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的社会时代特点和宋代文学的大体状貌

合集下载

第一章 宋社会与文学概况

第一章  宋社会与文学概况

第二节
宋代文学发展概况
一、诗歌发展概况
宋代诗歌流派、作品及风格众多:宋初白派、晚唐派、西 昆派并行发展;稍后梅尧臣、苏舜钦、欧阳修等自成一体;王 安石“荆公体”令人耳目一新;北宋中期苏轼“东坡体”独树 一帜;后期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代表的“江西诗派”影 响深远;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驰骋诗坛; 南宋后期四灵派、江湖派名重一时。南宋末,文天祥、汪元量 等爱国诗人名扬诗坛。
材。
四、宋代话本小说
话 本:说话人用的底本。说话是宋代兴起的一种通俗说唱
文学形式,文字上散韵结合,方式上说唱相间,以此讲说故事。 宋话本也称宋代白话短篇小说。金元时期,话本进一步繁荣,
对明清小说尤其是章回体小说影响巨大。
宋代说话最著名的有小说、讲史、讲经、合笙、商
谜几家,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小说、讲史和讲经,因此话本 作品亦以 小说话本、讲史话本和讲经话本最突出。小说话
北宋宫乐图
也 叫 瓦 肆 、 瓦 子 。
地 , 包 括 勾 栏 及 饮 食 、 物 品 买 卖 等 场 所 ,
瓦 舍
: 宋 元 大 都 市 中 各 种 娱 乐 场 所 的 集 中
勾 栏
: 宋 元 时 百 戏 杂 剧 说 话 等 演 出 场 所 。
南 宋 临 安 勾 栏 瓦 舍 分 布 图
突出特点:宋诗在唐诗基础上另辟畦径,形成显别于唐诗 的艺术特色,南宋严羽《沧浪诗话· 诗辩》曰:以文字为诗,以 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 ,题材上大量增加了日常生活内容。
二、散文发展概况
宋代散文继承唐代古文运动精神,主张“文以明道”,强 调“文道合一”,大力提倡充实明畅自然的文风。宋初:柳开、 石介、穆修、王禹偁等强调复古。前期至中期:欧阳修为领袖 的诗文革新运动轰轰烈烈展开,把散文创作推向高峰。靖康之 难后,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岳飞、陆游、辛弃疾、文天祥等爱 国志士,关心民族存亡,文章体现同仇敌忾、重整河山的共同 主题,突显爱国情怀。

宋代文学1

宋代文学1

三 辽 金 文 学 概 况
课外参考书
整理笔记
宋 代 文 学
理学对宋代文学的影响 宋诗是怎样应对唐诗而形成自身发展特 点的? 点的? 宋词的成就
中国古代文学
(宋代文学)
绪论
宋代:宋朝(960— 宋代:宋朝(960— 1279年 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 承五代十国、 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 的时代, 的时代,根据首都及疆 域的变迁, 域的变迁,可再分为北 宋与南宋,合称两宋。 宋与南宋,合称两宋。 北宋以汴梁为都, 北宋以汴梁为都,1127 年徽、 年徽、钦二帝被金人掳 宋室南迁;1279年 去,宋室南迁;1279年 亡于蒙元。 亡于蒙元。
宋代散文继承和发展了唐代散文。 宋代散文继承和发展了唐代散文。作家们 师承韩愈“文道合一” 师承韩愈“文道合一”的主张而又有新的 发展,以文章反映现实,指陈时弊。 发展,以文章反映现实,指陈时弊。纠正 了韩愈古文已有的艰涩古奥倾向, 了韩愈古文已有的艰涩古奥倾向,注意吸 收骈文的长处以构筑古文节奏韵律之美, 收骈文的长处以构筑古文节奏韵律之美, 使散文发展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 使散文发展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宋代散 文作品丰富,名家辈出。 文作品丰富,名家辈出。唐宋八大家中的 三苏、曾等六家散文, 欧、王、三苏、曾等六家散文,文风平易 自然,流畅婉转,且都能表现出时代特色; 自然,流畅婉转,且都能表现出时代特色; 同时六家散文又各有特点, 同时六家散文又各有特点,在散文创作上 都取得了卓著的成就。欧阳修、 都取得了卓著的成就。欧阳修、苏轼等的 许多名作, 许多名作,对明清两代的散文也有深远的 影响。 影响。
与 戏 剧
虽然宋代文言小说趋于衰落, 虽然宋代文言小说趋于衰落,但由于城市 经济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 经济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在以汴京和 临安为中心的城市中,普遍建有 “瓦 临安为中心的城市中, 勾栏” 演出各种各样的技艺, 舍”、“勾栏” ,演出各种各样的技艺, 其中最流行的是“说话” 其中最流行的是“说话”,话本即是民间 艺人“说话”的底本。 艺人“说话”的底本。宋代话本是我国白 话小说的发端,对后来的小说、 话小说的发端,对后来的小说、戏曲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了深远的影响。宋代也是中国戏剧发展过 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 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宋代宫廷和瓦舍勾 栏中都有杂剧的演出 角色、 杂剧的演出, 栏中都有杂剧的演出,角色、故事与表演 都较唐代参军戏简单的滑稽表演有了明显 的进展。作为成熟的戏剧——元杂剧的前 的进展。作为成熟的戏剧 元杂剧的前 身之一,宋杂剧历来为研究者所重视。 身之一,宋杂剧历来为研究者所重视。另 南宋时期在温州一带流行的南戏 南戏, 外,南宋时期在温州一带流行的南戏,也 是中国戏剧的重要源头。 是中国戏剧的重要源头。

中国的宋朝与宋词与宋画

中国的宋朝与宋词与宋画

中国的宋朝与宋词与宋画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一个朝代,也是中国文化繁荣的时期之一。

在宋朝的文化中,诗词和绘画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宋词和宋画更是达到了巅峰,成为中国文化的瑰宝。

本文将就宋朝的历史背景、宋词的特点以及宋画的艺术风格进行探讨,以展示中国宋朝时期文化的魅力。

一、宋朝的历史背景北宋时期(北宋为宋朝的前半段)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对安定和繁荣的时期。

特别是熙宁和绍圣两个朝代,称为“宝历之治”,国力强盛,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这是由于政治稳定、科技进步和商业繁荣等多种因素所致。

其中,科技发展的突出特点是造纸术、活字印刷术以及炼钢术等的应用,对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宋词的特点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种独特的文体形式,其在宋朝时期达到了巅峰。

宋词以其精练、雅致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宋词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抒情性强:宋词注重情感表达,以抒发作者的个人情感为主要目的。

通过对于爱情、离别、悲伤、欢乐等感受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作者真实的内心世界。

2.婉约而含蓄:宋词通常通过婉约的语言表达情感,使用比喻和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的艺术效果。

同时,宋词的表达往往不直接,而是含蓄而细腻,给人以余韵悠长之感。

3.音乐性强:宋词在音韵上要求严格,追求音乐美感。

通过对字音的选择和变化,使词句在读音上具有和谐之美。

4.描述细腻:宋词不仅注重情感的表达,还注重细节的描写。

通过对自然景物、人物形象和环境氛围的细致描绘,使词句更加生动、具体。

三、宋画的艺术风格宋画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独树一帜的时期,其在宋朝时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宋画的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写意性强:宋画注重对对象的忠实描绘,但更强调表现画家主观情感的写意性。

画家常常通过笔墨的运用,营造出恬静、淡雅的氛围,强调画家自身的情感倾向。

2.追求自然真实:宋画注重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描绘,力图表现出事物的真实面貌。

南宋文学的时代特点与文人境遇分析

南宋文学的时代特点与文人境遇分析

南宋文学的时代特点与文人境遇分析一、南宋时代背景简介南宋(1127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以其独特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而闻名。

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反映出了当时社会变革和文人面临的挑战。

二、南宋文学的时代特点1. 儒家思想影响下的文化氛围在南宋时期,儒家思想对整个社会有着深远影响。

这种思想倡导了以仁义礼智为核心价值观,使得文学作品更加强调道德与伦理规范。

2. 文人审美情趣的变化相比起前朝,南宋时期的文人更加注重形式美和言语技巧,所表现出来的审美追求更具细腻和独特性。

创作题材也逐渐从宏大题材转向日常生活、自然景物等小品题材。

3. 现实主义意识及批判精神由于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等问题,在南宋时期,一些文学作品开始展现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

这种现实主义意识对后来文学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

4. 与北方文化的融合由于南宋政府放弃北方领土,许多北方文人南渡,带来了北方文化和南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这种融合使得南宋文学更加多元化,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三、南宋时期文人境遇分析1. 文人身份及社会地位在南宋时期,封建社会等级制度依然存在。

文人的地位相对较高,受到社会尊重,但也需要与政治家、士族等权贵集团竞争资源。

此外,一些名士由于政治斗争等原因可能遭受排斥和迫害。

2. 政治局势对文人创作的影响南宋时期长期面临北方游牧民族金朝的威胁,加之内部政治变乱频繁,这些不稳定因素给文人创作带来一定压力。

他们面临着政治审查、言论限制等困扰。

3. 社会价值观念的制约在南宋社会,传统的士人观念仍然流行,成为文人创作必须面对的制约因素。

一些内容敢于直面社会问题和批判权贵与腐败现象的作品可能受到审查和封禁。

4. 文人对世态炎凉的反思由于时代背景的限制,南宋时期文人对社会现实持有较多忧虑和失望之情。

他们以饱含深意的言辞表达了对战乱、苦难和政治黑暗的反思,并试图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来追求精神上的寄托。

四、结语南宋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其独特的时代特点及文人境遇使得这段时期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两宋文学典型特征

两宋文学典型特征

两宋文学典型特征
两宋文学的典型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内容上:宋代的文学作品在内容上较为多样化,关注社会现实,尤其是政治斗争、民族矛盾等话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2. 风格上:宋代的文学作品风格较为质朴自然,不刻意追求文采,更注重对生活细节的描绘和对人物性格的刻画。

3. 形式上:宋代文学在形式上继承了唐诗、唐文等前代文学的优秀传统,同时也有所创新,如宋词的发展和兴盛。

4. 思想上:宋代文学在思想上受到理学的影响,强调理性、道德和人伦,表现出浓厚的儒家思想特色。

5. 地域性:宋代文学的地域性特征明显,不同地区的作家群体有着不同的文学风格和特点,形成了多样化的文学流派和风格。

总的来说,两宋文学在内容、风格、形式、思想和地域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特征,这些特征构成了宋代文学的丰富多彩和深厚底蕴,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两宋文学的发展轨迹与典型特征

两宋文学的发展轨迹与典型特征

两宋文学的发展轨迹与典型特征说实话两宋文学这个东西,特征挺有意思的。

我观察了好久,发现了一些特征。

首先呢,两宋文学的发展轨迹是有很明显的阶段性的。

北宋初期啊,文学还受到唐朝的影响挺多的。

让我想想这个特征怎么说呢,就好比一个孩子刚开始学走路,还需要扶着一些东西,当时的文学也是,还在延续唐朝那种比较富丽堂皇的风格。

像杨亿他们搞的西昆体,辞藻特别华丽,就像那种精美的刺绣,全是细致的花纹,但是内容上往往有点空洞。

不过这也算是北宋文学开始寻找自己方向的一个过程。

然后慢慢发展到北宋中期,就像是找到了自己的路,文风开始大变。

欧阳修的出现就像是一阵春风吹过池塘,整个文学生态都开始变化了。

他提倡平实的文风,散文写得很好,感情真挚又不会过于做作。

他和他周围的那些人,像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还有王安石、曾巩呀,他们这些人就好比是一群开拓者。

苏轼就是这群人中特别耀眼的一个。

他的诗词文章都很有特点,诗能豪放也能婉约,词呢,改变了以往人们对词的那种柔媚的看法,他写词能写出“大江东去”这样大气磅礴的感觉。

而且他的文章也是充满了情趣,像《记承天寺夜游》,那么短一篇文章,就能把那种闲适的心境、月下的美景还有淡淡的忧愁都写出来,就好像用简单的几笔勾勒出一幅很有韵味的水墨画。

北宋后期呢,文学又有了新变化。

这个时期我觉得有点像是在大树上又长出了新枝丫。

黄庭坚的江西诗派比较有代表性,他们作诗有自己的一套理论。

不过我对于这个流派也有点困惑,他们讲究“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就是说要借鉴前人的诗句然后翻新。

但有时候我觉得会有点刻意,就好比是在别人搭好的框架上重新装修,虽然也有新意,但总感觉缺了点自己破土而出的那种原生态的东西。

到了南宋,文学又变了个样子。

南宋初期因为国家经历了战乱,文学作品里充满了那种爱国情怀。

像岳飞的《满江红》,那种精忠报国的气概,“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读起来就让人热血沸腾,像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

还有陆游也是,他一辈子都想北伐收复失地,他的诗里面就经常写着自己的这个心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简单的诗句,但是那种爱国之情溢于言表,这个时期的文学就像是充满战斗性的号角。

两宋时期的时代特征

两宋时期的时代特征

两宋时期的时代特征
两宋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城市商业繁荣,海上贸易发达。

由国家的再度分裂割据、民族政权并立走向统一;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加快;宋元两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宋朝文化:中国古代文明的巅峰
宋代学校教育异常发达,京师设有国子学,太学等,另外有专业性很强的武学、律学、算学、画学、书学、医学。

宋仁宗以后,鼓励各州县兴办学校,至宋徽宗时期,全国由官府负担食宿的州县学生人数达到十五、六万人,这种情况在当时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宋朝科技:自然科学的黄金年代
宋代科学技术无疑居于当时世界的最前列。

两宋时代在科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之大、之高,在中国历史上是罕有的。

震惊世界的三大发明——火药、活字印刷和指南针,就诞生于这一时期。

军事上积弱
宋朝开国为了避免唐代末朝以来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现象,采取重文轻武的施政方针,一方面在军事上积弱,1127年徽、钦二帝受金人掳去,迫使宋室南迁;1276年,忽必烈破宋都临安,宋朝亡国。

有学者认为宋朝灭亡是“崖山之后无中国”。

宋代文学的艺术特点与风格分析

宋代文学的艺术特点与风格分析

宋代文学的艺术特点与风格分析宋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文学作品在艺术特点和风格上有着独特的表现。

本文将对宋代文学的艺术特点和风格进行详细分析。

一、宋代文学的时代背景1.1 社会背景宋代是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的时期。

农业生产高度发达,城市商业蓬勃发展,社会秩序相对稳定,这为文人提供了较好的创作环境。

1.2 文化背景宋代注重教育,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士人地位提升。

儒家思想盛行,注重实用主义,追求“治中”、“致良知”的理念对文学影响深远。

二、宋诗的艺术特点与风格分析2.1 简约明快宋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情感与意境,避免雕琢过多修辞手法,注重把握节奏和韵律。

2.2 唤起读者情感共鸣宋诗注重表现日常生活与人情之美,追求真实感与情感共鸣,让读者能够深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2.3 表现思想及社会议题宋诗不仅追求文学艺术性,还表达对社会现象、政治风貌以及人生境遇的思考和评论,体现了文人对当时社会形态的关注。

三、宋元剧的艺术特点与风格分析3.1 精细描写宋元剧作品注重对细节的刻画, 整体剧情精心设计, 描述极为细致入微, 反映出作者对戏剧形式的高度追求。

3.2 强烈表演手法宋元剧在表演上突出唱念做打,运用声腔、音律等丰富的艺术形式来塑造角色形象和展示故事情节,并以强烈夸张的表演风格吸引观众。

3.3 喜剧化和滑稽化宋元时期,许多戏曲作品呈现出喜剧化或滑稽化的特点。

这种风格使得观众在欣赏戏剧的同时感受到快乐和幽默。

四、宋词的艺术特点与风格分析4.1 抒写个人情感宋词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借助婉约的言辞和细腻的描绘,抒发离合、爱憎、悲欢等丰富情绪。

4.2 倡导自然主义宋词追求自然、真实,强调与自然相融合。

表现手法上,常以物象化身代替人物来达到表达心境的目的。

4.3 艺术卓越性宋词不仅追求意境和情感表达,还注重文学形式的完美结构与韵律美。

艺术卓越性体现在精妙的用字、流畅的篇章和优美动人的韵律上。

结论总体来说,宋代文学具有简约明快、唤起读者共鸣以及思想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等特点。

南宋词派与北宋词派的异同比较

南宋词派与北宋词派的异同比较

南宋词派与北宋词派的异同比较1. 引言南宋和北宋是中国历史上两个重要的文化时期,其中诗词创作备受关注。

南宋词派和北宋词派是这两个时期的主要词风,本文将对它们进行详细的异同比较。

2. 背景介绍•北宋(960年-1127年):北宋时期,尤以苏轼和黄庭坚为代表,提倡艺术追求真实感和直接表达情感。

•南宋(1127年-1279年):南宋时期,以陆游、杨万里等人为代表,更加注重清新淡雅、婉约含蓄的表达方式。

3. 主要特点对比3.1 语言风格•北宋词派:通俗易懂,富有口语特点。

善用白描手法来描绘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

•南宋词派:独具匠心,注重意境营造。

语言更为精致,运用修辞手法来展示思想感情。

3.2 表现形式•北宋词派:多采用七言绝句形式,突出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抒发个人情感。

•南宋词派:善于运用四六骈偶、五言绝句等形式,注重表达内心情感和意境的构建。

3.3 主题内容•北宋词派:着重描写山水风景和人生哲理。

强调对自然的倾慕与赞美,以及人生的沧桑与思考。

•南宋词派:侧重描写爱情、离别、田园生活等主题。

注重闺怨之情、幽情婉约,并以自然景物作为意境背景。

4. 文学影响力比较4.1 北宋词派•著名代表作家:苏轼、黄庭坚等。

•影响力:北宋词派塑造了豪放率真的文化氛围,影响了后世文人的创作风格,并被誉为“豪放派”。

4.2 南宋词派•著名代表作家:陆游、杨万里等。

•影响力:南宋词派通过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开创了婉约清新的词风,并对后世的文人产生了重要影响。

5. 总结南宋词派与北宋词派在语言风格、表现形式、主题内容以及文学影响力等方面存在明显异同。

北宋词派追求真实感和直接表达情感,描绘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而南宋词派更注重清新淡雅、婉约含蓄的表达方式,描写爱情、离别和田园生活。

两者在文化历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并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两宋文学的发展轨迹与典型特征

两宋文学的发展轨迹与典型特征

两宋文学的发展轨迹与典型特征两宋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文学的发展里程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宋代文学的发展轨迹以及典型特征,是我们了解这一时期文学风貌和特点的重要依据。

一、发展轨迹1.宋词的兴盛:在宋代文学史上,词是一种以音乐为伴奏的诗歌形式,宋代的词在唐代基础上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词人,如苏东坡、陆游等,他们的词作品丰富多彩,成为了宋代文学的一大亮点。

2.散文的繁荣:宋代散文也是一种值得关注的文学形式,宋代的散文以简练、明快、真实的风格而著称,代表作品有《岳阳楼记》、《黄鹤楼记》等,这些作品在古代散文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3.历史小说的兴起:宋代历史小说也是一个值得一提的文学形式,在这一时期,历史小说开始融入了大量的史实和虚构,成为了一种既有趣又具有历史参考价值的文学形式,代表作品有《水浒传》、《西游记》等。

4.戏曲艺术的繁荣:在宋代,戏曲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成为了当时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代表作品有《紫钗记》、《拜月教》等,这些作品在中国戏曲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二、典型特征1.抒情性强:宋代文学作品以抒情性强为其典型特征,词作品以婉约婉约、抒发情感为主要特点,其余各类文学作品也不乏以抒情为主要特色的作品。

2.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宋代文学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也是其典型特征之一,尤其是散文作品常常反映出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3.文学风格多样:宋代文学的风格多样化也是其典型特征之一,词以婉约、爽朗为主要风格,散文以简练、真实为主要风格,历史小说也不乏以史实、虚构融合的风格。

4.以文学为工具的道德宣传:宋代文学作品以文学为工具的道德宣传也是其典型特征之一,词人常常以自己的词作品来表达自己的尊贵之爱国之情,戏曲艺术也经常通过剧情来宣扬良善的道德观念。

总之,两宋时期的文学发展轨迹和典型特征,为我们深入了解这一时期文学风貌和特点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宋代文学的繁荣也成就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

南宋文学与北宋文学的差异分析

南宋文学与北宋文学的差异分析

南宋文学与北宋文学的差异分析1. 引言南宋和北宋是中国历史上两个重要的时期,也是文化繁荣的时代。

虽然南宋文学延承了北宋文学的传统,但由于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的不同,南宋文学与北宋文学之间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异。

本篇文章旨在对这两个时期的文学进行全面分析,揭示其差异。

2. 历史背景2.1 北宋时期北宋时期(960年-1127年),统治者强调礼教道德,儒家思想盛行。

士人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

2.2 南宋时期南宋时期(1127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其始于北方民族入侵,导致中央政权迁至南方。

尽管南部发生了许多战乱,但它也带来了新的社会氛围和艺术发展。

3. 文学主题3.1 北宋文学主题北宋以世态人情为主题,注重描述中产阶级的生活和官场斗争。

作品中反映了社会风云变幻、世道人心的复杂性,展现了人情冷暖和功利心理。

3.2 南宋文学主题南宋文学深受战乱、流亡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悲剧意味更浓厚的主题。

作品关注个体命运与民族疾苦,并对人性、爱情、家庭等进行深入探讨。

4. 文学体裁4.1 北宋文学体裁北宋文学以诗歌和散文为主要体裁。

其中,诗歌以琵琶词、山水田园词为代表,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散文则较为节俭,注重对时事政治的批判和抒发。

4.2 南宋文学体裁南宋文学除了延续北宋时期的诗歌和散文外,还注重戏曲创作。

在南方多灾多难的环境下,戏曲成为人们宣泄情感、舒缓压力的方式。

5. 文化氛围5.1 北宋文化氛围北宋时期的文化氛围以儒学为核心,注重经世致用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文人志在政事、官场斗争,并遵循一定的礼仪规范。

5.2 南宋文化氛围南宋时期的文化氛围更加开放活跃,充满了自由思想和艺术创新。

流亡文人的涌入使得南方的文化更加多元化,涌现出新的思潮和趋势。

6. 文学代表作品对比这里列举了几位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北宋:•苏轼:《东篱乐府》、《惜红忆黄青笼即席赠杨说唐士韵》等。

专升本宋代文学知识点总结

专升本宋代文学知识点总结

专升本宋代文学知识点总结一、宋代文学的时代背景1.政治背景:宋代从960年到1279年,历经两个朝代,即北宋和南宋。

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比较繁荣的时期,南宋时期则是对外战争和政治压力比较大的时期。

2.社会背景: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商业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社会结构逐渐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征。

二、宋代文学的特点1.注重实用性和通俗性:宋代文学非常注重实用性,大多数作品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而创作的,因此在形式、内容上更加通俗化。

2.以韵文为主:宋代文学以诗歌为主,大量的文学作品都是以韵文形式呈现的,尤其是词和律诗在宋代文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3.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宋代文学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很大,文学作品中的人文关怀和道德观念都可以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找到源头。

4.注重情感表达:宋代文学对情感的表达非常注重,作品中常常运用丰富的比喻、典故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

三、宋代文学的代表作品1.辞赋:辞赋是一种以歌颂社会时事、抒发情感为主要内容的文学形式,在宋代文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其中,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等作品都是代表性的辞赋作品。

2.宋词:宋词是宋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短小精悍的文学形式,以其清丽的意境和含蓄的情感而闻名。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等都是著名的宋词作品。

3.律诗:律诗是一种格律严谨的诗歌形式,在宋代文学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欧阳修的《蝶恋花·春景》等作品都是优秀的律诗代表作。

4.随笔:随笔是一种以散文方式表达个人感悟和见解的文学形式,在宋代文学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王安石的《梦溪笔谈》、苏轼的《东坡志林》等都是著名的随笔作品。

四、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1.苏轼:苏轼是宋代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人物,他不仅在词、辞赋、律诗等方面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就,同时在散文和书法方面也有很大的贡献。

唐宋时期历史特点与文学发展状况总结

唐宋时期历史特点与文学发展状况总结

唐宋时期历史特点与诗词发展状况总结河北省兴隆县第一中学孟凡喜(整理)了解唐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对外关系等时代特点,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唐宋文学发展状况,更能够帮助我们从更深更广的维度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学作品。

一、唐代的历史特点与诗歌发展状况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

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为盛唐奠定基础。

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

唐玄宗即位后缔造全盛的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中后期经唐宪宗元和中兴、唐武宗会昌中兴、唐宣宗大中之治国势复振。

878年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

唐朝时万国来朝达到鼎盛,疆域空前辽阔,极盛时东起日本海、南据安南、西抵咸海、北逾贝加尔湖,是中国自秦以来第一个未修据胡长城的大一统王朝。

唐朝接纳各国交流学习,经济、社会、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等特点,诗、书、画、乐等方面涌现出大量名家,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书法家颜真卿,画圣吴道子,音乐家李龟年等。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声誉远播,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

唐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政治上:1.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唐朝沿用隋朝官职制订三省六部制,主要机构有三省、六部,三省分别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分礼部礼兵刑工。

地方官制:道置观察使,州(郡)设置刺史(太守)、长史等官职;县设置县令;县丞、主簿、县尉等官职。

2.选官制度和法律制度在选官制度是主要采用科举制度;唐朝法律将谋反、谋叛等反对朝廷的行为定作不得赦免或赎免的“十恶”大罪,贵族、富人、官僚受到了一定的不平等的法律保护,在与庶民触犯同样的法律下可减刑或免刑。

军事上:军力强大是唐代的一个鲜明的军事特点,因安史之乱在军事上全面收缩,接踵而至的藩镇割据导致华北地区经济萧条。

经济上:唐朝农业生产工具与技术较前代有新的进步。

曲辕犁就出现在唐朝。

两宋文学艺术知识点总结

两宋文学艺术知识点总结

两宋文学艺术知识点总结一、时代背景两宋时期指中国历史上的北宋(960—1127年)和南宋(1127—1279年)两个朝代。

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繁荣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之一。

在文学艺术方面,两宋时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学特色,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对后世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文学特点1. 抒情性:两宋时期的文学作品以抒情为主,对人情世故、生活感悟、情感表达等方面有着深刻的描写和表现。

在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作者的真情实感,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情怀。

2. 境界优美:两宋文学作品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细腻,表达手法独特。

不论是诗歌、散文还是戏剧,都能体现出优美的艺术境界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3. 擅长写实:两宋文学作品擅长写实,对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历史事件等进行生动的描写,能够真实地再现当时的社会面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4. 情感纯挚:两宋文学作品的情感纯挚,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真挚的感情和情感体验,给人以真挚动人之感。

三、主要创作流派和代表作品1. 诗歌:两宋时期的诗歌以宋词、元曲为主要形式。

代表诗人有苏轼、辛弃疾、陆游、李清照等。

他们的诗作在艺术形式和内容表现上有着独特的风格,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

代表作品有苏轼的《赤壁赋》、《前赤壁赋》、《和子由渑池怀旧》等;辛弃疾的《青玉案》、《浣溪沙》等;陆游的《示儿》、《钗头凤》等;李清照的《如梦令》、《声声慢》等。

2. 散文:两宋时期的散文以文心雕龙、死生契阔,与老子啖蜜为代表,体裁丰富,内容多样。

代表作家有王安石、苏轼、欧阳修、周敦颐等。

他们的散文作品在文学价值上有着很高的地位。

代表作品有王安石的《石头记》、苏轼的《赤岩诗话》、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周敦颐的《爱莲说》等。

3. 戏剧:两宋时期的戏剧以越剧、评剧、南戏等为主要形式。

代表剧作家有关汉卿、白朴等。

他们在戏剧创作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

代表作品有关汉卿的《牡丹亭》、白朴的《长生殿》等。

南宋文学与北宋文学的比较分析

南宋文学与北宋文学的比较分析

南宋文学与北宋文学的比较分析引言南宋(1127年-1279年)和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两个重要的王朝。

两个时期都产生了许多杰出的文学作品,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本篇文章将对南宋文学和北宋文学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背景北宋时期北宋是一个相对稳定繁荣的时期,科技、经济和教育都取得了显著进步。

这种繁荣为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在这个时期,儒家思想盛行,诗词、散文等文体成为重要的表达方式。

南宋时期南宋是一个政权频繁更替、战火纷飞的时期。

南宋政权长期处于北方侵略者金国和蒙古帝国威胁之下,社会动荡不安。

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南方地区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士人作家,他们以自己特有的生活经历和情感表达方式塑造了独特的南宋文学风格。

文学特点比较诗北宋时期的诗歌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注重理性和礼仪。

文人士大夫们以吟咏自然景色、描绘社会生活为主题,力求表达道德情操。

相比之下,南宋的诗歌多样性更加显著。

南宋文学更加注重个体感受和情感的抒发。

许多南宋诗人通过对于失意、忧伤等情感的描写,反映了动荡和矛盾的社会背景。

散文北宋散文追求言简意赅、科学合理。

很多经典散文作品具有严肃而庄重的风格,强调表达思想的深度和洞察力。

南宋散文则更加注重形式美感和文字表现技巧。

它通常剖析心灵状态、抒发情感,并将个人生活与社会环境紧密结合在一起。

戏曲北宋时期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黄金时期。

梅鹤、杨洪基等戏曲家创作了许多优秀剧本。

南宋时期,由于战乱频繁,导致戏曲的发展程度相对较低。

然而,在文人士大夫中,流行着小令、南曲等音乐形式,这也被认为是南宋文学的特色之一。

影响及继承北宋文学在后世影响深远。

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仍然受到北宋文学思想和风格的影响。

南宋文学对后来儒家经典注释、理论发展以及元代诗散文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同时,由于它对个体情感的关注和表达,也影响了后来中国现代散文和诗歌的发展方向。

结论南宋与北宋时期的文学各有特点,反映出不同社会环境下人们对于生活、世界观等问题的认知和表达方式。

宋代小说的文学特征与表现形式

宋代小说的文学特征与表现形式

宋代小说的文学特征与表现形式宋代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也是小说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小说逐渐由口头传承向文学艺术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最重要的一类文本之一。

那么,宋代小说有哪些独特的文学特征和表现形式呢?一、注重情节宋代小说在文学创作中注重情节的叙述,凸显了叙事的力度,多以故事情节为本,讲述故事的起承转合,注重人物的性格刻画和环境描绘。

宋代小说尤其擅长以情节的发展来展现主题和反映人性弱点,也因此,成为了宋代文学的一个显著的特征。

二、以描绘人物为重描写人物是小说创作中重要的一环。

在宋代小说中,人物刻画更加突出和细腻,小说家们尤其擅长花费篇幅描述每个角色的性格特点、行为举止等,并根据人物的性格、行为举止将其划分为正、反两派。

宋代小说在人物塑造方面注重现实观察,通过对人物内心的细微变化进行刻画来突出主题。

三、以写实为本宋代小说的文学特征还体现在其对现实的反映上。

宋代小说家们以生活为素材,注重现实中的习俗、风情、礼仪等细节的描写,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进行叙述,并力图让内容富有真实的感受和趣味。

宋代小说注重揭示社会现实,客观反映历史环境和时代特征。

四、以悬念和情感为主悬疑和情感成为宋代小说中最独特和重要的两个方面之一。

在悬疑方面,宋代小说注重悬念的设置和揭示,通过离奇可疑的情节,犯罪谜团的揭开,让读者会心一笑,成就了导致现代“侦探小说”的精神特质。

在情感方面,宋代小说注重真情实感,刻画了男女之爱在封建社会所受到的各种制约和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悲喜剧的交替,打动了读者的心灵,引人深思。

综上所述,宋代小说在文学方面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和表现形式。

宋代小说注重情节、以描绘人物为重、以写实为本、以悬念和情感为主,是宋代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为后来中国小说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北宋与南宋文学风格比较

北宋与南宋文学风格比较

北宋与南宋文学风格比较1. 引言北宋和南宋是中国历史上两个重要的朝代,它们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有着独特的发展与成就。

本文将重点比较北宋与南宋的文学风格,探讨它们在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所展现出的特点和差异。

2. 北宋文学风格2.1 唐宋传承与创新北宋时期,继承自唐朝丰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有自己的创新。

在文学上,北宋注重对古典诗词和志怪小说进行鉴赏与发扬光大。

例如晏殊、柳永等诗人以其婉约细腻、豪放深沉的作品流传至今。

2.2 宫廷文化与士人之风由于皇帝对文化艺术的极大关注,北宋宮廷非常重视文学成就。

皇帝亲自御题、赏析等活动逐渐形成了“御题词”的格调,并推动了各类雅集的盛行。

此外,士人阶层也积极参与文学创作,在诗歌、散文、曲艺等方面都有丰富的表现。

2.3 理性思维与抒发情感北宋文学注重理性思考和反思,包括对人生、情感和社会伦理的审视。

许多作品以抒发内心感受和倾诉自我不满为主题,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的一些问题。

3. 南宋文学风格3.1 文人墨客与山水田园南宋时期,由于政治混乱和对外侵略的威胁,士人阶层逐渐走向“闲”游,将自然景观融入到文学作品中。

在南宋的诗歌、书画等艺术形式中,山水田园成为常见的主题。

例如苏轼以其超凡的写实手法和独特的意境赢得了崇高地位。

3.2 客观表达与社会批判在南宋时期,一些作家通过客观描述社会现象以及对旧制度进行批判来展示自己对世态炎凉的思考。

他们关注民间百姓的生活遭遇,表现出更多的关怀和同情。

3.3 才子佳人与情感描写南宋文学中,才子佳人的题材非常流行。

作家们通过对男女之间情感纠葛的描写,展示了他们对人性和爱情的深度思考,使得作品更具魅力和人文意味。

4. 结论北宋与南宋在文学风格上有着不同的特点。

北宋注重创新、理性与宫廷文化,而南宋则偏向自然景观、社会批判和情感描写。

这些差异反映了时代背景、政治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变革对文学产生的影响。

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时期的文学作品都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传统中丰富多样的一部分。

南宋文学与北宋文学的比较

南宋文学与北宋文学的比较

南宋文学与北宋文学的比较1. 引言1.1 概述南宋和北宋是中国历史上两个重要的文化时期,分别位于宋朝的南方和北方。

这两个时期都有着独特的文学发展,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南宋文学和北宋文学在背景、流派、风格以及主题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与相似之处,因此对于这两个时期的文学进行比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南宋文学与北宋文学进行比较:南宋和北宋的背景与历史背景,各自的流派与代表作品,以及在风格特点和主题倾向性方面的差异。

通过比较分析这些不同之处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南宋文学与北宋文学并体会到它们各自的价值和影响。

1.3 目的本篇文章旨在通过对南宋文学与北宋文学进行全面细致地比较,揭示出它们之间的独特性和共同点,并评价它们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产生的意义和影响。

这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学的多样性和历史发展进程,同时也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2. 南宋文学特点:2.1 文学背景与历史背景: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时期。

由于北方的政权易主,南方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这为南宋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南宋初期,国家各项事务逐渐步入正常轨道,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

这一时期也是中国诗词创作的鼎盛时期。

2。

2 文学流派与代表作品:南宋文学以诗词为主导,并涌现出许多不同风格的流派。

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流派包括词、曲和元曲。

其中代表性的作品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等。

苏轼是南宋时期最著名的文学家之一,他提倡以情感抒写自己内心世界,并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其作品充满豪放和独立个性。

陆游则是南宋时期备受推崇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作品饱含忧国忧民之情,倾诉出对时局的不满和坚守中华文化的信念。

2.3 文学风格与主题特点:南宋文学的风格多样,注重个人情感表达。

其主题涉及到爱国主义、士人的政治意识、生活哲理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宋的社会时代特点(一)高度集权的积弱王朝(二)宋太祖赵匡胤还在"微时"就吟过些踌躇满志,表现其宏大志向的诗,如咏日的"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咏月的"未离海底千山暗,才到天中万国明"之类.但从象征的意义上说,他自比初日实是过甚其辞,赵宋王朝倒更像月亮,"月有阴晴圆缺",北方辽,夏和后来的金,蒙古始终像是笼罩着它的阴影,而从澶渊分界到靖康之变,它总是仿佛初七初八的月亮缺了一半,从来就没有像初日一样普照过整个中国大地.在中国历代统一王朝中,论对外关系的软弱,可以说无过于宋.出现这样的局面,同宋王朝最高统治者一贯政策有直接关系.自太祖"杯酒释兵权"以后,历代皇帝都对军事将领深加忌防,并多用儒臣治军,把军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这一方面有力地消弥了国内的军事割据之患,另一方面却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边防的虚弱.以军权的高度集中为核心,宋代皇帝还通过削弱和分散宰相的权力,严密控制地方官,实现了行政权力的高度集中;通过建立直属朝廷的财政管理系统,司法系统,实现了财权和司法权的高度集中.由此,宋成为一个以成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空前强化的王朝,这是过去的历史上所未曾有过的.(三)高度发展的文化盛世(四)历史是个多面体.宋王朝虽然长期处在外部力量的压迫下,它的内部统治却始终是稳定的.尽管朝臣间的所谓"党争"时起时伏,民间的造反也从未平息,但确实没有出现过真正能够威胁中央集权统治的力量.而这一种特点,对于经济文化的发展,无疑起了重要的作用.虽然人们习惯了"汉唐盛世"的说法,但实际上,疆土狭小,国威不振的宋代,也有很多值得后人引为骄傲的地方:(五)1,科技进步:在宋代的农业及手工业生产中,科学与技术的进步是非常明显的;(六)2,文化发达:在文化传播方面,印刷业开始真正发生重大的作用,促进了知识阶层的扩大;(七)3,经济繁荣:城市与商业的发达,仅仅通过纸币的使用(这在世界史上也是最早的),通过《清明上河图》的描绘,也能够感觉得到;(八)4,生活优裕:而《东京梦华录》,《梦粱录》等多种笔记中关于士大夫及民间生活的记载,使我们了解到这一时代人们对于生活享受的前所未有的考究;(九)5,学术昌明:宋代学术,不管怎样去评价它,它的思想方法的精深细致,也是值得注意的…….历史研究者对于宋代文化的一般成就普遍给予很高的评价,这是有根据的.(十)(三)高度优惠的宋代文人1,入仕道路畅通宋代社会一个显著特点,是门阀势力的完全消失.在宋代的名臣和著名文人中,像欧阳修,梅尧臣,苏氏父子,黄庭坚等等,都是出身于寒微的家庭.而像唐代还存在的诸如一个家族中数十人中进士乃至居高官的情况,在宋代根本就找不到.可以说,在宋代已经不存在一个多少能够与君权相抗衡的特殊社会阶层.与此相关的是宋代科举制度的完备.唐代的科举并不完全是(甚至并不主要是)依据考试成绩定取舍的,家庭的背景,个人的声誉,同权势人物的关系,都直接影响着科举中的成败.而宋代科举由于实行了弥封制度,不管考官的眼光是慧是愚,除考试之外的人为因素毕竟要少得多了.同时,宋代的科举还有些值得注意的地方:一是规模扩大,每科所取的人数常超过唐代十倍,朝廷并因此大量增设官职,科举比前代更有效地成为国家笼络知识阶层的手段;二是作为君权具有绝对权威的显示,进士及第最后都要通过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考选,及第者不得对主考官自称门生;三是仕途出身集中于科举一路.太祖,太宗时,还有不经科举直接从下层官吏提拔官员的情况,但已经不像唐代那样突出,至真宗以后,这种情况就难以找见了.凡此种种,如从积极的方面来看,是实现了政治权力对平民阶层的广泛开放.从理论上说,一个人不管其门第,乡里,贫富如何,都可能"学而优则仕",由科举逐步攀升,成为高官(实际上当然还会受到家庭经济条件和文化条件的限制),这使宋代社会具有前代所没有的平等程度.再说,宋代士大夫的生活环境也相当宽松.据说宋太祖打了天下,曾立下誓言不杀大臣,宋太宗也曾说文臣弊病多如鼠洞堵塞不尽,不必过分追究.这倒不是虚言,宋代士人好发牢骚,好议论天下大事,道德人心,甚至还好聚众示威,就连当朝大臣也好结朋党闹意气,党同伐异,但大不了免去官职当个道观提举或流放僻远地方当个闲官,最厉害的也只是下大牢蹲监狱.2,文官待遇优厚士大夫生活待遇颇为优渥舒适,即使不受贿赂不刮地皮,也吃用无忧,就连堪称清廉自觉的王禹偁,也承认"月俸虽无余,晨炊且相继.薪刍未缺供,酒肴亦能备"(《对雪》),更不必说天天吃鸡舌汤的吕蒙正和夜夜拥妓豪饮的宋祁.长久以来,"寒士"们的人生向往,在宋代有了更大的得到实现的可能.但从另一面来看,上述特点也强化了文人士大夫对于国家政权的依赖性.唐代文人可以投幕府,考进士,凭门第,走干谒,递行卷以求仕进,也可以隐山林,游江湖,人释道以求高名,而宋代文人可以选择的自我价值实现之路却狭窄得多,几乎只有经科举考试获得官位,并由此获得社会承认和优越的物质生活.因此,像唐代文人那样广泛的社会活动,多姿多彩,五花八门的生存方式在宋代渐渐消失了.用最明显的例子来说,宋代著名文学家的生活经历,比起唐代李白,杜甫,高适,岑参等人,都要简单得多.3,思想束缚加强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宋代文人士大夫的思想也受到很大的束缚.宋代君主很有一套笼络与挟制知识阶层的方法,又很懂得意识形态的重要性.赵匡胤和赵匡义都好读书,虽凭借武力以兵变得天下,却深知"以文德致治"之理,因而对文人既倚重又控制.倚重是为了借助文官制度防止武人拥兵割据,控制是为了使意识形态形成统一格局以稳定人心,最终都是为了达到强化君权的目的.所以,看起来宋代君主一再强调"文治",鼓励文人仕进,设立许多职位以安置他们,骨子里对文人并不怎么瞧得起.宋初时宰相赵普收到钱俶十瓶沙金的贿赂,正巧被宋太祖撞见了,吓得惶恐谢罪,宋太祖只是一笑,让他无妨收下,并扔下一句话:"彼谓国家事皆由汝书生尔!"(《宋史·赵普传》)这其实是由轻蔑而来的宽容.他们至多不过是把文人看作是装配有效的国家机器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决定文人一生前途的科举考试,其内容自真宗以后由诗赋,策论转变为集中于儒学,立论必须依据儒家经典,诸子书不合儒学的都不许采用.唐代那种自由议论,各抒己见,展示才情的考试方法固然难以确立取士的规范与标准,但宋代这种考试方法,则更有碍于思想的自由.到仁宗以后,进一步在各州县建立学校讲授儒学,作为培养士子的基地,更深化了官方思想对读书人精神生活的控制.思想的束缚不仅来自外部,而且也来自宋代文人士大夫自觉的努力.正因为宋代是一个君权高度强化的专制社会,文人出路狭窄,与国家政权的关系极为密切,宋代文人大都也就只能在忠于君主,报效国家的位置上确定自我的角色.从历史上看,自中唐以来,就有相当多的人认为国家的兴亡,中国文化传统的命脉,都系于儒学所要求的伦理纲常的盛衰;而道德的重建与道统的延续,关键在一个"内转",也就是说,儒家那套伦理纲常,行为规范仅仅形之于外在的礼教仪节已经不够了,应当把它作为一种内在心灵中对道德的自觉.这种认识在宋代特殊的环境中得到发展和实践.宋代理学,无论是周敦颐,张载,二程,朱熹还是陆九渊,大体都是走的这一路向.他们重新建立的儒家意识形态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从外在方面说,是将宇宙的起源,结构及其天然合理性与道德秩序,伦理纲常,社会结构对应起来形成一个解释体系(像《太极图》的解说,《易》的阐释,《历》的编纂都属于这一类);从内在方面说,是将"天理"与人心互相对应,凸显人心对秩序,规范的自觉,从而为儒家道德伦常找到宇宙论与心性论的依据,把外在伦理规范对人的行为,思想的整顿约束变为内在心性自觉的谐调和修养,这样就完成了儒学的"内转".虽然理学在宋代并未成为官方学说,有时甚至因为特殊的原因受到政府的抑制,但它的强大的势头,清楚地表现了宋代士大夫的思想趋向,并造成广泛的影响.在"内转"思想氛围中,文人自觉地收敛了放荡狂傲,任情任性的习性,变得老练深沉,正经规矩,至多也就是像苏东坡那样,借几分滑稽,几分旷达,来逃脱来自社会也来自自身的压抑.二,宋代文学的大体状貌(一)宋代散文沿着唐代散文的道路而发展,最终的成就却超过了唐文.后人有"唐宋八大家"之说,而八位古文作家中有六人出于宋代.而且北宋的王禹偁,范仲淹,晁补之,李格非,李廌,南宋的胡铨,陆游,吕祖谦,陈亮等人,也都堪称散文名家.宋代散文作家的阵容比唐代更为壮大.散文在传统上具有议论,叙事,抒情三种主要功能.在宋代散文中,这些功能更加完善,而且融为一体,使散文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更好地结合起来. 宋代的政论文和学术论文特别发达,从王安石,曾巩到胡铨,吕祖谦,散文的议论功能臻于完善. 以欧,苏为代表的作家则更加注意三种功能的融合,加强了散文的抒情性质与文学意味.比如欧阳修的史论在议论中渗入强烈的感情色彩,苏轼的亭台记把叙事与议论结合得天衣无缝.《秋声赋》,《赤壁赋》等散文名篇更堪称典范.在这些作品中,散文的各种功能已水乳交融,且具有诗的意境,成为名副其实的美文.(二)宋诗正是唐诗发展的必然结果.宋代诗人可以从唐诗中发现无穷的宝藏作为学习的典范.但这座山峰同时也给宋人造成了沉重的心理压力,他们必须另辟蹊径,才能走出唐诗的阴影.宋人对唐诗的态度,由最初的学习和模仿,到题材的渐次开拓,如向日常生活倾斜,理趣的拓展等.宋代许多诗人的风格特征,相对于唐诗而言,都是生新的.比如梅尧臣的平淡,王安石的精致,苏轼的畅达,黄庭坚的瘦硬,陈师道的朴拙,杨万里的活泼,都可视为对唐诗风格的陌生化的结果.然而宋代诗坛有一个整体性的风格追求,那就是平淡为美.苏轼和黄庭坚一向被看作宋诗特征的典型代表,苏轼论诗最重陶渊明,黄庭坚则更推崇杜甫晚期诗的平淡境界,苏,黄的诗学理想是殊途同归的.苏轼崇陶,着眼于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见苏辙《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黄庭坚尊杜,着眼于晚期杜诗的"平淡而山高水深"(《与王观复书》之二).可见他们追求的"平淡",实指一种超越了雕润绚烂的老成风格,一种炉火纯青的美学境界.唐诗的美学风范,是以丰华情韵为特征,而宋诗以平淡为美学追求,显然是对唐诗的深刻变革.这也是宋代诗人求新求变的终极目标.(三)作为有宋一代文学之胜的是宋词.在词史上,宋词占有无与伦比的巅峰地位.词在晚唐五代尚被视为小道,到宋代才逐渐与五七言诗相提并论.宋词流派众多,名家辈出,自成一家的词人就有几十位,如柳永,张先,苏轼,晏几道,秦观,贺铸,周邦彦,李清照,朱敦儒,张元干,张孝祥,辛弃疾,刘过,姜夔,吴文英,王沂孙,蒋捷,张炎等人,都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成就.宋词的总体成就十分突出:首先,完成了词体的建设,艺术手段日益成熟.无论是小令还是长调,最常用的词调都定型于宋代.在词的过片,句读,字声等方面,宋词都建立了严格的规范.词与音乐有特别密切的关系,词的声律和章法,句法也格外细密.宋词独特的艺术魅力是五七言诗难以达到的,它为丰富古典诗歌的艺术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其次,宋词在题材和风格倾向上,开拓了广阔了领域.晚唐五代词,大多是风格柔婉的艳词,宋代词人继承并改造了这个传统,创作出大量的抒情意味更浓的美丽动人的爱情词,弥补了古代诗歌爱情题材的不足.此外,经过苏,辛等人的努力,宋词的题材范围,几乎达到了与五七言诗同样广阔的程度,咏物词,咏史词,田园词,爱情词,赠答词,送别词,谐谑词,应有尽有.艺术风格上,也是争奇斗艳,婉约与豪放并存,清新与秾丽相竞.无论是题材还是风格,后代词人很少能超出宋词的范围.此外,宋代的话本在中国小说史上的作用亦当充分注意.思考题:1·宋代社会的时代特点对宋代文学的发展有哪些影响2·宋代文人的思想束缚对文学发展有哪些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