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时 第一课商品的交换与消费
第一课--商品的交换与消费
(二)货币流通规律 流通中所 需要的金 属货币量
商品价格总额 = 货币流通次数 反比 正比
纸币 发行 量
流通中所 需要的金 属货币量
供需平衡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纸币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纸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货币量
100亿元 1元购买力 1元 100亿元 1元 10元 100亿元 0.5元 10元
你愿意做中国老太太还是美国老太太?为什么?
结论:信贷消费在现代社会中被越来越多的人采用。
消费结构
消费结构,指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 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消费结构随着经济发展,收入水平而变化
恩格尔 系数
食物支出金额与总消费支出 之比,称为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 60%以上 50% — 60% 40% — 50% 30% — 40% 30%以下 国家消费状态 绝对贫困 勉强度日 小康水平 富裕 最富裕
旧中国在国民党政府统治下发生的恶性通货膨 胀,达到骇人听闻的程度,有人曾作过这样的统计:
1937—1949年100元法币的购买力变化如下: 1937年 可买黄牛2头; 1945年 可买鸡蛋2个; 1938年 可买黄牛1头; 1946年 可买肥皂1/6块; 1939年 可买猪1头; 1947年 可买煤球1个; 1941年 可买面粉1袋; 1948年8月可买大米0.002416两 1943年 可买鸡1只; 1948年5月可买大米0.000000000185两 (即1粒大米的2145/10000000)
走进生活
• 1、过春节时,姑姑给小忠买了一套衣服,奶奶送来了自 家养的鸡和种植的大米;爸爸在饭店请大家吃年夜饭。这 里的衣服、鸡、大米、年夜饭都是商品吗?为什么?
• 衣服是商品,因为它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1课 商品的交换和消费
教材分析:
1、重点:商品的基本属性和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影 响价格的因素、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 2、难点: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和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分析价格变动的原因。 学情分析: 12级学生已经基本上适应了中职学校的学习,同时已经具备 了相应的学习和分析的能力,课堂氛围较为活跃,尤其是理 科班,学生能较好地与老师沟通教学的方法,从而更好地促 进良好的教学效果。
1把斧子
=
1把斧子
≠
20千克大米 20吨大米
不同商品可以相互交换, 说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交换比例。
不同商品之所以可以相互交换,是因为
在商品中都凝结了等量的人类劳动。 即消耗了相同的体力或脑力劳动
共同的东西: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 人类劳动也就是价值
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 有价值的一定是商品
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关系
商品和货币
2
价格和价值规律
3
消费和消费观
4
……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和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 作用,理解影响价格的因素和价格变动的影响,理解价值 规律的作用,了解不同的消费心理,理解科学消费观的内 涵。 2、情感目标:形成正确的金钱观,正确看待商品价格的变 化,培养效率意识、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消 费观、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3、运用能力:能识别商品,能举例说明货币在商品交换中 的作用。能根据某一商品价格的变化制作价格的曲线图, 分析价格变化的原因。用科学消费观引领自己的消费行为, 根据家庭的收入,设计家庭月消费方案。树立和增强环保 意识,自觉落实环保行动。
过中秋了,姑姑给小忠买了一套衣服 是 奶奶送来了自家养的鸡和种植的大米 否
爸妈从饭店买来了月饼 是
第1课 商品的交换和消费教案
课题
1.1商品及商品的基本属性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商品的概念。
2.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运用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学好商品经济理论,有助于正确认识经济现象和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自主观念、开放概念、平等观念、效率观念、竞争观念。
2.商品的基本属性
(1)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叫做商品的使用价值。
(2)商品的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价值。
(3)关系
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学生讨论并分析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小结
小结本节内容,指明重难点
作业
1.什么是商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什么?
板书设计
第一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
一、商品和货币
1.多种多样的商品
(1)商品的含义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2.商品的基本属性
(1)商品的使用价值
(2)商品的价值。
(3)关系
教学重点
难点
商品的基本属性
教法
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
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
教具使用
多媒体
教学内容与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为例分析:农夫山泉源出于千岛湖水面下70米,长年水温12摄氏度,天然清纯,味道甘洌,富含多种矿物质,经过十三道工序加工成可口的农夫山泉天然千岛湖水、采集来的千岛湖水、经过加工后的农夫山泉三种水有何不同?分别以自然物品、劳动产品、商品来命名。
第1课 商品的交换和消费
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③观念形态的货币 ④现实的货
币 ⑤电冰箱的价格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①②③
(D )
D①④⑤
比较一下,为什么两个题的答案选择会有差异?
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 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 品回所答有:者为。什么说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 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 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价值量的决定对商品 生产者利益的影响
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生产者处于有利地位。
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生产者处于不利地位。
商品的价 值量与劳 动生产率 的关系
含义: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只要是商品,必然有价值;只要有价值,肯定是
商品.( √ )
(4)不是商品的其他物品都没有价值.( √ )
《第一课 商品的交换和消费
2. 货币的基本职能
1. 什么是商品?它具有哪两个要件?
(1)商品就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复习提问
(2)其一,它必须是劳动产品;其二,必须用于交换。
2. 什么是货币?它的本质是什么?
2. 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的职能: 货币在人们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货币的本质
(一般等价物)
?决 定
现体
货币的职能
(作用 用途)
含义、形成原因、 价格及其与价值的
货币的两种 价值尺度 关系、表现形式 基本职能: 流通手段 含义、商品流通及
其公式;表现形式
请你完成下列表格: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对比
第一课 商品的交换和消费
第一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引入:本课程共5单元,一二单元主要学习经济学常识,三四五单元主要学习政治学常识。
那么下面我们来看经济学常识。
那么说到经济这个词,大家能联想到什么?钱?商品?对,那么,我们来学习第一个课:有关钱和商品的知识,来看第一课:第一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来看第一个问题:商品的有关知识:一、商品引入:商品与一般物品的区别?1、定义: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1)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
不管体力或脑力劳动产品、有形或无形劳动产品。
凡不是劳动产品的,都不是商品。
(2)劳动产品必须用于交换。
“用于交换”指准备进行交换或正在进行交换,不管交换的次数或交换的形式。
劳动产品不用于交换,一定不是商品。
(课本2页找商品以及第3页判断商品活动加深对商品的理解)2、商品产生的基本条件:社会分工、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商品不是一直就有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才产生的)3、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问:人们为什么要进行交换,购买商品比如:衣服、汽车、食品等等(满足人们的需要)(1)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叫做商品的使用价值(任何商品都有使用价值,但是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是商品,两种情况:一是自然物品:空气、阳光;二是劳动者自己消费的劳动产品,也,满足也人们的需要,有使用价值,但是没有经过交换,所以也不是商品)问:为什么商品需要买?因为这些商品都消耗了人类的劳动(2)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注意:任何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两者缺一不可。
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能成为商品(没有使用价值,即没有用,人们就不需要它,就不能交换,就不能成为商品);没有价值的东西也不是商品(没有价值说明这种产品没有经过交换,就不能成为商品)。
通常说的物美(使用价值)价廉(价值)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引入第二个问题:货币(正是因为商品有价值,凝结了人类的劳动,所以我们需要拿钱购买,那么,钱也就是货币是一直就有的吗?是怎样产生的呢?)二、货币1、起源过程:(1)、原始社会的末期出现的了偶然的物物交换。
第一课 商品的交换和消费
2021/7/18
43
劳动的钱,使你幸福坦然。 奖励的钱,使你加倍实干。 援助的钱,使你感到温暖。 拣来的钱,使你用之不安。 偷来的钱,使你胆战心惊。 骗来的钱,使你狗胆包天。 挪用的钱,使你有借难还。 送礼的钱,使你倍加偿还。
你是如何看待货币的?它到底是众善之门还是万恶 之源?
(1)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货币并不神秘,并非 金银天生具有某种魔力,它只不过是商品交换发展到 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既不是众善之门,也不是万恶 之源。(金钱不是万能的)
3、如果1公斤西瓜=4元是等价交换,对这一公式的理解错 误的是
A 它表明任何商品的价值都要通过货币来表现
A
B 它表明商品价值是不能自我表现出来的
C 4元是一公斤西瓜的货币表现
D 它表明西瓜的价格与价值相符合
4、4元货币在上述材料中行使的是货币的______职能。
A 支付手段 C 流通手段
B 贮藏手段
[2007年9月19日]
2月 任江 港思 向0晓被1苏0考 人97讨 生峰抓连日年邯论的任在获云4郸:终晓你点农峰认时行为 的马被任 懊向晓 悔盗景峰 是案、 什被马 么终判向?审景给死2月 , 景 京 获宣0在我1马 在被刑0提们8判7向 北抓日年前什走么4
启示?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诚实劳动、合法经营
职 能
购买外国商品,支付国际收支
世界货币 差额、在国家之间转移财富
金属货币
早期的金属货币大致上分为两种:一种是铜铸币, 它形式多样,使用广泛,工艺水平也较高;另一种是黄 金铸成的金饼。
交子—世界上第一张纸币
宋(1023年) 四川
想一想:
《水浒传》里的人物 用 金、银 购买物品
现 代 社会的人 用 纸 币 购买物品
[商品的交换与消费教案] 商品的交换与消费
商品的交换与消费教案第一章:商品与交换的概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商品的定义和特征。
让学生理解交换的概念和意义。
1.2 教学内容:商品的定义和特征:使用价值、价值、商品的二因素。
交换的概念和意义:物物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商品和交换的基本概念。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商品交换案例。
1.4 教学活动: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商品,举例说明商品的特征。
讲解:讲解商品的定义和特征,解释交换的概念和意义。
案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商品交换案例,让学生理解交换的意义。
第二章:货币的产生与职能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货币的产生过程。
让学生理解货币的职能。
2.2 教学内容:货币的产生过程: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的产生。
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货币的产生和职能。
案例分析法:分析货币职能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2.4 教学活动:导入:回顾上一章的商品与交换,引出货币的产生。
讲解:讲解货币的产生过程和职能。
案例分析:分析货币职能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让学生理解货币的重要性。
第三章:价格与价值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价格与价值的区别和联系。
让学生理解价值决定价格的原理。
3.2 教学内容:价格与价值的区别和联系: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决定价格的原理: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价值量决定价格。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价格与价值的区别和联系,解释价值决定价格的原理。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生活中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3.4 教学活动: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讲解:讲解价格与价值的区别和联系,解释价值决定价格的原理。
案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让学生理解价值决定价格的原理。
第四章:市场与竞争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市场的概念和作用。
让学生理解竞争的意义和作用。
第1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教案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3)储藏手段
货币退出流通,储藏起来。
(4)支付手段
清偿债务,交税,支付租金、利息、工资等。
(5)世界货币
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作用的货币。
回顾商品的概念、基本属性以及货币的发展历程、职能。
掌握商品的概念和货币的职能。
学生思考:在很久很久以前,用什么换到自己需要的商品?
1、概念1、货币的发展历程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
2、基本条件货币{铸币、纸币、电子货币}
(1)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2、职能
(2)社会分工(1)价值尺度
3、基本属性(2)流通手段
(1)使用价值(3)储藏手段
(2)价值(4)支付手段
(5)世界货币
学生思考:货币有什么用?
学生思考:一辆350元的自行车和一辆500元的自行车,哪辆价值更大?
学生思考:用不了的钱怎么处理?
学生思考:在世界市场上人们进行交易用的是什么?
学生讨论:对金钱的看法?
金钱应该如何获得?
根据老师节奏,积极回顾。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反馈
第1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
——商品和货币
一、商品二、货币
(2)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如物美价廉、物有所值。
稳定情绪,预习新课
学生思考:昨天外出时买了哪些东西?
学生思考:这个子是否是商品?
学生思考:课本P2图中有哪些商品。
学生思考:因为古代社会生产力不发达,所以现在我们有的哪些东西在古代是没有的?
讲授法,举例法。
黑板,多媒体。
1课时。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
使用价值
价值
使用价值: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价 值:
凝结在商品第一中课商无品的差交换别和消的费 人类劳动。
“卖 炭 翁”
许爱东,女,中国第一“卖炭翁”,她2003年9月在杭州清河坊开起 第一家“卖炭翁”,现在全国已经有了900多家加盟连锁店。店里的木炭 被做成各种形状,消毒处理后可以放在电饭锅里,做出的米饭更清香; 还可以放在冰箱里去除里面的异味。加以装饰后放在装修过的房子里可 以吸附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
年份
可购买商品数量
1937 1938 1939 1941 1943 1945 1946 1947 1948.8 1949.5
黄牛2头 黄牛1头
猪1头 面粉1袋 鸡1只 鸡蛋2个 固本肥皂1/6块 煤球1个 大米3粒 大米2.45/1000000第0一课粒商品的交换和消费
左边材料说明 什么问题
通货膨胀会导致 钱不值钱,购买力下 降,存款代表的实物 量减少,影响人们的 经济生活和经济秩序。
麦当劳食品价格表
主食
麦香鸡
5元
脆香鸡 麦香鱼 双层吉士汉堡 麦辣鸡腿汉堡
5元 9.9元 10元 10元
板烧鸡腿汉堡
12元
巨无霸
10.4元
饮料
可口可乐 (小杯/中杯/大 杯)
3.5元/4.5元/5.5元
派
其他
3.5元
橙汁 咖啡(小杯/大杯) 红茶(小杯/大杯) 热巧克力
7元 4元/4.5元
4元/4.5元 4.5元
50斤小麦
第一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
=金银
固定等价物
充当过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第一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
第2周教案第1课商品的交换与消费
授课教师授课题目授课时间教学目的与要求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主要教学媒体有关本内容的新进展主要参考资料或相关网站教研室审查意见教案首页NO. 2第一单元透视经济现象授课形式讲议第 1 课商品的交换与消费20XX年 2 月 27-3 月 1 日授课学时2认知: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和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懂得影响价格的因素和价格变动的影响,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理解科学消费的原则。
情感态度观念:形成正确的金钱观,正确看待商品价格的变化;培养效率意识、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消费观,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运用:能识别商品,正确对待货币,能分析商品价格变化的原因;用科学的消费观引领自己的消费行为;树立和增强环保意识,自觉落实环保行动。
一、商品和货币;二、价格和价值规律;三、消费和消费观。
商品的基本属性;影响价格的因素;价值规律内容和表现形式;科学的消费观。
教材,教参,教案,教学板书关于电子货币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参考百度文库通过讲授、讨论和思考,使学生对商品的交换、价值规律以及消费等基本的课后分析经济学常识深刻地了解和掌握,对形成正确的金钱观、培养效率意识、树立合理的消费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注:“ NO.”所填内容应与授课计划表( 续页 ) 中课次一致。
教学过程时间分配和教学内容媒体选择一、组织教学2'二、复习知识3'三、导入新课5'四、讲授内容90'第一单元透视经济现象本单元讲述了商品交换和消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个人的收入和理财等经济现象。
经济是政治、文化、社会的基础。
掌握相关的经济常识为学生参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做好知识和能力的铺垫,故本单元是全书的基础。
第 1 课商品的交换与消费数不尽的商品,神奇的货币,多变的价格,不同的消费选择,这些经济现象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奥秘呢?首先我们从商品讲起。
一、商品和货币情景导入: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教材P2 的四组图片课堂设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这几组图片中有哪些商品呢?这些商品的买卖方式有什么不同呢?师生互动:理发服务、项链、蔬菜、服装、鞋子 ( 正在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上述五样) ;这些商品展示的商品买卖方式,从支付方式来说有现金交易、刷卡交易、购买大件耐用品的贷款消费;从买卖的渠道来说有直接的钱货交易,网络购物、电视购物或邮购等。
(完整版)第一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教案
第一单元透视经济现象第一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一、教学目标:1、透视商品交换的现象,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理解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2、透视商品价格的变化,懂得影响价格的因素,认识价格变动的影响,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
3、透视选购商品的现象,评析更新的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二、教学重点:1、商品的基本属性2、影响价格的因素3、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4、科学的消费观三、教学难点:1、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2、科学的消费观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内容:(一)商品和货币:(1)多种多样的商品(2)商品的基本属性(二)价格和价值规律:(1)影响价格的因素(2)价值规律的作用(三)消费和消费观:(1)不同的消费行为(2)常见的消费心理(3)科学的消费观七、板书设计第一单元透视经济现象第一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正板书:一、商品和货币1、商品的含义2、商品的基本属性二、价格和价值规律1、影响价格的因素2、价值规律的作用三、消费和消费观1、不同的消费行为2、常见的消费心理3、科学的消费观副板书:铝碗电解铝农夫山泉牛肉价格<大葱价格可能吗?海南香蕉价格“中国首善”陈光标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案例一:高贵的铝走入百姓人家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第三(1808—1873)喜欢宴请四方宾客,每次设宴时,宾客们用的都是银碗,只有拿破仑第三一人用的是铝碗。
因为当时的铝碗比银碗珍贵得多。
皇帝用铝碗,正是为了显示他的尊贵和富有。
为了炫耀军功,皇帝还把军旗上的金星改为铝星。
无独有偶,几乎在同一时代,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1834—1907)编制了举世闻名的化学元素周期表,沙皇为了表彰他的功绩,奖励给门捷列夫一只代表最高荣誉的奖杯——铝杯。
19世纪末,科学家发明了电解制铝的方法,生产铝的社会劳动生的率大大提高,铝的价值下降到原来的千分之一左右,此时,1克鑫或银的价值已经大大超过了1克铝的价值。
第1课 商品的交换和消费
第一章透视经济现象第1节商品的交换和消费(第1课时)黄招娣【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商品的含义和商品交换2、理解: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能力目标:解释生活中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不一定有价值,但有价值的物品一定是价值。
【教学重难点】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教学方法】引导、自主探究相结合,讲授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引导、回忆生活活动,感知生活离不开金钱,从而引发探究欲望和兴趣。
讲授新课一、商品的基本属性(一)商品阅读P2,回答书上问题,归纳商品的定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A、是不是用钱买来的都是商品?B、用钱买来的官位、权力、荣誉、良心是商品?C、下列哪些是商品:自然界的空气、母亲为你织的毛衣、你在使用的笔、朋友送的礼物、回收的啤酒瓶、医院用的氧气。
1、商品的产生: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原始社会很长时期,没有剩余,没有交换,没有商品;(2)原始社会末期,农业和畜牧业分离,是人类社会第一次分工,有了用于交换的剩余。
出现了偶然的交换,不是商品。
(3)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的第二次社会分工,生产力的提高,生产资料私有制产生,商品经济产生了,商品也产生。
2、商品的基本属性(1)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决定了商品需要进行交换;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A、你为什么要购买食品、衣服、饮料?B、有使用价值的都是商品吗?物品》劳动产品》商品(2)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第1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第2课时)黄招娣【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价值规律的作用;影响消费的因素;2、理解:供求关系对价格变动的影响;商品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健康的消费观。
能力目标:1、解释生活中导致某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原因;2、认识正确的消费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何时何地购买商品比较经济划算,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培养合理的消费观念。
第一课 商品的交换与消费(DOC)
重庆市女子职业高级中学教案 2 课时/周换才是商品。
2、货币的产生过程【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思考,购买商品是需要货币的,商品和货币是不是一起产生的?看教材,货币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教师点评】: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物物直接交换,随着交换的扩大,交换的难度越来越大。
因为交换成功必须是交换双方都需要对方的商品。
在交换中人们发现,某种商品大家都乐意接受,把自己的商品先换成它,在用它去换自己需要的商品,只要交换两次就成功了。
于是,这种大家都乐意接受的商品,就逐步从商品中分离出来,成为商品交换的中间媒介,我们把它叫做一般等价物。
在历史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很多,后来,一般等价物又发生了变化呢?【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人们固定的用金银而不是其他商品来充当一般等价物。
这是为什么?【教师总结】:一般等价物的不固定、不统一使商品交换仍有许多不便。
由于金银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久藏不坏、质地均匀和容易分割等自然属性,金银逐步地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了一般等价物。
货币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教学过渡】:货币产生了,它是干什么的?在商品交换中起什么作用呢?【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活动】:总结点评。
这就是货币的职能问题。
货币的职能就是货币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什么是价值尺度?【教师活动】: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价值尺度。
货币之所以能够作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也有价值,如同尺子本身有长度,可以用来衡量物品的长度一样。
为了用货币来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必须给货币本身确定一种计量单位,历史上金银充当货币时一般采用的是重量单位,如斤、两等;纸币产生后,采用了专有的计量名称,如人民币、美元的元等。
《商品的交换和消费》课件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直接影响其消费习惯和能 力。
3 宣传力度
产品宣传和推广活动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起 着重要作用。
4 消费习惯
个人和社会的消费习惯会影响对不同商品的 偏好和需求。
商品消费的现状及趋势
多元化消费
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多元化的 消费趋势不断发展。
网络消费
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改变了消费 者的购物方式。
优质的服务和品质能够增强消费者对商品的 满意度和忠诚度。
4 创新发展
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和研发,满足消费者的新 需求和期待。
总结
商品的交换和消费
商品的交换和消费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内容之一。
商品交换的方式
商品交换的方式和货币的发展不断推动商品消 费的发展。
商品消费的现状和趋势
商品消费的现状和趋势呈现多元化和普惠化的 趋势。
可持续经济的发展
将促进商品消费与绿色发展相结合,实现可持 续经济的发展。
《商品的交换和消费》 PPT课件
商品的交换和消费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内容之一。商品交换的方式和货币的发 展不断推动商品消费的发展。
什么是商品的交换?
商品交换的概念
了解商品交换的定义和意义, 以及它在经济中的作用。
不同商品交换的方式
探索不同的商品交换方式, 如直接交换和间接交换。
货币的发展与商品交换
了解货币的起源和发展,对 商品交换产生的影响。
商品消费的分类
家庭消费
探索家庭消费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如需求和收 入。
个人消费
探索个人消费的决策过程和影响因素,如偏好 和购买力。
国家消费
了解国家消费的概念和广泛范围,如政府支出 和公共服务。
社会消费
商品的交换和消费 PPT
如果拥有红珍珠的人需 要的是咖啡,谁能成交? 如果拥有红珍珠的人需要 的不是咖啡而是牛奶,这 些人能成交吗?这说明了 什么?
如果拥有红珍珠的需要的是牛奶, 而卖牛奶的人需要的是盐,卖牛奶 的人只会同卖盐的进行交换,而不 会同卖红珍珠的进行交换。这样, 咖啡也卖不出,卖红珍珠的人也买 不回牛奶。这应该是商品交换的弊 端,它呼唤着有一种大家都能接受 而又能广泛地拿出去交换的商品出 现。
为什么我们要去买东西呢?
衣服
保暖、装饰的需要
理发
仪容仪表美观的需要
指导
学习、上课的需要
书
商品的基本属性之一:
使用价值:商品 能够满足人们某 种需要的属性
每件商品的使用价值都 不一样,在买卖时怎么去 衡量,怎么去给定它们的 价格呢?
商品的基本属性之二:
价值:商品是劳动 产品,生产它们都 要耗费一定的体力 和脑力,都凝结了 人们的劳动。
问题:①美元、象牙、纱布 、针这几种东西因这位美国 人的需要而联系在一起,就 商品交换而言,这几种东西 的共同点是什么?
都是商品,充当了等价物
②号称“世界货币”的美元为什么在 非洲的原始部落里却“寸步难行”?
通过一个美国人在非洲原始部落的遭 遇分析物物交换的弊端之所在。在这 则故事中,象牙、纱布、针都是商品 ,因这位美国人的需求充当了等价物 。物物交换最大的弊端在于阻碍了商 品交换的顺利进行。货币的产生不仅 解决了这种物物交换的尴尬,而且促 进了经济的发展、社会进步。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 能,叫做流通手段。
在货币充当流通手段 时,人们追求的不是货 币本身,所以可以由纸 币来代替。纸币是由国 家法定发行的货币符号
1商品的交换与消费精品PPT课件
纸币和电子货币
价格和价值规律
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价格,为什么?
商品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也会有不同, 为什么?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1、价值决定商品的价格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值量越大,价 格越高; 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2、求异心理
哪种装扮更得体、大方,更具有青春朝气?
• 如何看待求异心理?
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新产品的出现。 弊:过分标新立异,容易滋长炫耀之风 。
态度:这种消费应看具体的对象、场合和 时间,应考虑社会的认可度。
3、求名心理
这些体现了什么样的消费心态?好不好?该不该提倡?
利:有利于推动商品生产者不断提高质量、创名牌。 弊:助长攀比虚荣的心理和风气,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态度:应考虑自己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
换 2、议一议 河水是商品吗? 不是。因为河水不是劳动产品。
二、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任何商品都 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未必都是商品。
• 走进生活
• 1、过春节时,姑姑给小忠买了一套衣服,奶奶送来了自家养的鸡和种植 的大米;爸爸在饭店请大家吃年夜饭。这里的衣服、鸡、大米、年夜饭都 是商品吗?为什么?
价格下跌
供过于求
三、价值规律的作用
供不应求
价格上涨
获利增加
供过于求
价格下跌
获利减少
扩大生产 资源的优化配置
缩小生产
1、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 提高劳动生产率
为什么价值规律能起到这样的刺激作用呢?
第1课 商品的交换与消费
联系
货币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商品和货币都有使用价值和 价值,都体现了人与人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两者都是历史范畴。
五 丰富多彩的消费
(一)看图片总结一下生活中常见的消费方式有哪 些?总结:1钱货两清2信贷消费3租赁消费
六 对恩格尔系数的理解
看图片理解幸福指数
影响消费的因素
1看教材上的案例,分析 小李为什么不买车? 2看图片讨论? 总结:1价格2收入
一货币的神奇ຫໍສະໝຸດ 量?1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商品 :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总结:这些物品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耗费了人的体力和脑 力生产出来的
二
货币的演变?
1原始社会:商品——商品(书本案例:物物交换) 2现代社会:商品-货币-商品 总结:货币是商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本质是 一般等价物。
课堂练习(单选题)
1人们在购买商品时往往货比三家,最终选择物美价廉 的商品,这表明( ) A商品的质量决定商品的价格 B追求物美价廉是人们的生活目标 C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D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成反比关系 2我们发送给朋友的手机短信( ) A是商品,因为它耗费了人类劳动 B不是商品,因为它不是有形物品 C是商品,因为它是有效信息 D不是商品,因为它不用于交换
第1课
商品的交换与消费
学习目标
目的要求:理解商品交换,消费的基本知识, 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和内容,把握货币的本 质和基本职能。掌握有关消费心理的基本知 识。 重点:1 货币的神奇力量 2商品价格的变动 难点:3丰富多彩的消费
商品的交换和消费1(上课用)51页PPT
第1课 商品的交换和消费 第2课 企业的生产与经营 第3课 个人的收入与理财
第1课 商品的交换和消费
一、商品和货币 二、价格和价值规律 三、消费和消费观
思考: 什么是商品?
商品必备的条件
(1)凡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
(2)劳动产品必须用于交换
(一)商品的含义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1、货币的产生
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偶然的物物交换: 1只羊=2把斧子
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
2把斧子
1丈布
=1只羊
2分黄金 50斤小麦 一般等价物
★扩大的物物交换
1只羊= 2把斧子
1丈布 2分黄金
等价物
50斤小麦
★一般等价物固定为金银
2把斧子
1丈布 =金银
1只羊 50斤小麦
固定等价物
A.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B.是与商品行影不离的孪生兄弟 C.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 价物的商品 D.与其他商品的区别主要在于它的使用价值
充当过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练一练
3 .废品收购站收购的旧报纸( B) A.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 B.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 C.有价值,没有使用价值 D.既没有使用价值,又没有价值 4.关于货币的观点错误的是(A )
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 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曲线) 价 值(中心)
为什么在商品交换中价格与价值 不一致?
1、 2019年2月份开始后,大葱的价格一路 飙升在北京一斤大葱售价飙升至6元~7元,10元 钱只能买两棵。出现高价葱是因为今年很多农户 都转种别的作物,大葱的种植面积少了很多;天 气寒冷导致北方大葱迟迟不能供应,而南方大葱 进货价就比北方的高出一倍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政治·职业生活教案第 2--4课时第1课商品的交换与消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货币;货币的基本职能;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价值规律的作用;影响消费的因素。
2、理解:通货膨胀;供求关系对价格变动的影响;商品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健康的消费观。
能力目标:1、纸币不是货币;解释生活中导致某中商品价格变动的原因,增强学生解释经济现象的能力;2、认识正确的消费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货币是怎样产生的,有什么样的用途;何时何地购买商品比较经济划算,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培养合理的消费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1、货币的产生;价值规律的作用;健康的消费观念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如何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
教学方法引导、自主探究相结合,讲授法、小品表演法,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教学过程第一单元透视经济现象导入新课: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讨论,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等活动都离不开金钱,提出问题:金钱就是经济学中的货币,本节课将从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等方面去了解货币,从而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由货币的产生而出现了价值规律的作用和消费的问题,就是我们学习这一堂课的主要任务。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回忆生活活动,感知生活离不开金钱,从而引发探究欲望和兴趣。
讲授新课第1课商品的交换与消费一、正确对待金钱(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什么是商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许多琳琅满目的商品,例如:粮食、电视机、机器、房子等。
这些物品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耗费了人的体力和脑力生产出来的;这些物品不是供生产者自己消费的,而是供社会和别人消费的,只有通过交换才能到达别人手中。
我们把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叫作商品。
教师点评: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叫商品;劳动产品只有用来交换才是商品。
2、货币的产生过程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思考,购买商品是需要货币的,商品和货币是不是一起产生的?看教材,货币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教师点评: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物物直接交换,随着交换的扩大,交换的难度越来越大。
因为交换成功必须是交换双方都需要对方的商品。
在交换中人们发现,某种商品大家都乐意接受,把自己的商品先换成它,在用它去换自己需要的商品,只要交换两次就成功了。
于是,这种大家都乐意接受的商品,就逐步从商品中分离出来,成为商品交换的中间媒介,我们把它叫做一般等价物。
在历史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很多,后来,一般等价物又发生了变化呢?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人们固定的用金银而不是其他商品来充当一般等价物。
这是为什么?教师总结:一般等价物的不固定、不统一使商品交换仍有许多不便。
由于金银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久藏不坏、质地均匀和容易分割等自然属性,金银逐步地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了一般等价物。
货币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基本职能教学过渡:货币产生了,它是干什么的?在商品交换中起什么作用呢?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活动:总结点评。
这就是货币的职能问题。
货币的职能就是货币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什么是价值尺度?教师活动: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价值尺度。
货币之所以能够作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也有价值,如同尺子本身有长度,可以用来衡量物品的长度一样。
为了用货币来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必须给货币本身确定一种计量单位,历史上金银充当货币时一般采用的是重量单位,如斤、两等;纸币产生后,采用了专有的计量名称,如人民币、美元的元等。
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叫价格。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
学生活动:讨论:价值尺度需要不需要真实的货币;超市中的价签是不是货币的价值尺度?教师总结:价签就是货币的价值尺度的作用,其并不需要真实的货币。
价值尺度就是作为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子。
教师活动:流通手段是什么意思?学生活动:流通手段就是流通所需要的媒介。
教师活动: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物与物的直接交换,交换的方式是:商品—商品。
货币产生以后,商品所有者首先将自己的商品卖出去,取得一定数量的货币,然后再用货币买回自己需要的其他商品。
此时交换的方式是:商品一货币一商品。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只能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人们常说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就是这个道理。
当货币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时,就发挥了价值尺度的职能。
当货币与其他商品相交换时,又体现出流通手段的职能,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货币在两个基本职能的基础上,逐渐派生出货币充当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二)从纸币到信用卡1、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教师活动:(多媒体)一枚金币在使用过程中磨损后其购买力还和原先一样吗?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点评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还是和原先的购买力一样的。
因此人们并不“关心”真实的金币的重量,而只关心它的实际购买力。
也就是只要有一样东西其购买力和原先的金币一样就行,而不管它是不是金币。
这就是纸币。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什么是纸币?纸币为什么能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教师点评:作为金银条、块的货币,在每一次交换过程中,都要称重量、查成色,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于是就出现了由国家铸造的具有一定的成色形状、重量和面额价值的金属铸币。
早期的金属铸币往往是足值的。
但是随着运输和使用的磨损,这些货币很容易变得不足值,这并不影响它同足值的金属货币一样使用。
人们由此而意识到可以用其他的东西代替货币进行流通,于是就出现了纸币。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教师活动:既然国家有权发行货币,是否可以随意决定纸币的发行数量呢?学生活动:在课本上找出答案。
教师活动:纸币虽然是国家发行的,但纸币的发行量不是任意的,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度。
纸币发行过多,就会出现纸币贬值,造成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的纸币超过了商品流通所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
纸币发行过少,会造成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是指市场上流通的纸币减少,人民的购买力下降,物价水平下跌。
二者都属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正常现象,都会导致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的下降。
2、信用工具教师活动: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还有哪些交易的手段:学生活动:信用卡、储蓄卡、支票等等教师总结:这就是信用工具。
(多媒体展示资料,看我们常见的几种信用工具)(1)支票、信用卡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给持票人或收款人的票据。
(2)电子货币: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支付的电子货币。
电子货币的载体是各类信用卡。
教师活动:小明在学校使用校园卡,这小小的“一卡通”使他的校园生活变了样。
过去,校园购物、食堂就餐、校内看病、预约上机都要交现金,现在,只要将卡在POS机(计算机联网的终端机)上轻轻地一刷,转瞬间一切帐目就结清了。
大家说:“真没想到,小小的校园卡竟这么神奇。
”现金消费和刷卡消费有什么不同?学生活动:持卡人可使用信用卡购买商品或享受服务,也可以使用信用卡存取现金或转账结算。
信用卡能减少现金的流通,提供结算服务,方便购物消费,简化收款手续,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极大便利。
二、遵循价值规律(一)透视商品价格的变化1、供求直接影响价格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资料)2007年春天开始是猪肉涨价;2008年后半年猪肉价格下跌;2008年秋天的四川柑桔下跌。
学生活动:讨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都是通过影响商品的需求量或供给量来影响商品价格的。
教师总结:上述因素实际上都是通过改变商品的需求量或供给量来影响商品的价格的。
雹灾中的苹果,价格大幅度上涨,体现的是气候因素对价格的影响,而实际上,雹灾中的苹果是由于气候变化,造成苹果产量大幅减少,从而影响苹果的供给量,使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苹果的价格.2、气候、时间等因素间接影响价格教师活动:2008年10月20日,四川广元柑橘蛆虫传言蔓延,仅半天时间,全市柑橘市场全面滞销,全国各地经销商生意大赔,橘子卖不出去,橘农望着成熟的果子一筹莫展。
祸起何处呢?原来是当地一果农在柑橘园内发现大实蝇,被一网友发布到网络上。
消息的广泛传播,造成消费者对柑橘安全感严重丧失,引起大家恐慌,都不敢买了。
广元柑橘为什么卖不出去了?你能举出引起价格波动的其他因素吗?学生回答:除供求外,影响商品价格因素的还有气候、时间、习俗等,甚至网络的创意等因素也会改变商品供求关系引起价格的波动。
(二)商品价值决定价格1、价值决定价格教师活动:以上我们分析了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然而,夏利车再贵贵不过宝马,再便宜也不会比普通自行车价格低。
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来回忆一下,价格和价值的关系。
学生活动:是因为价值决定价格。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由价值决定,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教师活动: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价格和价值是不是完全一致呢?如果不是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实行等价交换,但是由于商品供求关系不断变化,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供不应求时,价格高于价值,供过于求时,价格低于价值。
2、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教师活动:从我们已学的知识中,我们知道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量的大小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人类劳动时间决定。
在现实中,商品的价格是不是由每个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呢?学生活动:结合多媒体展示的资料讨论分析学生1: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以甲生产的自行车的价值量不是最大的,甲、乙、丙三者生产的商品的价值量一样大。
学生2: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商品的价值量成正比,因而事实上甲生产的自行车并非价值量最大的,如果甲的价值量最大的话,就会导致生产技术越低,效率越低的生产者赚得钱越多的矛盾。
商品生产者要获利更多,就必须缩短个别劳动时间。
教师总结:同学们回答得非常正确。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才能解决生产者越懒,工具越差,技能越低,价值量越大的矛盾。
商品生产者只能提高个别劳动时间,使个别劳动时间等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才能获利,否则,就得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