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管理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组织行为理论还强调组织的变革和发展,认为组 织必须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通过变革来提 高组织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详细描述
该理论认为组织行为是一个复杂系统,由个体、 群体、组织和文化等多个因素相互作用而成。组 织行为理论关注如何通过改变人的行为和态度来 提高组织的绩效。
详细描述
该理论认为组织的变革和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需要不断地进行评估和调整,以适应外部环境 的变化和满足组织内部的需求。
权变理论的应用与实践
组织结构设计
权变理论认为组织结构应与组织 战略和外部环境相适应,应根据 具体情况灵活地设计组织结构。
领导方式选择
权变理论认为领导方式应与组织 文化和员工需求相匹配,应根据 不同情境选择不同的领导方式。
人力资源管理
权变理论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应与 组织战略和外部环境相协调,应 根据组织需求灵活地制定人力资 源政策。
管理学派的形成背景
80%
社会经济发展
随着工业革命和现代化进程加速 ,企业规模扩大,管理问题日益 突出,需要系统化的管理理论指 导。
100%
学术研究发展
学者们开始对管理实践进行总结 和提炼,形成各自的管理思想和 理论。
80%
市场竞争加剧
企业为提高竞争力,不断探索和 创新管理模式,促进了管理学派 的多样化发展。
该理论认为领导者应该具备 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以应 对复杂多变的组织环境和管 理情境。领导者需要具备创 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以及 激励员工的能力等。
04
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职能理论
计划职能
制定目标、规划行动方案以及预测未来趋势。
领导职能
指导和激励员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 队氛围。
管理学的起源和发展
管理学的起源和发展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探讨了组织和管理的原则与方法,对于提高组织效率和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管理学的起源、发展过程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管理学的起源管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古代的国家和王朝,通过有效的管理来维持社会秩序和实现国家治理。
早在公元前5000年,古代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中就记载了一系列管理原则和规范,包括对商业活动的管理和财务方面的规定。
在现代的管理学历史中,最早被公认为管理学奠基人的是亨利·费约尔。
他于1911年出版的《工业和一般管理的原则》被誉为管理学的圣经,这本书深入阐述了组织设计、领导力、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为今后的管理学研究提供了基础。
二、管理学的发展管理学在20世纪以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其主要发展过程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阶段:1. 科学管理时代科学管理理论在20世纪初由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他通过对工作过程的科学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
泰勒的追随者如亨利·加里特和弗兰克·吉尔伯斯等人进一步完善了科学管理的理论体系。
2. 行为科学时代行为科学时代强调关注员工的人性及其影响。
马克斯·韦伯、埃尔顿·梅奥等人开展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强调了员工的动机和行为对管理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重要贡献包括人际关系学派的建立以及激励理论的提出。
3. 系统与控制时代20世纪50年代后,管理者开始关注整体系统和组织控制。
利用系统论和控制论的理论,管理学开始关注企业的整体性和管理过程中的控制问题。
这一时期的重要理论包括管理信息系统、决策理论等。
4. 现代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致力于适应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管理需求。
知识管理、团队建设、创新管理等成为现代管理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同时,全球化对管理理论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现代管理学的方法更加注重系统论、协同理论等综合性方法。
管理科学学派
Company name
3.关于管理科学应用的科学方法。这主要有线性 规划、决策树、计划评审法和关键路线法、模拟 法、排队论。 4.管理科学应用的先进工具,这里主要是指计算 机。
理论特点 理论特点
Company name
1.力求减少决策的个人艺术成分。依靠建立一套 决策程序和数学模型以增加决策的科学性。他们 将众多方案中的各种变数或因素加以数量化,利 用数学工具建立数量模型研究各变数和因素之间 的相互关系,寻求一个用数量表示的最优化答案。 决策的过程就是建立和运用数学模型的过程。 2.各种可行的方案均是以经济效果作为评价的依 据。例如成本、总收入和投资利润率等。
首先,管理科学学派的适用范围有限,并不 是所有管理问题都是能够定量的,这就影响了它 的使用范围。例如,有些管理问题往往涉及许多 复杂的社会因素,这些因素大都比较微妙,难以 定量,当然就难以采用管理科学的方法去解决。
Company name
其次,实际解决问题中存在许多困难。管理 人员与管理科学专家之间容易产生隔阂。实际的 管理人员可能对复杂、精密的数学方法很少理解, 无法做出正确评价。而另一方面,管理科学专家 一般又不了解企业经营的实际工作情况,因而提 供的方案不能切中要害,解决问题。这样,双方 就难以进行合作。
Company
LOGO
管理科学学派
理论渊源和发展
Company name
管理科学学派,也称计量管理学派、数量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也称计量管理学派、数量学派。也有 人把计量管理学派与运筹学 运筹学看成是统一语,这是因为该学 运筹学 派正式成立始于1939年由美国曼切斯特大学教授布莱克 布莱克 特领导的运筹学小组。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为解决国防需要产生了 “运筹学” ,发展了新的数学分析和计算技术,例如: 统计判断、线性规划、排队论、博弈论、统筹法、模拟法、 系统分析等。 当时运筹学 运筹学广泛围绕城市防卫与进攻,雷达网络的优 运筹学 化配置,轰炸敌方潜艇飞机有效高度及配合等军事问题, 战后运筹学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方面。
管理学发展历程
管理学发展历程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和管理的学科,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管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断地变革和创新,逐渐形成了现代管理学的框架。
本文将从管理学的起源、过程和发展方向三个方面,简要介绍管理学的发展历程。
管理学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最早的管理思想可以追溯到中国先秦时期的《易经》和《尚书》,以及古希腊的《诗经》和《战争学》。
这些古代文献中蕴含了诸多组织和管理的智慧,为后来管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19世纪,管理学开始被视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美国的泰勒和法国的福特是管理学的奠基人。
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的原则,通过研究和分析工作流程,优化生产效率。
福特则倡导流水线生产模式,实现大规模生产和标准化操作。
他们的工作使管理学开始与实践结合,并为工业化时代的管理者提供了指导。
20世纪初,管理学开始逐渐发展成熟并形成多个学派。
人际关系学派强调人与组织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出了“人”是组织最重要的资源的观点。
行为科学学派则试图通过研究人的行为来解决管理问题。
这些学派的出现使管理学从技术层面转向了人文层面,开始关注员工需求和激励。
20世纪后半叶,管理学进入了一次革命性的变革。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浪潮使管理者面临更复杂的挑战和机遇。
这时,现代管理学开始崛起,强调人与组织的整体性和系统运作。
学派之间的融合和交叉研究成为了发展的趋势,包括战略管理、创新管理、知识管理等。
展望未来,管理学的发展方向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管理者需要掌握新的工具和技术来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
此外,社会对企业和管理者的期望也在不断增加,管理学需要更加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展示出了人类对组织和管理的不断探索和创新。
从古代文明到现代科技社会,管理学始终关注组织、人和系统的关系,并不断适应和引领变化。
未来的管理学将继续与时俱进,为管理者提供更好的指导,推动组织的创新和发展。
当代管理理论的主要流派特征以及发展趋势
当代管理理论的主要流派特征以及发展趋势当代管理理论的主要流派特征及发展趋势回顾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20世纪30-40年代的发展时期后,管理学进入蓬勃发展阶段。
特别是二战以后,经济复苏,管理领域中出现百花齐放,百家纷呈局面。
其中既有沿着历史线索逐步丰富和完善的历史源流,也有新出现的思想和主张。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XXX将之概括为“管理理论的丛林”,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当代管理理论发展的特征:多流派研究、多角度分析共同组成一个管理知识体系,形成一个庞大的学科群。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管理领域又出现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其中最为突出的:一是企业文化热潮的兴起,二是正在发展中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影响。
根据对管理学发展历史的研究,按照时间来划分为:古典管理理论(泰罗、XXX、XXX.XXX)、近代管理理论(巴纳德、XXX)、当代管理理论(XXX、XXX、XXX、XXX 等)。
当代管理理论主要流派有:一、管理过程流派管理过程流派又称为经营管理学派、管理职能学派,是历史悠久并有巨大影响力的一种管理理论。
这个学派后来经美国的管理学家XXX等人的发扬光大,成为现代管理理论学丛林中的一个主流学派管理学者一般认为XXX是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XXX(XXX;1884-1957);美国高级管理人员和管理学家。
其主要著作是《构造道理》。
事实上古典管理理论的创始人之一XXX就是这个学派的开山鼻祖。
管理过程学派的管理头脑:管理过程学派的研究对象就是管理的过程和职能。
他们认为,管理就是在构造中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同完成事情的过程。
法约尔提出管理的五种职能,这五种职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
管理过程学派认为,管理是通过计划、构造、指挥和控制诸因素来协调有关资源以到达构造既定的目标。
二、社会系统学派社会系统学派的形成以美国管理学家XXX?XXX的现代组织理论体系的建立为标志。
社会系统学派的理论基础主要有:意大利社会学家XXX的理论、德国社会学家XXX?XXX的理论、美国心理学家XXX?XXX和XXX?XXX的心理学理论以及XXX等人的人际关系学说等。
简述管理理论的演进与发展脉络
简述管理理论的演进与发展脉络
管理理论的演进:一般来说,管理学形成之前可分成两个阶段:早期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阶段(从有了人类集体劳动开始到18世纪)和管理理论产生的萌芽阶段(从18世纪到19世纪末)。
管理学形成后又分为三个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学派出现前)、现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主要指行为科学学派及管理理论丛林阶段)和当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管理理论发展脉络
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代表人物:泰罗、法约尔、韦伯。
“泰罗制”的产生。
管理科学正式产生,由经验管理转向科学管理。
解决了技术先进,管理落后问题。
2、行为科学理论阶段
20世纪20年代以后。
代表人物。
梅奥、马斯洛,等。
行为科学的产生。
由人是“经济人”转向人是“社会人”。
发展、丰富了管理的人本原理
3、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二战以后。
代表人物:麦格雷戈、西蒙、德鲁克。
等。
二战以后,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及计算机技术等应用,是管理理论更加完善。
4、文化管理、学习型组织理论阶段(新阶段)。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
代表人物:威廉.大卫、彼得圣吉。
企业文化、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兴起。
对人的认识更加深刻,强调文化管理,强调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学习力。
《管理学》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西方现代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一)行为科学理论产生背景1、古典管理理论大多注重于生产过程、组织控制方面的研究,较多地强调科学性、精密性、纪律性,而忽视了对人这个关键因素的研究,甚至把工人当做机器的附属物看待。
2、人并非是纯粹的“经济人”,他们追求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满足,也存在着不断增强的心理上的需要。
正是在此背景下,一些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开始从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研究企业中有关人的问题,试图找出影响生产率的因素,进而创建了行为科学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始于20世纪20年代,早期被称为人际关系学说,后来发展为行为科学,即组织行为理论。
(二)早期的人际关系学说人际关系学说的创立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学者梅奥负责的霍桑试验。
该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工人具有复杂的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要,而不是单纯地追求金钱收人和物质条件的满足,社会和心理因素等形成的动力对效率有更大的影响。
管理者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重视满足人们的这些非物质需要。
2、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是管理当局为了实现企业目标的需要而规定的企业成员之间职责范围的一种结构,非正式组织是企业成员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具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社会感情而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
这种组织以其特殊的感情、规范和倾向,左右着成员的行为。
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对生产率有很大影响。
管理者应善于引导和发挥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正面作用。
3、领导者应通过提高员工的“满足度”来激励“士气”工人是“社会人”,且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领导者应该通过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人际关系学说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引发了人们对生产中的人的因素的兴趣和重视,对改变当时流行的“人与机器没有差别”的观点产生了深刻影响,开辟了管理理论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古典管理理论的不足,为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管理学形成与发展的几个阶段
管理学形成与发展的几个阶段
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初泰罗科管管理理论出现到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理论出现这一阶段.
2)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这一阶段时间,主要执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发展
3)管理理论丛林;在此阶段形成了各种管理理论学派,全面性.系统性和精确性等该阶段管理理论的特点,
4)战略管理;由于外部环境和市场的激烈变化,要求企业进行长远思考以便求得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考虑外部变化并制定战略是战略管理的特点
5)全面质量管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日本企业的竞争力受到世界瞩目,由此日本企业所推行的管理模式—全面质量管理在世界范围被推广和学习,持续改进等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6)学习型组织理论。
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2章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一、管理学发展史概述1、早期管理活动或实践阶段:人类社会产生到18世纪。
2、早期管理思想的萌芽阶段:18世纪到19世纪末,零碎,没形成体系。
3、管理理论形成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至今,逐渐形成管理理论管理发展三阶段关系二、早期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1、管理的活动或实践自古以来就存在,它是随人类集体协作、共同劳动而产生的。
2、有关管理思想的最早记载,是《圣经》中的一个例子。
我国古代典籍中也有不少有关管理思想的记载。
3、在中世纪,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都有很大发展。
三、管理学理论的萌芽1、有关管理职能、原则方面这方面的学说散见于当时经济学家的一些著作,大体上说来,所涉及的管理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关于工商关系;关于分工的意义及其必然性。
包括劳动的地域分工、劳动的组织分工、劳动的职业分工;关于劳动效率与工资的关系。
所谓“劳动效率递减等级论”;关于管理的职能。
理论形成启蒙是亚当斯密“生产合理化”概念2、有关具体的管理技求和方法方面1)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卡尔·冯·克劳斯威茨主要观点如下①管理大型组织的必要条件是精心的计划工作,规定组织的目标;②管理者应该承认不肯定性,使不肯定性减少到最低限度来全面分析与计划;③决策要以科学而不是预感为根据,管理要以分析而不是以直觉为根据。
2)英国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在亚当·斯密劳动分工理论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对专业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3)工业革命后的管理实践:苏霍制造厂,运用科学管理最早。
4)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英国的罗伯特·欧文为实践自己的政治主张而进行的“纽兰纳克”、“新协和村”的试验虽然未获成功,但他的实践与思想却对管理学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四、管理学的产生与形成1、美国出现“管理运动”的必然性及其意义1)“管理运动”(主要部分是科学管理)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一个过程,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大体上有四五十年的时间。
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的工业革命时期。
在这个时期,快速的工业化和大规模的生产需要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方法。
以下是管理理论发展的主要阶段和理论学派:1. 科学管理学派(1880-1920年)科学管理学派主要由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Taylor)和亨利·福尔德(Henry Ford)领导。
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的概念,主张通过研究工作流程和劳动者的工作方式,来提高工作效率。
而福尔德在汽车制造业中应用了流水线生产方式,实现了大规模生产和效益最大化。
2. 行为科学学派(1920-1940年)行为科学学派主要由埃尔顿·梅约(Elton Mayo)和马斯洛(Abraham Maslow)等人推动。
梅约进行了著名的霍桑试验,发现工人的行为受到社会关系、团队合作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从而引发了人性化管理的观念。
而马斯洛则提出了人类需要层次理论,强调满足员工的尊重和成长需求。
3. 管理学综合理论(1950-1980年)在这期间,管理理论逐渐向综合化发展,将各种学派的观点进行整合。
赫尔佐克(Chris Argyris)和托姆森(Alfred Chandler)提出了管理过程的概念,将管理看作是决策、组织、领导和控制的一系列过程。
杜鲁门(Mary Parker Follett)强调了合作和互惠的管理原则,强调员工参与和合作的重要性。
4. 管理创新理论(1980年至今)管理创新理论是在信息技术和全球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该理论关注企业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如何进行创新和适应。
针对这一需求,贝里尔曼(Peter Drucker)提出了“创新和营销”的概念,强调企业应该从顾客的需求出发进行创新。
哈默尔(Gary Hamel)则提出了“未来管理”的理念,提倡组织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技术。
总结起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科学管理学派、行为科学学派、管理学综合理论和管理创新理论。
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的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始于20世纪初,相继出现了著名的吴传璋学派、沈安发
学派和冯锡联学派等新兴理论,形成了中国管理学的第一个时期。
这些理论主要研究并宣
扬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现象,强调人文理念和社会定位,形成了中国特色管理学理论。
20世纪30年代,西方管理学理论开始介入中国,中国管理学开始向科学化方向发展,这
一时期被称为中国管理学第二个时期。
在20世纪后半段,在苏联共产主义新经济管理观的影响下,中国管理学进入了第三
个时期,由剩余原则主导的管理学向基于科学的现代管理学发展,行政科学的发展也得到
了促进,中国的管理思想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1978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吸引了西方多元文化的冲击,西方管理学理论也随之受到了广泛应用。
由此,中国管理学进入了
第四个时期,具有中西方兼容特色的实用管理学正发展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管理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被称为第五个时期。
在此期间,中国管理学得到了迅速发展,与国际管理学的四大流派相融合,并结合社会变革的实际,积极思考和解决中国特有的社会管理问题,使中国管理学更加现代化、更加国际化。
20世纪以来,中国管理学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发展体系,对实现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辐射到国际上起到了广泛的影响。
因此,中国管理学
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其发展方向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一是加强和完善与社会现实相
关的管理理论研究;二是参与国际管理学的学术交流;三是开展国际科学文化的学术交流;四是凝练构建中国特有的管理学理论体系;五是全面推进中国管理学的融入和发展。
管理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PART 05
经验主义管理学派
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
总结词
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的管理方法,强调将组织的整体目标 分解为具体的、可衡量的子目标,并分配给各个部门和个人,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
学习型组织
要点一
学习型组织概述
学习型组织是指能够不断适应环境变 化、持续学习和创新的企业组织。学 习型组织强调个人与组织的共同成长 ,通过不断学习和创新来提高组织的 竞争力和适应性。
要点二
学习型组织的特点
学习型组织具有开放性和适应性、鼓 励创新和变革、注重团队学习和知识 共享、建立共同愿景和目标等特征。 这些特点使得学习型组织能够更好地 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挑战,提高组 织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2023 WORK SUMMARY
管理学派的形成与发 展
REPORTING
目录
• 管理学派概述 • 古典管理学派 • 行为科学管理学派 • 管理科学学派 • 经验主义管理学派 • 当代管理学派的发展趋势
PART 01
管理学派概述
管理学派的定义
1
管理学派是指具有独特的管理思想、理论和方法 ,并形成系统化、体系化的管理理论流派。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总结词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基本的生理需求到自我实现的需求 。
详细描述
马斯洛认为,人们的行为动机是基于满足某种需求,这些需求按照层次顺序排列。最基 本的需求是生理需求,如食物、水、睡眠等,满足了这些需求后,人们会追求安全需求 ,如安全、稳定的环境。然后是社交需求,如友情、爱情等,之后是尊重需求,如自尊
管理理论形成和发展
目录
• 管理理论的形成 • 管理理论的发展 • 管理理论的现代演变 • 管理理论的未来趋势 • 管理理论的应用与实践
01 管理理论的形成
早期的管理思想
经验管理
依赖于管理者个人经验进行决策和组织活动,缺 乏科学依据。
家长制管理
以家长权威为基础,强调统一指挥和层级关系。
工业革命的影响
管理理论在政府机构中的应用
公共政策管理
政府机构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以实现社会目标。这包括政策分析、 制定、实施和评估等过程。
公共服务管理
政府机构提供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管理理论在 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涉及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政府机构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公务员的工作效率和满意 度,促进公共服务的提供。
管理理论在企业中的应用
战略管理
企业通过制定和实施战略,以实现长期发展 目标。战略管理涉及市场分析、竞争环境、 资源和能力等方面的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包括招聘、培训、 绩效评估和激励措施等,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 意度。
项目管理
企业通过项目管理方法,对项目进行计划、 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确保项目按时完 成并达到预期目标。
人才管理创新
在数字化时代,人才管理面临新 的挑战和机遇,管理理论将注重 人才的创新思维、数字化技能和 跨界整合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全球化背景下的管理挑战
跨文化沟通与合作
应对国际风险
全球化背景下,管理面临跨文化沟通 与合作的挑战,要求管理者具备跨文 化意识和沟通能力,以实现有效的跨 文化合作和协同发展。
销方面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THANKS FOR WATCHING
详尽介绍 管理学的发展及流派
现代管理理论是在科学管理理论、人际关系学说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了现代科学技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不断创新而形成的管理学派。与前两个阶段相比这一阶段学派林立,新的管理理论和思想方法不断涌现,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美国已故的管理学大家哈罗德·孔茨将这种管理学理论混乱的现象称作“管理理论丛林”,他将这些管理理论归纳为11个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经验主义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管理科学步入一个发展、创新、分化、综合并存的时期。这里仅对几个重要的学派加以评述。
(三)经验学派
该学派的观点认为,有关企业管理的科学应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以大企业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然后加以概括和理论化,而后向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实际的建议。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彼德·德鲁克,纽约大学教授和欧内斯持·戴尔。
(四)社会合作系统学派
该学派的创始人是美国的切斯特·巴纳德。由于他在研究组织的性质和理论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代表作《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被人维祟为美国管理文献中的经典。其主要观点有:什么是组织,组织就是一个协作系统,组织系统是协作系统的核心。只有把组织的要求与组织内成员的要求结合起来,组织的发展才具有生命力。巴纳德开创的组织管理理论研究揭示了管理过程的基本原理,经西蒙、马奇等人的进一步发展,形成管理领域的组织管理流派。
如果说19世纪是工业世纪,那么20世纪应该作为管理世纪载入史册。尽管管理思想的萌芽甚至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起源,但是管理真正作为一门系统系的科学被认识、研究并开始指导管理实践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管理之父美国人泰罗开始使用秒表研究如何提高工作效率,而法国人法约尔一直在思考组织管理活动的普遍性和独立的规律,这标志着传统管理学的诞生。此后管理学的发展一发不可收拾,先后涌现了很多的管理思想巨匠,梅奥、巴纳德、孔茨、德鲁克等,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管理学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庞大知识体系和学科分支的复杂学科,在人类文明进程和知识宝库中占有了重要地位。回顾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管理阶段也称古典管理阶段,第二个阶段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到五六十年代的人际关系学说阶段,第三个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现代管理阶段。
管理学发展史的几个阶段
管理学发展史的几个阶段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就表现为集体的协作劳动形式,有集体协作劳动的地方就有管理活动,随之形成各种管理思想。
应该说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与人类社会一样历史久远。
作为管理理论的管理学的形成则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六个阶段:一、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是指20世纪初泰勒科学管理理论出现到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理论出现前这一阶段;二、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阶段是指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阶段,主要指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发展;三、管理理论丛林是指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阶段形成了各种管理理论学派,全面性、系统性和精确性等是该阶段管理理论的特点;四、战略管理阶段是指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外部环境和市场的剧烈变化,要求企业进行长远思考以便求得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考虑外部变化并制定战略是战略管理的特点;五、全面质量管理阶段是指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企业的竞争力受到世界瞩目,由此日本企业所推行的管理模式——全面质量管理在世界范围得到推广和学习,1987年由国际标准化组织首次颁布的ISO 9000系列标准为企业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提供了实施指南,2000年修改颁布的ISO 9000系列标准提出了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应该遵循的八项原则;六、学习型组织理论阶段是指20世纪90 年代以后,适应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要求的管理理论——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为代表的管理理论出现了,并形成了许多有效的理论和方法,如卓越绩效模式、六西格玛(6))、业务流程再造(BPR)、标杆超越法(benchmarking)等。
从管理理论百年发展历史来看,质量管理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进入了全面质量管理阶段,而全面质量管理也成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90年代以后的理论和方法,如卓越绩效模式、六西格玛管理、业务流程再造、标杆超越法等都可以看成是全面质量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和延伸。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和进步,有关人的认识和假设也有了相应的变化,从最初古典管理理论的经济人假设,到人际关系学说的社会人假设,以及后来的“复杂人”和“自我实现人”的假设等。
管理学理论形成和发展综述
管理学理论形成和发展综述本文把管理学理论的形成分为传统管理、理论形成、现代管理理论、后现代管理理论四个阶段,论述了管理学理论的历史溯源,并对管理学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指出了管理学在概念引进、理论探讨和应用研究方面的进展。
关键词:管理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后现代管理理论管理理论丛林管理学理论的传统管理阶段一般来说,管理学形成之前可分成两个阶段:早期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阶段和管理理论产生的萌芽阶段。
这个阶段突出特点是经验型管理。
从人类社会产生到18世纪,人类为了谋求生存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管理活动和管理的实践,但是人们仅凭经验去管理,尚未对经验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没有形成科学的管理理论。
18世纪到19世纪的工业革命使以机器为主的现代意义上的工厂成为现实,工厂以及公司的管理越来越突出,管理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多地被涉及,管理学开始逐步形成。
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
亚当·斯密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派创始人之一,代表作是《国富论》。
他发现分工可以使劳动者从事某种专项操作,便于提高技术熟练程度,有利于推动生产工具的改革和技术进步,从而提出了分工理论。
大卫·李嘉图是英国资产阶级金融家,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者和完成者,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在资产阶级经济学界有深远的影响。
管理学理论形成阶段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学者更侧重于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等方面研究企业的效率问题,对人的心理因素考虑很少或根本不去考虑。
其间,在美国、法国、德国分别活跃着具有奠基人地位的管理大师,即科学管理之父泰罗、管理理论之父法约尔以及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企业管理从经验型走向科学化。
泰罗重点研究在工厂管理中如何提高效率,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科学管理的关键在于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以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与标准化,其代表作是《科学管理原理》。
管理学发展史
管理学发展史一、管理学的起源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和管理的学科,它以提高组织效率、提升管理水平为目标,对组织管理进行系统研究和理论探讨。
管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当时的统治者需要管理庞大的国家和人民,因此出现了一些管理理论和实践。
但是,真正的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20世纪才开始形成的。
二、科学管理时期20世纪初,管理学进入了科学管理时期。
弗雷德里克·泰勒是科学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科学管理的基本原则。
科学管理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来管理组织,提高劳动效率。
泰勒强调科学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管理原则,如分工、高效率和奖励机制等。
他的理论对工业革命的推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人文关怀时期科学管理的方法虽然在提高效率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忽视了人性因素。
20世纪20年代,人文关怀时期的管理学兴起。
埃尔顿·梅奥是人文关怀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研究表明,员工的满意度和工作表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人文关怀时期注重关注员工的需求和情感,提倡人性化管理,通过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来提高组织绩效。
四、行为科学时期20世纪50年代,行为科学时期的管理学开始兴起。
行为科学时期的管理学主要关注员工的行为和动机,试图解释员工行为背后的原因。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包括道格拉斯·麦克格雷戈和亨利·门西尔。
他们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认为员工的动机可以分为外部激励和内部激励两种。
行为科学时期的管理学为组织提供了更深入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五、系统理论时期20世纪60年代,管理学进入了系统理论时期。
系统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作用而形成。
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管理学开始关注组织内部的协调和整合问题。
彼得·德鲁克是系统理论时期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管理学的五个基本功能:规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协调。
六、现代管理学20世纪70年代以后,现代管理学开始兴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者是职业化的专 家,不是所有者
工作分解为简单的、程序 化和清晰定义的任务
劳动分工
按等级组织职位 具有明确的命令链
职业生涯导向
非个人的
规则和控制的一致应 用,而不因人而异
官僚行政组织 应具有
正式的规则 和法规
成文的制度和标准 的运作程序
权威等级
正式的甄选
根据技术资格为职 位甄选人员
❖ “理想的”? ❖ 核心:通过职务或职位来管理
权变 理论 学派
代表人物
彼得·德鲁克 P.F. Drucker 戴尔E. Dale
莫尔斯 Morse, 洛尔施 Lorsch
威廉·大内
著作
主要思想
1)管理只同特定的组织有关,其能 《伟大的 力、技巧、经验不能移植。 组 1《 管 199有织 理6606效者 者年 年》 》的, ,2“ 局 利)生 部 益管产 之 ,理统 和 并者一 ; 从的体 统 事任” 筹 决务, 考 策在使虑和于整长采:体期取创生利行造产益动一力与。个大目于前
(二)主要观点
❖ 1.企业中的员工是“社会人”, 而不是“经济人”;
❖ 2.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 ❖ 3.提高士气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
(三)评析
❖ 1.贡献 以“人”为中心
▪ 2.局限性 不太科学,观点有些过于片面
二、行为科学理论
(一)马斯洛(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
自我实现需要 尊重需要 社交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二)其他贡献者及其学说
❖ 1.奥尔德弗的生存-关系-成长理论 (ERG, Existence-Relatedness-Growth)
❖ 2.麦克莱兰的成就-权利-社交理论 ❖ 3.麦克雷戈的X-Y理论 ❖ 4.威廉大内的Z理论 ❖ 5.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2.4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及其特点
古典管理 理论阶段
大型企业
工人(a)
5
85
---
---
5
5
100
工长(b)
15
60
5
---
10
10
100
车间主任(c)
25
45
5
---
10
15
100
分厂长(d)
30
30
5
5
10
20
100
部门领导(e)
35
30
10
5
10
10
100
经理(f)
40
15
15
10
10
10
100
联合企业总经理(g) 50
10
10
10
10
10
100
(三)对“泰罗制”的评析
列宁的评析
“资本主义在这方面的最新发明—泰 罗制,也同资本主义其他一切进步的东 西一样,有两方面,一是资产阶级剥削 的最巧妙的残酷手段,另一方面是一系 列的最丰富的科学成就。”
“我们无论如何都要采用......社会 主义实现的如何,取决于与其结合的好 坏......应该研究和传授泰罗制,有系统 地试行并使之适应下来。”
高
主要负责人(决策)
中 行政管理人员(执行上级决策)
低 一般工作人员(做实际工作)
❖ 评价:
1.后世组织设计的重要力量依据 2.组织官僚主义、人员冗余的原因之一
小结
泰罗 科学管理 个体效率
古典管理理论 经济人假设 法约尔 一般管理 企业组织效率
韦伯 科层制 社会组织效率
▪1.“三大支柱”
效率最大化目标 ▪2.科学替代经验, ▪3.管理学是一门科学
Chapter 2 管理理论及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掌握管理学产生的客观基础,管理学形
成和发展中各学派的管理想及理论。要求学生
必须用全面和历史的观点去考察分析,为创建
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提供借鉴。
〔内容要点〕1.早期管理活动和管理思想 2.现代管理思想的萌芽
3.管理学的形成(泰罗、法约尔、韦伯的管理理论)
现代管理 理论阶段
行为科学 理论阶段
一、现代管理理论(流派)
流 代表 派 人物
社会 系统 学派
切斯特·巴 纳德
Chester I. Barnard
著作
主要思想
《经理人 员的职 能》, 1938年
1)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
2)协作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共同目标、 协作意愿、信息联系。
3)经理人员的职能是:建立信息沟通系 统;规定共同目标;从组织成员获取必 要之服务。
❖ 1.二重性
❖ 2.贡献
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 为现代管理理论奠定了基础; 为管理方法的研究作了示范。
❖ 3.局限性
“经济人”假设; 过分重视技术因素,不重视人群社会因素; 研究范围较小,内容较窄。
三、法约尔(Fayol)的一般管理理论
★生平简介: 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 1841-1925),法国人,
3)目标管理。
《超Y理
论》, 1)组织管理应根据内外条件随机应 1970年 变,没有一成不变的普适的管理方法。
《Z理论》 2)管理技术与方法同内外环境因素之间
存在函数关系。
现代管理理论(流派)(续)
流 派
管理 科学 学派
代表人 物
伯法 E.S.Buffa
著作
主要思想
1)假设:组织成员是“经济人”,组
❖ 案例
返回
§2.2 管理学的形成
一、科学管理理论
(一)泰罗(Frederick Winslow Taylor)的科学管理理论 ★生平简介: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 ·泰罗(Frederick Winslow Taylor, 1856~1915),美国人,工程师,生日: 1856/20/3
1878 费城米德维尔钢铁厂 1884 业余学习机械工程学士学位.任总工. 1890~1893 制造业投资公司总经理 1898~1900伯利恒钢铁公司顾问 科学管理之父 1903~1914 哈佛大学 1910 东部铁路公司 ★主要学术贡献:19《11计年件10工月资~制19》12、年《2车月间国管会理听》证、会《科学管理原理》
走进管理 【详见案例2.1】
联合邮包服务公司的科学管理
❖ 联合邮包服务公司(UPS)雇佣了15万员工,平均 每天将900万个包裹发送到美国各地和180个国家。 为了实现他们的宗旨,“在邮运业中办理最快捷的 运送”,UPS的管理当局系统地培训他们的员工, 使他们以尽可能高的效率从事工作。让我们以送货 司机的工作为例,介绍一下他们的管理风格。
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实验, 目的是研究企业中物质条件与工人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试图通过改善工作条件与环境,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 径。
➢ 1924-1932年 ➢ 四阶段
第一阶段:照明试验
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工人小组试验
第三阶段:大规模访问交谈试验
第四阶段:接线板工作小组试验
4.行为科学理论
5.现代管理理论丛林及其发展
〔学习重点〕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2.法约尔的管理职能与管理原则
3.行为科学理论
4.管理主流学派及其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学习难点〕国内外管理思想和理论的评价
§2.1 管理学的产生
一、管理学发展史
管理活动、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三阶段的相互关系
二、中国古代管理思想选粹
……
三、现代管理思想的萌芽
▪1.亚当·斯密(Adam Smith) 分工效益论
▪2.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 Babbage) 专业化
▪3.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 ) 人事管理
▪4.瓦特(Watt )的管理实践 ▪5.亨利·普尔(Henry V. Poor )的管理原则
走进管理
著名社会学家,生日1864/21/4 1883 施特拉斯堡大学 1892 柏林大学副教授 1902 海德堡大学任教 1904—1920 著作涉及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
宗教学、法学、哲学
组织理论之父
★主要学术贡献: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 《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理论》,提出理想行政组织 体系理论
(一)理想的官僚行政组织(bureaucracy
▪ 1. 泰罗的主要实验
➢ 秒表测时 ➢搬运生铁实验 ➢铁锹实验 ➢高速钢实验
❖ 2.泰罗制的基本内容
•(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科学地挑选和培训工人 •(3)标准化原理(工时研究与标准化) •(4)实行刺激性的差别计件工资制
•(5)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在于一场 “精神革命”
目的是提高效率
§2.3 行为科学理论
一、 人际关系学说
(一)梅奥及霍桑试验
▪1. 乔治·埃尔顿·梅奥
(George · Elton · Mayo, 1880~1949),原籍澳大利亚的美国行为 科学家,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
主要代表作:
1933 《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
2. 霍桑实验 (Hawthorne Experiment)
•(13)首创精神(Initiative); •(14)人员的团结(Esprit de corps).
(二)评析
▪1.贡献 •系统性、理论性更强; •五大职能分析合理; •一般性; •14条原则有启示。
▪2.局限性 •原则缺乏弹性,僵硬,不具体。
四、韦伯(Web)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生平简介: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 1864-1920)德国人,
学派 彼得斯和沃特曼《追求卓
(Peters, 越》 Waterman) (1982)
(Systems)、风格(Style)、员工(Staff)、 技能(Skills)、战略(Strategy)、共同价值 观(Shared Valu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