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
合集下载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PPT课件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公元前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取而代之 的是日耳曼人的“蛮族”国家。主要有西哥特 王国,它占有了欧洲西部,包括现在的西班牙 和法国西部;东哥特王国,它占领了意大利; 法兰克王国,它占有了现在的法国与德国的大 部分。
目标导学二:法兰克王国
公元前481年,“海滨法兰克人”克洛维继承 了父亲的王位。他立下大志,要壮大自己的力量, 统一法兰克。五年后,二十一岁的克洛维从高卢北 部动身,向南部的罗马残余部队发动进攻,双方在 巴黎南部的苏瓦松展开激战,结果,罗马军队被杀 得大败,法兰克人夺取了高卢南部的大片土地。
苏瓦松战役是一场决定性的战役。它为法兰克 王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克洛维也成为名副其实的 国王。
影响: 教会变得富有起来,势力也越来越大。
800年,在罗马,教皇为查理举行加冕仪 式,标志着查理曼帝国的诞生,查理成为帝国 的第一个皇帝。
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 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 三个国家的雏形。
课堂小结
克 王 国 法 兰 克 王 国
基 督 教 的 兴 起 和 法 兰
C 地分封。这场改革给西欧带来的影响是( )
A. 日耳曼民族的大量入侵 B. 罗马教廷权力至高无上 C. 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形成 D. 拜占庭帝国被外族所灭
如何学好中学历史?
万能答题模板
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学习目标
1.了解基督教的兴起; 2.了解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过程; 3.掌握法兰克王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封君封臣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公元前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取而代之 的是日耳曼人的“蛮族”国家。主要有西哥特 王国,它占有了欧洲西部,包括现在的西班牙 和法国西部;东哥特王国,它占领了意大利; 法兰克王国,它占有了现在的法国与德国的大 部分。
目标导学二:法兰克王国
公元前481年,“海滨法兰克人”克洛维继承 了父亲的王位。他立下大志,要壮大自己的力量, 统一法兰克。五年后,二十一岁的克洛维从高卢北 部动身,向南部的罗马残余部队发动进攻,双方在 巴黎南部的苏瓦松展开激战,结果,罗马军队被杀 得大败,法兰克人夺取了高卢南部的大片土地。
苏瓦松战役是一场决定性的战役。它为法兰克 王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克洛维也成为名副其实的 国王。
影响: 教会变得富有起来,势力也越来越大。
800年,在罗马,教皇为查理举行加冕仪 式,标志着查理曼帝国的诞生,查理成为帝国 的第一个皇帝。
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 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 三个国家的雏形。
课堂小结
克 王 国 法 兰 克 王 国
基 督 教 的 兴 起 和 法 兰
C 地分封。这场改革给西欧带来的影响是( )
A. 日耳曼民族的大量入侵 B. 罗马教廷权力至高无上 C. 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形成 D. 拜占庭帝国被外族所灭
如何学好中学历史?
万能答题模板
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学习目标
1.了解基督教的兴起; 2.了解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过程; 3.掌握法兰克王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封君封臣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共29张PPT)

建立民族: 日耳曼人
信仰: 基督教
克洛维为稳固自己的统治,采取了 哪些措施?有什么作用?
二.法兰克王国
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 公 元 496年 , 一场 重要战 役出征 前)
克洛维:“我,法兰克的王,唯有我的伟大将助我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克洛维妻(基督教徒):“你的伟大只是一时,只有信奉基督,上帝才会指引你
维胜利回朝。)承认了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
克人洛 。维”:“感谢基督伟大的力量,我要接受罗马教会稳的固洗统礼,治成为上帝虔诚的仆
13..从以以上上克对洛话维中对,待克基洛督维教的的态措度施发,生最了终怎的样目的的转是变为?了什么?
2.从以上对话中,结合课本33页,归纳克洛维如何对待基督教?
三.封君和封臣
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给予土地者为封君 接受土地者为封臣
以土地的封•赐改革后核心纽带:土地赏赐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封庸君。与封”臣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规范的仪式 封臣要解下武器,脱帽,下跪,将双 手放在封君合拢的手掌中,说:“阁下,我 是您的人了。”接下来,封臣还必须宣誓效 忠,说“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封君 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您”一类的话。这是 “臣服礼” 。之后,封君将封臣拉起,亲 吻他的脸颊,宣誓保护封臣,并将象征分封 的信物交给封臣,这是“授职礼”。这样双 方便明确了彼此间的义务和权利,封君与封 臣的关系也就正式结成了。
二.法兰克王国
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地点:教堂。克洛维接受洗礼后)
克洛维:“感谢伟大的耶稣基督和我勇敢的部下,是你们助我赢得了胜利。为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

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对罗马统治的反抗遭到了残酷的镇 压,绝望的犹太人寄希望于“救世主”的降临。于是 犹太人中就出现了传道者,称耶酥是这样的救世主。 耶酥 教人忍受苦难,死后可升入天堂。 2世纪中期,形成有组织的基督教会。后来,基督教的 性质发生了变化,得到统治者的扶植,逐渐传遍欧洲 各国。4世纪,罗马教皇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定为 国教。 《圣经》是宣扬基督教教义和教徒行为的标准。 对欧洲的政治、法律、道德、哲学、文学、艺术都有 巨大的影响而深远的影响。
第7课 古代的宗教
佛教 伊斯兰教
基督教
寒山寺
六合塔
灵山大佛
3
一、佛教
背景 创立时 间 创始人
教义
维护种姓制度的婆罗门教在印度占统治地位。 公元前6世纪 乔达摩· 悉达多(释迦牟尼)
提倡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根本教义是 “四谛”:即苦、集、灭、道谛。佛教认为产生痛苦的原 因是人有欲望,要想没有痛苦,就必须修道消灭欲望以达 到绝对宁静的境地。
教义 标志
经典 主张 教规 传播
穆罕默德宣称宇宙是唯一的神是“真主”安拉,而他自 己是安拉的使者、信徒的先知。 一弯新月
《古兰经》,它记载了穆罕默德传教的经文 ,即”安 拉的启示”。 一切穆斯林皆兄弟,对所有的人都讲善良和仁慈,彼此 互相帮助、和睦相处 念、拜、课、斋、朝”五功“ 随着阿拉伯的扩张,伊斯兰教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宗教。 目前,全世界有50多个伊斯兰教国家。我国现有10个信 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
伊斯兰教创始人 穆罕默德
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
麦 加 大 清 真 寺
教派 佛教
起源地 古印度
创立时间 公元前6世 纪
主要教义 倡导众生平 等、因果报 应、忍耐服 从
第7课 古代的宗教
佛教 伊斯兰教
基督教
寒山寺
六合塔
灵山大佛
3
一、佛教
背景 创立时 间 创始人
教义
维护种姓制度的婆罗门教在印度占统治地位。 公元前6世纪 乔达摩· 悉达多(释迦牟尼)
提倡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根本教义是 “四谛”:即苦、集、灭、道谛。佛教认为产生痛苦的原 因是人有欲望,要想没有痛苦,就必须修道消灭欲望以达 到绝对宁静的境地。
教义 标志
经典 主张 教规 传播
穆罕默德宣称宇宙是唯一的神是“真主”安拉,而他自 己是安拉的使者、信徒的先知。 一弯新月
《古兰经》,它记载了穆罕默德传教的经文 ,即”安 拉的启示”。 一切穆斯林皆兄弟,对所有的人都讲善良和仁慈,彼此 互相帮助、和睦相处 念、拜、课、斋、朝”五功“ 随着阿拉伯的扩张,伊斯兰教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宗教。 目前,全世界有50多个伊斯兰教国家。我国现有10个信 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
伊斯兰教创始人 穆罕默德
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
麦 加 大 清 真 寺
教派 佛教
起源地 古印度
创立时间 公元前6世 纪
主要教义 倡导众生平 等、因果报 应、忍耐服 从
人教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莱茵河以东
高卢南部
三、封君与封臣
查理·马特(Charles Martel, Charles "the Hammer"铁锤查理, 德语:Karl Martell)(688年8月23日741年10月23日),法兰克王国宫 相,任职时也是法兰克王国实权 的掌握者。
(5世纪到6世纪初)
克洛维
保留原来罗马大 地主的土地,把原属 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 主土地赐给教会和部 下。
封封地君的人必须要 保护受封地的人
(8世纪前期)
查理·马特
改革
有条件地封地
受封封地臣的人必须 提供兵役服务
(11世纪)
封建制度 在西欧普 遍存在 以土地的封 赐为纽带
查理·马特
时间: 8世纪前期 内容: 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
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
结果: 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成为封臣 关系:封臣必须效忠封君,封君则需保护封臣。
封臣对封君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的为封 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 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 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保护。
特点: 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
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影响: 11世纪,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
度在西欧普遍存在。
帝国形成:
800年的圣诞节,教皇
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
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
因此,查理被称为“查理大
帝”或“查理曼”。他统治 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 查理曼帝国”。
教皇一边将皇冠戴在查理大帝头上,一边 高呼:“上帝为查理皇帝加冕,敬祝他万寿无 疆和永远胜利!” 。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共15张PPT)

问题——什么是“中世纪欧洲”?
II.学习新课 导入
古代西欧封建国家:法兰克王国 今天某欧洲国家英文称呼:France
II.学习新课 人人过关
【独学题目】 1.基督教产生于哪个时期? 2.创建法兰克王国的蛮族是? 3.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皈依者”是? 4.法兰克王国的“最强者、被加冕者”是? 5.法兰克王国最后一分为三,分别是今天哪 些西欧国家的雏形?
I.基础训练
【默写6课】 1. 叙述古希腊神话故事,也是研究早期希 腊社会的重要史料的文学作品是? 2.百科全书式的学者、逻辑学的创始人、 “更爱真理”的古希腊哲学家是? 3.有开着天窗的高高穹顶的古罗马宗教建筑 是? 4.古罗马法学系统中,处理公民与非公民关 系的法律是? 5《.凯荷撒马命史人诗编》制、的亚历里法士是多?德、万神庙、万 民法、儒略历
一、基督教
(二)教义 基督教来源于“犹太教”。 信奉“救世主”(希腊语称作“基督”)耶 稣的宗教。
*但是后来统治者逐渐发现能够利用基督教 控(制三人)民促的进思传想播,的于事是件……
4世纪的罗马帝国将基督教定为国教。
II.学习新课 人人过关
二、法兰克王国 (一)西罗马帝国遗体上若干蛮族王国之一
(二)建立者,“皈依者”:?
II.学习新课 人人过关
二、法兰克王国 (四)最强者、被加冕者:?
查理大帝(查理曼),几乎囊括原西罗马 帝国欧洲地区全部领土的帝王,·被法谁兰“克加冕王”国? 因他而被称为“查理曼帝国”。·为什么能被加
他也是一位非常重视文化教冕育?的帝王。
(五)三孙分国:后来形成了今天的?
II.学习新课 人人过关
【互学交流】 1.基督教产生于哪个时期? 2.创建法兰克王国的蛮族是? 3.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皈依者”是? 4.法兰克王国的“最强者、被加冕者”是? 5.法兰克王国最后一分为三,分别是今天哪 些西欧国家的雏形?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提示: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瓜分全球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一定程度上缓和了 西葡这两个殖民先行国家在航海大发现时代的矛盾。
4.阅读教材P42史料阅读:如何理解“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提示:新航路开辟推动了欧洲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西欧资本主义获得发展, 这一切都瓦解着封建制度。
发掘教材·读一读 1.阅读“三角贸易示意图”图片(见教材P41)
信息解读:从欧洲出发,乘船到非洲,携带枪支、杂物等换买黑奴,为“出程”。 满载黑人的运奴船沿着中央航路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为“中程”;满载金银和 原料的船只返回欧洲,为“归程”。“三角贸易”充满了罪恶,是对非洲人民的摧残 和对非洲社会经济的破坏。
2.阅读“马尼拉大帆船”图片及文字说明(见教材P41)
探究三 (核心素养)人类历史从分散向整体发展 素养解读
1.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随着海上航路的扩展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 地区性的贸易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信息解读:“马尼拉大帆船”见证了西班牙在菲律宾和墨西哥之间的贸易,此贸易 主要是中国商品同墨西哥白银的贸易,通过马尼拉大帆船航线,大量的白银流入 中国。
探究一 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哥伦布大交换” 史论史识
1.“哥伦布交换”的内涵:哥伦布大交换是一场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生物、农作物、 人种、文化、传染病以及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
③资本主义发展:欧洲从殖民掠夺、商业贸易和奴隶贸易中获得的财富最终转化
为资本,推动了欧洲___资__本__主__义___的发展。
(3)对人类社会:打破了原本相对平衡的 多元文明
格局,改变了世界格局
和历史发展进程,人类社会开始大进变入革_________的时欧代洲。崛起
4.阅读教材P42史料阅读:如何理解“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提示:新航路开辟推动了欧洲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西欧资本主义获得发展, 这一切都瓦解着封建制度。
发掘教材·读一读 1.阅读“三角贸易示意图”图片(见教材P41)
信息解读:从欧洲出发,乘船到非洲,携带枪支、杂物等换买黑奴,为“出程”。 满载黑人的运奴船沿着中央航路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为“中程”;满载金银和 原料的船只返回欧洲,为“归程”。“三角贸易”充满了罪恶,是对非洲人民的摧残 和对非洲社会经济的破坏。
2.阅读“马尼拉大帆船”图片及文字说明(见教材P41)
探究三 (核心素养)人类历史从分散向整体发展 素养解读
1.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随着海上航路的扩展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 地区性的贸易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信息解读:“马尼拉大帆船”见证了西班牙在菲律宾和墨西哥之间的贸易,此贸易 主要是中国商品同墨西哥白银的贸易,通过马尼拉大帆船航线,大量的白银流入 中国。
探究一 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哥伦布大交换” 史论史识
1.“哥伦布交换”的内涵:哥伦布大交换是一场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生物、农作物、 人种、文化、传染病以及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
③资本主义发展:欧洲从殖民掠夺、商业贸易和奴隶贸易中获得的财富最终转化
为资本,推动了欧洲___资__本__主__义___的发展。
(3)对人类社会:打破了原本相对平衡的 多元文明
格局,改变了世界格局
和历史发展进程,人类社会开始大进变入革_________的时欧代洲。崛起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缔结封君封臣关系的仪式
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3. 权利义务 (1)封臣对封君
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要 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
(2)封君对封臣
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 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 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
封臣(解下武器,脱帽,下跪,双 手放在封君合拢的手掌之中):阁 下,我是您的人了。 封臣(作发誓状):从现在起,我 将像一个封臣对封君那样真诚无欺 地效忠于您。 封君(拉起封臣,亲吻他的脸颊): 我的封臣,我会尽我所能保护你。 (将象征分封的信物交给封臣)
格的法典”。这表明( C )
A.封建制下的权力具有绝对的专制性 B.封臣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 C.封臣与领主之间的关系具有契约特征 D.封建领主对封臣具有绝对控制性
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4. 查理大帝为了得到罗马教皇的认可,十分卖力地讨好罗马教廷。下
面最能体现其从经济上讨好罗马教廷的是( D )
莎觐见”,又称“卡诺莎之辱” 。
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课堂小结
时间: 1世纪
基 基督教的兴起 创立者: 耶稣
督
教义: 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教
的
建立: 481年;克洛维
兴 法兰克王国 起
和
巩固: 皈依基督教 扩张:六世纪中期,成为西欧最强大的国家
法 兰 封君封臣制度 克
以土地为纽带 封君与封臣之间的关系
3、罗马建筑的典型代表是?(举一例) 罗马大竞技场、凯旋门、万神庙、引水道工程等
4、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的古希腊的著名的哲学家是? 苏格拉底
5、罗马皇帝以什么历法作为基督教历法? 儒略历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从商鞅身上我们 得到什么启示?
胸怀大志
意志坚定
诚实信用
秉公执法
你怎样评价商鞅 这个人?
生产力发展
牛耕
确立封建制
地主经济发展
地主阶级壮大
铁器
私田增多
归纳总结
商鞅等变法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是在 A.夏朝 B.商朝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2.下列事件,成为我国春秋时期农业发展史上一次革命性标 志的是 A.用磨制的石镰收割庄稼 B.带木柄的耒耜在农业上的使用 C.牛耕的使用和进一步推广 D.铁制农具的使用和进一步推广 3. 通过变法,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的是 A.秦 B.齐 C.楚 D.燕 4.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于 A.商周 B.春秋时 C.战国时期 D.秦朝
5、“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是指什么工程的作用 A、大运河 B、都江堰 C、郑国渠 D、灵渠 6、春秋以来,大量荒地得到开垦的主要原因是 A、青铜农具的普遍使用 B、战俘奴隶的不断增加 C、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D、更加讲究精耕细作 7.商鞅变法中,否定奴隶主贵族特权的内容是 A、废除井田 B、奖励军功 C、重视农业 D、建立县制 8、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最根本原因是 A、获得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B、反映了新兴地主的愿望 C、符合人民的利益 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2.奖励耕战.
3.建立县制:
奖励耕织
奖励军功
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允许自由买卖.
2.奖励耕战.
3.建立县制:
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奖励耕织
奖励军功
经济发展
军队战斗力增强
国富
兵强
由国君派官吏治理
加强中央集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源区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教案集备学校:白山市第二十中学
5.下列关于《马可•波罗行纪》的描述错误的是:A、记述了元世祖忽必烈统治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情况
B、是马可波罗亲笔所著
C、记述马可波罗在东方的经历和见闻
D、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
6.现代“阿拉伯数字”写法的出现大约在()
A、10世纪
B、12世纪
C、14世纪
D、16世纪7.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后受到哪个皇帝的热情接待
A、元世祖
B、元成帝
C、元明宗
D、元顺帝
8. 元朝时,有一个外国人在中国生活了17年,并在朝廷中做了大官,由他口述的一部书还曾
经风靡欧洲,这个人是哪国人?
A. 意大利人
B.阿拉伯人
C. 罗马人
D.希腊人
(二)识图题:
读图,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