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子产不毁乡校(襄公三十一年)

合集下载

子产坏晋馆垣原文及注释

子产坏晋馆垣原文及注释

子产坏晋馆垣原文及注释子产坏晋馆垣原文及注释子产坏晋馆垣(选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产相郑伯以如晋,晋侯以我丧故,未之见也①。

子产使尽坏其馆之垣,而纳车马焉②。

士文伯让之曰:“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无若诸侯之属辱在寡君者何③?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闬闳,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④。

今吾子坏之。

虽从者能戒,其若异客何?以敝邑之为盟主,缮完葺墙,以待宾客,若皆毁之,其何以共命⑤?寡君使匄请命⑥。

”对曰:“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悉索敝赋,以来会时事⑦。

逢执事之不闲,而未得见;又不获闻命,未知见时。

不敢输币,亦不敢暴露⑧。

其输之,则君之府实也,非荐陈之,不敢输也。

其暴露之,则恐燥湿之不时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

侨闻文公之为盟主也,宫室卑庳,无观台榭,以崇大诸侯之馆,馆如公寝⑨。

库厩缮修,司空以时平易道路,圬人以时塓馆宫室⑩。

诸侯宾至,甸设庭燎,仆人巡宫,车马有所,宾从有代,巾车脂辖,隶人牧圉,各瞻其事,百官之属,各展其物{11}。

公不留宾,而亦无废事,忧乐同之,事则巡之;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12}。

宾至如归,无宁菑患{13}?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

今铜鞮之宫数里,而诸侯舍于隶人,门不容车,而不可逾越;盗贼公行,而天厉不戒{14}。

宾见无时,命不可知。

若又勿坏,是无所藏币,以重罪也。

敢请执事,将何所命之?虽君之有鲁丧,亦敝邑之忧也。

若获荐币,修垣而行,君之惠也,敢惮勤劳{15}!”文伯复命。

赵文子曰:“信。

我实不德,而以隶人之垣以赢诸侯,是吾罪也{16}。

”使士文伯谢不敏焉{17}。

晋侯见郑伯,有加礼,厚其宴、好而归之。

乃筑诸侯之馆。

叔向曰:“辞之不可以已也如是夫!子产有辞,诸侯赖之,若之何其释辞也{18}?《诗》曰:‘辞之辑矣,民之协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

{19}’其知之矣。

”【注释】①我丧:指鲁襄公去世。

未之见:没有接见他们。

②焉:于之,在馆内。

③士文伯:晋大夫,即士匄,可能是执掌诸侯宾馆的官员。

左传《子产为政》原文及翻译

左传《子产为政》原文及翻译

左传《子产为政》原文及翻译原文:郑人游于乡校②,以论执政。

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

子产曰:“少,未知可否。

”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

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

”子产曰:“不可。

人之爱人,求利之也。

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

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

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

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

若果行此,必有所害。

”范宣子③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

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

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

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

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

”宣子说,乃轻币。

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④,庐井有伍⑤。

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泰侈者,因而毙之。

从政一年,舆人⑥诵之曰:“取我衣冠而褚⑦之,取我田畴而伍之。

孰杀子产,吾其与之!”及三年,又诵之曰:“我有子弟,子产诲之。

我有田畴,子产殖之。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选编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二十四年、三十年)[注]①子产:名侨,字子产,春秋时著名政治家,郑国名相。

文中加“”的都是人名。

②乡校:乡间公共场所。

③范宣子:春秋时晋国大臣,晋平公时执掌国政。

④封洫:田界。

⑤伍:五家相保的民户编制。

⑥舆人:众人。

⑦褚:储藏。

译文: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

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

《春秋·左传》子产坏晋馆垣(襄公三十一年)全文,翻译赏析

《春秋·左传》子产坏晋馆垣(襄公三十一年)全文,翻译赏析

《春秋·左传》子产坏晋馆垣(襄公三十一年)全文,翻译赏析-----对傲慢无礼还以颜色【原文】公薨之月①,子产相郑伯以如晋②,晋峰以我丧故,未之见也。

子产使尽坏其馆之垣而纳车马焉③。

士文伯让之,曰④:“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无若诸侯之属辱在寡君者何⑤,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阚闳(6),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

今吾子坏之,虽从者能戒,其若异客何?以敝邑之为盟主,缮完茸墙(7),以待宾客。

若皆毁之,其何以共命(8)?寡君使訇请命(9)。

”对曰:“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10),是以不敢宁居,悉索敝赋,以来会时事(11)。

逢执事之不闲,而未得见;又不获闻命,未知见时。

不敢输币(12),亦不敢暴露(13)。

其输之,则君之府实也,非荐陈之(14),不敢输也。

其暴露之,则恐燥湿之不时而朽蠢,以重敝邑之罪。

侨闻文公之为盟主也,宫室卑庳(15),无观台谢(16),以崇大诸侯之馆,馆如公寝(17);库厩缮修,司空以时平易道路(18),污人以时幂馆宫室(19);诸侯宾至,甸设庭燎(20),仆人巡宫,车马有所,宾从有代,巾车脂辖(21),隶人、牧、圉,各瞻其事(22);百官之属各展其物;公不留宾(23),而亦无废事;忧乐同之,事则巡之,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

宾至如归,无宁淄患(24);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

今缇之宫数里(25),而诸侯舍于隶人,门不容车,而不可逾越;盗贼公行。

而天厉不戒(26)。

宾见无时,命不可知。

若又匆坏,是无所藏币以重罪也。

敢请执事,将何所命之?虽君之有鲁丧,亦敝邑之忧也。

若获荐币,修垣而行,君之惠也,敢惮勤劳(27)?”文伯复命。

赵文子曰:“信(28)。

我实不德,而以隶人之垣以赢诸侯(29),是吾罪也。

”使士文伯谢不敏焉。

晋侯见郑伯,有加礼,厚其宴、好而归之(30)。

乃筑诸侯之馆。

叔向曰:“辞之不可以已也如是夫!子产有辞,诸侯赖之,若之何其释辞也(31)?《诗》曰:'辞之辑矣,民之协矣;辞之绎矣,民之莫矣(32)。

《子产为政》原文及翻译译文

《子产为政》原文及翻译译文

《子产为政》原文及翻译译文《《子产为政》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子产为政》原文及翻译译文《子产为政》原文及翻译左传原文:郑人游于乡校②,以论执政。

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

子产曰:“少,未知可否。

”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

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

”子产曰:“不可。

人之爱人,求利之也。

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

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

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

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

若果行此,必有所害。

”范宣子③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

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

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

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

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

”宣子说,乃轻币。

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④,庐井有伍⑤。

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泰侈者,因而毙之。

从政一年,舆人⑥诵之曰:“取我衣冠而褚⑦之,取我田畴而伍之。

孰杀子产,吾其与之!”及三年,又诵之曰:“我有子弟,子产诲之。

我有田畴,子产殖之。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选编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二十四年、三十年)[注]①子产:名侨,字子产,春秋时著名政治家,郑国名相。

文中加“”的都是人名。

②乡校:乡间公共场所。

③范宣子:春秋时晋国大臣,晋平公时执掌国政。

④封洫:田界。

⑤伍:五家相保的民户编制。

⑥舆人:众人。

⑦褚:储藏。

译文: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

《子产不毁乡校》

《子产不毁乡校》

子产说:“你已经如此形残体缺,还要跟唐尧争比善心, 你估量你的德行,受过断足之刑还不足以使你有所反省吗?”
申徒嘉说:“自己陈述或辩解自己的过错,认为自己不应 当形残体缺的人很多;不陈述或辩解自己的过错,认为自己 不应当形整体全的人很少。懂得事物之无可奈何,安于自己 的境遇并视如命运安排的那样,只有有德的人才能做到这一 点。一个人来到世上就象来到善射的后羿张弓搭箭的射程之 内,中央的地方也就是最容易中靶的地方,然而却没有射中, 这就是命。用完整的双脚笑话我残缺不全的人很多,我常常 脸色陡变怒气填胸;可是只要来到伯昏无人先生的寓所,我 便怒气消失回到正常的神态。真不知道先生用什么善道来洗 刷我的呢?我跟随先生十九年了,可是先生从不曾感到我是 个断了脚的人。如今你跟我心灵相通、以德相交,而你却用 外在的形体来要求我,这不又完全错了吗?”
口造成的损害,伤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 的;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听取这些议论后把 它当作治病的良药。”
⒁蔑:指郑大夫然明,姓鬷(zōng),名蔑,字然明。今而后:从今 以后。信:确实,实在。可 事:可以成事。
⒂小人:自己的谦称。不才:没有才能。
⒃其:语气词。 ⒄二三:泛指复数。这些,这几位。
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 其郑国实赖之,岂为二三臣?”
• 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 吾不信也。”
⑴乡校;古时乡间的公共场所,既是学校,又是乡人聚会议事的地 方。
⑵执政:指掌握政权的人。 ⑶然明:郑国大夫,姓鬷(zōng),名蔑,字然明。 ⑷何如:如何,等于说怎么样
出去那么你就留下,你先出去那么我就留下。”到了第二天, 子产和申徒嘉同在一个屋子里、同在一条席子上坐着。子产 又对申徒嘉说:“我先出去那么你就留下,你先出去那么我 就留下。现在我将出去,你可以留下吗,抑或是不留下呢? 你见了我这执掌政务的大官却不知道回避,你把自己看得跟 我执政的大臣一样吗?”

心得体会:子产不毁乡校的启示

心得体会:子产不毁乡校的启示

子产不毁乡校的启示子产是春秋时代执掌郑国国务大权的大夫,他以自己独特的执政风格将国事调理得井然有序,从而享誉一时,这从“子产不毁乡校”的故事就可窥见一斑。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记载:郑国人常聚集在乡间的学校里,议论国政。

因此就有人向子产建议,是否毁了这些学校,以免生事。

子产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对这些议论不必多虑,议论所赞赏的,就去办,议论所憎恶的,就改正,这恰似我的老师一样。

为什么要毁掉呢?这则故事,让我们很容易想起另外一个相反的例子,那就是“道路以目”。

这个成语讲的是西周周厉王倒行逆施、横征暴敛导致民怨沸腾,周厉王就禁止国人批评朝政,还派了一批人到处察听。

在这样的压力下,国人真的不敢在公开场合里议论国事了,就是在路上碰到熟人,人们也不敢交谈招呼,只交换了一个眼色就匆匆地走开。

而这种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错误作法,最终导致了国人暴动赶走周厉王。

“子产不毁乡校”的故事,体现的是古代朴素的民主思想和公共关系管理艺术,对于我们新时代治国理政仍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保障人民对国家治理重大事务的参与权是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党坚持和践行群众路线的内在要求。

我们党历来重视听取群众意见,党的领袖更是率先垂范。

在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的杨家岭小礼堂召开边区各县县长联席会议,讨论征粮工作和农民负担问题,突发雷阵雨,延川县代县长李彩云不幸触雷电身亡,有位农民就议论:“老天爷不开眼,响雷把县长劈死了,为什么不劈死毛泽东?”保卫部门闻讯后将其抓获准备公开处理,以一儆百。

毛泽东同志从警卫员口中知道这件事以后,立即阻止了保卫部门的行动。

毛泽东同志说:“群众发牢骚,有意见,说明我们的政策和工作有毛病。

不要一听到群众有议论,尤其是尖锐一点的议论,就去追查,就要立案,进行打击压制。

这种做法实际上是软弱的表现,是神经衰弱的表现。

我们共产党人无论如何不要造成同群众对立的局面。

文言文《子产坏晋馆垣》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

文言文《子产坏晋馆垣》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

《子产坏晋馆垣》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作品介绍】《子产坏晋馆垣》讲的是鲁襄公三十一年,子产陪同郑简公到晋国朝聘,对郑国这个诸侯小国态度轻慢,宾馆简陋狭窄,使郑国带去纳贡的礼物无法安置。

子产断然命人拆毁宾馆的墙垣,使车马得以进馆。

当晋平公派士文伯来责问子产时,子产不卑不亢地申明自己的理由和态度,句句针锋相对,义正而不阿,词强而不激,使赵文子和晋平公也为之折服,向子产谢罪,对郑简公重新礼遇。

子产凭自己的机敏和辩才为郑国争得了尊严,出色地完成了外交使命。

【原文】《子产坏晋馆垣》出处:《左传》公薨之月①,子产相郑伯以如晋②,晋峰以我丧故,未之见也。

子产使尽坏其馆之垣而纳车马焉③。

士文伯让之,曰④:“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无若诸侯之属辱在寡君者何⑤,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阚闳(6),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

今吾子坏之,虽从者能戒,其若异客何?以敝邑之为盟主,缮完茸墙(7),以待宾客。

若皆毁之,其何以共命(8)?寡君使訇请命(9)。

”对曰:“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10),是以不敢宁居,悉索敝赋,以来会时事(11)。

逢执事之不闲,而未得见;又不获闻命,未知见时。

不敢输币(12),亦不敢暴露(13)。

其输之,则君之府实也,非荐陈之(14),不敢输也。

其暴露之,则恐燥湿之不时而朽蠢,以重敝邑之罪。

侨闻文公之为盟主也,宫室卑庳(15),无观台谢(16),以崇大诸侯之馆,馆如公寝(17);库厩缮修,司空以时平易道路(18),污人以时幂馆宫室(19);诸侯宾至,甸设庭燎(20),仆人巡宫,车马有所,宾从有代,巾车脂辖(21),隶人、牧、圉,各瞻其事(22);百官之属各展其物;公不留宾(23),而亦无废事;忧乐同之,事则巡之,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

宾至如归,无宁淄患(24);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

今缇之宫数里(25),而诸侯舍于隶人,门不容车,而不可逾越;盗贼公行。

而天厉不戒(26)。

宾见无时,命不可知。

【诗歌鉴赏】左传子产不毁乡校(襄公三十一年)原文及翻译 左丘明

【诗歌鉴赏】左传子产不毁乡校(襄公三十一年)原文及翻译 左丘明

【诗歌鉴赏】左传?子产不毁乡校(襄公三十一年)原文及翻译左丘明左传?子产不毁乡校(襄公三十一年)原文及翻译左丘明左传?子产不毁乡校(襄公三十一年)原文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

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

小人实不才。

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左传?子产不毁乡校(襄公三十一年)翻译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

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

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

这是我们的老师。

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尽力做好事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来防止怨恨。

难道很快制止这些议论不容易吗?然而那样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样: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

”然明说:“我从现在起才知道您确实可以成大事。

小人确实没有才能。

如果真的这样做,恐怕郑国真的就有了依*,岂止是有利于我们这些臣子!”孔子听到了这番话后说:“照这些话看来,人们说子产不仁,北打下如估”左传?子产不毁乡校(襄公三十一年)赏析春秋时的乡校,让我们联想到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民主政治。

在希腊、罗马凡,自由民,都有参与政治的权利。

乡校自由地议论政治,与希腊、罗马的情形有些相似,但有一个重大差别:乡校的平民百姓虽然可以议政,却无权参政,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因此,二者有实质性的差别。

不过,考虑到中国传统等级制度之下的政治专制,能移开一个口子让老百姓无所顾忌、畅所欲言地议论统治者,真是要很大的气魄和开阔的胸襟。

[子产不毁乡校ppt]子产不毁乡校翻译

[子产不毁乡校ppt]子产不毁乡校翻译

[子产不毁乡校ppt]子产不毁乡校翻译子产不毁乡校翻译篇(一):子产不毁乡校原文翻译子产不毁乡校原文翻译子产不毁乡校,作品出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故事包涵着典型的公共关系思想。

对于乡人聚会议政的乡校,然明主张毁掉,子产不同意,他说,“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

”用今天的话来说,子产把乡校作为获取群众议论政事的反馈信息的场所,而且注意根据来自公众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政策和行为。

子产执政后,重视听取百姓的议论,还把刑书铸在鼎上公告于世,努力疏通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颇得百姓的爱戴,从而使郑国强盛起来。

郑人游于乡校⑴,以论执政⑵。

然明谓子产曰⑶:“毁乡校,何如⑷?”子产曰;“何为⑸?夫人朝夕退而游焉⑹,以议执政之善否⑺。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⑻,不闻作威以防怨⑼。

岂不遽止⑽?然犹防川⑾也: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⑿,不如吾闻而药之也⒀。

”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⒁。

小人实不才⒂。

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16),岂唯二三臣(17)?”仲尼闻是语也,曰(18):“以是观之(19),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

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

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

这是我们的老师。

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为人忠善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靠摆威风来防止怨恨。

用摆威风来防止怨恨难道不能立刻制止众人的议论?但是这就像堵住河水一样危险: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

”然明说:“我从现在起才知道您确实可以成大事。

小人确实没有才能。

如果真的这样做,恐怕郑国真的就有了依靠,岂止是有利于我们这些臣子!”孔子听到了这番话后说:“照这些话看来,人们说子产不行仁政,我是不相信的。

34.1子产不毁乡校:堵住嘴不如迈开腿

34.1子产不毁乡校:堵住嘴不如迈开腿

34.1子产不毁乡校:堵住嘴不如迈开腿第34.1集】堵住嘴不如迈开腿子产不毁乡校宝贝儿,欢迎收听《凯叔讲历史》。

上一集,凯叔给你讲了一个最潇洒的人——庄子的故事,今天呢,我们要来讲一位虚心听取批评的大官儿——郑子产。

这郑子产是谁呀?他姓姬,名侨,字子产,姬侨,姬子产,因为他是郑国最有本事的贤臣,所以后世就称他为“郑子产”。

你发现没有,这个“子产”姓“姬”,还有谁姓“姬”啊?周文王,周武王,他们都姓“姬”,所以你可以推论出来郑子产有周朝王室的血脉。

今天的故事就从他当上郑国国卿开始讲。

你可能会问,这国卿是个什么官儿啊?如果把郑国看作一个班级的话,一国之君是班主任,那么国卿就好比班里的班长,班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他帮助班主任来管理。

那时候,郑国还是一个国力薄(bó)弱的小国,夹在强大的楚国和晋国中间两头受气。

一大堆头疼的问题,摆在郑子产的面前。

这不是,又到了郑国该向晋国进贡的时候了。

每逢此时,宫中的大臣们无不愁容满面。

书房之内,只听得“啪”的一声重响,竹简被摔得四分五裂,郑王大怒。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去年要三十万金,今年整整翻了一倍呀!”子产上前一步:“君上,晋国会欺负咱们,那是因为我郑国弱小。

若不想被他国欺凌,就必须让我们自己强大起来。

”“哎呀!这个道理我明白,那国卿有什么好办法?”只见子产从袖袋当中掏出了一封竹简,呈给郑王。

“君上,这是我之前与您提过的,设立乡校(xiào)一策,还请君上过目。

以往,我们任用人才,大多是从贵族和官员的后代中选拔,可普通人中也会有很多有能力、有学识的人,如果能任用他们,人尽其才,郑国一定能强大起来!”乡校,乡校是什么地方呢?它是子产打造的一个让所有人畅所欲言、发表意见的地方。

“国卿,办乡校,寡人也考虑过,可是老百姓大字不识一个,寡人怕最后选出来的,依然是泛泛之辈啊!”这时,然明从大臣们中间走出,附和(hè)郑王。

“君上,我和您的想法一致啊,再说了,如果任何一个老百姓都可以对国事指指点点,那我们这些做臣的,还有您做君上的,威严何在呀?”在对待晋国的态度上,这然明,自来和子产不同:子产主张富民强国,抗衡晋国;而然明则主张恭敬忍让,以和为贵。

子产不毁乡校

子产不毁乡校

子产不毁乡校用今天的话来说,子产把乡校作为获取群众议论政事的反馈信息的场所,而且注意根据来自公众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政策和行为。

子产执政后,重视听取百姓的议论,还把刑书铸在鼎上公告于世,努力疏通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颇得百姓的爱戴,从而使郑国强盛起来。

【作品出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作品体裁】历史散文【创作年代】春秋郑人游于(到)乡校,以(从而)议执政。

然明谓子产曰(谓……曰:对……说):“毁(废除)乡校,何如(怎么样)?”子产曰;“何为(为什么)?夫(fú句首语气词,引起议论。

)/人朝夕退(劳作回家)而(表承接,不译)游(闲游)焉(即“于之”:到这里),以(因而)议执政之(的)善(好)否(pǐ恶,坏)。

其(他们)所善(好)者(……的地方),吾则(就)行(实行)之(它);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是(这)吾师也,若之何(奈何)/毁之?我/闻忠善(动词,为忠为善)以(来)损(减少)怨,不闻作威(摆出威风)以防怨(压制怨恨)。

岂(难道)不遽(jù立即)止(制止)?然(但是)犹(如同)防(堵塞)川(河流)也:大决(溃决)所犯(造成的危害),伤人必多,吾不克(能够)救也;不如小决(决口)使道(同“导”,引导),不如吾闻而(并)药(以……为药,把……当作药)之(它,指郑人的议论)也。

”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⒁。

小人实不才⒂。

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⒃?”仲尼闻是语也,曰⒄:“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译文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掌握政权的人(施政措施的好坏。

)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样?”子产说:“干什么?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

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

这是我们的老师。

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尽力做好事可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能堵住怨恨。

难道不能很快的制止(这些怨恨)吗?但是就像堵大川一样:河水大决口所造成的灾害,伤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让(川)通畅,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并且把它当作良药。

韩愈《子产不毁乡校》全诗注释翻译及赏析

韩愈《子产不毁乡校》全诗注释翻译及赏析

子产不毁乡校唐·韩愈我思古人,伊郑之侨。

以礼相国,人未安其教;游于乡之校,众口嚣嚣。

或谓子产:“毁乡校则止。

”曰:“何患焉?可以成美。

夫岂多言,亦各其志:善也吾行,不善吾避;维善维否,我于此视。

川不可防,言不可弭。

下塞上聋,邦其倾矣。

”既乡校不毁,而郑国以理。

在周之兴,养老乞言;及其已衰,谤者使监。

成败之迹,昭哉可观。

维是子产,执政之式。

维其不遇,化止一国。

诚率此道,相天下君;交畅旁达,施及无垠,於虖!四海所以不理,有君无臣。

谁其嗣之?我思古人!注释伊,句首语气词。

侨,子产的名。

礼,指治国的礼法纲纪。

嚣嚣(xiāo xiāo),喧哗的声音。

侨,教,嚣,押韵。

这是“亦各言其志”的意思。

《论语·先进》:“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维,语气词。

否(pǐ),恶。

弭(mǐ),止。

理,治,指平治。

止,美,志,避,视,弭,矣,理,押韵。

养老乞言,周朝兴盛的时候,曾奉养一些年老而有声望的人,让他们提意见,帮助把国家治理好。

《诗经·大雅·行苇》序:“行苇,忠厚也。

周家忠厚,仁及草木,故能内睦九族,外尊事黄耇(gǒu,黄耇,老人之称),养老乞言,以成其福禄焉。

”谤者,指批评国政的人。

《国语·周语》载:周厉王暴虐无道,国人批评他,他派卫巫监视批评他的人。

最后国人忍无可忍,把他放逐出国。

是,指示代词,这个。

式,法式,榜样。

维,通“惟”。

这两句是说只因子产没有遇到圣君,他的教化就只限于一个郑国。

化,教化。

於虖,同“呜呼”。

四海(天下)之所以治不好,是因为只有君,没有臣(指称职的人臣)。

《左传·襄公三十年》载:子产从政三年,舆(众)人诵之曰:“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翻译我崇敬的古人,第一个就是郑国的子产。

(他开始执政的时候),用礼制治理国家,大家还不理他那一套。

来到辩论的场所--乡校,众人议论纷纷。

有人对子产说:“毁掉乡校议论就停止了。

子产不毁乡校:春秋时代的“人道新政”

子产不毁乡校:春秋时代的“人道新政”

子产不毁乡校:春秋时代的“人道新政”在子产面前有两条道路可以选择,一条是顺因当时趋势,如齐之田氏,鲁之三桓,晋之三家,利用执政的权力,兼并其他各家。

另一条路是继续维持公室,“安大”“安众”,以形成贵族民主制,以此为前提,引导国人参政、议政,使新政具有全民性和合法性。

春秋时期,郑国位居晋、楚两大国之间,朝晋暮楚,常有立国之忧。

郑国文化也受了晋、楚影响,晋之简约厚重,楚之轻灵飞扬,在郑风里面都有反映。

1923年,河南新郑李家楼发现郑国国君大墓,墓中出土一壶,壶体源于北地,鸟形来自南方。

放在《诗经》时代,此鸟为雎,乃王之战士,礼之君子,为王雎,其姿矫健,做起飞状,其神忧郁,如盼淑女!故此壶名,当称“雎壶”。

东郑所居,本为王畿,乃周南之地,以雎起兴,此乃诗意。

《诗经·郑风·女曰鸡鸣》讲一士的故事,他的妻——鸠劝他早起,说鸡鸣了,他说,天还没亮呢;妻子说,启明星都起来了,他说,那我们就一起飞吧!那只壶体,便是他们的家,雎从家里出发,带着妻子飞。

执子之手,比翼齐飞,与子偕老,乃夫妇之道——礼教。

此壶本为一对,同居一室,现已流离,分居两地,一只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另一只尚在河南博物院。

为泛滥之情,礼难禁。

然而,晋人曰“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多情通往审美,郑风向美开放人生,夫妇之道,正是向着人道之美开放的。

“王雎”:子产新政倘佯在开放的郑风里,子产尝试新政治,而为“王雎”。

在中国思想史上,子产是孔子的先驱,张荫麟《中国史纲》说,郑之于鲁,子产之于孔子,皆可谓之样板,因为鲁国的地位与郑国相似,而孔子的地位也与子产相近。

那时郑国,是新政发动机,孔子谈仁政,就以子产新政为样板,赞美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这四项,前两项是立于礼,后两项是行仁义,这只是孔子的看法。

还有一项,孔子没有提到,那就是“铸刑书”——法治。

对于法治,当时已有争议,子产“铸刑书”,招来晋国叔向的批评,说:为了防民相争,先王想方设法,尚且防不胜防,而你却要立刑书,有了刑书作依据,礼就没有用了,郑国就要乱了。

子产不毁乡校实用课件

子产不毁乡校实用课件
顔回,字子淵
关羽,字云长
钱谦益,字受之
• 何如
疑問代詞“何” +動詞“如”=如何
怎麼樣。
《論語·子路》:“子貢問曰:‘鄉人
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
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
‘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
者惡之。’”
子産曰:“何爲?夫人朝夕退而游
焉,以議執政之善否。
• 何爲
疑問代詞“何”+動詞“爲”=爲何
多則作福,所惡多則作威。”
•防
《說文·部》:“防,隄也,”本義
爲堤壩。
《呂氏春秋·慎小》:“巨防容螻,而
漂邑殺人。”
後引申有“堵住、防止”義。
豈不遽止?然猶防川:大決所犯,
傷人必多,吾不克救也;
•遽
《說文·辵部》:“遽,傳也。”本義
爲驛站之傳車。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秦師)
及滑,鄭商人弦高將市於周,遇之……且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引申指真誠,不虛僞。《論語·學而》: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又指守信、相信。如“人謂子産不仁,
吾不信也。”
此處爲副詞。確實,的確。
若果行此,其鄭國實賴之,豈唯二
三臣?”
•其
語氣詞,表示推測,大概。
• 岂唯二三臣
哪里只是我们几个当大臣(的依赖你)?
• 二三
不專一,反復無定。《晉書·慕容垂載記》:
以禮。不然,鄭將敗。”子產厚遇季子。
• 《史記·鄭世家》:
子產者,鄭成公少子也。爲人仁愛人,
事君忠厚。孔子嘗過鄭,與子產如兄弟云。
及聞子產死,孔子爲泣曰:“古之遺愛
也。”
• 《左傳·襄公三十年》:
(子産)從政一年。輿人誦之曰:“取

韩愈子产不毁乡校颂原文及赏析

韩愈子产不毁乡校颂原文及赏析

韩愈子产不毁乡校颂原文及赏析韩愈子产不毁乡校颂原文及赏析原文:子产不毁乡校颂我思古人,伊郑之侨。

以礼相国,人未安其教;游于乡之校,众口嚣嚣。

或谓子产:“毁乡校则止。

”曰:“何患焉?可以成美。

夫岂多言,亦各其志:善也吾行,不善吾避;维善维否,我于此视。

川不可防,言不可弭。

下塞上聋,邦其倾矣。

”既乡校不毁,而郑国以理。

在周之兴,养老乞言;及其已衰,谤者使监。

成败之迹,昭哉可观。

维是子产,执政之式。

维其不遇,化止一国。

诚率此道,相天下君;交畅旁达,施及无垠,於虖!四海所以不理,有君无臣。

谁其嗣之?我思古人!译文:我崇敬的古人,第一个就是郑国的子产。

(他开始执政的时候),用礼制治理国家,大家还不理他那一套。

来到辩论的场所--乡校,众人议论纷纷。

有人对子产说:“毁掉乡校议论就停止了。

”子产说:“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可以把它变成好事。

哪能说是议论多了呢?也就是各抒己见嘛。

对的,我们就采纳;不对的(或者可能把事情搞坏的),我们就防止;是好是坏,我们就观察一下嘛!河流不能堵塞,言论不能阻止。

堵塞言路,主上蒙蔽,国家就要衰败了!”乡校没有毁掉,而郑国得以治理好。

周初兴盛,(是因为)奉养老成有德之人,听取他们的意见;(周厉王)衰败,是派人监视有意见的人的结果。

成功失败的事例,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这子产啊,执政的方式(难得)。

只因为难得,才治理一个郑国。

真的都用子产执政的方式,帮助天下的君王,(天下就能)政通景明,达到无限。

哎!天下没有治理好,(是因为)只有君王没有贤臣啊。

谁能继承子产之风?(谁又具有子产之才)?我思慕古人。

注释:1、伊,句首语气词。

侨,子产的名。

2、礼,指治国的礼法纲纪。

3、嚣嚣(xiāo xiāo),喧哗的`声音。

侨,教,嚣,押韵。

4、这是“亦各言其志”的意思。

《论语·先进》:“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5、维,语气词。

否(pǐ),恶。

6、弭(mǐ),止。

7、理,治,指平治。

止,美,志,避,视,弭,矣,理,押韵。

(2021年整理)子产不毁乡校

(2021年整理)子产不毁乡校

子产不毁乡校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子产不毁乡校)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子产不毁乡校的全部内容。

子产不毁乡校郑人游于乡校①,以议执政②之善否。

然明③谓子产④曰:“何不毁乡校?”子产曰:“何为⑤?夫人朝夕退⑥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⑦,不闻作威以防怨。

岂不遽止⑧?然犹防川⑨: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⑩,不如吾闻而药辊辑讹之也。

”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辊輰讹可事辊輱讹也。

小人辊輲讹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注释:①乡校:先秦时期,国家办两类学校,一类是官学,办在京城,属于贵族学校;一类是乡校,办在郊野,属于平民学校。

乡校,既是学校又是乡间公共活动场所,乡人可在那里聚会议事.②执政:指掌握政权的人。

③然明:姓鬷(zong),名蔑,字然明。

郑大夫。

④子产:姓公孙,名侨,字子产,谥成子,又称公孙成子(见《国语·晋语八》)。

郑大夫,后为郑相。

主政二十多年。

当时郑国弱小,处在晋楚两国双重胁迫之下,由于子产善于执政,获得长时间的安定,受到各国尊重。

⑤何为:为什么要这样。

⑥人朝夕退:人们白天工作,傍晚收工回来.⑦损怨:减少怨恨。

⑧遽止:很快制止(乡人怨恨)。

⑨防川:预防水患。

⑩使道:使其疏通。

道,通“导”.辊辑讹药之,以药物治疗.辊輰讹信,确实。

辊輱讹可事,办事成功。

辊輲讹小人,自谦之称。

党言允谐,子产明智保乡校

党言允谐,子产明智保乡校

党言允谐,子产明智保乡校【原典】春秋时期,郑国都城新郑的乡间有一个公共场所乡校,人们经常来这里聚会游玩,议论国家政治,品评政府官员。

有个叫然明的朝廷大夫,对乡校十分不满,担心人们的议论批评会危害国家,打算把乡校拆毁,以防止人们群聚议政。

于是,他对执政的子产说:“把乡校拆掉,您看怎么样?”子产反问道:“拆掉总得有原因,你的理由是什么呢?”然明回答说:“人们在乡校说长道短,批评政府官员和政治,这对国家和您都很不利。

”子产不以为然地说:“人们利用早晚的闲暇时间到乡校聚会,议论治理国家的好坏。

他们认为做得好的,我们就做下去;他们认为做得不对的,我们就加以改正。

他们的议论能帮助我们治理好国家,为什么要将乡校拆毁呢?”子产担心然明想不通,又接着说:“我听说以忠诚善意对待人,可以减少怨恨批评,而没有听说可以用权势暴力来防止怨恨批评。

用权势暴力当然可以马上制止人们的议论,但是,正如防止河道决口一样,防止大水会造成大决口,必然伤害很多人,我们不可能挽救得了。

不如打开一些小的决口,疏通水道。

我们听了人们的议论,可以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

”然明听了这番话,认为很有道理,说:“从今以后,我知道了您真的是个可以担当国家大事的人!我实在没有什么才能。

如果真把乡校保留下来,那么郑国就实实在在有指望了,哪里只是对少数大臣有利呢。

”后来,孔子知道了这件事,评论说:“从子产的这些言论看,说他寡仁少德,我不相信。

”【新说】所谓“党言”,是指直率恳切的言论和意见;“允谐”,是说倾听容纳。

党言允谐,即对直率恳切的意见采取尊重和容纳的态度。

直率恳切的意见、听上去往往都不大顺耳,有时甚至很不顺耳,正如人们都愿意吃蜜糖,而不愿意吃药一样。

这个毛病,大概源于一般人都爱自以为是,都认为老子天下第一,你算老几,胆敢对我指手划脚!不妨把这个毛病叫做“自恋情结”。

当没有了外在的崇拜偶像时:比如当上了天子和国王,人们很容易转向自我,把自我当作偶像来崇拜,把自我神圣化到完美无瑕的地步。

子产不毁乡校 文言文翻译

子产不毁乡校 文言文翻译

子产不毁乡校文言文翻译
我崇敬的古人,第一个就是郑国的子产。

(他开始执政的时候),用礼制治理国家,大家还不理他那一套。

来到辩论的场所乡校,众人议论纷纷。

有人对子产说:毁掉乡校议论就停止了。

子产说: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可以把它变成好事。

哪能说是议论多了呢也就是各抒己见嘛。

对的,我们就采纳;不对的(或者可能把事情搞坏的),我们就防止;是好是坏,我们就观察一下嘛河流不能堵塞,言论不能阻止。

堵塞言路,主上蒙蔽,国家就要衰败了乡校没有毁掉,而郑国得以治理好。

周初兴盛,(是因为)奉养老成有德之人,听取他们的意见;(周厉王)衰败,是派人监视有意见的人的结果。

成功失败的事例,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这子产啊,执政的方式(难得)。

只因为难得,才治理一个郑国。

真的都用子产执政的方式,帮助天下的君王,(天下就能)政通景明,达到无限。

哎天下没有治理好,(是因为)只有君王没有贤臣啊。

谁能继承子产之风(谁又具有子产之才)?我思慕古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四、子产不毁乡校(襄公三十一年)
古代文化
1125 1404
子产不毁乡校(襄公三十一年)
——民心可疏导不可左右
【原文】
郑人游于乡校①,以论执政②。

然明谓子产曰③:“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④,以议执政之善否。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⑤,不闻作威以防怨(6)。

岂不遽止(7)?然犹防川(8):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9),不如吾闻而药之也(10)。

”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11)。

小人实不才(12)。

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13)?”
仲尼闻是语也,曰(14):“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注释】
①乡校;古时乡间的公共场所,既是学校,又是乡人聚会议事的地方。

②执政:政事。

③然明:郑国大夫融蔑,然明是他的字。

④退:工作完毕后回来。

⑤忠善:尽力做善事。

损:减少。

(6)作威;摆出威风。

(7)遽(jv):很快,迅速。

(8)防:堵塞。

川:河流。

(9)道:同“导”,疏通,引导。

(10)药之:以之为药,用它做治病的药。

(11)信:确实,的确。

可事;可以成事。

()12)小人:自己的谦称。

不才:没有才能。

(13)二三:这些,这几位。

(14)仲尼:孔子的字。

(孔子当时只有十岁,这话是后来加上的。

)【译文】
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

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

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

这是我们的老师。

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尽力做
好事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来防止怨恨。

难道很快制止这些议论不容易吗?然而那样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样: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

”然明说:“我从现在起才知道您确实可以成大事。

小人确实没有才能。

如果真的这样做,恐怕郑国真的就有了依靠,岂止是有利于我们这些臣子!”
孔子听到了这番话后说:“照这些话看来,人们说子产不仁,我可不相信。


【读解】
春秋时的乡校,让我们联想到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民主政治。

在希腊、罗马凡,自由民,都有参与政治的权利。

乡校自由地议论政治,与希腊、罗马的情形有些相似,但有一个重大差别:乡校的平民百姓虽然可以议政,却无权参政,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因此,二者有实质性的差别。

不过,考虑到中国传统等级制度之下的政治专制,能移开一个口子让老百姓无所顾忌、畅所欲言地议论统治者,真是要很大的气魄和开阔的胸襟。

真的,能做到这一点,在几千年的传统社会中,即使不是绝无仅有,也算得上几十年、几百年才会见到一次。

完全可以设想到老百姓议政的内容,比如国家的繁荣昌盛,社会的风习,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施政方针,一直到宫廷秘闻,某个官员乃至国君的私生活。

不管是什么样的话题,平民百姓中横挑鼻子竖挑眼、鸡蛋里面挑骨头的人,毕竟是少数,而大多数人的。

目中都有相对公平的衡量尺度,他们眼睛盯住的是统治者的施政实绩,而不是统治者的夸夸其谈。

可以打个比方,老百姓的评论,是统治者所作所为的无情的镜子。

统治者可以用高压手段迫使百姓保持沉默,却无法使人们不在心里估价,无法左右人心的向背。

所以,沉默并不意味著顺从;相反,沉默中蕴含著可怕的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