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史伶官传序》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公开课课件)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共26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函梁君臣之首, 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自然之理也。
祸患常积于忽微(微小的事) 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 (悄悄地) 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为隐 藏身份而改装) 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应当,一 定)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语气词)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代词,他)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大概,表揣测语气)
观之上古,验之当今,参以人世,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过秦论(下)》)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 事哉(兴盛) 请其矢,盛以锦囊(装)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旺盛) 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 能与之争(强盛)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围 困) 智勇多困于所溺(困扰)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 侯已困矣(困厄)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困难)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函梁君臣之首, 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自然之理也。
用“故”字承接上文,再次评论庄宗的盛衰, 以“莫能与之争”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夫祸患常积于 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的教训,得出具有更普遍意义的结论,强调 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 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 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 的下场。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
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智慧英勇的人往往被他溺 爱的事物困扰。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五 代史· 伶官传 序》课 件(24 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五 代史· 伶官传 序》课 件(24 张PPT)
读课文,理思路
观点?→ 依据?→
(4)系燕父子以组 函梁君臣之首
绳子 用木匣子装
(5)岂独伶人也哉
乐工 艺人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五 代史· 伶官传 序》课 件(24 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五 代史· 伶官传 序》课 件(24 张PPT)
翻译句子: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5分)
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五 代史· 伶官传 序》课 件(24 张PPT)
岂独伶人也哉?
春秋霸主齐桓公,称霸诸侯,却因亲近小人导致祸起萧墙; 吴国国君夫差,雄霸南方,却因贪恋美色导致被勾践灭国; 开元明君唐玄宗,开创盛世,却因宠溺杨贵妃致盛唐衰落。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五 代史· 伶官传 序》课 件(24 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五 代史· 伶官传 序》课 件(24 张PPT)
何其衰也! 玩物 丧志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五 代史· 伶官传 序》课 件(24 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五 代史· 伶官传 序》课 件(24 张PPT)
→ 志在必得→忧劳得天下
玩物丧志→逸豫失天下
冒 死 犯 险, 披 甲 逆 行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五 代史· 伶官传 序》课 件(24 张PPT)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11.2《五代史伶官传序》(共25张ppt)
推其根本
代词,它指天下
可以知之矣。
代词,它,指盛衰之理,虽曰天命,亦为人事
由第一段可以推知本文会运用什么论证方法?作者立论的依据是什么?
作者说“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由此可知,作者将 会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他将列举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和 失天下的史实作为事实论据,并将得失天下的过程和原因作对比。同时,这一史实也是作 者立论的事实依据。
时代背景: 唐宋之间的五代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虽只存在了53年间,却先后换了十四
个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战乱频繁,社会上各种矛盾非常尖锐复杂。欧阳 修所处的时代,也正是北宋王朝由盛转衰的时期,政治弊端越来越严重,社会上各种矛盾 日趋尖锐。各地农民暴动此起彼伏,北部西部的少数民族政权又频繁袭扰边境,屡败宋军。
动词作名词,成功的消息
动词使动用法,使…兴 安乐 动词使动用法,使…亡
分析本段的行文脉络
先盛赞庄宗之功,再叹庄宗之败,将庄宗极盛和极衰的两种情形作了鲜明的对照。同是 一个人,当初成功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忽而竟至“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前后对比 如此鲜明、巨大,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连着连用两个反问,先用反问否定“得之难而失之易”的说法,再用反问强调成败得失 “皆自于人”,照应第一段“虽曰天命,岂非人事”的论点。这样的反问,引人深思的同 时又寓结论于疑问之中。
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
学习目标
1.学习并掌握文章涉及的文学文化常识及相关文言知识; 2.学习并掌握在论说文中进行辩证分析、对比论证的方法; 3.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了解史论的写法与特点; 4.了解作者的“盛衰史观”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新课导入: 易中天说:“历史是过去的镜子,也是现在的导师,更是未来的朋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11-2《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共25张PPT).ppt
解题
伶 官 传 序
伶
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 。
伶官 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做伶官。
伶官传 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
序
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
者编者的“按语”。
五代史
《旧五代史》“二十四史之一”,官修史书。 《新五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欧阳修编撰的纪传体史书。 他认为旧史不宜“垂劝诫,示后世”,重新编写五代史。
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
李
存
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
瑁
者皆是也。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
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自其为王,
至于为天子,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
此用事,遂至于亡……
——《新五代史·伶官传》(节选)
• 可谓壮哉(盛) 何其衰也(衰)
一大起而至大落的转 折,将庄宗极盛和极 衰的两种情形作了鲜 明的对照,引出下面 的议论。
2. 抑扬顿挫,错落有致。
文章以散体写史论,间以对仗工整的骈句,骈散结合,错综有 致;适当运用长句,调节语势,张弛有度。读起来抑扬顿挫,感情饱 满,气势旺盛。
3.语言平实,言简意丰。
与《过秦论》相比,这篇文章并没有华丽的辞藻,基本用平实 的语言叙述事例,阐发道理,平易近人,自然晓畅。
推论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任务三:拓展延伸
文章说国家盛衰兴亡之理在于人事,忧劳 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末尾又意味深长地 点出“岂独伶人也哉”。得天下与失天下的例 子很多,你还可以举几个?
你还能想到历史上哪些“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例子?
•隋炀帝杨广,骄奢淫逸,修宫廷,冒天下之大不 韪,终于导致农民大起义,国破家亡,身死部将 之手; •李自成农民起义之初,艰苦奋斗,颇得民心;进 入北京城后,农民军将领贪图享受,骄横腐化, 失去人心,最终走向失败。 •唐玄宗李隆基,忧劳时,迎来了“开元盛世”;逸 豫时,天宝危机,酿成了安史之乱; ……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11.2《五代史 伶官传序》(共30张ppt)
程
导 史,又告诉我们什么呢? 入 今天就一起去学习《五代史伶官传序》,去回到历史现
场, 鉴往知来。
欧阳修(1007—1072)
02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北
宋中叶的文坛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
的遗恨;给你三枝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 的志向。”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里。 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 此后出兵打仗,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
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 祭告祖庙,从宗庙恭敬地取出箭来,用锦囊盛
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 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
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 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
个人在夜间呼喊,作乱的人便四方响应,他 匆忙向东出逃,还没有看到叛军,士卒就纷 纷逃散了,君臣相对而视,不知回到哪里去。
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 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愿以死报),眼
正是因为庄宗的宠幸,这些伶人做了高官, 04 出入宫廷,作威作福,致使朝政日益败坏。公
了 元926年,李嗣源叛变,自立为帝,皇帝的近
解 背
卫军指挥使郭从谦乘机率部士兵作乱,结果庄
景 宗被乱箭射死,后唐灭亡。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本文时代背景
04
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
了
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
五代史伶官传序
• 了解作者及文章创作的时代背景,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及意图。
学 • 从选材、论证方法等角度,分析文章精妙的构思,体会文章的论
习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共45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pt
延伸拓展
唐玄宗重色思倾国,三千宠爱于一身,从此君王不早朝, 最后天宝危机,酿成安史之乱。
一个个王朝如四季般不断轮回,一幕幕悲剧 如连续剧般不断不演,让人唏嘘!历史就像 一位老者,时时警醒着我们!所以,不能让 历史的悲剧重演!
延伸拓展
而唐太宗吸取前人教训,虚心纳谏,励精图治,迎来“贞 观之治”,名垂青史。
找出文中运用对比论证的语句。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 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 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 可谓壮哉!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 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 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 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 襟,何其衰也!
文本解读
找出文中运用对比论证的语句。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 莫能与之争;
齐威王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意见,兴利除弊,换来了诸 侯“皆朝于齐”的盛世局面。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激励自己的斗志,以图复国, 终于天不负苦心人,三千越甲竟吞吴,报仇雪恨。
所以,兴衰成败,不在天命,而在人事。
延伸拓展
国家盛衰兴亡,尚且与人事有关,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那 么集体、个人的命运更该与人事紧密相连。忧劳可以使集体不断壮大, 使个人事业蒸蒸日上;逸豫则同样可以亡身。
4、抑本其成败之迹
抑或,或者,还是
5、此三者,吾遗恨也
遗憾
阅读检测
函梁君臣之首 一夫夜呼 仓皇东出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祸患常积于忽微 智勇多困于所溺
——词类活用 名→动,用盒子装 名→状,在夜里 名→状,向东面 使动用法,使…兴智有勇的人
欧阳修为何写此文?还得从五代开始讲起……
• 五代(907--960),指 唐宋之间的五个朝 代,即 后梁、后唐、后晋、后
11.2 《五代史伶官传序》 课件(共27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不唯天命言之有物 外若悠游中实刚劲
课后作业
华莱士说:“最考验人的是最幸运的时刻”。 请以“幸运”为话题,写一篇随笔,谈谈你对这句 话的思考与体会。 要求:(1)自拟题目,自选角度;(2)不少于 600字;(3)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参考范例
老子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李存勖,你 曾经凭勇力征服了天下,却又迅速走向失败,其原因 在你于功业成就后的怠惰与骄纵。对伶人的宠信、对 奢靡生活的沉迷蒙蔽了你的心智,消磨了你的志气, 使你丧失了前行的动力与勇气。“譬如为山,未成一 篑,止,吾止也”,打败你的,不是别人,恰恰是你 自己。
自满招来损害,谦虚使人受益。楚汉争霸, 项羽自恃勇武,刚愎自用;刘邦虚怀若谷,礼 贤下士,张良、萧何、韩信乐为所用,最终得 以破楚建汉。
五代史伶官传序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祸患常常是由微小的事情积累而酿成,智 慧与勇武的人常被所溺爱的人或事困扰。宋徽 宗天资聪颖,却耽于金石书画,酿成“靖康之 耻”,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特殊句式
此三者,吾遗恨也 判断句 盛以锦囊以锦囊盛(之)省略句介词结构后置句
系燕父子以组 介词结构后置句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被动句
课堂任务一:脉络梳理
结合课前预习与书下注释,完成人物年表。
李存勖 年表
历史事件
时间 李存勖年龄
三遗恨
三还矢 身死国灭
五代史伶官传序
李存勖年表
历 史事件
时间
梁晋宿怨
三遗恨 燕王背信 908年
昂:庄宗复仇、还矢于庙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 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 襟,何其衰也!
低:众叛亲离、身死国灭用的主要论证方
11.2《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共2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序
序,是文体的一种,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也称叙、引、导 言、前言之类,主要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图、编次体例和作 者情况等,可以放在诗文前面,也可放在诗文的后面。赠序是 临别赠言,内容多推重、勉励之辞。
作者简介
欧阳修
解题
伶 官 传 序
史料补充
史料补充
建立后唐——杰出的军事将领
唐朝灭亡后,中国北方有三股互相敌对的势力,晋王李克用临 死时,交给李存勖三支箭,嘱咐他要完成三件大事:一是讨伐刘 仁恭(刘守光),攻克幽州(今北京一带);二是征讨契丹,解 除北方边境的威胁;第三件大事就是要消灭世敌朱全忠。
本文和《六国论》一样,以散体写史论,通过引史评史, 就史论事,在真实记述史实的基础上加以客观分析、评论,从 中归纳出道理,达到借古讽今的目的。
文意 批注 重点文言现象,翻译全文, 梳理脉络
疏通文意
人为的事(主要指政 治上的得失)
推其根本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
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晋王赐矢——晋王遗命——庄宗受而藏之
庄宗用兵(请矢)——作战(负矢)——凯旋(纳矢) 描绘庄宗忠实地执行父命的情形,概括了庄宗全盛时期的战争状况, 体现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为下文的议论做准备。 寓论点于叙述中,与第一段的“盛”和“得天下”相照应,全段欲抑先 扬,为下文张本。
当他 缚、拴
丝带、丝绳,这里 指这里泛指绳索
动词,用 木匣子装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五代史伶官传序》PPT精品课件
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思维发展与提升:语言构建与运用:掌握文中重要文言词语的意思、用法,以及文言句式。
把握作者行文思路,理清论点与论据的逻辑关系,学习本文写作手法。
反复诵读,把握文章的论证结构和论证特点。
了解文章写作的背景,体会作者的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培养忧患意识。
目录肆拓展延伸叁研读文本贰初读文本壹知人论世世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欧阳修《六一居士传》解题:五代史伶官传序●伶:封建时代的乐工,演戏的人。
●伶官:授有官职的乐工或演戏的人。
●伶官传: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
●序: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
五代史料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朝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
在这短短53年间,先后换了四姓十四个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战乱频繁,后唐庄宗就是被杀的一个。
-926“生子当如李亚子,克用为不亡矣!至如吾儿,豚犬耳!”(《资治通鉴》)唐庄宗李存勖是李克用的长子,年幼时体貌出众,而且忠厚沉稳,喜欢独来独往,很受李克用喜爱。
十一岁便跟随父亲出征作战,得胜后随父亲晋见唐昭宗。
昭宗对李存勖说了一句“此子可亚其父”,意思是超过其父,因而得名“亚子”。
庄宗史料执行命令。
庄宗史料庄宗喜欢滑稽戏,又通晓音乐,能自己谱曲,直到现在汾州、晋州一带,往往能听到人们唱他谱写的歌,所谓“庄宗亲自谱写”的曲子到处都能见到。
他小名叫亚子,当时也有人叫他亚次。
他还常常用戏子名字自称,叫自己为李天下。
从他继承父业,到统一天下,常常和戏子在庭院排练演戏,伶人因此掌握朝政大权,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
正是因为庄宗的宠幸,这些伶人做了高官,出入宫廷,作威作福,致使朝政日益败坏。
公元926年,李嗣源叛变,自立为帝,皇帝的近卫军指挥使郭从谦乘机率部士兵作乱,结果庄宗被乱箭射死,后唐灭亡。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11.2《五代史伶官传序》(共31张ppt)
伶官传
序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 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了解背景
解题
后唐庄宗李存勤 (xu) 称帝以后,迷恋伶人,常身与 俳优 (杂耍艺人) 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于是被败政 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所惑。
伶官传
后叛乱四起,拥有重兵的伶官拒不发兵,而庄宗亲
五 代 史 序 征又告败北,众叛亲离之期,伶官又乘危作乱,用乱箭 射死了庄宗。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 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了解背景
解题
庄宗在胡柳一带作战,他宠爱的伶人周匝被梁人俘 获后来他灭掉梁,进入梁的都城汴京,周匝来到他的马 前拜见他,庄宗见到他很是高兴,赐给他金银钱物。
解题
了解背景
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
或者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契领地
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
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
五 如代: 《史<指南录>后序》伶 官 传
序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 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判断句 ……,……也 ……者,……也
伶官 传序
赏读意会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
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及凯旋而纳之。
状语后置
从事:属官 告:祭告
及:等到
以: 介词,用
前驱: 走在前面
纳:使收藏
伶官 传序
赏读意会
系:捆绑 函:用木匣装着 盛:骄盛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
欤? ➢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
11.2《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PT课件
第四段分析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
强盛 全,整个 没有人
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
围困
被动句
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积聚 (介后)
被动句
结尾告诫人们不要走历史的覆辙,记住“满招损, 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历史教 训。
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普天下的豪杰,没 有谁能与他相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 伶人把他困住,落得个身死国灭,被天下人 耻笑。人生的祸患常常在极小的事上积累而 成,而智勇之人往往被自己所溺爱的人或物 困住,难道只有宠爱伶人才会这样吗?
伶 官 传 序北
宋
欧 阳 修
·
解题
伶:古称演戏的人。
伶官: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 序作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
的“前言”或者编者的“按语”,它的内 容或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 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 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
作者介绍: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 六一居士 ,谥号文忠 ,北宋吉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
写作背景
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朝 代,即后梁、后 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在这短 短53年间,先后换了四姓十四个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 不鲜,战乱频繁,后唐庄宗就是被杀的一个。后唐庄宗李存 勖称帝后,迷 恋伶人,“常身与俳优(杂耍艺人)杂戏于庭, 伶人由此用事”,于是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 从谦等人所惑。后叛乱四起,拥有重兵的伶官拒不发兵,而 庄宗亲征又告败北,众叛亲离之期,伶官又乘危作乱,用乱 箭射死了庄宗。
道理 虽然 难道 不是 推究
高中语文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中册《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16张PPT)
• 提要钩玄寻挈领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起手一提,包括全篇之意” 叹惋
• 盛衰得失析人事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 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 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 以绵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其小字亚子,当
时人或谓之亚次。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自其为
王,至忘于父为志天子、,好常俳身优与、俳宠优伶杂人戏、于身庭,溺伶之人由此用事,
遂至于亡……
——失人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908年,庄宗受父三矢,912年,李存勖破幽州,绑燕父
子,俘燕王至雁门,于坟前祭先父。)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923年,李存勖 破大梁,梁末帝为避羞辱,命部将皇甫麟杀己;皇甫鳞悲痛之至,随后刎颈自杀。李 存勖用匣子装梁君臣首级,漆封匣子,藏之太庙,以告亡灵。)还矢先王,而告以成 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系燕父子,函梁君臣,报仇雪恨,成就功业,还矢先 王,告慰祖先,声威壮盛,惊天动地!)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仇敌灭,天下定; 宠伶人笑开怀,失社稷哭无泪。)一夫夜呼,乱者四应,(926年,皇甫晖作乱起兵 变,史彦琼按兵不平定;戍卒叫,乱军起;四面楚歌,八方受敌。)仓皇东出,未及 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李存勖仓皇出征,李嗣源已占汴京,急忙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过秦论》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欧阳修《伶官传序》
《伶官传序》《六国论》《过秦论》比较分析: 1、内容联系 (1)都是史论,都是由历史事实得出经验教训,借古讽今, 借古鉴今。 (2)都论及国家兴亡的问题。 2、语言魅力 《过秦论》语言:气势恢宏,铺张扬厉,极富文采。 《六国论》语言:斩钉截铁,雄健有力,不容置疑。 《伶官传序》语言:抑扬顿挫,摇曳多姿,感慨摇深 3、论证方法 (1)例证 (3)对比论证(3)…… 4、意义深远,不限于当时,现实意义久远。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11.2《五代史伶官传序》(共57张ppt)
欧阳修
魏
征
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
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 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
魏征对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 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学习环节一】自学质疑
1.了解欧阳修。 2.解题。 3.了解写作背景。 4.标注字音。
1.了解作者
段 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
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文本分析 第一段
1.文章提出的论点是什么?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2.其立论的历史依据(论据)是什么? 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事实
3.小结 提出盛衰由人事的中心论点,
并提出庄宗得失天下这一论据。
死 把箭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1.朗读第1-2段,读准字音。 2.批注重点文言字词句式,梳理文意。 3.分析文本,梳理段落脉络。
【学习环节三】展示分享
难道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梳 推究
人的作为
理 文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意
……的原因 和
·
第 一
译文: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
欧阳修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 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 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中 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都 是他的学生。他在诗、文、书法、文论等各 方面都很有成就。
2.解题
伶 官 传 序
伶
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 。
伶官
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 。
·
梳
《五代史伶官传序》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公开课课件)
相关常识
知识整合
4.一词多义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动词,告诉)
(1)告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动词,祭告)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动词,报告、禀告)
岂独伶人也哉(副词,只有) (2)独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副词,独自)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副词,难道)
作者简介
作品背景
相关常识
知识整合
5.文言句式 (1)梁,吾仇也。(判断句) (2)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被动句) (3)盛以锦囊。(介词结构后置句) (4)入于太庙,还矢先王。(省略句)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文白对译
技法迁移
作者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序,却很少直接写伶官们的事,是否 显得有些文不对题? 点拨不是,实际上两者有内在联系。因为伶官的事迹在传内已作了 详细叙述,不必重复。庄宗的衰败正是由伶官所引起,作者以历史 为鉴,就伶官乱政误国之事评述国家兴亡盛衰之理,以史论事,内容 联系很紧密,重点落在庄宗盛衰的史实和评论上。文章最后也提到 “数十伶人困之”的事实,使伶人的作乱和后唐的盛衰直接联系起来, 这样扣住了题意,突出了中心。
知识阐释
技法攻略
例题展示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就是根据语境读懂、领会每一个句子的意 思,能从语句内容、语意阐释和语气效果等方面把这个句子用现代 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文言翻译涉及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 句式、文化常识等多方面的知识,考查的是考生文言文阅读的综合 能力,也是最容易失分的点。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文白对译
技法迁移
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论据:后唐庄宗史实
庄宗接受遗命 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阐释
技法攻略
例题展示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就是根据语境读懂、领会每一个句子的意 思,能从语句内容、语意阐释和语气效果等方面把这个句子用现代 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文言翻译涉及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 句式、文化常识等多方面的知识,考查的是考生文言文阅读的综合 能力,也是最容易失分的点。
得之难而失之 易欤?抑本其成 败之 得天下难而失天下容易吗?还是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
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 满招损, 迹,都由于人的原因吗?《尚书》上说:“骄傲自满招来损害,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文白对译
技法迁移
谦 得益。”忧劳可以兴 国,逸豫 谦虚谨慎得到好处。”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
可以亡身, 自然之理也。 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故 方其 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 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全天下的豪杰,都不能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文白对译
技法迁移
与之争;及其衰 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 跟他抗争;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了他,就自
死 国灭,为天下 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耻笑。祸患常常是从极小的事
作者简介
作品背景
相关常识
知识整合
3.词类活用
(1)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里 名词用作状语,向东)
(2)函· 梁君臣之首(木匣子,名词用作动词,用木匣子装)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兴盛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作者简介
作品背景
技法迁移
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 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讽谏 北宋统治者要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文白对译
技法迁移
任务一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作者的观点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句话是怎样提挈全文的? 点拨(1)紧接这句话作者首先点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说明 提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一认识的历史根据。 (2)第2段叙述晋王三矢的事例,第3段从庄宗极盛时和极衰时两种情 形的对比中,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这就对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进行了有力的论证,揭示了所谓 “人事”的内涵。 (3)第4段承上文进一步议论,引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 所溺”的历史教训,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绝不仅仅限于伶人,由此 深化了人们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的理解。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文白对译
技法迁移
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论据:后唐庄宗史实
庄宗接受遗命 例
庄宗执行遗命 论证 理 盛: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衰: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推论: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文白对译
知识阐释
技法攻略
例题展示
4.增——增补句子的省略成分和词语活用后的新增内容。 5.删——文言文中的一些虚词没有实在意义,或者为语气助词,或者 表示停顿,或者是凑足音节,或者起连接作用,在翻译时候可以删去, 而不必硬译。 6.调——把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语法的习 惯。
技法迁移
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 说:“梁王,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起来的;契丹与我订
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 立盟约,结为兄弟,可是他们都背叛晋而归顺梁。这三者,
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是我的遗恨。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文白对译
技法迁移
迁移练笔
请你观察生活中的某一种事物,如“花”“鸟”等,恰当地运用“欲扬先 抑”或“欲抑先扬”的写作手法,写一段文字,150字左右。 示例我对花的感情,一直很淡漠。虽然说爱花的父母在院子里养了 很多花,使得不大的庭院一年四季都孕育着盎然的生机,但我还是 没有因此而对花产生好感。尤其是那株去年才移植来的兰花,由于 它太柔弱太不起眼了,我几乎忘却了它的存在。没想到今年,兰花 竟绽放了不少,院子里也弥漫着清香。这个情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我对花的认识由这一株兰花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文白对译
技法迁移
庄宗受 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 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里。此后出兵,就派遣随从
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 官员用羊、猪各一头祭告祖庙,请下那三支箭,用锦囊盛着,
负而
前驱,及凯旋 而 纳 之。
背着它走在队伍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收藏在宗庙里。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函梁君臣 当庄宗用绳子捆缚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后梁君臣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文白对译
技法迁移
(3)平易自然,简约凝练。文中用平实的语言生动地叙说事例,深入 地说明道理,语言平易近人,自然晓畅。叙事不枝不蔓,议论简明扼 要,其中一些格言式的对称语句,如“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句式整齐,言 简意丰,发人深省。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文白对译
技法迁移
2.在文章结尾,作者为什么强调“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 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点拨因为本文是为《新五代史·伶官传》所写的序。这样强调既可 以扣住题目,又可以使事理推而广之,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更具有 普遍性: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 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 国灭的下场。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批评朝政,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忘 记历史教训,意味深长。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文白对译
技法迁移
(2)对比论证法。全文以“盛”“衰”二字贯串始终,从“盛”“衰”两个方 面,围绕着“人事”进行层层深入的对比论证。本文的对比论证在总 体上着眼于“盛”“衰”与“忧劳”“逸豫”的因果关系,从中心论点到论 据,从论证过程到结论,不论是所用的事例或史实,还是作者抒发的 感慨和议论,都是对比性的。正反两方面的鲜明对比,既突出了中 心论点,使说理深刻、透彻,也使文章一气贯通,前后呼应,脉络清晰, 结构严谨。
,而智勇多 困 于 所溺,岂 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所溺爱的人或物困扰,难
独 伶人也 哉? 道只有溺爱伶人才如此吗?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文白对译
技法迁移
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欧阳修的这篇《五代史伶官传序》叙事简约且富有波澜,采用欲抑 先扬的手法,以“得天下”之“盛”,与下文写“衰”形成鲜明对比,从而揭 示了盛衰在于人事的道理。 (1)明确抑扬的辩证关系,无论是欲扬先抑,还是欲抑先扬,总有一个 主次之分。 (2)要找出抑扬的内在联系,找到二者相通的桥梁,才能完成由抑到 扬或由扬到抑的转换。
作者简介
作品背景
相关常识
知识整合
后唐庄宗称帝后,迷恋伶人,“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 遂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包围。庄宗同光四 年贝州将领皇甫晖发动兵变,叛乱四起,拥有兵权的史彦琼拒不发 兵,旋又单骑逃逸,导致朝廷军队大败。庄宗亲征败回,众叛亲离,郭 从谦又乘危作乱,庄宗率兵抵御,被乱箭射死。一百多年后欧阳修 著《新五代史》,就此事发出感想,借事论理,指出封建王朝的兴亡 不在“天命”,主要在于“人事”。文中最后一段提到“及其衰也,数十 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即指此事。
知识阐释
技法攻略
例题展示
文言文翻译的六种方法 1.留——凡是有古今意思相同的词语,以及专有名词,如国号、年号、 帝号、冠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等都可以保留下来,没有 必要作变动。 2.对——将已由单音节发展成双音节的词对译出来。 3.拆——文言中有两个单音词,在白话文中恰好有一个双音词,对这 类词语,需要拆成两个单音词来翻译,而不能用白话中双音词的词 义去翻译。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文白对译
技法迁移
4.本文的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 点拨(1)语言委婉,气势旺盛。全文从“呜呼”起笔,到“岂独伶人也哉” 收尾,一叹再叹,以叹始终,于反复叹咏之中显现委婉的韵致。文中, 多用反问句、疑问句,使说理委婉而发人深思;适当运用长句,调节 语势,有张有弛。各种句式错综有致,读起来抑扬顿挫,一唱三叹,感 情饱满,气势充沛。 (2)文笔酣畅,波澜起伏。文章开篇突兀而起地提出论点,马上落到 立论根据上;再落入“晋王三矢”的叙事,又语势猛然一升,发出对庄 宗之“盛”的赞叹,而后语势陡然一降,发出对庄宗之“衰”的悲叹,继 而设疑问、引古语而得出“自然之理”;然后再次评论庄宗盛衰,语势 再升再降,在大起大落之中引出发人深省的教训,戛然而止,将全文 的语势稳稳地落在结尾上。全文一气呵成,淋漓酣畅。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文白对译
技法迁移
作者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序,却很少直接写伶官们的事,是否 显得有些文不对题? 点拨不是,实际上两者有内在联系。因为伶官的事迹在传内已作了 详细叙述,不必重复。庄宗的衰败正是由伶官所引起,作者以历史 为鉴,就伶官乱政误国之事评述国家兴亡盛衰之理,以史论事,内容 联系很紧密,重点落在庄宗盛衰的史实和评论上。文章最后也提到 “数十伶人困之”的事实,使伶人的作乱和后唐的盛衰直接联系起来, 这样扣住了题意,突出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