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风格到浪漫主义

合集下载

高中美术 第五课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风格到浪漫主义(教学反思)

高中美术 第五课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风格到浪漫主义(教学反思)

第五课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风格到浪漫主义(教学反思)
高中美术鉴赏课在课堂表现中是一种感觉比较枯燥的课程,要想在鉴赏课中调动学生学习听课的积极性与兴趣,保持课堂教学的新鲜感,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下一番功夫,如在教学导入与教学过程中寻找一些能激起学生求知欲的方法与内容,我在这节课中有以下几点反思:
亮点一:在教学导入中以常态的谈话法让学生分析给出的一组不同材质不同风格的家居图片,启发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

亮点二:将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的历史背景与典故有学生讲解叙述,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唤起更多学生获得知识的欲望,提高学生的美术专业素养。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点评并鼓励他们的探索知识的能力,鼓励他们在美术审美与其他科学的的联系,更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的能力。

亮点三:在课堂中安排了小组合作与探究的讨论过程,鼓励学生丰富大胆的想象能力,总结体验学习的乐趣,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亮点四:在教学中结合不同风格的音乐更能使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绘画的不同风格艺术特点,同时也能在教学过程中缓解紧张情绪调动学习兴趣。

最后并以绘画的语言方式表达出来,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

缺点:高中鉴赏课教学可能不能面面俱到的顾及到每一个学生,以后在教学过程中多设计一些全体学生都能参与的环节,让所有学生都能感受到鉴赏带来的乐趣。

第五课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风格到浪漫主义

第五课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风格到浪漫主义

《法尔赛宥镜厅》
《法尔赛宥镜厅》 顶部
(法国)凡尔赛宥全景(1661-1756年)小孟莎(15461708年)等设计
巴黎卢浮宫东立面(法国建筑师勒伏、勒勃亨、克· 波洛等设计) 镇馆三宝:《蒙娜丽莎》,米罗的维纳斯像.胜利女神
崇高的风格——新古典主义
• 新古典主义的绘画产生于法国大革命前夕,法 国资产阶级推崇古典风格,推行古希腊、罗马的艺 术语言、样式、题材、风格,是为其达到喻古讽今 的目的。由于与法国大革命的密切关系,赋予了古 典主义以新的内容,使得许多艺术家能够突破古典 主义的程式束缚,创造出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 因而新古典主义又常被称为“革命的古典主义”。 • 新古典主义绘画以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作为创 作的指导思想,崇尚古风、理性和自然,其特征是 选择严肃的题材;注重塑造性与完整性;强调理性 而忽略感性;强调素描而忽视色彩。新古典主义绘 画的代表人物是路易· 达维特和安格尔。
(法国)达维特《荷拉斯兄弟的宣誓》(油画335×427厘米 1784-1785年 巴黎卢浮宥藏)
((《荷拉斯兄弟的宣誓》)),作于1784年,正值法国大革命的前夕。 它的主题是宣扬英雄主义和刚毅果敢精神,个人感情要服从国家利益。 题材取自古罗马的传说,据古罗马的野史记述:荷拉斯是古罗马的一个 家族,当年罗马人曾与比邻的伊特鲁里亚的古利茨人发生战争,但双方 的人民却有着亲密的通婚关系。战争延续多年未决胜负,最后决定双方 各选派三名勇士进行格斗,以胜败决定罗马城与阿尔贝城的统治权的归 属。罗马城选了荷拉斯三兄弟,对方选了居里亚斯三兄弟,但这两组兄 弟中却有婚姻关系,小荷拉斯之一的妻子是居里亚斯兄弟的姊妹,小居 里亚斯的未婚妻则是小荷拉斯的同胞。但荷拉斯不顾女人们的反对为了 祖国,决定让三兄弟去格斗。画面正是表现三个兄弟在出发前向宝剑宣 誓“不胜利归来,就战死疆场”的场面,老荷拉斯位于画面的正中,他 手上的刀剑是这场宣誓激情的焦点。右角是三勇士的母亲、妻儿和姐妹, 母亲担心出征凶多吉少而心痛如割,妻子搂着孩子泣不成声,最右侧的 一个姊妹,由于她是作战对方的未婚妻,心乱如麻,因为不论胜负,她 都将失去自己的亲人。妇女的哭泣与三个勇士的激昂气概,形成鲜明的 对照。为了祖国,必须牺牲个人和家庭的幸福,在这悲壮的戏剧场面上 得到了充分的揭示。由于作者以朴实无华的写实风格、精确严谨的构图 和英雄式雄浑的笔调进行了描绘,所以这幅画后来成为绘画艺术的典范。

人教版高中美术选修:美术鉴赏 第五课 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风格到浪漫主义(5) 教案

人教版高中美术选修:美术鉴赏 第五课 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风格到浪漫主义(5) 教案

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艺术到浪漫主义教学设计一、1、教学目的:(1)了解和感受外国美术发展中艺术流派、艺术风格与时代的关系。

(2)了解并掌握外国美术史中重要的艺术流派的主要特点。

(3)进一步学习美术欣赏的方法2、内容结构:本课选择17世纪至19 世纪上半叶,欧洲美术中具有世界影响的主要艺术流派:巴洛克、17世纪荷兰绘画、法国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分别加以介绍。

3、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并掌握各流派的主要特点,对一些经典作品进行较深入的分析研究,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难点:涉及艺术流派比较多,对这些艺术流派形成的社会条件,要做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

二、教学过程1、导入:简单叙述欧洲文艺复兴引出17世纪的巴洛克风格2、新课深入:(1)欧洲文艺复兴后,西方美术继续沿着以希腊、罗马、古典美术为基础的写实美术传统发展。

然时代不同,西方美术也在不断变革创新。

17世纪巴洛克艺术风格-----17世纪荷兰市民绘画------法国古典主义------法国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2)美术作品展A、巴洛克艺术风格a圣彼得达教堂-----意大利贝尔尼尼b阿波罗与达芙妮c、《宫娥》-----西班牙委拉斯贵支d、《劫夺吕西普女儿》------弗兰德斯鲁本斯B、17世纪荷兰市民绘画a 《吉普赛妇女》-----荷兰哈尔斯b《夜巡》----伦勃朗C《画室》----维米尔D《静物》----霍达C、法国古典主义-----凡尔赛宫镜厅D、新古典主义A《贺拉斯兄弟的宣誓》-------法国达维特B《马拉之死》E、浪漫主义a《自由引导人民》----法国德拉克洛瓦b《梅杜萨之筏》-----法国席里柯C《马赛曲》-----吕德三、思考与练习:浪漫主义与巴洛克风格艺术的异同。

第五课 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艺术到浪漫主义

第五课 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艺术到浪漫主义

第五课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艺术到浪漫主义(2课时)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的① 了解和感受外国美术发展中艺术流派、艺术风格与时代的关系。

② 了解并掌握外国美术中重要的艺术流派的主要特点。

③ 进一步学习美术欣赏的方法。

2.内容结构本课选择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后,即17世纪至19世纪上半期,欧洲美术中具有世界影响的主要艺术流派:巴洛克艺术、17世纪荷兰绘画、法国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分别加以介绍。

内容涉及绘画、雕塑、建筑和园林艺术。

3.重点和难点第五课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艺术到浪漫主义本课的重点,是了解并掌握各流派的主要特点,对一些经典作品能够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研究,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五课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艺术到浪漫主义本课的难点,是涉及艺术流派比较多,对这些艺术流派形成的社会条件,要作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

二、教学资料1.关键词语解释艺术流派反映中外艺术在一定历史时期里,由一批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们所形成的艺术派别。

这些艺术流派的形成,有时是自觉的,有一定的组织形式或共同宣言;有时是不自觉的,仅仅因为创作风格类型的相近而组合在一起。

文艺思潮或称艺术思潮,是指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下,文艺领域所发生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倾向。

2.美术作品(意)贝尔尼尼设计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广场》(1655年—1667年)贝尔尼尼(1598年—1680年)是17世纪意大利最杰出的雕刻家、建筑师和戏剧家、画家,17世纪欧洲流行的巴洛克艺术的代表人物。

他一生创作了许多著名的雕刻,如《阿波罗与达芙妮》、《圣德列萨的幻觉》、《大卫》、《普罗赛比娜的掠夺》等,表现出了很高的艺术技巧。

在建筑艺术上,也有出色的创造,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广场便是他在建筑艺术方面的杰作。

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是世界著名的大教堂,它集中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技术与艺术的最高成就,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伟大的纪念碑。

高三美术_外国美术鉴赏第5课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风格到浪漫主义

高三美术_外国美术鉴赏第5课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风格到浪漫主义

第五课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风格到浪漫主义教学目的:①了解和感受外国美术发展中艺术流派、艺术风格与时代的关系。

②了解并掌握外国美术中重要的艺术流派的主要特点。

③进一步学习美术欣赏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了解并掌握各流派的主要特点,对一些经典作品能够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研究,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作品赏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作品与作品,作者与作者,流派与流派之间做比较。

在比较中,辨别异同,识别风格上的差异。

难点是涉及艺术流派比较多,对这些艺术流派形成的社会条件,要作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设问:17世纪欧洲为什么会出现巴洛克艺术?二、新授:1、通过课件了解文艺复兴后的社会现状。

17世纪欧洲强权扩张,掠夺海外殖民地累聚巨富,生活上提倡豪华享受,因此对建筑、音乐、美术也要求豪华生动、富于热情的情调。

17世纪的欧洲美术,是以巴洛克风格为代表。

它服务于教会上层和贵族,为了宣扬宗教和满足享乐的欲望,不惜重金建造豪华宫殿、住宅,使其显得壮观和华丽。

2、引导学生鉴赏:贝尔尼尼的建筑《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广场》和雕塑《阿波罗与达芙妮》和鲁本斯的绘画《劫夺吕西普斯的女儿》各有什么共同的艺术特征?在雕刻和绘画中都充满了紧张的戏剧气氛。

建筑大量使用曲线和椭圆形体现出丰富多变的构造,在绘画中强调光线。

戏剧性、豪华、饱含激情和强烈的运动感是巴洛克艺术的主要特征。

鲁本斯笔下的裸体,不论是男是女,都具有肌肉强健、体力充沛、动作粗犷、富于肉感等特点。

这一特点始终贯穿在鲁本斯的一系列作品中。

这是对人的生命力的积极肯定和歌颂。

这一作品中的开阔有力的笔触与富有动感的线条,使画面洋溢着勃勃生机。

热烈明快的色彩,抒发了画家的浪漫情怀。

所有这些都集中地显示了巴洛克艺术华丽恢宏的一面。

指名说说委拉斯凯兹《宫女》的特色。

3、“荷兰小画派”:著名的“荷兰小画派”:肖像画家哈尔斯、伦勃朗,风俗画家维米尔,静物画家霍达。

第五课传统与革新

第五课传统与革新

第五课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风格到浪漫主义第二课时浪漫主义绘画学习目标:1.了解并感受浪漫主义绘画奔放豁达的艺术风格和颇具幻想的浪漫色彩。

2.提高对西方绘画的鉴赏能力。

3.体悟浪漫主义绘画旺盛的革命激情在绘画中的感召力。

学习重点、难点:1.感受浪漫主义绘画的艺术风格特征。

2.体悟浪漫主义绘画旺盛的革命激情和创新精神。

学习过程设计:一、导入:你能说出这些诗句的后半段吗?作者又是谁呢?黄河之水天上来,……飞流直下三千尺,……(大屏幕示)你能想到最浪漫的事是什么?结论:浪漫,有时间性,20岁的浪漫和60岁的浪漫不一样。

要对浪漫主义绘画有兴趣、有感觉、要能看懂浪漫主义绘画就必须回到那个环境。

二、新授:(一)浪漫主义绘画产生的背景:(大屏幕示)法国大革命胜利了,但胜利后,获得利益的是大资产阶级,老百姓依旧处于受压迫受剥削的地位。

群众对现实不满,这种不满的情绪一直蔓延到讨伐为政府歌功颂德的古典主义绘画。

有进步思想的艺术家也认为,此时此刻最浪漫的事就是为老百姓呐喊,回到百姓中去,回到自然界去,反映民声……19世纪20年代,浪漫主义绘画以古典主义绘画反对者的姿态出现在法国画坛。

浪漫主义绘画艺术的主要代表是: 藉里柯与德拉克罗瓦(二)浪漫主义绘画的思想境界与艺术风格(大屏幕示)反对古典主义那种尊崇理性规范,压抑人性自由的桎梏,摒弃其僵化的教条与呆板的模式,推出自己充满旺盛激情和思想解放的新格局。

在艺术形式上,浪漫主义强调奔放豁达的风格和内在力量的迸发,强调大胆剧烈的运动与构图,饱满充实的色调和流畅激动的笔触。

题材上,重视对民族精神和异国情调以及文学名著中的形象的表现,颇具幻想与浪漫情绪。

浪漫主义绘画是19世纪法国画坛引人注目的一个流派。

大屏幕示:籍里柯《梅杜萨之筏》1.作者以人们在绝处逢生时的激动情景,记录了一个真实的海难事件。

2.画面表现了在悲壮气氛中对生命的渴求,暗喻着社会与人生的矛盾,而且激荡着一种奋争与不屈的精神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画派”,原因 有二: • 第一,作品的画幅比较小,适宜于市民阶 层悬挂室内以装饰居室之用; • 第二,不表现重大的社会题材,特别注重 对生活细节的描述,迎合市民阶层的审美 趣味。画面上多表现妇女梳妆打扮、弹琴 唱歌、 读书写信或做轻微家务劳动,表明 荷兰艺术的蓬勃发展过程中的局限性
(意大利)贝尔尼尼设计 圣彼得大教堂广场鸟瞰(16551667年 罗马梵蒂冈)意大利巴洛克风格在雕塑和建筑上的充 分表现,恐怕谁也比不过多才多艺的大建筑设计家、雕刻家、 戏剧家兼画家的乔·劳伦佐·贝尼尼。
闻名世界的圣彼得广场。这个造型和谐、庞 大的广场,被称为世界上最对称、最壮丽的广场。 广场呈椭圆形,长340米,宽240 米,两侧由半 圆形大理石柱廊环抱,284根圆柱和88根方柱, 分排四列,形成三条走廊。朝向广场的每根石柱 顶端的平台上,各有一尊3.2米高的大理石圣徒 像,顶端竖立着140尊圣人们和殉道者的雕像。 美妙绝伦的圣者塑像四百年来一直诉说着当年这 个才华横溢的建筑天才的名字:贝尔尼尼——巴 洛克艺术之父,圣彼得广场是他花了11年时间建 成的杰作。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高26米的方尖石 碑。碑尖上是钉死耶稣的十字架造型,建造石碑 的石料是当年专程从埃及运来的。
革命性变革——荷兰市民绘画
(荷兰)伦勃朗《夜巡》(油画365×438厘米1638-1642年 荷兰阿姆斯特丹美术馆藏)
背景
• • • • • • 16世纪 尼德兰革命 1581年 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荷兰共和国 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 更多的民主和自由 美术摆脱了宗教和宫廷的束缚,面向世俗生活 资产者和市民阶层为了给自己树碑立传,装饰厅 堂居所,美化生活环境和附庸风雅,大量订购油 画 • 荷兰绘画空前繁荣 • “荷兰小画派”应运而生。
(法国)《法尔赛宫镜厅》(长73米 宽10米 1679-1686年)小孟莎设计,内部装饰 由勒勃亨完成
• 凡尔赛宫镜厅:又称镜廊,被视为法国路 易十四国王王宫中的一件“镇宫之宝”, 以17面由483块镜片组成的落地镜得名。它 是法国的凡尔赛宫最奢华、最辉煌的部分, 厅长76米,宽10米,高13米。镜厅墙壁上 镶有17面巨大的镜子,每面镜子由483块镜 片组成,反射着金碧辉煌的穹顶壁画。镜 子相对视野极好的17扇拱形落地大窗,透 过窗户可以将凡尔赛宫后花园的美景尽收 眼底。镜厅一直以来被誉为法国王室的瑰 宝,无数面巨大的铜镜反射着从后花园映 进的光芒,这里是路易王朝接见各国使节 时专用的宫殿。
第五课 传统与革新
——从巴洛克风格到浪漫主义
畸形的珍珠——巴洛克
什么是巴洛克风格呢?
巴洛克风格虽然继承了文艺复兴 时期确立起来的错觉主义再现传统, 但却抛弃了单纯、和谐、稳重的古典 风范,追求一种繁复夸饰、富丽堂皇、 气势宏大、富于动感的艺术境界。 巴洛克风格的在绘画方面的最大 代表是法兰德斯画家鲁本斯,在建筑 与雕刻方面的主要代表是意大利的贝 尔尼尼。
圣徒和殉道者雕像
(意大利)贝尔尼尼 《阿波罗与达芙妮》(大理石 高243厘米 1622-1625年罗马波尔盖塞美术馆藏)
这组雕像表现了两个处于激 烈运动中的人体,人物都处 在乘风追奔的运动之中,给 人以向上升华、轻盈、充满 生命力的优美感觉。激情、 激烈运动正是巴洛克艺术的 特征。雕刻家以纯熟的征服 云石的技巧和信心,使冰冷 坚硬的云石变成柔软的肌体 和鲜活的生命,表现出各种 不同的质感对象。他的伟大 之处还在于不用任何支撑物, 使开放的运动人体自由地展 现在空间中,是米开朗基罗 也不曾涉足的创造
哈尔斯-绘画特点
善于抓住人物内心 用笔粗犷却不失真
(荷兰)哈尔斯《吉普赛妇女》
作品简介:一个披散着黑发、穿 着也比较随便的穷苦的吉普赛姑 娘。她敞着领口,脸上露出一丝 狡黠的微笑,好象她什么都不在 乎,无拘无束。 采用了明快的大笔触,以加 强形象的表现力。哈尔斯有意给 这个女朗的脸上增加了一点红晕。 看来她是刚喝了几口酒,呈现出 一种兴奋的情绪,正在朝一个画 外的人物调笑。这正是这幅具有 风俗性的肖像画的特点。 她是一个自由的,富有热情 的吉普赛少女的典型。她没有思 想的束缚,也不带有宫廷妇女的 矫揉造作,相反,姑娘那种民间 气质被画家以圆熟的技巧,热烈 的色调准确地刻画出来了。
(法国)达维特《马拉之死》 (油画160×125厘米 1793年 布鲁塞尔国立美 术馆藏)
历史背景
马拉(Jean-Paul Marat, 1743–1793), 是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 革命时期雅各宾党领导人之一,法国 大革命期间,他撰写过很多抨击封建 专制的文章,在当时人们心目中享有 很高的威望。马拉为躲避反动分子的 迫害,长期在地窖里工作,因此,染 上了严重的湿病和皮肤病。为了减轻 病痛,同时,不影响工作,他每天不 得不泡在带有药液的浴缸里坚持工作。 1793年7月13曰,被当时的右翼 吉伦特党派遣的保皇分子谋害,终年 50岁。马拉被害时正在浴缸里边洗浴、 边工作。这里,达维德满怀悲愤,描 绘了马拉被刺的情景。凶手逃遁,匕 首抛在地上,鲜血从胸口流出,左手 紧握着凶手给他的留言便笺,右手无 力地垂落下来……一年后,拿破仑发 动雾月政变,达维德将此画转移。直 到1893年,比利时皇家博物馆将此画 正式收藏,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无 价之宝。
维米尔是荷兰最伟大的画家 之一,但却被人遗忘了长达两个 世纪之久。维米尔的作品大多是 风俗题材的绘画,基本上取材于 市民平常的生活。他的画整个画 面温馨、舒适、宁静,给人以庄 重的感受,充分表现出了荷兰市 民那种对洁净环境和优雅舒适的 气氛的喜好。他在艺术风格上也 别具特色,他的绘画形体结实、 结构精致,色彩明朗和谐,尤善 于表现室内光线和空间感。维米 尔的绘画给人一种真实性,除了 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之外还使人感 到一种信仰上的真实感。他的画 光线并不是太多,却给人以明亮 的感觉。画中这种平实的情感起 到了净化人类心灵的作用。
《法尔赛宫镜厅》
《法尔赛宫镜厅》 顶部
(法国)凡尔赛宫全景(1661-1756年)小孟莎(15461708年)等设计
巴黎卢浮宫东立面(法国建筑师勒伏、勒勃亨、克· 波洛等设计) 镇馆三宝:《蒙娜丽莎》,米罗的维纳斯像.胜利女神
崇高的风格——新古典主义
• 新古典主义的绘画产生于法国大革命前夕,法 国资产阶级推崇古典风格,推行古希腊、罗马的艺 术语言、样式、题材、风格,是为其达到喻古讽今 的目的。由于与法国大革命的密切关系,赋予了古 典主义以新的内容,使得许多艺术家能够突破古典 主义的程式束缚,创造出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 因而新古典主义又常被称为“革命的古典主义”。 • 新古典主义绘画以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作为创 作的指导思想,崇尚古风、理性和自然,其特征是 选择严肃的题材;注重塑造性与完整性;强调理性 而忽略感性;强调素描而忽视色彩。新古典主义绘 画的代表人物是路易· 达维特和安格尔。
强调情感抒发的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美术出现的社会背景、基本特点:
浪漫主义美术产生于大革命失败以后的波旁 王朝复辟时期,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 越来越感到失望,一些知识分子感到苦闷,他们 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模式,从而产生了浪漫主 义美术。他们提倡注重艺术家的主观性和自我表 现,以民族奋斗的历史事件和壮美的自然为素材, 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以瑰丽的想象,夸张的 手法塑造形象,表现激烈奔放的感情。总之,他 们重感情轻理性,重色彩轻素描,不满现实,追 求幻想。
(法国)达维特《荷拉斯兄弟的宣誓》(油画335×427厘米 1784-1785年 巴黎卢浮宫藏)
((《荷拉斯兄弟的宣誓》)),作于1784年,正值法国大革命的前夕。 它的主题是宣扬英雄主义和刚毅果敢精神,个人感情要服从国家利益。 题材取自古罗马的传说,据古罗马的野史记述:荷拉斯是古罗马的一个 家族,当年罗马人曾与比邻的伊特鲁里亚的古利茨人发生战争,但双方 的人民却有着亲密的通婚关系。战争延续多年未决胜负,最后决定双方 各选派三名勇士进行格斗,以胜败决定罗马城与阿尔贝城的统治权的归 属。罗马城选了荷拉斯三兄弟,对方选了居里亚斯三兄弟,但这两组兄 弟中却有婚姻关系,小荷拉斯之一的妻子是居里亚斯兄弟的姊妹,小居 里亚斯的未婚妻则是小荷拉斯的同胞。但荷拉斯不顾女人们的反对为了 祖国,决定让三兄弟去格斗。画面正是表现三个兄弟在出发前向宝剑宣 誓“不胜利归来,就战死疆场”的场面,老荷拉斯位于画面的正中,他 手上的刀剑是这场宣誓激情的焦点。右角是三勇士的母亲、妻儿和姐妹, 母亲担心出征凶多吉少而心痛如割,妻子搂着孩子泣不成声,最右侧的 一个姊妹,由于她是作战对方的未婚妻,心乱如麻,因为不论胜负,她 都将失去自己的亲人。妇女的哭泣与三个勇士的激昂气概,形成鲜明的 对照。为了祖国,必须牺牲个人和家庭的幸福,在这悲壮的戏剧场面上 得到了充分的揭示。由于作者以朴实无华的写实风格、精确严谨的构图 和英雄式雄浑的笔调进行了描绘,所以这幅画后来成为绘画艺术的典范。
(佛兰德斯)鲁本斯 《劫夺吕西普斯的女儿》(油画222×209厘米 约 1617年 慕尼黑美术馆藏)
作品简介:画面上人和马占 据了整个空间,两匹马和两 对男女的交错动势,给人以 强烈的运动感。马头、人手、 马脚、人脚,放射般地向四 角展伸,这里既是暴力,又 是一种充满喜悦的游戏。不 管这种风俗是表现双方的心 愿还是双方的敌对,对画家 鲁本斯来说是并不重要的, 他所注意的是肉体与马匹之 间的色调对比,关心的是人 仰马翻般的猛烈的场面。近 乎方形的构图,本来是稳定 的,但形象组成了X形,却 又构成了极不稳定的动乱。 画面左侧一角,画家又添画 上一个长着翅膀的小爱神, 它给整个画面作了一点暗示: 这是一种爱情的暴力。
(法国)热里科《梅杜萨之筏》(油画489×718厘米 1819年 巴黎卢浮宫藏)
画家以金字塔形的构图,把事件展开在筏上仅存者发现天边 船影时的刹那景象,刻画了遇难者的饥渴煎熬、痛苦呻吟等各种 情状,画面充满了令人窒息的悲剧气氛,开创了浪漫主义先河。
(法国)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 (油画260×325厘米 1830年 巴黎卢 浮宫藏)
(西班牙)委拉斯凯兹《宫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