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耕地整治潜力分析
摘要 :采 用 多 因素 综合 评 价 及 数理 统 计 方 法, 对 农一 师 四 团耕 地 整 治 潜 力进行 测算 分 级, 结果表明: 四 团耕地 整 治潜 力较 大 : 不同 潜 力级 别 的连 队应 采取 相应 的 整 治模 式, 明确 整 治 时序 ,为土 地 整理 规 划提 供 依据 。 关键 词 : 四团 ;耕 地 整理 :潜 力: 分级 中图分 类号 :F 3 0 1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 1 6 7 4 — 0 4 3 2( 2 0 1 3 )一 O 1 — 0 0 3 6 — 1
2 0 1 3 年第0 1 期 ( 总第2 9 9 期)
吉 林 农 业
J I LI N AGRI CULTURE
NO. 0 1. 2 01 3
( C u mu l a t i v e t y NO. 2 9 9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中耕 地整治潜 力分析
孙 盼盼 ,李亚芳
( 新 疆 生产建 设 兵 团农一 师勘 测 设 计院 ,新 疆 阿 克苏 8 4 3 0 0 0 )
温宿 县 为邻 ,距 阿克 苏市 l l O k m ,距乌 什县 4 0 k m , 与吉 尔吉斯 坦 国 渠 、 路 、林 基 本 配套 ,A 值为1 6 % 。经 过测 算 ,该 团进 行 耕 地 整 接壤 ,是 兵 团5 8 个 边境 农牧 团场 之一 。 治 ,增 加耕地 系数 为3 . 9 2 % ~1 3 . 2 6 % 。 2耕 地整理潜 力分析 2 . 4 耕地 整 治潜 力分 级 2 . 1耕 地 整治 潜 力 的 内涵 在 团场范 围内 , 以连 队为基 本 单元 ,以新 增耕 地 系数 为 分级 耕 地 整 治潜 力 , 是 指通 过综 合整 治耕 地及 其 间 的道 路 、 林 指标 ,划分耕 地整 治潜 力级 别 ,潜力 分级标 准 如下表 所示 。 网、沟 渠 、 田坎 、坟 地 、 零星 建 设用 地 和 未利 用地 等 ,提 高 耕 地 表1耕 地整 治潜 力级 别表 质量 ,可 增加 的有 效耕 地面 积 。 潜 力 级 别 l 一 级 二 级 三 级 2 . 2耕 地 整治 潜 力 的调 查 2 . 2 . 1 调 查 方 法 以连 队为 单位 ,采 用 实地 抽 样调 查 方法 分 别选 新 增 耕 地 系 数I / > 0 . 2 0 . 2 - 0 . 1 < 0 . 1 取 典 型样 区 ,调 查 了一 连 、三 连 、五 连 、六 连 、七 连 、 八连 六 个 该 团耕 地 整治 潜 力 区面 积 7 8 8 1 . 6 6 公 顷, 可新 增 耕地 6 4 9 . 0 9 连 队 ,对 耕地 中沟 渠 、道 路 、林 带 、 田坎 、其 他零 星 地类 及 未 利 公 顷 。其 中 : I I 级潜 力 区 面积 3 6 3 1 . 1 9 公 顷 ,可 增 加 耕地 4 2 1 . 1 7 用 土地 等 面积 之 和 占待 整 理耕 地 区面 积 的 比例 ,与稳 定 的 当前 社 公 顷 ;I I I 级 潜 力 区面 积 4 2 5 0 . 4 7 公 顷 ,可 增 加耕 地 2 2 7 . 9 2 公顷。 会 、经 济 和技 术 条 件 下 ,集约 利 用水 平 较 高耕 地 内沟 渠 、道 路 、 以下 是 各 连 具 体 情 况 ( 增加耕地 面积/ 待 整 理 区 总 面 积 ,增 加 林 网 、 田坎等 面 积 之和 占耕地 区面积 的 比例 之 间 的差 异 为指 标 , 耕 地 系数 ): 八 连 ( 6 0 . 0 2 公 顷/ 5 8 6 . 4 1 公 顷 ,o . 1 0 2 ) 、十 三 连 测 算 可增 加耕 地 的 系数 。在调 查 过程 中, 根据 各连 对 耕地 的实 际 ( 6 8 . 5 2 公 顷/ 6 5 3 . 4 2 公顷 , 0 . 1 0 5 )、十 四连 ( 8 3 . 7 5 公 顷/ 7 5 7 . 3 6 情 况 ,选 择规 则 条 田和 不 规整 地 块 ,分 别 选取 样 区进 行 测算 ,最 公顷 , 0 . u1 ) 、十 八 连 ( 1 1 6 . 5 8 公 顷/ 8 7 9 . 0 8 公 顷, 0 . 1 3 3 )、 民 后 根据 不 同耕 地 类 型 占耕 地 总面 积 的 比例 进行 加权 平 均 ,取 得 各 族 连 ( 9 2 . 3 公 顷/ 7 5 4 . 9 2 公 顷, 0 . 1 2 2 ) ;I I I 级潜 力 区 分布 在 :一 连 队 耕地 整 治 可增 加 耕地 的潜 力 系 数 ,各 连 队调 查 典型 样 区面 积 连 ( 3 1 . 9 8 公 顷/ 4 7 6 . O 1 公 顷, 0 . 0 6 7 ) 、三连 ( 1 5 . 4 2 公 顷/ 3 5 9 . 8 9 不 低于 该连 队耕 地总 面积 的5 % 。 公 顷, 0 . 0 4 2 )、五 连 ( 3 3 . 5 6 公 顷/ 5 4 3 . 3 7 公顷, 0 . 0 6 2 ) 、六 连 2 . 2 . 2 调 查结 果 四 团耕地 质量 总 体处 于 中下等 水平 ,I 等地 面 积 ( 2 8 . 3 8 公顷/ 5 4 6 . 2 3 公顷, 0 . 0 5 2 )、 七连 ( 3 8 . 6 公 顷/ 5 7 5 . 3 公 1 0 1 6 公 顷 ,只 占耕 地 的1 8 . 3 8 % ;I I 等地 面 积 1 1 9 5 . 1 公顷 , 占耕 地 顷, 0 . 0 6 7 )、 九连 ( 3 3 . 5 3 公顷/ 6 1 O . 1 9 公顷, 0 . 0 5 5 ) 、十 一 连 面 积 的2 1 . 6 2% ;I I I 等 地2 4 3 4 . 4 2 公 顷 , 占耕 地面 积 的4 4 . 0 4 % ;I V ( 2 2 . 3 9 公 顷/ 5 2 5 . 1 3 公 顷, 0 . 0 4 3 )、十 二连 ( 2 4 . O 6 公 顷/ 6 1 4 . 3 5 等 地8 8 2 . 8 3 公 顷 , 占耕地 面 积 的1 5 . 9 6 % 。可 见在 现 有 的耕地 中低 公顷 , 0 . 0 3 9)。 效 农 田 占的 比重高达 6 0 % 。现 有耕 地 中存 在着 零星 夹荒 地 、废弃 沟 3结 论 渠 、 条 田不 规 整等 ,通过 整理 可 新 增耕 地 面积 达8 % 左 右 ,可 见 潜 四团耕 地整 治 的主 要 目的就 是在 增加 耕 地面 积 、提 高耕 地 质 力 较大 。 量和 产 出率 两 个方 面 。不 同潜 力 级 别 的连 队应 采 取相 应 的 整治 模 2 . 3 耕地 整 治 潜力 的 分析 测算 式, 明确 整 治 时序 , I 级潜 力 区可 通 过建 立 示 范 区 优 先整 理 ; I I 选用 测算 方法 进行 测算 : 级潜 力 区可 作 为 中期 目标 规 划 ;I I I 级潜 力 区作 为远 期 目标 进行 规 a d i =A d i - A b 。 ( : 1 为典 型样 区的个 数 ) 2 … 划。
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调查和分析报告三篇
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调查和分析报告三篇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一)现状1.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我国土地幅员辽阔,土地类型多样。
国土面积在世界上居第三位,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带,除一部分处于寒温带(约占1.2%)和青藏高原的高寒地区(约占26.7%)外,其余土地的水热条件尚比较好。
但是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多、平地少且分布不均匀,山地、丘陵、高原的面积约为633·7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66%,平地为326.3万平方千米,占34%。
以海拔高度计,超过1000米的土地占国土面积的58%;超过500米的占国土面积的75%。
全球陆地平均海拔高度约800米,而中国大陆的平均海拔高度约为1525米。
山地面积如此之大,成为扩展农业用地的巨大障碍。
我国的人均耕地少,人均耕地面积直接关系到主要农产品的占有量。
据统计,我国现有人均耕地和主要农产品,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而且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从历史发展上看,中国人口过多和耕地资源不足,始终是传统社会生产力矛盾的焦点,这个矛盾突出地表现在人口与耕地的比例关系上。
在战国时期,在当时生产力的水平之下,人均12.5亩耕地是维持生计的临界点;到了唐代中国人均耕地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点为17.88亩;而后一直下降,到了清代“康乾”盛世时期,人均耕地已下降至1774年的3.7亩;到1850年人均耕地又降至2.95亩。
1949年,我国人均耕地仅为2.7亩。
50年代中期,我国耕地面积扩大到16.8亿亩,达到历史上的新高峰,而后又下降,与此同时,总人口却迅速增长,人均耕地呈下降趋势,到1987年为1.33亩,为历史上的最低点。
我国土地资源的地力差异较大。
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别,东南部地区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属于湿润半湿润地区,其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而生物生产量却占全国的90%,拥有全国95%以上的人口,并且集中了我国90%以上的耕地、林地和产肉量。
而西北部地区受大陆性气候的影响,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缺水,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4.6%,年生物生产量还不到全国生物量的10%,生产能力低。
《土地利用规划学》第5章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第5章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重点问题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目的和内容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方法与评述
5.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目的和内容
5.1.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目的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 和起点,是制定土地利用方针和编制土地利 用规划的重要依据。通过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应掌握以下情况:区域土地利用的自然条件 与社会经济条件;土地利用的历史演变及其 变化趋势;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和布局特点; 土地的开发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的效果;土 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5.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目的和内容
5.1.2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应收集的资料
主要收集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 1. 规划区内自然情况资料 2. 社会、经济情况资料 3. 土地利用情况资料 4. 其他有关资料,包括区划资料、社 会经济调查、地方志等资料。
5.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目的和内容
5.1.3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内容
5.2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方法与评述
5. 土地利用效益分析方法
土地利用效益分析通常采用定量分析 法、横向分析法、单项分析法和综合分 析法,即采用定量的单项指标分析法或 采用多项定量指标综合分析法,通过与 相邻或上一级行政区域的横向比较,评 价区域土地开发利用经济、社会和生态 效益的高低。
5.2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方法与评述
6. 土地潜力分析方法
土地潜力分析通常采用定量分析法、静态 分析法和单项分析法,即采用静态的、定量 的单项指标分析法,评价区域内已利用土地 资源的增产潜力和未利用土地资源的开发利 用潜力的大小。常用的分析评价指标主要有: 高产(中低产)田的比重;未成林造林地的 比重;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低产水面的比 重;后备土地资源的比重;人均后备土地资 源数量。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耕地整治潜力分析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耕地整治潜力分析【摘要】为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开展农村土地整治的精神及杭州市委市政府相关要求。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切实做好市、乡两级土地整治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科学指导土地整治活动,特编制工作方案。
【关键词】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统筹发展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前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按照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要求,以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为抓手,统筹规划、综合整治,不断优化城乡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努力挖掘耕地后备资源。
提升耕地质量,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指导原则。
依法依规科学规划。
二、指导思想分析以《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市、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整治的部署安排,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合理确定土地整治目标,明确规划期间整治规模和范围、补充耕地任务、土地整治工程和相关政策措施等,确保规划的全面实施。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围绕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土地整治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结合为平台,整合资源,聚合资金。
统筹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发挥土地整治综合效益。
上下结合相互协调,坚持上下结合。
充分考虑各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土地整治潜力,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等,统筹安排土地整治目标任务。
加强部门协调,重点做好与城乡规划、基础设施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生态建设规划等的衔接。
专家领衔公众参与,充分利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加强调查研究,认真听取专家意见。
加强规划的咨询论证。
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增强规划编制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实行科学、民主决策。
三、工作任务土地整治规划以2010年为规划基期,以2011-2020年为规划期。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整理复垦开发潜力研究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整理复垦开发潜力研究摘要:针对土地利用现状及整理复垦开发潜力,做了简单的论述,提出了开发利用建议,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
从土地利用现状来说,土地资源有限,可利用资源不断减少,同时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阻碍着持续发展。
基于此,要加以优化和改进,充分挖掘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潜力,释放更多的土地资源。
现结合具体研究进行分析。
关键词:土地利用;整理复垦开发潜力;土地资源引言我们中华民族在过去的五千多年发展史中取得了无数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其中,土地问题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人类的早期阶段,土地资源异常的丰富,并且对土地的利用和开采也毫无节制。
致使发展到现代,世界上有大约70亿人口,人口的增多导致人均土地资源份额不断减少,面临这样不合理的趋势,我们必须重视起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本文通过长期的研究论证,参考相关的一系列研究,针对当前的土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本文能为我国土地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1科学构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远程监管系统的重要性为了保证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不断提升,做好土地整治实施管理工作显得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构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远程监管系统,能够帮助相关工作人员更加全面的了解土地资源整治管理情况,减少国土资源的浪费。
由于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的实施与国家经济联系联系比较紧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远程监管系统构建难度,相关工作人员要根据该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适当加大对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的远程监管力度,不断提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远程监管效果,减少监管资金的浪费。
除此之外,通过科学构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远程监管系统,能够更好的提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效率,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
对于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中的相关工作人员来讲,在实际工作当中,要运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对原有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远程监管系统进行合理的改进,在保证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远程监管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之上,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土地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分析
土地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分析土地资源是国家和社会财富的一部分,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
土地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分析是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其目的是在充分认识土地资源状况的基础上,为科学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优化土地资源结构提供依据。
土地资源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土地基本情况、土地利用状况、土地所有权情况、土地经济价值及开发潜力等方面。
通过对土地的调查,能够全面了解土地资源的分布、面积、利用状况和可开发潜力等情况,为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必要的数据。
在土地资源评价方面,主要是对土地的质量、潜力、功能和供需状况等方面作出评价和分析。
在土地质量评价方面,主要是考虑土地使用功能与质量关系,通过土地质量检测及其化验分析方法,确定土地的质量等级,为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评价依据。
在土地潜力评价方面,主要是围绕土地资源的未来利用潜力而展开评价工作,包括土地的可利用现状、土地的次生生态系统潜力以及城市土地利用的战略规划等。
在土地功能评价方面,主要是根据土地的性质和特点,分析其可分配的经济功能和生态环境功能,同时考虑土地对生态系统的保持和改善,客观分析土地利用的优缺点,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在土地供需状况方面,主要是按照区域开发要求和所需土地的规划面积,分析现有土地的利用情况和未来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为土地利用计划、土地开发与改良选择、土地经营和交易等提供指导性建议。
总之,土地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分析是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
只有通过全面深入的调查和科学的评价,才能确保土地的科学合理利用,优化土地资源结构,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国家、社会和人民造福。
城市土地资源评估与开发潜力分析
政府可能出台相关政策,调整土地供应方式、价 格机制等,以引导和调控土地开发。
环保政策影响
环保政策趋严,将限制部分高污染、高能耗项目 的土地供应,促进绿色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政策
政府可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引导人口和产业合理分布。
城市土地资源开发技术创新方向
1 2
智能化技术应用
案例二:某市工业用地集约化利用策略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该案例针对某市工业用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集约 化利用策略和措施,旨在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促进城 市产业升级和发展。
该案例分析了某市工业用地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包括土 地利用效率低下、产业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等问题。为 了解决这些问题,该案例提出了一系列集约化利用策略和 措施,包括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监管、推动产业升级和转 型、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等。这些策略和措施的实施,有 助于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促进城市产业升级和发展。
重点开发模式
针对城市中具有特殊优势 或发展潜力的地区,集中 投入资源,实现重点区域 的优先发展。
保护性开发模式
在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和历 史文化遗产的前提下,进 行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土地资源开发政策建议
土地利用规划
制定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 ,明确各类用地的规模、 布局和开发时序,确保土 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利用大数据、物联网、GIS等智能化技术,提高 土地资源调查、评估和规划的效率和精度。
生态保护技术
研发和应用生态保护技术,降低土地开发对生态 环境的影响,实现绿色发展。
3
新型建筑材料与工艺
应用新型建筑材料和工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降低建设成本。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耕地质量的好坏是耕地肥力、水土流失情况、坡度 情况、 涝洪灾害情况、生产力水平和集约化程度的综 合反映。耕地质量分析是分析各种质量的耕地在总耕
地中所占的比例,以揭示区域耕地的整体质量。
2.园地利用现状分析
园地是指以采集果、叶、根、茎为主的,集约经营 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覆盖度大于50%,或每亩 株数大于合理株数70%的土地。园地又分为果园、桑 园、茶园、橡胶园和其它园地。
3.水域现状分析 水域是指陆地水域和水利设施用地,不包括滞洪区
和垦殖三年以上的滩地,海滩中的耕地、林地、居民点、 道路等。水域中又分为河流水面、湖泊水面、水库水面、 坑塘水平、苇地、滩涂、沟渠、水工建筑物、冰川及永 久积雪。
主的土地,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 包括耕作地、休闲地、轮歇地、草田间作地,以种 植农作物为主的零星果树、桑树或其它树木的土地, 新开垦耕种三年以上的滩地、海涂、荒草地、盐碱 地。
耕地利用现状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耕地面积 及其在土地总面积中所占的比例;灌溉水田、望天 田、水浇地、菜地、旱地的面积及在总耕地面积中 所占的比例;水资源状况及灌溉条件;分析计算各 类作物占用耕地的面积及所占比例;计算区域人均 占有耕地面积,并将其与全国、省、同类县 的平均 水平比较,说明该区域人均耕地的多少。
(一)气候条件 (二)水资源条件 (三)土地资源条件 (四)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 (五)骨干性工程措施情况 (六)社会经济资源情况
三、测绘图件的收集
目前,我国全部土地都已被各种比例尺的地形 图所覆盖,对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则应根据规 划区域的大小,采用相应的比例尺。如:省级: 1∶100万;县级或相当于县级的范围:1∶5万或 1∶10万。
林地又分为有林地、灌木林、蔬林地、未成林造林 地、迹地、苗圃等。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的利用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平衡。
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实现土地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
首先,我们来看看农业用地的情况。
农业用地是土地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耕地、园地、林地和牧草地等。
在我国,耕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优质耕地被占用,导致耕地面积有所减少。
同时,部分耕地存在质量下降的问题,如土壤肥力不足、水土流失等,这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保障粮食产量和质量,我们需要加强耕地保护,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并加大对耕地质量提升的投入,采取科学的种植方式和土壤改良措施。
园地主要用于种植果树、茶树等经济作物。
在一些地区,园地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种植结构不合理,部分品种市场竞争力不足,以及在种植过程中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对土壤和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因此,需要优化园地的种植结构,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实现园地的可持续发展。
林地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防止水土流失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在植树造林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林地面积有所增加。
但一些地区仍存在乱砍滥伐、非法占用林地等现象,导致森林资源遭到破坏。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加大对林业的投入,提高森林经营管理水平,是当前林地保护和利用的重要任务。
牧草地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
在一些草原地区,由于过度放牧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草原退化、沙化现象较为严重。
为了恢复草原生态,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工程,合理控制载畜量,推广科学的放牧方式,加强草原的建设和管理。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建设用地的情况。
建设用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
在城市,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也出现了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城市盲目扩张等问题。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内容指的是什么
⼟地利⽤总体规划主要内容指的是什么⼟地利⽤总体规划涉及范围⼴,内容丰富,不同级别区域的⼟地利⽤总体规划由于区域差异和级别不同,⽽侧重点和内容深度不同。
但⼀般来讲,⼟地利⽤总体规划主要包括以下⼏个⽅⾯的内容:(⼀)⼟地利⽤现状分析通过⼟地利⽤现状分析和评价,提供⼟地利⽤基础数据,分析⼟地利⽤现状结构和布局,找出⼟地利⽤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归纳⼟地利⽤现状分析中反映出的⼟地利⽤特点和⼟地利⽤问题,分析规划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影响因素,分清轻重缓急,提出规划要重点解决的⼟地利⽤问题。
(⼆)⼟地供给量分析科学地评价⼟地质量是编制好⼟地利⽤总体规划的基础,在编制规划时应当充分运⽤⼟地质量评价资料。
在⼟地质量评价基础上,对区域建设⽤地(城镇、⽔利、交通、特殊⽤地等)利⽤潜⼒和农业⽤地(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利⽤潜⼒进⾏测算。
同时对未利⽤地的分布、类型、⾯积进⾏分析,评价未利⽤⼟地适宜开发利⽤的⽅向和数量。
(三)⼟地需求量预测依据区域国民经济发展指标,⼟地资源数量、质量、⾃然和社会条件,由各⽤地部门提交规划期间⽤地变化预测报告和⽤地分布图,并对预测进⾏必要的分析和校核,对区域建设⽤地需求量和农业⽤地需求量进⾏具体预测。
(四)确定规划⽬标和任务在⼟地利⽤现状分析和⼟地供需预测的基础上,拟定规划的主要任务、⽬标和基本⽅针。
(五)⼟地利⽤结构与布局调整根据规划⽬标和⽤地⽅针,对各类⽤地的供给量和需求量进⾏综合平衡,依据⼟地利⽤调整次序和⼟地利⽤结构和布局调整的步骤与⽅法,合理安排各类⽤地,调整⽤地结构和布局。
统筹协调⼟地开发、利⽤、保护、整治措施,拟定重点建设项⽬⽤地布局⽅案,⼟地整理、⼟地复垦和⼟地开发⽅案,以及区域⼟地结构调整⽅案。
根据区域⼟地利⽤调整指标和规划分区,结合区域⼟地利⽤现状、⼟地资源潜⼒和经济发展⽬标,在与部门规划相衔接的基础上,分解下达下⼀级规划各类⽤地的控制性指标,为编制下⼀级规划提供依据。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其利用现状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优化土地利用,对其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首先,我们来看看农业用地方面。
在广袤的农村地区,耕地是农业用地的主要组成部分。
然而,当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耕地碎片化现象较为严重。
由于历史原因和土地分配方式,许多耕地被分割成小块,不利于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和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
此外,部分耕地质量下降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长期过度使用化肥、农药,以及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再来说说建设用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长。
城市中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工业园区不断扩张。
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的情况。
比如,一些城市盲目追求规模扩张,导致土地闲置和浪费。
一些新建的开发区或工业园区,由于规划不合理或招商引资不力,大量土地未能得到有效利用,长期荒芜。
同时,城市建设中还存在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比例失调,造成城市功能不完善,居民生活不便。
在生态用地方面,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用地对于维护生态平衡、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起着关键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如过度开垦、滥砍滥伐等,生态用地面积不断减少。
这不仅导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还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生态问题。
造成土地利用现状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土地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在土地的规划、审批、监管等环节存在漏洞和不足,导致土地利用的无序和混乱。
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的需求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之间存在矛盾。
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增长,不惜牺牲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此外,公众的土地保护意识淡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很多人没有认识到土地资源的珍贵和有限,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随意破坏和浪费土地。
土地利用评估报告:资源利用程度与潜力分析
土地利用评估报告:资源利用程度与潜力分析土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其利用程度和潜力的评估对于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土地利用程度分析和土地利用潜力评价两个方面展开,分别以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土地类型、土地利用结构、土地适宜度、土地利用效益和土地管理政策等为主要内容,进行详细论述。
1. 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在此部分,我们将分析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土地资源的属性和特点,并通过统计数据和分析方法来评估土地资源的开发程度。
其次,我们将分析土地开发的现状和问题,并探讨如何提高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和合理性,以及如何保护土地资源免受过度开发的损害。
2. 土地类型与利用在此部分,我们将详细讲解不同类型土地的特点和利用方式。
包括农田、林地、草地、水域等土地类型,分别从其利用价值、利用状况、利用方式和发展潜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估,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各类土地资源。
3. 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结构是指不同类型土地在整体土地利用中所占比重和分布状况。
我们将以各类土地的面积和分布情况为依据,分析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性和优化方向,并讨论如何通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来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4. 土地适宜度评价土地适宜度评价是指通过综合考虑土地资源、环境条件和利用要求,对土地利用的适宜性进行评价。
我们将介绍土地适宜度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利用实际案例来说明如何根据土地的性质和功能来评估土地的适宜度,以指导土地利用规划和决策。
5. 土地利用效益分析土地利用效益是指土地利用所获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我们将分析不同类型土地利用的效益特点和影响因素,并通过实证研究和经济分析来评估土地利用效益的大小和变化趋势,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土地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和影响。
6. 土地管理政策土地管理政策是指国家和地方政府为了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而制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评价
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评价五、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评价(一)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的主要指标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的主要指标有:城市土地利用数量结构指标、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指标、城市土地利用强度指标及城市土地利用潜力指标等。
1.城市土地利用数量结构指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0年颁布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国家标准),该标准从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出发,为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环境建设的最基本用地需求,规定在编制和修订城市总体规划时,居住、工业、道路广场和绿地四大类主要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为:居住用地20%~32%;工业用地15%~25%;道路广场用地8%~15%;绿地8%一15%,这四类用地综合占建设用地比例宜为60%~75%,大城市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比例宜取规定的下限,风景旅游城市及绿化条件好的城市,其绿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可大于15%。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还规定了居住、工业、道路广场和绿地四大类用地的人均单项指标,其指标为人均居住用地18~28m2;人均工业用地10~25m2;人均道路广场用地7~15m2;人均绿地大于9m2,其中人均公共绿地大于7m2。
大城市人均工业用地指标宜采取下限。
城市土地利用数量结构指标可与国外大城市横向比较,从发达国家的土地利用结构情况来看,最主要的特征是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用地的比重较大。
2.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指标研究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结构时,将城镇分为中心区、内城区、过渡区、外围区(由内至外)四个区域。
通过对城镇地籍调查成果统计分析,得到每个区域及商务中心区(CBD)主要用地类型用地分布状况、分布数量和用地强度,为政府制定土地利用空间结构调整规划提供依据。
3.城市土地利用强度指标一般而言,城市土地的利用强度可以用城市的平均建筑密度和平均建筑容积率来表示。
各类用地由于其类别不同,用途不同,因此土地的利用强度也有差别。
通过对城镇地籍调查成果统计分析,得到商业金融、住宅、工业仓储、市政、公共建筑、交通、水域、特殊、农业及其他用地的平均建筑密度和平均建筑容积率,与城市规划比较来判断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的合理性。
土地利用现状及土地利用预测方法[汇总]
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内容(一)、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二)、土地利用历史变化趋势(三)、土地利用现状结构与布局(四)、土地开发利用程度与效益(五)、土地利用存在问题及开发利用潜力二、要求1、收集有关资料。
2、核实各类土地面积。
3、注意与有关专题研究的内容相协调、相衔接。
主要分析方法有动态分析法、对比分析法。
一、土地利用结构布局案例:根据1996 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汇总, 全省(广东省)土地总面积1797.52 万公顷, 其中,已利用土地1671.22 万公顷, 土地利用率为92.97%。
土地利用现状如下:1. 农用地全省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水面等农用地面积共1527.40 万公顷, 占全省土地总面积84.97%。
①耕地。
含灌溉水田、旱地和菜地等, 共327.22 万公顷, 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8.20%。
其中, 灌溉水田223.90 万公顷, 占耕地面积的68.42% ; 旱地86.51 万公顷, 占26.44% ; 菜地3.71 万公顷, 占1.14% ; 其它13.1 万公顷, 占4.0%。
②园地。
包括果园、桑园、茶园、热作园等, 共78.96 万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439% 。
园地中以果园和热作园为主, 其中果园57.09 万公顷, 占园地面积的72.30% , 全省各地均有分布。
热作园11.47 万公顷, 占园地面积的14.53%, 主要分布在粤西的湛江和茂名两市。
桑园主要分布在西江和北江流域茶园主要在山区。
③林地。
林地是本省面积最大的用地类型, 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区。
林业部门统计面积为1083.6 万公顷,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为1032.3 万公顷。
全省森林覆盖率为56.3%。
④专用牧草地。
共 2.83 万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0.16%。
⑤水面。
包括淡水产养殖、水库、河流、湖泊、坑塘水面等共86.09 万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4.79%。
2. 建设用地全省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利水工用地共143.82 万公顷, 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8.00%。
最新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
目录一、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 (1)(一)地理位置 (1)(二)自然条件 (1)(三)环境现状 (3)(四)区位条件 (4)(五)社会经济条件 (5)二、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 (9)(一)土地利用现状及构成 (9)(二)坡耕地现状 (14)(三)基本农田现状 (14)三、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15)(一)农用地 (16)(二)建设用地 (20)(三)未利用地 (24)四、土地利用程度与效益分析 (26)(一)土地利用程度 (26)(二)土地利用效益分析 (28)五、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资源利用优势及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31)(一)土地资源利用优势 (31)(二)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32)六、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分析 (35)(一)小河区土地存量现状 (35)(二)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潜力 (35)七、小河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及对策 (37)(一)总体目标 (37)(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37)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要编制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须对土地利用现状做出科学的分析。
本专题对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与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综合性分析,分析我区土地利用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政策措施,为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编制提供依据。
本专题使用基础资料为2005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
一、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一)地理位置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小河区),是2000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小河区。
小河区坐落于贵州省中部,属省会城区贵阳的中心区域,辖区总面积62.44平方公里,是贵阳的三大中心城区之一。
东北面与南明区相连,西面、南面与花溪区接壤,地处东经106°36 ′—106°43 ′,北纬26°26 ′—26°33 ′之间。
(二)自然条件小河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其特点是水热条件较好,常年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
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
**县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县人民政府二00※年七月目录第一节概述 (1)第二节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概况 (2)一、自然条件 (2)(一)地理位置 (2)(二)地质地貌 (3)(三)气候 (3)(四)水文 (4)(五)土壤和植被 (5)二、社会经济条件 (6)(一)行政区划 (6)(二)人口 (6)(三)社会经济发展 (7)第三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9)一、土地利用结构现状 (9)(一)农用地结构 (13)(二)建设用地结构 (19)(三)未利用地结构 (24)二、土地利用结构定量分析 (25)(一)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分析 (25)(二)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分析 (33)三、规划实施期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37)(一)农用地动态变化 (37)(二)建设用地动态变化 (44)(三)未利用地动态变化 (51)(四)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分析 (54)(五)土地利用变化区域差异分析 (57)四、土地利用现状评价 (59)(一)土地利用现状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59)(二)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评价 (61)(三)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 (62)(四)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 (63)五、土地利用特点 (65)(一)土地类型多样,平原面积大 (65)(二)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特征明显 (65)(三)土地利用以耕地、其他土地和林地为主,建设用地比重小 (66)六、土地利用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66)(一)土地利用优势 (66)(二)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68)七、合理利用土地的对策建议 (70)(一)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耕地保护 (70)(二)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充分挖掘土地生产潜力 (71)(三)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提高土地集约水平和综合效益 (72)(四)加强未利用地管理,防止水土流失 (72)第四节土地利用潜力分析 (74)一、新增耕地潜力分析 (74)(一)耕地整理的潜力分析 (74)(二)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析 (80)(三)土地复垦潜力分析 (87)(四)土地开发潜力 (90)(五)新增耕地综合潜力分析 (97)二、园地潜力分析 (99)(一)规划期间园地减少去向分析 (99)(二)规划期间园地增加潜力分析 (99)(三)规划期间园地综合潜力分析 (100)三、林地潜力分析 (103)(一)规划期间林地减少去向分析 (103)(二)规划期间林地增加潜力分析 (103)(三)规划期间林地综合潜力分析 (104)四、牧草地潜力分析 (108)五、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分析 (108)(一)城镇及独立工矿用地潜力分析 (109)(二)农村居民点整理为建设用地潜力分析 (114)(三)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综合潜力分析 (114)第一节概述**县地处**省中部偏北,**市西北郊,拥有位处**市“一核五片区”发展规划中的核心区,地处京九铁路与昌九高速公路交汇处等综合区位优势,具有在**市、甚至**省率先崛起的优势和潜力。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土地利用是人类以土地为劳动对象,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以满足自身需要的经济活动过程。
我国法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已经全面启动,其面临的诸多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
问题之一便是:如何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
本文以湖北省仙桃市为例,主要从以下几点研究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确定全县规划基期(2003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分析研究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全县土地利用结构、土地生态环境状况;分析和评价全县土地利用潜力,特别要在借鉴以往研究成果和最新土地资源调查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对全县的土地利用潜力进行科学测算,系统地提出规划期间土地资源开发整理的理论潜力和到2020年的现实潜力数据,以及挖掘土地利用潜力,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后备资源的政策措施;分析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土地利用的自然、经济、社会、环境和区域背景,明确土地利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提出土地利用总量调控、结构和布局调整、土地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仙桃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人称“鄂中宝地”、“江汉明珠”。
是湖北省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县级试点区,研究仙桃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对全省乃至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借鉴作用。
土地评估中的土地改造和开发潜力分析
土地评估中的土地改造和开发潜力分析土地改造和开发潜力分析是土地评估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土地的潜在价值进行评估和预测。
本文将介绍土地改造和开发潜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并探讨其在土地评估中的应用。
1. 概述土地改造和开发潜力分析是通过对土地的地理、经济、社会等要素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土地在未来开发利用中的潜力。
该分析过程旨在为土地利用规划、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2. 数据收集与整理土地改造和开发潜力分析的第一步是收集土地相关的数据,并进行整理。
这些数据包括土地的地理位置、土地类型、土地利用现状、环境状况、土地产权、土地权属等信息。
同时,还需收集相关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数据,以全面了解土地的潜力和可行性。
3. 土地评价指标的选择在土地改造和开发潜力分析中,需要确定适用的评价指标,用于评估土地的改造和开发潜力。
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土地产值、土地资源丰富度、土地可利用性、土地规划适宜性、土地市场需求、土地经济效益等。
4. 土地改造潜力分析土地改造潜力分析主要是评估土地的改造和再生利用潜力。
根据土地的利用现状和土地的发展需求,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评估土地改造的可行性和潜力。
这包括了对土地开发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市场需求分析、技术可行性分析等。
通过这些分析,可以确定土地改造的可行性和预期效益。
5. 土地开发潜力分析土地开发潜力分析主要是评估土地在未来开发利用中的潜力。
通过对土地的规划和利用条件进行评估,预测土地的开发潜力,并提出相应的开发方案。
这包括了对土地的可持续性分析、土地的适宜性评价、土地规划的可行性分析等。
通过这些分析,可以提供土地开发决策的依据,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6. 应用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土地改造和开发潜力分析的应用过程,本文将介绍一个土地开发项目的案例分析。
该项目位于某城市郊区,拟建设为综合性商业中心。
通过对土地的现状、土地规划、市场需求等进行分析,评估了该土地的改造和开发潜力,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方案和开发策略。
建设规划中的土地利用分析方法
建设规划中的土地利用分析方法引言:土地利用规划是现代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土地利用分析方法则是指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手段和技术,对土地利用现状和潜力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为城市的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土地利用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一、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分析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航空或卫星等远距离感知手段获取地表信息的技术。
在土地利用分析中,遥感技术可以提供大范围、高分辨率的地表信息,为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和评估提供了有效手段。
通过遥感图像的解译和分类,可以获取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和空间分布等信息,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二、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分析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集成了地理空间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功能的信息系统。
在土地利用分析中,GIS可以将各种地理数据进行集成和分析,实现对土地利用现状的综合评估。
通过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识别土地利用的热点区域和冲突点,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的空间布局方案。
三、土地利用变化模型在土地利用分析中的应用土地利用变化模型是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模拟和预测土地利用变化的过程和趋势。
在土地利用分析中,土地利用变化模型可以帮助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和机制,预测未来土地利用的发展趋势。
通过模型的应用,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可行性分析和决策支持。
四、生态环境评价在土地利用分析中的应用生态环境评价是指通过对土地资源的生态功能和环境质量进行评估,分析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土地利用分析中,生态环境评价可以帮助识别土地利用中的生态脆弱区域和生态敏感区域,为城市规划提供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建议。
通过生态环境评价的应用,可以实现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五、土地利用分析方法的综合应用土地利用分析方法的综合应用是指将上述方法进行有机结合,实现对土地利用的全面分析和评估。
在城市规划中,土地利用分析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分析2.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方法土地利用现状分析首先涉及土地利用类别划分及获取土地利用现状数据。
目前我国采用统一土地利用分类。
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的获取是一项复杂庞大且重要的工作,需要集技术、专业人才、物力的配合进行全面调查。
2.1.1土地利用分类1984年9月,由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颁发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对我国的土地利用现状作了比较详尽的分类。
依据土地的用途、经营特点、利用方式和覆盖特征等因素,将全国土地分为8个一级类、46个二级类。
为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提供了分类依据。
为进一步摸清城镇土地的状况,原国家土地管理局于1989年实施,又于1993年6月修改的《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将城镇土地划分为10个一级类、24个二级类。
城镇土地的分类是对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城镇”的进一步划分,从而形成一套我国土地利用的分类体系。
这套分类体系为完成我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城镇地籍调查、土地登记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土地管理部门掌握各类土地的面积、土地利用状况提供了依据。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利用规划分类和城镇土地分类标准自成体系和交叉重叠的现象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城乡土地统一管理的要求,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要求,结合我国基本国情,2001年8月,国土资源部下发了试行《土地分类》的通知,规定从2002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采用新的城乡统一的土地分类办法,原来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和城镇土地分类同时废止。
新的土地分类体系采用三级分类方法:一级类设3个,即: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
二级类设15个,三级类设71个fail。
为适应新的形式与全省乃至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仙桃市土地利用分类采用三级分类。
见表1(三级地类略)。
2.2.1土地利用现状总体结构2002年仙桃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资料表明:全市土地总面积为251983.27公顷,其中农用地187625.2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4.47%,建设用地29119.3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55%,未利用地35238.6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98%。
2.2.2农用地结构农用地以耕地为主,占农用地面积的71.77%,园地、林地面积都比较小,分别占农用地面积的1.33%和2.36%,其他农用地占24.54%,牧草地面积仅有11.59公顷。
1)耕地耕地面积134649.0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3.44%,分布在各乡镇。
耕地中灌溉水田面积最大为70995.27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52.73%;其次是早田,面积为56690.64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42.10%;菜地面积为6834.10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5.08%;望天田和水浇地面积极少,分别为28.91公顷和100.08公顷,仅占耕地总面积的0.02%和0.07% o2)园地园地面积为2487.4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99%,主要分布在陈场、三伏潭、沙湖和西流河等镇。
其中果园2274.98公顷,占园地总面积的91.46%;其它果园面积为201.49公顷,占园地面积的8.10%;桑园面积仅为10.97公顷,占园地面积的0.44% o3)林地林地面积为4429.6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76%,主要分布在通海口、沙湖和杨林尾等镇。
其中有林地2041.72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46.09%;疏林地16.13公顷,占林总面积的0.36%;未成林地2275.96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51.38%;迹地为4.“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0.11%;苗圃为91.19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2.06% o4)其它农用地其他农用地面积为46047.6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8.27%,主要分布在排湖等大型湖泊附近的乡镇。
其中,农田水利用地和养殖水面用地面积最大,分别为20625.41公顷和15444.51公顷,分别占其它农用地面积的44.79%和33.54%;坑塘水面、农村道路和畜禽饲养地面积分别为6105.98公顷、3852.12公顷和18.47公顷,分别为其它农用地面积的13.26%. 8.37%和0.04.%;设施农业用地面积最小,仅为1.1公顷。
2.23建设用地结构建设用地总面积为29119.3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55% o1)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25510.53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87.65%。
其中城市2016.63公顷,建制镇1793.09公顷,农村居民点19949.26公顷,独立工矿1615.75公顷,特殊用地135.79公顷,分别占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的7.91%, 7.03%, 78.20%, 6.33%和0.53% o2)交通用地交通用地1406.89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4.83% o3)水利设施用地水利设施用地2201.97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7.56%。
主要分布在东荆河和汉江沿岸的各乡镇。
2.2.4未利用地未利用地35238.6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98%,主要分布在西流河和沙湖等镇。
其中未利用土地2748.93公顷,占未利用地的7.80%,未利用土地中主要以荒草地为主,荒草地面积为2657.61公顷,占未利用土地的%.68% ;其他土地32489.67公顷,占未利用地的92.20%,其中以滩涂为主,滩涂面积为18981.29公顷,占其它土地的58.42%,其次是河流水面6497.77公顷,占其它土地的20.00%湖泊水面和苇地分别为3914.76公顷和3095.85公顷,分别占其它土地的12.05%和9.53 % o第四章仙桃市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通过对仙桃市土地利用现状与土地利用潜力的分析,仙桃市土地利用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4.1土地负荷量大,宜农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地矛盾突出仙桃市人多地少,2002年末人口密度达到587人/平方公里,分别是全国、全省人口密度的4.2倍和1.8倍,人口增长的惯性将增大人口总量,人地矛盾本身就十分尖锐。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业用地竟相增长,用地需求量远远超过可能的土地供给能力。
生产、生活用地与生态保护用地、建设用地与农用地、种植业与养殖业用地的矛盾己经非常突出。
仙桃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土地利用率很高,达到了86.02%,未利用地仅为13.98%,其中可供开发利用的后备资源仅为2748.9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9%。
宜农土地后备资源开发增加耕地受到资源和资金的制约。
人口与耕地的一增一减,使人均耕地占有量不断下降,今后将长期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
4.2城乡居民点用地结构不合理全市城镇用地总体上比较紧凑,但农村居民点用地较为分散,城乡人口结构与居民点用地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较为突出。
2002年末,全市城乡居民点总面积23758.98公顷,其中城镇用地3809.72公顷,占16.04%,农村居民点用地19949.26公顷,占83.96%;而同期城镇和农村的居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37.20%与62.80%。
占全市土地总面积1.51%的城镇建设用地承载了全市37.2%的人口。
4.3建设用地空间布局不尽合理建设用地规划的空间布局不合理,上轮规划确定仙桃市中心城区主要以当时的城市规划方案为依据,用地布局向东、西、南三个方向都有扩展。
规划实施期间,随着经济发展良好趋势的延续,城区用地的不断拓展,城市规划部门重新考虑了城市发展方向,新增城市用地主要在西、南两个方向发展,整个城区南移的倾向非常明显,上轮规划的方案与实际用地要求有一定的距离,如不加以调整则难以适应城市用地布局变化的要求。
工业化的加快推进也要求在重新评估城市发展方向和优势条件下,合理布置工业用地。
因此,工业用地的布局将受到城市布局的影响。
4.4农业结构调整与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存在冲突仙桃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其中水产业在全省位居第一,在全市农业产值中三分天下有其一。
1999年,仙桃市政府根据农村经济发展需要把发展水产业当作全市农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来抓,要求对海拔23米以下的低湖田实施退耕还渔,2002年末全市有可调整养殖水面5228.91公顷。
同时,为适应生态环境建设需要,仙桃市政府提出了“打造绿色城市、构建都市花园”的奋斗目标,规划到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0.2%,林业用地需求将会增加。
仙桃土地资源的特点是后备资源少,土地适宜性强,农业结构的调整,肯定会涉及到耕地用途的改变,而国家为实施粮食安全战略,对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的保护力度一定会越来越大,保护耕地与农业结构调整用地的矛盾将会越来越突出。
4.5土地利用集约度有待提高近几年,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走向城镇就业,仙桃市人口城镇化的进程步伐加快,一些农村居民点居住户数减少,“空心村”、“独家院”现象比较普遍,2002年末全市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面积达214.46平方米,不少村庄人均用地面积在250平方米以上,如张沟镇联潭村人均居民点面积达356.09平方米,土地利用率低下;独立工矿用地面积建设密度小,宽打窄用现象比较普遍;由于有些企业的倒闭,城镇内部还存在一定数量的闲置土地,还有一定的潜力可挖。
4.6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威胁耕地生态环境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仙桃市环境污染日趋突出,工业三废排放量居高不下,空气中悬浮微粒有缓慢上升趋势。
2002年工业废气排放量为184403万标立方米,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分别为782.05万吨和3887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仅为67.70%。
沟与渠相连、江河相通的水系特点,加速了水污染的扩散,通顺河、通州河存在一定程度的水体污染,仙下河水体严重污染。
农药化肥的流失,高浓度的有机废水直接排放到河渠导致严重的有机污染,伴有富营养化趋势。
废气、废水、废料严重威胁着耕地生态环境,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4,7耕地总体质量下降,生产条件巫待改善由于受比较效益的冲击,为了更大限度的提高粮食产量,大量使用化肥,致使农家肥等有机肥的使用量急剧减少,到现在农作物的种植几乎不施农家肥。
只种不养使耕地有机质处在只取不补的状态,土壤肥力直线下降。
化肥中7o}7s%成份变成盐类物质留存在土壤中,造成土壤板结,土壤理化性状变劣,然后更加剧施用化肥,形成了恶性循环,致使土层“失血”不止,土地生产率降低。
同时,据农业部门资料显示,目前尚有粮食低产、土壤有明显障碍因素的耕地29857.73公顷。
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实行后,农村生产基础的家庭性、生产操作的零散性、生产条件的局限性,以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少,农业生产条件未得到改善,原有的水利设施管理不善与老化失修,造成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衰退,难以适应机械化生产、规模化生产的现代农业生产要求。
同时,农业没有形成规模经营,就没有大的资本投入,也就没有高的效益,使农业陷入低水平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