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原理期末复习材料

合集下载

现代教育原理期末复习指导(精)

现代教育原理期末复习指导(精)

现代教育原理期末复习指导现代教育原理期末考考试题型及所占分数比例为:1.多项选择题约占16%2.填空题约占10%3.名词解释约占9%4.简答题约占18%5.论述题约占32%6.实例分析题约占15%。

现代教育原理期末考试重点提示一、名词解释1.广义的教育(1章2.学校教育(1章3.教育思想(1章4.教育思潮(1章5.教育观念(1章6.教育方针(1章7.教育政策(1章8.义务教育(2章9.素质教育(2章10.教育目的(6章11.课程标准(7章12.研究性学习(7章13.教学(8章14.社区教育(9章15.自我教育(11章二、简答题1.简述教育的本质特性。

(1章2.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主体性表现有哪些?(1章3.简述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

(2章4.终身教育的体系下学校教育面临哪些挑战?(2章5.简述布鲁纳的教育思想。

(3章6.简述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做中学”理论。

(3章7.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4章8.简述教育现代化的内容。

(4章9.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5章10.简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本质与核心。

(6章11.简述课程内容改革方面新课程的特征。

(7章12.简述我国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7章13.简述课程内容改革方面新课程的特征。

(7章14.简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

(7章15.教学的任务。

(8章16.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教师职业的发展趋势如何?(10章17.简述当代学生观。

(11章三、论述题1.谈谈你对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主体性地位的认识。

(1章2.我国为什么要进行素质教育,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素质教育内涵与特征的认识。

(3章3.面对未来社会的挑战,教育的应对措施及改革趋势是什么?(4章4.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发挥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5章5.结合当前实际,谈谈你对学会学习的思想内涵的认识。

(6章6.结合实例,论述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以及新的学习方式的特点。

(7章7.结合实例,论述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方式产生的影响。

现代教育原理复习资料

现代教育原理复习资料

现代教育原理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1.“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这句话出自(C)A《论语》B 《学记》C《说文解字》D《师说》2.“教师”术语的教育学意义是指(B)。

A职业B教育者C知识人D教学人员 3.“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出自(C)A.《中庸》B《论语》C.《学记》D《说文解字》E.《师说》 4.“教育史为人的未来的完满生活做预备”,这句话出自(B)A赫尔巴特B斯宾塞C杜威D 卢梭5.“教育学通常被理解为教的科学和艺术”这句话出自教育家(D)A田蒲武雄B贝斯特C斯皮库诺夫D亨德森 6.“我直接把教育学定义为教育的科学”出自(B)A田蒲武雄B贝斯特C斯皮库诺夫D亨德森7.“新学校”师生关系是(B) A.儿童自由 B.师生平等 C.教师中心 D.师道尊严.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B)年公布。

A1985B1986C1993D19959.1996年国际21实际教育委员会递交的咨询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的核心思想是(B)。

A终身教育思想B学会学习的四大支柱思想C学会生存思想D全民教育思想10.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递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它们是(BCDE)。

A.学会反思B.学会认知C.学会做事D.学会共同生活E.学会生存11.2001年6月召开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对当前学制新规范作出了新规定,要逐步实现向(B)学制过渡。

A五四制B 六三制C五三制D九年一贯制12.按()学教教育过冬划分为德育活动、智育活动、体育活动、美育活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活动。

A教育活动的任务为标准B教育活动的性质C教育活动的时空13.从根本上看贯穿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AD)。

A.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B.教育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C.教育与课程之间的矛盾 D.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 E.教育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14.当代社会存在的基本教育形态是(ABC)。

《现代教育原理》复习材料

《现代教育原理》复习材料

2011年春《现代教育原理》考前强化训练(一)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ABCE )。

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内容D.教育方针E.教育手段2.未来的学校教育将呈现以下的特点( ABDE )。

A.追求教育民主化的纵深发展B.追求教育的多样化C.追求教育的标准化D.追求教育的国际化E.追求教育的终身化3.夸美纽斯提出的影响至今的三个教学原则是( ACD )。

A. 直观性原则B. 前景教育原则C. 巩固性原则D. 循序渐进原则E. 平行影响原则4.赫尔巴特把教学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ACDE )。

A.清楚(明了)B.识记C.联合D.系统E.方法5.杜威对教育性质判定的几个命题是(ACD )。

A.教育即生活B.教育即模仿C.教育即生长D.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E.教育即训练6.赞可夫依据其一般发展理论,提出了著名的教学原则( ABC )。

A.高难度原则B.高速度原则C.掌握学科结构原则D.发现学习原则E.以理论知识为主导原则7.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 BCE )。

A. 教育即生活B. 社会即学校C. 生活即教育D. 学校即教育E.教学做合一8.晏阳初在实施乡村教育中概括出的“三大方式”是(BCE )。

A.文艺教育式 B.社会式C.学校式D.生计教育式E.家庭式9.从根本上看贯穿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 AD )。

A. 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B. 教育与自然之间的矛盾C. 教育与课程之间的矛盾D.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E. 教育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10.人口质量是指人口总体的( CD )。

A.职业素质B.劳动能力C.身体素质D.科学文化素质E.适应能力11.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对教育产生的制约和影响,具体表现在(BCD )等方面。

A.教育目的B.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C.教学内容D.教学方法、教学设备E.教学组织形式12.影响教育发展规模的因素主要有(AB )。

中央电大本科《现代教育原理》历年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题库

中央电大本科《现代教育原理》历年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题库

中央电大本科《现代教育原理》历年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题库说明:试卷号:1158课程代码:01611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小学教育;本科考试:形考(纸考、比例50%);终考:(纸考、比例50%)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二、名词解释7.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后所产生的结果和所发生的积极变化的期望。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要求。

8.义务教育:是指由国家强制实行的,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障的国民教育。

2018年1月试题及答案二、名词解释7.研究性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各种探索活动,获得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8.社区教育:指的是以一定的地域为界,学校与社区具有共同教育价值观和参与意识,并双向服务,互惠互利,学校为服务社区,社区依赖于学校,旨在促进社区经济、文化和教育协调发展的一种组织体制。

2017年7月试题及答案二、名词解释7.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后所产生的结果和所发生的积极变化的期望。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要求。

8.自我教育:是在教育者的启发和引导下,受教育者对自己的品德表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克制和自我改正。

2017年1月试题及答案二、名词解释7.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服务的人。

8.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后所产生的结果和所发生的积极变化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要求。

现代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卷(一)

现代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卷(一)

现代教育学原理期末复习第一套卷一、名词解释:(4×5分=20分)1.教育:2.教育功能:3.学校教育制度:4.师生关系:二、填空:(15×1分=15分)1.教育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_、___。

2.教育学发展经历了、、阶段,代表性著作有夸美纽斯的《》、赫尔巴特的《》、杜威的《》。

3.教育目的具有、、、、的特征。

三、简答题:(2×5分=10分)1.人的发展规律。

2.教育内容选择的标准。

四、论述(2×10分=20分)1.阐述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2.论述学生的义务。

五、案例分析:(15+20=35分)案例1:微笑这几天来,为了一些私事,我的心情糟透了。

上了课,动不动就发脾气,弄得学生莫名其妙,私下里悄悄地互相询问:“老师这是怎了?变得这样凶!”这天课外活动时,我心烦意乱地坐在办公桌前,懒懒地拿起蘸笔,无精打彩地批改作业。

第一本作业是班长柏柔的,我胡乱地翻开,意外地发现里面有一张折叠得板板正正的纸条。

好奇地打开,几行娟秀清丽的字展现在我的眼前:“老师,已好几天不见你的微笑了,是我们惹你生气了吗?看着你愁眉苦脸的样子,听着你讲课时发出的微微叹息,我们也没有精神听课了,学习起来也不那么带劲了。

同学们都盼望你的微笑!”后面的署名是全体学生。

我读着这充满真挚情感的话语,心中的那团疙瘩,那份郁闷,那份焦烦奇迹般地烟消云散了。

同时,一股暖流涌遍全身;一种渐愧和不安袭上心头。

我暗暗责备自己的自私,为了一点小事而闹情绪,且把这坏情绪带到班级里去,朝同学们无缘无故地发火,.学生又有什么过错呢?有什么理由迁怒于他们呢!于是,我打起精神,饱蘸墨水,认真地批改起作业来:“你进去问,快点!”“我可不敢。

这几天老师总阴着个脸,怪吓人的!”“怕什么,老师又不吃人……”我忽然听到办会室门口有几个学生压低声音叽喳着。

不由在心里笑了。

是笑自己呢,还是在笑这些可爱的娃娃?“你们有什么事?快进来吧。

现代教育原理复习重点

现代教育原理复习重点

现代教育原理复习参考题★简答题重点1.简述教育的本质特性。

(1章)P27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以经验的形式;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2.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主体性表现有哪些?(1章)P20 教育者是社会文化和价值取向的传播者;教育者是科学知识和社会文明的传授者;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对整个教育活动的展开起领导作用;教育者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指导者;教育者也是一个具有自我提高能力的学习者。

3.简述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

(2章)P52 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即教育对象的全民化、整个社会将承担起教育的职能;重视早期教育;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4.简述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做中学”理论。

(3章)P87 “做中学”是与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相配套的教学方面的理论。

在传统学校的教室里,一切都是利于静听,儿童很少有活动的机会,必然阻碍儿童的自然发展。

因此,教学过程应该是做的过程。

从做中学实际上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要给儿童创设各种活动的情境,指导儿童利用各种材料和工具,进行探究式的学习。

5.简述教育现代化的内容。

(4章)P140 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条件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教师素质现代化。

6.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5章)P174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人的身心发展还具有个别差异性。

7.简述我国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7章)P259 通过对我国基础教育现实的审视,目前中国的基础教育问题颇多,已经到了不改革不行的地步;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也促使我们更加关注教育的发展;我国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实验,而且课程改革是整个基础改革的核心内容;课程改革也是教育改革在实践意义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教育学原理 期末复习章节重点整理

教育学原理 期末复习章节重点整理

【绪论:教学及其发展】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教育活动。

包括:具体个人的教育活动+人类社会中各种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不同层次的教育活动都展现了教育活动的丰富性、复杂性:个体层次:教育学主要研究现实的个人的教育活动,发生在社会个人之间,对人的生长发展起着积极或消极作用的社会活动。

(最具体,最基本的研究对象)群体层次:研究人么集体的教授和学习行为,分析背后的组织方式和权力结构等。

国家民族层次:主要关注教育制度、教育政策、教育事业发展等,分析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

终极层次:最终意义在于促进人的不断发展。

二、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1、前学科时期:教育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理论还主要散见于哲学和其他学科的著述中,专门的教育理论知识尚未单独建立。

2、前科学时期: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产生,但理性思辩和逻辑演绎仍是其阐述教育理论的基本方式,科学研究方法还未被广泛运用。

3、科学化时期:从科学的教育学产生至今,教育学从理论、方法到研究活动都不断呈现出越来越突出的科学性。

追求概念的严谨性、方法论的清晰性、结论的额可验证性成为教育学发展的基本趋势。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是如何形成的?1、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教育理论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传播而传播,20世纪初传入我国。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央苏区和解放区的教育的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与中国教育结合的实践。

3、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吸收世界先进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针对中国教育实际提出了一些独特的理论。

【第一章:教育及其本质】一、教育的起源有哪些说法?典型观点主要有三种: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劳动起源论。

其中,劳动起源论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对教育起源的正确解释。

1、生物起源论:人类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起源于动物界各种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

代表人物——勒图尔诺(法)+沛西·能(英)。

《教育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教育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教育原理第一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广义上是人类通过有意识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狭义的:学校教育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

1、学校教育是教育活动的核心,是一种专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是指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具有专门性、可控性和相对稳定性。

2、家庭教育是指一个人在家庭这个特殊社会结构中所受的教育。

家庭教育与家庭同时产生。

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随机性和经验性,还具有个别性。

3、社会教育是指除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外的一切社会文化机构或团体对社会成员进行的教育。

社会教育的对象全民性、地点广泛性、内容实用性、时间终身性和形式开放性特点。

4、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完善。

家庭教育为学校奇偶碍于打基础,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广泛而强烈的渗透性,对学校教育有重要影响,学校教育在面临社会教育的挑战和冲击时,不断调整自身,和社会教育相互促成。

5、大教育观是基于终身教育(生活、终身、教育)思潮和教育社会、学习化社会设想之上的一种教育观。

6、教育的发展包括三个历史阶段:原始形态教育、古代社会教育(奴隶制和封建制时期的教育)和现代社会教育(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教育)。

各历史形态的特点7、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1.教育和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具有融合性;2.教育具有原始性,教育目的的单一、内容贫乏、方法简单;3.教育具有同一性,具体表现在内容同一、对象同一和目的同一,社会还没有产生阶级分化,教育具有全民性,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8、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1.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2.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森严的等级性;3.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显的保守性;4.教育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

现代教育原理期末复习指导

现代教育原理期末复习指导

现代教育原理期末复习指导现代教育原理期末考考试题型及所占分数比例为:1.多项选择题约占16%2.填空题约占10%3.名词解释约占9%4.简答题约占18%5.论述题约占32%6.实例分析题约占15%。

现代教育原理期末考试重点提示一、名词解释1.广义的教育(1章)2.学校教育(1章)3.教育思想(1章)4.教育思潮(1章)5.教育观念(1章)6.教育方针(1章)7.教育政策(1章)8.义务教育(2章)9.素质教育(2章)10.教育目的(6章)11.课程标准(7章)12.研究性学习(7章)13.教学(8章)14.社区教育(9章)15.自我教育(11章)二、简答题1.简述教育的本质特性。

(1章)2.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主体性表现有哪些?(1章)3.简述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

(2章)4.终身教育的体系下学校教育面临哪些挑战?(2章)5.简述布鲁纳的教育思想。

(3章)6.简述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做中学”理论。

(3章)7.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4章)8.简述教育现代化的内容。

(4章)9.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5章)10.简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本质与核心。

(6章)11.简述课程内容改革方面新课程的特征。

(7章)12.简述我国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7章)13.简述课程内容改革方面新课程的特征。

(7章)14.简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

(7章)15.教学的任务。

(8章)16.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教师职业的发展趋势如何?(10章)17.简述当代学生观。

(11章)三、论述题1.谈谈你对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主体性地位的认识。

(1章)2.我国为什么要进行素质教育,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素质教育内涵与特征的认识。

(3章)3.面对未来社会的挑战,教育的应对措施及改革趋势是什么?(4章)4.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发挥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5章)5.结合当前实际,谈谈你对学会学习的思想内涵的认识。

(6章)6.结合实例,论述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以及新的学习方式的特点。

现代教育原理复习重点

现代教育原理复习重点

现代教育原理复习参考题★简答题重点1.简述教育的本质特性。

(1章)P27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以经验的形式;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2.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主体性表现有哪些?(1章)P20 教育者是社会文化和价值取向的传播者;教育者是科学知识和社会文明的传授者;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对整个教育活动的展开起领导作用;教育者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指导者;教育者也是一个具有自我提高能力的学习者。

3.简述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

(2章)P52 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即教育对象的全民化、整个社会将承担起教育的职能;重视早期教育;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4.简述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做中学”理论。

(3章)P87 “做中学”是与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相配套的教学方面的理论。

在传统学校的教室里,一切都是利于静听,儿童很少有活动的机会,必然阻碍儿童的自然发展。

因此,教学过程应该是做的过程。

从做中学实际上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要给儿童创设各种活动的情境,指导儿童利用各种材料和工具,进行探究式的学习。

5.简述教育现代化的内容。

(4章)P140 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条件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教师素质现代化。

6.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5章)P174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人的身心发展还具有个别差异性。

7.简述我国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7章)P259 通过对我国基础教育现实的审视,目前中国的基础教育问题颇多,已经到了不改革不行的地步;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也促使我们更加关注教育的发展;我国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实验,而且课程改革是整个基础改革的核心内容;课程改革也是教育改革在实践意义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现代教育技术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现代教育技术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二、1、教育技术:广义的理解,教育技术就是“教育中的技术”, 是指“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物质手段和指导有效使用这些物质手段的理论、方法与经验的总和”.狭义理解是为了促进学习,对学习资源与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目的是促进学习。

分为有形教育技术和无形教育技术两个层面。

2、教育技术的发展:(教材)它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在美国开始于20世纪初兴起的视听教学运动,而在我国则是以电化教育的出现为标志.20世纪初,由于照相、幻灯、无声电影的出现,在教育中开始采用跟“电”相联系的教育媒体。

20世纪70年代,美国率先提出了教育技术这一概念。

我国是从20世纪30年代前后开始,在教学中引入幻灯、电影,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始把无线电广播引入函授教育中,到改革开放后又创办了电视大学教育。

由于“电化“媒体的参与和我国老一辈“电教”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形成了我国特有的“电化教育"研究领域。

(PPT)(1)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①视觉教育阶段(20世纪初~30年代)—-照相、幻灯、无声电影;②视听教育阶段(20世纪30~50年代)—-无线电广播、有声电影、录音机;③视听传播阶段(20世纪50~60年代)—-教育电视;④教育技术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计算机教育(2)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①起步阶段:20从初到解放前;②初步发展阶段:50到60年代中期;③迅速发展阶段:1978年到90年代;④系统发展阶段:90年代至今3、教育(学习)目标分类:布鲁姆等人受到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认知领域: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六级:知道、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加涅学习结果的分类::态度、动作技能、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4、图形图像文件类型:是指图形图像信息在磁盘上存储时的组织格式,用扩展名来表示。

当存储文件并命名时,应用程序会自动附加上相应的扩展名,并指定该文件的类型,扩展名通常为3个字符.常用的文件类型格式包括:PCD、CDR、AI、EPS、BMP、JPEG(JPG)、TIFF(TIF)、GIF、PNG5、教学(学习)目标编写方法:(1)三要素法—行为、条件、标准;(2)四要素法-在三要素基础上加入教学对象;(3)五要素法—情景、能力动词、对象、行为动词、限制性条件。

教育学原理复习资料(3篇)

教育学原理复习资料(3篇)

教育学原理复习资料(3篇)教育学原理复习资料(一)一、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不仅关注教育的理论层面,还关注教育的实践层面。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教育、教学、学习、教育目的、教育制度等。

1. 教育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它包括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是指一切能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狭义的教育则专指学校教育,即通过学校这一专门机构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2. 教学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培养品德的过程。

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手段。

3. 学习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通过经验获得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变化的过程。

学习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还包括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

4.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育目的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功能。

5. 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机构体系的总和,包括学校教育制度、教育行政制度、教育评价制度等。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1. 古代教育古代教育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为主,具有以下特点:教育内容以伦理道德为主,重视人文教育。

教育对象具有等级性,主要面向统治阶级子弟。

教育方法以灌输为主,强调死记硬背。

2. 近代教育近代教育以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为主,具有以下特点:教育内容逐渐科学化,重视自然科学和实用技术。

教育对象逐渐普及,开始面向平民子弟。

教育方法逐渐多样化,强调启发式教学。

3. 现代教育现代教育以20世纪以来的教育为主,具有以下特点:教育内容综合化,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

教育对象全民化,强调教育机会均等。

教育方法现代化,重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三、教育的基本规律1.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受社会发展的制约,同时又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具体表现为: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和方向。

《现代教育原理》复习资料

《现代教育原理》复习资料

《现代教育原理》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教育优先发展:两个内涵:其一是社会用于发展教育的投资要适当超越于现有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而超前投入;其二是教育发展要先于或优于社会上其他行业和部门而先行发展。

2、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狭义的社会教育:狭义的社会教育,是指学校和家庭以外的社会文化机构以及有关的社会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教育。

4、教师教育与师范教育: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师范教育是指按照教师的规范、标准培养训练教师的教育,主要是指教师的职前教育;教师教育则是统合了教师的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两个概念的新概念。

5、教师职业专业化:所谓“教师职业专业化”是说:教师职业是专业性职业;要按照专业标准,使教师职业成为专业性职业;教师职业成为专业,需要一个过程。

6、广义的教育:是自有人类以来就产生的教育。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广泛地说,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不管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零碎的,都是教育。

7、狭义的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服务的人。

8、教育思想:泛指人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是指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教育实践而形成的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认识、观点和看法。

9、教育观念:是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教育工作者或其他社会成员头脑中的直接影响人们的教育行为的教育主张、教育观点和教育评价标准等。

10、教育理论:是指人们在教育实践经验基础上抽象概括出来、由感性上升为理性、有一系列理论范畴所构成的较为系统和严密的教育思想。

现代教育原理期末复习试题16套含答案

现代教育原理期末复习试题16套含答案

现代教育原理-0036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120分钟客观题多选题(共10题,共20分)1. 综合实践活动的作用包括()。

A 增强学生实践能力B 健全学生的体魄C 丰富学生生活体验D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E 增长学生的知识参考答案:A,C,D;考生答案:A,C,D;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2. 夸美纽斯提出的影响至今的三个教学原则是:()。

A 直观性原则B 前景教育原则C 巩固性原则D 循序渐进原则E 平行影响原则参考答案:A,C,D;考生答案:A,C,D;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3. 赫尔巴特把教学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

A 清楚(明了)B 识记C 联合D 系统E 方法参考答案:A,C,D,E;考生答案:A,C,D,E;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4. 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

A 教育者B 受教育者C 教育内容D 教育方针E 教育手段参考答案:A,B,C,E;考生答案:A,B,C,E;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5. 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确立了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这一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是()。

A 无歧视原则B 保护儿童原则C 儿童利益最佳原则D 尊重儿童尊严原则E 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参考答案:B,D,E;考生答案:A,C,D,E;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06.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递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它们是()。

A 学会反思B 学会认知C 学会做事D 学会共同生活E 学会生存参考答案:B,C,D,E;考生答案:B,C,D,E;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7. 当代社会存在的基本教育形态是()。

A 社会教育B 学校教育C 家庭教育D 终身教育E 高等教育参考答案:A,B,C;考生答案:A,B,C;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8. 咨询与指导的主要形式有()。

A 学习指导B 职业生涯指导C 心理咨询与指导D 社会交往指导E 休闲指导参考答案:A,B,C,E;考生答案:A,B,C,E;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9. 教育先行的理论基础在于教育是具有()的产业。

现代教育原理复习资料

现代教育原理复习资料

现代教育原理期末复习题一、多选题:1. 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ABCE)。

A. 教育者B. 受教育者C. 教育内容D. 教育方针E. 教育手段2.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递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BCDE) A. 学会反思 B. 学会认知C. 学会做事 D. 学会共同生活E. 学会生存3. 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对教育产生的制约和影响,具体表现在______等方面(BCD)。

A. 教育目的B. 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C. 教学内容 D. 教学方法、教学设备E. 教学组织形式4. 从根本上看贯穿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AD)。

A. 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B. 教育与自然之间的矛盾C. 教育与课程之间的矛盾D.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E. 教育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5. 我国学生要学会_______的学习方式,才能适应课程改革所带来得变化(ABD)。

A. 合作学习B. 自主学习C. 创造性学习D. 研究性学习E. 接受性学习6. 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力学说,认为每个人的智力都是如下多种智力的组合(ABDE)。

A. 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B. 视觉/空间关系、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C. 解决问题的能力D. 人际交往智力E. 自我反省智力、自我观察智力和存在智力7. 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有(ABC)。

A. 教学B. 综合实践活动C. 咨询与指导D. 家庭教育E. 社区教育8. 英国“新学校”模式推行的教育方式是(BDE)A. 教师中心B. 儿童中心C. 书本中心D. 社会中心E. 活动中心9. 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确立了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这一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是(BDE)。

A. 无歧视原则 B. 保护儿童原则 C. 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D. 尊重儿童尊严原则E. 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10. 下列内容哪些属于社会教育的特点(BCD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12《现代教育原理》(网考)期末复习材料一、多选题1. 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ABCE)。

A. 教育者B. 受教育者C. 教育内容D. 教育方针E. 教育手段2.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递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它们是(BCDE)。

A. 学会反思B. 学会认知C. 学会做事D. 学会共同生活E. 学会生存3. 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对教育产生的制约和影响,具体表现在(BCD)等方面。

A. 教育目的B. 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C. 教案内容D. 教案方法、教案设备E. 教案组织形式4. 从根本上看贯穿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AD)。

A. 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B. 教育与自然之间的矛盾C. 教育与课程之间的矛盾D.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E. 教育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5. 我国学生要学会(ABD)的学习方式,才能适应课程改革所带来得变化。

A. 合作学习B. 自主学习C. 创造性学习D. 研究性学习E. 接受性学习6. 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力学说,认为每个人的智力都是如下多种智力的组合(ABDE)。

A. 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B. 视觉/空间关系、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C. 解决问题的能力D. 人际交往智力E. 自我反省智力、自我观察智力和存在智力7. 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有(ABC)。

A. 教案B. 综合实践活动C. 咨询与指导D. 家庭教育E. 社区教育8. 英国“新学校”模式推行的教育方式是(BDE)A. 教师中心B. 儿童中心C. 书本中心D. 社会中心E. 活动中心9. 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确立了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这一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是(BDE)。

A. 无歧视原则B. 保护儿童原则C. 儿童利益最佳原则D. 尊重儿童尊严原则E. 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10. 下列内容哪些属于社会教育的特点(BCDE)。

A. 系统性B. 多样性C. 群众性D. 补偿性E. 开放性11. 赫尔巴特把教案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ACDE)。

A. 清楚(明了)B. 识记C. 联合D. 系统E. 方法12. 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对教育产生的制约和影响,具体表现在(BCD)等方面。

A. 教育目的B. 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C. 教案内容D. 教案方法、教案设备E. 教案组织形式13. 当代社会存在的基本教育形态是(ABC)。

A. 社会教育B. 学校教育C. 家庭教育D. 终身教育E. 高等教育14. 赞可夫依据其一般发展理论,提出了著名的教案原则(ABC)。

A. 高难度原则B. 高速度原则C. 掌握学科结构原则D. 发现学习原则E. 以理论知识为主导原则15. 咨询与指导的主要形式有(ABCE)。

A. 学习指导B. 职业生涯指导C. 心理咨询与指导D. 社会交往指导E. 休闲指导16. 未来的学校教育将呈现以下的特点:(ABDE)。

A. 追求教育民主化的纵深发展B. 追求教育的多样化C. 追求教育的标准化D. 追求教育的国际化E. 追求教育的终身化17. 家庭教育的特点包括(ABCDE)。

A. 先导性B. 感染性C. 权威性D. 终身性E. 针对性18. 课程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BCDE)。

A. 培养目标B. 教案科目C. 学科开设顺序D. 各门学科教案时数E. 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19. 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具有(BCDE)等规律。

A. 稳定性B. 顺序性C. 阶段性D. 不平衡性E. 个别差异性20. 综合实践活动的作用包括(ACD)。

A. 增强学生实践能力B. 健全学生的体魄C. 丰富学生生活体验D.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E. 增长学生的知识21. 夸美纽斯提出的影响至今的三个教案原则是:(ACD)。

A. 直观性原则B. 前景教育原则C. 巩固性原则D. 循序渐进原则E. 平行影响原则22. 学校教育内容的具体规范形式包括(ABCD)。

A. 课程计划B. 课程标准C. 教科书D. 作业E. 考核23.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BCE)。

A. 教育即生活B. 社会即学校C. 生活即教育D. 学校即教育E. 教案做合一24. 影响教育发展规模的因素主要有(AB)。

A. 人口数量B. 生产力科技发展水平C.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D. 社会文化E. 法律制度25. 教师专业结构的构成要素有:(ABD)。

A. 教师专业精神B. 教师专业知识C. 教师职业道德D. 教师专业能力E. 教师专业态度26. 教育先行的理论基础在于教育是具有(ACD)的产业。

A. 基础性B. 教育性C. 先导性D. 全局性E. 可持续性27. 下列哪些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享有的合法权利(ACDE)。

A. 生存的权利B. 婚姻的权利C. 受尊重的权利D. 受教育的权利E. 安全的权利28.杜威对教育性质判定的几个命题是( ACD )。

A.教育即生活B.教育即模仿 C.教育即生长 D.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E.教育即训练29.晏阳初在实施乡村教育中概括出的“三大方式”是( BCE )。

A.文艺教育式B.社会式C.学校式D.生计教育式E.家庭式30.“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该话出自( C )。

A.《中庸》B.《论语》 C.《学记》D.《说文解字》31.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 A )的诞生,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学科。

A.《大教案论》B.《普通教育学》 C.《爱弥尔》 D.《教育论》32.在教育学发展史上,第一本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来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学专著是德国赫尔巴特的( B )。

A.《大教案论》B.《普通教育学》 C.《爱弥尔》D.《教育论》33.我国以法令的形式颁布并在全国推行的第一个学制是1904年公布的( B ),它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二、名词解释1.研究性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案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各种探索活动,获得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2.教案教案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

在这种活动中,教师通过沟通和交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获得个性化发展,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使学生多方面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3.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材编写、教案、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4.社区教育社区教育作为整合三种教育力量的一种新形式,指的是以一定的地域为界,学校与社区具有共同教育价值观和参与意识,并双向服务,互惠互利,学校服务与社区,社区依赖学校,旨在促进社区经济、文化和教育协调发展的一种组织体制。

5.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后所产生的结果和所发生的积极变化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要求。

6.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7.教育方针是由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提出的,带有法律效力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方向、目的、道路的总体规定。

教育方针是一个国家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是全国各级各类教育活动必须遵循的准则和宗旨。

8. 义务教育是指由国家强制实行的,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障的国民教育。

9.学校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服务的人。

10.广义的教育是自有人类以来就产生的教育。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广泛地说,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不管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零碎的,都是教育。

11.教育规律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以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构成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内在的联系或关系。

三、简答题:1.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表现有哪些?(P22)【答案】(1)受教育者是学校存在的主体;(2)受教育者及其活动是学校职能部门及其管理的中心;(3)受教育者是学校和教师评价的主体;(4)受教育者是教育任务完成的主体;(5)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制约着教师的教;(6)每个教育对象都有他们各自的独立性、选择性、需要性和创造性,有他们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主观能动性。

2.简述教育的本质特性。

(P27)【答案】(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2)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3.简述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P52)【答案】(1)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2)重视早期教育;(3)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4)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5)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6)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4.简述为什么要开展素质教育与其内涵、特征有哪些?(P103)【答案】(1)开展原因:①国家推行科教兴国战略,提高人口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原因;②从根本上治理“片面追求升学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直接原因。

(2)素质教育的内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素质教育的特征: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谐发展、充分的发展、可持续发展。

5. 面对未来社会的挑战,教育的应对措施及改革趋势是什么?(P147)【答案】(1)追求教育民主化,发展全民教育;(2)实行主体性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倡导学会关心,加强人文教育;(4)追求教育的终身化,构建学习化社会;(5)谋求教育的国际化,注重教育的本土化。

6. 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P174)【答案】(1)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3)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4)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7. 简述如何发挥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P181/182)【答案】人的身心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教育发挥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它要受到以下多方因素的制约:(1)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2)教育的自身状况;(3)家庭环境的因素;(4)社会发展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