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形象及其意蕴
古典文学渔父意象及蕴含
古典文学渔父意象及蕴含植根于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沃土上的中国古典文学,在创作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用来寄托情思的文学意象。
渔父就是其中一个非常独特的文学意象,代表了中国传统的隐逸文化现象。
一、渔父意象产生的历史脉络(一)早期的名士钓翁渔父起初是作为钓翁存在于上古的传说故事,从未开化社会起就存留有关于钓翁的民间寓言故事。
已有记载的最早的当为磻溪著名钓翁姜尚姜子牙的故事了。
据今存元刊《武王伐纣平话》记载,“姜尚因命守时,立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来!’”正是因为这种直钩式钓鱼法和那句相当自负的话语,使得周文王亲自前往磻溪聘请这位深藏不露的老人家,太公望从此成为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商的功臣。
后来就用“磻溪渔父”的典故代表怀抱文武全才的隐士。
三次拒绝光武帝刘秀高官厚禄邀请的东汉名士严光恐怕是史上最淡泊名利的渔者了。
严光字子陵,据《东观灌记》记载:“光武帝与子陵友旧,及登位望之,陵隐于孤亭山垂钓为业。
访得之,子陵不受封。
”由是严子陵清高之名流芳千古,“渔”得归隐超脱的盛名,后来李白以诗句“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
身将客星隐,心与浮云闲。
”(《古风》十二)盛赞严子陵的高风亮节、安于岩户。
范仲淹撰写《严先生祠堂记》,在文中最后不禁歌颂道:“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以“苍苍”之云山、“泱泱”之江水的比兴手法,极力推崇和赞赏严子陵先生不为名利、权位所动的高节风范。
(二)不知姓名的“世外高人”隐逸意指“能为而不为”,只有那些有智慧又甘愿隐姓埋名的世外高人才算得上是隐士。
大多数隐士都没有姜翁和严士这样的名气,他们甚至只是些无名无姓的捕鱼者,但他们被赋予隐逸与智慧的色彩。
典籍中记载了许多纯粹的渔父:不仅生活充实闲雅,内心恬淡平和,而且人生阅历丰富,知识修养极高,对处世和安邦有着颇为精到的见地;表面上心无牵挂,寄情山水,但实际上博学厚重,深藏不露,成为不知姓名的“世外高人”。
从古典文学中的渔父意象解读古代文人的“隐逸情结”渔夫意象
从古典文学中的渔父意象解读古代文人的“隐逸情结”渔夫意象一渔父意象的溯源与成型中国文化意义上最早的渔父形象应该是《楚辞》中那个唱着“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渔父和《庄子》里那个跟孔子辩论的渔父。
《楚辞》中的渔父,是隐逸的象征。
而《庄子》塑造的渔父,“其本质特点并不是隐逸者,而是有道者、至德者和道家思想的布道者”。
然而,二者又是统一的,“统一在对自由、恬淡、宁静、完满生命的追求之中,统一在儒道思想兼济的隐逸者身上,统一在仕隐矛盾最终得以平衡的人生寄托之中”。
继《楚辞》和《庄子》之后,以渔父为主题的诗词不断涌现,魏晋南北朝时期已较多出现,但当时更多的是借渔谈玄。
唐代佛学兴盛,隐逸之风日盛,渔父诗词蔚然成风。
渔父意象的隐逸含义得以成型,渔父意象也有了更丰富的象征意味:遁世隐士、重臣智者、方外中人、探险者等等。
宋代长期的朋党之争使隐逸之风益甚。
渔父诗词创作成了文人们用来寻求精神慰藉,求得精神超脱的工具。
宋代士大夫的隐逸包含了参透世事、了悟人生后的沉静深邃、淡泊练达。
因此,宋代的渔父形象,也逐渐演变成了充满哲理、彻悟人生的人格形象。
元代独特的社会现实使元人作品中的渔父形象表现出的是时不我遇的强烈的反叛精神和悠闲处世淡泊存身的人生态度,充满了挣脱名利羁绊后新生的喜悦和对生命自由的热爱,展现了独特的人格精神。
不过,元人笔下的渔父形象开始往俚俗化的方向发展,一定程度上拉开了渔父与士人的距离。
明清时期,渔父主题仍被不少文人喜欢,诗词特别多,但题旨并没有脱出前人窠臼,佳作不多。
二古典诗词中渔父形象的四种类型1 悟道参禅、禅渔合一的渔父隐逸心理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早在魏晋时期,佛老思想相互交融形成的玄学大行其道,隐逸的追求也蔚然成风,亲近自然、逍遥山水成为士人的普遍选择。
唐代佛学兴盛,中唐以后禅宗大行于世,渔父形象也因此带上了浓重的佛禅文化意味。
在佛、释、道那里,渔父诗词除了传统的渔隐主题外,还充满了禅机智慧与宗教文化意蕴。
楚辞渔父人生观
楚辞渔父人生观古代诗人《楚辞》中的渔父之作,深刻揭示了一个身处不同生活阶段时,一位父亲对人生深切的理解。
渔父的意象突破了社会角色的局限,让人们看到了拾尘而负累、坚定与不改变的生活态度,和一份不屈于社会枷锁的自主决策,这是渔父“非名气而以为名”的人生哲理。
一、谦虚安定:渔父在处事之前,总是会问自己:“若故物不入乎重,伊何以安定?”渔父让自己拒绝贪婪心态,以安定和谦虚的态度活着,他认为不计较利益,清淡安定的生活更让他“安定之心,归如故曰乐”。
二、坚定不动:渔父表达了他对生活的坚定不动。
他说:“不见鳏寡,而故物不行,若行则思,而犹不动;坚定而执,其志不移,抱持如故,以待年年,故物不动而安然。
”三、坚持原则:渔父坚定不动的态度,还催生了他坚持原则的决心。
他有着“去虚实之分,事以所志,匡一而律百”的决心。
他执着于不受外界支配,不依从世俗,也不动摇的准则,就像他说的:“吾志比金石,不可动也”。
四、独立判断:渔父坚持自己的原则,同时坚守独立自主的判断。
渔父坚信:“有故物者,以尔志办;无故物者,不轻尔语”。
他提倡以判断衡量真理,而不攀比。
渔父自主独立,拒绝权威设定的旧制度,只依靠自己的判断。
五、维护社会责任:渔父也展现出了社会责任感,他说:“若薄则大,而不及者,尔心归于君;若必则小,则剌斢而为之也。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渔父也明白自己有责任去保护他所属的社会。
通过渔父的精神,人们可以从中看到谦虚安定、坚定不动、坚持原则、独立判断以及维护社会责任等人生观。
其中,渔父“无名之士”的态度,激发了人们对“无名之功”的尊敬;以此他最终得以“非名气而以为名”。
在这个多元文化的社会,渔父的智慧与理想将给我们带来启示,引导我们活出富有气质和不凡的追求。
浅析渔父中的多元审美意蕴
浅析渔父中的多元审美意蕴《渔父》是鲁迅先生所写的一篇短篇小说,通过描述一个默默无闻的渔民的生活和悲剧,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人的悲惨命运。
这篇小说不仅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还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意蕴,具有多元的审美价值。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渔父》中的多元审美意蕴。
1. 人物形象的形而上学意味《渔父》中的主人公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渔民,他的生命轨迹被命运所支配,缺少自主性和选择的机会。
他的人物形象具有深刻的形而上学意味,表现了生命的无常以及人与命运的关系。
渔民有时候就像一个被推着前进的棋子,没有发言权也没有选择权。
而这一点也引发了我们对于人命运和自由的思考。
2. 民间文化的审美意味《渔父》中的故事背景是在民间,而渔民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构思也具有浓郁的民间文化风格。
文中渔民在遭遇不公正待遇时,选择了参拜神明,并且死后还被封为神,这种信仰和崇拜的态度是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一部分。
这种传统的信仰和文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是一种审美心理和审美情感的表现。
3. 意象的审美意味《渔父》中的意象鲜明,如渔民坐在岸边划着小船、深夜中的海鸟鸣叫、渔民与海的互动等,这些意象使读者更加易于产生情感共鸣。
例如,描述渔民在乘坐小船出海的情景时,描写了水波涟漪的荡起,借生命与大海的关系体现出了小人物与大自然的互动。
这些生动的意象构成了作者的审美语汇,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4. 文学技巧的审美意味《渔父》中的文学技巧也产生了强烈的审美效果,如对比法、暗示法等。
例如,小说中通过对比大海和小船的大小来表现渔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通过船上的划得不急的浆声来表现渔民的努力和无奈。
此外,作者还利用暗示法来引导读者的思考,例如用“问题”代替了“过错”,寓意深远,引人深思。
总体而言,鲁迅的《渔父》不仅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而且蕴含着多元的审美意蕴,包括人物形象的形而上学意味、民间文化的审美意味、意象的审美意味以及文学技巧的审美意味。
这些审美价值为这篇小说的内在表达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使其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渔父》屈原的品质
《渔父》屈原的品质
《渔父》是中国古代文学巨匠屈原的作品之一,也是他创作《离骚》之前的代表之作。
这篇作品以寓言的形式,通过描述一个渔父的故事,展现了屈原对社会风气和人情冷暖的深刻触动。
渔父的品质也成为了这篇作品的核心。
在《渔父》中,屈原通过描写渔父的坚贞不屈和高尚品质,呼喊着对社会不公和道德沦丧的呼吁。
渔父的品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渔父坚守正义。
在故事中,渔父看到有人欺负弱小的鱼,立即挺身而出,为鱼们伸张正义。
他用自己的勇气和力量保护了弱者,展现出他对正义的坚定信念。
这种不畏强暴的品质在屈原笔下得到了高度赞扬。
其次,渔父有同情心。
当渔父看到捕鱼者以残忍手段对待鱼儿时,他心生怜悯之情,感受到了鱼儿的痛苦和不幸。
他深切理解弱者的苦难,表现出他对于生命的敬畏和对众生的关怀之心。
这种同情心让他能够真正体会到社会的不公和伦理的扭曲,从而更加坚定地呼吁正义和善良。
此外,渔父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当渔父发现世人对他的善行不以为然时,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默默地继续着自己的善举。
他并不追求声
名利禄,而只是出于内心的真诚和对善良的追求,坚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
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展示了他的高尚品质和强大的道德力量。
屈原通过渔父的形象,呼吁人们应该具备坚守正义、同情他人和无私奉献的品质。
他希望人们能够正视社会的不公和伦理的扭曲,勇敢地追求真理和善良。
渔父的品质成为了屈原作品中的道德典范,也传递着作者对于社会风气的关切和呼唤。
这种品质的追求,不仅体现了屈原在古代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也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古典诗文中渔父形象内蕴探微
2013.02陈琼渔父是中国古典诗文中频繁出现的一个形象,它作为文化艺术中独特的人文景观,一直为中国古代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的知识分子所青睐,成为了一种积淀深厚的文化符号。
而古典文学中意象的形成并非一步到位、一蹴而就,而是经过历代文人墨客添薪加火、不断丰富,彼此相似,又彼此区别。
渔父意象的性格类型、思想意蕴比较复杂,不仅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变化,而且不同的文人思想情操、政治理想也塑造不同类型的渔父形象,但无论渔父形象如何嬗变,形象内蕴中的隐逸情结却是贯穿始终,一直不变。
本文试以《庄子》、《楚辞》、《江雪》、《吴越春秋》为例,将渔父形象分成四种类型,并从其形象内蕴中解读古代文人的隐逸情结。
一.超脱旷达,怡然自得的达者中国文化意义上最早的渔父形象应该出现在《庄子·杂篇·渔父》。
此渔父出场就气宇不凡,“须眉交白,被发榆袂,行原以上,距陆而止,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
”而且言语不俗,当孔子虚心向其请教时,他侃侃而谈,说道:“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
故圣人法天责真,不构于俗。
愚者反此。
不能法天而恤于人,不知责真,禄禄而受变于俗,故不足。
惜栽,子之早湛于人伪而晚闻大道也。
”当孔子请求其“受业而卒学大道”时,渔父竟一口回绝:“吾闻之,可与往者,与之至于妙道;不可与往者,不知其道,慎勿与之,身乃无咎。
子勉之!吾去子矣,吾去子炙!”乃刺船而去,延缘苇间。
颜渊还车,子路授绥,孔子不顾,待水波定,不闻拿音,而后敢乘。
”从人物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儒家奉行“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人生信念,孔子相信人的生命,只有承荷着崇高的品德和理想,才不失其价值,如果为此而捐躯,正是死得其所。
渔父的言语表现出了道家“万物之所由”、“得之者生”、“顺之则成”的虚静、无为之境。
渔父的这种思想也体现了庄子的作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的人生观,由此可以看出其渔樵于江渚,吸风饮露的生活状态,这是超脱旷达,怡然自得的达者形象。
楚辞渔父的意象
楚辞渔父的意象
楚辞中渔父的意象,是指一位生活在江边的普通渔民。
他穿着简单朴素,戴着斗笠,手持钓竿,身影孤独独立于江水之旁。
渔父专注地垂钓,眼神中透露出对江水的熟稔和对鱼儿的猎奇。
渔父的身影广泛出现在楚辞中,他经历着江水的变幻和沧桑,与江中鱼儿的欢乐和哀怨相伴。
他在水面上留下浩渺的涟漪,触动了大自然的神秘力量。
在楚辞中,渔父不仅是一个形象独特的人物,更象征着勤劳、坚韧、冷静和淡泊。
他舍弃了世俗的名利,选择了与江水相依为命的简朴生活。
渔父的意象激发了人们内心深处对自然和生活的思考,以及对追求真善美的追求。
渔父形象及其意蕴
渔父形象及其意蕴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渔父形象及其意蕴在我国古代文学传统中,文人们喜欢用一些含蓄蕴藉的形象来传达一定的意义。
于是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一系列具有深刻意义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学意象,“渔父”形象就是这样一个具有深厚文学内涵的,饱含文化传统的意象之一。
在星光灿烂的古代文学著作流域中,渔父形象多次出现,并且在不同的处境和不同的人物中,它所传达的具体的意义也是不尽相同。
从渔父形象初见端倪的道家著作《庄子·渔父》篇、《楚辞·渔父》篇,到《后汉书》中的严子陵,再到陶渊明,唐代柳宗元笔下仕途失意,人生苦闷的孤独的“渔父”形象……中国古代的文人仕子在各自不同的时代和不同境遇之下,利用“渔父”这一意象传达出个人崇尚的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的不同体验和感悟。
通过几百年上千年的文学实践,并且在儒家、道家、禅文化等的影响下,“渔父”形象被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同时也有了更多更深厚的文化价值和内涵。
本文将从历代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古代文化传统大背景之下的“渔父”精神文化意蕴等方面对古代文学中的渔父形象加以分析和探究。
一、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渔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在古代人们的生活中很常见。
基于这种生活方式,自然而然的出现了渔夫这种职业,他们以捕鱼为生,生活在江河湖海边,经常与水打交道,有着身体上的劳动与付出。
我国古代文学名著中最早提到有关于渔的描写大概是《诗经》了。
《诗经》的《卫风·竹竿》篇写到:“籊籊竹竿,以钓于淇。
”[1]《小雅·采绿》:“之子于钓,言纶之绳。
其钓维何?维鲂□鱮。
”[2]然而这些仅仅是有关于渔这一类活动的描写,渔父作为一个具体的形象出现,最早应该是在《楚辞·渔父》篇中了。
《楚辞·渔父》篇中的渔父形象,在整个古代文学中,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
屈原,楚国三闾大夫,遭人诬陷被流放,“颜色枯槁,形容憔悴”[3]。
他怀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心,迈着沉重的步子来到江边。
渔父形象及其意蕴
——吋£ 切呎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渔父形象及其意蕴在我国古代文学传统中,文人们喜欢用一些含蓄蕴藉的形象来传达一定的意义。
于是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一系列具有深刻意义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学意象,渔父”形象就是这样一个具有深厚文学内涵的,饱含文化传统的意象之一。
在星光灿烂的古代文学著作流域中,渔父形象多次出现,并且在不同的处境和不同的人物中,它所传达的具体的意义也是不尽相同。
从渔父形象初见端倪的道家著作《庄子渔父》篇、《楚辞渔父》篇,到《后汉书》中的严子陵,再到陶渊明,唐代柳宗元笔下仕途失意,人生苦闷的孤独的渔父”形象……中国古代的文人仕子在各自不同的时代和不同境遇之下,利用渔父”这一意象传达出个人崇尚的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的不同体验和感悟。
通过几百年上千年的文学实践,并且在儒家、道家、禅文化等的影响下,渔父”形象被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同时也有了更多更深厚的文化价值和内涵。
本文将从历代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古代文化传统大背景之下的渔父”精神文化意蕴等方面对古代文学中的渔父形象加以分析和探究。
一、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渔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在古代人们的生活中很常见。
基于这种生活方式,自然而然的出现了渔夫这种职业,他们以捕鱼为生,生活在江河湖海边,经常与水打交道,有着身体上的劳动与付出。
我国古代文学名著中最早提到有关于渔的描写大概是《诗经》了。
《诗经》的《卫风竹竿》篇写到:籊籊竹竿,以钓于淇。
”1]《小雅采绿》:之子于钓,言纶之绳。
其钓维何?维鲂□鱮。
”2]然而这些仅仅是有关于渔这一类活动的描写,渔父作为一个具体的形象出现,最早应该是在《楚辞渔父》篇中了。
《楚辞渔父》篇中的渔父形象,在整个古代文学中,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
屈原,楚国三闾大夫,遭人诬陷被流放,颜色枯槁,形容憔悴”3]。
他怀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心,迈着沉重的步子来到江边。
一个一心想着辅佐君王,为国家的兴盛尽其所能,满腔爱国情怀的人,却被小人谗害至流放。
古诗词中的渔父意象
• 就如张志和笔下的《渔歌子》“青 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 归。”
渔父已演化成为一种象征,寄托和一根 中国人的灵魂的精神支柱。它倚儒道, 法自然,重节义,使得中国人悠悠然自 得于天地之间,看惯秋月春风,花开花 落,云卷云舒,在淡然与坦然间玩味人 生的意趣,体验生命的大度,独享一份 从容。
• 孔子愀然曰:“请问何谓真?”客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 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 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 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其用于人理也,事亲则慈孝,事君则忠贞, 饮酒则欢乐,处丧则悲哀。忠贞以功为主,饮酒以乐为主,处丧以哀 为主,事亲以适为主,功成之美,无一其迹矣。事亲以适,不论所以 矣;饮酒以乐,不选其具矣;处丧以哀,无问其礼矣。礼者,世俗之 所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 拘于俗。愚者反此。不能法天而恤于人,不知贵真,禄禄而受变于俗, 故不足。惜哉,子之蚤湛于人伪而晚闻大道也!”
谢谢大家
写取一枝清瘦竹,两风江上作渔竿
------古文中的渔父意象
在古诗文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 样的场景:
一位渔父,身披蓑衣,头戴斗笠,手持钓竿, 轻点水面,与清风明月为伴,高枕烟霞林 涛而眠;或歌,或钓,自在于一叶扁舟, 飘零于江湖之间,余韵悠长……
让我们今天,一起走近这淡泊磊落的渔翁形 象,感受这中国文化的独特景观。
• 又如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欲济无 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 鱼情。 ”
2,抒发为官失意的愤懑,傲世愤俗之情:
• 这是屈原的正统传人,作者多为遭 贬的名士。
渔父文化内涵(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渔父是一个懂得与世推移,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隐士形象。
他看透了尘世的纷纷扰扰,但决不回避,而是恬然自安,将自我的情操寄托到无尽的大自然中,在随性自适中保持自我人格的节操。
渔父是作为屈原的对面存在的,其实是作品中的一个衬托,但是本人个人却十分推崇之。
人生在世,有时是要学会适当的妥协,不可过于清高,否则只能是悲壮!由庄屈开创的“渔父”意象,凭借其丰厚的思想内涵,引起了历代文人的广泛共鸣。
战国以来,纯粹的道家虽已消失,但传统士大夫的精神状态,总是徘徊于儒道之间。
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往往都有着浓厚的隐逸情结。
而“渔父”意象,恰是最能触发其情思的文学“原型”之一。
因此,“渔父”意象在历代文人的创作中传承不绝,屡有佳作出现。
举诗词为例,则从王维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到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再到韩愈的“苹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叩舷歌”(《湘中》),历历可征;举散文为例,则有著名的《桃花源记》;影响所及,甚至渗透到绘画、音乐创作之中:许道宁、吴镇、戴进等都绘有《渔父图》,古琴曲中也有《渔樵问答》、《欹乃》、《渔歌》、《醉渔唱晚》等曲。
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很有深意,让我们体会到了一种自信,一种高洁的品格和追求自由的人生境界。
他在另一名篇《渔翁》中吟道:“欸(ai)乃一声山水绿”,渔父撑着船远远的逝去了,既带着屈原的理想,也带着道家“和光同尘”的思想逝去,与青山绿水融为一体。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词举重若轻,轻描淡写便绘就一幅超凡绝尘的胜景,渔人既在劳作,又在审美——观美景、品美趣,人与自然是和谐的关系,这只有超然于世外的“烟波钓叟”才有这样的心境、这样的话语,故而流传至今一千多年,历代传唱,诗家骚人多仿其体式、意境或词句翻出新作。
古典文学渔父意象及蕴含
古典文学渔父意象及蕴含植根于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沃土上的中国古典文学,在创作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用来寄托情思的文学意象。
渔父就是其中一个非常独特的文学意象,代表了中国传统的隐逸文化现象。
一、渔父意象产生的历史脉络(一)早期的名士钓翁渔父起初是作为钓翁存在于上古的传说故事,从未开化社会起就存留有关于钓翁的民间寓言故事。
已有记载的最早的当为磻溪著名钓翁姜尚姜子牙的故事了。
据今存元刊《武王伐纣平话》记载,“姜尚因命守时,立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来!’”正是因为这种直钩式钓鱼法和那句相当自负的话语,使得周文王亲自前往磻溪聘请这位深藏不露的老人家,太公望从此成为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商的功臣。
后来就用“磻溪渔父”的典故代表怀抱文武全才的隐士。
三次拒绝光武帝刘秀高官厚禄邀请的东汉名士严光恐怕是史上最淡泊名利的渔者了。
严光字子陵,据《东观灌记》记载:“光武帝与子陵友旧,及登位望之,陵隐于孤亭山垂钓为业。
访得之,子陵不受封。
”由是严子陵清高之名流芳千古,“渔”得归隐超脱的盛名,后来李白以诗句“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
身将客星隐,心与浮云闲。
”(《古风》十二)盛赞严子陵的高风亮节、安于岩户。
范仲淹撰写《严先生祠堂记》,在文中最后不禁歌颂道:“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以“苍苍”之云山、“泱泱”之江水的比兴手法,极力推崇和赞赏严子陵先生不为名利、权位所动的高节风范。
(二)不知姓名的“世外高人”隐逸意指“能为而不为”,只有那些有智慧又甘愿隐姓埋名的世外高人才算得上是隐士。
大多数隐士都没有姜翁和严士这样的名气,他们甚至只是些无名无姓的捕鱼者,但他们被赋予隐逸与智慧的色彩。
典籍中记载了许多纯粹的渔父:不仅生活充实闲雅,内心恬淡平和,而且人生阅历丰富,知识修养极高,对处世和安邦有着颇为精到的见地;表面上心无牵挂,寄情山水,但实际上博学厚重,深藏不露,成为不知姓名的“世外高人”。
屈原《渔父》赏析
屈原《渔父》赏析摘要:一、引言二、屈原作品的背景和创作意图三、渔父诗的内容解析四、渔父诗的艺术特色五、渔父诗的历史价值和影响六、结论正文:一、引言《渔父》是屈原所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
本文将对《渔父》的背景、内容、艺术特色、历史价值和影响进行详细解析,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二、屈原作品的背景和创作意图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忠诚的大臣,他热爱国家,关心民生,主张政治改革。
然而,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他的主张并未得到采纳,反而遭受排挤。
在这样的背景下,屈原创作了《离骚》、《九歌》等诗篇,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渔父》也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诗中以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形式,表达了屈原的忧患意识和坚守信仰的决心。
三、渔父诗的内容解析《渔父》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屈原的独白,第二部分是屈原与渔父的对话。
诗中,屈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政治黑暗的抗议。
在与渔父的对话中,屈原坚定地表示,即使被误解、被排挤,也要坚守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四、渔父诗的艺术特色《渔父》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独特的构思:以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形式展开,使诗篇具有强烈的戏剧性。
2.丰富的意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和动物形象,寓意深刻。
3.优美的语言:诗篇语言优美,音韵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
4.寓言性质:诗中渔父的形象寓意着屈原所处的时代环境,象征性地表达了屈原的忧患意识和坚守信仰的决心。
五、渔父诗的历史价值和影响《渔父》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影响。
诗篇不仅表达了屈原的忧国忧民之情,还传递了一种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精神。
这种精神力量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六、结论《渔父》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独特艺术风格的诗篇,它反映了屈原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坚守信仰的决心。
屈原列传中渔父的人物形象
屈原列传中渔父的人物形象屈原列传中的渔父,真是个有意思的人物。
他就像那朴实无华的小角色,却往往在关键时刻给人带来启发。
你想啊,渔父常常在江边打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得悠哉游哉。
可他可不是个普通的渔夫,他身上有一种独特的智慧和人生哲学,简直是“渔夫中的哲学家”!那种洒脱,仿佛他对这个世界的纷争根本不放在心上,哎,真是让人羡慕。
这位渔父一出现,立刻就让人感觉到一股清新的气息。
他身上那种淡淡的江湖气,让人想起了那些老一辈的传奇故事。
平日里,他或许在水边垂钓,鱼线一甩,心里惦记的不是鱼,而是人生的种种。
他总能看透那些复杂的事情,哪怕是屈原这样的大诗人,他也能给出很朴素的建议。
就像我们常说的,“他人即地狱”,渔父却用他的方式告诉我们,何必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呢?活出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渔父的形象让人觉得特别亲切。
他那种随性,简直像我们身边的邻居大叔,时不时在小道上扯着嗓子聊聊天,心情好了就讲讲笑话。
想想,渔父对屈原说的那些话,多么直接啊。
没有什么高深的道理,全是大白话,听得人心里暖暖的。
生活就是这样,别太复杂,简单点才是王道。
他的智慧就藏在这份简单中,谁说哲学一定要高深莫测呢?渔父的乐观态度真让人佩服。
他似乎永远都在享受生活,随时随地都能找到乐趣。
面对屈原的忧伤,他没有劝解,也没有批评,只是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一种洒脱。
这种态度,真是教会了我们很多。
无论生活多么艰难,依然要记得微笑。
大海也好,湖泊也罢,水边总是有无限的可能。
就像“风雨之后见彩虹”,没什么能击垮一个乐观的人。
在屈原的眼中,渔父不仅是个打鱼的人,更是一个智慧的引导者。
他的话语间流露出的生活哲学,往往让人醍醐灌顶。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追求那些高大上的东西,却忘记了生活的本质。
幸福就藏在每一天的点滴里,渔父用他简单的生活方式提醒我们,不要丢失了自己的初心。
就像“无欲则刚”,少一些欲望,人生自然会轻松许多。
而渔父对屈原的态度,真是一种独特的友情。
他没有对屈原的悲伤感同身受,却用自己的生活态度感染了他。
古诗中的渔翁形象
古诗中的渔翁形象在中国人的心里常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形象,那就是“渔父“形象。
随着文化的浸染,渔父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象,而且具有了某种文化内涵。
这一形象,经常闪现在我国古代文学和绘画当中,成为隐士的象征,影响着中国历代文人群体的仕隐观念。
因此,对渔父意象进行综合探究是很有必要的。
以下是笔者一些浅见,以飨大方之家。
一、渔父形象的出处及内涵。
“渔父”形象最早出现在《庄子》一书中。
在《庄子渔父》中,作者塑造了一个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相对立的人物形象——渔父。
文中具体写了渔父跟孔子的对答,结果孔子对“渔父礼拜有加”。
而最早确立“渔父”形象,并赋予其深刻思想内涵,应是屈原的《渔父》篇。
文中通过简单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勾勒出一个具有丰富思想内涵的渔父形象。
纵观两文中的渔父,他是隐士的象征,一方面他保持高洁的品行和情操,厌倦尘世的纷扰,但他并不一味陷入矛盾和痛苦之中,另一方面追求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人生境界。
说到底,渔父形象已幻化为一种文化符号。
这个符号就是坚持操守、追求自由这样一种人生的代称。
二、渔父意向包含的要素。
第一是“渔”。
渔樵耕读,“渔“位于首。
“渔”有捕鱼意,也暗含垂钓之风。
最能体洒脱不羁,扁舟无碍的境界。
西周初年的姜太公直钩钓于渭水之滨,结果把周文王这条大鱼钓了上来。
《史记》载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鱼钩奸周西伯”。
可见,姜太公这个渔者,他钓的是另一意义上的“鱼”。
号称“惟巢由乃可并驾”的严子陵,他是汉光武帝的同窗,刘秀多次相请,严子陵却一生不仕,隐于浙江桐庐,垂钓终老。
第二是“父”。
“父”又写作“甫”,为老年男子之称。
老年人饱经沧桑,历经风雨,归心淡泊,自然非少年锐意进取,锋芒毕露可比。
古称人老之后,不归禅则归道。
由此可见:“渔父”意象与隐者在年龄因素上也相吻合。
第三是“水”。
道家认为水是万物之本,品性谦逊,亲附万物而公正无私。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屈原渔父的意思
屈原渔父的意思
屈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杰出诗人,他的诗歌作品《离骚》被誉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的代表作之一。
而屈原渔父则是《离骚》中的一个角色,他在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屈原渔父的意思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解读。
首先,屈原渔父是屈原诗中的一个象征性人物,代表平凡的百姓。
他是一个普通的渔夫,通过他的形象,屈原表达了对于社会底层人民的关怀和同情。
屈原通过渔父的视角来观察社会,展现了百姓生活的艰辛和社会不公。
屈原渔父还承担了一种启示的角色。
在《离骚》中,屈原渔父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对社会的思考,从而获得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认识。
他以渔父的身份,通过渔翁之言传达了对世俗生活的疑问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他通过自己的经历告诉人们,应该超越物质欲望,追求内心的真正自由和精神的富足。
屈原渔父还象征了屈原自己内心深处的一种孤独和苦闷。
在《离骚》中,屈原感到自己与时代格格不入,他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和自己的命运感到无比痛苦。
渔父的形象体现了屈原内心的寂寞和沉思,他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苦闷和对于世界的追求。
屈原渔父在《离骚》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形象,他代表了平凡百姓的生活,承担了启示人们的角色,同时也象征了屈原内心的痛苦和追求。
他是屈原诗歌中的一个重要象征,通过他的形象,屈原表达
了自己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楚辞《渔父》中的渔父形象分析
楚辞《渔父》中的渔父形象分析楚辞《渔父》中的渔父形象分析关于这首诗,历来有很多种说法。
大致上都是认为此篇乃是作者屈原被放逐时所作,以抒发他忧国伤时和对前途失望之情,“寂寞”、“寥落”等词语正是表现出作者内心孤独凄凉的感受。
不过我认为对于这个问题还应该从整体把握来看待,因为《渔父》这首诗主要是通过神话故事来阐述人间的道理。
因而在理解的同时,也应当深入地思考一下作品中蕴含着的丰富的政治与人生哲学思想,进行总结性评价,避免流于肤浅。
那么就让我们走近渔夫,去领略一番“世界第一江山”的风采吧!第一层写景:“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以鱼、鸟入水来比喻君子处世,用泥沙混杂水中比喻小人在朝廷为官,极力赞扬鱼儿无拘无束的快乐自由,实则是借古讽今,揭露庸俗贪婪的小人。
“沧浪”暗示了诗人高洁的节操。
可见渔父与“鱼”、“鸟”一样,均属于隐逸之士。
接下来,再叙渔父之状态:“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紧接“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已经很明显地将渔父置身社会洪流之外。
于是开始将自己推销给“渔父”了:“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他认为圣贤之人如此做并非是沽名钓誉,而是以一种超脱的精神境界,化解外部世界带来的烦恼。
最后一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矣。
”点破题旨,留下余味。
“沧浪之水”代指世俗之尘,表达作者鄙弃世俗,洁身自好的意愿。
“可以濯吾缨”比喻其远离污浊官场,追求廉洁清白的节操,而“可以濯吾足”,表达了更为深刻的思想——纵使在恶浊的环境中仍保持洁身自好。
其中包含了作者高尚的思想境界。
对于“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颇有些人把它视为怪诞,但又何尝不合情理呢?因为人洗澡时,热气蒸腾、汗流浃背,必须得打起伞才能防止湿透衣服,所以先弹去帽上灰尘,再拂拭身上尘土,这不仅反映出儒家“事死如事生”的观念,而且还使人联想到古代的贵族往往在沐浴之后戴上高高的帽子,做些繁琐而矫揉造作的动作,完全违背了人体的真实自然。
古典文学渔父意象及蕴含
古典文学渔父意象及蕴含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渔父意象,是一种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学形象。
这个意象常常出现在各种古典文学作品中,如《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等,传承至今。
从渔父意象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深刻的含义和寓意,这篇文章将会探讨古典文学中的渔父意象及其蕴含。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渔父的本质。
渔父是一个靠海为生的人,常常在海滨垂钓,静待着大海给他带来的收获。
渔父的生活是非常艰苦和辛劳的,他需要不断地面对着海风和浪涛。
但是,他并不因此而放弃,而是坚持不懈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渔父的生存状况可能并不乐观,但他所追求的目标是深深地映射在他的内心中——从大海中获得属于自己的收获。
换句话说,渔父的目标是充满动机的,因而有力量推动着他往前走。
在古典文学中,渔父意象传递出的意义是多重的。
首先,渔父通常被视为自然的象征。
他在大自然中生活,与自然紧密相连,因此他所追求的东西也有着自然的色彩。
渔父的取材来源也是来自大自然——大海中的鱼。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渔父的行为被视为一种天经地义的事情,渔父可以被视为自然界的翻译者或者促进者。
其次,渔父还可以被视为一种寓言意象。
渔父为了得到属于自己的收获而不断努力,他的行为不是自我追求而是拼搏奋斗的代表。
拼搏的结果,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他的能力,不断地推进了他的自我认识和自我价值的发现。
这表明,渔父意象代表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它以一种有力的方式揭示了人类精神的奋斗。
最后,渔父还代表一种战胜困难的意象。
渔父常年在海上打渔,在恶劣的天气和海况下,渔父需要百折不挠地坚持下去才能得到自己的收获。
这种困难表明了人在追求自己梦想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通过渔父的克服挑战的方式和决心,我们看到了成功与胜利背后的代价和重量。
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古典文学中的渔父意象蕴含着自然、拼搏、克服挑战等多种意义。
它在文学和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代表了人对美好未来的渴望和对人生意义的真实探索。
作为渔父意象的读者,我们需要从其中寻找到自己的意义和寓意,希望在寻找过程中也能够启示我们对未来的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渔父形象及其意蕴在我国古代文学传统中,文人们喜欢用一些含蓄蕴藉的形象来传达一定的意义。
于是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一系列具有深刻意义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学意象,“渔父”形象就是这样一个具有深厚文学内涵的,饱含文化传统的意象之一。
在星光灿烂的古代文学著作流域中,渔父形象多次出现,并且在不同的处境和不同的人物中,它所传达的具体的意义也是不尽相同。
从渔父形象初见端倪的道家著作《庄子·渔父》篇、《楚辞·渔父》篇,到《后汉书》中的严子陵,再到陶渊明,唐代柳宗元笔下仕途失意,人生苦闷的孤独的“渔父”形象……中国古代的文人仕子在各自不同的时代和不同境遇之下,利用“渔父”这一意象传达出个人崇尚的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的不同体验和感悟。
通过几百年上千年的文学实践,并且在儒家、道家、禅文化等的影响下,“渔父”形象被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同时也有了更多更深厚的文化价值和内涵。
本文将从历代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古代文化传统大背景之下的“渔父”精神文化意蕴等方面对古代文学中的渔父形象加以分析和探究。
一、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渔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在古代人们的生活中很常见。
基于这种生活方式,自然而然的出现了渔夫这种职业,他们以捕鱼为生,生活在江河湖海边,经常与水打交道,有着身体上的劳动与付出。
我国古代文学名著中最早提到有关于渔的描写大概是《诗经》了。
《诗经》的《卫风·竹竿》篇写到:“籊籊竹竿,以钓于淇。
”[1]《小雅·采绿》:“之子于钓,言纶之绳。
其钓维何?维鲂□鱮。
”[2]然而这些仅仅是有关于渔这一类活动的描写,渔父作为一个具体的形象出现,最早应该是在《楚辞·渔父》篇中了。
《楚辞·渔父》篇中的渔父形象,在整个古代文学中,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
屈原,楚国三闾大夫,遭人诬陷被流放,“颜色枯槁,形容憔悴”[3]。
他怀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心,迈着沉重的步子来到江边。
一个一心想着辅佐君王,为国家的兴盛尽其所能,满腔爱国情怀的人,却被小人谗害至流放。
义臣遇不到明君,心里是何其的悲愤与失落!在屈原的理想这般失落,人生追求这般无奈与痛苦之际,一位“渔父”踏浪而来。
渔父见到屈原时脱口而出:“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渔父一见面就准确的判断出屈原的身份,说明他并未对世事一无所知,而应该是相当了解。
屈原作为三闾大夫,掌管楚国王族屈、景、昭三姓的贵族官员,以他这样的身份和地位为何会流落至这种人迹罕至的江边?渔父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屈原自己的回答是:“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这是多么自负与自傲的回答,将自己的“清”“醒”与世人的“浊”“醉”截然对立开来,自己的“清”与“醒”不为世人的“浊”“醉”所容,也没有人能理解或者倾听他心中的那份执着的理想与追求,心中充满着悲痛与失落,字里行间流露着难掩的痛苦与无耐!一个执着于政治理想,执着于为国为民的人的苦痛,渔父对屈原充满了同情,当然也是敬佩的,他这样劝解他道:“举世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醴?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渔父作为一个智者,看清了屈原内心矛盾的根源,是其“清”“醒”与世人的“浊”“醉”的对立与两难。
作为旷达超远,顺其自然,远离俗世的渔父于是就用自己的思想对屈原进行引导。
为什么非要执着于个人理想不可自拔?既然这样的追求让人痛苦并根本无法在现实中立足,那还不如顺应现实,顺应一切,超乎自然天地之外,人就会在世间闲适自处,无欲无求,也就不会有理想失落后那么多的苦痛与悲愤。
但是屈原没有因渔父的这么一段劝说而做任何动摇,他身体力行着的,是对道,义的追求,是对政治理想的执着,虽然屈原并不是儒家思想的信徒,但他所践行的人生理想与价值追求,其实是与儒家的思想追求相一致的。
屈原做出了这样一个决定,既然个人的理想与追求无法实现,那就为这样的一个美好理念而殉道吧!“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皎皎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他的意志是这样的坚定,信仰是如此的牢固不可动摇。
渔父面对这样的“顽徒”,最后报之无耐的莞尔一笑。
他临走之前大声高歌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这句话唱出了一个出世的智者的感悟与人生态度。
一句大智大慧的话语,透露着旷达与淡然的处世之态,出世却并不是与世俗断绝一切联系,而是和自然和社会融为一体,个体精神达到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状态。
在这篇文章中,渔父踏浪而来,最后又高歌之后倏然而去,留给后世人无穷的想象与回味。
他的旷达与淡然、精神的自由,也为后世文人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渔父”精神。
东汉时的严光严子陵,也是一位备受后世文人推崇的渔父形象。
《后汉书·严光传》:“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
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
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
帝思其贤,乃令以物令访之。
……除为谏议大夫,不屈。
乃耕于富春山。
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
建武十七年复特征,不至,年八十,终于家。
……”[4]严子陵与光武帝刘秀曾是同窗好友。
当刘秀称帝登基后,严子陵隐姓埋名过期了渔隐生活。
光武帝深慕其贤,得知他过着渔隐生活之后,特地派人去请他出山。
然而严子陵始终不肯接受光武帝赐给他的官职和爵位,坚守自己的志向,过了一辈子的渔隐生活,一直到老死,都没有出仕。
“士固有志,何至相迫乎?”在“士固有志”的人生信念的支配下,严子陵毅然决然的拒绝出仕为官,拒绝高官厚禄,一直没有违背个人的信念和人生志趣,坚守恬适淡薄的渔隐生活。
这不禁会让人想起孔子说过的那句话:“三军可多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严子陵正是用毕生的时光践证了这种坚定独立的人格精神。
严子陵是真正喜欢渔隐生活的,他也确实一点都不想做官,即使有光武帝这样作为帝王的同窗好友的赏识与再三邀请,也难以改变其志向。
所以在后世文人看来,这种绝对自由的追求与选择是一般人所不能达到的境界,汪遵《桐江》一诗这样评价严子陵:“光武重兴四海宁,汉臣无不受浮荣。
严陵何事轻轩冕,独向桐江钓月明?”[5]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杯》诗云:“严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拄颐事玉阶。
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
”[6]盛赞了严子陵不慕功名富贵,坚守人格自由的气度与节操。
范仲淹也有一首《严先生祠堂记》赞美严子陵风节:“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7]从后世文人的这些诗文中也可以看出严子陵作为一个不出仕的典型形象的影响是多么巨大,每个后世文人每当厌倦仕途或者冒出渔隐念头的时候,都会找到他作为自己精神的依托。
《吴越春秋》中也有一个渔父形象,他帮助伍子胥成功渡江,逃离险境,而自己却葬身于江上。
原文是这样叙述这段故事的:“与胜行去,追者在后,几不得脱。
至江,江中有渔父乘船从下方水而上。
子胥呼之,谓曰:“渔父渡我!”如是者再。
渔父欲渡之,适会旁有人窥之,因而歌曰:“日月昭昭乎侵已驰,与子期乎芦之漪。
”子胥即止芦之漪。
渔父又歌曰:“日已夕兮,予心忧悲;月已驰兮,何不渡为?事寖急兮,当奈何?”子胥入船。
渔父知其意也,乃渡之千潯之津。
子胥既渡,渔父视之有其饥色。
乃谓曰:“子俟我于此树下,为子取饷。
”渔父去后,子胥疑之,乃潜身于深苇之中。
有顷,父来,持麦饭、鲍鱼羹、盎浆,求之树下,不见,因歌而呼之,曰:“芦中人,芦中人,岂非穷士乎?”如是至再,子胥乃出芦中而应。
渔父曰:“吾见子有饥色,为子取饷,子何嫌哉?”子胥曰:“性命属天,今属丈人,岂敢有嫌哉?”二人饮食毕,欲去,胥乃解百金之剑以与渔者:“此吾前君之剑,中有七星,价直百金,以此相答。
”渔父曰:“吾闻楚之法令:得伍胥者,赐栗五万石,爵执圭,岂图取百金之剑乎?”遂辞不受。
谓子胥曰:“子急去勿留,且为楚所得?”子胥曰:“请丈人姓字。
”渔父曰:“今日凶凶,两贼相逢,吾所谓渡楚贼也。
两贼相得,得形于默,何用姓字为?子为芦中人,吾为渔丈人,富贵莫相忘也。
”子胥曰:“诺。
”既去,诫渔父曰:“掩子之盎浆,无令其露。
”渔父诺。
子胥行数步,顾视渔者已覆船自沉于江水之中矣。
[8]伍子胥怀着父仇兄恨出逃,遇到一条大河挡住去路,生死命悬一线,情况十分危机。
就在这时,一位渔父驾一叶小舟,飘然而至。
这是伍子胥在千钧一发的时刻遇到的一颗救命稻草,也许也是唯一的希望。
伍子胥赶紧牢牢抓住这个机遇,呼唤渔父将自己渡至彼岸。
渔父不假思索就答应了伍子胥迫切的呼救,然而智慧的渔父观察周围的环境时发现有人窥探,于是他两次用渔歌的方式暗示伍子胥。
终于他将伍子胥渡至彼岸,却发现其面有饥色。
本来这个时候作为渔父助伍子胥渡河的行动已经结束,他完全可以马上转身离去。
然而古道热肠的他却忍不住接着去帮伍子胥找食物,而这样做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风险。
伍子胥对渔父如此之恩难以为报,便拿出身上价值百金的宝剑以赠之。
渔父拒不接受。
打听其姓名,以图日后再报,渔父也始终不肯透露半字,只说:“得形于默”。
不求任何回报,不留名姓,这是何其的洒脱与超然!渔父一开始就清楚,伍子胥是忠臣贤良之后,背负着国耻家仇,也明白送其过河对自己意味着什么,还有楚国法令“得伍胥者,赐栗五万石,爵执圭”这样的功名富贵的诱惑,然而他还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这样做,并且最后他的结局是覆船自沉于江水之中,用生命来完成了人生追求的大义,以身殉道,杀身成仁。
他虽然隐迹于山水,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义无反顾,身隐心却不隐,内心深处充满了对世界和人生的关怀。
陶渊明笔下发现桃花源的武陵渔人也是一个颇具韵味的渔父形象。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9]陶渊明借一个以捕鱼为业的渔夫作为贯穿整个桃花源故事的主线,通过他的行踪及见闻给我们展示了一派美好的桃花源理想生活:“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理想中的生存世界,只能由渔夫才能在无意中发现、找到、并于最后失落,而其他人根本无法访其踪迹。
渔夫作为一个与水打交道的职业,活动的范围一般远离人群,受到俗世的影响相对较少,因而他会在无意中觅得这片净土。
陶渊明为什么会这样虚构了一个渔父的形象和一个理想的桃花源世界呢?联系他生活的时代及其人生,我们也不难理解他有这样的理想与志趣。
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是历史上不安定的魏晋时期,政治黑暗,官场腐败。
他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家庭,曾祖父陶侃曾封长沙郡公,但因“望非世族”受到门阀等级森严风习下的时人的讥讽。
到陶渊明出生的时代,家族已经衰落,家境日见窘迫。
青少年时期的他过着“居无仆妾,井臼弗任,藜菽不给,母老子幼,就养勤匮”的贫苦生活。
但他好读儒家的六经,又深受老庄学说及魏晋玄学的影响,从小就崇尚自然,淡泊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