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立地条件划分

合集下载

5第五章 1坡面水土保持林

5第五章 1坡面水土保持林

重新造林
配置同上
不需重新造林 补植、补种或人工平茬、
丛状作业
三 护坡放牧林
(三)配置技术
3. 放牧林造林方法
灌木 直播造林 3年后进行平茬 乔木 植苗造林 第2年可进行平茬
造林后2—3年内,实施封禁,禁止牲畜进入林内
三 护坡放牧林
(三)配置技术
4. 放牧林管理
规划好轮牧区 提倡人工刈割饲料 开展舍饲
短带状与均匀的灌丛相配合,带间距加大到20m, 再在带间均匀配置灌丛。
沿等高线均匀灌丛配置,灌丛的株行距约为2×2m或 2.5×2.5m,具体的要依据立地条件与灌丛的大小确定。
短带与人工播种牧草相结合,沿等高线配置灌木带, 上下两带间距加大到20~30m,带间播种牧草,以禾本 科与豆科牧草为主。
短带状灌木配置
四 护坡用材林
(一)防护与生产目的
配置在坡度较缓、立地条件较好、水土流失相对 较轻的坡面上 收获一定量的木材,保持水土,稳定坡面
四 护坡用材林
(二)适用地类和立地
1. 平缓坡面 2. 沟塌地和坡麓地带
四 护坡用材林
(三)配置
1.树种选择 耐干旱贫瘠 生长迅速或稳定 根系发达
2.混交方式与配置 •乔灌行带混交:沿坡面等高线,先造灌木带,每带由2~ 3行组成,行距1m,带间距4~6m,灌木成活后,经第一次 平茬,再在带间栽植乔木树种1~2行,株距2~3m •乔灌隔行混交:造林同时进行 •乔木纯林:结合梯田整地措施,在郁闭以前,间作作物 护坡用材林密度不宜太大,因水分养分不足,导致生长不良
5第五章 1坡面水土保持林配置
一 坡面防蚀林
(一)防护目的
配置在陡坡地(30°--40 °) 防止坡面侵蚀,稳定坡面,阻止侵 蚀沟扩张

造林立地条件类型调查

造林立地条件类型调查

造林立地条件类型调查一、立地条件类型调查的目的造林立地条件类型的调查是为了通过了解造林地的地形、土壤、植被等有关影响树木生长的环境条件,并根据其相同和相异之点确定各种不同的类型,对林地作出森林生长效果的评价,为拟定各项造林措施(包括树种选择、造林密度、整地、抚育管理等),提供自然历史的依据。

二、在一个林场或范围不大的林区划分立地条件类型的原则确定立地条件类型的主要依据应该是土壤条件,当然也应该参考地形、植被及林分的生长状况。

土壤条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因子,各地区影响土壤条件好坏的因子各有不同,应该从这些复杂的因子中找出其主要的影响因子。

以主要的影响因子作为某地区划分立地条件类型的根据。

三、立地条件类型的调查方法一般可分为以下三步1. 准备工作:(1)资料的收集:在调查前应该对调查地区的土壤、气候、植被、森林自然区划、水文、地质等资料作汇编或摘要工作,对于有关图表必要时可以复制,以备外业、内业工作需要。

(2)物资的准备:外业工作时所需的物品,在出发之前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一般的有:土壤调查的用品、植被调查的用品以及表格,必要的生活用品等。

2. 外业工作:(1)到达工作地点后首先的工作是访问有关的工作人员,林场的工人、职员、技术人员等,谈有关当地的自然、经济情况,可采用座谈会的形式,对所谈的情况,必须认真记录。

(2)阅读该场或地区有关的文献资料,必要时可以摘录之。

(3)与有关人员一起拟订调查路线,必要的时候可先与有关人员作一次踏查,然后确定最后的工作路线。

调查路线应尽量通过各种地形、土壤、植被。

调查尽可能采用直或折线,必要时要设置补充线。

务使外业工作收集的材料尽可能的全面完整。

在路线调查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自然条件(土壤、植被等)的变化,在这些不同的地段上进行标准地调查,调查点的号码应在地形图上表示出来。

(4)标准地调查的内容如下:a. 调查点所在的位置,提出林场、分场、名称、记载林班、小班,此外还须记载足以说明调查点位置的特征。

立地条件划分方法

立地条件划分方法

立地条件划分方法以下是 7 条关于“立地条件划分方法”的内容:1. 嘿,你知道吗,按地形来划分立地条件可太重要啦!就像爬山一样,山顶和平地那能一样吗?比如说在一个陡坡上和在一片开阔平原上,这环境、土壤啥的都差别老大啦。

所以说地形就是个关键的划分要素呀,咱可别小瞧了它!2. 哎呀呀,从土壤质地来分也很有意思哦!想想看,肥沃的黑土地和贫瘠的沙地能是一回事儿吗?就好比肥沃的黑土地是个大宝藏,能让植物茁壮成长,而沙地就好像在给植物出难题呢。

这是不是很形象呀!3. 嘿,还有呢,按照水分条件来划分也超有用。

水可是生命之源呀!潮湿的沼泽地和干旱的戈壁滩,那对植物的影响简直天差地别,这就像是给植物提供了完全不同的生存“套餐”呀,对吧!4. 你再想想,阳光的多少也能成为划分立地条件的标准呀!阳光充足的地方就像舞台上的主角,闪闪发光,啥都长得好;而阴影多的地方,就好像配角,得加倍努力才能生存呢。

这像不像舞台上的表演呀!5. 哇塞,从植被覆盖情况来划分也很有道理哦!一片茂密的森林和光秃秃的荒地,这环境能一样吗?森林就像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大家相互依存,而荒地就比较孤单啦。

是不是挺容易理解的?6. 对啦,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呀!热闹的城市和宁静的郊外,对立地条件的改变那可大了去了。

城市就像个喧闹的大舞台,而郊外像个安静的小角落,差别很明显吧!7. 最后啊,气候条件绝对是划分立地条件的重要一点。

寒冷的极地和温暖的热带,这简直是两个世界呀!就像我们冬天穿棉袄,夏天穿短袖一样,气候决定了太多啦。

所以说呀,立地条件的划分方法可多了去啦,每一种都很重要呢!我的观点结论就是:立地条件划分方法多样,各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得重视起来呀!。

森林培育技术实验指导

森林培育技术实验指导

森林培育技术实验实训指导实验实训一划分立地条件类型一、目的要求通过实训,让学生了解造林地的地形、土壤、植被等有关影响林木生长的环境条件,掌握森林立地条件类型划分的准备工作、外业调查、内业资料分析整理、划分立地条件类型的各项方法。

并能在老师指导下以组为单位独立完成划分森林立地条件类型的整套工作。

二、材料用具以组为单位:皮尺、钢卷尺、工具包、钢铲、锄头、土壤袋等土壤、植被调查用品各1,指示剂、比色板、各种调查记载表、内业整理统计表等若干。

三、方法步骤㈠准备工作:1、资料收集:在调查前对调查地区的气候、土壤、植被、森林自然区划、水文、地质等资料进行收集。

2、物资的准备:外业所需的物品应作好充分的准备,如土壤调查的用品、植被调查的用品以及表格,必要的生活用品等。

㈡外业工作:1、拟订调查线路,必要时可先作一次踏查,然后确定最后的工作路线,调查路线应尽量通过各种地形、土壤、植被。

2、调查的内容⑪调查点所在位置,调查记录林场、分场、名称、记载林班、小班等特征。

⑫地形——所属的大区地形(低山、丘陵、平原等),地形部位(山脊、山坡、山洼),坡向(东、南、东南……等),坡度。

⑬土壤调查:根据土壤调查的记载方法,标准地必须挖标准土壤剖面,并按土壤剖面的发生层分层,调查记载以下内容:①厚度——每层厚度②颜色③湿度——分干、潮、润、湿、极湿。

④机械组成:砂土、砂壤、轻壤、中壤、重壤、粘土。

⑤石砾含量:⑥结构:屑状、粒状、核状、块状。

⑦结持力(坚实度、紧密度):极坚实、坚实、稍紧实、疏松。

⑧孔隙度:孔隙的大小和多少。

⑨侵入体和新生体:生物侵入体、机械侵入体(石砾、贝壳、木炭等)。

⑩:根系分布情况:草根盘结度、树木及灌木根系的多少。

⑭植被调查:①立木——应指出其起源(天然林、实生林、萌芽林……),组成,郁闭度,年龄、生长情况……天然更新情况。

②下木——记载下木的组成,郁闭度,分布特点,物候期。

③层外植物。

④草木植物——必须记载植物名称、多度、盖度、平均高度、分布情况等。

第五章林分结构的设计

第五章林分结构的设计

第五章林分结构的设计本章着重说明有关人工林结构的设计问题,在主要造林树种确定以后,人工林结构主要决定于密度、配置、组成等因素。

林木群体结构――指林木群体的各组成成分的空间和时间分布格式。

下面逐项介绍林分结构设计的主要项目:林分密度、种植点配置、树种组成第一节林分密度一、概念和意义林分密度――指单位面积林地上的林木的数量。

林分密度是所能控制的主要因子,也是形成一定林分水平结构的数量基础,对林产品的质量、数量和林分的稳定性都有深刻的影响,探索合理密度是森林培育研究及生产的中心课题之一。

由于密度在森林一生中不断变化,就冠以不同名称来称之。

将森林起源时形成的密度称之“初始密度”,它是森林生长发育各个时期的密度变化的基础,而将其它时期的密度称为“经营密度”。

人工林的初始密度称为造林密度――是指单位面积造林地上栽植株数或(穴)数。

如:杉100~300株/亩;油茶3~5粒/穴;油桐2~3粒/穴,70~80穴/亩。

二、造林密度的作用规律造林密度以及由它发展成的后期林分密度在人工林整个成林成材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了解和掌握这些作用规律,将有助于确定合理的造林密度。

密度对林木的作用,从幼林接近郁闭时开始出现,一直延续到成熟收获期,尤以在干材林阶段及中龄阶段最为突出。

(根据密度作用规律,说明密度与树冠、胸径、树高的关系,并说明其原因)1. 密度与树冠的关系随密度增加,树冠减小,密度与树冠呈反比。

说明密度大小明显影响树冠的发育即冠幅CW、冠长、树冠表面积或体积。

原因:随着密度增加,林分郁闭提前,树冠之间的矛盾就来得早,相互之间抑制也早,因此,冠幅就越小。

2. 密度与直径生长的关系密度对直径生长具有明显的限制作用,即密度越大,直径生长越小,密度与直径呈反比关系。

密度倒数式:D-1=A+BN(密度效应曲线)原因:随着密度增加,树冠减小,叶面积指数减小,制造的光合产物减少。

对一个树种来说,一定的胸径与一定的密度相对应,而与年龄和立地无关。

第五章 立地条件划分

第五章    立地条件划分

第五章立地条件划分一、造林地(一)无林地–荒山地:不具备森林植被和土壤特征。

灌木地:灌木覆盖大于50%;草丛地:灌木覆盖小于50%;竹丛地:各种矮小竹丛植被覆盖。

–平坦荒地:撂荒地、沙地、盐碱地、沼泽地、河滩地、海涂、退化草牧场。

–农耕地:复合经营地、退耕地、四旁地。

–主要障碍:杂草、灌木、小竹竞争,困难立地的限制因素。

(二)人工更新林地–采伐迹地:森林采伐后空出的林地。

新采伐迹地:土壤、光照条件好;老采伐迹地:大量杂草侵入。

–火烧迹地:森林被火烧之后空出的林地。

新火烧迹地条件好。

局部更新造林地:低产林改造:效益低、无利用前途的林分;局部更新地:主伐前进行的局部更新。

–主要障碍:采伐、火烧迹地尽快更新,避免条件恶化。

二、基本概念1、立地条件*–又称立地,是指林业用地上体现气候、地质、地貌、土壤、水文、植被、生物等对林木生存、生长有重大意义的生态环境因子的综合。

2、立地条件类型*–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气候、土壤、生物条件的各个地段的总称。

把立地条件及其生长效果相似的造林地归并成为类型即立地条件类型。

简称为立地类型,是立地分类中最基本的单位。

3、立地分类*–是指对林业用地的立地条件、宜林性质及其生产力的划分。

然后在此基础上,科学地确定造林营林措施,以期达到造林营林的生态、经济目的。

4、林业区划–根据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林业所占地位,合理确定当地的林种区划。

–比如,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用林等地划分、区划。

5、造林区划–是在林业区划的基础上,根据实施林种的需要,科学地确定造林所用的乔灌木树种以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造林、营林技术措施。

三、立地条件划分(一)森林植物带的划分–森林植物带:在较大的地理范围内,由于降水和热量的地带性分布,导致了土壤、植被也有相似的地带性分布。

这种气候、土壤、植被的规律性分布按其同异性划分为带,即为森林植物地带。

它综合反映了环境条件与森林植物之间的关系。

1、森林植物带的划分 温度带的划分指标(1)日均气温≥10℃的积温:≥3400℃积温走向为暖温带和中温带区划线,并兼顾一些地貌单元的完整性;辅助指标:最冷月平均气温,绝对最低气温。

森林营造技术习题及参考答案2

森林营造技术习题及参考答案2

问答题参考答案1、简述立地条件类型划分的途径和主要方法。

答:立地条件类型划分的主要途径有植被因子途径、环境因子途径、综合多因子途径等,其中植被因子途径可以林木生长效果的地位级、地位指数,植被组成、结构等特征,植被演替等进行划分;环境因子途径则以气候与林木生长、地形与林木生长、土壤与林木生长等方面进行划分;综合多因子途径则综合环境条件、植被条件和林木生长状况等多因子为依据,对立地条件进行分类,如詹昭宁等人的《中国森林立地分类系统》。

2、以用材林为例,分析适地适树的标准。

答:用材林适地适树的一般标准应达到成活、成林、成材、林分生长稳定;其数量化标准有立地指数、平均材积生长量、生物量、立地期望值等。

不同树种,不同立地其数量化标准不同,应据实际情况确定。

3、简述人工林幼林抚育管理的主要措施。

答:人工幼林抚育管理的措施有松土除草、水肥管理、幼林管理、幼林保护、幼林补植、造林检查验收、造林技术建档等。

其中主要措施有:⑴松土除草:包含松土和除草两方面,是幼林土壤管理最重要的措施,应科学确定其时间、次数、方法、深度等;⑵水肥管理:指幼林浇灌、排水和施肥,浇灌和排水可据具体情况选用;幼林施肥是幼林管理重要的措施,应遵循施肥基本原则,依据树种特性、幼树生长发育规律、林地环境条件等科学确定施肥时间、肥料种类、方法、施肥量;⑶幼林除蘖、修枝等工作;⑷预防火灾、防治病虫鸟兽等幼林保护工作;⑸造林补植和检查验收等。

4、以造林作业设计实习为例,叙述怎样正确选择设计造林树种?答:造林树种选择应遵循林学、生态学、生物学、可行性的基本原则。

因此应在立地条件划分的基础之上,进行对比分析,判断不同立地上的适生树种;其次比较培育目标,确定主要造林树种;再次根据种苗来源,栽培技术等因素,最后确定造林树种;最后对同一地区,在选出主要造林树种的同时,还要选出次要造林树种。

并做到重点与一般相结合、择优选用、因树因地制宜、考虑经营目的科学选择造林树种。

最新治沙原理与技术 第五章人工植被种类和立地条件类型-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最新治沙原理与技术 第五章人工植被种类和立地条件类型-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有极为密切的相关关系,但并没有从属关系。
三、划分立地条件类型的方法
①按主导环境因子的分级组合; ②按生活因子的分级组合; ③用立地指数代替立地类型。 在划分立地条件类型中采取的各生态因子的分级指标见表5—1。
表 5—1
表5—1
生态因子 盐 渍 化 程 度 矿 化 度 (g/l) 项目 轻盐渍化 中盐渍化 重盐渍化 盐 土 剖面 1m 内各层含盐量均在 0.1—0.4%,表层结皮含盐量 15% 剖面 1m 内各层含盐量均在 0.4 以上—0.7%,结皮含盐量 5 以上—10% 剖面 1m 内各层含盐量均在 0.7 以上—1%,皮层含盐量 10 以上—15% 剖面 1m 内各层含盐量大于 1%,结皮层含盐量 15% <1 1 —3 3 以上—5 5 以上—10 >10 0 —1 1 以上—2 >2 <15% 15—40% >40% 0—30 >30
上一页
下一页
在实践中,一般以株高、冠幅、地径为指标,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从而 测定灌木的地上生物量。 三、沙漠植物的饲料价值 在沙漠地区沙生植物有较高的饲料价值,且具有以下优点:
①灌木对干旱、盐碱、风蚀、沙埋、高温等抵抗能力强,能在各种困难生境下 生存并能以较快的速度生长和繁殖。
②灌木是多年生,提供饲料比一年生草本植物稳定和可靠。 ③灌木再生力强,耐啃食,利用后能迅速恢复。 ④灌木作饲料可提高抗灾能力。严重干旱时,由于灌木具庞大根系可吸收深层 水分,因此,仍可提供部分饲料。 ⑤灌木可改善小气候,有利于提高牲畜的成活率和保畜率。隆冬季节在灌木蔽 护下能减轻暴风雪的危害;酷热的夏季,灌木又可提供一定的遮荫条件。
①类型不宜过多。在实际生产上只要是可以选用同一个树种,基本上可以采 用相同的造林技术措施的地块,都可以划为一个立地条件类型。 ②在划分立地条件类型时,以主要的或以面积较大的类型为依据来进行技术 措施设计,并适当给予合并。

造林立地条件类型调查

造林立地条件类型调查

造林立地条件类型调查一、立地条件类型调查的目的造林立地条件类型的调查是为了通过了解造林地的地形、土壤、植被等有关影响树木生长的环境条件,并根据其相同和相异之点确定各种不同的类型,对林地作出森林生长效果的评价,为拟定各项造林措施(包括树种选择、造林密度、整地、抚育管理等),提供自然历史的依据。

二、在一个林场或范围不大的林区划分立地条件类型的原则确定立地条件类型的主要依据应该是土壤条件,当然也应该参考地形、植被及林分的生长状况。

土壤条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因子,各地区影响土壤条件好坏的因子各有不同,应该从这些复杂的因子中找出其主要的影响因子。

以主要的影响因子作为某地区划分立地条件类型的根据。

三、立地条件类型的调查方法一般可分为以下三步1. 准备工作:(1)资料的收集:在调查前应该对调查地区的土壤、气候、植被、森林自然区划、水文、地质等资料作汇编或摘要工作,对于有关图表必要时可以复制,以备外业、内业工作需要。

(2)物资的准备:外业工作时所需的物品,在出发之前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一般的有:土壤调查的用品、植被调查的用品以及表格,必要的生活用品等。

2. 外业工作:(1)到达工作地点后首先的工作是访问有关的工作人员,林场的工人、职员、技术人员等,谈有关当地的自然、经济情况,可采用座谈会的形式,对所谈的情况,必须认真记录。

(2)阅读该场或地区有关的文献资料,必要时可以摘录之。

(3)与有关人员一起拟订调查路线,必要的时候可先与有关人员作一次踏查,然后确定最后的工作路线。

调查路线应尽量通过各种地形、土壤、植被。

调查尽可能采用直或折线,必要时要设置补充线。

务使外业工作收集的材料尽可能的全面完整。

在路线调查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自然条件(土壤、植被等)的变化,在这些不同的地段上进行标准地调查,调查点的号码应在地形图上表示出来。

(4)标准地调查的内容如下:a. 调查点所在的位置,提出林场、分场、名称、记载林班、小班,此外还须记载足以说明调查点位置的特征。

森林培育学_基础知识

森林培育学_基础知识

第一章森林立地1.森林培育阶段划分:前期规划阶段、更新营造阶段、抚育管理阶段和收获利用阶段。

2.森林立地:有两层含义,第一,它具有地理位置的含义;第二,它是指存在于特定位置的环境条件的综合。

因此,可以认为立地在一定时间内是不变的,而且与生长在其上的树种无关。

3.立地质量: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其它类型植被的生物生产潜力,包括气候因素、土壤因素、生物因素。

4.立地条件:在某一立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的综合。

在一定程度上立地质量和立地条件可以通用。

5.立地类型:是指地域不一定相连、立地条件基本相似的自然综合体的集合。

6.森林立地因子:(1)物理环境因子●气候:大尺度—水热组合,决定着植被分布特点:稳定、简单●地形:包括海拔、坡向、坡度、坡位、坡形、小地形等特点:稳定、直观,易于调查和测定;各项生态因子的综合反映。

影响水热条件的再分配,并直接影响土壤条件●土壤:土壤种类、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水分、腐殖质含量、酸碱度、侵蚀度、石砾含量、成土母质等。

特点:全面反映了林木根系生长空间和肥力水平(对水肥气热有调控作用;与树木高生长密切相关;比较容易测定;综合性强)●水文:地下水深度、矿化度、盐分组成,地面积水情况等。

特点:在平原地区该因子起到重要的作用。

(2)植被因子植被类型、指示植物种、优势种林木优势高、生物量、收获量等。

7.森林立地分类的途径:植被因子途径、环境因子途径、综合多因子途径。

8.森林立地分类的原则:●地域分异原则:在森林里地分类系统中的任何一级森林立地单元都必须反映本级范围内自然地理因子。

●综合多因子与主导因子相结合的原则: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一两个主导因子及其划分指标,就能较容易的将类型区分开。

●简明实用原则:森林立地分类的任务不仅要建立科学的立地分类系统,而且应使广大营林工作者容易理解和使用。

9.立地分类的依据:●区划单位划分依据:地貌、水热组合、岩性等的分异性。

立地条件——精选推荐

立地条件——精选推荐

⽴地条件⽴地条件:是指造林地上凡是与森林⽣长发育有关的⾃然环境因⼦的综合造林密度:指⼈⼯造林或⼈⼯更新时单位⾯积上最初栽植的株数或播种⽳数。

速⽣丰产林:采⽤集约的经营措施,并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产量的林分分植造林:是将苗⽊作为造林材料直接栽种在造林地上的造林⽅法。

树种⽣态学特性:树种⽣态学特性是指树种对外界环境要求的特性。

是树种⽣物学特性的⼀个⽅⾯。

1答造林达到适地适树的途径。

答:1)选择:选树适地;选地适树2)改树适地:改变树种的特性适应⽴地条件,如:育种⼿段。

3)改地适树:通过整地、施肥、灌溉、混交等措施改变⼟壤特性。

2述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

答:1)、根据经营⽬的确定:林种不同造林密度不同。

2)、根据造林树种特性确定:喜光速⽣树种应稀植,耐荫慢⽣树种宜密植。

3)、根据⽴地条件确定:从⽣物学⾓度看,⽴地好的应密植;从经营的⾓度看,⽴地好有利于培养⼤径材宜稀植。

4)、根据栽培技术确定:造林技术过关,应稀植。

5)、根据经济条件确定:造林密度影响投资费⽤(苗⽊、整地、清理、栽植等)、经营费⽤(间伐、抚育等),应计算投⼊产出⽐。

3.简述树种间相互作⽤的⽅式。

答:(每个答题点1分)1)机戒作⽤⽅式:是⼀个树种对另外树种造成的物理性伤害。

2)⽣物作⽤⽅式:不同树种通过根系连⽣和寄⽣等⽅式发⽣的⼀种直接的种间作⽤关系。

3)⽣物化学作⽤⽅式:是植物在代谢过程中释放⼀些化学物质,抑制或促进其邻近植物⽣长发育的作⽤。

4)⽣物物理作⽤⽅式:是指在植物周围形成特殊的⽣物场,⽽对其它植物产⽣的影响。

5)⽣理⽣态关系:是树种通过改变林地环境条件⽽彼此产⽣影响的作⽤⽅式。

4.现在有三块造林地分别位于坡上部、中部和下部,有三种可选的造林树种分别为落叶松、樟⼦松和红松,请为这三种地块选择合适的造林树种,并简单说明理由。

答:坡上选择樟⼦松,坡中选择红松,坡下选择落叶松。

因为樟⼦松属于耐旱树种,在⼭坡上部可以正常⽣长,红松对⽔分的要求为中性,在⼭坡的中部适合其⽣长。

内蒙古大兴安岭造林更新考试111题

内蒙古大兴安岭造林更新考试111题

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32高级工、技师:25 高级工100高级工、高级技师:16高级工:27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32高级工、技师:25 技师100技师、高级技师:30技师:13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32高级工、高级技师:16 高级技师102技师、高级技师:30高级技师:24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32道题)绪论1、森林是以(乔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是(集中的乔木)与其它(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土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并与环境相互影响,从而形成的一个(生态系统)的总称。

2、林分是指(内部结构特征相同或相近),并与四周有明显区别的森林地段。

第一章造林概述3、造林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持、改造和扩大)森林资源,为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提供(木材和各种林产品),发挥森林的保护作用,改善环境等多种效益。

4、光合速率是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单位叶片面积同化(二氧化碳)的数量。

第二章造林地5、立地条件简称(立地)或称(森林植物条件),是在(造林地)上影响(林木生长发育)的(自然因子)的综合。

6、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7、立地条件类型,简称立地类型,是在造林实践中,需要将(生态)上相近的(立地)组合成一个单位。

8、造林地的种类包括(荒山荒地)、(农田防护林)、(四旁地及撩荒地)、(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需要局部更新的造林地。

其中,(荒山荒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一类造林地。

第三章造林树种9、树种选择的意义:树木是(多年生植物),选好一个树种受益(几十年,甚至几百年);(选择不当)也要经过几年或十年八年才能发现。

所以说选择树种是千秋万代、造福子孙的大事业,应把选择树种放到造林工作的重要位置。

10、根据下列树种特性选择造林树种:光照、温度、(水分)、(土壤养分)、土壤理化性质、(风)、土壤空气。

11、适地适树是指(造林树种)的生态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

12、适地适树的途径有(选树适地)、(选地适树)、(改地适树)、(改树适地)。

森林营造技术习题及参考答案2

森林营造技术习题及参考答案2
6、什么是合理密度?森林培育过程中怎样调控合理密度?
答:
合理密度指在一定的立地条件和栽培技术措施下,个体得到充分发育,群体取得最高效益的林分密度。森林培育过程中首先可据林种(经营目的)、树种特性、立地条件、经营条件、经济条件等具体情况科学设计和确定造林密度,在初植密度确定的前提下,根据林分生长的不同年龄阶段采用抚育措施科学调节各生长发育阶段的林分密度,使林分始终有一个合理密度,确保单株个体生长发育健壮,而群体数量最大。
12、以实训为例,说明划分森林立地类型及评价立地质量的方法步骤。
答:
⑴应做好划分森林立地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业务培训、人员组织、工具材料准备、资料收集、踏查调查地等);⑵进行外业调查工作:
调查小班的土壤、植被、地貌各项因子,其中应重点调查土壤各因子;⑶进行内业统计整理:
整理汇总各类外业资料、数据,并根据福建省森林立地分类标准划分小班立地类型;⑷据小班立地类型和立地质量等级表评价小班立地质量等级。
20、如何评定造林质量?
答:
评定造林质量应据造林检查验收所调查的造林面积、造林成活率、造林施工质量、未成林健康质量、混交林比例等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据人工造林评定指标评定造林合格面积和合格率,造林综合合格面积和造林综合合格率,并据评定结果提出造林整改措施,及时进行造林整改。
21、适地适树的方法步骤?
了解造林地特性;了解造林树种特性;分析地树关系,确定适生树种;确定适地适树方案
答:
适地适树的途径可以归纳为三条:
(1)选树适地或选地适树:
即根据某种造林地的立地条件选择适合的造林树种,如在干旱地选择耐旱树种;或者是确定了某一个造林树种后选择适合的造林地,如给喜水肥的树种选水肥条件好的造林地。
(2)改树适地:

立地条件划分

立地条件划分

第五章立地条件划分一、造林地(一)无林地–荒山地:不具备森林植被和土壤特征。

灌木地:灌木覆盖大于50%;草丛地:灌木覆盖小于50%;竹丛地:各种矮小竹丛植被覆盖。

–平坦荒地:撂荒地、沙地、盐碱地、沼泽地、河滩地、海涂、退化草牧场。

–农耕地:复合经营地、退耕地、四旁地。

–主要障碍:杂草、灌木、小竹竞争,困难立地的限制因素。

(二)人工更新林地–采伐迹地:森林采伐后空出的林地。

新采伐迹地:土壤、光照条件好;老采伐迹地:大量杂草侵入。

–火烧迹地:森林被火烧之后空出的林地。

新火烧迹地条件好。

局部更新造林地:低产林改造:效益低、无利用前途的林分;局部更新地:主伐前进行的局部更新。

–主要障碍:采伐、火烧迹地尽快更新,避免条件恶化。

二、基本概念1、立地条件*–又称立地,是指林业用地上体现气候、地质、地貌、土壤、水文、植被、生物等对林木生存、生长有重大意义的生态环境因子的综合。

2、立地条件类型*–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气候、土壤、生物条件的各个地段的总称。

把立地条件及其生长效果相似的造林地归并成为类型即立地条件类型。

简称为立地类型,是立地分类中最基本的单位。

3、立地分类*–是指对林业用地的立地条件、宜林性质及其生产力的划分。

然后在此基础上,科学地确定造林营林措施,以期达到造林营林的生态、经济目的。

4、林业区划–根据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林业所占地位,合理确定当地的林种区划。

–比如,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用林等地划分、区划。

5、造林区划–是在林业区划的基础上,根据实施林种的需要,科学地确定造林所用的乔灌木树种以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造林、营林技术措施。

三、立地条件划分(一)森林植物带的划分–森林植物带:在较大的地理范围内,由于降水和热量的地带性分布,导致了土壤、植被也有相似的地带性分布。

这种气候、土壤、植被的规律性分布按其同异性划分为带,即为森林植物地带。

它综合反映了环境条件与森林植物之间的关系。

1、森林植物带的划分 温度带的划分指标(1)日均气温≥10℃的积温:≥3400℃积温走向为暖温带和中温带区划线,并兼顾一些地貌单元的完整性;辅助指标:最冷月平均气温,绝对最低气温。

第五章立地条件划分

第五章立地条件划分

第五章立地条件划分第五章立地条件划分一、造林地(一)无林地–荒山地:不具备森林植被和土壤特征。

灌木地:灌木覆盖大于50%;草丛地:灌木覆盖小于50%;竹丛地:各种矮小竹丛植被覆盖。

–平坦荒地:撂荒地、沙地、盐碱地、沼泽地、河滩地、海涂、退化草牧场。

–农耕地:复合经营地、退耕地、四旁地。

–主要障碍:杂草、灌木、小竹竞争,困难立地的限制因素。

(二)人工更新林地–采伐迹地:森林采伐后空出的林地。

新采伐迹地:土壤、光照条件好;老采伐迹地:大量杂草侵入。

–火烧迹地:森林被火烧之后空出的林地。

新火烧迹地条件好。

局部更新造林地:低产林改造:效益低、无利用前途的林分;局部更新地:主伐前进行的局部更新。

–主要障碍:采伐、火烧迹地尽快更新,避免条件恶化。

二、基本概念1、立地条件*–又称立地,是指林业用地上体现气候、地质、地貌、土壤、水文、植被、生物等对林木生存、生长有重大意义的生态环境因子的综合。

2、立地条件类型*–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气候、土壤、生物条件的各个地段的总称。

把立地条件及其生长效果相似的造林地归并成为类型即立地条件类型。

简称为立地类型,是立地分类中最基本的单位。

3、立地分类*–是指对林业用地的立地条件、宜林性质及其生产力的划分。

然后在此基础上,科学地确定造林营林措施,以期达到造林营林的生态、经济目的。

4、林业区划–根据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林业所占地位,合理确定当地的林种区划。

–比如,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用林等地划分、区划。

5、造林区划–是在林业区划的基础上,根据实施林种的需要,科学地确定造林所用的乔灌木树种以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造林、营林技术措施。

三、立地条件划分(一)森林植物带的划分–森林植物带:在较大的地理范围内,由于降水和热量的地带性分布,导致了土壤、植被也有相似的地带性分布。

这种气候、土壤、植被的规律性分布按其同异性划分为带,即为森林植物地带。

它综合反映了环境条件与森林植物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 立地条件划分

第五章 立地条件划分

特殊因素考虑
风口 土壤、地下水、大气污染 特殊小地形 特殊元素含量 冲淤状况

特殊因子的影响
特殊因子的影响
(2)立地评价* 是根据合理确定的指标对立地质量作出 判断。立地评价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 – – –
用什么指标来评价立地质量; 如何估计评价指标; 评价要求达到怎样的精度; 如何直观地表达评价结果。
三、立地条件划分
(一)森林植物带的划分
– 森林植物带:在较大的地理范围内,由于
降水和热量的地带性分布,导致了土壤、植 被也有相似的地带性分布。这种气候、土壤、 植被的规律性分布按其同异性划分为带,即 为森林植物地带。它综合反映了环境条件与 森林植物之间的关系。
1、森林植物带的划分
温度带的划分指标
(3)环境因素及其关系分析 各生态因子独立及相互影响形成现有的 综合环境条件; 要考虑极端限制因素的作用; 地形对环境因素有极强的再分配作用, 要予以充分注意。

– 坡向~水分,海拔~温度,坡位~土层厚度

(4)主导环境因子分析 逐个分析各环境因子与植物必需的生活因子之
间的关系,找出造林地上对林木生长影响最大
0.889 1.00
立地条件的空间分布格式及演变规律

空间变化
– 高度 – 水平 – 样线调查
时间变化
–自然 –人为
2.立地类型划分的依据

(1)林木-环境的关系
– 环境相对稳定,起决定性的作用; – 植物的指示意义不大,以非生物的环境因子作为划 分的依据; – 地形与土壤占有突出地位; – 划分的类型要反映主导因子的异同性; – 在植被较好的地区可以把植被作为划分立地的补充 依据; – 林木生长状况应作为检验划分结果的主要依据。

水土保持林学分章思考题

水土保持林学分章思考题

绪论1、什么是水土保持林?2、水土保持林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3、森林、防护林、水土保持林三者之间的关系。

5、水土保持林与水源涵养林有何区别?4、了解“三北”防护林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第一章水土保持林的作用1、森林对降水有几次分配?2、林冠截留将降水分配成哪几部分?3、林冠截留作用的影响因素。

4、枯枝落叶层的水文效应及影响因素。

5、水保林是如何提高土壤入渗能力的?6、重力持水量和吸持贮水量的含义。

7、森林为什么能涵养水源?8、水土保持林是如何影响地表径流的流量和流速的?9、林木根系固土作用的影响因素。

10、倾斜坡面上林木根系的分布特点。

11、森林改良土壤的作用。

第二章造林立地与适地适树1、如何做到适地适树?2、立地条件类型划分的方法及其特点。

3、立地条件类型划分的主要环境因子有哪些?海拔、坡向、坡位、土壤质地、土层厚度对林木生长有何意义?4、发展水保林应选择什么样的树种?5、以定西市安定区复兴小流域为例叙述如何选择水土保持树种。

第三章造林密度和种植点配置1、造林密度对林分树高、直径生长、林分生物量有何影响?2、什么是合理密度?3、确定造林密度的依据是什么?4、种植点的主要配置方式及特点。

5、确定造林密度的意义。

第四章混交造林理论与技术1、营造混交林的意义。

2、简述混交树种选择的原则。

3、混交造林中如何进行混交树种的选择?4、黄土高原区常见的混交方法及其适用条件。

5、北方地区比较成功的混交类型。

6、油松与柠条混交种间关系调节技术。

第五章造林地的整地1、简述造林地整地深度如何确定?2、如何理解整地的蓄水保墒作用?3、造林整地的作用有哪些?4、常用的局部整地方式的适用条件。

第六章造林方法及幼林的抚育管理1、播种造林的特点及应用条件。

2、确定播种量时应考虑哪些因素?3、播种造林之前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对种子进行处理?4、植苗造林的特点及应用条件。

5、植苗造林时,如何保护苗木体内的水分平衡?6、植苗造林过程中,栽植前可采取哪些保护措施以维持苗木体内的水分平衡,提高造林成活率?7、分殖造林的特点及应用条件。

森林立地类型划分的原则

森林立地类型划分的原则

森林立地类型划分的原则
1. 植被特征,森林立地类型的划分首先要考虑植被的特征,包括树种的组成、植被结构、植被密度、植被高度等因素。

不同类型的森林立地具有不同的植被特征,这是划分的重要依据之一。

2.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对森林立地类型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山地、丘陵、平原等地形地貌在水文、土壤等方面有着显著差异,进而影响了森林植被的生长状况,因此在划分森林立地类型时,需要考虑地形地貌的影响。

3. 气候条件,气候条件是影响森林立地类型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植被类型和植被特征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划分森林立地类型时,需要考虑气候条件对植被的影响。

4. 土壤条件,土壤条件对森林植被的生长和分布也有着重要影响。

不同类型的土壤对植被的适应能力不同,因此在划分森林立地类型时,需要考虑土壤的类型、质地、肥力等因素。

5. 生物群落,不同的生物群落对应着不同的森林立地类型。

例如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等不同的生物群落类型在不同的环
境条件下形成,因此生物群落的特征也是划分森林立地类型的重要
依据之一。

综上所述,森林立地类型的划分原则包括植被特征、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生物群落等多个方面的因素,需要综合考虑
这些因素才能进行准确的划分。

土地划分规定

土地划分规定

土地划分规定1. 背景土地是国家的基本资源,依法划分和管理土地是保障国家发展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土地划分规定是为了明确土地划分的原则、程序和管理要求,确保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公平性和可持续发展。

2. 划分原则(1)土地利用规划导向原则:土地划分必须符合国家、省、市等级的土地利用规划,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2)科学性与可行性原则:土地划分需要以科学的手段和方法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和预测目标,确保划分结果可行且符合实际需要。

(3)公平与公正原则:土地划分应遵循公平公正原则,不得偏袒任何特定利益群体,保障土地资源的公共利益。

(4)可持续发展原则:土地划分需要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

3. 划分程序(1)提出划分建议:土地划分的需求由相关部门或单位提出,包括土地利用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公共设施建设规划等。

(2)论证与评估:根据划分建议,进行土地资源的论证与评估,包括土地的质量、容量、用途和需求等方面的分析。

(3)方案拟定:在论证与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土地划分方案,包括划分的范围、用途和建设要求等。

(4)公示与听证:将划分方案进行公示,接受公众的监督和建议,并进行听证,听取相关利益群体的意见。

(5)审批与批复:经过公示和听证后,由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审批,并批复划分方案。

(6)信息登记与管理:划分完成后,将相关信息进行登记和管理,确保划分结果的透明和可追溯性。

4. 划分管理要求(1)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流程,明确划分的权限和责任,确保划分工作的规范和公正。

(2)加强对土地划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划分结果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3)完善土地划分的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公众对划分工作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4)加强对土地划分结果的动态管理,及时调整划分方案,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

(5)加强划分效果的评估和监测,为后续的土地利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