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倍的认识1

合集下载

倍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倍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教案标题:倍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

2. 学习用数学语言表达数量关系。

3. 学习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来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

2. 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表达数量关系,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来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小明有2个苹果,小红有4个苹果,小明和小红的苹果数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倍”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出示教材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理解“倍”的含义。

(2)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数量关系,如:小明的苹果数量是小红的苹果数量的一半。

(3)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达数量关系。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巩固“倍”的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总结延伸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明确“倍”的概念和意义。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导入,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倍”的概念,然后通过探究新知、巩固练习等环节,让学生逐步理解“倍”的含义,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达数量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引导和纠正,确保学生对“倍”的概念有准确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略七、课后作业1. 教材练习题。

2. 家长辅助练习,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倍”的实例,用数学语言表达数量关系。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倍”的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

3. 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能力的提高。

九、教学资源1. 教材。

2. 练习题。

3. 生活中的实例。

十、教学时间1课时注:本教案为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可能与其他版本教材有所不同,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倍的认识》数学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数学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数学教学设计《倍的认识》数学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82页例1、例2教学目标:1、初步建立“倍”的意义,能用“倍”的意义叙述两个数的倍数关系;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能作出分析、解释,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思考、融会贯通的能力,激发学生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理解倍的意义,学会描述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教学过程:比较引入,揭题师:会读这个字吗?(板书:比)生:比师:会比吗?生:会师:比一比,老师左、右手里的铅笔支数,你有什么发现?生:同样多师:左手有3支,右手也有3支,我们就说3和3同样多。

那,再来比一比?生:左手比右手少2支师:还有不同的说法吗?生:右手比左手多2支师:也就是说5比3多,3比5少过渡:我们知道两个数相比,会产生谁多、谁少、同样多的关系,其实,两个数相比,还会产生另一种关系倍(板书: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倍。

(板书:倍的认识)小棒是我们的好朋友,它常常帮助我们学习新的知识。

今天,我们也需要它的帮助。

二、认识“2倍”等,建立概念1、学习“倍”的`意义:(1)、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师:我们先在第一排摆3根小棒生摆,老师把同学们摆的画出来;我们把3根小棒圈起来,看作1份,以3根为1份;我们在第二排摆2份,会吗?生:会,学生摆师:哪位同学上台将它画出来?其余同学画在题单上。

生:画师:小老师,你告诉大家:你在第二排摆了几根小棒?生:6根师:你们在第二排摆了几根小棒?生齐答:6根师:小老师,你为什么在第二排摆6根小棒呢?生:第一排摆3根小棒为1份,第二排摆2份,2_3=6根。

师:我们以3根为1份,摆这样的2份,就是2个3.摆的时候,可以把这2份隔开一点;画的时候,还可一份一份圈起来;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出6里面有几个3?生说:2个3师:板书:6里面有2个3,我们就说6是3的2倍。

生:齐读师:看图会说吗?生:会,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说一说师:这个2倍是谁和谁比产生的呢?生:6和3比产生的师:6和3比,6里面有2个3,6就是3的2倍。

《倍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倍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倍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倍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下面是我为《倍的认识》这一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详细规划。

一、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到第33页至35页的“倍的认识”部分。

具体内容包括: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以及能够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难点: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片,发现图片中的规律,引出“倍”的概念。

例如,展示3张图片,每张图片有3个物品,让学生说出这是1倍的3张,还是3倍的1张。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例如,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求2的3倍的过程,让学生明白2的3倍就是2个2相加,即2+2+2=6。

3. 随堂练习(5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求3的2倍、4的3倍等。

4. 小组讨论与探究(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如何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

例如,讨论求5的2倍应该如何计算,引导学生发现5的2倍就是5乘以2,即5×2=10。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倍的认识”的定义、求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以及乘法计算。

例如:倍的认识:倍:一个数乘以另一个数的结果求一个数的几倍:用乘法计算,例如求2的3倍,就是2×3=6七、作业设计:1. 求下列各数的几倍,并写出计算过程:2的4倍3的5倍4的6倍答案:2的4倍:2×4=83的5倍:3×5=154的6倍:4×6=242. 小组讨论:如何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举例说明。

倍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倍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倍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教案:倍的认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教材的章节是“倍的认识”。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以及能够用倍数关系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教学重点:能够用倍数关系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卡片。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拿出一张图片,图片上有5只小鸟和3只小鸟,问学生:“5是3的几倍呢?”引导学生思考。

2. 讲解倍的概念:解释倍的概念,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将另一个数分成几份,每份的大小就是倍数。

3. 演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用PPT展示5只小鸟和3只小鸟的图片,让学生观察,然后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5个3,表示5是3的5倍。

4. 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拿出卡片,自己尝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并把结果写在练习本上。

5. 例题讲解:出示一道例题,如:求12是4的几倍?用倍数关系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然后讲解解题过程。

6. 随堂练习: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

六、板书设计倍的认识:1. 倍的概念: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将另一个数分成几份,每份的大小就是倍数。

2.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用这个数去乘以另一个数,得到的结果就是倍数。

七、作业设计1.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并将结果写出来。

例:求8是2的几倍?答案:8是2的4倍。

2. 用倍数关系解决问题。

例:小明有15个糖果,他想把糖果平均分给他的3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糖果?答案:每个朋友能分到5个糖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倍的概念,并通过讲解和动手操作,使学生掌握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数学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案

数学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案

数学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案数学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案教学内容:倍的认识教材解析:“倍”是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

这一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初步认识了除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有关倍数、分数、比例等知识的基础。

教材选取了老师带领同学们到大海边采集贝壳标本的情境,以解决问题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沟通“倍”与“几个几”之间的联系,知道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除法计算。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实物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理解“倍”的意义,知道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2、在比较两个数量时沟通“同样多”和“1倍”的联系以及“几个几”和“倍”的联系,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3、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体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乐于动脑的良好习惯,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知道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贝壳图片,练习作业纸,学具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海边玩吗?今天科技小组的同学正在海边采集贝壳标本呢,咱们一起去看看他们的收获吧!(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引导学生完整地说一说)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交流反馈问题。

预设一:学生可能提出有关和、差的问题,说明:同学们提的是我们以前学的两个数量之间的和、差关系的问题。

预设二:学生可能提出有关倍的问题。

(说明:预设二是根据上课环节中学生提出倍的问题这一生成而设计的。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倍的认识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倍的认识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倍的认识倍的认识(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3~94页例⑴例2,课堂活动第1习题及练习十八第1习题。

【教学目的】1经历两个数量的比较过程,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能用算式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结合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同伴合作,对为什么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能作出剖析、解释,培养学生剖析推理的能力。

3初步领会“倍”是作为一种用于比较的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老师:(请两位同学站起来)我们可以怎样对他俩进行比较?学生1:××高,×××矮。

学生2:××轻,×××重……老师: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对两个量进行比较。

(多媒体出示数学书和桌子比较的情境)老师:比较它们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桌子长,数学书短。

老师:估计一下,桌子的长度有几本数学书那么长?学生1:……老师:到底是几本呢?我们一起来量一量。

(1本、2本、3本、4本)(闪动)老师:当桌子的长度有4本数学书那么长时,就可以说:桌子的长度是一本数学书长度的4倍。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倍”。

(板书课习题:倍的认识)有了它,我们就能用“倍”来比较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老师:下面我们再来比一比,认真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如图:逐渐出示1杯酸奶,1袋饼干,再加上2杯,天平从不均衡到均衡)学生1:1袋饼干相当于(等于、包含)3杯酸奶的质量。

老师:你能用“倍”来说明饼干和1杯酸奶质量间的关系吗?学生2:饼干的质量是1杯酸奶质量的3倍。

老师:接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出示左图)学生1:1尾鱼的质量相当于6杯酸奶的质量。

学生2:1尾鱼的质量是1杯酸奶质量的6倍。

老师小结:当一个量里含有几个这么多时,我们就说这个量是它的几倍。

二、独立探究,合作交流1猜测并证明6是3的几倍老师:方才比较了长度,比较了质量,我们接着比,你们看谁来了?老师:猜一猜,猫的只数是青蛙的几倍?学生1:2倍。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倍的认识1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倍的认识1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倍的认识1 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一倍”、“二倍”、“三倍”等概念;2.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倍数认识,初步掌握数的倍数的意义;3.能够通过实物、图片等形式理解倍数的含义,并能简单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黑板、白板、教具;2.学生准备课本、笔、橡皮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将一个橡皮放在黑板上,问学生:“这里有一个橡皮,请问如果再放一个橡皮,这样就有几个橡皮了?”引导学生思考后,给出正确答案“两个橡皮”。

2. 探究倍数接下来,教师将两个橡皮再放在黑板上,示意学生帮忙数数。

之后,再放三个橡皮在黑板上,示意学生再次数数。

问学生:“两个橡皮和五个橡皮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思考后,给出正确答案“五个橡皮是两个橡皮的两倍”。

引入“倍”的概念,通过实物的示范,引导学生理解“一倍、二倍、三倍”等概念。

3. 练习应用教师给出一些图片,如草莓、苹果、橘子等,并问学生:“如果我有一个草莓,两个草莓是多少?如果我有五个草莓,那么草莓的数量是几倍?”针对学生的不同理解程度,教师可以给出不同难度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倍数认识。

4. 总结归纳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对倍数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应该在课堂上积极思考,通过实物、图片等形式理解倍数的含义。

在下一节课中,将进一步学习倍数的概念和应用。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时通过实物示范的方式,引入“倍”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参与到数数字的过程中,增加了对数字的理解和认识,也让学生对“一倍、二倍、三倍”等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后续的教学中,应当加强实际应用的指导,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到倍数的概念,以加深对倍数的理解和熟练应用。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4节第1课时倍的认识(一)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4节第1课时倍的认识(一)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4节第1课时倍的认识(一)西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六单元,第4节,第一课时,内容是倍的认识(一)。

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西师大版。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倍的概念,能够用倍数来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倍数的概念,能够用倍数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的操作和思考,理解倍数的含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倍数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实物,比如苹果和橘子,还有一些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出示一些图片,比如3个苹果和6个橘子,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2. 讲解概念:我会通过实际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倍数的概念。

比如,我会让学生看看3个苹果是6个橘子的几倍。

3. 随堂练习:我会让学生用倍数来描述一些图片中的数量关系,比如6个橘子是3个苹果的几倍,8个橙子是4个苹果的几倍。

4. 小组讨论:我会让学生分组讨论,看看他们能够找到哪些生活中的例子,可以用倍数来描述。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3个苹果 = 6个橘子的一半6个橘子 = 3个苹果的两倍七、作业设计(1)7个橙子是3个苹果的几倍?(2)10个香蕉是5个苹果的几倍?答案:(1)7个橙子是3个苹果的2倍半。

(2)10个香蕉是5个苹果的2倍。

2. 请找出生活中的一些例子,用倍数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倍数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能够用倍数来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但在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对生活中的例子还不够熟悉,需要在课后加强生活实践的观察和思考。

拓展延伸:学生们可以回家后,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用倍数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比如衣服的件数是袜子的几倍,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倍数的概念。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倍的认识(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3~94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题及练习十八第1题。

【教学目标】1经历两个数量的比较过程,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能用算式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结合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同伴合作,对为什么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能作出分析解释,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3初步体会“倍”是作为一种用于比较的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教师:(请两位同学站起来)我们可以怎样对他俩进行比较?学生1:×高,×矮。

学生2:×轻,×重……教师: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对两个量进行比较。

(多媒体出示数学书和桌子比较的情境)教师:比较它们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桌子长,数学书短。

教师:估计一下,桌子的长度有几本数学书那么长?学生1:……教师:到底是几本呢?我们一起来量一量。

(1本2本3本4本)(闪动)教师:当桌子的长度有4本数学书那么长时,就可以说:桌子的长度是一本数学书长度的4倍。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倍”。

(板书课题:倍的认识)有了它,我们就能用“倍”来比较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教师:下面我们再来比一比,仔细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如图:逐步出示1杯酸奶,1袋饼干,再加上2杯,天平从不平衡到平衡)学生1:1袋饼干相当于(等于包含)3杯酸奶的质量。

教师:你能用“倍”来说明饼干和1杯酸奶质量间的关系吗?学生2:饼干的质量是1杯酸奶质量的3倍。

教师:接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出示左图)学生1:1尾鱼的质量相当于6杯酸奶的质量。

学生2:1尾鱼的质量是1杯酸奶质量的6倍。

教师小结:当一个量里含有几个这么多时,我们就说这个量是它的几倍。

二独立探究,合作交流1猜测并证明6是3的几倍教师:刚才比较了长度,比较了质量,我们接着比,你们看谁来了?教师:猜一猜,猫的只数是青蛙的几倍?学生1:2倍。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8课时 倍的认识(一)-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8课时 倍的认识(一)-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8课时倍的认识(一)-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知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会用除法计算。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1. 倍的概念2.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3. 用除法计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倍的概念,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概念,用除法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旧知识导入新课,让学生回顾乘法口诀,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出示例1,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小明有2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是小明的几倍?”(2)让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用除法计算,得出答案。

(3)出示例2,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小华有6个橘子,小明的橘子是小华的几倍?”(4)让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用除法计算,得出答案。

(5)总结倍的概念:如果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整数倍,那么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倍数。

3. 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P88页练习题1、2、3。

(2)让学生互相出题,练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4. 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说出倍的概念,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五、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P89页练习题4、5、6。

2.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解倍的概念,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计算等活动,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学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今后教学中,要继续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同时,要加强课后辅导,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倍的初步认识》教案及反思

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倍的初步认识》教案及反思

西师大版《倍的认识》教案设计及反思教学内容:倍的认识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倍的认识”是西师版数学教材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倍”是小学数学中比较抽象的概念,也是承前启后的概念,是进一步学习有关倍数知识的基础,也是学习分数、比例等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倍”这一概念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是陌生的,缺乏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感受“倍”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

初步学会用倍的含义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做到由浅入深,有具体到抽象,内容安排是科学的,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教学策略:教法:点拨引入、组织探究、启发巩固。

学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目标: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能用“倍”的意义叙述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能作出分析、解释,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激发学生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理解倍的意义,学会描述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小棒(红黄蓝各30根)、题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热情好客的村长邀请羊村里的小伙伴们到它家做客,瞧!(出示PPT)篮子里面有许多丰盛的水果,咱们去看看吧!(图片展示其中苹果2个,梨子6个)二、探索新知:(一)比较引入,初步感知“倍”(PPT展示苹果2个,梨子6个)1、师:瞧,比较一下苹果和梨子的数量,你发现了什么?生:苹果比梨子少4个,(师引导,适时板书水果数量)也就是2比6小,6比2大,(还有什么发现)6里面有3个2,2+2+2=6.(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6里面有3个2.)师: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我们已经学过可以求这两个数量相差多少,也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者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比较两个数量的另一种方法,要学习一个新的数学概念“倍”。

《倍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倍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倍的认识》 (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倍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资历深厚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为您详细介绍我在课堂上是如何开展“倍的认识”这一教学内容的。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三单元“认识倍数”的第一课时。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倍”的概念,学会用乘法口诀求一个数的几倍,以及理解倍数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倍数的概念,能用乘法口诀求一个数的几倍。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倍数的概念,学会用乘法口诀求一个数的几倍。

难点:理解倍数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练习题。

学具:学生作业本、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上课之初,我会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平时最喜欢吃的糖果有多少块呢?”然后邀请几名学生回答,并板书他们的答案。

接着,我会提问:“如果有2块糖果,我们可以吃1块,那么2块糖果是1块糖果的几倍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2. 概念讲解: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我会趁机引入“倍”的概念,解释:“同学们,如果2块糖果是1块糖果的2倍,那么我们就说2是1的2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求一个数的几倍。

”3. 乘法口诀学习:4. 例题讲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倍数的概念,我会选取几个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如:已知一个数是3,求它的2倍、3倍、4倍是多少?我会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解释计算过程。

5.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以巩固所学知识。

如:已知一个数是5,求它的3倍、4倍、5倍是多少?6. 小组讨论:六、板书设计1. 倍的概念:如果a×b=c(a、b、c都是非0的自然数),那么我们说c是a的b倍,也说a是c的1/b倍。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倍的认识》教案范文3篇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倍的认识》教案范文3篇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倍的认识》教案范文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倍的认识》教案范文精选3篇(一)教案标题:认识倍数教学内容: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倍的认识》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倍数的概念,知道如何求一个数的倍数。

2. 能够用数轴表示倍数,合理安排倍数的顺序。

3. 能够解决与倍数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掌握倍数的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

2. 能够用数轴表示倍数,合理安排倍数的顺序。

教学准备:1. 课本: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倍的认识》。

2. 教具:数轴、卡片。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知1. 教师出示一个数轴,问学生知道数轴是用来表示什么的。

引导学生回答。

2. 提问:如果我们要表示一个数的倍数,可以在数轴上怎么做?同学们可以尝试回答。

Step 2: 概念解释1. 教师介绍倍数的概念:一个数的倍数指的是可以被这个数整除的数。

2. 通过例子解释:比如2的倍数有2、4、6、8等,因为这些数都可以被2整除。

Step 3: 合理安排倍数的顺序1. 教师出示一个数轴,上面标有0、1、2、3等刻度。

要求学生根据数轴上的刻度,排列2的倍数并填入空格中。

2. 学生合作完成,可以让部分学生上台完成。

Step 4: 实际问题探究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倍数的概念进行解答。

如:小明有12个苹果,他平均分给3个朋友,请问每个朋友分到几个苹果?2. 学生思考并给出解答,教师引导学生用倍数的概念来解决问题。

3. 教师提供更多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和解答。

Step 5: 拓展练习1. 学生通过课本上相关习题进行个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课堂检查,提供反馈和指导。

Step 6: 总结归纳1.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倍数的概念和求倍数的方法。

2. 学生可以将倍数的概念和方法整理成学习笔记。

教学延伸:1. 让学生自己出题,设计与倍数相关的问题,进行交流和解答。

2. 以游戏形式进行课堂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
倍的认识
第1课时
1份 2份
红花有( 3)朵, 黄花有( 2 )个( 3 )朵, 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 2 )倍。
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 2 ) 倍。
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 2 )倍。
红花的朵数是绿花的( 2 )倍
红花的朵数是绿花的( 3 )倍
蓝花的朵数是红花的几倍?
红花有( 2)朵,
蓝花有( 6 )个( 2)朵,
倍的认识
第2课时
3
植树。
(1)第2小组植的棵树是第一小组的几倍 ?
14÷ 7 = 2
(2)第三小组的植了多少棵树 ?
7× 3 = 21 (棵)
算一算
的个数是
的( 2 )倍。
10 ÷ 5 = 2
算一算
56元
7元
台灯的价格是台历的( 8 )倍。
56 ÷ 7 = 8
算一算
成人票20元
学生票5元
成人票价是学生票价的( 4 )倍。
20 ÷ 5 = 4
我们有9棵。 我们的棵数是 你们的7倍。
杨树有( 63 )棵。
7 × 9 = 63
二年级田径队有9人,乒乓球队的人数田 径队的3倍。乒乓球队有多少人?
想:要求( 乒乓球队有多少人 ), 就是求( 9的3倍是多少 )。
9 × 3 = 27
答:乒乓球队有27人。
小明家养了21只鸭,7只鹅。鸭的只数 是鹅的几倍?
想:要求( 鸭的只数是鹅的几倍 ), 就是求( 21里面有几个7 )。
21 ÷ 7 = 3
答:鸭的只数是鹅的3倍。
倍的认识
第3课时
填一填。
16里面有( 4 )个4, 16是4的( 4 )倍。
24里面有( 8 )个3, 24是3的( 8 )倍。 45里面有( 9 )个5, 45是5的( 9 )倍。

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知识点1 倍的认识

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知识点1 倍的认识

倍的认识知zhī 识shí 点diǎn 1 认rèn 识shí 倍bèi问wèn 题t í( 1 ):6是shì3的d e 几j ǐ倍bèi ?辅导要领经历两个数量的比较过程 ,初步建立“倍”的认识 ,能用算式算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 第 一 排 摆:★ 第 二 排 摆:讲解jiǎngjiě:将jiāng 第d ì 一y ī 排pái 的d e 3 根gēn 木m ù 棒bàng 看kàn 成chéng l 份fèn ,则z é 第d ì 二èr 排pái 有yǒu 两liǎng 个g è 这zhè 样yàng 的d e 1 份fèn ,即j í 6 里l ǐ面miàn 有yǒu 2 个g è 3 ,也y ě 就jiù 是shì 说shuō,6 是shì3 的d e 2倍bèi 。

用yòng 除chú 法f ǎ 算suàn 式shì 计j ì 算suàn:6÷3=2问wèn 题t í:( 2 ):看kàn 图t ú填tián 一y ī填tián。

的d e 片piàn 数shù是shì的d e ( )倍bèi。

的d e 片piàn 数shù是shì的d e ( )倍bèi。

讲解jiǎngjiě:的片数是depiànshùshì4, 的片数是depiànshùshì2,里面有lǐmiànyǒu 2个g è2。

《倍的认识》说课稿

《倍的认识》说课稿

《倍的认识》说课稿《倍的认识》说课稿1一、说内容:本节课是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82例1、例2及相关练习二、说目标:1、通过操作初步理解“倍”的意义;2、能用“倍”的意义叙述两个数的倍数关系;3、培养学生动手、动口能力和认真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求知欲。

三、说重、难点:理解倍的意义;叙述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四、教、学具准备:磁石片、小棒、小黑板等。

五、说教学过程:(一)铺垫练习:1、数8根小棒,每2根分一份;说8里面有()个2;2、数9根小棒,每3根分一份;说9里面有()个3。

怎么算?(让学生熟练掌握两种分法)(二)探究新知:1、分两排摆小棒,3根和6根,再说说3与6有什么关系?师小结引入新课。

从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初步认识一个数是另一个为几倍。

(刚才同学们说到的3和6的这些关系,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其实,3和6之间还存在其他的一些关系,今天,老师就要带着同学们一起去探究3和6之间一种新的数量关系:倍数关系。

(板书:倍的认识))2、能过画一画,圈一圈,填一填,进一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3、指导看书,完成例2,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

4、通过议一议的(8是4的几倍?8是2的几倍?)活动,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倍的意义。

5、小结:要知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想:这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那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三)课堂活动指导看书,引导说8、6、48的倍数关系。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探究了什么?你能举例说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吗?(五)作业六、教学得失: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学生初步理解了倍的意义,通过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去体会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中,在复习练习铺垫中的’分一分,花费时间较多,导致作业练习没有完成;二是课堂活动的2题,对于“6的8倍是48”与“48是6的8倍”两句话的理解,学生易弄混,说不清。

这是我在之前对教材和学生研究的不够。

《倍的认识》说课稿2一、教材分析这节课是在学习了表内乘法4和初步认识除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理解掌握倍的意义,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除法的意义,体会知识的发展与联系,也是以后继续学习除法相关知识的基础。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案设计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案设计

请关注我谢谢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倍的认识
教材解析:
“倍”是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

这一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初步认识了除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有关倍数、分数、比例等知识的基础。

教材选取了老师带领同学们到大海边采集贝壳标本的情境,以解决问题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沟通“倍”与“几个几”之间的联系,知道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除法计算。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实物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理解“倍”的意义,知道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2、在比较两个数量时沟通“同样多”和“1倍”的联系以及“几个几”和“倍”的联系,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3、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体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乐于动脑的良好习惯,体验成功的快乐。

1。

倍的认识(教案)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倍的认识(教案)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倍的认识(教案)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内容我在教学中选择了教材第三单元的第57页的内容。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倍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理解倍数之间的关系,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倍数的概念,能够用乘法求一个数的几倍,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在这一课中,求一个数的几倍和几和几相比较是教学的重点,而理解倍数之间的关系,形成数感是教学的难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练习题等教学辅助工具,同时也让学生准备了学具,如小棒、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桌子,提问:“如果我们每排摆3张桌子,那么6排一共是多少张桌子?”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理解倍数的概念。

2. 自主探究:我让学生用小棒摆出3的倍数,如3、6、9等,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倍数之间的关系。

3. 合作交流: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摆放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倍数的概念。

5. 巩固练习:我设计了一些练习题,如“求5的3倍是多少?”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他们是否掌握了求倍数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了“倍的认识”四个大字,并在旁边列出了求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让学生一目了然。

七、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道作业题:“求8的4倍是多少?”答案是32。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反思了这节课的教学,认为学生对倍数的概念有了基本的认识,但在理解倍数之间的关系上还需要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多的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倍数的概念。

同时,我也会引导学生将倍数的概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我选择了教室里的桌子作为实践情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倍数的概念。

我问道:“如果我们每排摆3张桌子,那么6排一共是多少张桌子?”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将实际情境与数学概念联系起来,为后续的抽象思维打下基础。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倍的认识-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倍的认识-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倍的认识-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倍的概念。

2.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3. 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倍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举例说明什么是倍,引导学生理解倍的概念。

(2)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探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3)引导学生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是小明的2倍,小红有多少个苹果?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提升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与倍的概念相关的作业,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维活跃度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及时进行辅导。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 注重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倍的概念的重要性。

总之,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巩固练习等环节,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辅导,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的探究新知环节探究新知环节是本节课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倍的概念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倍的概念,并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倍的认识3篇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倍的认识3篇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倍的认识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倍的认识精选3篇(一)教案设计:倍的认识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倍数的概念和特点。

2. 学会用不同的数进行相乘,求出相应的倍数。

3. 学会使用倍数的概念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白板、黑板、彩色粉笔,教学实物。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册。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简单介绍倍数的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回忆一下课堂上学过的整数和正数的概念。

二、呈现(10分钟)1. 通过白板上的数线图,向学生介绍倍数的含义。

如:在数线上找到一个点表示2,从这个点开始,向右移动2个单位,再向右移动2个单位,……这样移动的点都被称为2的倍数。

2. 向学生出示一些实物,如铅笔、橡皮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实物的数量,然后问学生有没有更多的相同物品,通过这个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倍数的含义。

三、讲解(10分钟)1. 通过课本上关于倍的认识的例题,向学生解释倍数的概念和性质。

2. 解释倍数的概念后,通过练习册上的例题,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数进行相乘,求出相应的倍数。

四、练习(15分钟)1. 根据课本和练习册上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2. 鼓励学生通过图形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理解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五、总结(5分钟)1. 通过复习和讨论,帮助学生总结倍数的概念和特点。

2. 检查学生的练习册并讲解正确答案。

六、拓展(5分钟)1. 提出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2. 鼓励学生进行实际生活中的观察和探索,以更好地理解倍数的概念。

七、作业布置(2分钟)1. 布置练习册上关于倍的认识的练习题作为家庭作业。

2. 提醒学生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准备下节课的学习。

教学反思:通过教案设计,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理解倍数的概念,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练习和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摆一摆
用圆片摆一摆,红圆片的个数是蓝圆片的几倍?
பைடு நூலகம்
红圆片的个数是蓝圆片的3倍。
5 5
5
做一做
16里面有(4 )个4 24里面有( 8)个3 16是4的(4 )倍? 24是3的(8 )倍?
48里面有( 8)个6
48是6的(8 )倍?
考考你
蓝花的朵数是红花的几倍?
蓝花的朵数是红花的(12)倍。
考考你
蓝花的朵数是红花的几倍?
蓝花的朵数是红花的( 1 )倍。
摆一摆
用圆片摆一摆,红圆片的个数是蓝圆片的几倍?
倍的认识
第1课时
璧山金剑小学:汪建
复习引入
1、一个因数是5,另一个因数是7,它们的积 ( ) 2、 3个6是( );5个3是( )
3、把2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几? 4、42里面有几个7?42里面有几个6?
摆一摆、说一说 请大家在第一排摆2根小棒,第二排摆8根小棒。
你能像老师刚才一样,带上“倍”这个新朋 友来说说第一排小棒的数量和第二排小棒之间的 关系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