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旅游者 第一节 旅游者
第二章 旅游者
广东 1.收入高,出游意识强 2.不讲究,强调吃、住、行 3.少空谈,注重抓商机 4.给小费,购物量大 江浙: 1.旅游意识强,导游要求高 2.保险观念足,较爱写投诉 3.身处大都市,了解海外情 4.“商业气”很浓,“市场感”很强 北方: 以京、津为中心的黄河下游地区及其邻近市场 1.重政治,关心时事 2.收入低,架子很大 3.文化厚,容纳性强
• 2、北美国家的定义:
• 加拿大:旅游者指到离开其所居社区边界 至少50英里以外的地方去旅行的人。
• 美国:旅游者为了外出出差、消遣、个人 事务、或者出于工作上下班之外的其它任 何原因而离家外出旅行至少50英里(单程) 的人,而不管其在外过夜还是当日返回。
• 欧洲国家的定义 • 英国:基于上下班以外的任何原因,离开居住 地外出旅行过夜至少一次的人。 • 法国:基于下列原因离开自己的主要居处,外 出旅行超过24小时但未超过4个月的人。这些 原因包括:
• (二)中国关于旅游者的统计标准 • 国际旅游者统计标准
– 以海关和边境“来华旅游入境人数”来确定的, 其旅行时间不超过12个月,主要目的不是通过 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
• 国内旅游者统计标准
– 国内游客在我国境内其他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 内停留至少一夜,最长不超过6个月。
• • • • •
二、旅游者的特点 1 异地性 2 消费性 3 休闲性 4 体验性
第二节 旅游者实现旅游活动的条件 一 客观条件 二 主观条件
• 一 客观条件
• (一)从旅游需求的角度看 • 1 经济收入 • 可随意支配收入:指扣除全部纳税和社会 消费,以及日常生活必须消费部分之后所 余下的收入部分。 • 旅游者的可支配收入水平可通过恩格尔系 数来相对衡量。 • 恩格尔系数:是一个家庭或个人收入中用 于食物支出的比例。
第二章 需要动机与旅游
8
现代人的“求平衡说” 现代人的“求平衡说”
一、“日常生活之外的生活”---旅游 日常生活之外的生活”---旅游 二、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缺少了什么? 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缺少了什么? (一)、新鲜感 )、新鲜感 在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常规的程序和狂 在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热的速度造成了一种单调的紧张 -----梅奥;贾维斯《闲暇旅行心 -----梅奥;贾维斯《 梅奥 理学》 理学》
去获得新闻界 去获得某些与 去访问自己的 顺应时尚 正在报道的事 异性接触的浪 家庭或朋友曾 参与历史 经去过的地方 了解世界的愿 件的更进一步 漫经历 的了解 望 去参与特殊的 活动
(五)、 目前对旅游动机的分类
• 健康娱乐 • 好奇探索 • 学习与体验 • 获取审美感受 • 宗教信仰 • 社会交往 • 闲暇和消遣 • 探亲访友与追宗归祖 • 地位与自我实现 • 商务动机
29
(三)、日本学者田中喜一对旅游动机的分类
2 旅游者
异地性:即旅游者必须是离开常住地,去异 国他乡参观访问的人; 短暂性:旅游者前往异国他乡进行参观访问 具有暂时性的特点,不可导致永久性居留(为此, 为了统计方便起见,我们不妨规定最长为一年);
旅游者的特征
旅游者是——利用其自由时间并以寻求愉悦为目的而在异地获得短暂的休闲 体验的人。
第一节 旅游者的概念 有关国际组织对国际旅游者的定义 国际联盟定义 1.出于娱乐、健康和家庭原 因而外出旅行的人; 2.为出席会议或作为任何种 类包括科学、管理、外交、 宗教、体育等活动代表而旅 行的人; 3.为商业原因而旅行的人; 4.在航海沿途停靠,即使不 超过24小时的人; 5.其他。 罗马会议定义 “游客”是“除为获得报酬 和从事某项职业以外,基于任 何原因到一个非常住国去访问 的人。”游客包括: (1)旅游者:到一个国家去暂时 逗留至少24小时的游客。其旅 行目的是为了消闲、健康、研 究、工商业务、探亲、出差和 开会等。 (2)短途游览者:指到一个国家 去暂时逗留不足24小时者(包括 乘游船在海上旅行的人)。
没有标明为什么 选择这五种需求
01
02
没有解释为什么 如此排列
案例 一个人想要去旅游,是为了满足哪个几层次的需求?
A
生理需求
美食之旅 森林旅游
B
尊重需求
出国旅游
C
自我实现
考察旅游 探险旅游
二.旅游动机
1
旅游动机定义
相关理论
2
3
旅游动机总结
旅游动机
1、旅游动机的含义
1
得新经历
旅游动机是促成个体有意于旅游以及确定到何
追新猎奇型
喜欢人迹罕至的旅游地 喜欢获得新鲜经历和享受新的喜悦 喜欢新奇的不寻常的旅游场所 活动量大 喜欢坐飞机前往旅游目的地 只求一般的饭店、不一定要现代化大饭 店和专门吸引旅客的商店
旅游学概论PPT演示课件
• 例如,美国有些机构,如美国国家旅游资 源评价委员会用至少50千米(单程)作为衡量 是否为国内旅游者的临界尺度;
• 加拿大统计局和加拿大旅游局使用了最小 距离为50千米的标准。
旅游学概论
欧洲国家的定义
• 一些欧洲国家在判断是否属于国内旅游者时所采 用的标准是在异地逗留的时间长度。
• 英格兰旅游局在每年一度的英国旅游调查中对 国内旅游者的定义是:基于上下班以外的任何原 因;离开居住地外出旅行过夜至少一次的人;
• 法国旅游总署的定义则是;凡以下列、原因离 开自己的主要居所,外出旅行超过24小时,但不 超过4个月的人均可视为国的定义 •世界旅游组织(WTO) 国内游客
✓过夜国内旅游者(domestic tourist)
24小时 —— 一年;休闲、度假、运动、商务、 会议、学习、探亲访友、健康或宗教。
✓不过夜国内旅游者(domestic excursionists)
旅游学概论
北美国家的定义
• 技术上:凡是纳入旅游统计中的来访人员 统称为 “游客”(visitor) 对“游客”又区分为:
——“旅游者” —tourist —— “游览者” 或“短途旅游者”—
excursionist
旅游学概论
罗马会议对旅游者的技术定义
到一个国家至少逗留24小时以上的游客。其旅 行目的以娱乐、度假、疗养保健、学习、宗教、 体育运动等的消闲活动和工商业务、探亲访友、
公务出使、出席会议等。
Tourists (旅游者)
二者统一于
Excursionists
导游法规知识旅游法法律制度
导游法规知识旅游法法律制度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第二章、旅游法法律制度第一节、旅游者的权利和义务一、旅游者的权利(一)自主选择权旅游者有权自主选择旅游产品和服务,有权拒绝旅游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二)知悉真情权旅游者有权知悉其购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
(三)严格履行权游者有权要求旅游经营者按照约定提供产品和服务(四)受尊重权旅游者的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应当得到尊重(五)特殊群体获得便利优惠权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享受便利和优惠。
(六)救助保护请求权旅游者在人身、财产安全遇有危险时,有请求救助和保护的权利。
旅游者人身、财产受到侵害的,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二、旅游者的义务(一)五个应当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
(二)三个不得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或者在解决纠纷时,不得损害当地居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干扰他人的旅游活动,不得损害旅游经营者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四)三个配合旅游者购买、接受旅游服务时,应当向旅游经营者如实告知与旅游活动相关的个人健康信息,遵守旅游活动中的安全警示规定。
旅游者对国家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暂时限制旅游活动的措施以及有关部门、机构或者旅游经营者采取的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应当予以配合。
旅游者违反安全警示规定,或者对国家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暂时限制旅游活动的措施、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不予配合的,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五)出入境旅游者的“二个不得”出境旅游者不得在境外非法滞留,随团出境的旅游者不得擅自分团、脱团。
入境旅游者不得在境内非法滞留,随团入境的旅游者不得擅自分团、脱团。
第二节、旅游经营活动一、旅游经营旅游经营者是指旅行社、景区以及为旅游者提供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服务的经营者。
心理学第二章 旅游者的感知觉
二、旅游感觉的基本规律
1.旅游感觉的适宜刺激
适宜刺激是指对特定感觉器官的特定性质与特定程度的刺激。
2.旅游感觉的适应性
适应性是指在旅游过程中,由于某种刺激持续作用于旅游者 的感官而使其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3.旅游感觉的相互作用
在一定的条件下,各种旅游感觉相互影响,从而使旅游者对 某种感觉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旅游者的感觉内容也包括对物和对人的感觉两个方 面。 对物的感觉既包括对与旅游者食、宿、行、娱、购 等相关的景观环境及各种配套设施等产生的感觉。 也包括对各种旅游规章制度、政策方针等产生的感 觉。 对人的感觉包括对旅游从业人员和对其他旅游者的 感觉。 (三)旅游感觉的特点 直接性、个别性
2.内部感觉 (肌体感觉) 是指来自肌体内部的刺激直接作用于内脏器官所产 生的各种感觉。 3.本体感觉 是指由于身体各部分的运动或位置的改变所产生的 感觉。 (二)旅游感觉的含义 作为感觉的特殊领域与内容,旅游感觉是旅游者在 旅游活动中,对直接作用于其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 个别属性的反映。 【请思考】:通过2-1案例分析什么是旅游感觉? 旅游感觉应该包括哪些内容?有哪些类型?
2003年6月16日,著名喜剧演员赵本山被沈阳市人 民政府正式特聘为沈阳旅游“形象大使”。著名演 员的广泛影响力以及浓厚东北文化特色的影视作品 是其当选旅游形象代言人的主要原因。赵本山担任 旅游形象大使后,刘老根大舞台被定为沈阳市旅游 定点演出场所。由赵本山及辽宁民间艺术团合作, 向国内外游客推介“二人转之旅”这一全新的旅游 产品。与此同时,全国各地举办了一系列的旅游形 象大使选拔活动。例如,桂林的“刘三姐”旅游形 象大使选举,上海的旅游形象大使评选活动,大湘 西旅游形象大使等。也有类似聘请赵本山这样的名 人做形象大使的。如,牛群受聘任首位安徽“旅游 形象大使”。显然,国内旅游已进入到轰轰烈烈的 形象代言人时代。
旅游地理
第二章旅游者地理第一节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一、概述:(一)定义:对旅游者的产生具有影响的地理环境。
(二)旅游者产生的四大地理背景:自然地理背景、文化地理背景、经济地理背景、环境质量背景(三)地理背景对tourists的影响:1、影响:激发旅游(吸引激发、促动出游激发)2、原因:地理环境差异性和丰富性人类各自居住环境的局限性和单调性二、自然地理背景(一)自然地理背景的差异性和丰富性自然地理环境背景的三级差异:﹙名称、原因﹚1、一级差异——自然地带差异——基调景观差异原因:地理纬度不同2、二级差异——同一自然带中沿海与内陆的差异原因:水分差异3、三级差异——由于地区性原因而形成的自然景观原因:多种原因①由于特殊地质原因(喀斯特地貌、平顶山)②尚无法解释的自然之迷(响沙湾)③特定地点出现的壮观景象(佛光、海市蜃楼)④不适于大规模人类聚落存在的地区(武陵源、卧龙)(二)自然地理背景对旅游者产生的影响:吸引激发的单层影响(三)吸引强度的地区差异:规律:吸引强度是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地理环境特征差异的增大而增加,随着未知程度的增大而增加。
如:岱海、日本游客、西藏三、文化地理背景(一)定义: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人类为某种实践的需要,有意识地利用自然所创造的有形的文化景观(物质文化要素)和蕴涵于文化景观中的无形的氛围(精神文化要素)所共同构成的。
定义中的构成:自然环境基础要素物质文化要素精神文化要素(其中物质文化要素是文化地理环境的标志性要素)(二)文化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丰富性1、一级差异——文化圈(指受同一文化影响的地区)现代世界分为五大异质文化圈:欧洲文化圈------西方文化圈东亚文化圈------东方或儒教文化圈阿拉伯文化圈-----伊斯兰或穆斯林文化圈非洲文化圈-----发展缓慢而落后的文化圈太平洋群岛上的土著文化圈-----联系松散的文化圈2、二级差异——文化区(指具有某种文化属性人群所占据的空间)世界共有12个文化区:•西南亚北非文化区•欧洲文化区(不包括东欧)•印度和印度边缘文化区•中国文化区•东南亚文化区•黑非洲文化区(撒哈拉以南)•中美和南美文化区•北美文化区•澳洲文化区•苏联文化区•日本文化区•太平洋群岛文化区3、三级差异——民族小区(具有独特传统、风俗习惯、居住方式和生产特点以及蕴涵其中文化氛围的各民族集聚区域)(三)文化地理背景的影响吸引激发的单层影响(四)吸引强度的地区差异一般结论:1、文化景观差异越大,彼此间的吸引强度越大。
中职 旅游概论课件第二章 旅游者
? 闲暇时间===工作以外的时间
时间
法定的工作时间:8小时每天,每周最多40小时
必要的附加工作时间:加班,第二职业 必要的社交活动的时间: 满足生理需要的时间:吃饭、睡觉 做家务的时间 闲暇时间:
闲暇时间:
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及其它必须占 用的时间之外,可由个人自由支配、用于消遣 娱乐或自己所乐于从事的任何其他事情的时间。
娱乐消遣型旅游者
特点
(1)对价格敏感 (2)追求物有所值 (3)花费较高 (4)重游率高 (5)参与性强
度假保健型旅游者
特点: (1)消费较高 (2)重游率高 (3)对服务质量要求高
文化型旅游者
特点: (1)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 (2)具有某方面的专长或具
有特殊的兴趣 (3)可能重游
公务型旅游者
特点:
入境境旅游者:在内地旅游设施过夜
入境一日游游客:在内地旅游设施不过夜
出境游客:
是指离开我国,出于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 养、购物、参加会议、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等 目的,到境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大陆地区居民。其在外连 续停留的时间不要超过12个月,并且活动主要目的不是通 过所从事的活动来获取报酬的人。
第二节 旅游者的形成条件
问题 导入
1.你知道旅游者是如何形成的吗? 2.旅游者的形成条件有哪些?
重点: 1.旅游者形成的客观条件; 2.旅游者形成的主观调价; 难点: 旅游者形成的条件
重点与
第二章 旅游者
难点
8
一、旅游者产生的条件
1.可自由支配的收入 2.闲暇时间 3.旅游动机 4.其他条件
3. 我国对国际旅游者所下的定义
入境旅游者
游客
入境游客
第二章旅游者的知觉
知觉的相似原则
(二)影响知觉的主观因素
影响知觉的主观因素除上述外,人
的个性、经济收入、年龄、性别、 职业、社会阶层、态度、信仰等也
都会对人的知觉产生影响。
第二节 旅游知觉的心理定势
心理定势指人在认识特定对象时的心理
准备状态,即心理上的特定趋势。
一、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即人们常说的“第一印象”,
旅游企业与从业人员为使旅游者对旅游目 的地形成良好的知觉形象应该好以下工作: 一是搞好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TDIS) ,塑 造良好的旅游地形象。——传播美誉度 二是准确、详实、及时地将旅游地的信息传 递给旅游者——扩大知名度 三是要着力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为旅游者 提供美好的旅游体验——提高满意度 四是继续为完成旅程的旅游者提供售后服 务——培养忠诚度
(D)知觉的相似律
相似原则(principle of similarity)是指人们在感知 各种刺激物时,容易将具有 相似自然属性的事物组合在 一起。
(A)知觉的接近律
(B)知觉的闭合律
(C)知觉的连续性
(D)知觉的相似律
华山 西湖 黄河 少林寺
泰山 太湖 长江 灵隐寺
黄山 巢湖 珠江 白马寺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10:32:0210:32:0210:32Wednesday, October 21, 2020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0.2120.10.2110:32:0210:32:02October 21, 2020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0月21 日上午1 0时32 分20.10. 2120.1 0.21
对旅游交通的知觉
1. 旅途要快 2. 游览过程要慢 3. 旅游活动安排要准时。
电子课件-《旅游概论(第二版)》- A32-2868 旅游概论第二章
目
录
第一节 旅游者概述
第二节 旅游者产生的条件
第三节 旅游者的分类
学习目标
1. 熟悉国内外关于旅游者统计口径的异同 2. 掌握旅游者产生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 3. 了解不同类型旅游者的需求特点
一、旅游者的定义
在我国旅游界,旅游者是指离开常住地到异地旅行和访问的人,其停留时间 不超过一年,其外出的目的可以是消遣性旅游,例如,观光、度假等;也可以是 非消遣性旅游,如公务、会议,但主要不是为了赚钱。
I TO TRAVEL
二、国际旅游者
国际旅游者是指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探亲访友、观光度假、就医疗养、参加会 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他们出于 上述目的离开常住国或地区到中国内地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 12 个月,并且不是 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的人。
根据停留时间的长短,可分为国际旅游者和国际一日游旅游者。
老年旅游者最大的优势是有充足的余暇时间和较好的经济条件。
I TO TRAVEL
2.按性别划分
旅游需求的性别差异也很明显。一般来说,男性旅游者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较喜欢知识性、运动性、刺激性较强的旅游活动,具体表现为公务旅游者、体育 旅游者;而女性旅游者则更注意选择旅游目的地,关注人身和财产安全因素,倾 向于购物活动,对价格比较敏感。
I TO TRAVEL
三、国内旅游者
国内旅游者是指任何一个在他居住国或地区内到惯常环境以外的地方旅行, 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访问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的人。按 照停留时间的长短,国内旅游者又可以分为过夜的国内旅游者和一日游国内旅游 者。
I TO TRAVEL
一、实现旅游活动的客观条件
旅游心理学 第二章 旅游者的知觉
雪 地 中 的 狗
知 觉 的 理 解 性
影响旅游者知觉理解性的因素 • 经验:具有不同知识经验的人,对同一客观事物 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 • 语言:在知觉环境复杂、陌生或者知觉对象特征 不明显的情况下,他人使用语言进行指导,可以 补充知觉的内容,引导知觉的过程,使人们迅速 获得完整的知觉印象。 • ‚知觉失真‛或者‚知觉歪曲‛ :旅游者在理解 知觉对象时,有时只会重视它的某些特征,缩小 甚至完全忽视另外一些特征,从而形成与实际情 况不相符的知觉印象,即‚知觉歪曲‛。 • 人们通常说的‚月是故乡明‛就存在知觉歪曲的 因素。旅游者往往根据自己的旅游需要、动机、 偏好、目的等因素,有选择地感知与理解旅游活 动中的各种信息。
(二)知觉理论
•布鲁纳和格雷戈里——知觉的假设考验说
–知觉是在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当前刺激形成假设、 期望或图式,再将现实刺激与记忆信息相结合的一种再 造 –在大草原上,突然看到天空有一个飞翔的物体,你会 认为是什么? 飞鹰?塑料袋?
•吉布森——知觉的刺激物说理论
知觉不需要知识经验的作用,我们可以直接根据刺激物 产生知觉经验
1.由于感觉器官的局部适应性,使对物体的感受 性交替而短暂的下降 2.由于有机体的机能活动的节律性引起 一般地,5~7岁的儿童能聚精会神15分钟左右,7 ~10岁的儿童可达20分钟,10~12岁的儿童可 达25分钟,高中生一般能坚持30~45分钟。 超常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表现出高度的注意 稳定性。
知觉的对象与背景互相依存、互相转化
人 像 与 花 瓶
双 关 图 形
画中画
爱因斯坦和洗澡的女人
女 人 花
树叶还是人体
玫 瑰 花 还 是 一 对 情 侣
几只鹿?
影响旅游者知觉选择性的因素
第2章 旅游者的感觉与知觉ppt课件
(三)嗅觉
气味可使情绪激动,也可使情绪缓和。
《华尔街日报》报道:令人喜悦兴奋的香味使人延长在商店闲 逛的时间。
有报告指出,马里奥特饭店门厅走廊发出来的扑鼻香味,可以 缓解人们的精神压力。
一项研究表明,有香味的娱乐场所的投币机的使用增加了 45%。
第二节 旅游者的知觉
一、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对客观事物整 体的反映。
知觉规律 (1)接近律
人们对知觉场中客体的知觉,是根据它们各部分彼此接近或邻 近的程度而组合在一起的。各部分越是接近,组合在一起的可 能性就越大。
(2)相似律
人们在知觉时,对刺激要素相似的项目,只要不被接近因素干 扰,会倾向于把它们联合在一起。换言之,相似的部分在知觉 中会形成若干组。
(3)闭合律
(2)告诉顾客他还需要等多久。
不确定的等待使顾客不能形成对等待时间的合理期望,会使顾 客产生焦虑与不满。使客人明确还需要等多久,使他相信到某 一时刻等待就会结束,就能够有效地消除其顾虑。 David Maister在其关于等待心理的论文中指出,一些餐厅甚 至故意告诉顾客需要等待很长时间,这样当实际的等待时间比 被告知的时间要短时,顾客就会高兴。
选择( 1 )的人,很多是对自己的健康没有信心,或是处于不具道德感,但是容易流于固 执。
回答( 4 )的人较知性,脑筋灵活且容易涌现出栩栩如生的想 像。
选择( 5 )的人则是有不满足感的人,对什么事情都觉得无法 落实。 回答( 6 )的人和周围的人处得并不怎样好,喜欢变化或是想 要事情有什么转变,对于社会总有些不满而陷于进退维谷之境。
在对现时事物的知觉中 ,需要以过去经验、知识为基础 ,以便 对知觉的对象做出最佳解释、说明,知觉的这一特性叫理解性。
旅游学概论第二章旅游者
Introduction to Tourism
(二)主观条件
1.旅游需要 2.旅游动机 ①田中喜一分类法。日本学者田中喜一将旅游 动机归为四类,即心情的动机、身体的动机、 精神的动机和经济的动机。每一种动机反映了 不同的需求。 ②麦金托什分类法。
综合上述阐述,我们认为旅游者首先是有
生命周期的概念有助于我们理解处于生命周期 的不同状态对消费者行为产生的重要影响。周期 并不仅仅是指阶段和年龄的演进,而是代表着可 自由支配收入可能发生的变动和社会责任的变化。
三、抑制因素
(一)身体限制,如健康不佳,对许多人来说, 是不能参加旅游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心脏病和 身体或者精神缺陷等疾病是旅游的主要障碍。 (二)政府限制,如一些国家政府对货币和签 证的控制可能是旅游的真正障碍。 (三)缺乏兴趣或者对旅游恐惧,对一些人来 说是旅游真正的阻力。
“闲钱”的人,其次旅游者是有“闲时”的人, 再次,旅游者是“有追求”的人。根据旅游者的 上述内涵,我们给旅游者下这样的定义:旅游者 是指离开常住地,以寻求愉悦为目的前往异地做 短暂停留的人。该定义强调三个内容: (1)旅游者的出行目的非常清楚,是为了愉悦。 (2)旅游愉悦的获得是一个短暂的经历和过程。 (3)旅游者的旅游决策是旅游者个人的行为决策, 有充分的自主权。
2.5 旅游者教育
现代旅游活动主体是旅游者,所谓旅游企 业不过是消费品的提供者。影响旅游业发展 的不仅仅是旅游企业,旅游者其实扮演了更 重要的角色。
由于对旅游者的教育问题没有与旅游业的 发展同步进行,造成这一消费群体的不成熟, 已经出现了许多问题
一、旅游者教育的内容
1
正确的 旅游动 机。
2
正确的 旅游观 念。
(三)我国政府对入境旅游者的分类方法 按文化传统分为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按国籍分类(外国人);
第二章:旅游者与旅游消费
旅游动机的含义
动机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指的是 促进和维持人的活动,并促使活 动指向一定目的的心理倾向 旅游动机指的是促发一个人有意 于旅游以及确定到何处去、做何 种旅游的内在心理动因
旅游动机的基本类型
身体方面的动机 文化方面的动机 人际(社会交往)方面 的动机 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
二 旅游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分析
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得到的效用增量及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消费最大化即消费均衡:如果收入既定,那么效用如何最大化?假
05 定消费者嗜好既定、收入既定、物品价格既定。消费者用全 部收入
购买各种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与为购买这些物品所 支付的价格的 比相等,1单位货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是相等时,实现均衡。
2、边际效用分析(基数理论)
第二章:旅游者与旅游消费
教学内容
1、旅游者 2、旅游消费的特点和种类 3、旅游消费结构 4、旅游消费效果
教学重点
旅游消费结构
教学要求
本章采用讲授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了解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与 类型、旅游者的消费行为决策、影响旅游消费者流向因素等内 容;熟悉旅游消费的特点和种类;掌握旅游消费结构的分类、 影响旅游消费结构的因素;掌握旅游消费结构的合理化方法、 旅游消费效果的衡量。
三 影响旅游消费者流向的因素
1、旅游刺激
是指旅游目的地或旅行社等 旅游组织进行广告宣传以及 各类促销活动,以激发人们 出游的行为。
3、服务特性
旅游信息是否真实可靠、是否 能享受到旅行社的高水平的服 务以及旅游过程中的服务保证; 游目的地旅游业管理水平的高 低,是否具有高标准的城市基 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
性质 个体性 精神性 高层次性
(1)现代旅游消费是一种个体性消费
第二章旅游者
国际联盟规定的缺陷?
在实际情况中,遇到很多问题: ❖ 当日返回的出国者,算不算国际旅游? ❖ 大量修学考察研究人员算不算旅游? ❖ 没有法律依据但实际在别国逗留的人(客轮、飞机过境等)
第一节 旅游者的界定
确定旅游者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一、旅游者的概念性界定 ❖ 什么目的? ❖ 多长时间? ❖ 空间或距离?
二、旅游者的技术性定义
(一)、国际旅游者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国际联盟的定义
2.
国际官方旅游组织联盟的定义
3.
罗马会议的定义
4.
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
5.
我国对国际旅游者的界定
(二)国内旅游者
1.
2.北美国家的定义
❖ 北美的加拿大和美国是以出行距离为标准来区别是否属于国内旅游者的(在英语国家中,不同 的机构在使用visitors或tourists时相当混乱,没有加以明确的区分)。
❖ 例如,美国有些机构,如美国国家旅游资源评价委员会用至少50千米(单程)作为衡量是否为 国内旅游者的临界尺度;
❖ 技术上:凡是纳入旅游统计中的来访人员统称为 “游客”(visitor) 对“游客”又区分为:
——“旅游者” —tourist —— “游览者” 或“短途旅游者”—excursionist
旅游者 短途(一日)游客
游客
罗马会议对旅游者的技术定义
到一个国家至少逗留24小时以上的游客。其旅行目的以娱乐、 度假、疗养保健、学习、宗教、体育运动等的消闲活动和工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旅游者的界定
(一)国际联盟的解释
1937年,国际联盟专家统计委员会(Committee of Statistics Experts of the League of Nations)曾对 “国际旅游者”或“外国旅游者”定义为:“离开 自己的居住国,到另一个国家访问超过24小时的 人”。
国际旅游者的界定
国际旅游者的界定
(二)罗马会议的定义
➢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罗马定义的核心体现在三个 方面,即是否离开自己的惯常居住国、访问目的和停留时间 。不足之处在于此定义只提到了国际旅游者的定义,而未涉 及国内 世界旅游组织(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WTO)在1981 年出版的《国内与国际旅游统计资料收集与提供方法手册》 一书中,使用排除法,对国际游客的统计口径做了界定,并 向全世界推荐。
国际旅游者的界定
(二)罗马会议的定义
➢ 1968年,国际官方旅游组织联盟(世界旅游组织的前身)通过 了这一定义。
➢ 1970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旅游委员会也采纳了这个定义 。由此,关于国际旅游者的技术性定义,人们基本上取得了 共识。白此以后,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对国际旅游者的统计 ,大都以此定义为标准。今天,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已采 纳罗马定义。
国际旅游者的界定
(一)国际联盟的解释
下列人员不包括在旅游者之列:
1.到某国就业任职者;
2.到国外定居者;
3.到国外学习,膳宿在学校的学生; 4.边境居民日常越境工作的人; 5.边境临时停留的旅行者,即使在境内时间超过24小时也不算做旅游者。
国际旅游者的界定
(二)罗马会议的定义
➢ 1963年,联合国在意大利罗马召开国际性旅行和旅游会议, 即罗马会议。会议出于统计工作需要,对1937年国际联盟的 定义做了修改和补充,就各国对旅游者的统计口径做了新的 规范,并提出了“游客”(visitor)这一总体概念。
第二章 旅 游 者 第二节 影响旅游者需求的因素
中国旅游出版社
想一想
哪些人是旅游者
关于旅游者的定义
哪些人是旅游者?国内外的很多旅游 组织和专家学者都给旅游者下过定义,这 些释义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 一类是概念性定义, ➢ 另一类是技术性定义。
概念性定义
概念性定义较为抽象,在旅游工作的实际操作中很 难运用得上。下面给大家列举一些国内外较为知名 的概念性定义。1811年英国的《牛津词典》蒋旅游 者解释为“以观光为目的的外来游客”。
概念性定义
1876年瑞士的 《世纪大百科词典》认为 旅游者是出于好奇心,为了得到愉悦而 进行旅行的人
概念性定义
1933年,英国人F.W·奥格威尔在《旅游活动》中从经济目 的的视角对旅游者对的定义做了如下归纳,从经济目的来 看,旅游者必须是具备两个条件的人: 第一,离开自己的久居地到外部任何地方去,时间不超过 一年; 第二,在离开自己久居地期间,把钱用到他们所在的地方 ,而不是在其他地方挣钱。
(一)国际联盟的解释
具体包括下列人员:
1.为了消遣、娱乐、家庭事务和身体健康方面的目的而出国旅行的人。
2.为出席国际会议或作为各国公务代表具体包括下列人员: 而出国旅行的人。
3.为工商业务而出国旅行的人。
4.在海上巡游度假过程中登岸访问的人员,即使其停留时间不超过24小时, 也看做入境旅游者(凡停留时间不足24小时者,应分开另作一类,必要时可 不论其惯常居住地为何处)。
在“游客”下分为两类: ➢ 一类是过夜旅游者,即称为旅游者,是指在所到访国家过夜
停留的游客; ➢ 另一类是不过夜的当日往返者,称一日游游客或游览者。
国际旅游者的界定
(二)罗马会议的定义
为了便于旅游统计工作的开展,罗马会议对有关术语做了如下解 释: ➢ 游客是指除了为获得报酬和移民目的外,基于任何原因到一个
我国对国内游客的释义为:任何因观光、度假、探亲访友、 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 教活动等原因,离开惯常居住地到我国其他地方访问,连续 停留时间不超过6个月,并且其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 动获取报酬的的人。
概念性定义
从上面旅游者的概念性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上述这些 定义的一个共同点在于均强调了旅游的目的,包括观光、 好奇心、精神愉悦等目的。而无论观光、愉悦还是放松身 心,这些目的都是属于消遣性目的。我们在上一个模块学 习过旅游的目的可以是消遣性的,也包括会议、商务、宗 教、公务等非消遣性目的的旅游。但是,概念性定义大多 没有将非消遣目的的旅游包括进去。
不是自己惯常居住的国家访问的任何人。其访问目的可以是下 列之一:其一,消遣行目的,包括娱乐、度假、疗养保健、学 习、宗教、体育运动等等;其二,事务性目的,包括工商业务、 家庭事务、公务出差、出席会议等等。
国际旅游者的界定
(二)罗马会议的定义
➢ 为了便于旅游统计工作的开展,罗马会议对有关术语做了如下解释: 旅游者,即到一个不是自己惯常居住的国家作短期访问,至少逗留24小
➢ 规定下列人员可以作为国际游客计算: 1.为了娱乐、医疗、宗教、家庭事务、体育活动、会务、学习或过境进入另一 国家者。 2.外国轮船船员或飞机机组成员中途在某国短暂停留者。 3.停留时间不足1年的外国商业或公务旅行者。 4.负有持续时间不足1年使命的国际团体雇员或回国进行短期访问的旅行侨民。
中国关于国内旅游者的定义
关于技术性定义
各国政府、旅游业中的旅游组织机构以及各 旅游企业需要对来访旅游者的数量、旅游者的 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等数据进行统计和调查, 并通过分析数据来制定相关政策来发展和规范 本国或者本地区的旅游业。
国际旅游者的界定
对于国际旅游者的技术性定义的释义,国际联盟、 罗马会议、世界旅游组织(WTO)都曾做出过解释。
时的游客。 ➢ 当日往返旅游者,即到一个不是自己惯常居住的国家作短暂访问,逗留
时间不足24小时的游客(其中包括在海上巡游度假过程中上岸访问的邮 轮乘客)。 ➢ 这个定义不包括那些在法律意义上并未进入所在国的过境旅客(如没有 离开机场中转区域的航空旅客)。同时,该定义以来访者的常住国而不 是国籍为标准来确定是否为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