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试验-培养基的制备
实验一 培养基的制备消毒灭菌

(2) 装放待灭菌物品:将已包扎好的物品放入内桶。盖上锅盖,以两
两对称方式同时旋紧螺栓,勿使漏气。
(3) 加热排气:接通热源,同时打开排气阀,待见有大量水汽排出时,
维持3---5min,锅内空气排尽,关上排气阀。另外一种排气方法:先将排气 阀关闭,待加热升温内压达到5磅时再打开排气阀,等到压力表指针回到零, 关闭排气阀。
培养基的作用:微生物分离、培养、增殖、保藏及鉴定。
培养基配制原则
◆ ◆ ◆ ◆ ◆ ◆ ◆
选择适宜的营养物质 营养物质浓度及配比合适 控制pH条件 控制氧化还原电位
原料来源的选择
根据培养目的不同调配
灭菌处理
2 消毒和灭菌的原理
★ 消毒与灭菌是确保 微生物纯培养 (由一个菌体
生长繁殖的群体)的最基本的实验技术。
高 压 蒸 汽 灭 菌 锅
a 方法:一般121℃(1kg/cm2或15磅/英寸2) 20-30min。 b 适用:耐高温物品如培养基,无菌水,培养皿。 c 注意事项:灭菌开始排净冷空气;
灭菌终了,自然缓慢降压回零;
灭菌结束,趁热取出物品。
三 实验操作步骤
分组操作:分6组,5人1组。
◆ ◆ ◆
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第1~2组做,每组600ml) 马铃薯糖琼脂培养基(第3~4组做,400ml) 高氏1号培养基(第5~6组做,200ml)
每组需要做的其它工作
(1)每组包1ml吸管5支(塞棉花)(示范) 。 (2)每组包培养皿2包(每包6个) (示范)。 (3)每组装9ml无菌水5管。 (4)每组装20ml无菌水2瓶(50ml三角瓶,内有玻璃珠)。
(5)装锅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
(1) 灭菌前的准备:将高压蒸汽灭菌锅的内桶取出,向外锅内加入适
微生物学实验-1培养基的制备与高压蒸汽灭菌

2. 放回内层锅,并装入待灭菌物品。 放回内层锅,并装入待灭菌物品。
3. 加盖,并将盖上的排气软管插入内层锅的 加盖, 排气槽内。 排气槽内。再以两两对称的方式同时旋紧相 对的两个螺 栓。
4. 通电加热,待冷空气完全排尽后,关上排气 通电加热,待冷空气完全排尽后, 阀。当锅内压力升到所需压力时,控制热源,维 当锅内压力升到所需压力时,控制热源, 持压力至所需时间。本实验用 持压力至所需时间。本实验用0.1Mpa,121.5℃, , ℃ 20min灭菌。 灭菌。 灭菌 5. 灭菌所需的时间到后,关闭电源,让灭菌锅 灭菌所需的时间到后,关闭电源, 内温度自然下降,当压力表降至“ 时 内温度自然下降,当压力表降至“0”时,打开排 气阀,旋松螺栓,打开盖子,取出灭菌物品。 气阀,旋松螺栓,打开盖子,取出灭菌物品。 6. 将取出的灭菌培养基放入 ℃温箱培养 将取出的灭菌培养基放入37℃温箱培养24h, , 经检查若无杂菌生长,即可待用。 经检查若无杂菌生长,即可待用。
6. 加塞 在试管口或三角烧瓶口上塞上棉塞,以 在试管口或三角烧瓶口上塞上棉塞, 阻止外界微生物进人培养基内而造成污染, 阻止外界微生物进人培养基内而造成污染,并保 证有良好的通气性能。 证有良好的通气性能。 7. 包扎 在棉塞外包一层牛皮纸,以防止灭菌时 在棉塞外包一层牛皮纸, 冷凝水润湿棉塞,其外再用绳子扎好。 冷凝水润湿棉塞,其外再用绳子扎好。注明培养 基名称、组别、配制日期。 基名称、组别、配制日期。 8. 灭菌 将上述培养基以 0.103 MPa 121℃ , ℃ 20min高压蒸汽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
实验目的
了解高压蒸汽灭菌的基 本原理及应用范围。 本原理及应用范围。 学习高压蒸汽灭菌的操 作方法。 作方法。
细菌的接种与培养—培养基的制备(微生物检验课件)

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营养物质:蛋白胨、肉浸液及牛肉膏、糖类、血液、鸡蛋与动物血清、无机盐、 生长因子
水分 凝固物质:琼脂、明胶、卵白 抑制剂:常用的有胆盐、煌绿等抑制革兰阳性菌生长;亚碲酸盐、四硫磺酸盐
及多种抗生素等 指示剂:为了观察细菌是否利用分解糖类、氨基酸等物质,常在某些培养基中
培养基的制备程序
制备程序:调配、溶化、矫正pH、过滤澄清、分装、灭菌、鉴定7个主要步骤 分装量:琼脂斜面分装量约为试管容量的1/4,斜面长度约为试管长度的2/3;液
体培养基和半固体培养基为试管长度的1/3;琼脂平板平皿内径为9cm,倾注培 养基13-15ml,若内径为7cm,倾注培养基7-8ml 灭菌:高压蒸汽灭菌法最常用
原料称量
加热溶化
pH矫正
水
酚红 指示剂
培养基
培养基
比色管
目视
pH矫正
蒸 待馏 测水 管
标培 准养 比基 色
管
过酸
蒸 待 测馏 水 管
标准比培养基 色
管
相同
蒸 待馏 测水 管
标培 准养 比基 色
管
过碱
培养基分装
培养基的包扎
培养基的包扎
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有哪些? 叙述培养基的制备程序。 简述培养基的种类及用途。
加入一定种类的指示剂,如酚红、溴甲酚紫、增菌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 厌氧培养基
按物理性状分类 • 液体培养基 • 固体培养基 • 半固体培养基
基础培养基
基础培养基
含有基础生长所需的基本营养成分,最 常用的是肉浸液,俗称肉汤,主要成分 含牛肉浸液和蛋白胨。
生长繁殖方式:无性繁殖方式,即二分裂。 生长繁殖速度:多数细菌分裂一代需20~30min。结核分枝杆菌需
微生物实验实验一 微生物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实验一微生物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一、培养基(medium)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
任何培养基中均需含有微生物所必需的能源、碳源、氮源、矿质元素、水和生长因素,但不同营养类型、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营养元素的要求又有很大差异。
目前已使用的各种培养基都是前人经过反复实践,比较设计的成果。
二、培养基的基本成分●能源、碳源:自养微生物以二氧化碳为碳源,光或无机物为能源,在无机物组成的培养基中生长。
例如化能自养型的氧化硫杆菌培养基中,加入粉末状硫为能源,以空气中的CO2为碳源。
异养微生物以有机物为碳源和能源,培养基中常需加入葡萄糖、蔗糖或麦芽糖、乳糖等单糖或双糖,有的可利用淀粉、纤维素等多糖,或利用动物组织中的糖类。
例如培养细菌常用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其中牛肉膏即为主要碳源和能源。
●氮源:自养微生物以含氮无机物铵盐、硝酸盐等为氮素营养,例如氧化硫杆菌以(NH4)2SO4为氮源;异养微生物以无机物铵盐、硝酸盐或含氮有机物为氮源。
自生固氮菌利用空气中的N2为氮素营养,其培养基中无须加入氮源,称为无氮培养基。
●矿质元素、生长因子:微生物生长繁殖需要P、K、Na、S、Mg、Ca等主要矿质元素以及Fe、Cu等微量元素,因此培养基中常加入K2HPO4、KH2PO4、MgSO4、NaCl、KCl、FeSO4等无机盐类;生长因子主要是调节微生物代谢活动的B族维生素,常由酵母膏、肝浸出液等提供。
许多天然成分的原料如牛肉膏、麦芽汁、玉米粉、豆芽汁等,含有各种无机元素和生长因子,不需另外添加。
三、培养基的类型根据原料来源不同,可将培养基分为合成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与天然培养基。
●合成培养基:由化学成分已知的有机物和无机物配制而成。
成分精确,重复性强。
但营养局限,微生物生长缓慢。
适用于菌种分离、选育、遗传分析及生物测定等。
如培养放线菌的高氏培养基、培养霉菌的察氏培养基以及各种化能自养菌培养基等。
●半合成培养基:由某些天然物质与少量已知成分的化学物质配制而成。
培养基的制备

4)应用:为最常用的灭菌力法, 一般以 101.33kPa(121.3℃)处理15~20min,可 达到对物品进行灭菌的目的。凡耐高温和 潮湿的物品,如常用培养基、生理盐水、 衣服、纱布、玻璃器材等都可用本法灭菌。
【注意事项】
1.待灭菌的物品放置不宜过紧。 2.必须将冷空气充分排除,否则锅内温 度达不到规定温度,影响灭茵效果。 3.灭菌完毕后,不可放气减压,否则瓶 内液体会剧烈沸腾,冲掉瓶塞而外溢甚 至导致容器爆裂。需待灭菌器内压力降 至于大气压相等点才可开盖。 4.装培养基的试管或瓶子的棉塞上,应 包油纸或牛皮纸,以防冷凝水入内。
100ml蒸馏水,加热溶解后调节pH7.4-7.6,分装于试管
(分装量为试管的1/4~1/3) , 121℃高压灭菌15-20min。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注意事项】
1. 灭菌时间和温度要严格控制。 2. 倾注培养基时,切勿将皿盖全部开启,以免空气 中尘埃及细菌等微生物的落入。倾注血琼脂时, 由于加血时琼脂表面容易产生气泡,倾注时应适 时转动锥形瓶,使气泡附于瓶壁,以减少血平板 表面的气泡。 3. 制备好的培养基应注明名称、制作日期,如琼脂 平板应将底(带培养基的平皿)在上,盖在下;用 牛皮纸包裹或装于保鲜袋内,以减少水分蒸发。 液体培养基应直立放置。制作好的培养基应存放 于冷暗处或4℃冰箱。
【方法】
一、常用培养基的制备
1.牛肉膏汤 0.3%牛肉浸膏+1%蛋白胨+0.5%NaCl +100ml蒸馏水,加热溶解后调
节pH7.4-7.6,分装于试管(分装量为试管的1/4~1/3),121℃高压灭菌
15-20min。 2. 普通琼脂平板
0.3%牛肉浸膏+1%蛋白胨+0.5%NaCl + 2%琼脂粉+ 100ml蒸馏水,加 热溶解后调节pH7.4-7.6,121℃高压灭菌15-20min,冷却50 ℃,倒平 板(13-15ml)。
微生物实验

实验一、培养基的制备和消毒灭菌培养基的配制1.培养基:人工配制的供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所需的营养基质。
2.培养基的配制原则(1)目的明确:不同微生物所需营养基质不同,配制培养基的目的也有不同。
(2)营养协调:营养成分的比例和浓度要适当。
(3)理化适宜:渗透压、pH和氧化还原电位。
(4)经济节约。
实验步骤---斜面培养基的制备和灭菌计算→称量→加热溶化→调pH →过滤(可省略)→分装→加塞(附棉塞制作)→包扎(皮筋或绳子)→灭菌→摆斜面→无菌检查。
1.称量按照配方,准确称量各成份放于烧杯中。
对于不是粉状药品(如牛肉膏),应用烧杯和玻璃棒称量。
2.配制(1)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使其溶解(可加热助溶)。
(2)如果配制固体培养基,在琼脂熔化时,需不断搅拌,并控制火力不要使培养基溢出或烧焦。
一般要求琼脂沸腾3次,完全熔化后,补足所失水分。
3.调节pH值培养基溶解后,用pH试纸测pH,然后根据要求加酸或碱(一般用1M HCl和1M NaOH),要缓慢少量且多加搅拌。
培养基配方为自然pH时,不用调节。
4.过滤用滤纸或多层纱布,无特殊要求时可省去。
5.分装(1)将培养基分装入试管内或三角瓶内,管(瓶)口塞上棉塞。
固体培养基要趁热装。
(2)分装量①斜面:装量为管长的1/5。
②液体培养基:装量为管长的1/4。
③半固体培养基:装载量为管长的1/3。
(3)注意分装时要避免培养基粘染管(瓶)口,引起污染。
6.灭菌塞棉塞,包扎,灭菌。
培养基做完后,要求在2-4小时内灭菌,否则会被污染。
7.摆斜面灭菌完毕,冷却到60℃左右再摆斜面,以免产生过多冷凝水。
配制培养基时注意事项1.称量要准确,取药品的角匙不能混用。
2.加热融化时要不断搅拌,以免糊底和溢出,(每加热30s关掉电源,开盖看一次)。
3.蛋白胨极易吸湿,称取时动作要迅速。
5.节约药品。
实验二细菌的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革兰氏染色法的基本步骤是:先用初染剂结晶紫进行初染,再用碘液媒染,然后用乙醇(或丙酮)脱色,最后用复染剂(如番红)复染。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

链霉菌形态观察
放线菌的孢子丝描绘图
孢子形状的观察(印片法): 3、孢子形状的观察(印片法): 取一盖片,轻轻放在菌落表面按压一下, 取一盖片,轻轻放在菌落表面按压一下,使 孢子贴附在盖片上, 孢子贴附在盖片上,然后在载片上加一小滴 0.1%美蓝染液(或加一滴水),将盖片带有孢 0.1%美蓝染液(或加一滴水),将盖片带有孢 美蓝染液 ), 子的面向下,盖在染液上, 子的面向下,盖在染液上,用吸水纸吸去多余 的染液, 的染液,在高倍镜或油镜下观察孢子形状以及 断裂方式。 断裂方式。
3.穿刺接种: 3.穿刺接种: 穿刺接种 用接种针挑取菌种后, 用接种针挑取菌种后,插入深层固体培养基 ,(不要刺到底部),再沿原路拔出 不要刺到底部),再沿原路拔出, 内,(不要刺到底部),再沿原路拔出,此法 用于厌气性细菌接种、检查细菌的运动能力。 用于厌气性细菌接种、检查细菌的运动能力。 4.平板接种: 4.平板接种: 平板接种 将菌种接至培养皿的方法, 将菌种接至培养皿的方法,平板接种的目的 是观察菌落形态、分离纯化菌种, 是观察菌落形态、分离纯化菌种,活菌计数以 及在平板上进行各种试验时采用的一种接种方 可分为下面几种: 法,可分为下面几种:
实验二
消毒与灭菌
一、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了解消毒和灭菌的原理,掌握各种灭菌 了解消毒和灭菌的原理, 方法的操作步骤。 方法的操作步骤。 二、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 1.干热灭菌法 . 2.高压蒸汽灭菌 . 3.紫外线灭菌法 .
三、实验步骤 干热灭菌法 (一)干热灭菌法 1、原理 、 利用高温使微生物细胞内的蛋白质凝固变性 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所需温度(160-170℃),时间长 所需温度 ℃ ,时间长(1-2h)。 。 干热灭菌温度不能超过180℃,否则,包 注:干热灭菌温度不能超过 ℃ 否则, 器皿的纸或棉塞就会烧焦,甚至引起燃烧。 器皿的纸或棉塞就会烧焦,甚至引起燃烧。 2、步骤 、
微生物培养基配制实验报告(共5篇)

微生物培养基配制实验报告(共5篇) 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实验报告(详细)一、实验题目: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二、实验目的:1、明确培养基的配置原则,掌握配置方法。
2、了解灭菌的原理,学习掌握灭菌器的使用方法。
三、实验器材:1、药品: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钠、水、琼脂。
2、仪器:三角瓶、培养皿、试管、线绳、棉花、烧杯、报纸、移液管、试管架、铁针、量筒。
四、实验原理:1、培养基的制备包括一下几种成分:(1)水分:主要成分。
(2)N源:包括无机氮和有机氮。
(3)C源:主要是含碳有机物、碳氢化合物等。
(4)无机盐:如NaCl、KH2PO4等。
微量元素:Cu、K、Mg、S、P、Zn。
有些还需要添加“生长因子”,通常是维生素类、某些氨基酸或核酸等。
2、培养基配置的原则根据不同的培养对象及培养目的,选用不同的培养基,但有机物总量不得超过15%,盐类一般不超过1%。
培养基有以下分类:按成分: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按状态: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按用途:基础培养基、营养培养基、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培养基配好后应立即灭菌,防止营养物质中的微生物富集。
3、灭菌:用理化手段杀灭一切微生物的营养体,包括芽孢和孢子,在实验中应对所有仪器、操作场所、药品及培养基灭菌或消毒。
(1)高压蒸汽灭菌:将物品放入封闭的加压灭菌器,加热使灭菌锅套间的水沸腾产生蒸汽,将冷空气排尽,压力上升,使水沸点变高,导致菌体蛋白质变性,一般0.1MPa、121℃、15~30min 可以彻底灭菌,本次实验灭菌20min。
若是含糖培养基,110℃、30min。
(2)干热灭菌:微生物细胞内蛋白质因高温而凝固变性。
因高温,所以含水量小,不利于蛋白质受热变性,所以温度高,时间长。
(3)紫外灭菌:诱导胸腺嘧啶二聚体形成抑制DNA复制。
(4)过滤除菌:实验室中用微孔滤膜(孔径一般为0.22μm)。
除病菌需更小。
五、实验步骤:1、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制备依次准确称取0.5g牛肉粉、1.0g蛋白胨、0.5gNaCl放入烧杯,加入100mL水,用玻璃棒搅匀溶解,移入三角瓶,并加入1.5g琼脂。
实验2-培养基的制备

实验二微生物培养基的制备一、目的要求1、巩固培养基的配制原理及培养基的理论知识2、掌握培养基制作的基本方法3、熟悉2种常用培养基的制作过程二、实验原理培养基是按照微生物生长发育的需要,用不同组分的营养物质调制而成的营养基质。
人工制备培养基的目的,在于给微生物创造一个良好的营养条件。
把一定的培养基放入一定的器皿中,就提供了人工繁殖微生物的环境和场所。
自然界中,微生物种类繁多,由于微生物具有不同的营养类型,对营养物质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加之实验和研究上的目的不同,所以培养基在组成原料上也各有差异。
但是,不同种类和不同组成的培养基中,均应含有满足微生物生长发育的水分、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素以及某些特需的微量元素等。
此外,培养基还应具有适宜的酸碱度(pH值)和一定缓冲能力及一定的氧化还原电位和合适的渗透压。
根据制备培养基对所选用的营养物质的来源,可将培养基分为天然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三类。
按照培养基的形态可将培养基分为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
根据培养基使用目的,可将培养基分为选择培养基、加富培养基及鉴别培养基等。
培养基的类型和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必须根据不同的微生物和不同的目的选择配制。
固化体培养基是在液体培养基中添加凝固剂制成的,常用的凝固剂有琼脂、明胶和硅酸钠,其中以琼脂最为常用,其主要成份为多糖类物质,性质较稳定,一般微生物不能分解,故用凝固剂而不致引起化学成份变化。
琼脂在95℃的热水中才开始融化,融化后的琼脂冷却到45℃才重新凝固。
因此用琼脂制成的固体培养基在一般微生物的培养温度范围内(25℃-37℃)不会融化而保持固体状态。
三、实验器材1、药品琼脂,1N NaOH溶液,1N HCl溶液,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和马铃薯蔗糖培养基的配方药品;2、材料具刻度1000毫升塘瓷盅,铝锅,天平,20×200mm试管,量筒,小烧杯,玻璃棒,骨匙,pH试纸,分装漏斗,试管盒,纱布,棉花,报纸,麻绳,标签。
培养基的制备实验报告

培养基的制备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制备培养基,培养微生物,观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了解培养基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原理,培养基是为了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而制备的一种特定的生长环境。
培养基的制备包括选择合适的基础成分、添加适当的营养物质和调节pH值等步骤。
实验步骤:1. 准备所需材料和设备,蒸馏水、琼脂、培养基粉、试管、培养皿、pH试纸、称量器等。
2. 精确称量培养基粉,并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中,搅拌均匀。
3. 将培养基溶液加热至沸腾,使琼脂完全溶解。
4. 调节培养基的pH值,使其达到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最适pH。
5. 将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待其凝固后,即可用于培养微生物。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制备的培养基,观察到微生物在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形成了典型的菌落。
通过不同培养基的制备,我们发现不同的微生物对培养基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有些微生物对酸性培养基更适应,有些对碱性培养基更适应。
因此,制备不同类型的培养基对于不同微生物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培养基的制备过程和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制备培养基是微生物学实验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培养基制备可以为微生物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有利于我们对微生物的研究和应用。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不同微生物对培养基的要求不同,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微生物的特性来选择合适的培养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培养基的制备方法,还加深了对微生物生长环境的理解,为今后的微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1. 李华. 微生物学实验教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 微生物学实验指导.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3. 培养基制备与应用.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微生物培养基的制备

微生物培养基的制备一、玻璃器皿的清洗在制备培养基的过程中,首先要使用一些玻璃器皿,如试管、三角瓶、培养皿、烧杯和吸管等。
这些器皿在使用前都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经过一定的处理,洗刷干净。
有的还要进行包装,经过灭菌等准备就绪后,才能使用。
1、新购的玻璃器皿除去包装沾染的污垢后,先用热肥皂水刷洗,流水冲净,再浸泡于1~2%的工业盐酸中数小时,使游离的碱性物质除去,再以流水冲净。
对容量较大的器皿,如大烧瓶、量筒等,洗净后注入浓盐酸少许,转动容器使其内部表面均沾有盐酸,数分钟后倾去盐酸,再以流水冲净,倒置于洗涤架上将水空干,即可使用。
2、用过的玻璃器皿凡确无病原菌或未被带菌物污染的器皿,使用后可随时冲洗,吸取过化学试剂的吸管,可先浸泡于清水中,待到一定数量后再集中进行清洗。
有可能被病原菌污染的器皿,必须经过适当消毒后,将污垢除去,用皂液洗刷,再用流水冲洗干净。
若用皂液未能洗净的器皿,可用洗液浸泡适当时间后再用清水洗净。
洗液的主要成份是重铬酸钾和浓流酸,其作用是将有机物氧化成可溶性物质,以便冲洗。
洗液有很强的腐蚀作用,使用时应特别小心,避免溅到衣服、身体和其他物品上。
二、培养基的类型在实验室中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累积代谢产物的任何营养基质,都叫做培养基(Media)。
由于各类微生物对营养的要求不同,培养目的和检测需要不同,因而培养基的种类很多。
我们可根据某种标准,将种类繁多的培养基划分为若干类型。
1、根据对培养基组成物质的化学成分是否完全了解来区分,可以将培养基分为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和半合成培养基。
1)天然培养基天然培养基是指利用各种动、植物或微生物的原料,其成分难以确切知道。
用作这种培养基的主要原料有:牛肉膏、麦芽汁、蛋白胨、酵母膏、玉米粉、麸皮、各种饼粉、马铃薯、牛奶、血清等。
用这些物质配成的培养基虽然不能确切知道它的化学成分,但一般来讲,营养是比较丰富的,微生物生长旺盛,而且来源广泛,配制方便,所以较为常用,尤其适合于配制实验室常用的培养基。
实验-培养基的制备和灭菌

原料称量 溶解 定容 调节pH (加琼脂熔化) (过滤澄清)
分装 塞棉塞、包装 灭菌
培养基的制备和灭菌
注意事项
1. 配制培养基前先算好需要量,杜绝浪费; 2. 原料称量中,快接近终点时,用左手轻轻拍打右手手
腕,将少量药品振落,以免过量; 3. 牛肉膏用玻璃棒称取; 4. 成分中如含有磷酸盐和钙盐应分开溶解,否则会产生
生胨培养基:(%)
➢ 牛肉膏 0.5
➢ 蛋白胨 1.0
➢ NaCl
0.5
➢ pH 7.2-7.4
每组:
肉汤蛋白胨培养基:100mL
肉汤固体斜面(琼脂 1.3%)—— 3支 1-4号
肉汤固体三角瓶(琼脂1.0%)——1瓶 80mL/250ml瓶
沙保固体三角瓶(琼脂1.8%)——1瓶
在同样的条件下,为什么湿热灭菌的效果 好于干热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后,为什么排气不能过猛? 为什么须待降到零磅才能打开锅盖取出物 件?
为什么配制好的培养基须立即灭菌?
培养基的制备和灭菌
培养基配方与实验安排
沙保培养基:(%) ➢ 葡萄糖 4.0 ➢ 蛋白胨 1.0 ➢ pH 5.4-5.8(自然)
干热灭菌 火焰灼烧:适用于接种环等金属用具 热空气灭菌 :160℃~170℃灭菌2h 射线灭菌:一般用于无菌室灭菌 湿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
培养基的制备和灭菌
实验步骤之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 灭菌条件:一般温度为121℃(压力1kg/cm2 )
下,维持15~30 min。 高压蒸汽灭菌原理是水的沸点随着压力的增加
培养基的制备和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注意事项
1. 灭菌完毕后,用排气阀排气不能太猛, 否则,压力骤降,导致锅内液体剧烈沸 腾,打湿棉塞,容易造成染菌;
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实验报告

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掌握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和灭菌技术,为后续微生物培养实验打下基础。
一、培养基的制备。
1.准备所需试剂和设备,蔗糖、蛋白胨、酵母提取物、琼脂、蒸馏水、培养皿、量筒、坩埚、移液器等。
2.称取适量蔗糖、蛋白胨、酵母提取物加入蒸馏水中,充分溶解后调节pH值至7.0。
3.加入适量琼脂,搅拌均匀。
4.分装至培养皿中,待凝固后进行灭菌处理。
二、培养基的灭菌。
1.将制备好的培养基装入培养皿中,封口。
2.将培养皿放入高压灭菌锅中,进行高压灭菌处理。
3.灭菌条件,121℃,压力为15psi,持续20分钟。
4.取出培养皿,放置在无菌工作台上待凉,避免细菌再次污染。
5.观察培养基表面是否有凝固不均匀或气泡,如有则说明灭菌不彻底,需重新处理。
三、实验结果。
1.经过灭菌处理的培养基表面平整,无气泡,无明显异物。
2.在无菌条件下打开培养皿,用无菌移液器移取适量微生物菌种接种于培养基表面。
3.将接种好的培养皿放入培养箱中,进行培养观察。
4.培养箱条件,温度控制在37℃,培养时间根据不同微生物而定。
四、实验结论。
本次实验通过制备培养基和灭菌处理,成功培养出微生物菌种,并观察到了微生物的生长情况。
培养基的制备和灭菌是微生物实验中非常重要的步骤,只有保证培养基的无菌,才能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
通过本次实验的学习,相信对于今后的微生物实验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五、实验注意事项。
1.在制备培养基时,需注意称取试剂的准确性和加入顺序。
2.灭菌处理时,要确保培养基充分接受高压蒸汽的灭菌作用。
3.实验操作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避免外界污染。
4.培养箱的温度和培养时间要根据不同微生物的生长特性进行调整。
六、实验延伸。
在今后的实验中,可以尝试不同种类的培养基制备和灭菌处理,观察其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进一步探索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和特性。
总之,培养基的制备和灭菌是微生物实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技能,才能进行准确可靠的微生物实验。
微生物培养基的制备实验报告

微生物培养基的制备实验报告
《微生物培养基的制备实验报告》
一、实验前准备
1、实验器材及试剂:镊子、移液管、玻片、烧杯、自配液、营养培养基、微生物。
2、开展实验前需要准备微生物样本,冰箱内温度需要维持在4~8摄氏度,确保实验室洁净无尘,洁净台面下需要使用75%酒精进行消毒。
二、培养基制备过程
1、将自配液(含氯仿、葡萄糖、碳水化合物和微量元素)与营养培养基(包含维生素、氨基酸、脂肪酸和胞外因子)加入烧杯中,按比例混合搅拌。
2、将混合液穿透0.45微米的超滤膜滤出,经抗原体和游离细菌滤除,消毒后的液体集中成培养基。
3、将微生物样本放入玻片中,用镊子均匀涂抹在玻片表面,再将其加入到烧杯中。
4、将混合液用移液管移到培养皿中,上面覆盖一层无菌纸,放入37摄氏度的培养箱中培养48小时,即可正常繁殖成熟。
三、实验观察结果
1、几乎99%的膜通量率被超滤膜滤出,液体清澈,污染较少,实验结果满意。
2、经过48小时的培养,微生物繁殖数量显著增加,可以观察到大量的微生物群落在培养基中,表明培养基中有较高的生物可用性。
3、细菌细胞及环境氢离子浓度在正常范围内,PH值稳定在7.2-7.3,表明培养基环境适宜微生物生长繁殖。
四、总结
以上实验证明,自配的微生物培养基可以有效的支持微生物的繁殖,环境条件稳定而有利于微生物生命活动,培养基污染率低,满足了培养表面的要求。
本实验为进一步在微生物培养基中开展实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研究微生物起到了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实验准备
1、培养基的配置:
(1)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1500ml
① 分装 7支×5 组试管,5~8ml/试管(18×180),占试 管的1/4~1/5 ; ② 剩余培养基分装至6个三角瓶中,200ml/三角瓶。 (2) PDA培养基:1000ml
①分装 7支×5组 试管,5~8ml/试管( 18×180),占试 管的1/4~1/5;
实验六、培养基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常用培养基配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 2、了解微生物学实验的准备工作 ,包括棉塞制作, 试管包扎,培养皿的包装等。 3、了解高压蒸汽灭菌的基本原理并掌握其具体操 作方法。
二、实验材料
1、牛肉膏 蛋白胨 NaCl 马铃薯 蔗糖 琼脂
1mol/L NaOH 1mol/L HCl等 2、试管 三角瓶 烧杯 量筒 天平 pH试纸 棉花 培养皿 高压蒸汽灭菌锅等
2、制作程序:
称量 溶化 调pH 过滤 分装 灭菌 检测使用
3、具体步骤
(1)称量:按培养基配方比例依次称取牛肉膏,蛋白胨, NaCl放入小铝锅中。(牛肉膏:3.0g 蛋白胨: 10.0g
NaCl:5.0g 自来水:1000mL 琼脂:15~20g)
注意:牛肉膏常用玻棒挑取,放在称量纸上,称量后直接放 入水中,稍微加热,牛肉膏便会与称量纸分离,然后立即取 出纸片。
(2)溶化:搪瓷杯量取1000mL水加热后倒入小铝锅中,
记下刻度,用玻璃棒搅动继续加热,将药品完成溶解后,
补充水到所需总体积。如果配制固体培养基,将称好的琼
脂放入已溶的药品中,再加热溶化,最后补足所损失的水 分。
(3)调pH:在未调pH前,先用精密pH试纸测量培养基
的原始pH,如果偏酸,用滴管向培养基中滴加入1mol/L
三、实验内容
(一)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制备
1、原理: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细菌 基本培养基,成分为牛肉膏,蛋白胨和NaCl,其中牛 肉膏为微生物提供碳源 、能源、磷酸盐和维生素,蛋 白胨主要提供氮源和维生素,而NaCl提供无机盐。在 配制固体培养基时还要加入一定量琼脂作凝固剂。多用 于培养基细菌 ,因此要用稀酸和稀碱将其pH调至中性 微碱性,以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
②剩余培养基分装至4个三角瓶中,200ml/三角瓶。
2、无菌水的制作: (1)取洁净250ml三角瓶5支,精确量取自来水
100ml,包扎,灭菌备用;
(2)取洁净试管(18×180),定量加入9ml/试管, 7支×8组,灭菌备用。 3、试管斜面、三角瓶、培养皿的准备 (1)棉塞的制作
(2)培养皿的准备:十个一组,双层报纸包扎。
(3)移液枪头准备
四、实验报告
1、培养基定义及其分类。 2、常用培养基的配制过程及注意事项。
实验内容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与单染色法 实验二、革兰氏染色与荚膜染色 实验三、放线菌形态观察与芽孢染色 实验四、霉菌形态观察与各大类微生物菌落特征
实验五、酵母菌形态观察、显微计数与显微测量技术
实验六、培养基的制备 实验七、菌种分离纯化技术与平板菌落计数 实验八、水质微生物学检测 实验九、消毒与灭菌技术
NaOH,边加边搅拌,并随时用pH试纸测其pH,直至pH 达7.2~7.4。反之 ,用1mol/L HCl进行调节。
(4)过滤:如有沉淀,可用纱布或脱脂棉过滤。
(5)分装:按实验要求,可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分装
入试管内或三角烧瓶内,塞好棉塞或包扎瓶口,做 好标记,灭菌备用。
(6)灭菌:高压蒸汽灭菌,121℃ 15~20分钟 (7)检测:灭菌物品过夜培养,确定无杂菌生长再
使用。
(二)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的制备
1、原理:马铃薯琼脂蔗糖培养基是一种半合成培养基,可用 来培养各种真菌。 培养基成分:
马铃薯(去皮):200g 蔗糖:20g 琼脂:18g 水:1000ml
2、步骤
(1)量取1000mL自来水,倒入铝锅,记下刻度,加热。
(2)称取200g去皮马铃薯,切成小块放入铝锅,煮沸20分钟。 (3)用纱布过滤于搪瓷杯中,在倒入铝锅,加热至沸。 (4)加入称好的蔗糖和琼脂,不断搅拌至琼脂完全溶化,补足 水至1000 mL,再加热至沸。 (5)趁热分装到试管和三角瓶,包扎,做好标记,灭菌备用。 (6)试管琼脂培养基要摆成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