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财政思想与理论
西方财政思想的演进总结
西方财政思想的演进总结西方财政思想的演进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他对财政管理有着深刻的思考和理论基础,并开创了财政学的研究方向。
然而,西方财政思想的演进经历了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对财政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本文中,我将对西方财政思想的演进进行总结,并探讨每个阶段的重要理论观点和影响。
1. 古典经济学阶段(18世纪-19世纪初)古典经济学思想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在经济学与财政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他提出了“劳动分工”理论,认为劳动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财富生产。
他还强调贸易的重要性,主张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
然而,斯密对财政政策的思考相对较少,他主张“夜光法则”,即对经济的干预应该尽量少,以避免政府滥权。
大卫·李嘉图则关注了财政政策对资源分配和收入分配的影响。
他提出了相对剩余和绝对剩余的概念,并通过劳动价值论解释了收入分配不均的现象。
他强调了财政政策在保护国家利益和促进社会福利方面的重要性,但也主张政府应该遵循自由市场原则,以避免干预过度。
2. 凯恩斯主义阶段(20世纪中期)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对现代宏观经济学和财政政策产生了巨大影响。
凯恩斯理论提出了“总需求决定总产出”的观点,主张政府在经济下行时通过财政政策进行干预,以刺激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
他提出了财政政策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原则,认为政府应该增加公共支出和减税,以增加总需求。
这一观点对于解决大萧条和实现经济复苏产生了重要影响。
3. 新自由主义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20世纪70年代以后,新自由主义思想迅速兴起并成为主导,对财政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
新自由主义者认为市场可以自动调节和优化资源配置,主张政府应该减少对市场的干预,遵循市场自由原则。
他们对凯恩斯主义的批评集中在政府过度借贷和货币供应过度膨胀等问题上,认为这些问题会导致经济不稳定和通货膨胀。
试述财政思想及其发展
试述财政思想及其发展【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几种不同的财政思想的含义和发展,总结出财政思想演变的特点和规律。
这些特点揭示了现在的一些财政现象和局面的历史根源和存在依据,启发我们从特点中找出搞好财政的治本之道和有效方法。
【关键词】财政思想;发展;特点;我们知道财政的主要内容有三点,即取得资财、使用资财、管理资财。
财政思想常常以统治阶级经国思想的支柱性组成部分的姿态出现,从而带有阶级和时代的特定局限性,同时必须遵守经济规律和顺应时事。
一、财政思想及其发展主要阶段1.古典学派之前的财政思想(1)重商主义学派,主要代表是英国,重商主义者主张通过关税促进出口,禁止黄金出口,为了保护本国利益。
(2)官房学派,主要代表是德国,前期主张财政收入以官产为主,后期主张财政收入以税收为主。
(3)重农学派,主要代表是法国,主张政府的税收收入应针对土地的净生产,而不应涉及劳动工资,极力主张土地单一税。
2.古典学派的财政思想贯穿整个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以亚当斯密的财政思想为代表,其《国富论》被称为资本主义的圣经,主张以生产要素作为征税来源,反对发行国债,反对财政赤字,反对官产收入。
古典学派的财政思想的一致之处为:反对国家的干预。
3.垄断阶段的财政思想以瓦格那的思想为代表,承认财政以税收为主,税收不足时,以国债和官产收入补充。
4.现代财政思想以约翰·凯恩斯为代表,极力主张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政府要举办公益事业刺激需求,国家应加强赤子财政,发行国债,扩大财政支出,承认赤字财政。
二、我国财政思想的显著特点中国财政思想的萌芽、成长和发展是和中国经济思想的演变息息相关的,反应和作用于社会架构中各种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中国财政思想在上下几千年的发展轨迹中蕴含几下显著特点:1.对财政问题从具体发展到对财政理论根本性原则的探讨过去的财政思想家多数是就事论事地就具体财政问题来谈论财政,到了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改革家开始对财政理论的原则性问题进行探讨。
财政思想史
当代西方财政思想对当今中国有何借鉴意义西方财政学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看待财政问题,对我国是具有重要借鉴作用的:1.西方财政学从微观角度分析财政问题,是隐含着这么一种涵义的,即此时的政府参与社会资源配置,其地位如同企业和个人一样,都是身份相等的市场活动主体,即企业和个人是处于市场有效运行领域的活动主体,而政府则是处于市场失效领域的活动主体,它们进行的都是同等的资源配置活动。
这样,它们之间除了依法正常交往如照章征税纳税之外,只能是互相尊重,互不侵犯和干预,而不能是国家凌驾于企业和个人之上,可以随心所欲地干预它们的市场正常活动。
2.财政活动除了作用于宏观经济的内容之外,仅就其本身对于社会资源的配置来看,则应视为是一种微观行为。
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界定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否则的话,将财政活动等同于宏观调控,而财政干预企业市场活动也就等于政府的宏观调控活动,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政府的宏观调控又是必要的,其结果实际上是为政府和财政随心所欲地干预企业的微观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这些年来,人们在财政经济工作中总会情不自禁地干预和插手企业的正常市场活动,其理论根源就在于此。
这点,在防止政府和财政随意干预企业问题上,是可资借鉴的。
3.在财政仅是一种宏观经济行为的思想指导下,我国迄今为止在税收和财政支出的具体分析上,即如何按效率原则来取得和配置归政府支配的资源方面,其研究是相当薄弱的。
这也是我国现实财政工作缺乏效率和严重浪费的关键原因之一。
这与西方财政学所进行的大量卓有成效的微观经济分析,是形成鲜明对比的。
为此,借鉴西方财政学的微观分析方法去研究我国的财政问题,也是我国财政研究亟须开展和加强的领域。
供给学派的财政思想对于当今中国有何借鉴意义。
西方财政学说
• 5、财政支出理论。划分国家职能部门 确定相应的经费支出。分析了当时财政 开支迅速膨胀的原因。
5
2021/12/28
• 二、魁奈(1694至1774年)的主要思
想
•
• 1、背景: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和重
5
• (二)政策主张 2021/12/28 – 政府通过货币政策调节货币需求,抑 制通货膨胀 •
– 实行负所得税制,对低收入者实行补 助。负所得税是指政府规定一定的收 入保障数额,然后根据个人实际收入 对不足保障数额者给与补助,收入越 高,补助越少,直到收入达到所得税 的起征点为止。
– 实行收入指数化
– 税收的调节作用。累进所得税是经济 的稳定器,提出“相机抉择”政策。
7
• (四)公债理论2021/12/28
– 公债的作用:弥补赤字;影响投资和 消费;为公开市场• 操作业务提供工具 和手段。
– 对于70年代的“滞胀”问题,认为是成 本推动型的,建议从微观主体的收入 政策和人力政策制定解决。
8
0
2021/12/28
• (二)财政支出理论
– 政府支出分为消耗• 性支出和转移支付 支出
– 政府支出应注重减少因有效需求不足 而导致的失业
– 经济接近充分就业时,政府应推行赤 字预算
• (三)税收理论2021/12/28
– 承认税收的杠杆作• 用,注重发挥税收 在缩小贫富差距方面的作用
– 提出区别对待、合理负担的原则。
• 1、背景:二次世界• 大战,经济危机。 代表作《福利经济学》(1920)
• 2、国家理论:国家进行财政分配的对 象是使用价值而非货币。把国家经费分 为转移经费和非转移经费,国家应该控 制非转移经费。
高校本科生《西方财政思想史》教学漫谈
湖 北 经 济 学 院 学 报 ( 文 社会 科学 版 ) 人
J u a f b iU iest f o o e( ma i e n o il ce c s or l n o Hu e nv ri o n misHu nt sa d S ca in e y Ec i S
生 不但 能“ 其 然 ” 而且 能“ 其 所 以然 ” 西方 财 政 思 想 史 学 派 众 多 , 想观 点丰 富 , 其 的理 解 与 学 习难 度 较 大 : 知 , 知 。 思 对 而其 历 史性 强 , 生缺 乏现 实 感 , 制 了其 学 习积 极 性 。 好 西方 财政 思 想 史课 程 的教 学应 做 好 以 下几 点 : 前认 真 学 抑 做 课 备 课 、 学形 式 力 争 多样 化 、 分 利 用 多媒 体 手段 ; 意 引导 学 生 汲 取 思 想 精 华 而 摒 弃 其 糟 粕 ; 合 中 国现 实问题 介 教 充 注 结
绍 西 方 财政 思想 史上 的 观 点 ; 意 知 识 性 与 趣 味 性 结 合 , 加课 程 的现 实 生 活 气 息 。 注 增
关键 词 : 高校 ; 方 财 政 思 想 史 ; 学 西 教
在 高 校讲 授 经 济 史 或 者 经 济 思想 史 的 老师 多数 都 会 感 受 到这 些 课 程 难讲 .因为 就 业 导 向 下 的 学生 对那 些 看 起 来 似 乎
产经 费 ”早 期重 商 主 义 者认 为 “ 债 能促 进 商 品 和货 币 流通 ” ; 公 .
而 晚期 重 商 主 义 者则 认 为 “ 条件 地 发 行 公 债不 能 促 进 资本 无
积 累 ” 由此 可 知 , 。 由于 外 部 环 境 的变 化 , 期 重 商 主义 者 与 晚 早 期 重 商 主 义 者 已经 产 生 了 一定 的变 化 , 由此 就会 让 学 生 增 加
第一章 财政学 导论
五、国家同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
该分配关系的重要性:农民人口多、相对贫穷等, 以及农产品的特性(一)农民对国家财政的贡献: 1. 直接方式—农业税等,占全部税收3%左 右
2. 间接方式— “剪刀差”。定义。图形。低
价销售农产品—工业品较低的工资成本和 物化成本— 较高的效益—财政收入
高价购买工业品—工业部门较高的销售收入— 较高的效益—财政收入 (二)财政用于农业方面的支出
“剪刀差”的再分配原理
P/V
工业品价格/价值
1
农产品价格/价值
O 年份
假定经济领域只生产两种产品:工业品和农产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品价格与价值比越来越大于1, 农产品价格与价值比越来越小于1,形成剪刀张开状。
二、 财政学研究的问题
财政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国民经济中“公”与 “私”的分工。它研究政府适当的职能范围和 运行方式。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财政学必须进行两种不同 性质的研究: 1)实证分析, 2)规范分析。
2、公共产品论的发展
1)萨缪尔森的贡献。在1954年萨氏的《公共支出纯论》和次年的 《公共支出论图解》两篇论文中,萨缪尔森以崭新的思路分析了 公共产品的最佳供应模型问题。对林达尔模型作了更新、发展和 完善,表明了公共产品论新的发展阶段的到来。他分析得出了公 共产品的定义,并提出公共产品消费时的非排他性和非对抗性问 题,在此基础上运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分析了公共产品的最佳供 应问题,并相应建立了萨缪尔森模型。
3、“边际革命”对西方公共财政学的影响: (1)边际效用价值论被运用于分析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时,使政 府公共服务成为具有价值的“公共产品”。 (2)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引人,还使得市场等价交换原则也适用于对 政府公共服务的成本和费用的补偿分析。 (3)边际效用价值论使得公共财政活动和公共产品提供的目的,从 政府需要转到私人需要这一基点上。 (4)边际效用价值论被运用于公共财政分析上,就使得有效配置资 源的私人经济原则也适用于公共经济活动。 上述四大变化的直接结果是,公共经济和政府活动已不再表现为 市场经济的异己分子,即财政活动不再是虽然有必要,但对于资 本主义私有制和市场经济来说都是尴尬的例外了。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一.早期财政思想1、古代欧洲最早的财政思想的表现者是古希腊的色诺芬。
在《雅典的收入》一书中,他讨论了希腊雅典的财政收入问题,并建议由国家购买奴隶,并将他们出租以增加国家的收入。
2、春秋战国的《国语-齐语》中管仲提出了“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的财政政策二.财政学理论体系的形成3、威廉·配弟的《赋税论》被誉为西方最早的财政学专著。
此书是在重商主义向古典经济学派的过渡阶段。
4、第一个从理论上系统阐述财政理论的经济学家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三.现代财政理论5、凯恩斯以前的经济理论,并不认为经济会一直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但认为偏离充分就业的状态是暂时的。
6、凯恩斯主义者以《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为理论基础,把经济危机的根源归结为“有效需求不足”,要求政府放弃自由资本主义原则,实行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生活,提出了政府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增加投资,刺激消费,实现充分就业的一整套理论政策体系。
第二章财政学的福利经济学基础1、意大利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帕累托建立了公共决策的理论基础。
2、帕累托效应及其实现条件【资源配置最优】:任何政策的改变都不可能在不使任何人的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使某个人的境况变好。
这一概念常常被作为评价资源配置合意性的标准。
实现条件:竞争可以保证帕累托效率条件的实现3、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是指在产量保持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可以代替的另外一种要素的数量。
通常,由于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要素是不完全替代的,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该要素对另外一种要素的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
4、无差异曲线及其特征: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是一条表示线上所有各点两种物品不同数量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相同的线特征: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斜率是负的;第二,在每种商品都不被限定为多了比少了好的前提下,无差异曲线图中位置越高或距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消费者的满足程度越高;第三,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第四,无差异曲线通常是凸向原点的,这就是说,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5、追求结果的公平——功利主义、罗尔斯主义、平等主义:【1】功利主义:边沁早在1789年便提出社会行为的目的应该是“增进最大数人的最大幸福”。
(完整word版)西方财税思想史
1。
斯图亚特著作:《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1767)、《关于苏格兰阿格郡利息问题的思考》(1769)、《货币原理》(1772)。
斯图亚特的财税思想集中体现在《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的第四篇《信用与公债》以及第五篇《租税及其适当用途》中。
2.威廉·配第的著作:《赋税论》(1662)3.亚当·斯密的著作:《道德情操论》(1759)、《国富论》(1776)。
被誉为“财政学之父”。
4。
大卫·李嘉图的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5.弗朗斯瓦·魁奈的著作:《租地农场论》(1756)、《赋税论》6.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1841)7。
马歇尔的著作:《经济学原理》(1890)8。
皮古的著作:《福利经济学》(1920),他被称为“福利经济学"之父。
9.萨缪尔森的著作:《经济学》(1948)10.理性预期学派的代表人物:罗伯特·卢卡斯、罗伯特·巴罗11.供给学派代表人物:阿瑟·拉弗12。
新凯恩斯主义代表人物:斯蒂格利茨(著作:《经济学》1993)13.公共选择学派代表人物:布坎南14.罗纳德·科斯的著作:《企业的性质》(1937)、《社会成本问题》(1960)15。
道格拉斯·诺思的著作:《经济史的结构与变迁》16.马斯格雷夫的著作:《公共财政理论》、《财政理论和实践》17。
重商主义代表人物:托马斯·曼、霍布斯、斯图亚特;尤斯蒂、宋能菲尔斯18.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其他经济主体造成有利或有害的影响但该经济主体却不能获得相应的报酬或承担相应的损失。
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措施:凡是边际私人成本超过边际社会成本的东西,予以补助金,凡是边际社会成本超过边际私人成本课以捐税。
即通过征税和补贴引导私人的资源配置活动符合社会利益。
(庇古)19。
萨缪尔森对政府职能的看法:认为除了亚当·斯密所说的三大职能外,还有稳定、效率和分配职能。
论古典经济学派——亚当·斯密的财政思想
共 中央 党校 学报 ; 0 t O 2 0 年 2期 6 吴清 、 《 国富论 》 的 经 济 史 学解 读 [ ; 南财 经 大 学 学报 ; 0 1 O 期 J 中 ] 20 年 5 7 、乔洪武、勾画市场经济伦理秩序 的
、
先驱 — — 亚 当 ・ 密的 经 济 伦理 思 想 斯
评介[】广 西大学学报( 学社会科 学 J; 哲
版 ) I 9 年 O 期 ;9 9 3
MOD R B SN S 坝 代 商 业 E N U IE S
论古典经济学派
亚 当 ・ 密的 财政 思想 斯
由法 国黑 格 尔
王 长 春税务 学院信息 经济学院 I J
1 0 12 3 2
租 )是 建 筑 房 屋 所 花 资 本 的利 息 或 利 润 ,
辩证 法 、费 尔 巴哈 唯 物 论 哲 学、 英 国亚
、
学报 ;0 5年 O 20 2期
4
、
乔 洪 武 、 “ 不 见 的 手” 的伦 理 内 看
涵 及 其 重 要 意 义[ ; 西 大 学 学报 ( J 广 】 哲
学社 会 科 学版 )2 0 ; 0 2年 0 期 2 5 、张 大军 、 自 ・ 利 他利 ・ 互利 — — 重
读 《 国富论 》 与斯 密话 “ 利 ”J; 三 [ 中 】
因 为 人头 税 的不 合 理 和 不 可 能 ,于 是 引 起 消费 税 的征 收 ,消 费 品税 是 间接 地 对 人 们 支 出 的 费 用征 税 ,不 管 他 的 收入 是 来 自地 租 ,资本 利润 或 劳 动 工资 。 换 句 话 说 ,消 费 品税 是按 人们 的 支 出 征税 ,这 种 支 出在 多数 情 况 下 ,被 认为 与 他 们 的 收入 有 一 定 的 比例 。消 费 品 可 以是 必 需 品 ,也 有 奢 侈 品 。亚 当 ・ 密 认 为 ,对 生活 必 需 品课 税 斯 和对 劳动 l 资直 接 课 税 一 样 ,最 终会 把 税 r 负转 移 给 消费 者 。因 为这 种 税 虽 由劳 动 者 在 购 买消 费 品时 由 自己 的手 中付 出 ,但 在 定 时 期 里 将 通 过 增 加 工 资 由雇 主 负 担 , 如雇 丰是 制 造 商 ,他将 把 增 加 的工 资 和 一 定 增 加的 利润转 移到 物品 的价格 上 。 因 此 ,税 最 终 是 由消 费 者 负担 。
基于比较角度的中西方财政理论体系研究
生活 的一些主要方面所具有 的基本 特征。许 多西方财政学家也发现 , ” 即使是同样研究市场经 济的财政学 , 可能有很 大的不同 。 也 如
19 年布坎南和马斯格雷夫应邀在德 国慕尼黑~所大学就财政 理论进行 了为期一周 的辩论 。 98
二 、 西 方财 政 理 论 不 同的 发 展 历 程 中
财政理论体系迥异的发展历程。 西方财政理论 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世纪至l世纪重商主义时期 。 6 8 此时西方资本主义 国家正处于资本
的原始积累时期 。 这一时期 的财政理论 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 其财政理论的核心集中在 国家聚财理论方面 , 认为财富就是货币 , 财富的
直接源泉是 流通领域 ; 一个国家财富必不可少 的是金银等贵金属 , 如果它没有贵金属 , 就必须通 过贸易来取得 , 对外贸易必须保持顺
方财政 的差异 , 既涉及理论 , 也涉及具体制度 的比较 , 并在深入分析 中西财政差异原因的基 础之 上 , 出西方财政学对我国财政经济 指
实践的若干 的借鉴意义。 国内已有 的比较财 政学 论著来看 , 学者所选 择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计划 的确立 , 特别是1 9 年我国建立公共财政体制 目标 的提 出, 98 必然会对 中西方财政 比较研究提出更高的要求。
差。 西方国家早期经济发展 的历史事实表明 , 首先推行重商 主义政策的少数国家 , 如荷兰、 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国家确实通过贸易掠取他 国财富来增强本 国经济实力。 但是 , 随着西方其他 国家相继推行重商主义理论政策 , 各国把 注意力都集中在凭借商业贸易掠 夺他 国财
富的时候 , 重商 主义所倡 导的贸易差额 理论 和为取得贸易顺差而执行关税壁垒政策 的示范效应 , 使各 国贸易壁 垒纷纷建立起来 , 在客 观上阻碍 了国际商 品流通 , 切断了通过 贸易顺差掠夺他国金银 的国际通道 , 客观上减弱 了政府的聚财能力 。 结果 , 其 随着时间的推移 , 旨在使 国家富足的重商主义财政理论 , 在客观上却把国家推 向了贫困的窘境 , 盛行 一时的重商主义财政理论 由此走 向了破产 。 十八世
西方财政思想在近代中国的理论影响和传播规律
理论到实践的过程 , 这个传播过程有其 自身的规律。同时, 西方财政思想的传播对于近代 中国财政
理 论 建设起 到 了一 定 的作 用 。
关键 词 :西方财 政 思想 ; 近 代 中国 ; 理论 影 响 ; 规律
中 图分 类 号 : F 8 1 0
文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 0 0 8— 9 3 0 6 ( 2 0 1 3 ) 0 4— 0 0 0 7— 0 3
国家 富强 的先决 条 件 。此 外 , 以管 子 为代 表 提 出 的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8—2 0
国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广 , 理论越来越深 , 内容越来越 全, 这 对于 中国财政 理论 建设 的影 响是 巨大 的 。 ( 一) 财政 学研 究 的范 围拓 宽
第一 , 财 政 的 概 念 被 重 新 定 义 。粱 式 文 认 为
形 的制度 如文 化 习俗 、 心 理 习惯 等 这 些 民族 共 同 的 心理 沉淀 并 不会迅 速 改 变 或 消 失 , 在 同样 面 对 体 制 转轨 、 结构 转 型 的今天 , 我 们 引进 、 吸收 、 创新 西方 经 济 学 说更 重 要 的 意 义 也 许 在 于 解 释 和 预 测 经 济 过 程, 指 导经 济 实践 , 因此 , 探讨 西方 财 政 思 想 在 近 代 中 国的传播 规 律及 其影 响 就兼 具理论 和 实践 的双 尹 文敬 称 财 政 为 “ 国家 或地 方 政府 当其 欲满足 共 同需 要 时 , 关 于 所 需 经 济 的财 货 之取得 管 理 及 使 用 等 各 种 行 为 之 总称 也 。 ” 可 以 看出, 该 时期 的学 者基本 都接 受 了功 能财 政 的观点 , 认 为财政 是 和 国家 职 能 的执 行 紧 密 相关 的 , 并 且 用 现代 学术 用语 描绘 财政 定义 。 第二 , 财 政包 含 的内容得 以大为拓 展 。首先 , 增 加 了原来 财政 思想 中从 未有 过 的新 内容 。学者 们都 不再 认 为 财 政 仅 仅 包 括 收 入 和 支 出 两 个 方 面 , 尹文 敬在 其著 作 中指 出财 政 之 内 容 除 了包 括 政 治 、 经济 、 法律 各种 要素 外 , 同时 在研 究 内容上 它还 可 以
西方财政思想史教学设计
西方财政思想史教学设计一、简介西方财政思想的发展历史是财政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对西方财政思想史的教学设计进行探讨,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等方面梳理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1.了解西方财政思想的发展历程,掌握西方财政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2.理解西方财政思想对财政制度和财政管理的影响;3.探讨西方财政思想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遍应用以及在国内实践中的启示。
三、教学内容1. 古代财政思想1.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财政思想的发展;2.中世纪欧洲财政思想的特点。
2. 近代财政思想1.17至18世纪西欧革命时期的财政思想;2.19至20世纪西方现代财政思想的发展。
3. 当代财政思想1.新古典财政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2.超越国家财政:全球化和财政学。
四、教学方法1. 展示式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古代和近代财政思想的发展历程、西方财政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及当代财政思想的最新研究成果。
2. 课堂讨论通过老师提出的问题或学生自己准备的课题,展开讨论,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财政思想史及其对当代财政学的影响。
3.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兴趣和专业方向选择专题进行调研和报告,发掘国内外财政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把理论研究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 案例分析选取国内外财政实践案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财政学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到财政实践中。
五、评价方法1. 个人学习笔记学生根据每堂课的内容和讨论,写出自己的学习笔记,包括主要的概念、理论和研究成果。
2. 学术论文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财政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写出一篇规范和有创新性的学术论文。
3. 口头报告通过口头报告的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对财政问题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六、总结通过本文对西方财政思想史教学的探讨,可以看出教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在教学设计中,合理的目标设置、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和严谨的评价方法是不可或缺的。
凯恩斯的财政学思想
凯恩斯的财政学思想在凯恩斯以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传统的财政思想是“健全财政”的理财思想,它反映了自由放任经济的财政政策主张,“健全财政”的思想原则是:a.量入为出,收支平衡政府的财政不以赚钱为目的,不应出现赤字,应该每年都保持预算的平衡。
同时,政府尽量少预算,支出要节俭,并严格控制其用途。
b.少征税私人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赋税过重会抑制厂商和个人的积极性,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反而不利.c.少发公债一切欠债都是罪恶,公债尤其如此,它是子孙后代的一种负担。
长期以来,西方各国政府均遵循上述原则,除非遇到战争等特殊情况,政府一般不扩大支出,也不大量增加债券。
按传统的经济思想,既然社会总供给能够创造总需求,失业也不会产生,因此政府对经济并无过多的干预经济之必要。
30年代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打破了传统经济理论的理想境界,大量产品过剩和大量失业现象,使“供给能够创造自身的需求”这一理论不能解释,于是产生了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在《通论》中一反传统的经济理论与政策,不在供给方面,而在需求方面大做文章,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认为经济危机以及产品大量过剩和严重失业等现象都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而引起的,即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不足和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不足。
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机能的自动调节作用,不能使生产资料得到充分利用,主张只有通过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作用,才能弥补有效需求不足,进而才能挽救危机,维持和保证充分就业。
在政府的干预和调节措施中,凯恩斯把财政政策放在首位,针对传统的“健全财政”的思想,提出了“补偿财政”的思想。
按照凯恩斯主义观点,在现代社会,健全财政不仅不可能,而且没有必要。
所谓不可能,是指当经济繁荣时,就业水平和收入水平必高,即使税率不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也会自动增加。
同时,由于失业率低,政府转移支付支出也少,因此财政支出也少。
这样,在财政收入增加的同时,财政支出减少,预算上必然会出现盈余,因而不可能保持平衡。
最新 西方财政学理论基础的演变及其借鉴意义-精品
西方财政学理论基础的演变及其借鉴意义财政学仅是经济学,还是政治学和经济学交叉学科?最初的专著性西方财政学是从经济学角度展开论述的,巴斯塔布尔指出,“从最初意义上看,财政是经济的产物。
”(注:Bastable,C.F.Public Finance.London:Macmillan & Co.,1892,P7.)汉特(Hunter,M.H.)1921年《公共财政学大纲》第一章第三节标题就是“公共财政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注:Hunter,; M.H. Outline of Public Finance.New York:Harper & Brothers Publishers,1921,P4.),尽管作者接着于下一节“公共财政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中,也指出了财政学与政治学、学的密切关系,(注:Hunter, M.H.Outline of Public Finance.New York:Harper & Brothers Publishers,1921,P4, PP5-7.)但并不否定他的关于财政学是经济学分支的观点。
与这种经济学观相反,西方财政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开始出现了经济学与政治学交叉学科观。
道尔顿(Dalton,H.)1922年的《公共财政学原理》一书,第一句就指出,“财政学是介于经济学与政治学之间的一门学科。
”(注:Dalton, H. Principles of Public Finance. London: George; Routledge & Sons,Ltd., 1922,P3.)不过,由于英美早期财政思想传统的,直至本世纪50年代末为止,认为财政学是经济学分支的看法在西方财政学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这种主张随着抉择理论从60年代开始逐步被纳入西方财政学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社会抉择论从威克塞尔开始,就是主张政治程序进入财政视野的。
为此,作为社会抉择学派代表人物的布坎南,在1960年《公共财政学:教科书导论》一书“前言”中就指出,财政学是涉及经济学与政治学两个方面的学科。
第06章新古典经济学派的财政思想
发展的一个总结,是自约翰.穆勒以来的又一次大 综合,其学说的最大特点是折衷。
• 在价值决定论上,把传统的供给决定论和边际学
派的需求决定论结合起来,形成均衡价格论。既 否定劳动价值论,又修改了边际效用论。
• 在分配论上,把萨伊的生产三要素论扩充为四要
素论,即劳动、资本、土地和组织(或企业家才 能)。他运用均衡价格分析方法依次研究各要素, 分配理论成为四个生产要素均衡价格决定论,从 而形成它们的均衡价格:工资、利息、地租和利 润。
二、赋税理论
• 在《财政学》第二篇公共收入中,论述了公共
收入的来源、赋税及其种类、赋税制度的构成、 赋税转嫁与归宿、赋税负担的分配等问题。
• (一)公共收入的来源
• 道尔顿没有明确阐述赋税的定义,但却作出了
如下表述:“赋税者,政府为取得一定收入而 赋课的强制的负担。在政府和纳税人之间并不 存在直接的回报关系。”——道尔顿:《财政 学原理》,正中书局1954年版,第34页。如 果从这一定义类推,那么公债、强制公债、罚 款、公有财产收入、公营企业收入、手续费、 印刷纸币、自动的捐献都不属于赋税收入,而 是政务收入或杂项收入。
2020/11/24
第06章新古典经济学派的财政思想
第二节 道尔顿的财税思想
道尔顿(1887~1962)是20
世纪20年代英国伦敦经济学院 教授,在该校讲授“财政学理 论”课的过程中,因不满意一 般的财政理论,于是将自己的 讲稿加以整理、修改成书,并 于1922年出版的《财政学原 理》,以财政与经济的关系为 重点讨论了财政理论。认为 “财政学是介于经济学与政治 学之间的一种科学”。
2020/11/24
第06章新古典经济学派的财政思想
西方经济学供给学派的主要思想和政策主张
西方经济学供给学派的主要思想和政策主张供给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经济学流派,该学派的主要理论渊源是古典经济学,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拉弗等。
其主要思想和政策主张如下:第一,该学派的主要理论思想是恢复“萨伊定律”,强调供给第一。
萨伊定律是指,供给创造了它自身的需求,更多的供给表示有更多的需求,需求量始终与供给量同比例增加,总供给和总需求是恒等的,所以不存在需求不足,不会出现普遍的生产过剩和大量的失业。
据此,供给学派认为,社会的供给能力越强,需求就越大,在信用货币制度下,不会出现购买力不足而发生商品过剩的问题。
供给学派不仅把萨伊定律奉为其理论和政策的基础,而且以此为武器,否定凯恩斯主义需求决定供给的理论和需求管理政策,他们认为经济发生滞胀完全是由于需求管理政策造成的,是需求过度和供给衰退的必然结果,其祸根就是凯恩斯需求决定供给的理论,因此必须坚决摈弃。
他们还认为经济发展的标志是供给的水平和能力,经济学的首要任务应当是研究如何促进生产、增加供给,仅仅在需求和分配上做文章是远远不够的。
第二,该学派提出了供给管理的政策主张,其核心是强调激励的作用,即通过激励来提高人们的工作、储蓄和投资的积极性,以免造成供给不足,从而导致失业和通货膨胀同时出现。
为了增强激励,就需要减税,尤其是要降低边际税率。
这是因为,高边际税率会妨碍工作、储蓄、投资和创新的积极性,从而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减税则可以鼓励储蓄和投资,并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缓和通货膨胀,从而使消费、产出和就业增加。
另外,供给学派认为减税不仅能将国民收入更多地积累在企业和个人手里,用以扩大储蓄与投资,增加供给,而且也不会影响政府的税收收入。
因为决定税收总额的因素不仅是税率的高低,更主要的是课税基数的大小。
高税率不一定使税收额增加,却常因压抑了经济主体的活动而缩减了课税基数,反而使税收额减少。
供给学派常用著名的“拉弗曲线”来说明税收与税率之间的函数关系。
凯恩斯的财政学思想复习课程
凯恩斯的财政学思想在凯恩斯以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传统的财政思想是“健全财政”的理财思想,它反映了自由放任经济的财政政策主张,“健全财政”的思想原则是:a.量入为出,收支平衡政府的财政不以赚钱为目的,不应出现赤字,应该每年都保持预算的平衡。
同时,政府尽量少预算,支出要节俭,并严格控制其用途。
b.少征税私人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赋税过重会抑制厂商和个人的积极性,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反而不利.c.少发公债一切欠债都是罪恶,公债尤其如此,它是子孙后代的一种负担。
长期以来,西方各国政府均遵循上述原则,除非遇到战争等特殊情况,政府一般不扩大支出,也不大量增加债券。
按传统的经济思想,既然社会总供给能够创造总需求,失业也不会产生,因此政府对经济并无过多的干预经济之必要。
30年代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打破了传统经济理论的理想境界,大量产品过剩和大量失业现象,使“供给能够创造自身的需求”这一理论不能解释,于是产生了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在《通论》中一反传统的经济理论与政策,不在供给方面,而在需求方面大做文章,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认为经济危机以及产品大量过剩和严重失业等现象都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而引起的,即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不足和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不足。
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机能的自动调节作用,不能使生产资料得到充分利用,主张只有通过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作用,才能弥补有效需求不足,进而才能挽救危机,维持和保证充分就业。
在政府的干预和调节措施中,凯恩斯把财政政策放在首位,针对传统的“健全财政”的思想,提出了“补偿财政”的思想。
按照凯恩斯主义观点,在现代社会,健全财政不仅不可能,而且没有必要。
所谓不可能,是指当经济繁荣时,就业水平和收入水平必高,即使税率不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也会自动增加。
同时,由于失业率低,政府转移支付支出也少,因此财政支出也少。
这样,在财政收入增加的同时,财政支出减少,预算上必然会出现盈余,因而不可能保持平衡。
哈耶克的主要观点
哈耶克的主要观点哈耶克的财政法律制度理论及其借鉴意义程雪律师一、哈耶克财政法律制度理论的思想基础弗雷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是20世纪英国着名的古典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家和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家,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
在60余年的学术生涯里哈耶克构建了庞大的自由主义理论体系,而其财政权力分立的财政制度理论就是其自由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实践性理论。
该理论也是以其自由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知识论、社会秩序理论和法律理论为思想基础的。
哈耶克的整个自由主义理论是建立在建构论唯理主义与进化论理性主义认识论框架基础之上的。
这一认识论框架将西方的自由主义区分为两个传统,一个是立基于笛卡尔式欧陆理性主义的思辨式的建构论唯理主义;另一个则是近代始于苏格兰启蒙运动的,特别是以休谟为代表的,经验主义的进化论理性主义,它是经验的且非系统的自由理论传统。
建构论唯理主义立基于人都倾向于理性行动和人生而具有智识和善的假设,认为理性具有至上的地位;因此凭藉个人理性,个人足以知道并能够根据社会成员的偏好而考虑型构社会制度所必需的境况的所有细节。
[1]72而进化论理性主义主张理性的限度,反对任何形式对理性的滥用。
其认为人们必须要去维护理性不及的领域,在累进性进化的框架内,理性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
进而,法律等社会制度是人类通过实践在不断地试错、日益积累中而艰难获致的,而非人类理性设计的产物。
立基于进化论理性主义的认识论,哈耶克更从知识论角度指出,人类的知识分散于社会的个体之中,并且这些知识并不完全被个人的理性所掌握。
甚至存在着被社会而非任何个人所掌握的知识,即人类对于诸多有助于实现其目标的力量处于必然的无知状态。
在知识论的基础上,哈耶克将社会秩序区分为“自生自发秩序”与人造的“组织”秩序。
自发的秩序是一种自我生成的或源于内部的秩序,有别于凭藉个人理性通过把一系列要素各置其位且指导或控制其运行的方式而确立起来的秩序;人造的组织秩序则是一种源于外部的秩序或安排。
西方主要财政思想总结
西方主要财政思想总结西方主要财政思想包括古典财政学、凯恩斯主义、供给学派经济学以及新凯恩斯主义等。
这些思想对于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古典财政学是西方财政思想的最早阶段,其核心观点是主张让市场自由运作,通过自由放任和市场竞争来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最大化。
该学派的代表人物包括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
亚当·斯密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概念,认为市场自由运作可以引导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实现最优化。
大卫·李嘉图则提出了李嘉图税理论,主张通过减税和限制政府支出来促进经济增长。
然而,古典财政学在实践中遭遇了困境。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世界经济危机和大萧条使得经济学家开始反思古典财政学的观点。
在这一背景下,凯恩斯主义崛起。
凯恩斯主义认为,市场经济往往存在自我调节失灵的问题,需要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实现对经济的稳定和调节。
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他的主要著作《通论就业、利息和货币的一般理论》影响深远。
根据凯恩斯主义的思想,当经济出现萧条时,政府应该通过增加支出和减税来刺激经济,以达到增加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
而在经济景气时,政府则应该通过调整税收和增加储备,以平衡经济并防止通货膨胀。
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理论对现代经济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影响,尤其在经济衰退时期,政府普遍采取凯恩斯主义的财政刺激措施。
供给学派经济学是对凯恩斯主义的一种反思和挑战。
它强调供给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刺激生产和供给,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
供给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罗伯特·卢卡斯和米尔顿·弗里德曼等。
他们批评凯恩斯主义过于关注需求端,忽视了供给端的作用。
供给学派经济学主张通过削减政府干预和减少税收来促进经济增长。
这一思想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应用。
新凯恩斯主义是对凯恩斯主义的一种修正和发展。
它通过结合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观点,提出了跨时期的消费理论和增长模型等新的理论框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财政思想与理论
学院、系经济管理学院
年级 2013级
任课教师张彻
执笔人张佳佳魏雪梅
2015年8 月24日
西方财政思想与理论
概要:西方经济学经历了从产生到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不断推进经济的发展,同时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着指导。
本文重点介绍了了从西欧中世纪开始,西方经济思想的发展史,分析了不同阶段主要的经济思想。
关键字:经济思想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
一·古希腊,古罗马及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古希腊在经济思想方面的重要贡献中,有色诺芬的《经济论》,柏拉图的社会分工轮和亚里士多德关于商品交换与货币学说。
《经济论》是一部语录体的著作。
全书共分为两大部分。
在第1部分中,色诺芬借苏格拉底之口阐述了农业对国家经济的重要性,认为农业是国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希腊自由民的最重要的职业;然后又讨论了人们应当如何用最有效的方法来管理好自己的家产。
在第二部分中,色诺芬提出:主持家务是妇女的天职,家政训练应该成为女子教育中的特别项目。
总的看来,色诺芬拥护自然经济,反对雅典所采取的发展商业和货币经济的方针。
他根据奴隶制自然经济的要求,确定了奴隶主的经济任务,主张把奴隶主的家庭经济管理辟为一门专门学问。
色诺芬的《经济论》论述了奴隶主如何管理家庭农庄,如何使具有实用价值的财富得以增加。
色诺芬十分重视农业,认为农业是希腊自由民的最好职业,这对古罗马的经济思想和以后法国中重农学派都有影响。
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从人性论、国家组织原理以及使用价值的生产三个方面,考察社会分工的必要性,认为分工是出于人性和经济生活所必需的一种自然现象。
这种分析与中国古代管仲的“四民分业”论和孟子的农耕与百业、劳心与劳力的“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的理论,基本上是一致的。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与《伦理学》两书中指出,每种物品都有两种用途:一是供直接使用,一是供与其他物品相交换,而且说明了商品交换的历史发展和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职能,指出货币对一切商品起着一种等同关系的作用,从而成为最早分析商品价值形态和货币性质的学者。
二.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产生于16世纪中叶,盛行于17—18世纪中叶,后为古典经济学取代。
该理论认为一国积累的金银越多,就越富强。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
重商主义者认为,要得到这种财富,最好是由政府管制农业、商业和制造业;发展对外贸易垄断;通过高关税率及其它贸易限制来保护国内市场;并利用殖民地为母国的制造业提供原料和市场。
该名称最初是由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一书中提出来的。
但一七七六年亚当·斯密在他的著作中抨击了重商主义,他提倡自由贸易和开明的经济政策。
但是,直到十九世纪中叶英国才废弃以重商主义哲学为基础的经济政策。
三.古典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又称古典政治经济学、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一般指英国古典经济学,其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创立者是亚当·斯密,他所著的《国富论》把资本主义经济学发展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书中批判了重商主义把对外贸易作为财富唯一源泉的片面观点,斯密把经济研究从流通领域拓展到生产领域。
同时亚当·斯密批判了重农学派认为只有农业才创造财富的片面观点,认为一切物质生产部门都创造财富。
古典经济学分析了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将其看作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着社会经济活动;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出自由放任原则;分析了国民财富增长的条件、促进或阻碍国民财富增长的原因。
凯恩斯理论出现以前的经济思想主流学派,由亚当·斯密在1776年开创。
主要追随者包括大卫·李嘉图、托马斯·马尔萨斯和约翰·穆勒。
一般说来,该学派相信经济规律(特别如个人利益、竞争)决定着价格和要素报酬,并且相信价格体系是最好的资源配置办法。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体系。
17世纪下半叶产生于英、法两国。
主要代表为英国的配第、亚当·斯密和李嘉图,法国的魁奈等。
它反对封建制度,提倡自由放任,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作了初步科学分析,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和阶级间利益对立。
但把资本主义看作永恒的生产方式,没有认识其历史的局限性。
四.边际效用学派
边际效用学派的理论基础是边际效用价值论。
这个理论指出,商品价值是一种主观现象,表示人对物品满足人的欲望能力的感觉和评价;价值来源于效用,又以物品稀缺性为条件;价值尺度是边际效用;不能直接满足人的欲望的生产资料的价值,由其参与生产的最终消费品的边际效用决定;物品市场价格是买卖双方对物品效用主观评价、彼此均衡的结果,如果其他商品价格不变,则某一商品价格只由该商品供求双方的主观评价来调节,并由能使供求达于均衡边际评价来决定;如果考察所有商品在相互影响和制约条件下价格决定,则各商品的价格之比应等于他们边际效用之比。
边际效用价值论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
边际效用学派的几种主要的分配理论,虽然都以主观价值论为基础,但其分析的前提条件和具体论证又各不相同。
五.新古典经济学
经济学的系统性发展源自亚当·斯密,中经大卫·李嘉图、西斯蒙第、穆勒、萨伊等,逐渐形成了一个经典的经济学理论体系,这就是古典经济学
在20世纪以后,经济学历经了“张伯伦革命”、“凯恩斯革命”和“理性预期革命”等三次大的革命性变革,形成了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这个框架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以区别于先前的古典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集中而充分地反映了经济学过去100年间的研究成果和发展特征,它在研究方法上更注重证伪主义的普遍化、假定条件的多样化、分析工具的数理化、研究领域的非经济化、案例使用的经典化、学科交叉的边缘化。
六.凯恩斯学派
凯恩斯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
它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复杂而深刻的经济根源。
它是“30年代大萧条”的直接产物。
在凯恩斯经济学产生和传播以前,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学是以马歇尔、庇古(A.C.Pigou)等人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学。
而凡勃仑在1900年第一次用“新古典”一词来描述马歇尔经济学。
后来经济学普遍接受“新古典学派”“新古典经济学”这些固定含义的用语来称马歇尔、庇古等人和他们的经济学。
凯恩斯经济学批评了新古典经济学里面的就业理论,继承了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学马尔
萨斯的有效需求不足学孟德维尔的高消费促进繁荣的学说和霍布森的过度储蓄导致失业和经济萧条学说。
凯恩斯的经济政策观点的核心是反对自由放任,主张国家干预。
凯恩斯所说的扩大政府职能,主要是指扩大政府调节消费倾向和投资引诱的职能。
调节消费倾向,目的在于刺激消费。
调节投资引诱,目的在于刺激投资。
有效需求是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组成的,刺激消费和投资,就是刺激有效需求。
凯恩斯还指出,政府最聪明的办法是双管齐下,一方面,由社会控制投资率,增加投资;另一方面,提高消费倾向,增加消费。
不过,凯恩斯强调说,不能太着重于增加消费,而应着重于投资。
刺激消费和投资,可以采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凯恩斯指出,仅仅依靠货币政策很难奏效,主要应当依靠财政政策。
关于财政政策,凯恩斯不同意传统经济学保持国家预算平衡的观点,而是指出赤字财政有益。
关于货币政策,凯恩斯不同意传统经济学保持国内价格水平稳定的观点,而是指出温和的通货膨胀无害。
此外,在后来的经济发展中,又产生了货币学派,供给学派,公共选择等,随着人类不断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理论的发展也必将走向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参考资料:
中国知网
百度百科
《西方财政思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