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培养健康心理

合集下载

小学心理健康第二课《做情绪的小管家》教案

小学心理健康第二课《做情绪的小管家》教案

小学心理健康第二课《做情绪的小管家》教案做情绪的小管家——探索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二课引言: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健康发展的基础,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情绪管理更是他们需要面对的重要挑战之一。

因此,我们有必要向小学生传授情绪管理的知识和技巧,帮助他们成为自己情绪的“小管家”,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处理各种情绪,并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一堂有效的小学心理健康课,教导小学生做情绪的小管家。

一、课程目标及背景1.1 课程目标:- 了解情绪的定义和作用;- 掌握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能够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学会运用具体的情绪管理技巧。

1.2 背景:-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情绪管理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小学生常常因为情绪问题而影响学习和社交;- 通过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情绪管理能力,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课程设计与实施2.1 情绪的定义与作用- 开篇时引出情绪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情绪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情感体验;- 通过例子和图片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不同情绪带来的身体和心理反应;- 引导学生讨论情绪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

2.2 情绪的分类与体验- 分类介绍常见的情绪,如喜、怒、哀、乐等,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情绪的特点;- 借助绘图或表情符号等形式,让学生尝试表达自己的情绪,并与他人分享;-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情绪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进一步理解情绪的重要性。

2.3 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情绪管理的意义,帮助他们认识到情绪管理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小组讨论或游戏等活动,让学生深化对情绪管理的理解;- 引导学生自主感受情绪管理对于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2.4 情绪管理的技巧与策略- 介绍常用的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积极思考、寻求支持等;- 借助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形式,让学生实践情绪管理技巧;- 强调情绪管理技巧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并培养学生主动运用技巧的能力。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二课欣赏我自己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二课欣赏我自己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二课欣赏我自己欣赏我自己——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二课导言:小学时期是孩子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而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孩子对自己的欣赏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本文将针对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二课《欣赏我自己》进行详细的教案设计,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价值,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

一、教学目标:1. 学习理解“欣赏我自己”的概念,培养学生对自己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2. 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价值,培养学生积极面对自己的态度。

3. 培养学生欣赏和尊重他人的品质和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4. 发展学生对自己的内在和外在特点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堂导入:通过一个小练习引导学生思考和谈论他们发现的自己的优点和特长。

2. 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什么是“欣赏我自己”,并讨论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价值的重要性。

3. 课堂活动: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们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培养欣赏和尊重他人的品质和能力。

4. 课堂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和分享自己的收获,鼓励他们用积极的态度看待自己和他人。

1. 课堂导入:教师提前准备一些张贴了不同优点的卡片,并将卡片张贴在教室的墙上。

教师让学生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张卡片,并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写下该优点的特征和举例说明。

学生们将自己的思维导图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让其他同学补充和评价。

2. 课堂讲解:教师向学生们介绍“欣赏我自己”的概念,解释它的重要性和意义。

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一些成功的人物,他们是如何欣赏他们自己的,如何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价值的。

3. 课堂活动:(1)小组互动合作活动:教师将学生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里的成员都应该是互不相同的。

小组成员轮流表达出对其他组员的欣赏之处,同时也要说出理由。

每个组员都需要消除任何消极评价和挑剔的言论,只专注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和价值。

(2)小组合作任务:教师将学生们再次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需要合作完成一个小任务。

小学心理健康第二课生命教育教案

小学心理健康第二课生命教育教案

小学心理健康第二课生命教育教案生命教育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生命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小学心理健康第二课生命教育教案展开,旨在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开展生命教育。

一、教案概述本节课的主题是“珍惜生命,爱护动物”,通过对动物保护知识的学习和一系列的情感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增强对动物的尊重和关爱,培养珍惜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了解常见的动物及其生活特点;b. 掌握珍惜生命、爱护动物的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a.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辨能力;b.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爱心;b. 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的态度和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a. 动物保护知识的学习;b. 学生情感体验的引导和培养。

2. 难点:a.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b. 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爱心。

四、教学准备1. 教学素材:a. 图片、视频等关于动物保护的素材;b. 与动物保护相关的小故事或短剧本。

2. 教学工具:a. 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b. 手工制作材料、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5分钟)a. 引发学生的兴趣,可用一些与动物相关的图片展示;b. 提问:我们为什么要爱护动物?引导学生回答。

2. 感知与讲解(30分钟)a. 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关于动物保护的图片、视频等;b. 讲解中要保持语言简练,并时常与学生互动,了解他们对于动物保护的发展及态度。

3. 情感体验(30分钟)a. 分组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设计一个宣传海报,主题是爱护动物;b. 学生进行手工制作,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4. 总结与拓展(15分钟)a. 请学生汇报小组活动的成果,鼓励分享与交流;b. 给予学生合理的肯定和激励,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动物保护的理念。

六、教学延伸1. 请鼓励学生与家人共同参与动物保护活动,例如合理喂养宠物、减少浪费等;2. 可以邀请本地爱护动物组织的工作人员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此主题的认知;3.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动物园进行实地参观,更加直观地了解动物的生活和保护工作。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二课快乐小精灵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二课快乐小精灵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二课快乐小精灵快乐小精灵-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与心态引言: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情感、认知和行为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心理健康教育在塑造健康人格和积极心态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介绍一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的第二课——快乐小精灵,旨在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情绪与心态。

第一章:教学目标1.了解情绪和心态的基本概念;2.认识积极情绪和心态的价值和意义;3.学习几种培养积极情绪和心态的方法;4.培养学生自我调节情绪和心态的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1.情绪的基本概念1.1.引导学生回忆和分享自己常常经历的不同情绪,如开心、生气、害怕等;1.2.帮助学生理解情绪是人类内心表达的一种方式,可以通过神情、语言和行为来表现出来。

2.心态的基本概念2.1.引导学生思考积极和消极心态的差异;2.2.解释积极心态对于个人成长和幸福的积极影响。

3.培养积极情绪和心态的方法3.1.介绍积极心态的重要性以及对应的好处;3.2.分享几种培养积极心态的实用方法,如积极思考、寻找乐观面、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等;3.3.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对这些方法的理解和实践。

4.自我调节情绪和心态的能力4.1.解释学会调节情绪和心态对自己的重要性;4.2.介绍几种适合小学生自我调节情绪和心态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4.3.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并运用这些方法,在课堂和日常生活中调节情绪和心态。

第三章:教学流程1.导入引导学生分享最近一段时间的情绪,如开心、紧张或愤怒,并鼓励他们解释导致这些情绪的原因。

2.新知讲解介绍情绪的概念和不同种类的情绪,引导学生理解情绪和行为的关系,并解释心态对情绪的影响。

3.案例分析制作几个不同情境的案例,要求学生分析并讨论这些情境中的情绪和心态,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4.方法分享介绍几种培养积极情绪和心态的方法,如积极思考、找到事情的乐观面、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等。

5.小组活动将学生分组,让他们选择一种方法并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经验。

小学生心理健康第二课身心关系教案

小学生心理健康第二课身心关系教案

小学生心理健康第二课身心关系教案小学生心理健康第二课身心关系教案「篇一」教学理念: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千百年来,它伴随着一代一代的中国人走过沧海桑田,经历雪霜磨砺,最终沉淀为民族的精髓。

“人若无信,不知其可也。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和起码的道德修养。

为人以诚,待人以信,不可是人的内在品质和精神要求,也就应是社会的规范。

诚信就像一个路标,它将一个人的人品、修养引入了纯洁的圣地。

诚信体此刻点点滴滴的小事上,一份承诺,一份职责都是一种诚信。

而作为我们小学生,我们讲诚信就是要说真话,求真知,做真人。

如何做一个有诚信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在追寻人生梦想的道路上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在日常为人处世之中,真待人、严格自律。

教学目标:1.帮忙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你愿意做一个诚信的人吗你在别人眼里是一个值的信赖的人吗2.引导学生以别人为镜子进行自我鞭策、自我鼓励,到达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目的。

3.除了国家政治生活,诚信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更重要的作用。

4.在法制社会里更讲究道德,没有诚信寸步难行。

5.任何本领都不比良好的品格与态度更受人欢迎:生活是期骗不了的,一个人要生活的光明磊落:天下没有一种广告,比诚实更能取的他人的相信。

重点和难点:1.引导学生以别人为镜子进行自我鞭策、自我鼓励,到达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目的。

2.任何本领都不比良好的品格与态度更受人欢迎:生活是期骗不了的,一个人要生活的光明磊落:天下没有一种广告,比诚实更能取的他人的相信。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揭开课题。

师:这天,教师先给你们看一个小故事。

(课件演示)在古时候的一天,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去,她的孩子哭着叫着,也要跟着妈妈上街。

妈妈骗孩子说:“你先回去,我上街回来杀猪给你吃吧。

”妻子从街上回来,看见曾子正准备杀猪给孩子吃,妻子急忙阻止他:“怎样?你真的要杀猪给孩子吃吗?我原是说着哄哄孩子的。

”曾子说:“我们怎样能够说谎话呢?”于是,他们就杀了那头猪。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第2课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第2课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第2课做自己情绪的主人第二课做自己情绪的主人一、教学目标1.了解情绪的概念和种类。

2.学会分类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二、知识点1.情绪的概念和种类。

情绪是指个体对具体或抽象的客观事物、人或事件作出的生理、心理反应,包括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

情绪主要包括愉快、激动、焦虑、悲伤、愤怒等。

2.情绪的分类主要有两种分类方法:(1)按情绪的来源分类按情绪的来源分为生理性情绪和心理性情绪。

生理性情绪是由于生理原因而产生的情绪,比如饥饿、口渴、睡眠不足等;心理性情绪是由于心理原因而产生的情绪,比如心理压力、心理刺激等。

(2)按情绪的性质分类按情绪的性质分类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积极情绪是使人感到快乐愉悦的情绪,比如幸福、喜悦等;消极情绪是使人感到不愉快的情绪,比如悲伤、愤怒等。

三、教学内容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如何“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2.教师介绍情绪的概念和分类,通过举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情绪。

3.教师让学生回顾自己经历过的情绪事件,并将其分类。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经历的情绪具有不同的性质和来源。

4.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如何管理情绪。

(1)情绪管理的方法:包括积极的情绪调节方法和消极的情绪调节方法。

积极的情绪调节方法包括表达情感、接受现实、寻求支持、运动等。

消极的情绪调节方法包括责备、逃避、懒惰等。

(2)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自己的情绪管理计划。

5.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游戏。

教师将情绪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类,写在黑板上。

学生则将自己认为的情绪写在纸上,然后将纸条折好,放入两个不同的盒子里,一个盒子是积极情绪,另一个盒子是消极情绪。

然后教师随机抽取一张纸条,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经验说出这个情绪的性质和来源,并提供自己的情绪管理方法。

6.教师让学生从小事开始,逐渐提高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

四、课后作业1.回顾今天所学的情绪分类方法,列举两个例子。

2.设计一份情绪管理计划。

3.模拟今天游戏,自己写出几个情绪,并根据自己的经验说出这个情绪的性质和来源,并提供自己的情绪管理方法。

小学心理健康第二课《可爱的我》教案

小学心理健康第二课《可爱的我》教案

小学心理健康第二课《可爱的我》教案可爱的我- 小学心理健康第二课教案引言:小学是孩子们人生中最关键的发展时期之一,而心理健康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教案是针对小学心理健康第二课《可爱的我》而设计的,旨在帮助孩子们学会接纳自己、展现自信、培养自尊,从而拥有一个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教学目标:1. 了解自我价值,培养积极自信的态度。

2. 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帮助其认识自己的优点和成就。

3. 增强学生的个人形象塑造能力,提升自我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探索和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特长。

2. 掌握培养自尊心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课件PPT。

2. 学生手册《可爱的我》。

3. 分组活动的物品准备。

教学步骤:第一步: 引入 (10分钟)1.老师简要介绍“可爱的我”的主题,并与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

2.用PPT呈现一些可爱的动物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 探索和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特长 (20分钟)1. 分组活动:小组成员轮流称赞其他组员的优点和特长,鼓励表扬以及互相支持。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列出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并在手册上记录下来。

第三步: 培养自尊心 (20分钟)1. 通过剧场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鼓励他们通过模仿他人来了解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2. 分组活动:编写一段小短剧,鼓励学生在小组中扮演自己,并展示自己的优点和特长。

第四步: 提升自我表达能力 (25分钟)1. 分组活动:学生自由选择一张图片,然后以图片为基础,编写一个简短的自述词句。

2. 学生轮流在整个班级面前朗读自己的自述词句,并鼓励其他同学给予积极的反馈。

第五步: 总结与反思 (10分钟)1. 给予学生机会分享在小组活动中的成果,鼓励他们讲述他们在表达自己方面的经验和感受。

2. 回顾整堂课的重点和目标,并与学生一起总结他们所学到的关于透过自己的优点和特长来展示个人可爱之处的方式。

扩展活动:1. 鼓励学生写一篇有关自己特长和优点的短文,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第二课心理健康PPT课件

第二课心理健康PPT课件

心理 健 康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 都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并在外 界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能不断调整自 己的心理,达到与环境的平衡和协调, 并在其中逐渐提高心理发展水平,完善 人格特质。
>> 心海导航 <<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的10个标准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 工作;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而不 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各种变化; (5)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抵抗力;
• 如果你是这位女孩子,你会怎么想 这个男孩子的?你觉得他们还能继续 有所发展吗?
什么是心 理咨询? 是不是得 了精神病 的人才去 心理咨询?
不,不,心理咨询不是看病, 它面向的对象主要是正常人。 当你觉得心里不舒服,想不开, 情绪不好的时候,你就可以去 找心理咨询师聊一聊,咨询一 下。你的心情就会好起来啦。 心理咨询是现代人的一种精神 享受,它能让你活得更轻松、
放慢生活
做时间的主人
助人为乐
自 得其乐
社会--及时主动求助
重性精神病 神经症,严重心理障碍 自己不能克服的心理问题 积极主动寻求心理医生、
心理咨询专家、社工等的 帮助。
故事
• 有位女孩子和男孩子第一次约会,男孩 子迟到了。男孩子对女孩子说:“不好意 思,我刚刚去找我的心理医生了,在他那 里耽误了一点时间!”
倩倩的烦恼

倩倩在小学一直是班级里的小干 部,虽然学习成绩不是十分拔尖,
例 但是特别有集体荣誉感,对班级事
分 务也很热心。初中入学后,倩倩毛
析 遂自荐担任了临时班长,工作上也
是任劳任怨、尽心尽力。没想到在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二课计划引领学习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二课计划引领学习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二课计划引领学习引言心理健康在小学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素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二课的计划,以促进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培养积极发展的心态。

一、课程目标1. 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了解不同的情绪和情感,并认识到它们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学会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表达,并尝试运用积极的方式来表达情感;- 掌握管理负面情绪的技巧,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

2.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情绪识别与情感表达能力,增强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提高情绪管理能力,以建立积极健康的心态。

二、教学内容1. 引入活动:通过展示不同情绪的图片和卡片,引导学生回忆他们在不同情境下所感受到的不同情绪,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2. 情绪认知:通过故事、视频、角色扮演等形式,介绍不同情绪的特征和表达方式,如开心、生气、难过、紧张等。

3. 情绪表达:引导学生以身边的例子,讨论不同情绪下可能产生的行为表现,并指导他们以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如通过沟通、写作、绘画等。

4. 情绪管理:讨论负面情绪对个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教授一些简单的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积极思考、寻求支持等。

5. 总结回顾:帮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重点强调课程目标,并鼓励他们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策略1.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互动交流,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2. 情景模拟:通过故事、角色扮演等形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不同的情绪和情感,提高情感认知和情绪表达能力。

3. 多样化教学: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和方法,如图片、视频、游戏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四、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一:情绪反应游戏制作不同情绪的卡片,每位学生从中抽取一张卡片,根据卡片上的情绪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其他学生猜测该情绪并给予反馈。

心理健康第二课堂活动方案

心理健康第二课堂活动方案

一、活动宗旨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工作,营造校园的心理教育氛围,引导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帮助他们适应校园生活,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心理素质,积蓄持久成长动力,促进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营造关注心理健康、创建和谐示范校园的良好氛围,屏峰学校决定开展以“关爱心灵,全面发展”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二、活动主题:关爱心灵,全面发展三、活动目的:1、旨在普及心理健康常识,提升心理健康工作水平,2、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提高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心理健康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3、学会心理调适的基本技巧,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4、让更多的同学进一步意识到,在认真学好知识的同时,还应积极地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四、活动时间:20xx年3月20日五、活动内容:(一)倾听心灵的声音——温馨校园广播活动目的:通过校园广播宣传心理健康的小故事,小常识,让学生了解心理学,引导广大学生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学会心理调适的基本技巧,为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氛围。

(二)让心理健康融入我们的学习生活活动主题:心灵的成长活动内容:周一学生国旗下讲话的内容为“让心理走进我们的学习生活”。

从学生自身的实际出发,让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

活动目的:中小学生对学习的认识不够,因此呼吁大家在学习中运用心理知识,将学习变更加有趣。

活动时间:每周一升旗仪式(三)书香苑——心理知识板报活动主题:书香苑——心理知识普及与宣传活动内容:每个班出一期有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为主题板报。

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标准、人际相处技巧、心理保健、生理知识等板块。

活动目的:宣传心理学知识,扩大学生视野,使学生走近心理,亲近心理。

通过让学生了解心理学基本知识与掌握心理调节方法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健全自己的心理。

二年级 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课备课

二年级 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课备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通过图例解读引导学生自觉意识到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及如何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目标:1、知道良好的生活习惯的重要和自觉纠正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惯,培养对自己生命负责的态度以及勤俭节约的美德。

2、认识到健康对人的意义,了解危害我们健康的事物和行为,初步掌握维护身体健康的知识。

3、了解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怎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教学难点:明白怎样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教具学具:多媒体光盘课件。

第二课心理健康哆来咪

第二课心理健康哆来咪

第二课心理健康哆来咪学习目标现在社会青少年犯罪越来越多,而他们的理由说去来往往让人觉得可笑,为了可笑的理由去杀人或者犯罪,是青少年心理未受到健康引导的典型表现。

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认为,儿童与青少年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时代,各种习惯和行为模式,都在这时奠定基础,如果有一个好的开始,将来可使孩子们的品德智力得到健康的发展;如果在此时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卫生,那么,希望孩子成人后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就比较困难,甚至是不太可能的了。

所以,在孩子人格形成期,如果出现一些不能掌控的问题存在,需要寻求专业的机构帮忙,不要耽误孩子的人生心理健康是指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且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能自尊、自爱、自信而且有自知之明。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培养身心健康社会公民为目的,通过运用健康管理的方法,以校园环境、功能环境的改善为主,人文环境的改善相配合,为老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提供科学、健康、专业的指导。

“新健康教育”在学校建设了专门的健康指导室(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长期驻校,以开设心理课程和开展课外活动等方法引导学生的健康心理发展。

同时,开设“亲情聊天室”,为亲情的连接打开通道,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铺就一条畅途。

[编辑本段]心理健康的深层次了解:心理健康对于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就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其特征如下:智力正常这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劳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情绪稳定与愉快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它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意味着机体功能的协调。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行为协调统一,其行为受意识的支配,思想与行为是统一协调的,并有自我控制能力。

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相互矛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混乱,语言支离破碎,做事杂乱无章,就应该进行心理调节。

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生活在社会中,就要善于与人友好相处,助人为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小学心理健康第二课《目标引领我》教案

小学心理健康第二课《目标引领我》教案

小学心理健康第二课《目标引领我》教案目标引领我:培养小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目标引言:心理健康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部分,本文将介绍小学心理健康第二课《目标引领我》的教案。

这节课旨在通过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向上的学习目标,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达到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目的。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目标的重要性和作用。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目标。

3. 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学习动力。

二、教学准备1. 教材:《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2. 图片、多媒体设备3. 学生作业本和笔三、教学过程步骤一:激发兴趣(15分钟)1. 老师用图片或故事引入话题,让学生讨论目标的重要性。

2. 提问学生:你们平时学习时都会有什么目标?目标对于你们的学习有什么作用?步骤二:目标的种类(15分钟)1. 老师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展示,向学生介绍不同种类的目标,如学习目标、运动目标、兴趣爱好目标等。

2. 学生自由讨论并列举自己的目标。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树立目标?目标对我们有哪些好处?步骤三:制定目标(20分钟)1. 老师给学生讲解目标制定的原则和方法,如明确性、可实现性、时限性。

2.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作业本上制定一个具体的学习目标,并附上实现目标的计划和时间表。

步骤四:目标的激励和实施(20分钟)1. 老师介绍一些目标实现的激励措施,如奖励自己、和朋友分享等。

2. 学生讨论目标实施中可能面临的困难,并找出解决方法。

3. 学生将自己的目标和实施计划互相交流并提供建议。

步骤五:目标达成后的总结(15分钟)1. 学生通过写日记或小组讨论的方式,总结目标达成的过程和收获。

2. 学生将自己的总结和感悟分享给他人。

四、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目标和计划贴在墙上或课桌上,以提醒自己时刻关注目标。

2. 学生可以定期反思目标的实施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二课我要学本领鄂教版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二课我要学本领鄂教版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二课我要学本领鄂教版作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是我们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鄂教版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二课中,我们学习了“我要学本领”,这是一堂内容丰富、有启发性的课程,旨在帮助我们培养实用的能力和素质。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节课的内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我要学本领”这节课主要围绕培养实用的能力和素质展开,它一共分为三个部分:选择自己的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和坚持不懈地学习。

首先,在选择自己的学习目标时,我们需要明确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兴趣和优势,因此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领域。

例如,有的同学喜欢艺术方面的知识,可以学习绘画、音乐等;有的同学喜欢科学方面的知识,可以学习实验、观察等。

通过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目标,我们会更有动力和热情地追求知识。

接下来,我们需要学会制定学习计划。

制定学习计划是实现学习目标的重要步骤。

首先,我们要明确学习目标的具体内容,然后根据目标的难易程度和时间安排制定合理的计划。

制定学习计划时,我们可以采用分段计划的方法,将学习目标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设立一个小目标。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和进程,并且通过逐步完成小目标的方式,增强信心和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学习计划一定要合理安排时间,充分利用好每一天的时间,做到高效学习。

最后,坚持不懈地学习是实现学习目标的关键。

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

我们应该养成每天都有学习计划的好习惯,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学校,都要保持自律和专注。

当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而是要寻找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法,或者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相信自己的能力,坚持下去,成功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通过学习“我要学本领”的课程,我们可以获得很多好处。

首先,我们可以在学习中培养实用的能力和素质,不再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而是能够拓展自己的学习领域。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设定学习目标和制定学习计划来提高时间管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六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二课调节好自己的情绪

六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二课调节好自己的情绪

六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二课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六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二课: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一、教学目标1. 知道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2. 明确自我管理的意义。

3. 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二、教学重点1. 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2. 自我管理的意义。

3. 调节自己的情绪。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自我管理。

2. 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问学生们生活中遇到过的情绪,例如高兴、悲伤、愤怒等,来引导学生进入情绪管理的话题。

2. 情境(10分钟)学生阅读三个场景,然后回答问题。

这些场景是:- 小明考试得了很低的分数,感到非常沮丧。

- 某个同学在班上把小明的书夺走了,小明感到很生气。

- 小红的姥姥去世了,小红感到非常难过。

问:你认为这些情况是否常见?你有没有经历过?你觉得这些情绪是好的还是坏的?在这些情境中,你会怎样做?3. 讲解(20分钟)1. 什么是情绪管理?情绪管理是指有意识地处理自己的情绪(如愤怒、焦虑、沮丧、悲伤等),以实现更好地适应和应对环境中的情境、人际关系等的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身心健康状态。

2. 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情绪管理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重要的影响,它可以让我们调节好心情,保持健康的心态,对我们的学习、工作、人际关系等都有帮助。

3. 如何自我管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自我管理:- 知道自己的情绪:意识到自己当前的情绪状态,了解自己所经历的情绪和原因,并对自己的情绪做出合适的反应。

- 自我观察:了解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寻找可以改善的方向。

- 认知调控:通过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减少不合理的认知,提高自我调节和适应能力。

4. 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当我们遇到困难、焦虑、烦躁、失落等情绪感受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调节:- 心理预备:提前做好情绪调节的准备工作,比如深呼吸、小憩、聆听音乐等,让身心充分放松,放松心情。

- 积极思考:把注意力转移开来,积极寻找自己的利益,采取一些可以解决问题的行动。

养成好习惯,让心灵更加健康——四年级下册心里健康教案第2课教案

养成好习惯,让心灵更加健康——四年级下册心里健康教案第2课教案

养成好习惯,让心灵更加健康——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2课教案小学阶段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之一,孩子在这个时期里的身心发展非常重要。

很多父母关注的是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但是同时也不能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不仅是一个人幸福感的来源,还对孩子的整个身心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健康习惯。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基于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2课教案,为大家介绍如何帮助孩子养成好的心理健康习惯。

教案概述:本课程通过“压力和情绪的关系”这一主题,让学生了解压力产生的类型和原因,并教导学生如何合理应对。

同时,课程通过了解压力的类型,让学生自省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习惯。

让孩子了解压力压力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一种感受,不同的压力来源和程度都会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

我们在教育孩子时需要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压力,它有哪些来源,以及如何应对这些压力。

1.什么是压力为什么有些人经常感觉生活无法承受,其实是因为身体和精神在面对各种生活事件时,应对不当的累积。

我们把这种应对不当时的累积称为“压力”,压力是身心紧张的感受。

2.压力的来源压力的来源有很多种,例如学习、家庭、朋友以及自身心理等方面。

而在这些来源中,最常见的是学习和家庭。

对于学生而言,学习压力会来自于考试成绩的好坏、任务的完成情况等。

而对于家庭而言,家庭关系不和谐、家庭经济状况、家长的期望等也可能会产生压力。

3.如何应对压力对于压力,我们需要学会如何应对。

我们可以学习放松的方法,例如深呼吸、冥想、音乐、运动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放松身心,有效缓解压力。

同时,我们也可以寻求帮助,例如家庭成员、老师、同学等,和他们交流,分享自己的烦恼,寻求帮助和建议。

帮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习惯了解压力以后,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习惯,让孩子能够在面临挑战的时候感到自信和乐观。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有助于减轻压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二课学习贵在多问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二课学习贵在多问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二课学习贵在多问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至关重要。

作为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的一部分,第二课的主题是学习贵在多问。

通过这一课程,我们旨在帮助学生学会正确提问,并培养他们主动探索问题、积极学习的意识。

本文将探讨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二课的相关内容,包括课堂教学的目标、重点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策略。

第二课的课堂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勇于提问的能力,以及积极向老师和同学请教问题的意识。

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勇于面对问题,主动寻找答案,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在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中,我们将介绍提问的意义和作用。

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如果能够善于提问,并且根据问题找到答案,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另外,本节课还将讲解提问的技巧和策略,包括如何提出开放性问题、如何提出具体问题、如何运用各种资源寻找答案等。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讨论问题,并分享彼此的发现。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思考的能力。

其次,我们可以使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让学生分析真实的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活动,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问的技巧和策略。

在课后评价方面,我们可以使用多种策略。

首先,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经历的作文。

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评估学生是否运用了正确的提问技巧,并能够独立解决问题。

其次,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或个人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提问技巧和策略。

这样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同时也便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

除了课堂教学,家庭和学校的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可以在家中进行一些提问的游戏活动,鼓励孩子主动提问,并帮助他们寻找答案。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案第二课健康的生活习惯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案第二课健康的生活习惯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案第二课健康的生活习惯一、教学目标1.了解健康的生活习惯与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的表现形式,认识到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我们身心健康以及不良生活习惯可能的后果。

2.能辨识健康的生活习惯与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体会良好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3.激发学生培养健康生活习惯的意识,能以积极的态度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

本课的重点是了解健康的生活习惯与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的表现形式。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的重点是了解健康的生活习惯与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的表现形式。

本课的难点是激发学生积极改正不良生活习惯的意识,从而以积极的态度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

三、教学过程:1.天真屋(1)阅读体验。

让学生结合插图,阅读材料,了解乐乐的不良生活习惯。

(2)小结过渡。

同学们,你现在已经了解了乐乐的生活习惯了,你想对乐乐说什么呢2.聊天室(1)讨论交流。

你觉得乐乐的生活习惯健康吗这些习惯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2)体验分享。

你觉得乐乐应该怎样改变生活习惯(3)总结归纳。

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不利于身体健康。

1/23.游戏角(1)小小的我。

你觉得自己的哪些生活习惯是不健康的,哪些是健康的写下来,并演一演。

(2)分享交流。

学生分享自己的习惯并自己评价鼓励,其他学生予以评价。

把写有“不健康的习惯”的纸条丢到垃圾桶里。

(3)知识竞赛。

师生互动进行健康知识竞赛,帮助学生了解健康生活习惯。

(4)总结归纳。

通过这次健康知识小竞赛,你有什么感受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健康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要,能使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生活更加幸福。

4.加油站(1)自我评价。

挑选自己的一个好习惯,给大家讲讲是怎样养成的,你喜欢这样的自己吗(2)同伴互评。

你喜欢刚才同学所说的健康习惯吗(3)归纳总结。

健康的生活习惯可以让我们身体棒棒,心情舒畅,对我们的学习也大有好处。

5.亲子分享(1)牵手父母。

回家把学到的健康生活习惯与爸爸妈妈分享,并制订家庭计划与爸爸妈妈互相监督。

(2)总结提升健康的生活习惯受益终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培养健康心理第一节坚强面对生活教学目的、要求:1、客观认识自我,并学会主动适应环境。

2、追求自信自强的意识。

教学难点、重点:客观了解和评价自己,增强自我的适应能力。

复习提问:你对什么职业感兴趣,感兴趣的理由是什么?导入新课:阅读教材提供的节首案例,说说对自己的启示是什么?活动提示采用学生阅读后回答问题的方式。

教师的引导性提问可以采用诸如“案例中的人物在心理上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自己感觉当前的心情如何? ”“有什么烦恼和困惑吗? ”“你认为心理健康和个人成长是怎样的关系?”讲授新课:一、客观认识自我1.青春期心理的表现。

本部分内容学生应该有所体验和体会,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具体感受来说明青春期心理的表现,然后引出对职业学校学生心理的特殊性的讨论。

对青春期心理特征而言,主要应说清“动荡性”“自主性”和“闭锁性”在行为上的表现。

特别应注意不能把青春期的正常心理表现看成是心理问题,但要注意预防这种心理现象在某种条件下产生的不良后果。

青春期心理特征及其表现:动荡性。

在这一时期,同学们的身体发育已达到成人的水平,而心理的发展却相对滞后,在理智、情感、道德、社交等方面还都未成熟。

由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心理发展和社会意识发展之间的不平衡,使我们常表现出一种成熟前的动荡性,表现在知、情、意、行等各方面。

自主性。

青春期正处在脱离父母的时期,被称为“心理上的断乳期”。

在这个时期,青年人的自我意识明显增强,独立思考和处理事务的能力也有所加强。

对社会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感兴趣,喜欢探听新鲜事,很想像大人一样对周围的问题做出褒贬评价。

对社会活动的参与也日趋活跃,有一定的自治、自理、自立的要求。

在心理上和行为上表现出了强烈的自主性,思考自己的未来生活,急切地希望像成人那样步入社会,甚至认为通过模仿成人的社会行为,来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获得别人对自己长大的认可,颇具“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

闭锁性。

内心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不会轻易表露心扉,非常注重自我的所谓“隐私”和“秘密”。

李娜今年刚满15周岁,就读于一所重点职校。

她平时活泼开朗,但总是把日记本锁到抽屉里,好像有十分秘密的事。

另外,自上初中后,李娜越来越不愿和父母坐在一起聊天。

每当父母问她有没有心事时,她总是回答“没什么”。

李娜的父母很奇怪,常担心李娜是不是在外面学坏了。

莫非她的日记本里有什么秘密的事? 有一天,李娜父母看到日记本放在枕头下没锁好,急忙拿出来翻看,只见里面记着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

这时恰好李娜从外面回来,看见父母正在看她的日记,脸一下子便白了,她一把夺过日记本冲着父母嚷道: “你们怎能这样?”爸爸妈妈愕然地站在那儿,好一会儿都回不过神来,他们不明白李娜为什么连父母都不信任了……联系青春期心理,你能替李娜的父母解答吗?活动提示可采用教师主导下的集体作答方式,即教师展示案例内容,然后以提问作答方式让学生思考后回答,并要求学生简要说明理由。

注意引导学生从“心理的闭锁性”出发,进一步得出“心理闭锁性”原因在于“自主性”的增强。

从李娜“暴怒”的表现看,说明了“心理的动荡性”,也就是反应过激。

2.客观了解和评价自己。

这部分内容要讲清三个问题:一是“成人感”的表现问题,教师应着重说清如何正确表现“成人感”。

在职业学校中,许多同学开始用“世俗”的眼光打量社会,甚至模仿成人的行为来处理人际关系。

这种强烈的成人感,一方面能促使自我独立意识的形成,另一方面,由于认知的偏差,也会导致盲目地模仿,偏激地看待问题,甚至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社会心理。

为此,教师应结合讲课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成人感。

要求学生把它作为培养自己独立性、意志力和追求远大理想的原动力。

切不能盲目自大,置家长和老师的教导和嘱咐于不顾,养成“我行我素”的不良习惯。

二是“就业需要”的问题,这部分内容可以联系第一课的有关内容进行讲解。

面对“我要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怎样才能就业”等问题而引发的困惑和焦虑,教师应引导学生把这种焦虑转化为自我发展的动力,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要注意防止使自己处在茫然不知所措之中,甚至在个别方面出现行为退缩、逃避现实的情况。

如果说高中学生是面临着巨大的“高考升学”的压力,职校学生则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就业”的压力。

三是“成就动机”的问题,讲这个问题的目的是激发学生追求成就的欲望。

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在“成就动机”上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同样是风华正茂的青年,为什么我们自己认为我们不行? 同样是人生之舟刚刚起航,为什么我们自己降下了前进的风帆? 鼓励学生在主动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积极摆脱这种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认识,努力走一条适合自己成长的道路。

按照教材第31页“活动天地”的要求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

活动提示本活动应以学生个体为单位展开。

其中第一步是自我评价,即“自画像”,第二步是他人评价,即“照镜子”(可让相邻的同学填写,也可自由组合)。

需要提醒学生的是,无论是自我评价,还是评价他人,都要独立进行,依据自己的感觉,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地填写,不要随意应付,胡乱对待。

也不要询问别人, 讨论后填写。

如自己不清楚, 可以不填该内容。

本活动的前两步应在课堂内由教师指导完成,并要求收回其他同学填写的表格。

第三步,即自我总结应让学生课后冷静思考后,书面完成。

自我总结可作为课后作业。

二、学会主动适应1.认清环境的变化。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环境变化的内容,体会环境变化对自己心理的影响。

因此可先让学生阅读教材,然后让学生以自己的感受为例,说明生活环境的改变、学习环境的改变和人际关系的改变的内容。

引出“应该如何面对环境的变化,保持健康的心理”问题的讨论(可结合教材第34页的“媒体聚焦”)。

教师不必对以上三个方面的具体变化作过分详细的分析。

2.增强自我适应的能力。

这是“学会主动适应”的关键点和落脚点,因此,这是本部分教学的重点内容。

教学中应重点突出“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接受现实、正视现实”和“确立合适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三个方面的讲解,对“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只要简单提及,放到第三节加以详细说明。

第一,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

独立生活的能力包括生活上的自理能力、独立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独立解决生活中所遇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应重在鼓励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独立,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养成,在现实的矛盾解决中锻炼。

有不少同学都是父母心中的“宝贝”,是家长抚爱和照顾的对象,从小缺乏必要的社会适应性训练,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

在入学时,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家长为孩子提行李、整理床铺、办理各种入学手续,有的家长还不放心,经常到学校来探望,,这种“保姆式”的关心,常常会使有的同学不能很快地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当父母走后开始独立的生活时,常有茫然不知所措的感觉,不会自己洗衣服,不会合理安排生活开支,不会处理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从而引发孤独、自卑、苦闷、烦躁等不良情绪,给心理健康带来隐患。

这就是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表现。

第二,接受现实、正视现实。

部分的教学应该注意围绕如何正确看待现实的问题展开教学。

在教学中应首先说明人们不能正确面对现实的原因,常常在于人们头脑中不合理的信念。

如一位同学因为没有考上高中而烦恼,而他烦恼的原因实际上来自于“我只有考上高中才能读大学,只有大学毕业才会有出息,现在没有考上高中,对自己来说是人生的重大失败,自己的一辈子也就没希望了”这样不合理的信念。

假如他认为“无论什么样的学校,只要自己努力都会成才,职业教育也是成才之路,只要掌握过硬的岗位技能,自己还是有希望的,不必悲观沉沦”,那么,他就会很快适应现在的环境,努力发展自己。

所以,不合理信念是人们正确看待现实的意识障碍,要坚决破除。

接下来,可以组织学生阅读“资料卡片”的内容,分析所列的不合理信念对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影响。

讨论教材第36页“资料卡片”中所列的为什么是不合理的信念。

第三,确立合适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

积极地适应是人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不论满意与否,都能发挥主动性,积极地学习、工作和生活,使自己得到发展。

消极的适应则是个人认同、顺应了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压抑了自身具有的发展潜力,其结果是环境中的不良因素改变了人。

改变是对自我的全部或部分的否定和更新,对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就是要尽快地适应现在的学习要求,在生活、学习等各方面,改变原有的习惯和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对新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不了解、不熟悉,往往会有焦虑、痛苦和烦恼的感觉,这是正常的,只要坚持按照学校的要求去做,就会很快适应的。

第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人才会有归属感和安全感,心情才能愉快。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学会主动关心别人,主动敞开自己的心扉。

只有真诚的付出,才能得到真诚的回报。

三、追求自信自强1.培养自信品质。

这部分主要是介绍如何从“态度”和“信念”的角度,形成追求自信和自强的习惯。

我们在校学生如何培养自己自信自强的积极心态呢?第一,热情面对生活。

第二,树立“我能行”的信念。

第三,体验成就感。

开展《优点轰炸》活动。

活动提示小组成员轮流被别人指出优点,每个人只对被谈论者指出一个确实存在的优点,被谈论者只允许静听,不必做任何表示。

注意体会被大家指出优点时的感受。

小组成员讨论:被大家指出优点时有何感受? 是否有一些优点是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的? 是否加强了对自身优点、长处的认识? 指出别人的优点时你有何感受?请学生谈感受:被别人指出优点时感到很高兴;大家指出的大多数优点和我以前认识到的完全一致;有许多优点是我以前没有发现的,这使我加强了对自身优点和长处的认识;指出别人的优点时,我会想这一点我不如他,应该向他学习等等。

教师赠言:“将自己的每一条优点都列出来,用赞美的眼光去看它们,经常看,最好能背下来。

通过集中注意于自己的优点,你将在心理上树立信心:你是一个有价值、有能力、与众不同的人。

2.正确面对挫折。

挫折是对人的自信自强的一种考验,也是一种锻炼。

教师应从“正确认识挫折”和“积极面对挫折”这两个方面进行教学。

对于如何正确看待挫折问题,应该把握挫折的普遍性,把挫折看成是人生必然遇到的问题。

挫折对人的发展存在不利的一面,但只要正确对待,也可以转变为有利的因素,其关键就是要把挫折看成是对自己的考验,从中汲取前进的力量。

积极面对挫折还应该学会减轻挫折产生的伤害。

如及时转移注意点、学会坚强、确立坚定的信念和奋斗目标。

布置作业:1.课后认真思考并书面完成“探究与实践”中的“感悟箴言”。

2.要求学生课后根据“探究与实践”中的“学以致用”的要求,开展自我训练活动。

3.完成习题册第一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