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现象》教案
初中物理 电现象 教案
初中物理电现象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静电现象及其应用和防止。
2. 掌握摩擦起电的原理和条件。
3. 能够解释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
教学重点:1. 静电现象及其应用和防止。
2. 摩擦起电的原理和条件。
教学难点:1. 静电现象的产生和消失。
2. 摩擦起电的原理和条件。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实验器材:气球、塑料尺、毛皮、丝绸、玻璃棒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展示静电现象的图片,如摩擦起电、静电吸引等。
2.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为什么会发生?二、探究静电现象(15分钟)1. 摩擦起电实验:让学生用毛皮摩擦塑料尺,观察塑料尺带电的现象。
2. 静电吸引实验:让学生用带电的塑料尺靠近气球,观察气球被吸引的现象。
3. 讨论实验现象:为什么摩擦起电会产生静电?为什么带电的塑料尺能吸引气球?三、解释静电现象(15分钟)1. 静电的产生:电子在物体表面的转移。
2. 静电的消失:电子重新分配,达到平衡。
3. 静电的应用和防止:如静电复印、静电除尘等。
四、生活中的静电现象(15分钟)1. 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如衣服粘附灰尘、梳子梳头发时产生的静电等。
2. 分析这些现象的产生原因。
五、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静电现象及其产生和消失的原因。
2.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了静电现象及其应用和防止。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到了摩擦起电和静电吸引的现象。
通过讨论,学生能够解释这些现象的产生原因。
但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科学探究的方法,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初中物理《电现象》教学设计教案
初中物理《电现象》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物理教材第九章《电现象》,具体内容包括:第1节电荷与电性,第2节静电感应,第3节电荷守恒定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电荷的概念,掌握电荷的性质;理解静电感应现象及其应用;掌握电荷守恒定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观察能力;通过问题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电荷的概念、性质,静电感应现象,电荷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电荷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荷测试仪、静电感应装置、演示用电荷模型。
2. 学具:电荷实验盒、静电感应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如衣服摩擦后吸附小纸片,引入电荷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电荷的定义、性质,展示电荷模型,引导学生理解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 例题讲解:讲解电荷守恒定律,通过实例分析,解释电荷守恒定律在电路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电荷守恒定律。
5. 实验演示:展示静电感应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并解释现象。
六、板书设计1. 《电现象》2. 主要内容:电荷与电性静电感应电荷守恒定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电荷分为哪两种?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什么?(2)静电感应现象是如何产生的?请举例说明。
(3)解释电荷守恒定律,并举例说明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2. 答案:(1)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静电感应现象是由于导体中的电荷受到外电场的作用而重新分布。
例如,当带电体靠近导体时,导体靠近带电体的部分会带上与带电体相反的电荷,远离带电体的部分会带上与带电体相同的电荷。
(3)电荷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电荷的总量始终保持不变。
例如,在电路中,电源提供的电荷等于电路中各元件消耗的电荷。
幼儿园大班科学《电》教案三篇
【导语】电是静⽌或移动的电荷所产⽣的物理现象。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摩擦起电 活动⽬标: 1、让幼⼉在实验中发现摩擦产⽣静电的现象。
2、体验⼤胆猜想和认真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
3、激发幼⼉对科学的兴趣。
4、愿意⼤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的⼼得。
5、培养幼⼉对科学现象进⾏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塑料梳⼦、塑料尺⼦、塑料笔、塑料袋、碎纸⽚、铅笔、⽔彩笔、百洁布、记录单、笔 活动过程: ⼀、猜⼀猜,想⼀想。
教师:今天⽼师带来了⼀些⼩纸⽚,请⼩朋友动脑筋想⼀想,如果不直接⽤⼿拿,有什么办法可以将红⾊盘⼦⾥的纸⽚移到黄⾊盘⼦⾥? ⼆、玩⼀玩,试⼀试。
1、出⽰百洁布和⽔彩笔,提问:如果给你⼀块布和⼀⽀⽔彩笔,你能完成刚才的任务吗? 2、请个别幼⼉上来尝试。
3、教师演⽰摩擦起电的⼩实验:⽤⽔彩笔在百洁布上摩擦后吸起碎纸⽚。
实验后提问:这是怎么回事呢? 教师:原来⽔彩笔在百洁布上摩擦后产⽣了静电,可以吸起⼩纸⽚,这种现象叫做“摩擦起电”。
三、尝试⽤不同材料进⾏摩擦起电的实验。
1、出⽰实验材料,幼⼉逐⼀认识。
2、介绍记录表,引导幼⼉猜想并记录。
3、幼⼉实验并记录。
4、引导幼⼉讲述⾃⼰的发现。
四、教师⼩结。
多变电线 活动⽬标: 1、任意弯折电线,⼤胆表现富有创意的造型。
2、尝试运⽤多种材料让电线站起来。
3、培养幼⼉⼤胆尝试、勇于探索与表达的精神。
4、培养幼⼉对事物的好奇⼼,乐于⼤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粗细、长短不同的彩⾊胶⽪电线若⼲ 2、橡⽪泥、各种可稳定的积⽊、⼀次性杯⼦、黄沙等 活动过程: ⼀、猜⼀猜,激发活动兴趣 1、今天⽼师带来了⼀个⼤⼝袋,猜猜⾥⾯装了什么呢? 2、请幼⼉从盒⼦⾥摸出电线,提问:这是什么?(电线)电线有什么⽤?(可以通电) ⼆、看⼀看,引导观察想象 1、今天顾⽼师要⽤电线来变魔术呢,请⼩朋友轻轻闭上眼睛,看,⽼师把它变成什么了? 2、教师将电线弯曲成娃娃形,问:看看它变成了什么?⼜像什么?还可变成什么呢?(蘑菇) 3、电线真好玩,你们想把它变成什么呢?(请幼⼉说说) 三、玩⼀玩,⿎励创造表现 1、师:今天⽼师为⼤家准备了许多既安全⼜好玩的电线,下⾯⼩朋友也可以⽤电线来变魔术。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上32《电现象》教案1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上32《电现象》教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32课《电现象》。
具体内容包括:教材第二章第四节“静电现象”,详细内容涉及电荷的概念、静电的产生、静电的利用与防治;以及教材第二章第五节“电流的形成”,详细内容涉及电流的定义、电路的概念、简单电路的构成。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荷的概念,了解静电现象的产生原因及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 掌握电流的定义,了解电路的构成,学会区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电流的形成及电路的构成。
重点:电荷的概念、静电现象及其应用、电流的定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荷实验器材、电路实验器材、演示文稿。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
2. 新课导入:讲解电荷的概念,引导学生学习静电现象。
3. 静电现象讲解:利用演示文稿,展示静电现象的图片和实例,分析静电现象的产生原因及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4.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电荷实验,观察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5. 电流的形成:讲解电流的定义,引导学生学习电路的构成。
6. 电路讲解:利用演示文稿,展示电路的图片和实例,分析电路的构成及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7.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电路实验,学会搭建简单电路。
8. 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电荷、电流和电路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静电现象:电荷、静电产生、静电利用与防治。
2. 电流的形成:电流定义、电路、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电荷的概念。
(2)列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并说明其产生原因。
(3)简述电流的定义,区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 答案:(1)电荷是物体带有的电性质,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2)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脱衣服时的火花、梳子梳头发等。
初中物理《电现象》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初中物理《电现象》教学设计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第九章《电现象》的第一节,内容包括:电荷的概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静电现象及静电的利用与防止。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电荷的概念,掌握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了解静电现象及其应用。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研究电现象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电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荷的概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静电现象。
难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静电现象的产生原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荷实验装置、静电实验装置、演示用电器等。
2. 学具:玻璃棒、丝绸、硬纸片、塑料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电荷实验装置,演示物体带电现象,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 例题讲解(1)电荷的概念:通过讲解电荷的基本性质,使学生理解电荷的概念。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分析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 随堂练习4. 静电现象(1)演示静电现象,如静电吸引、静电排斥等。
(2)讲解静电现象的产生原因及静电的利用与防止。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大电现象1.1 电荷的概念1.2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1.3 静电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电荷的概念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举例说明静电现象及其应用。
2. 答案(1)电荷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有正负之分。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静电现象:如摩擦起电、静电复印等。
应用:静电除尘、静电喷涂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讲解、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了电荷的概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及静电现象。
但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课堂参与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找与电现象相关的实际应用,了解电现象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3.1电现象教案
教案: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3.1电现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材的第三章第一节,主要内容包括:1. 静电现象:接触带电、摩擦带电、尖端放电等。
2. 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3.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 静电场:电荷在静电场中受到的力称为静电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静电现象,理解电荷守恒定律。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静电现象、电荷守恒定律、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难点:静电场的概念及静电力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科书、练习册、实验器材(如丝绸、毛皮、橡胶棒、塑料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个静电现象的实验,如用丝绸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轻小物体,引发学生对静电现象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电荷的定义,复习基本电荷单位库仑。
(2)讲解静电现象:接触带电、摩擦带电、尖端放电等。
(3)介绍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4)讲解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几个有关静电现象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教师巡回指导。
5. 实验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加深对静电现象的理解。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一、静电现象1. 接触带电2. 摩擦带电3. 尖端放电二、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九年级物理上册《电现象》教案、教学设计
6.掌握电场线、等势面的概念,能通过观察电场线、等势面分析电场的特点;
7.学习电解质的概念,了解电解质与电荷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方法使学生掌握以上知识与技能:
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电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4.电场概念的理解:电场是抽象的概念,学生对电场强度、电势等物理量的理解需要加强。
5.电解质与电荷的关系:电解质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难以理解电解质与电荷之间的联系。
(二)教学设想
针对以上重难点,我设想以下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感受电荷的存在,激发学生对电荷概念的学习兴趣。
(四)课堂练习
1.设计练习题: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难易适度的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2.习题讲解:针对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3.反馈与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优点,指出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五)总结归纳
1.知识梳理: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5.电解质概念:讲解电解质的定义,分析电解质与电荷之间的关系,举例说明电解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电荷、静电现象、库仑定律、电场等知识点进行讨论。
2.话题引导:为学生提供讨论话题,如电荷间的相互作用、静电现象的防治、库仑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
3.互动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观点,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2.知识衔接:回顾已学的电学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初中物理《电现象》教学设计教案
初中物理《电现象》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0章《电现象》。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静电的产生、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导体和绝缘体、静电的利用和防止、电流的形成、电路的组成、欧姆定律等。
本节课将重点讲解静电的产生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静电的产生原因,理解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静电的产生原因,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难点:静电的产生原因,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现象和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丝绸和毛皮、玻璃棒和橡胶棒、验电器等)。
学具:课本、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一些静电现象,如脱衣服时产生的静电,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知识讲解:讲解静电的产生原因,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 实验演示:进行静电实验,如用丝绸和毛皮摩擦玻璃棒,观察实验现象,解释实验原理。
4. 课堂练习:让学生用验电器检验不同物质是否带有电荷,并分析原因。
5. 知识巩固:通过课后习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静电的产生原因,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解释为什么用丝绸和毛皮摩擦玻璃棒会产生静电。
答案:用丝绸和毛皮摩擦玻璃棒时,毛皮失去电子带正电,丝绸得到电子带负电。
2. 题目:请列举三种静电的利用和防止方法。
答案:静电的利用:静电除尘、静电喷漆、静电复印等。
静电的防止:接地、使用抗静电材料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在实验演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实验现象,理解了静电的产生原因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但在课堂练习环节,部分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拓展延伸: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静电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危害,如静电的利用和防止方法,以及静电对人体的影响等。
初中物理《电现象》教学设计教案
初中物理《电现象》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荷的性质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 让学生掌握摩擦起电的实质和产生原因。
3. 让学生了解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止方法。
二、教学内容:1. 电荷的性质2.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3. 摩擦起电的实质和产生原因4. 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止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荷的性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摩擦起电的实质和产生原因,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止方法。
2. 教学难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摩擦起电的实质和产生原因。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电荷的性质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摩擦起电的实质和产生原因。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止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引发学生对电现象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探究电荷的性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电荷的性质,得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 实验演示:教师演示摩擦起电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解释摩擦起电的实质和产生原因。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止方法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总结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止方法。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6. 布置作业: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了解学生对电荷性质和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摩擦起电实验中的观察、分析和解释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静电现象应用和防止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七、教学反思:1. 针对课堂问答,若发现学生对电荷性质和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理解不足,应加强相关概念的讲解和实例分析。
2. 针对实验报告,若发现学生在摩擦起电实验分析中存在问题,应重复演示实验,并详细解释实验现象。
3. 针对作业完成情况,若发现学生对静电现象应用和防止方法的掌握不扎实,应增加相关案例分析,强化知识点。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案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静电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基本概念。
2. 让学生掌握摩擦起电、接触起电和感应起电等静电现象的产生过程。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静电现象的产生原因2. 摩擦起电3. 接触起电4. 感应起电5. 静电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静电现象的产生原因,摩擦起电、接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产生过程。
2. 教学难点:静电现象的产生原因,摩擦起电、接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产生过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静电现象的产生原因和产生过程。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静电现象。
3.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静电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实例,引发学生对静电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静电现象的产生原因: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静电,分析静电现象的产生原因。
3. 摩擦起电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摩擦起电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理解摩擦起电的产生过程。
4. 接触起电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接触起电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理解接触起电的产生过程。
5. 感应起电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感应起电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理解感应起电的产生过程。
6.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应用:引导学生思考静电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静电除尘、静电喷漆等。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静电现象的产生原因和产生过程。
8.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静电现象的应用,并进行思考。
9. 板书设计:生活中的静电现象1. 静电现象的产生原因2. 摩擦起电3. 接触起电4. 感应起电5. 静电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六、教学反思1. 教师需对本次课程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2. 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3. 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初中物理《电现象》说课稿
初中物理《电现象》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点单元——《电现象》。
这个单元不仅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基础内容,也是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知识点。
接下来,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评价与反思五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说课。
一、教学目标在《电现象》这个单元中,我们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知识与技能:学生将学习静电现象的基本概念,了解电荷的性质,掌握正负电荷的基本规律,以及学习简单的电路知识,能够识别电路元件,并能够进行基本的电路搭建和故障排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和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认识到电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静电现象:介绍静电的产生、电荷的性质,以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 电路基础:讲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包括电源、导线、开关、负载等,并介绍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3. 简单电路的搭建与故障排查:指导学生如何搭建简单的电路,并学会基本的故障排查方法。
4. 安全用电知识:教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安全用电常识,培养安全意识。
三、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感受电现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4. 案例分析: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电现象的应用,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实用性。
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导入新课、探究学习、总结巩固。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静电现象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提出问题:“静电是如何产生的?”“电荷有哪些性质?”等问题,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3.1电现象教案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3.1电现象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初中物理教师,我明白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出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计划。
在此基础上,我将详细阐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材,第3章第1节“电现象”。
具体包括:1. 静电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基本概念。
2. 电荷的种类和性质,以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 摩擦起电的实验现象和原理。
4. 感应起电的实验现象和原理。
5. 电荷守恒定律。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电现象的基本概念,掌握电荷的种类和性质以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现象,并能够解释其原理。
3. 学生能够理解电荷守恒定律,并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电荷守恒定律的证明和应用。
2. 教学重点: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验现象和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如丝绸、毛皮、橡胶棒、玻璃棒等)。
2. 学具:教材、实验报告册、笔记纸、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静电现象,如衣物上的静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电现象的学习。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电荷的种类、性质和相互作用,以及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原理。
3. 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4. 讨论与解释: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现象,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验结果。
5. 知识巩固:通过随堂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电现象的理解和掌握。
6. 电荷守恒定律:引导学生理解电荷守恒定律,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六、板书设计1. 电荷的种类和性质。
2.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 摩擦起电的实验现象和原理。
4. 感应起电的实验现象和原理。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1电现象教案(新版)教科版
1. 电现象学点 1 静电现象(1)观察下列图片。
图3-1-1思考:问题1:用__摩擦__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问题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或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小纸屑说明带电体具有__吸引轻小物体__的性质。
(2)阅读材料P35第1、2段,并分析以下图片。
图3-1-2思考:问题1: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带__正__电,电子带__负__电。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是显__电中性__的,由原子组成的物体也呈__电中性__。
问题2: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__转移__到另一个物体上。
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__正电__,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__等量的负电__。
问题3:将玻璃棒和丝绸互相摩擦,玻璃棒带__正__电,丝绸带__负__电,是因为摩擦过程中,玻璃棒失去了__电子__,丝绸得到了__电子__。
问题4:与毛皮摩擦后的硬橡胶棒带负电荷,说明在摩擦的过程中,毛皮__失去__(选填“得到”或“失去”)了电子。
问题5: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分别是__正__电荷和__负__电荷。
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只是__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__。
学点 2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1)观察如图3-1-3所示的实验。
思考:问题1:由甲、乙得到的结论是:__同种电荷相互排斥__。
问题2:由丙得到的结论是:__异种电荷相互吸引__。
(2)观察如图3-1-4所示的装置。
思考:问题1:验电器是根据__同种电荷相互排斥__的原理制成的,可以用来__检测物体是否带电__。
问题2:将一个带电体接触带正电的验电器时,若:①金属箔张角变大,说明带电体带__正__电荷。
②金属箔张角变小,说明带电体带__负__电荷或带电体带__正__电荷,且所带电荷量比验电器所带电荷量少。
③金属箔闭合后又张开,说明带电体带__负__电荷,且所带电荷量比验电器所带电荷量__多__(选填“多”或“少”)。
2022年教科版物理《电现象》精选教案(推荐)
电现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摩擦起电现象, 知道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2.知道电荷周围有电场, 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进行的, 了解电荷之间作用的规律.3.知道电流的形成和电流方向的规定;了解电池的作用.4.知道电流的三种效应;知道电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及其应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摩擦起电的实验与观察, 知道电荷的种类及物体带电的实质.2.通过观察及讨论, 了解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3.经历关于电能转化的讨论过程, 知道电能是可以转化和利用的.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活动,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严谨、踏实的学习态度及良好的节能习惯.2.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两种电荷的规定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2.理解电流是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教学难点】根据原子结构理论解释物体在摩擦时为什么会带电.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图片、玻璃棒、丝绸、橡胶棒、毛皮、铁架台、细线、验电器.◆学生准备橡胶棒、玻璃棒、绸子、羽毛、纸屑、验电器.教学过程从生活中的摩擦起电现象入手, 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 认识两种电荷, 进而通过演示实验知道两种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结合课本插图认识摩擦起电的实质——电子的转移, 从而从微观角度了解摩擦起电, 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与体会, 根据科学家的故事, 认识到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一、情境导入情景1:用课件展示物体带电后的情景, 如:人的头发会竖起来, 发光的塑料丝会散开, 发出漂亮的光.提出问题: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情景2:日常生活中, 当空气枯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 会出现什么现象?(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情景3: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几件化纤毛衣, 在晚上脱衣时, 有时会发出响声, 甚至出现火花. 你有过这种体验吗?你知道上面提到的几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吗?(摩擦起电)大家还知道生活当中有哪些类似的现象?谁能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教师总结:同学们说得很好. 我们在小学自然课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一些关于摩擦起电的知识. 摩擦起电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又是经常可以看到的, 那么, 带电物体具有哪些性质?头发为什么会随梳子飘起来?在这一节里, 我们将继续进行学习和讨论.二、进行新课(一)静电现象.1.电荷.师:你能用塑料笔杆吸起碎纸屑吗?比一比, 看谁吸起的碎纸屑最多.学生做实验:用塑料尺或塑料笔杆与头发或衣服摩擦后, 吸引碎纸屑.师:这是一种什么现象?教师总结:这种现象叫做摩擦起电现象. 我们习惯上把这些带了电荷的物体叫做带电体. 师:请同学们不摩擦塑料笔杆, 看看还能不能吸引碎纸屑.学生活动, 发现不能吸起碎纸屑.(1)演示实验:摩擦起电.①用毛皮摩擦橡胶棒, 然后把棒靠近纸屑或羽毛等轻小物体, 观察现象.②用丝绸摩擦玻璃棒, 然后将棒靠近纸屑或羽毛等轻小物体, 观察现象.学生交流看到的现象, 总结: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 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 都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师: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或说物体带了电荷. 习惯上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2)两种电荷.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带电现象, 知道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都带上了电荷, 那么它们带的电荷是否相同呢?演示实验(或利用课件展示):①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悬挂在支架上, 用另一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它, 结果它们互相排斥;将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悬挂在支架上, 用另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 结果它们也互相排斥.②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悬挂在支架上, 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 结果它们互相吸引.思考:这两个实验现象说明什么?(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不同)教师总结: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 用摩擦起电的方法可以使各种各样的物质带电. 带电后的物体但凡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的, 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排斥;但凡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的, 必定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排斥. 这些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正电荷:指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可用“+〞表示.负电荷:指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可用“-〞表示.2.摩擦起电的实质.提出问题:为什么物体摩擦后就会带有一定量的电荷呢?摩擦起电的实质是什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中的图片进行分析, 讨论交流.总结: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 它的实质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使正负电荷分开. 失去电子的带正电, 得到电子的带负电.教师强调:摩擦起电现象中, 转移的只能是带负电的电子.利用课件展示电子的转移.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利用课件展示或演示实验:玻璃棒(绸子)靠近玻璃棒(绸子)会排斥;橡胶棒(毛皮)靠近橡胶棒(毛皮)会排斥;橡胶棒(毛皮)靠近玻璃棒(绸子)会吸引.分析推理得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异种电荷互相吸引.课件展示电荷的发现历程,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4.电场提出问题:电荷的作用没有相互接触, 是不是在电荷周围存在“场〞呢?学生活动:讨论总结电场的概念.(二)电流1.电流提出问题:任何两个物体相互摩擦后都会带电吗?生:不会, 两种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才会带电.师:下面, 我们就来观察电荷定向移动的现象. 课件展示1746年的莱顿瓶实验.提出问题:通过实验说明什么是电流?其方向是怎样规定的?学生交流后总结:电荷有两种, 电路中有电流时, 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可能是正电荷, 也可能是负电荷. 还有可能是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方向发生定向移动. 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教学中要强调, 在电源外部的电流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是从电源负极流向正极.2.电池师:怎样获得持续的电流呢?电池的能量转化是怎样的?学生讨论交流.课件展示电池的创造过程.利用课件介绍干电池和蓄电池:干电池、蓄电池上有正极和负极. 干电池的正极是碳棒, 从外表看, 即为带铜帽的一端;负极是锌筒(展示干电池剖面实物). 蓄电池的正、负极通常用“+〞“-〞标在电池的上部.总结:电池有正、负两个极, 电流从正极流出, 从负极流回电池;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三)电能1.电能提出问题:电池的作用是什么?用电器的作用是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后总结:电池的作用是提供持续电流, 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 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2.电能的转化师:请同学们说一说, 你知道的用电的地方有哪些?电能是怎样工作的?学生讨论交流, 说出生活中电的用途.师:各种用电器在工作时其能量转化是怎样的?或者说电流有哪些作用(效应)?学生展开讨论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总结:电流具有热效应、磁效应和化学效应, 伴随着这些效应, 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同学们了解到的用电的地方涉及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用电的领域会越来越多, 电对我们的影响也会越来越重要.师: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如此之重要, 你知道它从哪儿来吗?播放录像资料:介绍各种各样的发电设施, 我国的水电站、风电站、核电站等.让学生介绍各种发电:风力、水力、火力、核能等发电站.总结: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棒. 可能还有许多尚未开发的新能源能变成电能, 等待着同学们, 利用你们的智慧, 利用你们努力学习掌握的知识去开发、利用, 为人类造福. 今天的人们已经离不开电了. 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看见用电设备在工作. 所以, 我们在大力开发无污染、低能耗的电力资源的同时, 一定要养成节约用电的好习惯.三、反思总结, 布置思考题1.请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教师再作适当的补充.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摩擦起电的实质, 认识了电流的概念, 电流是电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我们要从电流的形成、电流方向的规定、持续电流存在的条件等几方面加深对电流的认识, 了解了电能的来源和应用, 体会到物理和生活的密切关系.2.教师进一步强调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请学生反思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谈谈收获和体会.3.布置课后作业, 小实验:自制一个水果电池. 参照课本插图、查阅相关资料, 认识电池.第2节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教学过程设计┃第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2课时┃教学小结┃。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三章《认识电路》教学教案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三章《认识电路》教学教案《电现象》教学目标:(1)知道摩擦起电现象;(2)知道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3)了解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4)知道电流的形成和电流方向的规定,了解电池的作用。
教学重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教学难点:电流的形成。
教学用具:铁架台、橡胶棒、毛皮、玻璃棒、丝绸、塑料尺、小金属球、灵敏电流计你、橘子(柠檬、柚子、橙子等均可)、铜丝、铁丝、导线等。
多媒体课件及相应图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电可以来自你的手电筒,也可以像闪电那样充满神秘。
电使你的房间充满光明,使你的计算机工作,也使你的心脏跳动。
关于电,有许许多多神奇的故事。
莱特瓶的故事:1746年4月春光明媚的一天、巴黎的市民穿红戴绿、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向“巴黎圣母院”教堂前地广场赶去,去观看一场神奇的科学表演。
下午三时,教堂正门临时搭起的观礼台上,坐满了达官显贵和皇室人员,四周彩旗飘扬,鼓乐齐鸣。
表演开始,为首的神父——巴黎实验物理学校教师诺雷走向观礼台,鞠躬致礼后,让700明修道士手拉手地围成一个直径约为270米的半圆圈,他走向圆圈的中心,将一只银光闪闪的玻璃瓶高高举起,大声说:“这瓶子就是这几个月来人们热衷于议论的莱顿瓶,现在我将使各位大人亲眼目睹它的神威。
”接着,他令助手拿来摩擦起电机,手摇把柄,向莱顿瓶充电。
然后,他让排头的修道士手捧玻璃瓶,再令排尾的修道士去握莱顿瓶的中央的引出得到导线,在修道士握住这导线的瞬间,蓦然一声“噼啪”响,700多位修道士同时跳起来,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
这一触目惊心的场面,使所有的观众都惊得目瞪口呆:小小的玻璃瓶,哪来这么大的威力,真是不可思议!二、新课讲授,师生互动(一)静电现象2500年前,古希腊人发现,用丝绸摩擦过的琥珀,竟能吸起地上的羽毛。
这是一种电现象。
1747年美国人富兰克林命名电荷。
1、定义: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现象》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摩擦起电,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2.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实验分析推理得出正负电荷及相互间的作用。
3.知道验电器的结构和原理,会用验电器判断物理是否带电。
4.电荷量的定义及单位,中和定义。
5.能根据原子结构理论解释物体在摩擦时为什么会带电。
6.摩擦起电的实质。
7.知道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来源:学科网]
8.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9.知道什么叫电源和电源的作用。
重点
两种电荷规定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根据原子结构理论解释物体在摩擦时为什么会带电;理解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
难点
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培养;摩擦起电的实质
教具
橡胶棒、玻璃棒、绸子、皮毛、纸屑、验电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二.演示实验,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用绸子毛皮在玻璃棒、橡胶棒上摩擦几下,然后反棒靠近纸屑,头发等轻小物体。
现象:棒能吸引轻小物体。
结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说明摩擦起电。
三.新课教学。
1.摩擦起电的定义及解释有关现象。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2.两种电荷。
实验现象:玻璃棒(绸子)靠近玻璃棒(绸子)会排斥。
橡胶棒(皮毛)靠近橡胶棒(皮毛)会排斥。
橡胶棒(皮毛)靠近玻璃棒(绸子)会吸引。
分析推理得出:
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并规定为正电荷、负电荷。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验电器
结构原理: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性质制成。
用途: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可判断带电体的电性(作解释)。
4.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Q)。
单位是库仑,符号是C。
基本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为1.6×10库仑,作为基本电荷。
5.摩擦起电的原因:
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就容易失去电子,使跟它相摩擦的物体得到电子,
②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带负电。
讨论: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玻璃棒带什么电?(正电)。
为什么带正电?(玻璃棒与丝绸相比,玻璃棒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较弱,在与丝绸摩擦
时,因失去电子带正电。
)丝绸带什么电?(负电。
)为什么带负电?(玻璃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丝绸上,丝绸因有多余电子而带负电
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橡胶棒带什么电?毛皮带什么电?为什么?(略)
6.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使正负电荷分开。
7.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叫做中和。
说明:由于南方天气较潮湿,所以实验前必须把器材烘干,可能电吹风即时吹即时做才能见到效果,否则摩擦起电将做不了。
一.复习:提问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球带什么电?金属箔片带什么电?提问2:验电器是通过什么方法带上电的?
8.得到持续电流的条件:
引导同学思考:小灯泡持续发光,表示有持续电流通过小灯泡的灯丝。
你能否通过上述实验找到维持小灯泡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
①必须有电源②电路要接通(合上开关)。
9.电源
(1)电源作用:是提供持续电流,是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常见电源: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
(3)介绍干电池和蓄电池:干电池、蓄电池上有正极和负极,干电池的正极是碳棒,从外表看,即为带铜帽的一端;负极是锌筒(展示干电池剖面实物)。
蓄电他的正、负极通常用“+”“一”号标在电池的上部。
10.电流方向的规定:
电荷有两种,电路中有电流时,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
还有可能是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方向发生定向移动。
那么规定:正电荷的移动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11.在电源外部的电流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在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是从电源负极流向负极。
12.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电流这个概念,电流是电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我们要从电流的形成、电流方向的规定、持续电流存在的条件等几方面加深对电流的认识。
13.分层练习评析。
14.布置作业:小实验:自制一个水果电池。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