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三古代议论性散文知识点梳理

合集下载

2020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古代议论性散文”综合应用》知识讲解 新人教版必修3

2020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古代议论性散文”综合应用》知识讲解 新人教版必修3

“古代议论性散文”综合应用学习目标1.梳理单元知识;2.了解古代散文阅读方法;3.学会论证。

知识积累文学常识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

荀子(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他为“荀卿”。

其政治思想主张,礼法兼治,强调尚贤使能。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

贾谊的文章气势雄伟,畅达,辞赋以《吊屈原赋》为最。

政论文以《过秦论》《论积贮疏》等文章脍炙人口。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

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字词汇总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狗彘(zhì)庠(xiáng)序饿莩(piǎo)养生丧(sàng)死中(zhòng) 绳槁暴(gǎo pù)跂(qì)而望矣跬(kuǐ) 步崤(xiáo) 函瓮牖(yǒu)召(shào滑)俯首颈系(xì)践华(huà)为城劲(jìng)弩蹑足行(háng)伍句读(dòu)官盛择近谀(yú) 郯(tán)子课文精要理清结构《寡人之于国也》第一部分提出“民不家多”的原因;第二部分分析“民不家多”的原因;第三部分阐述“民不家多”的根本措施。

《劝学》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第二段论述学习的意义;第三段论述学习的作用;第四段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过秦论》第一部分(1—4)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第二部分(5)阐述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高一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议论散文知识点复习

高一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议论散文知识点复习

高一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议论散文知识点复习教学博苑2012-03-04 17305d56b7b40102dut2高一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议论散文知识点复习教材篇目《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单元目标1.积累掌握本单元出现的重点文言知识。

重点实词发、加、绝、道、假、传。

重点虚词而、于、以、焉、则、所。

2.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3.学习并掌握阅读古代议论性散文的基本方法。

4.识记本单元出现的文学常识。

重点难点目标1、2、3。

课时安排2课时一、文言实词(一)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只,只是,不过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智,智慧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倔—崛,崛起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景—影,影子名词作状语,像影子那样秦有余力而制其敝敝—弊,弊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有—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授,传授河内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无如寡人之用心者竭力尽心弃甲曳兵而走跑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广博地学习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报仇古之学者必有师求学的人以为轮把……作为师不必贤于弟子不一定养生丧死无憾动词作名词,活着的人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名词作动词,种植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读“wàng”名词作动词,称王,统一天下故木受绳则直形容词作动词,变直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名词作动词,游水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数词作动词,专一天下云集响应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像响声一样序八州而朝同列名词的使动用法,使……依次序排列,使……朝拜以愚黔首使动用法,使……愚昧而耻学于师意动用法,以……为耻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二)写出下列实词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发(1)涂有饿莩而不发开启、打开(2)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征发、征调(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发射(4)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开放(5)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出发(6)舜发于畎亩之中兴起、崛起(7)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发作、抒发(8)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表现、显露(9)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头发,读fà(1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阐明加(1)邻国之民不加少更、更加(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夸大,超过(3)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加上,把一物放在另一物的上面(4)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施予、给予(5)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增加(6)万钟于我何加焉益处、好处(7)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施加、施用(8)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胜过(9)张魏公自湖湘还,尝加营葺加以,予以绝(1)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断绝、挣断(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绝(4)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绝交(5)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绝命(6)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断绝、消失(7)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独特、奇异(8)佛印绝类弥勒极、非常假(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借助(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装(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给(4)愿大王少假借之宽容(5)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临时的,代理(6)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给予(7)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jià,假期(7)那里去辨甚么真是假虚假(9)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之一毛假如道(1)有碑仆道道路(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3)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行道里程(4)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道理(5)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方法、措施(6)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法令、制度(7)不足为外人道也说、谈论(8)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规律,法则(9)道之以政,齐之以刑疏通、引导(10)师道之不复,可知矣风尚传(1)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传递、传送(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授、教授(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传说(4)舍相如广成传舍驿站、客舍(5)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解释经义的文字(6)孟子对曰“于传有之”书传、文字记载(7)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捎二、文言虚词而(1)弃甲曳兵而走连词,表修饰(2)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连词,表转折(3)知明而行无过矣连词,表并列(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连词,表递进(5)吾尝跂而望矣连词,表修饰(6)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连词,表假设(7)而母立于兹代词,你的(8)拔剑撞而破之连词,表顺承于(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介词,在(2)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词,比(3)则移其民于河东介词,到(4)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介词,对于(5)不拘于时,学于余介词,被、向(6)青,取之于蓝介词,从(7)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介词,跟以(1)请以战喻介词,用(2)斧斤以时入山林介词,按时(3)以五十步笑百步介词,凭借(4)申之以孝悌之义介词,把(5)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连词,来(6)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介词,因为(7)以为轮,其曲中规介词,把(8)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连词,表目的“来”焉(1)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2)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3)犹且从师而问焉代词,相当于“之”(4)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句末语气词,相当于“了”“啊”“呢”(5)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6)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形容词、副词词尾,“……的样子”(7)于其身,则耻师焉语气助词所(1)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名词,处所,地方(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高三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三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三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1、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2、特殊词义:(1)河内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2)邻国之民不加少(副词,更、更加)(3)直不百步耳(只是,不过)(4)数罟不入洿池(细密)3、都察院御史:古代监察机构。

相当于监察部长。

4、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

5、古今异义:1.一介书生古义:量词,个今义:介绍,介于2.千里逢迎古义:迎接今义:奉承、拍马*3.时维九月古义:在今义:常作“维护”、“维持”之义。

4.俨骖騑于上路古义:高高的道路今义:走上路程。

5.孟学士之词宗古义:掌管文学撰述的官今义:常用来指学位。

6.穷且益坚古义:困厄,处境艰难今义:没有钱,穷困。

7.所赖君子见机古义:看到细微的预兆今义:看机会,看形式。

8.阮籍猖狂古义:狂放,不拘礼法今义:肆无忌惮。

9.盛筵难再古义:第二次今义:又一次。

10.谁悲失路之人古义:同情今义:悲伤。

6、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7、一本元杂剧通常由四折构成,分别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另外可有一至两个楔子,作用是介绍故事情节或人物,或承上启下。

有的杂剧作家突破了一本四折的限制。

8、小说三要素:A人物B情节C环境9、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10、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11、雍水暴益(同“溢”,涨水).12、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普通话的常用字中有许多多音多义字,主要是因为词性不同和词义不同而产生了异读。

所以,考生准备一个本子,把平常遇到的多音多义字分类记录下来,并经常翻阅。

13、元杂剧的四大悲剧是指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是指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

14、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15、对偶的种类: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高二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二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二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1、唐代散文:①韩愈。

韩愈,字退之,自号昌黎,又称韩吏部。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着《昌黎先生集》。

②柳宗元,字子厚,又称柳河东。

写了着名的《永州八记》着有《柳河东集》。

2、“晚清四大谴小说”是指刘鹗的《老残游记》、吴沃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李宝嘉的《XX现行记》、曾朴的《蘖海花》。

3、通假字:岂不日戒?玁狁孔棘!(通“急”)4、尸位素餐:空站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

5、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代表作有《短歌行》、《龟虽寿》、《观沧海》等。

与其子曹丕、曹植均以诗文闻名,被后人称为“三曹”。

6、通判:府之副职。

相当于副省长(或省辖市副市长)。

7、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同“矣”,语气词,了).8、文言句式倒装句:(1)而莫之天阏者(夭阏之,宾语前置)(2)彼且奚适也(适奚,宾语前置)(3)奚以知其然也(以奚,宾语前置)(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于坳堂之上覆杯水,介宾短语后置)(5)翱翔蓬蒿之间(于蓬蒿之间翱翔,介宾短语后置)9、既: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已经)10、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前278),战国时期楚国人,伟大的爱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370多句,2400多字,为中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

11、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12、统计数量时经常混淆的词是:截止/截至。

“截止下午5点,入园参观人数已超过30万。

”其中“截止”应为“截至”。

“截止”的意思是停止,一般用于某一时间之后,如“活动已于昨日截止”;而用于某一时间之前的应当是“截至”,如“截至昨日,已有上千人报名”。

13、杜甫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14、放浪形骸:指行为放纵,不受约束。

高二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二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二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1、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3、通假字(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3)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4)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5)而徵一国(通"耐",能)(6)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4、知府: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县事务。

相当于省长(或省辖市长)。

5、文言虚词:且。

(1)连词,而且。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2)副词,还。

彼且恶乎待哉。

(3)副词,将要。

且适南冥也。

6、爱:①爱,亲爱,友爱。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故以其爱不若燕后。

”《韩非子•五蠹》:“非疏骨肉爱过客也。

”②亲爱的,心爱的。

李朝威《柳毅传》:“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

”③爱护,爱戴。

《史记•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④怜惜,爱惜。

《左传•子鱼论战》:“若受重伤,则如勿伤。

”苏洵《六国论》:“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⑤舍不得,吝啬。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又:“吾何爱一牛?”⑥喜爱,爱好。

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7、一词多义:1、之:①吾将瞷良人之所之(前者是助词,后者是动词,去,往)。

②之祭者,乞其余(向,介词)。

③而良人未之知也(它。

代事情的真相)。

④又顾而之他(到,往,动词)。

⑤通国之弈者也(的,助词)。

2、施:①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迤,暗中跟踪)。

②施施从外来(喜悦自得的样子)。

③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施行,实行,动词)。

④妾不驱使,徒留无所施(用处,动词)。

2、卒:①卒之东郭蕃间(终于,最后,副词)。

②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士兵,名词)。

③初,鲁肃闻刘表卒(死亡,动词)。

④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通"猝",突然)。

高中语文必修3文言文重点知识点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3文言文重点知识点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3文言文重点知识点整理在学习语文必修三文言文课文的时候应该将重点的知识点进行总结,这样有助于我们进行文言文更深一步的学习。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必修3文言文重点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高中语文必修3文言文重点知识点(一)文言句式:1、判断句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徒也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2、被动句为天下笑者,何也?3、状语后置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4、省略句(1) 省略主语(秦)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百越之君)委命下吏(2) 省略宾语以(之)为桂林、象郡铸以(之)为金人十二(3) 省略介词聚之(于)咸阳高中语文必修3文言文重点知识点(二)文言实词1.通假字(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通“授”,传授)(2)或师焉,或不焉(通“否”)2.古今异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古义:用来……的;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不必,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4)今之众人(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众多的人,大家)(5)小学而大遗(小学,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指教育的一个阶段,也指实施这种教育的机构)(6)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古:无论今:没有)(7)吾从而师之(从而:古:跟随(他)并且…. 今:表示因果关系)(8)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古:风尚今:道路,道德)3.一词多义(1)“师”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求学)吾师道也(动词,学习)(2)“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解释经文的著作)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3)“于”师不必贤于弟子(比,介词,引出比较对象)而耻学于师(向,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对象)不拘于时(被,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其皆出于此乎(在,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处所)(4)“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乎,介词,相当于于,引进比较对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乎,语气词,呢,表示反诘语气)(5)“从”惑而不从师(跟随)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自)(6)“所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用来…的)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高中语文必修3文言文重点知识点(三)实词1、通假字:(读本字音)约从离衡(通“横”)合从缔交(通“纵”,合纵)制其弊(通“敝”,困顿,失败)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呵问)倔起阡陌之中(通“崛”,崛起)赢粮而景从(通“影,像影子一样”)百有余年(通“又”)威震四海(通震,震慑)始皇既没(通殁,死)2、古今异义(1)以为桂林、象郡(以为:古:把..作为今:认为)(2)流血漂橹(橹:古:盾牌今:指划船的工具)(3)赢粮而景从(赢:古:背负、担负今:获胜,获得)(4)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山东:古:崤山以东今:山东省)3、词类活用①名词作状语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席、包、囊: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内立法度,……外连横而斗诸侯(内、外:对内、对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向南、向西、向东、向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响、景: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像影子一样)②名词作动词履至尊而制六合(履:登上)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绳:用破瓮作,用草绳系)子孙帝王万事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安排次序)③动词作名词追亡逐北(亡:逃走的人)④动词的使动用法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序八州而朝同列(朝:使……朝拜)外连横而斗诸侯(斗:使……争斗)流血漂橹(漂,使……漂浮)吞二周而亡诸侯\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亡:使……灭亡)⑤形容词作名词秦孝公据崤函之固\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固:险固的地势)⑥形容词作动词尊贤而重士(重:敬重、看重)⑦形容词使动用法会盟而谋弱秦\以弱天下之民(弱:使变弱,削弱)以愚黔首(愚:使……愚蠢)约从离衡(离,使….离散)⑧形容词作动词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困,处于困境之中)。

高二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二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二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1、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王勃《滕王*序》)2、文言虚词于(1)介词,对于。

彼其于世/彼其于世(2)介词,在。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3、一词多义:得。

①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得到)②此得之(正确)③诚不得已(办法)④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必须,应该)4、通假字:1.其次诎体受辱。

诎,通“屈”,弯曲。

2.其次剔毛发。

剔,通“剃”,动词。

3.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

关,同“贯”,套上。

箠,同“棰”,杖。

4.见狱吏则头枪地。

枪,通“抢”,撞击。

5.及以至是。

以,通“已”6.及罪至罔加。

罔,通“网”,法网。

7.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底,通“抵”,大抵,大都。

8.思垂空文以自见。

见,通“现”,表现。

9.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失,通“佚”10.放失旧闻。

失,通“佚”,散乱的文献。

11.则仆偿前辱之责。

责,通“债”,债务。

12.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摩,通“磨”。

13.权倾五伯。

伯,通“霸”。

14.具于五刑。

具,通“俱”。

15.曷足贵乎。

曷,通“何”。

16.幽于圜墙之中。

圜,通“圆”。

17.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纪,通“记”,历史记录。

5、不为已甚:指对别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6、明代传奇剧《牡丹亭》的作者是汤显祖,清代传奇剧《长生殿》《桃花扇》的作者分别是洪、孔尚任。

7、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8、弊:bì ①破败,败坏。

苏轼《教战守策》:“数十年间,甲兵顿弊。

”②弊病,害处。

苏洵《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③困乏,疲惫。

贾谊《过秦论》:“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9、巾帼:妇女。

10、李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大诗人,被誉为“诗仙”,代表作有《静夜思》《望天门山》《行路难》《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11、巧夺天工:只能形容人工的精巧而不能用来形容天然的精巧。

高三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三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三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1、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2、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旃”通“毡”,毛织的毡毯)3、唐人传奇(小说发展的成熟期):陈鸿的《长恨歌》传,李朝威的《柳毅传》都是较成熟的文言小说。

4、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杜牧《阿房宫赋》)5、“三言”小说是指明代小说家冯梦龙编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是指明代小说家凌蒙初编写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

6、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我国第一部叙事较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7、常用的表达方式:(1)叙述。

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2)描写。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4)议论。

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5)说明。

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一、文言文阅读与理解1. 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之、者、也、乎、矣、焉、哉、与、所等2. 古今异义词的识别与理解3. 特殊句式的理解- 被动句、判断句、倒装句等4. 文言文篇章结构分析- 记叙、议论、描写等表达方式的辨析二、现代文阅读与鉴赏1. 现代文文章类型及其特点- 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描写文2. 文章主旨大意的把握3. 修辞手法的识别与鉴赏- 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等4. 文章结构与行文逻辑三、写作技巧与方法1. 写作基本要素- 主题明确、材料充实、结构完整、语言准确2. 写作类型与技巧- 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写作方法3. 写作常见问题及对策- 跑题、结构混乱、语言空泛等四、文学常识与作品欣赏1. 中国古典文学重要作品概述- 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2. 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3. 外国文学名著简介4. 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五、语言知识与运用1. 词语的正确运用- 近义词辨析、成语用法等2. 句子成分分析- 主谓宾、定状补等3.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4. 修辞手法在写作中的应用六、古诗文背诵与默写1. 必背古诗文篇目2. 背诵技巧与方法3. 默写注意事项七、阅读理解与答题技巧1. 阅读理解题型分析- 选择题、简答题、分析题等2. 答题技巧与策略- 快速阅读、关键词定位、逻辑推理等八、课程标准与考试要求1. 教育部门对语文必修三的课程标准2. 考试大纲要求3. 备考策略与方法以上是“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的大纲,您可以根据每个部分的内容进行扩展,确保每个知识点都有详细的解释和例证。

在撰写时,注意使用清晰、准确的语言,并保持逻辑连贯性。

最终的文章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格式规范的Word文档,方便阅读者下载和编辑。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梳理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梳理

• 《过秦论》
• 1.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 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以鞭笞天下,威振四 海。
• 2.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 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 3.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 4.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行无过矣。 •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
之博见也。 • 4、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
闻者彰。 • 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
河。 • 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
自得,圣心备焉。 • 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8、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
• 《寡人之于国也》 • 数罟gǔ 洿池wū 鱼鳖biē 河豚tún 狗彘zhì • 庠序xiáng 孝悌tì 饿莩piăo • 《劝学》 • 跬步kuǐ 跂qì 金石可镂lòu 中规zhòng • 槁暴pù 知明 zhì 生非异也xìng
《过秦论》
• 腴yú 轸zhěn 镞cú 笞chī恬tián 藩fān瓮wèng牖 yǒu 召滑shào 孝公既没mò 俯首系xì颈 践华 为城huà 劲弩jìng 不及中人zhōng 墨翟dí
• 蹑足行伍háng 将数百之众jiàng • 度长絜大duó 比权量力liàng 逡巡(qūn) • 万乘之势shèng 朝同列cháo 一夫作难nàn
• 《师说》 • 句读dòu 或不焉fǒu • 经传zhuàn 从师cóng • 读书dú 传道chuán • 从容cóng 聃dān 蟠pán • 苌弘cháng) 近谀yú 贻yí • 冉rǎn 潘pān 长幼zhǎng • 须臾yú 怡yí

高二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二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二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1、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2、古今异义的词--智力:①古义:智谋,力量。

②今义:指人理解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以字行”,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

古代男子20岁女子15岁,举办成年礼,弱冠和及笄,不然不便直呼其名。

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

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

后称字为表字,“以字行”是指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4、提携,垂髫:小孩。

5、【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

一般而言,字与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取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出于礼貌和尊敬。

名与字一般由父亲或尊长来取。

6、“明清四大奇书”(又称中国小说四大名著)是指《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

7、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8、文言句式疑问句:(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表示疑问语气)(2)奚以知其然也("奚以",表示疑问语气)(3)彼且奚适也("奚",表示疑问语气)9、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使……完好10、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1、我国部分城市别称。

昆明——春城;苏州——中国的威尼斯;重庆——山城、雾城;拉萨——日光城;广州——花城、羊城、五羊城;徐州——彭城.12、元曲分为散曲和杂剧,前者属于诗歌,后者属于戏剧。

散曲在体裁上又可分为小令和套数。

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

元杂剧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阶段。

13、重点语句翻译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梳理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梳理
杜甫,字子美,后世称他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他的诗在艺术 上以丰富多彩著称,时而雄浑奔放,时而沉郁悲凉,或辞藻瑰丽, 或平易质朴。他擅长律诗,又是新乐府诗体的开创者。其诗多涉笔 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 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 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提出“文 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理论。长篇 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并序》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所谓新乐府,是指模仿乐府诗却又不再用乐府旧标题,而依据 内容另取一个新标题的诗。新乐府运动是一次颇有声势的诗歌 运动,其代表人物是元稹和白居易。
第一单元:小说单元
• 《林黛玉进贾府》是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精彩篇章, 是全书的序幕之一,它由林黛玉的所见所闻,对这个封建大 家族进行了介绍。这一节除了环境描写,最主要的作用还是 通过不同的描写手法刻画了贾府的主要人物。人物的出场, 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环境描写细致真实,人物语言个性鲜明, 动作描写生动形象。
• 《蜀道难》 • 1、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眉巅。 • 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
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 3、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
手抚膺坐长叹。 • 4、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
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 后改为豫才。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1918年5月)始以“鲁迅” 为笔名。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 《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 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 《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

高二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二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二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1、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3、通假字:1、卒:卒然问曰(通"猝",突然)2、由:由水之就下(通"犹",好象)3、说:王说(通"悦",快乐)4、盖:盖亦反其本矣(通"盍"何不)5、浡:浡然兴之(通"勃"奋发,振作)4、古今异义:1、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

今义:年长之人。

4、将军岂有意乎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

今义还有“故意”之意。

5、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古义:对待。

今义:遇到,碰以5、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

6、《扬州慢》的作者是南宋词人姜。

陆游的代表诗作有《示儿》《书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诉衷情》《钗头凤》。

7、文言翻译: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所以木材用墨绳量过(再经过加工)就直了,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验、反省,就能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文: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使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会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文:君子的天赋并不是与众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泉水,这是因为它心思专一啊。

5、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钳夹,除了蛇、鳝的洞穴就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了,这是因为它心思浮躁啊。

高三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三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三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1、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2、通假字:(1)刚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通“毋”,不要)(2)无失其时(通“毋”,不要)(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斑”,此处指头发花白)(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同“途”,道路)(5)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仅仅)3、南冠:囚犯。

4、元杂剧的四大悲剧是指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是指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

5、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边)。

2、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

3、朝济而夕设版焉(在早上;到黄昏)。

6、被:一bèi ①被子。

屈原《招魂》:“翡翠珠被,烂齐光些。

”(烂:光亮的样子。

齐光:指翡翠与明珠的光彩相辉映。

些:语气词。

)②覆盖。

蒲松龄《促织》:“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

”③加在……之上,加于,给予。

李朝威《柳毅传》:“幸被齿发,何敢负德?”④遭受,蒙受。

《战国策•荆轲剌秦王》:“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⑤介词,被。

表示被动。

《史记•屈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7、尹: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市长。

8、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9、文言虚词:则(1)连词,就。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2)连词,或者。

时则不至(3)连词,那么。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10、古今异义: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11、三王:夏禹商汤周公12、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13、【重点语句整理】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名>细切的肉食。

《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辛延年《羽林郎》:“就我求珍肴,金盘脍鲤鱼。

”14、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之心,日益骄固。

高二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二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二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1、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2、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3、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官,他的同伙也相互庆贺有官可做。

4、文言虚词-以。

(1)介词,把。

以五百岁为春。

(2)介词,用。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介词,凭。

奚以知其然也。

5、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员”通“圆”,直径;“尊”通“樽”,酒杯)6、推官:掌刑名,赞计典。

相当于法院政策司处长。

7、庄子是我国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是《逍遥游》。

8、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9、文言句式:判断句。

(1)此小大之辩也("也"表示判断语气)。

(2)《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3)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10、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我国第一部叙事较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11、成语:1.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2.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3.世独立: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

4.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

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5.杯盘狼藉: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12、“三言”小说是指明代小说家冯梦龙编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是指明代小说家凌蒙初编写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

13、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14、谤:bang ①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②毁谤,诽谤。

《史记•屈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15、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16、文言句式:判断句。

高二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二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二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1、古今异义:自可断来信(使者,指媒人/书信)2、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代的韩愈和柳宗元,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其中韩愈为首。

3、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4、固定搭配。

比如,关联词一般都是成对出现的,并且搭配固定,如“如果……那么”、“既然……就”、“既……又”等。

5、这里的引号,表示对所表述的内容加以否定,意思是,这不是真正的自由。

3、破折号的误用(1)音乐欣赏的具体过程,一般是由官能欣赏——即对乐音的音响感知,进入感情欣赏——即对音乐表现的思想感情、情景的感情体验、想象和联想,最后到达理智欣赏——即对乐趣的思想内涵、意境的理解认识。

破折号和“即”都有引出解释说明语句的作用,不必重复使用。

三个破折号后的三个“即”字都要去掉。

(2)随着大气污染日趋严重,被誉为“人类生命第一卫士”——臭氧层也遭到极大的破坏。

破折号改为“的”字,或者保留破折号,把“被誉为”删去。

(3)吉林省炭素厂坐落在风光秀丽的松花江畔——吉林市。

“吉林市”不是解释松花江畔的,破折号要改为“的”字。

(4)我们以寥寥数语,“买了齐格瓦,用户不用愁”表示衷心感谢。

“齐格瓦”是冰箱牌子,句中第一个逗号要改为破折号,否则意思就不连贯了。

6、责任与胸怀——《沁园春·长沙》:在那个旧时代,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

时代推移,但难能可贵的是,追求自由和进步的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胸怀崇高理想、肩负主宰天地重任的豪情壮志是一成不变的。

是什么让无数仁人志士明知前路渺茫坎坷,却依然义无反顾,一往无前?回答掷地有声:责任。

因为责任,我们的脚步更加坚定从容;因为责任,我们握紧命运的手臂更加有力;因为责任,我们的胸怀才无限崇高和宽广!7、《扬州慢》的作者是南宋词人姜。

陆游的代表诗作有《示儿》《书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诉衷情》《钗头凤》。

8、屏息以待:抑止气息静静的等待。

高三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三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三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1、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是《国语》,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是《楚辞》,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是南朝梁刘勰撰写的《文心雕龙》;第一首长篇叙事诗是东汉民歌《孔雀东南飞》2、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学府为国子监。

3、词类活用1.孙子膑脚:名词作动词,古代剔去膝盖骨的XX2.以污辱先人:形容词作使动用法,使……受辱3.倡优所畜:名词作状语,像乐师、优伶一样4.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名词作状语,用朱砂5.故述往事,思来者:动词作使动用法,使.……思考6.请略陈固陋:形容词作名词,固执鄙陋的意见7.衣赭衣:名词作动词,穿上8.流俗之所轻也:形容词作动词,轻视9.幸勿为过:名词作动词,责怪,责备10.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言:名词作状语,像牛马一样11.曩者辱赐书:使动用法,使……蒙受耻辱12.百兽震恐:使动用法,使……害怕4、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5、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使……亏损6、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员”通“圆”,直径;“尊”通“樽”,酒杯)7、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8、古今异义的词。

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义:所用来……;今义:因此,因果连词)3、吾从而师之(古义:跟随并且,今义:目的连词)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今义:不需要)5.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接受初等教育的地方)9、尸位素餐:空站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

10、词类活用现象::1、进兵北略地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2、函封之名词作动词,用盒子装3、樊於期乃前曰方位名词作动词,上前4、其人居远形容词作名词,远方5、使使以闻大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闻(使…知道)6、太子迟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迟7、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向上8、群臣怪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怪9、箕踞以骂曰名词作状语,像箕一样11、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12、文言虚词-于。

高二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二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二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1、《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2、一词多义1、传: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②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解释经书的著作)2、师: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老师)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名作动,从师)3、从:①惑而不从师(动词,跟随)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介词,自)4、也: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用于句中,舒缓语气,可不译)②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句末语气词,轻微感叹,可译为"啊")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句末语气词,"呢")5、则: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转折连词,却)②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条件连词,就)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副词,表判断,译为"就是")6、于:①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比)②而耻学于师(介词,向)③不拘于时(介词,被)④其皆出于此乎(介词,在)7、乎:①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译为"比")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末语气词,反诘语气)8、所以: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用来,"以"作"用"讲,表凭借、手段)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表原因)3、我国第一部笔记体小说集是南朝宋代小说家刘义庆写作的《世说新语》。

4、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5、文言实词:1.通假字悟言一室之内(通“晤”)趣舍万殊(通“取”。

教材注释为:趣,趋,趋向,取向。

)2.一词多义(1)修:修禊事也(动词,做,从事)茂林修竹(形容词,高)况修短随化(形容词,长)(2)一:其致一也(统一,一致)悟言一室之内(数词)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把……看作一样)3.词类活用(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群贤毕至(贤才)不知老之将至(老年)况修短随化(寿命的长(短))(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作一样)齐彭殇为妄作(把……看作相等)(3)动词的使动用法。

高三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三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三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1、虚与委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2、我国第一部笔记体小说集是南朝宋代小说家刘义庆写作的《世说新语》。

3、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

司马相如4、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是韩愈和柳宗元。

韩愈的代表散文有《师说》《马说》《祭十二文》,柳宗元的代表作有《捕蛇者说》《童区寄传》《黔之驴》。

5、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6、古今异义:汝岂得自由(自作主张/不受拘束)7、《蜀道难》1、乐府诗大多具有咏叹意味,这首诗也不例外。

诗中三次出现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

这样一咏三叹,不仅强调突出了主旨,而且形成了回环往复的音乐美,形成了全文的咏叹基调,每一次咏叹出现就标志着诗意的转换和抒情的深化。

2、诗歌开头就以惊叹发端,未语先嗟,直抒情怀,在极尽的夸张中,在叹词“噫(yī)吁(xū)嚱(xī)”的前呼后拥中,在实词“危、高”无以复加的渲染中,给全诗奠定了一个强烈咏叹的基调,树立了一个不同凡响的标格,具有先声夺人的气势。

3、诗歌写山高路险,既有正面描写,比如“高标、百步九折、扪参历井”等,更多的是夸张性的侧面衬托,比如“六龙回日、黄鹤不过、猿猱愁攀、以手抚膺”等。

4、本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浪漫主义色彩的三个特征是强烈的抒情,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

因为诗人热情的咏叹,所以飞流惊湍、奇峰险壑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

(徐徐语文坊精编)大胆的想象表现在诗人其实并没有由秦入蜀的经历,蜀道之难之险全是诗人想象出来的,尤其是还采用了很多神话传说比如“蜀王开国、五丁开山、六龙回日”等,更添了蜀道的神秘色彩。

而大胆的夸张在诗中更是比比皆是。

8、词义-赍钱三百万:赠送否泰:坏运气;好运气9、白居易号香山居士,中唐新乐府诗歌运动的倡导者,代表作有《卖炭翁》《钱塘湖春行》,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

10、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三古代议论性散文知识点梳理教学博苑01-10 1025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三古代议论性散文知识点梳理文章摘要: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主要学习的是关于古代议论性散文,学习这个单元,首先要在朗读背诵的基础上,理解和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句式和常见的文化常识,逐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语感。

其次要注意学习文章立论、论证的方法,注意其严密周详的论证逻辑。

...【编者按】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主要学习的是关于古代议论性散文。

中国古代散文在先秦有两个流派:史传散文和诸子散文。

前者以叙事为主,后者多是议论性的文章。

本单元所选的《寡人之于国也》《劝学》就属于诸子散文一派,前者属于对话体的论辩文,语言犀利,步步紧逼,气势逼人,后者为长篇论文的节选,句式整齐,善用多样化的比喻。

西汉时期,贾谊继承了先秦诸子的优良传统,总结秦代灭亡的教训,写了著名的《过秦论》。

这篇文章通篇一气贯之,气势充沛,雄辩有力。

到了唐代,韩愈倡导“古文运动”,继承古人用通俗平易的语言抒情达意的优良传统,主张写文章要“惟陈言之务去”,强调“文从字顺”,“词必己出”,《师说》一文体现了的这一艺术追求。

学习这个单元,首先要在朗读背诵的基础上,理解和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句式和常见的文化常识,逐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语感。

其次要注意学习文章立论、论证的方法,注意其严密周详的论证逻辑。

8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简介】《寡人之于国也》是记孟子答梁惠王问所讲的几段话,主要内容是阐明王道政治的。

行文自然流畅,说理透辟,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和对偶,充分显示了孟子的论辩才能。

一、基础字词。

1、重点字词:数罟(gǔ)洿池(wū)鱼鳖(biē)河豚(tún)狗彘(zhì)庠序(xiáng)孝悌(tì)饿莩(â piǎo)2、一词多义凶河内凶(庄稼收成不好)凶多吉少(不吉利的事)汉初匈奴凶黠(凶恶,残暴)甫闻凶讯(不幸,多指丧事)缉拿元凶(杀人的人)加邻国之民不加少(更加)欲加之罪,何患无词(施加)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放上)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增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夸大)或或百步而后止(有的人)天之行,或日或雨(有时)莫之或止(表示不定)云霞明灭或可睹(或许)数:①几,若干②密③数目④屡次数罟不入夸池()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见不鲜()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发:①打开②派遣③花开放④发射野芳发而幽香()百发百中()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直:①通“只” ②直接③价值④不弯曲⑤径直直不百步耳()系向牛头充炭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理直气壮()随君直到夜郎西()兵:①兵器②军队③战争④士兵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穷兵黩武()草木皆兵()非我也,兵也()胜:①尽②战胜③胜利④承受⑤超过⑥优美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驴不胜怒()巴陵胜状()谷不可胜食也()3、文言虚词于: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寡人之于国:对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在王:然而不王者:为王,动词,读wàng梁惠王曰:君王,名词,读wáng以:请以战喻:用可以无饥矣:凭借以时入山林:按申之以孝悌之义:把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第一个食,吃,动词;第二个,食物,名词之:填然鼓之:音节助词,不译王道之始也:取消句子独立性五亩之宅:“的”,助词4、通假字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不过”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

头发花白涂有饿莩:涂,同“途”,道路。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失其时:无,通“毋”,不要。

5、古今异义:河内凶:古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今义:凶恶,残暴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同意,认可弃甲曳兵而走:古义:逃跑;今义:指一般的行走。

邻国之民不加少:古义:更;今义:增加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古义:开仓救济;今义:发现、出发王无罪岁:古义:年成;今义:指年龄6、词类活用填然鼓之:名作动,击鼓树之以桑:名作动,种植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名作动,穿上谨庠序之教:形作动,认真从事然而不王者:名作动,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7、特殊句式是亦走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非我也,岁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未之有也:宾语前置,“未有之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状语后置,“则无望民之于邻国多”申之以孝悌之义:状语后置,“以孝悌之义申之”树之以桑:状语后置,“以桑树之”。

二、文学赏识1、关于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

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

当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却说“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

因此,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个最大的儒学大师,一向被认为是继承孔子学说的正统,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

他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

《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

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谨严。

其中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

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

2、孟子的仁政思想(1)民本思想。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尽心下》)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的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道理。

孟子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的安居乐业,这一点在当时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2)邦国的主权在民。

孟子与梁惠王谈话,梁惠王问:“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定于一。

”梁惠王问:“孰能一之?”孟子回答:“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梁惠王问:“孰能与之?”孟子回答:“天下莫不与也。

”(《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说,如果一个君王不嗜杀戮,那么,天下没有不愿意把政权交给这个君王的人。

万章问孟子:“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说:“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万章问:“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孟子说:“天与之。

”又说:“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

”(《孟子·万章上》)是说尧把舜推荐给天,天接受了;天又把舜公开介绍给百姓,百姓接受了。

于是舜就作了天子。

虽然在孟子看来,归根到底天有决定权,但是天还是把事情告诉百姓,百姓同意,舜才作了天子。

透过孟子说法的唯心论雾障,可以看到,在孟子看来,一个政权的建立是要通过百姓认可的。

范文澜同志称这种思想为“敬天保民”思想,是有一定道理的。

(3)民对不施仁政的暴君是可以不服从的。

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还有,齐宣王问孟子:“汤放桀。

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回答:“于传有之。

”齐宣王问:“臣弑其君,可乎?”孟子回答:“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

残贼之人。

谓之‘一夫’。

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在孟子看来,国君对臣民不仁,臣民对国君也可不义;国君既“贼仁”,又“贼义”,则臣民就可以诛此独夫,这是合情合理的。

这一点,比起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来,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

(4)政事以民为归宿。

孟子对梁惠王说:“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人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

”(《孟子·梁惠王上》)那么,“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虽然孟子的主张归根到底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权利,但是,在春秋战国时代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5)用人以民意为准。

孟子说:“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孟子·离娄上》)又说:“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

”(《孟子·梁惠王下》)孟子主张选拔某些人,革除某些人,杀掉某些人,光听左右大臣及诸大夫的话不行,应以“国人”的意见为出发点,这种观点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6)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

孟子主张君王应做到“不扰民”,反复强调“不违农时”“勿夺其时”的重要性;又分析君与民的相互关系,“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君王只有“与民同乐”,才可以“王天下”。

(7)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

齐宣王说:“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孟子认为有小勇,有大勇。

“文王一怒而安天下”,这是大勇,可以使百姓安居乐业。

齐宣王又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货。

”孟子说:“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齐宣王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孟子称赞周初古公亶父带着他的妻子姜氏到岐山之下。

并说:“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

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孟子·梁惠王下》)(8)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

”又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他主张如果进行战争.也应“解民倒悬”。

这种思想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9 劝学【课文简介】《劝学》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运用大量的比喻,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方法、内容等方面,全面深刻地论述了有关学习的问题。

一、基础字词1、重点字词: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kuǐ )吾尝跂而望矣(qì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lîu )其曲中规(zhîng )虽有槁暴(yîu通“又”)(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则知明而行无过矣(zhì通“智”)君子生非异也(xìng通“性” )2、古今异义: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假舆马者()輮以为轮()3、词类活用君①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②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天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向上;向下③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水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吃4、一词多义焉:①兼词,“于此”的意思②语气词,“了”风雨兴焉()蛟龙生焉()圣心备焉()于:①从②比③对,对于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善假于物也()者:①用在主谓之间,表判断②……的人③……原因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而见者远()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而:①但是②而且③表并列④表修饰“地” ⑤表顺承水为之,而寒于水()蟹六跪而二螯()吾尝终日而思()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故:①所以,因此②旧的③缘故故木受绳则直()温故而知新()既克,公问其故()劝:①劝勉,勉励②劝说劝君更尽一杯酒()劝学()中:①合乎②中等③当中④年间⑤射中⑥心中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晋太元中()木直中绳()舜发于畎亩之中()疾:①增强②快③小病④敏捷轻快⑤憎恨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君有疾在腠理()声非加疾也()春风得意马蹄疾()致:①到达②求取获得③表达④放置⑤情趣兴致老妇前致词()非利足也,而致千里()闲情逸致()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假:①借助②借取③假装假舆马者,非利足也()乃悟前狼假寐()绝:①渡②极,最③断绝而绝江河()会当凌绝顶()夜久语声绝()兴:①兴起②兴盛③创办风雨兴焉()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功:①成功②功劳功在不舍()位尊而无功()强:①强壮②竭力③勉强④略多于…的筋骨之强()大臣强谏()赏赐百千强()乃自强步()5、特殊句式(l)判断句①青,取之于蓝②冰,水为之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⑥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2)固定格式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