在闽中,直到至元二十六年(1289),元统治者强行逼迫词人北上,中途遇寒食节,遂作此词。

词人四月到了燕京,但最终绝食而死,年仅六十四岁。

赏析上片主要抒发了词人的思乡之情。

寒食古诗和注释

寒食古诗和注释

寒食古诗和注释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寒食,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清明节前一个重要的节日。

寒食节源于春秋时期,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寒食节这一天,人们祭拜祖先,缅怀先人,也是一个寒食禁火,冷食之日,故名“寒食”。

在关于寒食的诗词中,寒食古诗占有重要位置,反映了古人对寒食节的热切期盼和对祖先的怀念之情。

下面,将介绍一些脍炙人口的寒食古诗,并配以注释,一起来领略其中的妙处。

1.《寒食》--唐李益寒食年年来,清明动国时。

家人未犹思,班子先一悲。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寒食节的氛围,寒食节是一个重要的祭祖日子,人们在这一天要祭拜祖先,缅怀先人。

诗人通过描写家庭成员的感情变化,展现了人们对祖先的深切怀念之情。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若为遇暴风,宁知汉使悲。

注释: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在寒食节离别的情感。

诗中的“若为遇暴风,宁知汉使悲”,表现了诗人的无畏与坚强,也暗示了寒食节的离别之情。

风景水声抱怨秋,凉风高阁夜侵楼。

春心莫共行人说,惆怅寒食独裁愁。

注释:这首诗将寒食节与秋高气爽的景色相结合,表现了诗人对寒食的惆怅之情。

诗中的“惆怅寒食独裁愁”,抒发了诗人对节日离别的感伤之情。

悲来生菜向凉云,思妇栖栖绿映门。

黄鸟遥惊方堕泪,清风微茫暮城根。

春风吹老杏花开,半叶夹明当绣槐。

野渡好船回短橹,大堤日暮看迷骚。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寒食节的春光明媚,表现了诗人对节日的慕羡之情。

诗中的“野渡好船回短橹”,表现了诗人在节日时的惬意心情。

以上是一些关于寒食的古诗及其注释,这些诗句不仅在形式上优美,更是代表了古人对寒食节的情感表达和对祖先的怀念之情。

通过这些古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寒食节的古老庄严与文化内涵,也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传统节日的珍视和珍惜之情。

希望我们能够继承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节日文化,让寒食节这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永存于人们的心中。

韩翃《寒食》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

韩翃《寒食》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

韩翃《寒食》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原文】:寒食(唐)韩翊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②。

日暮汉宫传蜡烛③,轻烟散入五侯家④。

【注释】①这是一首讽刺诗。

寒食节禁火,然而受宠的宦者,却得到皇帝的特赐火烛,享有特权。

诗是讥讽宦者的得宠。

寒食:每年冬至以后的第一百零五天,大概是清明节的前两天为寒食节。

据载,晋文公火烧森林,希望迫使恩人介之推现身,没想到他却抱着大树活活被烧死,晋国人为了悼念他,每年的这一天禁火,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②御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③传蜡烛:虽然寒食节禁火,但公侯之家受赐可以点蜡烛。

④五侯:东汉桓帝在一天之中封了五个得宠的宦官为侯,世称五侯。

【翻译】暮春时节,长安城里漫天飞舞着杨花,寒食节东风吹斜了官中的柳树(袅袅东风中柳絮飞舞),黄昏开始宫里颂赐新蜡烛,轻烟先升起在皇帝贵戚家。

【赏析】: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

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

从当时皇帝到一般朝士,都偏爱该诗,历来评价也很高。

有人认为这首诗选取典型的意象描写宫廷寒食节的情况,是诗人借古讽今,含蓄表达了对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的嘲讽。

也有意见认为由于作者未曾刻意求深,只是沉浸在打动了自己的形象与情感之中,发而为诗,反而使诗更含蓄,更富于情韵。

【阅读训练】(1)诗歌前两句用、两字点明仲春景色;后两句用、点明享受特权的对象。

(2)简单分析诗歌暗寓讽喻的特色。

(3)今天人们用此诗中的“ ”渲染春天的美丽景色。

【参考答案】:(1)花柳汉宫五侯(2)诗歌不直接讽刺,而选择特权阶层生活上的某件事情加以描摹,含隐巧妙,入木三分。

(3)春城无处不飞花返回查字典首页韩偓《残春旅舍》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原诗】残春旅舍⑴旅舍残春宿雨晴⑵,恍然心地忆咸京⑶。

《寒食》古诗三首 图文

《寒食》古诗三首 图文
凡事都是多棱镜,不同的角度会看到不 同的结 果。若 能把一 些事看 淡了, 就会有 个好心 境,若 把很多 事看开 了,就 会有个 好心情 。让聚 散离合 犹如月 缺月圆 那样寻 常,让 得失利 弊犹如 花开花 谢那样 自然, 不计较 ,也不 刻意执 着;让 生命中 各种的 喜怒哀 乐,就 像风儿 一样, 来了, 不管是 清风拂 面,还 是寒风 凛冽, 都报以 自然的 微笑, 坦然的 接受命 运的馈 赠,把 是非曲 折,都 当作是 人生的 定数, 不因攀 比而困 惑,不 为贪婪 而费神 ,无论 欢乐还 是忧伤 ,都用 平常心 去接受 ;无论 得到还 是失去 ,都用 坦然的 心去面 对,人 生原本 就是在 得与失 中轮回 的,让 一切所 有的经 历,都 化作脸 上的云 淡风轻 。 人的一生说白了,也就是三万余天,贫 穷与富 贵,都 是一种 生活境 遇。懂 得爱自 己的人 ,对生 活从来 就没有 过高的 奢望, 只是对 生存的 现状欣 然接受 。漠漠 红尘, 芸芸众 生皆是 客,时 光深处 ,流年 似水, 转瞬间 ,光阴 就会老 去,留 在心头 的,只 是弥留 在时光 深处的 无边落 寞。轻 拥沧桑 ,淡看 流年, 掬一捧 岁月, 握一份 懂得, 红尘纷 扰,我 自心安 ;书一 笔清远 ,盈一 抹恬淡 ,浮华 三千, 只做自 己;人 间有情 ,心中 有爱, 携一米 阳光, 微笑向 暖。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多音字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日暮汉宫传. 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chuán (传说) 传
zhuàn(传记)
加点的字 是多音字!

寒食 王禹偁

寒食 王禹偁

检测

台城
韦庄
Hale Waihona Puke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问:《台城》中“鸟空啼”的“空”字 历来为人所称道,你能品出其中的滋味吗? (4分)

参考答案: 一、析字义:“鸟空啼”的 “空”是 “白白地”“徒劳地”的意思。(1分) 二、描景象:描述了台城历经变迁,已 经面目全非,但不解情的大自然,却一 年一度景色依旧,连鸟儿也无谓地在啼 鸣的景象。(1分) 三、点手法:以乐景写哀情。(1分) 四、联情感:突出了诗人对事世变迁的 感慨之情。
亦就是“也”,蕴含了一种无奈(1 分):承认山里风光确实好,但和以 前的生活环境比有落差。(1分)“亦” 字用来含蓄委婉,耐人寻味。(1分)




一、析字义 二、描情境 点手法 三、联情感 一要本义与诗中义,表层与深层意思都要讲出来,接 着把这个字放回到诗歌中去 二,通过联想,描绘了一幅什么景,勾画了什么形象, 营造了什么意境,突出了景物什么特点。 三是结合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什么情感。 补充一点,如果有明显艺术手法运用的,在这里指出, 如有修辞手法,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精练传神, 绘声绘色地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或是什么形象,什 么画面) 如果有抒情手法的在这里点出,用什么抒情方式表现 思想情感。也可以点出整首诗歌的表现手法。
答案:

⑵角度:人的活动,自然风景(2分);手 法:动静结合、对比。(2分)
诗蕴含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试作分析。(3分)




学生答案: 1、作者触景生情,表达作者乐观而渴望悠 闲生活的思想感情,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2、表达作者虽难贫穷却不慕权贵的乐观感 情。 3、通过写山里的风光的美烘托作者悠闲愉 快以及对山里风光的喜爱之情。 4、诗人被贬商州任团练副使时的凄凉、闲 静、无所事事的心情。

六年级下册寒食古诗三首课堂笔记

六年级下册寒食古诗三首课堂笔记

六年级下册寒食古诗三首课堂笔记The classic Chinese poem "Three Odes on the Cold Food Festival" is a popular topic in the 6th grade curriculum. This set of poems dates back to the ancient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written by the poet Jie Zi Tui.《寒食三首》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一,被广泛地收录进了六年级下册的课本。

这是一组关于寒食节的诗歌,由古代诗人介子推创作于春秋时期。

The first poem, "A Wanderer's Song," describes the sorrow and loneliness of people who are far from home on the day of the Cold Food Festival. The poet uses vivid imagery to depict the scene of missing their families and loved ones.第一首诗《游子吟》描述了在寒食节这天远离家乡的人们的悲伤和孤独。

诗人使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他们怀念家人和爱人的场景。

The second poem, "Complaints of the Unappreciated," expresses the poet's frustration and resentment towards a ruler who failed to recognize his loyalty and dedication. This poem reflects the poet'sdisillusionment with the corrupt and unjust political system of his time.第二首诗《无题》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的失望和怨怼,因为统治者未能认识到他的忠诚和奉献。

寒食古诗三首

寒食古诗三首
却不知道秋天的思念之情落在了谁家? 一个“落”字,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
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 人间似的。
1.“地白”在文中是何意?由此你想到了谁的一句诗? 2.“秋思”一词具体含义指什么? 3.“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一词能换成“在”吗?谈 谈你的理解。
答:指月光满地。《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 上霜。”
不能欢聚
课文小结
全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不得相 见的故事,抒发了因爱情遭到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情。
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写出诗句的译文。 3.第二课课后生字注音一个生字一行。
答: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念人的思绪。
答: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 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 洒落人间似的。而“在”字,就显得平淡寡味了。
思考:诗人是通过什么方法表现他的思念的?
诗人独自在异乡,看见地上的月光,树上归栖 的乌鸦,联想到人人都在望月。最后,诗人却用一 种委婉的疑问语气来发问。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却 说“不知秋思落谁家?”把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 现得蕴藉深沉。
“月”的别称
拓展延伸
玉兔(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辛弃疾) 冰轮(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陆游) 玉轮(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李贺) 桂魄(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 蟾蜍(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团。--贾岛) 顾兔(阳乌未出谷,顾兔半藏身。--李白)
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使感情表达得更加缠绵悱恻。
修辞知识
叠字
“盈盈”写水之物貌,清浅的样子,“脉脉”写
人的情貌,含情的样子,银河水清又浅,可是一水之

写寒食节的诗歌(精选9首)

写寒食节的诗歌(精选9首)

写寒食节的诗歌写寒食节的诗歌(精选9首)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诗歌吧,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

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诗歌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写寒食节的诗歌(精选9首),欢迎大家分享。

1.《寒食》王禹偁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

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

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

2.《和子由寒食》苏轼寒食今年二月晦,树林深翠已生烟。

绕城骏马谁能借,到处名园意尽便。

但挂酒壶那计盏,偶题诗句不须编。

忽闻啼贝惊羁旅,江上何人治废田。

3.《寒食》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4.《途中寒食》宋之问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5.《寒食上冢》杨万里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6.《壬戌清明作》屈大均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

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7.《寒食》孟云卿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8.《寒食日献郡守》伍唐珪入门堪笑复堪怜,三径苔荒一钓船。

惭愧四邻教断火,不知厨里久无烟。

9.《寒食节》张志真寒食时节雨纷飞,春风杨柳映翠微。

家家户户禁烟火,纪念贤臣介之推。

寒食节的古代诗歌

寒食节的古代诗歌

寒食节的古代诗歌寒食节的古代诗歌(篇1)[唐] 宋之问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

遥怜巩树花应满,复见吴洲草新绿。

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

驿骑明朝宿何处,猿声今夜断君肠。

寒食[唐] 沈佺期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

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

寒食寄京师诸弟[唐] 杜甫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带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馀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寒食节的古代诗歌(篇2)[唐] 孟云卿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寒食节的古代诗歌(篇3)[唐] 宋之问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

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寒食节的古代诗歌(篇4)[唐] 宋之问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节的古代诗歌(篇5)[唐] 胡皓闻道山阴会,仍为火忌辰。

途中甘弃日,江上苦伤春。

流水翻催泪,寒灰更伴人。

丹心终不改,白发为谁新。

寒食[唐] 韦应物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寒食节的古代诗歌(篇6)[唐] 王建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

白衫眠古巷,红索搭高枝。

纱带生难结,铜钗重欲垂。

斩新衣踏尽,还似去年时。

寒食节的古代诗歌(篇7)[唐] 窦巩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

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

寒食野望吟(白居易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寒食野望吟(白居易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寒食野望吟唐代:白居易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标签思乡、寒食节译文乌鹊啼叫发出聒噪的声音,在昏暗的高大树木下,是哪家在清明寒食的节日里哭泣?风吹动空旷野外中的纸钱,纸钱飞舞,陈旧的坟墓重重叠叠,上面已经长满了绿草。

海棠花与梨花掩映着白杨树,这都是生死离别的地方啊。

亡者在昏晦的黄泉中听不到我们的哭声,来祭奠的人在傍晚萧萧的雨声里回去了。

注释乔木:高大的树木。

寒食:节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两日。

垒垒:众多的,重重叠叠的。

尽是:都是。

尽,皆也。

冥冥:昏晦的样子。

重泉:黄泉,九泉,是人死后的归处。

萧萧:象声词,指雨声。

赏析寒食清明尤为崇尚的风俗是扫墓。

寒食清明扫墓之风在唐代十分盛行。

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诗描写了扫墓情形。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从这首诗中,不仅可以看出扫墓的凄凉悲惨情景,也可以看出唐代扫墓习俗中寒食与清明是一回事。

的确,每当此时,一些漂泊异乡的诗人墨客,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关于作者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王安石 壬辰寒食

王安石 壬辰寒食

王安石壬辰寒食王安石诗词《壬辰寒食》原文: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王安石诗词《壬辰寒食》译文:身居他乡的乡思像杨柳一样,被春风一吹就有千万条思绪。

尤其是到了清明的寒食节,自己的眼泪就更多了,流的泪就快要淹没冶城了。

自己的白头发像是要挣脱出头巾的束缚,镜子中自己的面容也已经显得苍老。

不想知道官位的快乐啊,只求自己能够在青山绿水做一个打渔和砍柴的农民。

王安石诗词《壬辰寒食》创作背景:王安石之父(名益,字损之)曾为江宁通判.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卒于官,葬于江宁牛首山(今江宁县南).皇四年壬辰(1052)王安石自舒州通判任上回江宁祭扫父亲墓时写下此诗.诗人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自己省墓时沉痛的心情以及变法尚未能推行而意欲归隐的愿望.语言清新峻拔,感人至深. 王安石虽然是大有作为之人,但他同样有山林之思,并非一味追求进取。

王安石早年入仕,主要是为了养家孝亲,并非乐意官场,汲汲富贵。

由于家中无田园以托一日之命,一家上下几十口人赖其官禄,他根本就没有条件依照自己的意志生活。

在他早年的诗歌中,就表达了“收功无路去无田”的无奈,既然“人间未有归耕处”,他只得“窃食穷城”、任职地方,但这并非他的本愿,在《壬辰寒食》一诗中就表达了他的感慨。

《壬辰寒食》诗人王安石简介:王安石出身于临江军(今江西樟树),生活在地方官家庭,自幼聪颖,读书过目不忘。

而且他从小随父宦游南北各地,更增加了社会阅历,开阔了眼界,目睹了人民生活的艰辛,对宋王朝“积弱”的局面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青年时期便立下了“矫世变俗”之志。

在他进入仕途地方官吏时,能够关心民生疾苦,多次上书建议兴利除弊,减轻人民负担。

由于较长时期接触了解社会现实,对北宋中期隐伏的社会危机有所认识,“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

庆历二年(1042年)三月,考中进士,授淮南节度判官。

之后调任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为人正直,执法严明,为百姓做了不少有益的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宋] 曾巩床上不废看青山,门前便踏南涧路。

绕墙顿失车马喧,岸帻日得沧洲趣。

尝嗟秋蓬转,未有茅屋据。

对此耳目新,始觉精爽聚。

沧溟未可泛舟入,雁荡谁能胝足去。

医闾在夷蛮,罗浮苦烟雾。

子真自爱谷口家,孔丘老亦洙泗住。

吾能放意游八极,此兴久与前贤附。

悄然怪我思虑深,已欲摧倒闻猿树。

眼前了竹林扫月散絺葛,雪艇搜溪出鲂鱮。

帽尘便可临水濯,里斗何妨闭门拒。

介推母厌俗,久思颠崖住不顾。

梁鸿妻亦高,能快穿衣与藜茹。

成家傥已嫁诸妹,有立不忧吾弟孺。

攘攘天地间,万类歹好恶。

欢合无一非,睽穷有百牾。

吾独安能逐毛发,饮泉食力从所慕。

韩愈集(唐)寒食日出游(古诗三)李花初发君始病,我往看君花转盛。

走马城西惆怅归,不忍千株雪相映。

迩来又见桃与梨,交开红白如争竞。

可怜物色阻携手,空展霜缣吟九咏。

纷纷落尽泥与尘,不共新妆比端正。

桐华最晚今已繁,君不强起时难更。

关山远别固其理,寸步难见始知命。

忆昔与君同贬官,夜渡洞庭看斗柄。

岂料生还得一处,引袖拭泪悲且庆。

各言生死两追随,直置心亲无貌敬。

念君又署南荒吏,路指鬼门幽且夐。

三公尽是知音人,曷不荐贤陛下圣。

囊空甑倒谁救之,我今一食日还并。

自然忧气损天和,安得康强保天性。

断鹤两翅鸣何哀,絷骥四足气空横。

今朝寒食行野外,绿杨匝岸蒲生迸。

宋玉庭边不见人,轻浪参差鱼动镜。

自嗟孤贱足瑕疵,特见放纵荷宽政。

饮酒宁嫌盏底深,题诗尚倚笔锋劲。

明宵故欲相就醉,有月莫愁当火令。

寒食清明二首其二过眼年光疾弹丸,桐华半拆燕初还。

汉宫有烛朱门暖,墨突无烟白屋寒。

宁复斗鸡陪戏社,颇思携鹤访孤山。

今年秫与金同价,偶得茅柴且尽欢。

寒食直归遇雨寒食时看度,春游事已违。

风光连日直,阴雨半朝归。

不见红球上,那论彩索飞。

惟将新赐火,向曙着朝衣。

其他诗人六年寒食洛下宴游赠冯李二少尹丰年寒食节,美景洛阳城。

三尹皆强健,七日尽晴明。

东郊蹋青草,南园攀紫荆。

风拆海榴艳,露坠木兰英。

假开春未老,宴合日屡倾。

珠翠混花影,管弦藏水声。

佳会不易得,良辰亦难并。

听吟歌暂辍,看舞杯徐行。

米价贱如土,酒味浓于饧。

此时不尽醉,但恐负平生。

殷勤二曹长,各捧一银觥。

寒食野望吟唐白居易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从这首诗中,不仅可以看出扫墓的凄凉悲惨情景,也可以看出唐代扫墓习俗中寒食与清明是一回事。

的确,每当此时,一些漂泊异乡的诗人墨客,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初入秦川路逢寒食[ 唐] 李隆基洛阳芳树映天津,灞岸垂杨窣地新。

直为经过行处乐,不知虚度两京春。

去年馀闰今春早,曙色和风着花草。

可怜寒食与清明,光辉并在长安道。

自从关路入秦川,争道何人不戏鞭。

公子途中妨蹴鞠,佳人马上废秋千。

渭水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

远看骊岫入云霄,预想汤池起烟雾。

烟雾氛氲水殿开,暂拂香轮归去来。

今岁清明行已晚,明年寒食更相陪。

寒食陆浑别业唐宋之问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

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奉和圣制初入秦川路寒食应制[ 唐] 张说上阳柳色唤春归,临渭桃花拂水飞。

总为朝廷巡幸去,顿教京洛少光辉。

昨从分陕山南口,驰道依依渐花柳。

入关正投寒食前,还京遂落清明后。

路上天心重豫游,御前恩赐特风流。

便幕那能镂鸡子,行宫善巧帖毛球。

渭桥南渡花如扑,麦陇青青断人目。

汉家行树直新丰,秦地骊山抱温谷。

香池春溜水初平,预欢浴日照京城。

今岁随宜过寒食,明年陪宴作清明。

奉和圣制寒食作应制[ 唐] 张说寒食春过半,花秾鸟复娇。

从来禁火日,会接清明朝。

斗敌鸡殊胜,争球马绝调。

晴空数云点,香树百风摇。

改木迎新燧,封田表旧烧。

皇情爱嘉节,传曲与箫韶。

寒食城东即事[ 唐] 王维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

蹴踘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寒食清明日早赴王门率成唐李峤游客趋梁邸,朝光入楚台。

槐烟乘晓散,榆火应春开。

日带晴虹上,花随早蝶来。

雄风乘令节,馀吹拂轻灰。

寒食[ 唐] 王建(高丽太祖)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

白衫眠古巷,红索搭高枝。

纱带生难结,铜钗重欲垂。

斩新衣踏尽,还似去年时。

寒食[ 唐] 杜甫寒食江村路,风花高下飞。

汀烟轻冉冉,竹日静晖晖。

田父要皆去,邻家闹不违。

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

寒食唐代:孟云卿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二月的江南花开满枝头,在他乡过寒食节足够悲哀了。

寒食:寒食节,在清明前一日或两日,这一天禁火冷食。

贫困的生活平常也是不生火做饭的,不仅仅是明天才吃子推这样的冷食。

子推:寒食节前一天所作的枣糕名为子推。

寒食唐代: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yù)柳斜。

日暮(mù)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官。

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而得到燃烛。

《唐辇下岁时记》“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

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候,受到特别的恩宠。

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日暮”就是傍晚。

“汉宫”是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的皇宫。

“五侯”一般指东汉时,同日封侯的五个宦官。

这里借汉喻唐,暗指中唐以来受皇帝宠幸、专权跋扈的宦官。

这两句是说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但皇宫却例外,天还没黑,宫里就忙着分送蜡烛,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得到这份恩典。

诗中用“传”与“散”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

寒食禁火,是我国沿袭已久的习俗,但权贵大臣们却可以破例地点蜡烛。

诗人对这种腐败的政治现象做出委婉的讽刺。

这首诗善于选取典型的题材,引用贴切的典故对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进行讽刺。

虽然写得很含蓄,但有了历史典故的暗示,和中唐社会情况的印证,读者还是能了解诗的主题的。

雨中寒食唐羊士谔令节逢烟雨,园亭但掩关。

佳人宿妆薄,芳树彩绳闲。

归思偏消酒,春寒为近山。

花枝不可见,别恨灞陵间。

寒食宴城北山池,即故郡守荣阳郑钢目为折柳唐羊士谔别馆青山郭,游人折柳行。

落花经上巳,细雨带清明。

鶗鴂流芳暗,鸳鸯曲水平。

归心何处醉,宝瑟有余声。

寒食行次冷泉驿[ 唐] 李商隐驿途仍近节,旅宿倍思家。

独夜三更月,空庭一树花。

介山当驿秀,汾水绕关斜。

自怯春寒苦,那堪禁火赊。

东都所居寒食下作唐陆润江南寒食早,二月杜鹃鸣。

日暖山初绿,春寒雨欲晴。

浴蚕当社日,改火待清明。

更喜瓜田好,令人忆邵平。

和常州崔使君寒食夜唐孙逖闻道清明近,春庭向夕阑。

行游昼不厌,风物夜宜看。

斗柄更初转,梅香暗里残。

无劳秉华烛,清月在南端。

寒食旅怀明代谢榛蓟北惊寒食,淹留几自嗟。

春风来燕子,落日在桃花。

丘陇行边泪,江湖梦里家。

不知疏懒客,何物是生涯。

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唐] 白居易上苑风烟好,中桥道路平。

蹴球尘不起,泼火雨新晴。

宿醉头仍重,晨游眼乍明。

老慵虽省事,春诱尚多情。

遇客踟蹰立,寻花取次行。

连钱嚼金勒,凿落写银罂。

府酝伤教送,官娃岂要迎。

舞腰那及柳,歌舌不如莺。

乡国真堪恋,光阴可合轻。

三年遇寒食,尽在洛阳城。

寒食宴于中舍别驾兄弟宅唐苏颋子推山上歌龙罢,定国门前结驷来。

始睹元昆锵玉至,旋闻季子佩刀回。

晴花处处因风起,御柳条条向日开。

自有长筵欢不极,还将彩服咏南陔。

寒食内宴二首[ 唐 ] 张籍其一朝光瑞气满宫楼,彩纛鱼龙四周稠。

廊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球。

千官尽醉犹教坐,百戏皆呈未放休。

---国家层面共喜拜恩侵夜出,金吾不敢问行由。

其二城阙沉沉向晓寒,恩当令节赐馀欢,瑞烟深处开三殿,春雨微时引百官,宝树楼前分绣幕,彩花廊下映华栏。

宫筵戏乐年年别,已得三回对御看。

寒食唐李山甫柳带东风一向斜,春阴澹澹蔽人家。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万井楼台疑绣画,九原珠翠似烟霞。

年年今日谁相问,独卧长安泣岁华。

风烟放荡花披猖,秋千女儿飞短墙。

绣袍驰马拾遗翠,锦袖斗鸡喧广场。

天地气和融霁色,池台日暖烧春光。

自怜尘土无他事,空脱荷衣泥醉乡。

柳近清明翠缕长,多情右衮不相忘。

开缄虽睹新篇丽,破鼻须闻冷酒香。

时态懒随人上下,花心甘被蝶分张。

朝稀且莫轻春赏,胜事由来在帝乡。

寒食日作五代徐铉厨冷烟初禁,门闲日列斜。

东风不好事,吹落满庭花。

过社纷纷燕,新晴淡淡霞。

京都盛游观,谁访了云家。

寒食[ 宋] 王禹偁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

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

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

寒食郊行书事[ 宋] 范成大野店垂杨步,荒祠苦竹丛。

鹭窥芦箔水,鸟啄纸钱风。

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

深村时节好,应为去年丰。

南塘寒食书事[ 宋] 范成大埂外新陂绿,冈头宿烧红。

裹鱼蒸菜把,馈鸭锁筠笼。

酒侣晨相命,歌场夜不空。

土风并节物,不与故乡同。

和子由寒食[ 宋] 苏轼寒食今年二月晦,树林深翠已生烟。

绕城骏马谁能借,到处名园意尽便。

但挂酒壶那计盏,偶题诗句不须编。

忽闻啼鵙惊羁旅,江上何人治废田。

丁未寒食归自三泉金末元初·元好问春山晴暖紫生烟,山下分流百道泉。

未放小桃装野景,已看茅屋映秋千。

饥乌得食争相唤,醉叟行歌只自颠。

寒食明年定何许,故人尊酒且留连。

林村寒食[ 宋末元初] 戴表元出门杨柳碧依依,木笔花开客未归。

市远无饧供熟食,村深有纻生衣。

寒沙犬逐游鞍吠,落日鸦衔祭肉飞。

闻说旧时春赛罢,家家鼓笛醉成围。

寒食游廉园元·张养浩湖天过雨澹春容,辇路迢迢失软红。

花柳巧为莺燕地,管纮遥递绮罗风。

群仙出没空明里,千古销沈感慨中。

免俗未能君莫笑,赏心吾亦与人同。

寒食宋代:赵鼎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

即使冷冷清清开着几扇柴门的村落里,也还是要插几根杨柳枝条,标志出每年的节令。

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

寒食的传统虽然没有传到遥远的广东,但清明上坟奠祭祖先的礼仪还是和中原一样。

庞老家:指庞德公一家。

庞德公,东汉襄阳人,隐居在岘山种田。

荆州刺史刘表几次邀他出来做官,他拒绝了,带领全家到鹿门山中采药。

后来另一个隐士司马徽来看他,正碰上他上坟扫墓归来。

此泛指一般平民百姓全家上坟事。

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

时至今日,汉唐两代的王陵巨冢,已经没有人前去祭祀;而山边溪间的小路上仍生长着许多梨花。

一樽径籍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

世代更替,非人力所能左右,不如喝上他一杯醉卧在青苔上,莫管关城门的号角声是否响起来。

诗中的“粤人国”,本指广东,因秦末赵佗曾建南越国,封为南越王。

赵鼎曾被贬至潮州,因此此处“粤人国”应指潮州。

赵鼎在潮州五年,即绍兴十至十四年(1140-1144),至潮州时是绍兴十年闰六月,故此诗应为绍兴十一年至十四年期间所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