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预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的干预策略

(一)重建自我认识的技术

主要用来帮助病人澄清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新观点看待和理解病理性问题与各种内外

因素的关系,获得领悟,使其能走上自己解决问题的新路。

1.阐释(interpretation)技术

阐释,指对病人方面心理、行为及人际情境中的关系或意义提出假设。也可称作解释、

释义。阐释在解决问题的努力中给予病人多一点自由,使其用与己不同的词汇、语言,新的参照系来看待、描述心理和行为现象。

各种流派对阐释的性质有不同的说法:精神分析将阐释视为让病人的焦虑和冲突意识化

的一种工具。人本主义咨客中心疗法不欣赏这种技术,认为这会把促变的责任过多地放在治

疗师这一边,还可能导致阻抗。但是,咨客中心疗法所重视的情感反映技术,实际上也在起

着温和的阐释作用,因为治疗师选择、反映的情感内容,就一定折射他对这个情感内容的意

义的判断。只不过这样做给人的印象是“强加于人”的程度很弱。认知治疗将阐释看成是一种

归因治疗或认知重建的技术。

不管各种流派提出的阐释听起来有多精彩,判断其是否有用的标准,是要看能不能促进

病人朝着他自己觉得合意的方向发展。

许多技术或多或少有阐释的功能,施用于病人及其相关系统时引发的感受是不同的,直

接干预的力度也不同,或许按它们各自的意图来说,发挥作用的时间大概还有差异。以下4个构成一个连续谱的概念可体现这些差异:

(1)反映:已在第二节介绍过。这一技术给病人的阐释信息没有超过公开表达出来的

内容。

(2)澄清:只是稍微点明病人的表达中所暗含、暗示的,但自己未必意识到的内容。

到这一步时,已经需要心理动力学和机制的知识,在对情感进行的反映中加入许多认知成分,

以帮助病人将以往只是模糊感受到的心理体验言语化。

(3)对质:治疗师利用病人呈现出来的情感和思想作为材料,提醒病人注意暗含的,

但没有意识到或不愿承认的情感和思想。具体的线索可以是口误、前后不一致、掩饰行为、

言语与非言语行为的不协调、静默,等等。

(4)阐释:治疗师直接导入全新的概念、意义联系或联想。这些心理成分存在于病人

的体验之中,但显然离其意识甚远。在系统治疗中,可能会故意“强加”一种让病人及其家属

感到十分荒谬的假说,以激起强烈的扰动,如前面案例中暗示患者“当病人有好处”。

临床案例——对志愿者进行催眠治疗前的放松性谈话。本例能说明以上4种方法的差别:一位男子希望参加催眠治疗的现场示教,但刚要开始时却显得很紧张。治疗师在力图让

其平静下来的过程中先后用了以下话语:

(1)反映:“你看上去好象比较紧张。”

(2)澄清:“你第一次来心理治疗室,不太习惯,心里不太踏实。”

(3)对质:“从表情和一些多余的小动作当中,我发现你心情很矛盾,甚至有些害怕。”

(4)阐释:“我推测,你象其他一些人一样,害怕被催眠后失态,或是被我操纵了去做

什么不好的事情。其实这些都不会发生,因为我了解到,你的个性特征是比较稳定的,暗示性比较适中,况且专业的治疗师诱导的催眠只是一种缩窄的清醒状态,你能够随时回到完全

清醒状态。”

做好阐释,应注意以下几条建议:

(1)掌握好时机和内容:访谈早期只宜针对病人对于治疗的态度、转诊背景,做一般化

的和尝试性的反映和澄清;待访谈深入,讨论的问题较广时,逐渐切入症状问题,增加以相关理论为基础的,对于诸如动机、防御机制、阻抗等较深层心理活动的对质和阐释。为了避

让病人产生 “会 ”的感觉,或者引起反感, 在提出一种阐释之前,应判断对方有没有 进入合适的准, 即对涉及的主题是否愿意深入, 对于自己提出阐释有 等等。 再往后,接近访谈结束时,宜让病人有机会作出自己的阐释,也即让其总结他在治疗 后对问题的新想法。 (2)在 “因果关系 ”阐释中包含可控制的原因,尽量不用不可控制原因;提供积极的阐 释。如果阐释集中于病人感、 控制的信念或行为上, 效果要比将问题归因于不可 改变的情况好得多。 积极的阐释能发挥良性的塑型作用和强化作用; 听起来精彩但随后却让 人感到无助无望的阐释,不但无用,有时作用。 积极的阐释是 “容许性 ”(permissive )的,表达出来是善意的鼓励,使人有进一步改善的 动机, 使人正视自己没有很好承担过。 使用医学诊断 “标签 ”,紧接着给一套高深的学 说,也许在一些病人可以导致真正领悟,但在很多病人,只会导致沮望,因为不但 他们无能为力, 就连医生也是 “变 ”,正在翘首盼望躯体治疗的新一小步进展。还有另 一些病人,可能乐意接受限制性( l i m i t a t i v e )阐释,因为那样的话,他不用再做任 何改变现状的努力,甚至还可以增加继发获益。两种情况都可能导致疾病的 “慢性化 ”。 贴标签而不给心与引导, 是“限制性 ”的。所以, 各个专业领域的临床医生都不能 单方面地滥用 而是在下诊断时就要同时考虑如何进行释和主动指导, 要让 患者对于治疗的前景有适当的期望, 以提高依从性和主观能动性。 一些以心理学机制为内容 的阐释也会产生限制性作用和慢性化作用。 (3)注意柔和,避免武断:前面区别了几种强度不同的传达阐释信息的方法。的 是,信息的 “宏大、有道理 ”并不等同于表达时的强硬或粗鲁。有说服力的声音常和、 留有余地的。 建议多用 “我感觉到, 似乎 ⋯ ⋯ ”,“看上去好象是 ⋯ ⋯ ”,“有人可能会猜想, ⋯ ⋯ ” 之类试探性语用 “我看就是那样 ”,“这意思肯定是 ⋯ ⋯ ”之类的表达方式。医生与病人 争辩,责问 “你怎么不愿承认我的”,更应避免。 (4)重复:重复是重要的学习原则。要让阐释 “深人人心 ”,就得利用合适的机会和新出 现的证据, 以不同的形式重复大致相同的内容。 这样做的效果如何, 要看对方的阻抗是增加 了还是降低了。 临床案例 — — 对心身疾病多发家庭的积极赋义 (positive connotation) 与改释(reframing ): 在向一个存在着结肠激惹、 睡眠障碍等多种心身疾病和焦虑症诊断, 成员之间情感关 系特别粘滞的五口之家提问完毕回馈印象时,说: “你们家在应付困难的过程中, 互相之间很团结,让敬佩。你们很在意害别人, 是否给别人添麻烦,所接用 语言表达对别人的批评或 而只是用身体上很微妙的变化, 例如出现不舒服, 来让别 人觉察。 在别人痛苦, 你们家的人有非常敏锐的觉察能力和无微不至能力。 有 人可能会觉得这样的生, 太封闭。 但我觉得这也 只是要请考虑一下, 以后 如何减轻这种生活比如说, 用那些非凡优点, 来发现和促进乐、 放松、 向外扩展的能力。 ”这一段话以善意的语气, “包装 ”了对这个家庭存在问题的批评,以及对 于变化方向的暗示。 所依据的理论, 是有关心身疾病发病机制的家庭心理“说法 ”正确与否,并不特别重要,更关键的问题在于,家庭成员能否接变死气沉沉的家庭气氛。 积极赋义与改释在此例指的是, 对当前的症状、 系统从积极的方面 重新进行描述, 所有形式的轻蔑、 指责都不被提及而代之以一种新的看问题的观点。 人们常 说“看事物要一”。这个新观点就是从家庭困境所具有的积极方面出发, 将家庭中的疾 病现象作为一个与背景(封闭、 沉闷的家庭气氛) 相关联的现象来加以重新定义。 重新定义 的过程传达这样的信息 — — 情景是相对的, 一种现象的意义也是相对的, 依看问题的角度不 同而可以改变。而对于心理行为问题可以有多种角度, 2.性阐释 (metaphoric interpretation) 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