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老山界》知识点复习
七年级下老山界中考知识点
七年级下老山界中考知识点老山界是七年级下半学期的必修课程之一,也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
学好老山界不仅可以提高中考成绩,还可以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地球科学知识。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七年级下老山界中的考点。
第一部分:地球自然环境老山界的核心是描绘地球的自然环境。
这其中的重要考点包括: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构造和运转。
作为考点,同学们需要掌握标准的地球形状和大小参数,以及各种地球模型的优缺点。
2.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是由地球自转和公转组成的。
同学们需要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定义、原理和影响,以及地球不同运动状态下的气候和季节变化。
3.地球的地貌地球的地貌包括山脉、河流、湖泊、海洋和大陆等。
同学们需要掌握各种地质结构和地貌类型的基本特征和形成原因。
重点考点是火山、地震、洞穴和岩溶地貌。
第二部分:自然资源和环境学好老山界还需要了解地球自然资源和环境,这也是考试的重点之一。
具体的知识点包括:1.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能源、矿产资源和土地资源等。
同学们需要了解各种资源的定义、分布、开发利用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2.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同学们需要了解环境污染的种类和来源,以及如何通过科技手段、政策支持和个人行动来减少和避免环境污染。
第三部分:气候和天气老山界中还包括气候和天气的知识点,这同样是考试的重要考点。
具体的知识点包括:1.气候的基本概念气候是指某个地区的长期天气状况,包括气温、降水量、风力等多种因素。
同学们需要了解气候的定义、各种气候类型的特征和形成原因。
2.天气的变化和预报天气是指某一时刻某个地区的气象状况,包括气温、降水、风力、湿度等多个指标。
同学们需要了解天气的变化规律和预报方法,以及如何根据天气情况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综上所述,学好老山界知识点对于提高中考成绩和增加科学知识都有很大的帮助。
同学们需要抓住重点和难点,深入思考并多做练习,提高自己的地球科学素养。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预习复习材料--第6课《老山界》
七年级语文下册基础知识总结第六课《老山界》一、字音字形A版(汉字)二、文学常识1.《老山界》选自《》,作者:,江苏无锡人。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阵线杰出的领导人。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毕业于交通大学。
1927年起担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长、共青团驻少共国际代表。
长征时,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宣传部工作,后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
建国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央书记处书记、文化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是中共第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十三届中顾委常委。
抽时间观看《长征》纪录片一、字音字形B版(加点字注音)不可捉.摸.攀.谈.咀.嚼.灌.输.酣.然.入梦峭.壁.呜.咽.满.望苛.捐.杂.税.骨.碌.督.促.瑶.族.理解阅读《老山界》2、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写出了老山界山路的,表现了红军队伍的。
3、“不要掉队啊!”“不要落后做乌龟啊!”“我们顶着天啦!”这句话写出了红军战士,,,气概和精神。
4、天色晚了,肚子饿了,许多人烦得叫起来,骂起来。
“许多人烦得叫起来,骂起来”语言异常朴实,赋予色彩,将红军战士的性格,的心情表露无疑。
5、“这是一家瑶民,住着母女二人;男人大概是因为听说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一句中“照着习惯”写出了:瑶民由于的欺压,每有军阀队伍通过,就担心人丁被抓,财产被抢,因而不得不躲起来的。
6、“那女人哭起来了。
”一句中“哭”写出了什么?“哭”既表明了瑶民被压迫、被欺侮的悲苦,又是因人民军队对他们的同情理解而哭。
一个“哭”字既含,又含,又含。
7 、分析句中加点字“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这两个词语强调了红军队伍严禁拆瑶民篱笆当火把,充分表示了红军对和。
8 、“半夜突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肤,浑身打着颤。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老山界》知识点总结
《老山界》知识点总结1【主题思想】真实、生动地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热情歌颂了红军战士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文章结构】决定翻山:点题翻山经过:行路难睡觉难吃饭难处境难翻山之后:深化中心3【文学常识】作者:陆定一,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副总理。
有作品《金色的鱼钩》中国红军长征:指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以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会合的战略转移。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长征路线: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宣告长征的胜利结束。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毛泽东同志总结。
4【长征诗歌】《七律 · 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译文: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
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5【词汇9个】词汇拼音例句或解释攀谈pān tán两人~起来很相投。
七年级下语文老山界知识点
七年级下语文老山界知识点
作为初中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老山界是七年级下学期的知识
点之一。
学生应该了解老山界的概念、历史背景以及与课文相关
的知识。
以下是老山界的一些关键知识点:
一、老山界的概念
老山界是指古代中国南北交通、物资贸易、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在今天的河南、山东、陕西、山西等省份境内。
在中国历
史上,老山界曾是重要的军事要塞和文化中心,是中原文化、汉
文化、黄河文化和秦晋文化等文化交汇的地方,也是北方和南方
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二、老山界的历史背景
老山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
当时,中原的诸侯国与南
方吴越、楚国交往频繁,为方便交流,便在山东、河南、江苏等
地修建了道路。
随着历史的发展,老山界逐步成为南北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成为文化交流的中心。
唐代,长安的繁华搬到了洛阳,
洛阳成为政治和文化中心。
五代和北宋时期,洛阳成为政治文化中心。
明清时期,老山界成为地方政治、文化和经济的中心。
三、与课文相关的知识
老山界与课文相关的知识主要包括《难忘的旅程》和《穿越老山界》两篇课文。
在《难忘的旅程》中,我们了解到课文的主人公高原在老山界经历了很多困难,但也看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
在《穿越老山界》中,我们了解到老山界一直是南方和北方文化交流和物资贸易的重要通道,了解了一些关于老山界的历史背景。
综上所述,老山界是中国南北交通、物资贸易、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军事要塞和文化中心。
学生们应该充分了解老山界的概念、历史背景以及与课文相关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了解。
导学 _ 部编七年级语文第6课《老山界》课文+知识点+课后题
老山界陆定一(1)我们决定要爬一座30里高的瑶山,地图上叫越城岭,土名叫老山界。
(2)下午才动身,沿着山沟向上走。
前面不知道为什么走不动,等了好久,才走了几步又要停下来等。
队伍挤得紧紧的,站累了,就在路旁坐下来,等前头喊着“走,走,走”,就站起来再走。
满望可以多走一段,可是走不了几步,又要停下来。
天色晚了,肚子饿了,许多人烦得叫起来,骂起来。
我们偷了个空儿,跑到前面去。
地势渐渐陡起来。
我们已经超过自己的纵队,跑到“红星”纵队的尾巴上,恰好在转弯地方发现路旁有一间房子,我们就进去歇一下。
(3)这是一家瑶民,住着母女二人;男人大概是因为听说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
(4)“大嫂,借你这里歇歇脚儿。
”(5)“请到里边坐。
”她带着些惊惶的神情说。
(6)队伍还是极迟缓地向前行动。
我们就跟瑶民攀谈起来。
照我们一路上的经验,不论是谁,不论他们开始怎样怕我们,只要我们对他们说清楚了红军是什么,没有不变忧为喜,同我们十分亲热起来的。
今天对瑶民,我们也要试一试。
(7)我们谈到红军,谈到苛捐杂税,谈到广西军阀禁止瑶民信仰自己的宗教,残杀瑶民,谈到她住在这里的生活情形。
那女人哭起来了。
(8)她说她原来也有过地,但是汉人把他们从自己的地上赶跑了。
现在住到这荒山上来,种人家的地,每年要缴特别重的租。
她说:“广西的苛捐杂税对瑶民特别重,广西军阀特别欺侮瑶民。
你们红军早些来就好了,我们就不会吃这样的苦了。
”(9)她问我们饿了没有。
这一问正问中了我们的心事。
她拿出仅有的一点米,放在房中间木头架成的一个灶上煮粥。
她对我们道歉,说没有多的米,也没有大锅,要不就多煮些给部队吃。
我们给她钱,她不要。
好容易来了一个认识的同志,带来一袋米,够吃三天的粮食,虽然明知道前面粮食缺乏,我们还是把这整袋子米送给她。
她非常欢喜地接受了。
(10)部队今天非夜里行军不可,她的房子和篱笆都是枯竹编成的,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告知我们的部队不准拆篱笆当火把。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老山界》知识梳理
酷问酷答之《老山界》【课文整体感知】1.课文是以什么为线索叙述的?通读全文,画出能够提示文章线索的词句。
明确:本文是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为线索安排文章层次的。
能够提示文章线索的词句有:“下午才动身”一“天色晚了”一“天黑了才到山脚”一“满天都是星光”一“半夜里”一“黎明的时候”一“到了山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一直到宿营地”。
2.本文的叙述顺序是什么?好处是什么?明确:本文的记叙顺序是顺叙。
这样写的好处在于:①使文章脉络清楚;②使文中的叙事和描写都合情合理,例如,由于“天色晚了”,因而“肚子饿了”,加上“走不了几步,又要停下来”,于是“许多人烦得叫起来,骂起来”就显得不奇怪了;③按时间顺序先设置悬念后作解释,这样能产生扣人心弦的效果。
如沿着山沟向上走的时候,不知道前面为什么走不动,使人疑惑不解,猜想老山界这座山一定非同一般,特别难爬,读到后面证实了,这座山的确是特别陡峭。
3.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
你能从文中找出表现“难”的语句并归纳概括吗?写这些困难的目的是什么?明确:红军在翻越老山界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有:①走路难:山路狭窄、崎岖、屈曲、陡峭;②处境难:后有国民党军队迫击,红军边跟敌人开火边行军;③吃饭难:粮食奇缺,肚子饥饿;④睡觉难:夜宿峭壁,寒气逼人。
写这些困难的目的是反衬红军战士英勇顽强的斗志和精神。
4.面对重重困难,我们的红军战士是如何对待的呢?试从文中找相关词句。
明确:①走路难:打趣逗笑,奋勇登山。
②毫不畏惧,嘲笑敌机。
③鼓着勇气,继续前进。
④酣然入梦,观赏夜景。
5.本文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描写,把红军战士的顽强意志和乐观刻画得具体形象?明确:主要通过红军战士爬山时的行动、语言、场面、景物描写。
行动描写:行动描写贯穿全篇,如“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
语言描写:如第15-17段:“不要掉队呀!”“不要落后做乌龟呀!”“我们顶着天啦!”表现红军战士相互鼓励的团结精神和豪迈乐观的英雄气概。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课《老山界》课堂笔记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课《老山界》课堂笔记老山界是一篇自然景观的描写文章,作者以生动的笔调,用独特的视角,将中国的山水风景娓娓道来,为我们呈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神奇。
一、了解自然风光区老山界是个神奇的自然风光区,地处中国的峨眉山和巴蜀平原之间,是四川省一座名山,山面纵横险峻,比较难登,但却充满了无尽的奇妙与美丽。
二、认识毒蛇与猎犬在老山界上,有许多猎犬在游荡,它们造访此地并不是为了寻找玩具,而是为了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捕获毒蛇。
毒蛇是生活在中国南部的一种危险的爬行动物,它们长相丑陋,具有强大的致命毒性,但是猎犬却能够以它们为食物而生存下去。
三、品味自然风光老山界的自然风光源源不断地在我们身边展现着。
我们可以看到悬崖峭壁,千年古木等景观,还可以听到潺潺流水,听到鸟语,嗅到绿草散发的清香。
如此瑰丽的山水风景,真可以让人痴迷。
四、领会自然之道在老山界上,意识到自然的伟大和人类应当尊重自然的精神,有益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
自然给我们提供了无数宝藏,人类应该珍惜并合理地利用它们。
我们应当对自然保持谦虚和感恩的态度,努力探索自然的之道,以便更好地保护与利用自然。
五、感受自然地美老山界上的自然景观深受人们的喜爱,人们不仅是因为它让环境变得更美好,也是因为它让我们与自然更加融为一体。
如果我们珍惜它、保护它,它也将永远留在我们身边,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
六、和谐的人与自然我们和自然是一个整体,只有和自然和谐共处才会有美好的生活。
为了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应该张贴有害垃圾的标志,垃圾分类及回收,公共场所喝水要用储水桶等。
这样我们就能一起来保护这个家了。
在老山界这片神奇的自然风光区,我们领略到了风景的秀美,全面了解了自然的奥妙,将自然的美带进我们生活。
最有趣的是,我们需要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为了让自然更加美好,保护这样的大自然,从自己做起,从细节做起。
七、人类的破坏然而,现实是残酷的。
在人类的贪婪和无知下,我们正在破坏自然环境。
七年级下册语文老山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语文老山界知识点总结在中学语文教育中,老山界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
老山界是指汉字中的部首、笔画和结构等规律性的要素。
学生掌握老山界的基本知识,对于提高阅读理解、词汇记忆和文笔表达等方面都有着极为积极的影响。
下面,我们将对七年级下册语文老山界相关的知识进行总结。
一、老山界的概念老山界是指汉字中的部首、笔画和结构等规律性的要素。
它是汉字阅读的基础知识。
掌握老山界,有助于学生快速准确地辨认汉字,使学生成为一个高效的读者,并能够写出优美而准确的文字。
二、部首的分类部首是汉字的组成部分,可分为“人物类”、“动物类”、“植物类”、“日用品类”、“建筑类”、“天文地理类”、“器物类”、“衣帽鞋带类”、“音乐类”、“食品类”等十大类别。
这些部首可帮助学生更快速地辨认汉字,并且有助于汉字的记忆。
三、笔画的分类汉字的笔画主要分为“横”、“竖”、“撇”、“捺”、“点”、“折”、“钩”、“提”、“弯”等基本笔画。
在学生汉字的学习过程中,要重视对于笔画的掌握,因为笔画是汉字学习的基础。
四、结构的分类汉字的结构主要分为“单音节结构”、“复音节结构”、“多音节结构”等不同的类型。
学生要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掌握不同的读写技巧。
五、七年级下册语文老山界的重点1、掌握常用部首,如“口”、“心”、“土”、“木”等,这些部首出现频率相对较高,掌握之后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2、掌握一些常用的汉字结构,如“头文身文”等,结合三字经的学习,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字的结构。
3、掌握笔画,如“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掌握笔画顺序和结构,可以在学习生字时更准确地记忆和书写汉字。
4、掌握习惯用语、成语和惯用表达的老山界,如“口诀”、“言而无信”、“半斤八两”等,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汉语语言的理解和记忆。
六、结语语文老山界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老山界的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语言,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笔表达水平。
希望同学们能够重视语文老山界的学习,积极掌握相关的知识,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老山界》预习知识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老山界》预习知识梳理一、作者简介陆定一(1906—1996),江苏无锡人,无产阶级革命家。
长征时,他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宣传部工作,后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建国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央书记处书记、文化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他长期负责党的宣传和文教工作,为党的宣传、文化、教育事业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作品有《金色的鱼钩》《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等。
二、字音词义攀pān谈:闲谈。
峭qiào壁:像墙壁一样陡立的山崖。
骨碌lu:滚动。
咀嚼jué:1.用牙齿磨碎食物。
2.比喻对事物反复体会。
呜咽yè:本文中形容凄切的水声。
督dū促:监督催促。
灌guàn输:1.把流水引导到需要水的地方。
2.输送(思想、知识等)。
苛kē捐杂税:指繁重的捐税。
酣hān然入梦:畅快地入睡。
不可捉摸:指对人或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
三、主题概述课文真实、生动地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热情歌颂了红军战士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四、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点题,概括介绍老山界,点明山路远,表现出爬山的困难。
第二部分(2~32):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
第三部分(33):指出老山界是长征途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
五、鉴赏品读1.文章按照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展开叙述。
试以此为线索,概括作者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前一天的下午动身,沿着山沟向上走;天黑到达山脚;第二天半夜一点多,到达山腰;黎明时,从山腰出发,经过雷公岩;下午两点多钟,到达山顶;到达山顶后,一气儿跑到宿营地。
2.文中对于火把的描写,传达给了读者怎样的信息,表现了红军怎样的精神?表现山的陡峭、险峻,突出红军登山的坚强意志和英雄气概。
3.半夜露宿的情景写得非常生动感人,作者是怎样写夜景和感受的?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以由远及近的顺序写景,先写星星,次写山峰,再写四周的山;反复地运用比喻不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景之美,也表现了红军的乐观主义精神。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老山界知识点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老山界知识点
一、老山界的概念
老山界是指滇池与洱海之间一连串险峻的山脉,主要位于云南省西部,是云南省的一道重要的天然屏障。
老山界是云南地理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云南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
二、老山界的历史
老山界作为云南的一道天然屏障,历经了数千年的风雨沧桑。
在古代,老山界就是南方少数民族的活动地带,这里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和民俗风情。
三、老山界的地貌和生态环境
老山界山脉林立,海拔高低错落,自然风光十分壮观。
这里的生态环境也是独特的,河流、湖泊等陆地水域丰富,物种多样性也十分丰富。
四、老山界的旅游资源
老山界是云南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这里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
化遗迹都吸引着无数的游客。
游客可以在老山界中探寻自然的美
妙和人文精髓,领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神秘和美丽。
五、老山界的文学作品
老山界也是许多文学作品中的重要题材。
许多作家、诗人都在
自己的作品中赞美老山界的雄伟壮观和灿烂多彩,为我们留下了
许多珍贵的精神财富。
六、老山界的未来发展
老山界作为云南省的一道重要风景线,未来的发展前景无限。
我们应该重视老山界的保护与开发,建立可持续的生态保护理念,使老山界成为更加美丽和繁荣的地方。
七年级下册老山界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老山界知识点
老山界是世界地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在七年级下册的学习中,我们也要学习有关老山界的知识。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老山界的定义、特点以及在中国的分布情况。
一、老山界的定义
老山界是指地球上的一种地质现象,是指产生于古老的构造运动和地貌演变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结构地带。
老山界内部地质构造复杂,陆地海洋分界明显,生态环境和气候差异大。
二、老山界的特点
老山界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靠近海洋的一侧地势高,且崎岖多变;远离海洋的一侧地势低,且坦平。
2. 岩石中富含古老的、变质的基础岩石,以及变形的硬岩和斜坡岩。
3. 气候差异大,靠近海洋的一侧多雨潮湿,远离海洋的一侧多干旱少雨。
4. 生态环境差异大,靠近海洋的一侧常见海藻、贝类等海洋生物,远离海洋的一侧多见山地树木、草原等陆地生物。
5. 老山界的结构和地形多样,常见山脉、丘陵、高原、盆地、峡谷、峰林等地形。
三、老山界在中国的分布情况
老山界在中国的分布情况非常广泛,包含了新疆、青藏高原、秦岭、大别山、云贵高原、华夏山地等。
这些老山界在中国地域上分布广泛,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地形、气候和生态环境。
其中,秦岭和大别山是中国著名的两大山脉,云贵高原则是中国的第四大高原。
老山界在中国的分布与地质构造、地貌演变以及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总的来说,老山界是世界地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涉及到地球上许多地质、地貌、生态环境和气候等方面。
通过本文对老山界的定义、特点以及在中国的分布情况进行介绍,相信能够让大家对老山界有更深入的了解。
老山界知识点归纳
老山界知识点归纳一、作者简介陆定一(1906 年 6 月 9 日—1996 年 5 月 9 日),江苏无锡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二、写作背景1934 年 10 月,中央红军主力 86 万多人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红军连续突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经过湘江战役,人员折损过半。
1935年 1 月,红军占领遵义,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的指挥下,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终年积雪、人迹罕至的夹金山,于 1935年6 月到达四川西部的懋功地区,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老山界》这篇文章就是陆定一同志在长征途中写的。
三、字词积累1、生字词攀谈(pān tán)峭壁(qiào bì)骨碌(gū lu)咀嚼(jǔ jué)呜咽(wū yè)督促(dū cù)灌输(guàn shū)苛捐杂税(kē juān zá shuì)酣然入梦(hān rán rù mèng)不可捉摸(bù kě zhuō mō)2、多音字落(luò)下落(lào)落枕(là)丢三落四觉(jué)觉得(jiào)睡觉3、形近字峭(qiào)峭壁消(xiāo)消失梢(shāo)树梢咀(jǔ)咀嚼沮(jǔ)沮丧诅(zǔ)诅咒四、文章结构1、第一部分(第 1 段):交代决定翻越老山界。
2、第二部分(第 2 32 段):记叙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第 2 11 段:写翻山前在山脚下的见闻。
第 12 22 段:写红军翻山的过程。
第 23 31 段:写红军下山的情景。
第 32 段:指出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
3、第三部分(第 33 段):呼应开头,总结全文。
五、内容分析1、文章按照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来叙述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让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老山界》知识点复习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老山界》知识点复习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老山界》知识点知识点一、作者简介陆定一(1906 — 1996)江苏人,无产阶级革命家,1927年任团中央宣传部部长,长征途中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
为建设和发展我军的政治宣传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二、故事背景老山界是当年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大山。
其主峰海拔2141.5米,为华南第一高峰,素有“五岭极顶,华南之颠”之美誉。
1934年12月,中央红军在湘江与国民党军队经过惨烈的激战,损失惨重,退入了山高路险的猫儿山,开始了翻越老山界的艰难历程。
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朱德、叶剑英等一代革命伟人率中央红军三军团、中央军委纵队、后卫五军团、八军团日夜兼程翻越老山界。
三、多音字盛chéng :盛饭shèng :茂盛嚼jué:咀嚼jiáo :细嚼慢咽觉jué:觉得jiào :睡觉四、理解词语惊惶:惊慌,恐惧。
苛捐杂税:指当时反动政府强迫老百姓上缴的各种税费。
缴:①交纳,交付,缴公粮。
②迫使交出:缴了敌人的械。
攀谈:本文是找些话题与他人交谈的意思。
酣然入梦:甜美、畅快地入睡。
蜷:弯曲。
呜咽:本文中形容凄切的水声。
五、课文结构第1部分:交代决定翻越老山界(第1段)。
第2部分:记叙翻越老山界的经过(第2—33段)。
第3部分:说明翻越老山界的意义(第34段)。
六、句子分析1.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
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抢”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为了完成爬山任务而抓紧时间吃饭的动人场面。
2.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
“鼓着勇气”含有战胜自身某种弱点,从而迎战某种艰难险阻的意思,表现了红军的坚毅顽强和无畏精神。
3.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叹息,这里是指飞机发出的声音,是一种拟人的说法,既表现了敌人飞机对红军战士的无奈,又表现了国民党士兵对打内战的极端不满。
《老山界》笔记
《老山界》笔记1、本文以时间变化、地点转移为顺序。
记叙文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
本文属于顺叙。
2、课文中心思想——红军的坚强意志——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被和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3、写瑶民不是离题,而是突出红军是人民的部队,写瑶民用的是衬托手法,突出红军的一切都代表人民利益。
4、写景段重点知识视角—平视,仰视,俯视,环视写景顺序——丛上到下情绪—豪迈乐观感官——触觉,视觉,听觉夜景特点—瑰丽雄奇修辞手法——比喻、以声衬静(以声写静)【以声衬静的诗句: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万额此俱寂,但余钟磐音。
】四个比喻连用叫做“排喻”,写出了声音大小远近变化莫测的神奇。
不能调换顺序的原因是这四个比喻反映了声音从小到大的变化顺序。
5、其他几处写景(1)“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连接起来………之字形:山路躯曲折;连到天上;山高,陆峭。
(2在“之”字拐的路上……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运用细节描写,写出山路的险,山的高。
(3)雷公岩的,果然陡极了……悬崖,虽然不很深,但也够怕人的。
马匹……。
有几匹曾经从崖上跌下米,脚骨都断了。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
(4)银子似的泉水写出了泉水的洁澈美丽,燃托出红军顺利爬过老山界的喜悦之情。
6、一些词眼和手法的理解(1)抢了一碗就吃。
抢:这里是迅速拿的意思,表现红军腹中饥饿,行军迅速,要争取时间(2)远远地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
叹息:红军不县强敌,议刺挖苦。
又表现出国民党爱国宜兵不想打内战的心理。
(3)最后一段写老山界和整个长征,用了对比手法,反衬出整个长征的艰难,也更能突出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7、红军为何能战胜困难?代表人民利益的军队,坚强的革命意志,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团结互助的力量,重视宣传发动群众等。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6课《老山界》知识梳理及练习课件(共34张PPT)
(8)像山泉在wū yè( 呜咽 ),像波涛在澎湃。 (9)因为山路很难走,一路上需要dū cù( 督促 )前进。 (10)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guàn shū( 灌输 ) 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
返回目录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 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了眼泪。
返回目录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 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 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 明天一早登山。
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 睡吗?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吗?而且路上的 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返回目录
(2)B句中,作者写夜晚寂静,可描写的却是各种声响,这是运 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_运__用__以_声__写__静__的__手_法__,__将__寂__静__与_声__响__进__行__对_比__,__写__一__个_极__度__疲__劳___ _的__人__冻_醒__后__又__欲__入_睡__,__在__恍__惚__迷_离__中__听__到__的_难__以__名__状__的_声__音__;__以___ 四个比喻句,显示出声响的起伏变幻;表现了夜半深山的静谧、 _红__军__夜_宿__的__艰__苦__,_又__不__失__乐__观__的_情__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在网课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提高分析问题、提 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删掉“在……中”)
B.《科学》杂志研究报告预估,中国政府的防控措施将 使中国减少大约70万左右的新冠肺炎感染者。(删掉 “大约”或“左右”)
七下老山界课堂笔记
七下老山界课堂笔记
一、文章概括:
《老山界》是一篇革命回忆录,描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的故事。
文章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感人的细节,展现了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二、重点段落:
1. 文章开头部分,描述了红军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为整个故事奠定了基调。
2. 翻越老山界的段落,通过对山势陡峭、道路艰险的描写,突出了红军战士的顽强拼搏精神。
3. 文中描述红军在攀登过程中与困难作斗争的段落,反映了他们坚忍不拔的斗志。
4. 最后一段,作者表达了对红军战士的敬仰和感激之情,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三、重要细节:
1. 红军面对困难时的心态和态度,如何激励着每一个人迎难而上。
2. 红军在翻越老山界过程中展现出的团结协作精神。
3. 红军战士在攀登过程中表现出的顽强拼搏精神。
4. 红军在攀登过程中如何克服困难、战胜挑战。
5. 作者对红军战士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四、主旨总结:
《老山界》通过生动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的壮丽画卷,弘扬了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坚韧不拔的精神。
同时,也展现了中国人民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
七年级语文课文老山界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课文老山界知识点七年级语文课文《老山界》知识点
《老山界》是一篇优秀的青春文学作品,讲述了少年们的成长
故事和对自然的热爱。
本文主要介绍《老山界》中的知识点。
一、古诗词
在《老山界》中,少年们常常会吟咏古诗词,这反映了他们的
审美素养和文化修养。
例如文章中出现了“潇湘夜雨落千家”的诗句,这是唐代诗人杜牧所作的诗句,表现了一个雨夜风情的美感。
二、自然景观
《老山界》中的少年们热爱自然,他们常常在山林中行走,欣
赏自然的美景。
文章中描写的梅花和青松都是中国山区的典型景观,这也反映了中国文化中对大自然的重视,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
三、人物形象
在《老山界》中,少年们的形象鲜明生动,他们的个性和心态都有所体现。
例如,文章中的“真臭”和“光头”两个少年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前者外表粗犷但内心善良,后者热爱音乐且有才华。
这些人物形象不仅带有年少轻狂的气息,也反映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各种经历和体验。
四、文化常识
《老山界》中出现了不少的文化常识,例如文中提到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等等。
这些常识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在了解这些常识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
通过对《老山界》的阅读,不仅能享受到文学的美感,还能学习到众多的知识点。
希望广大读者都能够喜欢这篇作品,并在阅读中不断成长。
第6课《老山界》知识点梳理
《老山界》知识点梳理一、作者是陆定一;文体是叙事散文;课文采取顺叙的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层次;背景:老山界是当年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大山。
二、事件:工农红军成功翻越老山界三、登山难:一是老山界山高路险;二是红军部队不是轻装行军,有伤员、病号及骡马随行;而且补给困难,战士吃不饱;休息条件恶劣,路窄石硬,寒气逼人,难以入眠;三是后有追兵,需要一边阻击敌人,一边急行军。
四、如何克服困难:坚强的意志,英勇的精神,乐观的态度五、环境描写1.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
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1)“之”字形说明山路曲折,迂回;火把与星光连接,写山势之高;表现了老山界的险峻,景象壮观、浪漫;而“许多”一词,既说明山路的曲折和陡峭,又说明有成千上万的红军战士在攀登。
(2)奇观:“奇观”本来是指自然界奇特罕见的景观或景象。
这里“奇观”不仅指眼前之景,更指长征这一伟大业绩,指向具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红军队伍。
“奇观”准确形象地写出了山路的陡峭,蕴含着作者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对红军的赞叹之情,说明红军丝毫没有被这样的艰险吓到。
2.在“半夜露宿”这一部分,作者交代说战士们是“横着心躺下去”,但又说“一会儿就酣然入睡了”,这两者是否矛盾?“横着心”说明战士们不怕困难,不怕死的英雄气概,又说明红军严明的组织纪律性。
“一会儿就酣然入睡了”既说明战士们太疲劳了,又写出了他们置生死于度外、从容镇定、坦然的襟怀。
红军战士在极端困难与危险的情况下夜宿山上,却能全身心沉浸,陶醉在对夜景的欣赏中,忘记了寒冷与危险,这表现了红军战士乐观豁达的情怀和为了中国革命的成功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
3.“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老山界》知识梳理
《老山界》知识点梳理【课文内容】我们决定要爬一座30里高的瑶山,地图上叫越城岭,土名叫老山界。
下午才动身,沿着山沟向上走。
前面不知道为什么走不动,等了好久,才走了几步又要停下来等。
队伍挤得紧紧的,站累了,就在路旁坐下来,等前头喊着"走,走,走",就站起来再走。
满望可以多走一段,可是走不了几步,又要停下来。
天色晚了,肚子饿了,许多人烦得叫起来,骂起来。
我们偷了个空儿,跑到前面去。
地势渐渐陡起来。
我们已经超过自己的纵队,跑到"红星"纵队的尾巴上,恰好在转弯地方发现路旁有一间房子,我们就进去歇一下。
这是一家瑶民,住着母女二人;男人大概是因为听说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
"大嫂,借你这里歇歇脚儿。
""请到里边坐。
"她带着些惊惶的神情说。
队伍还是极迟缓地向前行动。
我们就跟瑶民攀谈起来。
照我们一路上的经验,不论是谁,不论他们开始怎样怕我们,只要我们对他们说清楚了红军是什么,没有不变忧为喜,同我们十分亲热起来的。
今天对瑶民,我们也要试一试。
我们谈到红军,谈到苛捐杂税,谈到广西军阀禁止瑶民信仰自己的宗教,残杀瑶民,谈到她住在这里的生活情形。
那女人哭起来了。
她说她原来也有过地,但是汉人把他们从自己的地上赶跑了。
现在住到这荒山上来,种人家的地,每年要缴特别重的租。
她说:"广西的苛捐杂税对瑶民特别重,广西军阀特别欺侮瑶民。
你们红军早些来就好了,我们就不会吃这样的苦了。
"她问我们饿了没有。
这一问正问中了我们的心事。
她拿出仅有的一点米,放在房中间木头架成的一个灶上煮粥。
她对我们道歉,说没有多的米,也没有大锅,要不就多煮些给部队吃。
我们给她钱,她不要。
好容易来了一个认识的同志,带来一袋米,够吃三天的粮食,虽然明知道前面粮食缺乏,我们还是把这整袋子米送给她。
她非常欢喜地接受了。
部队今天非夜里行军不可,她的房子和篱笆都是枯竹编成的,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告知我们的部队不准拆篱笆当火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老山界》知识点
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陆定一(1906 — 1996)江苏人,无产阶级革命家,1927年任团中央宣传部部长,长征途中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
为建设和发展我军的政治宣传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二、故事背景
老山界是当年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大山。
其主峰海拔2141.5米,为华南第一高峰,素有“五岭极顶,华南之颠”之美誉。
1934年12月,中央红军在湘江与国民党军队经过惨烈的激战,损失惨重,退入了山高路险的猫儿山,开始了翻越老山界的艰难历程。
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朱德、叶剑英等一代革命伟人率中央红军三军团、中央军委纵队、后卫五军团、八军团日夜兼程翻越老山界。
三、多音字
盛chéng :盛饭 shèng :茂盛
嚼jué:咀嚼 jiáo :细嚼慢咽
觉jué:觉得jiào :睡觉
四、理解词语
惊惶:惊慌,恐惧。
苛捐杂税:指当时反动政府强迫老百姓上缴的各种税费。
缴:①交纳,交付,缴公粮。
②迫使交出:缴了敌人的械。
攀谈:本文是找些话题与他人交谈的意思。
酣然入梦:甜美、畅快地入睡。
蜷:弯曲。
呜咽:本文中形容凄切的水声。
五、课文结构
第1部分:交代决定翻越老山界(第1段)。
第2部分:记叙翻越老山界的经过(第2—33段)。
第3部分:说明翻越老山界的意义(第34段)。
六、句子分析
1.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
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抢”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为了完成爬山任务而抓紧时间吃饭的动人场面。
2.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
“鼓着勇气”含有战胜自身某种弱点,从而迎战某种艰难险阻的意思,表现了红军的坚毅顽强和无畏精神。
3.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
叹息,这里是指飞机发出的声音,是一种拟人的说法,既表现了敌人飞机对红军战士的无奈,又表现了国民党士兵对打内战的极端不满。
4.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
“一个坚强的意志”是指红军指战员为北上抗日,下定决心,排除万难而争取胜利的坚强意志。
“灌输”不是通常“输送”的意思,是指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让每个战士受到了坚强意志”的影响,从而也培养了坚强的意志。
七、问题归纳1.这一些对于火把的描写,传达给了读者怎样的信息和精神?表现山的陡峭、险峻,突出红军登山的坚强意志和英雄气概。
2.半夜露宿的情景写得非常生动感人,作者是怎样写夜景和感受的?
(比喻、排比)由远到近的顺序写景,先写星星,次写山峰,再写四周的山;反复地运用比喻不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景之美,也表现了红军的乐观主义精神。
3.怎样理解“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这句话。
(拟人)“叹息”指飞机发出的声音,既表现了敌人飞机对红军战士的无奈,又表现了国民党士兵对打内战的极度不满。
4.怎样理解24段“抢了一碗吃”?这里有“抢先”“争先”的意思。
并没有互相争夺之意。
为了说明吃饭的迅速。
5.本文是以什么为顺序的?并在文中画出表明时间和地点的语句。
课后思考探究
一、红军翻越老山界克服了哪些困难?这体现了红军什么样的精神?结合具体内容,做简要分析。
A.行路难(山路险峻,悬崖峭壁)
B.睡觉难(路窄不平,寒气逼人)
C.吃饭难(粮食奇缺,肚子饥饿)
D.处境难(伤病员多,敌人追击)
红军战胜这些困难,体现了坚强的意志、英勇的精神、乐观的态度等。
二、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如何理解“笨重”的意思?)“笨重”二字在这里含有条件艰苦、武器粗笨、輺重较多等意思,表达了红军翻越老山界后的自豪和喜悦之情。
三、如何分析文章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1.自然环境: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空间、场景;②渲染环境气氛;③烘托人物形象、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④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2.社会环境: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②渲染环境气氛;③烘托人物心情;④推动情节的发展;⑤深化主题。
四、文中有不少生动、细腻的描写。
赏析下列语句,再找出一两处精彩的描写,作一些批注。
例句:除此以外,就是寂静。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批注:以形象贴切的比喻,以排比的句式,用耳朵里感觉到的声响,烘托午夜里半山腰的寂静,使读者如临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