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形椎间锁定融合器(ROI-C)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护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形椎间锁定融合器(ROI-C)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护理周荔倩;郭玲;张莉莉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桥形椎间锁定融合器(ROI-C)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总结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科收治的28例行桥形椎间锁定融合器(ROI-C)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结果 28例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且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随访半年以上,均达到植骨融合.结论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提高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增加患者满意度.

【期刊名称】《护士进修杂志》

【年(卷),期】2018(033)020

【总页数】3页(P1895-1897)

【关键词】颈椎病;桥形椎间锁定融合器;围手术期护理;植骨融合

【作者】周荔倩;郭玲;张莉莉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62;江苏省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62;江苏省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6

脊髓型颈椎病是骨科常见疾病,常常需手术治疗。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自20世纪50年代由

Robinson等 [1]报道以来,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颈椎前路经典的手术方式。椎间置入融合器是进行椎间融合的一种常用方法,为了防止融合器下沉、移位,维持节段稳定性,提高融合率,术中一般加用椎体前方钛板固定。随着前路钛板的广泛应用,术后一些并发症,如吞咽困难、食管漏、内固定松动移位、邻近节段退变等越来越引起关注 [2-5]。基于上述问题,法国LDR公司结合零切迹理念研发出一种新型桥形椎间锁定融合器(ROI-C)并应用于临床[6]。我科自2013年4月将ROI-C应用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在我科行桥形椎间锁定融合器(ROI-

C)治疗脊骨遀型颈椎病患者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45~74岁,平均

(56.8±12.2)岁,均符合中国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中脊髓型颈椎病诊

断标准[7],患者存在渐进性四肢感觉、运动或括约肌功能障碍等典型脊髓受压症

状和体征,影像学检查证实存在颈脊髓压迫。

1.2 手术方法患者全身麻醉,取颈部轻度后伸仰卧位,双肩垫以软枕,后枕部垫

以软头圈,手术野常规消毒、铺巾。根据病变节段取右颈部横行切口,约5 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沿颈阔肌下钝性分离,于胸锁乳突肌内侧血管鞘和内脏鞘间仔细分离至颈椎前方,剥离椎前筋膜并止血,显露椎间隙。插入定位针,C型臂X线机透视下确定病变椎间隙,切开前纵韧带及骨膜,Caspar椎体撑开器撑开病变椎间隙后,仔细刮除病变椎间隙髓核及纤维环组织,刮匙刮除上下终板,清除骨赘及增生椎体后缘,切除后纵韧带显露硬膜。试模后选定大小合适的椎间融合器,其内填塞自体骨赘及骨优导,继而将椎间融合器置入椎间。检查其位置高度满意后,各用两枚弧形插片将融合器固定于椎体内,同样方法处理多间隙病变的其他间隙。检查无活动性出血后冲洗切口,椎体前方放置引流管,关闭切口。

1.3 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切口内血肿导致呼吸困难2例、术后神经症状加重1例、脑脊液漏4例,经护理干预后均顺利恢复;呛咳吞咽不适3例,术后2周内消失,2周后无1例存在吞咽不适或咽部异物感。未发生松动、移位、断裂等内固定相关并发症,无护理相关并发症。术后12个月随访时,神经功能改善率为57.79%,脊髓受压程度评分[8]由术前的(13.83±1.26)分升至(9.49±0.87)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由术前的(3.94±0.56)分降至(1.22±0.34)分。随访1年以上,均达到植骨融合。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病程长,对ROI-C缺乏了解,因此担忧术后恢复不佳甚至出现完全瘫痪,对手术存在恐惧感。为此,我们主动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必要性、ROI-C手术的相关知识[6]术后及积极配合术后康复锻炼的重要性,解除患者的疑虑;同时,通过分享手术成功患者的经验,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增加对手术的信心。

2.1.2 指导术前准备入院后指导患者做好常规辅助检查,如颈椎X线片等,同时由1名高年资专科护士指导患者进行术前准备:(1)气管推移训练[9]。颈前路手术中为暴露椎体前缘,需将气管、食管向一侧牵拉,牵拉气管、食管会引起不适,同时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也会发生变化,Zhang等[10]报道,术前气管推移训练有助于提高患者术中耐受性。因此,我们术前1周由该名高年资专科护士指导患者行气管推移训练,每次10~20 min,每天3次,连续3 d。(2)呼吸训练。本组多为老年患者,呼吸功能相对较差,且术中脊髓刺激容易影响患者的呼吸,因此我们术前常规指导患者行呼吸训练。常用的呼吸功能训练方法有腹式呼吸及缩唇呼吸[11]。同时指导患者行咳嗽练习及扩胸运动,增加肺活量,改善肺功能。(3)床上排便训练。颈前路手术后一般需卧床72 h,之后可在颈托保护下下床活动,为避

免术后患者出现排尿及排便困难,术前需指导患者使用便器,练习床上排便。2.2 术后护理

2.2.1 呼吸道护理由于术中全麻插管、气管牵拉、喉返神经刺激等原因,呼吸道分泌物明显增多,术后切口疼痛,患者惧怕咳嗽,导致痰液堆积,易诱发肺炎、呼吸道阻塞及窒息。因此,术后常规床边备吸痰管,每2~4 h翻身拍背1次、鼓励主动排痰,对于痰液不能自行咳出者,及时吸痰,术后3 d内常规雾化吸入,并予氨溴索120 mg静滴化痰。另外,颈椎前路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术后吞咽困难[4],这与术中软组织牵拉、损伤,颈椎前路钛板占据颈前生理空间、钛板与食道反复摩擦或与周围软组织粘连等因素有关。本研究中,仅1例3节段手术患者出现吞咽困难,考虑与术中牵拉时间较长有关,术后指导患者进食半流质,3 d后症状逐渐好转。

2.2.2 神经功能护理术中操作不当或椎管内出血都可能造成脊髓压迫,出现神经症状,若不及时发现,将产生严重的并发症[12]。下颈椎手术时,由于术中牵拉过度或手术视野显露不清易导致喉返神经损伤,单侧喉返神经损伤表现为声音嘶哑和发声无力[13]。因此,患者术毕返回病房麻醉清醒后注意患者声音变化并及时评估四肢肌力及感觉情况并与术前比较,如有无声音嘶哑、发声无力、肌力下降、感觉异常等,若出现上述情况下应及时汇报医生并给予相应处理。本组1例患者出现声音嘶哑症状,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并指导患者进行发音训练,术后1周基本恢复正常。

2.2.3 手术切口护理因颈前部有气管、食管等较重要的腔道软组织,术中因牵拉、局部渗血等原因,术后4~5 h为气管水肿及气管内血肿发生的高峰期,容易导致喉头水肿、痉挛,气管受压,引起吞咽、呼吸困难甚至死亡。因此,术后应严密观察切口渗血及引流情况,重点观察患者有无胸闷、呼吸增快、颈部是否增粗等,每2 h记录1次,床旁备气管切开包及吸痰装置。如出现创口局部肿胀,颈部明显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