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分支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简称结核杆菌,首次由德国科学家Robert Koch于 1882年由肺结核病人的痰液中分离得到,并被证实为结 核病的病原菌核杆菌在分类上隶属于放线菌目、分支杆 菌科、分支杆菌属,是种不能运动、不产芽孢、专性需 氧的短小杆菌。菌体-般细长、略弯曲,端极钝圆,多呈 单个或分枝状排列,大小约1-4×0.4μm。
革兰氏染色呈阳性;Ziehl -neelsen抗酸染色呈红色 ,非抗酸性细菌则呈蓝色。结核杆菌的抗酸性主要取决 于其胞壁内所含的分枝菌酸残基,亦和其胞壁固有层的 完整性有关。
이 문서는 나눔글꼴로 작성되었습니다. 其意义
02 治疗性结核病疫苗的种类 2.1 活载体疫苗 2.2 亚单位疫苗 2.3 DNA疫苗 2.4 全菌灭活疫苗 2.5 其他疫苗 03 结核病治疗性疫苗的研究现状 04 结核病治疗性疫苗的展望
12 / 12
END! 感谢观看
이 문서는 나눔글꼴로 작성되었습니다. 설치하기
10 / 12
04 展望
结核疫苗快速发展,并能对致病性结核杆菌产 生保护性免疫应答,为TB的防治带来了希望。然而, 迄今还没有一个重组疫苗能达到BCG的免疫水平。 其原因在于,重组疫苗虽可激活免疫系统,但不能 引起长期特异性的细胞免疫记忆,所以开发一种与B CG协同的、可产生长效免疫应答的疫苗十分重要。 初免-加强免疫策略的出现,有效联合了BCG与新型 结核疫苗,为预防结核、诱导机体产生长期免疫保 护作用提供了可能。
等
MTB肝素结合血凝
素
DNA疫苗
HG85 A/B
临床前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 嵌合 DNA疫苗 A 医学科学院(吴雪琼) g85A/Ag85B 等
肺结核重要知识点总结

肺结核重要知识点总结一、病原学1. 结核分支杆菌是引起结核病的主要病原体。
目前,已知的结核分支杆菌主要有结核分支杆菌复合体和非复合体结核分支杆菌两大类。
2. 结核分支杆菌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呼吸道、肠道和皮肤黏膜。
其中,通过呼吸道传播是最为常见的传播途径。
二、流行病学1. 全球范围内,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的主要。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每年全球有约1000万人感染结核分支杆菌,其中有约150万人死于结核病。
2. 结核病的发病率主要与社会经济条件、卫生条件、饮食习惯、环境污染等因素密切相关。
三、临床表现1. 结核病的潜伏期比较长,通常为数年。
在潜伏期内,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2. 当患者的免疫力下降时,结核病会出现激活,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如咳嗽、咳痰、发热、体重下降、乏力等。
四、诊断1. 结核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2. 常见的诊断方法有胸部X光片检查、痰检查、结核菌素试验、结核分支杆菌培养等。
五、治疗1. 结核病的治疗主要依靠抗结核药物治疗。
通常采用多种抗结核药物联合使用,以防止抗药性的产生。
2. 结核病治疗的疗程通常为6个月至9个月不等,需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用药,并定期复查。
六、预防1. 结核病的预防主要包括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接种结核疫苗等。
2. 对于接触到结核患者的人群,可以考虑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和定期随访。
七、肺结核与HIV/AIDS的关系1. HIV/AIDS病毒可以降低机体免疫力,增加肺结核的感染率和发病率。
2. 对于HIV/AIDS患者来说,预防和治疗肺结核尤为重要,避免结核病和HIV/AIDS相互激发,增加患者的健康风险。
总的来说,肺结核作为一种慢性传染病,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普遍性和重要性。
掌握肺结核的重要知识点,对于预防和治疗肺结核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仅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肺结核,还能够为肺结核的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结核分枝杆菌菌落特征

结核分枝杆菌菌落特征浅析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是引起肺结核的
主要病原体,由于其生长缓慢、抗药性强而且易滋生成株,对于它的
研究需要对其菌落特征有所了解。
观察结核分枝杆菌的菌落可以看出,其形态呈不规则的凹凸形状,边缘不规则而且很粗糙,色泽呈暗黄色或灰白色,质地较硬,且会随
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硬而脆,同时会释放出一种木香味道。
此外,结
核分枝杆菌的菌落侵袭能力较强,容易扩散并感染周围组织。
对于结核分枝杆菌的研究,菌落特征是了解其生长情况的重要工具。
针对菌落特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菌落形态、
边缘形态、色泽及质地、味道等。
掌握这些细节,可以更好地了解结
核分枝杆菌的生长情况,为各类研究提供更多的参考。
此外,还应当
清洗好实验器材和保障实验室质量,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结核分枝杆菌防治原则

结核分枝杆菌防治原则
结核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其病原体为结核分枝杆菌。
为了防止和控制结核病的传播,以下是结核分枝杆菌防治的原则:
1.早期诊断和治疗。
早期发现和治疗结核病是预防结核病传播的关键。
当出现结核病症状时,应及早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2.规范化治疗。
治疗结核病需要长时间、耐心和坚韧不拔的努力。
遵循规范化治疗方案可以有效地控制结核病的传播。
3.患者隔离和保护。
结核病患者需要进行隔离和保护,以防止病菌传播。
在进行隔离和保护时,应注意卫生和防护措施。
4.健康教育。
对公众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人们对结核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控制结核病的传播。
5.加强监测和管理。
加强对结核病的监测和管理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结核病的传播。
在监测和管理过程中,应注意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应用。
综上所述,结核分枝杆菌防治的原则主要包括早期诊断和治疗、规范化治疗、患者隔离和保护、健康教育以及加强监测和管理。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结核病的传播,保障公共健康。
- 1 -。
结核分支杆菌致病机制与免疫

结核分支杆菌致病机制与免疫结核分支杆菌是一种引起结核病的病原体,其致病机制和免疫反应一直是研究的重要领域。
本文将阐述结核分支杆菌的致病机制和免疫反应,以期对结核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结核分支杆菌是一种短小、略带弯曲的棒状细菌,具有抗酸染色特性。
它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引起肺部感染,也可导致其他器官和全身感染。
结核分支杆菌致病机制复杂,涉及到多个因素,如细菌的毒力、细菌的数量、机体免疫力等。
结核分支杆菌的致病机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细菌黏附于呼吸道上皮细胞,定植后进入肺泡和支气管,进而侵袭肺组织;细菌在肺组织内繁殖,形成结核结节,进一步破坏肺组织,导致肺功能受损;细菌可经血液传播至全身,引起全身感染,如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腹膜炎等。
结核病的免疫反应包括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自身免疫等。
在感染早期,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被激活,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这些细胞因子可以激活其他免疫细胞,形成免疫应答。
随着病情发展,细胞免疫逐渐发挥主要作用。
CD4+和CD8+细胞被激活,产生一系列细胞因子,如干扰素-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等,这些细胞因子可以促进巨噬细胞杀伤细菌,形成长期保护性免疫。
体液免疫在结核病免疫中也具有一定作用。
抗体如IgG、IgA等可以与细菌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进一步激活补体系统,产生炎症反应。
自身免疫在结核病中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针对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的自身免疫反应可以清除细菌,减少病变范围。
结核分支杆菌的致病机制和免疫反应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过程。
对于结核病的预防和治疗,需要深入研究结核分支杆菌的致病机制和免疫反应,以便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发展过程。
需要加强公共卫生教育,提高大众对于结核病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对于结核病的治疗和预防将会有更加深入的研究成果涌现。
结核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是导致结核病(tuberculosis,TB)的病原体,全球每年有数百万人感染此病。
结核分支杆菌

结核分支杆菌结核分支杆菌是一种引起结核病的重要病原微生物。
它属于革兰氏阳性菌门,酸杆菌目,分支杆菌科。
结核分支杆菌主要包括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和波氏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bovis)等两个物种。
这两个物种在致病性、传播途径和临床病症上存在差异。
结核分支杆菌是一种耐酸菌,这意味着它可以抵抗胃酸,穿过人体的自然防御屏障。
当结核分支杆菌进入人体后,它们会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至呼吸道,例如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
此外,结核分支杆菌还可以通过经验性接触传播,例如与结核病患者共用衣物、餐具或通过亲密接触等方式。
结核分支杆菌感染人体后,通常会进入休眠状态,形成所谓的原发感染灶。
这时的病者可能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仍具有传染性。
当人体的免疫力下降时,例如长期患有艾滋病、接受器官移植或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下,结核分支杆菌可能重新激活,引起所谓的继发性结核病。
结核病主要通过肺部感染,但也会影响其他器官,如骨骼、淋巴结、肠道和脑膜等。
典型的肺结核病症状包括咳嗽、咳痰、胸痛、乏力、发热以及体重下降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临床表现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有些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或症状非特异,容易被误诊。
结核分支杆菌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以及实验室病原学检测,如菌落培养和PCR等。
目前,结核分支杆菌对常规抗生素的敏感性逐渐下降,多重耐药结核病(MDR-TB)和极耐药结核病(XDR-TB)的发生率也在上升。
因此,选择合适的抗结核药物方案非常关键。
此外,结核病的治疗通常需要长期使用药物,患者需要依从治疗计划以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
为了控制结核病的传播,各国纷纷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强化结核病的监测和报告、提供免费的诊断和治疗服务、推广结核疫苗接种(如卡介苗)、加强感染控制和教育宣传等。
全球结核病联盟和世界卫生组织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总之,结核分支杆菌是一种具有严重危害性的病原微生物。
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要求

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要求结核病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其病原体是结核分枝杆菌。
为了对这种病原体进行研究和诊断,需要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要求。
1. 培养基的选择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嗜氧菌,因此需要在含有足够氧气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同时,由于这种菌对酸碱度比较敏感,因此需要选择pH值在6.5至7.5之间的培养基。
MIddlebrook培养基被广泛用于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它含有牛肉提取物、蛋白胨、甘油和酚红等成分。
2. 消毒和净化在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前,需要对培养器具进行消毒和净化,以避免外来微生物的污染。
通常使用高温高压法或者化学消毒法进行消毒,然后用无菌水或酒精进行净化。
3. 脱毒由于结核分枝杆菌会产生毒素,因此在培养前需要将菌体中的毒素去除。
使用热牛血清进行脱毒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先将菌体用热水清洗干净,再用热牛血清进行淹洗,最后用无菌水洗净。
4. 接种量和温度结核分枝杆菌的接种量和温度对其生长和繁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接种量应当足够,不过也不能太多。
高密度接种会导致细菌之间竞争,从而导致细菌繁殖速度减缓。
温度应当控制在35-37度之间,这样才能创造出适合细菌繁殖的环境。
5. 培养时间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生长缓慢的细菌,在进行培养时需要耐心等待。
在使用Middlebrook培养基进行培养时,需要约4至6周的时间。
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对菌落进行观察,以了解其生长情况。
以上就是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要求,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想要更好地对结核分枝杆菌进行研究和诊断,需要加强对这些培养要求的了解和掌握。
结核分枝杆菌的代谢途径及其致病机制

结核分枝杆菌的代谢途径及其致病机制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是引起肺结核病的主要病原体。
其生存于寄主机体内,依靠利用不同的代谢途径获取所需的营养物质来生存和繁殖。
本篇文章将介绍结核分枝杆菌的代谢途径及其致病机制。
一、碳代谢途径碳代谢途径是细菌体内获得能量和营养物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结核分枝杆菌有三种主要的碳代谢途径,包括三羧酸循环(TCA循环)、吲哚乙酸途径和甘露醇磷酸途径。
其中,TCA循环是主要的代谢途径,包括能够将糖类、脂肪酸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转化为能量的关键酶类。
而吲哚乙酸途径则是通过利用色氨酸来进行生长和代谢的,而甘露醇磷酸途径则是通过转化鸟氨酸和甘露醇来获得能量和营养物质。
二、氮代谢途径氮代谢途径是细菌体内获得氮元素和合成必需氨基酸的重要途径之一。
结核分枝杆菌的氮代谢途径包括谷氨酸合成途径、谷氨酰胺合成途径、天冬氨酸合成途径和尿素循环途径等。
其中,谷氨酸合成途径是细菌体内获得重要氨基酸的主要途径,而尿素循环途径则是将嘌呤碱基氨基酸分解为能够利用的氮元素的途径。
三、脂代谢途径脂代谢途径是细菌体内获得能量和脂类营养物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结核分枝杆菌的脂代谢途径包括β-氧化途径、β-氧化酶途径、异十四酰辅酶A途径等。
其中,β-氧化途径是最主要的脂代谢途径,其主要作用是将长链脂肪酸转化为丙酮酸来进行代谢。
四、致病机制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病症的主要机制是其能够干净利落地侵入宿主细胞并且幸存其中。
在细胞内,它通过特殊的逃逸机制和免疫逃逸机制来避免免疫系统的攻击和清除。
同时,结核分枝杆菌也能够通过调节代谢途径来适应宿主内特殊的环境,比如低氧和低营养状态。
这一能力有助于保持其在宿主体内的存活和传播,从而引起肺结核病等严重感染和疾病。
五、结语结核分枝杆菌的代谢途径和致病机制是其生命活动和病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其代谢途径的深入研究和对其致病机制的理解可以为肺结核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结核分枝杆菌实验报告

结核分枝杆菌实验报告结核分枝杆菌实验报告引言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全球范围内仍然是一种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结核分枝杆菌的特性和传播机制,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
实验一:结核分枝杆菌培养与观察在实验室中,我们使用了含有富集培养基的平板,将结核分枝杆菌接种于其上,并进行培养观察。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我们观察到平板上形成了典型的结核分枝杆菌菌落。
这些菌落呈现出浓密的黄色,形状不规则。
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发现菌落中存在大量的细菌分枝,这是结核分枝杆菌的典型特征。
实验二:结核分枝杆菌的耐酸性测试结核分枝杆菌具有较强的耐酸性,这是其在人体内存活并引发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验证这一特性,我们将结核分枝杆菌接种于含有酸性培养基的管子中,并进行培养观察。
结果显示,结核分枝杆菌在酸性环境下依然能够存活,并在培养基中形成了菌落。
这一实验结果证实了结核分枝杆菌对酸性环境的耐受能力。
实验三: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播途径研究结核病的传播途径多样,其中空气传播是最主要的途径之一。
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以研究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播途径。
首先,我们将结核分枝杆菌培养于含有富集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并将其置于一个密闭的容器内。
随后,我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制造气流,如喷嚏、咳嗽等,观察结核分枝杆菌是否会被气流传播。
实验结果显示,结核分枝杆菌能够通过气流传播,并在容器内的其他培养皿上形成新的菌落。
这一实验结果强调了结核病的传播途径中空气传播的重要性。
实验四: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研究近年来,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给结核病的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
我们进行了一项实验,以研究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
首先,我们将结核分枝杆菌分离培养,并将其接种于含有不同抗结核药物的培养基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我们观察到部分菌落仍能够存活并繁殖,而其他菌落则无法生长。
这表明,这些结核分枝杆菌对某些抗结核药物具有耐药性。
这一实验结果提示了结核病治疗中耐药菌株的存在,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治疗策略。
结核分枝杆菌

问题讨论:
如果一个成年人的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他一定就是结核病人吗?
应用
➢选择BCG接种对象及测定接种效果,结核菌素 反应阴性者应接种BCG;
➢ 结核菌素试验对婴幼儿可做诊断结核病之用; ➢ 可在未接种BCG的人群中作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的流行病学调查; ➢可借用其测定肿瘤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
干酪样坏死 肺
结核结节
局部病变发生快 不易扩散
特点:成人多见,病变发生快。有特异性 பைடு நூலகம்疫,病变不易扩散。
肺外感染:
➢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肺外播散,如 脑、肾、肠、腹腔等
➢大多与结核分枝杆菌L型有关
三、免疫性与超敏反应
免疫性(三个“同时”)
结核病病人发病时机体: 同时有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 同时有抗结核的细胞免疫 同时有迟发型超敏反应(Ⅳ型变态反应)
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的发现
结核分枝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菌,俗名结 核杆菌。
肺结核俗称“肺痨”,是一个古老的疾 病。在几千年前的埃及、印度等文明古国的 文献里就有结核病记载,世界各国的文学经 典作品中也有描述。
1882年3月24日,德国人科霍(Koch)在 柏林生理学会宣布发现结核分枝杆菌,距今 已有124年,结核病这种“白色瘟疫”仍在严 重地威胁人类的健康。
➢生长缓慢,14~18h分裂1次,在固体培养基 上2~5w才出现肉眼可见的菌落。(懒)
➢典型菌落为粗糙型,表面干燥呈颗粒状,不 透明,乳白色或淡黄色,如菜花样。(丑)
抵抗力(四怕、四不怕)
✓四怕 –乙醇 –湿热 –紫外线 –抗痨药物
✓四不怕 –干燥 –酸或碱 –碱性染料 –青霉素等抗生素
注意:
1ml痰液中含有10万个结核分枝杆菌, 在干燥的环境里可以存活6-8个月,能 保持良好的传染性8-10天,据报道:1 个开放性肺结核病人每年可以传播1213人。
描述结核分枝杆菌在罗氏培养基上的生长特征

描述结核分枝杆菌在罗氏培养基上的生长特征结核分枝杆菌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菌,也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的细菌。
罗氏培养基是一种选择性的培养基,可以用于分离和鉴定结核分枝杆菌。
在罗氏培养基上,结核分枝杆菌表现出特定的生长特征。
首先,罗氏培养基对结核分枝杆菌具有很高的选择性。
培养基中含有石蜡和焦磷酸,这两种物质对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而对结核分枝杆菌具有促进作用。
这使得罗氏培养基能够使结核分枝杆菌优先生长,从而更容易分离和鉴定。
其次,结核分枝杆菌在罗氏培养基上呈现出特定的形态特征。
未经处理的结核分枝杆菌形成小而圆润的、光滑的菌落。
菌落呈现出浅灰色或乳白色,并且具有致密的质地。
这种特定的菌落形态有助于鉴定结核分枝杆菌。
此外,结核分枝杆菌在罗氏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较慢。
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速度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一般需要3-6周才能形成可见的菌落。
这是因为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的过程较为缓慢,需要克服培养基中的抑制物质所产生的影响。
在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过程中,罗氏培养基中的石蜡和焦磷酸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石蜡能够提供营养物质和防止氧气的进入,从而提供有利的环境条件。
焦磷酸可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使得结核分枝杆菌能够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尽管罗氏培养基在鉴定结核分枝杆菌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罗氏培养基的制备较为复杂,需要特殊的培养条件和较长的时间。
其次,罗氏培养基对于其他微生物的选择性较弱,可能会存在其他细菌的污染。
因此,在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和鉴定时,需要结合其他鉴定方法和培养基。
综上所述,结核分枝杆菌在罗氏培养基上具有独特的生长特征。
罗氏培养基通过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优先促进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
结核分枝杆菌在罗氏培养基上呈现出特定的菌落形态和生长速度,这有助于鉴定结核分枝杆菌。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罗氏培养基的制备和使用条件,以避免其他微生物的干扰。
结核分枝杆菌

,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03 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04 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与鉴别 05 结核分枝杆菌的流行病学
06 结核分枝杆菌的防治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第一章
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第二章
形态与染色特性
形态:结核分枝杆菌呈杆状或球状 有时呈分枝状或丝状
治疗原则
早期治疗:及早发现并开始治疗以 降低结核病的传播风险。
适量用药: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 和病情等因素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确保药物剂量适当。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联合用药:使用多种抗结核药物联 合治疗以增强疗效并降低耐药性的 发生。
全程治疗:完成整个治疗周期不可 随意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以免影响 疗效和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鉴别诊断:结核分枝杆菌与非结核分枝杆菌在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等方面也存在差异可通过 这些特征进行鉴别。
鉴别诊断:结核分枝杆菌与非结核分枝杆菌在抗药性方面也存在差异可通过药物敏感性试验进 行鉴别。
实验室诊断意义
确诊结核病的重要依据
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疗效
鉴别结核分枝杆菌与其他 细菌
预测耐药性和传播风险
耐药性的产生与防治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耐药性的定义:指病原体对药物产生抵抗力的现象使药物无法发挥应有的疗效。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耐药性的产生原因:长期、大量、不规范使用抗生素等药物导致病原体基因突变产生耐药性。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耐药性的防治措施:合理使用抗生素等药物避免长期、大量、不规范使用;加强病原体 耐药性监测及时发现并调整治疗方案;研发新型药物对抗耐药性病原体。
结核分枝杆菌

• ③硫酸脑苷脂:可抑制吞噬细胞中吞噬 体与溶酶体的结合,使结核分枝杆菌能 在吞噬细胞中长期存活。 • ④蜡质D:是一种肽糖脂和分枝菌酸的复 合物,可从有毒株或卡介苗中用甲醇提 出,具有佐剂作用,可激发机体产生迟 发型超敏反应。
蛋白质
• 有抗原性,和蜡质D结合后能使机体发生 超敏反应,引起组织坏死和全身中毒症 状,并在形成结核结节中发挥一定作用。
结核分枝杆菌 (M.tuberculosis)
昆医附一院呼吸内二科 吕树志
历史
• Figure 1-2: Representation of a woman with pronounced gibbus (Pott's disease?). Momil culture, 200 BC to 100 AD, Sinú River, Colombia (reproduced from Sotomayor 1992, with permission).
变异性
• 结核分枝杆菌可发生形态、菌落、毒力、 免疫原性和耐药性等变异。卡介苗 (BCG)就是Calmette和Guerin 二 人(1908)将牛结核分枝杆菌在含甘油、 胆汁、马铃薯的培养基中经13年230次 传代而获得的减毒活疫苗株,现广泛用 于预防接种。
耐药性
• 在固体培养基中对常用的含异烟肼1mg、 链霉素10mg、利福平50mg能生长的 结核分枝杆菌为耐药菌。耐药菌株毒力 有所减弱。异烟肼可影响细胞壁中分枝 菌酸的合成,诱导结核分枝杆菌成为L型, 此可能是耐异烟肼的一种原因。药物敏 感试验表明对异烟肼耐药,而对利福平 和链霉素大多仍敏感。
• 2.试验方法与意义:常规试验分别取2种PPD 5个单位注射两前臂皮内,48~72h后: 硬结≤4mm者为阴性; 5-9mm为弱阳性; 10-19mm为阳性; ≥20mm或虽<20mm,但局部出现水 泡和淋巴管炎,为强阳性。 若PPD-C侧红肿大于BCG-PPD侧为感染。反 之,BCG-PPD侧大于PPD-C侧,可能系卡介 苗接种所致。
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要求

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要求
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菌。
为了进行结核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控制,需要对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培养。
下面是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要求:
1. 培养基:结核分枝杆菌可以在Lwenstein-Jensen培养基上生长,也可以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
Lwenstein-Jensen培养基是一种富含酪蛋白、蛋白胨等营养物质的固体培养基,pH为6.8-7.2。
液体培养基可以是Middlebrook 7H9或Middlebrook 7H11培养基等。
2. 气氛:结核分枝杆菌需要在氧气充足、CO2含量低的空气中生长。
因此,在培养结核分枝杆菌时应使用普通大气条件下的培养箱或培养室。
3. 温度:结核分枝杆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5-37℃。
4. 时间:结核分枝杆菌在Lwenstein-Jensen培养基上的生长周期为3-6周,而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周期为2-4周。
5. 其他注意事项:在培养结核分枝杆菌时,应注意对培养基和培养器具进行无菌处理;同时,应避免培养基干燥和表面卷曲,以及避免培养容器倾斜。
以上是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要求,需要严格遵守这些要求才能确保结核分枝杆菌的良好生长,为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实验基础。
- 1 -。
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步骤

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步骤
结核分枝杆菌是导致肺结核的细菌,在诊断和治疗肺结核时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
其培养是结核病的基础检查方法之一。
以下是结核分枝
杆菌培养的详细步骤:
1.样本的采集和处理:结核分枝杆菌可从患者的唾液、痰液、胸腔积液等体液中分离得到。
采集样本的时间、采集方式和处理方式都可能影
响分枝杆菌的分离效果。
因此,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采集和处理样本。
2.选择适当的培养基:结核分枝杆菌在不同种类的培养基上生长情况不同。
因此,选择适宜的培养基非常重要。
常用的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基
包括罗氏培养基、勃氏液体培养基、勃氏固体培养基等。
3.制备培养基:制备培养基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或相关指南,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制备好的培养基应该及时使用,过期了就不能使用了。
4.接种:用杆菌种搅拌器将样品混匀,然后将其接种到已经制好的培养基中。
接种时需避免产生气泡,并且将接种匀密均匀。
5.培养条件: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酸碱度等。
常温下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缓慢,所以需要在温度为37℃
的恒温箱中进行培养。
保持培养条件的稳定性和质量是培养成功的关键。
6.处理结果:培养结果一般需要5-12周,要根据培养结果来判断是否检测到结核分枝杆菌。
如果可以检测到结核分支杆菌,可以进行药敏试验,了解分枝杆菌的敏感性和耐药性。
以上就是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步骤。
需要注意的是,结核分枝杆菌在培养过程中的生长情况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严格遵循培养步骤并保证培养条件的合适和稳定,才能提高分离率和检测准确性。
典型结核分枝杆菌的菌落形态

典型结核分枝杆菌的菌落形态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杆菌,它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细菌,因为它具有一种特殊的抗酸性外壳,这使得它能够存活在酸性环境中,例如胃液中。
结核分枝杆菌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会释放出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微小水滴,这些微小水滴可以在空气中漂浮数小时,被其他人吸入后,就会导致感染。
结核分枝杆菌的菌落形态对于诊断结核病非常重要。
在实验室中,通过观察结核分枝杆菌的菌落形态,可以确定细菌的种类和抗生素敏感性,这对于治疗结核病非常重要。
典型的结核分枝杆菌菌落是圆形或卵圆形的,直径通常在2-3毫米之间。
它们通常是平坦的,但有时也会稍微凸起。
菌落表面是光滑的,有时会有一些细小的凹陷。
结核分枝杆菌的菌落通常是白色的,但有时也会呈现出黄色、灰色或棕色。
这与菌落中色素的类型和浓度有关。
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非常缓慢生长的细菌,通常需要2-4周才能生长到足够大的程度,以便进行观察和分析。
在观察结核分枝杆菌的菌落时,有几个重要的特征需要注意。
首先是菌落的形状和大小。
如果菌落形状不规则或大小不一致,这可能表明存在其他类型的细菌或细胞。
其次是菌落的颜色。
结核分枝杆菌菌落通常是白色的,但如果菌落呈现出其他颜色,这可能表明存在其他类型的细菌或细胞,或者可能是由于染色剂或其他实验室条件的影响。
最后,观察菌落的透明度和质地也是很重要的。
结核分枝杆菌的菌落通常是透明的,并且质地比较软,但如果菌落不透明或质地硬,这可能表明存在其他类型的细菌或细胞。
总之,结核分枝杆菌的菌落形态对于诊断结核病非常重要。
通过观察菌落的形状、大小、颜色、透明度和质地,可以确定细菌的种类和抗生素敏感性,从而为治疗结核病提供重要的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性
结核的免疫为有菌免疫或称传染性免疫。有菌有 免疫 胞内菌,主要以T细胞为主的细胞免疫。 超敏反应:产生细胞免疫的同时也产生迟发型超 敏反应。
结核菌素试验
原理
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
结核菌素试剂 旧结核菌素(OT) 纯蛋白衍生物(PPD): 试验方法 分别取PPD 5单位注入两前臂皮内, 48~72小时后观察。
三、肺结核病免疫学诊断 1、常用的有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 试验,该试验阳性是感染过结核菌的证据之一。 2、血中、痰中结核抗体检测阳性也有助于诊 断。 3、严重肺结核患者可出现内分泌检查异常 4、BACTEC法测结核分枝杆菌的代谢物,一般 两周可分离出分枝杆菌,但菌量多少能影响阳性 结果出现的天数。 5、聚合酶链反应(PCR),特异性较差,优 点是敏感性可达98%~100%
• 结合菌素是其主要成分;产生迟发型超敏反应,导 致组织坏死和全身中毒症状,参与结核结节的形成。
所致疾病
肺部感染:肺结核(肺痨)
原发感染:首次感染,多见儿童 继发感染
• 已痊愈的原发感染可以复活成为活动性结核病。 • 由外界新侵入的结核分枝杆菌引起。
肺外感染 :脑、骨、肾、关节生殖系统等 结核病
四怕
乙醇:75﹪的乙醇作用数分钟 湿热:加热62-63℃15min 紫外线:病人用过的物品在强阳光下直晒半日,可达到消毒的 目的。 抗痨药物(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等)
变异性
形态 菌落: 耐药性:可能是长期用一种药后,耐药变异菌株选择性 生长,或由于染色体控制药敏性基因突变而形成耐药性 基因。结核分枝杆菌耐药菌株往往只对某一药物耐药, 而对其他药物敏感,提倡联合用药 毒力 • 卡介苗(BCG):将有毒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培养于 含甘油、胆汁、马铃薯的培养基中,经230次移种传 代,历时13年而获得的减毒活菌株,目前广泛用于 人类结核病的预防。
致病性与免疫性
所致疾病
传染源:患者或带菌者
传播途径:经飞沫或污染物品传播(粘膜上皮细胞) 所致疾病:白喉(diphtheria)。
局部炎症
入血(毒血症 )
致病性与免疫性
免疫性
白喉的免疫主要依靠抗毒素; 新生儿通过胎盘可由母体得到抗毒素;
儿童易感;
防治原则
(一)人工自动免疫 注射白喉类毒素。 目前我国应用“白百破”三联疫苗(DPT混合疫苗)。
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
生物学性状
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
含有凝固血清的吕氏培养基(Loeffler medium):细 小、灰白色湿润、圆形突起的菌落。
含有亚碲酸钾血琼脂平板:黑色菌落。
生物学性状
抵抗力
对干燥、寒冷和日光的抵抗力较强;
但对湿热的抵抗力不强,对一般消毒剂敏感;
对青霉素及多数广谱抗生素敏感,但对磺胺不敏感。
培养特性
专性需氧 营养要求高 生长缓慢:18h 罗氏固体培养基:一般需3537℃培养2-6周才能长出菌 落;典型菌落乳白色或米黄 色,形似菜花
抵抗力
四不怕(细胞壁含有大量脂质) 耐干燥:在干燥痰中可存活6-8个月;在空气尘埃中, 其传染性可保持8-10d 耐酸碱(3% HCl或6% H2SO4) 或碱(4% NaOH) 有抵抗 力:标本培养前处理 耐染料:对1:13000孔雀绿或1:75000结晶紫有抵抗力 青霉素等抗生素
病人面部结节融合可呈“狮面”状
微生物学诊断
抗酸染色 PCR技术
防治原则
目前尚无有效的菌苗进行特异的预防 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治疗 氨苯砜、利福平和氯苯吩嗪
棒状杆菌属
白喉棒状杆菌(C.dephtheriae):致病性最强。 类白喉杆菌(diphtheriod bacilli):假白喉棒 状杆菌、结膜干燥杆菌、阴道棒状杆菌、痤疮棒 状杆菌等。 多为条件致病菌。
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物质
1.白喉毒素(diphtheria 原性的蛋白质: toxin)是一种毒性强、具有高度抗
A--s-s--B 抑制易感细胞蛋白质的合成; 协助A链进入易感细胞内。
2.索状因子(cord factor)能破坏哺乳动物细胞中的线粒体, 影响细胞呼吸与磷酸化。
3.K抗原
有利于细菌在粘膜表面的定植。
四、其他检查
1、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或间接 判断支气管、肺内病变,并且有活组织检查、灌 洗、录像、拍摄气管内照片等功能,对于诊断和 鉴别诊断特别有用。 2、胸腔镜和纵隔镜检查:均可用于观察胸腔、 纵隔内肿大淋巴结,并可取出活组织检查以利诊 断和鉴别诊断。 3、超声波检查:主要用于胸腔积液的诊断和 鉴别诊断。
• 现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600万人,传染性肺结核病人 200万人,每年因结核病死亡25万人,为各类传染病之 首,因此结核病成为需要解决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泉州本地状况:
分枝杆菌属
是一类细长略弯的分枝状杆菌 含脂质高(与其染色性、抵抗力、 致病性相关) 抗酸杆菌---抗酸染色 本属种类较多
结核分枝杆菌 麻风分枝杆菌 非结核分枝杆菌
百日咳鲍特菌
革兰染色阴性 短小杆菌,两端浓染 单个或成对、短链排列 光滑型菌株有荚膜 无芽胞
所致疾病
传染源--患者或带菌者。
传播途径--主要经飞沫传播。 病原菌经呼吸道进入易感儿童体内,粘 附于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产生活性致病物 质引起的百日咳病。
病
程
①卡他期 类似普通感冒,症状主要是微热、轻度 咳嗽等。此期传染性强,随飞沫排出大量细 菌。 ②痉咳期 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有特殊的高音调 鸡鸣样吼声,呼吸道有大量粘稠分泌物,排 出困难。 ③恢复期 咳嗽逐渐减轻,鸡鸣音消失。
防治原则
我国使用“白百破”三联疫苗 (DPT) 对儿 童主动免疫效果好。 “白百破” 三联疫苗系选用 I 相百日咳鲍 特菌死疫苗与精制白喉类毒素,精制破伤风 类毒素混合。 治疗首选红霉素、氨苄青霉素等。
呼吸道感染细菌 呼吸道感染细菌是指经呼吸道传播,主要 引起呼吸道器官或呼吸道以外器官病变的 一类细菌,主要指结核分枝杆菌、白喉棒 状杆菌、嗜肺军团菌、百日咳鲍特菌、流 感嗜血杆菌等。
结
流行病学
核
病
全球总疫情 20亿人口感染了结核菌,现症结核病人2000万, 每年新发病人数800-1000万,发展中国家占95% 每年300万人死于结核病。2011年,全球新增结 核病患者870万人,死于结核病的人数为140万人。 我国疫情:主要是人型和牛型
特异性防治
卡介苗预防 卡介苗是目前唯一可预防结核的疫苗。 药物治疗 我国目前结防规划采用的是直接观察下的短程督导化疗。服药方 法是隔日服药。短程督导化疗分为两个阶段:强化期和继续期。强化 期为杀菌阶段,即在治疗开始时的2-3个月,联合应用4-5种抗结核药, 以便在短时间内尽快杀灭大量繁殖活跃的敏感菌,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继续期为巩固治疗阶段,即在强化期之后的4-6个月内,继续消灭残 留的结核菌,并减少和避免复发机会 链霉素、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利福平、乙胺丁醇等。
致病性
引起军团病(夏秋季流行)
1.流感型 2.肺炎型 3.肺外感染型
防治原则
无有效的预防方法 预防措施中,特别强调水源管理,加强 室内空调系统和饮水系统的卫生管理, 加强对人工管道系统的消毒处理。
治 疗
首选红霉素, 对治疗反应 迟缓的患者 可合用利福 平等其他药 物。
适 应 症:
军团菌病、肺炎支原体肺炎、肺 炎衣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结膜 炎、厌氧菌所致口腔感染、空肠 弯曲菌肠炎、百日咳等。
染色法
革兰染色法: 结晶紫 1min 碘液 1min 95%乙醇 脱色 复红 1min 抗酸染色(齐尼式染色): 5min 脱色 石炭酸复红 3%盐酸酒精 美兰 其它特殊染色
革兰阳性
革兰阴性
抗酸染色
1、生物学特性 形态与染色 细长略弯,有时呈分枝状 (1~4) m ×0.4m 无芽胞、鞭毛,有荚膜 抗酸染色阳性
治疗五项原则 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 肺结核是可治愈
防治: ⑴预防为主,开展耐多药结核病防治 ⑵开展结核病和艾滋联合病防治 ⑶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以及人口聚集较 多的场所的防治 治疗机构:结防所、肺科医院、疾控中心 (免费)
复习思考题
结核分枝杆菌生物学性状有何特点?
何为结核菌素试验?简述其临床应用.
婴儿满月即可接种白百破疫苗,3~4岁和6~8岁时各加强一次。 (二)人工被动免疫
治疗
白喉抗毒素(注射前做皮肤试验,阳性者应采取脱敏注射);
抗生素(青霉素、红霉素);
类毒素。
嗜肺军团菌
1976年美国费城退伍军人大会中爆发的一 种原因不明的肺炎,经发现发现命名为嗜 肺军团菌,是一种新的革兰阴性杆菌 自然界普遍存在,易存于各种天然水源及 人工冷、热水管道系统中。
原发感染
结核分枝杆菌 肺泡
吞噬 细胞 原发性感染
吞噬细胞内繁殖
(渗出性炎症)
全身性粟粒性结核 结核结节
原发性感染见于学龄儿童及 未受过感染的成人。
逐渐纤维 化和钙化
继发感染:多见于成年人,感染多为原发 病灶引起的内源性感染;感染时机体已有 特异性细胞免疫,因此病灶多局限,一般 不累及邻近淋巴结,也不易全身传播。但 容易发生干酪样坏死和空洞形成,随痰派 出,称为开放性肺结核,传染性很强。
麻风分枝杆菌
形态与染色
细长略弯曲 抗酸染色阳性 典型的胞内寄生菌
培养特性
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中生长
抵抗力
在干燥环境中7天以内仍有繁殖能力
致病性
易感人群 人 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或由 飞沫传播 潜伏期 :一般是6个月至5 年 发病慢、病程长 麻风 瘤型麻风 结核样型
应用
判断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有无免疫力 用于婴幼儿结核病诊断 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测定 对未接种BCG的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