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术式联合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分析
两种术式联合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分析

两种术式联合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两种方法(非超声乳化改良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和小梁切除术)联合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
方法对我院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患者进行联合治疗并比较得到的相关数据。
结果全部患者术后情况都有所好转,与之前的数据相比,效果非常好。
就算出现一点小问题也在一周内自然消退。
讨论:对于这种患者,联合治疗的方式可以非常好的控制住眼压,很快恢复视力,而且耗资少,再次病发的可能性要小。
【关键词】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治疗改良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中图分类号】R77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4-0217-01在当今社会,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患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这时候,他们的最佳选择就是手术治疗。
现在有一种手术叫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由于其切口小,术后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又因为这种手术它的设备昂贵,手术费比较高,而影响到一些患者支付不起,一些医院买不起设备。
所以我们进行了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现在有我院患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病人200例,其中男86例,女114例,就诊时间为2010.4.—2012.8. 年龄是40~80岁。
所以研究对象都是单眼患病,并且伴有肾病、糖尿病等内科病中的一种。
1.2 方法这200例患者都进行联合治疗。
手术前要有一系列的术前准备,包括术前病人的眼压应该小于等于21mmHg,再进行常规的散瞳和麻醉,以穹隆部为基底做成结膜瓣,用灼烧的方法进行止血;做6mm的巩膜隧道切口,它的深度为巩膜厚度的一半,继续向前分离到角膜内缘1mm的地方穿刺,直至进入前房,注入黏弹剂,撕直径为5mm的环形囊,把切口扩大后水分离的同时把晶状体核转到前房取出,用黏弹剂把囊袋撑开,再植入人工晶体。
然后切除部分小梁组织。
切除完后,检查切口的闭合状况。
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

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使用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比较分析其临床效果。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6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房角分离术。
将其分为phaco组和phaco trab组,phaco组采用的手术方法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而phaco trab组采用的是超声乳化小梁切除联合房角分离术。
对两组患在手术前和手术后的视力、眼压、房角变化、前房深度等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后的视力都有所提高,前房角在手术后都有所增宽,两组之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
phaco组和phacotrab组的前房深度分别为340±030mm、351±026mm,在手术后都有所加深。
在随访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眼压进行比较,phaco组为1596±397mmhg,而phacotrab组为1620±461mmhg,p>005,无统计学意义。
phaco 组和phacotrab组的房角全周开放分别为64只眼(80%)、60只眼(75%)。
结论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临床效果非常好。
在手术后能增宽患者的前房角;能够加深患者的前房深度;可以降低患者的眼压;最重要的是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视力。
【关键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小梁切除术;房角粘连分离术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043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889-02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眼科疾病,并且非常多见,严重会导致患者失明[1]。
在临床上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一般采用小梁切除术,但是此手术的处理比较复杂,术后并发症较多,眼压的控制不稳定,并且前房的形成也非常缓慢,容易损伤视功能,最后导致手术不成功。
两种不同方法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的疗效分析

视 力 对 比 : 切 口组视 力术 后 7天 以 双
后均优于单切 口组 , 见表 3 。
上 两 组 术 后 散 光 情 况 对 比 : 切 口组 单 术 前 平 均 散 光 度 一 . 8±12 D, 后 减 24 .7 术
两 种 不 同 方 法 白 内 障 青 光 眼 联 合 手 术 的 疗 效 分 析
郭建立 姚 方方 曹晋 郑 香 玉
0 5 , 以穹隆部为基底 的结 膜瓣 , .ml做 角膜 缘后方左侧 4 m, m 右侧 2 m, m 与角膜缘 切 线约成 3 。 一 直切 口 , 0角 长度 6 5 . mm, 深
关键 词 白内障青光眼
】 8.】 47
单切 口 双切 口
病, 治疗上有一定难度 。以往多采用 2次
手 术 方 法 , 先 行 青 光 眼 手 术 , 压 控 制 即 眼 后 再 行 白 内 障手 术 , 次 手 术 操 作 有 两 次 两
d i 1 . 9 9 j i n 0 7 —6 4 . 0 2 o: 0 3 6 / . s .1 0 s 1x 2 1.
4 30 7 00河 南 南 阳 市 第 一 人 民 医 院
摘
要 目的 : 讨 两 种 不 方 法 白 内障 青 探
光 眼联 合 手 术 的 临 床 效 果 。 方 法 : 治 白 收
内障青光 眼联 合手 术 治疗 患者 8 3例 . 随
机 分 成 单 切 口组 和 双 切 口组 , 比 两种 手 对
达 巩 膜 1 2厚 度 , 隧 道 刀 做 隧 道 切 口进 / 用 入 透 明 角 膜 内 15 m,. r 穿 刺 刀 进 .r 32 m a a 入 前 房 , 口 左 侧 垂 直 于 角 膜 缘 剪 开 切 2 m, 房 注 黏 弹 剂 , m 前 3点 位 附 助 性 穿 刺 口, 连续环形 撕囊 , 分 离 , 分 层 , 行 水 水 超 声 吸 出 晶体 核 , 净 皮 质 , 袋 内 注 入 黏 吸 囊
双切口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双切口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双切口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 84 例(91 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单切口手术治疗组(对照组)和双切口联合手术治疗组(观察组),每组各 42 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视力、眼压、前房角开放度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视力、眼压及前房角开放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双切口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较为理想,且安全性高,能够有效达到提高视力、降低眼压的目的。
【关键词】青光眼;白内障;双切口;临床疗效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疾病,多数青光眼患者会合并有白内障,目前临床主要采取手术治疗,以提高视力,改善眼压。
手术治疗的方式较多,青光眼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在临床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联合手术分为单切口和双切口两种术式 [1] ,为进一步探讨双切口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本文将做如下研究: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 2011 年 1 月―― 2013 年 6 月间收治的 84 例( 91 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男性 23 例,女性 19例,年龄 54-84 岁,中位年龄( 72.3± 1.8)岁,对照组男性 21 例,女性 21 例,年龄 58-82 岁,中位年龄( 72.7± 1.9)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术前视力及眼压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手术方法对照组患者行单切口手术治疗,行常规表面麻醉,于角膜上方做以穹隆为基底的球结膜瓣,在上方作以角膜缘为基底的3mm x 4mm巩膜瓣,巩膜瓣下放置浓度为 0 . 2%的丝裂霉素棉片 3-4min ,在颞侧角膜缘做宽 3.2mm 透明角膜切口,隧道处穿刺入前房,环形撕囊,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将人工晶体状植人囊袋内,巩膜瓣下切除小梁组织2mm x 3mm,吸除前房内残留的黏弹剂,使用10-0 缝线缝合巩膜瓣两端,复位缝合结膜瓣。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不同联合手术方式疗效对比分析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不同联合手术方式疗效对比分析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眼科疾病,对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目前,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和药物治疗两种方法。
手术治疗是较为常用的治疗方式,其中包括传统手术、激光手术和微创手术等。
传统手术方式是指通过切口进入眼内,进行手术治疗。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手术技术成熟,治疗效果稳定。
但是由于切口较大,恢复期较长,容易导致术后眼压变化较大,容易出现术后合并症,如疼痛、水肿等。
而且传统手术的缺点是切口较大,对患者的创伤较大,也容易造成术后的角膜疤痕,影响视力的恢复。
激光手术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一种新方法,主要包括激光切割和激光烧灼两种方式。
激光手术的优点是创伤小、恢复快,对患者的影响较小。
但是激光手术的缺点是术中需要配合溶解与吸出晶状体的药物,术后可能出现边缘水肿、玻璃体混浊等并发症,治疗效果相对较差。
综合分析不同的联合手术治疗方式,在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方面,微创手术具有较大的优势。
微创手术采用小切口或者无切口的方式,创伤小、恢复快,减少了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而且微创手术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联合手术方式包括传统手术、激光手术和微创手术等。
微创手术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不同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求也可能会影响到最终的手术选择。
在选择手术方式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式。
两种方法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观察

p ott[] r Url 0 02 ( 0:0 7 rsaeJ. l J o, 1 ,0 1 )1 0 . Wo d 2
[] 秦 晓涛 , 一平 . 尿 道 前列 腺 电切 综合 征 [] 5 卢 经 J. 中华泌 尿 外 科杂
志, 0 , 11: — 1 2 0 () 06 . 0 2 6期
论从经济 方面还 是术后身体 、心理康 复 ,都有 至关重要 的影响 。术 后 防止尿路 感染感染 是导致继 发性 出血 的一个重要 因素 ,患者 术后 留置
尿管 ,持 续膀胱 冲洗 ,均易 引发尿路感染 ,故在 操作时应注 意严格 无 菌 ,防止逆行感 染致前列腺窝感 染继发出血 。
中 图分类 号 :R 7 . 761
文献标 识 码 :B
文章 编号 :17 — 14 (0 2 4 0 1 一 2 6 1 8 9 2 1 )2- 0 1 O
Clnial fe to Tw o e hod e t e tofCa a a ta i c Ef c f M t sofTr a m n t r c nd a om a Gl uc LI M ig-ao U n t
性 差异 。结 论 两种术 式均 能取 得 较好 的临床 疗 效 ,超 声 乳化 白内障吸 除 、人 工 晶状 体 植 入联合 青 光 眼 小梁 切除 术对 患者 的散 光度 的影 响
相对 较 小 ,但对 医疗 水平 要 求较 高 ,故在 治疗 过程 中 ,应 根据 医院及 患者 具体 情 况进行 选择 。 【 关键 词 】 白 内障 ;青 光 眼 ;散光度 ;眼压 ;超 声 乳化
科, 0 ,76 : 8 2 21 () 9 . 0 2
两种方 法治 疗 白内障合并青光 眼的I 临床效果观察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的比较

青 光眼是一种常见 的眼科疾病 . 其会导致 患者眼压持续
2 . 1 两组 治疗效果 比较
见表 1 。
术前两组患者 眼压 、 视力无显著差
性 升高 . 造成 眼球组织 内各组 织及神 经的损伤 . 最 终引起 患
者失 明 青光眼在我 国不仅 发病 率极高 . 也是致盲 的主要 因 素之一 [ 1 ] 白内障也是我 国发病率极高 的眼科疾病之一 . 多发 于 老年 患者 . 是 由于晶状体代谢紊乱 而引起蛋 白质变性混 浊 所导致 , 不仅会引起患者视力 急剧下降 , 还会并发头疼 、 恶心 、 呕 吐等一 系列并发症 .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_ 2 _ 。 随着青 光眼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 0眼 对 照组采用小梁切 除术治疗 . 观察组采用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 晶体植入术外
加小梁切除术进行三联治疗 。结果术前两组患者 眼压 、 视力无 显著差异 ( P > 0 . 0 5 ) : 术后观察组他 眼压 、 视力 明显优于
对照组 ( P < 0 : 0 5 ) : 术后两 组并 发症对 比发现 ,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仅 为 5 %, 远低于对照组 的 2 0 %( P < 0 . 0 5 ) 。青光 眼
表2 。
表 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 况比较 ( n)
和诊 断均符合青光 眼合并 白内障诊断标 准¨ 3 ; 排 除手术禁 忌
症患者 . 其他严重疾病 对研究有影响 的患者 等。将患者按 随 机抽样法分 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 0例 。对照 组中男 2 8例 . 女 1 2例 : 年龄 4 8 ~ 8 6 ( 6 1 . 6 + - 4 . 5 ) 岁 。观察组 中男 2 5例 , 女 1 5 例: 年龄 4 5 8 5 ( 6 0 . 4 + - 4 . 3 ) 岁。两组 患者一般 资料 比较无显著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分析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分析青光眼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眼部疾病,是由于眼压升高导致视神经受损而引起的。
闭角型青光眼是青光眼的一种常见类型,其特点是患者的前房角度闭合,导致房水排出受阻,眼压升高。
在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中,传统的手术方式是通过激光或手术切除部分虹膜来使前房角度得以开放,从而缓解眼压升高的症状。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
本文将结合临床案例,对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一、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优势青光眼和白内障是两种常见的眼部疾病,患者常常在同一时间内患有这两种疾病。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就是在患者患有青光眼的通过手术治疗白内障,从而达到治疗青光眼的效果。
相比传统的手术方式,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 一次手术治疗两种眼部疾病,减少了对患者的创伤和手术风险;2. 减少了患者的恢复时间,提高了手术的效率;3. 节省了医疗资源,降低了患者的治疗成本。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已经成为了一种广泛应用的治疗方式。
二、临床案例分析我们收集了一组患有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数据,其中一半的患者接受了传统的激光或手术治疗,另一半的患者接受了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
经过一定时间的随访观察,我们对两组患者进行了比较分析。
1. 眼压控制情况经过一年的随访观察,白内障联合手术组患者的眼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传统治疗组。
联合手术组患者的眼压平均降低了30%,而传统治疗组患者的眼压仅降低了15%。
这表明白内障联合手术对闭角型青光眼的眼压控制效果更好。
2. 视力恢复情况在术后的视力恢复方面,联合手术组患者的恢复速度明显快于传统治疗组。
联合手术组有80%的患者在术后3个月内恢复了正常视力,而传统治疗组患者则仅有60%的患者在同一时间内恢复了正常视力。
这也说明了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对患者的视力恢复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三、结论通过以上的临床效果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的治疗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种术式联合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3-07-18T16:53:03.59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4期供稿作者:邓宗兵[导读] 但是又因为这种手术它的设备昂贵,手术费比较高,而影响到一些患者支付不起,一些医院买不起设备。
邓宗兵(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人民医院四川遂宁 629006)
【摘要】目的分析两种方法(非超声乳化改良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和小梁切除术)联合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
方法对我院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患者进行联合治疗并比较得到的相关数据。
结果全部患者术后情况都有所好转,与之前的数据相比,效果非常好。
就算出现一点小问题也在一周内自然消退。
讨论:对于这种患者,联合治疗的方式可以非常好的控制住眼压,很快恢复视力,而且耗资少,再次病发的可能性要小。
【关键词】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治疗改良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
【中图分类号】R77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4-0217-01 在当今社会,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患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这时候,他们的最佳选择就是手术治疗。
现在有一种手术叫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由于其切口小,术后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又因为这种手术它的设备昂贵,手术费比较高,而影响到一些患者支付不起,一些医院买不起设备。
所以我们进行了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现在有我院患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病人200例,其中男86例,女114例,就诊时间为2010.4.—2012.8. 年龄是40~80岁。
所以研究对象都是单眼患病,并且伴有肾病、糖尿病等内科病中的一种。
1.2 方法
这200例患者都进行联合治疗。
手术前要有一系列的术前准备,包括术前病人的眼压应该小于等于21mmHg,再进行常规的散瞳和麻醉,以穹隆部为基底做成结膜瓣,用灼烧的方法进行止血;做6mm的巩膜隧道切口,它的深度为巩膜厚度的一半,继续向前分离到角膜内缘1mm的地方穿刺,直至进入前房,注入黏弹剂,撕直径为5mm的环形囊,把切口扩大后水分离的同时把晶状体核转到前房取出,用黏弹剂把囊袋撑开,再植入人工晶体。
然后切除部分小梁组织。
切除完后,检查切口的闭合状况。
最后包扎,结束手术。
比较200例病人术前术后眼压情况及视力变化。
1.3 统计学分析
用X2进行计数的检验;用配对t 进行计量资料的检验;用SPSS 12. 0 版本的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的检验。
2 结果
2.1 手术前后视力比较
200例手术病人手术前6mo视力大于0.3为0例,而手术后则增加到了74例,手术后视力好转的情况明显的增加了。
2.2 手术前后平均眼压比较
200例手术病人手术前6mo平均眼压是46.8±22.5mmHg,而手术后则变成14.1±2.73mmHg,手术后眼压明显的降低了。
2.3 术后并发症
200例病人中仅仅有12例有角膜水肿的情况发生,并且都在1星期内自然的消退。
还有一小部分的病人有虹膜炎症的情况发生,在给与局部抗炎之后,都在3天之内有所好转。
3 讨论
在该研究中,这种病的患者术前术后的并发症是虹膜炎症和角膜水肿。
就目前的水平来说,一些这方面的学者觉得在闭角型青光眼,尤其是急性型的治疗中,切除白内障会有好的临床疗效。
但是这种手术仅限制在患者病情不严重的时候,如果患者病情特别严重,用这种方法是不能够解决的。
再来讨论手术切口的问题,改良切口之前,手术的切口都比较大,不容易痊愈,一不小心还会加重炎症的发生,影响到手术的效果。
而且有相关的报道说是手术后药物比例应该严格控制在55%—90%之间,这时失败率可能会小于等于78%。
而改良后术后效果非常好,并发症还特别低;患者的经济压力减小,医院也有能力承担设备费用;有效的避免了虹膜脱出和瞳孔上移情况的发生。
综上所述,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治疗,运用两种方法联合治疗的这种手段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
根据对本院200例患者的研究对比,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且联合治疗后疗效较之前相比明显的提高,所以能够确定这种手段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手段,应该得到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邢小丽,季建,袁佳琴.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观察.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8;30(4):263-266.
[2] 王禹,翟刚,解聪.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临床眼科杂志2003;11(2):162-164.
[3] 庄朝荣,陈放.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观察.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3;21:717.
[4] 贾乃伟,丁亚丽,李兵,等.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09;4(27):27-29.
[5] Marchini G, Pagliarusco A, Toscano A, et al . Ultrasound biomicroscopic and conventional ultrasonographic study of ocular dimensions in primary angle - closure glaucoma. Ophthalmology 2008;105:2091-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