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促进民族团结 教案

合集下载

7.1促进民族团结-教案

7.1促进民族团结-教案
概述本课内容
板书
展现重点内容
学生观看思考并小组交流感受
触发学生对民族问题的感知,导入本课课题
讲授新课
一、民族大家庭
1.预习导学,填空
2.展示民族分布地图
设问:以维吾尔族为例,他们就只居住在新疆吗?
3.考考你: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为处理好各民族间关系确立了什么样的原则和制度?
4.下列材料体现了处理民族关系的哪一原则?
(1)十三届全国人大共有少数民族代表360左右(共2980),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维吾尔族代表22名。
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 第一框《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
课题
7.1促进民族团结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年级
学习
目标
1.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知道各民族分布特点。
2. 知道并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在此二者基础上行程的民族关系。
3. 理解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性,了解国家在经济、民生、文化等领域采取的措施。
5.材料&图片展示
2017年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展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结亲周”活动,期间不同民族的亲戚们通吃同住同劳动。
设问:从上述材料中你感受的是怎样的民族关系?
二、家和万事兴
1.预习导学填空
2.视频欣赏:促进民族地区发展规划
设问:
(1)国家为什么如此重视民族地区的发展?
2.阅读教材,找一找国家为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在经济、文化、民生等领域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绩?
(2)在结亲活动中结识的汉族女儿崔艳,帮助维吾尔族大妈治好了长期困扰她的结核病。
(3)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实施方案》,在对口支援机制下,每年从内地学校选派一批优秀教师赴西藏、新疆支教,带动和培训当地教师,帮助西藏、新疆整体提升教育发展水平。2018年首批将向西藏、新疆、兵团共援派教师4000人。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1《促进民族团结》示范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1《促进民族团结》示范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1《促进民族团结》示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促进民族团结》是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特点,掌握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教材内容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图表,引导学生认识民族团结对国家、民族和个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多民族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如何维护民族团结的具体做法存在疑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生动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意义,提高他们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特点,掌握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知道如何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提高他们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特点,掌握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知道如何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2.难点:让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意义,提高他们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案例视频、展示图片等,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中思考、交流,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意义,培养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视频、图片和图表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讨论题目,准备好相关资料。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特点。

部编九年级上道德与法治7.1促进民族团结

部编九年级上道德与法治7.1促进民族团结
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小组讨论探究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享智慧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思考、归纳、总结
通过设计板书,培养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六、巩固复习
完成配套练习相应习题。
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及理解。
种压力和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4)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各族人民只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
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3.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
(3)是人民幸福之本,社会和谐之本。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广大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福祉。
(4)维护和促进,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的任务。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独立完成问题,并初步记忆。
通过自学了解课本的大致内容。
四、合作学习
学生先讨论,后讲解。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民族分布特点: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3)在我国,各族人民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
(4)加强和巩固,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2.家和万事兴
(1)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存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
(2)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基本政治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7.1促进民族团结(教案)-2022-2023学年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配套课件+教案(2022最新版

7.1促进民族团结(教案)-2022-2023学年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配套课件+教案(2022最新版

7.1促进民族团结(教案)-2022-2023学年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配套课件+教案(2022最新版本)教学目标:1. 知道什么是民族团结,明白它的重要性,知道如何促进民族团结。

2. 学习介绍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传统以及历史背景等。

3. 增强大家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起弘扬民族团结的观念。

教学重点:1. 了解和掌握什么是民族团结,以及民族团结的重要性;2. 掌握各民族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加强对各民族的尊重和理解;3. 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强化对民族团结的认识。

教学难点:1. 掌握各民族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传统等;2. 探讨民族团结的形式和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用“我爱我的祖国”这首歌来导入,先让学生一起唱一遍,然后中英文念诵歌词,渐渐地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 最后,教师提出一个问题: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你们知道中国有多少个民族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正式进入本节课的内容。

二、讲授(30分钟)1. 什么是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指的是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互相支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不同民族之间形成的亲密关系。

2.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在一个国家的发展过程中,民族团结是至关重要的,它是我们国家发展的基础,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对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3. 介绍各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通过视频和图片的展示,教师讲解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介绍各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婚姻制度、服装特点和宗教信仰等内容。

同时,要求学生多交流、互相了解,让学生感受到多民族的文化的丰富性。

三、练习(30分钟)1. 学生自由讨论,介绍自己所在地区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

2. 以小组形式进行民族风俗展示,在班级内体验并了解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

3. 和同学一起完成小组任务:思考如何促进民族团结,以及民族团结在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最后,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心得体会。

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 纪录片:《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等,通过视频资料展示我国多民族的特色和文化。
- 网络资源:中国民族报、民族团结网等,提供最新的民族团结资讯和实践活动。
- 博物馆及展览:参观当地民族博物馆、文化展览,直观感受不同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2. 拓展建议
- 组织学生参观民族博物馆或文化遗址,通过实物展示了解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加深对民族团结的认识。
3. 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维护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责任感,培养积极参与社会建设、为民族繁荣做出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4. 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通过分析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 民族团结原则的掌握
2. 引导学生掌握民族团结的原则,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
3. 培养学生维护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我国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等基本知识,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认识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加深对民族团结的理解,提高维护民族团结的行动力。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
1. 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通过学习,使学生深刻理解我国的多民族特点,认识到民族团结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 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引导学生掌握民族团结的原则,学会依法维护民族团结,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提高法治意识。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教学设计3:7.1 促进民族团结

教学设计3:7.1 促进民族团结

促进民族团结【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和认识我国的民族政策和新型民族关系、国家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采取的措施,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2.能力目标:提高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培养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能力;培养搜集和整理资料、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

【教学重点】民族大家庭【教学难点】家和万事兴【教学环节】一、歌曲导入【多媒体呈现】播放视频——歌曲《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赛罗赛罗赛罗赛罗赛罗赛罗——嘿/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健儿奋起的步伐/爱我中华/建设我们的国家/爱我中华/中华雄姿英发/爱我中华/五十六族兄弟姐妹/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嘿——罗赛罗赛罗赛罗赛罗赛罗赛罗/爱我中华教师点拨: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我国各族人民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他们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

我们要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二、探究新知(一)民族大家庭活动1探究分享【多媒体呈现】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始终追求团结统一,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祖国的灿烂文化、悠久历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各民族的最高利益。

“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

”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如此形象地描述“多元一体格局”。

问题:(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在历史上是一个怎样的国家?(2)几千年来,我国各民族形成了怎样的民族关系?要求:小组内分享交流并合作探究达成共识。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7.1 促进民族团结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7.1 促进民族团结 教案

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第七课中华一家亲第一课时促进民族团结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知道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公民的义务。

【能力目标】1.搜集整理少数民族的资料。

2.区分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3.提高对民族团结重要意义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自觉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

2.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

3.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

【教学难点】民族团结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生表演民族服装秀,思考:你能说出同学身上的服饰分别属于我国哪个民族吗?教师总结:是藏族、傣族、瑶族、羌族、土家族、纳西族、黎族、白族、维吾尔族、蒙古族。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民族团结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民族大家庭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探究与分享1(1)欣赏同学的服装表演表演,然后观看幻灯片上的图片。

思考:该如何理解图片的寓意?(2)教师总结: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我国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课题。

探究与分享2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与新型民族关系(1)请学生将少数民族生活的区域标示在地图上,思考:该形成怎样的新型民族关系?体现了处理民族关系的哪些基本原则?(2)师生共同总结:新中国成立后,在民族关系上,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载入宪法和法律,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3、我国民族平等原则体现在哪些方面探究与分享4(1)阅读材料材料一我国在货币上采用少数民族文字由来已久,如西夏、元、清诸代的钱币上,分别铸有西夏文、八思巴文和满文。

教学设计2:7.1 促进民族团结

教学设计2:7.1 促进民族团结

促进民族团结自主学习(教材P91页3~4自然段):(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各民族____________的基本原则,将____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载入宪法和法律。

(2)在我国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3)在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_________、经济社会发展程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有多大差异,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____________的一员,具有____________的社会地位。

(4)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____________的权利,承担____________的法定义务。

(5)展示“江孜保卫战”、抗震救灾等相关图片资料让学生谈感受。

参考答案:(1)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平等团结互助和谐(3)多少高低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平等同等(4)平等相同(5)我国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种种压力和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教师小结: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探究(二)家和万事兴展示图片出示西部大开发、援藏、青藏铁路等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1)结合图片说一说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

参考答案:①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②修建青藏铁路。

③继续开展援藏、援疆工作。

④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2)谈一谈你对上述图片的认识。

参考答案: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民族。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7.1 促进民族团结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7.1 促进民族团结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一节《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教学内容与任务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在八年级下册时了解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政治制度以及新型民族关系,在此基础上来进一步来学习促进民族团结。

本课主要学习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政策,国家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做出了哪些努力,以及青少年在促进民族团结时可以如何去做。

为后面的维护祖国统一、实现中国梦的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本课教材结构清晰,逻辑性强,由浅入深,内容有延展性,为师生提供了拓展的空间。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从知识层面看,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较多有关我国国情的知识,有了较为扎实的知识基础。

从个人能力看,学生具备了一定合作探究、辩证分析能力。

根据之前学习的知识与生活的见闻,学生对本课内容有一定的了解,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和习俗。

总体来看,九年级学生对国家的民族政策、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知识的掌握不够系统,对如何处理民族关系、如何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等问题认识不够。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活动和探究分享,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民族关系,并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掌握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学习党和国家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各项举措。

2.能力目标: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学会与各民族同胞平等相处,加强交流,促进共同发展,坚决同民族分裂行为作斗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加深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促进民族团结的责任意识和行为自觉。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措施4.教学难点:提高对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原则的认识四、教学过程(一)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1.教法:多媒体演示,展示问题情境,引导讲解5.学法:学生自学、合作探究,更好的掌握(二)教学环节(1)导入新课(3分钟)6放视频《56个民族齐聚一堂,喜迎国庆》提问:看完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促进民族团结”,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各民族之间的友谊和合作,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促进民族团结。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对于民族团结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做到维护民族团结,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的态度。

3.引导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促进民族团结,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难点:引导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促进民族团结,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各民族之间的友谊和合作,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促进民族团结。

2.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民族团结的看法和做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

2.准备PPT,用于呈现教材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准备时间:45分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引发学生对民族团结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各民族之间的友谊和合作。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促进民族团结的,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7.1《促进民族团结》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各民族的感情。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文字,展示了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友谊和团结,以及国家采取的措施维护民族团结。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民族知识,对我国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有所了解。

但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容易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各民族的感情。

3.提高学生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能力和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各民族的感情,提高学生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能力和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案例,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和体会,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实践教学法:学生参加有关的实践活动,如民族团结知识竞赛、民族团结主题班会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

2.准备民族团结知识竞赛题目、民族团结主题班会的活动方案等。

3.准备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关于民族团结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各民族之间的友谊和团结。

如:各民族共同抗击外来侵略、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参加民族团结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民族团结知识的掌握程度。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7.1《促进民族团结》教材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出发,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对如何促进民族团结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教材内容包括: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举措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积极参与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活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对民族团结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不高。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的民族团结实例较少,对于如何具体做到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还缺乏清晰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明确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掌握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举措。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举措。

2.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深刻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提高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提高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景模拟法:模拟民族团结的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增强情感共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7.1《促进民族团结》教材。

2.案例材料:关于民族团结的案例文章、图片等。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引起学生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关于民族团结的案例,让学生阅读并进行简要分析。

《7.1促进民族团结 》教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7.1促进民族团结 》教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7.1促进民族团结》教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一. 教材分析《7.1促进民族团结》这一节内容是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重点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关系,掌握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会与少数民族同学相处,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活跃,独立意识逐渐增强。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与少数民族同学相处的情况,对民族团结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他们的民族团结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关系,掌握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2.培养学生与少数民族同学相处的能力,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3.提高学生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形成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的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与少数民族同学和谐相处。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与少数民族同学相处,形成维护民族团结的方法。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学会与少数民族同学相处。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讲解。

2.设计小组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准备情景模拟道具,便于学生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掌握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3.操练(10分钟)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与少数民族同学相处,形成维护民族团结的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总结各小组的成果。

4.巩固(5分钟)学生代表分享本小组的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7-1 促进民族团结》教案教学设计初三优秀公开课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7-1 促进民族团结》教案教学设计初三优秀公开课

第七课中华一家亲第1 框促进民族团结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

教学难点:民族团结的意义。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可爱的中国》56 个民族宣传片(提示:引导学生形成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

)问题设置:试一试,你能从视频中找出哪些民族?教师导入: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璀璨的民族文化。

我们聚在一起,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我们是团结一致的中国,我们是56 个民族的中国。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民族大家庭环节一:回顾我国民族知识问题设置:根据八年级学过的知识和你的经验,介绍我国的民族情况。

教师小结:我国是56 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各民族分布特点: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的特点。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环节二:民族平等团结1.民族平等相关链接: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

”问题设置:如何理解民族平等?教师小结:在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异,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

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2.民族团结多媒体链接材料: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少数民族群众同全国广大人民群众凝聚在一起,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发挥积极作用,以实际行动传播抗疫好声音、发挥抗疫正能量。

有的身为白衣天使,面对疫情积极响应号召,辞别父母、妻儿毅然走向“战场”;有的组织留守人员中的党员组成送餐爱心慰问队,坚持每天将可口的饭菜送到一线防疫工作者手中;有的虽已退休、工资微薄,但向疫区医院慷慨解囊;有的社区负责人把工作岗位当阵地守,组织工作人员一丝不苟认真排查辖区内病患者和外来人口……小组讨论:各族人民积极主动参与抗击疫情说明了什么?教师小结:(1)我国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

教学设计1:7.1 促进民族团结

教学设计1:7.1 促进民族团结

促进民族团结【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民族平等意识和观念并落实到行动中。

知识与能力目标:能说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内容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有关材料理解如何维护民族团结【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内容难点:如何维护民族团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习近平主席说:“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重要优势。

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都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习近平主席关于民族团结工作的金句: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新疆发展进步的根本基石,也是13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建设资金要向民族地区倾斜,让民族地区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坚持精准扶贫,倒排工期,算好明细账,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使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我国有多少个民族?我国的民族政策有哪些?我国各民族之间关系怎么样?如何维护民族团结?这些问题都将随着我们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迎刃而解。

二、新课讲授第一目民族大家庭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探究一:齐读P90《中华民族歌》,你能从中找到哪些民族?这首歌说明我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我国民族具分布具有什么特点?点拨:(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我国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

2、我国的民族政策与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探究二:阅读P91—92课文知识与相关链接,归纳下列问题:(1)新中国成立后,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施行哪些民族政策?(2)目前我国形成了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3)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什么?(4)怎样理解各民族一律平等?点拨:(1)①坚持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②党和国家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7.1 促进民族团结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7.1 促进民族团结 教案

7.1 促进民族团结一、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相互依存、手足情深;了解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2、理解各民族共同发展与繁荣,国家才能和谐稳定,知道国家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以及文化繁荣所做的巨大努力。

能够搜集整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资料;3、能够分析、理解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国家才能和谐稳定、长治久安,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核心素养目标:自主发展——学会学习——信息意识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国家认同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难点: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三、教学过程民族大家庭环节一:考考你(一)导语: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他们都有哪些独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他们聚居在哪儿?有多少人口?(二)出示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回答下面的问题:1.提出问题我国人口最多和人口最少的民族分别是?(分别介绍一下)我国民族分布数目最多的是哪个省?(简单列举)在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说说这个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2.学生交流回答,可以相互补充。

3.学生谈一谈交流后的感受。

(三)反馈指导: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资料,可以从服饰、饮食、习俗、节日、聚居地等多方面了解少数民族的相关知识,并通过搜集资料,发现各民族之间的差异与共同点。

学生可以事先做好PPT。

(四)小结:通过上面的交流,我们知道了在祖国的大家庭中,我们有五十多个兄弟姐妹,每一个兄弟姐妹都有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

但是大家在这个大家庭中,却能够和睦相处,团结一心,并在长期的交流中,形成了很多共同的文化和思想;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义;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新中国成立后,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载入宪法和法律,形成了平等团结和谐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7.1《促进民族团结》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7.1《促进民族团结》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促进民族团结》教案一、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1.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认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增强对国家民族政策的认同感。

2.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政治立场。

健全人格:1.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包容心态,促进学生形成和谐、友善的人际交往品质。

2.通过了解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历史和事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格。

责任意识:1.使学生明确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2.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以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 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以及青少年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难点: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及其在保障少数民族权益、促进民族团结方面的作用。

2.如何引导学生将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提问学生从歌曲中能感受到什么?歌曲中体现了我国怎样的民族构成特点?引导学生回答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2.展示一些各民族特色服饰、舞蹈或传统节日的图片,让学生辨认分别属于哪些民族,并提问学生对这些民族的了解有多少?激发学生对各民族文化的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促进民族团结。

(二)讲授新课1.我国民族大家庭概况(1)展示中国地图,让学生在地图上指出自己所知道的一些民族的主要聚居地。

然后教师进行补充和讲解,使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2)讲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都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可以列举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如蒙古族建立元朝、满族建立清朝等,同时强调各民族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国家的繁荣发展。

7.1 促进民族团结教案

7.1 促进民族团结教案

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第七课中华一家亲第1课时促进民族团结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2)知道我国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制度。

能力目标理解促进地区共同繁荣和民族地区进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少数民族大发展的事实说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的重要意义,增强学生的义务感和使命感。

重点:理解我国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以制度为保障。

难点: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促进民族团结是国家、社会共同的责任。

教法:情景设置,引导讲解。

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附《中华民族歌》)中华民族兄弟多,五十六族齐欢歌。

汉壮蒙古维吾尔,藏回朝鲜哈萨克;苗彝布依鄂伦春,满侗哈尼塔吉克;瑶白傈僳达斡尔,黎傣土家鄂温克。

东乡仫佬珞巴土,布朗纳西高山畲;拉祜仡佬水阿昌,撒拉毛南佤锡伯;普米德昂羌保安,门巴裕固怒景颇;柯尔克孜塔塔尔,乌孜别克京基诺;独龙赫哲俄罗斯,团结奋斗建祖国。

2.设问:你能从《中华民族歌》中找到哪些民族?从《爱我中华》中感受到中华各民族之间是什么关系?3.学生交流。

4.教师引言:国家要富强、民族要振兴、人民要富强,需要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知识点一民族大家庭1.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以__汉族__为主体,__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__的民族分布特点。

2.新中国成立后,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民族__平等__、民族__团结__和各民族__共同繁荣__的基本原则,将__民族区域自治制度__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__平等团结互助和谐__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3.加强和巩固__民族团结__,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知识点二家和万事兴4.为什么要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5.为了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我们作出了哪些努力和贡献?(三)合作探究提升能力探究一:探究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材料一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板书
体现重要概念之间的逻辑联系。
1.预习导学,填空
2.展示民族分布地图
设问:以维吾尔族为例,他们就只居住在新疆吗?
3.考考你: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为处理好各民族间关系确立了什么样的原则和制度?
4.下列材料体现了处理民族关系的哪一原则?
(1)十三届全国人大共有少数民族代表360左右(共2980),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维吾尔族代表22名。
5.材料&图片展示
2017年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展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结亲周”活动,期间不同民族的亲戚们通吃同住同劳动。
设问:从上述材料中你感受的是怎样的民族关系?
二、家和万事兴
1.预习导学填空
2.视频欣赏:促进民族地区发展规划
设问:
(1)国家为什么如此重视民族地区的发展?
(2)2.阅读教材,找一找国家为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在经济、文化、民生等领域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绩?
完成填空
思考回答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
完成练习
感受民族关系
自学
学生阅读教学组织语言回答
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
掌握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检测预习效果
结合材料,对教材重点内容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进行讲解
加深对民族关系的理解
提醒跑神的学生回到课堂
知道国家为什么重视民族地区的发展,以及做了些什么。
课堂小结
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各族人民只有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4. 知道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重点
知道并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难点
家和万事兴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中华民族唱起来》
设问:歌曲中一共提到多少个民族?他们与中华民族是什么关系?
跟着视频一起学唱歌曲,
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
讲授新课
一、民族大家庭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 第三单元和谐与梦想
第七课中华一家亲第一框《维护民族团结》教学设计
课题
7.1促进民族团结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年级
学习
目标
1.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知道各民族分布特点。
2. 知道并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在此二者基础上行程的民族关系。。
3. 理解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性,了解国家在经济、民生、文化等领域采取的措施好了长期困扰她的结核病。
(3)3.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实施方案》,在对口支援机制下,每年从内地学校选派一批优秀教师赴西藏、新疆支教,带动和培训当地教师,帮助西藏、新疆整体提升教育发展水平。2018年首批将向西藏、新疆、兵团共援派教师4000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