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选择性的教育学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重学生选择性的教育学思考

尊重学生选择性的教育学思考

发布时间:2013-05-22 15:17 作者:古永忠字号:大中小点击:401次【摘要】选择是人的生存方式,选择性是人本质属性的重要体现。尊重学生选择性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目前学校教育所遇到的绝大多数困惑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有意或无意破坏学生的选择性有关,正确理解和尊重其选择性是走出困惑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选择性选择性的丧失丧失根源教育价值选择性的培养

一、人的选择性

(一)主体属性与选择性

作为主体的人,具有以下三个属性: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其中,能动性是人能够成为主体的根本特征,它表现在主体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之中;自主性指主体所具有的不依赖于外在力量而自由地支配自身的一切活动与摆脱个人局限的意志和能力;创造性则是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一种改变客体原有状态创造新的客体以满足自己需要的活动。

不难看出,上述三性均内在地包含选择性。选择本身就是一种能动的、自主性的行为,当然,没有选择更无创造。一般说来,主体的活动目标、手段乃至方式以及“做什么”和“怎么做”,都是选择的结果。选择是按照客体的规律和主体自身需要与目的进行的,是主体认识活动的主要环节和反映过程的主要方式。

从某种程度上讲,选择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人类就是在不停的选择中寻找自己的本质并向前发展的。早期,因地壳运动、火山爆发而失去栖身丛林的古猿的一支,被迫选择了平地生存,最终学会直立行走成了人,后来,又经过无数无意的选择、有意的强化,人类偶然间掌握了一些动植物的生长规律,从而进入了农耕文明,也由此给人类更大的选择空间,无疑,这种日益丰富的选择空间带给人类的是更大的发展前景。从猿到人、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到信息社会,人类的选择亦历经了一个从被动到主动、从狭义到广义的过程,而伴随着这一过程的则是人的自由性和发展空间的与日俱增。

(二)可能性与选择性

人的本质是不确定的,个人主体所具有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其成长与发展总是指向未知世界,是多维度的。“人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潜在无限多种组合,处于发展中的人的最终形成具有当下我们无法预定的性质。” ①人的不确定本性预示着的是人的发展的“可能”与“变化”。“可能性主要是指人所具有的潜在的、尚待实现的种种特性。它是现实性的一种准备,比现实更丰富。” ②

而选择则是“人的本质从不确定到确定、人的发展从可能到现实”工作的最终完成者。因为,选择即是一种确定,对一种可能性的确定;选择更是一种否定,对其他可能性的否定。当然,人的选择具有连续性,会因时而演进,不会一选而终。实际上,人的生活便是一个在这样不停的选择中不断地否定之否定的历程。

二、学生选择性的丧失

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在知识和经验上欠缺、在经济上缺乏独立、在情感上存在依恋,这样的一个群体,其选择性也最易受到破坏。

然而,选择对人十分可贵,没有选择的童年是不快乐的,没有选择的人生是不幸的。

“大人说话,小孩莫岔嘴。”

“这是大人的事,哪有你说话的份儿!”

“去一边玩去,爸爸妈妈在商量你将来……的事。”等等。

多年过去了,相信多数人对上述训斥仍有一种言犹在耳的感觉吧。我们搞不懂的是大人说话,小孩子为什么非要走开;我们更不明白商量我自己的事,为什么反要我去一边玩!

人们常用“小皇帝”来比喻今天的孩子,其实不然,他们更象一群思想、

活动严格地受到父母、老师等成人社会禁锢的“小奴隶”。

在最近的一份全国知名报纸上转载了一篇《扬州日报》的对某博士校长的访谈文章,大标题赫然写着“为孩子设计一生”。③笔者十分困惑,忍不住要问,你有什么资格、凭什么要为别人设计一生?这种自以为是的设计的法律和科学依据是什么?一生的含义及设计它所需要的条件是什么?设计一生的可行性何在?即或这种设计是合理可行的,但这种预先设定的人生还有什么玩味的地方,有什么神秘性可言,要知道,在人生道路上,保留一丝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向往、对未来的神秘心怀一种敬畏的心情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出自多么善良的本意,这种不尊重孩子选择性的提法都是荒唐的、其行为更是有害的!

就学校教育而言,迄今为止,教学模式仍是灌输式的,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被动听。尽管师生都希望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但在班级人数众多以及有限的资源下,教育的传播制度仍然是根据广播的模式加以设计的。” ④这种传统的单向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们必须按时到校、进入指定的教室、在指定的时间与指定的同学一起听指定的老师用指定的教材讲课,同时保持指定的进度、参加指定的考试、采用指定的标准衡量。如果因为一些原因错过了教育机会只能自己负责。此间,无论教师的讲解多么枯燥无味、学习的内容你是多么地不感兴趣或脱离你的认识实际,但除了无聊地等待外,你别无选择。

这种忽视学生自主选择性的、类似于工业生产的教育模式,只能批量生产出同一规格的“产品”,“单一”取代了“丰富”,抹煞的则是学生鲜活的个性和可贵的创造性,是教育权力的滥用,更是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

三、学生选择性丧失的根源

(一)社会权威对资源的垄断

无论是从知识经验、经济状况,还是情感水平看,青少年学生均属弱势群体,生活在社会权威的阴影之下。这种权威是青少年选择性的最大威胁。以成人文化为主的社会权威主要由家长权威、教师权威和社会权威构成。其中,家长权威表现为对经济和情感的垄断;教师权威表现为对知识和经验的垄断;社会权威则表现为对道义、规范和舆论的垄断。这些垄断几乎涵盖了青少年所有的生活空间。垄断亦即独占,独占则意味着对平等原则的漠视,没有平等又遑论选择。

(二)可怕的补偿心理

在我国,望子成龙的家长更广泛地存在着一种补偿心理,即寄望于子女来完成自己年轻时的梦想、来实现自己尚未实现的人生价值模式,而独生子女政策造成的子女的唯一性更是强化了这点。这包裹着家庭亲情“温情脉脉面纱”的“良好愿望”,是压在青少年心头最沉重的情感负担,其实质是父母把按自己的价值模式设计的人生加于子女之上,并打着“一切为你好”的旗帜,或泪眼相求或粗暴地强迫执行。在这里,子女成为一种工具、一种载体,没有选择,只有接受。

(三)学校教育体制

毫无疑问,体制造成的压抑是最大的压抑。客观地讲,我国教育体制仍不同程度的存在三个弊端,这就是划一、封闭和机械。⑤划一就是否定多样性,否定选择,这集中体现在考试原则中,考则学,不考则废,毫不留情。高考指挥棒,导致千军万马只能过独木桥。“金榜题名”几乎成了千家万户追求的共同梦想。考试的失败很快就可能演变为人生的失败,甚至于家庭的不幸。封闭则是划一的逻辑环节,封闭就是割裂联系、就是切断选择的根,为划一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营造一个单纯的氛围。机械则是最后必然的悲剧性结果,伴随着选择性的最终丧失,划一、封闭之后的产物就是机械,就是对个性的最终扼杀。

上述情况在我国的人口压力、就业压力以及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中演变为一种极为极端的教育功利思想和行为。为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的学校,作为教育资源的提供者,不惜对作为教育消费者的家长投其所好,以满足其消费意向,而学生(子女)则成为“这种交易”的最终牺牲品。因此,如果我们对教育反省的成果不能体现在体制方面的某些突破上,那么目前任何形式的教改均可能无功而返。

四、尊重学生选择性的教育学价值

选择是人实现可能性的重要环节,是人的本质属性的重要体现,选择是人的自主性和自由意志的充分发挥,选择更是人接触自然、参与社会、认识自我的重要桥梁。个体的成长、成熟在选择中完成;社会的发展、进步在选择中进行。今天,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和社会分工既是选择的结果又是新的选择的现实前提,日益扩展的选择空间孕育着无穷的发展契机。

在对人的发展具有特殊影响的学校教育活动中,尊重学生的选择性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