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质量分析表
八年级数学质量分析报告

50 40 30 20 10 章节 三维柱形图 2 三维柱形图 3
62分 分
0 勾股定理
四边形性质探索
其他
8分 分
成绩分析
全区平均分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00
分数
系列1
二
十
中 育 德 一 分 三 分 大 阳 百 楼 双 语 新 南 开 冀 英 美 中 全 区
分数
系列1
成绩对比
小题号得分比较
第一次考试抽样平均分统计表
题号
1 2 1.75
2 2 1.25
3 2 1.25
4 2 0.75
5 2 1.5
6 2 1.25
7 2 1.25
8 2 0.25
9 2 1
10 2 1
11 3 0.75
12 3 2.25
13 3 0.75
分值
平均分
题号
14
15
16
17
18
八年级数学质量 分析报告
百楼中学
分析内容
试题分析 成绩分析 教与学存在的问题 改进措施
试题分析
本次考试内容为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本次考试内容为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内 容涉及四章: 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 实数 实数; 图形的 容涉及四章:1.勾股定理;2.实数;3.图形的 平移与旋转; 四边形性质探索 四边形性质探索。 平移与旋转;4.四边形性质探索。本试卷共三 道大题,选择、填空、解答题。满分120分, 道大题,选择、填空、解答题。满分 分 时间100分钟。选择题占 分钟。 时间 分钟 选择题占17%,填空题占 ,填空题占20% 解答题占63%,基本涵盖了所有知识内容。 ,解答题占 ,基本涵盖了所有知识内容。
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百楼中学一、试题分析本次考试内容为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内容涉及四章:1.勾股定理;2.实数;3.图形的平移与旋转;4.四边形性质探索。
本试卷共三道大题,选择、填空、和解答题。
满分120分,时间100分钟。
选择题占17%,填空题占20%,解答题占63%,基本涵盖了所有知识内容。
整套试卷题号、分值分配比例大致为:从上表中不难看出,第四章所占比例超过了整套试卷的一半分值,感觉有些偏高。
特别是填空题,几乎全是第四章的内容,并且13、16、17题都需要作辅助线才能完成,难度有些偏大。
第21题和22题有些雷同。
特别指出的就是23题,第二问的证明,涉及到了分式的加减法,超出了学生的学习范围,还有25题的最后证明也需要利用分式的知识。
学生在选择题、作图题得分情况还可以,失分较多的是填空题、计算题和最后两道大题。
失分原因:(1)要领不太清楚。
(2)审题不清。
(3)灵活性不强。
(4)计算能力比较差。
(5)个别同学做题的规范性比较差。
(6)数学分析能力较差。
二、考试成绩分析:1.全区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如下:1.28%。
最高分97分,最低分1分。
从上面的比较不难看出,我们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都比较低,总体数学水平处于底层,并且数学的两极分化问题较为严重,因此需要我们好好反思我们的教学,寻找差距,努力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2.抽样调查的学生共计8人,第一次考试平均分为43.52分,第二次考试,此8人的平均分为84.25分。
从统计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二次考试比第一次考试学生的成绩都有进步。
下面是统计的这8名同学两次考试后各个小题得分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各个题目的得分上都有所提高,但是可以发现学生在解答题方面还是存在不足,甚至不理解,以至于不能得分,说明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存在不足。
特别是前面的选择和填空题虽然正确率很高,但是可信度低,因为学生有了准备,并且知道还是考原卷,所以有的学生就把答案背下来了。
数学八上质量分析样表

5. 建立信心,不抛弃不放弃,尤其是学困生,要给自己
题:1.设和答没有写单位 2.分式方程不检验,还有不知道怎样检验的. 3.性价比定义为比值,学生理解不好,仍用比的形式,还有学生习惯用小数,
足够的信心,相信我能行。
导致九分之十写成 1.1 的错误.4.学生不会检查,列完的分式方程,分子相同 通过比较分母大小可以确定 1 加在分式方程的哪一侧。
学生主要问题
指导学生意见
1、填空题难度适中、对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要求,像 14 题 16 题,让学生的思维很好的调动起来,而学生缺少的就是这个,
1. 深入贯彻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抓住课堂 45
以致失分严重。 2、此次计算题大多数同学掌握较好,但还是教学中强调的易错点,
分钟,向小组学习要效率。
容易出错。主要出现的问题是 18 题(1)存在问题:1,平方差公式和
完全平方公式记混了;(2)去括号时不变号;(3)负指数不会算。(2)
2. 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教育,怎样审题,怎
存在问题:通分符号变号问题,计算题随便去分母,丢分子。20 题存在问 题(1)题,好多学生 x 取值为两个答案,原因是他们不理解题意,不会模仿。
20 —— 20 学年度 学期
考试
初中
年级
科
质量分析
齐齐哈尔市第
中学校
学科
20 年 月 日
齐 齐 哈 尔 市 教 育 局 印 发 VI—1
成绩情况
任课班级:
总人数:
实际考试人数:1102
分数段统计
个平等班 最高分 最低分
最大落差
学生典型错误例
优秀
及格 59—
30 分以 差生 平均 离势
100 99—80
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八年级(3)、(4)班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本学期自己承担八(3)、八(4)两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半学期时间已过,回顾这半个学期来自己的教学工作,感觉无论是课堂教学效果还是学生的学习成绩都不容乐观。
尤其是在本次期中考试中,暴露出学生对计算题掌握不牢,练习不够,运用知识点十分不熟练,思维缺乏想象能力和创造性。
为了寻找差距,弥补不足,现对本次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总结如下:一、试卷分析: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试题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察,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有利于考察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引导和培养。
二、成绩分析:本次考试,两班的成绩都较差,平均分只有50分,优秀人数两班共有3人,及格人数较少。
成绩很不理想。
三、存在的问题1、有些学生在答题时,不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缺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例如,第1题,已知三角形的一个角等于40°,它的顶角等于多少度?;还有16题,已知直角三角形三边分别是3,4,X . 求X.这两道题都要分两种情况讨论,但大部分学生不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做了一种情况,所以选错了。
2、缺乏灵活性,不能够认真审题。
比如,第9题,大部分学生知道正三角形只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但把它和圆、菱形、正方形放在一起,找出对称性与其它图形不同的,很多学生就答不上来了。
3、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上的能力太差。
比如第25题列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应用题,都是平时反复练习过的题型,但两个班只有10多名学生答对,其他学生要么没答,要么答错。
3、对知识遗忘性较严重,前学后忘。
比如第13题点在第二象限,根据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正,列出不等式,求出a的范围;15题、17题都是练习过的题型,但大部分学生都忘记了,出错率很高。
4、对数学概念和定理理解不清,掌握不牢固。
如第11题考察一元一次不等式概念,第4题、第7题考察角平分线定理和直角三角形判定定理,题型都很简单,但失分率较高。
八年级数学上质量分析

2015-2016学年度期中考试数学学科质量分析广厚中心学校常少刚一、对试题的评价本次考试内容为八年级上学期第16,17章知识,考虑到这两章的知识特点,试卷出题贴近中考,有6道题都是中考常考题型,虽然难度较大,但是还是命题了,意在培养学生全面答题的能力,早做准备,增加学生的知识的全面性,试卷容量适中、覆盖面广、涉及到教材的所有内容,同时联系实际一直是中考的重点,因此试卷中特意加设了勾股定理在台风波及范围方面的应用,难度很大,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试题中两章知识分配合理,都是中考中常见的知识点,考查了学生的基础能力方面很大,但试题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知识点太过贴近中考,这样导致学生的运算量加大,还有一些中考题的综合性很强,这样的题在有限的时间内答完有一定的难度。
二、试题特点试题体现了“源于教材又活于教材”的原则。
依据了齐齐哈尔市2016年中考考试说明编写,本次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分为三个大题:选择题10题,每题3分共30分,填空题9题,每题3分共27分,大题7题,共61分,设置了2分卷面分。
难度比例7:2:1,期中试题难度配比准确。
期中18、25题翻折问题是中考的重点,21题、22题为中考必考题型,第19题图形问题规律题也是中考命题的重点,等等一些试题符合中考的各项要求。
三、存在问题第一题为单项选择题,共10个小题,满分为30分。
存在的问题:1.学生审题不细。
如:(3)、(6)、(7)题;2.计算不准确。
如:(5)、(8)题;3.考虑问题不全面。
如:(9)、(10)题。
第二题为填空题,共9个小题,满分为27分。
存在的问题:1.审题不细。
如:(12)、(15)、(19)题;2.考虑问题不全。
如:(14)、(19)题;3.分析能力差。
如:(18)、(17)题。
四、成绩统计平行班一分三率科目班级教师实考人数低分率平均分优秀人数优秀率及格人数及格率数学八年一班常少刚38 42.1 47.18 0 0 7 18.42 数学八年二班常少刚35 42.9 48.2 2 5.714 11 31.4 数学八年三班冯桂秋34 50 39.97 1 2.94 4 11.76 平行班同段位学生个数比科目班级120-108 108-96 96-84 84-72 72-60 60-48 48-36 36-0 数学八年一班0 0 5 1 5 5 5 17 数学八年二班0 2 3 6 2 5 2 14 数学八年三班0 1 1 2 5 2 6 17 同学科名次段学生数比科目班级前10名前20名前30名前40名前50名前60名前70名数学八年一班3 7 12 13 17 20 24数学八年二班3 7 9 14 18 22 25数学八年三班4 6 9 13 15 18 21从以上三表分析来看,学生的差生数量还很多,这就要求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重点关注差生,同时优秀的学生占学段排名的比不是很高,今后还要注重培优。
八年级数学质量分析 八年级上数学试卷质量分析

八年级数学质量分析八年级上数学试卷质量分析本次考试内容为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内容涉及三章:1.二次根式;2.勾股定理;3.平行四边形。
本试卷共三道大题,选择、填空、和解答题。
满分分,时间分钟。
选择题占32%,填空题占40%,解答题占48%,基本涵盖了所有知识内容。
整套试卷题号、分值分配比例大致为:学生在选择题、作图题得分情况还可以,失分较多的是填空题、计算题和24、26题。
失分原因:(1)要领不太清楚。
(2)审题不清。
(3)灵活性不强。
(4)计算能力比较差。
(5)多数同学做题的规范性比较高。
(6)数学分析能力极差。
二、考试成绩分析:1.全班各分数段人数原产如下:我班本次考试,参加考试的学生总计62人,平均分40.1分后,及格率5.2%,优秀率为0。
最高分94分后,最低分18分后。
从上面的比较不难看出,我们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都比较高,总体数学水平处在底层,并且数学的两极分化问题较为轻微,因此须要我们好好思考我们的教学,找寻差距,努力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三、教与学存在的问题①学生层面:1.学生的基础差,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控不牢,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3.整体素质偏低。
学生的优秀率、及格率整体偏低。
尖子生不突出,后进生数量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4.学生整体自学风气不淡,无法努力做到主动自学和提早自学,大部分同学都就是在教师的监督下展开,并且个别同学缺少数学自学的兴趣。
有心向学的学生较多,马虎应付自学的学生多,引致学习成绩不好。
一部分学生不仅自己不好好学习,而且还影响其他人,严重影响了较好班风和学风的构成。
5.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
具体表现在:时间抓得不紧,不会合理安排和利用;布置的作业好多学生不认真写,有的抄作业应付;课后没有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到位,直接影响到后续知识的学习,导致知识漏洞越来越大。
②教师层面:1.结合平时课堂的反映及考试成绩比较,在课堂上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课堂无计划性,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时间搭配、教学进度、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很好的规划。
数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表

数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表标题:数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表摘要:本报告基于对数学教学中的关键指标进行分析,评估教学质量,为学校和教育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
通过对学生学习成绩、教学方法、教师素质等方面的评估,为优化数学教学提出建议。
一、引言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针对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通过对教学质量进行全面评估,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研究方法1. 数据采集:通过收集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满意度调查等数据进行分析。
2.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和分析,得出相应的指标。
三、学生学习成绩分析1. 成绩分布:分析学生数学成绩的分布情况,包括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等。
2. 平均成绩:计算学生数学平均成绩,评估整体学习水平。
3. 提升率:比较不同班级的学生成绩提升率,评估教师教学效果。
四、教学方法分析1. 多样性:评估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的情况,包括讲授、小组合作、实践应用等。
2. 效果评估:通过学生满意度调查等方式评估教学方法的效果。
五、教师素质分析1. 教学经验:分析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服务年限,评估教学能力。
2. 学历和培训:评估教师的学历背景和教育培训情况。
3. 学生评价:通过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了解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态度。
六、分析结果1. 学生学习成绩较为集中在良好和及格区间,但仍有一定比例的不及格学生。
2. 教学方法多样性不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传统的讲授方法。
3. 教师整体素质较高,但部分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七、建议与改进措施1. 针对成绩不及格学生,加强个别辅导,提供针对性的培训。
2. 鼓励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3. 提供更多的教师培训机会,支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和提升素质。
八、结论通过对数学教学质量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和建议。
学校和教育管理者可以据此制定改进措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八年级数学质量分析(苏梦)

六哨乡九年一贯制学校2012—2013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数学学科质量分析一、试卷分析(一)知识点分项细目表(二)几点认识1、试卷特点: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本卷中等程度题较多,易:中:难=3:4:1。
题型运用型部分比列较大,识记、理解部分较少,分析类也占有一定比列。
总体来说,本试卷还是很好的。
2、不足:针对我校学生数学学科学习效果实情,本卷还是有点偏难了。
希望增加动手操作与实践探究部分的内容和识记理解部分的题。
3、建议:希望增加动手操作与实践探究部分的内容和识记理解部分的题。
二、考试的整体情况(一)考试的基本情况应考学生人数 56人,实考学生人数 56人,到考率100 %,总分2065.5分,平均分 36.888分,及格人数7 人,及格率 12.5 %,85分以上 1 人,优秀率1.86%,30分以下 24 人,低分率 42.86 %,年级(年级)最高分 96 分,年级(班级)最低分 6 分。
(二)分数段统计(三)成绩分布直方图三、学生得分分项细目表(随机抽样50人)四、得失分原因分析得分原因:知识得到巩固,且练习较多,无易错点或较少;同时,得分得题型较简单,容易识记和掌握。
失分原因:知识没有得到巩固,易错点较多,学生易粗心,一部分是练习不够。
同时,在学生的拔高方面也欠缺训练。
五、建议1、教师教学方面:加强教学体制改革,认真备课,分析学生,提高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认真做好导学案的准备工作,认真组织好课堂,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课堂评价机制;认真分析阅读省内(外)近5年的中考题,课堂教学围绕学业水平考试和生活实际开展。
深入学习课程理论,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努力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重视能力的培养,不但要加强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观念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且还要注意分析处理信息能力、探究发现能力、数学语言能力、数学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反思调控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注重积极的情感、负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培养 发挥非智力因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数学质量分析表

一、填空
2
30.7%
学生:题意理解错了,平 时做题习惯不好,做题不 认真、做完后不爱检查, 轻视计算能力的培养,认 为掌握住了方法就可以 了,轻视计算题的训练。
学生:每一个单元内容完 成后,要进行本单元的复 习,对每个知识点做专题 复习并专题训练。小组之 间多交流,在小组中形成 学习氛围认真读题,看一 看数字后面是否有单位名 称,理解题意,养成良好 的做题习惯。
大题题型
小题 绝对得 题号 分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出错情况与原因
教师:平时忽视了学生做 题习惯的培养,没有让学 生养成认真做题、认真检 查的好习惯,轻视学生计 算能力的培养,侧重于方 法的引导,计算题训练得 少。
启示与措施
教师:平时重视学生做题 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养成 认真做题、认真检查的好 习惯,重视学生计算能力 的培养,方法的引导,计 算题要经常训练。
启示与措施
教师:教师应加强对学生 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 度。在平时教学中,应结 合具体的数学问题,引导 学生认真观察、阅读、思 考,然后确定解决问题的 策略,最后进行反思与评 价。 学生:认真读题,看数 字,理解题意,认真思 考,上课认真听,掌握题 型的方法和技巧,做题认 真,做完后要检查。
启示与措施
教师:平时重视学生做题 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养成 认真做题、认真检查的好 习惯,重视学生计算能力 的培养,方法的引导,计 算题要经常训练。
学生姓名
二、计算
2
54.5%
学生:平时做题习惯不 好,做题不认真、做完后 不爱检查,轻视计算能力 的培养,认为掌握住了方 法就可以了,轻视计算题 的训练。
弓冰莹 张钰 郭志康 弓李硕 郭云瑶 弓光辉
五、解决问 题
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一、试卷结构分析本次期末试题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内容,本次试卷共有27个题,试题设计:其中第一大题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第二大题填空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第三大题解答题9个题共88分。
根据备课组评卷老师所反馈的信息来看,试题难度是有些偏难。
第一大题选择题从答题情况来看,第 5.10小题失分较多,第二大题填空题第13.17.18小题得分率低,这几个小题综合性较强,还应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培养,提高解题能力。
第十九题,考察学生的计算能力,总体得分率不高,主要是没有足够的细心。
第二十三题,错误的较为严重,学生对分式方程无解和有增根区分不来所导致,第二十七题普遍的问题是没有化简,扣分较多二、本次试卷突出反映了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重视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命题以教材主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考点来设计试题,并力求将知识点放到实际情境中去考查,注重在理解的基础上的应用和知识的内在联系,而不是单纯考查对知识的记忆与识别。
2、重视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观念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对运算的考查强调的是基本的运算能力,对计算量和难度进行了适量的控制,避免了繁琐的运算。
3、试题贴近生活、突出运用。
注意从生活实际中选取有关问题作为命题的素材,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数学思考、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有重要的意义。
三、存在问题1、由于近七周的时间线上上课,一大部分学生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之下用电脑和手机,所以这是导致成绩下降的重要原因,隔着屏幕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一提问就是网络不好连不上线,上课不重视,下课部分同学在钉钉上互相传抄作业现象严重,平时数学考100以上的这次5,60分,有部分学生甚至连最简单的化简求值都不会,对平方差及完全平方公式根本没有掌握,导致低分人数很多。
四今后措施:1、深入学习课程理论,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继续实行集体备课,群策群力,努力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XXXXXX一、试题特点分析本次期中考试的主体是初二年级全体学生,实考人数共1513人,平均分74.68分,及格人数858人,及格率56.71%。
二、试题分析和学生做题情况分析(一)、单项选择题,总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第1题考察轴对称图形,第2题考察整式的乘法,第3题考察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4题考察绝对值大于1的数的科学计数法,第5题考察三角形全等判定在划玻璃问题中的实际运用,第6题考察三角形全等的性质,第7题考察长方形纸片的折叠对称问题,第8题考察含有30度的直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相结合的几何问题。
看似简单的8个问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要全部做对不但要求对知识点熟练掌握,还需要有足够的细心。
很多学生在做题时不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导致得分较低,以后要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灵活应用。
如第8题运用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学生出错率较高。
(二)、填空:总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第9题是考察学生对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多边形的外角的掌握情况,这题的得分率较高。
第10题考察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运用,学生在填写答案的时候容易出错,会漏写单位。
第11题考察角平分线的性质,本题得分率较高。
第12题考察轴对称的知识,本题得分率较高。
第13题考察补充条件判定三角形全等,得分率较高。
第14题考察学生对数据的归纳、推理、估计的能力,得分率较低。
(三)、解答题:总共9题,共70分。
第15题是计算题,考查的常识点包孕:乘方,绝对值,算术平方根和指数幂。
第16题是作图题,包孕两个小题,第(1)小题是作角的平分线,第(2)小题是找路径最短,要求不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得分率较高。
第17题是在直角坐标系方格中作轴对称图形并写出坐标,部分学生不按要求作图答题导致丢分。
第18题是证明题,由断定三角形的全等,得出对应边相等,得分率较高。
八年级期中数学考试质量分析表

50分以下(人数)
227
96
49
13
9
10
一、试卷分析
1.试卷覆盖面广,侧重基础,难易水准按9:1,选择题没有设置障碍,解答题也很简单,着重考查学生计算水平和综合应用水平,是体现个性潜力的题目.
2.试卷总共分三大题,35小题。其中有15题选择题;15题填空题;5题解答题。
3.考试内容是从第十一章《三角形》到第十五章《分式》。
4.考试注重基础,特别是35题是书本上原原本本的题目。
5.第20题题目有问题,应把“人”放在横线后。
二、存有问题
1.高分率不够高,一局部处在90-80分数段,以及80-70这个分数段。
2.学生基础较差,存有一些不及格的学生。
3.很多不该丢的分数,都丢了。比方代数式的书写.
4.计算题丢分很多,学生计算水平很差,特别是“去括号”这个知识点,还要增强练习。
八年级期中数学考试质量分析表
考试类别:期中考
考试时间14.11.5
考试科目:数学
任课老师:八年级备课组
任教班级: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参考人数
缺考人数
参与分析人数
100
24
87.06
95.30
79.95
529
125
404
100—90(人数)
90-80(人数)
80-70(人数)
70-60(人数)
5.针对班级后腿较大的问题,增强对不及格同学的跟踪,抓紧基础辅导,做好补差工作。
6.对成绩较好的同学实行培优工作。
三、改进的措施
1.增大计算题的训练,扩大90-100的人群,提升高分率;牢牢抓住不及格的学生,强化基础训练,反复强调,反复练习。
八年级数学下半期考试质量分析

2017-2018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数学半期考试质量分析敖弟乾4月底我们进行了本学期本期,我就我们班数学考试试题和学生的答题情况以及以后的教学方向分析总结如下:一、成绩分析八(3)、八(4)两个班参考人数114人,平均分36.5分,其中八(3)班41分,八(4)班31.9分。
及格22人其中八(3)班18人,八(4)班4人。
及格率19.3% ,优生11人,优生率9.2 %,差生22人,差生率19.3%。
二、试题特点试卷包括选择题(20分),填空题(24分),解答题(56分)三个大题,共100分,以基础知识为主,对于整套试题来说,容易题约占80%、中档题约占20%,主要考查了八年级下册前四章的内容。
这次数学试卷检测的范围应该说内容全面,难易也适度,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测检,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试卷能从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细致、灵活地来抽测每章的数学重点知识。
并且对之前的整式运算、三角形全等、平行线性质一次函数知识都有涉及。
所以概括性相对强。
三、试题分析和学生做题情况分析1、单项选择题:看似简单的问题,要做对却需要足够的细心,含盖的知识面广。
主要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但很多学生都掌握不好,在做题时不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导致得分较低,以后要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灵活应用。
2、填空:共8小题。
第1、3题是考察学生对公因式的掌握情况,这题的得分率较高。
第5题主要考察了公式法因式分解和整体代入思想,得分较低。
第6、7、8题考察学生对完三角形几何问题的掌握,学生掌握得不好,所以导致失分。
3、解答题:化简计算这块学生失分率较高,主要是:其一,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不能灵活应用公式,无从下手,成绩好的计算粗心,没有得满分。
其二,学生书写的格式不规范。
其三,学生不注重复习,对涉及一次函数的题目不知何如下手。
四、今后的教学注意事项:通过这次考试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我认为在以后的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立足教材,教材是我们教学之本,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扎扎实实地给学生渗透教材的重难点内容。
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分析人:杨小凤本次考试的总体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发挥了正常水平,另一小部分同学通过半个月的强化复,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但是中间段的学生的成绩有待加强。
下面,我对考试中出现的具体情况作如下细致的分析:一、试卷分析本次考试试卷共计25小题,满分120分。
其中填空题共7小题,共21分;选择题共6题,每小题3分,共18分;解答题共8小题,共69分。
教学重点和难点都有考察到,基础题覆盖面还是很广的,基础稍扎实的学生把自己会的题目分数拿到基本及格来讲还是很容易的,整体看试卷的难度适中,难易结合,并且有一定梯度。
二、学生答题情况及存在问题1、纵观整份试卷难度不大,有些题型是平时研究及复检测中遇见过的题型,学生容易得到基本分,但有些学生的成绩还是不尽人意。
这是因为他们凭简单的记忆,忽略细节,粗心大意,不认真审题,造成失误。
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研究惯。
2、基础知识不扎实,主要表现在:1)填空题最高分为18,最低得分为2.错误主要集中在题16、题17上,题16学生做不好的主要原因是对学过知识遗忘,由于这题题目需要用到分情况讨论,有些同学只答了一半,另外一个原因是无法解读题意,无从下手;题17则考察勾股定理和折叠性质,学生的判别思维比较差,所以错了。
2)选择题比较简单,但还是由于种种原因无法令人满意。
主要原因首先是知识点掌握不到位,如公式记忆错误,或计算不过关。
3)解答题的跨度比较大。
21、22均属于基础题,也是平时主要训练的题型,因此这几道题的得分比较正常,但得分结果却很不尽人意,因为得分率还是很低。
主要原因首先是计算错误;再则是知识运用没有掌握。
后两题属于提高题,题24、25题意较新颖,学生必须理解才能解决好。
因此,我们要以课本为主,在抓好“三基”教学的同时,以学生发展为本,加强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积极实行探究性研究,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八年级数学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数学学科质量分析报告从上表可以看出,各学校平均分呈合理的正态分布,各学校平均分主要集中在区平均分附近。
成绩较好的学校有龙城初中、实验学校、光祖中学。
但各学校两极分化现象较为严重,最高与最低相差33分之多,值得有关学校深思。
二、试卷的主要特点1、知识覆盖面广,难易适中:从知识点上看,覆盖面广,对整个学期所学过的每个知识点基本都能涉及,注重基础知识,没有偏题,怪题,试题难易程度适中。
2、紧抓双基,面向大部分学生,选择的题目结合生活实际,体现了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
3、在分布上还可更合理些,主要体现:(1) 不等式的分值偏大,分式的分值偏小,没有分式方程的相关知识。
(2) 最后一题中求“长边形ABCD的面积”,“面积”的概念在教科书没有提及,学生无法理解,造成没有得到满分的学生。
(3) 相似三角形的题目(21题)建议修改一下。
三、存在问题1、几何知识掌握不牢,逻辑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得分率较低的题目,除了第19题外,都是与几何有关的题目。
特别是第20题,得到2分(含2分)以下的学生占到了40%。
2、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
如第19题,得到2分(含2分)以下的学生占到41%左右,另外有部分成绩好的同学对题目理解有误,把老师的数目默认为1人。
3、学生对细节的注重不够。
如12题,利用分解因式计算:1012-2×101+1=,有部分学生的答案是(101-1)213题,很多学生没有把单位转换。
四、教学建议1、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数学,促进学生对数学的认识2、在中考以原始分计算的前提下,继续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在课堂上面向全体,注重中下层学生,在平时的课堂的练习中,做到规范,认真,着重细节。
3、加强几何的训练,提高学生的信心与兴趣,训练学生的几何逻辑思维,为初三做好准备。
八年级数学质量分析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数学学科质量检测总结一、本次质量检测成绩统计(分学科统计)1.年级成绩统计表(保留一位小数)2.年级分数段统计表(单位:人)3.年级各班汇总二、试卷整体分析。
(一)试卷特点分析本次考试满分为120分,主要考查三章内容:分式、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性质、勾股定理的相关知识。
试卷注重基础,体现活用,难度和区分度恰当无偏题,怪题出现。
难易适中,知识与技能并重,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评价理念。
(二)学生成绩情况分析全年级100分以上的学生数为13人,一班2人,二班3人,三班4人,四班1人,五班3人;80—100分之间的学生数为33人,60—80分之间的学生数为33人,40—60分之间的学生数为64人,40分以下的学生人数为74人,一班19人,二班14人,三班11人,四班16人,五班14人。
三、考点内容、分值分布。
四、试题具体分析第1题:考查分式的定义,学生掌握得较好。
第2题:考查去分母,有些学生匆忙答题,未细读选项,失分较多。
第3题:考查分式值为零的条件。
第4、5、13题: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性质。
第6题:考查勾股定理,学生掌握得较好,基本没失分。
第7题:数轴表示无理数,学生掌握得较好,基本没失分。
第8题:考查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学生掌握得较好,基本没失分。
第9题:考查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性质,有些学生考虑不周全,造成失分。
第10、24题:考查分式方程的应用,做错的较多。
第11题:考查分时有意义的条件。
第12题:考查分式方程的增根,学生对增根理解不够,做错的较多。
第14、22题:考查待定系数法。
第15、16、18、23题:考查勾股定理的应用,学生掌握得较好,基本没失分。
第17题:考查反比例函数性质的应用,有些学生考虑不周全,造成失分。
第19题:考查分式的化简。
第20题:考查解分式方程,一般学生对解方程掌握不扎实。
第21题:考查分式化简、求值。
第25题:考查用函数图象和性质求函数解析式,有些学生考虑不周全,造成失分。
八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七、八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八年级:一、对试卷的分析本次月考试题检测内容是本学期前两章的内容:二次根式和勾股定理。
本次试卷的难度并不大,以基础题为主,注重考查学生的双基,同时又突出重点知识考查——勾股定理二、存在的问题从试卷上反应出学生的应变能力差、大部分同学基础知识模糊,掌握不牢固,因而基础题失分较多;数学计算能力欠缺,失分也相当严重;解答题的错误率更高,特别是二次根式的运算,很多学生无从下手,错误率非常高。
由此可见虽然在平时做的比较多,讲的也比较多,但学生掌握的情况不理想,部分类型的题尽管在考试之前讲过但还是失分较高,勾股定理实际应用题,平时练的比较多,但是做的情况并不乐观,说明上课给学生这类题的练习和思考的反馈的时间较少、学生没有真正掌握和理解。
七年级数学月考质量试卷分析一、试题特点试卷包括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三个大题,共120分,以基础知识为主,。
对于整套试题来说,容易题约占60%、中档题约占30%、难题约占10%,主要考查了七年级下册前两章的内容。
难易也适度,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测检,比试卷能从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细致、灵活地来抽测每章的数学知识。
二.学生问题分析从学生作答来看,基础知识不扎实,有部分学生还不能准确的找出同位角、内错角和同帝内角,特别是证明题在解答的过程中,“平行线的判定条件”与“平行线的性质”容易混淆,证明题写的不规范,。
通过这次测试,总体上来看,低分还是很多,两极分化较为严重。
学生对要理解记忆的知识掌握得不够好,读题、理解题意的能力弱,综合分析题目信息,确定解题思路、方法的经验不足,答题书写随意,格式不规范。
三、改进措施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认真进行成绩分析,仔细讲评月考试卷,查找每一个题目做错的原因,认真总结解题方法,重点突出解题思路的分析,同时加大转差力度,努力缩小学生差别,减少差生个数。
2.准确把握学情状况,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等生辅导差生,
激发他们学习数学
,提高教学成绩
及基本能力的考察, 题的几何图形画得 何图形的大小适中
____2017—2018_______学年第__一___学期__数学_学科期末考试质量分析表
乡镇_____乌当区________ 表一 全年级总体成绩 应考人数 285 实考人数 284
学校_____XX_______
年级________八年级______
平均分 70.57
最高分 100
最低分 6
二次根式的性质及绝 16(2) 对值 平面直角坐标系及对 17 称性 18 19 20 21 22 表三 一次函数的应用 考察数据平均水平的 有关知识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 用 平行线性质及判定的 综合应用 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
对本年级学科教学的反思及今后的改进措施
反
思
1.教学过程中,对相关概念掌握不透彻,如绝对值、中位数等。 2.二次根式的运算练习不够。 3.对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的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4.对一次函数的定义理解不透,不会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对性质的应用也不熟练。 5.学生动手能力较弱。 6.学习态度不端正,小部分学生厌学。
填表日期: 2018.01.10.
试质量分析表
级______
40以下 39 13.70%
析
小
判定方法
定理逆定理
不好
确定方差
程组
弱
不牢固
次方程的关系理解不
式
误
义理解不透
好
透彻
欠佳
掌握不好
坐标系
达式,理解方案不完
解不准确
的关系理解不清
质及判定的能力欠佳
不仔细,对绝对值意 很好确定自变量的取应用也不熟练。14 15 16(1)
平行线的性质 勾股定理 实数的计算
4 4 4 4 8 8 6 7 6 7
2 1.8 2.2 2 5.8 5.3 4.9 3.5 3.2 3.1
50% 45% 55% 50% 73% 66% 82% 50% 53% 44%
对折叠性质掌握不好 对勾股定理理解不透彻 二次根式计算能力欠佳 对二次根式的符号掌握不好 不能准确建立直角坐标系 不会求一次函数表达式,理解方案不完 整 对中位数的定义理解不准确 对正方形之间边长的关系理解不清 综合应用平行线性质及判定的能力欠佳 计算能力弱,审题不仔细,对绝对值意 义理解不透,不能很好确定自变量的取
优秀率 45.42
及格率 72.18
低分率 13.73
各分数段人数分布情况 分数段 年级人数 百分比 表二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内容 判断实数的大小 平行线的判定 勾股定理逆定理 确定点的位置 方差 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次根式的计算 一次函数的性质 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 方程的关系 平方根与立方根 同类二次根式 加权平均数 二元一次方程 应得分 3 3 3 3 3 3 3 3 3 3 4 4 4 实得分 2.9 2.8 2.9 2.93 2.92 2.5 2.1 2.2 2 2.7 3.4 3.7 3 得分率 错误举例及原因分析 97% 93% 97% 98% 97% 83% 70% 73% 67% 90% 85% 93% 75% 无法判断实数的大小 没有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不能熟练应用勾股定理逆定理 对象限的符号掌握不好 不会看折现统计图确定方差 不会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勾股定理计算能力弱 一次函数性质掌握不牢固 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理解不 透彻 计算错误 不理解同类二次根式 加权平均数计算错误 对二元一次方程定义理解不透 100 6 2.10% 90~99 65 22.90% 80~89 58 20.40% 70~79 44 15.50% 60~69 32 11.30% 50~59 28 9.90% 40~49 12 4.20%
改 进 措 施
1.要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让优等生帮助学困生,以优带差。平时让优等生辅导差生, 帮助差生理解老师当天所讲的内容,帮助他们解决疑难问题。 2.课下要辅导学困生,及时解决问题。 3.不能歧视学困生,正确对待他们,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不足的问题,激发他们学习数学 的兴趣。 4.发现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 5.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选择适当、适量的习题让学生练习,夯实基础,提高教学成绩
对 本 试 卷 的 评 价 及 建 议
本试卷难度适中,基本按照难度系数7:2:1设置,重视基础知识及基本能力的考察, 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对八年级上册知识点的考察比较全面。第21题的几何图形画得 太小,导致学生标数字角较为困难,也给老师的评卷增加麻烦。建议几何图形的大小适中 。
填表人: 八年级数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