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讲座[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专题讲座《做真诚的领读者》课件
甜蜜成长
贰 领
读 者 在 行 动
领读者在行动
校长领读
榜样就是最好 的引领。
师生共读
情感交流,产 生共鸣。
亲子共读
激发兴趣,养 成习惯。
创建阅读共 同体
志同道合,共 享书途。
领读者在行动
友谊小学校长 李春建
领读者在行动
领读者在行动
坚持师生共读
注重阅读分享和成果展示
注重阅读分享和成果展示
学生乐读
学生乐读
亲子共读
甜蜜成长
甜蜜成长
甜蜜成长
甜蜜成长
甜蜜成长
两年里,黄旭老师先后获得区级班主任
技能大赛主题班会一等奖,区级辅导员技 能大赛中演讲二等奖,“真语文”基本功 大赛(西南分赛区)现场作文二等奖,区 级童谣创作一等奖,首届区级诗歌创作大 赛一等奖等奖项,并有多篇论文获奖或发 表。
籍
壹 身
边 的 领 读 者
黄旭,成都市龙泉驿区 友谊小学校语文教师,区级 骨干教师。担任学校大队辅 导员、语文教研组组长。
制定阅读计划
一、二年级:绘本阅读 三——六年级:整本书阅读
注重精彩导读
关注阅读过程
关注阅读过程
关注阅读过程
我们是儿童阅读的领读者吗?那么,请我们先领读 自己。
——梅子涵
感
陶聆 谢
冶 人 们 的
情听
操 , 提 升 自 我 的 修 养
THANKS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Proin condimentum velit in tortor posuere posuere. Class aptent taciti sociosqu ad litora torquent per conubia nostra, per inceptos himenaeos. Nunc bibendum scelerisque turpis. Proin vel semper augue, non ornare tellus.
小学语文讲座
小学语文讲座语言是人类沟通和思维表达的工具,语文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科目之一,对于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次小学语文讲座将从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教学方法和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途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语文教育的重要性语文教育是小学阶段最基础的教育内容之一,它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发展。
首先,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媒介,只有通过良好的语文能力,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他学科的知识。
其次,语文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好的语文素养可以让学生读懂世界,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并能够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此外,通过语文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语文教学方法1. 多媒体辅助教学为了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
比如,在课堂上播放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视频、音频素材,通过图像和声音的呈现,能够更直观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习的效果。
2. 游戏化教学法小学生天生对游戏有着浓厚的兴趣,可以将语文教学与游戏元素相结合,设计一些有趣的语文游戏活动。
比如,以故事串联的方式进行口语表达训练,或者设计一些猜词谜语的游戏等。
通过游戏化教学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3. 合作学习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处于合作意识较强的阶段,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进行语文教学。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相互交流和学习,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进而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三、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途径1. 阅读培养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各类优秀的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历史故事等,通过阅读拓宽学生的眼界,培养他们的语感和修养。
2. 写作训练写作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经常性的写作训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合理组织语言,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置写作课堂,通过写作比赛等形式,激励学生参与,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专题讲座的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专题讲座的心得体会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聆听了谢海燕老师班级读书会再想想平时学校关于阅读教学的讲座,感悟颇深,受益匪浅,获得思想启迪。
一、教师主导不可缺少阅读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并不是一味地要求教师放弃对于阅读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保持自己的主导作用,要注重学生的阅读审美经验。
因为学生自我经验的局限性,在个性化阅读中有一些不准确的理解,甚至是荒谬的地方。
对于学生的这些体验,教师要多一些尊重,多一些交流,从中了解学生的理解方式、水平,给予纠正,引导学生形成准确的观点。
每个孩子心里都装着自己的“小王子”,种着美丽的玫瑰花,也许开花之后,老师发现那不是预想的红玫瑰,而是特别的黄玫瑰,那又如何,也是玫瑰,也一样很美丽,我觉得,这样也是能够的。
只要不偏差太多,为什么不能够不同呢?主导主导,关键在于导,带着孩子们去读,不逼他们想,才是教学的关键。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阅读教学是教师围绕重难点精心备课,精心设问,把学生送进预定的圈子,学生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现成的结论。
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是阅读的主人,教师要归还学生阅读的主动权利,引导他们确立自己的阅读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读书的主人。
使学生成为自觉主动的行为者,而不是教师活动的追随者。
孩子是课堂、学习的参与者,他们才是一节课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们一切教学都是围绕孩子们来想、来做、来设计,脱离了他们,课堂就失去了存有的意义。
三、创设“情境”,真切体验个性化阅读是体验性阅读,学生带着热情,凭自己的经验水平与文本实行对话交流,是以自己各种感官去触摸品味,体验文本的,这时小学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他的独特的心理感受、情感意志、想象理解都将在文本上打下鲜明的个性的印痕。
为了能让学生真切的感悟体验文本,教师应该针对其心理特点,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多媒体展示、角色扮演等手段,构建一个引力强劲的阅读磁场,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与探知欲望,在对文本的还原和体悟中感受阅读的妙趣横生。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专题讲座【优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专题讲座【优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专题讲座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说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原10条,现7条,更紧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可以确定为四项:?激发阅读兴趣;?培养朗读能力;?落实字词句训练;?学习默读,重视语言积累。
第二学段(3,4年级)(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原属第一学段要求)。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内容。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小学语文专题讲座
小学语文专题讲座XXX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语文素养打下稳固基础的语言积累。
由于课堂教学以教材为主,学生积累语言的时间、内容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于是,怎样使学生学会积累,坚持积累,广泛积累是教师的教学操作难题。
实践证明: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在快乐中积累;提供积累模式,使其易于积累,能形成良好的积累惯,达到提高语言综合能力的目的。
在教学中有意识的重视对学生语文积累方面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使语文教学水平得以扎实提高。
一、强化诵读,积累语言1.根据儿童身心的发展规律,“以掌握祖国的语言为目的,以熟读背诵为手段。
”是新课程下语文教学的可取模式。
1、淡化内容分析,加强朗读背诵。
新课程注重语文课程的朗读教学,使学生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悟。
所以在教学时在熟读课文上下功夫在记忆常用词语,名言警句上下功夫在背诵诗文佳作上下功夫一课教完了,通过检查是否读熟、是否能把该背诵的地方背诵出来,是否积累了好词佳句,能否把所积累的好词佳句恰当地应用,作为评价自己教学成败的首要标准。
2、推荐精品名篇,多加吟诵体会。
古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小学生的阅历及知识均非常的有限,想要完全明了某些道理,是不太可行的。
在此阶段只要求他能知其大概,大量的吸收语文精髓,到,对以往所吟诵的名篇佳句自会令有所悟。
3、搜集好词好句,广泛汲取积累。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遇到空余的时间,我便会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让他们说说喜爱的原因和各种想法,由此不但造就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吸收到文学的营养,感遭到言语的魅力,得到美的熏陶和享受。
二、稳抓阅读,积累语言言语素养除了在阅读课上造就外,还应延伸到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去,使他们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吸取养料,潜移默化的积累素养。
在此,我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措施:1、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课本中的语言素养十分有限,真正地培养还得依靠课外的多方面积累。
此时老师只是一盏指引的明灯,落到实处得靠学生自己去把握。
自觉地阅读课外读物,兴趣是先导。
小学语文关于阅读教学的专题讲座稿
小学语文关于阅读教学的专题讲座稿各位老师,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阅读教学。
我们给这个专题起了一个名字——“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这个名字的意义在于,只有通过阅读,学生才能真正掌握阅读技巧。
因此,在阅读中学会阅读是我们的主线。
希望通过这四次讲座,各位老师能够在教学实践中掌握阅读教学的方法。
在第一次讲座中,我们将探讨“阅读教学目标与文本解读”。
在开始讲座之前,我进行了一个调查,共有10个问题,分为两组。
第一组有四个问题,分别是:1、你认为当前小学阅读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2、你认为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最大困难是什么?3、你对自己阅读教学最不满意的是什么?4、你想了解阅读教学哪些方面的知识或信息?这四个问题是关于阅读教学的基础认识。
第二组有六个问题,分别是:1、如何定位不同体裁课文的阅读目标?2、你怎么看待多元解读?3、能否举出尊重学生个性体验的案例?4、小学生应该具备哪些阅读能力?5、能否举出小学自主、合作、探究研究方式的阅读教学案例?6、如何培养阅读兴趣?通过调查结果,我们发现许多老师并没有深入思考阅读教学的深层次问题。
以下是网友的回复。
一位网友认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最大问题是阅读量太少,学生的语言积累不足。
这是因为教师把课文当作文学分析的例子,导致内容分析和语言分析占用了学生读书的时间,而大量的书面题也剥夺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
因此,学生的阅读和背诵量都很少。
这位网友认为,背诵是语言积累的重要手段。
另一位网友“老而学”则认为,阅读教学的最大问题在于教师没有弄清阅读的本质和规律。
这两位网友的回复都涉及到了教学问题。
通过教研员的调查,我们发现许多老师对一些问题避而不谈,包括学生个性体验的案例等。
这说明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老师并没有解决一些细节性问题。
但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关注了课文的内容,而忽略了文体的特点和目的。
因此,我们需要对不同文体的阅读教学目标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阅读实践。
接下来是第二个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
专题讲座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精品课件】—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
微能力认证作业
专题讲座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精品课件】—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微能 力认证优秀作业】
骨干教师专题讲座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 答题步骤、方法和技巧
❖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 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多种阅读 途径、倡导自主阅读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步骤、 方法和技巧进行了探讨。
❖ 解题步骤
❖ 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 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 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 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 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 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 主要题型解题方法 ❖ 一、题型:段意、主要内容的归纳 ❖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 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 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拟 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 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 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 恶感。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 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 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 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还有叠词、短句使用, 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小学语文教育讲座
小学语文全面涵盖
Agenda
1. 欢迎与开场介绍 2. 小学语文课程体系 3. 小学语文教学 4. 小学语文教学要点 5. 家庭语文教育的重要性 6. 家庭语文教育方法 7. 总结与互动环节
01.欢迎与开场介绍
介绍教师和本次活动的背景与目的
教师简介
演讲者简要介绍
教师姓名:张老师。 教育背景:本科毕业于XX师范学院,硕士毕业于XX大学。 教学经验:在小学语文教育领域拥有十年以上的教学经验, 曾获得XX市教学能手奖。
亲子共读
亲子共读方法介绍
01
亲子共读的目的
增强亲子关系,培养孩子 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02
选适龄书籍
根据孩子的年龄和阅读能 力,选择适合的故事书、 百科知识书、诗歌书等。
03
共读技巧
先预览全文,适时停顿、 解释、提问等,最后可以 进行小结和点评,鼓励孩
子分享感受和思考。
写作指导
提供有效的写作指导
指导写作:用书籍、课程、辅导等方法加强孩子写作技能。 鼓励孩子有趣写作主题,比如经历、风景、故事。 指导写作:关注兴趣,实际能力,适度鼓励,避免过度干预。
07.总结与互动环节
互动式摘要生成器
重要观点回顾
强化理解记忆
01
启发式语文教育
介绍启发式语文教育 的核心观点。
02
培养语文兴趣
介绍培养语文兴趣的 重要性。
01
激发语文兴趣
家长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激发 孩子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02
提供学习资源
家长需要提供适合孩子年龄 的好书和其他语文学习资源。
03
06.家庭语文教育方法
家庭语文教育:阅读共创,亲子指导
小学语文关于阅读教学的专题讲座稿
小学语文关于阅读教学的专题讲座稿各位老师好。
从这讲开始我们来探讨阅读教学。
我们给整个专题起了一个名字──“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为什么起这样一个名字?大家知道,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阅读才能学会阅读,否则我们的教学是起不到实际的效果的,所以在阅读中学会阅读是我们的一个主线。
也希望各位老师,通过这四讲的研究自己能够感受到怎样在自己的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
我们进行第一讲──“阅读教学目标与文本解读”。
在开始这个专题以前,我在网上发了一个问题调查,一共是10个问题,分为两组。
我们先来看第一组问题,共有四个题目:一、你认为当前小学阅读教学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二、你认为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最大困难是什么?三、你对自己阅读教学最不满意的是什么?四、你想了解阅读教学哪些方面的知识或信息?这四道问题,是对于阅读教学的认识;第二组问题,有这样六个题目:一、应该如何定位不同体裁课文的阅读目标?二、你是怎样看待多元解读的?三、能举出尊重学生个性体验的案例吗?四、你认为小学生应该具备哪些阅读本领?五、你能举出小学自立、合作、探究研究方式的阅读讲授的案例吗?六、阅读兴趣是如何培养起来的?通过对这两组的问题的反馈,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一线的老师对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并没有进行本质上的思考。
下面,看几位网友的回复。
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阅读量太少,学生的语言积累太少。
积累的太少的原因是把课文看作文学分析的例子,因而内容分析语言分析剥夺了学生读书的时间,课外运用大量的书面题剥夺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学生读书少,背诵少。
这位网友还说,背诵是语言积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第二,他说我们把阅读教学繁琐化了,教师觉得越来越难教,而学生却胸无点墨。
这位网友是叫“老而学”,他说阅读教学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弄清阅读的本质,也没有弄清阅读教学的规律。
这两位回复的都是关于教学问题的,对于这些问题,我也通过教研员调查了一些老师,很多老师对我提出来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回避,括号里写着略。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培训讲座讲稿2篇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培训讲座讲稿2篇《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价值和实施》整本书阅读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
语文独立设科以来,历次课程标准改革都非常重视整本书阅读。
2011年版课程标准鼓励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课程标准(2022年版)》继承了2011年版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并明确将整本书阅读作为独立的学习任务群来呈现。
第一节:价值与定位。
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规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
根据上面的总述可知,首先,整本书阅读强调学生对全书主要环节的把握,学会有步骤、有规划地阅读一本书。
其次,倡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和总结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整本书阅读效率。
再次,重视引导学生积累阅读经验、形成阅读习惯,在多样的分享和交流活动中提升阅读能力,学会将一本书的阅读经验迁移运用到其他书的阅读过程中。
最后,突出整本书阅读的精神建构和价值引领功能,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淀精神文化底蕴。
纵观课程标准设置的六个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天地,能够从不同层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从语文实践活动层面看,整本书阅读能够将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融合在阅读过程之中,持续提升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积累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从阅读策略层面看,整本书阅读有助于学生迁移运用在单篇阅读中习得的浏览、略读、精读等阅读方法,同时进一步探索特殊阅读方法的运用,如圈点、批注等。
从认知思维层面看,整本书阅读能够帮助教师对学生进行跟踪性考察,掌握学生对文本信息的认知程度、思维状态等真实的过程性表现,从而提供富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
小学语文教师微讲座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孩子们语言文字能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
在此,我想通过这次微讲座,与大家探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首先,我们要明确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他们的兴趣和需求,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阅读习惯1. 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多种形式,将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2. 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鼓励学生阅读各类书籍,拓宽视野,丰富知识。
教师可以推荐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经典作品,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
3. 举办阅读分享活动。
定期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同时激发其他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注重朗读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1. 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从声调、语速、停顿等方面入手,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
2. 开展朗读比赛。
通过比赛,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
3. 鼓励学生参加朗读社团。
在社团活动中,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交流,共同进步。
三、加强写作指导,提高写作能力1.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通过趣味性写作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写作的乐趣。
2. 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挖掘生活中的写作素材。
3. 传授写作技巧。
教授学生如何进行审题、立意、选材、构思等,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1. 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2.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经典诵读、书法比赛、诗词大会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 教育学生热爱祖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小学语文讲座稿
小学语文讲座稿篇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讲座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讲座稿语文教学论坛 XX-02-27 10:34:04 阅读3854 评论0字号:大中小订阅引用清风的本人整理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讲座稿小学阅读“感悟教学”例谈目前,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许多理论和实践的问题引起了百家争鸣,新概念的存在和演绎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全新视角,特别是不合时宜的“双基”教学引发了语文界的强烈反响。
如何依据新世纪的现实需要,聚焦“语言”核心,回归“语言”本位,重视阅读教学的“语言感悟”?正成为广大一线语文教师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实际中,我们立足“感悟教学”,进行现状反思、实践操作、辨证把握,来“感悟”浓浓的“语文味”。
一、感悟教学的现状分析一是游离了主要目标。
没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在课改初期倍受好评,究其成因,是应课标之新,符综合之创。
舞蹈、音乐、美术一股脑儿涌入课堂,把这么多文化堆砌成一起,语文的个性没有凸显,反而大大地淹没了“语文味”的本位教学。
二是脱离了文本语境。
有不少语文课,学生初读还不流畅,甚至读时还有停顿、颠倒的错误,增字、漏字的严重现象,教师就急于开讲,于是课堂上只能是多数人当观众,少数人当主角,教师讲得“痛苦”,预设的说写感悟学生几乎没有完成。
三是偏离了学习过程。
培养语文的能力主要是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的规律”。
但课堂上差生没有亲自与文本亲密接触、与文字亲密触摸、与学习过程亲密探究,课堂上多数学生听优秀生说,教师评,不知不觉中成为被动的接受者。
二、我们对感悟的理解“感”是对语言的直接接触、理解和感受,是建立在“悟”的基础上的独特体验。
整体性和形象性是“感”的基本特征。
“悟”是觉察、顿悟和领悟,是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的,是在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的参与下对阅读材料以及语言组织形式等方面的深层把握和体察过程,思想性和情感性是“悟”的基本特征。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感悟”语言文字,必然会经过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与体察过程。
听《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探》讲座心得体会
听《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探》讲座心得体会
在听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探》讲座后,我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讲座强调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阅读教学不仅仅是教授学生阅读的基本技能,更要培养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和乐趣。
通过提供多种多样的阅读材料,包括课内课外的文学作品、图书、报刊杂志等,鼓励学生主动去阅读,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其次,讲座提到了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不仅仅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词汇和语法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和意义。
教师应该教授学生一些阅读策略,如提问、推理、归纳等,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文章的结构、主题、情节等要素。
还有,讲座提到了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除了教授学生阅读技巧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通过教授一些名著、经典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和艺术的力量。
总的来说,这次讲座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通过教授阅读技巧和策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意义,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讲座(合集)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讲座(合集)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讲座(合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讲座(合集)》。
第一篇:语文阅读教学心得体会语文阅读教学心得体会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过去的阅读教学中,由于过分地强调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中心思想方面,而忽视了阅读教学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一味地抄、背词语解释、段意和中心思想,以应付考试,使阅读教学缺乏情趣、缺乏活力。
针对当前语文教学的弊端,国家制定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
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刻领会新《课标》的精神,能帮助我们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目的。
一、朗读是阅读教学的主线。
新《课标》在各阶段目标的阅读要求中均有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阅读教学应抓住“阅”和“读”。
“阅”即看,实际上是用心读的过程。
“读”一般指看着文字读出声音来。
无论是“阅”,还是“读”,都是学生的学习活动。
反思我们过去的阅读教学,实际是教师设计好问题,学生回答的过程。
课堂上教师围着学生转,不需要自己的思维。
如此被动地学习,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
阅读教学过程实质上是感知—领悟—习得的过程。
过去的阅读教学只停留在感知的层面上。
领悟即领会,领略事物而有所体会。
感悟不是教师讲出来的、教出来的,而是靠朗读体验的。
通过阅读,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同时还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习得是学生学到了某种知识,方法、技能。
通过课堂上的朗读和领悟,学生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学到了阅读的方法,并用之于课外学习。
二、自主、合作、探究是阅读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自主,即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是自己思维的主宰,而不是跟着教师的思维走。
合作,即课堂上学生的多项交流,它是自主学习的更高层次。
探究是最深层次的自主学习,是某个学生在某个问题上探索追究,是一种发现学习。
小学语文阅读讲座稿
读写结合,语言与精神共生的“桥梁"长泰县实验小学严文莉阅读和写作哪个更重要?很难说,但两方面分离是绝对不可取的。
在阅读教学中,许多学生只知道跟着老师被动地学习,面对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吸收不到一点精华,尤其是那些表现手法很好的段落,视而不见,学而不仿,云里来雾里去,不知道自己从课文中学到了什么。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叶圣陶的话一语道破了课文的真正价值。
许多老师早就听说过这句话了,可在教学实践时,仍喜欢条分缕析,深挖细究,把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惨不忍睹.叶老的话让我们明白,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从有关的例子中掌握相关的知识,并能创造性地运用,以求举一反三。
教材中选择的大多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写作教学就应该巧用课文这个例子,促进学生的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1。
在情感激发时抒怀,促进语言与精神的同构情感是写作的灵魂,学生写作若要“下笔如有神",需要“情动"才能“辞发"。
学习文章,既要能出,即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对之做理性的分析,更要能入,即以参与者的身份和文中的人物同欣喜,共悲伤,在感情上融入,用心灵去感受,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掌握课文。
在情感被激发时让学生写一写,那么满怀的激情有了倾诉,写就成了需要,这是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文时,笔者尝试了两种读写结合方式:一是以课文的语言结构方式“劝慰、回忆、抒情”为例,以“你离开母校或亲人时的情景"为体裁仿写;二是想象大娘、小金花、大嫂会对志愿军战士说些什么,然后模仿课文的语言结构方式写下来。
因为学生的情感基础不同,两种看似相似的读写结合带来了不同的效果:第一种:多数以“老师,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或“奶奶(外婆)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这样的话语开头,然后了回忆往事。
学生掌握了课文的写法,但大多数人没有“离开母校和亲人”的真实体验就表达这种情感,犹如纸上谈兵,表达的情感或“言过其实”,或“淡而无味”,这样的读写结合显得画蛇添足.第二种:开头语与课文中的最后一个反问句紧密联系,如“孩子,这般的深情厚谊我也永远不会忘怀”、“志愿军叔叔,就要与您分别了,我怎能不落泪呢"、“志愿军同志,你们付出的比我的代价更高”,然后结合自己掌握的材料写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的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讲座[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讲座一、阅读和阅读教学(一)关于阅读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通俗地讲,阅读就是读文章。
阅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它自身的功能,有它存在的价值。
阅读可以学习知识,可以获取信息,可以得到精神上的享受。
阅读是使人精神得到成长和生存能力的重要手段与基本途径。
喜欢阅读,学会阅读,终生阅读,是一个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探讨的阅读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阅读,而是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
阅读教学中的阅读,在意义目的上,在要求和任务上,在方法过程上,在价值取向上,都有它各自的特点和规律。
阅读教学中阅读,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学习理解语言,掌握阅读方法,吸取知识,提高认识,发展思维,丰富思想感情的过程。
(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教学就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语文课本为凭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语文阅读实践活动。
语文教学大体上可以分为汉语拼音和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习作教学;目前课程标准又增添了一项“综合性学习”,我们姑且算之。
以上这几项纵横交错,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构成了语文教学的主体框架。
阅读教学则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2、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核心内容。
人们把语文能力归结为听、说、读、写四项能力,语文教学需要着力培养的也就是这四项基本的能力。
从能力角度来说,这四项能力都是重要的,本无轻重之分。
但是从语文学科特点来看,从四项能力的形成过程来看,从四项能力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程度来看,即谁对谁影响、作用更大一些;从阅读教学所占用时间和师生所投入的精力来看,从次要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关系来看,阅读教学却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是语文教学诸个矛盾中的主要矛盾;是其他教学的基础,对其他训练的影响、作用似乎更大一些,似乎在起着制约的作用,是语文教学主体中的主体。
道理很简单,一个不具有阅读能力的人,他的写作能力则无从谈起,这是自不待言的事情。
识字无非是手段,目的是为阅读和习作作准备。
至于过去不被重视的口语教学,虽然现在已经引起了人们高度的重视,然其“度”再高,也不能与阅读教学比肩。
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虽然都是表达思想感情、进行交际的工具,但从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来看,书面语言是比口头语言出现的晚的一种更高级的语言形式,使用书面语言是比使用口头语言更高级的语言能力,使用书面语言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口头语言可以在生活中自然习得,书面语言则必须经过专门的教学才能掌握。
小学生入学后,就语文学科而言,摆在他们面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尽快地学习和掌握书面语言。
阅读教学则是最直接、最重要地掌握书面语言的教学形式和实践活动。
曾经在全国推广过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语文教学改革实验和目前进行的识写分开、多识少写的识字教学,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尽快地进入阅读学习所采取的措施。
因此,在整个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抓住阅读教学这个主要矛盾,其他矛盾才有可能迎刃而解。
(三)阅读教学中的阅读和其他课程中阅读的区别语文教学肩负着指导学生学习母语的任务,即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
作为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阅读教学,则侧重指导学生理解语言的任务。
语言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内容是语义,形式是语音或文字。
但是阅读教学中的阅读,学生不仅要首先理解课文的内容,即理解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而且还要了解有关语言的知识和表现形式。
这样,阅读教学中的阅读就比其他课程中的阅读在对语言的理解又多了一层意义。
比如:作者是如何炼字、遣词、造句的,是如何安排篇章结构、布局谋篇的;文章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以及文章的审美价值;还有就是课文所涉及的有关语言文字及有关文学和文章学的知识。
从价值取向上看,学生关注的不仅仅是课文的内容,或者说是语言所表达的意义,而更应该关注的是语言自身的信息,比如有关语言的基本知识、语言的形式乃至于对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只是完成了阅读教学的一半,还要继续下个一半的理解过程,即对文章的形式和语言形式的理解过程。
可以这样讲,阅读教学,如果只局限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上,是不完整的阅读教学,充其量也只是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或其它课程中的阅读,只有把理解课文和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与理解课文和语言的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学中的阅读。
因为阅读教学承担的是学习语言的任务,无怪乎有人曾批评过去的语文教学是费力不小,收效甚微。
因为这样的阅读教学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理解课文内容的上面,也可以说力量主要没用在正业上,而在该用力之处,即在需要下大力气指导学生理解文章和语言的形式上面,却不闻不问,或轻描淡写,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学习始终徘徊、游离在语言训练之外,说这样的语文教学误人子弟应该是不过分的。
另外,从习作角度看,习作教学虽然和阅读教学有着明显的不同,但二者关系紧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学习运用语言,运用语言,不仅要积累语言,还应了解和掌握一些语言的规律。
因此,阅读教学还应该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以课文为例,教给学生一些有关语言方面的知识以及写作的规律和方法,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从中体会到为了表达一定的内容,作者是怎样准确、生动、鲜明地使用语言的,做到读写结合,从读中学写。
而这些,就不是其他课程所必须承担的任务。
二、阅读教学是侧重指导学生理解书面语言的训练。
(一)书面语言语言存在形式有两种,一是口头语言,二是书面语言。
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都是语音、词汇、语法的结合体,都是有意义、有内容的。
所不同的是口头语言中的语音,是由人的发声器官发出的,是有声响的语言;书面语言则是将声音转化为文字,靠文字记录书写的一种语言符号系统,是隐含着语音而无声响的语言。
书面语言既无声响,就不能靠听觉去感知,它是靠视觉所能感知的语言形式。
因此阅读是理解书面语言最重要的形式。
(二)理解书面语言应该是理解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和理解语言表现形式的统一体。
1、阅读教学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语言的内容和形式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是无法割裂的。
因此阅读教学中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就有了两层意义,一是理解语言文字的内容,二是理解语言文字的形式。
理解语言文字的内容,是阅读教学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理解语言文字的内容,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单纯的对内容的理解,学生从中受到的教育其实是多方面的。
在这样的理解过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到作者所描绘的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体会作者的深刻思想和美好丰富的感情,这对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增长他们的见识,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辨别是非的能力,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这样的理解过程中,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将得到发展,因为对内容的理解必须经过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即由对生动、具体、局部的语言材料的感性认识,经过推理、判断,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走向理性的认识。
学生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由具体到抽象,由局部到整体,由表面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循环往复的认识过程中,思维水平将逐步得到提高。
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要重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和语言的表现形式但是不管怎么说,在阅读教学中,理解内容仅仅是理解语言的一个方面,理解语言还有着另一个方面,而且是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即对语言表现形式的理解。
学生的阅读在经历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的过程之后,还应该从语言文字的运用角度,对课文作进一步的阅读理解。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千古名句,流传至今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它的思想内容,二是它的表现形式。
但更重要的还是它的表现形式。
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是高尚的思想,在当时却并非什么新鲜的思想,正是它在形式上有独到之处,比表达类似思想的语言高出一筹,才使它独领风骚,千古不朽,成为语言的经典。
无论是从它的精炼简约上,还是整齐对仗上,以及它的大俗大雅上,都堪称无与伦比,都可写出一篇赏析的大文章,因此,它就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
如果在教学中仅引导学生理解其思想内容,忽视了对它的形式的理解,那实在是糟蹋这句话的宝贵价值。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有一篇课文,名为《凡卡》,是一篇小说。
内容生动感人,但并不复杂。
正是小说的作者采用了新颖的、别致的,与其内容相适应的写作手法和表现形式,才使这样一个简单而不复杂的故事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小说的主旨在于表现凡卡离开家乡到莫斯科学徒的悲惨遭遇,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
小说的内容,是用凡卡写信的过程这一线索贯穿的。
凡卡写信,既是小说的内容情节,更是小说的形式。
正是这一形式的运用,才使小说的内容有了更为广阔的表现的天地,在信里,凡卡可以直接倾诉自己的遭遇,表达急切想回家的心情;在信外,凡卡可以尽情地回忆过去在家里的美好的日子。
信里、信外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和强烈的反差。
由此看来,作者运用写信的这一形式,对所要表现的内容起到了多么重要的作用。
更为可贵的是作者在对写信这一形式的运用上,不是仅到写完信为止,又在凡卡写完信后,安排了凡卡写的信封地址不详,梦中实现愿望的结尾,这样不仅深化了主题,增强了作品的悲剧色彩,而且更使人感受到了作者在使用写信形式上的匠心独运,一封信,贯穿小说的始终,使其内容紧凑、结构严谨,内容和形式达到了高度完美的统一。
由此观之,小说之所以产生如此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显然和作者运用的写作形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举以上两个例子是想说明文章、语言文字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如此紧密,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力是如此巨大,忽视或取消对语言文字形式的理解,实际上是阅读教学中一种主观上的分裂。
(三)理解文章和语言表现形式的重要意义1、对形式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对内容的理解比如,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其中有这样一段话:“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露中欢笑着。
”如果仅从语义上理解,会使人感到莫名其妙,杨梅树怎么会“贪婪”,怎么会“吮吸”,怎么会“伸展”和“欢笑”呢,这些原本都是人的情感、动作和行为呀~但是读者如果在这里知道作者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是将树拟作人,并非犯了人、树概念混淆的错误,就将会更加形象地感受到那春天的勃勃的生机,杨梅树如贪吃的孩童那旺盛的生命力,也就会更深切地体会到雨中的杨梅树是那样的美好和可爱。
由此可见,理解了语言的形式,往往会使对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和内容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刻。
2、了解语言的丰富性,认识更多的语言现象,有利于语言的积累课文可以说是书面语言的海洋,里面的语言形式丰富多彩,语言现象数不胜数,语言风格多种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