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次北固山下的原文

合集下载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次北固山下》 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次北固山下》 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上册《次北固山下》中考试题及答案试题1:《次北固山下》《次北固山下》唐· 王湾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点题,“青山”当指北固山。

“客路”“行舟”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把人带到一种大江直流、波平浪静、天宽地阔的境界。

B.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表明诗人到江南正是冬末。

诗人感到江南不光太阳来得早,好像春天也来得早。

尾联则表现了离家已久的诗人要学归雁回到家乡洛阳。

C. “乡愁”,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这是全诗的主题。

在“乡愁”这一主题的统领下,整首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

D. “乡书”“归雁”暗含着一个典故——鸿雁传书。

过去我们书信交流就有“鸿雁传书”的情趣,但在短信、微信等盛行的今天,我们很多人就少了“鸿雁传书”特有的浪漫。

这让人不免有些伤感和遗憾。

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答案1.B【详解】“学归雁回到家乡洛阳”表述有误,要让归雁把家书捎回家乡洛阳,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试题2:《次北固山下》《次北固山下》唐· 王湾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

B “客路”即“旅途”,第一句指明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

C “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

“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

D “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

2.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首联开篇点题。

首先写“客路”,然后写“行舟”,寓漂泊羁旅之情于字里行间。

B.颔联写所见景色。

初一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古诗四首

初一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古诗四首

初一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古诗四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古诗四首》共包括《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及《天净沙•秋思》四首古诗,按课文出现顺序整理分享原文及译文如下:观沧海[魏晋]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

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

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

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译文】飘飞不定的杨花落光了,布谷鸟啼声凄婉。

听说你被贬到龙标,长途跋涉已经过了五溪。

我把对朋友关心、担忧的情绪寄托给明月,让它伴随着你一直到偏远的夜郎之西吧。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

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游子前行。

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原文及教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原文及教案《观沧海》【作者】曹操【朝代】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李白【朝代】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作者】王湾【朝代】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朝代】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大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2、通过诵读,品会诗歌中描绘的意境,学会把握诗歌意象的方法。

3、激发学生诵读古代诗歌的兴趣,提高审美和鉴赏能力。

重难点:1、《观沧海》中“大海”这一意向的准确把握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杨花”“子规”“明月”等意象的理解3、《次北固山下》中重点分析颈联蕴含的自然理趣4、《天净沙·秋思》中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结合《观沧海》教学目标:1、熟读并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内容。

3、品味语言,体会诗中描绘的宏伟壮丽景象。

4、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一代枭雄曹操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话题,这一切都缘于河南省文物局的高调宣布--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抢救性发掘的一座东汉大墓被确定为文献中记载的魏武王曹操高陵。

曹操是一位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在老百姓的眼里,他是阴险狡诈的白脸奸雄;在读书人眼里,他是文才卓异的文坛巨擘;在政治家的眼里,他是叱咤风云的乱世枭雄;在历史家的眼里,他是雄才伟略的盖世英豪,真实的曹操是一位怎样的人呢:让我们通过一首诗来初步了解一下这位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

次北固山下的原文和译文

次北固山下的原文和译文

《次北固山下》的原文和译文 《次北固山下》最早见于唐朝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

这是诗人王湾在一年冬末春初时,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有感而作的。

原文: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
郁郁葱葱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船航行在绿水之间。

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帆顺着风端直高挂。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我的家书应该送到什么地方呢?北去的归雁啊,请给我捎回洛阳那边!。

次北固山下原文及翻译

次北固山下原文及翻译

次北固山下原文及翻译范文一: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在学习语文时,不仅需要学习基本的语法、词汇等知识,还需要了解一些文化常识。

今天,我要分享的是古代文学名篇《次北固山下》。

《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所作。

这首诗以“北固山”为背景,表达了王之涣对自然与人的感悟。

通过描写山、水、人的关系,表达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读完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还能体悟到文学艺术的魅力。

除了了解原文,我们还需要掌握诗歌的翻译。

在翻译中,要注意诗歌的意境和韵律。

比如,《次北固山下》的第一句“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翻译成“远离繁华喧嚣,漫游在青山绿水之间”的时候,不仅要表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所蕴含的意境,还要保留原诗的韵律。

从写作的重点来看,我们需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诗歌的情感和意境,二是翻译的精准和流畅,三是语言的表现力和准确性。

这些都是写作中需要注意的重点。

当我们熟悉了《次北固山下》的原文和翻译,就能更好地欣赏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

同时,也会为我们今后的写作提供启示和帮助。

范文二:我们常说“文化传承”,而古诗词就是我们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次北固山下》作为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一首诗,给我们展现了诗歌的魅力和文化的内涵。

《次北固山下》以北固山为背景,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和人的所思所想。

在诗歌中,王之涣以描写自然景色为主,将山、水、树、人等元素融合在一起,表现出了作者对于自然的热爱与推崇。

此外,诗中还表达了王之涣的态度和精神:物我两忘,万籁无声。

当我们了解了原文,还需要对翻译进行仔细分析。

在翻译中,要注意表达原诗的意境和韵律,并更好地表达出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

例如,第二句“樯橹灰飞烟,离魂托孤舟”翻译成“游子离乡独自漂泊,在茫茫大海中寻找自己的归宿”,这句译文不仅保留了原诗的韵律,还能准确地表达出王之涣的思想。

总结来说,我们要掌握诗歌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同时也要注重翻译的精准和流畅,更要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

七上古诗词四首

七上古诗词四首

七上古诗词四首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原文
1、东汉曹操的《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唐代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唐代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七年级语文上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翻译及练习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翻译及练习附答案

古代诗歌四首翻译 >> 观沧海<<秋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日月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情吧。

《次北固山下》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两岸江面显得更宽阔。

春潮正涨,船儿泛着碧绿的江水向前。

江上的春天早在年底就春风拂面。

从海上升起。

红日冲破残夜,恰好把帆儿高悬。

顺风行船,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一场春雨刚由孤山寺的北面绕到贾公亭西。

我信马来到钱塘湖畔,在一个明丽的春日,快要跟岸齐平了。

而湖水涨得满满的,像贴在水面似的。

云气同湖面上的微波连成一片,过。

远处近处都有黄莺婉转的叫声,这些春天的使者们,嬉戏追逐,争着抢着往向阳的枝头飞。

快要让人谁家新归的燕子在湖边飞上飞下,它们忙着衔泥筑巢。

沿途繁花东一簇,西一丛,眼花缭乱了。

而路上的春草刚从土里钻出来,把草铺在春神把花挂在树上,刚够遮住马蹄。

白堤静静的躺在湖边,这里绿杨成荫,而我最迷恋的却是湖东一带,供人们尽情赏玩,地上,安闲,自在,真要让人留连忘返了。

秋思》《天净沙小桥下潺潺的流水映出飘荡着炊烟的藤缠绕的老树的枝干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夕阳早已往一位骑着瘦马的游子缓缓前行。

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几户人家,西沉下,漂泊未归的游子还远在天涯海角。

课《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15七年级语文上一、《观沧海》第一部分:末年接触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曹操是1魏武帝。

在文学史上,曹操以四言诗著称,是继《诗经》以后四言诗的又一高峰。

曹操与其。

”三曹“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子曹丕、、2。

》《选自的第一章,》《原是的题目是后人加的,《观沧海》),曹操率领大军征伐当时东北方的大患乌桓。

这是曹操统一北方大业中207建安十二年(瑟调曲》)。

七年级上册语文《次北固山下》《天净沙 秋思》《咏雪》

七年级上册语文《次北固山下》《天净沙 秋思》《咏雪》

七年级上册语文《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咏雪》《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译文:游客路过青青的北固山脚下,船儿泛着碧绿的江水缓向前。

春潮正涨两岸的江面更宽阔,顺风行船轻轻的船帆正高悬。

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冉冉升起,江上春早刚刚年底就春风拂面。

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才能到达,远方的归雁几时飞到洛阳那边?写作背景:这首诗是诗人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所作。

当时正值冬尽春来,旭日初升,诗人面对江南景色,置身水路孤舟,感受时光流驶,油然而生别绪乡思。

但是,由于诗人情感内容完全融纳于特定时空的生动可感的自然境象之中,因而诗的情感基调不仅略无哀伤凄婉,反而表现出在昼夜转接、时序交替之际对独特的江南景致与蓬勃的自然生机的发现的喜悦,并且形成高朗壮阔的审美境界。

提升练习: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并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达游子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思乡情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中与“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有着相同意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学过的古诗中与“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蕴含哲理一致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7.乡愁,是李白的________,__________《静夜思》;是岑参的_________,_________《逢入京使》;是王湾的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下册语文《次北固山下》教案8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次北固山下》教案8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次北固山下》教案8篇七年级下册语文《次北固山下》教案篇1教学目标1、对照注释口头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重点词句。

3、理解诗词的含义。

教学重点:学会诗词的分析教学难点:学会诗词的分析教学方法1、课件教学。

个人、小组学习。

教师导学。

2、整体引导,个别点拨,学生自主、合作。

教学过程与学生活动导语:学习第一首诗词:一、【原文】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二、【注释】①客路,当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

镇江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舟行”相对应。

②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

③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

④残夜,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日。

⑤旧年,相对于新年而言,旧年未尽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谓“江春入旧年”。

⑥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

按:鸿雁传书,实无其事。

《汉书苏武传》载:苏武被匈奴扣留19年,汉使求苏武,单于谎称武已死,后汉使得密报,知武在某泽中,于是也谎称汉天子在上林苑射落一只大雁,脚上捆着苏武从某泽中寄来的信,单于无可奈何,只好放还苏武。

三、诗的分析:1、问: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这是诗人的想象,很明显,船到镇江后,他要上岸再乘驿车转往别的地方去。

2、问: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3、问: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图景吗?4、问:为什么要特地提到“潮平”?为下句“江春人旧年”张本5、问:这个“旧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时间?残冬腊月6、问: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由于新年将到,这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他却不能回家,自然要写一封平安家书,更何况他此刻看见了北归的雁,必定要路经洛阳的——洛阳在镇江西北方。

王湾《次北固山下》【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王湾《次北固山下》【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王湾《次北固山下》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一、原文与译文(一)原文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二)译文旅途在青翠的山峦之外,行船于碧绿的水面之前。

潮水涨满时,两岸显得更为宽广,顺风行驶时,帆船高高悬挂。

太阳从尚未完全消逝的黑夜中升起,春天的气息已经浸润进旧年的时光里。

家信该寄往何处呢?或许只有北归的大雁能指引方向,在洛阳附近送达。

二、注释与解释(一)客路青山外“客路”指的是旅人的行程,“青山外”表明了行程的目的地或方向。

这句话描绘了诗人离开家乡,前往远方的旅程。

(二)行舟绿水前“行舟”表示乘船旅行,“绿水前”则描述了船行驶在清澈碧绿的江面上的情景,暗示了诗人此刻正在江上航行。

(三)潮平两岸阔“潮平”指潮水涨至水平面,与岸齐平,“两岸阔”表明因潮水上涨,两岸之间的水域变得更加宽阔。

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于广阔天地的感受。

(四)风正一帆悬“风正”指的是风向正好,“一帆悬”形容顺风行驶时船帆的状态。

这句话通过描写顺风行驶的场景,表达了诗人旅途顺利的心情。

(五)海日生残夜“海日”指的是海上日出,“生残夜”则表示太阳从尚未完全消逝的黑夜中升起。

此句以自然景象的变化,隐喻新旧交替的哲理。

(六)江春入旧年“江春”指江边的春天气息,“入旧年”则表明虽然还是旧年的时光,但春天的气息已经到来。

此句通过季节变换的描绘,寓示着新的希望与生机。

(七)乡书何处达“乡书”指的是家信,“何处达”询问家信将被送往何处。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人的思念之情。

(八)归雁洛阳边“归雁”比喻归家的人或信件,“洛阳边”则指出洛阳作为诗人思念的对象或目的地。

此句寄托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和对亲人平安的期盼。

三、诗人背景介绍王湾(约700-751),字承运,河南洛阳人,是唐代著名诗人之一。

王湾出生于书香门第,早年曾赴长安求学,后任职于地方官府。

他与王维并称为“二王”,二人在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4、《次北固山下》(背景 赏析 常考题型)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4、《次北固山下》(背景 赏析 常考题型)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次北固山下》(背景+赏析+常考题型)一、作者简介王湾,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现存诗不多,有《次北固山下》《奉使登终南山》等。

二、故事背景王湾的诗追求壮美的意境,具有北方诗派的风格。

但由于他“尝往来吴楚间”,为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次北固山下》就作于他游江南之时。

三、课文翻译原文: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注释:客路:旅人前行的路。

青山:指题目中的北固山,也可理解为长江岸边的山。

风正:即风顺江吹来。

译文:羁旅天涯的漫漫征途远在青山之外,轻快的航船追逐着碧波。

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相平,显得分开阔,顺风行船,船帆高挂。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释:残夜:指夜将尽未尽之时。

江春入旧年: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乡书:家书。

译文: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家书什么时间才能送到啊,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

四、课文鉴赏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这首题为《次北固山下》的五律,最早见于唐人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

唐人殷璠选入《河岳英灵集》时题为《江南意》,但有不少异文:“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

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

”本文系据长期传诵的《次北固山下》。

王湾是洛阳人,一生中,“尝往来吴楚间”。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

上引《江南意》中首二句为“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

”其“东行”,当是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

诗人一路行来,当舟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

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

“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

“青山”点题中“北固山”。

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

《次北固山下》(讲义)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2024)

《次北固山下》(讲义)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2024)

《次北固山下》(讲义)-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2024)【素材积累+思维导图+知识精讲+典型例题+答案解析】编者的话:同学们,语文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大量的阅读,不断地积累,唯有此才能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本套资料为课前预习,课中巩固,课后提升而设计,对单元内的课文知识点进行全面精讲,易错点逐个分解,强化练习常考易错真题,答案解析非常通俗易懂,可助你轻松掌握、理解、运用单元知识点解决问题!素材积累:关键词“思乡”1、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2、凭高远望,见家乡、只在白云深处。

——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3、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李白《宣城见杜鹃花》4、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

——何逊《相送》5、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

——吴激《诉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6、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7、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江总《长安九日诗》8、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9、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王维《杂诗三首》10、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11、思乡之情,如同诗中的远方,既温馨又迷人。

身处异乡,我始终怀着一份对家乡的思念,对故土的眷恋。

那里的一切都是我心中永恒的宝藏,值得我用一生去珍藏。

12、思乡,如同品一杯香醇的咖啡,苦涩中带着深深的思念和温暖。

13、思乡之情,如痴如醉,每一个漂泊在外的人,心中都有一盏故乡的明灯,照亮前行的道路。

第一部分——思维导图:文本知识简单且高效的发散性思维呈现,是一种实用性的知识小结。

第二部分——知识精讲:把握文本知识要点,掌握阅读及答题技巧,感悟语文学习的快乐,提升语文阅读能力。

第三部分——典型例题:选题典型、高频易错、考试母题,具有理解一题,掌握一类的优势。

部编七上语文《次北固山下》微课精讲+课件教案试卷

部编七上语文《次北固山下》微课精讲+课件教案试卷

部编七上语文《次北固山下》微课精讲+课件教案试卷知识点:一、作者简介王湾,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现存诗不多,有《次北固山下》《奉使登终南山》等。

二、故事背景王湾的诗追求壮美的意境,具有北方诗派的风格。

但由于他“尝往来吴楚间”,为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次北固山下》就作于他游江南之时。

三、课文翻译原文: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注释:客路:旅人前行的路。

青山:指题目中的北固山,也可理解为长江岸边的山。

风正:即风顺江吹来。

译文:羁旅天涯的漫漫征途远在青山之外,轻快的航船追逐着碧波。

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相平,显得分开阔,顺风行船,船帆高挂。

原文: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释:残夜:指夜将尽未尽之时。

江春入旧年: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乡书:家书。

译文: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家书什么时间才能送到啊,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

四、问题解疑1.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展现的画面。

春潮涌涨,大江奔流,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齐平,使得长江两岸的距离愈显阔大。

2. “潮平两岸阔”中“阔”是否可以改用“失”?为什么?不能。

因为“阔”字不仅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给人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与“悬”字对应,读起来也更为响亮,所以不能更换。

3.颈联蕴涵着怎样的哲理?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涵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

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4.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放舟于江水之上,看到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

诗人想起“雁足传书”的故事,心中涌起对故乡洛阳的思念,使全诗在清新明快中又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 课件PPT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  课件PPT课件
1. 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人的一生都为某个目标而奋斗。 1. 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人的一生都为某个目标而奋斗。 3 、没有退路时潜能就发挥出来了。 20. 生命没有完结,生命只有前进。 5 、只要瞄准了大方向,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才能够扫除挡在梦想前面的障碍,实现美好的人生蓝图。 8. 决战高考,改变命运。屡挫屡战,笑傲群雄。 3. 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 、面对人生的磨难,请用你的毅力创造生命的奇迹吧! 13. 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 19. 贵有恒,何须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8. 快马加鞭,君为先,自古英雄出少年。 8. 成就是谦虚者前进的阶梯,也是骄傲者后退的滑梯。 3 、如果你盼望明天,那必须先脚踏现实;如果你希望辉煌,那么你须脚不停步。 19 、有时候,上天没有给你想要的,不是因为你不配,而是你值得拥有更好的。 8 、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要哭就哭出激动的泪水,要笑就笑出成长的性格! 15 、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12. 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提示: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 如此一天一天地过去,一年一年地过去,而诗人依 旧在外奔波,不得回乡,怎能不产生乡愁呢?
中国古典诗歌
文学常识
者这用赏两拟析句人“诗的海表写日明近法生时赋体残序予夜的诗“,交海替江日绝律急春”不入句和诗可旧“(待年江,”唐春作”)
以人的意志和情思。作者无意说理,却在
颔联:宽阔之景-----------宽阔胸襟
3.最耐人寻味的是颈联,你如何理 解本句中蕴涵的哲理?
(1).红日驱走黑暗------乐观 向上 (2).春意驱走寒冷-----乐观 积极 (3)新旧事物更替------体现事物发

初中语文古代诗歌《次北固山下》翻译赏析

初中语文古代诗歌《次北固山下》翻译赏析

初中语文古代诗歌《次北固山下》翻译赏析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注释: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长江。

客路:旅途。

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风正:顺风。

悬:挂。

海日:海上的旭日。

残夜:夜将尽之时。

江春:江南的春天。

归雁:北归的大雁。

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

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青山:指北固山。

乡书:家信。

鉴赏:1、写作特色寓情于景,景中含理。

这是一首五律诗,颈联被明代胡应麟赞为“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时序匆匆交替,这怎不让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诗中“生”“入”用了拟人手法。

是人物一说理。

却在描写景物中蕴含理趣。

海日生于残夜驱尽黑暗,江上景物呈现“春意”闯入旧年,赶走严冬,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2、主题归纳诗中诗人借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流露出诗人乡愁乡思的真挚情怀,也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和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首羁旅行役诗(类型)。

3.详细赏析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

“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

“青山”点题中“北固山”。

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

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小景是难得出现的。

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风平浪静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

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课件 (14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课件 (14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 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 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规律? 其中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海日 残夜 江春 旧年
光明 黑暗 新事物 旧事物

①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②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在北固山停宿时看到的景色。 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作者是漂泊 在外的游子?
客路青山外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旅人前行的路
北固山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开阔
风顺 挂,吊挂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译文:旅途在青山之外,(游子)行舟于绿水之中。 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顺 风而行,船帆高高悬挂。
夜将尽未尽之时
升起
进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家书 到,送到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 旧年未过新春已来。家书送到什么地方呢?希望北归 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
王湾,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玄 宗先天年间进士及第,王湾“词翰早著”,现存诗 10首,其中最出名的是《次北固山下》。
作者是北方人,往来于吴、楚之间。这首诗是 他一路行来,泊船北固山下时所作。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次北固山下》译文注释赏析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次北固山下》译文注释赏析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次北固山下》译文注释赏析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作者王湾(约693年—约751年),字号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玄宗先天年间(712年)进士及第,授荥阳县主簿。

后由荥阳主簿受荐编书,参与集部的编撰辑集工作,书成之后,因功授任洛阳尉。

王湾“词翰早著”,现存诗10首,其中最出名的是《次北固山下》。

注释(1)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2)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长江。

(3)客路:旅途。

(4)青山:指北固山。

(5)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6)风正:顺风。

(7)悬:挂。

(8)海日:海上的旭日。

(9)残夜:夜将尽之时。

(10)江春:江南的春天。

(11)归雁:北归的大雁。

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

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12)乡书:家信。

译文郁郁葱葱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船行在绿水之间。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我的家书应该送到什么地方呢?北去的归雁啊,请给我捎回洛阳那边!赏析这是一首五律诗,颈联被明代胡应麟赞为“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时序匆匆交替,这怎不让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诗中“生”“入”用了拟人手法。

是人物一说理。

却在描写景物中蕴含理趣。

海日生于残夜驱尽黑暗,江上景物呈现“春意”闯入旧年,赶走严冬,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

“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

“青山”点题中“北固山”。

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

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小景是难得出现的。

中考语文必背古诗文:《次北固山下》

中考语文必背古诗文:《次北固山下》

中考语文必背古诗文:《次北固山下》本文是关于中考语文必背古诗文:《次北固山下》,感谢您的阅读!《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知识点归纳:1、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写岁末年初江边景色用来感叹岁月无情,徒增游子无限乡愁;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表达乡愁之情的句子: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4、颔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阔”与“失“哪个更好?“风正一帆悬”能否改为“风正数帆悬”?为什么?答:①“阔”字更好,它给人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也更响亮。

★或“失”更好。

它生动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②不能改,诗人意在以“一帆悬”之小景衬“两岸阔”之大景,改了就没有这种效果了。

5、颈联历来为人们所欣赏,请选择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A、“生”“入”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富有生机。

B、反映了时序的交替,蕴涵自然理趣。

C、“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透露出积极、乐观、向上的感情。

6、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最后两句,诗人由归雁想起鸿雁传书的故事,心中涌起对故乡洛阳的思念。

7、从这首诗看,诗人处在怎样的境况之中?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远离家乡,漂泊江南水上。

表达了漂泊中的孤独情怀和思乡之情。

(可从“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等句看出)8、前人评价“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你认为它“妙”在何处?答: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现出春天的消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次北固山下的原文
七年级语文次北固山下的原文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七年级语文次北固山下的翻译旅客要走的道路呀,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

江上碧波荡漾,我正好乘船向前。

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无边。

和风吹拂,风向不偏,一叶白帆好像悬挂在高远江天。

红日从东海上诞生了,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

大江弥漫着温煦的气息,春天提早进入了旧年。

我多么思念亲爱的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掠过晴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

七年级语文次北固山下的赏析这首题为《次北固山下》的五律,最早见于唐人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

唐人殷璠选入《河岳英灵集》时题为《江南意》,但有不少异文:“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

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

”本文系据长期传诵的《次北固山下》。

王湾是洛阳人,一生中,“尝往来吴楚间”。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

上引《江南意》中首二句为“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

”其“东行”,当是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

诗人一路行来,当舟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

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

“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

“青山”点题中“北固山”。

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

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次联的“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采。

“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

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

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

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

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

这一句写小景已相当传神。

但还不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姜斋诗话》卷上)。

可以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转弯子,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

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

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

读到第三联,就知道作者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

潮平而无浪,风顺而不猛,近看可见江水碧绿,远望可见两岸空阔。

这显然是一个晴明的、处处透露着春天气息的夜晚,孤舟扬帆,缓行江上,不觉已到残夜。

这第三联,就是表现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

这一联历来脍炙人口,殷璠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已来少有此句。

张燕公(张说)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

”(《河岳英灵集》)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海日”一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炼字炼句也极见功夫。

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

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

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

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

这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这首五律虽然以第三联驰誉当时,传诵后世,但并不是只有
两个佳句而已;从整体看,也是相当和谐,相当优美的。

(霍松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