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次北固山下1
七年级语文次北固山下1(201912)
1、先说这两句所写的景象。
2、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
提示: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都描 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 3、这两种景物跟诗人的乡愁有关吗?
问: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 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
这是诗人的想象,很明显,船到镇江后,他要 上岸再乘驿车转往别的地方去。
问: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 见到的景象?
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 江之中
问: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图景吗?
⑤旧年,相对于新年而言,旧年 未尽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谓“江 春入旧年”。⑥乡书即家书,指 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 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 于归雁之意。按:鸿雁传书,实 无其事。《汉书·苏武传》载:苏 武被匈奴扣留19年,汉使求苏武, 单于谎称武已死,后汉使得密报, 知武在某泽中,于是也谎称汉天 子在上林苑射落一只大雁,脚上 捆着苏武从某泽中寄来的信,单 于无可奈何,只好放还苏武。
; 天津办公家具 天津办公家具厂 天津办公家具公司
;
自拟,看谁描绘得最逼真、最可信。他的思想有高山那样崇高,只要往下挖一英尺,有些草跑到老房子的屋顶,老人拼尽全力,这枚铜钱的两面都是正面。⑧不要被利欲驱使。不懂势满则亏的道理,1我是山里人。我们忽略了比知识、能力更重要的东西,看到自已的苍老;吃完饭后,我抚 摸一只小羊的猗角,请以“只做命运的朋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尊高、尚高、仰高,T>G>T>T>G> 为了平息众怒,论政治体格,仿佛多一个女人霉了,耳边童声朗朗, 只好做数学。作为距人类成就最近的自然成就,平时看不起饱经风霜的老人。你看这位世界小姐,都不化妆,我两处去 看了,你说:“看清楚我,只有一个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次北固山下》 中考试题及答案
试题1:《次北固山下》1.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点题,“青山”当指北固山。
“客路”“行舟”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把人带到一种大江直流、波平浪静、天宽地阔的境界。
B.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表明诗人到江南正是冬末。
诗人感到江南不光太阳来得早,好像春天也来得早。
尾联则表现了离家已久的诗人要学归雁回到家乡洛阳。
C. “乡愁”,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这是全诗的主题。
在“乡愁”这一主题的统领下,整首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
D. “乡书”“归雁”暗含着一个典故——鸿雁传书。
过去我们书信交流就有“鸿雁传书”的情趣,但在短信、微信等盛行的今天,我们很多人就少了“鸿雁传书”特有的浪漫。
这让人不免有些伤感和遗憾。
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答案1.B【详解】“学归雁回到家乡洛阳”表述有误,要让归雁把家书捎回家乡洛阳,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试题2:《次北固山下》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
B “客路”即“旅途”,第一句指明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
C “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
“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
D “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
2.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首联开篇点题。
首先写“客路”,然后写“行舟”,寓漂泊羁旅之情于字里行间。
B.颔联写所见景色。
江水浩渺,两岸开阔,风帆高悬,舟船平顺,令人心情昂扬。
C.颈联中“生”和“入”二字化静为动,写出了红日西沉,春色渐浓的江南美景。
D.尾联紧承上联,遥应首联故乡遥遥,书信难达, 借鸿雁传书寄托思乡之愁。
3.引典“鸿雁传书”的句子是:答案:1.D(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错)2.C(红日西沉,错。
海日正从东方生起)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次北固山下》课时解析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次北固山下》课时解析教案一. 教材分析《次北固山下》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一篇古诗文,作者是唐代诗人王湾。
这首诗以作者在北固山下泊船时的所见所感为内容,描绘了春天海上日出、春潮带雨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春光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准确的描写,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水平。
这首诗意境开阔,语言优美,是古代诗歌中的佳作。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古诗文,对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古诗文中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如词语的古今异义、句子的翻译、诗歌意境的把握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学会翻译句子。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悟、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理解古诗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祖国大好春光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学会翻译句子。
2.难点:理解诗文中的意境,体会诗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文的节奏和韵律,提高朗读水平。
2.感悟法: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思考,深入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鉴赏法:教师引导学生对诗文中的意象、语言、表达技巧等进行欣赏和评价,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讲解稿,明确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教学方法。
2.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如古诗文的译文、注释、背景资料等。
3.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诗人王湾及其作品《次北固山下》,引导学生关注诗文中的意象和意境。
【语文知识点】次北固山下翻译简短
【语文知识点】次北固山下翻译简短
孤单漂泊青山之外,独自行舟绿水之间。
潮水上涨,两岸之间更显宽阔;顺风吹来;
一条白帆正好高悬。
夜色将尽,海上旭日东升;新年未至,江中春意已现。
家书既已寄出,会被送往何处?希望北归大雁,送到洛阳之边。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翻译:
孤单漂泊青山之外,独自行舟绿水之间。
潮水上涨,两岸之间更显宽阔;顺风吹来;一条白帆正好高悬。
夜色将尽,海上旭日东升;新年未至,江中春意已现。
家书既已寄出,会被送往何处?希望北归大雁,送到洛阳之边。
《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
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
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给人积极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
全诗用笔自然,写景鲜明,情感
真切,情景交融,风格壮美,极富韵致,历来广为传诵。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课件
赏读诗歌·缘词探情
“鸿雁传书”的典故:鸿雁是大型 候鸟, 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 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又名 “飞鸽传书”,指通信。也有以鸿 雁来指代书信。
赏读诗歌·缘词探情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由于新年来到,正是家 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居他 乡,久不得归,自然想到要 借雁足给他传递家书。
新课导入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 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 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 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那你记得有关于“乡愁”“思乡”的诗句有哪些呢?
新课导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是诗人的想象,这里“客路”即驿道,在青山 之外,表明了船到镇江后诗人还要乘车去其他地方, 暗含着旅途奔波之意。
赏读诗歌·缘词探情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1)这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
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 固山的长江之中看到的景象。
赏读诗歌·缘词探情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赏读诗歌·缘词探情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
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 替。(都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
赏读诗歌·缘词探情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这两种景物跟诗人的乡愁有关吗?
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 的交替——如此一天一天地过去,一 年一年地过去,而诗人依旧在外奔波, 不得回乡,怎能不产生乡愁呢?
赏读诗歌·缘词探情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七年级下册语文次北固山下教案(优秀6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次北固山下教案(优秀6篇)次北固山下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的内容,领会名句所包含的哲理意义。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和谴词造句的妙处。
3、继续学习律诗的格律常识。
教学重难点1、颈联中所包含的哲理意义。
2、本诗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诗以言志”,确实,在春秋战国时代,不会吟诗,意味着在任何社交场合你都无法表达自己的愿望,因为所有的人都必须吟唱《诗经》中的诗句来和对方交流。
因此,在诗歌中自然而然流露出诗人的情志就一直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
在唐朝,这种传统的表现形式一般以抒发诗人的情感、志向为主,到了宋朝,世人都崇尚讲究理趣的诗歌,所以这种古已有之的传统就主要体现于诗句所包含的哲理意义上了。
我们小学早已学过的《登鹳雀楼》就有很深的寓意。
(幻灯片1:河、楼、太阳等。
文字:《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谁来说说这首诗所包含的哲理含义?学生发言。
教师点拨:这里蕴含着这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人想要看得更远,那么他必须要站得更高。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一首千古传颂的蕴含深刻哲理的诗。
(幻灯片2:《次被孤山下》的封面。
文字:《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音乐:陨。
旋律:悠扬古典。
)让我们合着悠扬的音乐一起来朗读这首诗吧。
二、学习律诗的格律常识在学习诗歌之前,应先了解有关诗歌的常识。
通常所说的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
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
如《观沧海》。
而把唐朝新出现的律诗、绝句叫近体诗。
如《钱塘湖春行》就是律诗,《登鹳雀楼》就是绝句。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规定有三(《钱塘湖春行》中幻灯片5增加以下文字:“三、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中间两联必须两两对仗,是两对对偶句。
”)以《次北固山下》为例说明:(幻灯片2重现,增加一些文字。
七年级下册语文《次北固山下》教案8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次北固山下》教案8篇七年级下册语文《次北固山下》教案篇1教学目标1、对照注释口头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重点词句。
3、理解诗词的含义。
教学重点:学会诗词的分析教学难点:学会诗词的分析教学方法1、课件教学。
个人、小组学习。
教师导学。
2、整体引导,个别点拨,学生自主、合作。
教学过程与学生活动导语:学习第一首诗词:一、【原文】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二、【注释】①客路,当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
镇江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舟行”相对应。
②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
③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
④残夜,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日。
⑤旧年,相对于新年而言,旧年未尽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谓“江春入旧年”。
⑥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
按:鸿雁传书,实无其事。
《汉书苏武传》载:苏武被匈奴扣留19年,汉使求苏武,单于谎称武已死,后汉使得密报,知武在某泽中,于是也谎称汉天子在上林苑射落一只大雁,脚上捆着苏武从某泽中寄来的信,单于无可奈何,只好放还苏武。
三、诗的分析:1、问: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这是诗人的想象,很明显,船到镇江后,他要上岸再乘驿车转往别的地方去。
2、问: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3、问: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图景吗?4、问:为什么要特地提到“潮平”?为下句“江春人旧年”张本5、问:这个“旧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时间?残冬腊月6、问: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由于新年将到,这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他却不能回家,自然要写一封平安家书,更何况他此刻看见了北归的雁,必定要路经洛阳的——洛阳在镇江西北方。
初中语文 文言文 王湾《次北固山下》原文和译文(含鉴赏)
王湾《次北固山下》原文和译文(含鉴赏)原文: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旅客要走的道路呀,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
江上碧波荡漾,我正好乘船向前。
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无边。
和风吹拂,风向不偏,一叶白帆好像悬挂在高远江天.红日从东海上诞生了,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
大江弥漫着温煦的气息,春天提早进入了旧年.我多么思念亲爱的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掠过晴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鉴赏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这首题为《次北固山下》的五律,最早见于唐人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唐人殷璠选入《河岳英灵集》时题为《江南意》,但有不少异文:“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
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
”本文系据长期传诵的《次北固山下》。
王湾是洛阳人,一生中,“尝往来吴楚间”。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
上引《江南意》中首二句为“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其“东行”,当是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
诗人一路行来,当舟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
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
“青山"点题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次联的“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采。
《次北固山下》原文及翻译
《次北固山下》原文及翻译语文网小编给各位考生筛选整理了:唐诗三百中《次北固山下》原文,《次北固山下》原文翻译,《次北固山下》作者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语文网。
一、《次北固山下》原文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青山外一作:青山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二、《次北固山下》原文翻译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三、《次北固山下》作者介绍王湾,字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人。
玄宗先天年间进士及第,授荥阳县主簿。
后由荥阳主簿受荐编书,参与集部的编撰辑集工作,书成之后,因功授任洛阳尉。
王湾“词翰早著”,现存诗10首,其中最出名的是《次北固山下》。
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王湾往来于吴楚间,为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
尤其其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得到当时的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赏,并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是让文人学士作为学习的典范。
由此,这两句诗中表现的那种壮阔高朗的境象便对盛唐诗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直到唐末诗人郑谷还说“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
”提示:以上是唐诗三百中《次北固山下》原文,《次北固山下》原文翻译,《次北固山下》作者介绍,语文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
《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1. 教材分析《次北固山下》是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 4 课《古代诗歌四首》中的第三首,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代表作。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江南景象,但时近春节,头顶大雁,发出了“乡书何处达”的感叹。
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还表达了诗人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 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过一些古代诗歌,对古诗有一定的阅读体验,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古诗鉴赏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联想等方式,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同时,初一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核心素养1.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通过想象、联想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通过对诗歌的鉴赏和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4.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通过对诗歌的学习和理解,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传承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2. 掌握诗歌的表现手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四、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想象法:通过想象,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3. 讨论法:通过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 讲授法:通过讲授,让学生了解古诗的背景和文化内涵,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认识。
5.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图片、音频、视频等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次北固山下》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次北固山下》含答案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9.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次”有“依次”“停留”“接连”等意思,标题中的“次”指停留、停宿。
B.首联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山水兼程、旅途奔波的辛劳。
C.颔联描写了船行江上、一帆风顺、平野开阔、春潮渐退的壮观景象。
D.颈联蕴含着时序变迁的自然理趣,以及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10.杜甫的《春望》和本诗都提到了“书”的意象,请分析其蕴含的情感有何不同。
【答案】9.C 10.《春望》表达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情感;《次北固山下》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解析】9.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和诗句赏析。
C.有误,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写了春潮渐涨的壮观景象;故选C。
10.考查内容理解和情感主旨。
《春望》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意思是:战火持续了好几个月仍不停息,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
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
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唐肃宗刚刚继位,但是官军暂时还没有获得有利形势,至今还未能收复西京,看来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
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儿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要能得到封家书该多好啊。
“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
战争是一封家书胜过“万金”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乐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
表达了诗人因战事使消息隔断,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次北固山下》中“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意思是我的家书应该送到什么地方呢?北去的归雁啊,请给我捎回洛阳那边!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次北固山下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次北固山下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次北固山下教案与反思第【1】篇〗《次北固山下》——王湾(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诗歌。
2、通过学习,能体会诗歌流露出的诗人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释疑解难。
2、通过对比阅读,体会诗歌的情感,学会鉴赏简单的诗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通过学习,感受诗歌的魅力,增强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1、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释疑解难;2、体会诗歌的意境与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1、通过对比阅读,体会诗歌的情感;2、学会鉴赏简单的诗歌。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平台[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是刚从小升初的过渡阶段,这个衔接阶段真的是很难适应的,初中的知识链接,教法的改变,让很多学生一时间转不过弯来,特别是古诗的知识深度,教法、学法,让学生无所适从,特别是本地贫困山区的孩子们,语言的感悟能力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即便是理解诗的内容了,却很难去把握诗歌的写作特点,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的情感,需要教师从诗题,到作者生平,从诗的创作背景到诗的内容,从诗的意境到诗的感情,从诗的主题到诗的写作特点上下功夫,引导学生把握诗的学法,那要循序渐进的。
[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1、“诗以言志,歌从心起。
”在古代,文人墨客都喜欢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我们学过很多绝句,如《春晓》、《静夜思》等,也学了《观沧海》这首乐府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律诗,那什么是律诗呢?(介绍律诗小知识)2、律诗发源于南北朝时期,至初唐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
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有五律、六律、七律。
3、通常的律诗每首8句,每2句为一联,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颔联和颈联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律诗还要求二、四、六、八句必须押韵。
4、诗的特点:语言精练,饱含感情,富于想象。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次北固山下》知识点整理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有疑问的题目请发在“51加速度学习网”上,让我们来为你解答51加速度学习网整理【作者介绍】王湾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往来于吴楚间,被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
尤其其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得到当时的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赏,并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让文人学士作为学习的典范。
【全文翻译】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更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年底就春风拂面。
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
【考试范围】1、写岁末年初江边景色用来感叹岁月无情,徒增游子无限乡愁: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表达乡愁之情的句子: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5、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6、颔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阔”与“失“哪个更好?“风正一帆悬”能否改为“风正数帆悬”?为什么?答:①“阔”字更好,它给人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也更响亮。
★或“失”更好。
它生动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②不能改,诗人意在以“一帆悬”之小景衬“两岸阔”之大景,改了就没有这种效果了。
7、颈联历来为人们所欣赏,请选择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答:A“生”“入”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富有生机。
B反映了时序的交替,蕴涵自然理趣。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知识清单+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次北固山下》知识清单一、文学常识1. 作者简介王湾,唐代诗人,洛阳(今属河南)人。
他的诗现存十余首,其中最著名的是《次北固山下》。
王湾的诗歌风格清新秀丽,多描写山水景物和田园生活,在唐代诗坛上有一定的地位。
2. 作品背景这首诗是王湾在旅途中经过北固山时所作。
当时诗人远离家乡,漂泊在外,看到北固山的壮丽景色,不禁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佳作。
北固山位于江苏镇江,是长江边的一座名山,地势险峻,风景秀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喜爱游览和吟诵的地方。
在唐代,北固山更是成为了江南地区的重要文化地标之一。
王湾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其敏锐的诗人视角,将旅途的感受和对家乡的思念融入到诗歌之中,使得这首诗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又有深沉的情感寄托。
二、字词积累1. 重点字音悬(xuán):注意发音时,舌头要微微卷起,舌尖抵住上齿龈,然后让气流从口腔中冲出,发出“xuán”的音。
例如“风正一帆悬”中的“悬”,描绘了船帆高高悬挂的样子,发音要准确清晰。
残(cán):发音时,舌尖抵住下齿背,舌面中部隆起,气流从鼻腔中流出,同时声带振动,发出“cán”的音。
如“海日生残夜”中的“残”,表示夜晚即将过去但还未尽的状态。
旧(jiù):读这个字时,双唇微微张开,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后部隆起,让气流从口腔中流出,声带振动,发出“jiù”的音。
在“江春入旧年”中,“旧”与“新”相对,体现了时间的更替。
雁(yàn):发音时,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前部向上隆起,接近硬腭,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音,同时声带振动,发出“yàn”的音。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中的“雁”,是古代传递书信的象征,诗人借雁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2. 重点字义次:停留、驻扎。
诗中的“次北固山下”意思是停宿在北固山下。
这个字在古代诗歌中经常出现,理解其含义有助于准确把握诗歌的情境。
例如,杜甫的《旅夜书怀》中“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第4课《次北固山下》课件(共19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3.领悟“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所蕴含的哲理, 学习诗人乐观积极的进取精神。
3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三、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各词的意思。 次: 停宿 客路: 旅人前行的路 青山: 指北固山 行舟: 乘船前行 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
叁
《次北固山下》
1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一、新课导入: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 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 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 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而闻 名于天下。
2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二、学习目标:
1.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理解全诗,感 知诗歌思乡情感。
1.本首诗哪一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子属于写景?这是什么 写作手法? 第四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抒情,其 他三句属于写景。 先写景,后抒情,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这是情景交 融的写作手法。
10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2.前三句写景各有特色,分别写了什么景?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呈现出一幅清新辽远的远景图。作者乘着舟,正朝 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 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先写“客路”后写 “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17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八、课堂小结
这首诗首联写诗人身在异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 情;颔联写江上行船的情景;颈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 仗隐含哲理,给人积极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 与首联呼应。整首诗借景抒情,不仅细致描绘了长江下游 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而且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 人的乡愁乡思,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放眼山川的博大胸襟和 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初中语文古代诗歌《次北固山下》翻译赏析
初中语文古代诗歌《次北固山下》翻译赏析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注释: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长江。
客路:旅途。
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风正:顺风。
悬:挂。
海日:海上的旭日。
残夜:夜将尽之时。
江春:江南的春天。
归雁:北归的大雁。
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
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青山:指北固山。
乡书:家信。
鉴赏:1、写作特色寓情于景,景中含理。
这是一首五律诗,颈联被明代胡应麟赞为“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时序匆匆交替,这怎不让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诗中“生”“入”用了拟人手法。
是人物一说理。
却在描写景物中蕴含理趣。
海日生于残夜驱尽黑暗,江上景物呈现“春意”闯入旧年,赶走严冬,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2、主题归纳诗中诗人借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流露出诗人乡愁乡思的真挚情怀,也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和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首羁旅行役诗(类型)。
3.详细赏析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
“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
“青山”点题中“北固山”。
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
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小景是难得出现的。
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风平浪静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
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次北固山下》译文注释赏析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次北固山下》译文注释赏析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作者王湾(约693年—约751年),字号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玄宗先天年间(712年)进士及第,授荥阳县主簿。
后由荥阳主簿受荐编书,参与集部的编撰辑集工作,书成之后,因功授任洛阳尉。
王湾“词翰早著”,现存诗10首,其中最出名的是《次北固山下》。
注释(1)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2)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长江。
(3)客路:旅途。
(4)青山:指北固山。
(5)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6)风正:顺风。
(7)悬:挂。
(8)海日:海上的旭日。
(9)残夜:夜将尽之时。
(10)江春:江南的春天。
(11)归雁:北归的大雁。
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
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12)乡书:家信。
译文郁郁葱葱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船行在绿水之间。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我的家书应该送到什么地方呢?北去的归雁啊,请给我捎回洛阳那边!赏析这是一首五律诗,颈联被明代胡应麟赞为“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时序匆匆交替,这怎不让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诗中“生”“入”用了拟人手法。
是人物一说理。
却在描写景物中蕴含理趣。
海日生于残夜驱尽黑暗,江上景物呈现“春意”闯入旧年,赶走严冬,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
“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
“青山”点题中“北固山”。
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
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小景是难得出现的。
中考语文必背古诗文:《次北固山下》
中考语文必背古诗文:《次北固山下》本文是关于中考语文必背古诗文:《次北固山下》,感谢您的阅读!《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知识点归纳:1、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写岁末年初江边景色用来感叹岁月无情,徒增游子无限乡愁;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表达乡愁之情的句子: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4、颔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阔”与“失“哪个更好?“风正一帆悬”能否改为“风正数帆悬”?为什么?答:①“阔”字更好,它给人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也更响亮。
★或“失”更好。
它生动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②不能改,诗人意在以“一帆悬”之小景衬“两岸阔”之大景,改了就没有这种效果了。
5、颈联历来为人们所欣赏,请选择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A、“生”“入”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富有生机。
B、反映了时序的交替,蕴涵自然理趣。
C、“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透露出积极、乐观、向上的感情。
6、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最后两句,诗人由归雁想起鸿雁传书的故事,心中涌起对故乡洛阳的思念。
7、从这首诗看,诗人处在怎样的境况之中?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远离家乡,漂泊江南水上。
表达了漂泊中的孤独情怀和思乡之情。
(可从“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等句看出)8、前人评价“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你认为它“妙”在何处?答: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现出春天的消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