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新技术配置4复合动力
汽车车身设计及制造工艺新技术分析
汽车车身设计及制造工艺新技术分析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车身设计及制造工艺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升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汽车车身设计及制造工艺新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其对汽车行业的影响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汽车车身设计新技术分析1. 轻量化设计技术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危机的加剧,轻量化设计技术成为汽车行业的热门话题。
轻量化设计通过采用更轻、更坚固的材料来减轻车身重量,达到降低燃油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的目的。
目前,碳纤维复合材料、铝合金和镁合金等新材料的应用成为轻量化设计的主要趋势。
这些新材料具有密度低、强度高的特点,能够在保证车身安全性的前提下显著减少整车重量,提高汽车的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2. 智能化设计技术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设计技术也逐渐在汽车行业中得到应用。
智能化设计技术通过借助计算机仿真和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对车身结构的优化设计和自动化生产。
这种技术能够提高设计效率,降低成本,同时还能够更精确地预测车身在碰撞、扭曲等情况下的变形和破坏情况,为车身设计和工艺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3. 模块化设计技术随着汽车产品线不断丰富和多样化,模块化设计技术成为一种普遍的设计趋势。
模块化设计技术能够将车身结构分割成不同的模块,并且通过标准化和通用化的设计,使得不同车型之间的共用率提高,降低制造成本。
模块化设计技术还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周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
二、汽车车身制造工艺新技术分析1. 激光焊接技术传统的汽车车身焊接工艺主要采用点焊和焊锡等方式,而激光焊接技术则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精确的焊接工艺。
激光焊接技术能够快速并且精确地完成焊接工作,焊接接头的质量更加可靠,焊接变形、气泡等缺陷减少,大大提高了车身的质量和稳定性。
与传统焊接相比,激光焊接技术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工人的伤害,是一种环保型的制造工艺。
2. 涂装技术涂装工艺是汽车制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汽车外观质量和耐久性的关键。
汽车前沿技术
汽车技术前沿---机械新技术
燃料分层喷射技术(FSI) 早期电控发动机是控制模块根据发动机几个主要传感器的输入信号,控制喷油器将 定量的燃油喷入进气管与空气完成混合。可燃混合气要想实现充分燃烧,一般要使 空燃比达到14.7左右,但是传统喷射位置在进气管中,混合气在进入气缸燃烧前易 造成燃油的损失,这就使得燃烧时,空燃比并不是控制模块预设的值,造成动力性、 排放性和燃油消耗率都受到影响。 直喷式汽油发动机采用一个可以提供10MPa压力的高压油泵,将汽油提供给位于 气缸燃烧室上方的电磁燃油喷油器。发动机控制模块控制喷油器将精确的燃油量直 接喷入气缸燃烧室内,与空气经过短暂而充分的混合后,在火花塞周围形成较浓油 气混合区域,其他区域浓度较稀。这样可以在保证可靠点火的前提下,实现降低油 耗、保证动力的目的,同时汽车尾气排放也大大降低。
汽车技术前沿---机械新技术
2.可变悬架系统
对于一款好车而言,舒适性和操控性一直是衡量汽车性能的两大核心标准,但在汽车 最初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当中,两者在众多汽车设计者看来一直是一对水火不容的冤家, 很难彼此兼顾。对此,众多汽车设计师们力图研究出各种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殊 途同归,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可变底盘悬架系统,通过各种手段 控制底盘的高度和软硬来达到舒适与运动的统一和谐。 如今的汽车可变底盘系统按控制类型可以分为三大类,空气悬架系统、液压调控悬架 系统、电控磁性液体悬架系统。
汽车技术前沿---机械新技术
汽车技术前沿---机械新技术
汽车技术前沿---机械新技术
宝马1.5T三缸引擎 入选理由: 平衡燃油经济性、 减少废气排放并兼顾动力性能
汽车技术前沿---机械新技术
迫于环保压力,近年来个大汽车制造商纷纷推出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宝马也带 来了自家的1.5升涡轮增压三缸发动机。其采用全铝合金缸体、缸内直喷、 Valvetronic可变式气门正时等技术,压缩比为11.0:1。燃油经济性比目前宝马1系 列上面的代号为N20的直列4缸发动机提升了5到15个百分点。这款1.5T发动机有 汽油和柴油两个版本,并可实现并线生产,由此可以看出宝马在技术层面正逐渐发 展模块化发展战略。
CCAR-25-R4
CCAR-25-R4民用航空规章第25部,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R4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民航局令第209号)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25部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1985年12月31日发布[1990年7月18日第一次修订][1995年12月18日第二次修订][2001年5月14日第三次修订][2022年11月7日第四次修订]民用航空规章第25部,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R4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民航局令第209号)中国民用航空局令第209号《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CCAR-25-R4)已经2022年10月26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12月7日起施行。
局长李家祥二O一一年十一月七日中国民用航空局民用航空规章第25部,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R4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民航局令第209号)目录A分部总则............................................................. ............................................................... .. (1)第25.1条适用范围............................................................. .................................................1第25.2条[备用]............................................................ .......................................................1第25.3条ETOPS型号设计批准的专用条款............................................................. (1)B分部飞行............................................................. ............................................................... .. (1)总则............................................................. ............................................................... ...............1第25.21条证明符合性的若干规定............................................................. .......................1第25.23条载重分布限制............................................................. .......................................2第25.25条重量限制............................................................. ...............................................2第25.27条重心限制............................................................. ...............................................3第25.29条空重和相应的重心............................................................. ...............................3第25.31条可卸配重............................................................. ...............................................3第25.33条螺旋桨转速和桨距限制............................................................. .. (3)性能............................................................. ............................................................... ...............3第25.101条总则............................................................. .....................................................3第25.103条失速速度............................................................. .............................................5第25.105条起飞............................................................. .....................................................6第25.107条起飞速度............................................................. .............................................6第25.109条加速—停止距离............................................................. .................................8第25.111条起飞航迹............................................................. ...........................................10第25.113条起飞距离和起飞滑跑距离............................................................. ...............11第25.115条起飞飞行航迹................................................................................................11第25.117条爬升:总则............................................................. .......................................11第25.119条着陆爬升:全发工作............................................................. .......................12第25.121条爬升:单发停车............................................................. ...............................12第25.123条航路飞行航迹............................................................. ...................................13第25.125条着陆............................................................. (13)操纵性和机动性............................................................. ........................................................15第25.143条总则............................................................. ...................................................15第25.145条纵向操纵............................................................. ...........................................16第25.147条航向和横向操纵............................................................. ...............................17第25.149条最小操纵速度............................................................. .. (18)配平.............................................................. ................................................................ ...........20第25.161条配平.............................................................. .. (20)稳定性............................................................. ............................................................... .........21第25.171条总则............................................................. ...................................................21第25.173条纵向静稳定性............................................................. ...................................21第25.175条纵向静稳定性的演示............................................................. .......................21第25.177条横向和航向静稳定性............................................................. .. (22)民用航空规章第25部,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R4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民航局令第209号)第25.181条动稳定性............................................................. . (23)失速............................................................. ............................................................... . (23)第25.201条失速演示............................................................. ...........................................23第25.203条失速特性............................................................. ...........................................24第25.205条[删除]............................................................失速警告............................................................. . (24)地面和水面操纵特性............................................................. ................................................25第25.231条纵向稳定性和操纵性............................................................. .......................25第25.233条航向稳定性和操纵性............................................................. .......................25第25.235条滑行条件............................................................. ...........................................26第25.237条风速............................................................. ...................................................26第25.239条水面喷溅特性、操纵性和稳定性............................................................. (26)其它飞行要求............................................................. (27)第25.251条振动和抖振............................................................. .......................................27第25.253条高速特性............................................................. ...........................................27第25.255条失配平特性............................................................. (28)C分部结构............................................................. (29)总则............................................................. ............................................................... .............29第25.301条载荷............................................................. ...................................................29第25.303条安全系数............................................................. ...........................................29第25.305条强度和变形............................................................. .......................................29第25.307条结构符合性的证明............................................................. (29)飞行载荷.............................................................. ................................................................ ...30第25.321条总则.............................................................. .. (30)飞行机动和突风情况............................................................. ................................................30第25.331条对称机动情况............................................................. ...................................30第25.333条飞行机动包线................................................................................................31第25.335条设计空速............................................................. ...........................................32第25.337条限制机动载荷系数............................................................. ...........................33第25.341条突风和紊流载荷............................................................. ...............................34第25.343条设计燃油和滑油载重............................................................. .......................35第25.345条增升装置............................................................. ...........................................35第25.349条滚转情况............................................................. ...........................................36第25.351条偏航机动情况............................................................. .. (36)补充情况............................................................. ............................................................... .....37第25.361条发动机扭矩............................................................. .......................................37第25.363条发动机和辅助动力装置支架的侧向载荷....................................................37第25.365条增压舱载荷............................................................. .......................................37第25.367条发动机失效引起的非对称载荷............................................................. .......38第25.371条陀螺载荷............................................................. ...........................................38第25.373条速度控制装置............................................................. .. (39)操纵面和操纵系统载荷............................................................. .. (39)民用航空规章第25部,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R4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民航局令第209号)第25.391条操纵面载荷:总则............................................................. ...........................39第25.393条平行于铰链线的载荷............................................................. .......................39第25.395条操纵系统............................................................. ...........................................39第25.397条操纵系统载荷............................................................. ...................................39第25.399条双操纵系统............................................................. .......................................40第25.405条次操纵系统............................................................. .......................................40第25.407条配平调整片的影响............................................................. ...........................41第25.409条调整片............................................................. ...............................................41第25.415条地面突风情况............................................................. ...................................41第25.427条非对称载荷............................................................. .......................................42第25.445条辅助气动力面................................................................................................42第25.457条襟翼............................................................. ...................................................43第25.459条特殊装置............................................................. . (43)地面载荷.............................................................. ................................................................ ...43第25.471条总则.............................................................. ..................................................43第25.473条着陆载荷情况和假定.............................................................. ......................43第25.477条起落架布置.............................................................. ......................................44第25.479条水平着陆情况.............................................................. ..................................44第25.481条尾沉着陆情况.............................................................. ..................................44第25.483条单起落架着陆情况.............................................................. ..........................45第25.485条侧向载荷情况.............................................................. ..................................45第25.487条回跳着陆情况................................................................................................45第25.489条地面操纵情况.............................................................. ..................................45第25.491条滑行、起飞和着陆滑跑.............................................................. ..................45第25.493条滑行刹车情况.............................................................. ..................................46第25.495条转弯.............................................................. ..................................................46第25.497条尾轮侧偏.............................................................. ..........................................46第25.499条前轮侧偏与操纵.............................................................. ..............................47第25.503条回转.............................................................. ..................................................47第25.507条倒行刹车.............................................................. ..........................................47第25.509条牵引载荷.............................................................. ..........................................47第25.511条地面载荷:多轮起落架装置上的非对称载荷............................................49第25.519条顶升置.............................................................. (50)水载荷............................................................. ............................................................... .........50第25.521条总则............................................................. ...................................................50第25.523条设计重量和重心位置............................................................. .......................50第25.525条载荷的假定............................................................. .......................................50第25.527条船体和主浮筒载荷系数............................................................. ...................51第25.529条船体和主浮筒着水情况............................................................. ...................51第25.531条船体和主浮筒起飞情况............................................................. ...................52第25.533条船体和主浮筒底部压力............................................................. ...................52第25.535条辅助浮筒载荷............................................................. .. (53)民用航空规章第25部,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R4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民航局令第209号)第25.537条水翼载荷............................................................. . (54)况............................................................. (54)第25.561条总则............................................................. ...................................................54第25.562条应急着陆动力要求............................................................. ...........................55第25.563条水上迫降的结构要求............................................................. .. (56)疲劳评定............................................................. ............................................................... .....56第25.571条结构的损伤容限和疲劳评定............................................................. .. (56)闪电防护............................................................. ............................................................... .....58第25.581条闪电防护............................................................. ...........................................58D分部设计与构造............................................................. (58)总则............................................................. ............................................................... .............58第25.601条总则............................................................. ...................................................58第25.603料............................................................. ...................................................58第25.605条制造方法............................................................. ...........................................58第25.607条紧固件............................................................. ...............................................59第25.609条结构保护............................................................. ...........................................59第25.611条可达性措施............................................................. .......................................59第25.613条材料的强度性能和材料的设计值............................................................. ...59第25.615条[删除]........................................................... .............................................60第25.619条特殊系数............................................................. ...........................................60第25.621条铸件系数............................................................. ...........................................60第25.623条支承系数............................................................. ...........................................61第25.625条接头系数............................................................. ...........................................61第25.629条气动弹性稳定性要求............................................................. .......................61第25.631条鸟撞损伤............................................................. . (62)面............................................................. ............................................................... .........63第25.651条强度符合性的证明............................................................. ...........................63第25.655条安装............................................................. ...................................................63第25.657条铰链............................................................. (63)操纵系统............................................................. ............................................................... .....63第25.671条总则............................................................. ...................................................63第25.672条增稳系统及自动和带动力的操纵系统........................................................64第25.673条[删除]............................................................ .................................................64第25.675条止动器............................................................. ...............................................64第25.677条配平系统............................................................. ...........................................64第25.679条操纵系统突风锁............................................................. ...............................65第25.681条限制载荷静力试验............................................................. ...........................65第25.683条操作试验............................................................. ...........................................65第25.685条操纵系统的细节设计............................................................. .......................65第25.689条钢索系统............................................................. ...........................................65第25.693条关节接头............................................................. ...........................................66第25.697条升力和阻力装置及其操纵器件............................................................. . (66)民用航空规章第25部,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R4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民航局令第209号)第25.699条升力和阻力装置指示器............................................................. ...................66第25.701条襟翼与缝翼的交连............................................................. ...........................66第25.703条起飞警告系统............................................................. .. (67)起落架............................................................. ............................................................... .........67第25.721条总则............................................................. ...................................................67第25.723条减震试验............................................................. ...........................................67第25.725条[删除]............................................................ .................................................68第25.727条[删除]............................................................ .................................................68第25.729条收放机构............................................................. ...........................................68第25.731条机轮............................................................. ...................................................69第25.733条轮胎............................................................. ...................................................69第25.735条刹车............................................................. ...................................................70第25.737条滑橇............................................................. (71)浮筒和船体............................................................. ............................................................... .71第25.751条主浮筒浮力............................................................. .......................................71第25.753条主浮筒设计............................................................. .......................................71第25.755条船体............................................................. (71)载人和装货设施............................................................. ........................................................71第25.771条驾驶舱............................................................................................................71第25.772条驾驶舱舱门............................................................. .......................................72第25.773条驾驶舱视界............................................................. .......................................72第25.775条风挡和窗户............................................................. .......................................73第25.777条驾驶舱操纵器件............................................................. ...............................73第25.779条驾驶舱操纵器件的动作和效果............................................................. .......73第25.781条驾驶舱操纵手柄形状............................................................. .......................74第25.783条机身舱门............................................................. ...........................................75第25.785条座椅、卧铺、安全带和肩带............................................................. ...........77第25.787条储存舱............................................................. ...............................................78第25.789条客舱和机组舱以及厨房中物件的固定........................................................79第25.791条旅客通告标示和标牌............................................................. .......................79第25.793条地板表面............................................................. ...........................................79第25.795条保安事项............................................................. . (79)应急设施............................................................. ............................................................... .....80第25.801条水上迫降............................................................. ...........................................80第25.803条应急撒离............................................................. ...........................................80第25.805条[删除]............................................................ .................................................80第25.807条应急出口............................................................. ...........................................80第25.809条应急出口布置............................................................. ...................................83第25.810条应急撤离辅助设施与撤离路线............................................................. .......84第25.811条应急出口的标记............................................................. ...............................85第25.812条应急照明............................................................. ...........................................86第25.813条应急出口通路............................................................. .. (88)民用航空规章第25部,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R4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民航局令第209号)第25.815条过道宽度............................................................. ...........................................90第25.817条最大并排座椅数............................................................................................90第25.819条下层服务舱(包括厨房)........................................................... .................90第25.820条厕所门............................................................. .. (91)通风和加温............................................................. ............................................................... .91第25.831条通风............................................................. ...................................................91第25.832条座舱臭氧浓度............................................................. ...................................92第25.833条燃烧加温系统............................................................. .. (92)增压............................................................. ............................................................... .............93第25.841条增压座舱............................................................. ...........................................93第25.843条增压座舱的试验............................................................. . (93)防火.............................................................. ................................................................ ...........94第25.851条灭火器............................................................................................................94第25.853条座舱内部设施.............................................................. ..................................95第25.854条厕所防火.............................................................. ..........................................95第25.855条货舱和行李舱.............................................................. ..................................96第25.856条隔热/隔音材料.............................................................. .................................96第25.857条货舱等级.............................................................. ..........................................96第25.858条货舱或行李舱烟雾或火警探测系统 (97)第25.859条燃烧加温器的防火.............................................................. ..........................97第25.863条可燃液体的防火.............................................................. ..............................99第25.865条飞行操纵系统、发动机架和其它飞行结构的防火....................................99第25.867条其它部件的防火.............................................................. ..............................99第25.869条系统防火........................................................................................................99其它.............................................................. ................................................................ .........100第25.871条定飞机水平的设施.............................................................. ........................100第25.875条螺旋桨附近区域的加强.............................................................. ................100第25.899条电搭接和防静电保护.............................................................. ....................100E分部动力装置.............................................................. . (100)总则............................................................. ............................................................... ...........100第25.901条安装............................................................. .................................................100第25.903条发动机............................................................. .............................................101第25.904条起飞推力自动控制系统(ATTCS)...................................................... ....101第25.905条螺旋桨............................................................. .............................................102第25.907条螺旋桨振动............................................................. .....................................102第25.925条螺旋桨间距............................................................. .....................................102第25.929条螺旋桨除冰............................................................. .....................................102第25.933条反推力系统............................................................. .....................................102第25.934条涡轮喷气发动机反推力装置系统试验......................................................103第25.937条涡轮螺旋桨阻力限制系统............................................................. .............103第25.939条涡轮发动机工作特性............................................................. .....................103第25.941条进气系统、发动机和排气系统的匹配性.. (103)民用航空规章第25部,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R4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民航局令第209号)第25.943条负加速度............................................................. .........................................104第25.945条推力或功率增大系统............................................................. .....................104燃油系统............................................................. ............................................................... ...104第25.951条总则............................................................. .................................................104第25.952条燃油系统分析和试验............................................................. .....................105第25.953条燃油系统的独立性............................................................. .........................105第25.954条燃油系统的闪电防护.............................................................。
新能源汽车技术概况
交通科技与管理91技术与应用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各类别产品。
1 混合动力汽车 混合动力汽车是在纯电动汽车上加装一套内燃机,用以减少汽车的污染,提高汽车行驶里程,且符合汽车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的一种汽车。
目前有串联式和并联式两种结构形式。
混合动力汽车(亦称复合动力汽车)车上装有两个以上动力源。
车载动力源有多种:蓄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内燃机车的发电机组,当前复合动力汽车一般是指具有内燃机,再加上蓄电池的汽车。
我国非常重视混合动力汽车的研究与开发,有关工作开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
在“十五”期间,科技部组织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东风汽车公司等国内多家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联合攻关,相关研究被列入“十一五”863计划重大项目。
混合动力汽车涉及到几项关键技术,分别是混合动力单元技术、控制策略技术和能量存储技术。
在这几个技术方向,我国科技人员都有一定的突破。
2 纯电动汽车技术纯电动汽车(Battery Elcctdc Vehicle,BEV)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
与混合动力最大的不同在于,纯电动汽车完全不使用内燃机作为发动装置,也不使用汽油、柴油等燃料,而是完全采用可充电式电池驱动,其基本结构非常简单,电动发电机和车载电池是其中的关键部件,其中又以电池最为关键。
纯电动汽车的优点是:(1)无污染,噪声低。
由于不采用任何有机燃料作为直接能源来源,纯电动汽车本身不排放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也不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几乎可以达到“零排放”的标准,并且电动机工作噪声也远远小于内燃机。
新能源汽车的优点有哪些?
新能源汽车的优点有哪些?新能源汽车的优点有哪些?1、新能源汽车环保。
新能源汽车采用的主要是非燃油动力装置,不需要燃烧汽油、柴油等,而是采用清洁能源,比如:电力、太阳能、氢气等。
这样,就减少了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2、省钱。
燃油车每公里油费大概0.6-0.8元,但是使用电只需要0.2元。
另外,电机结构非常简单不易坏,不需要频繁保养。
3、新能源汽车不用限号出行。
因为环境污染严重,为了减轻环境压力,很多城市都采用汽车限号的方式,限制私家车的出行。
但是,新能源汽车几乎是零污染、零排放,所以也就不在限号范围内,更方便出行。
4、效率高。
一般新能源汽车采用新技术,新结构,使它的效率更高。
新能源汽车主要有哪些优点和缺点?新能源汽车的优势是:1、新能源汽车是环保的。
新能源汽车主要使用非燃料动力装置,不需要燃烧汽油、柴油等。
,而是使用清洁能源,如电、太阳能、氢气等。
这样就减少了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2、省钱。
燃油车每公里的燃油成本在0.6-0.8元左右,但用电只需要0.2元。
此外,电机的结构非常简单,不易损坏,不需要频繁维护。
3、新能源汽车不需要限量出行。
由于环境污染严重,为了缓解环境压力,许多城市都采用了限制汽车数量的方法来限制私家车的出行。
但是新能源汽车几乎是零污染、零排放,所以不在限行范围内,出行更加方便。
4、效率高。
通用新能源汽车采用新技术和新结构来提高效率。
新能源汽车的缺点是:1、充电困难且缓慢。
由于新能源汽车还未普及,很多城市或地区缺少为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充电桩,充电不方便。
另外,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装置系统还不是很成熟,充电慢,通常需要几个小时,不方便。
2、续航里程短。
对于使用电力的新能源汽车来说,车辆电池的存储容量是有限的,因此车辆的连续行驶里程也会受到限制,一般不可能行驶很长的距离。
3、售后服务还不成熟。
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行业的“新星”,各方面仍在探索和完善。
汽车新能源技术的概论论文
汽车新能源技术的概论论文在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以及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汽车能源新技术的发展已经越来越重要了。
小编整理了汽车新能源技术论文,欢迎阅读!汽车新能源技术论文篇一:《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应用研究》【摘要】当前,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污车耗能和废气排放是造成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已经严重影响着人们生活和健康,研究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成为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就当前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节能环保;汽车新能源;节能技术;应用研究0.引言在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同时,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正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节能与环保正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主题。
汽车燃油消耗和废气排放,已经成为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主要诱因,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急需在汽车工业中应用新能源与节能技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研究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已经成为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汔车动力正从汽油向清洁柴油、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等方向过渡。
本文就当前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1.汽车节能技术1.1汽车混合动力技术汽车混合动力技术是当前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中发展较为成熟的一项技术,也是人们较为熟悉的技术。
在汽车混合动力技术方面,丰田作为先行者凭借混合动力的环保理念取得了极好的成级。
目前所采用的汽车混合动力技术,有汽油机与电动机混合、柴油机与电动机混合两种。
实际上,混合动力技术主要是应用电动机和发动机相配合,以获得加速成和爬坡等工况下所需要的爆发力,而在汽车高速巡航状态时,则减少发动机出力,从而减少发动机的油耗。
此外,混合动力技术还有能量回收技术的应用,在汽车制动情况下,可以将制动所产生的热量进行转变,提供给电动机作为能量。
通常情况下,混合动力汽车可以选择单独使用电动机驱动。
从电机输出功率在整个混合动力系统功率中所占的比重来看,可分为混合动力系统、轻混合动力系统、中混合动力系统、完全混合动力系统。
汽车新技术分类
汽车新技术分类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行业也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
本文将分类介绍汽车新技术,主要包括节能技术、动力技术、底盘技术、电子技术、智能驾驶、轻量化技术和安全技术。
1.节能技术节能技术是汽车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旨在降低汽车的能源消耗,提高燃油效率。
以下是节能技术的几种分类:(1)燃油节能技术:燃油节能技术主要通过改进发动机设计和制造工艺,提高燃油利用率和减少燃油消耗。
例如,缸内直喷技术、可变气门正时技术、涡轮增压技术等。
(2)新能源节能技术:新能源节能技术包括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等。
这些技术利用电池、燃料电池或其他可再生能源来减少对传统燃油的依赖。
(3)节能材料技术:节能材料技术主要通过采用轻质、高强度、高效率的材料来降低汽车的质量和能源消耗。
例如,高强度钢、铝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等。
2.动力技术动力技术是汽车技术的核心领域之一,直接影响汽车的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以下是动力技术的几种分类:(1)内燃机技术:内燃机技术是传统的汽车动力技术,主要通过改进内燃机设计和制造工艺来提高动力和经济性能。
例如,缸内直喷技术、可变气门正时技术、涡轮增压技术等。
(2)新能源动力技术:新能源动力技术包括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等。
这些技术利用电池、燃料电池或其他可再生能源来提供汽车的动力。
(3)动力系统技术:动力系统技术包括自动变速器、无级变速器、混合动力系统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汽车的动力和经济性能。
3.底盘技术底盘技术是汽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汽车的操控性和舒适性。
以下是底盘技术的几种分类:(1)悬挂系统:悬挂系统的设计和材料能够影响车辆的操控性和舒适性。
例如,双叉臂式悬挂、麦弗逊式悬挂等。
(2)制动系统:制动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直接影响了汽车的安全性能。
例如,盘式制动器、鼓式制动器等。
(3)转向系统:转向系统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决定了汽车的操控性能。
例如,机械转向系统、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等。
新能源汽车概论课件-教材配 套详细版.pptx
.精品课件.
2
常见新能源的类型
太阳能
太阳能可分为可太阳能光伏和太阳热能。 光伏板组件是一种在阳光下就会产生直流电的发电装置。
.精品课件.
3
太阳能利用形式:
主要有三种:光热转换、光电转换以及光化学转换。目前利用 太阳能的主要方法有: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热水器。
47
美国
• 美国在日本加快发展混合动力汽车技术时期,将生物燃料和燃料电 池汽车技术作为中近期和远期的技术线路。从2006年1月份开始,美国 政府通过抵税的方式,对购买节能汽车的消费者提供税收优惠政策。
.精品课件.
48
通用汽车公司在1998年推.精品出课件了. GM Precept HEV概念车
49
.精品课件.
23
“荣威”平台的上海牌燃料电池轿车
.精品课件.
24
超级电容汽车
超级电容汽车的
电池一般安装在底盘
上,公交车进站后,
车顶充电设备自动升
起,搭到充电站的电
缆上,通过200A—
400A的充电电流完成
充电,充电时间一般
为20—30s。
.精品课件.
25
氢燃料汽车
氢燃料汽车的动力系统是在传统内燃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后制成的。 氢燃料汽车以无污染、零排放的优势被业内普遍认可,但氢燃料汽 车也面临着氢的制取和液态氢的存储两大难题,这两大技术问题成 为制约氢燃料汽车发展的瓶颈。
.精品课件.
9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
• 2015年传统汽车增长放缓,新能源汽车却保持高速增长。据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5年新能源汽车生产340471辆,销售 331092辆,同比分别增长3.3倍和3.4倍。
新能源汽车基础知识
新能源汽车基础知识展开全文1.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概述新能源汽车的定义2007年11月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下称《规则》)正式施行。
《规则》明确给出了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及分类,根据《规则》,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的分类1、电动汽车2、燃气汽车3、醇类汽车4、氢燃料汽车5、生物柴油汽车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大致分为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汽车完全或部分由电力通过电机驱动,能够实现低排放和零排放。
燃气汽车燃气汽车主要包括天然气汽车和液化石油气汽车。
天然气汽车又被称为“蓝色动力”汽车,主要以压缩天然气(CNG)、液化天然气(LNG)、吸附天然气(ANG)为燃料,常见的是压缩天然气汽车(CNGV)。
液化石油气汽车(LPGV)是以液化石油气(LPG)为燃料。
醇类汽车醇类汽车就是以甲醇、乙醇等醇类物质为燃料的汽车,使用比较广泛的是乙醇,乙醇来源广泛,制取技术成熟,最新的一种利用纤维素原料生产乙醇的技术,其可利用的原料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农林废弃物、城市生活有机垃圾和工业有机废弃物。
目前醇类汽车多使用乙醇与汽油或柴油以任意比例掺和的灵活燃料驱动,既不需要改造发动机,又起到良好的节能、降污效果。
氢燃料汽车氢是清洁燃料,采用氢气作燃料,只需略加改动常规火花塞点火式发动机,其燃烧效率比汽油高,混合气可以较大程度地变稀,所需点火能量小,有利于节约燃料。
氢气也可以加入其它燃料(如CNG)中,用于提高效率和减少N02 排放。
2.纯电动汽车概述电动汽车可分为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三大类,纯电动汽车是电动汽车的技术基础。
纯电动汽车就定义来说是单纯用蓄电池作为驱动能源的汽车,它是涉及到机械、动力学、电化学、电机学、微电子与计算机控制等多种学科的高科技产品,下图为法国标致101型电动汽车。
现代汽车新技术主要有哪些特点【最新】
1.现代汽车新技术主要有哪些特点汽车新技术最重要的是电子控制技术的广泛运用。
使汽车的总体结构。
工作原理使用性能以及维修方式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从发动机燃料供给。
点火控制到底盘的传动系统。
转向与制动系统以及车身与辅助装置等都普遍采用了电子控制技术。
所以。
现代汽车新技术主要是以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为基础。
把汽车的新结构。
新工艺。
新材料。
汽车安全。
节能环保。
舒适性能等方面内容结合起来的新型应用技术2什么是汽车再循环技术?这项技术的应用对汽车的制造使用有何意义?汽车从生产到报废再使用过程实现汽车再循环关键是在设计阶段就要把汽车变成易于再循环的构造。
并把作为汽车粉碎残余物废物的树脂成分做成易于再循环的形式。
随着中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
报废汽车及废旧零部件的回收。
利用已经成为关系保护环境。
节能减排。
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现实问题。
作为资源再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报废汽车零部件再利用业务符合建设节约型和创新性国家的战略需求3机械无级变速器的工作原理CVT无级变速器是采用传动带和工作直径可变的主、从动轮相配合传递动力。
可以使传动系与发动机工况实现最佳匹配。
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的系统主要包括主动轮组、从动轮组、金属带和液压泵等基本部件。
主动轮组和从动轮组都由可动盘和固定盘组成,与油缸靠近的一侧带轮可以在轴上滑动,另一侧则固定。
可动盘与固定盘都是锥面结构,它们的锥面形成V型槽来与V型金属传动带啮合。
发动机输出轴输出的动力首先传递到CVT的主动轮,然后通过V型传动带传递到从动轮,最后经减速器、差速器传递给车轮来驱动汽车。
工作时通过主动轮与从动轮的可动盘作轴向移动来改变主动轮、从动轮锥面与V型传动带啮合的工作半径,从而改变传动比。
由于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工作半径可以实现连续调节,从而实现了无级变速。
4机械电控制动变速器的优点实现自动换挡。
传动效率高。
成本低。
易于制造。
提高燃油经济性。
降低排放污染。
乘坐舒适。
操纵性好。
提高行车安全性。
汽车的先进技术论文(2)
汽车的先进技术论文(2)汽车的先进技术论文篇二试析节能汽车的绿色汽车制造技术摘要:2007年以来,“环保・节能・绿色制造”作为制造业发展主题,推动着汽车产业的发展。
至此,中国的汽车制造业搭建了汽车制造业技术交流平台,以通过广泛交流促进汽车产业良性发展。
近些年来汽车的加速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环境问题随之出现。
汽车制造会导致能源大量消耗,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科技创新,采用绿色汽车制造技术,推进环保节能促进汽车行业发展。
该论文针对节能汽车的绿色汽车制造技术以探究。
关键词:节能汽车绿色环保汽车制造技术中图分类号:F426.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c)-0110-02节能减排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已经被渗入到汽车制造行业中,并成为推进汽车业发展的重要指标。
伴随着中国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汽车需求量快速增长,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到2020年,中国的汽车产量将突破3500万辆,如果中国经济进一步增长,甚至可以达到4000万辆。
这样一个庞大的数字说明中国的企业产业发展前景良好。
然而有关专家预测,到2020年为止,中国机动车对石油的消耗将达到2.5亿吨,与石油消耗总量相比,占据了3/4的比例。
为了降低基础能源消耗,治理环境污染,绿色汽车制造技术应运而生,不仅缓解了能源供需矛盾的问题,还有效地改善了环境。
1 汽油机采用涡轮增压直喷技术将涡轮增压直喷技术运用于汽油机设计中,可以确保动力性不变的情况下,使得一氧化碳的排放量有所降低,提高汽油机的能源使用效率。
汽油机如果运用涡轮增压直喷技术,相比较于自然吸气发动机相比,排放量会大大降低,提高燃油的经济性。
经过粗略统计,如果中国的汽车普及使用涡轮增压直喷技术的汽油机,每年所降低1/5的燃油消耗,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可以降低超过600万吨。
这个数字相当于1000万亩的森林在一年之内所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2 车身材料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作技术中国的汽车车身技术的研究着重于绿色车身制造,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的制造上,采用了多种创新技术,以发挥节能效益。
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的发展(动力前沿报告-董光宇)
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的发展一绪论1886年,世界上第一辆汽车诞生在德国,一百多年来,汽车己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活,成为非常重要的代步和运输工具。
目前,汽车工业是许多国家的支柱产业,也是当今世界最大、最重要的工业部门之一。
汽车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
今后50年,世界人G将由60亿增加到100亿,汽车数量将由7千万增加到2亿5千万。
但我们在享受汽车文明的同时,也必须面对汽车带来的负面影响:环境污染和过度能源消耗。
2000年我国进口石油7000力吨,预计2005年后将超过1亿吨,相当于科威特一年的总产量。
目前世界上空气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7个在中国,国家环保中心预测,2010年汽车尾气排放将占空气污染源的64%。
上个世纪末人们关注的是汽车节能、排放和安全技术,而本世纪初,人们己经更多的将目光转向汽车新能源和环保技术。
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内燃机技术发展汽车工业,将会给燃油的需求和环境保护造成巨大压力。
研制开发更节能、更环保、使用替代能源的新型汽车,成为各大汽车公司的当务之急。
1.1电动汽车的发展历史及其关键技术1834年,Thomas Davenport制造了一辆电动三轮车,它由一组不可充电的干电池驱动,只能行驶一小段距离。
19世纪末,许多美国、英国和法国的公司都开始生产电动汽车,在以蒸汽、电和汽油为动力的汽车竞争初期,电动汽车以其在行驶性能、续驶里程和低噪声等方面的优势占据主导地位。
到1912年,美国己有3400辆电动汽车注册。
但是,1911年Kettering 发明了汽车发动机,使得燃油汽车相对于电动汽车来说更具有吸引力,从此打破了电动汽车在市场的主导地位,20世纪30年代,电动汽车几乎消失。
20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和石油短缺使电动汽车重新获得生机。
当时,世界上许多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日本都开始发展电动汽车。
这一时期的电动汽车以改装车为主,也不乏重新设计底盘和车身的新型电动汽车,这样可降低汽车的空气阻力,方便能量储存系统的布置。
改变汽车的100个黑科技
改变汽车的100个黑科技1.自动驾驶技术:自动驾驶汽车不需要人类驾驶员的干预,可以通过传感器、雷达、摄像头等技术实现自主导航、路径规划、避障等功能,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2.电动汽车技术:电动汽车使用电动机代替内燃机,具有零排放、低噪音、高效率等特点,同时也具有更长的续航里程和更快的充电速度。
3.智能网联技术:智能网联技术可以将汽车与互联网、智能城市等连接起来,实现车与车、车与基础设施、车与行人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控制,提高了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4.轻量化技术:轻量化技术通过采用新型材料和工艺,降低汽车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能,同时也更加环保。
5.空气悬挂系统:空气悬挂系统可以根据车辆的行驶状态和载重情况自动调整悬挂高度和阻尼,提高了驾驶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6.LED车灯:LED车灯具有高亮度、低功耗、长寿命等特点,提高了夜间和恶劣天气下的能见度和安全性。
7.车载智能助手:车载智能助手可以通过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实现语音控制、导航、娱乐等功能,提高了驾驶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8.线控转向系统:线控转向系统通过电子信号代替传统的机械连接,实现了更加精准和灵活的转向控制,提高了驾驶的操控性和稳定性。
9.车载互联技术:车载互联技术可以将汽车与其他智能设备连接起来,实现语音通话、音乐播放、信息查询等功能,提高了驾驶的便捷性和舒适性。
10.车载传感器技术:车载传感器技术可以通过各种传感器实时监测车辆的运行状态和周围环境,为自动驾驶和智能驾驶提供了更加精准和可靠的数据支持。
11.燃料电池技术:燃料电池汽车使用燃料电池作为动力源,具有高能量密度、零排放、低噪音等优点,是未来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发展方向。
12.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通过集成多种传感器和算法,可以帮助驾驶员更好地感知周围环境,提供更加智能和安全的驾驶体验。
13.车联网技术:车联网技术可以将汽车与其他车辆、道路基础设施、交通管理部门等连接起来,实现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云的信息交互和协同控制,提高了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结构原理简介(一)
2018/10·汽车维修与保养81专家文集◆文/北京 王新旗王新旗从事于汽车后市场维修、服务、技术支持及培训、培训管理等工作20余年。
曾就职于上海雷神咨询有限公司、大陆汽车具乐部、TTi(北京)咨询有限公司、采埃孚销售服务(中国)有限公司、北京汇智慧众汽车技术研究院历任培训师,项目经理,培训经理,培训运营总监等职。
近两年亲身组织,参与四届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技能大赛的裁判培训及执裁。
目前任北京天元陆兵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陆兵学院执行院长。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结构原理简介(一)一、新能源汽车的定义与分类新能源汽车有新旧两个定义及分类说明,国家较早对新能源定义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基于此,根据动力源的不同,新能源汽车可以分为以下四大类:第一类是仍以内燃机为动力源的新型燃料汽车,使用气体燃料如氢气、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或使用不由原油裂化得到的液体燃料,如乙醇、生物柴油等生物燃料;第二类是以太阳能为动力源的汽车;第三类是以氢燃料电池为动力源的汽车;第四类是以电能作为动力源的汽车。
其中,根据电力驱动的程度,进一步可以分为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内燃机动力为主电力驱动为辅的不具有插电功能的一般混合动力汽车。
国务院颁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2012-2020年)》中明确表示,新能源汽车的范围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同时要求单次纯电行驶里程不小于50km/h)、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并将常规混合动力汽车划归为节能内燃机汽车。
综上,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如电能等非石油燃料)驱动的汽车具体的分类如图1所示。
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定义与分类在谈及新能源混合动力汽车之前,先了解一下传统意义技术层面上对混合动力汽车的定义—混合动力汽车也被称为复合动力汽车,其动力输出部分或全部依靠车载的内燃机提供,并根据对其他动力源(如电动源)的依赖程度分为弱混、轻混、中混和重混(全混),根据其动力输出的分配方式分为并联、串联和混联。
汽车新技术概论
01
发动机转速
02
发动机负荷
03
发动机压缩比
转速增加燃烧速度相对曲轴转
角速度较慢,所以发动机转速
提高后,应将点火提前角加大,
以保证燃料燃烧过程在上止点
附近完成。
反之曲轴转速降低,应相应减 小点火提前角。
发动机转速一定负荷减小时进入气缸的 新鲜混合气量减少,而残余废气量不变, 使残余废气量相应增加,导致燃烧速度 减慢,所以应增大点火提前角。
于车用发动机,经过数十年发展,发动机增压技术中增压器结构和安 装方式各有不同,但工作机理已经基本趋于一致,不过从市场占有率 来说,涡轮增压和机械增压是最主流的结构。
涡轮增压器(Turbo charger) 涡轮增压器的全称应该是废气涡轮增压器,顾名思义,它是利用
发动机排出的废气能量来驱动涡轮,并带动同轴上的压气机叶轮旋转, 将空气压缩并送入发动机汽缸。由于废气涡轮增压器与发动机之间没 有任何机械传动连接,机械损耗更小。理论上只要汽缸壁足够坚固, 只需通过增加涡轮的尺寸和激量,就能将动力提升到十分惊人的程度
负荷减小时,由于残余废气的稀释作用, 汽缸内的温度、压力相应下降,爆燃倾 向减小,所以,当爆燃时,放松节气门 踏板可以临时消除爆燃。
提高压缩比,可以提高压缩行 程终了混合气的温度、压力, 加快火焰传播速度,提高发动 机做功热效能,使发动机功率、 转矩增大,燃油消耗率降低。
但是,提高压缩比会增加混合 气自燃倾向而产生爆燃,所以 汽油机不能过高的提高压缩比。
废气涡轮增压器
01-工作不足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电动助力涡轮增压器
机械式增压器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GENERAL WORK REPORT FOR FOREIGN
汽车新技术试题D卷朱明zhubob1
学年第二学期科目《汽车新技术》考试[ ] 考查[√] 闭卷[ ] 开卷[√ ] A卷[ ] B卷[ ] C卷[ ] D卷[√]一、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0分)1.传感器依其构造与作用可分为式、式和式。
2.丰田公司的生态环保汽车研发主题针对,柴油发动机,,电动汽车等五个方向进行。
3.以增压压力分类,增压系统分为增压、增压和增压。
4. 丰田汽车公司的智能型可变气门正时VVTI是、控制装置。
5.复联式复合动力系的组合,由发动机、、减速器、、电机、蓄电池与等组成。
6.汽油喷射系统方面①电子控制式:以电机经,以驱动的开闭。
7.高燃油效率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只在燃油良好的状态下才运转,与传统式汽油发动机比较,有省油性。
8.GDI发动机,汽油系直接喷入气缸中,且喷射精确。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4分)()1.现代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使用电子控制装置和进气阀定时装置。
()2. VVT-i:智慧型可变气门正时系统,进排气门夹角缩小,为33.5°,可缩小气缸盖尺寸。
()3.复合动力驱动变速箱, 来自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轴与发电机连接。
()4.复合动力驱动变速箱,动力分配机构使用行星齿轮。
()5.复合动力驱动变速箱减速器:利用一对减速齿轮,以达到减速与增强转矩的作用。
()6.复合动力交流形的维修性比直流形低,还可以当做发动机的辅助动力来源。
()7.复合动力车辆起步或加速时蓄电池放电,减速或制动时蓄电池充电。
()8.缸内汽油直接喷射发动机两大优点:省油与高输出功率。
()9.4G93 GDI发动机与稀薄燃烧汽油发动机相比较佳的低燃油消耗,较高的功率输出。
()10.D-4发动机为2000cc.DOHC线列四缸16气门发动机,压缩比为8:1。
()11.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机构(VVT-i)随着发动机运转状态的变化,进气门的开启时间连续不变,有效利用进气惯性效果,容积效率增加。
()12.THS的高压蓄电池装盒内除了蓄电池外,还有蓄电ECU、系统主还有蓄电ECU、系统主继电器(SMR)与冷却风扇等。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组成
19
New Energy Vehicles
三、新能源汽车与传统内燃机汽车的不同 5、制动系统不同
内燃机汽车: ABS系统和制动真空助力系统,真空助力的真空源取自发动机运行后进气道内真
空度。停车后真空助力作用消失。涡轮增压发动机、缸内直喷发动机带真空泵或辅 助真空泵。少部分车型带能量回收系统。
纯电动汽车: ABS系统和制动真空助力系统,真空助力的真空源来自于12V直流电驱动的真空
9
New Energy Vehicles
(1)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
系统中动力电池和发动机通过发电机发出 的电能都通过逆变器输送给电动机,由电动机 驱动汽车行走。
总体结构比较简单,易于控制,只有电动 机的电力驱动系统,其特点更加趋近于纯电动 汽车,但在发动机—发电机—电动机驱动系统 中的热能—电能—机械能的能量转换过程中, 能量损失较大。一般常用于在大型混合动力客 车上。
串联式中驱动电机运转的电量主要来源于 发动机的工作,所以对其动力电池的性能要求 并不很高。
10
New Energy Vehicles
(2)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
发动机和电动机通过不同的离合器来 驱动车轮,可以采用发动机单独驱动、电 动机单独驱动、或者发动机和电动机混合 共同驱动三种工作模式。此外当发动机提 供的功率大于车辆所需驱动功率时或者车 辆制动时,电动机变成发电机,给蓄电池 充电。
泵。在停车时真空助力也可起作用。
20
New Energy Vehicles
三、新能源汽车与传统内燃机汽车的不同 6、空调系统不同
内燃机汽车: 压缩机由发动机通过皮带驱动制冷; 热风由发动机冷却水的热量在散热器上散发,由热风电机风扇吹到车内。
纯电动汽车: 新能源汽车空调压缩机由高压直流电驱动电机,带动压缩机制冷; 热风由高压直流电通过PTC器件发热产生热量,由热风电机风扇吹到车内。
新能源汽车的种类及特点
新能源汽车的种类及特点
23
燃料可以是H2、CH4、CH3OH、CO等,氧化剂一般是氧气或空 气,电解质可为水溶液(H2SO4、H3PO4、NaOH等)、熔融盐( NaCO3、K2CO3)、固体聚合物、固体氧化物等。 发电时,燃料和氧化剂由电池外部分别供给电池的阳极和阴 极,阳极发生燃料的氧化反应,阴极发生氧化剂的还原反应,电 解质将两电极隔开,导电离子在电解质内移动,电子通过外电路 做功并构成电的回路。与普通电池不同的是,只要能保证燃料和 氧化剂的供给,燃料电池就可以连续不断地产生电能。 它的燃料和氧化剂不是储存在电池内,而是储存在电池外的 储罐中。当电池发电时,要连续不断地向电池内送入燃料和氧化 剂,排出反应产物,同时也要排除一定的废热,以维持电池工作 温度的恒定。FC本身只决定输出功率的大小,其储存能量则由储 存在储罐内的燃料与氧化剂的量决定。
新能源汽车的种类及特点
4
2) HEV的主要技术组成
(1)发动机 采用四冲程内燃机(包括汽油机和柴 油机)、二冲程内燃机(包括汽油机和柴油机)、 转子发动机、燃气轮机和斯特林发动机等。
(2)电动机 采用直流电动机、交流感应电动机、 永磁电动机和开关磁阻电动机等。
(3)电池 采用不同的蓄电池、燃料电池、储能 器和超级电容器等。
*HV蓄电池的电量少时,发动机输出功率会被提高以加大发电 量,来给HV蓄电池充电。
新能源汽车的种类及特点
10
全速开进(行驶)时利用双动力来获得更高一级的加速
在需要强劲加速力(如爬陡坡及超车)时,HV蓄电池也提供电 力,来加大电动机的驱动力。通过发动机和电动机双动力的结合使 用,TOYOTA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得以实现与高一级发动机同等水平的 强劲而流畅的加速性能。
新能源汽车的种类及特点
汽车新技术配置-4复合动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复合动力系统概况及功能
朱明工作室 zhubob@
2.本田汽车公司也在1999年11月推出复合动力 .本田汽车公司也在1999年11月推出复合动力 系统汽车Insight,三缸995c.c.VTEC发动机,采 系统汽车Insight,三缸995c.c.VTEC发动机,采 用整体电动机辅助系统,再配合本田的各种新科 技,以日本10-15Mode型态测试,每公升汽油可 技,以日本10-15Mode型态测试,每公升汽油可 行驶35km。 行驶35km。 如三菱汽车的SUW Advance、日产汽车的 如三菱汽车的SUW Advance、日产汽车的 TinoHybrid、速霸陆汽车的EltenCustom等, TinoHybrid、速霸陆汽车的EltenCustom等, 都是各汽车厂积极研发的复合动力汽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丰田复合动力系统的构造与作用二、
THS的构造--THS的构造--- 1.高效率汽油发动机 (1)发动机本体方面 (1)发动机本体方面
⑥正时链条:采用8mm间距的滚柱 正时链条:采用8mm间距的滚柱 式链条,使发动机简小化 利用机油喷嘴喷油润滑,以达到噪 声小,及使用寿命延长的目的,如 图4.6所示,COROLLAALTIS也已 所示,COROLLAALTIS也已 采用。 ⑦偏置式曲轴:曲轴中心线向动 力冲 击面偏置,距气缸孔中心线12mm, 击面偏置,距气缸孔中心线12mm, 以减少最大燃烧压力时的侧推力, 且低转速与低负荷时的最大压缩压 力也可获得改善。 ⑧最高转速:限制在4,000r/ ⑧最高转速:限制在4,000r/ min,故 min,故 强度可比高转速发动机低,使用的 零件较小,质量较轻,如曲轴外径 较小,活塞环张力与气门弹簧力也 较弱,可减少许多摩擦损失。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3
汽车新技术配置4复合动力
第4章 复合动力系统
4.1复合动力系统概 述
4.1.1复合动力系 统概况及功能 4.1.2丰田复合动力 系统的构造与作用 4.1,3丰田新一代复 合动力系统THS-C
PPT文档演模板
汽车新技术配置4复合动力
PPT文档演模板
汽车新技术配置4复合动力
丰田复合动力系统的构造与作用
二、THS的构造-- 1.高效率汽油发动机 (3)点火系统方面
采用丰田直接点火系统: 线圈装在各缸火花塞上,各缸点火线圈上方均有点火器,:
无高压线的干扰,如图4.8所示。点火正时精确,且不必 对正点火正时,COROLLAALTIS也已采用
PPT文档演模板
汽车新技术配置4复合动力
丰田复合动力系统的构造与作用二、
THS的构造--- 1.高效率汽油发动机 (1)发动机本体方面
n ①采用阿特金森循环:为热效率很高之循环, n 马自达汽车闻名于 世的米勒循环发动机,就是阿特金
森循环改良后的实际应用例。 n 高燃油效率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只在燃油经济性良好的
状态下才运转, n 其燃油效率比传统式发动机大幅提升80%,加上减速与
制动时能源回收再生所提升的20%燃油效率,总计100%, 与传统式汽油发动机比较,有二倍的省油性。 n 此发动机在日本10~15Mode形态测试下, 油耗为28km/L,约为丰田汽车其他1.5L AT汽车的两倍。
PPT文档演模板
汽车新技术配置4复合动力
汽车新技术配置4复合动力
丰田复合动力系统的构造与作用
三、THS的作用
2.一般行驶时:并联式驱动方式 发动机的动力由动力分配机构分成两个传动路线,如图4.14所示。“B”传
动路线直接驱动车轮;‘C’’传动路线则是带动发电机发电,以此电力使电机 辅助驱动车轮。两者间的分配比例由电脑控制,以达到最佳的效率。。
也就是说发动机的动力 是经由机械与电力 这两 条路线传达,可当做无 级变速器使用。
PPT文档演模板
汽车新技术配置4复合动力
丰田复合动力系统的构造与作用
二、THS的构造---2.复合动力驱动变速箱
(1)动力分配机构 动力分配机构使用行星齿轮,
其构造如图4.10所示。 发动机的动力传达到直接连结
⑥正时链条:采用8mm间距的滚柱 式链条,使发动机简小化
利用机油喷嘴喷油润滑,以达到噪 声小,及使用寿命延长的目的,如 图4.6所示,COROLLAALTIS也已 采用。
⑦偏置式曲轴:曲轴中心线向动 力冲
击面偏置,距气缸孔中心线12mm, 以减少最大燃烧压力时的侧推力, 且低转速与低负荷时的最大压缩压 力也可获得改善。
PPT文档演模板
汽车新技术配置4复合动力
丰田复合动力系统的构造与作用
二、THS的构造---1.高效率汽油发动机
n 1.高效率汽油发动机:为1,500mL直列四缸DOHC汽 油发动机,压缩比13.5:1,最高转速4,000r/min,最 大转矩10.4kg·m/4,000r/min,最大功率43kW/ 4,000r/min。
n 都是各汽车厂积极研发的复合动力汽车。
PPT文档演模板
汽车新技术配置4复合动力
复合动力系统概况及功能
n 3.复合动力系统又称混合动力系统,以汽油发动 机或柴油发动机与电动机系统的组合,解决使用 蓄电池行驶距离太短的问题,及大量减少油量消 耗,并降低排气污染。,现在已经实用化,复合 动力汽车已量产在道路上行驶了。
门间隙时必须更换不同厚度的气门挺杆,以每 0.02mm为一单位,总共有35种不同尺寸的气门 挺杆可供选择,COROLLAALTIS已采用。
PPT文档演模板
汽车新技术配置4复合动力
丰田复合动力系统的构造与作用二、
THS的构造-- 1.高效率汽油发动机 (1)发动机本体方面
④进排气门夹角:进排气门夹角缩小,为33.5‘,可缩小气缸盖尺寸,及获得 较佳的进气效率,
①电子控制式节气门:以电机经齿轮,以驱动节气门的开闭。 ②4孔喷油器:以达到高雾化的效果。 ③燃油系统无回油管设计:压力调节器装在油箱内,可简化管路,减少零件数
量;并采用低耗电式油泵,节省电力, 如图4.7所示,COROLLAALTIS也已采用 ④空气流量计:热线式,外壳塑胶制,质量非常轻,嵌入在空气滤清器的下方
一、THS的基本组合
1.搭配小型 汽油发动机的 复合动力系统 的基本组 合.分为串联 式、并联式与 并联式搭配串 联式之复联式 等三种方法。
PPT文档演模板
汽车新技术配置4复合动力
丰田复合动力系统的构造与作用
一、THS的基本组合
搭配小型汽油发动机的复合动力系统的基本组合.。 串联式复合动力系统的组合:(如图4.2所示) 由发动机、发电机、电机、蓄电池及变流器等组成。汽油发动机只用
的行星齿轮,通过小齿轮,分 配在环形齿轮与太阳齿轮上。 环形齿轮旋转轴与电机连接, 通过变速器将驱动力传递到车 轮。 太阳齿轮的旋转轴与发电机直 接连接。
PPT文档演模板
汽车新技术配置4复合动力
丰田复合动力系统的构造与作用
二、THS的构造---2.复合动力驱动变速箱
n (2)减速器:利用一对减速齿轮,以达到减速及 增强转矩的作用。
n 4.复合电动巴士采用排气量较小、效率高且 污染低的柴油发动帆,带动发电机发电,除输出 电力给电动机以驱动车轮转动外,还可以对蓄电 池组充电。
n 5.THS发动机与电机的组合,系利用彼此的优 点,并互补缺点,以期最低油耗与污染.且不失 其动力性能。
PPT文档演模板
汽车新技术配置4复合动力
丰田复合动力系统的构造与作用
复合动力系统概况及功能
1.省能源、减低C02排放量,汽车的发展的主要课题,如图4.1所示,为丰 田汽车公司生态环保汽车的研发主题,针对替代能源、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 机、复合动力及电动汽车等‘个方向进行,复合动力为其中一项,并已在1997 年10月于日本市场推出丰田复合动力系统(THS)汽车,称为Prius,拉丁文意为 “领先”之意,整部汽车采用现代最新的汽车科技及材料,除了强调节省能源 及减低C02排放外,并且追求人车间之和谐,汽车与地球之融合,而不失驾驶 的乐趣与便利性。
PPT文档演模板
汽车新技术配置4复合动力
丰田复合动力系统的构造与作用
二、THS的构造---2.复合动力驱动变速箱
复合动力驱动变速箱以 动力分配机构与减速器 为主,但发电机与电机 也组合在一起,·如图 4.9所示。来自发动机 的动力由动力分配机构 分成两边,输出轴的这 一边为电机和车轮,另 一边与发电机连接。
⑧最高转速:限制在4,000r/ min,故
强度可比高转速发动机低,使用的 零件较小,质量较轻,如曲轴外径 较小,活塞环张力与气门弹簧力也 较弱,可减少许多摩擦损失。
PPT文档演模板
汽车新技术配置4复合动力
丰田复合动力系统的构造与作用
二、THS的构造-- 1.高效率汽油发动机 (2)汽油喷射系统方面
n (4)车辆起步或加速时蓄电池放电,减速或 制动时蓄电池充电,充放电作用不断反复 进行。
n 当蓄电池电力不足时,Hybrid ECU通知ECM, 使节气门开度大些,增加发动机动力能至 蓄电池充电所需要值。
n HybridECU精确控制蓄电池充放电的时机, 蓄电池电容量被控制在60%左右,稳定使 用蓄电池的结果,使蓄电池的可靠性及耐 久性提高
PPT文档演模板
汽车新技术配置4复合动力
丰田复合动力系统的构造与作用
三、THS的作用
1.起步与轻负荷时:串联式驱动方式。 起步、极低速行驶或缓慢下坡时等发动机效率较差的范围时,切断燃
料供应,使发动机停止运转,改由蓄电池供给电力,使电机驱动车轮 行驶。如图4.13所示的“A”传动路线。
PPT文档演模板
蓄电池内每组有6个1.2V的小 电池串联在一起,共有40组, 分装在二个蓄电池架上串联一 起,总电压为288V,
如图4.12所示。在两个固定器 间有维修插头,当高压电路检 修时, 拔除维修插头,以维护 工作安全‘
PPT文档演模板
汽车新技术配置4复合动力
丰田复合动力系统的构造与作用
二、THS的构造--- 4.蓄电池
n (3)电机:电机采用交流永久磁铁式,与直流电 机以及交流诱导电机比较,具有体积小且高效率 的特征。交流形的维修性比直流形高,还可以当 做发动机的辅助动力来源,
n 在某些运转条件下,可以当做发电机使用。电机 的驱动电压为288V。
n (4)发电机:发电机与电机一样是交流永久磁铁 式。作为蓄电池充电与电机驱动用电力的发电机, 也可以当做发动机起动用的起动电机。
丰田复合动力系统的构造与作用二、
THS的构造----- 1.高效率汽油发动机 (1)发动机本体方面
n ②VVT-i:智慧型可变气门正时系统, n 进气门正时在曲轴角度40‘内连续可变,达到省 n 油、低污染,低、中转速转矩提高等优点,
COROLLA ALTIS已采用。 n ③气门挺杆:采用轻量化无垫片式,因此调整气
如图4.5所示,COROLLAALTIS也已采用。 活塞顶面形状设计成斜面挤压式形状,挤压斜面沿燃烧室壁倾斜 ,能改善进气流速,及造成强大涡流; 如图4.5所示,COROLLAALTIS也已采用。
PPT文档演Hale Waihona Puke 板汽车新技术配置4复合动力
丰田复合动力系统的构造与作用二、
THS的构造--- 1.高效率汽油发动机 (1)发动机本体方面
来带动发电机,发出的电力使电机驱动车轮。因此可采用小功串的发 动机,且可在效率最佳的定速下运转,使车辆一边行驶,一边有效率 的充电。
PPT文档演模板
汽车新技术配置4复合动力
丰田复合动力系统的构造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