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群众舞蹈的现状与发展
浅析群众舞蹈的发展现状及社会作用

浅析群众舞蹈的发展现状及社会作用一、群众舞蹈的发展现状1. 群众舞蹈的多样化发展2. 群众舞蹈的普及程度逐渐提高在过去,群众舞蹈主要是在农村地区和一些大型集体活动中才能看到,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群众舞蹈的普及程度逐渐提高。
如今,在很多城市,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接触到群众舞蹈,比如文化艺术中心、社区舞蹈培训班等等。
一些大型的群众性舞蹈比赛、展览也经常在城市中举办,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到和参与到群众舞蹈活动中来。
3. 群众舞蹈的表现形式更加多元群众舞蹈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多元化。
除了以往传统的舞蹈形式外,如民间舞蹈、广场舞等,新兴的融合了时尚元素的舞蹈形式也开始受到年轻人的追捧。
比如爵士舞、街舞、现代舞等,这些形式不仅在表现风格上更加大胆和前卫,同时也更具年轻人的个性化和时尚感,因此也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群众舞蹈的行列中来。
二、群众舞蹈的社会作用1. 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2. 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群众舞蹈能够为社会文化生活带来更多的丰富和多彩。
通过参与各种形式的群众舞蹈活动,可以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群众舞蹈还能为人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华和个性的舞台,让更多的人都有机会参与到文化艺术活动中来,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增强了社会的文化底蕴。
3. 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4.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群众舞蹈还能够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贡献。
通过舞蹈艺术,能够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尊重他人,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理解。
也能够促进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交流,为社会的多元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发展现状的研究

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发展现状的研究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入了丰富的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具有极高的艺术与文化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增加,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发展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民间舞蹈领域,越来越多的民间舞蹈团体和社交团体也开始注重对民间舞蹈的传承和教学,通过举办舞蹈比赛、演出等活动,推广和宣传民族舞蹈文化,增强了民众对民族舞蹈的认识和热爱。
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尽管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实践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民族舞蹈教学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民族舞蹈的专业教师、指导者和艺术家数量不足,难以满足民族舞蹈教学的需求。
民族舞蹈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相对单一,缺乏创新和更新。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往往难以吸引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影响了教学效果。
民族舞蹈教学的教学资源和条件相对匮乏,许多学校和地区都存在着舞蹈教学设施不完善、教材不足、舞蹈团体活动不活跃等问题,限制了民族舞蹈教学的发展和推广。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推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策略。
应加强对民族舞蹈的专业师资培训和引进,提高民族舞蹈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同时加大对民族舞蹈教师的激励和支持力度,鼓励更多的人投身民族舞蹈教学事业。
应注重创新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内容,结合当代舞蹈教学的特点,设计和开发更多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舞蹈教学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
应加大对民族舞蹈教学资源的建设和投入,提高舞蹈教学设施和设备的完善程度,拓宽民族舞蹈教学的渠道和载体,增加民族舞蹈教学的普及度和可及性,推动民族舞蹈教学的发展和传播。
还应加强对民族舞蹈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挖掘和整理更多的传统舞蹈资源,推动传统舞蹈的创新和传承,增加对民族舞蹈文化的认知和尊重。
浅析群众舞蹈的发展现状及社会作用

浅析群众舞蹈的发展现状及社会作用
群众舞蹈是指由普通群众参与并表演的舞蹈形式。
它起源于中国农村,在革命战争时期发展壮大,成为了表达农民群众意愿和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群众舞蹈正逐渐走入城市并与多元文化交融,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现状。
群众舞蹈在农村地区仍然保持着一定的传承和创新力量。
传统的农村群众舞蹈多以庆祝丰收、祭祀等活动为主题,并通过动作、服饰等元素表达农民的喜悦和希望。
随着城乡发展的一体化,一些农民也开始接触城市文化,将城市元素融入到群众舞蹈中,创造出新的风格和形式。
一些农村青年和留守儿童利用群众舞蹈活动来丰富业余生活,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随着城市的崛起和文化市场的扩大,城市群众舞蹈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大众艺术形式。
城市群众舞蹈更加注重舞蹈形式和创意,通过舞蹈团体、社区舞蹈协会等机构来组织和推广。
一些城市的大型演出和比赛活动也吸引了大量的舞蹈爱好者参与,使群众舞蹈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一些专业舞蹈教育机构也开始开设群众舞蹈培训班,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机会。
群众舞蹈的发展现状多样且充满活力,既有农村地区的传统舞蹈保持传承,又有城市地区的创新发展。
它在社会中起到了一种连结群众、传承文化、促进健康等多重作用。
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艺术追求的不断提高,群众舞蹈有望继续发展壮大,为人们带来更多的乐趣和精神享受。
浅析群众舞蹈的发展现状及社会作用

浅析群众舞蹈的发展现状及社会作用群众舞蹈是指一种由广大群众参与创作、表演的舞蹈形式,是民间舞蹈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文化艺术水平的提高,群众舞蹈在中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成为了当前文化艺术活动中的一种重要形式。
在形式上,群众舞蹈的题材广泛多样,涵盖了国情民俗、故事传说、生产劳作、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并且这些题材的表现形式也丰富多样,几乎包括了所有的舞蹈形式,形态上具有很强的地方色彩与自然气息;在内容上,群众舞蹈充分表现了百姓生活的本色,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
所以,群众舞蹈在当下既是一种文化艺术表达形式,也是一种社会精神的传承和表达。
群众舞蹈的发展现状表明了它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它以其独有的魅力成为了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中的一大亮点,成为了促进文化传承和社会和谐的一种有效途径。
尤其在当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文化艺术活动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群众舞蹈的潜力和前景也变得越发广阔。
可以预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群众舞蹈将在未来的发展中继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而在群众舞蹈的发展中,我们也不能忽视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随着群众舞蹈活动的日益火爆,一些商业化、功利化的现象也开始逐渐浮现。
一些地方出现了追求创作热度的现象,导致了一些作品的功力不足,内容空洞。
这不仅对群众舞蹈作品本身造成了质量上的问题,也影响了人们对群众舞蹈的正确认识。
由于群众舞蹈是一种集体性的表演形式,因此一些基层群众舞蹈队伍普遍存在着经费不足、场地不够等问题,限制了他们的创作和表演。
由于群众舞蹈是一种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以往的传承方式主要借助师徒制和口耳相传,这种方式不仅传承效果有限,也难以满足当下的快节奏社会发展的需求。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加以解决。
国家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应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群众舞蹈的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到群众舞蹈的创作和表演中。
当下民族民间舞蹈创作发展研究

当下民族民间舞蹈创作发展研究引言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承载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民族民间舞蹈创作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本文旨在探讨当下民族民间舞蹈创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研究和推广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提供参考。
一、当下民族民间舞蹈创作的现状1. 多样化的题材和风格当下的民族民间舞蹈创作题材和风格多样,涵盖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元素。
不仅有传统的民间舞蹈作品,如《大锅饭》、《扭秧歌》等,还有针对现代生活和社会现象进行创作的舞蹈作品,如《城市记忆》、《乡村振兴进行曲》等。
还有一些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的舞蹈作品,如舞剧《白毛女》、《精忠岳飞》等,这些作品在题材和风格上呈现出了多元化和立体化的发展趋势。
2. 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的丰富性在当下,民族民间舞蹈创作采用了丰富多样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
不仅有传统的舞蹈编排和编舞技法,还有现代舞蹈技巧和舞台表达方式的融合,例如现代舞、爵士舞、街舞等元素的引入。
还有一些跨界合作的创作,如舞蹈与影像、舞蹈与声乐、舞蹈与戏剧等形式的艺术融合,丰富了舞蹈创作的表现手段和形式。
3. 融合创新的发展趋势当下的民族民间舞蹈创作呈现出融合创新的发展趋势,不仅在题材和风格上呈现多样化,还在技法和表现形式上进行了深度融合。
一些传统的民族舞蹈作品进行了现代化的再创作,使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元素得以交融;一些新创作作品在表现形式上将传统舞蹈与现代舞蹈、实践与实验相结合,创造出了具有时代特色和艺术价值的新作品。
1. 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平衡当前,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发展面临着如何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之间取得平衡的问题。
传统文化是民族民间舞蹈的根基和灵魂,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是保持民族民间舞蹈的原汁原味、传统纯正的重要途径;而创新发展则是推动舞蹈艺术不断更新、拓展和提升的重要手段。
需要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探索,既要强调传统文化的积淀与内涵,又要与时俱进,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和个性鲜明的新作品。
浅谈群众舞蹈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浅谈群众舞蹈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作者:石倩来源:《牡丹》2016年第14期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目前群众舞蹈活动在我国已广泛开展,群众舞蹈活动是一种自我展示的艺术,也是进行自我娱乐和陶冶情操必不可或缺的群众产物。
本文通过对群众舞蹈的概念进行深入挖掘,对目前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进行阐述。
群众舞蹈,指的就是以群众为主体,在群众当中进行,目的是娱乐。
群众掌握了舞蹈的动作要领及精神主旨,通过舞蹈艺术的形式来表达人们的情感,群众舞蹈是人们表达自我感情的一种方式。
因此,本文对目前群众舞蹈的发展方式进行研究,目的是找出更适合群众舞蹈的发展模式。
一、群众舞蹈发展现状(一)多样化的舞蹈形式在现今社会发展中,文化教育以及熏陶都通过不同的方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由于现代信息化速度加快,人们接受新鲜事物的渠道也更加广阔,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逐渐增强,各种各样的舞蹈形式为大众展现了丰富多样的娱乐方式。
舞蹈能够给人们带来身心的愉悦,群众舞蹈主要包含的有民间舞蹈、社教舞蹈、体育舞蹈、有氧舞蹈等多样化的形式和种类,民间舞蹈包含着习俗舞蹈,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展现形式,这些舞蹈中都蕴含着各个民族独特的文化和习俗;社交舞蹈,指的是人们为了促进自身的交际,联络彼此之间的感情而进行的舞蹈活动,一半多适用于舞会等公开场所,是人们拉近彼此感情的一种有力途径;自娱舞蹈是人们为了愉悦自身而进行的舞蹈活动,通过舞蹈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促进身心平静,以及内心情感的宣泄,从而获得身心的满足。
体育舞蹈,是把舞蹈和体育相互结合,通过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传达给人们,如各种健身操,韵律舞蹈等,来达到健身和娱乐的目的。
有氧舞蹈,指的是通过音乐进行有节奏的舞动,一方面能够消耗人体多余的热量,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加美化自己的体形,通过有氧舞蹈锻炼身体,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二)以自娱自乐为目的的群众舞蹈形式群众舞蹈最大的特征就是自娱自乐,人们通过舞蹈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同时沉浸其中,达到身心愉悦的效果,这一点在现如今的群众舞蹈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人们参加群众舞蹈的目的不再仅仅是庆祝节日或者演出等特定原因,对于那些中老年人进行调查研究得知,他们大都认为舞蹈能够强身健体,还能够愉悦身心,同时可以通过舞蹈结识更多的朋友,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大多数人都已经把舞蹈作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了,中老年人参加舞蹈不仅仅是为了强身健体,更多的是为了消遣娱乐,这种娱乐方式能够丰富他们的业余时间和晚年生活,能够给他们带来新的乐趣,让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对于当前的群众舞蹈,另一种目的也是家长和孩子们进行沟通和交流的主要形式,对于孩子们来说,学习舞蹈能培养人的情操,锻炼孩子的意志力和品性,很多孩子在学习舞蹈以后会喜欢上这种独特的表达情感的方式,孩子们年纪小,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在这种环境下能尽情地展示自己的身体自我,能够在舞蹈过程中享受独特的乐趣,群众舞蹈能够更加直观和形象地表达人们的思想和情感,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浅析群众舞蹈的发展现状及社会作用

浅析群众舞蹈的发展现状及社会作用群众舞蹈是指广大群众自发组织参与的大众化舞蹈活动,具有群众性、大众性、实践性、传承性的特点,是我国舞蹈事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群众舞蹈在不断发展壮大,并在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舞蹈在我国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一方面,各级政府加大了对群众舞蹈活动的扶持力度,举办了一系列的群众舞蹈比赛、节庆活动等,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展示才艺的平台。
群众舞蹈也得到了更多的专业化培训和指导,许多舞蹈学院和文化艺术机构开设了相关课程和培训班,提高了广大群众的舞蹈水平。
群众舞蹈的发展不仅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一种健康、快乐的娱乐方式,也对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群众舞蹈活动能够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对预防和治疗一些常见疾病具有一定的作用。
参与群众舞蹈活动能够增强人们的社交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通过与他人合作、互动,人们能够建立更紧密的人际关系,增加社交活动的机会。
群众舞蹈活动也可以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通过展示传统的舞蹈形式和元素,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感。
群众舞蹈活动还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培养人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群众舞蹈的发展现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由于传统舞蹈的衰退和流行文化的冲击,一些传统的群众舞蹈形式正在逐渐失传。
在群众舞蹈活动中也存在一些商业化、娱乐化的问题,有些舞蹈团体和个人只追求效益和名利,忽视了艺术品质和文化内涵。
由于现代人生活压力大、时间有限,一些人可能缺乏参与群众舞蹈活动的动力和机会。
为了进一步促进群众舞蹈的发展,我们需要继续加大对群众舞蹈活动的支持力度,加强相关的政策制定和扶持措施。
可以通过举办更多群众舞蹈比赛、展览等活动,增加广大群众参与的机会和动力。
还可以加强对舞蹈团体和个人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舞蹈水平和艺术素养。
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发展现状的研究

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发展现状的研究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对于了解和传承中国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 教学资源不足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资源相对不足,一方面是由于相关专业人才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缺乏相关的教学设施和器材。
许多地方在开展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时,都无法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这无疑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2. 教学内容单一目前,许多地方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内容比较单一,主要局限在少数民族的舞蹈形式上,对于其他地区的舞蹈形式了解较少。
这样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全面地了解和接触到中国各地的优秀舞蹈文化,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 缺乏专业人才当前,民族民间舞蹈教学领域缺乏专业人才,许多地方的民族舞蹈教师水平参差不齐,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发展的对策建议1. 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政府应当加大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资源的投入,提高教学设施和器材的配备水平。
应该鼓励和支持相关院校和机构开展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提升教学条件和教学水平。
2. 丰富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上,应该丰富民族民间舞蹈的种类和形式,不局限于特定地区或特定民族的舞蹈形式。
可通过开展各地区舞蹈文化的调查和研究,整合各地的优秀舞蹈资源,丰富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全面地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舞蹈文化。
3.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环。
对此,可以通过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
可以通过搭建行业交流平台,鼓励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经验,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浅析群众舞蹈的发展现状及社会作用

浅析群众舞蹈的发展现状及社会作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群众舞蹈的发展与时代潮流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演进,群众舞蹈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在当今社会,群众舞蹈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形式,更多的融入了现代元素,展现出时代的精神和文化内涵。
群众舞蹈不仅仅是一种舞蹈表演,在其中还承载着丰富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
1.2 问题提出在这样的背景下,群众舞蹈的发展现状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如何保持传统群众舞蹈的魅力?如何让群众舞蹈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群众舞蹈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探讨。
通过对群众舞蹈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剖析,我们或许能够找到更好的路径和方式,推动群众舞蹈在当代社会中持续发展和传承。
2. 正文2.1 群众舞蹈的定义与特点群众舞蹈是一种广泛流行于民间的舞蹈形式,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民间性。
群众舞蹈是源于人民群众生活、劳动和娱乐的舞蹈形式,它是由普通民众自发创作和传承的,具有鲜明的民间艺术特点。
2. 多样性。
群众舞蹈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涵盖了不同地域、民族和社会群体的舞蹈风格,反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和生活。
3. 参与性。
群众舞蹈强调参与性和群体性,通常是由一群人共同参与和表演的舞蹈形式,能够凝聚人群的力量和情感。
4. 民俗性。
群众舞蹈常常与民间传统、节庆活动和仪式相关联,具有浓厚的民俗和文化内涵,是人们表达对生活、自然和社会的情感和理解的重要方式。
群众舞蹈具有浓厚的民间气息和文化底蕴,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表达情感、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形式之一。
群众舞蹈的定义和特点体现了人们对美和生活的热爱,展现了人类多样性和创造力的丰富性。
它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促进了文化交流和传承,也为人们提供了身心放松和愉悦的途径。
2.2 群众舞蹈的发展现状群众舞蹈的发展现状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舞蹈在各个地方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
浅析群众舞蹈的发展现状及社会作用

浅析群众舞蹈的发展现状及社会作用1. 历史渊源群众舞蹈以轻松、欢快、跳跃的形式自古就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有了类似舞蹈的活动,通过舞蹈来祈求风调雨顺、丰收等祈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群众舞蹈也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
2. 发展历程群众舞蹈的发展大体经历了民间艺术舞蹈、工农兵舞蹈、现代群众舞蹈三个阶段。
民间艺术舞蹈阶段,主要表现为粗犷、自然的农村舞蹈和讲究艺术性的宫廷舞蹈。
工农兵舞蹈阶段,主要表现为以兵工厂、农村合作社、军队等为主要载体的群众舞蹈,注重动作简洁、明快、形象生动。
现代群众舞蹈阶段,主要注重舞蹈的时代性和艺术性,同时融入现代元素和新颖创意,成为一种既有历史感又充满现代活力的表现形式。
3. 现代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群众舞蹈也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
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趋势,中国传统的民族舞蹈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海外关注和认可。
同时,不少舞蹈团队也加强了对群众舞蹈的研究和挖掘,为其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 丰富人民文化生活群众舞蹈可以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带给人们快乐和享受。
它具有艺术性和娱乐性的双重特点,不仅可以展示人类的审美情趣,也可以为群众带来愉悦和欢乐。
2. 弘扬民族文化群众舞蹈是各民族民间文化习俗的一种体现,通过群众舞蹈的演绎和传承,可以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加深人民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同时,群众舞蹈也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可以促进各个地区的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
3. 培养健康向上的心态群众舞蹈有着简单、自然、明快的特点,有利于培养人们健康向上的心态。
通过跳舞,能够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增强身体素质和康复效果。
4.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群众舞蹈是一项具有普遍性的文化活动,能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它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强社会团结和地区协作精神,同时也可以为社会注入正能量和积极因素。
通过群众舞蹈的演绎和传承,可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协同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浅谈群众舞蹈的社会作用与发展对策

浅谈群众舞蹈的社会作用与发展对策【摘要】群众舞蹈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一种舞蹈形式,具有浓厚的群众性和民间性。
它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能够弘扬民族文化,又能够促进社会和谐。
目前群众舞蹈在传承与发展方面面临一些挑战,需要加强相关教育和团体建设。
在社会表现方面,群众舞蹈可以通过演出、比赛等形式展现出社会风貌和群众精神。
为了推动群众舞蹈的发展,应该加强群众舞蹈教育,并给予支持群众舞蹈团体的建设。
通过强化其社会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还可以促进国际交流,提高国家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
要充分认识群众舞蹈的重要意义,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其发展,实现群众舞蹈的长足进步。
【关键词】群众舞蹈、社会作用、传承、发展、社会表现、发展对策、教育、团体建设、社会功能、可持续发展、国际交流1. 引言1.1 群众舞蹈的定义与特点群众舞蹈是指广大群众自发组织起来,通过舞蹈表现自身生活和情感的一种舞蹈形式。
它不以专业性和技巧性为目的,而是以群众参与和共享为核心。
群众舞蹈的特点包括:一、参与性强,不受社会地位和年龄限制,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其中;二、具有鲜明的民俗特色,反映了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三、弘扬正能量,传递团结、友爱、和谐等积极价值观;四、具有强烈的群体性,可以凝聚人心,增进社会凝聚力。
通过群众舞蹈,人们可以释放压力、愉悦心情,同时也可以传递文化、传承传统。
群众舞蹈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社会凝聚力的表现,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2 群众舞蹈的社会作用群众舞蹈是广大群众自发组织并参与的舞蹈形式,具有浓厚的群众性、大众性和艺术性。
在社会中,群众舞蹈承载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和作用。
群众舞蹈在社会中具有凝聚人心、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
在群众舞蹈的表演和参与过程中,人们能够感受到团结、合作和共同努力的力量,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团结意识。
群众舞蹈也可以促进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促进社会各界的互动和交流。
群众舞蹈在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和社会凝聚功能,对促进社会和谐、传承民族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浅析群众舞蹈的发展现状及社会作用

浅析群众舞蹈的发展现状及社会作用
群众舞蹈是以普通百姓为主要参与者的一种舞蹈形式,一般具有简单易学、欢快热闹、娱乐性强等特点。
它的发展可追溯到旧社会的根蒂文化,随着中国舞蹈文化的发展,群众
舞蹈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本文将对其发展现状及其社会作用进行分析。
一、发展现状
1、培养兴趣: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比较单一,休闲娱乐也成为大家生活中必不可
少的一部分。
群众舞蹈不仅自身具有艺术欣赏价值,而且是一项能够促进身心健康的运动,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参与。
2、丰富文化生活:随着中国舞蹈文化的发展,群众舞蹈也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
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文化娱乐方式。
许多城市都设有大型广场,每天都会吸引大量的民众前
来跳群众舞,成为了城市文化生活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3、文化传承:群众舞蹈除了自身具有欣赏价值以外,还具备文化传承的作用。
在很
多地方,群众舞蹈已经成为一种传统文化,能够将人们的文化习惯和风俗传承下去。
二、社会作用
2、社交沟通:现今社会,人际关系越来越重要,而群众舞蹈是一种集体性运动,能够
深入人心,激发这种社交需求,有助于增进彼此间的情感联系,提高交际技巧,促进班集
体凝聚力。
3、弘扬文化: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研究并推广本土文化又变得与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等人类伦理规范一样有价值,群众舞蹈属于我国民间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其编舞风格、节奏感,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舞蹈艺术精髓。
通过群众舞蹈的发展,
能够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群众舞蹈的现状与发展

群众舞蹈的现状与发展群众舞蹈是老百姓在劳动生活之余自发组织的一种自娱自乐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在生活劳作过程中自发创作产生的最简单的基本艺术形式,这就是我们民间舞蹈的最早雏形。
这种舞蹈动作风格鲜明,有着一定的地域特色,其中一部分已被加工整理并搬上舞台,但最主要的那部分,还在老百姓中间传承发展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革,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群众舞蹈也随之被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一、河北群众舞蹈的现状河北的舞蹈在全国来讲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像《跑驴》《放风筝》《落子》等优秀作品跳遍了中国大江南北。
这些作品都是从群众舞蹈的基础之上提炼加工整理出来的,群众舞蹈对我们河北舞蹈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全省的群众舞蹈状况非常活跃,从民间自发组织了大量的群众舞蹈队伍,也产生了大量的优秀的群众舞蹈作品。
(一)各级文化部门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对文化的需求就越来越大,目前各级文化部门对基层服务工作也越做越细,特别是十八大以后,各级文化部门的工作重心向基层倾斜力度也越来越大。
(二)群众舞蹈队伍日益增多壮大近些年,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后全国各地将文化重心想基层偏移,各级文化部门都在大力推广和扶持群众普及工作,我们不难发现在公共活动场所,越来越多的社区群众自发组织的广场秧歌队和舞蹈队伍呈现在我们眼前,而且人数也颇多,其间男女老少均有参加,他们的目的,一是为了健身活动活动身体,二是为了自己娱乐消遣陶冶情操。
据不完全统计仅石家庄市群众舞蹈队有一定规模的队伍近300个之多,均有专人负责,活动场面颇为壮观,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由于中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而这些舞蹈队队员又以中老年为主,他们在离退休之后,生活上有一定的保障,空闲之余大家聚在一起,既锻炼了身体又能陶冶情操,其乐融融,从另一方面体现了我们当今和谐社会和谐社区的优越。
(三)群众舞蹈的质量越来越高从传统意识上来讲,一般的群众舞蹈在我们眼里无非就是大家聚在一起扭扭大秧歌,锻炼锻炼身体。
发展群众舞蹈,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发展群众舞蹈,丰富群众文化生活1. 引言1.1 群众舞蹈的重要性群众舞蹈是一种体现群众智慧和创造力的文化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民俗传统。
群众舞蹈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一种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群众舞蹈,人们可以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群众舞蹈的重要性还在于其具有凝聚人心、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
在群众舞蹈活动中,人们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美好的艺术表现。
这种团结合作的过程不仅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也提升了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
群众舞蹈还可以促进身心健康,释放压力,增加快乐感,提升生活幸福感。
发展群众舞蹈对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增进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要不断推动群众舞蹈的发展,让更多的人参与共同享受舞蹈带来的快乐和美好。
【字数:245】1.2 群众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群众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还体现在群众舞蹈活动的丰富多样性上。
不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都可以看到各种规模大小的舞蹈团体和活动。
通过参与群众舞蹈活动,人们可以获得快乐和放松,增进社交交流,促进身心健康。
群众舞蹈还可以传承民族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群众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是群众舞蹈活动的重要体现,对于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应该加大对群众舞蹈活动的支持和推广,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共同享受群众舞蹈带来的乐趣和文化魅力。
2. 正文2.1 发展群众舞蹈的现状目前,发展群众舞蹈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和挑战。
群众舞蹈活动开展的范围仍然有限,很多地区还没有建立健全的群众舞蹈组织和平台。
一些地方的群众舞蹈活动缺乏专业性和规范性,导致表现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观众的体验和参与度。
群众舞蹈作品创作和传承面临困难,缺乏创新和持续性发展的动力。
在当下,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需求的增加,群众舞蹈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浅析群众舞蹈的发展现状及社会作用

浅析群众舞蹈的发展现状及社会作用群众舞蹈是一种富有群众特色、具有广泛社会性的舞蹈形式,它是人民群众自发创作的、承载着民族文化和生活情感的艺术表现形式。
在中国文化中,群众舞蹈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它不仅是一种文化形式,更是一种社会活动,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作用。
本文将从群众舞蹈的发展现状和社会作用两方面进行浅析,以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一特殊的文化现象。
一、群众舞蹈的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加速,群众舞蹈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发展状况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群众舞蹈的形式更加多样。
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舞蹈形式,群众舞蹈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包括各种舞蹈类型和风格的融合、现代元素的加入等,使得群众舞蹈更加富有表现力和创新性。
群众舞蹈参与者群体更加广泛。
过去,群众舞蹈往往只是特定阶层或特定群体的文化活动,现在,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和文化交流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群参与到群众舞蹈中,无论是老年人、青年人、还是儿童,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舞蹈形式和舞蹈活动。
群众舞蹈的传播途径更加多样。
传统的群众舞蹈宣传方式主要依靠口口相传、社区活动等,现在则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传播更加广泛,从而提高了群众舞蹈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可以说群众舞蹈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势头良好,未来有望发展得更加健康和活跃。
二、群众舞蹈的社会作用群众舞蹈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社会生活中都具有着独特的社会作用,对促进社会和谐、提升个体身心健康、传承弘扬民族文化以及推动社会进步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应该进一步加强对群众舞蹈的研究和传播,更好地挖掘和发挥其社会作用,让更多的人受益于群众舞蹈的魅力。
三、发展建议为了更好地推动群众舞蹈的发展,有必要提出一些建议。
应该增加对群众舞蹈的研究和挖掘。
目前,对群众舞蹈形式和特点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应该加强对群众舞蹈的研究,探索其发展规律和内在价值,为其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应该加强对群众舞蹈的传播和宣传。
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群众舞蹈中来,从而提高群众舞蹈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浅谈群众舞蹈发展现状

一
、
群众舞蹈在群众文化艺术发展 中的重要地位
大众欢迎的同时 , 群众舞蹈也得到 了发展 。 纵观现今 的群众舞
经济全球化不仅涉及经济领域 , 也涉及政治 、 文化 、 科技 、
教育等领域 。 在强 国之路上 , 群众 文化活动正以其 自身特有 的 魅力滋润着 、 改变着人们 的生产生活 。 纵观群众 文化艺术 的种 类可 谓是琳 琅满 目、 百花 齐放 , 如 音乐 、 舞蹈 、 曲艺 、 美术、 书
求 日益增强 , 特别是 国家提 出“ 全 民健身 ” 的号召 以及奥运会 、 亚运会的先 后召开 ,使得人们健身意识越发强烈 ,而作 为健
一
种形式 , 为群众搭建 了新 的交流平 台, 促 进着城市文 明的发
展。
面对 当今经济建设快速发展 的现代社会 ,改革开放 的浪 身 、 健心 、 健脑 的代名词 , 健身 已成为人 们生活 中必不可少 的
体参与性很强 的群众舞蹈 , 大都是 把街道 、 群众作 为舞 台 , 把
不同地位 、 工作 、 年龄 、 性别 的人 以群众舞 的形式 聚集在一起
用集体舞 的形式来进行 , 场面红火气 氛热烈 。 现今 的群众舞蹈 大致可分为 : 1 、 健身操类 。 此类舞蹈 又可 分为民族健身操 和现代健身操 。 作 为民族大省 , 近些年云南在 推进民族文化上做 出很 大的贡献 , 例如 “ 现今云南各地推行 的 民族健身操 系列 , 就是 以传统健身操 为基础 , 加入云南 民族舞
也对运动 着的人们起 到了健身 、 健心 、 健脑 的作用 , 因此 深受 大众喜爱。 舞蹈艺术具有 自身独特 的艺术魅力 , 能提高人们 的 音乐修养 、 艺术修 养 、 审美意识 , 陶冶高 尚情操 , 舞蹈 的本质 、 性 能对身心得健 康也具有非常重要 的作用 ,具 体表现在如下
群众舞蹈的发展现状及影响

群众舞蹈的发展现状及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文化的追求也是越来越高,尤其是对群众舞蹈的喜爱和热衷程度更是居高不下。
对于群众舞蹈来说,群众舞蹈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它并不是指专业的舞蹈训练和表演,是指人们在空闲时间对艺术和文化的追求,和专业舞蹈相比,群众舞蹈在技术上难度不是很高,但是动作却很鲜明,层次比较有序。
而本文就针对群众舞蹈的发展现状和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标签:群众舞蹈;发展现状;影响分析引言其实群众舞蹈和其他群众的文化都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追求,通过手舞足蹈来表达自己心情愉悦的状态。
也就是说,如果群众舞蹈没有了娱乐性,那么它就不会被称之为群众舞蹈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群众舞蹈在内容上也变得丰富起来,更是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最主要的活动方式,群众舞蹈的出现不但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思想和审美,还更好的满足了人们对精神和文化的追求。
一、群众舞蹈与群众文化之间的联系群众文化是人们对艺术和文学的需求,也是提高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载体。
就目前来说,人们的群众文化活动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而且仍然在不断的发展。
群众文化活动除了有组织的演出外,更多的群众自发的、自娱自乐式的文化活动。
而群众舞蹈,它是属于群众文化的一个活动内容,是群众文化的组成部分。
在多种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中,群众舞蹈是目前人们参与度最高,也是最受欢迎的娱乐活动[1]。
二、群众舞蹈艺术发展现状(一)多元化的群众舞蹈就目前的群眾舞蹈来看,它在新时期下融入了很多新鲜的血液和内容,让人们对群众舞蹈的热情更加高涨起来。
群众舞蹈是没有年龄限制的,从两三岁的儿童,到六七十岁活动自如的老人,只要他们拥有活力,他们就都可以投入到舞蹈的欢乐中,享受生活的美好。
此外,群众舞蹈也没有地域的限制,在城市中、乡村中、广场上、各种活动上等等我们都可以有群众舞蹈的存在,而且群众舞蹈也没有时间的限制,只要参与者有充足的时间,无论是在早上还是晚上,甚至是中午都是可以根据音乐来进行快乐的舞蹈,而且群众舞蹈还能锻炼身体。
浅析群众舞蹈的发展现状及社会作用

浅析群众舞蹈的发展现状及社会作用
群众舞蹈是指由普通群众参与创作和演出的舞蹈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群众舞蹈在发展中面临一些挑战和改变,同时也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
角色。
群众舞蹈的发展现状有一定的困境。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娱乐方式的多样化,许多年轻人逐渐对传统文化舞蹈失去兴趣。
相比之下,流行舞蹈更受年轻人的欢迎,群众
舞蹈的传承和发展面临一定的困难。
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的群众舞蹈发展相对
滞后,缺乏专业的指导和培训机构,限制了舞蹈的水平和创新。
为了促进群众舞蹈的发展和发挥其社会作用,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加强群众舞蹈
的培训和普及工作。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群众舞蹈的支持力度,培养更多的舞蹈教师和
专业人才,提供更多的培训和教学机会。
积极开展群众舞蹈艺术交流和展示活动。
通过举
办舞蹈比赛、演出等形式,激发人们对群众舞蹈的兴趣和热情,增加他们对舞蹈的认识和
了解。
鼓励群众舞蹈与现代艺术形式的结合。
可以通过创新舞蹈形式和舞蹈节目,让群众
舞蹈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和文化生活,增加吸引力和影响力。
群众舞蹈在现代社会中面临一些发展困境,但其在社会中的作用仍然重要。
通过加强
培训、开展展示活动和与现代艺术形式结合,我们可以促进群众舞蹈的发展,并让其发挥
更大的社会作用。
群众舞蹈的现状与发展

社科文化319视界观OBSERVATION SCOPE VIEW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形式一片大好,人们已经能够满足基本的衣食住行等物质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精神上的需求,渴望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通过一些艺术性或者娱乐性的活动来丰富自己的生活,群众舞蹈就是在此背景下所诞生的由非专业人员所创作和表演的舞蹈,是一种社会全体参与的活动,可以增强人们群众的体质,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同时,与专业的舞蹈不同,群众舞蹈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和特性,也有着自身的发展趋势,为了更好的发展舞蹈,我们有必要对群众舞蹈的意义、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等进行探讨。
关键词:群众舞蹈;现状;特定伴随着人们物质需求逐步满足,人们开始追求更多的精神需求,因此群众文化开始在我国广泛传播,群众舞蹈是非专业舞者所进行的舞蹈活动,是广大人民群众进行自我展示的行为,是属于劳动人们的产物,目的是为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娱乐,群众舞蹈有着“以群众为主体、在群众中进行”的特定,群众舞蹈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借助舞蹈来进行人们的情感表达,这项大众的艺术活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因此要对群众舞蹈的现状和发展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便更好的探索群众舞蹈的发展模式。
一、发展群众舞蹈的意义1.群众舞蹈有利于促进和谐文化的建设群众舞蹈是一项大众共同参与的活动,随着群众舞蹈的不断发展,可以使越来越多的人们来参与到这项活动中,这有利于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也能培养人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化社会中,这种生活不利于人与人的情感交流,但是通过群众舞蹈,却可以使人们联系在一起,大家以舞蹈为媒介,来表达自己的内心的热情,以促进人们都能够更好的生活,这有利于构建起更加和谐的社会,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
2.群众舞蹈能够体现人生价值目前,社会发展十分迅猛,在整体的大趋势下,大多数的人们都处在一个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每天疲于生计,为工作、生活上的各种琐事烦心,为每天的各种事物奔波,这样的社会环境,使人们容易心情浮躁,很难静下心去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群众舞蹈的现状与发展
发表时间:2009-04-13T14:26:17.560Z 来源:《戏剧之家》2009年第1期供稿作者:高洁
[导读] 我们知道,群众舞蹈和其他群众文化一样起源于劳动和人类特有的精神生活需求。
群众舞蹈,顾名思义,就是以群众为主体,在群众中进行,并以群众自我娱乐为主要目的的舞蹈活动。
群众自己掌握和应用舞蹈的手段,通过舞蹈艺术的创造和传播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生活。
群众舞蹈不像书法、绘画等对“技术”要求特别高,不需要经过专业舞蹈的严格培训。
群众舞蹈在某种程度上还带有强身健体的功能,将大众性、娱乐性、参与性、民间性融为一体。
根据目前我国社会舞蹈活动的现状,群众舞蹈大致可分为民间舞蹈、社交舞蹈、校园舞蹈、儿童舞蹈等主要门类。
我们知道,群众舞蹈和其他群众文化一样起源于劳动和人类特有的精神生活需求。
我们的祖先,为表达捕鱼、狩猎和采集收获物的欢乐心情,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以自我娱乐。
倘若群众舞蹈没有了“自娱性”,也就不能成为群众舞蹈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舞蹈在内容上日益丰富,形式上多姿多彩,多方面地反映表现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情感及审美需求。
因此,群众性的舞蹈活动日新月异、蒸蒸日上,它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在历史的发展中看群众舞蹈
舞蹈是最古老、最原始的艺术种类之一,也是最能表达情感的艺术,这种古老的艺术之所以能被保存并发扬光大,不仅有历史文化的原因,也必然同人的本能有关。
我们的远古祖先,在经历了几十万年甚至上百万年漫长的蛮荒时期和旧石器时代,在与大自然不停地搏斗和磨练中,不但懂得了用火烧食物和打磨制作用来防御野兽的石器、骨器,打完猎物后大家围着分享食物,带来了愉快的情绪,当语言形成前的喊叫和手势不足以表达情感和某种意思时,人们便扭动和弯曲自己的躯干,以双手击掌或拍打自己身体各部位,做出顿足、跳跃等动作来发泄情绪,这种用动作来表达内容的形体语言就是人类最古老、最初的舞蹈。
在内蒙古自治区阴山山脉中的“狼山岩画”上清楚看到,那些若干大小不等,排列不均站立着的人们,他们身后都装饰着一条长短不一的尾巴,做出双手叉腰或展开双臂模仿飞鸟和某种动物的姿态。
从中可以看出远古时期的“舞蹈”也是以群体为主的自娱自乐。
自远古至今,舞蹈通过群众自己传承和发展创造的形式流传下来。
20世纪20年代以后,受五四新文化的影响,中国开始出现以反映现实生活为新特征的新舞蹈艺术。
1928年在为欢庆工农兵政权诞生的庆祝会上,农民群众表演了歌舞《打破旧世界》等节目。
1942年,陕甘宁边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新秧歌活动,当时的《大秧歌》、《腰鼓舞》等舞蹈反映了抗日民主根据地火热的生活,促进了群众性舞蹈活动的发展。
人们将社会群众舞蹈看作是实现与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媒介,看作是心灵沟通与交往的方式,它没有职业舞蹈所潜藏的那种职业劳动感,而是自由的尽情的,自觉自愿的去宣泄,去追求,参与社会舞蹈活动的人们最直接的目的是自娱而不是娱人。
二、目前群众舞蹈的现状
改革的浪潮,给群众舞蹈的传统观念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人们再也不能满足于四、五十年代的“秧歌腰鼓”等一类民间舞蹈了,观念发生了由单一走向多元,从封闭步进开放,由外界转入自身的深刻变化。
重要的在于参与,从自身的投入中展示生命的韵律,从中获得自我审美价值和生活情趣。
随着改革开放与政通人和局面的出现,自娱性的群众舞蹈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在群众中自发普及。
(1)幼儿园
我国绝大多数的幼儿园对舞蹈教育工作开展得比较好,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舞蹈的启蒙教育非常重要,有助于儿童的模仿能力、想象能力和舞蹈表现力,使身体匀称发展。
现在的父母也很重视对自己的孩子从小培养舞蹈艺术教育,使他们将来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儿童舞蹈天真活泼,具有动作夸张和拟人化的特点。
例如六一儿童节前夕的电视栏目里,大量的舞蹈节目,质量上乘,形式多样,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2)中、小学
中小学学校对学生的教学目的以及教育形式有所转变,开始从对学生的启蒙教育、智力开发等方面慢慢转变为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偏爱。
例如现在家长对自己子女的学习文化分数、名次很重视。
他们看中的是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只顾让孩子埋头于繁重的数、理、化课程当中,忽视了子女身心健康的发展,特别是对孩子德育、美育的培养,对艺术教育特别是舞蹈教育很忽视,“重文轻舞”的现象成为全国各个中小学普遍的问题。
但有些中学对舞蹈教育也很重视,例如北京市第二中学排演的舞蹈作品《红扇》就深受广大群众朋友的欢迎和喜爱,整个舞蹈充分体现出了青少年对舞蹈的渴望与向往,也体现出了他们灵活、敏捷的肢体,静与动,劳与逸相结合,才能使他们均匀的成长。
(3)大学
大学相对中小学要重视一点。
首先他们不像中小学生那样有很多繁重的课程,其次他们的年龄稍大些,正准备慢慢步入社会,所以对自己的姿态及形体的线条都非常重视,能辨别出美丑是非。
目前各大院校都开设了形体课作为选修课,使他们初步接触到了舞蹈。
多年以来集体舞就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如五十年代的《青年圆舞曲》、《阿细跳月》等,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外来舞蹈文化的影响,近年来他们已不满足于原先流行的集体舞,开始吸收融合西方舞的动作、节奏来丰富集体舞的形式和内容。
不少大学还创建了自己的舞团,如上海复旦大学当代舞团,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等等,他们用现代的思维创作出《情》、《起跑线上》等优秀作品,从群众性舞蹈的发展上看是一个好苗头。
(4)中、老年群众舞蹈
目前群众性的广场艺术方兴未艾。
全国各地的大街小巷都能听到热闹的锣鼓声,看到成群结队的老大爷、老大娘挥舞着手中的扇子、手绢,扭动着不太灵巧的身体和步伐,真让人羡慕他们的活力。
群众舞蹈主要靠浓郁的民间特色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取胜的。
群众舞蹈是最能直接表现人的情感活力,越是强烈的情感就越难用语言来表达它,如果说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传达信息的最基本手段的话,那么群众舞蹈则是最直接、最具体、最丰富、最形象的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方式。
三、群众舞蹈活动的发展趋势
舞蹈艺术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它包含着其他艺术所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和作用。
它不仅具有赏心悦目的直观形体美,而且已经从反映表象走向表现更深刻的内涵,使人们从中获得极大的审美情趣和美感享受。
因此,在人们心目中的审美价值也越来越高。
正如有的评论家说:“它将是现在和未来社会中极有前途的艺术门类。
”
群众舞蹈又以群众为主体,从而更具有广泛性。
它的基本群众是充满朝气和青春活力的年轻人,随着人们的不断需求,又把中老年人扩大了进来,少年儿童也不例外。
群众舞蹈这个艺术门类同时容纳各种年龄层次的人们,这样的吸引力是其他门类可望不可及的。
他们不仅是舞蹈艺术的观赏者,而且是群众舞蹈的积极参与者、表演者和创造者,事实已经证明,群众舞蹈是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群众舞蹈是舞蹈艺术事业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又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
我们群众舞蹈工作者大有用武之地,对于广大群众的各种舞蹈活动应给予大力扶植,积极组织、热情服务、合理引导。
要广开门路,除了举办各种类型的舞蹈培训班、组织小区间交流演出、文艺晚会外,还要提倡企业、单位举办各种比赛,举办家庭的自娱性舞蹈比赛,多渠道地开展舞蹈活动。
为了群众舞蹈的明天,不能忽视对中小学生进行舞蹈文化教育。
舞蹈艺术作为美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艺术修养、审美意识,陶冶情操,增进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四、当前开展群众舞蹈活动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近年来,群众舞蹈活动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但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现综述如下。
群众舞蹈,顾名思义,必定与广大群众密切相关。
观赏也好参与也罢,一旦失去了群众,也就失去了它自身存在的根基与理由。
它能吸引广大群众观赏并参与的最大吸引力就是增强自身的娱乐性。
这是群众舞蹈的最大特色,也是我们编排群众舞蹈要遵循的规律。
很多水平很高,艺术性很强的舞蹈,群众也觉得好看。
虽然喜欢却并不准备参与,因为这些舞蹈既不通俗也不好学,群众参与不了。
因此,我们要培养一些年轻的创作骨干,创作一些老百姓熟悉的题材作品。
群众文化的舞蹈作品通常都大量地使用群舞形式,也就是常说的“人海战术”,这一方法虽然存在不少缺点,但同时也避免了水平差异带来的一些作品缺陷。
所以,在合成作品时,多考虑队形变化及音乐的协调配合非常重要。
从群众舞蹈要在普及中得到提高,只有在活动和比赛中展示,才能促进其发展。
群众舞蹈的参与者来看,目前仍是中老年人居多,而且大多以女性为主。
青少年相对来说要少一些。
而从舞蹈本身来说,它是一个青春活力四射的艺术,理应受到青年人欢迎,但事实并非如此。
群众舞蹈是把静与动结合在一起,具有大众化特征的一项文化活动。
如何使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特别是青少年参与进来,还有待于有关部门进一步引导。
从群众舞蹈的种类上来看,以传统健身型的民间舞蹈居多,而符合时代气息的带有现代创意的舞蹈较少,这也是影响青年人积极参与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我们在节目的创排和选编上,能注意一下青年人的特点,群众舞蹈也会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年人。
让群众舞蹈的内容更加丰富些,进一步加大企业文化、商业文化、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
利用本地区的文化资源更好地开展群众舞蹈,与专业舞蹈团体加强联系,业余与专业结合,促进群众舞蹈艺术进一步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