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研究综述(正文)

合集下载

近三年国外隐喻研究文献综述

近三年国外隐喻研究文献综述

近三年国外隐喻研究文献综述一、引言隐喻作为语言和思维中的重要现象,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近三年以来,国外对隐喻的研究持续深化,从多个角度探讨了隐喻的本质、功能和应用。

本文将对近三年来的重要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二、近三年隐喻研究的主要内容1. 隐喻的认知理论近年来,认知语言学领域的理论框架为隐喻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些研究者主张,隐喻是一种跨域映射现象,将源域(source domain)的经验映射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以理解目标域的经验。

近三年来,研究者们进一步深入探讨了隐喻映射的过程、动因和认知机制。

2. 隐喻的社会文化因素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隐喻的使用和理解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近三年来的研究关注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隐喻现象,探讨了隐喻与社会认知、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之间的联系。

3. 隐喻的教学与习得对于二语学习者而言,理解和学习隐喻具有挑战性。

近三年的研究关注了隐喻的教学策略、习得过程以及评估方法。

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教学方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隐喻。

4. 隐喻在特定领域的应用近三年来的研究还关注了隐喻在特定领域的应用,如文学批评、心理学、人工智能等。

这些研究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三、结论与展望近三年来的国外隐喻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深化了我们对隐喻现象的理解。

然而,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如:隐喻的神经机制是怎样的?如何更有效地教授和评估学生的隐喻能力?如何在特定领域更有效地应用隐喻?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拓展这些方向,为隐喻研究提供更为深入的视角。

隐喻能力研究综述

隐喻能力研究综述

隐喻能力研究综述隐喻能力研究综述隐喻性语言如隐喻、习语等在语言交际中无处不在,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另一方面,它又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存在着跨文化的差异性。

作为隐喻性语言最突出的代表,隐喻从古希腊时期起就得到了关注,并一直被作为修辞来进行研究。

随着应用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隐喻能力研究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隐喻能力是人们识别、理解和生成隐喻并将其置于语言交际的能力。

隐喻能力与人的创新思维能力密切相关,在国家强调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背景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综述相关文献,在汉斯出版社《现代语言学》,有论文发现隐喻能力研究得到了学界的一些关注,影响隐喻能力主要有5个关键因素,包括年龄、语言水平、创造力、认知风格和性别,并总结了以往研究所取得成就与不足,以期为隐喻能力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借鉴意义的参考和方向。

通过回顾文献,可以发现目前已有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从研究的语言对象角度来看,目前缺乏针对二语的隐喻能力研究,大部分的研究集中在以一语为对象的研究,且大都是集中在隐喻理解方面。

由于不同研究在其所使用理论框架、实验方法、实验语料、研究目的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异,从而导致有关隐喻能力的研究结果也存在分歧,而从二语(例如英语二语或汉语二语)角度研究隐喻生成能力也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种分歧。

其次,从变量的角度来看,工作记忆、认知风格/流体智力与二语水平交叠因素的影响在隐喻能力中所起到的作用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远远不够。

一般认为隐喻能力是识别,理解甚至自主产出隐喻的能力。

古往今来,关于隐喻的研究浩如烟海,但大部分都着眼于隐喻理解和识别,较少地涉足到隐喻生成,尤其是生成新奇隐喻。

心理学中大多数关于创造力和智力争议最后结论为创造力和智力是不同的能力,具有小范围的重叠。

但研究这些执行能力与创新思维之间的关系还是有所争议的。

分析高层次能力,如流体智力(Gf)能产生比分析低层次能力和完成个人任务更强的关系。

国内隐喻研究状况述评

国内隐喻研究状况述评

国内隐喻研究状况述评隐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或概念与另一个事物或概念进行连系,来表达复杂的概念、情感或意义。

隐喻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隐喻的认知机制、语言表达方式以及文化背景对隐喻理解的影响。

在国内,隐喻研究的发展与国际上的研究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也取得了一些积极的进展。

首先,国内隐喻研究在理论框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隐喻理论是隐喻研究的核心,国内学者在隐喻理论的运用和发展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

例如,从刘宓庆的“语言—思维转向”的理论框架到韩愈楼的“文化—认知转向”的理论框架,国内学者们为隐喻研究提供了多元的视角和理论支撑。

这些理论框架的出现丰富了国内的隐喻研究领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次,在隐喻识别和理解方面,国内学者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探讨了不同语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隐喻现象。

这些研究旨在揭示不同语言、文化对隐喻理解的影响因素,以及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隐喻认知差异。

例如,一些研究发现,中文和英文的隐喻表达方式存在一些差异,中文更倾向于使用“物质概念”进行隐喻表达,而英文更倾向于使用“抽象概念”。

这些研究结果为语言教学、翻译和跨文化交际等领域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此外,国内还出现了一些隐喻相关的应用研究。

例如,在政治语言学领域,有学者通过分析政治演讲中的隐喻使用,揭示政治家的意图与目的,进而理解其宣传和影响手段。

这种政治隐喻的研究为政治语言的分析和解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在市场营销领域,隐喻也被广泛应用于广告宣传中,通过隐喻的使用来激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和购买欲望。

这些应用研究为实践领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然而,国内隐喻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隐喻研究还停留在理论层面,实证研究和实践应用的发展还相对较少。

隐喻理论的进一步应用和验证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其次,国内的隐喻研究还存在着理论上的简化和片面性,部分研究忽略了个体差异和文化背景的多样性,需要更加细致深入地进行研究。

概念隐喻理论文献综述

概念隐喻理论文献综述

概念隐喻理论文献综述概念隐喻是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由美国语言学家乔治·莱科夫提出的,隐喻是一种认知过程,是一种思维的方式,是一种文化的现象。

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概念隐喻理论逐渐成为了认知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的研究热点,也在语言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文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探讨概念隐喻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框架,以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和研究现状。

一、概念隐喻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框架概念隐喻理论是源于西方哲学传统和语言哲学的研究,其核心思想是通过语言的隐喻表达来揭示人类的认知结构,它认为人类在认知活动中借助于概念隐喻来完成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

乔治·莱科夫认为,人们通过对概念的隐喻化来理解并解释语言。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语言不仅仅是描述对象属性和关系的工具,更多的是通过隐喻来揭示人类的认知结构,并对认知结构进行整合和重组。

在概念隐喻理论中,概念是认知结构的核心,概念是我们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和抽象,是我们对世界进行认知、理解和描述的基本单位。

概念隐喻就是通过将一个概念和另一个概念做类比来实现对概念的抽象与理解。

人们通常用“时间是金钱”这样的隐喻来理解时间的价值,用“爱情是战争”来描述夫妻关系的复杂。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人们通过对不同概念之间的相似性进行类比和隐喻,从而形成对事物的认知。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贯穿于人类的语言和思维之中,对人们的认知活动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对概念的隐喻化,可以实现对复杂事物的简化和概括,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事件。

概念隐喻也是对社会、历史、文化等领域进行认知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不同领域的概念隐喻,可以实现对复杂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的认知和解释。

二、概念隐喻在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中的研究概念隐喻在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中有着丰富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对隐喻现象的分析和解释方面。

语言学家通过对语言文本中的隐喻进行分析,揭示了隐喻在语言中的丰富表达方式和认知作用,从而为语言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研究方法。

概念隐喻理论文献综述

概念隐喻理论文献综述

概念隐喻理论文献综述隐喻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它存在于人类语言中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隐喻是将一个概念或事物与另一个看似不相关的事物或概念联系起来来表达复杂思想和情感的方式。

隐喻是语言的核心部分,它使得我们能够通过基于类比和相似之处制作丰富的理解和表达。

概念隐喻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隐喻,它通过将一个概念映射到另一个概念来表达和推断含义。

在概念隐喻中,两个概念分别称为“源”和“目标”,源概念是我们已经有关于它的知识的概念,目标概念是我们希望了解的概念。

例如,将“时间”与“金钱”进行隐喻,意味着我们对时间的理解是借助于金钱来实现的。

概念隐喻将源概念和目标概念之间的交互关系分解为一系列隐喻化的基本关系,这些关系包括比较、映射、替换和转换等。

这篇论文综述了概念隐喻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我们需要通过研究这项技术,了解它是如何促进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如何在语言、文化和社会等多个领域中得到应用,并研究如何利用这项技术改进人工智能算法。

概念隐喻的理论研究涉及了多个学科,包括心理学、哲学、语言学与计算机科学等,其中心理学是概念隐喻理论的重要支持学科。

例如,Lakoff和Johnson(1980, 1999)的“意象隐喻论”明确认为人的认知系统是通过和身体经验、感官信息和动作相关的隐喻系统来构思抽象的概念。

而其他研究使用神经影像技术从生物医学视角验证了概念隐喻的实际存在。

概念隐喻在文化中也有重要的角色,并受到了众多人文科学研究的关注。

例如,Lakoff和Johnson在1980年通过比较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隐喻,论证了不同文化背景对隐喻的理解产生的巨大影响。

而在本土化的语言处理应用中,这种文化差异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概念隐喻在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领域内有着广泛的应用。

实体关系提取和情感分析都能被视为概念隐喻的应用。

概念隐喻被广泛用于语言生成、文本分类、机器翻译、人机交互等任务中。

在这些应用中,往往需要使用概念隐喻的算法来理解和推断文本中的含义,并将它们转换为规范化的语言形式。

事件结构隐喻研究综述

事件结构隐喻研究综述

事件结构隐喻研究综述事件结构概念是哲学中的核心概念。

事件结构概念的理解是通过隐喻的方式实现的。

本文在Lakoff&Johnson的《当代隐喻理论》和《体验哲学》背景下,分别对ESM理论的提出及其在隐喻体系中的地位、哲学基础等方面加以概述。

在参阅文献的基础上,对当前国内外ESM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标签:事件结构隐喻;映射;认知1.引言Lakoff和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所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开创了隐喻研究的新纪元。

隐喻研究的重大意义在于它能够揭示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束,2000)。

自此Lakoff等人不断丰富概念隐喻研究,并于1993年在《当代隐喻理论》中提出了事件结构隐喻。

Lakoff在此篇文章中还特别强调了隐喻和隐喻表达的区别。

隐喻(metaphor)是指概念系统中的跨域映射,而隐喻表达(metaphodealexpression)是指语言表达,即跨域映射的表层实现形式。

事件结构概念(event-structure eoncepts)是哲学中的核心概念(Lakoff&Johnson,1999)。

事件结构概念包括状态、变化、事因、行动、过程、目的及方法等。

这些概念之所以成为哲学中的核心概念在于它们构成了人类一般性知识。

即关于原因、变化、目的等方面的知识。

以新闻报道为例,对于一个事件的发生我们经常要追问事件的起因。

事态的发展变化以及采取的相关措施(行动)。

然而,这些概念都是通过隐喻的方式来理解的,这类隐喻被称为事件结构隐喻(Event-Stmeture Metaphor or ESM)。

2.ESM理论2.1定义事件结构隐喻(ESM),即事件结构的各个方面,如状态、变化、过程、行动、事因、目的和方法等都可以被隐喻为空间、力和运动。

从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

ESM以空间、力和运动概念为源域,以事件结构概念为目标域。

ESM包含了如下映射:(1)状态即位置(Stares are locations):They are in love(2)变化即运动(Changes are movements):He went crazy(3)事因即力(Causes are foroes):The hil sent the CIOWdinto afrenzy.(4)行动即自主运动(Actions are self-propelled movements):We’ve taken the first step.(5)目的即终点(Purposes are destinations):He thany reached his goals.(6)方法即路径(Means are paths to destination):She went from fat to thin through an intensive exercise program,(7)困难即障碍(Difficulties m’e impediments to motion):Let’s try to get around this problem(8)预期进展即行程安排(Expeeted progress is atravel schedule):We’re behind schedule on this project(9)外部事件即大型移动物体(External events arclarge moving objeetsl:The flow of history…(10)长期、有目的的活动即旅行(Long-term,purposeful activities are journeys):You shodd move on withyourlife从上述概念映射和例句中我们不难发现,ESM为我们理解最基本的概念如状态,变化,事因,行为,困难等提供了基础认知手段。

隐喻研究综述(正文)

隐喻研究综述(正文)

隐喻研究综述Reviews on Metaphor Study摘要:近年来隐喻研究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

本文在参阅文献的基础上,综合考察国内外隐喻研究,对不同时期的隐喻研究进行整理概述。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隐喻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隐喻研究;发展趋势Abstract: Recent years, metaphor research is concerned by numerous scholars. On the basis of references, this thesis summarizes metaphor theories among different periods by investigating metaphor theorie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on this basis, it points up the shortages and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metaphor.Key Words:metaphor research; development tendency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使用大量的隐喻。

英国修辞学家理查兹曾经说过,“我们日常会话中几乎没三句话中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学界对隐喻研究产生浓厚的兴趣,国内语言学家对隐喻也作了系统的评述。

对隐喻研究的概述可以有不同的写法。

林书武撰写的概述,以是否存在比喻性和非比喻性语言为主线,从隐喻的历史发展、本体与喻体、隐喻的成因及其认知功能全面地描述了国外的隐喻研究的发展。

束定芳则对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进行了概述。

他认为隐喻不仅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其自身也可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隐喻学。

为了对隐喻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我们有必要对其历史发展进行系统的梳理。

1.传统隐喻隐喻研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年,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中国认知隐喻研究综述

中国认知隐喻研究综述

中 国认 知 隐 喻 研 究 综 述
季媛媛 , 李 瑛
6 1 0 0 3 9 )
( 西华 大学 外 国语 学 院 , 四川成 都 摘
要: 详 细统 计并研 究 了中 国 1 9 9 6 - 2 0 1 5年 ( 截 止到 2 0 1 5年 1 2月 1 2日) 刊 登在 中国知 网
上有 关“ 隐喻 ” 的文 献 , 发 现这 些 文 章 绝 大 多数 都 是从 认 知 角度 来研 究 隐喻 的 , 说 明九 十年 代 中 期 我 国对 隐喻 的研 究 已经从 修 辞 转 移 到 认 知 上 来 了。鉴 于 此 , 本 文 主要 从认 知 角度 对 1 9 9 6 —
成 都 纺 织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C h e n g d u T e x t i l e Co l l e g e
1 2 3期 )
2 0 1 7 年 1 月
V o 1 . 3 4 , N o . 1 ( S u m 1 2 3
以及 以方 大 尼尔 为 代 表 的 “ 合 成空 间 理 论 ” 。 而 因 为文 化差 异 等原 因 , 我 国语 言学 界对 隐 喻进 行 关 注
l 9 9 6 — 2 0 0 0 2 0 0l 一 2 0 0 5 2 0 0 6 — 2 0l 0 2 0I 卜2 01 b
图1 1 9 9 6 - 2 0 1 5年 中 国 隐 喻 发 表 文 献 每 五 年 数 量 分布
0 引言
西方 最初 的隐喻研 究诞 生 于古 典修 辞 学 , 至今 已经有 2 0 0 0多年 的历 史 , 按 其 研 究 的 范 围 与方 法
为 1 0 3 5 1 篇, 约 占总篇 数 的 9 9 . 8 6 %, 而 1 9 8 0 —1 9 9 5

国内视觉词汇隐喻研究综述

国内视觉词汇隐喻研究综述
( 一) 视 觉词 汇 的语 义研 究
在 汉 英 视 觉 词 汇 对 比研 究 方 面 , 陈 佳 从 认 知 的 角 度 人 手。 对英 汉 视 觉词 的 常规 隐 喻进 行 统 计 分 析 。 发 现 两 种 语 言 的 视 觉 常 规 隐 喻 表 达 均 反 映 出 从 具 体 的视 觉 范 畴 向 非 视 觉 的思 维 、 感情、 态 度等 范畴 的映射 , 提 出 不 同 的 语 言 系 统 体 现 了 相 似 的 认 知 过 程 。 吴 新 民 对 汉 英 常 用 视 觉 动 词 词 义 演 变 中 反 映 出 来 的 概 念 隐 喻 进 行 对 比 分 析 后 发 现 汉 英 在 视 觉域 的概念 基本一致 , 其差异 主要表现 在子 隐喻上 。 这 反 映 出 汉 英 两 个 语 言 民族 在 以视 觉 体 验 为 基 础 的 对 世 界 的 概 念 化方 式上 既有较 多的共性 , 又有 各 自的文化 特点 。 伍 艳 萍 对 英 汉 视 觉 动 词 的 语 义 投 射 进 行 了 分 析 .得 出 了词 语 的语 义 变 化 是 从 一 个 具 体 的 语 义 域 向另 一 个 抽 象 的 语 义 域 投 射 的
认 知语 言学认 为 , 隐 喻不 仅是 一种 修辞手 法 , 更 是 人 类 普遍 的一种思维方 式 、 一 种 基 本 认 知 机 制 。 隐喻 是 不 同领 域 内 一 个 范 畴 向另 一 个 范 畴 的 语 义 延 伸 , 是 一 个 概 念 域 向另 一 个 概 念域 映射 的结 果 。隐 喻在 日常生 活 中是 无 处不 在 的 , L a k o f& J o h n s o n 的“ 概 念 隐 喻理 论 ” 指 出, 隐 喻 本 质 上 就 是 以 种事 物体验 另一种 事物 , 即从一 个 比较熟悉 、 易 于 理 解 的 源 域 映 射 到 一个 不 太 熟 悉 、 较 难 理 解 的 目标 域 。通 过 隐 喻 , 我 们 能 够 以一 个 经 验 域 理 解 和 认 识 另 一 个 经 验 域 , 从 而 建 立 起 概 念系统。

中国隐喻研究综述

中国隐喻研究综述

中国隐喻研究综述摘要:本文对近8年中国英语界隐喻研究成果作出全面总结和评价,并对隐喻研究的不足提出了看法,对隐喻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隐喻研究综述1.引言隐喻由简单的视为修辞手段上升认识为人的一种思维和认知方式,其发展过程可由四个著名理论的提出作为一个发展轨迹,它们是: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人物的“比较理论”认为隐喻是一个词替代另一个词来表达同一意义的语言手段,二者是对比关系;以昆体良为代表人物的“替代理论”认为隐喻是一个词替代另一个词的修辞现象;以布莱克、理查兹、莱考夫和约翰逊为代表人物的互动理论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而且是一种人们普遍使用的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和以方达尼尔为代表的“合成空间理论”认为隐喻是连接概念化与语言的一种普通、突出的认知过程。

前两个理论可视为是从修辞角度对隐喻加以研究的,后两个理论则可视为是从认知角度对隐喻加以研究的。

因此在国外关于隐喻的研究经历了修辞学、语义学和以认知学科为核心的多学科研究等三个阶段。

我国语言学界对隐喻的研究起步较晚,本文旨在对1999-2007年近8年间我国语言学界在隐喻领域中的研究状况进行回顾,对学术界隐喻研究成果进行全面述评,试图为今后的研究工作做一铺垫。

2.近8年中国语言学界隐喻研究的状况我国语言界对这一学术领域的研究,开始主要是侧重介绍引进国外有关隐喻理论的研究,继而逐渐形成针对国外古典隐喻理论、隐喻的定义研究、语法隐喻以及隐喻历史的研究等。

3.已发表研究论文归类近9年发表的论文主要分为理论探索和理论联系实际两大类,其中理论探索主要包括对隐喻本身的研究、隐喻与认知、对隐喻的语义研究、隐喻与语用。

而理论联系实际的探索主要包括把隐喻理论应用到具体的语言翻译和语言教学中去两类。

除了以上占比例较大的六个方面以外,研究近8年论文还可以得出:如下问题也是隐喻研究者关注的对象:隐喻与概念及概念化;隐喻与文化;隐喻与成语;隐喻与换喻;隐喻与意象图式;对语篇中隐喻的研究。

国内网络流行语的隐喻研究综述

国内网络流行语的隐喻研究综述

2021年09期总第553期ENGLISH ON CAMPUS国内网络流行语的隐喻研究综述文/蔡 鹤【摘要】在网络热潮的席卷下,网络语言逐步登上舞台,从而兴起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即网络流行语。

各国学者从社会、文化、认知等多角度对网络流行语进行了研究。

本文旨在从认知的角度,结合隐喻和网络流行语,重点梳理国内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文献。

通过分析发现国内相关研究较少且多从理论出发,并提出未来发展趋势应重视将二者结合进行研究,重视从实践出发,有助于为后续相关研究做铺垫。

【关键词】认知;隐喻;网络流行语【作者简介】蔡鹤(1997.10-),女,吉林通化人,长春师范大学202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一、引言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交流,随之产生了网络流行语这一语言现象。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定义网络流行语为某一时期社会上广泛流行的语汇。

1980年,Lakeoff 和Johnson首次提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们的认知方式。

”隐喻开始作为一种认知方式被各界学者接受并进行研究,包括G.Fauconnier、M.Turner、赵艳芳(1998)、王寅(2003)、胡壮麟(2004)、束定芳(2011:18-31)等。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以隐喻为指导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首先,发现国内网络流行语的隐喻研究现状主要从四方面展开。

其次,本文也提出了国内网络流行语的隐喻研究所存在的问题。

最后,提出了未来发展趋势,利于后续相关研究。

二、网络流行语的隐喻研究现状虽然关于隐喻和网络流行语的研究很多,但是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文献还并不多,主要从2008年开始,至今总体呈上升趋势。

通过对以上文献的分析,发现我国网络流行语的隐喻研究现状主要分为以下四个层面。

1. 对网络流行语中的隐喻现象进行研究。

此类研究主要对网络流行语中的隐喻现象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网络流行语的隐喻认知功能、认知机制、运作机制和普遍性。

汉语“手”的概念隐喻文献综述研究

汉语“手”的概念隐喻文献综述研究

汉语“手”的概念隐喻文献综述研究汉语中,"手"一词既是实词,也是隐喻性的词语,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本文将综述关于汉语“手”的概念隐喻的研究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古代诗词中的手象征在古代诗词中,手经常被用作象征,代表了丰富的情感和意义,在情感和意义上有很多不同的隐喻。

很多文献研究了古代诗词中关于手的隐喻,如“纤手”象征柔软娇嫩的女性之美,“玉手”则代表温柔纯洁的美丽,“胆手”用来指称高贵的人,“有手”指代自己,等等。

这些隐喻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古人的情感和文化。

二、手势的隐喻意义除了以上的象征意义,手还可以通过手势来传递信息和表达意义。

很多研究探讨了手势的隐喻意义和文化差异。

握手在不同文化中代表的意义有所不同,对于西方人来说,握手是一种问候和友好的举动,而对于东方人来说,握手可能被认为是过于亲近和暴露自己的身份。

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不同文化中的沟通方式和社会习俗。

三、手的动作隐喻手的动作也可以隐喻特定的含义。

“伸手”隐喻求助或索取,“抬手”隐喻上升或犹豫,“握手”隐喻友好和接受,“扣手”隐喻警惕和保护等等。

手的动作隐喻被广泛运用在日常生活中,研究这些隐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汉语。

四、手的象征意义在汉字中的体现汉字中也有很多包含手的象征意义的字词,研究这些词汇对于理解汉字的意义和文化背景非常重要。

“拥抱”中的“拥”字由手和力组成,表示用手来表达亲密和友好。

“扛”字中的手代表用手来搬运和支撑,“拳”字中的手象征武力和力量等等。

这些字词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汉字的形成和语义演变。

汉语中的“手”具有丰富的概念隐喻,包括在古代诗词中的象征意义、手势的隐喻意义、手的动作隐喻以及汉字中的象征意义等等。

研究这些隐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的语义和文化背景。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地区和时代的隐喻差异,加深我们对汉语隐喻的理解。

国外隐喻研究综述

国外隐喻研究综述

国外隐喻研究综述国外隐喻研究综述隐喻是人们日常语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仅被用于文学作品中,也渗透到了人际交往和商业行为中。

隐喻是一种比喻性的表达方式,在语言中使用具有象征和抽象的意义,能够充分地表达人的情感、思想和价值判断。

因此,隐喻已经成为语言学和认知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从隐喻的理论基础、类别和认知语言学三个方面综述国外隐喻研究现状。

一、隐喻的理论基础隐喻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但是直到20世纪,隐喻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研究对象。

现代隐喻理论的发展受到了哲学、语言学、心理学、文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的影响。

在这些学科的基础上,出现了诸如隐喻概念、隐喻解释和隐喻传递等理论。

其中,隐喻概念是指隐喻的形式和特点,隐喻解释是指研究隐喻的阐释和理解,而隐喻传递则是指隐喻的作用及其在人类传播中扮演的角色。

二、隐喻的类别隐喻可以分为语言隐喻、视觉隐喻、思维隐喻等几类。

其中,语言隐喻是最常见的一种,它指的是通过语言的表达来进行隐喻。

例如,“他是一只老鹰”、“我的爱人是一团火”等。

而视觉隐喻是指通过图像或其他视觉表现形式来进行隐喻。

例如,“你的心如花一样开放,点亮了黑夜”图像中的花和灯就是一种视觉隐喻。

思维隐喻则是指通过类比或推理来进行隐喻。

这种类型的隐喻可以发现逻辑的关联性和相似性,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三、认知语言学与隐喻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被认为是人类思维和语言的本质属性。

人们使用隐喻来理解抽象和复杂的概念,并将其与更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和类比。

隐喻通过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抽象概念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认知语言学研究重点转向了数学、物理、工程、商业和社交媒体等领域,在这些领域,隐喻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显著。

结论:本文综述了国外隐喻研究的几个方面,包括隐喻的理论基础、类别和认知语言学等。

隐喻是言语中重要的一个表现形式,是具有象征和抽象意义的表达方式,隐喻对于我们理解和吸引别人的情感、思想和价值判断具有重要的作用。

隐喻翻译研究综述

隐喻翻译研究综述

隐喻翻译研究综述隐喻指的是隐含暗示的含义,在日常使用中非常常见,而在翻译中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其翻译有着重要的起点和角色。

本文尝试从定义、特点、翻译原则、传达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能够对隐喻翻译有更深刻的认识。

一、隐喻的定义隐喻可以被定义为一种隐含暗示的词语和概念,它可以在一句话中起到更加生动形象的作用,使表达更加有力。

隐喻在浅显的外表下,暗含着某种象征意义,例如把女人形容为“玫瑰”,就把女子的美丽和娇艳含蓄地表达出来了。

因此,隐喻的概念被认为是隐性的,是对外部世界的抽象思维。

二、隐喻的特点隐喻有着特定的特点,包括非直接性、抽象性、多样性和复杂性。

首先,隐喻有着非直接的表现能力,因为它的意义不会直接表达出来,通常需要读者去推断。

其次,隐喻有着抽象的特性,它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使人们更容易理解。

此外,隐喻有着多样性,它可以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如比喻、联想、引用等,以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

最后,隐喻也有着复杂性,它不仅可以表达一个概念,而且可以表达复杂的意义。

三、隐喻翻译的原则隐喻翻译也有着一定的原则,最基本的原则是遵循原意的原则,即了解原文的隐喻意义,并在译文中尽量还原原文的意思,同时遵循译语文化的特点,以免形成文化冲突。

另外,也要尊重源文意义,不要改变文字的意思或含义,以免丢失源语的气氛。

此外,隐喻翻译也要有趣,尽量使译文有趣耐读,而不要翻译成冷板板的白话文。

最后,隐喻的翻译应该是合理的,翻译完必须要能够被读者理解,而不是空洞的语句。

四、传达隐喻的方法传达隐喻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按照语言的不同而进行分类。

最常用的方法是比喻,它是把一个抽象的概念用一种具体的形象概括出来,例如“人民就是财富的源泉”,用“源泉”比喻“人民”,表达了人民是财富的来源。

另外,还可以使用联想的方法,把一个抽象的概念用一种联想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精神长存”,即把长期的精神联想到“长存”来表达出来。

五、结论隐喻在日常使用中非常常见,而在翻译中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其翻译有着重要的起点和角色。

概念隐喻理论文献综述

概念隐喻理论文献综述

概念隐喻理论文献综述概念隐喻是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之一,其理论源自于拉克杜华(Lakoff)和约翰逊(Johnson)在1980年代的研究。

隐喻是将一个概念与另一个概念进行比较,从而揭示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和不同之处,概念隐喻则是指将一个概念诠释为另一个概念的方式。

概念隐喻的理论比较复杂,需要运用到多个学科和领域的知识,下面将从其相关的文献综述阐述其理论。

首先,概念隐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语言存在的一定历史时期。

Lakoff和Johnson (1980)认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也在不断演变,人们会将已有的概念和经验与未知的领域进行比较,从而构建新的概念和认知方式。

这个过程是基于“概念映射”的机制,即将一个已有的概念映射到另一个领域,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领域。

第二,隐喻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

由于隐喻涉及到语言、认知、文学、音乐、艺术等多个领域,因此引起越来越多领域的学者的研究。

例如,Fauconnier和Turner (2002)将隐喻应用于语言的意义和推理中,并提出了“认知隐喻”和“语言隐喻”的概念,从而进一步推动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

第三,概念隐喻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和分析研究。

实证研究基于语料库分析,通过探究大量现实语言数据中的隐喻使用,来揭示隐喻所反映的人类认知机制。

例如,Steen(2011)提出了“批评与理解的多维隐喻分析”方法,探究不同领域的隐喻,如政治、商业和艺术等。

而分析研究则主要考虑隐喻的构建和分析,从而揭示隐喻与人类思维和语言的关系。

例如,Lakoff和Johnson(1980)通过对英语中的“生命”隐喻的分析,发现“生命”隐喻是一种基本的、普遍存在于人类思维中的隐喻。

第四,概念隐喻的研究也涉及到具体的领域或主题。

例如,政治领域的概念隐喻研究表明,政治人物和政治团体的角色在公共领域的表述中,可以通过隐喻与非隐喻的方式进行呈现(Musolff,2016)。

国外语料库隐喻研究综述

国外语料库隐喻研究综述

感谢观看
在社会学领域,研究者们则了隐喻在社会交流和社会建构中的积极作用,并 探讨了隐喻在社会批判和文化重构中的重要地位。
然而,国外隐喻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首先,不同领域的隐喻研究存在孤立 现象,缺乏跨学科的交流和合作。其次,隐喻研究中的主观性和任意性较大,缺 乏统一的评价标准。最后,对于隐喻的认知机制和功能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尽管国外隐喻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不同 领域的隐喻研究存在孤立现象,缺乏跨学科的交流和合作。其次,隐喻研究中的 主观性和任意性较大,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最后,对于隐喻的认知机制和功能 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三、国外隐喻研究的成果和不足
国外隐喻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在语言学领域,研究者们发现隐喻在语言的 运用和理解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知和理解抽象概念。在文学 领域,研究者们探究了隐喻在作品中的艺术表现和文化内涵,深入剖析了隐喻在 文学作品中的审美功能。在心理学领域,研究者们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方法,揭示 了隐喻在思维和行为中的重要作用和机制。
3、隐喻的语境和意义
基于语料库的隐喻研究还能够探讨隐喻的语境和意义。通过对大量含有隐喻 的语言实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者可以发现隐喻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和意义变化 情况。例如,通过对英语新闻语料库中的政治隐喻进行分析,研究者发现政治家 们使用隐喻来形象地表达政治观点和政策,而这些隐喻的意义往往因政治立场和 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3、深化对隐喻认知机制的研究:目前对于隐喻的认知机制和功能仍需进一 步深入研究。未来的研究需要运用更加先进的神经科学、心理学等方法和技术, 探究隐喻在大脑中的认知过程和神经基础。
4、研究隐喻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隐喻在不同领 域的应用价值。例如,在教育、广告、外交等领域中,隐喻的使用具有重要的意 义和作用。对这些领域中的隐喻应用进行研究,可以进一步提高隐喻研究的实用 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近三年国外隐喻研究文献综述

近三年国外隐喻研究文献综述

近三年国外隐喻研究文献综述一、本文概述隐喻,作为语言学和认知科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近年来,随着跨学科研究的深入和方法的创新,国外隐喻研究呈现出多元化、深入化的趋势。

本文旨在综述近三年国外隐喻研究的主要成果和进展,以期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文首先将对近三年国外隐喻研究的主要文献进行梳理,包括语言学、心理学、认知科学、哲学等多个领域的相关研究。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从隐喻的定义与分类、隐喻的认知机制、隐喻与文化的关系、隐喻在交际与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对国外隐喻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观点进行概括和评价。

通过综述近三年国外隐喻研究的主要成果和进展,本文旨在揭示隐喻研究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本文也期望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隐喻研究的异同,推动国内外隐喻研究的交流与融合,共同推动隐喻研究的深入发展。

二、隐喻理论的发展近三年,隐喻理论的发展呈现出了多元化和深入化的趋势。

从传统的修辞学视角,隐喻被视为一种语言现象,用以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

然而,随着认知语言学、神经语言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介入,隐喻的研究逐渐深入到人类思维和认知的核心层面。

隐喻理论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述。

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内,隐喻不再仅仅被视为一种修辞手段,而是被视为人类思维和认知的基本方式。

这一观点强调了隐喻在日常语言和理解抽象概念中的核心作用,认为隐喻是通过具体的事物或经验来理解抽象概念的重要工具。

神经语言学的研究为隐喻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

通过神经影像等技术手段,研究者们发现隐喻处理涉及到大脑的不同区域,包括语言处理区、情感处理区和认知控制区等。

这些发现进一步证实了隐喻处理的复杂性和多维性,也为隐喻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实证支持。

心理学对隐喻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心理学家们从认知过程、情感反应和社交互动等多个角度探讨了隐喻对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影响。

这些研究不仅丰富了隐喻理论的内涵,也为隐喻在心理治疗、教育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国外隐喻研究综述

国外隐喻研究综述

国外隐喻研究综述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林书武 提要:本文以隐喻的归属问题,即是否存在比喻性语言跟非比喻性语言的区别为主线,综合考察了国外隐喻研究。

文中着重介绍国外学者对隐喻两项(即两部分结构)的分析,以及对隐喻成因的分析,并叙述隐喻的认知功能,说明Lako ff的隐喻研究及其创新。

关键词:隐喻、认知 对国外隐喻研究进行综述,可以有多种写法。

E.Steinhart和 E.F.Kittay撰写的概述,扼要但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隐喻理论、隐喻研究方法、隐喻的解释,但不涉及文学隐喻研究(见Asher主编,1994:v ol.5)。

Kirsten Malmkjær(1991)在为其主编的百科全书撰写“隐喻”一条中,概述了隐喻研究的两种主要方法“建构论”与“非建构论”,又介绍了“比较说”与“取代说”两种理论,以及从语义、语用的角度研究隐喻的概况。

Andrew Orto ny (1993)为《隐喻与思维》一书写了一篇“导言”,对该书所收的论文作了概括的介绍,可以看作是对隐喻研究的一种综述,其中提出隐喻研究分为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两大范畴。

F.R.Ankersmit et al(1993)在为所编《隐喻与知识》一书撰写的“导言”中,提出关于“认知的真”(cog nitiv e truth)是评价历来各家理论价值的主轴;也就是说,认为隐喻是某一领域中真的始源,真的传送者,还是把隐喻当作一般看待,换言之,是承认有隐喻真还是否认有隐喻真,这是区分各家理论的重要标志。

而M.C.Beardsley在为《哲学百科全书》(主编Paul,1967)撰写的“隐喻”一条中,着重介绍了各种各样的隐喻理论,包括“感情论”、“象义论”等等。

我国有青年学者束定芳(1996)对隐喻研究的历史发展、对现代隐喻学的研究目标、方法和任务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

我们在这里提出以隐喻的归属问题,即以隐喻属于形象语言[比喻性语言]还是属于普通语言[非比喻性语言]为主线,对国外隐喻研究进行综述。

汉语“手”的概念隐喻文献综述研究

汉语“手”的概念隐喻文献综述研究

汉语“手”的概念隐喻文献综述研究“手”是汉语中常见的一个概念隐喻,其意义广泛,涉及到许多领域。

本文将从语言学、心理学和文化学三个方面对“手”的概念隐喻进行综述研究。

一、语言学视角下的“手”概念隐喻1、手的基本意义“手”的基本意义是指人类身体上的一对肢体,用于拿东西、握住、摆弄等动作。

在汉语中,手的使用范围比较广泛,可以指人的手,也可以指动物的手和植物的叶子等。

例如,“手掌”、“手指”等词语均表示手的不同部位。

除了表示人体上的实物之外,“手”还可以引申出很多概念。

例如,“手写”、“手绘”等词语表示用手执行某一动作,而“手工”、“手艺”等词语则表示用手工具进行制作或加工。

此外,“手法”、“手段”等词语又表示用手执行某一动作的方式或方法。

从语言学角度来看,“手”的引申意义主要是建立在其基本意义的基础上,通过类比和转喻进行扩展和延伸。

心理学关注的是人类的心理世界和行为特征,其中“手”的概念隐喻与人类的行为特征紧密相关。

1、手的表达情感“手”常常作为表达情感的象征。

例如,握手是表示友谊和尊重的方式,而拍手则是表示喜悦和赞许的举动。

此外,“拥抱”、“抚摸”等动作也是在用手表达感情。

2、手的行为特征隐喻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手”还可以作为人类行为特征的隐喻。

例如,“手舞足蹈”表示情绪激动,而“手足无措”则表示不知所措。

此外,“把握机会”、“抓住机会”等词语则表示抓住一个有利的时机,充分发挥人类的行为特征。

“手”是汉语中一个深具文化内涵的概念,其隐喻涉及到许多文化习惯和价值观念。

在中国文化中,“手”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例如,“握手”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一种表达友谊和尊重的礼仪,而“用手指人”则被视为不尊重和侮辱。

此外,“手到病除”、“手到眼到”等词语也体现出了“手”在传统医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手的与时俱进“手”的象征意义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例如,现代社会中,“手”被视为生产力的象征,所以“手工艺品”、“手工制作”等词语被赋予了很高的价值和意义。

隐喻视角的文献综述

隐喻视角的文献综述

隐喻视角的文献综述
隐喻是一种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和语言交流中的修辞手法。

近年来,隐喻在各个领域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综述了不同领域中隐喻研究的最新进展。

首先,隐喻在语言学中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

传统的隐喻研究主要注重于语言形式上的转喻和隐喻,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各种理论模型。

然而,近年来,隐喻研究的焦点已经从语言形式转向了语用和认知层面,探讨隐喻的意义和效果对于语言理解和交流的影响。

除了语言学领域,隐喻在心理学中也备受关注。

隐喻可以视为一种认知工具,帮助人们理解和处理复杂的概念和情感。

隐喻还被用于心理治疗中,帮助人们理解和解决内在的情感问题。

隐喻在文学研究中也有重要的地位。

文学中的隐喻不仅仅是语言的修辞,更是反映了作家的思想和文化背景,也反映了读者的心理和认知状态。

研究文学中的隐喻可以揭示作品的深层意义和意图。

最后,在商业领域中,隐喻被广泛应用于品牌营销和广告宣传中。

隐喻可以帮助品牌树立形象和价值观,影响消费者的情感和认知。

综上所述,隐喻是一个十分复杂和多层次的概念,其研究不仅涉及语言学、心理学和文化学等多个领域,还可以应用于商业和社会实践中。

未来,隐喻研究将继续深入拓展,探究其更为广泛的应用和意义。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隐喻研究综述Reviews on Metaphor Study摘要:近年来隐喻研究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

本文在参阅文献的基础上,综合考察国内外隐喻研究,对不同时期的隐喻研究进行整理概述。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隐喻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隐喻研究;发展趋势Abstract: Recent years, metaphor research is concerned by numerous scholars. On the basis of references, this thesis summarizes metaphor theories among different periods by investigating metaphor theorie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on this basis, it points up the shortages and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metaphor.Key Words:metaphor research; development tendency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使用大量的隐喻。

英国修辞学家理查兹曾经说过,“我们日常会话中几乎没三句话中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学界对隐喻研究产生浓厚的兴趣,国内语言学家对隐喻也作了系统的评述。

对隐喻研究的概述可以有不同的写法。

林书武撰写的概述,以是否存在比喻性和非比喻性语言为主线,从隐喻的历史发展、本体与喻体、隐喻的成因及其认知功能全面地描述了国外的隐喻研究的发展。

束定芳则对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进行了概述。

他认为隐喻不仅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其自身也可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隐喻学。

为了对隐喻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我们有必要对其历史发展进行系统的梳理。

1.传统隐喻隐喻研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年,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然而,历史上首位对隐喻产生兴趣的是亚里士多德。

他在其作品中多次提到了隐喻。

亚里士多德对隐喻的定义是:隐喻通过把属于别的事物的词给予另一个事物而构成,或从“属”到“种”,或从“种”到“属”,或从“种”到“种”,或通过类比(束定芳 2000)。

亚里士多德对隐喻的解释就是将隐喻看作了一种修辞手段。

他的定义阐明了隐喻非常重要的特点。

西方祖多的研究,例如G. Lakoff的研究就是根据“隐喻是借一事物谈另一事物”的观点展开的(林书武 1996)。

他还指出隐喻是根据类比的原则所作得隐形比较,也就是说隐喻就是一种明喻,他们之间的差别甚少,其不同之处只存在于他们的表达方式的差异。

根据以上观点,亚氏对隐喻的理解被成为“对比论”。

公元前1世纪,罗马修辞学家昆提良就隐喻提出了另一个理论,即“替代论”。

他认为,隐喻实际上就是育用一个词去替代另一个词的修辞现象(束定芳 2000)。

如:(1)He is a pig.例(1)中,“pig”是用来替代“a lazy man”这一直接说法的。

传统隐喻研究认为隐喻是一种非常规性语言表达,它是一种修辞方式。

就亚里士多德的“对比论”和昆提良的“替代论”而言,他们之间有其相似性。

实际上,昆氏的“借一词去替代另一个词”的观点是在亚氏“借一物谈另一物”观点的基础上的发展。

然而,我们不难发现,传统隐喻研究的两种观点都集中在研究单个的词的层面上,并未涉及到句子的研究。

而且,某种程度上说,将隐喻作为比喻性语言贬低了其价值。

2.近代隐喻20世纪30年代,理查兹在其《修辞哲学》中首次提到了隐喻互动理论,这一理论后来经布莱克进行发展和完善。

他对隐喻的定义依据的就是“相互作用”这一标准:“要判断某词是否用作隐喻可通过他是否提供一个本体和一个喻体并共同作用产生了一种包容性意义。

如果我们无法分辨本体和喻体。

我们就可以暂时认为该词用的事原义,如果分出至少两种相互作用的意义,那我们就说它是隐喻”(Richards 1965:119)。

隐喻互动论的主要观点是:隐喻陈述中含有一个主要主词和一个次要主要,次要主词作为一个系统将其“相关隐含”映射到主要主词上,形成新的隐喻意义。

在理查兹和布莱克看来,隐喻意义是在两个主词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新的意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隐喻研究在亚里士多德和昆提良研究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理查兹和布莱克的隐喻研究突破了之前的词汇层面,将隐喻作为语义现象放在句子层面进行考察。

除此之外他们还将认知这一概念引入到隐喻研究当中。

理查兹(1965:36)说:“当人们使用隐喻时,就把表示两个相同事物的思想放在一起,这两个思想活跃地相互作用,其结果就是隐喻的意义。

这是最简明扼要的概述。

”隐喻活动实际上就是本体与喻体思想间的相互作用。

由于互动理论是多位学者共同研究的,而且它也借鉴了皮亚杰的相互作用的建构论,因而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然而,无论是“对比论”还是能创生新义的“互动论”都以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为前提,都是将喻体的某些特性传递或通过互动选择赋予本体、施喻者和受喻者在建构和解读隐喻时都以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为前提,预设了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忽略了隐喻建构者和解读者的主体性,因而“对比论”和“互动论”认为隐喻只是一种修辞方式,是用一事物的某些特性来认识具有相似特性的另一事物,只是对隐喻进行描述式的阐释或试图探讨隐喻的产出方式,并未探讨隐喻本身及其本质(郑银芳 2009)。

3.现代隐喻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欧美,尤其是美国学者,对隐喻的研究达到了高潮。

在这一阶段成就显著的是莱考夫,他和约翰逊一同撰写了《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

莱考夫认为“隐喻无处不在,不仅在我们的语言中,而且在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中,人类借以思考和行动的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讲是隐喻性的”(Lakoff & Johnson 1980)。

莱考夫他们的隐喻研究与传统隐喻研究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将隐喻看作是思维活动,而不仅仅是语言现象。

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我们不必区分比喻性语言和非比喻性语言。

隐喻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完全不带隐喻特征的话语极少,也就是说,一个句子它是否是比喻性语言已经没有它看上去那么重要了。

他们对隐喻的定义是: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一事物来理解和体验某一类事物(Lakoff & Johnson 1980:5)。

根据这一定义,隐喻就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更重要的是一种认知现象。

它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和理解另一领域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

(束定芳 1998)在隐喻研究的过程中莱考夫和约翰逊将研究的重心放在概念隐喻的研究上。

他们认为概念隐喻可以分为三类,即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

结构隐喻是通过两个构成成分相似但认知域不同的概念中的一个对另一个进行建构。

方位隐喻则是指同一概念系统内部。

参照上下、内外、前后、深浅、中心-边缘一类的空间方位自相组织起来(曾燕波 2003)。

人类最初的生存方式是物质性的,因此人们把抽象概念看作具体物质所运用的隐喻就是本体隐喻。

概念隐喻可以通过意象-图示进行解读。

隐喻不仅体现在我们日常的语言表达当中,同时也是我们形成概念、进行推理的基础。

4.我国隐喻研究的现状实际上,亚里士多德至今2000多年来,隐喻一直是国外学术界各研究领域的常青树。

而因为文化差异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学界对隐喻进行关注并逐步展开研究的起步较晚。

与国外近年来的“隐喻热”相比,国内隐喻研究则显得十分单薄。

在汉语语言学界,国内语言学家很大程度上仍简单地将隐喻看作是一种修辞手段。

束定芳(2002)认为,近年来隐喻研究的主题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理论探讨、空间隐喻研究、对具体语言问题的研究、涉及其他修辞格的研究、结合脑科学进行研究、隐喻跟文化模型的关系研究以及隐喻研究与语言教学。

兰倩和李炳辉(2008)说,国内科学隐喻研究主要有这些内容:1.引进、借鉴、发展各种隐喻理论;2.隐喻与科学语言、科学而理论的关系以及科学隐喻的科学发展史上的具体剖析;3.科学隐喻的相关概念界定及其各种特征、属性的揭示;4.科学隐喻的合理性、合法性基础探究;5.科学隐喻的功能分析。

通过他们的整理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国内对隐喻产生的原因、理解机制和认知功能探究的力度亟待加强。

1980年,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发表了Metaphors We Live By 一书,标志着认知观的隐喻研究全面开始。

当然,Lakoff等人的研究是吸收了前人成果,但其成果更系统、更全面。

从那时以来,认知观的隐喻研究发展更快,日益深入。

5.隐喻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隐喻研究趋势从亚里士多德到莱考夫,隐喻研究从词汇层面到意义层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但是,隐喻研究并不会就此止步,我们将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不断突破。

莱考夫将他的书名命名为《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隐喻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隐喻,离开了隐喻我们便无法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很多语言现象,也无法清晰地表达抽象概念与情感。

莱考夫将隐喻放到认知语言学中进行细致研究,将研究的焦点隐喻与思想的关系。

笔者认为现代隐喻研究,尤其是国内隐喻研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首先,隐喻理论发展不够完善,中国学者对于理论的研究不够重视。

其次,隐喻的发展并未很好的与科技发展想结合。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实际上也体现了人类运用隐喻的手段的发展。

最后,虽然隐喻研究已经进入到了跨学科的阶段,但是隐喻与神经学和人类学的结合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化。

通过以上分析整理出来现代国内隐喻研究的不足,我们可以从不足对隐喻进行深入研究。

综观隐喻发展的历史,几乎所有核心的隐喻理论都处置西方学者,而国内学者在隐喻理论方面的研究是少之又少。

对于隐喻意义的成因和生成机制历史上有过种种解释,但都没有达成一致。

隐喻研究要发展,最主要的就是要奠定好理论基础。

自古对隐喻的定义就存在分歧,因此隐喻的本质也就同样没有得到清晰地界定。

隐喻义是怎样产生的?历史上有过种种解释。

将来还会有新的探索。

束定芳提到的“隐喻产生”,“隐喻的工作机制”,“隐喻的理解”,等等,还是将来要探索的问题,不过侧重点放在认知科学的角度上。

认知是不同于感觉的范畴,认知包括高层次的心理活动,如推理、选择、判断、想象,知识和创造性思维。

另一方面,认知心理学研究如何加工信息,研究认知的结构与表征,而隐喻研究,是研究认知结构的一个途径。

它所获得的成果,有助于说明认知结构,二者之间有密切联系。

例如:映射这一概念,最初来自认知心理学;英语map 一词,基本义是地图,画地图。

笔者认为从浅层次看来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诗人、作家通过隐喻手段达到其某种特殊的语言效果,但是,从深层次的角度而言,隐喻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也是探究认知结构的一个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