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总结
审计目标知识点总结归纳
审计目标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审计目标审计是一种独立的、客观的、专业的评价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对被审计对象的财务报表、财务报告和其他有关的财务信息进行审查,以确定其是否真实、准确、可靠,并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
通过审计,可以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内部控制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的检查和评价,为用户提供客观、可靠、完整的财务信息,为保护社会公众和投资者的利益,以及维护公司的声誉和信誉提供保障。
二、审计目标的内容1. 确保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审计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和财务数据进行审计,尤其是对企业的财务会计核算工作的审计,以确定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完整和可靠。
审计人员通过对企业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会计判断的审计,对关键会计信息和重要会计项目进行审计,以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的另一个主要目标是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和实施情况,以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审计人员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规划、设计、运行和检测进行审计,评价内部控制的是否有效,以及是否存在重大的内部控制缺陷,从而提出相关的审计意见。
3. 发现和防范财务风险审计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通过对企业的财务运作情况、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进行审计,发现和预防企业的财务风险。
审计人员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审计,对企业的财务业绩和财务状况进行评价,发现和预防企业的财务风险。
4. 为利益相关方提供信息审计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为利益相关方提供关于企业财务报表和财务状况的客观、真实、可靠的信息。
审计人员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和相关财务信息的审计,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业绩进行评价,向利益相关方提供审计意见和报告,以满足他们对企业财务信息的需要。
三、审计目标的实施方法1. 实施风险导向的审计审计的实施方法之一是采用风险导向的审计方法。
这种审计方法是在审计计划和审计工作中,根据企业的经营和财务风险情况,对审计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优先考虑对高风险领域和高风险项目的审计,以实现审计资源的最大利用和审计目标的最大实现。
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
第一节审计目标一、审计目标的含义与影响因素审计目标的含义审计目标是在一定历史环境下,审计主体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果,它体现了审计的基本职能,是构成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石,是整个审计系统运行的定向机制,是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般认为,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包括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总目标规范具体目标的内容,具体目标则是总目标的具体化;审计目标的影响因素一、社会需求是影响审计目标确立的根本因素;二、审计能力是是影响审计目标确立的决定性制约因素;三、社会环境的制约使审计目标成为现实的审计目标:1.国家法律对审计目标确立的影响;2.法庭判决对审计目标确立的影响;3.会计职业团体对审计目标确立的影响;审计的目标体系总体审计目标既反映了审计环境对财务报表审计的要求,又体现了财务报表审计作用于审计环境的实质内容;一般审计目标是进行所有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审计均需达到的目标,包括与交易类别有关的审计目标、与账户余额有关的审计目标以及与列报有关的审计目标;具体审计目标是适用于某个特定交易、账户和列报的审计目标;一般审计目标和具体审计目标受总体审计目标的制约,是总体审计目标的具体化;审计总目标的演变审计总目标既反映社会审计环境对审计的要求,也反映了审计作用于社会审计环境的实质内容;审计总目标的确定受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并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审计总目标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在详细审计阶段,审计总目标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会计记录的逐笔审查,判定有无技术错误和舞弊行为;2.在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审计总目标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资产负债表所有项目余额的可靠性、真实性审查,判断其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3.在财务报表审计阶段,审计总目标是判定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地反映了其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以及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是否符合本国的会计准则,并在出具审计报告的同时,提出改进经营管理的意见;二、审计总目标现阶段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总目标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第1101 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对财务报表审计的总体目标作出了规定;该准则指出,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2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即评价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在评价财务报表的合法性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内容:1.选择和运用的会计政策是否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并适合于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2.管理层作出的会计估计是否合理;3.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4.财务报表是否作出充分披露,使财务报表使用者能够理解重大交易和事项对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在评价财务报表的公允性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内容:1.经管理层调整后的财务报表是否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一致;2.财务报表的列报、结构和内容是否合理;3.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与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相关的审计目标三、审计具体目标审计具体目标是总目标的具体化,并受到总目标的制约,它包括一般目标和项目目标;一般目标是进行所有项目是审计必须达到的目标;项目目标是按每个项目分别确定的目标;具体目标必须根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和审计总目标来确定;管理层的认定定义:是指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理解的要点:确认、计量、列报依据的标准是会计准则表达包括明示和暗示管理层认定的解析:在资产负债表中列报存货10万元管理层认定的分类管理层的认定与审计目标密切相关总目标:注册会计师的基本职责就是确定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其财务报表的认定是否恰当;将管理层的认定运用于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及列报,就形成了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及列报的一般审计目标;根据一般审计目标,结合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注册会计师就很容易确定被审计单位各类交易、帐户余额及列报的具体审计目标;一般审计目标1.总体合理性;指审计师根据所掌握的信息,从总体上评价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项目金额是否合理;2.真实性;指财务报表所列的金额是否真实可信;3.所有权;指资产负债表列示的资产确归企业所有,所列示的负债确属企业应履行的义务;4.完整性;指确认企业全部交易和事项是否都已登记入账,并列示于财务报表之中;5.估价;指确认企业财务报表项目金额是否经过正确计价;6.截止;指确定交易是否计入恰当的时期;7.机械准确性;指确认企业财务处理和报表编制有关数字的计算、汇总等是否正确;8.分类;指确认企业报表项目是否按公认会计准则恰当的加以分类;9.披露;指要确认企业在财务报表及其附注中恰当地披露了企业会计信息;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准确性与发生、完整性之间存在区别若已记录的销售交易是不应当记录的,则即使发票金额是准确计算的,仍违反了发生目标;若已入账的销售交易是对正确发出商品的记录,但金额计算错误,则违反了准确性目标,但没有违反发生目标;在完整性与准确性之间也存在同样的关系;管理层的认定与销售交易审计目标的关系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管理层的认定与存货审计目标的关系与列报相关的认定第二节审计范围审计范围的含义财务报表的审计范围是指为实现财务报表审计目标,审计师根据审计准则和职业判断实施的恰当的审计程序的总和;恰当的审计程序则是指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是恰当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是指审计程序的目的和类型1.审计程序的目的包括:1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评估重大错报风险;2通过实施控制测试,确定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3通过实施实质性程序,发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2.审计程序的类型包括检查、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和分析程序;审计程序的时间是指审计师何时实施审计程序,或审计证据适用的期间或时点; 审计程序的范围是指实施审计程序的数量,包括抽取的样本量,对某项控制活动的观察次数等;审计范围受到限制是指由于客观原因或者被审计单位施加的限制,审计师未能实施其根据审计准则和职业判断应当实施的审计程序,从而未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确定审计范围的依据审计师应当根据审计准则和职业判断确定审计范围:1审计准则在规定审计师承担的责任和所要实现的目标的同时,还规定了为履行责任和实现目标所需实施的审计程序;2审计中的职业判断是指审计师在审计准则的框架下,运用专业知识和经验在备选方案中作出决策;第四节审计目标的实现过程审计目标的实现过程计划审计工作确定对项目组注册会计师的要求时,应考虑的因素➢业务规模和复杂程度➢风险水平➢所需的专门技术➢员工的胜任能力➢执行工作的时间初步计划时应注意的独立性问题确保事务所内任何层级的个人都保持独立性客户未支付的审计费用同时向客户提供咨询服务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对于高风险的认定实施进一步的审计程序➢对于高风险的认定,注册会计师要考虑它可能会存在怎样的重大错报,因此需要设计并执行特定审计程序来发现那些潜在的错报;➢需要执行特定审计程序的事项包括那些在常规或系统流程之外的交易,重大的会计估计和判断,或者相当复杂的交易;进一步的审计程序➢内容: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关系: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如果注册会计师认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可靠程度高,则实质性程序的工作量可以大为减少,反之,实质性程序的工作量会增加;➢无论何时,实质性程序是必不可少的;需要获取的有关控制有效性证据控制在所审计期间的不同时点是如何运行的;控制是否得到一贯执行;控制由谁执行;控制以何种方式运行例如人工控制或自动化控制;控制测试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实施;当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控制测试: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仅实施实质性程序不足以提供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实质性程序➢定义:是指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直接用以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种类: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细节测试以及实质性分析程序; 应对特别风险的措施如果认为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是特别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专门针对该风险实施实质性程序;如果针对特别风险仅实施实质性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当使用细节测试,或将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结合使用,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审计业务约定书一定义: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签订的,用以记录和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与受托关系、审计目标和范围、双方的责任以及报告的格式等事项的书面协议;二目的:签署审计业务约定书的目的是为了明确约定双方的责任与义务,促使双方遵守约定事项并加强合作,以保护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的利益;审计业务约定书具有经济合同的性质,一经约定双方签字认可,即成为会计师事务所与委托人之间在法律上生效的契约;三审计业务约定书签定会计师事务所在承接审计业务时,应当考虑其自身能力和能否保持独立性,并与委托人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具体内容可能因被审计单位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但应当包括下列主要方面:一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二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三管理层编制财务报表采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四审计范围,包括指明在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时遵守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审计准则;五执行审计工作的安排,包括出具审计报告的时间要求;六审计报告格式和对审计结果的其他沟通形式;七由于测试的性质和审计的其他固有限制,以及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重大错报可能仍然未被发现的风险;八管理层为注册会计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协助;九注册会计师不受限制地接触任何与审计有关的记录、文件和所需要的其他信息;十管理层对其作出的与审计有关的声明予以书面确认;十一注册会计师对执业过程中获知的信息保密;十二审计收费,包括收费的计算基础和收费安排;十三违约责任;十四解决争议的方法;十五签约双方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表的签字盖章,以及签约双方加盖的公章; 如果情况需要,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在审计业务约定书中列明下列内容:一在某些方面对利用其他注册会计师和专家工作的安排;二与审计涉及的内部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其他员工工作的协调;三预期向被审计单位提交的其他函件或报告;四与治理层整体直接沟通;五在首次接受审计委托时,对与前任注册会计师沟通的安排;六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之间需要达成进一步协议的事项;如果负责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同时负责组成部分财务报表的审计,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因素,决定是否与各个组成部分单独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一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的委托人;二是否对组成部分单独出具审计报告;三法律法规的规定;四母公司、总公司或总部占组成部分的所有权份额;五组成部分管理层的独立程度;对于连续审计,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是否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修改业务约定的条款,以及是否需要提醒被审计单位注意现有的业务约定条款;。
审计工作总结及审计工作计划_审计工作总结
审计工作总结及审计工作计划_审计工作总结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全面负责了公司的审计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以下是我对审计工作的总结:一、审计工作重点及难点:1. 资产负债表审计:在审计资产负债表时,我将重点关注公司的资产和负债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这个过程中难点在于确保资产与负债的匹配以及准确计算折旧和摊销。
2. 收入和销售审计:在审计收入和销售额时,我主要关注公司销售收入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难点在于确认销售额与合同和订单的一致性,以及确认销售收入是否被正确分期。
3. 成本和费用审计:在审计成本和费用时,我主要关注公司成本和费用的合理性和合规性。
难点在于识别和确认非营业性损益,以及评估成本和费用分类的准确性。
二、审计工作成果:1. 发现并纠正了一起内部控制缺陷:在审计过程中,我发现了一起内部控制不当的情况,导致了资产的遗漏和重复。
我立即向公司领导汇报了这一情况,并提出了改进方案,帮助公司加强了内部控制。
2. 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改进财务报告:在审计财务报告时,我发现了一些财务报告的不准确和不清楚之处。
我及时向公司领导提出了建议和改进意见,并帮助公司完善了财务报告。
3. 提高了效率和准确性:在审计工作中,我不断优化审计程序和工作方法,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我通过使用数据分析工具和审计软件,提高了审计工作的自动化和数字化水平。
三、审计工作计划:1. 加强内部控制审计:在下一年的审计工作中,我将更加重视内部控制的审计工作。
我将深入了解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对其进行全面审计,提出改善意见和建议,以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
2. 提高数据分析技能:鉴于现在数据分析在审计工作中的重要性,我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数据分析技能。
我将学习和使用更多的数据分析工具和技术,以更好地应用于审计工作中。
3. 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审计工作需要保持与时俱进的专业知识。
我将持续关注审计领域的最新动态和法规变化,通过参加培训和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
审计目标和审计过程
审计目标和审计过程1. 引言审计是组织内部和外部对财务报表、业务运营和内部控制系统的一种独立评价活动。
审计过程是通过收集、分析和评价相关材料和信息,以确定一个实体的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准确和完整,同时评估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本文将介绍审计的目标和审计过程,帮助读者了解审计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2. 审计目标审计目标是审计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和目标。
审计目标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2.1. 审计准则合规性审计目标之一是确保审计过程符合相关的审计准则。
审计准则是制定审计活动和评估审计程序的规范,包括国际审计准则、国家审计准则以及行业自律组织的准则。
确保审计准则的合规性能够增加审计活动的可靠性和可比性,提高审计结果的准确性。
2.2. 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审计的核心目标是评估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审计师通过收集、分析和评估相关的会计记录和财务报表,来确定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反映实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能够帮助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
2.3.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目标还包括评估实体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内部控制是一个组织的一套规范、准则和措施,用于确保实体在经营过程中达成其目标,并防止欺诈和错误的发生。
审计师需要评估实体的内部控制系统是否健全、可靠、有效,并提供改进意见,以帮助实体改进其内部控制。
3. 审计过程审计过程是指审计师根据审计准则和内部控制进行财务报表和业务运营的评估的一系列步骤。
审计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关键步骤:3.1. 规划阶段规划阶段是审计过程的第一个步骤。
在这个阶段,审计师需要了解实体的业务和战略目标,收集相关的文档和信息,并制定审计计划和程序。
审计师还需要评估实体的内部控制系统,以确定审计的重点和风险。
3.2. 测试阶段测试阶段是审计过程的核心步骤,包括获取审计证据、分析和评估财务报表和业务运营记录,并进行风险和控制的测试。
审计师通过进行抽样、确认、计算和比较等方法,来验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评估实体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审计目标及其实现过程
审计目标及其实现过程
审计目标的定义
审计目标指的是在审计过程中最终要实现的目标,也称审计目的。
它
是审计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整个审计的最终目的。
审计目标可以定义为:通过审计工作,为审计主体提供有证据的信心,以确保审计主体的财
务报告符合财务报告准则要求,以及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信息是可靠的、
准确的和完整的。
审计目标的实现过程
审计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经过一系列系统的审计步骤
和工作,包括审计计划和审计报告的编制,审计政策、控制、程序和内部
控制的评估,以及审计证据的收集和评估等等。
首先,审计目标的实现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审计计划,而审计计划就是
针对审计要求和审计目标而有一个系统的指导框架,在审计计划中,可以
明确审计目标,审计范畴和内容,以及审计计划中审计程序和方式,以及
审计报告的写作方式,以及审计人员的分配和审计人员的培训等。
其次,审计目标的实现还需要对审计程序、控制、程序和内部控制的
评估,这部分需要审计人员完成,审计人员需要根据审计计划和审计程序,评估审计主体的控制环境、管理程序的有效性,以及与审计主体内部控制
相关的可靠性。
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
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第一节审计目标概括地讲,审计目标是对审计对象的评判。
它是审计主体通过审计活动所期望达到的最终结果,是审计主体进行审计前所确定的工作方向。
能够说,明确了审计目标,开展审计工作就会有的放矢。
审计目标包括审计总目标和审计具体目标两部分。
一、审计总目标依照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那么的规定,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总目标是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以下方面发表审计意见: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那么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2〕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在评判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那么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以下内容:〔1〕选择和运用的会计政策是否符合适用的会计准那么和相关会计制度,并适合于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形;〔2〕治理层作出的会计估量是否合理;〔3〕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明白得性;〔4〕财务报表是否作出充分披露,使财务报表使用者能够明白得重大交易和事项对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阻碍。
在评判财务报表是否作出公允反映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以下内容:〔1〕经治理层调整后的财务报表是否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一致;〔2〕财务报表的列报、结构和内容是否合理;〔3〕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
二、审计具体目标审计具体目标是审计总目标的具体化,它应当依照审计总目标和被审计单位的认定来确定。
〔一〕被审计单位的认定被审计单位认定,是指被审计单位治理层对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
认定与审计目标紧密相关,注册会计师的差不多职责确实是确定被审计单位治理层对其财务报表的认定是否恰当。
注册会计师了解了认定,就专门容易确定每个项目的具体审计目标,并以此作为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以及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基础。
被审计单位治理层在财务报表上的认定有些是明确表达的,有些那么是隐含表达的。
审计目标与计划审计工作重点总结
审计目标与计划审计工作重点总结计划审计工作是审计工作的起点,也是审计工作总最重要的环节。
第一节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与实现审计目标是指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下,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理想境地或最终结果。
、账户余额、。
一、我国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审计总目标是将审计作为一项系统工作或活动所期望实现的目标。
从发展的历史看,审计经历了由弊端审计向财务审计,又由财务审计向效益审计的历史变迁。
但其审计对象都离不开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的财务报表,所以注册会计师始终将财务报表审计作为其主要职责,财务报表审计是审计业务的基础。
,发表审计意见。
制。
二、审计具体目标(一)明。
,注册会计师的基本职责就是确定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其财务报表的认定是否恰当。
1、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1)发生。
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2)完整性。
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
(3)准确性。
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
(4)截止。
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5)分类。
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
2、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1)存在。
包含在资产负债表内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资产负债表日确实存在。
(2)权利和义务。
在某一特定日期,各项资产确属被审计单位的权利,各项负债确属被审计单位的义务。
权利与义务认定只与资产负债表的构成要素有关。
(3)完整性。
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4)计价和分摊。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3、与列报相关的认定(1)发生及权利和义务。
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2)完整性。
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
(3)分类和可理解性。
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
(4)准确性和计价。
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
(二)根据审计的总目标和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认定,就可得出审计具体目标。
审计各章知识点总结
审计各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审计基本概念审计是指对单位或者个体的会计报表,账簿,凭证和其他有关资料进行检查、核实、比对、分析,以评价会计报表是否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的经济业务,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的专业活动,同时,根据审计结论,评价目标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和管理效果,客观、公正地向利益相关方提供可靠的信息。
审计的目的是发表审计意见,说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是否能够真实、完整地反映其经济业务活动的结果,以及符合有关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财政部门的财务制度的要求。
审计可以分为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由单位自设的审计机构或者职能部门进行的审计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管理效率,保护企业利益。
外部审计是指由独立的审计机构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审计,目的是向社会公众出具审计报告,为社会公众提供客观、公正、真实的财务信息。
第二章审计准则审计准则是审计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规范和原则,其主要作用是规范审计人员的行为和活动,为审计实施提供基本的原则和方法。
审计准则主要包括廉洁、独立、客观、真实、保密、审慎、勤勉等原则。
其中,廉洁是指审计师在从事审计活动中,应当恪守职业操守,不受利益干扰,独立是指审计师不受被审计单位、利益相关方或者其他利益主体的影响,客观是指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当以客观的态度,不受主观因素的干扰,真实是指审计师应当根据客观事实和证据出具审计报告,保密是指审计师应当保守审计过程中所知悉的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信息和资料,审慎是指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当慎重行事,勤勉是指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当认真尽职。
第三章审计程序审计程序是指审计师在进行审计活动时,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步骤进行的。
审计程序是审计过程的核心,它包括了整个审计过程中所需要遵循的各项技术程序和规定。
审计程序是指在客观、独立、客观、真实等基本准则的指导下,审计师按照审计准则和审计规范,依据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和相关资料,运用审计技术和方法进行的审计活动。
审计目标与审计程序
审计目标与审计程序1. 审计目标审计目标是指进行审计的目的和预期结果,即审计的目的和目标。
通过审计目标的设定,可以明确审计的范围和方向,为审计工作提供指导。
审计目标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发现错误和不合规行为审计的首要目标是发现企业在财务报告过程中是否存在错误和不合规行为。
审计人员会通过对财务报表、相关凭证和其他相关文件的检查,以及与公司管理层和其他相关人员的沟通,来判断企业是否按照相关法规和准则进行财务报告。
1.2 评估风险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还旨在评估企业的风险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审计人员会通过对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的评估,以及对企业运营和管理过程的了解,来判断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是否能够有效防范潜在的风险。
1.3 提供建议和改进意见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还会提供建议和改进意见,帮助企业改善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体系。
审计人员会根据发现的问题和风险,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改进意见,帮助企业优化财务报告过程,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
2. 审计程序审计程序是指完成审计目标所需采取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方法。
审计程序根据审计目标的不同,会有一定的差异,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确定审计范围和目标在开始审计工作之前,审计人员需要与企业管理层进行沟通,明确审计范围和目标。
审计人员会与企业管理层讨论财务报表的核算方法、内部控制的组织和运行情况,以及其他与审计目标相关的事项,从而明确审计的范围和目标。
2.2 收集和分析审计凭证审计人员会收集和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相关凭证和其他相关文件,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审计人员会仔细检查财务报表和凭证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比对企业的财务数据和相关文件,确保其是否一致和合理。
2.3 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人员会评估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
他们会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并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测试和评估,以判断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效。
第03章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
【答案】 存货(报表项目)的存在认定。
认定明细解读
【练习2】 A 公司财务报表列示存货 1000 万,经监盘等程序, 得出结论:存货金额为 1250 万,请问违反什么认定。
【答案】 存货(报表项目)的完整性认定
章节小测
【单选题】下列有关审计认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财务报表中没有将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列报为短期借款,违反 了准确性、计价和分摊认定 B.如果财务报表附注中没有分别对原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等存货成本 核算方法做出恰当的说明,违反了分类认定 C.如果管理费用列报为销售费用,违反了准确性、计价和分摊认定 D.如果已入账的销售交易是对确已发出商品、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交易 的记录,但金额计算错误,违反了准确性认定,但没有违反发生认定
会计如何记账?
会计流程——下单签收
会计流程——确认收货
会计如何记账?
会计分录——会计语言来描述经济活动
借:银行存款 12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61.95 应交税费-应交销项税额 138.05
借:主营业务成本 900 贷:库存商品 900
会计的本质
会计的本质是 有什么经济活动就记什么——核算 会计的成果——财务报表 审计的本质是 审查财务报表,是不是真实的(公允的),编制 的是不是符合规范(符合准则要求) 审计的成果——审计报告
章节小测
【单选题】【一题多做1】A公司通过双12实现销售收入800 万元,应收账款800万元(假如不考虑相关税费),根据电 商平台7天无理由退货规则,一周内客户退货金额为200万, A公司未做账务处理,营业收入违反的认定为( )。 A.发生 B.分类 C.截止 D.完整性 【正确答案】A
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
• 例如,某公司资产负债表列示有存货2500万 元,且没有在附注中做任何说明,则意味 着该公司管理层认定:
• 该公司确实有存货且属于该公司所有;
• 该公司所有的存货都已列入资产负债表存 货项目;
• 所有属于存货的账户余额都已恰当地列入 存货项目,且没有需要说明的特殊情况;
• 这2500万元的存货金额是正确的。
例如,如果不存在某顾客的应收账款,但在试 算平衡表中记录了这笔应收账款,则违反了“存 在”认定。 ⒉权利和义务。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 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 义务。
由权利和义务推导出的审计目标是:资产是被 审计单位的权利;负债是被审计单位的义务。
⒊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 权益均已记录。
审计准备阶段是指从确定审计任务开始,到 下达审计通知书之前的过程。此阶段的主要任务 包括:
(1)确定设计任务; (2)成立审查小组,确定审计负责人; (3)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制定审计方案。
(二)审计实施阶段:审计实施阶段是指从下达 审计通知书开始,一直到结束具体实施审计工作 之间的过程。此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
管理层认定
例如:财务报表上列示的存货如下: 流动资产:
存货:
1,000,000
• 明示性的认定:
• 1.存货是存在的;
• 2.存货的价值是1,000,000元。
• 暗示性的认定:
• 1.所有应报告的存货均已包括在内;
• 2.所有报告的存货都归公司所有;
• 3.存货的使用不受任何的限制。
管理层认定的类型
(1)下达审计通知书; (2)进驻被审计单位; (3)实施审计
(三)审计报告阶段:审计报告阶段是对整个 审计工作的归纳、总结阶段。此阶段的主要工 作包括:
审计过程知识点总结归纳
审计过程知识点总结归纳审计过程包括多个复杂的环节和程序,为了确保审计的全面和准确,审计人员需要熟悉审计过程的相关知识点。
以下是审计过程的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审计的基本概念1. 审计的定义和目的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和相关信息进行独立、客观的评价,以确认其真实性和合规性。
其目的是为了为利益相关方提供可靠的信息,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2. 审计的类型审计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对象,分为财务审计、内部审计和法定审计等不同类型。
3. 审计的职业道德和独立性审计人员应当遵守相关的职业道德准则,确保独立性和客观性。
4. 审计的法律法规审计活动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等。
二、审计的程序和方法1. 审计的策划审计策划是审计工作的起点,包括确定审计目标、范围、时间和资源等。
2. 风险评估审计人员需要对所审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和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审计程序和方法。
3. 证据的收集和评价审计人员通过收集、检验和评价相关的证据,来验证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4. 内部控制评价审计人员需要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确保其有效性和合规性。
5. 审计程序和技术包括抽样、数据分析、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等,用以辅助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
三、审计的报告和意见1. 审计报告的格式和内容审计报告是审计人员对企业财务报表的评价和意见,需要遵循相关的格式和内容要求。
2. 审计意见的形成审计意见是审计人员对企业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合规性的评价,包括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和否定意见等,需要经过全面的评价和讨论。
3. 审计报告的发放和约束审计报告需要在特定的范围内发放和使用,同时审计人员对其内容和意见需要承担特定的法律责任和约束。
四、审计的特殊问题和新动向1. 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审计随着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越来越受到关注,审计人员需要对此进行专门的审计和评价。
2. 信息技术审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审计成为一个新的审计领域,包括数据安全、网络审计等。
第三章 审计目标与过程
认定
会计报表
审计目标
第一节 审计目标
(二)一般审计目标 1.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审计目标 真实性: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真实的,该目标是由发生认 定推导而来的 完整性;确认已发生的交易确实已经记录,该目标是由完 整性认定推导而来的。 准确性: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按正确金额反映,该目标是 由准确性认定推导而来的。 截止:确认接近于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记录于恰当的期间, 该目标是由截止认定推导而来的。 分类:确认被审计单位记录的交易经过适当分类,该目标 是由分类认定推导而来的。
审计一般目标内容:九项
管理当局认定 (1)存在或发生 (2)完整性 (3)权利和义务 (4)估价或分摊
异常 (1)总体合理性 (2)真实性 防高估 (3)完整性 防低估
(4)所有权 计价准确 (5)估价 恰当期间 (6)截止 (7)机械准确性 (8)分类
恰当账户 说明完整
(5)表达与披露
(9)披露
第三章 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
[本章学习目的]
• • • • • • • 1.了解审计目标的含义及其演变。 2.掌握财务审计的总目标。 3.掌握管理当局的认定。 4.掌握财务审计的具体目标。 5.掌握审计过程的四个阶段及其具体工作。 6.掌握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和内容。 7.掌握总体审计策略的内容。
• 8.掌握具体计划的内容。
• 2.审计程序是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为达到审 计目标所采取的所有工作步骤的总和。 • 3.词典: • [procedure]∶处理业务的既定方法 • [order;sequence of events]∶事情办 理的先后次序
• 4.包括:检查、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 算、重新执行和分析程序。 • ★审计范围受限 • 限制-未能实施应当实施的程序-未获 取充分、适当的证据 • ★确定审计范围的依据 • 1.审计准则 • 2.职业判断
审计程序执行总结
审计程序执行总结本次审计工作共涵盖了公司财务报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方面,旨在通过合理、科学的审计程序对公司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
在整个审计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准则和规定,运用合适的方法和技巧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审计目标与步骤我们的审计目标是确保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性,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提出改进建议以增强公司风险管理能力。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了审计程序的执行:1.了解与策划:通过与公司管理层的沟通,获取关于业务流程、财务报表的信息,了解公司的业务特点和风险点,并制定审计策略和计划。
2.风险评估:对公司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关键风险领域,并基于评估结果设计相应的审计程序。
3.内部控制测试:对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审核,评估其设计和实施的有效性,通过观察、访谈和文件审阅等方式,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4.财务报表审计程序:根据审计计划,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核实,包括对财务数据的采样检查、计算验证和比较分析等。
5.发掘异常与异常分析:在审计过程中,发现与风险有关的异常情况,并进行详细的异常分析和解释。
在必要的情况下,我们还对财务报表的调整提出建议。
6.年度审计报告:根据审计结果,撰写年度审计报告,总结审计过程和发现的问题,以及出具审计意见。
二、审计程序执行中的亮点和问题在审计程序的执行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以下亮点和问题:1.亮点:(1)合理使用数据分析工具:通过对大规模数据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发现异常情况,提高审计效率。
(2)充分应用风险导向的审计思维:审计工作着重于关键风险区域,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并减少对无关风险领域的浪费。
(3)与公司管理层的密切合作:通过与公司管理层的沟通与协作,我们能够更准确地了解业务流程和风险点,从而指导审计工作的开展。
2.问题:(1)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我们发现公司在某些领域的内部控制制度仍不完善,存在潜在的风险。
审计目标与计划审计工作重点总结
审计目标与计划审计工作重点总结计划审计工作是审计工作的起点,也是审计工作总最重要的环节。
第一节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与实现审计目标是指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下,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理想境地或最终结果。
审计目标包括:I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以及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相关的具体审计目标I两个层次。
一、我国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审计总目标是将审计作为一项系统工作或活动所期望实现的目标。
从发展的历史看,审计经历了由弊端审计向财务审计,又由财务审计向效益审计的历史变迁。
但其审计对象都离不开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的财务报表,所以注册会计师始终将财务报表审计作为其主要职责,财务报表审计是审计业务的基础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I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
“合法性”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是否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适度的规定编制。
“公允性”是指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二、审计具体目标(一)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I财务报表的认定认定:是指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中的各种业务和相关账户所作的陈述或声明。
认定与审计目标密切相关,注册会计师的基本职责就是确定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其财务报表的认定是否恰当。
1、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1)发生。
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2 )完整性。
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
(3 )准确性。
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
(4)截止。
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5)分类。
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
2、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1)存在。
包含在资产负债表内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资产负债表日确实存在。
(2)权利和义务。
在某一特定日期,各项资产确属被审计单位的权利,各项负债确属被审计单位的义务。
权利与义务认定只与资产负债表的构成要素有关(3)完整性。
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4)计价和分摊。
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
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审计是一种对财务报表或其他财经信息的系统性、独立的核查和确认活动,通过这一活动,审计人员能够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评价。
审计的目标是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和其他财经信息的审查与核实,形成独立的、客观的意见,为利益相关方提供合规性和可靠性的保证。
审计目标:1.评价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审计的首要目标是评估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审计人员通过检查和验证企业的财务记录、交易、凭证、账务处理等,以判断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
2.发现内部控制问题:审计的目标之一是评估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审计人员通过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流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等进行审查和测试,以确定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3.确保法律合规性:审计的目标之一是确认被审计单位是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
审计人员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和其他财经信息的审查,以及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合规性进行评估,确保企业的经营行为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4.提供合理保证:审计作为一种独立的确认活动,其目标是为利益相关方提供合理的保证。
审计人员通过审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和其他财经信息,独立发表审计意见,使利益相关方对企业的财务报表有一个客观、可靠的评估和判断依据。
审计过程:1.策划阶段:审计过程的第一步是制定审计计划。
在这个阶段,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进行沟通,了解企业的运营情况、风险特征和内部控制制度,并根据这些信息制定审计程序和时间表。
2.数据收集与分析阶段:在这个阶段,审计人员从被审计单位获取相关的财务报表和其他财经信息,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核实和分析。
审计人员会检查企业的账务记录、凭证、交易记录等,以判断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内部控制评价阶段:在这个阶段,审计人员会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系统。
审计人员会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流程、账务处理、风险管理等进行审查和测试,以确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审计的具体目标
审计 总目标
被审计单位管 理当局的认定
审计具体目标
审计具体目标--→ 审计程序 --→ 审计证据
--→ 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意见
(一)管理层的认定 认定是指管理当局对财务报表各组成要素的确 认、计量、列报与披露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 小张:你身上带了钱吗? 明示性认定 小李:我身上有50元。
五、审计程序
审计程序的性质是指明审计程序的目的和类型 审计程序的目的:
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评估重大错报
风险;
通过实施控制测试,确定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通过实施实质性程序,发现认定导次的重大错报。 审计程序的类型:检查记录或文件、检查有形资产、
发生-交易已发生 完整性-均已记录 准确性-记录准确无误 分类-已恰当分类 截止-已记入正确的期间
发生-是不是已发生 完整性-是不是均已记录 准确性-是不是准确无误 分类-是不是已恰当分类 截止-是不是是已记入正确的 期间
表3-3 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与对应 的具体审计目标 项目 各类认定的含义 对应的具体审计目标含义 发生 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 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 关 完整 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 性 事项均已记录 准确 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 性 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 录 截止 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 确的会计期间 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否真 实 确认已发生的交易是否确 实已经记录 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按正 确金额反映
权利和义务
完整性
计价和分摊
与列报相关的认定4与审计目标
管理层认定 审计目标
发生及权利和义务 完整性 准确性和计价 分类和可理解性
发生及权利和义务 完整性 计价和分摊 分类和可理解性
表3-5 项目 发生及 权 利和义 务 完整性
与列报相关的认定与对应的具体审计目标 认定的含义 对应的具体审计目标的含义
(二)我国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 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规定: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 ,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 (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 合法性 制度的规定编制; (2)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 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公允性
2、直接影响注册会计师计划和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
时间和范围。 3、决定了注册会计师如何发表审计意见。
审计范围 开展审计工作在空间上所达到的广度
审计范围的确定 1、将综合性评价所认定的失去控制和控制薄弱 的业务系统或业务环节列入审计范围。 2、将特定时间内未得到良好控制的业务系统和 业务环节,列入审计范围。 3、固有风险较大的经济业务。
分类和可理解性
存货的主要类别已披露(原材料、材料 采购、库存商品、在产品、包装物、低 值易耗品等); 财务信息已被恰当 地列报和描述,且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负债 披露内容表述清楚 已进行重分类; 收入的确认原则(例如,收入确认的时 点)已得到准确、清晰地说明 按固定资产主要类别分别披露的固定资 财务信息和其他信 产原值、累计折旧以及减值准备的增减 息已公允披露,且 变动数据与审定后的明细账有关数据一 金额恰当 致
完整性 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 确认已存在的金额是否 有者权益均已记录 均已记录
确认资产、负债和所有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 者权益是否以恰当的金 计 价 和 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 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 分摊 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 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 调整是否已恰当记录 录
如:
资产负债表上存货:100万元
认定
存在
举例
被审计单位2008年12月31日所列100万存货 在当日确实存在 被审计单位2008年12月31日所列100万存货 确实归其所有(不包括其他单位寄销或暂存 的存货) 被审计单位2008年12月31日没有漏记任何归 其所有的存货(包括委托代销存货、存放外 地的存货等) 被审计单位2008年12月31日的存货余额采用 了正确的计价方法,并提取了充足的存货跌 价准备。
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 确认财务报表列报的交易与事 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 项是否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 审计单位有关 有关
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 确认所有应当在财务报表中列 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 报的交易、事项与其它情况是否 均已包括 分类和 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 确认财务信息是否已被恰当地 可 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 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 理解性 表述清楚 楚 准确性 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 确认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是否 和计价 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 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
2.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对财务报表 发表审计意见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注册会计师通过签署审计报告确认其责任。 3.两种责任不能相互取代 财务报表审计不能减轻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 层的责任。 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可能向管理层和治理 层提出调整建议,甚至在不违反独立性的前提下为管 理层编制财务报表提供协助,但管理层仍然对编制财 务报表承担责任,并通过签署财务报表确认这一责任 。
确认接近于资产负债表日 的交易是否记录于恰当的 期间 分类 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 确认被审计单位记录的交 当的账户 易是否经过适当分类
与交易有关的认定:
例子:
1、注册会计师陈某在对某上市公司审计中发现,该上 市公司2008年年末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一批商品,合同 总价款为840万元,分四年于每年的年末收款。经对比 发现,同样的商品如果是正常销售,售价总额为720万 元。 2、2008年末,该公司处置一栋原用来出租的房屋,处 置时账面价值为350万,实际收到价款为400万,该公司 确认营业外收入50万元。 此外,注册会计师陈某在询问中了解到,该公司年 末实际的结账日为12月29日,对于30、31两日发生的销 售商品收入35万元,均记在2009年1月的账簿中。(假 定均不考虑增值税、营业税等相关税费)
准确性和计价
休息一下,今天 就到这里!
三、财务报表审计的一般原则
1.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2.遵守质量控制准则
3.遵守审计准则
四、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的导向作用
1、界定了注册会计师的责任范围;
注册会计师就可以只关注与财务报表编制和审计有关的内部控制, 而不对内部控制本身发表鉴证意见。 注册会计师关注被审计单位的违反法规行为,是因为这些行为影响到 财务报表,而不是对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违反法规行为提供鉴证。
与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4与审计目标
管理层认定 审计目标
存在 权利和义务 完整 计价和分摊
存在? 权利和义务? 完整? 计价和分摊?
表3-4 项目
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与对应的具体审计目标 认定的含义
对应的具体审计目标含 义 存在 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确认记录的金额是否确 是存在的 实存在 权 利 和 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 确认资产是否归属于被 义务 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 审计单位,负债是否属 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 于被审计单位的义务
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就是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 公允性发表意见
评价财务报表合法性(应考虑)
1.选择和运用的会计政策是否符合适用的会计
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并适合于被审计单位的具体
情况
2.管理层作出的会计估计是否合理
3.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可靠 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 4.财务报表是否作出充分披露,使财务报表使 用者能够理解重大交易和事项对被审计单位财务状 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
评价财务报表公允性
应当考虑以下内容: 1.经管理层调整后的财务报表,是否与注册会计 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一致。
2.财务报表的列报、结构和内容是否合理。
3.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交易和事项的经济 实质。
回顾:管理层的责任 与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P305
1.管理层和治理层责任 (1)管理层和治理层 治理层:是指对被审计单位战略方向以及管理层 履行经营管理责任负有监督责任的人员或组织。上市 公司治理层主要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及其下属的 审计委员会)、监事会。 管理层: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执行负有 管理责任的人员或组织。
暗示性认定
如货币资金 1000万 明确表达: 有、1000 隐含表达:被审计单位的、随时可用的。
管理层认定
财务报表审计 目标
财务报表户余额 列报的认定
各类交易 账户余额 列报的认定的 再认定
具体审 计目标
与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5与审计目标
管理层认定 审计目标
截止
分类
(一)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审计目标
1.发生:已记录的交易是真实的。 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管理层是否把那些不曾发生的项目记入财务报表,它 主要与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高估有关。
2.完整性:已发生的交易确实已经记录。
发生和完整性两者强调的是相反的关注点。发生目标针对潜在的高估,而完 整性目标则针对漏记交易(低估)。 3.准确性:由已记录的交易是按正确金额反映的。 4.截止:接近于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记录于恰当的期间。例如,如果本期交 易推到下期,或下期交易提到本期,均违反了截止目标。 5.分类:被审计单位记录的交易经过适当分类。例如,如果将现销记录为赊 销,将出售经营性固定资产所得的收入记录为营业收入,则导致交易分类的错误 ,违反了分类的目标。
第三章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
总目标 审计目标 具体审计目标 第三章审计目 标与审计过程
计划审计
审计过程
实施审计
审计目标 的实现
终结审计
一、审计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