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也同样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在小学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当把握好以下的手段。

一、关注学生的书写习惯

在全国小学阅读教学大赛中,关注书写习惯的养成成为大赛亮丽的风景。除了香港吴霭筠老师的展示课外,16节参赛课开篇揭题全是执教老师工工整整板书课题,提醒学生书写正确,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课中,教师带领学生随文识字或者指导学生写好生字新词。甚至还为孩子在写字的过程中放一段优秀的古典音乐,让孩子在放松中练好咱们中国的汉字。体会到写字也是一种销售,在快乐中学习。

二、关注学生的阅读预习

新课程改革中导学案的运用,其中一项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预习习惯。具体到阅读课文中,读课文,查找并筛选相关资料;借助课后思考题或阅读提示把握课文大意;针对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拟定问题。所以,每一节课都是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展开的,这既是一种导向,更是一种需要。在农村学校的常态教学中,暴露出来的毛病大班额,每个班差不多100人,预习需要查找的资料可能有限,运用这样的模式有效。

三、重视有感情地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人们常说“读书百遍,其意自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的语文课程目标,是公认的从

事语文教学的根本手段,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项长期而稳定的重要作业。《新课程标准》对朗读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其中的有感情绝非是老师或学生完全个性的释放以进行二度创作,而是在理性地深入了解课本内容后,尽可能地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还原文章的本色,通过正确处理停顿、语调、语气,再现文本内容。

四、批注阅读推动学生与文本互动

批注这一重要形式和传统的读书方法,是达到阅读理想境界的一种卓有成效的读书学习方法。“批注”训练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可为学生持续性发展夯实基础。利用这种简单易行,操作性强的方法,能够使学生形成一种自然的阅读习惯,让他们终身受用,提高语文学习能力。中高年级的课堂上使用较多,参赛教师要求学生潜心阅读、及时批注。

五、清楚认识到朗读在阅读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从“读书百遍,其意自现”这一句话便可知我国古代的教学方法对诵背十分强调,但在我们的眼中这似乎十分落伍,实际上古人这样做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只有读熟了课本才有可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因而阅读教学应做到让学生感知后有所领悟,只有这样我们的阅读教学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当然,在读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一定要用标准的普通话读,并在此基础上达到流利。

六、根据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对重点段落、句子、词语有感情地朗读

那么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走进文中,入情入境,有

感情地朗读?我认为因该做到如下几点:

1.创设情境,诱发孩子高涨的朗读热情。教学过程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而认知过程中必须有良好情感的参与。我们说:没有情境的教学如同一杯清淡的白开水,学生是品不出味儿来的。

2.巧用示范,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可以老师示范,让学生听,也可以请朗读能力强的学生读,让其他学生模仿。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语感还没有成熟,而且模仿能力很强。教师激情的朗读是引导孩子们进入语文情感世界的一条捷径。怎么用示范?一是老师示范在难点上,在关键处,在美文中;二是尽量让学生来示范,老师“示范”多了,就会喧宾夺主,占据课堂宝贵的时间。正如于永正老师说的:指导低年级孩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倘若老师只是从道理上讲应怀着什么感情读,哪个字读重音,哪里应该读得快,哪里应该读得慢……是不够的,而且,“强加”的东西只能是“外在”的。俗话说:说十遍不如做一遍。教师范读一下要现实的多,有效的多。

3.多形式练,促进孩子感情朗读的快速成长

要想学生都能有感情的朗读,多练习,多种形式的读是关键。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学生的朗读水平才能得到不断的提高。在教学中,应由教师的指令性转为学生的选择性,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进行多种形式感情朗读,如比赛读、分角色读、边演边读、配乐读、师生共读、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等,使每一个学生想读、能读、爱读,读出美、读出情趣、

读出感情。学生主体了,积极性也就高了。

4.互动评读,提升孩子感情朗读的能力

我们知道:“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在读时,采用评读,学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启发,让每个孩子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已的潜能,快乐地学习,提高孩子的朗读能力。课堂上,我努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学习主人,常鼓励学生互相评,互相合作,评读,使大部分学生得到了发展,课堂上学生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来倾注自己的体会,虽然读法有别,各具特色,但都进入了境界。这正如第斯多惠说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七、教师把握好朗读与讲解的度

有人曾将朗读与讲解做过精辟的比较,他说:“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摊平、摆开,朗读是融贯、显现;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赋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正确的朗读能使学生真正领会语言文字在文章中的表达作用及作者要

表达的意思和旨趣;有利于学生理解文意,提高表达能力;能大量的增加词汇,体会语感;可以做到“不待解说,自晓其文”的功效。教学中,各种形式的朗读指导,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只有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读和心领神会的揣摩,才能对语言文字进行真切敏锐的感受,才能表情达意地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要求学生一边自读,一边自听、自品。这就是学生

通过语言文字走向作者,与作者对话交流,进行心灵碰撞的过程。总之,我们要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学、情趣盎然地学、触类旁通地学。课堂上有安静的时间,潜心阅读,读悟结合,展示认知过程,体现学习规律。要让学生对阅读本身感兴趣,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教学就是教学生学,把学习方法给学生,让他们受益一辈子,关注学生学法的指导和学习策略的形成,这正是我们语文教师努力的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