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简易逻辑一轮复习

合集下载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含答案)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含答案)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第1课时集合1.下列各组集合中表示同一集合的是( )A.M={(3,2)},N={(2,3)}B.M={2,3},N={3,2}C.M={(x,y)|x+y=1},N={y|x+y=1}D.M={2,3},N={(2,3)}答案 B2.若A={0,1,2,3},B={x|x=3a,a∈A},则A∩B=( ) A.{1,2} B.{0,1}C.{0,3} D.{3}答案 C解析B={x|x=3a,a∈A}={0,3,6,9},所以A∩B={0,3}.3.设集合M={x|x2=x},N={x|lgx≤0},则M∪N=( ) A.[0,1] B.(0,1]C.[0,1) D.(-∞,1]答案 A解析集合M={0,1},集合N={x|0<x≤1},M∪N={x|0≤x≤1},所以M∪N=[0,1].4.若A={x|x2-2x<0},B={x|1x≤1},则A∩B=( )A.(0,1) B.(0,2) C.(1,2) D.[1,2) 答案 D解析因为A={x|x2-2x<0}={x|0<x<2},B={x|1x≤1}={x|x≥1或x<0},所以A∩B={x|1≤x<2}.5.已知m∈A,n∈B,且集合A={x|x=2a,a∈Z},B={x|x=2b+1,b∈Z},C={x|x=4c+1,c∈Z},则有( )A.m+n∈A B.m+n∈BC.m+n∈C D.m+n不属于A,B,C中任意一个集合答案 B解析∵m∈A,∴设m=2a1,a1∈Z,又n∈B,∴设n=2b1+1,b1∈Z,∴m+n=2(a1+b1)+1,而a1+b1∈Z,∴m+n∈B,故选B.6.已知集合A={x∈N|πx<16},B={x|x2-5x+4<0},则A∩(∁R B)的真子集的个数为( )A.1 B.3C.4 D.7答案 B解析因为A={x∈N|πx<16}={0,1,2},B={x|x2-5x+4<0}={x|1<x<4},故∁R B={x|x≤1或x≥4},故A∩(∁R B)={0,1},故A∩(∁R B)的真子集的个数为22-1=3,故选B.7.设集合A={x||x-1|<2},B={y|y=2x,x∈[0,2]},则A∩B=( ) A.[0,2] B.(1,3)C.[1,3) D.(1,4)答案 C解析|x-1|<2⇔-2<x-1<2,故-1<x<3,即集合A=(-1,3).根据指数函数的性质,可得集合B=[1,4].所以A∩B=[1,3).8.已知实数集R,集合A={x|log2x<1},B={x∈Z|x2+4≤5x},则(∁R A)∩B =( )A.[2,4] B.{2,3,4}C.{1,2,3,4} D.[1,4]答案 B解析由log2x<1,解得0<x<2,故A=(0,2),故∁R A=(-∞,0]∪[2,+∞),由x2+4≤5x,即x2-5x+4≤0,解得1≤x≤4,又x∈Z,所以B={1,2,3,4}.故(∁R A)∩B={2,3,4}.故选B.9.若全集U=R,集合A={x|1<2x<4},B={x|x-1≥0},则A∩(∁UB)=( )A.{x|1<x<2} B.{x|0<x≤1}C.{x|0<x<1} D.{x|1≤x<2}答案 C解析由题意知,A={x|0<x<2},B={x|x≥1},∁UB={x|x<1},所以A∩(∁UB)={x|0<x<1}.10.已知全集U为R,集合A={x|x2<16},B={x|y=log3(x-4)},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A∪B=R B.A∪(∁UB)=RC.(∁U A)∪B=R D.A∩(∁UB)=A答案 D解析因为A={x|-4<x<4},B={x|x>4},所以∁UB={x|x≤4},所以A∩(∁UB)=A,故选D.11.已知集合A={x|x>2},B={x|x<2m,m∈R}且A⊆∁R B,那么m的值可以是( )A.1 B.2C.3 D.4答案 A解析由B={x|x<2m,m∈R},得∁R B={x|x≥2m,m∈R}.因为A⊆∁R B,所以2m≤2,m≤1,故选A.12.已知集合A={x|1<x<k},集合B={y|y=2x-5,x∈A},若A∩B={x|1<x<2},则实数k的值为( )A.5 B.4.5C.2 D.3.5答案 D解析B=(-3,2k-5),由A∩B={x|1<x<2},知k=2或2k-5=2,因为k=2时,2k-5=-1,A∩B=∅,不合题意,所以k=3.5,故选D.13.已知函数f(x)的图像如图所示,设集合A={x|f(x)>0},B={x|x2<4},则A∩B=( )A.(-2,-1)∪(0,2) B.(-1,1)C .(-2,-1)∪(1,2)D .(-∞,3)答案 C解析 由题意可得A =(-∞,-1)∪(1,3),B =(-2,2),所以A∩B=(-2,-1)∪(1,2).14. 集合A ={0,|x|},B ={1,0,-1},若A ⊆B ,则A∩B=________,A ∪B =________,∁B A =________.答案 {0,1} {1,0,-1} {-1}解析 因为A ⊆B ,所以|x|∈B,又|x|≥0,结合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知|x|=1,因此A ={0,1},则A∩B={0,1},A ∪B ={1,0,-1},∁B A ={-1}.15.设全集U =A∪B={x∈N *|lgx<1},若A∩(∁U B)={m|m =2n +1,n =0,1,2,3,4},则集合B =________.答案 {2,4,6,8}解析 U ={1,2,3,4,5,6,7,8,9},A ∩(∁U B)={1,3,5,7,9},∴B ={2,4,6,8}.16. 已知集合A ={x|log 2x<1},B ={x|0<x<c},(c>0).若A∪B=B ,则c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 [2,+∞)解析 A ={x|0<x<2},由数轴分析可得c≥2.17.已知集合P ={x|a +1≤x≤2a+1},Q ={x|x 2-3x≤10}. (1)若a =3,求(∁R P )∩Q;(2)若P∪Q=Q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答案 (1){x|-2≤x<4} (2)(-∞,2]解析 (1)因为a =3,所以P ={x|4≤x≤7},∁R P ={x|x<4或x>7}.又Q ={x|x 2-3x -10≤0}={x|-2≤x≤5},所以(∁R P )∩Q={x|x<4或x>7}∩{x|-2≤x≤5}={x|-2≤x<4}.(2)由P∪Q=Q ,得P ⊆Q.当P≠∅时,有⎩⎨⎧a +1≥-2,2a +1≤5,2a +1≥a+1,解得0≤a≤2;当P =∅,即2a +1<a +1时,有P ⊆Q ,得a<0.综上,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2].18.已知集合A ={x|1<x<3},集合B ={x|2m<x<1-m}. (1)若A ⊆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若A∩B=(1,2),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3)若A∩B=∅,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答案 (1)(-∞,-2] (2)m =-1 (3)[0,+∞)解析(1)由A ⊆B ,得⎩⎨⎧1-m>2m ,2m ≤1,1-m≥3,得m≤-2,即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2]. (2)由已知,得⎩⎨⎧2m≤1,1-m =2⇒⎩⎨⎧m ≤12,m =-1,∴m =-1.(3)由A∩B=∅,得①若2m≥1-m ,即m≥13时,B =∅,符合题意;②若2m<1-m ,即m<13时,需⎩⎨⎧m<13,1-m≤1或⎩⎨⎧m<13,2m ≥3,得0≤m<13或∅,即0≤m<13.综上知m≥0,即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0,+∞).第2课时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 命题“若x 2<1,则-1<x<1”的逆否命题是( ) A .若x 2≥1,则x≥1或x≤-1 B .若-1<x<1,则x 2<1 C .若x>1或x<-1,则x 2>1 D .若x≥1或x≤-1,则x 2≥1 答案 D解析原命题的逆否命题是把条件和结论都否定后,再交换位置,注意“-1<x<1”的否定是“x≥1或x≤-1”.2.命题“若m>-1,则m>-4”以及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假命题的个数为( )A.1 B.2C.3 D.4答案 B解析原命题为真命题,从而其逆否命题也为真命题;逆命题“若m>-4,则m>-1”为假命题,故否命题也为假命题,故选B.3.命题“若x2+y2=0,则x=y=0”的否命题是( )A.若x2+y2=0,则x,y中至少有一个不为0B.若x2+y2≠0,则x,y中至少有一个不为0C.若x2+y2≠0,则x,y都不为0D.若x2+y2=0,则x,y都不为0答案 B解析否命题既否定条件又否定结论.4.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命题“若x>y,则x>|y|”的逆命题B.命题“若x2≤1,则x≤1”的否命题C.命题“若x=1,则x2-x=0”的否命题D.命题“若a>b,则1a<1b”的逆否命题答案 A解析A中原命题的逆命题是“若x>|y|,则x>y”,由x>|y|≥y可知其是真命题;B中原命题的否命题是“若x2>1,则x>1”,是假命题,因为x2>1⇔x>1或x<-1;C中原命题的否命题是“若x≠1,则x2-x≠0”,是假命题;D中原命题的逆命题是“若1a≥1b,则a≤b”是假命题,举例:a=1,b=-1,故选A.5.若命题p的否命题是命题q的逆否命题,则命题p是命题q的( ) A.逆命题B.否命题C.逆否命题D.p与q是同一命题答案 A解析设p:若A,则B,则p的否命题为若綈A,则綈B,从而命题q为若B,则A,则命题p是命题q的逆命题,故选A.6.设有下面四个命题:p 1:若复数z满足1z∈R,则z∈R;p2:若复数z满足z2∈R,则z∈R;p 3:若复数z1,z2满足z1z2∈R,则z1=z2;p 4:若复数z∈R,则z-∈R.其中的真命题为( )A.p1,p3B.p1,p4C.p2,p3D.p2,p4答案 B解析对于p1,由1z∈R,即z-z·z-∈R得z-|z|2∈R,∴z-∈R,∴z∈R.故p1为真命题.对于p2,显然i2=-1,但i∉R.故p2为假命题.对于p3,若z1=1,z2=2,则z1z2=2,满足z1z2∈R,而它们的实部不相等,不是共轭复数.故p3为假命题.对于p4,z∈R,则z-∈R.故p4为真命题,故选B.7.祖暅原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它是中国古代一个涉及几何体体积的问题,意思是两个同高的几何体,如在等高处截面的面积恒相等,则体积相等.设A,B为两个同高的几何体,p:A,B的体积不相等,q:A,B在等高处的截面积不恒相等,根据祖暅原理可知,p是q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 A解析p⇒q,而q p,∴选A.8.“α=π6+2kπ(k∈Z )”是“cos2α=12”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 A解析 由α=π6+2kπ(k∈Z ),知2α=π3+4kπ(k∈Z ),则cos2α=cosπ3=12成立, 当cos2α=12时,2α=2kπ±π3,即α=kπ±π6(k∈Z ),故选A.9. “1x >1”是“e x -1<1”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 A解析 ∵1x >1,∴x ∈(0,1).∵e x -1<1,∴x<1.∴“1x>1”是“e x -1<1”的充分不必要条件.10. 设a ,b ∈R ,则“a>b”是“a|a|>b|b|”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 C解析 构造函数f(x)=x|x|,则f(x)在定义域R 上为奇函数.因为f(x)=⎩⎨⎧x 2,x ≥0,-x 2,x <0,所以函数f(x)在R 上单调递增,所以a>b ⇔f(a)>f(b)⇔a|a|>b|b|.选C.11. “(m-1)(a -1)>0”是“log a m>0”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 B解析 (m -1)(a -1)>0等价于⎩⎨⎧m>1,a>1或⎩⎨⎧m<1,a<1,而log a m>0等价于⎩⎨⎧m>1,a>1或⎩⎨⎧0<m<1,0<a<1,所以条件具有必要性,但不具有充分性,比如m =0,a =0时,不能得出log a m>0,故选B.12. 命题“对任意x∈[1,2),x 2-a≤0”为真命题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可以是( )A .a ≥4B .a>4C .a ≥1D .a>1答案 B解析 由题意知a≥x 2,对x∈[1,2)恒成立,当x∈[1,2)时,1≤x 2<4,则a≥4.从而a>4是命题为真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13.若不等式13<x<12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是|x -m|<1,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A .[-43,12]B .[-12,43]C .(-∞,12)D .(43,+∞)答案 B解析 由|x -m|<1,解得m -1<x<m +1.因为不等式13<x<12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是|x -m|<1,所以⎩⎪⎨⎪⎧m -1≤13,12≤m +1,且等号不能同时取得,解得-12≤m ≤43,故选B.14. 若“x>1”是“不等式2x >a -x 成立”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a>3B .a<3C .a>4D .a<4 答案 A解析 若2x >a -x ,即2x +x>a.设f(x)=2x +x ,则函数f(x)为增函数.由题意知“2x +x>a 成立,即f(x)>a 成立”能得到“x>1”,反之不成立.因为当x>1时,f(x)>3,∴a>3.15.(1)“x>y>0”是“1x <1y ”的________条件.(2)“tanθ≠1”是“θ≠π4”的________条件.答案 (1)充分不必要 (2)充分不必要 解析 (1)1x <1y ⇒xy ·(y -x)<0,即x>y>0或y<x<0或x<0<y. (2)题目即判断θ=π4是tanθ=1的什么条件,显然是充分不必要条件. 16. 下列不等式:①x<1;②0<x<1;③-1<x<0;④-1<x<1.其中可以作为“x 2<1”的一个充分条件的所有序号为________. 答案 ②③④17.设命题p :2x -1x -1<0,命题q :x 2-(2a +1)x +a(a +1)≤0,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答案 [0,12]解析 2x -1x -1<0⇒(2x -1)(x -1)<0⇒12<x<1,x 2-(2a +1)x +a(a +1)≤0⇒a ≤x ≤a +1, 由题意得(12,1)[a ,a +1],故⎩⎨⎧a ≤12,a +1≥1,解得0≤a≤12.第3课时 逻辑联结词与量词1.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A.∀x∈R,e x-1>0 B.∀x∈N*,(x-1)2>0 C.∃x∈R,lnx<1 D.∃x∈R,tanx=2答案 B解析因为当x=1时,(x-1)2=0,所以B为假命题,故选B.2.命题“∃x0∈∁RQ,x3∈Q”的否定是( )A.∃x0∉∁RQ,x3∈Q B.∃x∈∁RQ,x3∈QC.∀x∉∁R Q,x3∈Q D.∀x∈∁RQ,x3∉Q答案 D解析该特称命题的否定为“∀x∈∁RQ,x3∉Q”.3.命题“∀x∈R,f(x)·g(x)≠0”的否定是( )A.∀x∈R,f(x)=0且g(x)=0 B.∀x∈R,f(x)=0或g(x)=0C.∃x0∈R,f(x)=0且g(x)=0 D.∃x∈R,f(x)=0或g(x)=0答案 D解析根据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互为否定的关系可得:命题“∀x∈R,f(x)g(x)≠0”的否定是“∃x0∈R,f(x)=0或g(x)=0”.故选D.4.若命题p:x∈A∩B,则綈p:( )A.x∈A且x∉B B.x∉A或x∉BC.x∉A且x∉B D.x∈A∪B答案 B5.下列命题的否定是真命题的是( )A.有些实数的绝对值是正数B.所有平行四边形都不是菱形C.任意两个等边三角形都是相似的D.3是方程x2-9=0的一个根答案 B6.已知命题p,q,“綈p为真”是“p∧q为假”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 A解析因为綈p为真,所以p为假,那么p∧q为假,所以“綈p为真”是“p∧q为假”的充分条件;反过来,若“p∧q为假”,则“p真q假”或“p假q真”或“p假q假”,所以由“p∧q为假”不能推出綈p为真.综上可知,“綈p为真”是“p∧q为假”的充分不必要条件.7.设x∈Z,集合A是奇数集,集合B是偶数集.若命题p:∀x∈A,2x∈B,则( )A.綈p:∀x∈A,2x∉B B.綈p:∀x∉A,2x∉BC.綈p:∃x∉A,2x∈B D.綈p:∃x∈A,2x∉B答案 D解析因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故命题的否定为綈p:∃x∈A,2x∉B.故选D.8.已知集合A={y|y=x2+2},集合B={x|y=lg x-3},则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①∃m∈A,m∉B;②∃m∈B,m∉A;③∀m∈A,m∈B;④∀m∈B,m∈A.A.4 B.3C.2 D.1答案 C解析因为A={y|y=x2+2},所以A={y|y≥2},因为B={x|y=lg x-3},所以B={x|x>3},所以B是A的真子集,所以①④为真,②③为假命题,所以真命题的个数为2,故选C.9.下列4个命题中,其中的真命题是( )p 1:∃x∈(0,+∞),(12)x<(13)xp2:∃x∈(0,1),log12x>log13xp 3:∀x∈(0,+∞),(12)x<log12xp 4:∀x∈(0,13),(12)x<log13xA.p1,p3B.p1,p4C.p2,p3D.p2,p4答案 D解析 p 1,p 2为存在性命题,所以只要找到符合条件的x 即可.p 1可作出y =(12)x ,y =(13)x 的图像,通过观察发现找不到符合条件的x ;p 2同样作图可得∀x ∈(0,1),log 12x>log 13x ,所以p 2正确;p 3通过作图可发现图像中有一部分(12)x <log 12x ,所以p 3错误;在p 4中,可得当x∈(0,13)时,(12)x <(12)0=1,log 13x>log 13(13)=1,所以(12)x<1<log 13x ,p 4正确.综上可得:p 2,p 4正确.10.已知命题p :∃x 0∈R ,mx 02+1≤0;命题q :∀x ∈R ,x 2+mx +1>0.若p∨q 为假命题,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 )A .{m|m ≥2}B .{m|m ≤-2}C .{m|m ≤-2或m≥2}D .{m|-2≤m≤2}答案 A解析 由p :∃x ∈R ,mx 2+1≤0,可得m<0;由q :∀x ∈R ,x 2+mx +1>0,可得Δ=m 2-4<0,解得-2<m<2.因为p∨q 为假命题,所以p 与q 都是假命题,若p 是假命题,则有m≥0;若q 是假命题,则有m≤-2或m≥2,故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m|m≥2}.故选A.11. 已知命题p :∃x ∈R ,lnx +x -2=0,命题q :∀x ∈R ,2x ≥x 2,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 .p ∧qB .綈p∧qC .p ∧(綈q)D .綈p∧(綈q) 答案 C解析 分别判断p ,q 真假,令f(x)=lnx +x -2,可得f(1)f(2)<0.由零点存在性定理可知∃x ∈(1,2),使得f(x)=lnx +x -2=0,p 为真;通过作图可判断出当x∈(2,4)时,2x <x 2,故q 为假:结合选项可得:p∧(綈q)为真.12. 不等式组⎩⎨⎧x +y≥1,x -2y≤4的解集记为D ,有下面四个命题:p 1:∀(x ,y )∈D,x +2y≥-2; p 2:∃(x ,y)∈D,x +2y≥2; p 3:∀(x ,y )∈D,x +2y≤3;p 4:∃(x ,y )∈D,x +2y≤-1.其中的真命题是( )A.p2,p3B.p1,p4C.p1,p2D.p1,p3答案 C解析画出可行域如图所示中阴影部分,由图可知,当目标函数z=x+2y经过可行域内的点A(2,-1)时,z取得最小值0,故x+2y≥0,因此p1,p2是真命题,选C.13.若命题p的否定是“对所有正数x,x>x+1”,则命题p是________.答案∃x0∈(0,+∞),x≤x+114.已知p:1x2-x-2>0,则綈p对应的x的集合为________.答案{x|-1≤x≤2}解析p:1x2-x-2>0⇔x>2或x<-1,∴綈p:-1≤x≤2.注:本题若利用綈p:1x2-x-2≤0求解会致误.15.已知命题“∀x∈R,sinx-a≥0”是真命题,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1]解析由题意,对∀x∈R,a≤sinx成立.由于对∀x∈R,-1≤sinx≤1,所以a≤-1.16.若命题“∃x0∈R,x2+(a-1)x+1≤0”为假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答案(-1,3)解析由“∃x0∈R,x2+(a-1)x+1≤0”为假命题,得“∀x∈R,x2+(a-1)x+1>0”为真命题,所以Δ=(a-1)2-4<0,解得-1<a<3,所以a的取值范围为(-1,3).x-a≥0”,q:“存在x∈R,x2 17.已知p:“对任意的x∈[2,4],log2+2ax+2-a=0”.若p,q均为命题,而且“p且q”是真命题,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答案a≤-2或a=1解析p:a≤1,q:4a2-4(2-a)≥0,即a≤-2或a≥1.因为p且q是真命题,所以a≤-2或a=1.。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分类指导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分类指导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分类指导一、集合与简易逻辑1.集合元素具有确定性、无序性和互异性.(1)设p、q为两个非空实数子集,定义子集p+q={a?b|a?p,b?q},若p?{0,2,5},(答:8)q?{1,2,6},则p+q中元素的有________个。

(2)非空集合s?{1,2,3,4,5},且满足用户“若a?s,则6?a?s”,这样的s共计_____个(答:7)22.“极端”情况否忘掉a??:子集a?{x|ax?1?0},b?x|x?3x?2?0,且a?b?b,则实数a=______.(答:a1?0,1,)23.满足用户{1,2}??m?{1,2,3,4,5}子集m存有______个。

(请问:7)4.运算性质:设全集u?{1,2,3,4,5},若a?b?{2},(cua)?b?{4},(cua)?(cub)?{1,5},则a=_____,b=___.(请问:a?{2,3},b?{2,4})x?2},集合n=?y|y?x2,x?m?,则m?n?___(请问:[4??,);(2)设立子集m?{a|a)?(1,?2?)(?3?,4r),,??n?{a|a?(2,3)??(4,5),??r},则m?n?_____(请问:{(?2,?2)})6.补集思想:已知函数f(x)?4x2?2(p?2)x?2p2?p?1在区间[?1,1]上至少存在一3个实数c,并使f(c)?0,谋实数p的值域范围。

(请问:(?3,))25.集合的代表元素:(1)设集合m?{x|y?7.复合命题真假的判断:在下列说法中:⑴“p且q”为真是“p或q”为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⑵“p且q”为假是“p或q”为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⑶“p或q”为真是“非p”为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⑷“非p”为真是“p且q”为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其中正确的是____答:⑴⑶)8.充要条件:(1)得出以下命题:①实数a?0就是直线ax?2y?1与2ax?2y?3平行的充要条件;②若a,b?r,ab?0就是a?b?a?b设立的充要条件;③未知x,y?r,“若xy?0,则x?0或y?0”的逆否命题是“若x?0或y?0则x y?0”;④“若a和b都是偶数,则a?b是偶数”的否命题是假命题。

最新(经典)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集合与简易逻辑

最新(经典)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集合与简易逻辑

集合与简易逻辑考点一:集合(一)知识清单1. 集合的含义及其关系1.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的三个性质:确定性、无序性和互异性;2.集合的3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韦恩图;3.集合中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属于∈不属于∉4.常见集合的符号表示数集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复数集符号N*N或+N Z Q R C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关系文字语言符号语言相等集合A与集合B中的所有元素都相同BA⊆且A⊆B⇔BA=子集A中任意一元素均为B中的元素BA⊆或AB⊇真子集A中任意一元素均为B中的元素,且B中至少有一元素不是A的元素A B空集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A⊆φ,φB(φ≠B)若集合A 中有n )(N n ∈个元素,则集合A 的所有不同的子集个数为n 2,所有真子集的个数是n 2-1, 所有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是22-n 3:集合的基本运算 1.两个集合的交集:A B = {}x x A x B ∈∈且; 2.两个集合的并集: AB ={}x x A x B ∈∈或;3.设全集是U,集合A U ⊆,则U C A ={}x x U x A ∈∉且4:方法指导1.对于集合问题,要首先确定属于哪类集合(数集、点集或某类图形),然后确定处理此类问题的方法.2.关于集合的运算,一般应把各参与运算的集合化到最简,再进行运算.3.含参数的集合问题,多根据集合元素的互异性来处理.4.集合问题多与函数、方程、不等式有关,要注意各类知识的融会贯通.解决问题时常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5.强化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二) 典型例题分析题型一:集合的概念例1、 已知全集U R =,集合{212}M x x =-≤-≤和{21,1,2,}N x x k k ==-=的关系的韦恩(Venn )图如图1所示,则阴影部分所示的集合的元素共有( )A. 3个B. 2个C. 1个D. 无穷多个 变式:下面四个命题正确的是( )(A )10以内的质数集合是{1,3,5,7} (B )方程x 2-4x +4=0的解集是{2,2} (C )0与{0}表示同一个集合(D )由1,2,3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1,2,3}或{3,2,1}题型二:集合的性质例2、 集合{}0,2,A a =,{}21,B a=,若{}0,1,2,4,16AB =,则a 的值为 ( )A.0B.1C.2D.4例3、 例3.设全集U=R ,A={x ∈N ︱1≤x ≤10},B={ x ∈R ︱x 2+ x -6=0},则下图中阴影表示的集合为 ( )A .{2}B .{3}C .{-3,2}D .{-2,3}例4、 已知全集32{1,3,2}S x x x =--,A ={1,21x -}如果}0{=A C S ,则这样的实数x 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出x ,若不存在,说明理由题型三:集合的运算例5、 已知集合}{{}1,3,5,7,9,0,3,6,9,12A B ==,则N A C B = ( )A.}{1,5,7B.}{3,5,7 C.}{1,3,9 D.}{1,2,3变式:1. 若集合121log 2A x x ⎧⎫⎪⎪=⎨⎬⎪⎪⎩⎭≥,则R C A =( )A.(]2,0(,)2-∞⋃+∞B.2(,)2+∞C.(]2,0,2⎡⎫-∞⋃+∞⎪⎢⎪⎣⎭D.2,2⎡⎫+∞⎪⎢⎪⎣⎭ 2. 设集合P={m|-1<m ≤0},Q={m ∈R |mx 2+4mx -4<0对任意实数x 恒成立},则下列关系中成立的是 ( )A.P QB.Q PC.P=QD.P ∩Q=Q 3.若{U n n =是小于9的正整数},{A n U n =∈是奇数},{B n U n =∈是3的倍数},则()UAB = .4.若{}3A x R x =∈<,{}21xB x R =∈>,则A B = .5.已知集合{1,1}M =-,11{|24,}2x N x x Z +=<<∈,则M N =( ).A. {1,1}-B. {0}C. {1}-D. {1,0}-6.设集合2{|log 1}A x x =<,1{|0}2x B x x -=<+,则A B =例6、 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集合是A,函数22()lg[(21)]g x x a x a a =-+++的定义域集合是B(1)求集合A 、B(2)若A U B=B,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题型四:图解法解集合问题例7、 已知集合M=⎭⎬⎫⎩⎨⎧=+149|22y x x ,N=⎭⎬⎫⎩⎨⎧=+123|y x y ,则=N M ( ) A .∅B .)}0,2(),0,3{(C .]3,3[-D .{}2,3变式 1.已知集合{(,)|,A x y x y =为实数,且221}x y +=,{(,)|,B x y x y =为实数,且1}x y +=,则A B 的元素个数为( ).A.4B.3C.2D.1变式2. 设集合()22{,|1}416x y A x y =+=,{(,)|3}x B x y y ==,则A B ⋂的子集的个数是( )A .4B .3C .2D .1例8、 设集合A ={x ||x -a |<2},B ={x |212+-x x <1},若A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高三一轮复习培优练习----集合与简易逻辑

高三一轮复习培优练习----集合与简易逻辑

高三一轮复习培优练习--------集合与简易逻辑1.设全集{}+∈≤=N x x x U ,8|,若{}8,1)(=⋂B C A U ,{}6,2)(=⋂B A C U , {}7,4)()(=⋂B C A C U U ,则2.已知条件p :x +y ≠-2,条件q :x ≠-1且y ≠-1,则p 是q 的A.充要条件B.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C.充分不必要条件D.必要不充分条件3.如果不等式|x -a |<1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21<x <23,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21<a <23 B. 21≤a ≤23 C.a >23或a <21 D.a ≥23或a ≤21 4.“xy >0”是“|x +y |=|x |+|y |”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有金盒、银盒、铅盒各一个,只有一个盒子里有肖像.金盒上写有命题p :肖像在这个盒子里;银盒上写有命题q :肖像不在这个盒子里;铅盒上写有命题r :肖像不在金盒里.p 、q 、r 中有且只有一个是真命题,则肖像在A.金盒里B.银盒里C.铅盒里D.在哪个盒子里不能确定6.已知集合P ={x |x 2=1},集合Q ={x |ax =1},若Q ⊆P ,那么a 的值是A.1B.-1C.1或-1D.0,1或-17.设P 和Q 是两个集合,定义集合{}|P Q xx P x Q -=∈∉,且,如果{}2|l o g 1P x x =<,{}|21Q x x =-<,那么P Q -等于 8.(){}(){},||2|,0,,|,A x y y x x B x y y x b A B =≥-≥=≤-+⋂≠∅,(1)b 的取值范围是 .(2)若(),,x y A B ∈⋂且2x y +的最大值为9,则b 的值是9.已知A ={x |x 2-ax +a 2-19=0},B ={x |x 2-5x +8=2},C ={x |x 2+2x -8=0}.若∅A ∩B ,且A ∩C =∅,求a 的值.10.已知A ={x ||x -a |≤1},B ={x |3302x--x-x ≥0},且A ∩B =∅,求a 的取值范围.11.已知集合A ={x |x 2-3x +2=0},B ={x |x 2-ax +3a -5=0}.若A ∩B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12.命题甲:“方程221y x m +=是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命题乙:“函数324()2(43)03f x x mx m x m =-+--=在(-∞,+∞)上单调递增”,这两个命题有且只有一个成立,试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13.设集合A 为函数2ln(28)y x x =--+的定义域,集合B 为函数11y x x =++的值域,集合C 为不等式1()(4)0ax x a-+≤的解集.(Ⅰ)求B A ;(Ⅱ)若R C C A ⊆,求a 的取值范围.14.已知奇函数)(x f 在(,0)(0,)-∞+∞ 上有意义,且在(+∞,0)上是减函数,0)1(=f 又有函数]2,0[,2cos sin )(2πθθθθ∈-+=m m g ,若集合}0)(|{<=θg m M ,集合}.0)]([|{>=θg f m N (Ⅰ)求0)(>x f 的解集; (Ⅱ)求N M ⋂.。

集合与简易逻辑知识点总结-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集合与简易逻辑知识点总结-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知识点总结1 集合与简易逻辑一、集合(一)元素与集合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对象的部分或全体构成一个集合.构成集合的元素除了常见的数、点等数学对象外,还可以是其他对象.2.集合元素的特征(1)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都能明确判断出它是否为该集合中的元素.(2)互异性: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互不相同的,即相同元素在同一个集合中不能重复出现.(3)无序性:集合与其组成元素的顺序无关.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包括属于(记作a A ∈)和不属于(记作a A ∉)两种.4.集合的常用表示法集合的常用表示法有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韦恩图).5.常用数集的表示 数集 自然数集 正整数集 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数集符号 NN ∗或N + Z Q R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集合A 为集合B 的子集 ,记作A B ⊆(或B A ⊇),读作“A 包含于B ”(或“B 包含A ”).(2)真子集:若A B ⊆,且存在b B ∈,但b A ∉,则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AB (或B A ⊃≠). 读作“A 真包含于B ”或“B 真包含A ”.(3)相等:对于两个集合A 与B ,如果A B ⊆,同时B A ⊆,那么集合A 与B 相等,记作A =B .(4)空集: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三)集合的基本运算(1)交集:由所有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A 与B 的交集,记作A B ⋂, 即{}|A B x x A x B ⋂=∈∈且.(2) 并集: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A 与B 的并集,记作A B ⋃,(3) 即{}|A B x x A x B ⋃=∈∈或.(3)补集:对于一个集合A ,由全集U 中不属于集合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相对于全集U 的补集,简称为集合A 的补集,记作U C A ,即{|,}U C A x x U x A =∈∉且.(四)集合的运算性质(1)集合的运算性质:①交换律:A ∪B =B ∪A ;A ∩B =B ∩A ;②结合律:(A ∪B )∪C =A ∪(B ∪C );(A ∩B )∩C =A ∩(B ∩C );③分配律:(A ∩B )∪C =(A ∪C )∩(B ∪C );(A ∪B )∩C =(A ∩C )∪(B ∩C );【集合常用结论】1.子集个数:含有n个元素的有限集合M,其子集个数为2n;其真子集个数为2n-1;其非空子集个数为2n-1;其非空真子集个数为2n-2.2. 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3.∁U(A∪B)=(∁U A)∩(∁U B);∁U(A∩B)=(∁U A)∪(∁U B);4.A∪B=A⇔B⊆A;A∩B=B⇔B⊆A.5.集合运算中的常用方法若已知的集合是不等式的解集,用数轴求解;若已知的集合是点集,用数形结合法求解;若已知的集合是抽象集合,用Venn图求解.二、简易逻辑(一).全称命题、特称(存在性)命题及其否定(1)全称命题p:∀x∈M,p(x),其否定为特称(存在性)命题:¬p:∃x0∈M,¬p(x0).(2)特称(存在性)命题p:∃x0∈M,p(x0),其否定为全称命题:¬p:∀x∈M,¬p(x).(二).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定方法(1)定义法:若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或q是p的必要条件);若p⇒q,且q⇏p,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或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2)集合法: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

2023高三数学高考第一轮复习计划(10篇)

2023高三数学高考第一轮复习计划(10篇)

2023高三数学高考第一轮复习计划(10篇)高三数学高考第一轮复习计划篇1一、目的为了能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效率地完成高三数学学科教学复习工作,正确把握整个复习工作的节奏,明确不同阶段的复习任务及其目标,做到针对性强,使得各方面工作的具体要求落实到位,特制定此计划,并作出具体要求。

二、计划1、第一轮复习顺序:(1)集合与简易逻辑→不等式→函数→导数(含积分)→数列(含数学归纳法、推理与证明)。

(2)三角函数→向量→立体几何→解析几何。

(3)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复数→算法与框图。

2、第一轮复习目标:全面掌握好概念、公式、定理、公理、推论等基础知识,切实落实好课本中典型的例题和课后典型的练习题,落实好每次课的作业,使学生能较熟练地运用基础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同时搞好每个单元的跟踪检测,注重课本习题的改造,单元存在的问题在月考中去强化、落实。

3、第二轮复习顺序:选择题解法→填空题解法→数学方法→数学思想→重要知识点的专题深化。

4、第二轮复习目标:在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注重方法、思想、重要知识的专题深化,使学生能熟练地运用基础知识和数学方法、思想解决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题。

同时落实好每次测试,每月一次的诊断性综合考试,并对存在的问题作好整理,为第三轮复习作好前期工作。

5、第三轮复习顺序:每周一次模拟考试→查漏补缺训练→规范答题卡训练。

6、第三轮复习目标:对准高考常见题型进行强化落实训练、查漏补缺训练和答题卡作答规范化的训练,同时落实好每次课的作业,每周扎扎实实地完成一套模拟试卷,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较高的适应高考的数学综合能力。

7、复习时间表:周次起止时间内容高二下学期和暑期集合的概念与运算,函数的概念;函数的解析式与定义域;函数的值域,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函数的图象;二次函数,指数、对数和幂函数;综合应用,导数的概念及运算,导数的应用,积分的概念和应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第1周8.8——8.12;数列的通项与求和第2周8.13——8.19三角函数的概念;三角函数的恒等变形;三角函数中的求值问题第3周8.20——8.26三角函数的性质;y=asin(ωx+φ)的图象及性质;三角形内的三角函数问题;三角函数的最值、综合应用第4周8.27——9.2向量的基本运算;向量的坐标运算;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第5周9.3——9.9正弦和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综合应用第6周9.10——9.16不等式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第7周9.17——9.23二元一次不等式和简单的线性规划;综合应用第8周9.24——9.30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柱体、椎体和球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第9周10.1——10.7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线面平行和垂直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第10周10.8——10.14空间中角与距离的解法;空间向量运算及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第11周10.15——10.21复习,章节训练第12周10.22——10.28复习,综合训练;期中考试第13周11.3——11.11直线的方程;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方程第14周11.12——11.18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综合应用第15周11.19——11.25椭圆;第16周11.26——12.2双曲线;抛物线第17周12.3——12.9直线和圆锥曲线;轨迹;综合应用第18周12.10——12.16排列与组合;.二项式定理;第19周12.17——12.23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有关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综合应用第20周12.24——12.30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与方差;统计的应用;独立性检验第21周1.1——1.6算法第22周1.7——1.13综合训练三、具体要求三轮复习总体要求:科学安排,狠抓落实。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 集合与简易逻辑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 集合与简易逻辑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集合与简易逻辑一、知识结构二、考点目标定位1.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2.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3.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充要条件的意义.4.学会运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集合的问题,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三、复习方略指南本章内容在高考中以考查空集与全集的概念,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集合的交、并、补运算为重点,以上内容又以集合的运算为重点考查内容.逻辑联结词与充要条件这部分,以充要条件为重点考查内容.本章内容概念性强,考题大都为容易的选择题,因此复习中应注意:1.复习集合,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集合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另一方面是对集合知识的应用.2.主要是把握集合与元素、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弄清有关的术语和符号,特别是对集合中的元素的属性要分清楚.3.要注意逻辑联结词“或”“且”“非”与集合中的“并”“交”“补”是相关的,二者相互对照可加深对双方的认识和理解.4.复习逻辑知识时,要抓住所学的几个知识点,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达到理解、掌握逻辑知识的目的.5.集合多与函数、方程、不等式有关,要注意知识的融会贯通.一、集合的概念与运算知识梳理1.集合的有关概念2.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1)元素与集合:“∈”或“∉”.(2)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包含关系、相等关系. 3.集合的运算(1)交集:由所有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与B 的交集,记为A ∩B ,即A ∩B ={x |x ∈A 且x ∈B }.(2)并集: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与集合B 的并集,记为A ∪B ,即A ∪B ={x |x ∈A 或x ∈B }.(3)补集:一般地,设S 是一个集合,A 是S 的一个子集(即A ⊆S ),由S 中所有不属于A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子集A 在全集S 中的补集(或余集),记为SA ,即SA ={x |x ∈S 且x ∉A }.点击双基1.已知集合M ={x |x 2<4},N ={x |x 2-2x -3<0},则集合M ∩N 等于 A.{x |x <-2} B.{x |x >3} C.{x |-1<x <2} D.{x |2<x <3}解析:M ={x |x 2<4}={x |-2<x <2},N ={x |x 2-2x -3<0}={x |-1<x <3},结合数轴,0-1-2231x∴M ∩N ={x |-1<x <2}. 答案:C2.已知集合A ={x ∈R |x <5-2},B ={1,2,3,4},则(RA )∩B 等于A.{1,2,3,4}B.{2,3,4}C.{3,4}D.{4}解析:RA ={x ∈R |x ≥5-2},而5-2∈(3,4),∴(RA )∩B ={4}.答案:D3.设集合P ={1,2,3,4,5,6},Q ={x ∈R |2≤x ≤6},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P ∩Q =P B.P ∩Q Q C.P ∪Q =Q D.P ∩Q P 解析:P ∩Q ={2,3,4,5,6},∴P ∩Q P . 答案:D4.设U 是全集,非空集合P 、Q 满足P Q U ,若求含P 、Q 的一个集合运算表达式,使运算结果为空集∅,则这个运算表达式可以是_______________.解析:构造满足条件的集合,实例论证.U ={1,2,3},P ={1},Q ={1,2},则(UQ )={3},(UP )={2,3},易见(UQ )∩P =∅.答案:(UQ )∩P5.已知集合A ={0,1},B ={x |x ∈A ,x ∈N*},C ={x |x ⊆A },则A 、B 、C 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用列举法表示出B ={1},C ={∅,{1},{0},A },易见其关系.这里A 、B 、C是不同层次的集合,C 以A 的子集为元素,同一层次的集合可有包含关系,不同层次的集合之间只能是从属关系.答案:B A ,A ∈C ,B ∈C 典例剖析【例1】函数f (x )=⎩⎨⎧∈-∈,,M x xP x x其中P 、M 为实数集R 的两个非空子集,又规定f (P )={y |y =f (x ),x ∈P },f (M )={y |y =f (x ),x ∈M }.给出下列四个判断,其中正确判断有 ①若P ∩M =∅,则f (P )∩f (M )=∅ ②若P ∩M ≠∅,则f (P )∩f (M )≠∅ ③若P ∪M =R ,则f (P )∪f (M )=R ④若P ∪M ≠R ,则f (P )∪f (M )≠RA.1个B.2个C.3个D.4个 剖析:由题意知函数f (P )、f (M )的图象如下图所示.f M ()f P ()xyO设P =[x 2,+∞),M =(-∞,x 1],∵|x 2|<|x 1|,f (P )=[f (x 2),+∞),f (M )=[f (x 1),+∞),则P ∩M =∅.f M ()f P ()xy f x ()1f x ()2x 1x 2O而f (P )∩f (M )=[f (x 1),+∞)≠∅,故①错误.同理可知②正确.设P =[x 1,+∞),M =(-∞,x 2],∵|x 2|<|x 1|,则P ∪M =R .f (P )=[f (x 1),+∞),f (M )=[f (x 2),+∞), f (P )∪f (M )=[f (x 1),+∞)≠R ,故③错误.同理可知④正确. 答案:B【例2】 已知A ={x |x 3+3x 2+2x >0},B ={x |x 2+ax +b ≤0}且A ∩B ={x |0<x ≤2},A ∪B ={x |x >-2},求a 、b 的值.解:A ={x |-2<x <-1或x >0}, 设B =[x 1,x 2],由A ∩B =(0,2]知x 2=2,且-1≤x 1≤0, ①由A ∪B =(-2,+∞)知-2≤x 1≤-1. ②由①②知x 1=-1,x 2=2,∴a =-(x 1+x 2)=-1,b =x 1x 2=-2.评述:本题应熟悉集合的交与并的涵义,熟练掌握在数轴上表示区间(集合)的交与并的方法.【例3】记函数f (x )=132++-x x 的定义域为A ,g (x )=lg [(x -a -1)(2a -x )](a <1=的定义域为B . (1)求A ;(2)若B ⊆A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提示:(1)由2-13++x x ≥0,得11+-x x ≥0,∴x <-1或x ≥1,即A =(-∞,-1)∪[1,+∞] (2)由(x -a -1)(2a -x )>0,得(x -a -1)(x -2a )<0. ∵a <1,∴a +1>2a .∴B =(2a ,a +1).∵B ⊆A ,∴2a ≥1或a +1≤-1,即a ≥21或a ≤-2.而a <1,∴21≤a <1或a ≤-2.故当B ⊆A 时,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2)∪[21,1].【例4】设集合P={m|-1<m ≤0},Q={m ∈R |mx 2+4mx -4<0对任意实数x 恒成立},则下列关系中成立的是A.P QB.Q PC.P=QD.P ∩Q=Q剖析:Q ={m ∈R |mx 2+4mx -4<0对任意实数x 恒成立}, 对m 分类:①m =0时,-4<0恒成立;②m <0时,需Δ=(4m )2-4×m ×(-4)<0,解得m <0. 综合①②知m ≤0,∴Q ={m ∈R |m ≤0}. 答案:A评述:本题容易忽略对m =0的讨论,应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例5】 已知集合A ={(x ,y )|x 2+mx -y +2=0},B ={(x ,y )|x -y +1=0,0≤x ≤2},如果A ∩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剖析:如果目光总是停留在集合这一狭窄的知识范围内,此题的思维方法是很难找到的.事实上,集合符号在本题中只起了一种“化妆品”的作用,它的实际背景是“抛物线x 2+mx -y +2=0与线段x -y +1=0(0≤x ≤2)有公共点,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这种数学符号与数学语言的互译,是考生必须具备的一种数学素质.解:由⎩⎨⎧≤≤=+-=+-+),20(01,022x y x y mx x 得x 2+(m -1)x +1=0. ① ∵A ∩B ≠∅,∴方程①在区间[0,2]上至少有一个实数解.首先,由Δ=(m -1)2-4≥0,得m ≥3或m ≤-1.当m ≥3时,由x 1+x 2=-(m -1)<0及x 1x 2=1知,方程①只有负根,不符合要求; 当m ≤-1时,由x 1+x 2=-(m -1)>0及x 1x 2=1>0知,方程①有两个互为倒数的正根.故必有一根在区间(0,1]内,从而方程①至少有一个根在区间[0,2]内.综上所述,所求m 的取值范围是(-∞,-1).评述:上述解法应用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如果注意到抛物线x 2+mx -y +2=0与线段x -y +1=0(0≤x ≤2)的公共点在线段上,本题也可以利用公共点内分线段的比λ的取值范围建立关于m 的不等式来解.【例6】设m ∈R ,A ={(x ,y )|y =-3x +m },B ={(x ,y )|x =cos θ,y =sin θ,0<θ<2π=,且A ∩B ={(cos θ1,sin θ1),(cos θ2,sin θ2)}(θ1≠θ2),求m 的取值范围.提示:根据题意,直线y =-3x +m 与圆x 2+y 2=1(x ≠1)交于两点,22)3(1||-+m <1且0≠-3×1+m .∴-2<m <2且m ≠3. 答案:-2<m <2且m ≠3.【例7】 设M 、N 是两个非空集合,定义M 与N 的差集为M -N ={x |x ∈M 且x ∉N },则M -(M -N )等于A.NB.M ∩NC.M ∪ND.M 解析:M -N ={x |x ∈M 且x ∉N }是指图(1)中的阴影部分.MNMN(1) (2)同样M -(M -N )是指图(2)中的阴影部分.答案:B【例8】 设集合P ={1,a ,b },Q ={1,a 2,b 2},已知P =Q ,求1+a 2+b 2的值.解:∵P =Q ,∴⎪⎩⎪⎨⎧==22,b b a a①或⎪⎩⎪⎨⎧==.,22a b b a②解①得a =0或a =1,b =0或b =1.(舍去)由②得a =b 2=a 4,∴a =1或a 3=1. a =1不合题意, ∴a 3=1(a ≠1).∴a =ω,b =ω2,其中ω=-21+23i. 故1+a 2+b 2=1+ω2+ω4=1+ω+ω2=0.练习测试1.集合A ={(x ,y )|x +y =0},B ={(x ,y )|x -y =2},则A ∩B 是 A.(1,-1)B.⎩⎨⎧-==11y xC.{(1,-1)}D.{1,-1}2.设集合A ={5,log 2(a +3)},集合B ={a ,b }.若A ∩B ={2},则A ∪B =______________. 3.设A ={x |1<x <2},B ={x |x >a },若A B ,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4.已知集合A ={x ∈R |ax 2+2x +1=0,a ∈R }只有一个元素,则a 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5.设A 、B 、I 均为非空集合,且满足A ⊆B ⊆I ,则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A.(IA )∪B =IB.(IA )∪(IB )=I C.A ∩(IB )=∅D.(I A )∩(IB )=IB6.记函数f (x )=log 2(2x -3)的定义域为集合M ,函数g (x )= )1)(3(--x x 的定义域为集合N .求:(1)集合M 、N ;(2)集合M ∩N 、M ∪N .7.已知A ={x ∈R |x 2+2x +p =0}且A ∩{x ∈R |x >0}=∅,求实数p 的取值范围.8.已知P ={(x ,y )|(x +2)2+(y -3)2≤4},Q ={(x ,y )|(x +1)2+(y -m )2<41},且P ∩Q =Q ,求m 的取值范围.9.若B ={x |x 2-3x +2<0},是否存在实数a ,使A ={x |x 2-(a +a 2)x +a 3<0}且A ∩B =A ?请说明你的理由.小结1.对于集合问题,要首先确定属于哪类集合(数集、点集或某类图形),然后确定处理此类问题的方法.2.关于集合的运算,一般应把各参与运算的集合化到最简,再进行运算.3.含参数的集合问题,多根据集合元素的互异性来处理.4.集合问题多与函数、方程、不等式有关,要注意各类知识的融会贯通.解决问题时常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教学点睛1.对于集合问题,要首先确定属于哪类集合(数集、点集或某类图形),然后确定处理此类问题的方法.2.集合问题多与函数、方程、不等式有关,要注意各类知识的融会贯通.3.强化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二、逻辑联结词与四种命题知识梳理 1.逻辑联结词(1)命题: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 (2)逻辑联结词:“或”“且”“非”这些词叫做逻辑联结词.(3)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不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叫简单命题;由简单命题和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叫做复合命题.(4)真值表:表示命题真假的表叫真值表. 2.四种命题 (1)四种命题原命题:如果p ,那么q (或若p 则q );逆命题:若q 则p ; 否命题:若⌝p 则⌝q ;逆否命题:若⌝q 则⌝p .(2)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这里,原命题与逆否命题,逆命题与否命题是等价命题.点击双基1.由“p :8+7=16,q :π>3”构成的复合命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p 或q 为真,p 且q 为假,非p 为真 B.p 或q 为假,p 且q 为假,非p 为真 C.p 或q 为真,p 且q 为假,非p 为假 D.p 或q 为假,p 且q 为真,非p 为真解析:因为p 假,q 真,由复合命题的真值表可以判断,p 或q 为真,p 且q 为假,非p 为真.答案:A2.命题p :若a 、b ∈R ,则|a |+|b |>1是|a +b |>1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命题q :函数y =2|1|--x 的定义域是(-∞,-1]∪[3,+∞),则A.“p 或q ”为假B.“p 且q ”为真C. p 真q 假D. p 假q 真 解析:∵|a +b |≤|a |+|b |,若|a |+|b |>1,不能推出|a +b |>1,而|a +b |>1,一定有|a |+|b |>1,故命题p 为假. 又由函数y =2|1|--x 的定义域为|x -1|-2≥0,即|x -1|≥2,即x -1≥2或x -1≤-2.故有x ∈(-∞,-1]∪[3,+∞). ∴q 为真命题. 答案:D3.设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R ,有下列三个命题:①若存在常数M ,使得对任意x ∈R ,有f (x )≤M ,则M 是函数f (x )的最大值; ②若存在x 0∈R ,使得对任意x ∈R ,且x ≠x 0,有f (x )<f (x 0),则f (x 0)是函数f (x )的最大值;③若存在x 0∈R ,使得对任意x ∈R ,有f (x )≤f (x 0),则f (x 0)是函数f (x )的最大值.这些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0B.1C.2D.3 解析:①错.原因:可能“=”不能取到.②③都正确. 答案:C4.命题“若m >0,则关于x 的方程x 2+x -m =0有实数根”与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先写出其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逐一判断.答案:25.已知命题p:函数y=log a(ax+2a)(a>0且a≠1)的图象必过定点(-1,1);命题q:如果函数y=f(x-3)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那么函数y=f(x)的图象关于点(3,0)对称.则A.“p且q”为真B.“p或q”为假C. p真q假D. p假q真解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判定p、q的真假.由于p真,q假(可举反例y=x+3),因此正确答案为C.答案:C典例剖析【例1】给出命题“已知a、b、c、d是实数,若a=b,c=d,则a+c=b+d”,对其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而言,真命题有A.0个B.2个C.3个D.4个剖析:原命题和逆否命题为真.答案:B【例2】若a、b、c∈R,写出命题“若ac<0,则ax2+bx+c=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这三个命题的真假.思路:认清命题的条件p和结论q,然后按定义写出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最后判断真假.解:逆命题“若ax2+bx+c=0(a、b、c∈R)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ac<0”是假命题,如当a=1,b=-3,c=2时,方程x2-3x+2=0有两个不等实根x1=1,x2=2,但ac=2>0.否命题“若ac≥0,则方程ax2+bx+c=0(a、b、c∈R)没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是假命题.这是因为它和逆命题互为逆否命题,而逆命题是假命题.逆否命题“若ax2+bx+c=0(a、b、c∈R)没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ac≥0”是真命题.因为原命题是真命题,它与原命题等价.评述:解答命题问题,识别命题的条件p与结论q的构成是关键.【例3】指出下列复合命题的形式及其构成.(1)若α是一个三角形的最小内角,则α不大于60°;(2)一个内角为90°,另一个内角为45°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3)有一个内角为60°的三角形是正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解:(1)是非p形式的复合命题,其中p:若α是一个三角形的最小内角,则α>60°.(2)是p且q形式的复合命题,其中p:一个内角为90°,另一个内角为45°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q:一个内角为90°,另一个内角为45°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3)是p或q形式的复合命题,其中p:有一个内角为60°的三角形是正三角形,q:有一个内角为60°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例4】写出命题“当abc=0时,a=0或b=0或c=0”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剖析:把原命题改造成“若p则q”形式,再分别写出其相应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在判断真假时要注意利用等价命题的原理和规律.解:原命题:若abc=0,则a=0或b=0或c=0,是真命题.逆命题:若a=0或b=0或c=0,则abc=0,是真命题.否命题:若abc≠0,则a≠0且b≠0且c≠0,是真命题.逆否命题:若a≠0且b≠0且c≠0,则abc≠0,是真命题.【例5】有A、B、C三个盒子,其中一个内放有一个苹果,在三个盒子上各有一张纸条.A盒子上的纸条写的是“苹果在此盒内”,B盒子上的纸条写的是“苹果不在此盒内”,C盒子上的纸条写的是“苹果不在A盒内”.如果三张纸条中只有一张写的是真的,请问苹果究竟在哪个盒子里?解:若苹果在A盒内,则A、B两个盒子上的纸条写的为真,不合题意.若苹果在B盒内,则A、B两个盒子上的纸条写的为假,C盒子上的纸条写的为真,符合题意,即苹果在B盒内.同样,若苹果在C盒内,则B、C两盒子上的纸条写的为真,不合题意.综上,苹果在B盒内.练习测试1.如果原命题的结论是“p且q”形式,那么否命题的结论形式为A.⌝p且⌝qB.⌝p或⌝qC.⌝p或⌝qD.⌝q或⌝p2.下列四个命题中真命题是①“若xy=1,则x、y互为倒数”的逆命题②“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的否命题③“若m≤1,则方程x2-2x+m=0有实根”的逆否命题④“若A∩B=B,则A⊆B”的逆否命题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③④3.分别用“p或q”“p且q”“非p”填空.(1)命题“15能被3和5整除”是___________________形式;(2)命题“16的平方根是4或-4”是______________形式;(3)命题“李强是高一学生,也是共青团员”是___________________形式.4.命题“若ab=0,则a、b中至少有一个为零”的逆否命题是_______________.5.在一次模拟打飞机的游戏中,小李接连射击了两次,设命题p1“第一次射击击中飞机”,命题p2“第二次射击击中飞机”,试用p1、p2及联结词“或”“且”“非”表示下列命题:(1)两次都击中飞机;(2)两次都没击中飞机;(3)恰有一次击中飞机;(4)至少有一次击中飞机.6.设A、B为两个集合.下列四个命题:①A B⇔对任意x∈A,有x∉B;②A B⇔A∩B=∅;③A B⇔A B;④A B⇔存在x ∈A,使得x∉B.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把符合要求的命题序号都填上)7.命题:已知a、b为实数,若x2+ax+b≤0有非空解集,则a2-4b≥0,写出该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这些命题的真假.8.写出下列命题非的形式:(1)p:函数f(x)=ax2+bx+c的图象与x轴有唯一交点;(2)q:若x=3或x=4,则方程x2-7x+12=0.9.小李参加全国数学联赛,有三位同学对他作如下的猜测.甲:小李非第一名,也非第二名;乙:小李非第一名,而是第三名;丙:小李非第三名而是第一名.竞赛结束后发现,一人全猜对,一人猜对一半,一人全猜错,问:小李得了第几名?10、写出下列各命题的否定及其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1)若x、y都是奇数,则x+y是偶数;(2)若xy=0,则x=0或y=0;(3)若一个数是质数,则这个数是奇数.小结1.有的“p或q”与“p且q”形式的复合命题语句中,字面上未出现“或”与“且”字,此时应从语句的陈述中搞清含义,从而分清是“p或q”还是“p且q”形式.一般地,若两个命题属于同时都要满足的为“且”,属于并列的为“或”.2.原命题与它的逆否命题同为真假,原命题的逆命题与否命题同为真假,所以对一些命题的真假判断(或推证),我们可通过对与它同真假的(具有逆否关系的)命题来判断(或推证).教学点睛1.有的“p或q”与“p且q”形式的复合命题语句中,字面上未出现“或”与“且”字,此时应从语句的陈述中搞清含义,从而分清是“p或q”还是“p且q”形式.一般地,若两个命题属于同时都要满足的为“且”,属于并列的为“或”.2.要明确原命题、否命题、逆命题、逆否命题之间的关系.三、充要条件与反证法知识梳理1.充分条件:如果p⇒q,则p叫q的充分条件,原命题(或逆否命题)成立,命题中的条件是充分的,也可称q是p的必要条件.2.必要条件:如果q⇒p,则p叫q的必要条件,逆命题(或否命题)成立,命题中的条件为必要的,也可称q是p的充分条件.3.充要条件:如果既有p⇒q,又有q⇒p,记作p⇔q,则p叫做q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原命题和逆命题(或逆否命题和否命题)都成立,命题中的条件是充要的.4.反证法:当直接证明有困难时,常用反证法.点击双基1.ac2>bc2是a>b成立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充要条件C.必要而不充分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a>b ac2>bc2,如c=0.答案:A2.已知a、b、c为非零的平面向量.甲:a·b=a·c,乙:b=c,则A.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B.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C.甲是乙的充要条件D.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解析:命题甲:a ·b =a ·c ⇒a ·(b -c )=0⇒a =0或b =c . 命题乙:b =c ,因而乙⇒甲,但甲乙. 故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答案:B3.在△ABC 中,“A >30°”是“sin A >21”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在△ABC 中,A >30°⇒0<sin A <1sin A >21,sin A >21⇒30°<A <150°⇒A >30°.∴“A >30°”是“sin A >21”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答案:B4.若条件p :a >4,q :5<a <6,则p 是q 的______________.解析:a >45<a <6,如a =7虽然满足a >4,但显然a 不满足5<a <6. 答案:必要不充分条件5.若a 、b 、c 是常数,则“a >0且b 2-4ac <0”是“对任意x ∈R ,有ax 2+bx +c >0”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若a >0且b 2-4ac <0,则对任意x ∈R ,有ax 2+bx +c >0,反之,则不一定成立.如a =0,b =0且c >0时,也有对任意x ∈R ,有ax 2+bx +c >0.因此应选A.答案:A 典例剖析【例1】 使不等式2x 2-5x -3≥0成立的一个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是 A.x <0 B.x ≥0C.x ∈{-1,3,5}D.x ≤-21或x ≥3 剖析:∵2x 2-5x -3≥0成立的充要条件是x ≤-21或x ≥3,∴对于A 当x =-31时2x 2-5x -3≥0.同理其他也可用特殊值验证.答案:C【例2】 求证:关于x 的方程ax 2+bx +c =0有一根为1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 +b +c =0.证明:(1)必要性,即“若x =1是方程ax 2+bx +c =0的根,则a +b +c =0”.∵x =1是方程的根,将x =1代入方程,得a ·12+b ·1+c =0,即a +b +c =0.(2)充分性,即“若a +b +c =0,则x =1是方程ax 2+bx +c =0的根”.把x =1代入方程的左边,得a ·12+b ·1+c =a +b +c .∵a +b +c =0,∴x =1是方程的根. 综合(1)(2)知命题成立.【例3】求ax 2+2x +1=0(a ≠0)至少有一负根的充要条件. 证明:必要性:(1)方程有一正根和一负根,等价于⇒⎪⎩⎪⎨⎧<=>-=0104421a x x a Δa <0. (2)方程有两负根,等价于⇒⎪⎪⎪⎩⎪⎪⎪⎨⎧><-≥-=0102044aa a Δ0<a ≤1.综上可知,原方程至少有一负根的必要条件是a <0或0<a ≤1.充分性:由以上推理的可逆性,知当a <0时方程有异号两根;当0<a ≤1时,方程有两负根.故a <0或0<a ≤1是方程ax 2+2x +1=0至少有一负根的充分条件.答案:a <0或0<a ≤1.【例4】 下列说法对不对?如果不对,分析错误的原因.(1)x 2=x +2是x 2+x =x 2的充分条件; (2)x 2=x +2是x 2+x =x 2的必要条件.解:(1)x 2=x +2是x 2+x =x 2的充分条件是指x 2=x +2⇒x 2+x =x 2.但这里“⇒”不成立,因为x =-1时,“⇒”左边为真,但右边为假.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可能是应用了错误的推理:x 2=x +2⇒x =2+x ⇒x 2=x 2+x .这里推理的第一步是错误的(请同学补充说明具体错在哪里).(2)x 2=x +2是x 2+x =x 2的必要条件是指x 2+x =x 2⇒x 2=x +2.但这里“⇒”不成立,因为x =0时,“⇒”左边为真,但右边为假.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可能是用了错误的推理:x 2+x =x 2⇒2+x =x ⇒x +2=x 2.这里推理的第一步是错误的(请同学补充说明具体错在哪里). 评述:此题的解答比较注重逻辑推理.事实上,也可以从真值集合方面来分析:x 2=x +2的真值集合是{-1,2},x 2+x =x 2的真值集合是{0,2},{-1,2}{0,2},而{0,2} {-1,2},所以(1)(2)两个结论都不对. 【例5】 指出下列命题中,p 是q 的什么条件. (1)p :0<x <3,q :|x -1|<2; (2)p :(x -2)(x -3)=0,q :x =2;(3)p :c =0,q :抛物线y =ax 2+bx +c 过原点. 解:(1)p :0<x <3,q :-1<x <3. p 是q 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2)p q ,q ⇒p .p 是q 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3)p 是q 的充要条件.评述:依集合的观点看,若A B ,则A 是B 的充分条件,B 是A 的必要条件;若A =B ,则A 是B 的充要条件.练习测试1.已知p 是r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s 是r 的必要条件,q 是s 的必要条件,那么p 是q 成立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 “cos2α=-23”是“α=k π+12π5,k ∈Z ”的 A.必要不充分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3.在△ABC 中,“A >B ”是“cos A <cos B ”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命题A :两曲线F (x ,y )=0和G (x ,y )=0相交于点P (x 0,y 0),命题B :曲线F (x ,y )+λG (x ,y )=0(λ为常数)过点P (x 0,y 0),则A 是B 的__________条件.5.函数f (x )=x 2-2ax -3在区间[1,2]上存在反函数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a ∈(-∞,1] B.a ∈[2,+∞)C.α∈[1,2]D.a ∈(-∞,1]∪[2,+∞)6.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p n+q (p ≠0且p ≠1),求数列{a n }成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 7.设集合U ={(x ,y )|x ∈R ,y ∈R },A ={(x ,y )|2x -y +m >0},B ={(x ,y )|x +y-n ≤0},那么点P (2,3)∈A ∩(UB )的充要条件是A.m >-1,n <5B.m <-1,n <5C.m >-1,n >5D.m <-1,n >58.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x 2-4x +4=0, ① x 2-4mx +4m 2-4m -5=0. ② 求使方程①②都有实根的充要条件. 9.已知a 、b 、c 是互不相等的非零实数.求证:三个方程ax 2+2bx +c =0,bx 2+2cx +a =0,cx 2+2ax +b =0至少有一个方程有两个相异实根.10.若x 、y 、z 均为实数,且a =x 2-2y +2π,b =y 2-2z +3π,c =z 2-2x +6π,则a 、b 、c 中是否至少有一个大于零?请说明理由.小结1.要注意一些常用的“结论否定形式”,如“至少有一个”“至多有一个”“都是”的否定形式是“一个也没有”“至少有两个”“不都是”.2.证明充要性要从充分性、必要性两个方面来证明. 教学点睛1.掌握常用反证法证题的题型,如含有“至少有一个”“至多有一个”等字眼多用反证法.2.强调反证法的第一步,要与否命题分清.3.要证明充要性应从充分性、必要性两个方面来证.练习测试解答 一、集合的概念与运算1、解析:⎩⎨⎧=-=+20y x y x ⇒⎩⎨⎧-==.1,1y x答案:C2、解析:∵A ∩B ={2},∴log 2(a +3)=2.∴a =1.∴b =2.∴A ={5,2},B ={1,2}.∴A ∪B ={1,2,5}. 答案:{1,2,5}3、解析:A B 说明A 是B 的真子集,利用数轴(如下图)可知a ≤1.a 1 2答案:a ≤14、解析:若a =0,则x =-21. 若a ≠0,Δ=4-4a =0,得a =1. 答案:a =0或a =15、解析一:∵A 、B 、I 满足A ⊆B ⊆I ,先画出文氏图,根据文氏图可判断出A 、C 、D 都是正确的.B AI解析二:设非空集合A 、B 、I 分别为A ={1},B ={1,2},I ={1,2,3}且满足A ⊆B ⊆I .根据设出的三个特殊的集合A 、B 、I 可判断出A 、C 、D 都是正确的.答案:B6、解:(1)M ={x |2x -3>0}={x |x >23}; N ={x |(x -3)(x -1)≥0}={x |x ≥3或x ≤1}. (2)M ∩N ={x |x ≥3};M ∪N ={x |x ≤1或x >23}.7、解:∵A ∩{x ∈R |x >0}=∅,∴(1)若A =∅,则Δ=4-4p <0,得p >1; (2)若A ≠∅,则A ={x |x ≤0},即方程x 2+2x +p =0的根都小于或等于0. 设两根为x 1、x 2,则⎪⎩⎪⎨⎧≥=≤-=+≥-=.0,02,0442121p x x x x p Δ ∴0≤p ≤1. 综上所述,p ≥0. 8、解:点集P 表示平面上以O 1(-2,3)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所围成的区域(包括圆周);点集Q 表示平面上以O 2(-1,m )为圆心,21为半径的圆的内部.要使P ∩Q =Q ,应使⊙O 2内含或内切于⊙O 1.故有|O 1O 2|2≤(R 1-R 2)2,即(-1+2)2+(m -3)2≤(2-21)2.解得3-25≤m ≤3+25.评述:本题选题目的是:熟悉用集合语言表述几何问题,利用数形结合方法解题.9、解:∵B ={x |1<x <2},若存在实数a ,使A ∩B =A ,则A ={x |(x -a )(x -a 2)<0}. (1)若a =a 2,即a =0或a =1时,此时A ={x |(x -a )2<0}=∅,满足A ∩B =A ,∴a =0或a =1.(2)若a 2>a ,即a >1或a <0时,A ={x |0<x <a 2},要使A ∩B =A ,则⎩⎨⎧≤≥212a a ⇒1≤a≤2,∴1<a ≤2.(3)若a 2<a ,即0<a <1时,A ={x |a <x <a 2},要使A ∩B =A ,则⎩⎨⎧≥≤122a a ⇒1≤a ≤2,∴a ∈∅.综上所述,当1≤a ≤2或a =0时满足A ∩B =A ,即存在实数a ,使A ={x |x 2-(a +a 2)x +a 3<0=且A ∩B =A 成立.二、逻辑联结词与四种命题1、解析:p 且q 的否定为⌝p 或⌝q .答案:B2、解析:写出满足条件的命题再进行判断.答案:C 3、答案:(1)p 且q (2)p 或q (3)p 且q 4、解:(1)两次都击中飞机是p 1且p 2;(2)两次都没击中飞机是⌝p 1且⌝p 2;(3)恰有一次击中飞机是p 1且⌝p 2,或p 2且⌝p 1; (4)至少有一次击中飞机是p 1或p 2. 5、答案:若a ≠0且b ≠0,则ab ≠06、解析:A B ⇔存在x ∈A ,有x ∉B ,故①错误;②错误;④正确.亦或如下图所示.B AA B ∩③反例如下图所示.ABA B ⇒A B .反之,同理.答案:④7、分析:原命题中,a 、b 为实数是前提,条件是x 2+ax +b ≤0有非空解集(即不等式有解),结论是a 2-4b ≥0,由四种命题的关系可得出其他三种命题.解:逆命题:已知a 、b 为实数,若a 2-4b ≥0,则x 2+ax +b ≤0有非空解集.否命题:已知a 、b 为实数,若x 2+ax +b ≤0没有非空解集,则a 2-4b <0.逆否命题:已知a 、b 为实数,若a 2-4b <0,则x 2+ax +b ≤0没有非空解集. 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均为真命题.8、解:(1)函数f (x )=ax 2+bx +c 的图象与x 轴没有交点或至少有两个交点.(2)若x =3或x =4,则x 2-7x +12≠0. 9、解:(1)假设小李得了第三名,则甲全猜对,乙全猜错,显然与题目已知条件相矛盾,故假设不可能.(2)假设小李得了第二名,则甲猜对一半,乙猜对一半,也与已知条件矛盾,故假设不可能.(3)假设小李得了第一名,则甲猜对一半,乙全猜错,丙全猜对,无矛盾. 综合(1)(2)(3)知小李得了第一名. 10、解:(1)命题的否定:x 、y 都是奇数,则x +y 不是偶数,为假命题.原命题的否命题:若x 、y 不都是奇数,则x +y 不是偶数,是假命题. (2)命题的否定:xy =0则x ≠0且y ≠0,为假命题. 原命题的否命题:若xy ≠0,则x ≠0且y ≠0,是真命题.(3)命题的否定:一个数是质数,则这个数不是奇数,是假命题. 原命题的否命题:若一个数不是质数,则这个数不是奇数,为假命题. 三、充要条件与反证法1、解析:依题意有p ⇒r ,r ⇒s ,s ⇒q ,∴p ⇒r ⇒s ⇒q .但由于rp ,∴q p .答案:A 2、解析:cos2α=-23⇔2α=2k π±6π5⇔α=k π±12π5. 答案:A3、解析:在△ABC 中,A >B ⇔cos A <cos B (余弦函数单调性).答案:C4、答案:充分不必要5、解析:∵f (x )=x 2-2ax -3的对称轴为x =a ,∴y =f (x )在[1,2]上存在反函数的充要条件为[1,2]⊆(-∞,a ]或[1,2]⊆[a ,+∞),即a ≥2或a ≤1. 答案:D6、分析:先根据前n 项和公式,导出使{a n }为等比数列的必要条件,再证明其充分条件.解:当n =1时,a 1=S 1=p +q ;当n ≥2时,a n =S n -S n -1=(p -1)·p n -1.由于p ≠0,p ≠1,∴当n ≥2时,{a n }是等比数列.要使{a n }(n ∈N *)是等比数列,则12a a =p ,即(p -1)·p =p (p +q ),∴q =-1,即{a n }是等比数列的必要条件是p ≠0且p ≠1且q =-1.再证充分性:当p ≠0且p ≠1且q =-1时,S n =p n-1,a n =(p -1)·p n -1,1-n na a =p (n ≥2),∴{a n }是等比数列. 7、解析:∵UB ={(x ,y )|n <x +y },将P (2,3)分别代入集合A 、B 取交集即可.∴选A.答案:A8、解:方程①有实数根的充要条件是Δ1=(-4)2-16m ≥0,即m ≤1;方程②有实数根的充要条件是Δ2=(4m )2-4(4m 2-4m -5)≥0,即m ≥-45. ∴方程①②都有实数根的充要条件是-45≤m ≤1. 9、证明:反证法:假设三个方程中都没有两个相异实根,则Δ1=4b 2-4ac ≤0,Δ2=4c 2-4ab ≤0,Δ3=4a 2-4bc ≤0.相加有a 2-2ab +b 2+b 2-2bc +c 2+c 2-2ac +a 2≤0,(a -b )2+(b -c )2+(c -a )2≤0. ①由题意a 、b 、c 互不相等,∴①式不能成立.∴假设不成立,即三个方程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两个相异实根.10、解:假设a 、b 、c 都不大于0,即a ≤0,b ≤0,c ≤0,则a +b +c ≤0.而a +b +c =x 2-2y +2π+y 2-2z +3π+z 2-2x +6π=(x -1)2+(y -1)2+(z -1)2+π-3, ∵π-3>0,且无论x 、y 、z 为何实数,(x -1)2+(y -1)2+(z -1)2≥0,∴a +b +c >0.这与a +b +c ≤0矛盾.因此,a 、b 、c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0.。

高三数学简易逻辑一轮复习

高三数学简易逻辑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简易逻辑1.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意义.2.学会运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集合问题,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学会判断和推理,解决简易逻辑问题,培养逻辑思维能力.1.简易逻辑是一个新增内容,据其内容的特点,在高考中应一般在选择题、填空题中出现,如果在解答题中出现,则只会是中低档题.2.集合、简易逻辑知识,作为一种数学工具,在函数、方程、不等式、排列组合及曲线与方程等方面都有广泛的运用,高考题中常以上面内容为载体,以集合的语言为表现形式,结合简易逻辑知识考查学生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数学能力,题型常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第1课时逻辑联结词和四种命题一、逻辑联结词1.可以的语句叫做命题.命题由两部分构成;命题有之分;数学中的定义、公理、定理等都是命题.2.逻辑联结词有,不含的命题是简单命题.由的命题是复合命题.复合命题的构成形式有三种:,(其中p,q都是简单命题).3.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的方法—真值表:“非p”形式的复合命题真假与p的当p与q都真时,p且q形式的复合命题,其他情形;当p与q都时,“p或q”复合形式的命题为假,其他情形.二、四种命题1.四种命题:原命题:若p则q;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 . 2.四种命题的关系: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原命题与它的逆否命题同、否命题与逆命题同.3.反证法:欲证“若p则q”为真命题,从否定其出发,经过正确的逻辑推理导出矛盾,从而判定原命题为真,这样的方法称为反证法.例1. 下列各组命题中,满足“p 或q ”为真,“p 且q ”为假,“非p ”为真的是 ( ) A .p :0=∅;q :0∈∅B .p :在∆ABC 中,若cos2A =cos2B ,则A =B ; :q y =sin x 在第一象限是增函数 C .),(2:R b a ab b a p ∈≥+;:q 不等式x x >的解集为()0,∞-D .p :圆()1)2(122=-+-y x 的面积被直线1=x 平分;q :椭圆13422=+y x 的一条准线方程是x =4 解:由已知条件,知命题p 假且命题q 真.选项(A)中命题p 、q 均假,排除;选项(B)中,命题p 真而命题q 假,排除;选项(D)中,命题p 和命题q 都为真,排除;故选(C). 变式训练1:如果命题“p 或q ”是真命题,“p 且q ”是假命题.那么( ) A .命题p 和命题q 都是假命题 B .命题p 和命题q 都是真命题 C .命题p 和命题“非q ”真值不同 D .命题q 和命题p 的真值不同 解: D例2. 分别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1) 若q <1,则方程x 2+2x +q =0有实根; (2) 若ab =0,则a =0或b =0;(3) 若x 2+y 2=0,则x 、y 全为零.解:(1)逆命题:若方程x 2+2x +q =0有实根,则q <1,为假命题.否命题:若q ≥1,则方程x 2+2x +q=0无实根,为假命题.逆否命题:若方程x 2+2x +q =0无实根,则q ≥1,为真命题. (2)逆命题:若a =0或b =0,则ab =0,为真命题. 否命题:若ab ≠0,则a ≠0且b ≠0,为真命题. 逆否命题:若a ≠0且b ≠0,则ab ≠0,为真命题.(3)逆命题:若x 、y 全为零,则x 2+y 2=0,为真命题.否命题:若x 2+y 2≠0,则x 、y 不全为零,为真命题.逆否命题:若x 、y 不全为零,则x 2+y 2≠0,为真命题.变式训练2: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命题,并判断原命题及否命题的真假: (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 (2)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3)相似三角形一定是全等三角形. 解:(1)否命题是:“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不都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也不都相等”. 原命题为真命题,否命题也为真命题. (2)否命题是:“如果四边形不是矩形,那么对角线不互相平分或不相等” 原命题是真命题,否命题是假命题. (3)否命题是:“不相似的三角形一定不是全等三角形”. 原命题是假命题,否命题是真命题.例3. 已知p :012=++mx x 有两个不等的负根,q :01)2(442=+-+x m x 无实根.若p 或q 为真,p 且q 为假,求m 的取值范围.分析:由p 或q 为真,知p 、q 必有其一为真,由p 且q 为假,知p 、q 必有一个为假,所以,“p 假且q 真”或“p 真且q 假”.可先求出命题p 及命题q 为真的条件,再分类讨论. 解:p :012=++mx x 有两个不等的负根.⎪⎩⎪⎨⎧>⇔<->-=∆⇔200421m m mq :01)2(442=+-+x m x 无实根.⇔31016)2(1622<<⇔<--=∆m m 因为p 或q 为真,p 且q 为假,所以p 与q 的真值相反.(ⅰ) 当p 真且q 假时,有⎩⎨⎧≥⇒≥≤>3312m m m m 或;(ⅱ) 当p 假且q 真时,有⎩⎨⎧≤<⇒<<≤21312m m m .综合,得m 的取值范围是{21≤<m m 或3≥m }.变式训练3:已知a>0,设命题p:函数y=a x在R 上单调递减,q :不等式x+|x-2a|>1的解集为R,若p 和q中有且只有一个命题为真命题,求a 的取值范围.解 : 由函数y=a x在R 上单调递减知0<a<1,所以命题p 为真命题时a 的取值范围是0<a<1,令y=x+|x-2a|, 则y=⎩⎨⎧<≥-).2(2),222a x aa x a x (不等式x+|x-2a|>1的解集为R ,只要y min >1即可,而函数y 在R 上的最小值为2a ,所以2a>1,即a>.21即q 真⇔a>.21若p 真q 假,则0<a ≤;21若p 假q 真,则a ≥1,所以命题p 和q 有且只有一个命题正确时a 的取值范围是0<a ≤21或a ≥1. 例4. 若a ,b ,c 均为实数,且a =x 2-2y +2π,b =y 2-2z +3π,c =z 2-2x +6π.求证:a 、b 、c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0.证明:假设c b a ,,都不大于0,即,0≤a ,0≤b 0≤c ,则0≤++c b a 而623222222πππ+-++-++-=++x z z y y x c b a =3)1()1()1(222-+-+-+-πz y x0)1()1()1(222≥-+-+-z y x ,03>-π.00≤++>++∴c b a c b a 这与相矛盾.因此c b a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0.变式训练4:已知下列三个方程:①x 2+4ax -4a +3=0,②x 2+(a -1)x +a 2=0,③x 2+2ax -2a =0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根,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设已知的三个方程都没有实根.则⎪⎪⎩⎪⎪⎨⎧<+=∆<--=∆<-+=∆08)2(04)1(0)34(4)4(2322221a a a a a a 解得123<<-a .故所求a 的取值范围是a ≥-1或a ≤-23.1.有关“或q ”与“p 且q ”形式的复合命题语句中,字面上未出现“或”与“且”字,此时应从语句的陈述中搞清含义从而分清是“p 或q ”还是“p 且q ”形式.2.当一个命题直接证明出现困难时,通常采用间接证明法,反证法就是一种间接证法. 3.反证法的第一步为否定结论,需要掌握常用词语的否定(如“至少”等),而且推理过程中,一定要把否定的结论当条件用,从而推出矛盾.用反证法证明命题的一般步骤为:(1)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即假设命题结论的反面成立;(2)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正确的推理论证得出矛盾;(3)由矛盾判断假设不正确,从而肯定所证命题正确.第2课时 充要条件1.充分条件:如果p q ⇒则p 叫做q 的 条件,q 叫做p 的 条件. 2.必要条件:如果q p ⇒则p 叫做q 的 条件,q 叫做p 的 条件. 3.充要条件:如果p q ⇒且q p ⇒则p 叫做q 的 条件.例1.在下列各题中,判断A 是B 的什么条件,并说明理由. 1. A :R p p ∈≥,2,B :方程+++p px x 203=有实根; 2. A :)(,2Z k k ∈=+πβα,B :)sin(βα+βαsin sin +=; 3.A :132>-x ;B :0612>-+x x ;4.A :圆222r y x =+与直线++by ax 0=c 相切,B :.)(2222r b a c +=分析:要判断A 是B 的什么条件,只要判断由A 能否推出B 和由B 能否推出A 即可.解:(1) 当2≥p ,取4=p ,则方程0742=++x x 无实根;若方程+2x 03=++p px 有实根,则由0>∆推出20)3(42-≤⇒≥+-p p p 或≥p 6,由此可推出2≥p .所以A 是B 的必要非充分条件.(2)若πβαk 2=+则βαsin sin +αααπαsin sin )2sin(sin -=-+=k 02sin )sin(,0==+=πβαk 又 所以βαβαsin sin )sin(+=+成立若βαβαsin sin )sin(+=+成立 取απβ==,0,知πβαk 2=+不一定成立, 故A 是B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 由21132><⇒>-x x x 或,由0612>-+x x 解得23>-<x x 或,所以A 推不出B ,但B 可以推出A ,故A是B 的必要非充分条件.(4) 直线0=++c by ax 与圆22y x +2r =相切⇔圆(0,0)到直线的距离r d =,即22b a c +=2c r ⇔=222)(r b a +.所以A 是B 的充要条件.变式训练1:指出下列命题中,p 是q 的什么条件(在“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中选出一种作答). (1)在△ABC 中,p :∠A=∠B ,q :sinA=sinB ; (2)对于实数x 、y ,p :x+y ≠8,q:x ≠2或y ≠6; (3)非空集合A 、B 中,p :x ∈A ∪B ,q :x ∈B ;典型例题 基础过关(4)已知x 、y ∈R ,p :(x-1)2+(y-2)2=0,q :(x-1)(y-2)=0.解: (1)在△ABC 中,∠A=∠B ⇒sinA=sinB ,反之,若sinA=sinB ,因为A 与B 不可能互补(因为三角形三个内角和为180°),所以只有A=B.故p 是q 的充要条件.(2)易知: ⌝p:x+y=8, ⌝q:x=2且y=6,显然⌝q ⇒⌝⌝p ⌝q,即⌝q 是⌝p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根据原命题和逆否命题的等价性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3)显然x ∈A ∪B 不一定有x ∈B,但x ∈B 一定有x ∈A ∪B,所以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4)条件p:x=1且y=2,条件q:x=1或y=2,所以p ⇒q 但q p,故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例2. 已知p :-2<m <0,0<n <1;q :关于x 的方程x 2+mx +n =0有两个小于1的正根,试分析p 是q 的什么条件.解:若方程x 2+mx +n =0有两个小于1的正根,设为x 1、x 2. 则0<x 1<1、0<x 2<1,∵x 1+x 2=-m ,x 1x 2=n ∴0<-m <2,0<n <1 ∴-2<m <0,0<n <1 ∴p 是q 的必要条件.又若-2<m <0,0<n <1,不妨设m =-1,n =21.则方程为x 2-x +21=0,∵△=(-1)2-4×21=-1<0. ∴方程无实根 ∴p 是q 的非充分条件. 综上所述,p 是q 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变式训练2:证明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的充要条件是ac<0. 证明:充分性:若ac<0,则b 2-4ac>0,且ac<0,∴方程ax 2+bx+c=0有两个相异实根,且两根异号,即方程有一正根和一负根. 必要性:若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则∆=b 2-4ac>0,x 1x 2=ac<0,∴ac<0. 综上所述,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的充要条件是ac<0. 例3. 已知p : |1-31-x |≤2,q ::x 2-2x +1-m 2≤0(m >0),若p ⌝是q ⌝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解: 由题意知:命题:若┒p 是┑q 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的等价命题即逆否命题为: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p : |1-31-x |≤2⇒-2≤31-x -1≤2⇒-1≤31-x ≤3⇒-2≤x ≤10q : x 2-2x +1-m 2≤0⇒[x -(1-m )][x -(1+m )]≤0* ∵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不等式|1-31-x |≤2的解集是x 2-2x +1-m 2≤0(m >0)解集的子集又∵m >0,∴不等式*的解集为1-m ≤x ≤1+m ∴⎩⎨⎧≥≥⇒⎩⎨⎧≥+-≤-9310121m m m m ,∴m ≥9,∴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9,+∞)变式训练3:已知集合{||1||3|8}M x x x =++->和集合2{|(8)80}P x x a x a =+--≤,求a 的一个取值范围,使它成为}85|{≤<=x x P M 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 解:}53|{>-<=x x x M 或,}0)8)((|{≤-+=x a x x P由,}85|{时≤<=x x P M ,3,35≤≤≤-a a 此时有}85|{3≤<=≠>≤x x P M a 但所以}85|{3≤<=≤x x P M a 是是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说明:此题答案不唯一.例4. “函数y =(a 2+4a -5)x 2-4(a -1)x +3的图象全在x 轴的上方”,这个结论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解:函数的图象全在x 轴上方,若)(x f 是一次函数,则10)1(40542=⇒⎪⎩⎪⎨⎧=--=-+a a a a若函数是二次函数,则:[]⎪⎩⎪⎨⎧<-+--->-+0)54(12)1(4054222a a a a a 191<<⇒a 反之若19|<≤a ,由以上推导,函数的图象在x 轴上方,综上,充要条件是19|<≤a .变式训练4:已知P ={x | |x -1| | >2},S ={x | x2+}(1)0a x a ++>,P x ∈且的充要条件是S x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分析:P x ∈的充要条件是S x ∈,即任取S x P x ∈⇒∈S P ⊆∴,反过来,任取P x S x ∈⇒∈P S P S =∴⊆∴据此可求得a 的值.解: P x ∈的充要条件是S x ∈.S P =∴∵P ={x || x -1|>2}}=),3()1,(+∞--∞S ={x | x2+(a +1)x +a >0)}={x | (x +a)(x +1)>0}1.处理充分、必要条件问题时,首先要分清条件与结论,然后才能进行推理和判断.不仅要深刻理解充分、必要条件的概念,而且要熟知问题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和有关概念. 2.确定条件为不充分或不必要的条件时,常用构造反例的方法来说明.3.等价变换是判断充分、必要条件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是对于否定的命题,常通过它的等价命题,即逆否命题来考查条件与结论间的充分、必要关系.4.对于充要条件的证明题,既要证明充分性,又要证明必要性,从命题角度出发,证原命题为真,逆命题也为真;求结论成立的充要条件可以从结论等价变形(换)而得到,也可以从结论推导必要条件,再说明具有充分性.5.对一个命题而言,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可能不止一个,必要条件也可能不止一个.简易逻辑章节测试题一、选择题1.设集合{2},{3},M x x P x x =>=<""x M x P ∈∈那么或""x M P ∈是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2.已知p 是r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s 是r 的必要条件,q 是s 的必要条件,那么p 是q 的 ( )3.(2009·合肥模拟)已知条件p :(x+1)2>4,条件q:x>a,且q p ⌝⌝是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1 ≥-3 ≤-34.“a=2”是“直线ax+2y=0平行于直线x+y=1”的 ( )5.设集合M={x|x>2},P={x|x<3},那么“x ∈M 或x ∈P ”是“x ∈M ∩P ”的 ( )C.充要条件6.在下列电路图中,表示开关A 闭合是灯泡B 亮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的线路图是 ( )7.(2008·浙江理,3)已知a,b 都是实数,那么“a 2>b 2”是“a>b ”的 (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8.(2008·北京海淀模拟)若集合A={1,m 2},集合B={2,4},则“m=2”是“A ∩B={4}”的 ( )C.充分必要条件 9.若数列{a n }满足221nn a a +=p (p 为正常数,n ∈N *),则称{a n }为“等方比数列”.甲:数列{a n }是等方比数列;乙:数列{a n }是等比数列,则 ( )10.命题p:若a 、b ∈R,则|a|+|b|>1是|a+b|>1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命题q:函数y=2|1|--x 的定义域是(][)∞+--∞,,31 ,则 ( )A .“p 或q ”为假B .“p 且q ”为真C .p 真q 假D .p 假q 真 二、填空题11.已知数列}{n a ,那么“对任意的n ∈N*,点),(n n a n P 都在直线12+=x y 上”是“}{n a 为等差数列”的 条件.12.设集合A={5,log 2(a+3)},集合B={a ,b},若A ∩B={2},则A ∪B= .13.已知条件p :|x+1|>2,条件q:5x-6>x 2,则非p 是非q 的 条件. 14.不等式|x|<a 的一个充分条件为0<x<1,则a 的取值范围为 .15.已知下列四个命题: ①a 是正数;②b 是负数;③a+b 是负数;④ab 是非正数.选择其中两个作为题设,一个作为结论,写出一个逆否命题是真命题的复合命题 . 三、解答题16.设命题p :(4x-3)2≤1;命题q:x 2-(2a+1)x+a(a+1)≤0,若⌝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17.求关于x的方程ax2-(a2+a+1)x+a+1=0至少有一个正根的充要条件.18.设p:实数x满足x2-4ax+3a2<0,其中a<0;q:实数x满足x2-x-6≤0,或x2+2x-8>0,且q⌝是的p⌝必要不充分条件,求a的取值范围.19.(1)是否存在实数p,使“4x+p<0”是“x2-x-2>0”的充分条件?如果存在,求出p的取值范围;(2)是否存在实数p,使“4x+p<0”是“x2-x-2>0”的必要条件?如果存在,求出p的取值范围.20.已知0c,设:p函数x c>y=在R上单调递减,q:不等式1x+cx的解集为R,如果p和q有且仅2-||>有一个正确,求c的取值范围.简易逻辑章节测试题答案1.B5.B7. D10. D11.充分而不必要条件12.{1,2,5}≥1①③则②(或若①②则④或若①③则④)16.解 设A={x|(4x-3)2≤1},B={x|x 2-(2a+1)x+a(a+1)≤0}, 易知A={x|21≤x ≤1},B={x|a ≤x ≤a+1}.由⌝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从而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即A B ,∴,1121⎪⎩⎪⎨⎧≥+≤a a故所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0,21].17.解方法一 若a=0,则方程变为-x+1=0,x=1满足条件,若a ≠0,则方程至少有一个正根等价于01<+a a 或⎪⎩⎪⎨⎧>++=+0112a a a a 或⇔⎪⎪⎪⎩⎪⎪⎪⎨⎧≥+-++=∆>+>++0)1(4)1(0101222a a a a a a a a a -1<a<0或a>0.综上:方程至少有一正根的充要条件是a>-1. 方法二 若a=0,则方程即为-x+1=0, ∴x=1满足条件;若a ≠0,∵Δ=(a 2+a+1)2-4a(a+1)=(a 2+a)2+2(a 2+a)+1-4a(a+1)=(a 2+a)2-2a(a+1)+1=(a 2+a-1)2≥0,∴方程一定有两个实根.故而当方程没有正根时,应有,01012⎪⎪⎩⎪⎪⎨⎧≥+≤++aa a a a 解得a ≤-1,∴至少有一正根时应满足a>-1且a ≠0,综上:方程有一正根的充要条件是a>-1. 18.解 设A={x|p}={x|x 2-4ax+3a 2<0,a<0}={x|3a<x<a,a<0},B={x|q}={x|x 2-x-6≤0或x 2+2x-8>0}={x|x 2-x-6≤0}∪{x|x 2+2x-8>0} ={x|-2≤x ≤3}∪{x|x<-4或x>2}={}.24|-≥-<x x x 或方法一 ∵q p ⌝⌝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p p q ⌝⌝⇒⌝且,q ⌝.则{}q x ⌝|{}.|p x ⌝而{}=⌝q x |R B={}{}p x x x ⌝-<≤-|,24|=R A={},0,3|<≥≤a a x a x x 或 ∴{}24|-<≤-x x {},0,3|<≥≤a a x a x x 或 则⎩⎨⎧<-≤⎩⎨⎧<-≥.0,4,0,23a a a a 或综上可得-.4032-≤<≤a a 或方法二 由⌝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A B ,∴a ≤-4或3a ≥-2,又∵a<0, ∴a ≤-4或-32≤a<0. 19.解(1)当x>2或x<-1时,x 2-x-2>0,由4x+p<0,得x<-,4p 故-4p≤-1时, “x<-4p ”⇒“x<-1”⇒“x 2-x-2>0”. ∴p ≥4时,“4x+p<0”是“x 2-x-2>0”的充分条件.(2)不存在实数p 满足题设要求. 20.解:函数x c y =在R 上单调递减10<<⇔c 不等式||2|>-+c x x 的解集为⇔R 函数 |2|c x x y -+=,在R 上恒大于1⎩⎨⎧<≥-=-+∴cx c cx c x c x x 2,22,22|2| ∴函数|2|c x x y -+=在R 上的最小值为c 2 ∴不等式1|2|>-+c x x 的解集为R2112>⇔>⇔c c ,如果p 正确,且q 不正确则210≤<c ,如果p 不正确,且q 正确,则1≥c ,所以c 的取值范围为[)+∞⋃⎥⎦⎤⎝⎛,121,0.五年高考荟萃 2009年高考题一、选择题1.(2009浙江理)已知,a b 是实数,则“0a >且0b >”是“0a b +>且0ab >”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C解析 对于“0a >且0b >”可以推出“0a b +>且0ab >”,反之也是成立的 2.(2009浙江文)“0x >”是“0x ≠”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 A【命题意图】本小题主要考查了命题的基本关系,题中的设问通过对不等关系的分析,考查了命题的概念和对于命题概念的理解程度.解析 对于“0x >”⇒“0x ≠”;反之不一定成立,因此“0x >”是“0x ≠”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3.(2009安徽卷文)“”是“且”的A. 必要不充分条件B.充分不必要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A解析 易得a b c d >>且时必有a c b d +>+.若a c b d +>+时,则可能有a d c b >>且,选A 。

高三数学课件: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简易逻辑(精选)15页PPT

高三数学课件: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简易逻辑(精选)15页PPT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自 由。— —洛克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简易逻辑(精选)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高三数学课件: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复习方法】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知识点5:简易逻辑

【复习方法】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知识点5:简易逻辑

【复习方法】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知识点5:简易逻辑课题:简易逻辑学习目标:理解命题的概念和构成;理解逻辑连词“或”、“不”的含义;理解四个命题及其关系;反证在证明过程中的应用学习重点:复合命题的构成及其真假的判断,四种命题的关系.学习过程:(一)主要知识:1.理解由“或”、“不”组成的复合命题;2.由真值表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3.四个命题之间的关系(二)主要方法:1.逻辑连接词“or”、“and”、“not”与集合中的并、交、补关系密切。

解决问题时注意类比;2.通常复合命题“或”的否定为“且”、“且”的否定为“或”、“全为”的否定是“不全为”、“都是”的否定为“不都是”等等;3.有时命题的叙述方式相对简单。

此时,首先要区分条件和结论,以“如果,那么”的形式书写;4.反证法中出现怎样的矛盾,要在解题的过程中随时审视推出的结论是否与题设、定义、定理、公理、公式、法则等矛盾,甚至自相矛盾.(三)示例分析:例1.指出下列命题的构成形式及构成它的简单命题,并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1)菱形对角线垂直等分(2)“”例2。

写出命题“如果,那么都是零”的逆命题、无命题和逆无命题例3.命题“若,则有实根”的逆否命题是真命题吗?证明你的结论.例4。

已知命题: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负根,命题:方程没有实根;如果或为真或假,则查找实数的值范围例5.已知函数对其定义域内的任意两个数,当时,都有,证明:至多有一个实根.例6。

用反证法证明这个命题:如果整系数一元二次方程有有理根,那么其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下列假设中正确的一个是()a.假设都是偶数b.假设都不是偶数c、假设最多一个是偶数(四)高考回顾:测试1(2022江西)如果金字塔的四边相等,则称为“等腰金字塔”,四边称为其腰。

在以下四个命题中,假命题是()a.等腰四棱锥的腰与底面所成的角都相等b、等腰金字塔的侧面和底部形成的两边的角度相等或互补c.等腰四棱锥的底面四边形必存在外接圆d、等腰金字塔的顶点必须在同一个球体上考题2(2021全国)已知设p:函数在r上单调递减.q:不等式的解集是r,如果P和q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求的取值范围(五)巩固工作:1.命题“若不正确,则不正确”的逆命题的等价命题是()a、如果不是,那就是不对的。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

高中数学一轮复习知识点第一章-集合考试内容: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逻辑联结词.四种命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考试要求:1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2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意义.§01.集合与简易逻辑知识要点一、知识结构:本章知识主要分为集合、简单不等式的解法集合化简、简易逻辑三部分:二、知识回顾:(一) 集合1. 基本概念:集合、元素;有限集、无限集;空集、全集;符号的使用.2. 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形表示法. 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集合的性质: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A A ⊆;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A ⊆φ;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如果B A ⊆,同时A B ⊆,那么A=B. 如果C A C B B A ⊆⊆⊆,那么,. 注:①Z ={整数}√②已知集合S 中A 的补集是一个有限集,则集合A 也是有限集.×例:S=N ;A=+N ,则C s A={0} ③空集的补集是全集.④若集合A =集合B ,则C B A =∅,C A B =∅C S C A B =D 注:C A B =∅. 3.①{x,y |xy =0,x ∈R ,y ∈R }:坐标轴上的点集. ②{x,y |xy <0,x ∈R ,y ∈R}:二、四象限的点集.③{x,y |xy >0,x ∈R ,y ∈R }:一、三象限的点集.注:①对方程组解的集合应是点集. 例:⎩⎨⎧=-=+1323y x y x 解的集合{2,1}.②点集与数集的交集是φ.例:A={x ,y |y =x +1}B={y |y =x 2+1}则A ∩B =∅4.①n 个元素的子集有2n个.②n 个元素的真子集有2n-1个.③n 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有2n-2个. 5.⑴①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否命题⇔逆命题. ②一个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原命题⇔逆否命题. 例:①若325≠≠≠+b a b a 或,则应是真命题.解:逆否:a =2且b =3,则a+b =5,成立,所以此命题为真. ②,且21≠≠y x 3≠+y x . 解:逆否:x+y =3x=1或y =2.21≠≠∴y x 且3≠+y x ,故3≠+y x 是21≠≠y x 且的既不是充分,又不是必要条件.⑵小范围推出大范围;大范围推不出小范围. 3. 例:若255 x x x 或,⇒. 4. 集合运算:交、并、补. 5. 主要性质和运算律 (1) 包含关系:,,,,,;,;,.U A A A A U A U A B B C A C A B A A B B A B A A B B ⊆Φ⊆⊆⊆⊆⊆⇒⊆⊆⊆⊇⊇C(2) 等价关系:U A B A B A A B B AB U ⊆⇔=⇔=⇔=C (3) 集合的运算律:交换律:.;A B B A A B B A ==结合律:)()();()(C B A C B A C B A C B A ==分配律:.)()()();()()(C A B A C B A C A B A C B A == 0-1律:,,,A A A U A A U A U Φ=ΦΦ===等幂律:.,A A A A A A ==求补律:A ∩C U A =φA ∪C U A =UC U U =φC U φ=U反演律:C U A ∩B=C U A ∪C U B C U A ∪B=C U A ∩C U B6. 有限集的元素个数定义:有限集A 的元素的个数叫做集合A 的基数,记为cardA 规定card φ=0.基本公式:(3) card U A =cardU-cardA二含绝对值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延伸 1.整式不等式的解法根轴法零点分段法①将不等式化为a 0x-x 1x-x 2…x-x m >0<0形式,并将各因式x 的系数化“+”;为了统一方便 ②求根,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③由右上方穿线,经过数轴上表示各根的点为什么;④若不等式x 的系数化“+”后是“>0”,则找“线”在x 轴上方的区间;若不等式是“<0”,则找“线”在x 轴下方的区间.自右向左正负相间 则不等式)0)(0(0022110><>++++--a a x a xa x a n n n n的解可以根据各区间的符号确定.特例①一元一次不等式ax>b 解的讨论;②一元二次不等式ax 2+bx+c>0a>0解的讨论.2.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1标准化:移项通分化为)()(x g x f >0或)()(x g x f <0;)()(x g x f ≥0或)()(x g x f ≤0的形式, 2转化为整式不等式组⎩⎨⎧≠≥⇔≥>⇔>0)(0)()(0)()(;0)()(0)()(x g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3.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1公式法:c b ax <+,与)0(>>+c c b ax 型的不等式的解法.2定义法:用“零点分区间法”分类讨论.3几何法: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题. 4.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1根的“零分布”:根据判别式和韦达定理分析列式解之.2根的“非零分布”:作二次函数图象,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列式解之. 三简易逻辑1、命题的定义: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2、逻辑联结词、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或”、“且”、“非”这些词叫做逻辑联结词;不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是简单命题;由简单命题和逻辑联结词“或”、“且”、“非”构成的命题是复合命题;构成复合命题的形式:p 或q 记作“p ∨q ”;p 且q 记作“p ∧q ”;非p 记作“┑q ”;原命题若p 则q 否命题若┐p 则┐q 逆命题若q 则p逆否命题若┐q 则┐p 互为逆否互逆否互为逆否互互逆否互3、“或”、“且”、“非”的真值判断1“非p ”形式复合命题的真假与F 的真假相反; 2“p 且q ”形式复合命题当P 与q 同为真时为真,其他情况时为假;3“p 或q ”形式复合命题当p 与q 同为假时为假,其他情况时为真.4、四种命题的形式:原命题:若P 则q ;逆命题:若q 则p ;否命题:若┑P 则┑q ;逆否命题:若┑q 则┑p; 1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命题是逆命题; 2同时否定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命题是否命题;3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且同时否定,所得的命题是逆否命题. 5、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一个命题的真假与其他三个命题的真假有如下三条关系:原命题⇔逆否命题 ①、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②、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③、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6、如果已知p ⇒q 那么我们说,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若p ⇒q 且q ⇒p,则称p 是q 的充要条件,记为p q.7、反证法:从命题结论的反面出发假设,引出与已知、公理、定理…矛盾,从而否定假设证明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高中数学第二章-函数考试内容:映射、函数、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 反函数.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像间的关系.指数概念的扩充.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指数函数. 对数.对数的运算性质.对数函数. 函数的应用.考试要求:1了解映射的概念,理解函数的概念.2了解函数单调性、奇偶性的概念,掌握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的方法.3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及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像间的关系,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4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5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6能够运用函数的性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02.函数知识要点一、本章知识网络结构: 二、知识回顾: (一) 映射与函数 1. 映射与一一映射2.函数:函数三要素是定义域,对应法则和值域,而定义域和对应法则是起决定作用的要素,因为这二者确定后,值域也就相应得到确定,因此只有定义域和对应法则二者完全相同的函数才是同一函数.3.反函数:反函数的定义:设函数))((A x x f y ∈=的值域是C,根据这个函数中x,y 的关系,用y 把x表示出,得到x=ϕy.若对于y 在C 中的任何一个值,通过x=ϕy,x 在A 中都有唯一的值和它对应,那么,x=ϕy 就表示y 是自变量,x 是自变量y 的函数,这样的函数x=ϕyy ∈C 叫做函数))((A x x f y ∈=的反函数,记作)(1y fx -=,习惯上改写成)(1x f y -=二函数的性质 ⒈函数的单调性定义:对于函数fx 的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 1,x 2, ⑴若当x 1<x 2时,都有fx 1<fx 2,则说fx 在这个区间上是增函数; ⑵若当x 1<x 2时,都有fx 1>fx 2,则说fx 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若函数y=fx 在某个区间是增函数或减函数,则就说函数y=fx 在这一区间具有严格的单调性,这一区间叫做函数y=fx 的单调区间.此时也说函数是这一区间上的单调函数. 2.函数的奇偶性 7.奇函数,偶函数: ⑴偶函数:)()(x f x f =-设b a ,为偶函数上一点,则b a ,-也是图象上一点. 偶函数的判定:两个条件同时满足①定义域一定要关于y 轴对称,例如:12+=x y 在)1,1[-上不是偶函数. ②满足)()(x f x f =-,或0)()(=--x f x f ,若0)(≠x f 时,1)()(=-x f x f . ⑵奇函数:)()(x f x f -=-设b a ,为奇函数上一点,则b a --,也是图象上一点. 奇函数的判定:两个条件同时满足①定义域一定要关于原点对称,例如:3x y =在)1,1[-上不是奇函数. ②满足)()(x f x f -=-,或0)()(=+-x f x f ,若0)(≠x f 时,1)()(-=-x f x f . 8.对称变换:①y =fx )(轴对称x f y y -=−−−→−②y =fx )(轴对称x f y x -=−−−→−③y =fx )(原点对称x f y --=−−−→−9.判断函数单调性定义作差法:对带根号的一定要分子有理化,例如:在进行讨论. 10.外层函数的定义域是内层函数的值域. 例如:已知函数fx =1+xx-1的定义域为A ,函数ffx 的定义域是B ,则集合A 与集合B 之间的关系是. 解:)(x f 的值域是))((x f f 的定义域B ,)(x f 的值域R ∈,故R B ∈,而A {}1|≠=x x ,故A B ⊃. 11.常用变换:①)()()()()()(y f x f y x f y f x f y x f =-⇔=+. 22122212122222121)()()(b x b x x x x x b x b x x f x f x ++++-=+-+=-)(A B ⊃证:)()(])[()()()()(y f y x f y y x f x f x f y f y x f -=+-=⇔=- ②)()()()()()(y f x f y x f y f x f y xf +=⋅⇔-=证:)()()()(y f yxf y y x f x f +=⋅=12.⑴熟悉常用函数图象:例:||2x y =→||x 关于y 轴对称.|2|21+⎪⎭⎫⎝⎛=x y →||21x y ⎪⎭⎫ ⎝⎛=→|2|21+⎪⎭⎫ ⎝⎛=x y|122|2-+=x x y →||y 关于x 轴对称.⑵熟悉分式图象: 例:372312-+=-+=x x x y ⇒定义域},3|{R x x x ∈≠,对数函数=a 的图象和性质:⑴对数运算:以上10且...a a ,a 1,c 0,c 1,b 0,b 1,a 0,a 0,N 0,M n 21≠≠≠≠ 注⑴:当0, b a 时,)log()log()log(b a b a -+-=⋅.⑵:当0 M 时,取“+”,当n 是偶数时且0 M 时,0 n M ,而0 M ,故取“—”. 例如:x x x a a a log 2(log 2log 2 ≠中x >0而2log x a 中x ∈R. ⑵x a y =1,0≠a a 与x y a log =互为反函数.当1 a 时,x y a log =的a 值越大,越靠近x 轴;当10 a 时,则相反.四方法总结⑴.相同函数的判定方法:定义域相同且对应法则相同.⑵.函数表达式的求法:①定义法;②换元法;③待定系数法.⑶.反函数的求法:先解x,互换x 、y,注明反函数的定义域即原函数的值域.⑷.函数的定义域的求法:布列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不等关系式,求解即可求得函数的定义域.常涉及到的依据为①分母不为0;②偶次根式中被开方数不小于0;③对数的真数大于0,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1;④零指数幂的底数不等于零;⑤实际问题要考虑实际意义等.⑸.函数值域的求法:①配方法二次或四次;②“判别式法”;③反函数法;④换元法;⑤不等式法;⑥函数的单调性法.⑹.单调性的判定法:①设x1,x2是所研究区间内任两个自变量,且x1<x2;②判定fx1与fx2的大小;③作差比较或作商比较.⑺.奇偶性的判定法:首先考察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再计算f-x与fx之间的关系:①f-x=fx为偶函数;f-x=-fx为奇函数;②f-x-fx=0为偶;fx+f-x=0为奇;③f-x/fx=1是偶;fx÷f-x=-1为奇函数.⑻.图象的作法与平移:①据函数表达式,列表、描点、连光滑曲线;②利用熟知函数的图象的平移、翻转、伸缩变换;③利用反函数的图象与对称性描绘函数图象.高中数学第三章数列考试内容:数列.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等比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考试要求:1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2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井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03.数列知识要点①),2(1为常数d n d a a n n ≥=--②211-++=n n n a a a 2≥n ③b kn a n +=k n ,为常数. ⑶看数列是不是等比数列有以下四种方法:①)0,,2(1≠≥=-且为常数q n q a a n n ②112-+⋅=n n na a a 2≥n ,011≠-+n n n a a a ① 注①:i.acb =,是a 、b 、c 成等比的双非条件,即ac b =、b 、c 等比数列.ii.ac b =ac >0→为a 、b 、c 等比数列的充分不必要. iii.ac b ±=→为a 、b 、c 等比数列的必要不充分. iv.ac b ±=且0 ac →为a 、b 、c 等比数列的充要.注意:任意两数a 、c 不一定有等比中项,除非有ac >0,则等比中项一定有两个. ③n n cq a =q c ,为非零常数.④正数列{n a }成等比的充要条件是数列{n x a log }1 x 成等比数列.⑷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与通项n a 的关系:⎩⎨⎧≥-===-)2()1(111n s s n a s a n nn注:①()()d a nd d n a a n -+=-+=111d 可为零也可不为零→为等差数列充要条件即常数列也是等差数列→若d 不为0,则是等差数列充分条件.②等差{n a }前n 项和n d a n d Bn An S n ⎪⎭⎫ ⎝⎛-+⎪⎭⎫⎝⎛=+=22122→2d可以为零也可不为零→为等差的充要条件→若d 为零,则是等差数列的充分条件;若d 不为零,则是等差数列的充分条件.③非零..常数列既可为等比数列,也可为等差数列.不是非零,即不可能有等比数列2. ①等差数列依次每k 项的和仍成等差数列,其公差为原公差的k 2倍...,,232k k k k k S S S S S --; ②若等差数列的项数为2()+∈Nn n ,则,奇偶nd S S =-1+=n n a a SS 偶奇;③若等差数列的项数为()+∈-N n n 12,则()n n a n S 1212-=-,且n a S S =-偶奇,1-=n n S S 偶奇得到所求项数到代入12-⇒n n .3.常用公式:①1+2+3…+n =()21+n n②()()61213212222++=+++n n n n③()2213213333⎥⎦⎤⎢⎣⎡+=++n n n注:熟悉常用通项:9,99,999,…110-=⇒n n a ;5,55,555,…()11095-=⇒nn a . 4.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的常见应用题:⑴生产部门中有增长率的总产量问题.例如,第一年产量为a ,年增长率为r ,则每年的产量成等比数列,公比为r +1.其中第n 年产量为1)1(-+n r a ,且过n 年后总产量为:⑵银行部门中按复利计算问题.例如:一年中每月初到银行存a 元,利息为r ,每月利息按复利计算,则每月的a 元过n 个月后便成为n r a )1(+元.因此,第二年年初可存款:)1(...)1()1()1(101112r a r a r a r a ++++++++=)1(1])1(1)[1(12r r r a +-+-+.⑶分期付款应用题:a 为分期付款方式贷款为a 元;m 为m 个月将款全部付清;r 为年利率. 5.数列常见的几种形式:⑴n n n qa pa a +=++12p 、q 为二阶常数→用特证根方法求解.具体步骤:①写出特征方程q Px x +=22x 对应2+n a ,x 对应1+n a ,并设二根21,x x ②若21x x ≠可设n n n x c x c a 2211.+=,若21x x =可设nn x n c c a 121)(+=;③由初始值21,a a 确定21,c c .⑵r Pa a n n +=-1P 、r 为常数→用①转化等差,等比数列;②逐项选代;③消去常数n 转化为n n n qa Pa a +=++12的形式,再用特征根方法求n a ;④121-+=n n P c c a 公式法,21,c c 由21,a a 确定.①转化等差,等比:1)(11-=⇒-+=⇒+=+++P rx x Px Pa a x a P x a n n n n . ②选代法:=++=+=--r r Pa P r Pa a n n n )(21x P x a P r P P r a a n n n -+=---+=⇒--1111)(1)1( r r P a P n n +++⋅+=--Pr 211 .③用特征方程求解:⇒⎭⎬⎫+=+=-+相减,r Pa a r Pa a n n n n 111+n a 1111-+--+=⇒-=-n n n n n n Pa a P a Pa Pa a )(. ④由选代法推导结果:Pr P P r a c P c a P r a c P r c n n n -+-+=+=-+=-=--111111112121)(,,. 6.几种常见的数列的思想方法:⑴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为n S ,在0 d 时,有最大值.如何确定使n S 取最大值时的n 值,有两种方法: 一是求使0,01 +≥n n a a ,成立的n 值;二是由n da n d S n )2(212-+=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n 的值. ⑵如果数列可以看作是一个等差数列与一个等比数列的对应项乘积,求此数列前n 项和可依照等比数列前n 项和的推倒导方法:错位相减求和.例如:, (2)1)12,...(413,211n n -⋅⑶两个等差数列的相同项亦组成一个新的等差数列,此等差数列的首项就是原两个数列的第一个相同项,公差是两个数列公差21d d ,的最小公倍数.2.判断和证明数列是等差等比数列常有三种方法:1定义法:对于n ≥2的任意自然数,验证)(11---n n n n a a a a 为同一常数;2通项公式法;3中项公式法:验证212-++=n n n a a a N n a a a n n n ∈=++)(221都成立;3.在等差数列{n a }中,有关S n 的最值问题:1当1a >0,d<0时,满足⎩⎨⎧≤≥+001m m a a 的项数m 使得m s 取最大值.2当1a <0,d>0时,满足⎩⎨⎧≥≤+01m m a a 的项数m 使得m s 取最小值;在解含绝对值的数列最值问题时,注意转化思想的应用;三、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1.公式法:适用于等差、等比数列或可转化为等差、等比数列的数列;2.裂项相消法:适用于⎭⎬⎫⎩⎨⎧+1n n a a c 其中{n a }是各项不为0的等差数列,c 为常数;部分无理数列、含阶乘的数列等;3.错位相减法:适用于{}n n b a 其中{n a }是等差数列,{}n b 是各项不为0的等比数列;4.倒序相加法:类似于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5.常用结论1:1+2+3+...+n=2)1(+n n 21+3+5+...+2n-1=2n 32333)1(2121⎥⎦⎤⎢⎣⎡+=+++n n n4)12)(1(613212222++=++++n n n n 5111)1(1+-=+n n n n )211(21)2(1+-=+n n n n6)()11(11q p qp p q pq <--= 高中数学第四章-三角函数考试内容:角的概念的推广.弧度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周期函数.函数y=Asin ωx+φ的图像.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斜三角形解法. 考试要求:1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弧度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2掌握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了解余切、正割、余割的定义;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掌握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了解周期函数与最小正周期的意义.3掌握两角和与两角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掌握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4能正确运用三角公式,进行简单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和恒等式证明.5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会用“五点法”画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函数y=Asin ωx+φ的简图,理解A.ω、φ的物理意义.6会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并会用符号arcsinx\arc-cosx\arctanx 表示. 7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初步运用它们解斜三角形.8“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sin2α+cos2α=1,sin α/cos α=tan α,tan αcos α=1”.§04.三角函数知识要点 1.①与α0°≤α<360°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角α与角β的终边重合:{}Z k k ∈+⨯=,360|αββ②终边在x 轴上的角的集合:{}Z k k ∈⨯=,180|ββ ③终边在y 轴上的角的集合:{}Z k k ∈+⨯=,90180|ββ ④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Z k k ∈⨯=,90| ββ ⑤终边在y =x 轴上的角的集合:{}Z k k ∈+⨯=,45180| ββ ⑥终边在x y -=轴上的角的集合:{}Z k k ∈-⨯=,45180| ββ⑦若角α与角β的终边关于x 轴对称,则角α与角β的关系:βα-=k 360 ⑧若角α与角β的终边关于y 轴对称,则角α与角β的关系:βα-+= 180360k ⑨若角α与角β的终边在一条直线上,则角α与角β的关系:βα+=k 180 ⑩角α与角β的终边互相垂直,则角α与角β的关系: 90360±+=βαk 2.角度与弧度的互换关系:360°=2π180°=π1°==°=57°18′注意:正角的弧度数为正数,负角的弧度数为负数,零角的弧度数为零. 弧度与角度互换公式:1rad =π180°≈°=57°18ˊ.1°=180π≈rad3、弧长公式:r l⋅=||α.扇形面积公式:211||22s lr r α==⋅扇形4、三角函数:设α是一个任意角,在α的终边上任取异于原点的一点Px,yP与原点的距离为r,则ry =αsin ;rx=αcos ;x y =αtan ;yx =αcot ;x r=αsec ;.yr =αcsc .5、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一全二正弦,三切四余弦6、三角函数线正弦线:MP;余弦线:OM;正切线:AT.SIN \COS 1、2、3、4表示第一、二、三、四象限一半所在区域7.三角函数的定义域:8、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αααtan cos sin =αααcot sin cos =9、诱导公式:2k παα±把的三角函数化为的三角函数,概括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三角函数的公式:一基本关系 公式组二公式组三公式组四公式组五公式组六 二角与角之间的互换 公式组一公式组二公式组三公式组四公式组五42675cos 15sin -== ,42615cos 75sin +== ,3275cot 15tan-== ,3215cot 75tan +==正弦、余弦、正切、余切函数的图象的性质:若)(x f y =在],[b a 上递增减,则)(x f y -=在],[b a 上递减增.②x y sin =与x y cos =的周期是π.()()[]()()[]βαβαβαβαβαβα--+=-++=sin sin 1sin cos sinsin 21cos sin③)sin(ϕω+=x y 或)cos(ϕω+=x y 0≠ω的周期ωπ2=T .2tanx y =的周期为2ππωπ2=⇒=T T ,如图,翻折无效.④)sin(ϕω+=x y 的对称轴方程是2ππ+=k x Z k ∈,对称中心0,πk ;)cos(ϕω+=x y 的对称轴方程是πk x =Z k ∈,对称中心0,21ππ+k ;)tan(ϕω+=x y 的对称中心0,2πk . ⑤当αtan ·,1tan =β)(2Z k k ∈+=+ππβα;αtan ·,1tan -=β)(2Z k k ∈+=-ππβα.⑥x y cos =与⎪⎭⎫ ⎝⎛++=ππk x y 22sin 是同一函数,而)(ϕω+=x y 是偶函数,则 )cos()21sin()(x k x x y ωππωϕω±=++=+=.⑦函数x y tan =在R 上为增函数.×只能在某个单调区间单调递增.若在整个定义域,x y tan =为增函数,同样也是错误的.⑧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x f 具有奇偶性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奇偶性的两个条件:一是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奇偶都要,二是满足奇偶性条件,偶函数:)()(x f x f =-,奇函数:)()(x f x f -=-奇偶性的单调性:奇同偶反.例如:x y tan =是奇函数,)31tan(π+=x y 是非奇非偶.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奇函数特有性质:若x ∈0的定义域,则)(x f 一定有0)0(=f .x ∉0的定义域,则无此性质⑨x y sin =不是周期函数;x y sin =为周期函数π=T ;x y cos =是周期函数如图;x y cos =为周期函数π=T ;212cos +=x y 的周期为π如图,并非所有周期函数都有最小正周期,例如:R k k x f x f y ∈+===),(5)(.⑩abb a b a y =+++=+=ϕϕαβαcos )sin(sin cos 22有y b a ≥+22. 11、三角函数图象的作法: 1、几何法:2、描点法及其特例——五点作图法正、余弦曲线,三点二线作图法正、余切曲线. 3、利用图象变换作三角函数图象.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有振幅变换、周期变换和相位变换等.函数y =Asin ωx +φ的振幅|A|,周期2||T πω=,频率1||2f T ωπ==,相位;x ωϕ+初相ϕ即当x =0时的相位.当A >0,ω>0时以上公式可去绝对值符号,由y =sinx 的图象上的点的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伸长当|A|>1或缩短当0<|A|<1到原来的|A|倍,得到y =Asinx 的图象,叫做振幅变换或叫沿y 轴的伸缩变换.用y/A 替换yy=|cos2x +1/2|图象由y =sinx 的图象上的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伸长0<|ω|<1或缩短|ω|>1到原来的1||ω倍,得到y =sin ωx 的图象,叫做周期变换或叫做沿x 轴的伸缩变换.用ωx 替换x由y =sinx 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左当φ>0或向右当φ<0平行移动|φ|个单位,得到y =sinx +φ的图象,叫做相位变换或叫做沿x 轴方向的平移.用x +φ替换x由y =sinx 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上当b >0或向下当b <0平行移动|b |个单位,得到y =sinx +b 的图象叫做沿y 轴方向的平移.用y+-b 替换y由y =sinx 的图象利用图象变换作函数y =Asin ωx +φA >0,ω>0x ∈R 的图象,要特别注意:当周期变换和相位变换的先后顺序不同时,原图象延x 轴量伸缩量的区别; 4、反三角函数: 函数y =sin x ,⎪⎪⎭⎫ ⎝⎛⎥⎦⎤⎢⎣⎡-∈22ππ,x 的反函数叫做反正弦函数,记作y =arcsin x ,它的定义域是-1,1,值域是⎥⎦⎤⎢⎣⎡22ππ,-. 函数y =cos x ,x ∈0,π的反应函数叫做反余弦函数,记作y =arccos x ,它的定义域是-1,1,值域是0,π.函数y =tan x ,⎪⎪⎭⎫ ⎝⎛⎪⎭⎫ ⎝⎛-∈22ππ,x 的反函数叫做反正切函数,记作y =arctan x ,它的定义域是-∞,+∞,值域是⎪⎭⎫ ⎝⎛-22ππ,.函数y =ctg x ,x ∈0,π的反函数叫做反余切函数,记作y =arcctg x ,它的定义域是-∞,+∞,值域是0,π.II.竞赛知识要点一、反三角函数.1.反三角函数:⑴反正弦函数x y arcsin =是奇函数,故x x arcsin )arcsin(-=-,[]1,1-∈x 一定要注明定义域,若()+∞∞-∈,x ,没有x 与y 一一对应,故x y sin =无反函数注:x x =)sin(arcsin ,[]1,1-∈x ,⎥⎦⎤⎢⎣⎡-∈2,2arcsin ππx .⑵反余弦函数x y arccos =非奇非偶,但有ππk x x 2)arccos()arccos(+=+-,[]1,1-∈x . 注:①x x =)cos(arccos ,[]1,1-∈x ,[]π,0arccos ∈x .②x y cos =是偶函数,x y arccos =非奇非偶,而x y sin =和x y arcsin =为奇函数. ⑶反正切函数:x y arctan =,定义域),(+∞-∞,值域2,2ππ-,x y arctan =是奇函数,x x arctan )arctan(-=-,∈x ),(+∞-∞. 注:x x =)tan(arctan ,∈x ),(+∞-∞.⑷反余切函数:x arc y cot =,定义域),(+∞-∞,值域2,2ππ-,x arc y cot =是非奇非偶. ππk x arc x arc 2)cot()cot(+=+-,∈x ),(+∞-∞. 注:①x x arc =)cot cot(,∈x ),(+∞-∞.②x y arcsin =与)1arcsin(x y -=互为奇函数,x y arctan =同理为奇而x y arccos =与x arc y cot =非奇非偶但满足]1,1[,2)cot(cot ]1,1[,2arccos )arccos(-∈+=-+-∈+=+-x k x arc x arc x k x x ππππ. ⑵正弦、余弦、正切、余切函数的解集:a 的取值范围解集a 的取值范围解集①a x =sin 的解集②a x =cos 的解集a >1∅a >1∅a =1{}Z k a k x x ∈+=,arcsin 2|πa =1{}Z k a k x x ∈+=,arccos 2|π a <1(){}Zk a k x x k∈-+=,arcsin 1|πa <1{}Z k a k x x ∈±=,arccos |π③a x =tan 的解集:{}Z k a k x x ∈+=,arctan |π ③a x =cot 的解集:{}Z k a k x x ∈+=,cot arc |π 二、三角恒等式. 组一组二 组三三角函数不等式x sin <x <)2,0(,tan π∈x x xxx f sin )(=在),0(π上是减函数 若π=++C B A ,则C xy B xz A yz z y x cos 2cos 2cos 2222++≥++高中数学第五章-平面向量考试内容:向量.向量的加法与减法.实数与向量的积.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线段的定比分点.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平移.考试要求:1理解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几何表示,了解共线向量的概念.2掌握向量的加法和减法.3掌握实数与向量的积,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4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的概念,掌握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5掌握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几何意义,了解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可以处理有关长度、角度和垂直的问题,掌握向量垂直的条件.6掌握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以及线段的定比分点和中点坐标公式,并且能熟练运用掌握平移公式.§05.平面向量知识要点1.本章知识网络结构2.向量的概念1向量的基本要素:大小和方向.2向量的表示:几何表示法AB ;字母表示:a ;坐标表示法a =xi+yj =x,y. 3向量的长度:即向量的大小,记作|a |. 4特殊的向量:零向量a =O ⇔|a |=O .单位向量a O 为单位向量⇔|a O |=1.ααααααcos 3cos 43cos sin 4sin 33sin 33-=-=()()αββαβαβα2222cos cos sin sin sin sin -=-+=-ααααααsin 22sin 2cos ...4cos 2cos cos 11++=n n n5相等的向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同x1,y1=x2,y2⎩⎨⎧==⇔2121y y x x6相反向量:a =-b ⇔b =-a ⇔a +b =07平行向量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向量,称为平行向量.记作a ∥b .平行向量也称为共线向量. 3.向量的运算 运算类型 几何方法坐标方法运算性质向量的 加法 1.平行四边形法则 2.三角形法则向量的 减法三角形法则AB BA =-,AB OA OB =-数 乘 向 量1.a λ是一个向量,满足:||||||a a λλ= 2.λ>0时,a a λ与同向;λ<0时,a a λ与异向; λ=0时,0a λ=.向 量 的 数 量 积a b •是一个数1.00a b ==或时,0a b •=.2.00||||cos(,)a b a b a b a b ≠≠=且时,4.重要定理、公式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e 1,e 2是同一平面内两个不共线的向量,那么,对于这个平面内任一向量,有且仅有一对实数λ1, λ2,使a =λ1e 1+λ2e 2.2两个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a ∥b ⇔a =λbb ≠0⇔x 1y 2-x 2y 1=O. 3两个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a ⊥b ⇔a ·b =O ⇔x 1x 2+y 1y 2=O. 4线段的定比分点公式设点P 分有向线段21P P 所成的比为λ,即P P 1=λ2PP ,则OP =λ+111OP +λ+112OP 线段的定比分点的向量公式⎪⎪⎩⎪⎪⎨⎧++=++=.1,12121λλλλy y y x x x 线段定比分点的坐标公式 当λ=1时,得中点公式:OP =211OP +2OP 或⎪⎪⎩⎪⎪⎨⎧+=+=.2,22121y y y x x x 5平移公式设点Px ,y 按向量a =h,k平移后得到点P ′x ′,y ′,则P O '=OP +a 或⎩⎨⎧+='+='.,k y y h x x曲线y =fx 按向量a =h,k平移后所得的曲线的函数解析式为:y -k=fx -h6正、余弦定理 正弦定理:.2sin sin sin R CcB b A a === 余弦定理:a 2=b 2+c 2-2bc cos A , b 2=c 2+a 2-2ca cos B , c 2=a 2+b 2-2ab cos C . 7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设△ABC 的三边为a,b,c,其高分别为h a ,h b ,h c ,半周长为P ,外接圆、内切圆的半径为R,r . ①S △=1/2ah a =1/2bh b =1/2ch c ②S △=Pr ③S △=abc/4R④S △=1/2sin C ·ab=1/2ac ·sin B=1/2cb ·sin A ⑤S △=()()()c P b P a P P ---海伦公式 ⑥S △=1/2b+c-ar a 如下图=1/2b+a-cr c =1/2a+c-br b注: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的点有4个,一个是内心,其余3个是旁心. 如图: 图1中的I 为S △ABC 的内心,S △=Pr图2中的I 为S △ABC 的一个旁心,S △=1/2b+c-ar a 附:三角形的五个“心”; 重心:三角形三条中线交点. 外心: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 内心:三角形三内角的平分线相交于一点. 垂心:三角形三边上的高相交于一点.旁心:三角形一内角的平分线与另两条内角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一点.⑸已知⊙O 是△ABC 的内切圆,若BC =a ,AC =b ,AB =c 注:s 为△ABC 的半周长,即2cb a ++ 则:①AE=a s -=1/2b+c-a ②BN=b s -=1/2a+c-b ③FC=c s -=1/2a+b-c综合上述:由已知得,一个角的邻边的切线长,等于半周长减去对边如图4.AB Oa cI A BC D EF IABC D E Fr arar abc a a b c ACNE F特例:已知在Rt △ABC,c 为斜边,则内切圆半径r =cb a abc b a ++=-+2如图3. ⑹在△ABC 中,有下列等式成立C B A C B A tan tan tan tan tan tan =++. 证明:因为,C B A -=+π所以()()C B A -=+πtan tan ,所以C BA BA tan tan tan 1tan tan -=-+,∴结论⑺在△ABC 中,D 是BC 上任意一点,则DC BD BCBCAB BD AC AD ⋅-+=222.证明:在△ABCD 中,由余弦定理,有 B BD AB BD AB AD cos 2222⋅⋅-+=① 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有 BC AB AC BC AB B ⋅-+=2cos 222②,②代入①,化简可得,DC BD BCBCAB BD AC AD ⋅-+=222斯德瓦定理①若AD 是BC 上的中线,2222221a cb m a -+=; ②若AD 是∠A 的平分线,()a p p bc cb t a -⋅+=2,其中p 为半周长; ③若AD 是BC 上的高,()()()c p b p a p p ah a ---=2,其中p 为半周长.⑻△ABC 的判定:⇔+=222b a c △ABC 为直角△⇔∠A+∠B=2π2c <⇔+22b a △ABC 为钝角△⇔∠A+∠B <2π 2c >⇔+22b a △ABC 为锐角△⇔∠A+∠B >2π 附:证明:abc b a C 2cos 222-+=,得在钝角△ABC 中,222222,00cos c b a c b a C +⇔-+⇔⑼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定理: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四边的平方和.空间向量1.空间向量的概念: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叫做向量 注:⑴空间的一个平移就是一个向量⑵向量一般用有向线段表示同向等长的有向线段表示同一或相等的向量 ⑶空间的两个向量可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有向线段来表示 2.空间向量的运算定义:与平面向量运算一样,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向量运算如下运算律:⑴加法交换律:a b b a+=+ ⑵加法结合律:)()(c b a c b a++=++⑶数乘分配律:b a b aλλλ+=+)(3共线向量表示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互相平行或重合,则这些向量叫做共线向量或平行向量.a平行于b 记作b a //.DACB图5。

高三一轮复习-集合与简易逻辑限时练习

高三一轮复习-集合与简易逻辑限时练习

1 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子集一、填空题1.方程组⎩⎪⎨⎪⎧x +2y =4,2x -y =3,的解集为________. 2.由式子a |a |+b |b |+a 2|a 2|+-b |-b |的所有可能的值组成的集合为________. 3.集合P ={1,m ,m 2-3m -1},若3∈P 且-1∉P ,则实数m 的值为________. 4.满足{a ,b }⊆A a ,b ,c ,d }的集合A 是________.5.已知集合A ={-1,3,2m -1},集合B ={3,m 2}.若B ⊆A ,则实数m =________.6.设P 、Q 是两个非空实数集合,定义P +Q ={a +b ︱a ∈P ,b ∈Q }, P ={0,2,5},Q ={1,2,6},则P +Q 中元素的个数是________.7.(2010·江苏兴化中学调研)已知集合A ={x |log 2x ≤2},B =(-∞,a ),若A ⊆B ,则实 数a 的取值范围是(c ,+∞),其中c =________.二、解答题8.(2010·盐城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已知y =2x ,x ∈[2,4]的值域为集合A ,y =log 2[- x 2+(m +3)x -2(m +1)]定义域为集合B ,其中m ≠1.(1)当m =4,求A ∩B ;(2)设全集为R ,若A ⊆∁R 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9.{x ,x 2-x ,x 3-3x }能表示一个集合吗?如果能表示一个集合,则说明理由;如果 不能表示,则需要添加什么条件才能使它表示一个集合.10.已知集合A ={x |0<ax +1≤5},集合B =⎩⎨⎧⎭⎬⎫x |-12<x ≤2. (1)若A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若B ⊆A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3)A 、B 能否相等?若能,求出a 的值;若不能,试说明理由.2 全集、补集、交集、并集一、填空题1.已知集合P ={x ∈N|1≤x ≤10},集合Q ={x ∈R|x 2+x -6=0},则P ∩Q 等于________.2.(南京市调研)设P 和Q 是两个集合,定义集合P -Q ={x |x ∈P ,且x ∉Q }.若P ={1,2,3,4}, Q =⎩⎨⎧⎭⎬⎫x | x +12<2,x ∈R ,则P -Q = ________. 3.(创新题)设A 、B 、I 均为非空集合,且满足A ⊆B ⊆I ,则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________. ①(∁I A )∪B =I ②(∁I A )∪(∁I B )=I ③A ∩(∁I B )=∅ ④(∁I A )∩(∁I B )=∁I B4.满足条件M ∪{1}={1,2,3}的集合M 的个数是________.5.(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集合A ={3,log 2a },B ={a ,b },若A ∩B ={2},则A ∪B =________.6.若集合A ={3-2x,1,3} ,B ={1,x 2},且A ∪B =A ,则实数x 的集合是________.7.设全集U 是实数集R ,M ={x |x 2>4},N =⎩⎨⎧⎭⎬⎫x |2x -1≥1,则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 集合是________.二、解答题8.已知集合A ={x |x -3(x -2)≥4},B ={x |5x +6>4x },求A ∪B .9.已知集合A ={x |x 2-4x +3=0},B ={x |x 2-mx +m -1=0},C ={x |x 2-ax +1=0}, 且A ∩B =B ,A ∪C =A ,求实数m ,a 的取值范围.10.(2010·扬州市高三调研)已知集合A =⎩⎪⎨⎪⎧⎭⎪⎬⎪⎫x ⎪⎪⎪ 1-xx -7>0,B ={x |x 2-2x -a 2-2a <0} (1)当a =4时,求A ∩B ;(2)若A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3 命题及其关系一、填空题1.(盐城市调研考试)直线l 1:2x +my +1=0与直线l 2:y =3x -1平行的充要条件m =________.2.命题“若a >b ,则2a >2b -1 ”的否命题为________.3.(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已知集合A ={x |x >5},集合B ={x |x >a }, 若命题“x ∈A ”是命题“x ∈B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4.(2010·全国大联考三江苏卷)“a >b >0”是“”成立的________条件.5.设集合A 、B 是全集U 的两个子集,则A B 是(∁U A )∪B =U 的________条件.6.(南京市调研)下列三个命题:①若函数f (x )=sin(2x +φ)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则φ=π2;②若函数f (x )=ax +2x -1的图象关于点(1,1)对称,则a =1;③函数f (x )=|x |+|x -2|的图象关于直线x =1对称.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把所有真命题的序号都填上)7.(2010·泰安抽查卷)设a 1,b 1,c 1,a 2,b 2,c 2均为非零常数,不等式a 1x 2+b 1x +c 1>0 和a 2x 2+b 2x +c 2>0的解集分别为M 与N ,那么“a1a 2=b 1b 2=c 1c 2”是“M =N ”的 ________条件.二、解答题8.设命题p :|4x -3|≤1,命题q :x 2-(2a +1)x +a (a +1)≤0,若非p 是非q 的必要不 充分条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4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一、填空题1.(南通调研考试)命题“∃x∈R,sin x≤1”的否定是________.2.命题p:a2+b2<0(a,b∈R),q:a2+b2≥0(a,b∈R).下列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①“p或q”为真②“p且q”为真③“非p”为假④“非q”为真3.(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命题“∃x∈R,2x2-3ax+9<0”为假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4.(泰安)设命题p:关于x的不等式|x|+|x+1|>a的解集为R;命题q:函数f(x)=-(7-3a)x在R上是减函数.如果这两个命题中有且仅有一个是真命题,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5.(盐城市调研考试)现有下列命题:①命题“∃x∈R,x2+x+1=0”的否定是“∃x∈R,x2+x+1≠0”;②若A={x|x>0},B={x|x≤-1},则A∩(∁R B)=A;③函数f(x)=sin(ωx+φ)(ω>0)是偶函数的充要条件是φ=kπ+π2(k∈Z);④若非零向量a,b满足|a|=|b|=|a-b|,则b与(a-b)的夹角为60°.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有________.(写出所有你认为正确命题的序号)二、解答题6.已知命题p:方程a2x2+ax-2=0在[-1,1]上有解;命题q:只有一个实数满足不等式x2+2ax+2a≤0.若p,q都是假命题,求a的取值范围.7.(2010·北京宣武区高三期中)已知p:x∈R,f(x)=|x-2|+|x|>m恒成立;q:f(x)=log(5m-2)x在(0,+∞)上为单调增函数.当p,q有且仅有一个为真命题时,求m的取值范围.。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必备:第05课时: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简易逻辑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必备:第05课时: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简易逻辑

第05课时: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简易逻辑 一.课题:简易逻辑 二.教学目标:了解命题的概念和命题的构成;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互相关系;反证法在证明过程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复合命题的构成及其真假的判断,四种命题的关系.四.教学过程:(一)主要知识:1.理解由“或”“且”“非”将简单命题构成的复合命题;2.由真值表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3.四种命题间的关系.(二)主要方法:1.逻辑联结词“或”“且”“非”与集合中的并集、交集、补集有着密切的关系,解题时注意类比;2.通常复合命题“或”的否定为“且”、“且”的否定为“或”、“全为”的否定是“不全为”、“都是”的否定为“不都是”等等;3.有时一个命题的叙述方式比较的简略,此时应先分清条件和结论,该写成“若,则”的形式;4.反证法中出现怎样的矛盾,要在解题的过程中随时审视推出的结论是否与题设、定义、定理、公理、公式、法则等矛盾,甚至自相矛盾.(三)例题分析:例1.指出下列命题的构成形式及构成它的简单命题,并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1)菱形对角线相互垂直平分.(2)“”解:1这个命题是“且”形式,菱形的对角线相互垂直;菱形的对角线相互平分, ∵为真命题,也是真命题 ∴且为真命题.(2)这个命题是“或”形式,;,∵为真命题,是假命题 ∴或为真命题.注: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首先应看清该复合命题的构成形式,然后判断构成它的简单命题的真假,再由真值表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例2.分别写出命题“若220x y +=,则全为零”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 解:否命题为:若220x y +≠,则不全为零逆命题:若全为零,则220x y +=逆否命题:若不全为零,则220x y +≠注:写四种命题时应先分清题设和结论.例3.命题“若0m >,则20x x m +-=有实根”的逆否命题是真命题吗证明你的结论. 解:方法一:原命题是真命题,∵0m >,∴140m ∆=+>,因而方程20x x m +-=有实根,故原命题“若0m >,则20x x m +-=有实根”是真命题; 又因原命题与它的逆否命题是等价的,故命题“若0m >,则20x x m +-=有实根”的逆否命题是真命题.方法二:原命题“若0m >,则20x x m +-=有实根”的逆否命题是“若20x x m +-=无实根,则0m ≤”.∵20x x m +-=无实根∴140m ∆=+<即104m <-≤,故原命题的逆否命题是真命题. 例4.(考点6智能训练14题)已知命题:方程210x m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负根,命题:方程244(2)10x m x +-+=无实根;若或为真,且为假,求实数的取值范围.分析:先分别求满足条件和的的取值范围,再利用复合命题的真假进行转化与讨论.解:由命题可以得到:2400m m ⎧∆=->⎨>⎩ ∴2m >由命题可以得到:2[4(2)]160m ∆=--< ∴26m -<<∵或为真,且为假 有且仅有一个为真当为真,为假时,262,6m m m orm >⎧⇒≥⎨≤-≥⎩当为假,为真时,22226m m m ≤⎧⇒-<≤⎨-<<⎩所以,的取值范围为{|6m m ≥或22}m -<≤.例5.(《高考A 计划》考点5智能训练第14题)已知函数对其定义域内的任意两个数,当时,都有()()f a f b <,证明:()0f x =至多有一个实根.解:假设()0f x =至少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不妨假设12x x <,由方程的定义可知:12()0,()0f x f x ==即12()()f x f x =由已知12x x <时,有12()()f x f x <这与式①矛盾因此假设不能成立故原命题成立.注:反证法时对结论进行的否定要正确,注意区别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例6.(《高考A 计划》考点5智能训练第5题)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整数系数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有有理根,那么,,a b c 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下列假设中正确的是( )A 假设,,a b c 都是偶数B 假设,,a b c 都不是偶数C 假设,,a b c 至多有一个是偶数D 假设,,a b c 至多有两个是偶数(四)巩固练习:1.命题“若不正确,则不正确”的逆命题的等价命题是 ( )A 若不正确,则不正确B 若不正确,则正确C 若正确,则不正确D 若正确,则正确2.“若240b ac -<,则20ax bx c ++=没有实根”,其否命题是( ) A 若240b ac ->,则20ax bx c ++=没有实根B 若240b ac ->,则20ax bx c ++=有实根C 若240b ac -≥,则20ax bx c ++=有实根D 若240b ac -≥,则20ax bx c ++=没有实根。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1)—集合和简易逻辑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1)—集合和简易逻辑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1)—集合和简易逻辑第I 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定义}|{B x A x x B A ∉∈=-且;若}6,3,2{},5,4,3,2,1{==N M ;则N -M 等于( ) A .M B .N C .{1;4;5} D .{6}2、全集U ={x ∈N |1≤x ≤9},A ={1,3,5,7,8};则满足A ∩B ={1;3;5;7}的集合B 的个数为A . 1B . 4C . 15D . 16 ( ) 3、下列四组条件中;p 是q 的充分非必要条件是 ( )A . p :x ≠0;q :xy ≠0B . p :a >b ;q :ba 11< C . p :a =b ;q :a +b =2ab D . p :⎩⎨⎧<<<<1010b a ;q :⎩⎨⎧<-<-<+<1120b a b a4、命题“M ∩N =M 则M ⊆N ”的否命题是 ( )A . 如果M ⊆N 则M ∩N =MB . 如果M ⊆N 则M ∩N ≠MC . 如果M ∩N ≠M 则M ⊄ND . 如果M ∩N ≠M 则N ⊆M5、若非空集S ⊆{1,2,3,4,5},且若a ∈S,必有(6-a)∈S,则所有满足上述条件的集合S 共有 A .6个 B .7个 C .8个 D .9 个 ( )6、命题“若△ABC 不是等腰三角形;则它的任何两个内角不相等.”的逆否命题是( ) A .“若△ABC 是等腰三角形;则它的任何两个内角相等” B .“若△ABC 任何两个内角不相等;则它不是等腰三角形” C .“若△ABC 有两个内角相等;则它是等腰三角形”D .“若△ABC 任何两个角相等;则它是等腰三角形” 7、(05年高考天津卷)给出下列三个命题: ① 若1->≥b a ,则bba a +≥+11; ② 若正整数m 和n 满足n m ≤,则2)(n m n m ≤-; ③ 设),(11y x P 为圆9:221=+y x O 上任一点;圆2O 以),(b a Q 1)()(2121=-+-y b x a 时,圆1O 与圆2O 相切;其中假命题的个数为 ( ) A .0 B .1 C .2 D .38、两个集合A 与B 之差记作“/A B ”定义为:/{|,}A B x x A x B =∈∉;如果集合2{|log 1,}A x x x R =<∈;集合{||2|1,}B x x x R =-<∈;那么/A B 等于 ( ) A.{|1}x x ≤ B. {|3}x x ≥ C. {|12}x x ≤< D. {|01}x x <≤ 9、已知集合M={直线的倾斜角};集合N={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集合P={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则下面结论中正确的个数为 ( )① (0,]2M N P π=; ② [0,)MN P π=; ③ ()[0,]2MN P π=; ④ ()(0,)2MN P π=.A. 4B. 3C. 2D. 1 10、(06年江西)若0,0a b >>;则不等式1b a x-<<等价于 ( ) A. 10x b -<<或10x a << B. 11x a b-<<C. 1x a <-或1x b >D. 1x b <-或1x a>11、(06年山东)设1232,()log (1),x e f x x -⎧=⎨-⎩ 2.2.x x <≥;则不等式()2f x >的解集为( ) A. (1,2)(3,)+∞B. )+∞C. (1,2)(10,)+∞D. (1,2)12、(06年湖北) 有限集合S 中元素的个数记作()card S ;设A 、B 都为有限集合;给出下列命题: ① AB =∅的充要条件是()()()card A B card A card B =+;② A B ⊆的必要条件是()()card A card B ≤; ③ A B ⊄的充分条件是()()card A card B ≤; ④A B =的充要条件是()()card A card B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 )A. ③、④B. ①、②C. ①、④D. ②、③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1)—集合和简易逻辑姓名: 得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设集合A= {x |x 2+x -6=0};B={x |m x +1= 0};则B 是A 的真子集的一个充分不必要的条件是___ ____. 14、已知{}1(,)|3,(,)|31y A x y B x y y kx x -⎧⎫====+⎨⎬+⎩⎭;全集{}(,)|,U x y x R y R =∈∈。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 简易逻辑及充要条件课件 人教大纲版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 简易逻辑及充要条件课件 人教大纲版
第十四页,共48页。
知能迁移1 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 命题,并判断其真假.
(1)若m,n都是奇数(jī shù),则m+n是奇数(jī shù). (2)若x+y=5,则x=3且y=2.
解 (1)逆命题:“若m+n是奇数(jī shù),则m,n都是奇 数”,假命题. 否命题:“若m、n不都是奇数(jī shù),则m+n不是奇数(jī shù)”, 假命题. 逆否命题:“若m+n不是奇数(jī shù),则m,n不都是奇数(jī shù)”, 假命题. (2)逆命题:“若x=3且y=2,则x+y=5”,真命题. 否命题:“若x+y≠5,则x≠3或y≠2”,真命题. 逆否命题:“若x≠3或y≠2,则x+y≠5”,假命题.
所以p q但q
p,故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第十七页,共48页。
探究提高 判断(pànduàn)p是q的什么条件,需要从两方面分 析:一是由条件p能否推得条件q,二是由条件q能否推 得条件p.对于带有否定性的命题或比较难判断(pànduàn)的命 题,除借助集合思想把抽象、复杂问题形象化、直观 化外,还可利用原命题和逆否命题、逆命题和否命题 的等价性,转化为判断(pànduàn)它的等价命题.
p:函数y=x2+x+2的图象与x轴有公共点,假命题.
第二十四页,共48页。
题型四 充要条件的证明
【例4】 (12分)求证方程ax2+2x+1=0有且只有一个
负数根的充要条件为a≤0或a=1.
(1)注意讨论a的不同取值情况(qíngkuàng);
(思2维)利启用迪根的判别式求a的取值范围.
解题(jiě tí)示范 证明(zhèngmíng) 充分性: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简易逻辑讲义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简易逻辑讲义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简易逻辑一、考纲要求:从考察形式上看,多以填空题的1.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逻辑联结词.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非 的_________,记作__________. 2.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1〕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表示全体的量词在逻辑中称为全称量词,通常用符号_______表示“对任意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表示局部的量词在逻辑上称为存在量词,通常用符号________表示“存在 〞. 〔3〕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 为给定的集合, 是一个关于 34〔1〕“ 〞的否认为____________;“ 〞的否认为____________.〔2〕常见词语的否认方式有:“在〞 “不在〞;“是〞 “不是〞;“都是〞 “不都是〞;“大于〞“不大于〞;“所有的…〞 “至少有一个不…〞;“至少一个〞 “一个也没有〞;“任意一个〞 “存在某个不…〞,等等. 四、课前预习:1.假设“p或者q“非ppq 的真假性为__________.2.〔2021〕“对任意,都有〞的否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①x∈r,;②x∈n,;③x∈z,;④x∈q,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的取值范围是.6__________________.①存在偶数是3的倍数;②在平面内存在一个四边形,它的内角和等于360度;③所有方程在上都有近似解,④存在两个电阻的并联电路中电阻小的电流小.五、课堂互动:例1p:假设∈r,那么的充要条件;q:函数的定义域是〔-∞,-1]∪[3,+∞___________________.①p∨q ;②p∧q;③〔非p〕∨〔非q〕;④非〔p∨q〕.例2①p:;②q:所有的正方形都是矩形;③r:;④s:至少有一个,使.例3 方程在只有一个实数满足不等式的取值范围.例4 :是方程的两个实根,不等式对任意实数:不等式的取值范围.六、课堂练习:1.设ap:关于x的不等式|x-1|≥a的解集为q:函数f(x)=lg的定义域为r“p∨q〞为真,“p∧q〞为假,求a的取值范围.2 方程方程无实数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简易逻辑1.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意义.2.学会运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集合问题,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学会判断和推理,解决简易逻辑问题,培养逻辑思维能力.1.简易逻辑是一个新增内容,据其内容的特点,在高考中应一般在选择题、填空题中出现,如果在解答题中出现,则只会是中低档题.2.集合、简易逻辑知识,作为一种数学工具,在函数、方程、不等式、排列组合及曲线与方程等方面都有广泛的运用,高考题中常以上面内容为载体,以集合的语言为表现形式,结合简易逻辑知识考查学生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数学能力,题型常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第1课时逻辑联结词和四种命题一、逻辑联结词1.可以的语句叫做命题.命题由两部分构成;命题有之分;数学中的定义、公理、定理等都是命题.2.逻辑联结词有,不含的命题是简单命题.由的命题是复合命题.复合命题的构成形式有三种:,(其中p,q都是简单命题).3.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的方法—真值表:“非p”形式的复合命题真假与p的当p 与q都真时,p且q形式的复合命题,其他情形;当p与q都时,“p或q”复合形式的命题为假,其他情形.二、四种命题1.四种命题:原命题:若p则q;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 .2.四种命题的关系: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原命题与它的逆否命题同、否命题与逆命题同.3.反证法:欲证“若p则q”为真命题,从否定其出发,经过正确的逻辑推理导出矛盾,从而判定原命题为真,这样的方法称为反证法.例1. 下列各组命题中,满足“p 或q ”为真,“p 且q ”为假,“非p ”为真的是 ( ) A .p :0=∅;q :0∈∅B .p :在∆ABC 中,若cos2A =cos2B ,则A =B ; :q y =sin x 在第一象限是增函数 C .),(2:R b a ab b a p ∈≥+;:q 不等式x x >的解集为()0,∞-D .p :圆()1)2(122=-+-y x 的面积被直线1=x 平分;q :椭圆13422=+y x 的一条准线方程是x =4 解:由已知条件,知命题p 假且命题q 真.选项(A)中命题p 、q 均假,排除;选项(B)中,命题p 真而命题q 假,排除;选项(D)中,命题p 和命题q 都为真,排除;故选(C). 变式训练1:如果命题“p 或q ”是真命题,“p 且q ”是假命题.那么( ) A .命题p 和命题q 都是假命题 B .命题p 和命题q 都是真命题 C .命题p 和命题“非q ”真值不同 D .命题q 和命题p 的真值不同 解: D例2. 分别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1) 若q <1,则方程x 2+2x +q =0有实根; (2) 若ab =0,则a =0或b =0;(3) 若x 2+y 2=0,则x 、y 全为零.解:(1)逆命题:若方程x 2+2x +q =0有实根,则q <1,为假命题.否命题:若q ≥1,则方程x 2+2x +q =0无实根,为假命题.逆否命题:若方程x 2+2x +q =0无实根,则q ≥1,为真命题.(2)逆命题:若a =0或b =0,则ab =0,为真命题. 否命题:若ab ≠0,则a ≠0且b ≠0,为真命题. 逆否命题:若a ≠0且b ≠0,则ab ≠0,为真命题.(3)逆命题:若x 、y 全为零,则x 2+y 2=0,为真命题.否命题:若x 2+y 2≠0,则x 、y 不全为零,为真命题.逆否命题:若x 、y 不全为零,则x 2+y 2≠0,为真命题.变式训练2: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命题,并判断原命题及否命题的真假: (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 (2)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3)相似三角形一定是全等三角形. 解:(1)否命题是:“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不都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也不都相等”.原命题为真命题,否命题也为真命题. (2)否命题是:“如果四边形不是矩形,那么对角线不互相平分或不相等” 原命题是真命题,否命题是假命题. (3)否命题是:“不相似的三角形一定不是全等三角形”. 原命题是假命题,否命题是真命题.例3. 已知p :012=++mx x 有两个不等的负根,q :01)2(442=+-+x m x 无实根.若p 或q 为真,p 且q 为假,求m 的取值范围.典型例题分析:由p 或q 为真,知p 、q 必有其一为真,由p 且q 为假,知p 、q 必有一个为假,所以,“p 假且q 真”或“p 真且q 假”.可先求出命题p 及命题q 为真的条件,再分类讨论. 解:p :012=++mx x 有两个不等的负根.⎪⎩⎪⎨⎧>⇔<->-=∆⇔200421m m m q :01)2(442=+-+x m x 无实根.⇔31016)2(1622<<⇔<--=∆m m 因为p 或q 为真,p 且q 为假,所以p 与q 的真值相反.(ⅰ) 当p 真且q 假时,有⎩⎨⎧≥⇒≥≤>3312m m m m 或;(ⅱ) 当p 假且q 真时,有⎩⎨⎧≤<⇒<<≤21312m m m .综合,得m 的取值范围是{21≤<m m 或3≥m }.变式训练3:已知a>0,设命题p:函数y=a x在R 上单调递减,q :不等式x+|x-2a|>1的解集为R,若p 和q 中有且只有一个命题为真命题,求a 的取值范围.解 : 由函数y=a x在R 上单调递减知0<a<1,所以命题p 为真命题时a 的取值范围是0<a<1,令y=x+|x-2a|, 则y=⎩⎨⎧<≥-).2(2),222a x aa x a x (不等式x+|x-2a|>1的解集为R ,只要y min >1即可,而函数y 在R 上的最小值为2a ,所以2a>1,即a>.21即q 真⇔a>.21若p 真q 假,则0<a ≤;21若p 假q 真,则a ≥1,所以命题p 和q 有且只有一个命题正确时a 的取值范围是0<a ≤21或a ≥1. 例4. 若a ,b ,c 均为实数,且a =x 2-2y +2π,b =y 2-2z +3π,c =z 2-2x +6π.求证:a 、b 、c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0.证明:假设c b a ,,都不大于0,即,0≤a ,0≤b 0≤c ,则0≤++c b a 而623222222πππ+-++-++-=++x z z y y x c b a =3)1()1()1(222-+-+-+-πz y x0)1()1()1(222≥-+-+-z y x ,03>-π.00≤++>++∴c b a c b a 这与相矛盾.因此c b a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0.变式训练4:已知下列三个方程:①x 2+4ax -4a +3=0,②x 2+(a -1)x +a 2=0,③x 2+2ax -2a =0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根,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设已知的三个方程都没有实根.则⎪⎪⎩⎪⎪⎨⎧<+=∆<--=∆<-+=∆08)2(04)1(0)34(4)4(2322221a a a a a a解得123<<-a .故所求a 的取值范围是a ≥-1或a ≤-23.1.有关“p 或q ”与“p 且q ”形式的复合命题语句中,字面上未出现“或”与“且”字,此时应从语句的陈述中搞清含义从而分清是“p 或q ”还是“p 且q ”形式.2.当一个命题直接证明出现困难时,通常采用间接证明法,反证法就是一种间接证法. 3.反证法的第一步为否定结论,需要掌握常用词语的否定(如“至少”等),而且推理过程中,一定要把否定的结论当条件用,从而推出矛盾.用反证法证明命题的一般步骤为:(1)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即假设命题结论的反面成立;(2)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正确的推理论证得出矛盾;(3)由矛盾判断假设不正确,从而肯定所证命题正确.第2课时 充要条件1.充分条件:如果p q ⇒则p 叫做q 的 条件,q 叫做p 的 条件. 2.必要条件:如果q p ⇒则p 叫做q 的 条件,q 叫做p 的 条件. 3.充要条件:如果p q ⇒且q p ⇒则p 叫做q 的 条件. 例1.在下列各题中,判断A 是B 的什么条件,并说明理由. 1. A :R p p ∈≥,2,B :方程+++p px x 203=有实根; 2. A :)(,2Z k k ∈=+πβα,B :)sin(βα+βαsin sin +=; 3.A :132>-x ;B :0612>-+x x ;4.A :圆222r y x =+与直线++by ax 0=c 相切,B :.)(2222r b a c +=分析:要判断A 是B 的什么条件,只要判断由A 能否推出B 和由B 能否推出A 即可. 解:(1) 当2≥p ,取4=p ,则方程0742=++x x 无实根;若方程+2x 03=++p px 有实根,则由0>∆推出20)3(42-≤⇒≥+-p p p 或≥p 6,由此可推出2≥p .所以A 是B 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2)若πβαk 2=+则βαsin sin +αααπαsin sin )2sin(sin -=-+=k 02sin )sin(,0==+=πβαk 又 所以βαβαsin sin )sin(+=+成立若βαβαsin sin )sin(+=+成立 取απβ==,0,知πβαk 2=+不一定成立, 故A 是B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 由21132><⇒>-x x x 或,由0612>-+x x 解得23>-<x x 或,所以A 推不出B ,但B 可以推出A ,故A 是B 的必要非充分条件.(4) 直线0=++c by ax 与圆22y x +2r =相切⇔圆(0,0)到直线的距离r d =,即22b a c +=2c r ⇔=222)(r b a +.所以A 是B 的充要条件.变式训练1:指出下列命题中,p 是q 的什么条件(在“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中选出一种作答). (1)在△ABC 中,p :∠A=∠B ,q :sinA=sinB ; (2)对于实数x 、y ,p :x+y ≠8,q:x ≠2或y ≠6; (3)非空集合A 、B 中,p :x ∈A ∪B ,q :x ∈B ;(4)已知x 、y ∈R ,p :(x-1)2+(y-2)2=0,q :(x-1)(y-2)=0.解: (1)在△ABC 中,∠A=∠B ⇒sinA=sinB ,反之,若sinA=sinB ,因为A 与B 不可能互补(因为三角形三个内角和为180°),所以只有A=B.故p 是q 的充要条件.(2)易知: ⌝p:x+y=8, ⌝q:x=2且y=6,显然⌝q ⇒⌝p.但⌝p ⌝q,即⌝q 是⌝p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根据原命题和逆否命题的等价性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3)显然x ∈A ∪B 不一定有x ∈B,但x ∈B 一定有x ∈A ∪B,所以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4)条件p:x=1且y=2,条件q:x=1或y=2,所以p ⇒q 但q p,故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例2. 已知p :-2<m <0,0<n <1;q :关于x 的方程x 2+mx +n =0有两个小于1的正根,试分析p 是q 的什么条件.解:若方程x 2+mx +n =0有两个小于1的正根,设为x 1、x 2. 则0<x 1<1、0<x 2<1,∵x 1+x 2=-m ,x 1x 2=n ∴0<-m <2,0<n <1 ∴-2<m <0,0<n <1 ∴p 是q 的必要条件.又若-2<m <0,0<n <1,不妨设m =-1,n =21.则方程为x 2-x +21=0,∵△=(-1)2-4×21=-1<0. ∴方程无实根 ∴p 是q 的非充分条件.综上所述,p 是q 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变式训练2:证明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的充要条件是ac<0. 证明:充分性:若ac<0,则b 2-4ac>0,且ac<0,∴方程ax 2+bx+c=0有两个相异实根,且两根异号,即方程有一正根和一负根. 必要性:若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则∆=b 2-4ac>0,x 1x 2=ac<0,∴ac<0. 综上所述,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的充要条件是ac<0. 例3. 已知p : |1-31-x |≤2,q ::x 2-2x +1-m 2≤0(m >0),若p ⌝是q ⌝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解: 由题意知:命题:若┒p 是┑q 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的等价命题即逆否命题为: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p : |1-31-x |≤2⇒-2≤31-x -1≤2⇒-1≤31-x ≤3⇒-2≤x ≤10 q : x 2-2x +1-m 2≤0⇒[x -(1-m )][x -(1+m )]≤0*∵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不等式|1-31-x |≤2的解集是x 2-2x +1-m 2≤0(m >0)解集的子集 又∵m >0,∴不等式*的解集为1-m ≤x ≤1+m ∴⎩⎨⎧≥≥⇒⎩⎨⎧≥+-≤-9310121m m m m ,∴m ≥9, ∴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9,+∞)变式训练3:已知集合{||1||3|8}M x x x =++->和集合2{|(8)80}P x x a x a =+--≤,求a 的一个取值范围,使它成为}85|{≤<=x x P M 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 解:}53|{>-<=x x x M 或,}0)8)((|{≤-+=x a x x P 由,}85|{时≤<=x x P M ,3,35≤≤≤-a a 此时有}85|{3≤<=≠>≤x x P M a 但所以}85|{3≤<=≤x x P M a 是是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说明:此题答案不唯一.例4. “函数y =(a 2+4a -5)x 2-4(a -1)x +3的图象全在x 轴的上方”,这个结论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解:函数的图象全在x 轴上方,若)(x f 是一次函数,则10)1(40542=⇒⎪⎩⎪⎨⎧=--=-+a a a a若函数是二次函数,则:[]⎪⎩⎪⎨⎧<-+--->-+0)54(12)1(4054222a a a a a 191<<⇒a 反之若19|<≤a ,由以上推导,函数的图象在x 轴上方,综上,充要条件是19|<≤a . 变式训练4:已知P ={x | |x -1| | >2},S ={x | x2+}(1)0a x a ++>,P x ∈且的充要条件是S x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分析:P x ∈的充要条件是S x ∈,即任取S x P x ∈⇒∈S P ⊆∴,反过来,任取P x S x ∈⇒∈P S P S =∴⊆∴据此可求得a 的值.解: P x ∈的充要条件是S x ∈.S P =∴∵P ={x || x -1|>2}}=),3()1,(+∞--∞S ={x | x2+(a +1)x +a >0)}={x | (x +a)(x +1)>0}1.处理充分、必要条件问题时,首先要分清条件与结论,然后才能进行推理和判断.不仅要深刻理解充分、必要条件的概念,而且要熟知问题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和有关概念. 2.确定条件为不充分或不必要的条件时,常用构造反例的方法来说明.3.等价变换是判断充分、必要条件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是对于否定的命题,常通过它的等价命题,即逆否命题来考查条件与结论间的充分、必要关系.4.对于充要条件的证明题,既要证明充分性,又要证明必要性,从命题角度出发,证原命题为真,逆命题也为真;求结论成立的充要条件可以从结论等价变形(换)而得到,也可以从结论推导必要条件,再说明具有充分性.5.对一个命题而言,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可能不止一个,必要条件也可能不止一个.简易逻辑章节测试题一、选择题1.设集合{2},{3},M x x P x x =>=<""x M x P ∈∈那么或""x MP ∈是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2.已知p 是r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s 是r 的必要条件,q 是s 的必要条件,那么p 是q 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2009·合肥模拟)已知条件p :(x+1)2>4,条件q:x>a,且q p ⌝⌝是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a ≥1 B.a ≤1 C.a ≥-3 D.a ≤-34.“a=2”是“直线ax+2y=0平行于直线x+y=1”的 (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设集合M={x|x>2},P={x|x<3},那么“x ∈M 或x ∈P ”是“x ∈M ∩P ”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在下列电路图中,表示开关A 闭合是灯泡B 亮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的线路图是 ( )7.(2008·浙江理,3)已知a,b 都是实数,那么“a 2>b 2”是“a>b ”的 (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8.(2008·北京海淀模拟)若集合A={1,m 2},集合B={2,4},则“m=2”是“A ∩B={4}”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9.若数列{a n }满足221nn a a +=p (p 为正常数,n ∈N *),则称{a n }为“等方比数列”.甲:数列{a n }是等方比数列;乙:数列{a n }是等比数列,则 ( ) A.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B.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C.甲是乙的充要条件D.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10.命题p:若a 、b ∈R,则|a|+|b|>1是|a+b|>1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命题q:函数y=2|1|--x 的定义域是(][)∞+--∞,,31 ,则 ( )A .“p 或q ”为假B .“p 且q ”为真C .p 真q 假D .p 假q 真 二、填空题11.已知数列}{n a ,那么“对任意的n ∈N*,点),(n n a n P 都在直线12+=x y 上”是“}{n a 为等差数列”的 条件.12.设集合A={5,log 2(a+3)},集合B={a ,b},若A ∩B={2},则A ∪B= .13.已知条件p :|x+1|>2,条件q:5x-6>x 2,则非p 是非q 的 条件. 14.不等式|x|<a 的一个充分条件为0<x<1,则a 的取值范围为 .15.已知下列四个命题: ①a 是正数;②b 是负数;③a+b 是负数;④ab 是非正数.选择其中两个作为题设,一个作为结论,写出一个逆否命题是真命题的复合命题 . 三、解答题16.设命题p :(4x-3)2≤1;命题q:x 2-(2a+1)x+a(a+1)≤0,若⌝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17.求关于x 的方程ax 2-(a 2+a+1)x+a+1=0至少有一个正根的充要条件.18.设p :实数x 满足x 2-4ax+3a 2<0,其中a<0;q :实数x 满足x 2-x-6≤0,或x 2+2x-8>0,且q p ⌝⌝是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a 的取值范围.19.(1)是否存在实数p,使“4x+p<0”是“x 2-x-2>0”的充分条件?如果存在,求出p 的取值范围;(2)是否存在实数p ,使“4x+p<0”是“x 2-x-2>0”的必要条件?如果存在,求出p 的取值范围.20.已知0>c ,设:p 函数x c y =在R 上单调递减,q :不等式1|2|>-+c x x 的解集为R ,如果p 和q 有且仅有一个正确,求c 的取值范围.简易逻辑章节测试题答案1.B 2.A 3.A 4.C 5.B 6.B 7. D 8.A 9.B 10. D11.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12.{1,2,5} 13.充分不必要 14.a ≥115.若①③则②(或若①②则④或若①③则④)16.解 设A={x|(4x-3)2≤1},B={x|x 2-(2a+1)x+a(a+1)≤0}, 易知A={x|21≤x ≤1},B={x|a ≤x ≤a+1}.由⌝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从而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即A B ,∴,1121⎪⎩⎪⎨⎧≥+≤a a故所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0,21].17.解方法一 若a=0,则方程变为-x+1=0,x=1满足条件,若a ≠0,则方程至少有一个正根等价于01<+a a 或⎪⎩⎪⎨⎧>++=+01012a a a a 或⇔⎪⎪⎪⎩⎪⎪⎪⎨⎧≥+-++=∆>+>++0)1(4)1(0101222a a a a aa a a a -1<a<0或a>0.综上:方程至少有一正根的充要条件是a>-1. 方法二 若a=0,则方程即为-x+1=0, ∴x=1满足条件;若a ≠0,∵Δ=(a 2+a+1)2-4a(a+1)=(a 2+a)2+2(a 2+a)+1-4a(a+1) =(a 2+a)2-2a(a+1)+1=(a 2+a-1)2≥0,∴方程一定有两个实根.故而当方程没有正根时,应有,01012⎪⎪⎩⎪⎪⎨⎧≥+≤++aa a a a 解得a ≤-1,∴至少有一正根时应满足a>-1且a ≠0,综上:方程有一正根的充要条件是a>-1.18.解 设A={x|p}={x|x 2-4ax+3a 2<0,a<0}={x|3a<x<a,a<0},B={x|q}={x|x 2-x-6≤0或x 2+2x-8>0}={x|x 2-x-6≤0}∪{x|x 2+2x-8>0} ={x|-2≤x ≤3}∪{x|x<-4或x>2}={}.24|-≥-<x x x 或方法一 ∵q p ⌝⌝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p p q ⌝⌝⇒⌝且,q ⌝. 则{}q x ⌝|{}.|p x ⌝而{}=⌝q x |R B={}{}p x x x ⌝-<≤-|,24|=R A={},0,3|<≥≤a a x a x x 或 ∴{}24|-<≤-x x {},0,3|<≥≤a a x a x x 或 则⎩⎨⎧<-≤⎩⎨⎧<-≥.0,4,0,23a a a a 或综上可得-.4032-≤<≤a a 或 方法二 由⌝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A B ,∴a ≤-4或3a ≥-2,又∵a<0, ∴a ≤-4或-32≤a<0. 19.解(1)当x>2或x<-1时,x 2-x-2>0,由4x+p<0,得x<-,4p 故-4p≤-1时, “x<-4p ”⇒“x<-1”⇒“x 2-x-2>0”. ∴p ≥4时,“4x+p<0”是“x 2-x-2>0”的充分条件. (2)不存在实数p 满足题设要求. 20.解:函数x c y =在R 上单调递减10<<⇔c 不等式||2|>-+c x x 的解集为⇔R 函数 |2|c x x y -+=,在R 上恒大于1⎩⎨⎧<≥-=-+∴c x c cx c x c x x 2,22,22|2| ∴函数|2|c x x y -+=在R 上的最小值为c 2∴不等式1|2|>-+c x x 的解集为R2112>⇔>⇔c c ,如果p 正确,且q 不正确 则210≤<c ,如果p 不正确,且q 正确,则1≥c ,所以c 的取值范围为[)+∞⋃⎥⎦⎤ ⎝⎛,121,0. 五年高考荟萃 2009年高考题一、选择题1.(2009浙江理)已知,a b 是实数,则“0a >且0b >”是“0a b +>且0ab >”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C解析 对于“0a >且0b >”可以推出“0a b +>且0ab >”,反之也是成立的 2.(2009浙江文)“0x >”是“0x ≠”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 A【命题意图】本小题主要考查了命题的基本关系,题中的设问通过对不等关系的分析,考查了命题的概念和对于命题概念的理解程度. 解析 对于“0x >”⇒“0x ≠”;反之不一定成立,因此“0x >”是“0x ≠”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3.(2009安徽卷文)“”是“且”的A. 必要不充分条件B.充分不必要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 A解析 易得a b c d >>且时必有a c b d +>+.若a c b d +>+时,则可能有a d c b >>且,选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