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性质的探究》word 公开课获奖教案 (13)
《物质性质的研究》教案2.docx
《物质性质的研究》教案一•教学内容:1.4物质性质的探究1. 知道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及它们的区别2. 会简单描述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重点:是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概念的建立 难点:是物质的性质和物质的变化的区別 三•教学程序:复习:镁条在空气屮燃烧,你观察到哪些现象?这种变化是何种类型的变化?为什么?(观察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观察提示:观察要有目的观察要有步骤观察要有顺序实验现象的记录:实验结果的分析或结论:目的:观察镁条燃烧的现象步骤:变化前、屮、后顺序:下到上、左到右现象记录: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热,有白烟生成,同时生成白色固体。
结论:白色物质是不同于原物质的新物质,所以该变化为化学变化。
(一)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像颜色、状态、密度、硬度等不需耍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理性质可直接观察或用物理方法去测定。
二重点、 难点:物质 颜色 气味 味道 状态 熔点 沸点 水无色 无臭 无昧 液态 0 100 駅隈无色 簡味 酸昧 液态 16.6 118 铁银白色 无臭 无昧 固态 1535 2750 钱银白色 无臭 无味固态 64&8 1()90 无色无昧 气态-209.86 -195.8 氣气 无色 无臭 无味气态 -218.4 -182.96 化学性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腐蚀性、可燃性、易生锈等。
化学性质则要通过化学实验去观察和确定。
图1・29物质的变化[注意]描述物质的性质,通常用“易” “能” “会” “可以”等关键词。
(二)科学探究金属铜化学性质的探究观察与问题【实验1-1H 将一小段光亮的铜 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铜片的颜 色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提示信息HELP加热铜片或川试管加热物质时耍使用也竭钳或 试管夹,注意防止烫伤C<一>观察并提出问题:铜片上的黑色物质是什么?<二>假设与预测:铜片上的物质是①烟灰;②铜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的生成物。
第一课时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上册1.4.物质性质的探究优秀教学案例
3.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观察和测量,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在教学中设计了多个实验和观察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物质性质的知识。同时,我还通过设置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归纳的能力,使他们能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知识。
2.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培养学生反思和总结的习惯,使他们能够不断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化学知识。同时,我还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在课堂的最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到提高的方向。
(二)讲授新知
在导入新课后,我开始讲授新知识。首先,我向学生介绍了物质性质的定义和分类,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然后,我通过举例和讲解,让学生了解了各种物质性质的具体表现,如颜色、状态、溶解性、酸碱性等。在讲授过程中,我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解答问题。通过讲授新知,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物质性质的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化学学习。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情感态度,使他们能够勇于质疑、敢于探索。
1.4物质性质的探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上册
九年级的学生在经历了初中化学的学习后,对物质性质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他们掌握了基本的化学概念,如原子、分子、离子等,并能运用这些概念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在实验操作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技能,如使用显微镜、滴定管等实验工具,能够进行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
然而,学生在知识深度和广度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对于一些复杂的化学反应和物质的性质,学生可能还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此外,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也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复杂的实验操作还不够熟练,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学生活动:
- 完成作业:学生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拓展学习: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 反思总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 反思总结法: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3)讨论法: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能力。
2.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实验现象和物质性质的变化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2)教学软件:运用互动教学软件,进行实时问答、问题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3)实验器材和药品:准备充足的实验器材和药品,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操作能力。
(4)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信息,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教学实施过程
1. 课前自主探索
九年级化学 物质性质的探究教案
教案设计教学过程二次备课【引课】[复习导入] 什么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它们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我们今天来学习两个新概念——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性质”和“变化”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一、【新课学习】探究问题一:物质的性质镁、汽油等在氧气中都能燃烧,这种性质必须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
主问题一:如何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学生自学课本P20-P21,归纳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为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物质的色、态、味、密度、溶解性、熔沸点、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金属光泽、挥发性等;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为物质的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毒性等。
2、[归纳提升] 正确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关键是抓住其性质是否通过化学变化来体现出来。
主问题二:如何区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练习:下列叙述中,描述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描述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描述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描述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
(均填序号)A.镁条燃烧B.镁条能燃烧C.镁条是银白色金属D.镁条表面用砂纸打光2、[归纳提升] 物质的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物质的本质特征;物质的变化是物质的运动形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物质性质的具体体现。
在叙述中有“能”“难”“易”“会”等词语时,往往描述的是物质的性质,叙述中有“已经”“了”“在”等词语时,则往往叙述的是物质的变化。
探究问题二:金属铜化学性质的探究[情景展示]。
初中化学教学课例《物质性质的探究》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验来证明。
提出环节三:“实验与事实”师生完成实验,记录
现象。思考。
提出环节四:“解释与结论”,要求学生合作讨论
解释,提出自己不懂之处,得出正确结论。
提出环节五:“反思与评价”,如何证明铜在空气
加热得到是氧化铜?
提出环节六:“表达与交流”学生书写铜在空气中
加热的文字表达式。
【学生分组实验】4 名学生一组,设立一名组长,
学生亲身体验整个探究过程。
教学重点:如何探究物质的性质,科学探究的基本 教材分析
环节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假设,进而设计实验予以判
断。
2、保证课本实验的成功。
3、学习如何根据实验现象进行逻辑推断,得到结
论。
1、初步体验科学探究是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
教学目标
2、认识如何探究物质的性质。 3、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述
有困难,而自己在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也没有一定的
思路,常常是不知道做什么,此外小组合作进行的也不
好,这些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对于第一次进行这样的
实验,学生有什么样的问题都是正常的,需要经过一定 的锻炼来强化。
当然,从课堂气氛来看很活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 积极性。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都很成功,突破 了本节教学的重难点。本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 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实验探 究,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等得到了培养提高。
4、感受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应用。
在第一章前几节已经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实验基
本操作,学习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
性质,了解了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本节课是学生第一 学生学习能
次接触“科学探究”,本节以探究金属铜化学性质为载 力分析
1.4物质性质的探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上册
《物质性质的探究》教学设计一、三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物质的基本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等物理性质。
了解物质变化的分类,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物质性质的变化。
2. 过程与方法:学会使用观察、实验、比较等方法探究物质性质。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发展分析、归纳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强化学生科学探究中的责任心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物质性质的分类及特征。
通过实验观察和描述物质性质的变化。
难点: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理解物质性质变化的原因和本质。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但对化学这一新学科的认知尚浅。
他们对实验充满好奇,但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实验,通过亲身体验来加深对物质性质变化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实验器材:试管、烧杯、酒精灯、镊子、药匙、各种化学物质(如水、氢氧化钠、硫酸铜等)。
实验材料:实验记录本、笔、实验安全须知。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实验步骤和物质性质变化的图片或视频。
五、新课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物质变化现象,如铁生锈、食物腐烂等,引发学生对物质性质变化的兴趣,并提出问题:“这些现象背后发生了什么变化?物质性质又是如何改变的?”从而导入新课。
六、新课讲授1.物质的基本性质:物质的基本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等,这些性质是物质固有的特征,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描述。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物质的颜色来区分不同的物质,如红色和蓝色的墨水;通过观察物质的状态,如固态、液态和气态,来判断物质的性质,如冰和水;通过闻取物质的气味,如香水和醋,来辨别物质的气味。
这些基本性质为我们理解和识别物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物质变化的分类:物质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形态、位置、状态等方面的变化,如冰融化成水、水蒸发等。
1.4物质性质的探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上册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知识点梳理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粤版(2012)上册九年级化学科的“1.4物质性质的探究”。以下是本节课需要梳理的知识点:
1.物质性质的定义: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4物质性质的探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上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粤版(2012)上册九年级化学科的“1.4物质性质的探究”。课程内容包括物质性质的定义、分类及其探究方法。具体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物质性质的定义: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D.密度
2.下列哪种方法可以探究物质的性质?()
A.观察
B.实验
C.分析
D.以上都对
(2)填空题:
1.物质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2.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时,需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简答题:
1.请简述金属腐蚀的原因及其防止方法。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实验安全、仪器使用、实验步骤等。
-实例分析:金属的腐蚀、酸碱反应、气体的溶解度等。
-物质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化学肥料、生活用品、环境保护等。
2.当堂检测
为了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以下当堂检测:
(1)选择题:
1.下列哪种物质属于化学性质?()
A.颜色
B.状态
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1.4《物质性质的探究》
《物质性质的研究》本节课是在新课程标准中谓语一级主题科学研究的子主题增进对科学研究的理解。
本节课教材剖析分为两部分内容:物质的性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
物质的性质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认识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为后续深入学习某一详细物质的性质以及从分子、原子层面认识物质性质确立基础。
【知识与能力目标】1.认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含义,能经过物质的变化判断是化学性质仍是物理性质。
2.辨别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会用化学语言描绘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过对照概括学习物质的性质,经过实验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
【感情态度价值观目标】经过实验察看初步体验化学是一门奇特、风趣的学科。
【教课要点】金属铜化学性质的研究。
【教课难点】金属铜化学性质的研究。
◆ 课前准备铜片、试管、橡皮塞、酒精灯、坩埚钳、火【复习】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什么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它们的实质差别是什么?【导入】上节课我们做了一个镁条在空气中焚烧的小实验,镁条在空气中焚烧发生了化学变化,那镁条在空气中能焚烧这能否是镁条的一个性质呢?我们这节课就一同来学习一下物质性质的研究。
【教师解说】一、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定义:不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或滋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挥发性、延展性等。
物理性质可直接察看或用物理方法去测定。
2.化学性质定义: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如:腐化性、可燃性、易生锈等。
化学性质则要经过化学实验去察看和确立。
【议论与沟通】判断以下哪些属于物理变化?哪些属于化学变化?察看其发生的现象,你能推知有关物质有哪些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教师解说】物理变化:酒精挥发、糖溶于水、海水晒盐、沥青凝结、樟脑球变小。
化学变化:焰火、炸药爆炸、纸片焚烧。
糖拥有溶解性(物理性质),海水拥有挥发性(物理性质),酒精拥有挥发性(物理性质)。
粤教版化学九年《物质性质的探究》word学案
粤教版化学九年《物质性质的探究》word学案课题:物质性质的探究班级:学生姓名:自学——质疑——解疑学习目标(1)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含义(2)初步学会酒精灯的使用和物质加热的方法。
(3)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差不多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4)体验科学探究是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感受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自测——互查——互教1.物质在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要通过化学实验去观看和确定)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2.就能表现出来的物质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可直截了当观看或用物理方法去测定)如:颜色、状态、气味或味道、熔点、密度、硬度、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3.铜在空气中加热的文字表达式: 。
展现——反馈——导学阅读课本20-24页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物理性质、化学性质?2写出铜在空气中加热的文字表达式。
3科学探究的方法有哪几个步骤?自测——反馈——点拨1.我们所用的纸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其化学性质的是()A.白色B.不溶于水 C 能够燃烧 D.易撕碎2.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为()A.物理变化B.物理性质 C 化学变化D.化学性质3.以下性质需要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是()A. 还原性B.吸附性 C .延展性 D.导电性自测——反馈——点拨1.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为()A. 氧气用于炼钢B. 铜用于制导线C .氮气用作灯泡填充气 D.镁用于制照明弹2.下列物质,用化学性质才能区别的是()A .水和白酒B .铜和铝C.和澄清石灰水D.食盐和蔗糖3纳米技术是各国竞相进展的一项技术。
用纳米材料制成的用品其有专门多奇特的性质例如.纳米铜在室温下可拉长50多倍而不显现裂纹。
那么纳米铜具有的性质()A.导热B导电C.超塑延展性 D .颜色为红色回忆——总结——反思。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物质性质的探究》教学教案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教学目的通过铜片加热变黑的主题探究,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科学探究既是我们的学习方法,同时也是我们的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金属铜化学性质的探究教学难点金属铜化学性质的探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用具铜片试管、橡皮塞、酒精灯、坩埚钳、火柴教学过程什么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它们的本质区别是什么?镁、汽油等在氧气中都能燃烧,这种性质必须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要通过化学实验去观察和确定)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物质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可直接观察或用物理方法去测定)如:颜色、状态、气味或味道、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课本21页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金属铜化学性质的探究观察与问题【实验1-10】将一小块光亮的铜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铜片的颜色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假设与预测1.预测:(1)如果铜片上附着的黑色物质是烟灰,则很容易抹去;(2)如果把铜片加热,而火焰没有与铜片接触,则金属将不会变黑。
2.假设:铜片变黑是因为它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预测2 若把铜片放在没有空气或没有氧气的试管里加热,铜片的颜色将不变。
实验与事实【实验1-11】验证假设与预测1-(1)的实验:用洁净干布擦一擦已冷却的铜片黑色部分。
现象:黑色不能被擦掉结论:预测1-(1)错误【实验1-12】验证假设与预测1-(2)的实验:铜片在敞口试管中加热(火焰不与铜片接触)现象:铜片变黑结论:预测1-(2)错误【实验1-13】验证假设与预测2的实验:用酒精灯对着放在有塞试管内的铜片左端加热,变黑后逐渐向右移动,直至铜片不再变黑。
此时,将火焰移至铜片最右端继续加热一段时间。
现象:铜片左端变黑,右端不变黑。
结论:预测2正确。
解释与结论阅读课本23页“解释与结论”表达与交流加热铜+ 氧气氧化铜Cu O2CuO拓展与迁移进行另一个验证预测2的实验:用真空泵(也可用其他抽气装置,如吸尘器或大号注射器)抽去装有铜片的试管内的空气,然后加热,观察铜片有什么变化。
粤教九年级上册化学《物质性质的探究》精品教案
课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的含义2、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过程与方法1、体验到科学探究是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2、认识如何探究物质的性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教学难点金属铜化学性质的探究教学方法讲解、讨论、演示、练习教具铜片试管、橡皮塞、酒精灯、坩埚钳、火柴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复案与调整复习提问什么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它们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学生答复, 教师评价新课导入镁、汽油等在氧气中都能燃烧, 这种性质必须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直接讲述导入新课教学1.4 物质性质的探究一、物质的性质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复原性、酸性、碱性……2、物理性质: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物质性质叫做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或味道、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讨论交流]课本14页教师讲解, 学生倾听强调:化学性质要通过化学实验去观察和确定物理性质可直接观察或用物理方法去测定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点拨二、探究铜的化学性质 [探究活动]教材21页 1、 观察与问题 2、 假设与预测 3、 实验与事实 4、 解释与结论 5、 表达与交流 6、 拓展与迁移铜片加热反响的文字表达式铜+ 氧气 −−→−加热氧化铜 Cu O 2 CuO教师演示, 引领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引导分析完成探究过程 学生倾听, 答复, 参与讨论, 思考引导学生对探究物质的性质, 形成一种思维模式. 教师总结:科学探究的根本环节稳固练 习 《打好根底》本节随堂作业 学生练习, 教师个别指导课堂小 结1、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物质的属性, 往往在描述中带有能、会、可以等词语, 也可直接描述为…性.2、 科学探究的中心环节是:实验与事实 教师讲述, 学生倾听布置作 业教材25页习题1.4《打好根底》本节课后作业板 书 设 计1.4 物质性质的探究一、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三、科学探究的过程二、探究铜的化学性质铜 +氧气 −−→−加热氧化铜 Cu O 2 CuO附件1:律师事务所反盗版维权声明附件2:独家资源交换签约学校名录〔放大查看〕学校名录参见::// zx xk /wxt/list.as px? ClassID=3060第五单元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思路】1、让学生参与策划教学进程。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性质的探究》教案及教学反思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性质的探究》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2.能力目标:能够熟练使用化学实验仪器进行实验,并能够对实验结果作出正确的结论。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和判断能力。
2.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教学难点:理解化学反应的概念,能够通过实验观察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视频展示和问题引导,探究学生对于物质性质的了解和认知。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同样的物质在不同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理论讲解1.介绍物质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熔点、沸点等。
2.介绍物质的化学性质,包括化学变化、化学反应等。
3.介绍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化学方程式等。
3)实验操作1.对物质的物理性质进行实验操作,如密度实验、熔点和沸点的测定等。
2.对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实验观察,如还原反应、酸碱反应等。
4)学生复习引导学生回顾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掌握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4.教学评价1.考查学生对于物质性质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2.考查学生对于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的掌握程度。
3.考查学生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反思本次化学课的教学反思如下:1.教师角色作为化学老师,我尽量在教学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课程中,我注重学生的探究精神,注重实验操作技巧的训练。
同时,我还推崇问题式授课,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掌握知识,达到自我发现和自我学习的效果。
2.教学方法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把学生召集到实验室里,让学生亲手操作实验,观察实验结果。
通过看、听、说、做的多种方式,让学生深入学习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同时,我注重了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实践性操作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
初中化学物质性质探究教案
初中化学物质性质探究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学会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物质的性质。
3. 能够运用物质的性质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重点:1. 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及区别。
2. 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物质的性质。
教学难点:1. 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
2. 运用物质的性质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滴定管等。
2. 实验试剂:水、盐、糖、醋等。
3. 课件和教学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物质?物质有哪些性质?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实体,具有特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及区别。
2. 举例说明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实验探究(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总结与讨论(10分钟)1.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现象。
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物质的性质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及区别,以及如何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物质的性质。
2. 强调物质的性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及区别,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学会了如何运用物质的性质来解释一些现象,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操作实验仪器,确保实验安全。
科粤版化学九(上)1.4《物质性质的探究》教案
物质性质的探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的含义。
(2)体验到科学探究是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
(3)认识如何探究物质的性质。
(4)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
(5)感受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和方法: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1.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
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方法。
3.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教学准备】化学实验仪器【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酒精灯的使用;固体加热的方法;加入物质的方法等二、教学情景导入将一小块光亮的铜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铜片颜色有什么变化?你想知道原因吗?你想自己来验证吗?三、知识回顾:什么是物理性质?什么是化学性质?各自表现为哪些方面?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实例: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性、碱性等。
区别:这种性质是否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思考:你知道如何探究一种物质的性质吗?探究物质的性质,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探究物质的性质的主要步骤是:观察与问题→假设与预测→实验与事实→解释与结论→表达与交流→拓展与迁移,其中化学实验是中心环节,假设与预测需要实验去证实,结论来自实验事实。
四、金属铜的化学性质的探究过程如下:1.将一小块光亮的铜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铜片颜色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实验名称:铜片加热仪器试剂:酒精灯、坩埚钳、铜片、火柴实验操作:用坩埚钳夹住铜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实验现象:铜片由紫红色变成黑色注意事项:加热铜片或用试管加热物质时要使用坩埚钳或试管夹,以免烫伤手实验结论:铜片上的黑色物质可能是烟灰也可能是新物质假设与预测:(1)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假设:铜片变黑是火焰中的烟灰附着在铜片上预测1:如果铜片上附着的黑色物质是烟灰,则很容易抹去预测2:如果把铜片加热,而火焰没有与铜片接触,则铜片不会变黑(2)联想到镁条燃烧实验并进行假设:铜片变黑是它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预测3:若把铜片放在没有空气或氧气的试管里加热,铜片颜色不变实验与事实2.探究实验1实验名称:验证预测1实验操作:用洁净干布或洁净湿布擦一擦已冷却的铜片的黑色部分实验现象:黑色物质抹不去实验结论:预测1是错误的,即铜片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后变黑,黑色物质不是烟灰3.探究实验2实验名称:验证预测2实验操作:把铜片放在敞口试管中加热(火焰不与铜片接触)实验现象:铜片表面变黑实验结论:预测2是错误的。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word 公开课获奖教案 (13)
度与价值观重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实质区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不同之处难点化学变化的判定关键通过化学探究得出主要结论教法、学法通过探究、对比,得出结论,总结规律。
课型新授课教学准备物理变化装置和化学变化装置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自主学习1、知识回顾什么是化学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2、出示学习目标明确目标3、出示自学提纲,组织学生自学1、什么是物理变化2、什么是化学变化阅读提纲,学生自学得出结论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
3、什么是化学性质?4、什么是物理性质?我们将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硬度、等。
二、自学反馈1、汇报和检测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水变水蒸气B.氢气燃烧C.煤燃烧D.铁生锈2.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蜡烛燃烧;蜡烛熔化B.酒精挥发;酒精燃烧C.空气液化;液态空气汽化D.铁生锈;铁被酸腐蚀3.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氢气用于冶炼金属B.稀硫酸用于除铁锈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4.判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
A.变化中火星四射B.有发光现象C.有大量热放出D.有黑色固体生成2、组内交流,培优补差学生从生活中找到化学变化的例子。
三、质疑精讲1、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疑变化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2、教师横向拓展和纵向挖掘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四、总结提高1、出示精选习题1806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电解法从苏打中得到一种新的金属,它对新的金属做了以下试验:取一块金属,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投入水中,它浮于水面与水发生剧烈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
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
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
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
包含本课对应
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1.3 物质性质的探究
一、学习目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含义(理解)。
2.认识几种化学仪器(了解)。
3.学习酒精灯的使用和物质加热的方法(初步学会)。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2.培养学生与他人进行交流、讨论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铜的化学性质,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体验科学探究是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感受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设计思路(2课时)
第一课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金属铜的化学性质的探究
重点:金属铜的化学性质的探究
难点:探究过程中的信息收集与加工
关键:学生对探究活动欲望和参与程度
教学的基本思路:描述某些物质的性质→通过分析、比较,概括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探究金属铜的化学性质。
可采取复习导入法,复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后,由教师导出课题:各种物质在变化中表现出各自所具有的性质,本节课我们来进行物质性质的探究。
给出课题。
问学生,你知道酒精、水等物质有哪些性质?它们的每一条性质是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出来的?学生思考片刻后,回答交流。
在回答交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概括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概念。
阅读p13内容。
进行练习和p14的讨论与交流。
金属铜的化学性质的探究是学生进入化学学习接触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探究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对学生今后学习比较重要,教师要指导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由教师进行。
基本思路是:
教师演示【实验1-5】,学生描述现象→教师提出问题(铜片为什么变黑?)
→学生作出猜想与假设(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对猜想和假设作出预测→教师指导学生设计方案→教师实验,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解释与结论→拓展与迁移(学生)。
第二课时:总结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认识几种实验仪器
重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难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关键:探究活动
本课时教学的基本思路:回顾金属铜的化学性质的探究过程→总结科学探究的步骤→进行探究练习→酒精灯的使用、物质的加热、介绍常见仪器。
回顾金属铜的化学性质的探究过程,总结出科学探究的步骤(要素)后,建议安排一个探究活动,如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是什么?教师指导完成。
(这里要让学生知道:并不是科学探究都必须按这些步骤进行,顺序可有改变,步骤也不一定是六个,一些实验、查找资料、社会调查等也都是探究活动)
酒精灯的使用、物质的加热、常用仪器以教师讲解为主。
本课教学反思
英语教案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
写作是综合性较强的语言运用形式, 它与其它技能在语言学习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因此, 写作教案具有重要地位。
然而, 当前的写作教案存在“ 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 教师和学生都把写作的重点放在习作的评价和语法错误的订正上,忽视了语言的输入。
这个话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比较贴近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将本单元情感目标融入其中,即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要珍惜生活的点点滴滴。
在教授语法时,应注重通过例句的讲解让语法概念深入人心,因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概念相当于一个简单的定语从句,一个清晰的脉络能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此教案设计为一个课时,主要将安妮的处境以及她的精神做一个简要概括,下一个课时则对语法知识进行讲解。
在此教案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辅导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再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案效果,才能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两极分化。
在教案中任然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在“说”英语这个环节还有待提高,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开口朗读课文,所以复述课文便尚有难度,对于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还有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