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康之《公共行政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四章 公共行政的权力及其体制【圣才出品】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修正政策与改革政府(圣才出品)
第二十三章修正政策与改革政府23.1 复习笔记一、福利国家、公共管理与改革1.福利国家与改革(1)福利国家与政府职能①福利国家概念福利国家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达国家普遍的制度选择,包含一系列不建立在市场运作的基础之上将货币和必需物品、服务分配给公民的制度和政策的国家形态。
②福利国家政府职能a.国家的对内社会保护职能与国家的对外职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国家的社会功能得到了空前的扩大、延伸和强化,满足社会需要成为政府的基本职能。
b.保护国民免于社会风险和承担社会保障的职能是国家观念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政权合法性和政府权威的依据之一。
c.国家的管理方式相应出现了根本性的变革。
(2)现代福利国家的建立1920年,被称为“福利经济学之父”的阿瑟·庇古的《福利经济学》标志着福利经济学的产生。
社会福利国家依据四项基本原则:①劳动权利;②反贫困斗争;③风险保护;④促进机会平等。
1948年,英国宣布建成“福利国家”。
在同一个时期里,北欧、西欧、南欧的国家也都大大扩展了社会保障的范围,甚至为国民提供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计划。
(3)福利国家与公共财政依据具体制度的差异,欧洲的社会福利国家可以分为四种类型:①英国的制度;②斯堪的纳维亚或北欧的社会福利国家;③中欧制度;④南欧制度。
在一定的周期之内,以庞大的福利开支为基本方式的福利国家政策,在客观上扩大了市场需求,可以直接和强烈地刺激社会消费,拉动经济的增长。
2.公共管理与改革福利国家的不良后果逐步显现,表现为“市场效率”被严重削弱,“国家效率”走低,人们开始感到福利国家的价值基点和政策选择存在误区,要求削减国家津贴水平、增加个人责任、引进市场机制。
福利国家导致的现象有:(1)滞胀。
高福利政策带来高税收、高成本,出现投资萎缩、经济滞胀。
(2)公共财政状况恶化。
由于社会福利支出的增长远远超过了经济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公共财政状况逐渐不堪重负,进而引发了通货膨胀。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四章~第六章【圣才出品】
第四章行政领导4.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行政领导概述★★★★1.领导的含义和基本功能(1)含义领导的内涵丰富、外延广阔,很难确切界定。
简要地说,“领”是统领、带领、率领,“导”是教导、指导、引导,领导就是选择一个方向,确定一个目标,制定一个规则,集合一个群体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而共同工作。
(2)基本功能①确立发展方向和前进目标确立发展方向和前进目标的要义在于综合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通过对问题、条件和可能性的理性分析和直觉感悟,确定价值基点、价值标准以及实现目标的基本方式。
②聚合追随者聚合追随者是指通过某种思想、信念、理想或理念的传播和交织,使一些人经过理性思考,接受既定的价值选择,无怨无悔地为实现自己的选择而奋斗。
③动员和组织群众动员和组织群众是指使分散的、无序的、无关的人群接受既定的价值标准,加入组织并确定位置,按照一定的规则协同工作和行动。
2.领导与管理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领导者与管理者是相对的。
在宽泛的意义上对上级而言下级就是管理者,对下级而言上级就是领导者。
在严格的意义上,只有那些确定方向、制定规则的组织人才是完全意义上的领导者,执行政策及使政策具体化的组织人则是管理者。
(2)区别①领导者是源于理想和信念的原创者,富于创新精神,强调思想和价值观,注重方向感和感悟力,依靠个性和魅力吸引群众;管理者倾向于安于现状,强调制度和规则,注重管束和控制,依赖程序和数量化的方法实施管理,至多是基于既定理念的创新者。
②领导者有理想、有抱负,崇尚革新,乐于挑战现状,主张“不破不立”,即通过不断打破旧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管理者接受传统,重视原则、秩序和稳定性,习惯和强调技术方法。
③领导者富有激(热)情和奉献精神,愿意为实现既定的理想和目标而付出巨大的、包括生命在内的代价;管理者通常比较理性,比较在意付出与所得之间的平衡。
④领导者放眼未来,追求前瞻的视角、历史的视角,注重谋取战略性和长远的利益;管理者重视策略性和短期效应,追求现实的利益。
张康之《公共管理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公共管理主体【圣才出品】
张康之《公共管理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公共管理主体【圣才出品】第二章公共管理主体一、概念题1.官僚制(中山大学2005年研;复旦大学2003年研)答:官僚制是指一种理性化的管理组织结构,是执行决策者命令、经任命产生的官员所组成的大型组织。
它必须遵循一套特定的规则与程序,有明确的权威登记,权责自上而下传递。
“官僚制”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的官僚制理论的核心概念。
“官僚制”具有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特征,是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
韦伯认为,从纯技术的观点来看,“官僚制”是效率最高的组织形式,它是一种高度理性化的组织机构的“理想类型”。
2.公共管理者答:公共管理者是指受国家和公民的委托,行使公权力,负责运用资源达成政府施政目标的人。
在现代民主国家中,公共管理者是经法定程序进入政府,担任政府公职,行使公权力,并从事公务管理的公职人员。
从广义上讲,公共管理者包括民选的与任命的两大类,而任命的公共管理者又可区分为政治性任命人员以及经文官考试录取的常任文官或公务员。
按照其职务等级可以分为高级公共管理者、中级公共管理者和基层公共管理者。
由于公共管理活动的多元性、政治性以及公共性等特质,公共管理者除扮演一般管理者的角色外,在民主政治中尚扮演着特殊角色,主要包括:执行与捍卫宪法的角色;人民信托者的角色;贤明少数的角色;平衡轮的角色,即平衡治理过程中的一种势力;扮演分析者和教育者的角色。
3.前瞻性管理答:前瞻性管理是指依据未来外界的变化和组织自身的发展,对组织可能面临的机遇和问题进行预期,并利用各种方法抓住机遇解决问题,推动组织前进的活动。
“前瞻思考”和“由内而外”的管理能力是前瞻性管理的基本态度和技能。
前瞻思考是指向前看;确认问题和机会;寻找重构问题的途径,促使负面向正面转化,开创新的管理道路;掌握、形成、寻找机会,以便不失时机的特性。
由内而外的管理是指保持与组织环境的关系,强化面对挑战和掌握机会的能力。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行政权力【圣才出品】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行政权力【圣才出品】第三章行政权力一、概念题1.行政权力答:行政权力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靠特定的强制手段,为有效执行国家意志而依据宪法原则对全社会进行管理的一种能力,是政治权力的一种。
其含义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理解:①行政权力的主体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②行政权力的根本目标,是通过执行国家的法律和政策有效地实现国家意志。
③行政权力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强制性地推行政令。
④行政权力的客体包括所有的居民及其所组成的各种社会组织和集团,囊括领土范围内的整个社会。
⑤行政权力的性质是一种由社会上少数人行使的管理权力。
2.行政主体答: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并能独立地承担因此而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组织。
对与行政主体含义的理解有狭义、较狭义、广义之分,具体内容是:①狭义的理解认为,行政主体就是狭义的政府,亦即国家行政机关。
②较狭义的理解认为,除国家行政机关之外,立法和司法机关或者其中的某些机构都可作为行政主体,原因在于立法和司法机关当中都有执行性的行政事务存在,也就是说,行政主体应该是广义的政府。
③广义的理解认为,行政权力普遍存在于各种公共组织当中,因而行政主体也就等于是公共管理主体。
依据此说法,不仅政府,就连非政府组织、政党和各种社会团体也都可以成为行政权力的主体。
3.行政客体答:行政客体是指领土范围内的整个社会,包括所有的居民以及由居民所组成的不同社会组织和社会集团。
行政权力不像政府之外的其他组织权力那样囿于一定的范围,这就决定了行政权力客体的普遍性。
对于行政客体而言,既接受行政权力对于其所涉及的公共事务的管理,同时本身又存在具有自主性领域。
4.三权分立答:三权分立是指一种关于国家权力划分的学说,主要内容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
依据这一学说建立的三权分立制度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
三权分立的内涵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①以权力制约权力。
张康之《公共行政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公共行政的组织【圣才出品】
第三章公共行政的组织一、关键概念1.官僚制答:“官僚制”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是指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态,即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
韦伯认为,从纯技术的观点来看,“官僚制”是效率最高的组织形式,它是一种高度理性化的组织机构的“理想类型”。
现代国家的政府组织皆是高度正式化、严格的层级节制的科层组织。
在科层组织中,每一位成员都有固定和正式的职责,依法行使职权。
官僚制的权力体系是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
人员的工作行为以及人员间的工作关系,须遵循法规的规定。
科层组织内的职位,按人员的专长做合理的分工,其工作范围、权责、薪俸也以法律明文规定。
2.官僚制组织理论答:官僚制组织理论由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所创立。
韦伯的官僚制组织不是日常意义上的文牍主义、墨守成规、效率低下的组织现象,而是指一种理想类型的组织结构形态及其行为模式。
其中,合理合法的权力或职权是官僚制组织的核心要素,以合理合法的权力为基础的官僚制组织是最有效地进行管理的组织形式。
其内容有:(1)组织的结构性要素①专门化的权限和任务。
指为完成组织目标而进行的工作和权威的分工;部门及其官员有明确划定的权限,包括特定的义务、权力及强制手段的使用等正式条文说明。
②职位按照“层级制”(等级制)的原则加以组织,明确规定层级之间的控制关系,协调专门化的部门行动。
③官员的选任以专业技术资格为标准,官员可在不同的专业化分工和层级间进行职业升迁。
(2)组织的行为程序要素①非人格化。
官员以组织“成员”的身份服从组织的法律,人们服从的并不是支配者个人,而是服从一个非人格性的无私秩序。
②规则约束。
官员的行为是一种受规则约束的行为,行为基础是特定的法律规则以及得到法律授权的行政命令,官员的职务行为通过技术性或法律性的规则加以控制。
③高度纪律性。
官员的职务行为如违背规则和不服从命令将受到纪律制裁。
公共行政学_张康之版考研复试笔记
公共行政学-张康之版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
1、行政:是政府中的机构和人员为了政府运转的有序化和条理化以及社会运行的稳定和安全而作出的程序化、制度化行为选择的总和。
2、行政管理:是指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对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活动。
这一概念侧重于技术的问题,追求行政行为的效率。
3、公共行政:是指现代政府特别是狭义的政府(即行政机关)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活动。
4、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广泛运用政治、法律、管理、经济等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高政府绩效和服务品质,以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管理活动。
5、公共领域:行政学和政治学中的公共领域,是指那些与市民社会相对应的社会生活内容,是围绕着公共部门的核心展开的公共生活形态。
6、公共性:作为公共行政学中的基本范畴,公共性主要是指公共部门、政府的属性。
在一般情况下,它指政府制定与执行公共政策应根据社会的共同利益和人民的意志,以求最大可能地保证公民利益的实现,也就是说,政府产生、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公共利益、公共目标、公共服务以及创造具有公益精神的意识形态等。
7、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的严格定义是由保罗•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与统计学评论》1954年11月号上发表的《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中所给出的。
按照他的定义,纯粹的公共物品是指这样的物品,即每个个人消费这种物品不会导致任何其他个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
8、行政体系的主观结构:是指行政权力、行政法律、行政政策和行政管理方法等一些属于精神形态的主观要素所构成的各种关系的总和,它是行政体系的主观形式。
在广义上,行政体系的主观结构也应包括占支配地位的政治观念、思想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结构等因素。
9、行政体系的客观结构:是行政体制、行政组织、行政机构和行政人事资源等物质性客观要素之间关系的存在和运作方式,是行政体系的客观形式。
广义地讲,行政体系的客观物质环境因素也是行政体系客观结构系统的要素。
张康之《公共行政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公共行政的运行机制【圣才出品】
第六章公共行政的运行机制一、概念题1.领导答:领导是指设定目标,率领和引导组织或个人在一定的时境以及其他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计划或方法实现该目标的行为过程。
具体是指组织中主管职能的承担者在一定思想的指导下,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依据有关的规章制度,行使其职权,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有效地影响被领导者去共同努力,以实现既定的管理目标的过程。
领导就是选择一个方向,确定一个目标,制定一个规则,集合一个群体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而共同工作。
领导的基本功能包括三个方面:确立发展方向和前进目标、聚合追随者、动员和组织群众。
2.领导力答:领导力是指领导者激励他人自愿地在组织中做出卓越的成就的能力。
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要创造氛围,让人们在此氛围下抓住极富挑战性的机会,取得非凡的成就。
领导力的中心问题包括:①领导者如何通过实际行动,把理念化为行动;②把愿景化为现实;③把障碍化为革新;④把分裂化为团结;⑤把风险化为奖赏。
在一定的意义上,领导力就是行动能力。
3.行政沟通答:行政沟通是指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在各个部门和各个层级之间以及各种人员之间所进行的政务信息的交流与传递。
行政沟通在公共管理过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①是实现行政决策化、民主化的重要基础;②是行政执行各环节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③是行政检查和监督的重要依据;④是所有行政人员参与管理的重要手段。
4.聘任制答:聘任制是指用人单位通过契约确定与人员关系的一种任用方式,又称聘用合同制,是相对委任制而言的。
一般的做法是由用人单位采取招聘或竞聘的方法,经过资格审查和全面考核后,由用人单位与确定的聘任人选签订聘书,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和受聘人员职责、待遇、聘任期等。
5.委任制答:委任制,又称任命制,与选举制相对应,是指由立法机关或其他任免机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
①优点:程序简单,便于操作;权力集中,责任明确,指挥统一,行动迅速,利于治事和用人的统一,效率高、省时间。
福建省委党校管理学行政管理张康之公共行政学考研真题答案笔记
福建省委党校管理学行政管理张康之公共行政学考研真题答案笔记简答题公共性的价值。
答:(1)公共性公共性是指公共部门为彰显公益,实践公共目的,并积极负责的一种特性;这项特性不仅使行政的学科、专业与实务具备了“正当性”,更成为评判公共部门是否具有效能的唯一标准。
公共性的实质含义应是“公共利益”,公共部门的所作所为就是将公共意志与公共价值作为行为基础,为公共利益服务。
当代公共行政的价值强调“公共性”,以改善人类社会生活条件为目标,因此公共行政学术的研究,不要仅满足于理论的发展,还必须提出实务上可操作性的指导原则。
(2)公共性的价值公共性是公共管理的最终价值观,公共管理公共性的价值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公共管理价值观、主体、手段和目标都具有公共性意义和内涵;②主张政府以及其他公共部门格守公共精神,遵守职业道德,保障公共利益的完整性和公共管理的高效率;③秉持民主政治理念,强调公众参与、社会公平以及为民造福;④注重社会公正、平等、自由、民主、正义和责任等一系列价值体系;⑤推崇公共讨论和公共对话,形成公共利益共识,确保公共领域的建构及民主价值的实现;⑥期许有序和谐的管理过程,并被视为实现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均衡的一种手段。
总之,强调公共管理公共性的价值,有助于防止因过多关注公共管理的管理性,强调工具取向与技术理性,而导致的官僚制异化、政府失灵、权力寻租等现象,进而引发公共部门的合法性危机。
政府失灵的原因。
答:政府失灵”是指政府的政策干预措施不能现预期的调节市场的作用,在某些条件下其至导致比“市场失灵”更坏的结果,是由于政府机制存在的本质上的缺失,而无法使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佳的情形。
政府失灵也称为非市场缺陷,它是主张实行更为彻底的市场经济的基本根据。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失灵的主要原因包括政府决策的无效率、政府机构运转的无效率和政府干预的无效率。
(1)政府决策的无效率。
公共选择理论在用经济模型分析政治决策时指出,民主程序不一定能产生最优的政府效率。
张康之《公共行政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行政生态与行政发展【圣才出品】
第十章行政生态与行政发展一、概念题1.公共行政环境答:公共行政环境是直接或间接地作用或影响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一般的环境不能称为行政环境,只有那些影响公共行政的环境才能称为行政环境,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内部条件)。
所谓外部环境,是指处于行政系统界线之外的、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行政系统生存与发展的一切因素或条件的总称。
所谓内部环境,是指处于行政系统界线之内的、影响其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或条件的总称。
2.一般行政环境答:一般行政环境是指公共行政的宏观环境,不仅指一个国家的公共行政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也包括国际环境。
一般行政环境决定行政体制、权力体制、决策体制、战略和政策,决定行政心理和行政风格。
3.自然地理环境答:自然地理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
自然状况包括地形、土壤、山林、水系、气候、矿物、动植物分布及所能够提供的各种资源。
自然地理环境不仅对民族的形成和政府的塑造有重要影响,而且能为政府提供物质资源,对政府确立公共行政目标和进行行政决策有很大的影响,有时甚至有决定性的影响。
4.具体环境答:具体环境也叫组织环境,是指具体而直接地影响和作用于公共组织、行政行为和组织凝聚力的公共组织的内部与外部环境的总和。
它包括组织文化、组织结构、组织的规章制度、组织的凝聚力、管理对象等。
组织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涉及组织的效率和工作人员的士气。
组织环境虽然受一般环境的影响,但是一旦组织环境形成自身的特点以后,却能够抵御一般环境的压力,保持组织环境的特性。
5.组织文化答: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一定的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全体组织成员所共同信奉和遵守的价值观,并支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组织文化具有价值导向作用。
组织文化在政府也可以称为行政组织文化,在企业则称为企业文化。
组织文化包括组织观念,如人才观念、竞争观念、风险观念、效率观念等,法律意识,道德感情和价值观等。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读书笔记PPT模板思维导图下载
15.1 复习 笔记
15.2 课后 习题(含考 研真题)详 解
16.1 复习 笔记
16.2 课后 习题(含考 研真题)详 解
17.1 复习 笔记
17.2 课后 习题(含考 研真题)详 解
第四部分 行政发展与发展行 政
01
第十八章 现代政府 能力
02
第十九章 当代中国 行政改革
03
第二十章 典范革命 与新公共 行政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 (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 题(含考研真题)详》
思维导图PPT模板
目录
01 第一部分 行政原理与 行政体制
03
第三部分 行政行为与 法制行政
02
第二部分 行政程式与 行政技术
04
第四部分 行政发展与 发展行政
本书是张国庆《公共行政学》教材的配套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 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每个考点都按重要程度作了星级标记(其中五星为要求掌握, 三星为熟悉,一星为了解,中间依此类推),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 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精华。(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大量公共行政学相关资料对张 国庆《公共行政学》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3) 精选考研真题,巩固重难点知识。为了强化读者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本书精选了部分名校近年的公共行政学考 研真题,并提供了详细的答案解析,这些高校大部分以该教材作为考研参考教材。所选考研真题基本涵盖了每章 的考点和难点,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凸显当前热点,同时精选了大量现实案例并进行了分析。
张康之《公共行政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行政生态与行政发展【圣才出品】
第十章行政生态与行政发展一、关键概念1.行政环境答:行政环境是指与行政系统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以及对行政系统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主客观因素的总和。
理解这个概念,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行政环境指的是对行政系统产生各种影响的环境要素的总和;②行政环境与行政系统之间的联系具有多样性;③行政环境的具体性和差异性。
2.经济环境答:经济环境是影响行政系统的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因素的总和,它是行政环境的一种,对行政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影响行政活动的最基本的因素。
经济环境包括经济制度和生产力水平两个方面。
经济制度是经济环境的核心内容,主要指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劳动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分配关系。
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不仅规定着社会的交换及消费的内容和形式,而且决定着国家政权的性质。
生产力是人类探索、利用、影响和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
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和制约着整个社会或某一具体行政组织的产生、发展和灭亡,决定着社会分化的程度,影响着行政管理的物质条件、办公自动化程度,决定着政府把现有物质财富的多少投入到公共项目上去。
3.政治环境答:治环境就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政治大背景,它是各种不同因素的综合反映,诸如国内危机,针对商业的恐怖主义行动,以及国家之间在特殊地区的冲突是政治体系存在和从事政治活动、进行政治决策的背景条件的总和。
一个国家的政治环境包括该国的国家政权制度、政党制度、社会组织结构、法律制度、政治文化等,政治环境决定并制约着行政管理。
深入研究政治环境,不仅有利于政府准确地理解和执行国家与政党制定的大政方针,也有助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各项法律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4.自然环境答:自然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与行政管理发生密切联系和交互作用的自然条件,包括地形、土壤、山林、水系、气候、动植物分布等资源。
这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通常把这些因素划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岩石圈等五个自然圈。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现代政府能力(圣才出品)
第四部分行政发展与发展行政第十八章现代政府能力18.1 复习笔记一、现代政府能力问题的缘起1.政府能力的重要性(1)政府能力行为对经济增长,改善教育、卫生、环境状况,减少社会不公等起着积极的作用。
(2)积极、合理地确定和扩展政府的公共行政职能,提升政府的宏观公共行政能力,使政府能够不断形成和输出优质的公共产品,对国家的发展与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3)政府能力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与一国的发展有着独特的、直接的、重大的利害关系。
2.政府能力问题的现实缘由(1)罗斯福“新政”的理念、政策和方法有效地克服了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使得政府干预经济成为了西方国家的一种普遍的既定国策。
(2)“东亚经济奇迹”的出现、形成及其规模化、持续化,从积极的意义上证明了政府干预以及政府能力之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作用。
3.东亚金融危机与政府能力(1)东亚金融危机与政府能力的矛盾①东亚金融危机清楚地表明,政府的理念、体制、能力等,距信息时代的客观要求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误差和较为严重的差距。
②严酷的现实又要求政府首先承担起克服危机、引导本国经济走出误区的历史责任,并为此动员公共资源和组织全体国民。
(2)解决矛盾的办法解决矛盾的惟一出路,就在于全面进行具有深重历史含义的、系统的政府行政改革,进而不断提升政府能力。
二、现代政府能力的内涵1.政府能力的一般含义政府能力是指现代国家政府即国家行政机关,在既定的国家宪政体制内,通过制定和执行品质优良、积极而有效的公共政策,最大可能地动员、利用、组合、发掘、培植资源,为社会提供良好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理性地确立社会普遍遵从的正式规则并积极引导更为广泛的非正式的社会规则,维护社会公正和秩序,形成有效调节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的制度及其机制,进而在比较的意义上促进国家快速、均衡、持续、健康发展的能力。
政府能力是国家能力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效性是政府能力的核心概念。
2.政府能力的特点(1)非直观性。
张康之《公共行政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政府职能与公共事务管理【圣才出品】
第五章政府职能与公共事务管理一、关键概念1.政府职能答: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基本职责和功能,涉及到行使行政权力的范围、程度和方式。
政府职能是行政管理职责与功能的有机统一。
政府职能首先表现为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的职责,即政府应该管什么,管到什么程度和怎么管,同时政府职能又表现为政府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功用、效能,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政府职能包括几个层面的含义:①政府职能是国家职能的具体执行和体现;②政府职能与国家其他职能有机地联系着;③政府职能与公共行政的根本目的相联系;④政府职能的实施者是政府组织体系。
2.政府的基本职能答:政府的基本职能是指国家机关所具有的最根本的职责和功能,它由政府的基本属性所决定。
具体的讲,政府的基本职能是指政府所有具有的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教育职能、社会服务职能。
这些政府职能集中体现了政府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整体作用,也包括了政府管理的基本内容。
其中,政治职能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政治秩序的基本职能,其核心在于维护和巩固国家政权。
经济职能是政府在国家经济管理活动中的职责范围和应发挥的作用。
文化教育职能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全民的思想道德建设以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管理。
社会服务职能是指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和搞好社会保障,搞好诸如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城市规划、旅游娱乐以及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和待业保险制度,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
3.政府职能模式答:政府职能模式是指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模式,是政府如何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对经济的运行加以调控的方式、方法的总和,集中反映在政府所确立的经济体制和政府参与的经济运行机制之中。
政府职能模式有着不同类型,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类型的政府职能模式会不断地更替和转变。
政府职能模式包括“保护型的政府职能模式”、“干预型的政府职能模式”和“引导型的政府职能模式”。
4.保护型的政府职能模式答:保护型的政府职能模式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产物,是服务于自由市场经济的。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依法行政(圣才出品)
第三部分行政行为与法制行政第十三章依法行政13.1 复习笔记一、依法行政的历史缘由和发展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设立,并依法取得和行使其行政权力,对其行政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的原则。
1.依法行政的发展阶段(1)依法行政的缘起依法行政源于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需要及封建法统下保护私有财产的意愿。
这一时期依法行政的释义严格限定为:一切政府公共行政行为,都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
其基本的思想是,要对以国王为主导的政府及其行为实施严格的限制,以防止专制重来、自由受限、财产受损。
(2)依法行政的形成依法行政形成于资产阶级完全控制国家权力,并形成资本主义国家体系之后,依法行政的概念变得宽泛:凡行政机关限制人民的权利或使人民承担义务时,必须有法律的依据,此外可由行政机关自由决定,即关于人民的权利和义务“法律保留”。
(3)依法行政的发展依法行政发展形成于垄断资产阶级主导政治权力的欲望及法的规范严重滞后于社会现实的发展的情况。
依法行政概念变得空前宽泛:只要不违反法律范围,行政机关就可以自由决定,而不是行政机关的一举一动都需要法律的依据。
2.依法行政的理论和实践的历史变迁特点(1)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体上都经历了一个从重视立法、强调立法高于一切,向重视行政、突出行政职能地位转变的历史过程;(2)资本主义国家依法行政释义的宽泛化,是在三百余年法制(治)基础上出现的一种国家现象;(3)行政权力的扩展受到了三权分立国家权力体系中其他国家权力主体的制衡,使行政权力不可能恣意妄为。
二、依法行政的理论基础1.依法行政的思想源流(1)自然法理论。
它是近代人权理论的基础,自然法认为法在本质上是一种客观规律,这种客观规律是宇宙、自然、事物以及人的本性,是“理性”的反映。
(2)契约论。
它是在自然法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张为了消除自然法统治下的自然状态存在的一些缺点,通过社会契约来建立公民社会即国家。
2.依法行政的社会基础(1)财产私有制。
张康之《公共行政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公共行政的保障【圣才出品】
第八章公共行政的保障一、概念题1.公共财政答:公共财政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政府收支活动模式或财政运行机制模式。
它是国家以社会和经济管理者的身份从市场上取得收入,并将这些收入用于政府的公共活动支出,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充分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活动。
2.国家预算制度答:国家预算制度是国家政权内部立法机构与行政机构划分财政权限,并且由立法机构对行政机构的财政行为予以根本约束和决定的一种制度。
发达国家财政预算制度基于市场经济和民主制度而形成,在运作机制上都具有超强的法律属性、突出的公共属性、公开透明的运作方式、贯穿始终的公平与效率原则、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等共性特征。
这些共性特征反映了现代财政预算制度发展的基本规律。
3.国家预算答:国家预算,是指经法律程序批准的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财政收支计划。
国家预算是国家财政实现计划管理的重要工具,实现财政职能的基本手段。
作为政府的基本财政计划,国家预算反映着国家的财政收支状况,反映国家的施政方针和社会经济政策,规定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
4.税收答: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分配方式。
它体现了国家与纳税人在征收、纳税的利益分配上的一种特殊关系,是一定社会制度下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
税收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
5.税收制度答:税收制度简称“税制”,它是国家以法律或法令形式确定的各种课税办法的总和,反映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国家财政制度的主要内容。
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各种税收法令和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
税收制度的内容包括税种的设计、各个税种的具体内容。
6.财政支出答:财政支出又称公共财政支出,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支付。
张国庆《公共政策分析》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四章 公共政策的主体与权力)【圣才出品】
第四章公共政策的主体与权力4.1 复习笔记一、公共政策主体的概念1.公共政策主体的含义公共政策主体是指那些在特定政策环境中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监控、评估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公共政策主体应当是自觉地从事认识公共政策、能动地参与政策过程的人。
这里的人既可以指个体,也包括群体。
2.公共政策主体的分类(1)以主体是否具有公共权力为标准,可以将公共政策主体分为官方主体和非官方主体,或者称之为权力主体和非权力主体。
①詹姆斯·安德森认为,“官方的政策制定者”包括:国家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行政管理机构、法院。
决策过程的“非官方的参与者”包括:利益团体、政党、作为个人的公民是政策产品的主要生产者和供给者,当然,在中国,执政党无疑也是官方主体。
非官方主体还有利益集团、智囊团和大众传媒。
②查尔斯·琼斯,他曾根据政府提案的来源,将公共政策主体划分为政府内部主体和政府外部主体两大类,前者包括行政长宫、一般官员、咨询者、研究机构、议员及其助手;后者包括利益集团、行业协会、委托人团体、公民团体、政党和大众传媒。
(2)以主体在政策运行的不同阶段所发挥的功能为标准,可以将公共政策主体分为政策制定主体、政策执行主体、政策监控主体和政策评估主体。
①政策制定主体。
指感知、处理政策信息,拟定、选择政策方案的组织或个人,包括信息、咨询和决策三个主体子系统。
②政策执行主体。
指将政策方案付诸实践以解决实际政策问题的组织或个人。
根据政策执行者的态度,还可以将执行主体进一步划分为:主体型主体与滞看型主体,前者是指执行人员能将政策计划及时贯彻,使政策落到实处,后者则迟迟不能将政策付诸实施;忠实型主体与折扣型主体,前者就原原本本地按照政策精神,采取有效途径实现预定目标,而后者就随意性较强,造成预定目标不能完全实现。
③政策监控主体。
指为确保政策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对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的组织或个人。
④政策评估主体。
04公共行政的权力及其体制
4.3 行政权力体制
• 4.3.3 首长制和委员会制
– 首长制的优点有:事权集中,责任明确;决策迅速, 指挥统一;有利于保守秘密等。其缺点有:决策失 误容易发生;容易形成专权和独断,造成腐败等等。 – 与之相反,委员会制的优点在于:群策群力,决策 的正确性和可接受性强;相互监督,防止权力垄断; 合乎民主要求等。其缺点有:协调困难,决策缓慢; 责任分散,决策容易冒险;容易造成领导机关的内 部矛盾等等。
19—7体制的含义
– 行政权力体制是指在行政系统内部围绕着行 政权责的划分、运行和维持而形成的各种制 度化的关系模式的总称。
• 行政权力体制是行政体制的一部分 • 行政权力体制的内容是行政系统内部的各机构、 人员之间的权力关系 • 行政权力体制是一种制度化的关系
19—18
19—16
4.3 行政权力体制
• 4.3.4 单中心制和多中心制
– 从功能上看,单中心体制更有利于保持政府 行动的一致性,有利于政令的统一,从而适 用于政府的管制功能; – 而多中心体制更有利于迎合公民需求的多元 化,有利于行政的创新,因而适用于公共服 务的提供。
19—17
复习思考题
1.简述行政权力的概念。 2.简述行政权力的类型。 3.简述行政权力的结构。 4.简述抽象行政权力的特征。 5.简述具体行政权力的特征。 6.论述行政权力的政治内容。 7.论述行政权力的管理特征。 8.论述集权制和分权制的优劣。 9.论述首长制和委员会的优劣。 10.论述单中心制和多中心制的优劣。
• 行政权力的横向结构是行政权力在同级行政机构、 部门和行政人员之间制度化分配的方式,是行政 权力合理配置的一个重要方面。
19—5
4.2 行政权力中的抽象权力与具体权力
张康之《公共行政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1-10章)【圣才出品】
第一章导论一、概念题1.行政和行政学答:(1)行政通常是指政府公共行政过程中的政务的分析和推行。
具体表现为政府以为全体国民服务等宪法原则和宪法精神为依据,以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等行政理念为指导,以运用公共行政权力为基础,以承担行政责任为前提,以合法的行政管理方式为手段,以追求卓越为目标履行政府职能,制定国家宏观公共政策。
(2)行政学是关于公共行政制度或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发展性的比较系统的思想、理论、逻辑、知识和方法的体系。
在一般情况下,它主要反映政府(国家行政机关)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自身事务的活动,并通过对这些活动的本质与现象、主体与客体、观念与技术、内容与形式、制度与过程、历史与未来的研究,发掘公共行政管理的规律性,帮助和推动这些活动的科学化、法治化、规范化、合理化、效率化和时代化的进程。
(3)行政是行政学的研究对象,即行政学的研究对象是国家行政管理现象及其规律。
在行政学的各个发展阶段中,行政学的研究内容不尽相同,概括起来一般包括以下基本内容:行政理论、行政功能、行政体制、行政组织、行政权力、行政行为、行政领导、行政决策、行政信息、行政实施、行政监督、行政法制、人事行政、财务行政、行政机关管理、行政方法、行政效率、行政改革等。
这些基本内容相互联系,构成了行政学的基本学科体系。
2.公共行政与公共行政学答:(1)公共行政是指国家行政机构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活动。
其含义包括:①公共行政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构即政府或行政当局,不包括立法和司法机构;②公共行政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即政府在管理公共社会事务上是权威,在私人事务上不是权威;③公共行政活动必须依法而行并且有效率。
(2)公共行政学,又称行政学、行政管理学,是研究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社会公共事物及自身内部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科学。
其研究对象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活动的规律,即公共行政的规律。
3.伍德罗·威尔逊答:伍德罗·威尔逊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家、公共行政学的创始人,曾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和校长,后任美国新泽西州州长和美国第二十八任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公共行政的权力及其体制
4.1 复习笔记
一、行政权力的政治内容和管理特征
1.行政权力概述
(1)行政权力的含义
行政权力是指国家的政治机关通过一定的程序授予行政机关的一种用于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的强制性力量。
可以从静态与动态两个不同的角度看行政权力,具体表现为:
①静态地看行政权力,会发现权力是人的社会关系的集中体现,而且权力本身就是一种特定的人的社会关系模式,即人们之间的支配与服从的关系模式。
②动态地看行政权力,则会发现行政体系整体上以及它内部的全部运动都根源于行政权力,行政权力是作为一种力量和资源而存在的,即作为行政体系运动的推动力量和行政体系内部所争夺的资源。
(2)行政权力的衡量指标
①广延性。
指服从权力的人数的多少。
服从的人数多,就说明权力大;反之,权力就小。
②综合性。
指权力所有者能够调动权力对象的活动领域,即权力对象的全部活动中受到权力控制的比例和范围。
③权力的强度。
指在权力控制领域内,权力所有者对权力对象的控制程度。
(3)行政权力的分类
①根据行政权力受约束的程度
a.羁束的行政权力。
指行使范围、程度和方式均受到法律法规的严格限制的行政权力;
b.自由裁量的行政权力。
指法律法规只限定了行政权力的边界,对于在什么情况下将行政权力行使到何种程度,则由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自己酌情决定。
②根据行政行为的模式
a.行政立法权。
指行政机关享有的依法制定和发布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权力;
b.许可批准权。
指行政机关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某种活动予以许可或批准的权力;
c.行政确认权。
指行政机关享有的对于某种事实或资格予以证明的权力;
d.行政检查监督权。
指行政机关享有的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在社会生活中遵守法律、法规和行政命令的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的权力;
e.行政制裁权。
指行政机关拥有的对违反法律、法规和行政命令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予以惩罚的权力;
f.行政强制权。
指行政机关对不履行法定义务或行政命令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采取强制措施,迫使其履行法定义务、遵从命令的权力;
g.行政司法权。
指行政机关依法对某些纠纷或争议进行裁决的权力。
③根据权力存在和发生作用的基础
a.报酬性权力。
这种权力的基础是行政权力的主体对于资源的控制,而这些资源又正是客体所希望得到的东西。
行政主体一旦控制了这些资源,也就控制了获取资源的途径,从
而意味着拥有了相应的权力。
b.制度性权力。
这种权力的基础是行政组织结构所赖以运行的制度规则,包括一些象征性的规范,是一种通过规章制度的方式迫使行政权力的客体按照主体的意愿去行动的权力类型,行政权力客体是因为对制度权力的服从才获得了存在及其行为的合法性的。
c.知识性权力。
这种权力来源于专业技术和信息等知识性资源占有的优势,是行政体系中的专家权力。
2.行政权力的政治内容
(1)行政权力与政治权力的关系
①行政权力必须以政治权力为依据,是由国家的政治机关通过宪法等基本法律而赋予行政机关的权力。
②行政权力反过来又是国家政治职能以及公共管理职能得以实现的根据,几乎国家的一切基本职能都需要通过行政权力和借助于行政权力而得以实施。
③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和相互支持的权力关系。
(2)行政权力的不同来源
①在农业社会,行政权力来源于最高统治者的授权,带有人格化的特征。
②在现代社会,行政权力的获得往往是通过法律的途径。
行政权力来源于国家政治机关,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3)从国家代表公共利益的角度看,国家意志表现为一种公共意志。
行政权力作为执行国家意志的权力在本质上应当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权力,也就是说,公共性是行政权力的合法性基础。
(4)行政权力不仅需要以合法性作为基础,也离不开强制的手段。
(5)国家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是决定国家行政权力的基本因素。
(6)行政权力还取决于国家与社会的融合程度,即取决于作为社会基础的人民群众管理国家的能力大小和他们参与国家管理的程度。
3.行政权力的管理特征
(1)公共性
①行政权力是公共利益实现的工具,是属于一个国家中的全社会的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
②行政权力具有超脱性,在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的时候,往往需要超脱于某一个人或社会阶层之上,成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权力。
③行政权力具有全局性,在其行使的过程中,不能局限于特定个人或集团所关注的问题,而应着眼于社会中全局性的事务,或关系到整个社会秩序的基本问题。
(2)执行性
行政权力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目的的手段。
现代行政权力从根本上说是行政主体执行民意代表机关的意志所拥有的权力,是一种执行性权力。
(3)有限性
在现代社会,行政权力虽然广泛地渗入社会各个领域,却不意味着行政权力没有边界。
实际上,行政权力的范围是受到严格限制的。
(4)系统性
行政权力是一个完整统一的体系,在一个国家内,拥有和行使行政权力的组织系统只能
是一个。
行政权力的运行必然具有单向性,即行政权力在上下级之间、主客体之间,具有“不可逆”性。
(5)动态性
①从宏观层面看,随着国家历史形态、政治治理理念、行政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行政权力与其他公共权力的关系,行政权力的范围、大小等都在发生着或剧烈或迟缓的变化。
②从微观层面上看,行政权力表现出一种自然增长甚至恶性膨胀的趋势。
二、行政权力中的抽象权力与具体权力
1.行政权力的结构
(1)行政权力的纵向结构
行政权力的纵向结构是指根据行政组织的结构特征而对行政权力进行自上而下分配的方式。
行政权力的纵向结构、行政授权,都是行政权力的纵向分配方式,是与行政组织的纵向分工联系在一起的。
(2)行政权力的横向结构
行政权力的横向结构是指行政权力在同级行政机构、部门和行政人员之间制度化分配的方式,是行政权力合理配置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果说行政权力的纵向结构是行政授权的问题,那么行政权力的横向结构则是行政权力在机构之间、部门之间以及行政人员之间的分配问题。
2.抽象行政权力
(1)抽象行政权力的含义
抽象行政权力是指行政体系中的那些法律制度化的权力,是一种规范的、有着充分的法律制度保证的权力。
(2)抽象行政权力的特征
①就权力主体而言,抽象行政权力的主体是整个行政权力体系所属的整个组织,权力主体只有通过法律、政策、规章、制度等手段才能拥有这种权力。
②就权力的存在形式而言,抽象行政权力往往公开表明自己的性质,并通过法律制度等所有可以运用的手段来突出强调自己的性质和维护这种性质不受侵蚀。
③就权力的作用范围而言,抽象行政权力的作用范围是与整个权力体系的作用范围相一致的,整个权力体系在应然的意义上深入到什么地方,抽象行政权力也就在这些地方发挥作用。
抽象行政权力的作用方式是规范的,作用力是稳定和抽象的,作用途径是固定的。
④就作用效果而言,抽象行政权力由于是一种理念性的权力,是以一定的思想体系为自己的理论基础的,是通过对一个社会中的文化做出现实的考量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特别是它作为一个理性的存在物,具有根据自己的作用对象和环境的需要及时调整和改变自己的能力。
所以,它一经建立起来,就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能够得到整个社会的广泛认同。
3.具体行政权力
(1)具体行政权力的含义
具体行政权力是指行政体系中的那些存在于一定的法律制度框架下的由个人或个性化的机构或部门所执掌的并用来处理一切具体事务的权力。
(2)具体行政权力的特征
①就权力主体而言,具体行政权力的主体是行政组织中的从事具体管理活动的部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