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音史(终结版)大二上

合集下载

中音史

中音史
5)李淑同——名文涛,又名岸,字淑同,其人多才多艺,诗文、词曲、话剧、绘画、书法、篆刻无所不能,绘画上擅长木炭素描、油画、水彩画、中国画、广告、木刻等,他是中国油画、广告画和木刻的先驱之一。他曾留学日本主修绘画兼习音乐,在日本曾与曾孝谷创办我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1906年,他一人创办了我国第一个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他为当时美术、音乐、书法、篆刻等方面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其歌曲创作多见于《李淑同歌曲集》,其中《祖国歌》、《送别》、《做早秋》三首比较有名,其中又以《春游》一曲最为突出。他的大部分歌曲反映了青少年学校生活,有些作品是他个人的触景生情之作,其歌曲大多选自欧美各国的通俗名曲填写歌词,曲调优美、流畅,文辞生动秀丽又富有意境和韵味,无论在艺术形象或声韵上,词曲都结合的很好,他编写的歌曲在艺术水准上明显地超过了他的同时代人。
2 在和声方面,他大胆摸索“中国化”的和声,其中有运用平行四度、无度的进行等。
3 在音乐形象方面,他是扥注意形象刻画的独特意义,特别是对钢琴伴奏的运用上,注意对表达主人公或外界诗意形象的刻画。
4 他在创作上无论是题材的选择、音乐民族风格的探索以及对西洋创作技法的借鉴上,都表现出难能可贵的大胆创新精神,对我国现代音乐的创作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7)赵元任——著名的语言学家,对音乐有相当突出的专业修养和创作才能,创作100多首歌曲,一首大型合唱歌曲《海韵》和一些器乐小品等,努力创作具有民族风味的音乐,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中国派”曲调,按中国语言的声韵特斯按来纯利词于曲调的关系,其中有的是用接近吟诗的音调来写,有的吸取吸取或民族小调的音调加以发展,在和声方面大胆摸索“中国化”的和声,其中有运用平行四度、五度的进行等。出版的歌集有《新诗歌集》、《儿童节歌曲集》、《赵元任歌曲集》,1987年在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贺绿汀的提议并推动下,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了五线谱版的《赵元任音乐作品全集》,他是国际知名的语言学家大师,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之一,他与 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格一起被称为清华”四大导师”。

中音史复习资料

中音史复习资料

一.远古时期音乐的起源模仿说:音乐源于对自然音响的模仿。

《吕氏春秋》感情说:音乐源于人对于思想感情的表达。

《礼记·乐记》劳动说:音乐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

《淮南子》对于中国音乐的起源,在基于一定事实根据的基础上,各种说法都仅仅是一种推测,应从多元的角度去理解,不应简单归结为一种因素。

二.周秦时期~礼乐制度为维护和巩固统治,周代统治阶级制定出符合本朝的礼乐制度,从思想上巩固等级名分,以维护天子的权威。

礼乐的“礼”就是宗法制度和等级制度相互结合的礼仪,“乐”就是音乐,包括乐队、乐舞的编制、乐曲、乐舞的使用等等。

各级奴隶主必须根据自己的身份地位,按不同场合举行礼乐,以体现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相互间的关系,不得随意僭越。

六代之乐简称“六乐”,据说是从黄帝开始历代流传下来的六部代表性乐舞,主要用于祭祀天地、山川、祖宗,其特点是规模宏大,有歌有舞,而声调平淡,节奏缓慢。

黄帝时的《云门大卷》尧时的《咸池》舜时的《大韶》禹时的《大夏》商汤时的《大濩》周初的《大武》郑卫之音自春秋起,周代的礼乐逐步走向没落,新兴的地主阶级将欣赏趣味转向以“郑卫之音”为代表的民间俗乐。

“郑卫之音“是郑国与卫国一带的地方音乐,它保留了浓郁的商代音乐特色,节奏奔放活泼,音乐优美抒情,深受一些诸侯国\君的喜爱。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十五国风,共160篇,包括了黄河流域绝大多数的民歌,涉及的题材广泛,内容包括了生活的各个方面。

《楚辞》是继《诗经》以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屈原的作品构成了它的主体,主要有《离骚》、《九歌》、《天问》。

这些作品想象丰富、辞藻瑰丽、感情强烈,句式参差,语句间常插入虚词“兮”,节奏感、表现力很强,与《诗经》形式迥异。

@十二律理论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

十二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中音史考点集锦

中音史考点集锦
相和大曲:由于乐人的参与,使得相和歌获得高度发展,形成了“相和大曲”,分为:艳;曲;趋和乱;相和歌常用的调式有三种:平调、清调、瑟调。
五旦七调:古龟兹乐的一种宫调体系,由音乐家苏祗婆提出。在五个不同调高(旦)上,各按七声音阶构成七声调式,可得三十五种调式。这就是苏祗婆琵琶音乐的三十五调式理论。
《碣石调.幽兰》:由于古琴独奏艺术的发展,因此曲采用了纯律定弦法,以“证调”定弦,全曲共分四段,节奏变化较多,十三泛音都已用到,《碣石调,幽兰》中古琴不仅已具备了七弦十三徽的形制,且记谱法也已是相当精细,这说明我国古琴艺术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且是目前仅见以文字记谱的琴曲。
李延年:中山(今河北定县)人,乐工出身,曾任主持乐府音乐活动的“协律都尉”。他有过人的音乐天赋。武帝即位初期,曾作“十九章”用于郊庙祭祀,他后来“次序其声”,配乐谱曲,从而改变了当时“郊祠而无乐”的现象。除了奉上之作外,他也为司马相如等文人的诗赋配过曲。
鼓吹乐:是以打击乐和吹管乐为主并兼有歌唱的一种器乐合奏形式。鼓吹大概在秦末汉初传入内地,被我国北方牧民所用。汉武帝时,鼓吹已由民间发展到宫廷,被广泛应用于仪仗、宴飨、军队等场合之中。依照用途和乐器配置的不同,鼓吹可分为黄门鼓吹、横吹、骑吹、短箫铙歌等数种。
八音分类法:是我国周代按照制作材料的不同进行乐器分类的方法,是我国最早的乐器分类法,是按发音体物质的不同而分成八类。分别是:金(钟、铙)、石(磬、鸣球)、土(埙、缶)、革(鼓)、丝(瑟、琴)、木(柷、敔)、匏(笙、竽)、竹(箫、篪)。
三分损益律:西周礼乐在实践中用数理方法总结归纳出“三分损益率”是一种生律的方法,是春秋时期出现的以弦长为基础计算乐律的理论,乐器作为伴奏的说唱
俗字谱:是自宋代起开始流行并传承至今的传统记谱法。它采用工尺谱的草体形式作为基本的记谱符号,其读音按照相应的工尺谱字发音,并以“俗乐使用的字谱”之义而得名。

中音史考研题库

中音史考研题库

中音史考研题库中国音乐史作为一门学科,其考研题库内容广泛,涵盖了中国古代音乐、近现代音乐以及音乐理论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中音史考研题库中的问题类型和内容。

一、古代音乐史1. 先秦时期音乐:请简述先秦时期音乐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2. 汉代音乐:汉代音乐有哪些显著的发展?请列举汉代著名的音乐作品。

3. 唐宋音乐:唐代音乐与宋代音乐在风格和形式上有何不同?4. 明清音乐:明清时期音乐剧的发展情况如何?请列举明清时期著名的音乐家。

二、近现代音乐史1. 清末民初音乐变革:简述清末民初音乐变革的背景及其影响。

2. 五四运动与音乐:五四运动对中国音乐产生了哪些影响?3. 抗战时期音乐:抗战时期音乐的特点是什么?请列举一些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4. 新中国成立后的音乐:新中国成立后,音乐领域有哪些重大变革?三、音乐理论1. 音律学:中国古代音律学有哪些重要理论?请举例说明。

2. 音乐美学: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基本观点是什么?3. 音乐教育: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特点是什么?与现代音乐教育有何不同?4. 音乐创作:中国古代音乐创作有哪些特点?请列举一些著名的音乐作品。

四、音乐家与作品1. 古代音乐家:请列举几位中国古代著名的音乐家,并简述他们的贡献。

2. 近现代音乐家:请列举几位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并简述他们对中国音乐的影响。

3. 音乐作品分析:选择一首中国古典音乐作品,分析其音乐结构、旋律特点及表现手法。

五、音乐与社会文化1. 音乐与宗教:中国古代音乐与宗教的关系如何?2. 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扮演了哪些角色?3. 音乐与民族:中国各民族音乐的特点是什么?它们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六、音乐的传播与交流1. 音乐的国际传播:中国古代音乐是如何传播到国外的?2. 音乐的民族交流:中国各民族之间的音乐是如何交流和融合的?结束语中国音乐史是一个丰富的研究领域,它不仅涵盖了音乐本身的发展,还与社会、文化、宗教等多个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音史--古代音乐部分

中音史--古代音乐部分

第一讲名词解释、简答题与参考答案名词解释:1、贾湖骨笛:1986至1987年间,考古学家在对河南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进行挖掘时,发现了多支新石器时期的七音孔、八音孔骨笛。

这批骨笛形式固定,制作规范。

根据碳同位素14C测定和树轮校正,考古学家认定这批骨笛的产生年代距今约8000年之久。

贾湖骨笛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为久远的乐器,它的发现,使世界音乐史学界对我国史前音乐艺术的发展水平有了新的认识和评价。

2、韶:传说中舜时的乐舞,又有《韶箾》、《箫韶》、《九辩》、《九招》、《九歌》、《九韶》等名。

据史籍记载,《韶》乐规模宏大,代表了原始乐舞的最高水平,它的演出可达到“《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的效果。

《韶》乐一直被视为古代音乐的最高典范,在中国音乐史上影响极其深远,受到无数文人名士的赞叹。

季札称其“德至矣哉”,孔子赞其“尽善尽美”。

3、大夏:大禹时的乐舞称作《大夏》或《夏籥》,以歌颂大禹治水为内容。

《大夏》共有九段,以编管乐器籥为伴奏乐器。

演出时,演员头戴皮帽,下穿白裙,赤裸着上身表演。

4、葛天氏之乐:《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有原始时期葛天氏族部落的乐舞表演:三个人手执牛尾巴,踏足而歌,边舞边唱。

全曲共有八段,一曰《载民》,即歌颂负载着人民的大地;二曰《玄鸟》,是歌颂他们的图腾黑色的鸟;三曰《遂草木》,是祝愿草木旺盛生长;四曰《奋五谷》,是祝愿五谷丰登;五曰《敬天常》,是表达对上天的敬意;六曰《达帝功》,是表达对老天爷恩惠的拜谢;七曰《依地德》,是对大地厚德的歌颂;八曰《总禽兽之极》,是对各类鸟兽多多繁殖的祈求,以提供人们源源不断的食物。

这是一首非常重要的有关古乐舞的记载,它完整地描写了先民的生活,歌词中既有对天地、图腾的歌颂,又有对种植、养殖丰产的期望,可说是一首表现原始人们生活的组歌。

简答题:简述贾湖骨笛的发现及其历史意义参考答案:我国见诸文献记载的原始乐器种类很多,有箫、苇籥、笙、骨笛、土鼓、埙、陶钟、铃、磬等乐器。

中音史 第二章

中音史 第二章

教学内容:西周、春秋、战国时期教学目的:1、通过讲述,让学生对中国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发展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教学重点:1、西周的礼乐制度和音乐教育2、音乐形式3、乐器、器乐与乐律4、音乐思想5、音乐家介绍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讲解、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过程:一、西周的礼乐制度和音乐教育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西周时期。

为了加强统治,周王朝初期的统治者实行了“封诸侯,建同姓”的政策,把周王室贵族分封到各地,建立西周的属国。

周公在“分邦建国”的基础上“制礼作乐”,总结、继承、完善,从而系统地建立了一整套有关“礼”“乐”的完善制度。

周公制定了礼乐制度,这是一种十分严格的等级制度。

礼乐制将上层社会的人分成许多等级,根据等级的不同,规定生活各个方面的区别和限制,其中也包括使用音乐的制度,礼乐制度的实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各个等级所使用的音乐,在规模和排列上都要严格的区别和划分:王——东、南、西、被四个方向——8x8诸侯——三面——6x6卿和士大夫——二面——4x4士——一面——2x2庶人是没有权利享受礼乐的,即“礼不下庶人”。

2、在各种典礼仪式上,典礼的每一个步骤的进行都有严格的规定,不同的场合和仪式运用的曲目也有明确的规定,不能违反和逾越。

周代制定了很烦琐的典礼,在贵族的政治、外交、军事和日常生活等方面都有着各种礼节仪式,其中很多场面都有音乐伴随,如祭祀天地神灵、贵族祖先,政治上的外交宴会等等。

在典礼的每一个环节,唱什么样的歌曲、奏什么样的音乐,甚至调式、调性都规定得十分细致。

周代的礼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比较明确的宫廷雅乐体系,所谓雅乐,即“典雅纯正”之意,雅乐首先强调的是它的教育意义,用来配合道德方面的宣导,以平和中正为原则,以庄重肃穆为标准,强调教育性而不注重艺术性,所以雅乐的风格一般是严肃的、呆板的。

有人根据前代遗留下来的宗庙祭祀音乐,把雅乐特点归纳为齐奏为主、曲调简单、节拍缓慢,这往往是后世雅乐遵循的原则。

中音史资料

中音史资料

中音史资料小曲:被认为可以和唐诗、宋词、元曲相媲美的一种艺术形式,建立在声腔基础之上的一字多音的民歌,较之于建立在“声韵”基础上的一字一音的古代民歌有着更加动听的旋律美感。

小曲其艺术形式音乐结构:1 一曲的变体 2 一曲前后分开3 一曲重叠运用 4 多曲连成一套 5 曲间加帮腔开门六喜:说明我国民间音乐已经具有一定高度的发展。

木卡姆:概念是新疆维吾尔著名的古典音乐,是由声乐、器乐、舞蹈组合而成的一种大型套曲。

音乐结构:1 穷拉额曼即“大曲”2 达斯坦即“叙事套曲”3 麦西热普即“歌舞套曲”。

纳西族音乐大致包括“热美磋”“白沙细乐”“洞经音乐”三个组成部分弹词:曲种分苏州、扬州、长沙、四明南词、绍兴平湖掉。

伴奏乐器:琵琶、三弦等弹拨乐器。

演唱形式:一人的“单档”二人的“双档”三人“三档”四大声腔海盐腔弋阳腔余姚腔昆山腔梆子腔又称乱弹、秦腔或西安秦腔。

梆子腔是戏曲音乐板腔体首创剧种。

梆子腔的音乐特点:其曲调主要根源与陕、晋、陇东等地的民间曲词其音乐特点是声音高亢激越气势雄壮既适合表现慷慨激昂和凄楚悲切之情,又具有活泼流利和插科打诨之趣,他属于板腔体,唱腔由一个基本曲调,按角色要求和剧情产生变化,一般分为华音和苦音两大类。

花音又叫欢音,用来表达欢乐的音感,苦音又叫哭音,用来表达表达悲伤的情感,由于梆子腔的音乐风格粗犷有力,文字通俗易懂,很受北方各地群众的欢迎。

皮簧腔:西皮与二黄相结合的声腔。

皮簧腔音乐属板式变化体。

琵琶音乐清明时期我国琵琶再度出现了艺术高峰时期,以反弹琵琶与唐代拨弹琵琶的艺术高峰相辉映,名曲众多,成为一个时代特色的艺术。

新法密率:即十二等程律,朱载堉的“新法密率”理论,不仅在我国乐律学研究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国际上同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也反映我国明代在世界律学研究领域中所具有的领先地位。

是世界上最早的“十二平均律”学说,也是我国明代最重要的乐律理论成就,在世界范围内有着不可低估的重大影响。

中音史问题(附答案)

中音史问题(附答案)

中音史问题(附答案)一、名词解释1.六代乐舞简称“六乐”,从皇帝时期开始沿袭下来带有史诗性的乐舞,皇帝时的《云门》、唐尧时的《咸池》、虞舜时的《萧韶》、夏禹时的《大夏》、商汤时的《大濩》、周代时的《大武》。

《大武》是六代乐舞之一,是西周时期产生的,一部歌颂武王伐纣的大型史诗性乐舞。

是西周统治者用于祭祀大典和重大宴享活动的六部乐舞,被后世儒家奉为雅乐的最高典范。

2.八音分类法周代乐器的分类法和名称,周代乐器数量增多,为了便于学习和认识,依据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进行分类。

共分成八类: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3.三分损益律是我古代最早计载的采用数学运算求律的方法,春秋时期出现,它所产生的各律形成一种律制,称为三分损益律。

它是一种生律的方法,是把一个振动体的长度分为3份,去掉它是三分之一,得三分之二,称“三分损一”。

如加上它是三分之一,就得三分之四,称“三分益一”它所生的个律形成一种律制,为三分损益法。

三分损益法采用五度相生律的求律方法。

缺陷是:1.半音不均等;2.黄钟不能还原;3.旋宫转调受影响。

4.乐府西汉统治者在继承秦朝的理念和制度上建立的音乐机构。

1)职能:①编写各种宫廷仪式音乐,包括祭祀、宴飨等;②采集、整理、改编曲调和歌词;③编配乐器;④编写军乐;⑤训练军乐队;⑥研究音乐理论;⑦组织演唱或演奏活动2)代表人物:李延年,协律都尉职位;创作《乐府新诗》5.乐记是我国最早一部具有完整体系的儒家音乐美学著作。

《乐记》:是儒家音乐理论专著,其作者尚无定论,其对中国音乐美学史所做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①《乐记》讨论了音乐的本源问题。

②《乐记》探讨了音乐的特性问题。

③《乐记》探讨了音乐教育以及政治的关系问题。

《乐记》强调音乐在教育和政治当中发生的作用认为音乐可以陶冶性情,修养身心,可以调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音乐还是政治统治的手段。

6.李延年汉代乐府机构中著名的音乐家,中山人,乐工出身,他的音乐才能很受汉武帝的赏识,曾做过协律都尉,主要成就是能创作歌曲并演唱。

中音史

中音史

四、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秦汉: 乐府: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音乐机构,创建于秦朝,汉武帝时进 行了扩建或改建。乐府的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歌谣。除了采集民 间歌谣、加工配乐外,还创作并填写歌词,创作和改编曲调,研 究音乐理论,进行演唱、演奏。 意义:汉代乐府的设立促使民间音乐蓬勃发展。客观上起到保存 民间音乐的作用。乐府促使汉代民间音乐的高度繁荣。 李延年:1、汉武帝时代的乐府领导人,是一位具有杰出音乐才 能的任务。2、被封为协律都尉。3、唱歌非常出色。4、擅长作 曲。5、《郊祀歌》十九章。6、是历史上第一个吸收外来音乐进 行音乐创作的人。7、用一支胡曲为素材,改编出二十八首新颖 的乐曲。
3、黄帝《云门》是一部崇拜云图的乐舞。 4、尧《咸池》以水鱼图腾崇拜为主的乐舞 ,是一部远古时期优秀的乐舞作品。咸池是 天上西宫星名,古人称它是西方日落之处。 5、舜《萧韶》这是一部反映原始社会最高 水平的乐舞作品。乐舞由编管乐器排箫作为 主要伴奏乐器,所以称《萧韶》;乐舞有9 个段落,所以称《九韶》;有9次歌唱,称 《九歌》;有9次变化,称《九辨》。
战国: 曾侯乙墓编钟出土的意义和音乐特点: 概括:1978年在湖北随县出土。全套编钟65件,分列八 组,分三层,悬挂在高大的钟架上,总重量达2567公斤。 意义:1、钢琴七个八度,曾侯钟的总音域跨五个八度 ,基调和现代的C大调相同,中心音域十二律齐备,可以 在三个八度内构成完整的半音阶,也可以在旋宫转调的情 况下演奏七声音阶的乐曲。2、每个甬钟都能敲击出两个 乐音,在隧、鼓部镌刻着该乐音的音阶名称。3、曾侯乙 钟上一共有2828字的错金铭文,记载了当时楚、齐、晋、 周、申等国与曾国的各种律名、阶名、变化音名在从原始落后的低级阶段逐渐进化 发展的过程中,与生俱来的创造音乐和 接受音乐的能力也随之与日俱增。中国 古代的先民至迟在新石器时代以创造了 音乐,并在夏朝以前已经产生了一些作 品和乐器。

中音史复习资料

中音史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韶乐》:舜帝是的一部宗教性乐舞。

简称《韶》,乐舞由编管乐器排箫作为主要伴奏乐器,所以称为《箫韶》;乐舞有九次变化,故又名为《九辨》;因其歌唱部分有九段而被称为《九歌》。

由此可知,《韶乐》是内容丰富而富于变化的多段体乐舞。

它的主要特征是“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百兽率舞”。

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和孔子都曾欣赏过这部作品,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孔子评价《韶乐》为“尽美矣,又尽善也”。

可见这部乐舞的艺术魅力。

2.葛天氏之乐:远古时期的乐舞,形式:三人操牛尾,顿足以歌。

内容:《载民》歌颂载负人民的大地;《玄鸟》对图腾的赞颂;《遂草木》,祝愿草木繁茂;《奋五谷》,祈求五谷丰收;《敬天常》,表达顺应自然规律的心愿;《达帝功》,歌颂天帝的功德,祈求护佑;《依地德》,感谢土地的赐予及恩惠;《总禽兽之极》,祈求鸟兽繁衍不息。

3.贾湖骨笛:原始社会乐器。

出土于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属裴李岗文化。

目前该遗址共出土骨笛35件,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早期,距今9000多年至8600年左右,骨笛上开有五孔、六孔,能走出四声音节和完备的五声音阶;二、中期,距今8600至8200年左右,偶七孔,能走出六声和七声音阶;三、晚期,距今8200至7800年左右,能奏出完整的七声音阶以及七声音阶意外的若干变化音。

贾湖骨笛有三个特征:a 有固定音高意识 b 有音阶 c 律学测算,用等分来分的,能产生纯八、纯四度。

意义:说明我国古代音乐文化至少已有八千年的可考历史;它们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古老的仍可演奏的乐器;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管乐器。

4.雅乐:含义:是我国古代祭祀天地、神灵、祖先等典礼中所演奏的音乐。

周代雅乐,是西周以礼乐制度为基础,建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完善的宫廷雅乐体系,对后代影响非常深远。

内容:包括用于郊社、宗庙、宫廷仪礼、乡射和军事大典等各个方面的音乐,它是周代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点:雅乐首先强调的是它的教育意义,用来配合道德方面的宣导。

大二中国音乐史知识点

大二中国音乐史知识点

大二中国音乐史知识点中国音乐史是研究中国音乐发展历程和演变的学科,它探究了从古代到现代的音乐风格、音乐创作技巧、音乐理论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将介绍一些大二学生在学习中国音乐史时需要了解的知识点。

一、古代音乐在大二中国音乐史中,古代音乐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古代音乐主要包括古代器乐、宫廷音乐以及民间音乐等。

在古代器乐方面,学生需要了解古代乐器的种类、演奏技巧以及乐谱记谱法等相关知识。

在宫廷音乐方面,了解古代宫廷音乐的起源、在宫廷中的地位以及传承等内容是必要的。

此外,了解一些古代民间音乐的流派、特点和影响也是非常有益的。

二、音乐理论在学习中国音乐史时,音乐理论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学生需要了解古代音乐理论的发展,并能够理解和应用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例如,了解五音、六律、宫商角羽的含义和作用,了解古代音乐调式的特点和分类等。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中国传统音乐中的节拍、各种表情符号以及音乐形式等方面的知识。

三、曲艺和戏曲音乐曲艺和戏曲音乐是中国音乐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需要了解京剧、豫剧、评剧等主要戏曲剧种的特点、音乐形式以及表演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了解曲艺形式如评书、相声等的音乐背景和技巧也是必要的。

四、现代音乐近代以来的中国音乐发展经历了很多变化,学生需要了解这一时期的音乐特点和发展脉络。

了解中国近代音乐家的代表作品和他们对音乐创作的贡献,了解不同流派的兴起和发展,对于理解现代中国音乐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五、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的关系在学习中国音乐史时,了解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的关系也是重要的。

学生需要了解中国音乐对世界音乐的影响以及从世界音乐中汲取的养分。

此外,了解一些融合了中西方音乐元素的作品,对于加深对中国音乐历史和世界音乐的了解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综上所述,大二中国音乐史的学习需要了解古代音乐、音乐理论、曲艺和戏曲音乐、现代音乐以及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的关系等多个知识点。

通过深入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音乐的魅力,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

中音史

中音史

一,填空题1,京房解决了钟吕还原黄钟的问题。

2,鼓吹乐可分为黄门鼓吹,骑吹,横吹,短萧饶歌四类。

3,相和歌的发展阶段:徒歌→但歌→相和歌→相和大曲。

4,“中华美育会”是由1919年上海专科师范学院和爱国女学的吴梦飞,丰子恺,刘质平等发起的一个以提倡美学为宗旨的新式音乐社团。

5,1938年鲁迅艺术学校始建于延安,有吴玉章为院长。

6,冼星海的四部大合唱分别为:《↗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牺盟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

7,百戏是古代乐舞,杂技表演的总称。

秦汉时期成为百戏(又名角抵戏),隋唐时期叫散乐,唐宋以后为了区别于其别歌舞,杂剧,才改成为杂剧。

8,诸宫调作品中较有名的是晋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刘志远诸宫调》;元代王柏成《天宝遗事》9,南北朝时期的歌舞戏的代表曲目:大面,踏谣娘。

10,赵元任的大型合唱曲《海韵》。

11,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代表作曲家有:聂耳,冼星海,任光,张曙。

12,黄自创作的《长恨歌》是我国现代音乐史上的第一部大型清唱剧,第一部交响乐《怀旧》。

13,“国乐改进社”1927年5月成立于北京,由刘天华等人发起14,“我住长江头。

”这首歌是由青主作曲。

15,明代四大声腔:海腔,余姚腔,昆山腔,弋阳腔。

16,戏剧按结构可分为:板腔体,曲牌体。

二,名词解释1,张曙:在上海艺术大学音乐系学习时参加“南国社”,后入国立音专师范科主修音乐,1933年参与组织“苏联之友社”1937年在长沙,武汉等地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的领导工作,代表作有《日落西山》《丈夫去当兵》《洪波曲》等。

2,沈心工:①我国最早编写乐歌教材的作者之一②曾赴日本留学考察并与曾志忞创办了“音乐见此所”③1904年曾编辑出版了《重编学校歌唱集》和《心工唱歌集》等④他的乐歌创作通俗流畅,注意儿童歌唱特点。

《体操—兵操》《铁匠》《竹马》等广为流传。

3,李叔同:①其人多才多艺,诗文、词曲、话剧、绘画、书法、篆刻、无所不能,是中国油画、广告画和木刻的先驱之一②在本曾与曾孝谷创办了我国第一个话剧团体——“青柳社”③1906年创办了我国第一个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他为当时美术,音乐,书法,篆刻等方面的发展作出了贡献④其创作多见于《李叔同歌曲集》,其中以《祖国歌》、《送别》《早秋》三首较著名,又以《春游》一首最为突出。

中音史

中音史

中音史⒈贾湖骨笛早期距今9000多年。

反映了原始先民对音高观念和音阶规律的认识。

是我国目前所知新石器时代年代最早的乐器。

⒉雅乐是我国古代祭祀天地,神灵,祖先等典礼中表演的乐舞和演奏的音乐。

其名称的由来当取其歌辞“典雅纯正”之意。

它用于郊社,宗庙,宫廷礼仪,乡射和军事大典等各个方面。

是周代在我国历史上建立起的第一个明确的宫廷雅乐体系被后世儒家奉为雅乐的最高典范的“六代之乐”。

是西周统治者用于祭祀大典和重大宴享的六部乐舞.也是周代音乐文化具有集大成意义的代表性作品《云门大卷》(黄帝)祭天神雅乐的特点:①台上登歌台下乐悬.文武八佾《大咸》(尧)祭地神大堂上演唱歌颂先王.大堂下使用编钟编磬《九韶》(舜)祭四望文队武队共计八八六十四人《大夏》(禹)祭山川②和平中正《大濩》(商)祭先妣③典礼仪式中使用.《大武》(周)祭先祖④强调音乐的政治教化功能前三部属于原始社会后期的作品.以图腾崇拜为主.后三部是夏商周三代的创作乐舞.均歌颂了开国元勋的赫赫功绩⒊大司乐是周朝职官的名称.后世将其作为周朝音乐机构的代称.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记载的具有较为完备体系的音乐教育机构⒋八音分类法周代已经出现“八音”的名称.所谓八音.是我国古代依据制作材料的不同.将乐器分成八个类别.这种乐器分类法名称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古代器乐艺术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成熟的阶段.金(钟、铙)石(编磬)土(埙、缶)革(鼓)丝(琴、瑟)木(柷、敔)匏(笙、竽)竹(箫、管)⒌三分损益法/三分损益十二律我国最早生出的律法.最初见于距今2600余年的春秋时期在《管子·地员篇》中是一种在弦上求律的方法我国古代文献中最早记载十二律律名的是《国语·周语下》“周景王问律于伶州鸠”篇.即公元前522年.周景王像=向乐官伶州鸠询问有关于律的问题.十二律: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十二律分为阴阳两类.奇数六律为阳律.叫做六律.偶数六律为阴律.叫做六吕⒍音乐思想的百家争鸣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墨家(墨子)老、学派(老子、庄子)《乐记》是我国最早一部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音乐理论著作.原有23篇.现存11篇⒎乐府秦王朝设立“乐府”机构.汉武帝时期对“乐府”进行大规模扩建.汉哀帝时期裁剪了乐府机构.“乐府”的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音乐.包括“赵、代、秦、楚”的民歌.泛指四面八方的全国范围.乐府的工作任务.除了采集民歌、加工配乐外.还创作并填写歌辞.创作和改编曲调.研究音乐理论.进行演唱演奏.与周朝大司乐的人数规模比较也不相上下.代表人物李延年、司马相如⒏相和歌/相和大曲相和歌是汉代汉族各种民间歌曲到总称.它包括清唱的“徒歌”;一人唱、三人和的“但歌”和“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相和歌”其常用乐器有节、笙、笛、琴、瑟、琵琶(即阮)、筝七种.汉代民歌《江南》是相和歌的正声.相和大曲是含有多段体的大型歌舞作品.为相和歌的最高发展形式.结构包括“艳”“曲”“解”“趋”四个部分.《陌上桑》乃东汉时期的相和大曲⒐古琴音乐《广陵散》记载于相传为东汉蔡邕所作《琴操》一书.曲谱最早见于明代朱权编印的《神奇秘谱》.讲述了聂政为报杀父之仇刺杀韩王然后自杀的悲壮故事.《广陵散》和《聂政刺韩王》是“异名同曲”.据考证. 《广陵散》在唐代以前有三十三段.分“大序”(五段)、“正声”(十八段)、“乱声”(十段)三个部分.是我国现存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杀伐战斗气氛的乐曲.这首具有情节性内容的大型琴曲在汉代的出现.说明了古琴艺术发展所达到的时代高度.⒑清商乐南北朝以后.成为汉族民间音乐的主要形式.因此.“清商乐”是我国南北方汉族民间音乐的总称.它包括“中原旧曲”(即相和歌)、“江南吴歌”和“荆楚西声”三种成分.⒒文字谱我国目前所见到的最古老的曲谱.是由南北朝梁代丘明传谱的《碣石调·幽兰》《碣石调·幽兰》谱前有“序”.是目前所见我国最古老的曲谱.也是我国唯一一首用“文字谱”记写的琴曲》⒓多部乐形成:隋朝用国名和地名作为宫廷燕乐乐部的名称。

中音史及其答案

中音史及其答案

1、⑴原始社会时期的音乐形式及特点如何?答案:形式:集诗,乐舞于一身。

特点1)音乐与人类认识社会和生产力的发展有直接关系。

2)节奏是当时组织音乐的重要手段。

3)音阶概念比较简单。

4)乐器由不固定音高到固定音高。

5)乐器的种类由少到多的发展。

6)乐舞是原始社会时期音乐重要形式。

7)音乐为氏族成员共同享乐。

⑵原始社会的乐舞有哪些?答案《弹歌》《蜡辞》《云门》《咸池》《音召》《萧韶》⑶六代乐舞的产生时间及名称?答案:黄帝《云门》,尧《咸池》,禹《夏》,商《濩》,周《武》。

2、⑴我国音乐文化有约8000年可考的历史,其依据是什么?答案:1986~1987年间,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村先后出土了25支骨笛。

这些骨笛多为用鹤骨制成。

距今8000~9000年,这也是我过音乐文化可考的最早的年代。

⑵远古、夏商时期的乐器有何分类?答案:打击乐器,吹奏乐器。

及其代表乐器。

答案:远古1:鼓,骨笛,骨哨,陶埙,籥。

2夏:铜铃、石磬、陶埙。

商:编磬、编铙、虎纹特磬、五音七孔、排箫、兽面纹大铙3、⑴何谓“八音”分类法?答案:我国最早的乐器分类方法。

按制作材料将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

⑵产生于何时?答案:产生于周代。

4、⑴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答案:《诗经》。

它是如何分类的?答案:风、雅、颂。

⑵其中的精华部分是什么?答案:分。

⑶代表作品举出一二。

答案:豳风《七月》,召南《行露》,魏风《伐檀》。

5、⑴何谓“楚声”?答案:战国时期流行的一种歌曲体裁,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形成的。

⑵代表作品?答案;屈原《离骚》,《九歌》,,《天问》,《九章》。

6、⑴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三家对音乐的态度如何?答案:儒家:开强调音乐社会教化功能。

墨家:忽视音乐对社会、对人类具有不同功能。

道家:提倡自然,否定一切人为音乐。

提出了“大声希声”,“音声相和”等命题,开道家音乐思想之先河,对后世音乐美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⑵这一时期儒家音乐美学思想著作是哪一部?答案:《乐伦篇》7、⑴乐府的产生、任务是什么?答案:1)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名叫“乐府”。

中音史

中音史

中音史1.《牧童短笛》:开创了中国风格钢琴曲的先河。

以质朴优美的民族歌风旋律,流畅自如的对位写法,与中国风味去掉相谐的和声,以及变化再现的三部曲式结构,如同笔法简练的写意水墨画般的营造了中国式的诗情意境,被公认为是中国民族风格钢琴曲的奠基之作。

乐曲采用民间音乐作为素材创作,音调流畅自如,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曲式为三段体结构,前后两段运用复调织体,中间部分采用主调织体。

全曲由五声音阶组成,和声具有独特的东方韵味。

这是中国近代音乐中一首经典式的钢琴名作。

(P181)2.《教我如何不想他》:刘半农词,赵元任曲。

作于1926年。

歌曲为通谱歌形式。

以对春夏秋冬四季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作者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祖国和念旧”之情。

此曲口语化的特点唱起来自然,流畅。

转调频繁又觉得天衣无缝。

运用我国京剧国门的旋律座位素材贯穿全曲。

(P139)3.陆华柏:4.国立音专:中国第一所独立的高等音乐学府。

(P168)5.学堂乐歌:是我国自19世纪末开始在新式学堂和社会上广泛流行的一种歌唱形式,一直到“五四”时期盛行不衰。

学堂乐歌的特定概念是指清末民初新式学堂开设的“乐歌”课及所教唱的歌曲。

(P119)6.《和平进行曲》:钢琴曲,赵元任1914年作。

是我国第一首创作的钢琴作品。

发表于1915年《科学杂志》。

《和平进行曲》作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具有祈求和平的人道主义反战背景。

全曲22小节,2/2拍子,音调庄重而富于激情。

这是我国近代早期在复调思维基础上进行创作的一首钢琴曲。

(P126)7.曾志忞:号泽明,又名泽霖,上海人。

早年曾在上海南洋公学任教,曾志忞1903年入东京音乐学校学习,曾被梁启超誉为“上海曾志忞,留学东京音乐学院有年,此实我国此学先登第一人也。

”(P124)8.《夜上海》:陈歌辛曲(P203)9.救亡歌咏运动:以冼星海、聂耳为代表的音乐家所创作的大量优秀救亡歌曲标志着抗日救亡歌咏运动新时期的到来。

他们创作的歌曲更加富有时代气息和大众化的音乐风格,具有更为高昂明朗的音调和铿锵有力的节奏,在广大群众中广泛传播,开辟了一条通向救亡歌咏运动高潮的道路。

中音史

中音史

一,填空
1.四大徽班: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2.京剧代表人物:
“老三鼎甲”:余三胜、张二奎、程长庚;
“新三鼎甲”孙菊仙、汪桂芬、谭鑫培。

3.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

4.《普天颂赞》是各类中文圣诗集中收集最丰富、
影响最大的一本赞美诗集。

5.1905年,李映庚编写的《军乐稿》是我国近代
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军乐文献。

6.《乐典教科书》是当时我国最早出版的一本比较
完备的、系统介绍西方音乐体系的乐理教科书。

7. 《春柳舍》是中国创办的最早的话剧社团;
《音乐小杂志》是我国最早创办的音乐刊物;
《春游》是我国近代最早的一首三部合唱曲;
《和平进行曲》是我国第一部首创的钢琴作品
《请君对境》是我国第一部分节歌形式的对唱歌曲《行路难》是我国近代最早的一首小提琴曲。

8.《可怜的秋香》是李锦辉儿童歌舞表演曲中最具
代表性的一首作品。

9.1922年,李锦辉创办了我国当时影响最大的
儿童文化周刊《小朋友》,并亲任主编。

1921年、李锦辉正式出版第一部
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1920年、
他的处女作《老虎叫门》在社会上广为流传。

10.“高尔基戏剧学校”是我国最早的为无产阶级
革命事业培养文艺干部的艺术学校。

主要形式是:演唱革命民歌和工农红军歌曲。

中音史2

中音史2

1.中国最早的铜管乐队是1879年成立于上海的由菲律宾乐工组成的铜管仪仗乐队即(上海部局)乐队的前身。

意大利指挥家、钢琴家梅百器曾担任指挥,直至1941年。

2.学堂乐歌以(抵御外侮、富国强兵)为其最主要的内容,反映了20世纪初期中国人民最迫切的时代要求。

3.学堂乐歌时期三位主要代表人物是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4.李叔同在日本期间,组织了我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1906年独立创办编印我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祖国颂》、《隋堤柳》等。

代表作有《送别》、《春游》、《祖国歌》、《出军歌》、《我的国》、《隋堤柳》、《大中华》、《春郊赛跑》、《春游》、《忆儿时》、《送别》、《早秋》、《悲秋》、《西湖》等。

5.中国近代第一个音乐社团——音乐讲习会由沈心工于1902年12月在日本东京发起,参加者为留日同学,如曾志忞等,讲授乐理和唱歌。

6.亚雅音乐会。

曾志忞于1904年6月创立,该会以“学习发达学校社会音乐,鼓舞国民精神”为宗旨,并附设“唱歌讲习会”和“军乐讲习会”。

7.曾志忞、高寿田、冯亚雄等自日本留学归国后,于1907年8月在上海创办的音乐社团——夏季音乐讲习会。

8.1919年,张謇创办于江苏南通的伶公学社,是一个培养新式戏曲演员的组织,是我国第一个专业戏曲学校。

9.1933年,《浙江湖》发表了匪石的《中国音乐改良说》一文,其实质在于将我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对立起来,完全否定传统音乐的价值。

10.1921年7月,萧友梅创作的《卿云歌》被北洋政府定为中华民国国歌,1927年萧友梅等人在上海筹建并成立了我国第一所独立的高等音乐学府——(国立音乐院),1929年改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11.王光祈创立了“世界三大系统说”,创造性地把世界乐系划分为“希腊乐系”、“中国乐系”和“波斯、阿拉伯乐系”三大乐系,从而提升了中国音乐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

12.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建立于1919年1月,1920年还出版期刊《音乐杂志》。

中音史——精选推荐

中音史——精选推荐

中⾳史●⼋阙:《吕⽒春秋·古乐篇》记载,反映原始农牧⽣活的组歌,⼀共包含8⾸,表演者⼿执⽜尾巴,边跳边唱。

“昔葛天⽒之乐,三⼈操⽜尾,投⾜以歌⼋阙。

⼀⽈载民,⼆⽈⽞鸟,三⽈遂草⽊,四⽈奋五⾕,五⽈敬天常,六⽈达帝功,七⽈依地德,⼋⽈总禽兽之极”●相和歌:汉代产⽣的艺术歌曲,它是在北⽅民歌基础上经过加⼯⽽成。

其发展过程经过了三个阶段,最初是清唱的民间歌谣,既⽽⼜加上帮腔,成“⼀⼈唱、三⼈和”的“但歌”,最后形成带有乐器伴奏的“丝⽵更相和,执节者歌”的艺术化歌曲。

相和歌主要⽤丝⽵乐器伴奏,有笙、笛、节、琴、瑟、琵琶、筝等七种。

●礼乐制度:礼乐制度是周代建国初期由周公制定的。

其⽬的之⼀是为了巩固等级制社会,其次也是吸取商代灭亡的教训,反对淫乐采取节乐措施。

礼乐制的实施巩固了奴⾪主阶级的社会地位,促进了⾳乐的发展。

但它⼜成为了礼的附庸,使⾳乐成为以礼为中⼼的模式⾳乐,并逐渐趋于僵化。

●四夷之乐:当时王朝四周各族部的乐舞,歌曲,由鞮鞻⽒掌教。

●⼋⾳:⾦⽯⼟⾰丝⽊匏⽵(钟镛钲饶铎、磬.鸣球、埙,⽸、⿎,建⿎, 鼗,鼙,拊、琴,五弦琴,瑟,筑、柷,椌)●⼗⼆律:黄钟⼤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射应钟(单为六阳律/阴吕)●乐府:是秦代创⽴的宫廷⾳乐机构,⾄汉武帝时得到⼤规模的扩充。

乐府的职责主要是采集、改编民间⾳乐,创作新作品并进⾏表演。

乐府对民歌的采集已超出《诗经》,遍及黄河、长江流域的⼴⼤地区。

兴旺发达时期在西汉武帝时。

●⿎吹:秦汉时得名并发展起来的⿎吹乐,是⼀种以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兼有歌唱的器乐合奏。

●清商乐:东晋南北朝期间,承袭汉、魏相和诸曲,吸收当时民间⾳乐发展⽽成的俗乐总称。

●《碣⽯调幽兰》传⾃南朝梁代的丘明,是我国现存最古⽼的琴谱。

属于以⽂字记录弹奏⼿法的⽂字谱式。

该谱所以称碣⽯调是指它的曲调形式。

其溯源,⽽退⾄汉代相和歌和歌瑟调曲。

“其声微⽽志远“此弄宜缓消息弹之。

它强调的微和缓嗾使为了更深刻的表达其幽怨压抑的情绪。

中音史

中音史

第一编乐舞时代第一章原始社会音乐1.原始乐舞的概念:原始乐舞是指歌、舞、乐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

这是我国音乐的早期形态。

“乐舞”是后来出现的名词,先秦时期称其为“乐”。

见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寨出土彩陶盆图片。

2.原始乐舞的基本特点:歌唱、舞蹈、奏乐三位一体。

3.原始乐舞的具体作品及其特点:代表性原始乐舞作品原始乐舞作品多记载于《尚书》、《山海经》、《吕氏春秋》、《礼记》等古代文献中。

原始乐舞的代表作品主要有《云门》、《箫韶》。

4.贾湖骨笛1986、1987、2001年三次出土,分早、中、晚三期:早期距今9000多—8600年;中期距今8600—8200年;晚期距今8200—7800年。

骨笛是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新石器时代的乐器。

5.陶响器是一种腔体呈封闭状、内装小固体丸状颗粒、靠摇响发出音响的色彩性很强的节奏性乐器。

6.陶埙的发展(1)原始社会陶埙一音孔和二音孔居多(2)夏代陶埙都是三音空,多为彩陶制品,时代距今约3500年左右。

(3)商代的陶埙出土数量较多,形制较为统一,多为平底卵形,五个音孔。

制作材料以陶制最多,也有骨制、石制埙。

有些埙能吹出11个半音关系的音高。

第二章夏商音乐1、六代乐舞:简称六舞,是周代以前和周代著名的六部代表性乐舞。

包括:黄帝时的《云门大卷》、尧时的《大咸》、舜时的《大韶》、夏代的《大夏》、商代的《大濩》、及周初的《大武》。

六代乐舞的主要内容是歌颂各个时期统治者的文德武功。

被后世儒家奉为雅乐的最高典范。

2.石磬的发展:(1)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早期墓葬出土的4件石磬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石磬。

属于原始社会时期。

(2)目前出土的可能是夏代遗物的石磬有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石磬和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石磬等。

(3)商代的石磬比此前的磬在很多方面都有进步。

商代还出现了三个成编的编磬。

有很多种磬器工艺水平极高。

商代石磬为后世的石磬形制奠定了基础。

商代石磬有两个击点可以产生音高。

第三章西周春秋战国音乐1.礼乐制度:礼乐制度是中国古代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上下等级秩序而设立的一套严格的文化典章制度。

中音史 第二章 。ppt

中音史 第二章 。ppt
六代乐舞、小舞、颂乐、雅乐、房中乐、 六代乐舞、小舞、颂乐、雅乐、房中乐、四夷之乐
4、乐器分类法——八音 、乐器分类法 八音
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5、音乐文化的交流——周穆王西游 、音乐文化的交流 周穆王西游
二、春秋
1、《诗经》 、 诗经》
共305篇,又称《诗三百》 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具有可诵、可歌、可奏、可舞的音乐性质。
2、三分损益法与十二律 、
3、宫廷乐师简介 、
师旷 师襄 师文 师乙
三、战国
1、说唱音乐《成相篇》 、说唱音乐《成相篇》
《荀子》一书中有《成相篇》,这是一篇通俗的歌词,它的形 荀子》一书中有《成相篇》 这是一篇通俗的歌词, 式很是引起后世的注意。一般认为, 式很是引起后世的注意。一般认为,它可能是我国最早的说唱音乐 的唱词。 的唱词。
西周、春秋、战国音乐 西周、春秋、
(约公元前1046——公元前221年) 约公元前1046——公元前 公元前221年 西周(前1046-前771年) 西周( 1046- 771年 春秋( 770- 476年 春秋(前770-前476年) 战国( 475- 221年 战国(前475-前221年)
一、西周
5、民间音乐家 、
秦青 韩娥 伯牙
2、《楚辞》 、 楚辞》 3、曾侯乙编钟 、
4、音乐思想
主要代表派别有儒家、墨家和老庄学派三家, 主要代表派别有儒家、墨家和老庄学派三家,按照他们的思想实质归 纳起来,就是“倡乐” 纳起来,就是“倡乐”和“非乐”两种观点。 非乐”两种观点。
1、儒家,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提倡音乐、肯定音乐。 、儒家,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 提倡音乐、 提倡音乐 肯定音乐。 2、墨家,代表人物是墨子——非乐 、墨家,代表人物是墨子 非乐 3、老庄学派: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否定人为的音乐,走向虚无主 、老庄学派: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 否定人为的音乐, 否定人为的音乐 义的极端。 义的极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音史1、对京韵大鼓的形成做出最重要贡献的艺人是谁?刘保全。

①他对京韵大鼓进行了较大的革新和创造。

②他给后人留下了不少优秀的曲目,如《单刀会》,《长坂坡》等。

他把京韵大鼓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成熟的阶段。

2、简述京剧“梅派”,“麒派”和“程派”梅派:梅兰芳。

①他成功的突破了原来京剧旦角中的青衣与花旦的严格区分和一些陈规,实现了青衣与花旦两种角色逐渐统一的改革主张。

②并创造了许多以旦角为主的“古装新戏”。

如,“嫦娥奔月”等。

其唱腔嗓音高宽清亮,圆润甜脆,音色悦耳动听。

麒派:周信芳。

①曾受到辛亥革命时期“海派京剧”艺人的影响,积极拥护戏剧改革。

②他主张兼采各派之长,特别强调艺术表演同戏剧内容的结合和唱腔同语言音韵的结合。

他的唱腔质朴刚健、顿挫有度,表演深刻而富于激情,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程派:程砚秋。

①他主张要改变过去京剧创腔过分强调“以字就腔”的成法,提出“以腔就字”、大胆创新。

②他在继承传统唱腔的基础上吸取西洋音乐的某些技巧和经验,不断丰富自己对新腔的创造和表演从而形成了既婉转曲折、又刚劲有力,特别富于音乐性和内在的激情的独特风格。

3、简述华彦钧的代表作二胡《二泉映月》、《听松》,琵琶曲《大浪淘沙》4、我国现代第一位音乐学家是谁?主要有哪几方面的贡献?王光祈。

主要思想:根本目的与政治理想密切相连。

主要成果①向外国介绍中国音乐。

如《音乐在中国的意义》,《论中国音乐》等②向中国介绍外国音乐。

如《德国人之音乐生活》,《西洋音乐与诗歌》等③进行“比较音乐学”的研究和探索。

如《东西乐制之研究》,《东方民族之音乐》,《千百年间中国与西方的音乐的关系》等。

5、列举赵元任、黎锦晖的代表作,并作简要评价。

赵元任:民族风格的劳动歌曲《卖布谣》。

具有民族风格的抒情歌曲代表作《教我如何不想他》。

大型合唱曲《海韵》。

黎锦晖:主要形式为儿童歌舞表演和儿童歌舞剧两种。

儿童歌舞表演曲:《可怜的秋香》、《三个小宝宝》;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等。

6、论述黄自的音乐创作。

(1)合唱作品:《抗敌歌》,《旗正飘飘》。

内容:这两部合唱曲的音乐均充满动人心弦的力量和雄伟慷慨的爱国热情。

其形式均有严密而富于层次的结构布局,并对合唱的配置作了较好的复调运用,取得了很好的合唱效果。

(2)艺术歌曲:古诗词创作:《南乡子》、《花非花》。

现代诗创作:《春思曲》,《玫瑰三愿》。

旋律优美、形象生动、感情细腻,色彩变化鲜明、丰富。

(2)大型声乐套曲——清唱剧《长恨歌》第一乐章《仙乐风飘处处闻》第二乐章《七月七日长生殿》第三乐章《渔阳鼙鼓动地来》第四乐章《惊动霓裳羽衣曲》第五乐章《六军不发无奈何》第六乐章《宛转蛾眉马前死》第七乐章《夜雨闻铃弱断声》第八乐章《山在虚无飘渺间》第九乐章《西宫南内多秋草》第十乐章《此恨绵绵无绝期》总的来说,黄自的创作中体现了音乐形象生动、鲜明,曲调流畅、优美,歌词与曲调高度结合,以及声乐与伴奏的高度结合,创作构思细致、集中,和乐曲结构简洁、严谨的特色;同时在一部分作品里对音乐的民族风格作了种种创造性的探索。

正是这些才使他的创作能够给予当时、以及后来我国专业音乐界以较大的影响。

7、评述黄自“四大子弟”的代表作。

陈田鹤:《春归何处》,《在那遥远的地方》。

他的声乐创作最出色的体现了黄自那种优雅,抒情,精致、含蓄的美。

刘雪庵:艺术歌曲《红豆词》,群众歌曲《长城谣》。

其作品比较贴近现实生活,音乐以通俗流畅见长,比较接近一般的市民群众。

江定仙:《岁月悠悠》,艺术民歌《康定情歌》。

他的创作风格以技法精湛见长,具有学者的风味。

贺绿汀:电影配乐《春天里》,《天涯歌女》,钢琴曲1934年《牧童短笛》,接近与歌剧咏叙调的独唱歌曲《嘉陵江上》,抗战歌曲《游击队歌》。

一直同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他又善于根据作品的内容要求,加以不同程度的现代专业创作的技术处理,使得他的音乐作品有着十分鲜明的个人风格。

8、综合论述聂耳的音乐及其历史意义。

聂耳的音乐创作主要集中在群众歌曲和抒情歌曲两方面,他的这些作品大多数是为当时的进步电影和戏剧所写的插曲。

这些音乐要比这些电影和戏剧流传得更广、生命力更强。

1934年则是他的音乐年。

在群众歌曲方面:1、进行曲性的爱国歌曲:《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

内容:这些歌曲鲜明的反映了当时最迫切的主题——人民大众反帝爱国的斗争。

他是把进行曲中国化的第一人。

2、劳动歌曲方面《大路歌》、《码头工人》等工人歌曲也具有特殊的意义。

聂耳是第一个能准确而又深刻的反映我国被压迫劳动群众形象的作曲家。

在抒情歌曲方面:《铁蹄下的歌女》、《梅娘曲》。

其中以《铁蹄下的歌女》最为出色。

聂耳在这首歌曲里以深厚的感情为这样一个被旧社会所损害的、被人们所贱视的女性发出了沉痛的控诉。

整个歌曲的音乐是悲痛、深情的,但又富于强烈的戏剧性。

总体特点:无论对民间音乐的吸取或对外国音乐的借鉴,他从来不采取简单硬搬的态度,而是根据歌曲内容的需要,创造性的吸取其中某些音调上的、形式上的因素,加以重新创作和发展。

他突破了一般方整性的歌曲结构原则,探索出一种以短小的动机或乐句作为基础加以发展。

历史意义:聂耳是我国无产阶级音乐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指明了无产阶级音乐创作的方向和方法。

9、综合论述冼星海的音乐及其历史意义。

冼星海继承发展了聂耳无产阶级音乐创作。

是我国近代声乐创作中最多产、高成功率的作曲家。

(1)群众歌曲:①号召性、雄伟的进行曲:代表作:《到敌人后方去》《救国军歌》。

评价:这类作品里他很善于以鲜明有力的节奏和富于棱角性地、宽阔的旋律,来表现一种坚决果敢的气势和将慷慨的情绪。

②抒情与战斗性结合的歌曲:代表作:《在太行山上》。

评价:冼星海特别善于以简单的、灵活的二部合唱,来创造各种动人的音乐形象。

各个声部富于旋律性地以自由模仿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他合唱曲的特殊风格。

(2)抒情性独唱曲:代表作:《夜半歌声》。

评价:抒情性独唱曲的数量虽然不是很多,但他们在冼星海的创作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这些作品大多为舞台剧或电影所写的插曲,形式结构较复杂,并且有着悠久宽广的,热情奔放的旋律和舒展和缓的节奏。

冼星海在这些创作中以富于起伏的旋律进行与深情的、气息宽广的音调相结合,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抒情风格。

(3)大型声乐体裁,四部大合唱:《生产大合唱》、《黄河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牺盟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创作时间:1939年时代背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

表现的内容:回顾历史、描述现在、展望未来。

乐曲的结构:一个序曲和八个乐章。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第二乐章《黄河颂》男声独唱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朗诵弦乐伴奏第四乐章《黄水谣》女生齐唱,混声合唱第五乐章《河边对口唱》男声对唱,混声合唱第六乐章《黄河怨》女声独唱第七乐章《保卫黄河》混声合唱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基本思想主题:抗日、爱国。

情感发展一步比一步高涨,全曲音乐发展的终结也正是全曲情感浪潮的最高点。

音乐主题:整个作品的旋律发展,基本上是建立在三个基本主题上:即《黄河船夫曲》的主要动机(象征着斗争和力量),《黄河颂》的主题(象征着我们民族精神的宽广崇高和自由奔放),以及《怒红吧,黄河》的表现中国人民苦难的主题。

作品的风格:作者不仅引用了民间的音调,创作了许多非常富于民族特点的旋律,而更重要的是他并不以创造具有民族风格的旋律,他创造了富于战斗性地、新的民族形式、创造了真正具有民族气派、又富于时代特征的大合唱形式。

历史意义和地位:《黄河大合唱》一直是我国最受欢迎的一部大型的音乐作品,是高度概括抗日战争年代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里程碑式的代表作。

历史意义:(1)冼星海是一个多产的音乐家。

其作品是我国近现代音乐文化中的一份宝贵遗产。

(2)他继承和发展聂耳开创的无产阶级音乐事业。

(3)他为我国民族新音乐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10、简述张曙、任光、麦新、贺绿汀等人的音乐创作。

张曙:《日落西山》抒情性战斗歌曲,创作年代:。

评价:这些作品是他在音乐创作的民族风格上做的大胆的探索,促使他后期的部分作品具有突出的抒情性,曲调流畅,风格清新。

《保卫国土》战斗性进行曲,创作年代:。

是评价:以召唤式的、富于棱角性的曲调,反映了当时广大群众坚决要求抗击帝国主义侵略暴行的爱国激情。

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聂耳的创作对他有着强烈的影响。

任光:《渔光曲》最早的电影歌曲,创作年代:。

深受当时广大群众的欢迎,并引起了中外进步文艺界的重视。

《彩云追月》民族器乐合奏曲,创作年代:。

麦新:《大刀进行曲》战斗性的群众歌曲,创作年代:。

评价:在这些歌曲中,可以看出聂耳的创作对他的影响。

鲜明生动的反映了当时广大群众的强烈的爱国热情,以及它们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无比愤恨。

贺绿汀:钢琴曲:1934年创作的《牧童短笛》是中国第一首钢琴曲,以其优美的旋律、生动的形象,及鲜明的民族风格,引起当时乐坛及社会的注目。

抗战歌曲:《游击队歌》。

他力求以严谨的结构,质朴流畅的音乐语言和洗炼的手法所写的进行曲式的合唱曲,很生动的反映了中国人民当时那种开朗果敢的英雄气概和对斗争必将取得胜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接近与歌剧咏叙调的独唱歌曲:《嘉陵江上》。

(电影音乐《四季歌》,《天涯歌女》、《春天里》。

评价:是当时电影插曲中所罕见的青春活力和明朗,豪爽的气质。

)11、马思聪对我国小提琴事业做出了那些突出贡献马思聪是我国第一代小提琴演奏家中的有突出成绩的演奏家和教育家。

也是具有相当成就和影响的作曲家。

代表作:《内蒙组曲》中第二曲《思乡曲》的基本主题就是引用了内蒙河套地区一首民歌《墙头上跑马》的曲调。

12、20世纪40年代国统区音乐创作的种类和代表作揭露性歌曲:《你这个坏东西》(舒模曲)《跌倒算什么》(舒模)讽刺性歌曲:《古怪歌》(宋扬曲)《五块钱》(费克曲)抒情性歌曲:《老天爷》(赵元任曲),《山那边呦好地方》(罗忠镕曲)《民主是那样》(孙慎)说唱性叙事歌曲:《茶馆小调》(费克曲)民歌改编曲:《康定情歌》(江定仙曲),《在那遥远的地方》(陈田鹤曲)13、综合论述新秧歌运动1、新秧歌运动产生的时代背景:1)1942年“文艺整风”以后,以陕甘宁边区的文艺工作者最先掀起了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向民间学习的热潮。

2)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和“文艺工作者必须与群众相结合”的文艺方向。

新秧歌运动的诞生:1943年春节,以“鲁艺”为主在延安举行了盛大的新秧歌演出。

2、从旧秧歌到新秧歌再到秧歌剧的形成与发展:1)旧秧歌:秧歌本是我国广大农村中十分流行的、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歌舞。

2)他们在秧歌中加进了工人、农民、八路军、学生等新时代的人物形象。

也加进了日本兵、汉奸等反面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