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 中古东欧诸国

合集下载

世界历史上各大帝国演变史1

世界历史上各大帝国演变史1

晋帝国 265年-420年 东亚 中国
晋朝是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朝代之一,分为西晋(265年-316年)与 东晋(317年-420年)两个时期。263年司马昭发兵攻蜀后,魏帝以并 州等十郡封其为“晋公”,灭蜀后进爵为晋王。265年其子司马炎自立 为皇帝,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共传四帝五十二年。五胡 乱华,晋室南渡,琅邪王司马睿在建业重建东晋,共传十一帝一百零四 年,两晋总历时一百五十六年。
古埃及帝国 前1567年-前1085年 北非、西亚 、埃及
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典型的水力帝国。受宗教影响极大,举世闻名的金 字塔就是古埃及人对永恒观念的一种崇拜产物,也是法老王的陵墓,目 前埃及共有八十余座金字塔,其中最大的一座是胡夫金字塔。除了金字 塔以外,狮身人面像、木乃伊也是埃及的象征。
赫梯帝国 前1450年-前1200年 西亚、土耳其
文明古国
文明古国一般指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 古希腊这五个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其中五大古文 明的意义并不在时间的先后,而在于他们为现在文明的 发源地,亦可以说是一个创造点。学者认为文明古国都 是建立在河川台地附近,原因是有固定的水源使农业和 商业较容易发展,不过,历史学家认为,古文明之初, 先发生于山岳,然后扩展到河域。文明古国的社会制度, 巴比伦和古埃及采用奴隶制,印度实行种姓制度,中国 在春秋战国以前采用奴隶制和井田制。
马其顿帝国 前336年-前305年 东南欧、西亚、北非、中亚、南亚、希腊
亚历山大帝国由亚历山大大帝开创,是历史上继波斯帝国之后第二个地 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其疆域东自费尔干纳盆地及印度河平原,西 抵巴尔干半岛,北从中亚细亚、里海和黑海起,南达印度洋和非洲北部。 继承了波斯的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其统治基本沿袭了波斯帝国的旧规, 继承了波斯的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22张PPT)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22张PPT)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概念解读:
中古时期:世界历史上的5--15世纪一般称为“中古时期”。 该时期也是欧洲的封建社会或中世纪时期。 中世纪(Middle Ages)(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欧 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公 元476年)到东罗马帝国灭亡(公元1453年)的这段时期。中 世纪,为什么是中?那是说,上面接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下 面接着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进入近代了。所以中间这段就 叫做中世纪。
政治:支持王权,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 经济:瓦解了庄园和农奴制度,推动了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
社会:推动了工商市民阶层的兴起。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中古西欧谚语
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 ——马克思
3、基本文化特征:基督教会
(1)经济: 拥有大量庄园和土地,向信徒征收什一税 (2)政治: 形成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 (3)思想: 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隶的,按杀人罪处理”
材料三:《罗马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
积极性:是罗马-法--的《集社大会变成迁者与,<推罗马动民帝法国大长全治>的久编安撰》
材料四:(十现五实、)十,六是世纪欧,洲西民欧法各的国基,础除,英影国外响,后普世遍出现了“采用
罗马法”的热潮。
---沈宗灵《略论罗马法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
利被迫妥协,去向教皇请罪。教皇故意 宣布英国国王是“英国教会在地
不予理睬,去了远离罗马的卡诺莎行宫。 上之惟一最高首脑”,从此,英
德皇在卡诺莎行宫前站了三天三夜,受 国完全脱离了罗马教廷的控制,
尽精神侮辱后,教皇才同意恢复他的教 籍和帝位,但仍然剥夺了他的权力。

吴于廑《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章节题库(东欧封建诸国)

吴于廑《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章节题库(东欧封建诸国)

第5章东欧封建诸国一、单项选择题1.基辅罗斯早期实行的税收政策称()A.相地而衰征B.什一税C.索贡巡行D.柴明达尔制【答案】C【解析】索贡巡行是公元9世纪末基辅罗斯国家初期大公向人民征收贡物的一种方式。

每年冬初,大公就率领亲兵在其辖区内向居民征收毛皮、蜂蜡、粮食等贡物,甚至掠夺人口。

索取来的贡物一部分被用来赏给亲兵以维系主从关系,大部分则主要在翌年春天运往拜占庭和东方用来换取其所需的必需品和奢侈品,以维系大公与其臣属的关系。

索贡巡行是一种原始的剥削形式。

由于索取的贡物没有规定的数量,大公及其亲兵往往对人民一征再征,因而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11世纪被地租制所取代。

2.圣像破坏运动的发起者是()。

A.希拉克略B.立奥三世C.查士丁尼D.查理大帝【答案】B【解析】8~9世纪在拜占廷帝国发生的破坏基督教会供奉圣像、圣物的运动,其实质是反对正统教会统治势力和教会修道院占有土地的政治斗争。

军事贵族出身的皇帝利奥三世(717~741在位)在基本解除阿拉伯人侵袭的威胁后,着手推行内政改革。

为赢得民心,控制教会,并没收部分教产以充裕国库、安置军士,乃于726年发布禁止崇拜圣像的诏令,凡抗拒者其财产充公,是为圣像破坏运动之始。

3.988年弗拉基米尔大公率领臣民接受了()。

A.天主教B.东正教C.路德教D.卡尔文教【答案】B【解析】弗拉基米尔大公在尝试多神教信仰失败后,转而寄望于通过一神教来建立属于罗斯民族的统一信仰,他派人到罗斯各地考察,结果形式富丽堂皇、宗教礼仪隆重华美的东派基督教深深吸引了大公。

公元988年,弗拉基米尔大公宣布东正教为“国教”,并率领全体军民集体跳入第聂伯河受洗归向上帝。

这就是俄罗斯历史上著名的罗斯受洗事件。

俄罗斯由此开始,从一个“多神信仰”和“宗教虚无”的民族迅速转变为了全民接受基督教的民族,东正教的引入促进了斯拉夫民族的统一,增进了其民族的凝聚力。

皈依东正教成为俄罗斯文化历史的起点。

4.下列不属于查士丁尼时代杰出的历史学家普罗科匹厄斯著作的是()。

高中历史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新高考) 第12讲 课题36 中古时期的欧洲

高中历史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新高考) 第12讲 课题36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题36中古时期的欧洲课标要求中外历史纲要选择性必修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1.了解古代西方政治体制各主要类型的产生和演变过程。

2.了解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

3.了解商业贸易的起源和古代的商贸活动与贸易通道。

4.通过了解世界各主要区域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认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对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一、中古时期的西欧1.政治上(1)封君封臣制度①原因: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

②关系:封君为封臣提供土地作为给养;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

③影响:国王或皇帝通过此制度与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封建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2)王权的加强①原因:社会环境逐渐稳定,经济增长,西欧各国王权有不同程度的加强。

②表现:15世纪晚期,都铎王朝建立后,英格兰逐渐形成较为强大的王权,法国基本完成了法兰西的统一,王权得到强化。

15世纪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的国家有西班牙和葡萄牙。

③影响: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图解历史封君封臣制度——实质是一种封建等级制度[链接·选择性必修1·P10]中世纪英法的君主制传统国家表现特点法国——等级君主制(1)14世纪初,法国国王腓力四世与教皇对抗,召开了由教士、贵族和城市市民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2)三级会议支持国王,反对教皇,确立了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王权进一步强化世俗王权和基督教会的权力长期并立英国——议会君主制(1)13世纪初,英王约翰奉行的内外政策失败,遭到贵族、骑士和市民反对,被迫签署《大宪章》(2)13世纪中后期,英国多次召开议会,议会权力逐渐加强(3)14世纪中期,英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

国王通过议会寻求政策支持;议会以向国王请愿的形式,要求国王改善统治辨析比较等级君主制与议会君主制等级君主制,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贵族和市民阶层共同参政,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2、中世纪后期(11世纪——15世纪)

(1)国家统一和王权强化
期 的
(2)生产力提高、城市兴起(自治)

(3)基督教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拜占庭(罗马法)
中古东欧
俄罗斯(帝国扩张)
中古 欧洲 具有 政治 经济 文化 的多 元特 征
C.反抗蒙古的统治
D.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
随堂检测
1.下图是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研究性学习的初步成果。其反映的是西欧
A.封建领主权力变化过程 C.王权演变历程
B.奴隶主权力变化过程 D.城市自治权变化过程
课堂小结
1、中世纪前期(5世纪——11世纪)
(1)政治:封君封臣制度(核心)
中古西欧
(2)经济:庄园与农奴制制(经济社会基础)
2.庄园
(经济基础)
3.农奴制度
(阶级关系)
1.封君封臣制度 (1)背景:社会动荡;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2)内容: ① 地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土地作为给养。 ② 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 ③ 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
(3)特点 以土地为纽带 等级森严 具有契约意识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程标准】 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 会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 期世界各文明地区的多元面貌。
一、西欧的封建社会 (一)建立
盎格鲁-撒克逊 诸王国
日耳曼部落
பைடு நூலகம்西哥特王国
法兰克王国
斯拉夫部落
(二)基本特征
1.封君封臣制度 (政治表现)
社会性质 维持形式 统治关系
封建社会 以土地为纽带,靠效忠维系 封臣只对直接封君负责

3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3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英法百年战争,法兰西民 族意识增强。国王借助通 婚和征服等手段,击败各 地封建主。到15C晚,法兰 西基本完成统一,王权得 到强化
15世纪末,在抗击阿拉 伯人的过程中,西班牙 和葡萄牙王权加强,完 成统一
①结束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国家逐(3步)影走响向统一。 ②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基督教会对西欧国家的控制,为西欧民族 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民族国家的形成)。 ③葡西王权的加强,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支持力量。
基辅公 国
莫斯科公 国
拜占庭与俄罗斯
➢ 俄罗斯 深受拜占庭帝国影响
2. 文化 ① 斯拉夫字母是对希腊字母的继承与改造 ② 宗教信仰拜占庭的东正教 11世纪,东西教会大分裂
拜占庭纹章
弗拉基米尔受洗
伊凡三世迎娶索菲亚
俄罗斯国徽
拜占庭与俄罗斯
➢ 俄罗斯
3. 伊凡四世时期(伊凡雷帝)
① 1547年,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沙皇 ② 措施:颁布新法典,改组中央机
需求的集中欧”…封…建在制西度欧城和市孕重育新近兴起现和代工西商方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市自民治阶特层许形状成了,商
人和银行家文作为明市起民着阶重层要的上作层工用,商。发业展经为济早发期展的,资市产民阶阶级层。形—成—,摘推编动自资《本世主界义中产古生史发》展
材料2:市民反对封建割据,反对领主特权,支持促国使家城统市一与和王王权权结强盟化,。王而权建强立化新,城市 符合国王们削弱诸侯势力的政治考虑,因而国王成为促城进市了的国长王期的盟统友一。事国业家,出有现利了于不西与封
1.东罗马帝国是如何发展的? 其一度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 导致其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2.俄罗斯帝国是如何兴起和扩张的? 伊凡四世巩固和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
拜占庭与俄罗斯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中外历史纲要下)

来维系
维系
点 从属关系 各级封建主之间只效忠于 层层从属,效忠于上级的
直接上级,不可越级
上级直至天子
相同点
都是封建等级制度,层层分封,等级森严;都分土 地;权利和义务相互交织;目的相同,维护统治
梦圆历史工作室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西欧封建社会的特征
一、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及特征
原因: ①社会动荡;②自然经济发展。


西欧封建社会的封君与封臣关系,纯粹是一种封建主个人之间 的关系,而非国君与其臣民的关系。国王可以有自己的封臣,
国王的封臣也可以有自己的封臣,而且国王的封臣对于自己的
封臣来说,他就是封君。
双方关系通过约定缔结,由双方实力对比决定,实际上 是一种不平等的人身统属和依附关系。
特点:以土地关系为纽带;等级森严,封主和封臣之 间逐级保护和负责,不能越级管理;缺乏中央集权; 封建等级制度复杂而混乱。
梦圆历史工作室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西欧封建社会的城市
二、西欧封建社会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2.城市的兴起与自治
城市衰落 在蛮族征战西欧之时,当年繁华的城 市走向衰败。罗马就是当年盛况的一个残 影。这座在古代有100万人居住的帝国都 城,居民数量仅为2万人左右。有时像座 鬼城,其中的宏伟建筑已人去楼空。
梦梦圆圆历历史史工作工室作室 第第3二课单中元古中时古期时的期欧的洲世界
课题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程标准】
中古世界的多元面貌: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 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梦圆历史工作室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学习目标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2)内容:① 地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土地作为给养 ② 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 ③ 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
一.黑暗——西欧封建社会
1.封君封臣制度(政治)
封君封臣仅限于互相宣誓的两个个体之间,双方
以契约约束了彼此的关系:一方面,封臣不尽义务 不得享受权利;另一方面,王侯超权索取,封臣也 可以反抗。任何没有直接签订契约的人之间不存
3.16世纪初:建立起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统一国家
莫斯科大公国 (英语:Grand Duchy of Moscow;1283年-1547年) 13世纪末期,由弗拉基米 尔大公国分封而成,首都莫斯科。 14世纪20年代后,接受钦察汗国册封,40年代成为全俄罗斯最强的公国。 1480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击败钦察汗国分裂后的大帐汗国,使俄罗斯从 大帐汗国独立出来。 16世纪30年代,瓦西里三世时期,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俄罗斯统一国家基 本形成。
特 许 状 提 供
支提 持供
金 钱 和 人 力
15世纪初裁缝行会 英国牛津大学 中世纪市集内的消遣 城市
三.中古时期的东欧——拜占庭与俄罗斯
1.建立 因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为古希腊殖民城邦拜占庭旧址,又称拜占庭帝国。
2.强盛 帝国境内工商业发达,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成为 沟通东西方的桥梁
时也对农民施行“超经济的强制(政治、社会附属)”,有统治、惩罚农民 的权力
根据材料分析西欧封建庄园的特点?
①经济:自给自足;领主所有;剥削农奴 ②政治:领主或其管家主持庄园法庭,维持社会秩序 ③性质:庄园是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也是基本的社会政治单位
一.黑暗——西欧封建社会
3.基督教的神权统治(思想)
3.查士丁尼统治 (1)对外扩张: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 (2)法律编纂:编 律体订系的《;它查与士同丁时尼或法稍典后》编,纂使的罗《马法法学成汇为纂系》统《、法完理整概的要法》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结论:欧洲中世纪在缓慢的发展中孕育着新时代诞生的条件,搭 建起从古代世界进入近代世界的桥梁,承接着古代与近代的文明。
中西封建社会的对比
项目
时间跨度 形成背景
西欧封建社会
约5世纪—1453年 希腊罗马文明,日耳曼入侵,
基督教影响
中国封建社会
公元前221年—1911年 小农经济,地大物博,
法家思想
政治制度 阶级矛盾 经济制度 城市发展 思想文化
任务二:阅读16-17页,了解西欧王权、城市和大学的发展。
问题3:阅读教材,简述王权不断加强的过程,指出典型代表。
(1)王权的加强
封建制初期,权力分散,王权软弱。 国王被视为最高领主,拥有高于一 般封臣的权力。
(2)典型代表
中古中后期(11世纪),随社 会环境的逐渐稳定,经济增长, 西欧各国王权有不同程度的加 强。
服劳役 服劳役(自备工具) 交地租 交地租
法律上非自由人;被固着于土地上
奴隶经济
法律上是财产,无任何权利和自由,世代为奴 奴隶 缺乏生产积极性
3. 宗教:基督教会举足轻重 思考:结合教材指出,教皇政权如何实现他的梦想?
基 督 教 教权 世 界 中教 二阶 元制 权 力 体 系
材料6:13世纪晚期的教皇政权的财政模式和政治面貌, 正是早先一个梦想的直接产物,就是把教会建设成西方 王权 基督教世界的精神动力源泉。——《欧洲中世纪史》
封 经济: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什一税。 君 封 政治:是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形成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 臣 员的等级制度。 制
文化:教会控制人们的精神生活,严重束缚人性的发展。
精神世界 统一
神父主持的洗礼 神父主持的婚礼
神父主持的葬礼

高中历史必修第2册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高中历史必修第2册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课标要求
了解中古时期欧洲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的变化,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俄罗斯
9世纪
9世纪
13世纪中期
16世纪初
17世纪末
1547
莫斯科公国
在反击蒙古统治过程中逐渐兴起,而后建立起以莫斯科为中心的统一国家
基辅罗斯
俄罗斯发端于此,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
伊凡四世
伊凡四世加冕沙皇,推行一系列措施,继续扩张
汗国臣属
被蒙古征服,成为金帐汗国的臣属
地跨欧亚
已经将疆界推进到太平洋,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
王权的加强和集权民族国家形成
基督教神学 —封建思想垄断
黑暗统治
城市的兴起,市民阶层的壮大
大学的兴起,教育新气象
人口逐渐增长,疆域不断扩大
近代世界
材料二:市民反对封建割据,反对领主特权,支持国家统一和王权强化。而建立新城市符合国王们削弱诸侯势力的政治考虑,因而国王成为城市的长期盟友。市民阶级开始参与政治。 ——摘编自《世界中古史》
材料三:城市的兴起和繁荣,产生了市民日常需要的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文化教育不再为教士所垄断,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摘编自《世界中古史》
阅读材料分析西欧城市自治带来的影响。
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形成,推动资本主义产生发展
促使城市与王权结盟,促进国王的统一事业
打破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垄断;促使大学兴起。
出生:在神父主持下接受洗礼
婚姻:在教堂由神父主持婚礼
死亡:在教堂举行葬礼,埋葬进教堂附属墓地
政治力量
经济特权
控制思想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黑暗还是曙光
01 中古时期的西欧:封君封臣制度 庄园与农奴制度
王权、教会与城市
02 中古时期的东欧:拜占庭帝国
俄罗斯的崛起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洲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认识这一时期
世界各文明地区(欧洲)的多元面貌。
一、黑暗时代——西欧封建社会 1.建立
6—7世纪的拜 占庭帝国
阿拉伯人占领了从 叙利亚到北非的大 片土地。11世纪时 仅剩希腊半岛和爱 琴海地区。
1453年
新崛起的奥斯曼 土耳其人的不断 进攻。1453年, 拜占庭帝国最终 灭亡。
(二)俄罗斯帝国
9世纪基辅罗斯 俄罗斯发端 于此,深受 拜占庭帝国 的影响
东欧继续强化皇权,加强中央集权,封建制度稳固

护庄园的秩序。 庄园是一个基本自给自足的生产单位,掌管着从生
产到精神等与人类生活有关的几乎所有方面。
(二)庄园与农奴制度
庄园的特点
⑴经济上:自给自足、封 闭独立 ⑵政治上:拥有自己的法 庭,维持社会秩序。 ⑶性质:庄园是基本的农 业经济组织,也是基本的 社会政治单位。
一、黑暗时代——西欧封建社会
封君封 臣制度
保政 基经 障治 础济
庄园与农 奴制度
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一)中古西欧的王权
初期: 权力分散,王权软弱。 中后期: 王权加强,孕育统一力量。
名词解释:民族国家是指 欧洲近代以来,通过资产 阶级革命或民族独立运动 建立起来的,以一个或几 个民族为国民主体的国家。
15世纪末,在伊 比利亚半岛形成 的国家有西班牙 和葡萄牙
到15世纪晚期都铎王朝 建立后,英格兰逐渐形 成较为强大的王权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课件)--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课件)--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一、西欧的封建社会基本特征 • 政治制度:封君封臣制度(封建等级制度) • 经济体制:庄园经济与农奴制 • 思想统治:基督教会的神权统治
1、政治:封君封臣制 从这幅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帝王
帝王
效忠和提 供军队
给予土地 和保护
大封建主
大封建主
效忠和“我的附庸的附给予土地
服兵役 庸,不是我的 和保护
小封建主
附庸”
小封建主
服劳役 和耕种
——欧洲谚语 提供农
耕土地
农奴
农奴
封土与效忠礼
原因: 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


基本内容


特点
①以土地为纽带;②层层分封,严

格等级制;③契约意识;④双向权

利义务;⑤地方领主相对独立;
影响 积极:国王或皇帝成为名义上最高统治者,与各 级封建主联系起来,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 给王权加强提供了合法性,孕育统一的力量。 消极: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热那亚 始15建28年于重罗巴伦新马黎敦获帝得国独时立期
阅读课本P17及材料,分析西欧城市自治带来的影响。
材工料具一、:资①乡本经村、济意享:味受着和推“需动隔求工绝的商和集业分中经散””…济…,发在而展西城与欧市庄城“园市表重明农新了奴兴人起口和、工生商产 业迅速发制展经的济过的程中衰,败市,民市阶民层阶形成层了形,成商,人推和动银行资家本作为市民阶 层的上层主,义发产展为生早发期展的资产阶级。——摘编自《世界中古史》
我的附庸的附庸, 不是我的附庸。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维护统治;权力和义务相互交织;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具有相对独立性

3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3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美]朱迪斯﹒M﹒本内特《欧洲中世纪史》
思考:中古中后期,西欧封建社会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政治:封君封臣制度
政治:世俗王权得到加强
经济:庄园与农奴制度
经济:城市自治运动
文化:基督教会控制人们的精神生活
文化:大学兴起,思想解放
二.西欧封建社会—中古后期
1.新变化:商品经济发展;王权强化;民族国家发展;城市自治;大学教育
1.庄园形成
知识归纳
封土
领主自营地
庄园村和一庄个园领是主相单当独一管致辖的的,特也别就区是域说的,农一业个种农植民园的叫村作落庄形园成一,个有领时主乡
2、庄特园有地的位庄园 。但是,有时一农个民庄份园地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乡村,而
有时 一 个大乡村可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庄园 。
(中古西欧基本 的农业经济组织)
历史绝对不是非黑即白,必须基于客观史实才能做到理性认制度 经济:庄园经济农奴制度 文化:基督教神学控制欧洲
政治: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开始形成 经济:生产力提高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城市复兴、
自治和市民阶层壮大 文化:大学的兴起、教育与学术出现新气象
课堂练习
1.如图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对图中各阶层之间关系的表
教权高于王权
王权逐渐强大,英法等国走向集 权,有利于民族国家形成
经济
封建庄园经济; 农奴制度
城市自治
文化 基督教会垄断一切
大学的兴起,世俗教育; 推动思想解放。
三.中古东欧国家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18页,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拜占庭帝国的兴衰和统治的主要方式 2.概括俄罗斯帝国的兴衰和统治的主要方式
——【美】约翰·巴克勒等著, 霍文利等译《西方社会史》上卷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伊凡四世统治
俄罗斯国徽
内政:专制制度,颁布新法典,改组中央机关(沙皇拥有了最高决策权,
不再受缙绅会议制约),镇压大贵族,巩固和强化中央集权。
扩张:对外扩张,征服喀山汗国(1552)和阿斯特拉罕汗(1556)、立窝
【美】布莱恩·蒂尔尼 西德尼·佩因特——《西欧中世纪史》 领主自营地:领主直接经营,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领主或其管家主持的庄 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 农民份地:农民从领主处领有的土地,分为自由农份地和农奴份地,自耕自收,向领 主缴纳租税。
3、农奴制度
根据材料,比较农奴和奴隶的异同 另一方面,与古代的奴隶身份相比,农奴的地位稍为高些。农奴的日常生活要遵守村 社的习惯,他在村社有发言权。最重要的是这些习惯保证了他拥有自己土地的权力, 并且可以把土地传给继承人。
),控制力有限。(4)影响:国王和各级封君构成统治阶级,封君独立权力,出现不
同的分裂割据。
比较封君封臣制度与西周分封制
相同点
1.都是有条件的分封:权利与义务 权力和义务相互交织
2.目的相同:维护统治 3.都是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4.都分土地
不同点
1.时间不同: 2.维持形式不同: 西周:以血缘为纽带,宗法制来维系
基督教在全世界发展。
材料: “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 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
—教皇英诺森三世
②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天主教建立起 大一统神权统治。
政治上:罗马教皇有权废立国王(有权) 经济上:教会是西欧最大封建主(有钱) 思想文化上:垄断教育,禁绝“异端”思想(有 势) ③教权与王权—既勾结又抗争
2.城市兴起:时间、背景、意义 3.基督教会:产生、发展、权力
三、中古东欧——拜占庭与俄罗斯

第四章中古时期的东欧和东南欧国家

第四章中古时期的东欧和东南欧国家

第四章中古时期的东欧和东南欧国家第一节拜占廷帝国(东罗马帝国)一、拜占庭历史分期1、历史分期(1)奴隶制度衰亡时期:395—610年(2)封建制形成和发展时期:610—1204年(3)拉丁帝国时期:1204—1261年(4)帝国的衰亡时期:1261—1453年2、经历的王朝(1)君士坦丁王朝(3帝,306-363)(2)瓦伦提尼安·迪奥多西王朝(5帝,364-457)(3)立奥王朝(4帝,457-518)(4)查士丁尼王朝(5帝,518-602)(5)非王朝时期(福卡斯,602-610,军队内乱。

福卡斯自立为王)(6)希拉克略王朝(6帝,610-711)(8)伊苏里亚王朝(5帝,717-802)(9)非王朝时期(4个军事将领自立为帝,802-820)(10)佛里吉亚王朝(3帝,820-867)(11)马其顿王朝(16帝,811-1056)(12)非王朝时期(迈克尔六世被马其顿末帝推为继承人,1056-1057)(13)康尼努斯王朝(科穆宁王朝)(10帝,1057-1185)(14)阿格洛斯王朝(4帝,1156-1204)(15)拉斯克里斯王朝(4帝,流亡王朝,尼西亚帝国,1174-1261)(16)帕里奥洛加斯王朝(12帝,1224-1453,君世坦丁十一世末帝)(1)希拉克略王朝(610-711)(2)伊苏里亚王朝(717-802)(3)阿摩里王朝(820-867)(5)科穆宁王朝(1081-1185)(5)科穆宁王朝(1081-1185)(6)拉丁帝国(1204-1261)二、四至五世纪拜占廷经济发展的特点1、4至5世纪时,东罗马帝国存在着多种经济成份,奴隶制经济、农村公社经济、隶农制经济。

奴隶制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较小,这就使得东罗马帝国不致因遭受奴隶制危机而衰败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自由村社农民的存在,使得东罗马帝国不仅有税源,而且还有兵源;隶农制是含有封建因素的经济制度。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1、政治之变 ——从封建社会到民族国家,王权衰而复兴 思思考考::观封察君两封幅臣地制图之,下指,出西西欧欧国封王建的社王会权的受发到展什趋么势制(约政?治变化)? 封建贵族+教会
封建制初期,权力分散,王权软弱,但国王 作为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被视为 最高的领主,拥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权力。
社会环境逐渐稳定,经济增长,王权不 断强化,为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基础。
(2)基本特征:
战争频繁 社会动荡
将领分封土地
破产农民需要庇护 心灵需要抚慰
“蛮族国家”
(政治)封君封臣制度 (经济)庄园与农奴制 (文化)基督教会占有
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西欧封建社会
1.政治:封君封臣制度
思考:根据材料和图示分析封君封臣制度的原因、目的
中古西欧初期王权衰落,社会秩序混乱,地方豪强互相斗 争,战乱不已,盗匪横行。国王和贵族为维持自己的地位, 往往蓄养一批武装家丁,进行自卫或攻击别人。这些武装 扈从(叫做封臣)原由主人供给衣食装备,后来渐改为赐 给他们一块土地,以其收入作为服军役的费用。
——《欧洲中世纪史》
(5)影响
(1)积极:为王权加强、建立中央集权提供可能性 (注意:没有中央集权,落后于中国秦汉时期)
(2)消极:政治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导致西欧异同?
天下共主
土地事实上的占有者
比较项 社会性质
封君封臣制度
封建社会
西周分封制
自由农份地 领主自营地 农奴份地
马厩
磨坊 谷仓
一、西欧封建社会
①土地分配
土地类型 经营者
权利及义务
领主自营地
领主
直接经营,由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
农 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中古东欧诸国第一节拜占廷一、四至五世纪拜占廷的社会经济状况。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部分,东部为东罗马帝国,因其首都君士坦丁堡是古希腊移民城市拜占廷的旧址,故又名拜占廷帝国。

在西罗马崩溃后,它继续保持了政治、经济上的繁荣,成为东地中海的一个强国。

当西罗马城乡经济衰落,奴隶制陷入绝路之时,拜占廷的经济却依然得到发展。

拜占廷农业的基础是隶农制,帝国的埃及、小亚、色雷斯地区,农业经济发达,为城市提供粮食和手工业原料。

拜占廷的农村,隶农占人口中的多数,是农业上的主要生产者。

在奴隶主的庄园中,部分奴隶转化为隶农,他们被分与一小块土地,自行经营,身份上成为丰自由人。

但帝国政府却颁布法令,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不准随便离开土地,也无权处理自己的财产,这种生产者实际上成为被固定在土地上的依附农民。

由于帝国赋税的压迫和官吏的侵夺,一些自由小农不得不投靠大地主以求庇护,自由农民变成了依附隶农。

四至五世纪,拜占廷的隶农制十分普遍,奴隶制的田庄虽然存在,但规模不大,数量不多,奴隶劳动在农业中不占主要地位。

隶农制的急剧发展,大大缓和了拜占廷的奴隶制危机。

拜占廷的城市始终保持繁荣,并且农村有着贸易关系,君士坦丁堡是最重要的工商业中心。

它的手工业以奢侈品生产为最重要,其中尤以丝织业最负盛名。

其次是金属工业,主要制造金银餐具及镶嵌金银的器皿,供上层使用,军火制造业也较重要,它受国家控制,私人不得经营。

君士坦丁堡利用自己优越的地理位置,使自己成为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集散地,商业繁荣,人口众多,是当时欧洲最富庶的大都会。

由于拜占廷的经济保持相对稳定,奴隶制危机不如西罗马深刻,国库充实,国力强盛,因而能够克服暂时危机,继续存在下去。

二、查士丁尼的统治。

查士丁尼(527-565年)是一个野心勃勃的皇帝,他的主要目标是重新征服西方已经丧失的土地,恢复罗马帝国,为实现这个目标,他首先采取措施巩固帝国内部,他即位之初就着手编纂法典。

于529年编成《查士丁尼法典》10卷,533年编成《法学汇纂》50卷,收辑历代法学家的论文。

同年又颁布《法理概要》(法学家指南)阐明法学原理,最后又将查士丁尼534年以后颁布的法令汇集成册,称为《新法典》。

查士丁尼时代汇集整理的全部罗马法律文献,统称《罗马民法汇编》,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

从十二世纪起,这部法典成为西欧各国研究和制订法律的基础。

拜占廷在行政区划上分两大郡、七大州和六十个行省,由皇帝派官吏行使地方统治权。

查士丁尼时期,帝国政治非常腐败,贪污、贿赂成风,大小官员滥用职权,对人民进行敲诈勒索。

查士丁尼也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和教堂,在各地到处修筑桥梁,改善道路,设立防卫网。

政府开支扩大,赋税就不断加重,人民不堪重负,到处爆发起义,规模最大的是532年1月首都群众发动的“尼卡”起义(希腊语胜利之意,为起义者口号),君士坦丁堡除皇宫外尽落入起义者手中,后来查士丁尼的大将贝利撒留利用雇佣军镇压了这次起义,帝国的统治才得以继续维持下去。

查士丁尼的对外政策是致力于消灭西欧各日耳曼族的封建国家,恢复古罗马帝国的版图。

532年,他不惜以高代价和波斯缔结和约。

稳定东部边境,然后集中力量侵略西方。

533年,派贝利撒留率军入侵汪达尔王国,攻占其首都迦太基,灭亡了汪达尔王国。

随后在北非恢复了帝国的行政机构。

535年至536年,贝利撒留北上渡海侵入意大利,进攻东哥特王国。

540年占领了罗马城,在意大利迅速恢复了旧日罗马的地方行政机关,对奴隶和隶农进行反攻倒算,并搜括珍宝和财物运往君士坦丁堡。

这种倒行逆施遭到意大利人的强烈反抗。

以致查士丁尼直到554年才完全征服意大利半岛,随后,查士丁尼向西班牙进军,夺取了西班牙半岛东南部,至此,拜占廷夺回了西罗马的大部分领土。

由于查士丁尼的复辟政策不得人心,因而他在西方的统治极不稳固。

到他的继承者统治时期,帝国在西方的领地不断丧失,同时,从六世纪后期起,外族不断入侵,尤其七世纪阿拉伯帝国兴起后侵占了拜占廷大片领土,拜占廷实际上变成一个龟缩在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地区,由希腊人统治的君主国。

三、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七至十一世纪是拜占廷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拜占廷的封建制度是帝国早期的封建因素和斯拉夫人农村公社制度相结合的产物。

七世纪期间,拜占廷用强制手段将被征服的斯拉夫人大量迁移到小亚和其它地区,这些移民改变了拜占廷的民族结构,同时带来了农村公社,使帝国的社会结构也发生巨变。

这些情况反映在八世纪前期形成的“农业法”中,农业法是拜占廷与斯拉夫人习惯法的结合。

当时拜占廷的生产技术较西欧进步,铁制工具在农村广泛使用。

自由农民公社的组织形式继续存在,耕地归农民占有,份地定期轮换,使用权受公社保护,这种小农土地占有是当时农村占有土地的普遍形式。

农业法中也提到,有的自由农民因重力耕种而放弃份地,有的则租种别人的份地,向土地所有者缴纳部分收获物,成为对分制佃农或“什一租户”,这表明,斯拉夫人的农村公社已开始瓦解,封建租的关系已经产生,拜占廷社会正逐渐向封建制过渡。

七世纪初建立的希拉克略王朝代表了封建化贵族的利益,康士坦斯二世(641-668年)时实行了军区制,全国被划为十一军区,代替行省,军区首脑行使地方军政大权。

自由农民被编入军队,分得世袭份地,成为屯田兵,他们免服劳役,但须缴纳租税。

军区制的实施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军事力量。

同时,对军队上层的大规模分封,形成了一个人数众多的军事封建贵族阶层,他们和旧贵族结合,共同构成新兴封建地主阶级,他们占有大量土地,由破产农民、隶农和残存的奴隶耕种,这就是拜占廷早期的封建关系。

实行军区制需要大量土地和军费,于是政府征用教会的土地和财产,因为教会,修道院占有拜占廷几乎半数的土地。

这些土地享有免税特权,因而政府与教会矛盾尖锐,终于在八世纪爆发了“破坏圣像运动”,伊苏里亚王朝统治时期,皇帝立奥三世(717-741年)和君士坦丁五世(741-775年)颁布诏令,禁止供奉圣像,进而封闭修道院,没收教产,强迫修道士负担国家的赋税和公役。

这些措施得到军事贵族和宫廷贵族的支持,没收的土地大部分为他们占有,“破坏圣像运动”延续了一个世纪,加速了封建化的步伐。

马其顿王朝统治时期(867-1056年),拜占廷的封建关系迅速发展,国家的税收政策促进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和自由农民的没落。

从六世纪起,全体居民必须纳税,政府收入大增。

此外,农民还必须负担建筑、运输等劳役。

为保证农业所必需的劳动力,帝国在农村实行连环保制度,凡因农民逃亡而造成耕地荒废者,同村人要代缴土地税。

捐税和劳役的沉重促使农民破产,依附于教俗封建主。

到十世纪,拜占廷的大地产迅速增多,小领地不断减少,封建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

十一世纪八十年代在一片混乱中建立的科穆宁王朝(1081-1185年),为了强化中央政权,推行了“普洛尼亚”(监领地)制度,政府将国家土地和农村公社土地分给公职贵族监领,接受监领地的必须服军役,按监领地大小提供相应数量的兵员。

监领地不能转让和继承,只能终身占用,领受监领地的,同时也取得对领地上农民的支配权。

农民领有世袭份地,向监领人纳税服劳役,并丧失人身自由。

到十一世纪末,拜占廷的自由农民大多数沦为这样的依附农民,封建关系最终确立。

但此后随着监领地的世袭化,在拜占廷社会形成一个世袭贵族阶层,他们享有越来越在的独立性,拥有大量地产和依附农民,领地上自然经济因素的增长,破坏了中央集权的基础,导致分裂倾向加强。

四、拜占廷的衰亡。

十一世纪以后,拜占廷帝国边境受到突厥部落的侵袭,领土不断缩小,十三世纪初,第四次十字东侵,攻陷了君士坦丁堡,建立了拉丁帝国,虽然拜占廷又复国,但经过西方侵略者的破坏,国势衰微,再也难振以往声威。

从十四世纪三十年代起,土耳其不断蚕食拜占廷在小亚和欧洲的领土,到十五世纪三十年代,兼并了除君士坦丁堡外所有拜占廷的土地。

1453年4月,土耳其军队正式包围了君士坦丁堡,并于5月29日攻陷该城。

土耳其人随后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并更名为伊斯坦布尔。

第二节俄罗斯一、古罗斯国家。

古罗斯主要是东斯拉夫人的国家,创建于九世纪中叶。

东斯拉夫人长期居住在东欧平原,七、八世纪时原始公社制才开始解体,新的地域公社(农村公社)代之而起,这种公社,斯拉夫语称为“维尔富”(原意为绳子),因为农村公社形成后,需要用绳子丈量可耕种的土地,然后进行分配,维尔富的成员实行连环保制度(如某成员杀人或盗窃,其它成员在一定情况下负有连带的责任)。

九世纪以后,东斯拉夫人的阶级分化和阶级对立日益显著,农村公社中的上层人物,大部分从事征战,逐渐形成武士阶级。

他们把公社土地据为己有,让奴隶和依附农民耕种,武士集结在某军事首领周围,跟随他四处征战,这种主从关系就是以后君臣关系的萌芽。

古代罗斯国家起源于诺曼人(斯拉夫人称其为瓦里亚格人)的征服。

俄国古代第一部编年史《往年纪事》里有过明确的记载,据说862年,一个名叫留里克的瓦里亚格人,率大批亲兵队夺取了诺夫哥罗德公爵的权力。

建立了小公国。

这时大贵族掀起了瓦丁姆暴动,要推翻小公国,但被留里克镇压。

879年留里克死后,其亲属奥列格继续统治诺夫哥罗德。

他沿瓦希商路南下征服斯摩棱斯克,于882年到达基辅公爵阿斯科德和迪尔,建立了留里克王朝的基辅公国,并以此为新都,把它称为“罗斯诸城之母”。

留里克王朝的王公们以征战劫掠,内外贸易为主要任务。

他们向被征服居民索取贡物。

其方法是“索贡巡行”,每年冬初,大公带领亲兵到所属居民中,挨家挨户向人民征收毛皮、蜂蜜、蜂蜡等贡物,他们在外巡行一个冬天,所到之处,连征带掠,肆无忌惮,居民往往在他们到来时四散逃亡,索取贡物反映了国家与居民之间的统治与依附关系。

同时,这也是推动基辅王公出兵征战的一个重要原因。

征来的货物,每年春季运往君士坦丁堡出售,由于拜占廷对罗斯商人条件苛刻,九世纪后,他们不断进攻拜占廷,直到十世纪后期。

二、封建关系的形成。

古罗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过程比较漫长。

十世纪时,王公贵族开始占据田庄和城堡,封建关系开始产生。

988年,基督教成为基辅国教,更巩固了这种关系。

到十一、十二世纪,编年史上经常提到王公贵族田庄,可见王公贵族占有世袭领地已成普遍现象。

此外,教堂得到王公贵族的捐赠,获得大量土地,也成为封建大土地所有者。

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阶级关系开始发生巨大变化,除大小贵族外,九至十世纪基辅罗斯的主要农业居民是斯美尔德。

他们大部分是自由的小生产者,但他们从属于王公,得向王公交纳贡物,所以他们只是半自由人,有些贫困化的斯美尔德则成为贵族依附农民。

罗斯的依附农民还有多种类型,有的完全陷于依附地位,生活没有保障。

封建主可以买卖,这就是农村的贫民(西罗德),有的因欠债而陷于依附状态,自己没有土地,按照契约规定给人家劳动以抵偿债务,这是“债农”.此外还有耕种贵族土地,一无所有的契约农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