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行(孟子滕文公上)

合集下载

孟子许行原文及翻译古诗文网

孟子许行原文及翻译古诗文网

孟子许行原文及翻译古诗文网《孟子许行》原文及翻译古诗文网如下:原文: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

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翻译:有个研究神农学说的人许行,从楚国来到滕国,走到门前禀告滕文公说远方的人,听说您实行仁政,愿意接受一处住所做您的百姓。

滕文公给了他住所,他的门徒几十人,都穿粗麻布的衣服,靠编鞋织席为生。

门徒陈相,和他的弟弟陈辛,背农具耒和耜从宋国来到滕国,对膝文公说,听说您实行圣人的主张,这也算是圣人了,我们愿意做圣人的百姓。

人物介绍许行生于楚宣王至楚怀王时期,依托远古神农氏教民农耕之言,主张种粟而后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治,带领门徒数十人,穿粗麻短衣,在江汉间打草织席为生。

滕文公元年,许行率门徒自楚抵滕国。

滕文公根据许行的要求,划给他一块可以耕种的土地,经营效果甚好。

大儒家陈良之徒陈相及弟陈辛带着农具从宋国来到滕国拜许行为师,摒弃了儒学观点,成为农家学派的忠实信徒。

同年孟轲游滕,遇到陈相,展开了一场历史上著名的农、儒论战。

许行农家思想的核心是反对不劳而食,他以农事为主业,同时也从事手工业生产,他还意识到市场货物交换的重要作用,并对物价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认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许行关于孟子的古诗孟子的名言名句汇总如下1、尽信书,不如无书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7、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也8、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即圣也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10、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者也1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12、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13、一叶蔽目,不见泰山14、以五十步笑百步1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许行

许行
长幼
有叙,朋友有信
用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来教育人民:父子
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 妇之间有区别,长幼有辈分年龄的等次,朋 友之间有诚信之德。
又从而振(救济,后作“赈”。振《说
文》:举救也。一曰奋也。现在常用 “奋”义,如振作、振奋;拯,像两手 拯人于陷阱之形)德(名词作动词,施 恩)之。’(来、直、翼、得、德,押 韵)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暇,闲暇。 目不暇接)耕乎?
屦、履、鞋,三者都表示鞋子。汉代以前称
“屦”,如《诗经》“纠纠葛屦,可以履 霜”,;汉以后称“履”,先秦常用作动词 表示穿鞋、践踏、行走之意。“鞋”是南北 朝之后出现的新词,唐以后排挤了“履”, 成为“履”的新的通称。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古汉语范围副
词,见220页,尽、悉、举、遍、咸、 毕)弃其学而学焉(代词,他)。 翻译:陈相见了许行非常高兴,完全抛 弃了自己遵奉的学说而向许行学习。
他日,子夏、子張、子游,以有若似聖人, 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強曾子。曽子曰: ‘不可,江漢以濯之,秋陽以暴之,皜 hào皜乎不可尚己!’今也,南蠻鴃jué 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師,而 學之,亦異於曾子矣。吾聞:‘出於幽 谷,遷于喬木者,未聞下喬木,而入於 幽谷者。魯頌曰:‘戎狄是膺,荆舒是 懲。’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學,亦為 不善變矣。”
农家认为:如果一个成年人不劳动,他的衣
食便侵夺了他人的劳动成果,就会使另一人 受饥寒
故曰(孟子此处偷换概念,把统治者与
被统治关系等同于社会分工关系):或 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 于人(表被动关系,“于”引出行为主 动者);治于人者食(sì )(使动用法, 使人食,分化为“饲”,以声别义)人, 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许行(又名《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

许行(又名《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

许行(又名《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许行选自《孟子》文本译文原文文本有个研究神农学说的人许行,从楚国来到滕国,走到门前禀告滕文公说:“远方的人,听说您实行仁政,愿意接受一处住所做您的百姓。

”滕文公给了他住所。

他的门徒几十人,都穿粗麻布的衣服,靠编鞋织席为生。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

”文公与之处。

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陈良的门徒陈相,和他的弟弟陈辛,背了农具耒和耜从宋国来到滕国,对膝文公说:“听说您实行圣人的政治主张,这也算是圣人了,我们愿意做圣人的百姓。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陈相见到许行后非常高兴,完全放弃了他原来所学的东西而向许行学习。

陈相来见孟子,转述许行的话说道:“滕国的国君,的确是贤德的君主;虽然这样,还没听到治国的真道理。

贤君应和百姓一起耕作而取得食物,一面做饭,一面治理天下。

现在,滕国有的是粮仓和收藏财物布帛的仓库,那么这就是使百姓困苦来养肥自己,哪里算得上贤呢!”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自养也,恶得贤!”孟子问道:“许子一定要自己种庄稼然后才吃饭吗?”陈相说:“对。

”孟子说:“许子一定要自己织布然后才穿衣服吗?”陈相说:“不,许子穿未经纺织的粗麻布衣。

”孟子说:“许子戴帽子吗?”陈相说:“戴帽子。

”孟子说:“戴什么帽子?”陈相说:“戴生绢做的帽子。

”孟子说:“自己织的吗?”陈相说:“不,用粮食换的。

”孟子说:“许子为什么不自己织呢?”陈相说:“对耕种有妨碍。

”孟子说:“许子用铁锅瓦甑做饭、用铁制农具耕种吗?”陈相说:“对。

”孟子说:“是自己制造的吗?”陈相说:“不,用粮食换的。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

《许行》原文及翻译

《许行》原文及翻译

《许行》原文及翻译《孟子》作为“四书”之一,有许多文章值得我们慢慢品读,例如《许行》。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许行》原文及翻译,供各位阅读和参考。

《许行》原文: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

”文公与之处。

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自养也,恶得贤!”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

”“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曰:“否。

许子衣褐。

”“许子冠乎?”曰:“冠。

”曰:“奚冠?”曰:“冠素。

”曰:“自织之与?”曰:“否,以粟易之。

”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

”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曰:“然。

”“自为之与?”曰:“否,以粟易之。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

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

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

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

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

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

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

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

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

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许行滕文公上原文及翻译

许行滕文公上原文及翻译

许行滕文公上原文及翻译(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文言文、现代文、教案设计、文案大全、作文大全、词语、成语、范文、读后感、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classical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eaching plan design, copy collection, composition collection, words, idioms, model essays, post-reading commen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许行滕文公上原文及翻译5.4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5.4.1[原文]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①:“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②。

中考文言文《许行》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许行》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许行》全文详细翻译导读:许行又名《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选自《孟子》有个研究神农学说的人许行,从楚国来到滕国,走到门前禀告滕文公说:“远方的人,听说您实行仁政,愿意接受一处住所做您的百姓。

”滕文公给了他住所。

他的门徒几十人,都穿粗麻布的衣服,靠编鞋织席为生。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

”文公与之处。

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陈良的门徒陈相,和他的弟弟陈辛,背了农具耒和耜从宋国来到滕国,对膝文公说:“听说您实行圣人的政治主张,这也算是圣人了,我们愿意做圣人的百姓。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陈相见到许行后非常高兴,完全放弃了他原来所学的东西而向许行学习。

陈相来见孟子,转述许行的话说道:“滕国的国君,的确是贤德的君主;虽然这样,还没听到治国的真道理。

贤君应和百姓一起耕作而取得食物,一面做饭,一面治理天下。

现在,滕国有的是粮仓和收藏财物布帛的仓库,那么这就是使百姓困苦来养肥自己,哪里算得上贤呢!”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自养也,恶得贤!”孟子问道:“许子一定要自己种庄稼然后才吃饭吗?”陈相说:“对。

”孟子说:“许子一定要自己织布然后才穿衣服吗?”陈相说:“不,许子穿未经纺织的粗麻布衣。

”孟子说:“许子戴帽子吗?”陈相说:“戴帽子。

”孟子说:“戴什么帽子?”陈相说:“戴生绢做的帽子。

”孟子说:“自己织的吗?”陈相说:“不,用粮食换的。

”孟子说:“许子为什么不自己织呢?”陈相说:“对耕种有妨碍。

”孟子说:“许子用铁锅瓦甑做饭、用铁制农具耕种吗?”陈相说:“对。

”孟子说:“是自己制造的吗?”陈相说:“不,用粮食换的。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

孟子许行原文及翻译

孟子许行原文及翻译

孟子许行原文及翻译(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成语大全、谜语大全、汉语拼音、经典美文、教案大全、合同范本、话题作文、写作指导、试题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idioms, riddles, Chinese Pinyin, classic American, lesson plans, model contracts, topic compositions, writing instructions, test question bank,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孟子许行原文及翻译翻译是在准确(信)、通顺(达)、优美(雅)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

孟子许行注释译文赏析

孟子许行注释译文赏析

【原文】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 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 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 ,朋友有信。放勋曰:‘劳之来之,匡之直之 ,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圣 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
【注释】
后稷:名弃,周的始祖。“稷”本是主管农事的 官名,尧任命弃为稷,周人因称弃为后稷(“ 后”是“君”的意思)。
【注释】 冠:用如动词,戴帽子。 奚冠:戴什么帽子? 奚:疑问代词,什么。作
“冠”的宾语。 冠素:戴生绢做的帽子。 素:生丝织成的绢帛
,不染色。 与:同“欤”,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作“吗”
。 奚为:为什么。疑问代词“奚”作介词“为”
的宾语。
害于耕:对耕种有妨碍。于:介词,引进动作涉 及的对象
釜(fǔ):古代的一种锅。 甑(zèng):瓦制的蒸东西的炊具。 爨(cuàn):炊,烧火做饭。 铁:指铁制的农具。借代修辞,以材料代器物。 为:制作
匡:使动用法,使……正。 直:使动用法,使……直。 匡之直之:教育人民,使人民正直。 翼:义同“辅”,保护。 辅之翼之:帮助人民,[使人民向善]。 自得之:指自得其善性。 从:随着。 振德之:振之德之 振:后来写作“赈”,救济。 德:本指恩德,这里活用为动词,意为施加恩惠。
【原文】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 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分人以 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 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孔子曰 :‘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 荡乎,民无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 下而不与焉!’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 ?亦不用于耕耳!”
两个动词性结构,作动词“治”的状语。 饔飱而治:指自己一面做饭,一面治理天下。 仓廪(lǐn):粮食仓库。府库:藏财帛的地方。 也:第一个是句中语气词,用在时间词‘今’后

中考文言文《许行》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许行》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许行》全文详细翻译本文是关于中考文言文《许行》全文详细翻译,感谢您的阅读!许行又名《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选自《孟子》有个研究神农学说的人许行,从楚国来到滕国,走到门前禀告滕文公说:“远方的人,听说您实行仁政,愿意接受一处住所做您的百姓。

”滕文公给了他住所。

他的门徒几十人,都穿粗麻布的衣服,靠编鞋织席为生。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

”文公与之处。

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陈良的门徒陈相,和他的弟弟陈辛,背了农具耒和耜从宋国来到滕国,对膝文公说:“听说您实行圣人的政治主张,这也算是圣人了,我们愿意做圣人的百姓。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陈相见到许行后非常高兴,完全放弃了他原来所学的东西而向许行学习。

陈相来见孟子,转述许行的话说道:“滕国的国君,的确是贤德的君主;虽然这样,还没听到治国的真道理。

贤君应和百姓一起耕作而取得食物,一面做饭,一面治理天下。

现在,滕国有的是粮仓和收藏财物布帛的仓库,那么这就是使百姓困苦来养肥自己,哪里算得上贤呢!”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自养也,恶得贤!”孟子问道:“许子一定要自己种庄稼然后才吃饭吗?”陈相说:“对。

”孟子说:“许子一定要自己织布然后才穿衣服吗?”陈相说:“不,许子穿未经纺织的粗麻布衣。

”孟子说:“许子戴帽子吗?”陈相说:“戴帽子。

”孟子说:“戴什么帽子?”陈相说:“戴生绢做的帽子。

”孟子说:“自己织的吗?”陈相说:“不,用粮食换的。

”孟子说:“许子为什么不自己织呢?”陈相说:“对耕种有妨碍。

”孟子说:“许子用铁锅瓦甑做饭、用铁制农具耕种吗?”陈相说:“对。

”孟子说:“是自己制造的吗?”陈相说:“不,用粮食换的。

《孟子·许行》

《孟子·许行》

《孟子·許行》有為神農之言者許行,自楚之滕,踵門而告文公曰∶“遠方之人,聞君行仁政,願受一廛而為氓【課本的解釋恐不妥。

其義當為民。

】。

”文公與之處。

其徒數十人,皆衣褐,捆屨織席以為食。

陳良之徒陳相,與其弟辛,負耒耜而自宋之滕,曰∶“聞君行聖人之政,是亦聖人也,願為聖人氓。

”陳相見許行而大悅,盡棄其學而學焉。

陳相見孟子,道許行之言曰∶“滕君,則誠賢君也。

雖然,未聞道也。

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yōng】飧【sūn】而治。

今也滕有食廩府庫,則是厲民而以自養也。

惡得賢!”孟子曰∶“許子必種粟而後食乎?”曰∶“然。

”“許子必織布而後衣乎?”曰∶“否,許子衣褐。

”“許子冠乎?”曰∶“冠。

”曰∶“奚冠?”曰∶“冠素。

”曰∶“自織之與?”曰∶“否,以粟易之。

”曰∶“許子奚為不自織?”曰∶“害於耕。

”曰∶“許子以釜甑【zèng】爨【cuàn】,以鐵【修辭手法同“就木”。

“我十九矣,又如是而嫁,則就木焉。

”借代。

】耕乎?”曰∶“然。

”【“然”“否”相反】“自為之與?”曰∶“否,以粟易之。

”“以粟易械器者,不為厲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豈為厲農夫哉!且許子何不為陶冶,舍【可討論:①止,通“只”。

②楊伯峻《孟子宮中譯注》:“何物也,後代作‘亻奢’,緩言之為‘什麼’‘甚麼’。

”】皆取諸其而用之;何為紛紛然與百工交易,何許子之不憚煩!”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為也。

”“然則治天下獨可耕且為與?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

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為備。

如必自為而後用之,是率天下而路【可討論①名詞用作動詞,奔走于路②楊伯峻《孟子譯注》認為通“露”,破敗。

《莊子·漁父》:“田荒室露。

”《管子·四時篇》:“國家乃露。

”揚雄《方言》:“露,敗也。

”】也!故曰∶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

“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氾濫於天下;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聯想:五穀豐登、年登俗樂(《王子坊》)】;禽獸逼人,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

关于《孟子·滕文公上》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关于《孟子·滕文公上》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孟子·滕文公上》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关于《孟子·滕文公上》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滕文公上选自《孟子》卷五《孟子·滕文公上》。

下面是关于《孟子·滕文公上》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快来看看吧!《孟子·滕文公上》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原文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

”文公与之处。

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自养也,恶得贤!”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

”“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曰:“否。

许子衣褐。

”“许子冠乎?”曰:“冠。

”曰:“奚冠?”曰:“冠素。

”曰:“自织之与?”曰:“否,以粟易之。

”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

”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曰:“然。

”“自力之与?”曰:“否,以粟易之。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

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

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

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

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

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

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

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

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

孟子.许行

孟子.许行

今也,南蠻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 倍子之師而學之,亦異於曾子矣。吾 聞出於幽谷,遷于喬(高,乔迁之喜))木 者,未聞下喬木而入于幽谷者。《魯 頌》曰:‘戎狄是膺【擊也】,荊舒是 懲。’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學,亦 為不善變矣。
從許子之道,則市賈(价)不貳,國中無偽。 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布帛長 短同,則賈相若;麻縷絲絮輕重同,則 賈相若;五穀多寡同,則賈相若;屨大 小同,則相賈若。”
經·小雅·甫田》:“禾易長畝﹐終善且有。”毛傳 ﹕“易﹐治也﹔長畝﹐竟畝也。”】為己憂者,
農夫也。
分人以財謂之惠,教人以善謂之忠, 為天下得人者謂之仁。是故以天下 與人易,為天下得人難。孔子曰: ‘大哉,堯之為君!惟天為大,惟 堯則(用作动词,效法)之。蕩蕩乎,民無 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 天下而不與焉。堯舜之治天下,豈 無所用其心哉?亦不用於耕耳。
曰:“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或相 倍蓰(五倍),或相什百,或相千萬。子 比而同之,是亂天下也。巨屨、小屨 同,賈人豈為之哉?從許子之道,民稼穡,樹藝(种植)五穀, 五穀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飽 食煖(暖,异体字)衣逸居而無教,則 近於禽獸。聖人有(通“又”)憂之, 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 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 朋友有信。
放勳曰:‘勞(慰劳)之來(使动)之,匡 (使动)之直之,輔之翼之,使自得之, 又從而振(救济)德(对人民施惠)之。’聖 人之憂民如此,而暇耕乎? 堯以不得舜為己憂,舜以不得禹、皋 陶(yáo)為己憂。夫以百畝之不易【《詩
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 氾濫於天下。草木暢茂,禽獸繁殖, 五穀不登(成熟,五谷丰登)。禽獸偪(逼, 古今字,威胁)人,獸蹄鳥迹之道交於中 國(中原)。堯獨憂之,舉舜而敷(治) 治焉。

文选:许行

文选:许行


饔飱
《說文·食部》:“������ ,孰食也。从食, 雝聲。” 《說文·食部》:“������ ,餔也。从夕食。” 《說文·食部》:“餔,申時(15-16時) 食也。从食甫聲。” 這裏用作動詞,指自己做飯。
倉·廩·府·庫
• 《說文·倉部》:“倉,穀藏也。倉黃取而藏 之,故謂之倉。” • 《說文·㐭部》:“㐭,穀所振入。宗廟粢盛, 倉黃㐭而取之,故謂之㐭。廩,㐭或从广从 禾。” • 《說文·广[yǎn]部》:“府,文書藏也。从广 付聲。” • 《說文·广部》:“庫,兵車藏也。从車在广 下。 ”
許子之不憚煩何,許子不怕麻煩是爲什麼?
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可耕且爲與?有大 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 百工之所爲備,如必自爲而後用之, 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勞心,或 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 之通義也。”
散文風格特色 長於辯論·善於譬喻 氣勢磅礴·感情奔放
《孟子》 共七篇 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 離婁、萬章、告子、盡心
《孟子注疏》(東漢· 趙岐注,宋· 孫奭疏) 《孟子集注》(南宋· 朱熹) 《孟子正義》(清· 焦循)
有爲神農之言者許行,自楚之滕,踵 門而告文公曰:“遠方之人,聞君行 仁政,願受一廛而爲氓。”


《孟子·滕文公上》


(約前372~前289)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太史公曰:余讀孟子書,至梁惠王問 “何以利吾國”,未嘗不廢書而歎也。曰: 嗟乎,利誠亂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 防其原也。故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自天子至於庶人,好利之弊何以異哉!
孟軻,騶人也。受業子思之門人。道既 通,游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梁,梁 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爲迂遠而闊於事情。 當是之時,秦用商君,富國彊兵;楚、魏 用吳起,戰勝弱敵;齊威王、宣王用孫子、 田忌之徒,而諸侯東面朝齊。天下方務於 合從連衡,以攻伐爲賢,而孟軻乃述唐、 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與 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 作《孟子》七篇。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原文、译文及注释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原文、译文及注释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先秦-孟子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

”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

”“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曰:“否。

许子衣褐。

”“许子冠乎?”曰:“冠。

”曰:“奚冠?”曰:“冠素。

”曰:“自织之与?”曰:“否。

以粟易之。

”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

”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曰:“然。

”“自为之与?”曰:“否。

以粟易之。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

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

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

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

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

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

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

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

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

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后稷教民稼穑。

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

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古汉语经典阅读》许行

《古汉语经典阅读》许行

一受
㈠《说文》:“受,相付也。”所以“受”的本义是
兼有给予接受两个相反的意义。
①《商君书·定分》:“今先圣人为书而传之后世,
必师受之,乃知所谓之名。”又韩愈《师说》:“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这里的“受”是给予义。
②如本篇:“愿受挫一廛而为氓。”《尚书·大禹
谟》:“满招损,谦受益。”又《庄子·让王》:“尧以
第十一段
“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1,国 中无伪2,虽使五尺之童适市3, 莫之或欺4。布帛长短同,则贾相 若5;麻缕丝絮轻重同6,则贾相 若;五谷多寡同,则贾相若;屦 大小同7,则贾相若。”
第十二段
曰:“夫物之不齐8,物之情也9。 或相倍蓰10,或相什百11,或相千 万。子比而同之12,是乱天下也13。 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14? 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15, 恶能治国家16!”
㈢从收藏义引申有方监狱义,即收藏犯人的地方。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故拘之牖里之库百日,欲 令之死。”《韩诗外传·季孙治鲁》:“夫奚不若无其事子 产之治郑,一年而负罚之过省,二年而刑杀之罪王,三 年而库无拘人。”
库 四.2
㈣“库”与“府”就本义而言有别,就收藏物 品之义而言同义,所以在古书中“府库”常连用,
蚩抱布贸丝。”郑玄注:“氓民也。”
㈢“氓”在周代时专指居住在偏野地区从事农业生产 的奴隶。《战国策·秦策》:“彼固亡国之形也,而不忧
其民氓。”高诱注:“野民曰氓。”《过秦论》:“然 而陈涉,甕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㈣“氓”古书中或写作“甿”。《陈涉世家》将《过
秦论》中“氓隶之徒”写作“甿隶之徒”。
之皮,素丝五。”《论语·八佾》:“绘事后素。”何晏 注:“凡绘画先布众色,然后以素分布其间。”

许行

许行
注释
“堯以不得舜爲己憂,舜以不得禹、臯 堯以不得舜爲己憂,舜以不得禹、 夫以百畝之不易爲己憂者, 陶爲己憂①。夫以百畝之不易爲己憂者,農 分人以財謂之惠,教人以善謂之忠, 夫也②。分人以財謂之惠,教人以善謂之忠, 是故以天下與人易, 爲天下得人者謂之仁③;是故以天下與人易, 大哉, 爲天下得人難④。孔子曰⑤:‘大哉,堯之 惟天爲大, 蕩蕩乎, 爲君⑥!惟天爲大,惟堯則之⑦,蕩蕩乎, 君哉, 巍巍乎, 民無能名焉⑧!君哉,舜也⑨!巍巍乎,有 堯舜之治天下, 天下而不與焉⑩!’堯舜之治天下,豈無所 用其心哉? 用其心哉?亦不用於耕耳⑪ 。許行源自《孟子· 《孟子·滕文公上》
有爲神農之言者許行①,自楚之滕, 自楚之滕, 遠方之人, 踵門而告文公曰 ② : “ 遠方之人 , 聞君 行仁政, 行仁政 , 願受一廛而爲氓 ③ 。 ” 文公與 ④ ⑤ 其徒數十人, 之處 。其徒數十人,皆衣褐 ,捆屨織 ⑥ 席以爲食 。 陳良之徒陳相,與其弟辛, 陳良之徒陳相,與其弟辛,負耒耜 聞君行聖人之政, 而自宋之滕⑦,曰:“聞君行聖人之政, 是亦聖人也,願爲聖人氓。 是亦聖人也,願爲聖人氓。”
注释
陳相見許行而大悅,盡棄其學而學 陳相見許行而大悅, ① 陳相見孟子,道許行之言曰: 焉 。陳相見孟子,道許行之言曰: ② 滕君,則誠賢君也; “滕君,則誠賢君也;雖然 ,未聞 ③ ④ 道也 。賢者與民並耕而食 ,饔飱 ⑤ ⑥ 今也, 而治 ;今也,滕有倉廩府庫 ,則 ⑦ ⑧ 是厲民而以自養也 。惡得賢 !”
注释
“ 從許子之道 , 則市賈不貳 , 國中無僞 ① ; 從許子之道, 則市賈不貳, 雖使五尺之童適市 ② , 莫之或欺 ③ 。 布帛長短 同 , 則賈相若 ④ ; 麻縷絲絮輕重同 ⑤ , 則賈相 五穀多寡同, 則賈相若; 屨大小同, 若 ; 五穀多寡同 , 則賈相若 ; 屨大小同 , 則 賈相若。 賈相若。” 夫物之不齊, 曰:“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⑥:或相倍 或相什百, 蓰,或相什百,或相千萬⑦。子比而同之⑧, 是亂天下也。巨屨小屨同賈, 是亂天下也。巨屨小屨同賈,人豈爲之哉⑨? 徙許子之道, 徙許子之道,相率而爲僞者也⑩,悪能治國家 ⑪ !”

许行(孟子滕文公上)[感悟]

许行(孟子滕文公上)[感悟]

十四许行(孟子·滕文公上)[题解]许行属于战国诸子百家中的“农家”,主张恢复到原始共产社会。

这一篇记录了孟子和许行的学生陈相之间的一场辩论,也就是孟子和农家的一场辩论。

孟子着重从社会分工的必然性和事物间的本质差别批驳了许行一派的主张。

本篇是《孟子》全书中有代表性的篇章,行文气势磅礴,明畅犀利,论辩富有说服力。

有为(动词,第二声,研究)神农之言者许行(同位词组),自楚之(到)滕,踵(本指脚后跟,引申为动词义“登”)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一户人家新占的房基地。

古人住处有庐井和邑居。

)而为氓(“氓”与“甿”异体,“民”与“氓”,“人”与“民”)。

”文公与之处(双宾语),其徒数十人,皆衣(第四声,动词,穿着)褐,捆(编织。

赵岐注:捆犹叩椓也。

织屦欲使坚,故叩之也。

边编织边敲打,使紧而结实)屦织席以为食。

补充:(1)人、民、氓的差别“人”在春秋以前,除有时泛指以外,还是“民”的对称。

“民”指奴隶或被统治者。

“人”则指社会上的统治阶级或占统治地位的种族。

《论语〃学而》“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对“人”用“爱”,对“民”用“使”。

“人”是教化者,“民”是教化的对象,界限井然。

民,古文字象将眼刺瞎形,是“盲”的初文。

奴隶制时代,对抢掠来的男人或战争俘虏曾经实行过刺瞎一只眼以作为奴隶辬记的做法,所以“奴隶”称作“民”。

“氓”也是“民”,不同处在于:“民”是安土重迁、被束缚在一块地方的百姓或奴隶,“氓”是由“亡民”组成的,是脱离原有土地逃亡或流亡在外的“民”。

故“氓”可跟“流”联合组词“流氓”,古代只指流浪者、无业游民,不指行为不端的人。

文中此处之所以用“氓”是前已说明自己从远方流入。

(2)屦、履、鞋,三者都表示鞋子。

汉代以前称“屦”,如《诗经》“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汉以后称“履”,先秦常用作动词表示穿鞋、践踏、行走之意。

“鞋”是南北朝之后出现的新词,唐以后排挤了“履”,成为“履”的新的通称。

滕文公上-专业文档!

滕文公上-专业文档!

《孟子·滕文公上·第四节》文言文全文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

”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

”“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曰:“否。

许子衣褐。

”“许子冠乎?”曰:“冠。

”曰:“奚冠?”曰:“冠素。

”曰:“自织之与?”曰:“否。

以粟易之。

”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

”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曰:“然。

”“自为之与?”曰:“否。

以粟易之。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百工之事,陶冶。

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曰:固不可耕且为也。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

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

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

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

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

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

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

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

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后稷教民稼穑。

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

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放勋曰:‘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四许行(孟子·滕文公上)[题解]许行属于战国诸子百家中的“农家”,主张恢复到原始共产社会。

这一篇记录了孟子和许行的学生陈相之间的一场辩论,也就是孟子和农家的一场辩论。

孟子着重从社会分工的必然性和事物间的本质差别批驳了许行一派的主张。

本篇是《孟子》全书中有代表性的篇章,行文气势磅礴,明畅犀利,论辩富有说服力。

有为.......(同位词组),自楚之(到)滕,踵...(动词,第二声,研究)神农之言者许行(本指脚后跟,引申为动词义“登”)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一户人家新占的房基地。

古人住处有庐井和邑居。

)而为氓(“氓”与“甿”异体,“民”与“氓”,“人”与“民”)。

”文公与之处...(双宾语),其徒数十人,皆衣(第四声,动词,穿着)褐,捆(编织。

赵岐注:捆犹叩椓也。

织屦欲使坚,故叩之也。

边编织边敲打,使紧而结实)屦织席以为食。

补充:(1)人、民、氓的差别“人”在春秋以前,除有时泛指以外,还是“民”的对称。

“民”指奴隶或被统治者。

“人”则指社会上的统治阶级或占统治地位的种族。

《论语〃学而》“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对“人”用“爱”,对“民”用“使”。

“人”是教化者,“民”是教化的对象,界限井然。

民,古文字象将眼刺瞎形,是“盲”的初文。

奴隶制时代,对抢掠来的男人或战争俘虏曾经实行过刺瞎一只眼以作为奴隶标记的做法,所以“奴隶”称作“民”。

“氓”也是“民”,不同处在于:“民”是安土重迁、被束缚在一块地方的百姓或奴隶,“氓”是由“亡民”组成的,是脱离原有土地逃亡或流亡在外的“民”。

故“氓”可跟“流”联合组词“流氓”,古代只指流浪者、无业游民,不指行为不端的人。

文中此处之所以用“氓”是前已说明自己从远方流入。

(2)屦、履、鞋,三者都表示鞋子。

汉代以前称“屦”,如《诗经》“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汉以后称“履”,先秦常用作动词表示穿鞋、践踏、行走之意。

“鞋”是南北朝之后出现的新词,唐以后排挤了“履”,成为“履”的新的通称。

翻译:有一位研究神农氏学说的人许行,从楚国来到滕国,登门来对滕文公说:“我这个远方之人听说您实行仁政,希望得到一处住宅,做您的子民。

”文公给了他居住的地方。

他的门徒几十人都穿着粗麻编织的衣服,靠打草鞋织席子来谋生。

陈良之徒(门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连词,表示状中)自宋之滕,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指示代词,这也就是圣人了)亦圣人也(判断句),愿为圣人氓。

”翻译:陈良的门徒陈相和他的弟弟陈辛背着农具,从宋国到了滕国。

对文公说:“听说您实行圣人的政治,这也就是圣人了,我们愿意做圣人的子民。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古汉语范围副词,见220页,尽、悉、举、遍、咸、毕)弃其学而学焉.(代词,他)。

翻译:陈相见了许行非常高兴,完全抛弃了自己遵奉的学说而向许行学习。

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则,表强调,副词。

判断句前有副词修饰,表示确认),虽(连词,虽然)然(代词,这样),未闻(通晓)道也。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早饭叫饔,晚饭叫飧,此处名词用作动词,做饭)而治。

今也滕有仓(藏谷)廪(藏米)府(藏财货)库(藏兵械),则是厉(损害、危害)民而以自养也,恶(疑问代词,哪里、怎么)得贤?”补充:厉,旱石也。

由名词引申为动词,“砺”(磨砺)一方面有勉励意,一方面又有严格义。

翻译:陈相来看孟子,转述许行的话说:“滕君倒确实是位贤明的君主,虽然这样,还没有懂得最好的治国之道。

贤明的君主和人民共同耕作而获得食物,亲自做饭而治理天下。

现在滕国有存放粮食的仓廪,储藏财物的府库,那么这是危害百姓而供养自己,哪里称得上贤明?”(农家认为:如果一个成年人不劳动,他的衣食便侵夺了他人的劳动成果,就会使另一人受饥寒)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代词,是这样)。

”“许子必织布而后衣(动词,穿衣)乎?”曰:“否!许子衣褐。

”(不,许行穿粗麻编成的衣服)“许子冠(动词,戴帽子。

覆盖——超出众人位居第一)乎?”曰:“冠。

”曰:“奚冠?(宾语前臵,“奚”,何)”曰:“冠素。

”曰:“自织之与(语气词,后作“欤”)?”曰:“否,以粟易(交换;交易)之。

”曰:“许子奚为(宾语前臵,为奚)不自织?”曰:“害于耕。

(此句不是被动句,“于”引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相当于“对”。

对耕种有妨害)”曰:“许子以(介词,用)釜甑(釜,相当于现在的锅,破釜沉舟;甑,相当于现在的笼屉,古代用瓦,后用竹、木;增,層)爨(会意字,象持甑,冂为灶口,廾推林内火),以铁耕乎?”曰:“然。

”“自为之与?”曰:“否!以粟易之。

”总结:自“以粟易之”一出现便可反驳,孟子用连续发问使论敌进一步暴露弱点,欲擒故纵。

这里主要指原料和成品的问题。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今成为近义连用的双音词,比喻造就、培养人才,锻炼成器),舍(有两解:一为止,只限于,只是;一为《新方言》“啥”)皆取诸其宫(《尔雅〃释宫》陆德明释文:古者贵贱同称宫,秦汉以来,唯王者所居称宫焉。

)中而用之?何为(疑问代词前臵)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谓语前臵)?”翻译:孟子说:“(农夫)用谷来换取釜甑,农具等器物的行为,不能算作损害了烧制陶器、冶炼金属的工人;瓦匠、铁匠也用器物来换取谷米的行为,难道就是损害了农夫吗?再说许行为什么不自己烧窑冶铁,一切东西都只从自己家里拿来使用?为什么忙忙碌碌地同各种工匠做买卖?为什么许行这样不怕麻烦?”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翻译:陈相答道:“各种工匠的事本来就做不到一边农耕一边从事。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然,代词,这样;则,连词)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大人小人,犹君子、小人,有道德、地位两个判断标准,此处主要是指地位)之事,有小人之事。

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一个人的身上,各种工匠做的东西都具备了),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指示代词,这,作判断句主语,解释说明)率天下而路(两解:一作通假解,“路”通“露”,羸露,贫困;一作名词动用,疲于赶路奔波)也。

故曰(孟子此处偷换概念,把统治者与被统治关系等同于社会分工关系):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表被动关系,“于”引出行为主动者);治于人者食sì(使动用法,使人食,分化为“饲”,以声别义)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翻译:孟子说:“既然这样,那么偏偏治理国家就可以一面耕作一面处事吗?有统治者的事情,又被统治者的事情。

而且一个人的生活要具备各种工匠所生产的东西。

如果一定要亲自制造出来才去用它,这是引导天下的人疲于奔命。

所以说:有的人劳动脑力,有的人劳动体力,脑力劳动者统治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被统治者养活别人,统治者靠别人养活,这是天下共同的道理。

”总结:全文第二部分,孟子据日常生活中的事实,驳斥了许行“君臣并耕”的说法,强调了社会分工的必要性,是其积极的一面,但同时又把它绝对化,宣扬了阶级压迫的合理化,是其消极的一面。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韦应物:野渡无人舟自横。

顺为纵,“横”指不顺。

飞来横祸)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偪、逼异体)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

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分担治理,“敷”有“分散”之意)焉。

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

禹疏九(不可考;虚数,言其多)河,瀹(疏通)济漯而注诸(之于)海,决(打开缺口,缺、玦)汝汉,排(排挤,有迫使义)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

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可,客观允许;能,主观条件;得,有客观结果)?翻译:在尧的时候,天下尚没有平定,大水不顺着水道流淌,四处泛滥,草木生长茂盛,禽兽繁盛地生殖,庄稼没有好收成,禽兽威胁着人类,野兽禽鸟的足痕形成的道路在中原一带纵横交错。

尧独自为此忧虑,推举舜来分担治理水土。

舜派益担任主管火事的官职,益在山野沼泽草木茂盛之处燃起大火焚烧,禽兽都逃跑隐藏。

禹开通九河,疏导济水和漯水,使它们留入黄海,开掘汝水汉水,在淮水泗水筑起堤坝,使它们流入长江。

这样做之后,中原一带可以收获生活了。

在那个时候,禹八年在外,多次经过自己的家门而不入,纵使想亲自耕种,可能实现吗?总结:这是第一个论据:尧、舜、益、禹的历史记载,谈社会分工的必要性。

“后(后——君主、後——先后)稷(《史记〃周本纪》“初欲弃之,因名曰弃”。

其母姜嫄践巨人迹而生,见《诗经〃生民》“厥初生民,时维姜嫄”“履帝武敏歆”,生后欲丢弃他,故名弃。

“稷”是上古主管农事的官名。

夏祖女修吞神珠生大禹;商祖女简狄吞玄鸟卵生契;;周祖姜嫄踩巨人脚印生弃。

)教民稼(种植)穑(收获,统言、析言),树艺(同义连用,稍有区别。

树偏重树木、桑麻的种植,且还可用于抽象意义,如“树人”;艺,偏重谷物种植)五谷;五谷熟而民人(人民,双音结构尚不固定)育。

人之有(有、为一声之转,同章“民之为道也”)道也。

饱食(动词)、暖衣(动词)、逸居而无教(《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则近于禽兽。

圣人(尧)有(“又”之借,“二十有三”)忧之,使契(商代始祖)为司徒(司徒,主人教以人事,掌邦教;司空,掌应城郭主空土以居民,以治水土为职;司马,军司马,掌兵;司寇,主诛寇害,掌刑罚之官),教以人伦(伦、论、轮,同源,表示一种顺序层次,以下就具体介绍了人伦关系中的层次等级性),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五伦,社会家族内的等级关系。

如何维系每一种关系?即到宋代理学家所提出的三纲五常。

这其实是一种名教观念,孔子强调为政首先要正名。

颜师古《汉书〃王莽传中》“五品乃训”传:五品乃五常,谓仁、义、礼、智、信)。

放勋(尧的号)曰:‘劳之(此处“之”都指的是百姓)来之(“来本指麦”,读第二声,后表示“使来”之义,读去声,并作“勑”),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自得其善性,为何说“自得”?孟子“人之初,性本善”),又从而振(救济,后作“赈”。

振《说文》:举救也。

一曰奋也。

现在常用“奋”义,如振作、振奋;拯,像两手拯人于陷阱之形)德(名词作动词,施恩)之。

’(来、直、翼、得、德,押韵)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暇,闲暇。

目不暇接)耕乎?翻译:后稷教人民种植庄稼,种植五谷,五谷成熟了,人民就得到养育,人有作为人的原则规律,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安逸却没有受到教育,那就和禽兽差不多了。

圣人又为此忧虑,派契作司徒,用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来教育人民: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妇之间有区别,长幼有辈分年龄的等次,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

尧说道:“慰劳、劝勉他们,匡正、纠正他们,帮助、保护他们,使他们自己养成良好的品德(自得其善性),再接着对他们赈济施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