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 坛】甲骨文书法欣赏(下) ■刘颜涛

合集下载

甲骨文书法

甲骨文书法

神韵千年:甲骨文书法2014年03月05日东方早报作者:任会斌“书法”,是中国所特有的一项传统艺术。

书法艺术在各个朝代以或沉重朴厚,或飞扬婉转,或森严宏大,或肆意狂放的线条,完成实现了那个时代美学最集中的表现,如篆书之匀净,隶书之婉转,楷书之端庄,行书之流利,草书之放逸,他们就像无言之诗、无行之舞、无图之画、无声之乐,早已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符号,而是有着触动人内心深处的美丽与惊喜的艺术作品。

罗振玉书法作品:有文有史亦足乐,无车无鱼归乎来。

中国书法,堪称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李学勤先生曾经说过:中国文字的特点之一就是它始终没有走向拼音文字,因而它和书法一开始便相结合。

中国文字的早期形态,不仅仅是甲骨文,也包括近年发现的种种陶器刻画符号,都无不带有艺术的意味。

正因为这样,对甲骨文书法艺术的关注和研究,也几乎和甲骨文的学术研究是同时发端的。

所谓的甲骨文书法,简言之就是以甲骨文为表现对象的书法艺术。

它包括殷商之时将甲骨为特殊的物质载体、以刻刀为工具契刻而成,即“以刀代笔”的甲骨刻辞书法艺术和“以笔代刀”,即将纸张为主要物质载体的甲骨文笔墨书法艺术,我们今天通常说的甲骨文书法往往是指后者。

甲骨文本身首先是文字,是表达概念或某种特定意义的视觉语言符号,但是在其简洁的笔画之间,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当时人们于字里行间中对整齐美、技巧美、均衡美的追求。

其书写的技巧、工具的运用,制作的程式都具有艺术的特质。

郭沫若先生对甲骨文的书法成就,就曾经这样高度的赞叹道:“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千载后人神往。

文字作风且因人因世而异,大抵武丁之世,字多雄浑,帝乙之世,文咸秀丽。

细者于方寸之片,刻文数十,壮字其一字之大,径可运寸,而行之疏密,字之结构,回环照应,井井有条。

固亦间有草率急救者,多见于廪辛、康丁之世,然虽潦倒而多姿,且亦自成其一格。

凡此均非精于其技者绝不能为。

技欲其精,则练之须熟,今世用墨者犹然,何况用刀骨耶?……足知存世契文,实一代法书,而书之契文者,乃殷世之钟、王、颜、柳也。

书法家刘颜涛 《墨海观涛·刘颜涛书法评论集》序言

书法家刘颜涛 《墨海观涛·刘颜涛书法评论集》序言

52书法家刘颜涛刘颜涛,1965年5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副主任、书法培训中心教授,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书画院院长,曾担任全国第十次文代会代表,全国第十一、十二届书法展,全国第三届扇面书法展,全国第三届册页展,全国第四届青年书法展,全国第五届正书展等多次展览评委,荣获中宣部、人社部、中国文联授予的“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的“德艺双馨”书法家称号,作品参加首届“三名工程”50家书法展、中国美术馆首届当代名家书法提名展等览。

部分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国文字博物馆等博物馆收藏。

《墨海观涛•刘颜涛书法评论集》序言◆孟会祥(郑州)洹上刘颜涛先生近作两巨帙将付梓。

两帙之中,书画自是集中展示,然而皆以文为骨干。

一为诗、文、论集;一为书法评论集。

所谓评论集,师友同道评论颜涛之作也,杀青,颜涛命余有所记。

因循数月,三思难下笔,说实话,我很为难。

为难的原因,一曰评论颜涛者,多为师长辈,多为巨擘名公,我后生小子惟恭敬拜读受益;一曰颜涛篆书创作成就,天下有口皆碑,无需我不识古文字者赞一词;一曰我曾扣盘扪烛,作《刘颜涛书法侧记》,而且也幸被收录,想说的话,也已经说过了;一曰颜涛编辑之时,分为嘉勉、题跋(《彰德文化街》题跋)、品评、小传四辑,每辑系之以扶风先生诗,寥寥二十言,提纲携领,又感慨万千,所以,我感觉已无需再絮叨什么了。

披读全编,“刘颜涛”的形象,从书页中渐渐矗立。

从时间的意义上,甲骨文书法百年史,从罗振玉、董作宾,到沙曼翁、刘顺,再到刘颜涛这里,如何实现了当代性;大小篆汉篆,他如何兼收并蓄;隶楷行草,他如何融会贯通,从而成长为不可或缺的一环,成为“这一个”。

从空间意义上,从毫不起眼的曲沟,产生了怎样的夙愿;文字圣地的安阳,模铸了怎样的性格;安阳如何会产生“安阳现象”;“颜涛体”如何广受青睐,成为流派,影响整个书坛。

这些问题,在众多名家不同视角、不同侧面、或深或浅的品评中,最终会成为定格,成为特写。

汉字的发展演变概论.pptx

汉字的发展演变概论.pptx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20. 9.720.9.7Monday, September 07, 2020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09:53:5309:53:5309:539/7/2020 9:53:53 AM
——卓文君
宝塔诗
诗 绮美,镶奇。 明月夜,落花时。 能助欢笑,也伤别离。 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王下只应我爱,世间唯有君知。 自从都尉别苏句,便到司空送白辞。
——白居易
为了维护我们民族语言文字的纯洁, 我们应当规范使用汉字。
不规范现象 商品广告使用汉字
完美无夏 随心所浴 咳不容缓 爱不湿手 默默无蚊 步步为赢
弯笔多
比甲骨文 象形程度 更高,而 且有了线 条化、平 直化的趋

战国文字
战国文字是对战 国时代周王室和 各诸侯国所有品 类文字的统称。
秦系文字 六国文字
秦系文字的代表
石鼓文
秦杜虎符
中山王方壶上的文字
汉字的统一——小篆
小篆的特点
几乎完全脱 离了图画文 字,字体略 长,笔画圆 匀,富于图 案美
北宋.徽宗赵佶(1082-1135) 《草书千字文》
独树一帜的瘦金体
北宋.徽宗赵佶(1082-1135)
元代书法宗师赵孟頫(1254-1322)楷 书奇珍《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明代书法
明代“吴中四才子”之祝允明(1460-1527)《草 书诗帖》
明代书法
明代“吴中四才子”之唐伯虎(1470-1523)
汉字字体的楷模——楷书
东汉末年,一种新的汉字字体出现了:

刘颜涛化裁古籀出新意

刘颜涛化裁古籀出新意
谷:请您评价一下20世纪的篆书创作。
刘:对于您和丛先生给予的奖誉,我既深表感谢又愧不敢当。近些年来,写这种风格的作者日趋增多虽是客观事实,但除了全国展赛中一部分直接临摹拙作者外,更多的我只是认为大家都同一个时代中、同一片蓝天下,是审美的趋同性而已,是不谋而合走到了一条道上。自己的追求能引起共鸣或遇到知音,在漫漫长路上能有几个志同道合的旅伴走在一起,不寂寞、不孤单,也不是什么坏事。但若多至拥挤不堪,乱哄哄一团甚至相互撞车,就需要扩建道路或相互避让了。
刘颜涛化裁古籀出新意
刘颜涛,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篆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安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首届全国老年书法作品展、第二届中国西部书法展等展赛评委。
被中国文联评为“中国百杰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德艺双馨”书法家称号,第三届中国书法艺术节“中国书法十杰”,2006年《青少年书法报》“国展精英”评为全国五位最佳中青年书法家,其票选位居榜首,被中国收藏家协会评为“首届中国收藏年度排行榜?中国当代书法十家”,被《中国书法》评为2008当代中青年书法家60人创作学术提名书家。2008年《书法报》海选为全国三位最佳中青年书法家“兰亭诸子”。
于我本人而言,这种风格雷同现象对自己则是一种压力和激励。依我“独木桥行踏牧歌”(旧作拙句)之秉性,也督促着我不断调整、不断深化,这Leabharlann 也可帮助自己避免过早地定型和僵化。
谷:从您出道到现在,已经多次拿下了全国大展的奖项,称您为“获奖专业户”一点也不为过。张海先生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就提出“让我们沉下去!”这个口号,目前,有许多书家在取得一定的成绩后有些飘飘然,不愿继续在传统上扎扎实实的下功夫。获得这么多的佳绩和荣誉,对于继续深入和发展,您是怎么做的?

谈书论道刘颜涛:如何临摹甲骨文,是有正确方法的!

谈书论道刘颜涛:如何临摹甲骨文,是有正确方法的!

谈书论道刘颜涛:如何临摹甲骨文,是有正确方法的!临摹不但是初学书法的正确方法和唯一捷径,更是每个书法作者继续提高的不二法门。

学习书法主要是通过临摹优秀书家的经典碑帖这一途径来实现的。

“临摹”是“临”和“摹”两种学习方法的合称,二者对学书起的作用也有差异。

姜夔《续书谱》曾对临、摹的作用加以比较:“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

”临和摹都是学习书法的手段,我们要根据学习的目的来选择方法。

说到临摹,通常就是一个“实临”与“意临”的问题。

或许实临和意临是对所有范本形神兼备中的“形似”和“神似”的不同侧重,但形神兼备,则是临摹乃至创作的最高境界,更是临摹者应该追求的目标。

我们切勿以察之不精拟之不似而自欺欺人,谓之为“意临”。

尤其是学习初期更要以逼真原作的“实临”为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书写习惯,书法的风格其实就是这种习惯的体现。

学习书法其实就是在临摹的过程中深入体会范本用笔的起始转成之理,模仿范本的用笔方法和结体手段。

但学习甲骨文与学习今文字书法,又有着许多不同之处。

了解这些不同可以使我们的学习更主动、收效更快。

首先,甲骨刻辞一般没有书丹的过程,基本上是契刻者直接用刀刻在甲骨上,虽然有少部分文字是先书后刻,个别也留有极少墨迹,但很难作为毛笔书写的参照。

其次,甲骨拓片与今文字碑帖这两种载体上所吸收的书法艺术信息不同。

中国书法发展到楷书以后,其基本结构已经规范化,虽然书法家各有其自己的风格,但结字的规则,则是普遍遵从。

然而甲骨文的偏旁往往不固定,其大小、高低亦无定式,所以在临习中往往没有相对固定的标准,常常让书者感到迷惑、困顿。

再者,甲骨文拓片往往不完整,也不规整。

受制于甲骨的形状和卜兆的位置,再加上契刻者的审美取向,所以章法布局也千变万化。

临摹中吸收哪些艺术因素,体现并丰富与现代的书法形制,也是要正视的问题。

另外,甲骨文的笔顺,像有些笔画的起讫方向很难断定,这在我们临习今文字碑帖中基本不会遇到。

甲骨文临习

甲骨文临习

甲骨文临习四件
自发现甲骨文百年间,甲骨文书法基本偏重于小篆化规范化的实用性审美,其艺术审美成分远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因此,甲骨文除了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文本价值,还具有相当大的艺术价值,这有待于我们去认识、去开发、去汲取、去创作。
是为记。
癸巳新正 盛静斋于莲风堂
甲骨文集句立轴3件?(安徽净皮?3尺整张
“古拙今妍”,后世书法在发展中难免会沾染一些安排刻意,乃至造作矫饰,就会远离了人与艺术的本原自性。甲骨文书风极具天趣灵动而又出之朴直和自然,其章法各随字势,又争让有致;不强调造型、不费心布署而平和简静,酝酿无迹。正所谓“用心于不用心,著力于不著力”,如流水花开般平常真切。这对于我们今天的书法创作具有极好的取法借鉴意义。
癸巳四月维夏 盛静斋记于莲风堂
甲骨文临习四件
老子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其大意是说,详察万事万物的源头根本,方明运作化生之缘起与规律。甲骨文是中国文字之端倪,也是中国艺术之萌生,更是蛮荒进入文明之象征。甲骨文以刀笔刻锲为主,兼有毛笔书写者,其章法多变,辞例错落,布局生动,疏密聚散间看似无序,实质有度。以其实用与艺术相兼之高起点和代有推演的书风,展现出刀笔之坚爽、软笔之灵变、结体之应规、章法之变易,开启了后世书法艺术之滥觞。
甲骨文临习四件
书家的表现是内在的、主观的,只要不离阴阳,便可随心所欲。今天,我们回头再看甲骨文,可以发现其组合其分解其扭曲其夸张,每每“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而极富艺术表现力,并没有仅仅因为抄录文本而使文字只剩下一副漂亮面孔,可见我们的先祖早已具备了高超的智慧与艺术。
甲骨文临习四件
然而,书法在长期的发展中,出现了实用审美左右着、甚至决定着艺术审美的现象,这包括经典法帖在内。为了满足识读,为了文本实用,艺术成分常常可以作出很大的让位。正是这样的原因,元素之间的阴阳组合及其阴阳组合之后产生、展现出来的形神与关系,这是作者思想情感的物化体现。

化裁古籀出新意——刘颜涛先生访谈

化裁古籀出新意——刘颜涛先生访谈

主 誊 李
i 鸟 邑 管
也磁 薪




如 置备 勇 夏疆 黻 恳 嚏篆 萎 黼 . 褊 . .
强Hale Waihona Puke 雕蓄 鋈 来 藿
作 品中 , 甲 骨 、篆 书 迭 2 件 ,正 如 您 说 0
的 “ 阳 的 书法 作 者 写 甲 骨文 有 着 极 好 安 的地 域 优 势 “ ,从 殷 商 甲 骨文 到 殷 商 金

被 中 国 美 术馆 提 名 参加 “ 届 中国 当 代 买书 、 买墨 的历 历往 事 首
进 ^ 初 中 时 , 任 班 主 任 的 语 文 老 师
书法 名 家 提 名展 , 这是 您 不 断 努 力、 不
路’
断探 索 的 结 粜。 能 吾 介绍 下 您 的书 法 之 介绍 藏 认 识 了坐 落 在 乡镇 上 的 安 阳县 第 三
盲瞎 摹
, 喜叁哼 簪I 戳
革 雠 川 N圳 “
.… u
突 戊己卫 叙 铩 建 相 々 山 飙 寺 0 ' 匐
薯 薹 擂 祠i袒措 对缓事 事 穗求仅 谖 主 也久 漓江 恙 可 见其不 诹 嗵廿 了少 年 鳆 乏 嗵 蛩茵夕拣断 非
中学 的退 休 美术 老教 师 王本 立 先 生 。在 初
刘菔 涛 ( 下简 称 划 ) :在 我 很 小 的 中和 高 中 读 书 的六 年 中 ,王 本 立 先 生在 书 以
时候 能 喜 爱上 书 画 和 后来 养 成 爱读 书 的 习 画和 生 活 上 都给 予 我 很 大帮 助 。在 憷终 前 惯 ,应 该 得 益于 读 过 私塾 、 能 写 一手 瓣 亮 把他 多年 收 集 的石 涛 、 齐 白石 精 姜 印刷 毛笔 宇 的 祖母 ,虽 然 当时 并 未 跟她 老 人 家 页 和 他 珍 藏 多 年 残 存 不 全 的 ( 子 国 画 芥

清劲苍秀 朴质天真——刘颜涛甲骨文书法名家集评

清劲苍秀  朴质天真——刘颜涛甲骨文书法名家集评

作者: 无
作者机构: 不详
出版物刊名: 文物鉴定与鉴赏
页码: 104-107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3期
主题词: 甲骨文书法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专业委员会 名家 天真 书法家 作品展览 文字博物馆
摘要:刘颜涛,1965年5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导师,中国书法院导师,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篆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安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被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评为"中国百杰书法家",被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德艺双馨"书法家称号,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三届扇面书法艺术展""首届全国老年书法作品展览”“第二届中国西部书法篆刻展”“百里杜鹃全国书法作品展”和中国文字博物馆主办的“首届‘四堂杯’全国书法大赛”以及浙江省甲骨文协会主办的“‘孙诒让杯’全国甲骨文书法大赛”等展赛评委。

刘颜涛评篆书习作:笔笔不苟且,字字无懈怠!

刘颜涛评篆书习作:笔笔不苟且,字字无懈怠!

刘颜涛评篆书习作:笔笔不苟且,字字无懈怠!特约评改人:刘颜涛中国书协篆书委员会委员、书法培训中心教授中国文字博物馆书画院院长2008年书法报·书法海选“兰亭诸子奖”获得者篆书条幅规格180cm×77cm紫菊初生朱槿坠。

月好风清,渐有中秋意。

更漏乍长天似水。

银屏展尽遥山翠。

绣幕卷波香引穗。

急管繁弦,共庆人间瑞。

满酌玉杯萦舞袂。

南春祝寿千千岁。

帘幕风轻双语燕。

午醉醒来,柳絮飞撩乱。

心事一春犹未见。

余花落尽青苔院。

百尺朱楼闲倚遍。

薄雨浓云,抵死遮人面。

消息未知归早晚。

斜阳只送平波远。

一霎秋风惊画扇。

艳粉娇红,尚拆荷花面。

草际露垂虫响遍。

珠帘不下留归燕。

扫掠亭台开小院。

四坐清欢,莫放金杯浅。

龟鹤命长松寿远。

阳春一曲情千万。

形整而气舒吴笑咏篆书晏殊词《蝶恋花》三首评析■刘颜涛小篆势方,贵在形整而气舒。

大篆势圆,贵在形散而神聚。

吴笑咏以小篆书晏殊词《蝶恋花》三首,近二百言,取法清人吴让之和邓石如,能笔笔不苟且,字字无懈怠,首尾相应,一以贯之,殊为难得。

唐孙过庭云:“篆尚婉而通。

”此作线态圆曲婉转,能得其“婉”,线势则流动通畅,又能得其“通”,一般来说,已具备小篆书写的要求和能力,即使从书法创作意义上讲,也称得上是一幅完整几近优秀的作品。

艺无止境,若作更高要求,从用笔到结构,尤其在作品意蕴和审美品格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完善。

一、用笔之妙,不只是表现线条的形态和线条的动势,更重要的是线条的质感。

某种意义上讲,所谓的“笔墨老成”“用笔老辣”“人书俱老”,更多是体现在用笔的线质上,所以在篆书用笔体现“平、留、重”的基础上,还要有“圆”和“变”。

作者在笔笔送到、起讫分明的“平”上,和不疾不徐、劲健沉稳的“留”上,以及以笔杀纸、如锥画沙的“重”上,都有一定的体会和表现,而恰恰在体现篆籀笔法的“圆”上尚有不足,如字中改变方向时的笔画,尤其是末笔向左右延伸的长画,因为缺乏运笔与腕、肘、肩的配合,以及在不影响蓄力、发力情况下适当的“捻管”调锋,是故线条收尾处多显扁平单薄,这与收笔急速未能做到力到笔端的以笔腹离纸也有关系,如第4行的“舞、袂、春、祝、寿、千、岁”,第9行的“露、虫、响”等字右下角笔画更为明显。

甲骨文书法:古韵与刀刻之魅

甲骨文书法:古韵与刀刻之魅

甲骨文书法:古韵与刀刻之魅图/文:李彦君甲骨文残片甲骨文,也称契文,已具备对称、稳定的格式,它具备了文字书法的三要素:用笔、结字、章法。

甲骨文更具备汉字的“六书”原则,是一种十分成熟的文字,但甲骨文的魅力是部分保留了原始图画特点的痕迹。

甲骨文与大小篆的主要区别是书法平直与刀刻感,充满了古韵、刀刻、神秘之美。

从哲学和社会文化的角度而言,甲骨文书法的价值也十分重大。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主要是牛的肩胛骨)上的文字,这种实物文字在清末发现于河南安阳殷墟。

已发现的甲骨实物多为商代晚期,以武丁时期为最多。

文字内容多为卜辞,所刻文字细小,因刀刻原因,线条简练而平直,字有大小之分。

1928年,殷墟经科学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甲骨、兽骨。

1899年,王懿荣在中药店里发现了刻有文字的甲骨,从此掀起了研究甲骨文的热潮。

清末,20世纪初先后出现了王懿荣、刘鹗、董作宾、罗振玉、唐兰等甲骨文书法家。

后经多次发掘,累计出土甲骨、兽骨15万片(其中民国流落国外数万片),内容有4500多个单字,已经识别的约1500字。

甲骨文,也称契文,已具备对称、稳定的格式,它具备了文字书法的三要素:用笔、结字、章法。

甲骨文更具备汉字的“六书”原则,是一种十分成熟的文字,但甲骨文的魅力是部分保留了原始图画特点的痕迹。

历史上的甲骨文书法家经几位甲骨文专家研究,出版论著,相应几位专家中的罗振玉、董作宾等成为了甲骨文书法家。

其后,丁辅之、潘主兰继承发扬之,成了中国历史上早期的甲骨文书法家。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四位甲骨文书法家及其艺术风格,因这四位代表了早期甲骨文书法的基本风格。

罗振玉是清末金石学大家,甲骨文书法开创者。

其甲骨文书体结严谨、工整,线条细均,以画甲骨文字形准确为主,兼有小篆的工整对称性特点,文字大小布局较统一,用谭杰氏先生的话说叫“火柴棍”式书法,缺乏笔意及墨趣。

书法意趣欠缺,但因属甲骨文书法奠基之人,功莫大焉。

其章法谨严,契刻文之形体真实。

刘颜涛:甲骨文书法欣赏

刘颜涛:甲骨文书法欣赏

刘颜涛:甲骨文书法欣赏2016-09-26【作者简介】刘颜涛,1965年5月出生于河南省安阳县。

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研究生导师,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安阳市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被中宣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文联授予“第四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被中国书协授予“德艺双馨”书法家称号,被中国文联评为“中国百杰书法家”,多次担任全国重大书法展赛评委。

获中国书法艺术最高奖“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和“全国九届书展”篆书最高奖及河南省政府文艺最高奖“河南省政府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

多次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全国书法展览评委。

作品参加“汉字之美——中国书法展”(巴黎、柏林)、“中国美术馆首届当代名家书法提名展”、“全国首届三名工程50家书法展”、“首届、二届、三届、全国书法百家精品展”、“首届、二届、三届、四届、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展”、“全国第七、八、九、十、十一届书法篆刻展览”、“全国第四、五、六、七、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展览”等。

出版中国书法家协会编《中国书法大典·当代杰出书法家刘颜涛作品集》、中国美术馆编《中国美术馆当代名家系列作品集·书法卷刘颜涛》等八种作品集。

三、甲骨文笔墨书法甲骨文本身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古老的成熟文字,但甲骨文笔墨书法艺术,比起金文、小篆、隶、行、草、楷各种书体的书法来,它又是最年轻的一种门类,它以20世纪20年代罗振玉编写的《集殷墟文字楹帖》为开端,开始尚仅限于兼擅书法的文字学家,后来逐渐扩大到书法篆刻家队伍。

由于甲骨文发现在小篆和金文大盛的清代末期,书写甲骨文者又多是研究这方面的学者和篆书专家,所以写甲骨文多借鉴小篆和金文写法。

而且正是具备了小篆和金文的坚实基础和深厚功力,才能下笔落实,提笔、运笔稳健,线条才有力感、质感和美感。

【当代名家】刘颜涛:甲骨文书法欣赏(上)

【当代名家】刘颜涛:甲骨文书法欣赏(上)

【当代名家】刘颜涛:甲⾻⽂书法欣赏(上)⼀、引⾔在⼈类发展史上,⽂字的创造和应⽤是⼈类从荒蛮⾛向⽂明的象征,⽽在世界上以古埃及的圣书字、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字和中国的古⽂字为主的各国古⽂字中,汉字则是唯⼀的从产⽣到现在延续使⽤数千年还依然充满⽣命活⼒的⼀棵长青树。

⽽以汉字书写作为表现形式的书法艺术,是世界所公认的最为纯粹的中华艺术,是中国传统⽂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书法发展成为⼀门独⽴的艺术,是在草、⾏、⾪、楷等今⽂字字体先后成熟的魏晋时代,先秦古⽂字退出了社会实⽤字体的舞台,仅在特殊场合使⽤。

尽管此后也有对它们艺术特⾊的⾼度赞扬,依然有书法家喜欢运⽤古⽂字作为书法的表现形式,但从书学理论到艺术实践,都明显存在着厚今⽂字字体⽽薄古⽂字书法的倾向。

虽然由于⽂字演变和古今审美意趣变化,这种倾向的产⽣⾃属“势在必然”,但是古⽂字书法和今⽂字书法所能体现的审美范畴,所能造就的艺术意境是完全不同的,更是不能相互替代的。

同样,古⽂字书法中不同字体的书法也是这样。

因此,如果缺少了历史上任何⼀种成熟字体(如古⽂字中的甲⾻⽂、⾦⽂、楚简、帛书等)书法,这个系统就是不完美的,中国书法这座“东⽅艺术的最⾼峰”就不那么雄伟壮丽了。

为了全⾯继承和弘扬传统书法,我们应该在重视今⽂字书法的同时,加⼤对整个古⽂字书法从理论到实践进⾏研究与探索的⼒度。

图1 甲⾻⽂中,“点”的含义丰富 殷墟甲⾻⽂是三千多年前我国最早有系统的成熟的⽂字,不仅表现于字的个数之多,也表现在字的结构复杂,古⼈所说的“六书”: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在甲⾻⽂中都可找到实例。

清光绪⼆⼗五年(1899年)甲⾻⽂被著名学者王懿荣发现⾄今的百余年中,有许多前辈学者在甲⾻学的建⽴和发展中,起到了奠基和开拓的关键性作⽤,其中最为⼈们称道的是甲⾻学史上的“四堂”:即参照《说⽂解字》并利⽤⾦⽂字形与⼘辞相互验证,考释出⼤量甲⾻⽂且纠正了不少《说⽂解字》的谬误,在甲⾻的搜集、著录、考释等⽅⾯都做出突出贡献的雪堂(罗振⽟);将⼘辞系联为有系统的古史材料,⽤以重构商史并推测其社会制度,使《史记·殷本记》和《帝王世纪》等书所传的殷代王说得到物证的新史学开拓者观堂(王国维);将盘庚迁殷⾄商纣灭亡8世12王的⼆百多年历史划分五个时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名“王朝断代说”创造者彦堂(董作宾);以研究古⽂字⼿段来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并在商世系的考证和甲⾻⽂字的考释等⽅⾯,有许多独特创见的⿍堂(郭沫若)。

刘顺先生甲骨文书法艺术赏析

刘顺先生甲骨文书法艺术赏析

刘顺先生甲骨文书法艺术赏析刘顺(1950年—1998年)曾任安阳市博物馆馆长,副研究馆员,河南省文联委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安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殷契印社副社长,安阳甲骨学会副会长。

刘顺先生是甲骨文书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艺术家,刘顺一改前人刀笔意韵,化直为曲,化方为圆。

把行草书的笔法化入到甲骨文字的线条书写中,并对文字进行变形、移位、夸张等雅化处理,在其后期作品中长线条很少,用短线和弧线着力强化线条的圆转性和流畅性,使甲骨文书法面貌焕然一新。

刘顺学书“少从业师庄金城先生游,初学欧阳率更,得窥唐人法度。

渐长改习北碑,浸淫汉魏古风,于《元怀墓志》尤为用心,20岁后留意清季民初诸书家。

24岁学文史,潜心研读古文字,广临篆隶,兼印章,尝受美学教授李戏鱼先生指导。

27岁入安阳市博物馆工作。

每于工作之余,临写金文甲骨,偶有心得。

81年后屡得沙曼翁先生面授,转攻甲骨书法和篆刻。

”20世纪80年代,甲骨文书法开始出现在全国各类书法展览中。

海内外从此掀起了学习甲骨文书法的热潮,刘顺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他创作的书法作品,在全国许多专业书法展览或比赛中参展和获奖。

他的甲骨文书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韵味和风格,被尊为“刘顺风格”。

刘顺多种书体皆能,尤以甲骨文书法名世。

作品入选“全国第一届中青年书法家作品邀请展”、全国第二届、第三届、第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第二届、第三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览”。

获“第四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览”二等奖、“第六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览”全国奖等。

特邀参加“第一届全国楹联书法大展”、“全国首届刻字书法展览”、“现代国际临书大展”、“中日书法艺术交流展”、“日本产经第二届国际书法展”、“第二届中国新加坡书法展”、“国际和平年书法展”、“第三届中国艺术节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墨迹邀请展”。

曾获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首届中原书法大赛”一等奖、“河南省第一届书法龙门奖银奖”、“河南省第二届书法龙门奖”金奖、“全国职工书法大赛”金奖、“中国李斯书会”一等奖。

经典的甲骨文书法作品图片

经典的甲骨文书法作品图片

经典的甲骨文书法作品图片甲骨文是我国古老的一种文字字体风格,这种字体风格有独特的艺术特色与魅力,对我国的影响甚大。

现如今,甲骨文被人们创作成书法作品,有非常高的艺术特色与魅力。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经典的甲骨文书法作品图片。

好看的甲骨文书法作品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

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

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

甲骨文其形体结构已有独立体趋向合体,而且出现了大量的形声字,已经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

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

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经典的甲骨文书法图片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

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

甲骨文为一种很重要的古汉字资料。

绝大部分甲骨文发现于殷墟。

殷墟是著名的殷商时代遗址,范围包括河南省安阳市西北小屯村、花园庄、侯家庄等地。

这里曾经是殷商后期中央王朝都城的所在地,所以称为殷墟。

这些甲骨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纪录。

甲骨文的收藏中国国家图书馆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收藏甲骨最多的单位,共藏有35651片。

多系名家捐赠和从私人、市肆收购而来。

其中以刘体智先生的庋藏数量最多,装在150个盒内,共28000余片。

国家图书馆所藏甲骨还曾著录于罗振玉《殷墟书契》、胡厚宣《战后京津新获甲骨集》、郭沫若《殷契粹编》、郭若愚《殷契拾掇》中。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甲骨拓片也很丰富,除正在传拓中的《馆藏甲骨集拓》外,还有《善斋书契丛编甲骨拓本》十八册四函,共28000余张。

优秀的甲骨文书法作品图片

优秀的甲骨文书法作品图片

优秀的甲骨文书法作品图片甲骨文是我国的书法字体中的一种风格,它对我国书法的字体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现如今,一个优秀的甲骨文书法作品可以提高人们的艺术欣赏能力。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优秀的甲骨文书法作品图片。

好看的甲骨文书法作品欣赏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

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

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

甲骨文其形体结构已有独立体趋向合体,而且出现了大量的形声字,已经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

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

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经典的甲骨文书法图片甲骨文于清朝末年1899年被古董商、金石学家王懿荣所发现,盛行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在殷墟(河南安阳小屯村)大规模挖掘,有大量的龟甲和兽骨出土,加上别地的零星采集,至今已收集十几万片,其中单篇文章最长者达百余字,可以看出应用文雏形。

(节选自《应用写作》月刊1992年第3期《应用文的雏形——甲骨文》)甲骨文的现有发现截至2012年,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

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

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2500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

中国商代和西周早期(约公元前16~前10世纪)以龟甲、兽骨为载体的文献。

是已知汉语文献的最早形态。

刻在甲骨上的文字早先曾称为契文、甲骨刻辞、卜辞、龟版文、殷墟文字等,现通称甲骨文。

沉醉亦知归路——刘颜涛及其篆书艺术杂谈

沉醉亦知归路——刘颜涛及其篆书艺术杂谈

沉醉亦知归路——刘颜涛及其篆书艺术杂谈好的笔墨,就是一种唤醒。

可以唤醒内心明媚如十七岁的天空,可以唤醒流淌着诗与酒的青春浩瀚岁月,可以唤醒哺育之恩在故乡的风中往返,可以唤醒对归庐读书、醉歌田舍般慢生活的温存向往,等等。

而这一系列的唤醒,最终收刹在文化人格的独立上、对艺术真谛的砥砺探求中。

当代篆书大家刘颜涛先生的笔墨,作为他个人心事的表达、精神世界的愉悦来源、人文情怀的转喻,深具这种唤醒力。

一如陈洪武先生所言:“颜涛兄于甲骨、金文乃至整个篆书系统进行了持久而深入的汲取、探寻,并赋予了‘有意味的形式’表现,形成了自家独特的风格面貌。

高标独立,不流时俗,以古为徒,自成高格。

在当代能以沉静的方式,沉潜于书法艺术的长河中,成为这个时代‘鲜明而不可或缺’的‘这一个’,让我们非常地向慕。

”当代书坛,多少所谓的书法家为书法艺术沉醉过或者沉醉着,却在不自觉中把书法应该对传统做出的回应转向了商业性乞求、人脉累积与自我名气的提升,将笔尖风流换成套路化的戏仿,于是,笔端自然少了人生,少了情爱,少了传统的“士”向现代知识分子转型中本应保留和持有的灼灼其华。

正因为如此,刘颜涛,当代书坛的“这一个”,值得言说。

我会心于刘颜涛先生为何写得那么好,是在读了他撰写的《干好自己该干的活儿》一文之后。

文中,他说,“知道了自己不过是一个把毛笔作锄耙,把砚池作农田的乡野村夫,便觉得定居多年的城市只是自己借宿的长期客栈而已,都市时尚的生活节奏不会合拍自己跳动的脉搏。

知道了自己的平庸,对书坛红尘中这个‘派’那个‘派’、这股‘风’那股‘风’各领风骚时,一个个派头十足潇潇洒洒扛支大笔走天下、飞龙走蛇地优哉游哉时,便只是平静地散步在属于自己的那块田地间,不再盯着别人的地荒着自己的田了。

也不去羡慕什么‘星’什么‘腕儿’的风光了,人家走人家通往罗马的阳关大道,咱过咱蜗居小楼的独木小桥。

更没有了面对古人经典时自作聪明什么的‘修正’、什么‘改良’了。

在一种碑帖啃烂了一本又一本时,依然因‘用敬’而起‘矜庄’,因为书斋中高高的四壁图书使自己受益的是增长了在文化积淀上深深的自卑感。

诸子篆书创作评改——刘颜涛

诸子篆书创作评改——刘颜涛

诸子篆书创作评改——刘颜涛诸子评改——刘颜涛2008-02-26 11:10:20 作者:来源:书法热线简介:特约评改人:刘颜涛(中国书协篆书专业委员会委员)苗诚作品评语:此作正文较成功,篆法准确(这是篆书创作的根本),点画舒展,行笔沉稳,较好地展现了吴熙载篆书的特点和风貌。

在学习和运用吴氏 ...特约评改人:刘颜涛(中国书协篆书专业委员会委员)苗诚作品评语:此作正文较成功,篆法准确(这是篆书创作的根本),点画舒展,行笔沉稳,较好地展现了吴熙载篆书的特点和风貌。

在学习和运用吴氏篆书时,没有过分夸大其飘逸流畅、便捷姿媚的特点,很难得。

若作更高要求:一、线条尚须锤炼,增强弹性、韧性及金石感。

二、要注意笔锋的调整与转换,做到用笔传承转换清晰,笔笔无碍,增强节奏感,少“盘绕”。

三、注意彰显枯润、虚实、疾徐的对比,以免板滞。

落款的行书较差,建议选择一种经典作为范本,加强练习。

姚强作品评语:此作笔性很好,用笔大胆,富有激情。

书法创作,有胆量、有激情,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具备表现这种激情的语言、能力和手段。

笔性好,尚需有扎实、过硬的基本功才行。

“聪明人下笨功夫”很重要。

对于传统、经典,要有敬畏之心。

“见笔墨则起矜庄”,为学治艺,要有认真严谨的态度。

“”、“鸣”、“兔”、“麀”、“麋”的写法有误,这种“粗心”和“不求甚解”,在书法的学习过程中,是要不得的。

没有“到位”的扎实基础做前提,大谈“味道”也枉然。

建议作者先不要急着“笔飞墨舞”,慢慢做到用笔到位、笔法讲究、结体端庄,须知“真放在精微”。

郭士海作品评语:此作印章略小,通篇的章法布局妥帖,落款与正文风格和谐统一,篆字结构均匀。

但存在着笔力弱、线条软、控笔差、书写性不强的问题。

即使是风格静穆的“铁线篆”,也应讲究书写性,而非“描画”。

“篆尚婉而通”,在外形“婉”转中,内质笔势也要畅“通”。

有“笔势”方能见生机。

建议作者从清人邓石如、吴昌硕等大家入手,上追秦汉,先用加法,强其筋骨,使线条内容丰富起来。

【讲 坛】试探甲骨文生僻字之隶释 ■刘树萱

【讲 坛】试探甲骨文生僻字之隶释 ■刘树萱

【讲坛】试探甲骨文生僻字之隶释■刘树萱2016中国文字·书法论坛论文选刊
试探甲骨文生僻字之隶释
■刘树萱
截至目前,甲骨文先后出土约十六万片,其中单字逾5000字,已释读约1200—1500字。

据统计,在这些文字中,被认可、无争议、不重复的单字仅600余字。

因此,后人继续研究甲骨文生僻字之隶释可谓任重道远。

本着继承先祖文化遗产,为甲骨文书法艺术提供方便的意愿,我试图对甲骨文中无隶无释、有隶无释、有隶有释且认为改隶有另释的甲骨文进行探究。

经过近30年的反复查证、核实,自感有95个甲骨文生僻字能释读有音,有192个生字暂可隶定,但查释正在进行。

现就对甲骨文生僻字隶释初探过程,分三部分阐述如下:
相关链接
隶定:相传西汉孔安国所撰的《尚书序》中提到他得到孔壁发现的古文典籍,因为当时人已不能识读古文,便根据汉初伏生传流的《尚书》来考定新出书,后来有人把这种用隶书笔法来书写古文字字形的方法,称之为“隶古定”。

发展到现代,人们又把用当代人的笔法书写古文字字形称作“隶定”。

文中“隶释”一词有隶定并做出解释之意。

微商城。

“唯女”甲骨拓片解读,震惊!

“唯女”甲骨拓片解读,震惊!

“唯女”甲骨拓片解读,震惊!刘颜涛简介刘颜涛1965年出生,中国书协篆书委员会委员、书法培训中心教授,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安阳市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被中宣部、人社部、中国文联授予“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中国书协授予“德艺双馨”书法家称号,全国第十次文代会代表,多次担任中国书协主办的书法展览评委。

刻辞解读“唯女”甲骨拓片[释文]甲申卜,㱿贞:妇好娩,嘉。

王占曰:其隹丁娩,嘉。

其隹庚娩,引吉。

三旬㞢一日甲寅娩,不嘉,唯女。

甲申卜,㱿贞:妇好娩,不其嘉。

三旬㞢一日甲寅娩,允不嘉,隹女。

一一二一二告二一二三四五六一二三四五作品名称:刘颜涛临甲骨文合集14002创作时间:2018年4月作品释文:略创作用具:略作品尺寸:97cm*180cm释文示意图[辞意](右半边)甲申日占卜,贞人㱿贞问:“妇好要分娩了,吉利(即生男孩)吗?”商王看了卜兆判断说:“丁日分娩吉利,庚日娩大吉大利。

”到了31天后的甲寅日,妇好才分娩,果然不吉利,生了个女孩。

(左半边) 甲申日占卜,贞人㱿贞问:“妇好要分娩了,不吉利 (即生女孩)吗?”31天后的甲寅日,妇好才分娩,确实不吉利,是个女孩。

拓片反相图[注释与赏析]甲骨文多是刻在龟甲或牛胛骨上的文字,以卜辞为主。

此片刻于龟甲,为卜辞甲骨。

甲骨卜辞的形式,往往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卜问,叫做“对贞”。

右半边的卜辞是叙辞、命辞、占辞、验辞全部具备的完整卜辞:叙辞(甲申卜,㱿),命辞(贞:妇好娩,嘉?),占辞(王占曰:其唯丁娩,嘉,其唯庚娩弘吉),验辞(三旬又一日甲寅娩,不嘉,唯女);左半边的卜辞仅缺少占辞,其他均具备。

——序辞:“甲申卜,㱿”序辞记录了占卜的日期(甲申这一天)与贞人(殼)的名字;贞是问的意思。

这句的意思是:贞人殼在甲申这一天替殷王卜问。

——命辞:“贞:妇好娩,嘉?”主要记录想要卜问的内容。

妇好是殷王武丁的妻子。

这是卜问:即将分娩的妻子妇好,是不是吉利?——占辞:王占曰:“其惟丁娩?嘉:其惟庚娩?引吉。

著名书法家魏世涛2022年甲骨文书法挂历,请大家欣赏、收藏!

著名书法家魏世涛2022年甲骨文书法挂历,请大家欣赏、收藏!

著名书法家魏世涛2022年甲骨文书法挂历,请大家欣赏、收藏!魏世涛正在创作甲骨文,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让人民有了记录传播的载体。

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

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是由甲骨文开始,因为甲骨文已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甲骨文,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是人类记载文明的开始。

魏世涛出生于书香门第,对中国书画艺术情有独钟,数十年笔耕不辍,潜心钻研。

70年代末,他开始致力于中国甲骨文书法研究,在女书、金文、小篆、甲骨文书法艺术领域造诣丰厚,慧颖独具。

法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失遵源循规。

他的书法作品多次在国内书法大赛中荣获特等奖、金奖、一等奖等,并被美国、保加利亚、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澳大利亚、港澳台地区以及国内100多家寺院收藏。

他的甲骨文书法作品曾作为国礼赠送卢武铉、吴伯雄等外国领导和政要人士。

他热心公益事业,参与公益活动,不计其数。

2022年挂历,配上著名书法家魏世涛创作的12幅甲骨文书法作品和13首歌曲,赏心悦目,悦耳动听!送给喜欢书法和音乐的朋友们,收藏在手机里,方便随时查看收听!一月绿岛小夜曲音乐:群星 - 发烧名曲葫芦丝二月蝴蝶泉边音乐:哏德全 - 葫芦丝独奏 Vol1三月弯弯的月亮音乐:谭炎健 - 葫芦丝极品四月芦笙恋歌音乐:华语群星 - 葫芦丝五月小城故事音乐:群星 - 史上最优美的葫芦丝六月知音音乐:谭炎健 - 葫芦丝极品七月茉莉花音乐:群星 - 中国浪漫小提琴2八月牵手音乐:陈蓉晖 - 中国十八把小提琴九月秋来秋去音乐:陈蓉晖 - 中国十八把小提琴十月小提琴独奏音乐:十一月小提琴婚礼开场音乐音乐:十二月河滨公园优雅小提琴音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坛】甲骨文书法欣赏(下)■刘颜涛甲骨文书法欣赏(下)■刘颜涛甲骨文刻辞的章法,基本形式是直书,有右行的,也有左行的。

我们现在书法创作的自上而下书写,自右而左排列的章法格局和传统款式,便是由甲骨文最先确立的。

殷商人立下的这个规矩,至今已延续了三千多年。

在章法布白上,甲骨刻辞的又一特点就是它根据材料的大小、形状和卜辞内容多少及卜兆纹路进行铺张。

如有的多条卜辞并列,每条卜辞因字数多少的不同,行首和行尾便不齐平。

有些方形字群的多条卜辞,往往排叠成“塔形”结构,错落有致,相当美观。

有的整版文辞密密麻麻,犹如繁星密布于天穹,有的布置稀疏,字与字之间距离很大,上中部留出大片空白,仿佛十五的夜晚,月明星稀,给人一种旷达恬静、神清气爽的感觉;有的文字从上直落而下,下部留有很大空间,给人一种飞流直下、一落千里的感觉;有的则将数条辞分成数块字群,以不同的排布方式,分置于不同角落,宛如高明的军师巧布的疑阵,令人莫测虚实。

总之,刻辞章法具有天然浑成的效果,渗透着先民们对美的追求。

字与字大小相间、错落有致、各各殊异,行与行参差有序、行文自然、各具姿态,纵横依其势,变化因其形。

其虚实相生、率真质朴的艺术效果,极具审美价值,这正是甲骨文章法的实质和精华。

因为刀刻意趣,笔画瘦硬劲挺、锋利峭拔的甲骨文占绝大多数,所以这自然也成为我们欣赏甲骨文之美的主流特质。

但是若详加观赏分析,即可发现随着商王、贞人的递更,书体出现分期、分组的变化,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正如董作宾先生所说:“甲骨文本身,有过二百七十三年的历史,它的书契,有肥、有瘦、有方、有圆,有的劲峭刚健,有顽廉懦立的精神;有的婀娜多姿,有潇洒飘逸的感觉。

”进而把殷墟甲骨分出了五种不同发展阶段的文字书法风格:雄伟、谨饬、颓废、劲峭与严整。

具体来说,第一期即从盘庚、小辛、小乙到武丁时期,这个时期的字以“韦”和“亘”两位史官(或曰“贞人”)之作为代表,“韦”的大字雄伟壮丽、古拙劲峭、刚劲有力,显得纵横豪放、气势磅礴,类似后世颜真卿的书风;“亘”的小字则秀丽端庄、清瘦精劲,在雍容典雅中透露出灵气。

第二期,即祖庚、祖甲时代,这个时期字的主要风格是谨饬工整、圆润秀雅,且大小适中、行款整齐,在凝重静穆中透露出飘逸的神韵。

第三期即从廪辛到康丁时代,其字主要风格是颓靡柔弱,多野逸草率,但也不乏有“虽潦倒而多姿”、行气爽朗、烂漫天真的佳作,其可视为甲骨文中的行楷。

第四期,即从武乙到文丁时期,其风格是稚拙劲峭,一扫前期颓靡之风,在纤细的笔画中带有十足的刚劲,峭拔耸立,如钢筋铁骨,“奇巧险峻,气势凌厉”,尤其文丁时期,开始有复古倾向,故其字瘦劲犀利、潇洒自如、风采动人。

第五期,即帝乙、帝辛时代。

这一时期复古风气炽盛,大字酣洒淋漓、纵横奔放。

尤其突出的是小字,结构严密、字距匀整,如王羲之的小楷,整饬隽秀、精致工稳、一丝不苟。

甲骨文的书写以象传神表意,以抽象的线条作为对形体模拟的升华,体现了古人对宇宙万物的情感体验,并通过字的神采和意味反映了自然的内在生命精神。

这种意象既是书家感悟自然物态的结果,同时又寄托着书家的情感。

正如朱志荣先生所言:“甲骨文既与感性自然的神态相契合,又与主体的心灵情状相契合。

既妙同自然,作为自然生趣的象征,又表现自我,在线条律动中包含着主体的意味、情趣和精神风貌。

”三、甲骨文笔墨书法甲骨文本身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古老的成熟文字,但甲骨文笔墨书法艺术,比起金文、小篆、隶、行、草、楷各种书体的书法来,它又是最年轻的一种门类,它以20世纪20年代罗振玉编写的《集殷墟文字楹帖》为开端,开始尚仅限于兼擅书法的文字学家,后来逐渐扩大到书法篆刻家队伍。

由于甲骨文发现在小篆和金文大盛的清代末期,书写甲骨文者又多是研究这方面的学者和篆书专家,所以写甲骨文多借鉴小篆和金文写法。

而且正是具备了小篆和金文的坚实基础和深厚功力,才能下笔落实,提笔、运笔稳健,线条才有力感、质感和美感。

正如沙曼翁先生所言:“学习甲骨文字,一定要多见原拓片(即甲骨龟板的实物拓本),同时也要学习金文和小篆,这对了解甲骨文字的用笔极有好处。

”如王襄、商承祚、容庚、陈恒安、潘天寿、陆维钊、柳诒徵、游寿等多以裹锋绞转的金文笔法,写得凝重古雅。

罗振玉、丁辅之、丁佛言、邓散木、徐无闻等学者书家,其甲骨文书法虽然由于各自用笔轻重疾徐和线条粗细曲直的不同,而呈现出清劲、隽秀、典雅、浑穆、庄重等不同风貌,但都是掺以小篆笔法。

一些谨严学者如董作宾、叶玉森、潘主兰则在笔法上模仿刀契之痕。

由于他们学养丰富,功力深厚,所书甲骨亦自成一格,具有简约、清劲、挺秀之美。

但后世初学者多过分追求中间粗两头尖的刀刻效果,而堕入图案描摹的“柳叶”“枣核”状恶俗中。

另外一些甲骨文书法家,既充分发挥毛笔书写性能,又追求甲骨文契刻神韵而非描摹刀刻形迹。

这种风格以简经纶、沙曼翁、杨鲁安、刘顺等先生为代表。

另外,还有一些以画家大写意夸张笔法书写的甲骨文,绞锋散毫齐上,涨墨枯笔并举,酣畅淋漓,节奏强烈,冲击视觉,虽亦独具风采,别有异趣,然有违甲骨神韵,难入甲骨书法正脉主流。

沙曼翁先生也有相关论述:“书写甲骨文要注意用笔直率,不要顿、挫,线条要求清挺、劲遒和秀润,千万不能粗野、狂放。

”限于篇幅,我们从书法艺术角度,选取几位不同风貌的代表书家及作品,简略地予以介绍欣赏。

1、罗振玉(1866—1940),浙江上虞人。

罗振玉不仅是位居“甲骨四堂”之首的甲骨学史上最伟大的学者,也是当时著名的金石收藏家、书法家。

由他编撰的甲骨文集联对甲骨文书法艺术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和积极的影响,对甲骨文书法的开拓传播之功,当居第一。

其心存“传古”,严守中国传统道德准则和美学核心——中庸,体现在书法艺术上,即要求“温柔敦厚”“中和为美”。

他以体势开阔宏伟、结构谨严的一期卜辞为宗,掺以中锋小篆用笔之法,秀美而不失遒劲,华雅而不失朴质,从而形成了峭拔遒劲、典雅安详、温润含蓄、敦厚秀美的艺术风格。

也有人认为罗氏把甲骨文写成大小一样、排列整齐,未见疏密错综之致,只能算是以甲骨文字形写成的篆书,或谓小篆式的甲骨文。

2、丁佛言(1878—1930),山东黄县(今龙口市)人。

丁佛言不仅能写甲骨文、金文、小篆、秦权量诏版文、陶文、汉镜铭文、泉货文等风格各异的篆书,也能写隶书、楷书、章草、行草书等书体。

他注重甲骨拓片的临摹传写,尽力保持甲骨文字舒展修长、刀笔拗峭的特点,同时他又不拘于甲骨文的刀笔特征,而注入了自己对笔墨甲骨文书法的理解与随字赋形的运笔意趣。

他以甲骨文契刻的书风为基调,用笔转折方刚、斩钉截铁、毫芒雄健,结体疏放,章法安排参差错落,颇能反映甲骨文字契刻挺拔奇崛、深厚雄强的风韵。

3、简经纶(1888—1950),祖籍广东番禺。

他的甲骨文书法作品,取法于甲骨文第一期、第五期文字风格,既有端庄典雅、疏朗奇肆神态,又不乏纵逸多姿、隽秀爽利气质。

其结体宽绰自如、空阔疏落,中宫放开,但又不过分伸展,有收有度。

文字点画皆方中寓圆、方圆相参,笔法简捷,线条匀净,较好地把握了甲骨文本身契刻风骨与笔墨再现甲骨文字意趣的艺术特征。

从整体上欣赏,其甲骨文书法写得孤高峻洁,开合有节,既疏朗博大、风度娴雅,又清劲有神、气息高古。

4、董作宾(1895—1963),河南南阳人。

“甲骨四堂”之一。

董作宾由于研究的需要,对甲骨文字形曾作了大量的摹写工作,他对殷墟甲骨文字的艺术美有较高的体认、评价和创作实践,于甲骨文书法艺术大有贡献。

他的甲骨文书法多取法于第一期卜辞的风格,并集卜辞中朱书墨书的丰厚风格于一体。

其书法落笔粗、收笔细,笔致秀朗,温润丰满,骨肉停匀。

字体整肃峻峭,形态变化自然、婀娜多姿、潇洒飘逸。

瑜中微瑕是略显用笔软、笔力弱,线势不盛。

5、潘主兰(1909—2001),祖籍福建长乐,出生于福州。

他毕生致力于甲骨文字的研究,又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力,能以有限的甲骨文字书写长篇诗文,实属罕见。

潘主兰创作了大量“原汁原味”的甲骨文书法作品,把甲骨文形体特征和盘托出,善于将刀刻之瘦硬锋利的风格以长锋羊毫毕露于纸上,再现了殷商文字的原始性、神秘性、奇妙性。

若苛刻要求,其笔法或许略嫌单调,用字偶尔不规范。

但最应为人称赞的是他在章法布局方面有许多新的创意,布白呈均衡式但能自由构筑,字距参差有别致,行距疏宕有余韵,情驰神纵而任其往来,意出尘外,奇生笔端,古树新花,叹为观止。

6、沙曼翁(1916—2011),满族人。

他的甲骨文用笔如刀,尤其在用墨方面有重大突破,其中的破墨、宿墨和水的运用,增强了线条的墨色变化,层次多变,苍润华滋,填补了由于线条纤细所带来的单字结构布白上的单调。

其作品质朴中充满了睿智和灵气,精巧中蕴涵着丰厚和雅致,深具甲骨文神韵。

7、刘顺(1950—1998),河南安阳人。

刘顺生长在殷墟甲骨文故乡安阳,所见甲骨实物甚多,深得个中三昧。

其书写内容多自撰诗联,甲骨文书法空灵简古、爽朗隽逸,形成了自己挺劲而又蕴藉的甲骨书风。

他擅用行书笔法,用笔快捷洗练,线条似乎没有表面上的挺直和刚劲,全以“柔毫”为之,但却是外露柔闲,中含挺劲。

既体现出甲骨文的“刀笔”特色,又有毛笔书写的笔情墨趣。

结体巧妙地将甲骨文的结构部件进行恰如其分的移位、变形、夸张,甚至适当地采用了装饰性手段,使甲骨文的造型挺拔而又生动、活泼、秀美,通篇透露着举重若轻的潇洒浪漫,掩饰不住的空灵飘逸,在书法界独树一帜。

笔者学习甲骨文书法有年,今不揣浅陋,将诸位师长的勉励摘录数语,以为鞭策。

刘恒:“在刘颜涛的笔下,点画的轻重虚实、字形的大小聚散,墨色的浓枯燥润,都显得变化丰富而又和谐统一,看上去率意自然。

古老的甲骨文在他的手下实现了由刀刻向笔墨的成功转换,通过具有时代特色的书写技巧而获得了新的表现。

”李刚田:“颜涛的甲骨文在苍涩中注入了清爽,痛快而沉着,有一种逸笔草草而又从容不迫的美,他用笔轻灵,不着死力,写得放松,解脱了原范本契刻的形态,用长锋羊毫在生宣上表现自然书写的美,用笔起止脉络清爽,在逸笔爽爽中使人感受到甲骨文质朴天然的古趣和劲健典雅的神韵。

”(完)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安阳出土商代牛骨刻辞微商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