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促思读中悟趣(《活化石》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活化石》教案
小学语文《活化石》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3)了解“活化石”的定义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
(3)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勇于思考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难点:(1)理解“活化石”的定义和特点。
(2)通过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活化石》。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3. 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测“活化石”的概念。
(2)简介课文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查找生字词,并跟读、抄写。
3. 课堂讲解(1)讲解“活化石”的定义和特点。
(2)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活化石”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小组,讨论自己最喜欢的“活化石”例子。
(2)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彼此的学习体会。
5. 实践环节(1)学生动手操作,如绘制“活化石”的图片或制作相关的手工作品。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五、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活化石”的短文,可以是介绍自己最喜欢的“活化石”,也可以是讨论“活化石”的保护意义。
3. 预习下节课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讨论的表现。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书写规范、内容准确性和创意性。
《活化石》教案(精选5篇)
•••••••••••••••••《活化石》教案(精选5篇)《活化石》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活化石》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化石》教案篇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借助字音,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认读本课11个生字,规范书写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照例子写数量词。
2、读懂课文,理解内容,了解现在现存的三种动植物“活化石”,增长学生知识,增强学生保护动植物的意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参观、学习的兴趣。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师工整板书:化石。
师:同学们,谁说说什么是化石?生:化石就是石头。
生:化石就是动物的遗体。
师:化石就是古代动物的遗体,埋在地下变成和石头一样的东西。
2、师:同学们,你们谁见过化石?生:我在博物馆里见过许多化石标本,导游阿姨向我们介绍了恐龙化石。
生:我读课外书时读到过介绍化石的文章,里面也列举了大量的古代生物化石。
师:不管是我们见到过的许许多多的化石,还是我们从书中了解的化石,他们对生物学家做生物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3、师在“化石”前面加上一个“活”字。
(1)师:你们见过活化石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活化石》一课,看课文具体介绍了哪几种“活化石”?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范读动画,示范朗读,提醒学生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学生朗读全文,要求:通顺、流利,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3)小组内检查朗读情况。
(4)交流阅读成果,教师板书“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
出示媒体资源中的大熊猫、银杏树的视频,中华鲟的图片。
【说明】上课伊始,就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去学习,去思考。
在导入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归纳了什么是化石,学生相互补充,同时又养成学生认真听别人发言的习惯,听说训练相得益彰。
《活化石》教案教学设计
《活化石》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活化石”的定义和特点,知道活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或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2. 培养学生对活化石的兴趣,提高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活化石的定义和特点。
2. 活化石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1. 活化石的概念。
2. 活化石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活化石的特点和作用。
2.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活化石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活化石的图片和视频素材。
2. 准备相关的问题和讨论话题。
3. 准备教学PPT。
教案内容请提供具体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活动,谢谢。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颗古老的松树,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颗松树为什么被称为“活化石”。
2. 讲解活化石的定义:介绍活化石的概念,解释活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或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3. 展示活化石实例:展示一些活化石的图片和视频,如恐龙化石、古代植物等,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它们的特点。
4. 分析活化石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作用:通过举例说明活化石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重要性,如化石鱼类的肺呼吸和鳃呼吸的机制。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活化石的意义和保护活化石的方法。
七、教学活动:1. 观察图片:学生观察活化石的图片,描述它们的特点。
2.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活化石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作用,并分享各自的观点。
3. 口头报告:学生口头报告保护活化石的方法和建议。
八、课堂小结:1. 总结活化石的定义和特点。
2. 强调活化石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重要性。
3. 提醒学生关注环境保护,保护活化石。
九、课后作业: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活化石的小短文,包括活化石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活化石》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活化石》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活化石”的定义和特点。
让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活化石实例。
让学生了解活化石的形成原因和意义。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活化石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和探究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珍视的意识。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介绍活化石的定义和特点。
介绍一些常见的活化石实例,如大熊猫、银杏树等。
解释活化石的形成原因和意义。
2.2 教学资源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来展示活化石实例。
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和参考书籍。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活化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问学生对活化石的了解和认识。
3.2 讲解使用PPT或板书,详细讲解活化石的定义和特点。
举例介绍一些常见的活化石实例,并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
3.3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活化石实例进行研究和探究。
学生可以观察图片或实物,记录下活化石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让学生汇报他们的研究和探究结果。
第四章: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他们研究的活化石实例的短文。
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他们的短文,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第五章: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评估方式采用课堂表现、小组活动参与度、作业完成质量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估。
对于学生的研究报告,注重考察其对活化石实例的观察、描述和分析能力。
6.2 评估内容评估学生对活化石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能否运用到具体实例中。
评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和沟通能力,以及在探究过程中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参观自然博物馆或进行户外考察,观察和了解更多的活化石实例。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研究者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活化石的研究和保护工作。
以读促思读中悟趣(活化石教学设计
以读促思读中悟趣──《活化石》教学设计云南省建水县临安镇中心学校杨保鸿一、教材简析《活化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八组以“爱科学,学科学”为主题的一篇科普短文。
课文用较为浅显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三种古生物活化石: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的银杏树,我们的国宝大熊猫,稀有的鱼种中华鲟。
学习本课,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增强他们关注科学、保护珍惜生物的意识。
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充满着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和具有极其丰富的想象力。
基于此,教学时,可以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种形式、反复朗读,以读促思,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活化石的趣味性,引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欲望。
二、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教学伊始,师板书“化石”一词,指导学生认读和书写“化”字。
师: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你们见过化石吗?在哪里见过?它是什么样子的?(指名交流)2.出示各种化石的图片。
师:这些就是各种生物的化石,它们的年龄都是上亿年了。
同学们,在远古时代,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生活着很多的动物和植物,他们死后,遗体被埋入地层,经过亿万年的演变,它们的遗体逐渐变得像石头一样的东西,我们就把它们称作化石。
化石就像一种特殊的文字一样,记录着古生物生存活动的历史和地层的年龄,它是人类开启地球宫门的一把钥匙。
因此,化石对人类研究古生物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3.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与化石有关。
请同学齐读课题,看着课题,你脑子里会产生哪些疑问?(指名交流)现在就请大家走进课文寻找这些疑问的答案吧!【设计意图】以“化石”为交流的话题,引入课题,接着让学生透过课文的题目,窥见内容,据题质疑,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为学生学习课文明确了目的。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2遍,第一遍自己读,遇到生字词用笔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课文《活化石》教案
一、教案简介本教案以课文《活化石》为核心,通过五个章节的设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拓展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活化石》的主要内容,掌握相关科学知识。
(2)学会查找和整理资料,提高信息素养。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环保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探索精神。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课文《活化石》的主要内容及其科学知识。
2.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
难点:1. 课文中所涉及的科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2. 学生创新思维和环保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活化石》的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
2. 课堂导入:(1)教师通过引入话题,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学生分享预习所得,共同探讨问题。
3. 课堂讲解与实践:(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讲解相关科学知识。
(2)学生通过合作探讨,解决问题,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
4. 课堂小结:5.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
2.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创新思维和环保意识的培养。
3. 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感的培养。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展示活化石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活化石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问题驱动: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深入探讨课文内容。
3.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语文《活化石》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活化石》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活化石的定义及其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找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学会通过比较、分析等方法,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3)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环境保护。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活化石的定义及其意义。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对活化石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课文动画视频。
2. 相关生字词卡片。
3. 活化石图片资料。
4. 学生分组讨论所需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动画视频,引导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
(2)板书课题《活化石》,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活化石?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词义。
(3)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意境。
3.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查找资料,了解活化石的定义及其意义。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讲解。
4. 课堂小结:(1)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教师补充并强调活化石的重要性和保护意识。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生字词。
(3)关注环境保护,观察身边的活化石,下节课分享。
2. 拓展作业:(1)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我国著名的活化石。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对于问题的思考深度。
2. 小组讨论评估: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态度、信息搜集和整理能力以及分享的质量。
《活化石》教案教学设计
《活化石》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活化石”的概念和意义。
引发学生对活化石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活化石的定义:活化石是指在地质历史上具有远古时代特征的生物,至今仍保留着原始形态或特征的生物。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一些著名的活化石物种,如大熊猫、银杏树等。
1.3 教学活动通过引入问题或故事来引发学生对活化石的好奇心,例如:“你们听说过活化石吗?活化石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一起探索一下。
”引导学生思考活化石的意义,例如:“活化石对于我们了解地球的历史有什么重要性?”1.4 作业让学生收集有关活化石的资料或图片,进行分享。
第二章:活化石的特点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活化石的主要特点。
培养学生对活化石特征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活化石的主要特点,如在外观、结构、生理功能等方面与远古时代相似。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种类的活化石,并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特征。
2.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观察活化石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注意其与普通生物的不同之处。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活化石特点的观察和理解。
2.4 作业让学生选择一种活化石,观察其特点,并制作简单的介绍卡片。
第三章:活化石的分布与保护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活化石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
培养学生对活化石保护的意识。
3.2 教学内容介绍活化石在不同地区的分布特点,如地质条件、生态环境等对活化石分布的影响。
引导学生了解活化石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保护措施。
3.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地图观察,了解活化石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保护活化石的措施和建议。
3.4 作业让学生调查当地是否有活化石物种,并了解其保护情况。
第四章:活化石的科学研究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科学家对活化石的研究方法和成果。
培养学生对活化石研究的兴趣和好奇心。
4.2 教学内容介绍科学家对活化石的研究方法,如比较解剖学、遗传学等。
二年级语文上册《活化石》教案(优秀5篇)
二年级语文上册《活化石》教案(优秀5篇)二年级语文上册《活化石》教案篇一在东兴小学听完教研室曹老师给我们分析现今的语文课是要用人文性活化工具性,语文的训练点要在老师的心中,这番语后,对我的启迪很大。
刚好,学校要求我上一节有关语言文字的训练的研讨课。
我接受了这个任务后,按照曹老师的意见,设计了这节课。
我上的是小学语文第三册第33课《活化石》这篇课文。
上完这节课后,我校的老师都给予了肯定的评价。
下面是我对这节课的反思:一、联系课文,抓语文的训练点,在联系中积累运用在教学银杏树这种活化石时,我抓住了两句重点句。
一句在读中让学生体会银杏树长得慢这个物点。
另一句是“银杏树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这个句子除了让学生在读在知道讲述了银杏树的叶子很像扇子这一特点外,我还抓出了两个语文知识点。
第一个,这是一个比喻句,我让学生模仿句子,进行打比方句子的训练。
第二个知识点是,在这个句子中,有两个重叠量词,分别是“一片片叶子”、“一把把扇子”。
这是这篇课文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在这里时,我进行了这样的处理。
让学生读读上面两个词语,让学生发现有什么物点,学生很快就找出来了。
“片”和“把”字重叠了。
我让学生对比“一片叶子”和“一片片叶子”、“一把把扇子”和“一把把扇子”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一片叶子”只有一片叶,“一片片叶子”就是有很多叶子。
“一把扇子”就是只有一把扇子,“一把把扇子”就是有很多把扇子。
弄清了意思后,我让学生给合课后“主读读写写”一题,做做“一块块”、“一条条”、“一棵棵”、“一只只”学生由于有了以前学过的数量词作基础,所以完成这几个填空完成得很快。
在此基础上,我并没有停止了训练,而是让学生在联系中积累运用。
我让他们再写出两个像这样的词语,是上面几个词中没有用过的量词。
学生很积极、踊跃,有的写了一个个面包、有的写了一张张白纸,有的写了一群群鸟。
学生在联系中学会了积累运用。
《活化石》教案教学设计
《活化石》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活化石”的定义和特点,知道活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留物种,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2. 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3. 通过对活化石实例的介绍,激发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活化石的定义、特点及实例。
2. 教学难点:活化石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活化石的概念、特点和实例。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活化石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3. 利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活化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设计相关案例分析题和讨论题。
3. 安排课堂时间,确保教学内容顺利进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活化石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活化石的特点和意义。
2. 讲解活化石的概念:介绍活化石的定义,让学生了解活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留物种。
3. 分析活化石的特点:讲解活化石的特点,如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
4. 介绍活化石实例:介绍我国著名的活化石物种,如银杏、大熊猫等。
5. 案例分析:分析活化石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活化石对生物多样性的贡献。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活化石,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8.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搜集更多关于活化石的信息,加深对活化石的理解。
10.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自然博物馆或动物园,观察和研究活化石物种,加深对活化石的理解。
2.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调查周边的生物多样性,了解活化石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情况。
3. 邀请专家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活化石的研究成果和保护措施。
七、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对活化石知识的掌握情况。
2. 通过课堂提问,观察学生对活化石概念、特点和实例的理解程度。
《活化石》教案教学设计
《活化石》教案教学设计1.1 设计意图:通过引入话题“活化石”,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发他们对生物进化现象的思考。
1.1.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活化石”的图片,如大熊猫、扬子鳄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这些生物的独特之处。
1.1.2 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生物被称为‘活化石’?”引导学生思考并探讨这个问题。
1.1.3 总结:通过引入“活化石”这个概念,激发学生对生物进化现象的兴趣,为后续的教学内容做铺垫。
二、知识点讲解2.1 活化石的定义:介绍什么是活化石,它们具有哪些特征,为什么能够成为活化石。
2.1.1 活化石的定义:活化石是指在地质历史上具有远古时代特征的生物,它们在地质时期的变迁中几乎没有发生变化。
2.1.2 活化石的特征:活化石通常具有较为原始的身体结构,生活环境相对稳定,繁殖能力较强等特点。
2.1.3 成为活化石的原因:活化石能够在漫长的地质时期中保持相对稳定的特征,主要是由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对稳定,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三、教学内容3.1 活化石的实例:介绍一些典型的活化石生物,让学生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价值。
3.1.1 大熊猫:介绍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以及保护现状,让学生了解大熊猫作为活化石的代表性。
3.1.2 扬子鳄:介绍扬子鳄的分类地位、生活习性以及保护状况,让学生了解扬子鳄作为活化石的特殊性。
3.1.3 银杏:介绍银杏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生态价值,让学生了解银杏作为活化石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活化石的定义和特征,了解一些典型的活化石生物。
4.1.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活化石的定义和特征。
4.1.2 学生能够列举出一些典型的活化石生物,并简要介绍它们的特点和价值。
4.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分析活化石生物的特点,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4.2.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图片或实物,识别出活化石生物的特点。
4.2.2 学生能够通过分析活化石生物的生活环境,思考它们成为活化石的原因。
《活化石》教案教学设计
《活化石》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活化石”的定义和特点,知道活化石是指在地质时期曾大量繁殖,而在地质历史的中晚期一度绝迹,但在某些条件下又重新出现的古老生物,或其生存方式至今未发生明显变化的生物。
2. 培养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热情。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活化石的定义和特点。
2. 活化石在地球历史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难点1. 活化石概念的理解。
2. 活化石在地球历史中的演变过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活化石的奥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活化石为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其特点和价值。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资料和图片,用于讲解和展示活化石。
2. 准备活化石实物或模型,方便学生观察和理解。
3. 设计好问题讨论环节,确保学生能积极参与。
六、教学内容1. 介绍活化石的概念和定义。
2. 讲解活化石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3. 分析活化石在地球历史中的演变过程。
4. 举例介绍一些著名的活化石物种。
5. 探讨活化石对生物进化的意义和价值。
七、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活化石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活化石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活化石的概念和定义:简要介绍活化石的定义,让学生了解活化石是指在地质时期曾大量繁殖,而在地质历史的中晚期一度绝迹,但在某些条件下又重新出现的古老生物,或其生存方式至今未发生明显变化的生物。
3. 讲解活化石的形成原因和特点:解释活化石形成的原因,如环境变化、生物进化等,并介绍活化石的特点,如形态结构稳定、生活习性古怪等。
4. 分析活化石在地球历史中的演变过程:通过案例分析,讲解活化石在地球历史中的演变过程,如从古生代至今的演化历程。
5. 举例介绍一些著名的活化石物种: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活化石物种,如银杏、大熊猫、扬子鳄等,并讲解它们的特点和价值。
《活化石》教案教学设计
《活化石》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活化石”的概念,知道活化石是指在地质时期形成的,至今仍保留原始特征的化石生物。
(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识别不同种类的活化石。
(3)使学生掌握活化石的研究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活化石进行简单的分类和鉴定。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活化石样本,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利用互联网等资源,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生物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生命的奥秘的热情。
(2)使学生认识到生物进化的历程,理解生物的多样性。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1. 活化石的概念及其意义。
2. 活化石的种类及其特征。
3. 活化石的研究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活化石的概念及其意义。
(2)活化石的种类及其特征。
(3)活化石的研究方法。
2. 教学难点:(1)活化石的分类和鉴定。
(2)活化石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搜集活化石的相关资料,制作PPT。
(2)准备活化石样本或图片。
(3)设计教学活动及问题。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
(2)准备活化石样本或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PPT展示活化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活化石现象。
(2)提问:“你们听说过活化石吗?活化石是什么?”(3)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
2. 教学活化石的概念及其意义:(1)教师讲解活化石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活化石的特征。
(2)学生通过观察活化石样本,加深对活化石的认识。
(3)小组讨论:活化石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
3. 教学活化石的种类及其特征:(1)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活化石,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它们的特征。
(2)学生分享自己的活化石样本或图片,互相交流学习。
《活化石》教学设计、反思及说课稿
33 、《活化石》说课一、说教材《活化石》是二年级上册第八组的一篇讲读课文。
本单元教材是以爱科学为专题编排的。
本课用较为浅显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三种古生物: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的银杏树,我们的国宝大熊猫,还有稀有鱼种中华鲟。
根据课标和学段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和课后练习,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11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
过程与方法:在读书过程中,注重教给学生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在读中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了解一些活化石的知识,有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说教法和学法: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方法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根据新课标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本课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
巧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融入文本,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和深切的情感体验。
2、朗读感悟法。
“阅读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多种形式、反复朗读,以读促思,读中感悟,从而加深理解体验,获得情感的熏陶。
3、体验教学法。
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活化石的趣味性,激发学生保护稀有动物的兴趣。
三、说学法因为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充满着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和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因此,我把“自主发现”法、“合作探究”法这两种学习方法引入课堂,为学生铺设体验成功的平台。
鼓励他们自主学习、思考,大胆质疑,在合作探究中共同进步。
本课的教学准备,需要多媒体课件和生字词卡片,课时安排:2课时。
下面我重点介绍第一课时的设计思路。
四、说教学过程(一)、播放课件,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向学生介绍一点古代生物的知识,然后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鲜活而精彩的画面能激发小学生的兴趣,感受神奇,产生向往之情。
)2.板书:化石。
你见过化石吗?在哪里见过?它是什么样子的?(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用语言的形式把看到的画面表达出来。
《活化石》教学设计(精选5篇)
《活化石》教学设计(精选5篇)《活化石》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活化石》教学设计(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化石》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情趣”教学理念,将学习过程进入认知与情意和谐统一的轨道,通过“说”、“读”、“介绍”的结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体验于阅读解读过程,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为小朋友的自主参与创造有利条件。
【设计特色】以学习汉字及训练语言文字能力为重点,将生活感受与阅读感悟融为一体。
学生对化石的知识了解不多,但是对大熊猫比较熟悉。
因此本课教学,课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重组教材,运用跳跃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
【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了解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课前准备】1、课件,银杏头饰、生字卡片。
2、课前布置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搜集有关古生物的资料,并自己整理。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说话导入,学习第三段,揭题1、课件出示大熊猫图片:小朋友们,瞧,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动物朋友,这是谁呀?(生答师板书:大熊猫)2、说话训练:这是一只怎么样的大熊猫呀?3、对于大熊猫,你还了解哪些?4、学习课文第三段(课件出示文字):老师这儿也有一段描写大熊猫的资料,赶快读读吧。
⑴学生自由读。
⑵学习生字:悉、绝、肉。
这段话中有三个生字宝宝,我们一起来和它们打声招呼吧。
(齐读,将卡片贴在黑板上)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吗?猜字谜:同字框,真狠心,张开大嘴吞两人。
⑶生字宝宝跳到了这段话里,你还会读吗?(指名读文)⑷齐读,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⑸反馈:你读懂了什么?5、师小结: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是我们的国宝。
《活化石》课程教案教学设计
《活化石》课程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活化石”的定义和特点,知道活化石是指在地质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但在大部分地区已经绝迹,而在某些特定地区却仍然存在的生物。
2. 培养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生物进化的欲望。
3.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活化石的定义和特点2. 我国著名的活化石生物3. 活化石的形成原因和意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活化石的定义、特点和我国著名的活化石生物。
2. 教学难点:活化石的形成原因和意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活化石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著名的活化石生物,让学生深入理解活化石的概念。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活化石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活化石,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活化石的定义和特点。
3. 案例分析:介绍我国著名的活化石生物,如银杏、大熊猫等,让学生深入理解活化石的概念。
4. 问题讨论: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活化石的形成原因和意义。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活化石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作用。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活化石定义和特点的理解。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我国著名活化石生物的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记录: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协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关于活化石的定义、特点和案例分析的教材。
2. 图片资料:收集各种活化石生物的图片,用于课堂展示和引导学生思考。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查找更多关于活化石的信息,丰富教学内容。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活化石的定义和特点。
2. 第3-4课时:分析我国著名的活化石生物。
《活化石》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活化石》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活化石》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篇一」这篇介绍科学知识的课文洋溢着时代的气息,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贴近儿童的生活,语言平实,通俗易懂,学生爱读,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能够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学生对化石的知识了解得不多,但是对于银杏树和大熊猫特别熟悉。
在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的同时,呼唤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物的意识。
让学生动口、动手,通过看课外书,上网查阅资料,扩展自己的视野,培养他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习惯。
课堂上,我先板书“化石”,让学生运用自己查找到的资料谈谈自己对化石的理解。
然后我再补充完整课题,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课题的意思了。
接着,我尝试让学生质疑课题。
有的学生提出:课文中介绍了几种活化石。
我肯定地表扬:“这是个有价值的问题。
”我觉得这样能慢慢培养学生懂得如何去质疑,或者说带着问题学习课文,会更有目的性。
《活化石》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篇二」《活化石》一课以生动有趣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银杏树、大熊猫和中华鲟三种幸存的珍稀生物,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学生们学得兴趣盎然。
教学一开始,我先出示一张鱼类化石的图片,引出化石。
然后从字面意义上了解什么是活化石。
在教学“银杏树”时,我抓住比喻句进行教学。
“银杏树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我出示许多叶子的图片,让学生找出银杏树的叶子。
既理解了银杏树树叶的样子,又结合理解词语了“辨认”的意思,后我又指导学生模仿写句,银杏树的叶子还像什么?学生想象力非常丰富,树叶在他们的脑海中变成了降落伞、小姑娘的裙子,秋天的扫帚。
在理解了比喻句的写法以后,我又让学生对比“一片叶子”和“一片片叶子”、“一把把扇子”和“一把把扇子”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一片叶子”只有一片叶子,“一片片叶子”就是有很多叶子。
“一把扇子”就是只有一把扇子,“一把把扇子”就是有很多把扇子。
课文《活化石》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课文《活化石》教学设计课文《活化石》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课文《活化石》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课文《活化石》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 认识11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动物意识。
课时安排两课时设计思路学生对化石的知识了解不多,但是对大熊猫比较熟悉。
这篇教学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在进一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的同时,呼唤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物的意识。
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走出教室,走出校园,查阅有关古生物资料,扩展自己的视野,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识字、阅读,让学生合作学习、互相交流、探究发现,引发他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欲望。
课前准备1. 做课件和头饰。
2. 制作各种生物形状的生字卡片。
3. 师生一起搜集有关古生物的资料。
第一课时一、播放课件,激趣导入。
1. 出示课件,向学生介绍一点古代生物的知识,然后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 板书:化石。
你见过化石吗?在哪里见过?它是什么样子的?(师简述“化石”)3. 板书:活。
化石怎么是活的呢?同学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 边读边圈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认读,如借助拼音认读,向老师和同学请教等。
2. 指名读课文。
读后师生共同评议。
3. 教师有重点地领读重点句子,相机给予指导。
4. 轮读,让五位学生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5. 选读,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
6. 组内分工读,互听互评。
读后说说: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活化石?三、识记生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读促思读中悟趣
──《活化石》教学设计
云南省建水县临安镇中心学校杨保鸿
一、教材简析
《活化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八组以“爱科学,学科学”为主题的一篇科普短文。
课文用较为浅显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三种古生物活化石: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的银杏树,我们的国宝大熊猫,稀有的鱼种中华鲟。
学习本课,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增强他们关注科学、保护珍惜生物的意识。
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充满着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和具有极其丰富的想象力。
基于此,教学时,可以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种形式、反复朗读,以读促思,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活化石的趣味性,引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欲望。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学伊始,师板书“化石”一词,指导学生认读和书写“化”字。
师: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你们见过化石吗?在哪里见过?它是什么样子的?(指名交流)
2.出示各种化石的图片。
师:这些就是各种生物的化石,它们的年龄都是上亿年了。
同学们,在远古时代,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生活着很多的动物和植物,他们死后,遗体被埋入地层,经过亿万年的演变,它们的遗体逐渐变得像石头一样的东西,我们就把它们称作化石。
化石就像一种特殊的文字一样,记录着古生物生存活动的历史和地层的年龄,它是人类开启地球宫门的一把钥匙。
因此,化石对人类研究古生物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3.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与化石有关。
请同学齐读课题,看着课题,你脑子里会产生哪些疑问?(指名交流)现在就请大家走进课文寻找这些疑问的答案吧!
【设计意图】以“化石”为交流的话题,引入课题,接着让学生透过课文的题目,窥见内容,据题质疑,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为学生学习课文明确了目的。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2遍,第一遍自己读,遇到生字词用笔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第二遍与同桌合作读,每人读一小段,要相互提示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1)出示本课生字词,请学生借助拼音自读2遍。
博物馆珍贵公孙树熟悉灭绝食肉历史硬鳞核桃缺乏中华鲟稀有
(2)去掉生字的拼音,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生字词。
(师相机指导学生读准“珍、肉、史”的音,他们都是翘舌音。
)
(3)师:谁来交流一下,你会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引导学生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等方法识记生字。
)
【设计意图】识字是低段学生学习语文的重点,但识字不是低段语文教学的全部,更重要的是交给学生学习汉字的方法。
放手让学生自主识字,合作识字,充分挖掘学生识字的潜能,再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课文,达到让学生字正腔圆地读生字词,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自主识记生字,激发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识字的效率,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同时为学习课文扫除障碍。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活化石?请在课文中用自己喜欢符号勾划出来。
2.指名交流。
3.在这三种活化石中,你最了解哪种活化石,请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设计意图】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目的是检查学生读书的情况,是了解学生学习效果的必要手段,有助于将学生的语文基本技能训练扎实,为深入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让学生交流所了解的化石,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之二是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
(四)精读课文,探究感悟
师过渡:现在请同学们跟随老师再一次走进课文,去深入了解这三种活化石,看看课文介绍的是不是和同学们介绍的一样?首先请同学们一起去了解“银杏树”吧!
1.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出示银杏树的图片。
请同学们一边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一边认真观察银杏树的特点和树叶的形状,并在文中用“──”勾划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2)指名交流。
(3)出示句子:银杏树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扇子。
①这句话使用什么修辞?把什么比作什么?(比喻。
把银杏树的叶子比作小扇子。
)
②小组讨论:这句话中的“一片片”和“一把把”能换成“一片”和“一把”吗?为什么?(不能换。
因为“一片片”和“一把把”是表示许多片和许多把的意思,而“一片”和“一把”表示单数一的意思。
)
③“一片片”和“一把把”这样的词语,表示事物很多,很丰富,像这样的词语你还能说出几个吗?指名交流(一块块、一棵棵、一条条。
)
④指导朗读这句话。
(4)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说说银杏树在生长时间上有什么特点?(长得慢)所以银杏树又叫什么树?(公孙树)
(5)朗读第2自然段。
【设计意图】低段学生阅读量少,语言表达较弱,通过词语的对比分析,让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和技巧性,同时帮助学生积累词汇,久而久之,学生的语用能力会逐步提高。
师小结:银杏树除了叫公孙树外,又称白果树、鸭脚树,它是世界上十分珍贵的树种之一,又是古代银杏类植物在地球上存活的唯一品种,因此植物学家把它看作是植物界的“活化石”。
唐代诗人王维曾以诗咏曰:“银杏栽为梁,香茅结为宇,不知栋里云,去做人间雨。
”这就是对银杏树活化石的真实写照。
2.学习第3自然段。
过渡:有一种可爱的动物,被誉为动物界的国宝。
请大家猜猜这是什么动物?这就是大熊猫。
(1)出示大熊猫图片。
指名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你对大熊猫又有了哪些了解?指名交流。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熟悉、灭绝”的意思,并用“熟悉、灭绝”各说一句话,你知道哪些动物在我们地球上已经灭绝了?指名交流。
(3)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指导学生读出喜爱、惊讶的语气。
)
师小结:据考证,大熊猫的古代名称有貘、白豹、虞等,今天该动物群的许多品种已经灭绝,而大熊猫却一直活下来,所以我们把大熊猫称为“活化石”。
3.学习第4自然段。
(1)出示中华鲟图片。
请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用横线勾划出描写中华鲟外形的句子。
(2)指名交流。
师相机出示句子:“它身上披着大片的硬鳞,核桃大的眼睛亮晶晶的,一
张大嘴又尖又长,样子怪怪的。
”指导学生朗读这句话。
出示词语“又尖又长”,这类词语我们称作“ABAC”式词语,引导学生说说你所知道的“ABAC”式词语。
(3)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缺乏、稀有”的意思。
(4)指导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
师过渡:从刚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无愧是“活化石”,它们对研究历史生物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们?请同学们一起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由于低段学生的生活阅历较少,生活经验不足,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并学会应用词语,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五)指导写字,发现规律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指名学生认读、齐读,师相机正音。
2.请学生认真观察这些生字,同时引导学生交流识记这些生字的方法。
3.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生字“化、代、孙、植”属于左右结构,书写时要写得左窄右宽。
引导学生发现“化、代”的部首都是单立人,写好单立人的关键是:撇不能太弯,竖一定要垂直。
(2)生字“灭、克”属于上下结构,它们第一笔都是横,书写时横不能太长。
(3)生字“史、灭”中的竖撇,书写时一定要先竖后撇。
(4)生字“历”属于半包围结构,书写时厂不要写成广。
4.学生描红、临写生字。
教师巡视指导。
5.推选出好的作品在全班展示。
6.学生再临写。
【设计意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建议”中指出:“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
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
”因此,必须在语文课中指导学生写好生字,写好字首先应该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汉字的结构,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能力,在观察的基础上让学生随堂练习写字,范写指导,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审美能力。
(六)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这些古老的植物和动物摆脱了许多磨难,顽强地生存到现在,成为了科学家们研究古生物的活化石。
通过查找资料,在我们的地球上,你还知道哪些活化石?指名交流。
师相机出示以下活化石的图片:鹦鹉螺、秦岭冷杉、铠甲虾亲帽贝、禾雀花、银杉、三眼楔齿蜥、红豆杉、伊犁河裸腹鲟、白鳍豚、珙桐、龙虾花、鸭嘴兽。
2.师:如今,像这样的古生物活化石在地球上已经越来越少了,所以,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保护它们吧!
【设计意图】本环节,既是对文本学习的总结和提升,又积极开发了课外学习资源,凸显出了语文教学的开放性。
)
(七)课外作业
1.用汉语拼音本认真抄写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每个生字抄写3遍,并组词。
2.认真完成课文后的“读读写写”。
3.找一找介绍活化石的书籍读一读。
【设计意图】课外作业是课文学习的拓展延伸,也是检查课堂教学效果的方式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