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好玩的冰教案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冰》(完整版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冰》(完整版一、教学内容《好玩的冰》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幼儿观察和探索冰的特性,了解冰的形成过程,通过实践操作感受冰的融化现象,以及探讨冰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冰的基本特性,如透明、冷、硬等。
2. 培养幼儿观察、探索、表达和合作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冰的形成和融化过程。
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探索和表达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冰块、冰格、盐、色素、勺子、杯子、热水、温度计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颜料、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冰块,让幼儿观察冰的外观,引导幼儿描述冰的特征。
(2)提问:“大家知道冰是怎么形成的吗?”引导幼儿思考冰的形成过程。
2. 例题讲解(1)讲解冰的形成过程,让幼儿了解水遇冷会变成冰。
(2)讲解冰的融化过程,让幼儿知道冰遇热会变成水。
3. 随堂练习(1)分组进行冰块观察,让幼儿记录冰的特征。
(2)组织幼儿进行冰块融化实验,观察冰融化过程。
4. 讨论与表达(1)引导幼儿分享观察记录,讨论冰的特性。
(2)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冰的形成和融化过程。
(2)拓展讨论冰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冰袋、冰激凌等。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好玩的冰》2. 板书内容:(1)冰的特征:透明、冷、硬(2)冰的形成:水遇冷变成冰(3)冰的融化:冰遇热变成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冰块融化过程2. 答案示例:(1)冰块融化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
(2)冰块融化后,变成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冰的特性、形成和融化过程的掌握程度。
2. 拓展延伸:(1)开展家庭实践作业,让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冰块融化实验,增强亲子互动。
(2)组织幼儿参观制冰工厂,了解冰的工业化生产过程。
幼儿园中班科学:好玩的冰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好玩的冰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认识冰的特点和形态,初步理解冰的物理特性;2.了解冰的来源和作用;3.通过亲身体验,通过观察、比较、总结等方式,激发幼儿好奇心和兴趣;4.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步骤冰的形态和特点•教学活动1:观察桌上的冰块,让幼儿自己动手去摸摸、掂掂,感受一下冰块的冰凉感,了解冰的固态、硬度等物理特性;•教学活动2: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到各种不同的冰块,如球形冰块、长条形冰棒、冰球等,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话来比较它们的异同点,进而了解到冰的不同形态;冰的来源和作用•教学活动3:带着幼儿在教室、操场或者是学校附近的溪流、池塘等水源旁边进行考察,让幼儿找到冰的来源,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方式感受冰的存在意义和作用;•教学活动4:教师模拟热天天气给幼儿讲述冰块的故事,引导幼儿思考冰块在那种情况下最有用,例如,在夏天炎热的天气中时,人们用冰块来解渴、结冰压缩药物敷在伤处等。
冰的变化•教学活动5:利用不同温度的水来观察和比较冰的变化,如将冰放在温水中,再观察冰的变化,引导幼儿思考冰的变化是怎样产生的;•教学活动6:让幼儿尝试将冰块放置在太阳下或是暖气辐射下,比较冰的变化,并告诉幼儿冰的变化与温度有关。
教学设计反思本次教学活动采用了亲身体验、观察、比较、总结等方式,结合幼儿年龄特点,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实物,帮助幼儿感知冰的物理特性和作用。
遵循了幼儿认知规律,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了科学就在身边的感受,激发了幼儿们的好奇心和兴趣,促进了其思维发展。
但是,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1.教学内容过于简单,难以满足年龄较大、知识水平较高的幼儿群体的需求,不够丰富;2.教学活动难免存在不够科学精确、依赖于经验判断的情况;3.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时间限制,未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针对以上问题,需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继续探索出适合幼儿群体的教学方法,并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冰》教案含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冰》教案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身边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好玩的冰”。
通过观察、探索和实验,让幼儿了解冰的特性,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冰的形成过程,知道冰是水在低温下凝固而成的。
2.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幼儿掌握冰的物理特性,如透明、冷、硬、滑等。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冰的形成过程和物理特性的理解。
重点:观察、探索和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冰的特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冰块、冰格、盐、水、色素、勺子、杯子、手套等。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颜料、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冰块,让幼儿观察、触摸,激发幼儿对冰的兴趣。
(2)讨论:冰是什么?它从哪里来?冰和水的区别是什么?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解冰的形成过程,让幼儿了解冰是水在低温下凝固而成的。
(2)展示冰的物理特性,如透明、冷、硬、滑等,并让幼儿观察、体验。
3. 随堂练习(5分钟)(1)让幼儿用冰块进行观察,记录冰的特性。
(2)尝试用盐和冰进行实验,观察冰的融化过程。
4. 动手操作(10分钟)(1)教师示范如何用冰格制作彩色冰块。
(2)幼儿动手制作,并观察彩色冰块的融化过程。
(1)让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六、板书设计1. 好玩的冰2. 内容:(1)冰的形成过程(2)冰的物理特性(3)冰的融化实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冰的融化过程(1)将冰块放在室温下,观察并记录冰的融化过程。
(2)思考:为什么冰会融化?冰融化后变成了什么?2. 答案:(1)冰融化过程:冰块逐渐变小,表面出现水珠,最终完全融化。
(2)冰融化后变成了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和动手操作,让幼儿了解了冰的特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好玩的冰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精选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使用亲切、生动的语言,语调富有变化,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语速适中,确保幼儿能听懂并跟上讲解节奏。
二、时间分配
1.实践情景引入:约5分钟,充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例题讲解:约10分钟,结合图片和实验,简洁明了地讲解。
3.游戏活动:约15分钟,确保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和体验。
游戏活动应设计得既有趣又有教育意义:
1.冰块搬运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冰块融化游戏让幼儿观察不同物质对冰融化的影响,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3.确保游戏过程中有适当的成人监督,确保幼儿安全。
五、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应考虑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
1.画冰块的作业可以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个性化的作品。
2.通过实验演示冰的特性,如冷、滑、硬。例如,将冰块放在毛巾上,让幼儿观察冰块融化后毛巾变湿的现象,理解冰是冷的。
3.使用图示和实物展示冰的结晶过程,帮助幼儿形象地理解。
二、实践情景引入
情景引入是吸引幼儿注意力的重要环节,以下要点需注意:
1.选择大小适中、干净的冰块,确保安全。
2.教师提出的问题应具有启发性,如:“你们看,这个小盆子里有什么?它和我们平时喝的水有什么不同?”
4.总结与表达:约5分钟,鼓励幼儿分享感受,巩固所学知识。
三、课堂提问
1.提问应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引导幼儿思考和探索。
2.鼓励幼儿回答问题,不论对错,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情景导入
1.利用有趣的冰块实物,创设吸引幼儿的情境。
2.通过提问,引发幼儿对冰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冰》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冰》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奇妙的自然现象》,详细内容为“好玩的冰”。
通过让幼儿亲身体验和观察,了解冰的特性,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冰的来源,知道冰是水在低温下凝固而成的。
2.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触摸,感受冰的冷、滑、硬等特性。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冰与水之间的关系,明白冰是由水凝固而成的。
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和触摸,感受冰的特性,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冰块、冰袋、容器、毛巾、热水、冷水、色素、滴管等。
2. 学具:小勺、小碗、手帕、画纸、画笔、水彩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冰块,让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从哪里来?”(2)让幼儿触摸冰块,感受冰的冷、滑、硬等特性。
2.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实物演示,让幼儿了解冰是水在低温下凝固而成的。
(2)教师用冰块和热水进行实验,让幼儿观察冰融化成水的过程。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小勺取冰块,观察冰块在室温下逐渐融化的现象。
(2)让幼儿将冰块放入容器中,观察冰块在冷水、热水中的融化速度。
4. 创意活动(1)让幼儿用冰块进行印画,感受冰块融化后留下的痕迹。
(2)让幼儿在冰块上滴色素,观察色素在冰块中的扩散现象。
(1)让幼儿分享在活动中的感受和发现。
六、板书设计1. 冰的特性:冷、滑、硬2. 冰与水的关系:冰是水凝固而成的3. 冰的融化:受热、受冷、室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冰的融化过程(1)在室温下,观察冰块融化成水需要多长时间。
(2)在冷水和热水中,观察冰块融化速度的差异。
答案:冰块在室温下融化速度较慢,在热水中融化速度较快,在冷水中融化速度较慢。
2. 作业题目:冰块印画用冰块在画纸上印画,观察冰块融化后留下的痕迹。
中班科学《好玩的冰》教案
中班科学《好玩的冰》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了解水的凝固过程,并认识到水变为固态冰的特点;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3.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透明杯、冷冻室;2.学生准备:水、纸杯、吸管。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师生交流:教师提问,“在寒冷的冬天,当我们喝到一杯冷冷的饮料时,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个饮料是如何变成冰块的?”二、展示(10分钟)1.教师将透明杯中的冷冻水放入冷冻室中,告诉学生一会儿我们会发现什么神奇的事情。
2.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个冰块,并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的外观特点。
3.教师解释冰块是由水冷却凝固形成的固态物质。
三、实验操作(15分钟)1.学生分成小组,每组5人。
2.每组学生围绕一张大桌子,每人分别拿一个纸杯、一根吸管和一杯水。
3.通过研究和探索,让学生们想出一种方法,能够让水变成冰块,并记录下来。
4.学生开始进行实验操作,观察水的变化过程。
四、实验总结(10分钟)1.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出制作冰块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学生就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发表自己的观点。
五、应用拓展(20分钟)1.学生将制作好的冰块取出,并进行探究。
他们可以用手触摸冰块的表面温度、观察冰块的形状、尝试将冰块放入暖水中观察其变化等。
2.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冰的熔化过程和冻结过程。
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冰在生活中的用途,如制作冷饮、制冷食物等。
2.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出冰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合理利用资源,遵守环保规定。
七、小结(5分钟)1.教师复习本课内容,回答学生提问。
2.教师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任务。
教学反思:通过这次冰的制作实验,幼儿能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和描述冰的变化过程,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通过小组合作,还提高了幼儿的合作能力和探索精神。
此外,引导学生思考冰的应用和环保意识,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环保意识。
幼儿园中班教案《好玩的冰》含反思-幼儿园科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好玩的冰》含反思幼儿园科学教案教案:《好玩的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来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三章《冬天的秘密》。
具体内容涉及冰的性质,包括冰的形成、冰的形状变化以及冰的融化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冰的性质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探索冬天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冰的性质和特点。
难点:让学生理解冰的形状变化和融化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冰块、容器、热水、放大镜、温度计。
学具:每个学生一个容器、一张白纸、一支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拿出一个装有冰块的容器,请学生观察冰块的外观和感觉。
然后,教师用热水将冰块融化,让学生观察冰块的变化。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冰的形成、冰的形状变化和冰的融化过程。
引导学生理解冰的性质和特点。
3. 动手操作(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用容器装入水,将容器放在户外,等待水结冰。
同时,学生观察冰的形状变化和融化过程,并用放大镜和温度计进行观察和记录。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冰块为什么会融化?”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然后,教师给出答案,并解释冰的融化过程。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用彩色笔在白纸上绘制冰块的形状变化和融化过程。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好玩的冰》板书内容:1. 冰的形成2. 冰的形状变化3. 冰的融化过程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学生描述冰的形成过程,并画出冰的形状变化和融化过程。
答案:冰的形成是水在低温下凝固成冰的过程。
冰的形状变化可以是冰块变小、冰块融化成水等。
冰的融化过程是冰块在高温下逐渐融化成水的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学生了解了冰的性质和特点。
学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能力得到锻炼。
但在讲解冰的融化过程时,部分学生对于温度变化对冰融化的影响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冰》(完整版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冰》(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中的第二节《好玩的冰》。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冰的形态、性质和特点;探究冰的融化过程;讨论冰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冰的形态、性质和特点,了解冰的融化过程。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冰的融化过程及其原理。
2. 教学重点:冰的形态、性质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冰块、冰袋、热水、放大镜、温度计、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带幼儿到户外,观察冰块。
(2)请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冰块,并描述冰块的形态。
2.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冰的性质和特点。
(2)教师讲解冰的融化过程及其原理。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动手操作,观察冰的融化过程。
(2)请幼儿用画笔记录冰的融化过程。
4. 讨论冰在生活中的应用(1)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冰在生活中的作用。
(2)幼儿分享自己知道的冰的应用。
(2)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冰的奥秘。
六、板书设计1. 《好玩的冰》2. 内容:(1)冰的形态、性质和特点(2)冰的融化过程(3)冰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冰的融化过程,并用画笔记录下来。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观察、讨论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冰的形态、性质、特点和融化过程。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冰的细节,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寻找冰的应用,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如:节约用水,减少冰的使用;利用冰块制作冷饮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冰块的观察;2. 例题讲解中冰的融化过程及其原理的讲解;3. 随堂练习中幼儿动手操作和记录冰的融化过程;4. 作业设计中观察冰融化过程的作业;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中的环保意识培养。
中班好玩的冰教案5篇
中班好玩的冰教案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中班好玩的冰教案5篇优秀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优秀教案的编写需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班好玩的冰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教案《好玩的冰》含反思 - 幼儿园科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好玩的冰》含反思幼儿园科学教案教案:《好玩的冰》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科学教材,针对中班幼儿设计。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认识冰的特性,了解冰的形成过程;2. 探索冰的玩法,感受冰的乐趣;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使幼儿认识冰,了解冰的形成过程,知道冰是固体;2. 培养幼儿观察冰的特性和探索冰的乐趣;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冰,了解冰的形成过程,知道冰是固体。
难点:让幼儿探索冰的玩法,感受冰的乐趣,并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冰块、容器、水、颜料、塑料棒、毛巾等。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个容器、水、颜料、塑料棒、毛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认识冰(5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冰的特点,如冰是固体,透明的,摸起来冷冷的。
让幼儿亲手摸一摸冰块,感受冰的特性。
3. 探索冰的玩法(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探索冰的玩法。
可以用颜料给冰块上色,用塑料棒敲打冰块,观察冰块的变化。
还可以把冰块放在毛巾上,用温暖的毛巾把冰块融化,观察冰块融化的过程。
4. 随堂练习(5分钟)请幼儿分组,每组用塑料棒和颜料设计一个冰块游戏,并演示给其他幼儿看。
5. 作业设计(5分钟)六、板书设计冰的特点:固体、透明、冷冰的玩法:上色、敲打、融化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找一个容器,装上水,放在冰箱的冷冻层冷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让幼儿亲手摸冰块、探索冰的玩法,使幼儿认识到了冰的特点,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但在作业环节,部分幼儿可能因为家庭原因,需要在课后与家长沟通,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完成作业。
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尝试用冰块制作一个小作品,如冰雕、冰花等,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冰》教案含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冰》教案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以冬季常见现象“冰”为主题,通过观察、实验和体验,让幼儿了解冰的特性,探索冰的融化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材涵盖了《幼儿园科学活动指导手册》中关于“冰”的相关章节,以及如何用冰制作玩具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和了解冰的特性,知道冰是水在低温下凝固而成的固体。
2. 通过实验和操作,让幼儿探索冰的融化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提高幼儿的探究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冰的特性,知道冰是水在低温下凝固而成的固体。
难点:让幼儿探索冰的融化过程,理解冰融化成水的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冰块、容器、温度计、放大镜、视频播放设备。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个容器、一张白纸、一支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拿出一个容器,里面装有冰块,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冰块的特性。
2. 讲解:教师通过讲解,让幼儿了解冰的特性,知道冰是水在低温下凝固而成的固体。
3. 实验: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实验,观察冰的融化过程,记录温度变化。
4. 操作: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将冰块放入容器中,观察冰的融化过程,并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冰的特性2. 冰的融化过程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找一个容器,放入冰块,观察冰的融化过程,并记录下来。
2. 家长可以帮助幼儿查找关于冰的图片或者视频,让幼儿更加深入的了解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实验,幼儿了解了冰的特性,知道了冰是水在低温下凝固而成的固体,也探索了冰的融化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的兴趣很高,积极参与实验和操作。
但是,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幼儿对温度计的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去户外寻找冰,让幼儿亲身体验冰的特性,也可以组织一次冰雕活动,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冰雕,进一步加深对冰的了解。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冰》教案含反思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冰》教案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详细内容为“好玩的冰”。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冰的特性,探索冰的融化过程,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冰的基本特性,知道冰与水的联系。
2.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幼儿掌握冰融化的基本过程。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观察、表达的能力,激发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冰融化的过程,以及冰与水的联系。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冰块、冰格、热水、冷水、盐、勺子、计时器、实验记录表等。
2. 学具:观察盒、放大镜、画笔、颜料、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冰的故事,引发幼儿对冰的兴趣,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冰是怎么形成的吗?冰有哪些好玩的特点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冰块,让幼儿观察冰的外观,触摸冰,感受冰的冷和滑。
(2)讨论冰的形成过程,引导幼儿思考冰与水的联系。
(3)实验:冰的融化。
将冰块放入不同温度的水中,观察冰融化的速度,记录实验结果。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进行冰块绘画,让幼儿在冰块上涂上颜料,观察颜料在冰块上的变化。
(2)讨论冰块融化后颜料的变化,引导幼儿思考冰融化后颜料的去向。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好玩的冰2. 板书内容:(1)冰的特性:冷、滑、透明(2)冰与水的联系:冰是水凝固而成的(3)冰融化过程:冰→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冰融化的过程,记录下来并与家长分享。
2. 答案:冰融化过程记录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对冰的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冰融化的过程。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同时,可以拓展延伸至其他物理现象的学习,如水的沸腾、蒸发等,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中班科学优质教案《好玩的冰》优质教案含反思
中班科学优质教案《好玩的冰》优质教案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态变化》,详细内容为“好玩的冰”。
通过本章学习,让幼儿感知冰的特性,了解冰的形成过程,培养幼儿对生活中物态变化的观察与思考。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冰的特性和形成过程,提高幼儿对自然现象的探究兴趣。
2. 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珍惜水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冰的形成过程及其特性的理解。
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冰块、盐、色素、杯子、勺子、热水、毛巾等。
学具:放大镜、小铁锤、小勺子、颜料盘、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冰块,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冰的外观、触感等特性。
(2)引导幼儿思考:冰从哪里来?为什么会有冰?2. 例题讲解(1)讲解冰的形成过程,让幼儿了解水变成冰的原理。
(2)通过实验,让幼儿观察冰融化成水的过程。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组,每组用盐、热水等尝试让冰块融化,观察融化过程。
(2)用放大镜观察冰的微观结构,讨论冰的特性。
4. 互动环节(1)让幼儿用小铁锤敲击冰块,观察冰块碎片。
(2)在冰块上涂抹色素,观察色素在冰块中的扩散。
六、板书设计1. 冰的特性2. 冰的形成过程3. 冰的融化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的冰现象。
答案示例:冬天,水管里的水结冰,水管变脆,容易破裂。
2. 作业题目:用画笔描绘冰的特性。
答案示例:画出冰块的透明感、冷冽感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对冰的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细节,提高观察力。
2. 拓展延伸:让幼儿观察并记录生活中其他物态变化的现象,如水蒸气、雾、露水等,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探究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时冰的特性描述2. 例题讲解中冰的形成过程和融化原理3. 随堂练习的分组实验操作4. 互动环节的观察和操作5. 作业设计的观察记录和绘画表达一、实践情景引入时冰的特性描述在实践情景引入阶段,应重点关注冰的特性描述。
《好玩的冰》幼儿园中班科学精品教案
《好玩的冰》幼儿园中班科学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好玩的冰》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体》,本章详细内容围绕常见物体的性质和状态展开,本节课主要通过观察、探索冰的特性,让幼儿了解自然界中的固态物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描述冰的物理特性,如颜色、硬度、冷热等。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冰的形成过程以及特性。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合作探究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冰块、冰箱、保温盒、毛巾、盐、色素、水、勺子、放大镜等。
学具:记录表、画笔、调色盘、小盆子、手套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在户外寻找冰块,观察冰的外观,感受冰的冷热。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冰块,引导幼儿观察冰的颜色、硬度等特性,讲解冰的形成过程。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观察冰的实践操作,用放大镜观察冰的细节,记录冰的特性。
4. 探索冰的特性(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用盐、色素等物品进行实验,观察冰的融化过程,了解冰的融化速度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5. 小组讨论(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冰的特性:颜色、硬度、冷热等。
2. 冰的形成过程:水→ 冰。
3. 冰的融化过程:冰 + 盐/色素→ 水。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家中冰块融化的过程。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用图画形式展示冰的特性。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对冰的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引导幼儿观察方面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尝试制作冰块,观察冰块在不同环境下的融化速度,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冰的形成过程以及特性。
2.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幼儿在户外寻找冰块,观察冰的外观,感受冰的冷热。
好玩的冰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精选
好玩的冰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主题为“好玩的冰”。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含:1. 冰的性质,如冰的颜色、形状、硬度等;2. 冰的融化过程,以及融化后的水的性质;3. 冰的玩法,如滑冰、抛冰、堆冰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冰的性质,以及冰融化后的水的性质;2.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交流的能力;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冰的性质,以及冰融化后的水的性质;难点:让学生理解冰的融化过程,以及融化后的水的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冰块、容器、温度计、放大镜等;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块小冰块,以及记录观察结果的本子和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冰块,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冰块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形状的?硬不硬?”2. 教师讲解:讲解冰的性质,如冰的颜色、形状、硬度等,以及冰融化后的水的性质。
3. 学生操作:让学生用自己的冰块进行观察,记录冰的颜色、形状、硬度等,以及融化后的水的性质。
4. 交流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
5. 例题讲解:讲解冰的玩法,如滑冰、抛冰、堆冰等,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冰块进行玩耍,尝试不同的玩法。
7. 板书设计:板书冰的性质,如颜色、形状、硬度等,以及冰融化后的水的性质。
8. 作业设计:让学生画出自己玩耍冰块的场景,并写上自己的感受。
六、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画出你玩耍冰块的场景,并写上你的感受。
作业答案:略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积极参与,对冰的性质和融化后的水的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在实践操作环节,部分学生对冰的融化过程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让学生在家中尝试制作冰块,观察冰块的性质,以及冰融化后的水的性质,并将观察结果带到课堂上进行分享。
八、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主题为“好玩的冰”。
好玩的冰教案(精选7篇)
好玩的冰教案(精选7篇)好玩的冰篇1活动内容:新《纲要》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根据这一理念和幼儿对水各种形态变化的兴趣,设计了“会变的水精灵” 网络课程。
其中《如何使冰化的最快》就是其中的一节延伸活动,它主要知识点为通过科学探索活动,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利用简单的科学方法使幼儿了解“冰”溶化的最快方法。
活动目标:1、通过有趣的科学操作比赛活动,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
2、发展幼儿的想象、创造游戏规则和方法的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利用简单的实验记录和操作,找到使“冰”溶化的最快方法。
活动重点:是利用有趣的科学操作比赛活动,使幼儿对科学探究活动产生兴趣。
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科学启蒙的关键,它将使幼儿永远保持探究学习的热情。
因此,我把培养幼儿的探究兴趣做为重点,精心的呵护和培植。
活动难点:是引导幼儿通过操作实验,找到使冰溶化的最快方法,并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我班幼儿年龄较小受其原有知识经验和思维水平的影响,对事物及其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具有很大的表面性和片面性。
在活动中鼓励、支持幼儿的动手操作,循序渐进的引导幼儿掌握实验记录的方法,幼儿才能顺利的去参与活动,就象人长了腿才会走路一样,幼儿只有具备了能力才能发展兴趣,扩展视野。
活动准备:提前和幼儿预计和准备了实验所须的物品:同样大小的冰块、热水、凉水、盐、电吹风、毛衣、风扇、棉被、酒精灯、烧杯、小锤、水彩笔。
活动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部分。
1、复习巩固以前的知识,自然进入主体教学师:水放入冰箱会变成冰,那冰从冰箱内拿出来会变成什么呢?(在引导幼儿带着问题观察“冰会化成水”的同时,我利用孩子们观察冰块溶化时的焦急情绪,用激趣法提出“嗳,我有一个办法就能使冰块化的最快,”这时孩子们肯定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是什么办法,我说:“就不告诉你。
你自己猜?”这时孩子们的探索欲望就被调动起来了,很自然的讨论互动起来,把幼儿带进了主体教学,猜想记录部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冰》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冰》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道冰的存在,了解冰的物理性质;2.通过察看、体验、探究,加深幼儿对冰的认得;3.培育幼儿细心、耐性、察看力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1.通过试验、察看、总结,认得冰的性质与变化规律;2.激发幼儿的古怪心和察看力。
三、教学备材1.彩色图片、图表;2.植物油、食盐、冰块、手电筒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老师通过图片呈现、图表解释引入冰的十二种形态。
引导幼儿们发觉身边存在的冰的形态,如冰块、雪花等。
2.试验探究(30分钟)将植物油倒入一个透亮的容器中,再向其中加入适量的食盐搅拌均匀,然后将冰块放入其中。
同学可以发觉冰块渐渐变小,最后完全消失。
老师问幼儿们,为什么加入食盐后,冰块可以渐渐溶化?幼儿们会发觉加入食盐后,冰的融点会降低。
这是由于食盐与水反应后会产生一种叫做“钠氯化合物”的物质,可以降低冰的融点。
然后老师拿出冰块,在手心上晃动。
幼儿们可以察看到冰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圆滑了。
老师问幼儿们,为什么冰会变形?幼儿们会发觉,是由于手心的温度使得冰变软了。
最后,老师拿出手电筒,将其照向冰块,幼儿们又能借此探究冰的透亮性。
3.总结归纳(10分钟)老师和幼儿们一起回顾试验过程中的全部发觉,总结归纳。
4.延长活动(20分钟)老师带领幼儿们制作冰棍。
幼儿们在制作冰棍的过程中可以借此体验制冰的过程。
等到冰棍完成后,幼儿们还可以通过品尝感受冰的口感和变化。
五、教学反思1.本次教学活动重要通过试验、探究等方式,让幼儿们加深对冰的认得。
让幼儿们亲自制作冰棍,更加生动直观地感受冰的存在和变化。
2.教学中,老师应当注意引领幼儿发觉和讨论问题,培育幼儿的察看力和探究精神。
同时,老师应当适度加入幼儿能理解的科学术语,帮忙他们建立科学学问体系。
3.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图片、图表等视觉资料,更好地启发幼儿学科学。
4.延长活动可以让幼儿们在玩中学,激发他们的爱好和古怪心。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冰》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冰》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幼儿们将会:1.了解冰的性质和形成过程;2.探究冰的特性,例如冰的冰凉、坚硬等;3.发现冰可以用来制作冰淇淋等食品;4.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等。
教学材料1.石膏盆或塑料盘2.滤纸3.冰块4.盐5.纯净水6.纸杯7.塑料勺8.纸巾教学步骤第一步:激发兴趣引导幼儿观察教室内已经融化的冰块,询问幼儿对于冰的感受和想法。
鼓励幼儿多说出它们的发现,以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
第二步:认识冰的形成过程简要介绍冰的形成过程,包括自然成冰和人工制冰两种方法。
请幼儿集中精力观察冰块的外形和触感,并尝试描述其特性。
希望幼儿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实践发现冰的特性。
第三步:实验探究1.准备石膏盆或者塑料盘,放入一块冰块。
2.涂上一层盐后等待数分钟。
3.将滤纸覆盖在冰块上。
4.再次涂上盐后,等待几分钟。
5.将滤纸轻轻拨开,观察滤纸和冰块的表面有什么变化。
观察后向幼儿提问,探讨为什么加盐可以加快冰的融化。
引导幼儿体验、感受。
第四步:练习制作冰淇淋1.分配纸杯和塑料勺给每个幼儿;2.将冰块、盐和纯净水倒入纸杯中,再将盐撒在冰块上,不断搅拌,直至冰融化完全。
3.尝试使用塑料勺挖取刚制成的冰淇淋,品尝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4.撤去废弃材料,并请幼儿清理自己的区域。
第五步:复盘总结反思刚才实验探究、制作冰淇淋的过程,加深幼儿记忆,总结课程收获,并对下一节课的学习做预热。
反思兴趣是学习的起点,通过引导幼儿关注身边的日常现象,让他们感到好奇和兴趣,以此作为学习的出发点会更加有效。
关于实验探究方面,教师应该降低难度,而且符合幼儿的常识,以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在制作冰淇淋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幼儿注重分类和整理,加强自我管理。
最后的反思环节,是对于整个学习流程的总结,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消化课程内容。
结束语这节课让幼儿们在观察实验、自我制作等环节中发现了冰的性质和特性,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冰》(完整版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冰》(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好玩的冰”。
通过让幼儿亲身体验和观察,了解冰的特性,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知道冰是由水变成的,了解冰的特性。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冰的形成过程和特性。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冰块、水、盆、毛巾、色素、盐、勺子、放大镜等。
学具:记录表、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提前将冰块放在盆里,让幼儿观察冰块的外观,感受冰的冷。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从哪里来的?它有什么特点?”2. 例题讲解(5分钟)(1)教师讲解冰的形成过程,让幼儿了解冰是由水变成的。
(2)教师演示冰遇热融化的过程,让幼儿观察并记录。
3. 随堂练习(5分钟)(1)让幼儿分组观察冰块,用放大镜观察冰的结晶。
(2)让幼儿用盐、色素等材料进行实验,观察冰的融化速度。
4. 讨论与分享(5分钟)(1)让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冰块2. 冰的形成过程3. 冰的特性4. 冰与水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冰的融化过程。
作业内容:(1)将冰块放在盆里,观察冰块融化过程。
(2)记录冰块融化的时间、速度等。
答案:冰块融化过程记录表:时间:____分钟冰块融化速度:____冰块融化后的现象:____2.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关于冰的实验。
作业内容:(1)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实验。
(2)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冰的融化过程,并记录下来。
(2)开展关于冰的美术活动,如制作冰块画。
(3)组织幼儿参观冰雕展览,了解冰雕艺术。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生动性4.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组织5. 作业设计与答案的合理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冰的形成过程和特性的理解,以及观察、思考、表达能力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科学好玩的冰教案中班科学好玩的冰教案「篇一」活动目标:知道冰的变化,会用不同的方法感知冰的特征,有积极探索冰的兴趣。
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冰的变化,会用不同的方法感知冰的特征。
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若干干净的冰块、不同形状的容器、装饰物品:彩色颜料,毛线绳活动过程:导入语: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那就是水宝宝。
你们知道水宝宝在什么时候会变成冰宝宝吗?1、幼儿了解水会结冰,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2、幼儿自选容器玩冰,探索冰的特征。
3、做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冰块的变化。
4、教师与幼儿合作制作冰灯。
5、分组讨论,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本次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足够的活动空间,孩子们在活动中的积极性都很高。
孩子们亲眼见证了水结成冰,冰化成水的过程。
激发了孩子们的求职欲望。
活动设计背景:北方的冬天,到处充满着寒意。
尽管北风呼呼地吹着,也挡不住小朋友们对冬天的热情,堆雪人、打雪仗、拉冰车等等,玩的不亦乐乎。
这节课的设计是让孩子们更深刻的理解“冬季”这个季节。
探索“冰”的奥秘。
小百科:冰是由水分子有序排列形成的结晶,水分子间靠氢键连接在一起形成非常“疏松”(低密度)的刚性结构(图2-3)。
最邻近水分子的O—O 核间距为0.276nm,O—O—O键角约为109度,十分接近理想四面体的键角109 度28分。
但仅是相邻而不直接结合的各水分子的O一O 间距要大的多,最远的要达0.347nm。
每个水分子都能缔合另外4 个水分子,形成四面体结构,所以水分子的配位数为4。
中班科学好玩的冰教案「篇二」设计意图冰是冬天的主要特征之一,为了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得知水遇冷会上冻结成冰,那冰遇到热就会化成水这一科学道理。
我设计了这节科学活动,就是想尝试让孩子通过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从中发现知识,学习知识,学会技能,以达到获取经验,建构概念,培养能力的目的。
活动内容《好玩的冰》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了解冰的物质特性,初步了解冰是由水变成的,冰遇热会化成水。
2.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1.同样大小的冰块、抹布;冷水、热水每人各一杯。
2.事先观察好有结冰的场地。
活动过程一、哪里有冰1.带幼儿到户外去找一找,哪些地方会有冰?2.请幼儿互相交流:在哪里找到的冰?你看到的冰是什么样的?3.请幼儿在自己找到冰的地方做好记号,中午再来观察。
二、自由玩冰,探索冰的物质特性1.教师提供制作好的冰块,请幼儿玩一玩,看一看、摸一摸冰是什么样子的?2.集中:①冰摸上去有什么感觉?②冰握在手中久了会有什么现象发生?③为什么会有这样?小结:冰是硬硬的、冰是冷冷的、冰是光滑的、冰握在手里是会融化的。
三、小实验:观察冰块的变化①摸摸两杯水,说说不同的感受。
②每杯水放进一块冰,引导幼儿比较、观察冰块变化。
③观察结果进行记录。
小结:冰在热水中融化的比在冷水中快。
四、活动延伸1.到户外观察早上找到冰的地方看看,冰是否有变化。
2.请家长配合,在家在制作一个冰花。
教学反思冰是孩子们喜欢玩的,活动中通过让孩子们找冰、玩冰,让幼儿与冰亲密接触,让他们用自己的小手亲自摸一摸、看一看、玩一玩,更加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动脑筋想办法的积极性更高了,想象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思维得到了拓展,我觉得在这次的活动中,孩子们了解了冰是凉凉的、硬硬的、光滑的、透明的,易融化的、易碎的,为孩子们以后的生活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中班科学好玩的冰教案「篇三」活动目标1、尝试用各种感官感知冰的特性。
2、体验参与小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冰块、热水、温水、冷水各一杯,实验记录表活动过程1、引起兴趣师:老师这里有一样东西,谁来摸一摸,猜猜是什么呢?你怎么知道是冰呢?冰是怎么来的?2、感知讨论(1)幼儿玩冰提问:你有什么发现?(2)比较发现提问:冰和水有什么不一样呢?还有什么办法能让冰变成水?3、冰块实验(1)介绍材料及方法出示记录表及实验用具:把冰分别放入冷水、温水、热水中,比一比哪一个会融化得比较快。
幼儿猜想(2)幼儿实验并记录(3)交流验证:把冰块放入不同温度的水中,水温越高,冰块融化得越快。
4、拓展延伸继续进行水结成冰的实验,如做冰花等。
活动生成及建议1、此活动可以整合语言“冰锅盖”,在听赏儿歌的过程中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并体验儿歌的有趣。
2、活动中的冰可以事先引导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
本次活动中冰在冷水、温水、热水中的融化仅仅是教师预设的,冰的融化也可以用其他不一样的方法,如让它自然融化、放在手中用手的温度融化、用吹风机吹等等,本次活动后,可以让幼儿在探索区继续实验探索,教师多提供一些辅助的材料。
3、长时间玩冰,幼儿的小手有冻伤等危险,建议老师在旁指导。
中班科学好玩的冰教案「篇四」活动目标:1、知道冰的变化2、有积极探索冰的兴趣3、制作冰灯活动重点:知道冰的变化,会用不同的方法感知冰的特征活动难点: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1、事先准备一些干净的冰块2、准备不同形状的容器,各种装饰物品,绳子,彩色颜料水。
3、“好玩的冰”记录表活动过程:1、幼儿感知了解水会结冰,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师:今天我带来了新朋友和你们一起玩!师:你听到水宝宝说什么了?师:水宝宝在什么时候变成冰娃娃?2、用不同的方法探索冰的主要特征。
(1)提问:你们想用什么方法来玩冰娃娃?(2)初次提问:幼儿用自己的方式玩冰,并用笔画着记录下来。
(3)提问:你们用了哪些方法玩冰?(4)再次探索: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看、摸、捏、砸、尝等)感知冰的物理特性。
注意观察并表扬探索方法特别的孩子,促进幼儿间相互学习。
3、讨论、了解冰的物理特性。
(1)提问:你觉得冰娃娃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2)小结冰的特性师:原来冰娃娃有这么多的秘密!无色、无味、透明、光滑、硬、易碎。
4、做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冰块变化。
师:你忙你的冰娃娃和刚拿到时有什么不一样?师:你真棒说出了一个新词——融化,冰娃娃是可以融化成水宝宝的。
小结:原来冰娃娃在手里会融化掉!变成水宝宝!5、幼儿制作彩冰灯。
师:让我们动起灵巧的小手,一起来制作漂亮的冰灯吧!送给我们可爱的冬爷爷做新年礼物吧!课后延伸:组织幼儿玩冰灯。
教学反思:冬天是一个雪白的世界,冬天也是一个奇特的世界。
在这个奇特的世界里有雪花在漫天飞舞,有美丽的冰棱倒挂在檐边边,也有小娃娃陪着我们快乐的玩耍。
虽然北风呼啸、寒风凛冽,但在这个寒冷的世界里,我们开展的活动却是热火朝天、喜气洋洋,消融了冰冻带带给我们的寒意,让浓浓的温暖洋溢在我们爱意浓浓的班级里。
晶莹剔透的冰,深受孩子们的.喜欢。
他们对冰有着浓厚的兴趣,可对冰的认识仅仅只是一些感性的经验,对于冰的特性并不是很了解,在开展“冰爷爷的礼物”主题活动中,我从孩子们的生活中设计教学方案,让孩子自己动手实践,唤起他们的已有经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教学就是要通过情景在学生的头脑中引起认知的兴奋,产生认知的冲突,形成思维爆炸,进而引发学生的认知活动,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因此,我在设计此节科学课时,首先创设情境,激发孩子们的探究欲望。
孩子具有好奇心,提供适合他们的认知特点的内容,唤起他们的想象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其次,从幼儿实际出发,提供自我探究的空间,用不同的方法探索冰的主要特征。
我认为,教师不应该把一节课的结束视作探究的重点,更不应该把孩子束缚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应引导孩子把探究的兴趣和关注的事物延伸到生活中和大自然中,注重长在真实的场景中进行教学,生成系列的不断深入的探究活动。
我们的延伸活动,是让孩子们到户外玩冰灯,激发他们继续探究冰的奥秘。
设计背景:“冬爷爷来了,冬爷爷来了”小朋友们拍着手、唱着歌,跳着优美的舞蹈,迎接着冬爷爷的到来。
尽管北风呼呼的吹着,天是那样的寒冷,小朋友的手、小脸、小耳朵都被冻得红扑扑的,但依然没有冰冻孩子们的热情与好奇心,他们正用那明亮而闪烁的大眼睛,灵活而又坚强的小手探索着属于冬爷爷的奥秘。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而科学活动最能有效地让孩子们实现探索、发展的愿望,于是我设计了此节科学探索活动——好玩的冰,让孩子们充分挖掘和感受“冰”中所隐藏着的奇特奥秘。
中班科学好玩的冰教案「篇五」活动设计背景“冬爷爷来了,冬爷爷来了”小朋友们拍着手、唱着歌,跳着优美的舞蹈,迎接着冬爷爷的到来。
有漫天飞舞的雪花,有千里冰封的奇特景观、美丽、神奇。
尽管北风呼呼地吹着,天是那样的寒冷,小朋友的小手、小脸、小耳朵都被冻得红扑扑的,但依然没有冰冻孩子们的热情与好奇心,他们正在用那明亮而闪烁的大眼睛,灵活而又坚强的小手探索着属于冬爷爷的奥秘。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而科学活动最能有效地让孩子们实现探索、发现的愿望,于是我设计了此节科学探索活动――好玩的冰,让孩子们充分挖掘和感受“冰”中的所隐藏着的奇特奥秘。
活动目标1、知道冰的变化,会用不同的方法感知冰的特征。
2、有积极探索冰的兴趣。
3、教育幼儿从小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冰的变化,会用不同的方法感知冰的特征。
难点: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1 冰娃娃图片。
2幼儿玩冰的课件。
3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过程:1、幼儿感知了解水会结冰,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师:今天我带来了新朋友和你们一起玩!师:你听到水宝宝说什么了?师:水宝宝在什么时候变成冰娃娃?2、用不同的`方法探索冰的主要特征。
(1)提问:你们想用什么方法来玩冰娃娃?(2)初次探索:幼儿用自己的方式玩冰,并用笔画着记录下来。
(3)提问:你么用了哪些方法玩冰?(4)再次探索: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看、摸、捏、砸、尝等)感知冰的物理特性。
注意观察并表扬那些探索方法特别的孩子,促进幼儿间相互学习。
3、讨论、了解冰的物理特性。
(1)提问:你觉得冰娃娃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2)小结冰的特性。
师:原来冰娃娃有这么多的秘密!无色、无味、透明、光滑、硬、易碎。
4、做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冰块变化。
师:你们的冰娃娃和刚拿到时后有什么不一样?师:你真棒说出了一个新词――融化。
冰娃娃是可以融化成水宝宝的。
小结:原来冰娃娃在手里会融化掉!变成水宝宝!5、幼儿制作彩冰灯。
师:让我们动起灵巧的小手,一起来制作漂亮的冰灯吧!送给我们可爱的冬爷爷做新年礼物吧!课后延伸:组织幼儿玩冰灯。
教学反思冬天是一个雪白的世界,冬天也是一个奇特的世界。
晶莹剔透的冰,深受孩子们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