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素材】第6课蒲柳人家(节选)

合集下载

8 蒲柳人家(节选)

8 蒲柳人家(节选)

• 一丈青大娘不依不饶,站火,干净利落,英姿飒爽
5.一丈青大娘性格:
泼辣大胆 刚直不阿 性格豪爽 口苦心甜 热情正直 淳厚朴实
人物——“何大学问”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何大学问的相貌——
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 公相貌。
何大学问的性格——
“一交立夏就光屁股”,对此有同学说:真不文明! 你的意见是——
真实地写出了那个时代农村小朋友的特点,极富乡土特 色和生活气息。
何满子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是小说的主要线索人物,作者通过这样一个机灵顽 皮、充满稚气的孩子的眼睛,串起整个故事。
人物——“一丈青大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何满子的奶奶,人人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你知道“一丈 青”出自何处、有什么含义吗?
呱呱坠地 gū gū zhuì dì
断壁残垣 duàn bì cán yuán
驾驭(jià yù):驱使马车行进;使服从自己的意志而行动。 戏谑(xì xuè):用有趣的引人发笑的话开玩笑。 荣膺(róng yīng):光荣的接受或承当。膺:承受、承当。 一气呵成 (yí qì hē chéng):形容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形容完成整个工作的 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 如坐针毡( rú zuò zhēn zhān):像坐在有针的毡子上一样,形容心神不宁,坐 立不安。 妙手回春( miào shǒu huí chūn):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 芒刺在背( máng cì zài bèi):像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形容坐立不安。 天伦之乐( tiān lún zhī lè):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
于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柳斗、吉老秤 等为首的父老乡亲一齐出面,挫败麻、杜阴谋,檎、莲顺利完 婚。全篇小说共分12节,但这个主线故事只占不到2节的篇幅, 其余10节随意分叉,记述了运河边十来个乡间人物的逸闻趣事。 由此可以看出,作品的重心在于放笔为古运河边的民俗风情和 父老乡亲画像,为他们的多情重义、锄奸助良、扶危济困的美 德立碑。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 蒲柳人家(节选)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 蒲柳人家(节选)

6.*蒲柳人家(节选)1.学习本文的表现技巧和艺术手法,即运用语言、动作等描写刻画人物的个性。

2.挑选文中富有民间色彩的口语和俗语,领会作品语言的特色及其乡土气息。

3.分析祖孙三人的形象,体会质朴的人性美。

●重点:1.体会小说高妙的语言运用。

2.把握人物性格,领会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1.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知识卡片,请你帮着补充完整。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擀.(ɡǎn) 剜.(wān) 檎.(qín) 荣膺.(yīnɡ) 腌臜..(ā) (zā)捯.气(dáo) 唿.哨(hū) 断壁残垣.(yuán) 如坐针毡.(zhān)拓展:下面的生字词有哪些容易混淆的形近字?请你列出并组词。

聘骋(驰骋) 娉(娉婷)戳濯(洗濯) 戮(杀戮)憋蔽(遮蔽) 鳖(鳖鱼)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荣膺:光荣地获得。

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

天伦之乐:家人团聚的欢乐。

隐匿:隐藏,躲起来。

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

断壁残垣:形容房屋遭受破坏后的凄凉景象。

如坐针毡:像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

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芒刺在背:形容坐立不安,像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

4.朗读课文,根据下面图示填空。

1.文章主要写了几个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你认为主人公是谁?你断定的理由是什么?示例:何满子,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老秀才,周檎。

何大学问和一丈青大娘是何满子的爷爷和奶奶,老秀才是何满子的老师,周檎是何满子西隔壁的邻居。

主人公是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因为全文都是围绕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来写的,且他们人物性格最突出。

2.何满子的奶奶为什么号称“一丈青大娘”?示例:因为何满子的奶奶个高脚大,身强体壮,种地、撑船、打鱼、扎针、接生,样样都是行家。

其性格更是泼辣大胆,爱憎分明,提得起放得下,爱打抱不平,刚正不阿。

这种女中豪杰的形象,与《水浒》中著名女将“一丈青”扈三娘颇为神似,所以得名。

3.为什么爷爷号称“何大学问”?因为他见识广,好戴高帽,讲排场,摆阔气。

九年级语文下《蒲柳人家(节选)》全解

九年级语文下《蒲柳人家(节选)》全解

《蒲柳人家(节选)》全解《蒲柳人家》是九年级语文下的一篇课文,通过对京东北运河一带农村的描绘,展现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

下面是《蒲柳人家(节选)》的全解,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特色等方面进行解析。

一、人物形象《蒲柳人家》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各具特色。

主要人物包括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何满子等。

1.何大学问何大学问是一个豪爽坦荡、仗义疏财的人物形象。

他爱打抱不平,为了帮助朋友,不惜冒险。

同时,他也非常热爱家乡,尽管在外闯荡多年,但始终心系家乡。

他的人生经历充满传奇色彩,是一个典型的侠义英雄形象。

2.一丈青大娘一丈青大娘是一个刚毅坚强、勤劳淳朴的人物形象。

她身材高大,性格豪爽,爱打抱不平。

对待家人和邻居都非常热情和关心,是大家心目中的女中豪杰。

她的性格特点非常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何满子何满子是何大学问的孙子,是一个聪明伶俐、好动顽皮的孩子。

他天真可爱,善于观察,有时会用一些巧妙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在整个故事中,他是何大学问的得力助手,也是故事的重要线索之一。

二、故事情节《蒲柳人家》的故事情节紧凑,波澜起伏。

主要情节包括何大学问与一丈青大娘的传奇经历、何满子的机智表现等。

这些情节都与农村生活息息相关,生动地展现了农村社会的风土人情和人物形象。

故事情节的发展与人物形象的塑造相得益彰,使得整篇小说更加丰富多彩。

三、语言特色《蒲柳人家》的语言特色非常鲜明,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

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京东北运河一带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使得整篇小说具有非常强的画面感和立体感。

同时,小说中还运用了许多当地的方言和俚语,使得整篇小说更加贴近当地人民的生活实际。

此外,小说的叙述方式也非常独特,作者运用散文化的笔法,将几户普通人家的人生经历娓娓道来,使得整篇小说更加具有文学性和艺术性。

总之,《蒲柳人家(节选)》是一篇非常优秀的小说节选,它以生动的人物形象、紧凑的情节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京东北运河一带的乡土人情和社会变迁。

6 蒲柳人家(节选)

6 蒲柳人家(节选)

其次,在艺术上,小说不仅情节富有传奇色彩,而且塑造人 物性格时也多借鉴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表现手法。
在我国古典文学的发展史上,英雄传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类别,《三国演义》 《水浒》《西游记》以及《三侠五义》《说岳全传》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作。 而《蒲柳人家》中无论一丈青大娘的大闹运河滩,何大学问的威镇古北口, 还是后来的巧计锄奸、智斗花鞋杜四,无不出奇制胜,神乎其神,使人自然 而然地想起“智取生辰纲”“大闹野猪林”等故事,想起我们民族多少“路 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义举。可以说,刘绍棠以一种平凡中的传奇的形式, 赋予了这一民族传统以新的生命力,内在地暗合了民族的审美习惯,为民族 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另外,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是民族 的。在结构上,《水浒》先讲述单个人物的故事,然后聚义梁山,共图大业。 而本文的结构也正得其神韵,前几节分别介绍一位人物,最后由望日莲的故 事将他们串在一起。再如多用语言和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用外号概括人物性 格特点等,也正是我国古典小说和说唱艺术常见的表现手法。
四、这篇小说塑造人物上借鉴了中国古典小说的 表现手法。这是刘绍棠的创作风格。
《水浒》中宋江、吴用、李逵外号叫做“及 时雨”“智多星”“黑旋风”。课文中何满子的 奶奶号称“一丈青大娘”,爷爷号称“何大学 问”。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拓展阅读
1.这篇小说借鉴了中国传统小说和评书艺术的表现手法, 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2.课外阅读《水浒传》《西游记》以及评书《三侠五义》 《说岳全传》等,体会本文与它们之间的联系。
字词注音
• •
捯气( dáo
yīng

哨 (







xuè tān tā lún )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蒲柳人家(节选)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蒲柳人家(节选)

8 蒲柳人家(节选)文学常识作者档案重点字词生难字隐匿(nì) 筵(yán )席 戏谑(xuè)腌(ā)臜 荣膺(yīng) 腻(nì)歪官讳(huì) gǎn(擀)面 芒刺(cì)在背多音字揣⎩⎪⎨⎪⎧chuāi(怀揣)chuǎi(揣测)chuài(挣揣)拗⎩⎪⎨⎪⎧niù(执拗)ǎo(拗断)ào(拗口) 形近字⎩⎪⎨⎪⎧戳(chuō)戳穿戮(lù)杀戮截(jié)截断⎩⎪⎨⎪⎧镖(biāo)飞镖漂(piào)漂亮缥(piāo)缥缈重点词 【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

【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也用来指对文字的使用反复推敲,十分讲究。

【如坐针毡】像坐在有针的毡子上一样,形容心神不宁。

【芒刺在背】像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形容坐立不安。

【垂头丧气】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

【望眼欲穿】快把眼睛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

综合素养素材积淀三顾茅庐“三顾茅庐”的典故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所引《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刘备起事多年,却一直辗转漂泊,未能实现大的发展,后经徐庶和司马徽推荐,亲自前往卧龙冈拜访诸葛亮,请求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

刘备第一次去的时候,诸葛亮不在家;第二次去的时候,又赶上诸葛亮出门;第三次求访,诸葛亮虽没有外出,但正在睡觉,刘备没有让人叫醒他,而是等诸葛亮醒来了才过去谈话。

后来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与孙吴、曹魏两大政权三分天下,而刘备和诸葛亮也成为君臣关系的典范。

国学经典螽斯①螽斯羽,诜诜②兮。

宜③尔子孙,振振④兮。

螽斯羽,薨薨⑤兮。

宜尔子孙,绳绳⑥兮。

螽斯羽,揖揖⑦兮。

宜尔子孙,蛰蛰兮。

九年级语文下册优化提能:第6课蒲柳人家(节选)(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优化提能:第6课蒲柳人家(节选)(含答案)

第6课蒲柳人家(节选)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他每趟赶马回来,一心盼家,最大的盼头就是享受tiān lún zhī lè()。

(2)这个小村大人小孩有个头疼脑热,都来找她miào shǒu huí chūn()。

(3)他本是个整天跑野马的孩子,从早到晚关在家里,难受得屁股下rú zuò zhēn zhān(),身上像mán g cì zài bèi()。

(4)但是,何满子wàn g yǎn yù chuān(),这颗救命星却迟迟不从东边闪现出来。

2.下面语段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能否保持地球气候环境的适宜,是我们在此星球上生存繁衍的前提。

(B)频繁的自然灾害不断发生,已经威胁到了全人类的发展。

(C)作为地球母亲的孩子,难道我们对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吗?(D)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捍卫家园尽一份绵薄之力。

3.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某人神态动作的话。

(80字之内) 备选词语:威胁咬牙切齿勃然大怒提心吊胆眉开眼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1)七月天,中伏大晌午,热得像天上下火。

( )(2)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 )(3)何满子却隐匿在柳棵子地里,深藏到芦苇丛中,潜伏在青纱帐内的豆棵下,跟奶奶捉迷藏。

3.【精品课件】第6课 蒲柳人家(节选)

3.【精品课件】第6课  蒲柳人家(节选)

《水浒传》中宋江、吴用、李逵外号叫做 “及时雨”“智多星”“黑旋风”。 课文中何满子的奶奶号称“一丈青大娘”, 爷爷号称“何大学问”。 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这篇小说塑造人物上借鉴了中国古典小说的
表现手法。这是刘绍棠的创作风格。
读一读
写一写
擀 嘬 剜 檎 腌臜 倒气 呼哨 隐匿 荣膺 一气呵成 妙手回春 断壁残垣 如坐针毡 芒刺在背 天伦之乐 影影绰绰 望眼欲穿
压韵和对偶,多用四字句,用词造句文 白相兼,读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
讲究压韵和对偶,抑扬顿挫, 有传统说唱艺术特点的句子:
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 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
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 倒嗓子。 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 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 倒在滚烫的沙滩上。 ……
“晒得两道眉毛只剩下淡淡的痕影” 意在表现什么?
表现晒得很黑。
“一交立夏就光屁股”, 对此有同学说:真不文明! 你的意见是——
老师意见:真实地写出了那个时代
农村小朋友的特点,极富乡土特色 和生活气息。
何满子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是小说的主要线索人物,
作者通过这样一个机灵顽 皮、充满稚气的孩子的眼 睛,串起整个故事。
注音,理解加红色的词语,参照注释了 hòng 解关于“石敬塘”的典故。
何满子听不大懂,可是他听说过殷汝
耕这个名字。去年冬天,一个下大雪 的日子,乡下哄传殷汝耕在通州坐了 龙庭,另立国号,天怒人怨,大地穿 白挂孝。寒假里周檎回来,大骂殷汝 耕是儿皇帝,管殷汝耕叫石敬塘,还 给何满子讲了一段五代残唐的故事。
别看一丈青大娘能镇八方,她可管不了何 满子……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 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何满子在奶奶身边长大,要天上的星星, 奶奶也赶快搬梯子去摘。 奶奶八样不放心,怕让狗咬了,怕让鹰抓 了,怕掉在土井子里,怕给拍花子的拐走。 等到天黑回家去,奶奶抄起顶门杠子,要 敲碎何满子的光葫芦头;何满子一动不动, 眼皮眨也不眨,奶奶只得把顶门杠子一扔, 叫了声:“小祖宗儿!”回到屋里给孙子 做好吃的去了。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8.蒲柳人家(节选) (共13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8.蒲柳人家(节选) (共13张PPT)
8.蒲柳人家(节选)
导入新课
所谓“蒲柳人家”,就是指用蒲草和柳树枝搭起房屋的 人家,在文中是指普通的贫苦农家。
蒲柳人家有什么人? 作者写了蒲柳人家的哪些事情? 作者为什么要写蒲柳人家?
走近作者
刘绍棠(1936—1997)当代 作家,中国著名乡土文学作家, “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创立者。 作品题材多以京东运河(北运河) 一带农村生活为题材 ,格调清新 淳朴,乡土色彩浓郁。
六岁男孩何满子是小说的 主要线索人物,作者正是通过 这样一个机灵顽皮、充满稚气 的孩子的眼睛,串起了整个故 事,为我们勾勒出了几个世代 栖息于京东北运河边的农民的 性格和命运。
4、为什么爷爷号称“何大学问”?
爷爷的外号带有戏谑的性质。他貌 似关公,脾气性格也像关老爷一样,侠 肝义胆,仗义轻财,慷慨豁达,爱打抱 不平,甘为朋友两肋插刀。同时善于讲 故事,想像力丰富,编起故事来生动曲 折,引人入胜,因此得了个“何大学问” 的外号。
语言探究
本文语言有什么样的特色? 在叙述故事描写人物时,一方面,作者采用了活灵活现的 民间口语与俗语,并加以提炼,形成一种活泼伶俐、凝练而富 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 另一方面,作者又继承了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押韵和对 偶,用词造句文白相间,读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
本课小结
同学们,正是丰富深厚的民族传统和浓郁的水乡风情,孕育 了刘绍棠高度独创的乡土文学。“我要一生一世讴歌生我养我 的劳动人民”(刘绍棠语),这满怀的率真之情,恰是我们解读乡 土创作情感的一把钥匙。透过小说的渲染,我们洞察人物,更 能观照那曾经鲜活演绎着的社会生活,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 乃至将来,生活的底色都是鲜亮的,文艺也是如此。只要我们 用心去品读。

九年级语文下册蒲柳人家(节选)课件

九年级语文下册蒲柳人家(节选)课件

➢ 一丈青大娘
外貌:大高个儿,一双大脚, 青铜肤色,有一双长满老茧 的大手。
身强力壮,样样在行
语言:
“站住!” “都给我穿上裤子!” “不能叫你们腌臜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们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睛!” “小祖宗儿!”
泼辣大胆、爱打抱不平 口苦心甜,溺爱孙儿
➢ 何大学问
外貌: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 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
写作特色
1.语言活泼凝练,极富乡土气息。 这篇小说的语言独具特色,一方面,作者
采用生动活泼、准确传神的民间口语与俗语, 经过提炼后,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 同时又继承了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押韵和对 偶,用词造句文白相间,读来抑扬顿挫,富有
节奏感。如写一丈青大娘的善骂:“一丈青大 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 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刻 画出了一个性格泼辣的农村妇女形象,读来抑 扬顿挫,颇富节奏感。
词语解释
【一气呵成】形容完成整个工作的过程中不间 断,不松懈。 【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指死抠字眼)。 【如坐针毡】形容心神不宁。 【芒刺在背】形容坐立不安,像芒和刺扎在背 上一样。
课文解读
读课文,找文中描写三个主要人物的部 分,并作分析。
➢ 何满子
年龄:六岁
外貌:剃个光葫芦头,天灵 盖上留着个木梳背儿。全身 上下就像刚从烟囱里爬出来。
2.采用倒叙、插叙的写作手法。
本篇小说采用倒叙手法,写一个中伏天 “大晌午”发生的故事,先交代何满子被拴, 设下悬念;中间用插叙表现人物、突出重点。 如为了表现一丈青大娘疼爱孙子,插叙有关何 满子父母的情况,通过婆媳间的矛盾,再现爱
孙如命的奶奶形象。文章后半部分在塑造何大 学问这一人物形象时,插叙外号的来历,交代 人物的“关公相貌”、不寻常的经历以及乐善 好施、侠肝义胆、好讲排场、摆阔气的性格特 征。这一系列倒叙、插叙手法的运用使人物形 象丰满、真切,性格鲜明。

2018年春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6课 蒲柳人家 (节选)

2018年春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6课  蒲柳人家 (节选)

《蒲柳人家》(节选)教学目标:1、分析人物形象。

2、理解这篇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3、品味小说的语言。

教学重点:1、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2、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这篇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简介常识1、直接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

3、简介《蒲柳人家》:故事背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花鞋杜四家的童养媳望日莲与周檎相爱,可阴险邪恶的杜四夫妇另有打算。

半路又杀出巡警麻雷子,勾结杜四,要把望日莲卖给董太师做小,并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

于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柳罐斗、吉老秤等为首的父老乡亲一齐出面,挫败麻、杜阴谋,檎、莲顺利完婚。

全篇小说共分12节,但这个主线故事只占不到2节的篇幅,其余10节随意分杈,记述了运河边十来个乡间人物的逸闻趣事。

由此可以看出,作品的重心在于放笔为古运河边的民俗风情和父老乡亲画像,为他们的多情重义、锄奸助良、扶危济困的美德立碑。

二、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查工具书注音释义。

三、研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小说节选部分描写的主要人物是谁?他们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学生自读课文并作旁批,讨论交流。

)师生归纳:奶奶一丈青大娘:个高脚大,身强体健,性格豪爽,爱憎分明,泼辣大胆,刚正不阿,爱打抱不平,是女中的豪杰。

爷爷何大学问:他长得象关公,脾气性格也象关老爷一样,侠肝义胆,仗义轻财,慷慨豁达,爱打抱不平,甘为朋友两肋插刀。

他也有自己的弱点,好说点大话,喜欢戴高帽,虽没有多少钱,却爱讲排场,摆阔气,每次从口外赶马回来,都要请知音相好们来聚会,吹一吹他沿途过五关、斩六将的经历,因此得了个“何大学问”的外号。

四、问题研究:为什么说这篇小说具有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在老师的提示下,学生讨论理解。

)首先,从人物形象上来说,这篇小说的人物具有中华民族独有的性格特点和传统美德。

他们身上那种侠肝义胆、仗义轻财、疾恶如仇、扶危济困的品格,正是我们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是《三国演义》《水浒》等古典小说一贯宣扬和传承的价值追求。

《蒲柳人家》节选教案范文

《蒲柳人家》节选教案范文

《蒲柳人家》节选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蒲柳人家》的基本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和发展线索。

(2)学会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主题和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作品分析,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家乡、亲人的真挚情感,培养热爱家乡、亲情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蒲柳人家》的基本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和发展线索。

(2)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主题和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作者对家乡、亲人的真挚情感。

(2)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作品分析,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课文《蒲柳人家》的作者及相关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发展线索。

(2)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形象、主题和手法。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分析作品。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作品分析(1)分析作品中的形象,如人物形象、景物形象等。

(2)探讨作品的主题,如家乡情怀、亲情至上等。

(3)鉴赏作品的手法,如叙述手法、描写手法等。

5.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家乡、亲人的真挚情感。

(2)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对家乡、亲情的认识和体会。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蒲柳人家》,巩固所学内容。

3. 结合自身实际,写一篇关于家乡、亲情的感悟文章,不少于400字。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自己在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知识掌握等方面的表现。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第6课 蒲柳人家 (节选)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第6课       蒲柳人家 (节选)

增添了幽默诙谐色彩。
2019/5/27
30
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
何满子在奶奶身边长大,要天上的星星, 奶奶也赶快搬梯子去摘。长到四五岁,就
像野鸟不入笼,一天不着家,整日在河滩
野跑。
奶奶八样不放心,怕让狗咬了,怕让鹰抓 了,怕掉在土井子里,怕给拍花子的拐走。
只听咯吧一声,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 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
他们身上那种侠肝义胆、仗义轻财、疾 恶如仇、扶危济困的品格,正是我们民族 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是《三国演义》 《水浒》等古典小说一贯宣扬和传承的价 值追求。
2019/5/27
26
语言的特点:
1、作者采用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 并加以提炼,形成一种活泼伶俐、凝练 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
示例:我最喜欢何满子,因为他顽皮淘
气,从他对爷爷不理他有怨气,拿白眼
珠翻爷爷,小嘴噘得能挂个油瓶可以看
出。 2019/5/27
14
阅读“一丈青大娘”
2019/5/27
15
《水浒传》中扈hù三娘的外号。
她是梁山第一女将,武艺高强,一双 刀神出鬼没,更有用绳套的绝技,阵前用 绳套捉人十分厉害
何满子的奶奶为什么号称 “一丈青大娘”?
2019/5/27
32
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
他这个人,不知道钱是好的,伙友们有谁 家揭不开锅,沿路上遇见老、弱、病、残, 伸手就掏荷包,抓多少就给多少,也不点 数儿。
掂量一下自己这点财力,供他念完小学, 已经是鼓着肚子充胖;而中学大学的门槛 九丈九尺高,没有白花花的银洋砌台阶, 怎么能高攀得上?
2019/5/27
21
你觉得编辑老师将这篇小说选进 教材的目的是什么?

九年级语文下册《蒲柳人家》(节选)课文原文及赏析

九年级语文下册《蒲柳人家》(节选)课文原文及赏析

九年级语文下册《蒲柳人家》(节选)课文原文及赏析《蒲柳人家》(节选)一何满子的爷爷,官讳已不可考。

但是,如果提起他的外号,北运河两岸,古北口内外,在小孩咂奶里的时侯,秃顶老头、花白胡子的老秀才,立刻这个蹶一拐地挤过来,问:“你爸爸是谁?”“一丈青大娘。

”“你爷爷叫什么?”“何大学问。

”“何大学问是谁?”“我爷爷呀!”“噢,”这位老秀才拧拧胡子,“何大学问原来就是关东口的大侠铁扁担何大学问,那就是你爷爷了。

”“就是。

”“那就不用更说了。

家传武学,杠子功夫淄博川。

到了齐善家门口,夺了他的扁担,也就是撸了两筐粪的工夫吧,就一篓油,够炒十盘菜了吧。

”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

年轻的时候,当过义和团,会耍大刀,拳脚上也有两下子。

以后给地主家当赶车把式,土改以后,就给生产队喂牲口。

他这个人好说大话,自吹站在通州东门外的五显财神庙前头,东一眼西一眼,就能看到北京城。

他又好讲古谈今,论起三国、水浒、西游记和那些三教九流、狐仙鬼怪的传说来,就如数家珍一般滔滔不绝。

他讲得是那么生动热烈,有时自己也进入角色,做出猪八戒踢妖精、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模仿动作来,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

小孩子们围着他叫:“何大学问讲古啦!”他就捋胡子一抹脸说:“起风了!”下雨了他又讲:“及时雨嘛!”他讲得兴浓了,还找个秧歌步,一扭一扭的做个丑表功。

自从这个何大学问来了,一丈青大娘就对他好起来了。

何大学问真是个热肠子人,经常帮忙这家干点儿那家干点儿。

他家祖上几代务农出身,家谱上连个名字也没有。

一年到头儿,春夏秋冬,风里雨里,哪儿有农活他就奔哪儿去。

辛苦一年一个子儿也不挣别人的。

到了年底是一句话:“不够本!”到了春天又照样去干。

这个何大学问人高马大的北方大汉,在一丈青大娘的眼里就是一个好兄弟、好朋友。

白天一个去干活儿,晚上回来还是好朋友、好兄弟。

有时老哥哥犯了脾气,她就把他当兄弟那般嘲讽着数落一顿:“你这个老哥哥呀!当年在关东口你的好朋友音锣大侠杨二官送了你两条烟荷包,你怎么就忘了?”这个何大学问可就一点脸红了:“呀!是呀!”两个人就乐到一起去了。

8《蒲柳人家(节选)》-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精品课件(统编版)

8《蒲柳人家(节选)》-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精品课件(统编版)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山楂村的歌声》《青枝绿叶》等,中篇小 说《运河的桨声》《蒲柳人家》《瓜棚柳巷》等,长篇小说《春 草》《京门脸子》等。
必备知识 创作背景
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花鞋杜四家的童养媳望日莲与周檎 相爱,可阴险邪恶的杜四夫妇另有打算。半路又杀出巡警麻雷 子,勾结杜四,要把望日莲卖给董太师做小,并要以“抗日” 的罪名把周檎抓走。于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学问、
07 拓展延伸
学习目标 1.了解刘绍棠及乡土文学的相关知识,品味文中充满乡土气息 的语言。 2.学习通过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来塑造 人物形象的方法。
2.感受20世纪30年代京东地区北运河农村的世态人情与人们的 精神风貌。
必备知识 走近作者
刘绍棠(1936—1997),通县(今北京通 州区)人,我国著名乡土文学作家,“荷 花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大运河乡土 文学体系”的创立者。
析 异 “如坐针毡”程度上要更深一些。
① 孩子生病住院了,家长如坐针毡,一刻也不能平 静。 例 ② 这件事成了他的心结,十年过去了,回想起当年 词义的轻的重责不难同,。他仍然如芒刺在背。
预习思考问题
带着问题读课文
为什么爷爷号称“何大学
思导
1
一丈青大娘是一个怎样的形 思 导 象?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3
3. 烙( lào):把面食放在烧热的铛或锅上加热使熟。
4. 烟囱(cōn)g :炉灶、锅炉上排烟的管状装置。 5. 招架:抵挡。 字形易错,注意写法。
6. 驾驭( yù ):驱使车马行进。
必考字词梳理
7. 熏( xūn)陶: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思 想行为、品行学问等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好的)。

8《蒲柳人家》(节选)教师版

8《蒲柳人家》(节选)教师版

实用文档....《蒲柳人家》......(节选)....导学案...阅读古典小说《水浒传》...........,.那些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的英雄人物总令人荡气回肠。

比.........................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一丈青”扈三娘。

阅读《三国演义》,那鬼斧......................................神工的智慧、那叱咤风云的场面总叫人心驰神往。

尤其是其中的英雄关羽,他千里走单......................................骑、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挂帅封金等传奇故事至今................................仍.令我们津津.....乐道。

那么,现代生活中有没有如此的英雄豪杰?有!请看著名作家刘绍棠的反映....................................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岸边农村世态人情与精神风貌的小说《蒲柳人家》。

它就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泼辣大.........胆、刚直不阿的....... “一丈青大娘”形象,并把她与《水浒》中武艺.....................高强的著名女将一丈青扈三娘相提并论;还塑造了一个长得像关公,脾气性格也像关老......................................爷一样,侠肝义胆,仗义轻财,慷慨豁达,爱打抱不平,甘为朋友两肋插刀的爷爷形象。

.......................................让我们一起走近刘绍棠..........,.走近他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

.............1...体会小说中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

.............................2...欣赏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课蒲柳人家
刘绍棠,著名作家。

通州儒林村人。

1936年2月生,1997年3月病逝,终年61岁。

刘绍棠1948年参加革命,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幼年成材,13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是50年代中国文坛的"神童作家"。

曾多次载入《世界名人录》、《世界作家名人录》和《中国共产党名人录》。

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证书。

曾任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刘绍棠四十余年文学生涯,历经坎坷,矢志不渝。

长期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格,地方特色,乡土气"的创作思想,是当代乡土文学的举旗人。

著有《刘绍棠文集·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12卷(现已出版5卷)。

长篇小说《京门脸子》获北京优秀长篇小说奖。

《敬柳亭说书》获首届中国大众文学奖。

《蒲柳人家》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蛾眉》获全国短篇小说奖,《黄花闺女池塘》获90年代优秀小说奖。

中、短篇小说多种被译成英、法、德、俄、日、西班牙、泰国、孟加拉、阿尔巴尼亚文出版。

刘绍棠生在通州,长在通州,写的也是通州,堪称"铁心务农"的乡土文学大师。

他创作形成的大量书稿、资料,充满乡土气息,既是刘绍棠几十年创作生涯的真实写照,也艺术地再现了通州不同历史时期的风土人情和社会风貌,有很高的文学欣赏价值,是不可多得的具有浓厚通州地方特色的档案珍品。

刘绍棠对家乡怀有深厚的感情,他曾在著作中写道:"我要以我的全部心血和笔墨,描绘京东北运河农村的二十世纪风貌,为二十一世纪的北运河儿女留下一幅二十世纪家乡的历史、景观、民俗和社会学的多彩画卷,这便是我今生的最大心愿"。

他已将全部文学档案捐赠给通州档案馆。

目前通州档案馆建有"刘绍棠文库",收藏他的著作、手稿、书信、剪报、藏书、证章、证书、照片、实物等全部文学资料约1600余卷(件),这些资料是刘结棠留下的一笔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是开展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生动素材。

推荐书目:
《我是刘绍棠》、《乡土与创作》、《如是我人》、《蝈笼絮语》、《红帽子随笔》、《青枝绿叶》、《京门脸子》、《敬柳亭说书》、《蛾眉》、《黄花闺女池塘》
《蒲柳人家》发表于1980年,是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代表作。

全篇小说,共12节,本文只是节选了其中的两节。

"蒲柳人家",就是指用蒲草和柳树枝搭起房屋的人家,在这里代指普通贫苦农家。

《蒲柳人家》内容简介
小说故事的背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花鞋杜四家童养媳望日莲与周檎相爱,阴险的杜四夫妇另有打算。

半路上又出出了巡警麻雷子,勾结杜四,要把望日莲卖与董太师做小,产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

于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柳罐头、吉老秤等为首的父老乡亲一齐出面,挫败麻、杜阴谋,望日莲与周檎顺利完婚。

这个主要故事仅占了12节中的2节,其它内容,作者记述了古运河边的民俗风情。

刘绍棠属于乡土作家,《蒲柳人家》也是他乡土文学的代表作。

同学们在学习本文时,一定要注意体会这一个特点。

一、本文的字词较多,要扎实掌握。

1、掌握下列加红字的读音。

晌午抡圆绽裂筵席隐匿戏谑坍蹋痱臊擀
2、掌握如下成语的读音和意义。

咬牙切齿一气呵成勃然大怒不依不饶呱呱坠地不同凡响
两肋插刀三顾茅庐咬文嚼字形影不离天伦之乐提心吊胆捯
3、为下列多音字注音组词。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哄┥拗┥纤┥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二、课文内容分析。

1、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文章的线索是怎样的?
本文主要有三个人物:何满子、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

其中何满子是贯穿文章始终的线索人物,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则成为本文的主要描写对象。

2、请同学们根据文章中的描写,概括一下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的性格特点。

奶奶一丈青大娘个高脚大,身体强壮,性格豪爽,爱打抱不平,但她对自己的孙子则是非常溺爱。

爷爷何大学问貌似关公,侠肝义胆,仗义轻财,爱打抱不平,为朋友可以两肋插刀,但他又好说大话,喜欢戴高帽,讲排场,摆阔气。

对自己认定的东西,会执着地追求。

3、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本文没有平铺直叙地去介绍人物,而是以何满子为线索,其中又插入了一些关于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的介绍,使本文读来,生动有趣,同时也体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

4、本文作为一篇乡土文学的代表作,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体会语言特点。

本文的语言采用了民间口语和俗语,并且经过加工,形成了一种伶俐活泼、精练而有动感,充满了乡土气息的语言。

如:
"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上,紧一口慢一口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

"
"抡圆了扇过去"充分写出了一丈青大娘的怒气和力气,纤夫"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栽倒……"等词语,则写出了一丈青大娘这一巴掌的威力,读到这儿,仿佛觉得这情景发生在眼前一样。

文章中还有很多这样精彩的文章。

请同学找出来,分析一下。

三、问题思考。

请同学们在课下再找一两位乡土作家,了解和体会一下乡土文学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