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认知隐喻研究浅析

合集下载

浅谈认知语言学中隐喻现象及其教学启示

浅谈认知语言学中隐喻现象及其教学启示

浅谈认知语言学中隐喻现象及其教学启示摘要:认知语言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隐喻做出了全新的解释,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

本文主要对于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现象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讨论。

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隐喻研究的历史、文献综述、隐喻的概念及分类、隐喻与外语教学和对隐喻的简要评述。

关键词:隐喻;认知语言学;外语教学一、隐喻研究的历史从亚里斯多德学派开始,隐喻一向被认定为边缘学科,对其研究也主要局限于诗学和修辞学。

在这段时期,隐喻被视为表达同一意义的语言手段,范围限于词汇层次,隐喻被看成是润色语言的工具,却未充分认识到隐喻既是语言的文体特征,也是语言的认知特征。

到了19世纪,柏拉图学派认识到,隐喻是人类内部的一种机制,既反映了语言的本质也反映了人类的本质。

到了20世纪80年代,逐渐重视对隐喻语义的研究,这时,隐喻被赋予新的生命,对隐喻的研究已经上升到句子层面。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隐喻又一次成为认知范畴中的研究焦点。

(引自赵虹,2006)二、文献综述Saeed(1997)认为隐喻的结构是认知性的,隐喻就是概念系统跨领域映射的结果。

隐喻普遍存在于人类的语言中,隐喻性思维反射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促进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从广义的隐喻定义范畴来说,隐喻包括拟人、转喻、夸张等多种辞格以及词语多义、惯用搭配、习语和谚语等各种能实现隐喻性表达的语言形式。

它可以在词汇、短语、句子、篇章、风格等形式出现。

语言实证也表明隐喻不仅限于文学作品,更多的存在于日常口语和书面语中。

据Lakoff和Johnon的统计,日常语言中大约70%的表达形式源于不同的概念隐喻。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中的隐喻表达是人类概念体系中存在概念隐喻的表层体现,概念隐喻能派生出众多隐喻表达形式,如由“Lifeiajourney”(人生是一次旅程)这一概念隐喻可以派生出“lifeitartingpoint,terminalpoint,tranfertation”(人生的起点、终点、中转站)等多种具体的隐喻表达形式。

国内隐喻研究状况述评

国内隐喻研究状况述评

国内隐喻研究状况述评隐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或概念与另一个事物或概念进行连系,来表达复杂的概念、情感或意义。

隐喻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隐喻的认知机制、语言表达方式以及文化背景对隐喻理解的影响。

在国内,隐喻研究的发展与国际上的研究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也取得了一些积极的进展。

首先,国内隐喻研究在理论框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隐喻理论是隐喻研究的核心,国内学者在隐喻理论的运用和发展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

例如,从刘宓庆的“语言—思维转向”的理论框架到韩愈楼的“文化—认知转向”的理论框架,国内学者们为隐喻研究提供了多元的视角和理论支撑。

这些理论框架的出现丰富了国内的隐喻研究领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次,在隐喻识别和理解方面,国内学者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探讨了不同语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隐喻现象。

这些研究旨在揭示不同语言、文化对隐喻理解的影响因素,以及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隐喻认知差异。

例如,一些研究发现,中文和英文的隐喻表达方式存在一些差异,中文更倾向于使用“物质概念”进行隐喻表达,而英文更倾向于使用“抽象概念”。

这些研究结果为语言教学、翻译和跨文化交际等领域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此外,国内还出现了一些隐喻相关的应用研究。

例如,在政治语言学领域,有学者通过分析政治演讲中的隐喻使用,揭示政治家的意图与目的,进而理解其宣传和影响手段。

这种政治隐喻的研究为政治语言的分析和解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在市场营销领域,隐喻也被广泛应用于广告宣传中,通过隐喻的使用来激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和购买欲望。

这些应用研究为实践领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然而,国内隐喻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隐喻研究还停留在理论层面,实证研究和实践应用的发展还相对较少。

隐喻理论的进一步应用和验证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其次,国内的隐喻研究还存在着理论上的简化和片面性,部分研究忽略了个体差异和文化背景的多样性,需要更加细致深入地进行研究。

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转喻探究

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转喻探究

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转喻探究
隐喻和转喻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用于描述语言中的意义构建过程。

它们是通过将一个概念映射到另一个概念来实现的。

下面将分别对隐喻和转喻进行探究。

1. 隐喻(Metaphor)
隐喻是指通过将一个概念映射到另一个概念来构建意义。

在隐喻中,一个概念(称为隐喻源)用于理解另一个概念(称为隐喻目标),从而为目标概念赋予某种新的意义。

隐喻在语言中经常使用,有助于表达抽象的或难以言说的概念。

举个例子,我们经常使用“时间是金钱”这个隐喻来描述时间的重要性。

在这个隐喻中,时间被映射为金钱,表达出时间的珍贵和需要节省的意义。

通过隐喻的使用,我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时间的价值,并用金钱相关的概念来描述时间的使用和管理。

2. 转喻(Metonymy)
转喻是指通过将一个概念映射到与其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来构建意义。

在转喻中,概念的转换是基于它们之间的关联性。

转喻可以通过将一个概念的某个方面或属性与另一个概念联系起来来实现。

举个例子,我们经常使用“白领”来代指从事脑力劳动的办公室职员。

在这个转喻中,白领这个词与白色衬衫相关联,而这种衣着风格又与办公室工作紧密相关。

因此,通过将衬衫作为办公室工作的代表,我们可以使用“白领”这个词来描述办公室职员。

隐喻和转喻在认知语言学中的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帮助我们理解语言的构建方式,还能揭示出人类对于概念的思维方式和观念转变的过程。

通过研究隐喻和转喻,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实际交流中的应用。

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理论

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理论

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理论现代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理论是一个研究古老语言学以及语言与概念之间关系的新兴话题。

隐喻理论认为,当我们说话时,我们在更大的概念范围内通过引用和比喻的形式来传达我们的意思。

因此,我们认为隐喻是一种有趣而有用的语言结构,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彼此之间的思想和表达,甚至是我们与他人之间有效沟通的关键。

隐喻理论建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语言学大师史蒂夫马斯特斯(Stephen C.Mast)提出的观点之上,他认为语言可以分为三种:类比型,拟语型和转喻型。

在他的给出的角度中,类比型表达的是实际的对象,拟语型表达的是一些抽象的概念,而转喻型表达的是另外一种更为抽象的概念。

例如,当我们说“我看不到未来”时,我们实际上在用转喻将未来比作是一个看不见的东西,而不是用类比或拟语直接表达出来。

自马斯特斯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以来,隐喻理论便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他们给出了自己的见解,有些学者认为隐喻的作用在于使语言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有些学者则认为隐喻是用来传达非话语内容,例如情绪、情感等。

隐喻理论还被用于解决实际的社会问题,例如在媒体中隐喻被用于传达对某些事件或行为的论述,它可以影响人们对事件或行为的态度和反应,更容易帮助我们理解话语背后所暗含的意思。

此外,隐喻理论还可以用于研究语言的同一性和变异性。

具体而言,研究者可以检查语言背景是否会影响人们的比喻理解,从而探究隐喻理解对不同社会语言者而言有何影响。

此外,研究者也可以利用隐喻理论研究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联系,以指导语言学习者去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表达。

本文通过介绍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理论,以及隐喻理论在实际社会中的应用,来探讨语言与概念之间的关系。

我们发现,隐喻理论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彼此之间的意思,并开拓了一条通向更加有效的沟通的道路,而且还可以用于研究语言的同一性和变异性,以及文化背景对语言理解的影响。

认知隐喻在线研究述评:问题及启示

认知隐喻在线研究述评:问题及启示

家 ( C ot 1 9 ;S n r , 9 8 如 rf, 9 8 a da 1 9 ;Gib b s& Ma— t lc ,9 9 o k 1 9 ;Tu g ,9 9等 ) 意 识 到 语 言 分 析 方 g y 19 也 法存在 缺 陷 。这 种 方 法会 导 致 “ 环 论 证 ” 题 , 循 问 因
为语 言现 象既 是提 出概 念 隐 喻假 设 的 理 据 , 时也 同
是证 明其存 在 的理据 ( oin ,0 5 P 1 ) S r o20 ,.4 。 a 随着 认 知 隐喻 研 究 的不 断 深 入 , 在线 的实证 方 法 的使 用 越来越 广 泛 。此 类研 究虽 然数 量大 幅度增
近年 来 , 知 隐 喻 的实证 研 究 ~直 受 到认 知 语 认
言学 、 心理 语 言 学 等 学 者 的 ຫໍສະໝຸດ 注 , 体 呈 现 出 数 量 总
大、 法多 、 方 内容 广 等特 征 。从 研究 手 段 来说 , 括 包
在线研 究 和非 在 线研 究 。其 中 , 线 研 究 方法 包 括 在 反应 时 、 眼动 、 件相 关 电位 ( R ) 事 E P 以及 功能 磁共 振
第2 7卷 第 5 期
21 年 1 01 O月
德 州 学 院 学 报
J u n lo z o o r a fDe h u Unie st v riy
VO . 7, . I 2 No 5
O c., 0 1 t 2 1
认 知 隐 喻在 线研 究述 评 : 问题 及 启 示
刘振 前 , 石 磊

许 多理 论是 采用 内 省方 法 产 生 的 , 过 对 语 言 现象 通
的归纳 总结 , 阐释 语 言 背后 所 反 映 的人 类 思 维 的特

中国认知隐喻研究综述

中国认知隐喻研究综述

中 国认 知 隐 喻 研 究 综 述
季媛媛 , 李 瑛
6 1 0 0 3 9 )
( 西华 大学 外 国语 学 院 , 四川成 都 摘
要: 详 细统 计并研 究 了中 国 1 9 9 6 - 2 0 1 5年 ( 截 止到 2 0 1 5年 1 2月 1 2日) 刊 登在 中国知 网
上有 关“ 隐喻 ” 的文 献 , 发 现这 些 文 章 绝 大 多数 都 是从 认 知 角度 来研 究 隐喻 的 , 说 明九 十年 代 中 期 我 国对 隐喻 的研 究 已经从 修 辞 转 移 到 认 知 上 来 了。鉴 于 此 , 本 文 主要 从认 知 角度 对 1 9 9 6 —
成 都 纺 织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C h e n g d u T e x t i l e Co l l e g e
1 2 3期 )
2 0 1 7 年 1 月
V o 1 . 3 4 , N o . 1 ( S u m 1 2 3
以及 以方 大 尼尔 为 代 表 的 “ 合 成空 间 理 论 ” 。 而 因 为文 化差 异 等原 因 , 我 国语 言学 界对 隐 喻进 行 关 注
l 9 9 6 — 2 0 0 0 2 0 0l 一 2 0 0 5 2 0 0 6 — 2 0l 0 2 0I 卜2 01 b
图1 1 9 9 6 - 2 0 1 5年 中 国 隐 喻 发 表 文 献 每 五 年 数 量 分布
0 引言
西方 最初 的隐喻研 究诞 生 于古 典修 辞 学 , 至今 已经有 2 0 0 0多年 的历 史 , 按 其 研 究 的 范 围 与方 法
为 1 0 3 5 1 篇, 约 占总篇 数 的 9 9 . 8 6 %, 而 1 9 8 0 —1 9 9 5

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理论

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理论

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理论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理论研究已经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这是一种研究语言如何表达概念的独特方法。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本质是以认知的形式与其他语言使用者进行交流。

因此,语言的本质被认为是以认知的形式进行交流,隐喻就是其中的一种。

隐喻理论的主要内容是:隐喻是一种表达概念的方法,它通过在不同种类之间建立联系来表达某种思想,这种联系可以通过我们内心里存储的信息获得。

隐喻理论认为,在语言中使用隐喻是对概念的基本理解。

它也体现了人们对不同类别之间关系的理解。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人使用“he is a lion”来描述一个人,那么此人应该是勇敢,坚强,并有强大的能量。

因此,隐喻是一种通过分析已有信息,以语言表达新的概念的方法。

隐喻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帮助人们理解另一个语言使用者的意思。

例如,人们可以利用语言中存在的多种隐喻来理解某些被使用者提出的概念。

隐喻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创造一种新的概念,或者通过语言来表达一种概念,从而有助于我们理解某些复杂的概念。

隐喻理论也有一定的边界,比如有语言上的差异,隐喻对使用者也有一定的要求。

比如,使用者要理解使用者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素养,这样才能使用正确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来表达某一概念。

此外,使用者还应该了解文化背景,以及接受不同文化的不同观点和解释,这样才能使用正确的表达概念,以及真正理解另一个语言使用者所要传达的概念。

因此,隐喻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语言使用者之间沟通意义的方法。

它不仅能够提高使用者之间的理解,而且可以更好地表达概念。

隐喻理论为拓展语言使用者之间沟通的理解提供了新的视角,而这种视角也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表达思想。

隐喻理论的研究将为拓展语言使用者之间的沟通提供新的思路、新的视角,从而使语言更加有力。

国内隐喻研究状况述评

国内隐喻研究状况述评

国内隐喻研究状况述评隐喻是理解认知结构的重要方面,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词汇,在使用中拥有非常丰富而有趣的形式。

隐喻作为具有潜在理解能力的语言表达,在语言学界受到了充分的重视,因此,近年来国内隐喻研究领域迅速发展。

本文将进行一次系统和客观的回顾,来评价国内近年来隐喻研究的发展状况,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从研究领域来看,国内近年来隐喻研究的主要方向为汉语隐喻研究、语义隐喻研究、文本隐喻研究、语用学隐喻研究、修辞隐喻研究、认知隐喻研究、社会语言学隐喻研究和跨文化隐喻研究。

同时,隐喻研究还涉及到诸多领域,例如绘画、咨询、戏剧、心理学、社会性格学、社会学、园林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广泛领域。

其次,从研究方法上来看,国内隐喻研究主要通过观察法和实验法来进行。

首先,观察研究是通过日常生活和文献来观察隐喻的使用和效果。

其次,实验研究主要通过实验、口头报告、访谈、问卷等多种方法,来挖掘隐喻的使用行为和语言效果。

此外,从理论建构的角度来看,当代国内隐喻理论的主要构造为认知隐喻理论和文化隐喻理论。

认知隐喻理论是指按认知结构来解释和分析隐喻,主要着重于隐喻的理解和表达,它指出,隐喻既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句子或文本,也可以用于表达句子或文本。

文化隐喻理论主要探究隐喻在不同文化中的表现,并按文化情境解释隐喻的具体意义,强调文化强烈影响隐喻的使用和理解。

再者,从研究成果来看,近年来国内隐喻研究的成果繁多,有许多论文和著作涵盖了认知隐喻、文化隐喻、文本隐喻、语言表达隐喻、教育隐喻、修辞隐喻以及其他多种隐喻形式。

另外,在实际应用中,国内也有一些研究成果,如在教育咨询、文学创作和戏剧表演中的隐喻使用,从而丰富了研究领域的视野。

最后,从未来的研究方向来看,隐喻研究领域仍然有很大的潜力,未来可以期待几个发展方向。

首先,对跨文化隐喻的研究。

不同文化中的东西之间有着深刻的联系,因此,跨文化隐喻可能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

其次,对社会语言学隐喻的研究。

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研究

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研究

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研究传统语言学对隐喻的研究有两个基本认识:(1)隐喻是语言中的非正常现象;(2)作为一种纯语言现象,隐喻是可有可无的:如果说话人想要表达什么,他总可以找到不用隐喻、直截了当的表达方式;如果他选择使用隐喻,那仅是为了制造特殊的修辞或交际效果。

传统语言学对隐喻的研究并不是没有反对者,除了以I.A.Richards和Max Black为代表的持互动观(interactionist)的学者很早就摒弃了上述两个基本认识、开始强调隐喻的认知价值以外,尼采、雪莱(见Cooper1986),Werner, Cassirer(见Dirven 1985)和Reddy等也分别从哲学、文学批评、心理学、人类学和语言学的角度将隐喻视为一种认知现象来进行研究。

但是真正确立了隐喻在认知中的地位的著作却是1980年出版的Lakoff & Johnson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

这本书开辟了一条新的从认知角度来研究隐喻的途径,二十多年以来,沿着这条途径摸索前行的学者们取得了不少成果(Johnson 1987,1991, Kovecses 1986, 1990, Lakoff 1987,1990,1993,1994, Lakoff & Turner 1989, Turner 1991,19931 Yu 1995, 1996,等)。

他们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如下:(1)隐喻无处不在:隐喻是日常语言中随处可见的现象,诗歌隐喻与日常语言中的隐喻没有本质的区别,前者只是利用和丰富了每一个语言使用者都能创造和领会的普通隐喻。

(2)隐喻在本质上是认知的:隐喻不是修辞格,不是简单的语言的产物;它更确切地说是一种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

(3)隐喻是有系统的:一个隐喻概念(metaphorical concept)会生发出大量的、彼此和谐的语言表达;而不同的隐喻概念又共同构成了一个协调一致的网络体系,影响着我们的言语和思维。

国内学者对隐喻研究(总结)

国内学者对隐喻研究(总结)

就国内而言,90 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认知隐喻理论系统研究并出版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著作。

束定芳(2000)在《隐喻学研究》一书中强调隐喻的认知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对西方隐喻理论进整理,对隐喻的产生原因、工作机制和本质特征、隐喻的功能等进行全面分析;赵艳芳(2001:96-122)在其专著《认知语言学概论》中从总体上对认知语言学的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课题进行了系统概述。

李福印(2004a)在《隐喻与认知》中重点探讨了认知语言学中的认知;蓝纯(2005:111-130)在其专著《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中对认知科学与隐喻学进行详尽的解析。

特别是讨论了从认知的角度看隐喻,在总述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研究后,以汉语和英语的空间隐喻为例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王寅(2007)在《认知语言学》中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认知语言学,并具体研究了认知模型、认知语义学、隐喻认知等方面。

胡壮麟(2004)在《认知隐喻学》一书中详细介绍了认知隐喻及隐喻的实质,并且概述了隐喻认知研究的“传导隐喻”、“概念隐喻”、“基本隐喻”、“诗性隐喻”等当代隐喻研究的热点,对概念隐喻的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金无足赤,本文作者发现,该书作者忽略了认知隐喻的哲学基础(如:经验主义及体验哲学)。

因为作为一门学科来讲,有哲学理论做铺垫是必要的。

因此,本文在对英语经济报道中的概念隐喻进行分析时,会尽量避免这个问题,结合隐喻的经验基础对其进行分析。

隐喻的认知研究

隐喻的认知研究

隐喻的认知研究隐喻基本上是一种认知现象。

它会出现于语言的各个层面上。

文章分析了隐喻的特点,分析了有关隐喻研究的理论框架,从认知的角度阐述了隐喻的理解,并为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标签:隐喻;认知;理解隐喻以多种形式广泛地存在于语言交际中。

在日常的对话、广告、报纸文章、科学论文、哲学文章、小说以及诗歌中都可以见到隐喻。

隐喻基本上是一种认知现象。

它出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

隐喻把词或句子作为重点,把篇章作为框架。

它是人类认知的结果和工具。

隐喻是否存在以及它应该如何被解释都要取决于篇章。

本文将从认知的角度探讨隐喻的理解,并讨论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1. 文献综述隐喻,英文为“metaphor”,来源于希腊语的“metaphora”, 意为“carrying across”, 即“由此及彼”的意思。

这就隐含着隐喻必须涉及两种事物。

传统的解释为“两种相似的事物间的比较”[1]。

对于隐喻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对隐喻最早进行研究的是亚里士多德,在其经典名著《诗学》和《修辞学》中,他指出“隐喻字是把属于别的事物的字,借来作隐喻,或借‘属’作‘种’,或借’种’作‘属’,或借用类比字。

”他认为“隐喻是基于事物相似之处的一种比较,是附加于语言的装饰品,它的作用是使得语言变得美妙”[1]。

他认为隐喻是一个词替代另一个词来表达同一个意义的语言手段,两者属于一种对比关系。

隐喻的主要功能是修辞作用,主要用于文学作品。

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Lakoff和Johnson所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将隐喻的研究引入认知领域,认为隐喻除了是语言现象,本质上更是一种认知现象,它体现了一个语义创新和生成的过程[2]。

国内以系统得认知语言学为视角研究隐喻的历史是很短暂的。

1994年,赵艳芳《隐喻的认知基础》和林书武的《隐喻:其认知力及语言结构》的发表,使得学者们开始注意到国外隐喻的认知研究。

此后束定芳(1996,2000)、胡壮麟(1996,2004)、蓝纯(1999)等发表了许多元与隐喻认知研究的论文。

《隐喻学研究》和《认知隐喻学》对比研究

《隐喻学研究》和《认知隐喻学》对比研究

《隐喻学研究》和《认知隐喻学》对比研究作者:周国清来源:《科教导刊》2010年第14期摘要束定芳先生发表在《外语学刊》09年第2期的《绰号的认知语言学分析》激发了笔者对隐喻学的兴趣,于是笔者认真研究了束定芳先生的《隐喻学研究》和胡壮麟先生的《认知隐喻学》。

研究中深刻感受到了隐喻和认知的关系。

本文便是对比研究中对隐喻概念的总结,以及研究过程中对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隐喻认知间接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有着五千年历史文明的中国人自古讲究“以礼待人”、“打人不打脸”,凡事喜欢换个方式说。

因此隐喻对于中国并不陌生。

但与西方百家争鸣的研究态势相比,中国隐喻的繁荣似乎更多地体现在修辞上。

沈家煊在外教社认知语言学丛书的总序里说:“引进和介绍是必要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介绍和阐释人家的理论不能代替我们自己对语言的研究,不然我们就永远跟在人家屁股后头,给人家的理论做注解。

1 如何界定隐喻认识一个事物首先必须知道这个事物是什么。

对某一学科的定义意味着对该学科的全面把握。

定义是最基础,也是最需要时间的工作。

同一事物,由于认知方式的不同,定义角度也就不同,因而有了不同的定义陈述。

但归根结底,不过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

1.1 两书对隐喻的定义《隐喻学研究》认为隐喻的识别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通过明确的隐喻信号,如英语中的to put it metaphorically、to use a metaphor、speaking metaphorically;汉语中的“打个比方”等;另一种是根据言语变异的性质。

此外,该书在第二章里罗列了隐喻的词典定义(个人猜想作者是想从词典入手,给隐喻一个明确的定义,但结果不尽如人意),不难看出,隐喻在词典里都被看做是一种辞格,还没有把隐喻的多学科研究收入在内。

对于隐喻研究是什么这个问题,《认知隐喻学》只举出四个理论供读者参考,从而回避了隐喻的定义问题。

这四个理论为:张力理论、冲突理论、变异理论、语义变则理论。

浅析隐喻认知与新词的语义变化

浅析隐喻认知与新词的语义变化

浅析隐喻认知与新词的语义变化摘要:随着时代发展步伐的加快,新词新语层出不穷。

隐喻作为一种思维现象,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的语言之中。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人类语言中隐喻的运用,阐释隐喻和词语发展的关系,以便加强对新词新语或旧词新意的理解。

关键词:隐喻认知语义变化山寨词汇就是语言中最活跃的一部分,时代发展步伐的大力推进更加使得了新词语的问世。

心智研习的蓬勃发展和发展为词汇学的研究提供更多了代莱视角和方法。

隐喻就是人类关键的和基本的心智方式之一。

本文从心智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语言中隐喻的运用,阐述隐喻和词语发展的关系,以便对隐喻和心智语言学存有更深的介绍,从而强化对新词语的认知。

一、什么是认知隐喻传统的隐喻研究通常把隐喻当做一种普通的修辞学手段。

现代的心智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说明隐喻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心智现象,就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刘丽2021)。

知名学者汪榕培指出隐喻就是人们用一个领域的经历的用语去抒发另一个领域的经历。

经常就是用日常生活领域的用语去抒发抽象化的或者代莱经历(汪榕培2021)。

网络中发生的很多新词语就是这样产生并被人们拒绝接受的。

学者赵艳芳也指出,语言深深扎根于认知结构中。

而隐喻做为一种心智模式,就是代莱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赵艳芳2000)。

隐喻缔造了代莱现实,隐喻把这种现实限量在语言之内,从而并使运用语言的人不易拒绝接受(刘丽2021)。

如3q为”thankyou!“,b4/bs看成就是“憎恶”,rpwt意指“人品问题”,bh意思就是“强悍”,hc意思为“花痴”,等等。

语言中的隐喻是人类认知活动的结果与工具。

人类使用隐喻,可以分为被动与主动两种情况。

被动就是人类在认识事物时的限制,或者由于语言中缺乏现成的词语或表达方式,而不得不用的另一种事物来谈论某一事物,其结果就是隐喻。

所谓主动使用隐喻的情况,就是使用者事实上已经认识到两种事物的差别,或者语言中存在着现成的词语或表达式,但为了更好地表达他的意思,获得更好的交际效果,他选择用另一种事物来谈论某一事物(束定芳2000)。

国内认知隐喻研究

国内认知隐喻研究
隐喻有如下特点:(1)规约性:有些隐喻已经石化了,或者已经变成了死喻;(2)系统性:目标域和源域紧密相连,隐喻可扩张,隐喻都有自己的内部逻辑;(3)非对称性:为了在两个概念之间建立起相似点,隐喻不可能在两个概念之间建立对称性的比较;(4)抽象性:典型的隐喻总是使用具体的源域来描述一个抽象的目标域。(Saeed, 1997)
2。2认知隐喻与修辞隐喻
近年来,隐喻成了语言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人们普遍认为隐喻不仅是修辞手段,而且是认知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并认为,认知隐喻是修辞隐喻因反复使用而沉淀的结果,它们之间没有本质的不同,许多学者认为这种看法存在一些问题,,修辞隐喻和认知隐喻是有区别的.(杨希英, 2008)
认知隐喻是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是人类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某些有关联的事物经过长时间的反复感知后,就会在大脑中形成对这两类或数类事物的抽象的认知模式,这就是意象图式.当人的大脑中形成了某种意象图式时,就会不自觉地通过这种意象图式去认知他不熟悉的、比较抽象的事物,也就是说,这个认知过程是有方向性的。隐喻映射并非任意,而是受意象图式控制。我们既可以说“女人像老虎”,也可以说“这个老虎凶得像女人”;既可以说“她的脸蛋像苹果",也可以说“这个苹果像她的脸蛋".但是,修辞隐喻不具有方向性。不仅如此,隐喻认知模式形成以后,人们在认知世界时就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反复运用这个模式,渐渐地就围绕这个模式形成了一个“词族”.“词族"的存在,说明了认知隐喻具有系统性,而修辞隐喻都是独立的语用现象,它们的使用是零散的,不具有系统性.
Halliday把语义层面上的意义潜势称为语义区域,他认为:一方面,一个语义区域可以由多个词汇语法单位体现,例如情态既可以由may、might之类的情态动词来体现,也可以由probably、possibly之类的情态副词来体现;另一方面,语义区域与词汇语法单位之间的体现关系也相对固定,例如:一条信息常常由一个小句(来体现,而一个序列则常常由一个小句复合体来体现。当这些相对固定的体现关系被打破,比如用一个小句复合体来体现一条信息,或用一个小句来体现情态时,就会产生语法隐喻。

国内概念隐喻的研究

国内概念隐喻的研究

国内概念隐喻的研究
国内概念隐喻的研究是指运用认知语言学或者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汉语中概念之间的隐喻关系。

隐喻是一种通过将一个概念(称为“源”)映射到另一个概念(称为“目标”)来理解或描述某种事物或概念的方式。

国内概念隐喻的研究主要关注中国文化、思维方式和社会背景对隐喻的影响,以及汉语中常见的隐喻结构和隐喻式用语。

在国内概念隐喻的研究中,学者们通过分析文本语料、语言习惯、语义扩展等来揭示汉语中常见的隐喻结构。

例如,有些研究者发现在汉语中,我们常常将时间看作是一个河流,用诸如“过去”、“未来”等词汇来描述,这是一种时间隐喻。

另外,还有一些研究者关注具有中国文化特点的隐喻,如“中国人的言谈活动常被视为战斗”,这里“言谈活动”是源,战斗是目标,表达了中国文化中强调争斗、对抗的特点。

国内概念隐喻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中国语言和文化中的特点。

它有助于揭示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以及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此外,研究者还可以应用隐喻理论来解读和分析文学作品、政治言辞等,进一步深化对文化文本的理解。

随着认知语言学和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国内概念隐喻的研究也在不断扩展和深化。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隐喻在中国语言和文化中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其他概
念隐喻的形成和语用功能等问题。

从认知视角浅析隐喻与翻译策略

从认知视角浅析隐喻与翻译策略

引言 :认知语 言学从认 知 的角度对 隐 喻做 出了这样 的 认 知理论 角度 去研 究翻译 ,是为 了提高 译者在 其过 程中认 定义 ,隐喻不仅 是 一种语 言修辞 现象 ,而且 是一种 文化 反 知 活动 的效率和 水平 ,及对 原文 的深刻 理解和 对原 文的恰 映和思 维方 式,广泛 存在于 英语 和汉语 中 。隐喻概 念体 系 当表 达 ,从而保 证翻 译质量 ,使 目的语 读者在 阅读 译文文 根 植于 语言 、思维 和文化之 中。隐喻作 为一 种语 言现 象和 本 中能获 得正确 的信 息。所 以有人 认为 ,翻译 是一 定社会 认知现 象在 日常生 活中无所 不在 。它更 是一 种文化 现 象, 不同文 化背景 下 的隐喻蕴涵 着各 民族特 有 的文化 内涵和 思 维方式 。文化 具有鲜 明 的民族性 ,不 同语 言文化 的隐 喻有 同质性 , 更具 有异 质性 。翻 译 是跨文化 的认 知活 动 ,深 入 探 讨英 汉隐喻之 间 的关系 , 在翻 译过 程 中运 用恰 当的策 略, 将 会促 进不 同文化 间的传播 和 交流 。本 文在 认知框 架 下进 步探 讨隐喻 与翻译 , 以期 丰富该 领域 的研 究内容 。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隐喻的概念
角 度来 看 ,隐 喻 的产 生是有 生理 基础 的 ,并 有心理 上 的运
G e o r g e L a k o f 和 Ma r k J o h n s o n出 版 了 Me t a p h o r s We 作 机制 ,即从 一个概 念域 向另一个 概念域 的结 构映射 。 L i v e B y (《 我 们赖 以生 存 的 隐喻 》 )一 书 ,标 志着 认 知 隐喻 和 翻 译两 者 都 与 认 知、 思 维 、语 言 密切 相 关 。

21世纪国内“认知与隐喻”研究述评(2000-2015)

21世纪国内“认知与隐喻”研究述评(2000-2015)

21世纪国内“认知与隐喻”研究述评(2000-2015)摘要:“概念隐喻”作为认知语言学核心内容近年来备受业界关注。

本文对过去16 年间(2000—2015)刊登于国内 14 种主要期刊上,关于“认知隐喻”研究的文章进行分析整理,结果显示:“认知和隐喻”相关研究在过去16年呈上升趋势,跨学科研究趋势明显,但隐喻能力应用于外语教学中受关注度不高,并且相关研究多偏理论探讨,实证研究缺乏,隐喻能力测量标准也未统一。

认知语言学中对“隐喻”这一基本术语的概念解释存在内涵泛化现象等均需引起重视。

关键词: 概念隐喻;隐喻能力二语学习者常将母语思维套用在目的语的形式上,因而出现语言不地道现象,或者说缺乏概念流利性。

概念流利和概念隐喻能力息息相关,故本文对2001年至2015年这15年间的相关文章进行了分析整理,总结出相关研究趋势,未来发展方向和理论框架的不足。

一、[]文献收集整理及分析(一)文献来源及梳理方法笔者此次检索了2000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16年间关于认知隐喻研究的期刊论文,主要检索对象是中国大陆10个主要期刊:《外语界》《外国语》、《外语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学刊》、《外语与外语教学》、《现代外语》、《外语教学》、《当代语言学》、《中国外语》等。

检索的标准是文章的标题、主题词或摘要含有“认知隐喻”或“隐喻”,再根据王霜梅对“修辞隐喻”和“认知隐喻”所做的区分,将检索到的文献进一步整理,删减掉属于修辞隐喻研究的部分。

[1]为了使检索结果条理清晰,便于查看,笔者参照了孟志刚等人对相关研究做的分类,将结果分为认知隐喻的宏观研究,微观研究和理论应用研究三大类。

[2]最后进一步按照研究方法,将其分为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两大类。

(二)数据分布情况及特点如表1所示,本次检索结果包括10大核心外语类期刊中的443篇相关论文,2000年至2015年关于认知隐喻的研究趋势呈不规则变化,研究热度时高时低,数量较多的是2014年,高达到43篇,占总数的9.7%,紧跟其后的是2008年和2011年各自的39篇,均占总数的8.8%,以及2013年的36篇,占总计论文数的8.1%。

从认知角度研究概念隐喻理论

从认知角度研究概念隐喻理论

莱 可 夫 和 约 翰 逊 (9 0 根 据 始 源 域 的 不 同分 类 方 式 , 18 ) 把 概 念 隐 喻 分 成 空 间 隐 喻 、 体 隐 喻 和 结构 隐喻 。 间 隐 喻指 的 实 空 是 以空 间 概 念 为 始 源 域 向其 他 目标 域 进 行 映射 时 ,通 过 直观 的空 间概 念 理 解 抽 象 概 念 。实 体 隐 喻 指 的是 用 物 体 和物 质 的 概 念 来 理 解 和 描 述 感情 、 件 等 抽 象 概念 。 体 隐 喻 最典 型 的 事 实 和 具 有 代 表 性 的 是 容 器 隐 喻 。人 们 将 这 种 概 念 投 射 于人 体 以 外 的其 他 物 体 , : 子 、 林 、 如 房 丛 田野 , 至 将 一 些 无 形 的 、 象 甚 抽 的事 件 、 为 、 动 、 态 也 看 作 一 个 容 器 ( 艳 方 ,9 5 5 。 行 活 状 赵 19 :) 结 构 隐喻 是 以一 种 概 念 来 构 造 另 一 种 概 念 . 即后 者 的构 成来
约 翰 逊 是 其 中代 表 ,他 们 从 认 知 角度 研 究 隐喻 并 首 先提 出概 念 E喻 理 论 的 思 想 。 文介 绍 了概 念 隐 喻 的 构 成 、 类 、 能 、 急 本 分 功 主要特点 , 以及 国 内外 对概 念 隐喻 理 论 的研 究 关 键 词 : 喻 概 念 隐喻 理 论 研 究 急
■墨

李 少玲 黄 清 心
50 0 ) 3 0 5
从 认 知 角 度 研 究 概 念 隐 喻 理 论
( 西 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 西 南 宁 广 广
摘 要 :隐 喻 一 直 备 受 中 外 学 者 的 关 注 , 代 隐 喻 理 论 现 认 为 隐喻 不 仅 仅 是 一 种 修 辞 格 , 是 一 种 认 知 工 具 。幕可 夫 和 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认知隐喻研究浅析国内认知隐喻研究浅析摘要:隐喻作为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重要基础,在人们的语言表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认知隐喻的提出更是掀起了一股“隐喻潮”,隐喻研究成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内容。

本文主要对认知隐喻与修辞隐喻、语法隐喻作简单区分,并且对国内词汇层面、语篇层面上的认知隐喻研究作简要的回顾探析。

关键词:认知隐喻;区分;词汇;语篇1. 引言从亚里士多德至今的2000多年,隐喻一直是国外学术界,尤其是语言学界,各研究领域中的一棵“常青树”,在20世纪70年代更是进人了一个“隐喻狂热”的时代。

相对而言,我国语言学界对隐喻给予关注并进行研究的起步是比较晚的,刘宁生的摘译文章拉开了当代中国隐喻研究的序幕,但是中国的隐喻研究并为受到起步的影响,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隐喻,国内的认知隐喻研究也蓬勃发展起来。

本文拟对国内的认知隐喻研究作简要的回顾性探析。

2. 认知隐喻当代认知语言学则认为,隐喻不仅仅属于纯语言的范畴,而且属于更广的思维和认知的范畴。

换言之,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一种基本的思维、认知和概念化方式。

(Ungerer & Schmid,1996;蓝纯,1999)2.1 认知隐喻产生及其特点隐喻是一种认知方式,从人类产生之日起,人们就不断地感受和认知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当人们对某些事物的关联经过长时间的感知后,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一种对这种关联的抽象的认知模式,这就是认知语言学上所说的意象图式。

意象图式形成之后,人们才可能据此造出词项或义项来。

如人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应该是比较早的,认识了自己的身体以后再利用对自己身体的认识来认识其他的事物是很自然的,因此,人类在给树的各部分命名时就会有树冠、树身的概念,在给山的各部分命名时也就有了山顶、山头、山腰、山脚的说法。

因此,认知隐喻在产生以前,语言中并没有表示这个概念的词语,在很大程度上,它的产生是为了填补词汇空缺。

隐喻有如下特点:(1)规约性:有些隐喻已经石化了,或者已经变成了死喻;(2)系统性:目标域和源域紧密相连,隐喻可扩张,隐喻都有自己的内部逻辑;(3)非对称性:为了在两个概念之间建立起相似点,隐喻不可能在两个概念之间建立对称性的比较;(4)抽象性:典型的隐喻总是使用具体的源域来描述一个抽象的目标域。

(Saeed,1997)2.2 认知隐喻与修辞隐喻近年来,隐喻成了语言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人们普遍认为隐喻不仅是修辞手段,而且是认知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并认为,认知隐喻是修辞隐喻因反复使用而沉淀的结果,它们之间没有本质的不同,许多学者认为这种看法存在一些问题,,修辞隐喻和认知隐喻是有区别的。

(杨希英,2008)认知隐喻是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是人类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某些有关联的事物经过长时间的反复感知后,就会在大脑中形成对这两类或数类事物的抽象的认知模式,这就是意象图式。

当人的大脑中形成了某种意象图式时,就会不自觉地通过这种意象图式去认知他不熟悉的、比较抽象的事物,也就是说,这个认知过程是有方向性的。

隐喻映射并非任意,而是受意象图式控制。

我们既可以说“女人像老虎”,也可以说“这个老虎凶得像女人”;既可以说“她的脸蛋像苹果”,也可以说“这个苹果像她的脸蛋”。

但是,修辞隐喻不具有方向性。

不仅如此,隐喻认知模式形成以后,人们在认知世界时就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反复运用这个模式,渐渐地就围绕这个模式形成了一个“词族”。

“词族”的存在,说明了认知隐喻具有系统性,而修辞隐喻都是独立的语用现象,它们的使用是零散的,不具有系统性。

另外,认知隐喻和修辞隐喻还有以下的几个区别:首先,认知隐喻一般是人们熟知的、不费力就能理解的,也就是说,认知隐喻具有明晰的特点;修辞隐喻有时则比较模糊。

其次,修辞隐喻以一种事物说明另一种事物,两种事物用不同的词语表示;认知隐喻用一个概念表达另一个概念,两者用一个词语来表示。

再次,修辞隐喻具有临时性,理解必须依靠语境,认知隐喻具有凝固性,确认和理解就基本上不依靠语境。

从本质上来讲,修辞隐喻是一种语用现象,修辞隐喻的应用不是基于词汇的匮乏,而是基于对语言进行修饰的需要,而认知隐喻是一种认知语义现象,因为认知隐喻的比喻义已经成了词的固定意义,在词典里能够列为词条或某词条的义项,而修辞隐喻的比喻义大多是临时的意义,在词典里不能列为词条或词条的义项。

2.3 认知隐喻与语法隐喻语法隐喻和认知隐喻两种隐喻理论基于对语言的不同理解,对隐喻的研究因此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Halliday认为人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相近的意思。

(Halliday,1994)在这些修辞转移的过程中,虽然蕴涵着词汇层面的变化,但主要是语法形式的变化,这就是语法隐喻的由来。

韩礼德的语法隐喻关注的是一个意义如何用不同的语法模式进行编码。

产生语法隐喻的潜在机制是语义和词汇语法之间的投射关系。

Halliday把语义层面上的意义潜势称为语义区域,他认为:一方面,一个语义区域可以由多个词汇语法单位体现,例如情态既可以由may、might之类的情态动词来体现,也可以由probably、possibly之类的情态副词来体现;另一方面,语义区域与词汇语法单位之间的体现关系也相对固定,例如:一条信息常常由一个小句(来体现,而一个序列则常常由一个小句复合体来体现。

当这些相对固定的体现关系被打破,比如用一个小句复合体来体现一条信息,或用一个小句来体现情态时,就会产生语法隐喻。

与Halliday不同,认知语言学家将隐喻看作附属于语言之上的一种反常的语言运用现象,也有人认为它是介于语言、现实与思维之间的,既反映了语言的本质又反映了人类智能的工作机制的一种动态过程。

(朱永生,2001)认知隐喻被看作一种认知方式,直接作用于人们概念体系的形成。

关于隐喻,认知语言学家使用了一个概念“域”,他们认为隐喻就是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

(Ungerer,2001)Lakoff认为,隐喻是一种普遍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一个域可以系统地用另一个域中的词汇来谈及或表达。

(Lakoff,1980)具体来讲,隐喻是人类通过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系统地、对应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即跨域映射,体现的是两个认知域的语义互动。

它的一个重要语义特征是喻体的意义与本体或与语境相冲突,对隐喻的理解就是对这种冲突的消解。

总之,Halliday认为语言有层次性,层次之间体现关系不是一致式时,就会产生语法隐喻。

他主要关注语言是如何识解经验、如何表达过程的;然而,认知语言学家对层次、行为和事件等概念并不是那么感兴趣。

相反,他们关心的是一个域是如何映射到另一个域上面去的。

因此,他们的隐喻研究理论基础是不同的,观察视角是不同的,显示的也是不同的语言世界观。

3. 语言哲学上的认知隐喻本小节语言哲学上的认知隐喻研究实际上指的就是隐喻的主观性研究,对隐喻的主观性加以研究可加深对隐喻本质的认识。

语言的“主观性”或曰“主体性”是哲学研究尤其是认识论转向以来各领域的哲学研究都极为重视的重大课题,而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探讨哲学中主体性的结果。

(魏在江,2007)在结构语言学和形式语言学占主导地位的情形下,语言学家对语言的主观性长期不予重视。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语言的功能就是客观地表达命题,不愿意承认话语中还有表现自我的主观成分。

对语言主观性的研究因而至多限于文学研究的范围,而没有进入语言学的领域。

(沈家煊,2001)话语的主观性现象和语言结构中的“自我”内涵,表明语言具有非命题性特征的一面,这种特征在话语中无处不在。

正是人类的认知能力把语言和外部世界联系起来,成为二者连接的纽带。

从语言学范畴内的语义学角度看,语言的主观性特征与语言意义具有非描述性一面直接相关。

语言非描述性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达性意义,即说话人借以表达自己的信念、态度和情感一类的意义,这类意义之所以能够通过语言来表达,离不开不同语言体现为其提供了相应机制这一事实。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观认知,因此,语言的主观性研究应该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体验性的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认知方法,,隐喻可以表达说话人的情感,即所谓的“移情”现象,这里的“情感”一词应该做宽泛的理解,包括感情、情绪、意向、态度等;隐喻可以表达说话人的视角,这种视角主观性经常以隐晦的方式在语句中体现出来;隐喻可以表达说话人的认识,隐喻具有一种亲和功能,隐喻的作者通过隐喻向读者发出一种隐含的邀请,隐喻读者付出额外的努力以接受这一邀请,这一发送――接受过程最终形成对某种群体的认可。

(张沛,2004)总之,隐喻的主观性可以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体现出来,隐喻可以表达说话人的多种认识、多种情感、多种视角,这三个方面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

4. 认知隐喻研究本小节主要探讨认知隐喻在词汇和语篇层面上的研究,因为认知隐喻研究的重点主要在于词汇层面和语篇层面。

认知隐喻研究重点首先放在了词汇层面上,应该说,对于认知隐喻的研究,相当多的努力放在了词汇上,因为在很大程度上认知隐喻的产生是为了填补词汇空缺。

国内的研究有很多,比如研究人体隐喻,认为人体隐喻化涉及到具体物质域和抽象概念域的方方面面,在汉英语言之间又具有广泛的一致性,人体隐喻化对于人类的认知和思维具有重要的普遍意义。

(卢卫中,2003)人体词用作始源域、目标域或者同时用作双域的隐喻化皆为人类形成和表达新概念的基础和重要手段;研究认知隐喻视角下动物词汇联想意义,认为人们把动物特征与人、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进行概括,通过隐喻的方式,使动物词汇具有新的语义;研究一词多义的隐喻化理据,认为承认隐喻是产生一词多义的理据对研究词义和话语意义是开阔视野的一步,考察隐喻是如何促发一词多义则是深入探究的一步。

(蔡龙权,2004)在语篇层面上,苗兴伟认为隐喻概念的系统性和概念域之间的互动赋予了隐喻的语篇功能。

(苗兴伟,2007)作为一种语篇策略,隐喻通过类比转移机制的运作,将隐喻的蕴涵从源点域映射到目标域,使隐喻能够在语篇的层面上延伸,并在语篇的建构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隐喻延伸可以在语篇中形成系统的词汇衔接网络,并以此增强语篇的连贯性;概念域之间的互动在语篇中形成语块之间的映射关系,使语篇在结构上按一定的映射模式展开。

魏在江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对隐喻的语篇功能进行了研究,从隐喻认知与语篇的界面着眼对隐喻的语篇功能进行了初步探索,认为认知语言学与语篇的结合就能为隐喻的研究带来新的突破和新的认识,隐喻也是语言系统中的一部分,它体现在语篇的各个层面里,镶嵌在语篇系统中,是语篇生成和语篇构建的重要机制。

(魏在江,2006)张玮认为,隐喻对语篇的组织作用不仅体现在由映射引发的语义延伸或概念框定上,而且在某些概念域的选择以及在新概念的生成对语篇的信息推进上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