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导管氧气吸入正确操作方法

合集下载

氧气吸入的操作的流程

氧气吸入的操作的流程

氧气吸入的操作的流程
氧气吸入的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
- 检查氧气瓶体、管线和呼吸面罩等设备是否完好无损。

-确保氧气瓶中有足够的氧气供应。

-选择合适的管线长度和呼吸面罩尺寸。

2. 连接氧气设备:
- 将氧气瓶的输出管线连接到呼吸面罩或鼻导管上。

-检查所有连接处是否牢固,无漏气现象。

3. 调节氧气流量:
- 缓慢打开氧气瓶阀门。

-根据医生或护理人员的建议,调节氧气流量计的流速。

-一般建议的流速在1-6升/分钟之间。

4. 佩戴呼吸面罩或鼻导管:
- 如使用面罩,将面罩舒适地覆盖住口鼻部位。

- 如使用鼻导管,将导管置于鼻腔内。

-调整佩戴位置,确保能够顺畅呼吸。

5. 开始吸氧:
- 进行平静、自然的呼吸动作。

- 保持适当的休息状态,避免剧烈运动。

- 定期检查氧气瓶的剩余量。

6. 结束吸氧:
- 按照医嘱或护理人员的指示,完成所需的吸氧时间。

- 缓慢关闭氧气瓶阀门。

- 拆除呼吸面罩或鼻导管。

7. 维护和储存:
- 清洁和消毒呼吸面罩或鼻导管。

- 将设备妥善储存在干燥、阴凉处。

- 关注氧气瓶的使用情况,及时更换耗尽的瓶体。

注意事项:
- 严格遵守医嘱,不得擅自调整氧气流量。

- 远离火源和高温环境,避免引发火灾或爆炸。

- 吸氧时禁止吸烟或使用明火。

- 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吸氧并寻求医疗援助。

以上是氧气吸入的基本操作流程,请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正确使用氧气设备。

[指南]鼻导管给氧法

[指南]鼻导管给氧法

鼻导管给氧法鼻导管给氧法是将一根细氧气鼻导管插入一侧鼻孔,经鼻腔到达鼻咽部,末端连接氧气筒上装置或中心供氧装置以给人体供氧的一种操作方法。

目的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0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02),增加动脉血氧含量(Ca02),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

操作程序【评估】1.核对医嘱及治疗卡。

2.病人年龄、病情、意识、治疗等情况。

3.病人缺氧程度,血气分析结果。

4.病人心理状态,对氧气吸入疗法的认识及合作程度。

5.氧气筒内是否有氧气(或中心供氧装置是否完好),是否挂有氧、防火、防震、防热、防油标志;氧气表有无漏气;橡胶管,接头,流量表,湿化瓶是否完好,一次性吸氧导管的批号、及质量。

6.病室内有无烟火、易燃品、火炉、暖气管。

【计划】1.预期目标病人缺氧症状改善,呼吸平稳,未出现氧疗副作用。

2.准备(1)护士:衣、帽、鞋、口罩,洗手。

(2)用物:氧气装置一套,鼻导管(鼻塞),小药杯盛冷开水,纱布,扳手,弯盘,橡胶管,棉签,胶布,玻璃接管,输氧记录单,安全别针。

(3)病人:理解吸氧目的,配合治疗。

(4)环境:移开火源距氧气筒5m,暖气片距氧气筒1m.告诉家属和病人不吸烟,切实做好四防,保证安全。

【实施】▲鼻导管给氧法1.装表:先打开氧气筒上总开关放出少量氧气冲走气门上的灰尘后上表,接氧气表并旋紧,接湿化瓶,橡胶管连接氧气表,关小开关,开总开关,开小开关,检查氧气流出量是否通畅及全套装置是否适用,关小开关待用。

2.输氧: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对治疗卡、床号、姓名、做好解释,用湿棉签检查、清洗鼻孔,连接鼻导管,开小开关,调节氧流量(轻度缺氧1~2升/分,中度缺氧2~4升/分,重度缺氧4~6升/分),湿化及检查鼻导管是否通畅,轻轻插入约自鼻尖到耳垂的2/3,如无呛咳即固定,记录用氧时间及流量。

3.观察:用氧过程中密切观察缺氧改善情况:呼吸、面色、神志。

4.停氧:拔出鼻导管,擦净鼻部,关总开关,放余氧,关小开关,安置病人、体位舒适,记录停氧时间。

鼻导管吸氧法课件

鼻导管吸氧法课件
鼻导管吸氧法可以提供稳定的吸氧浓度,改善患者的低氧血 症,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是呼吸衰竭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心力衰竭的辅助治疗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 导致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 临床综合征,患者常出现呼吸困难、 乏力、液体潴留等症状。
鼻导管吸氧法可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 的缺氧状态,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 作为心力衰竭治疗的辅助手段之一。
原理
通过导管将氧气直接输送到鼻腔, 经鼻咽部、气管、支气管到达肺 部,为患者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应。
适用范围与禁忌症
适用范 围
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低氧血症,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等。
禁忌症
对于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或鼻中隔弯 曲的患者应慎用,以免影响通气或造 成不适。
鼻导管的选择与使用
01
02
03
高浓度氧气吸入可能导致 氧气中毒症状,如胸痛、 咳嗽、呼吸困难等,应立 即停止吸氧并就医。
预防感染
在使用鼻导管吸氧法过程 中,应保持鼻腔和氧气管 路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 预防感染发生。
2023
PART 04
鼻导管吸氧法的临床应用
REPORTING
呼吸衰竭的治 疗
呼吸衰竭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肺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 使机体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 血症,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高碳酸血症,进而发生一系列病理 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轻轻拔出鼻导管,注意 动作轻柔,避免损伤鼻腔。
对使用过的物品进行分 类处理,如一次性鼻导 管应丢弃在医疗垃圾桶内。
在护理记录中记录吸氧 的起始时间、流量、患 者缺氧症状改善情况等。
2023
PART 03
鼻导管吸氧法的注意事 项

氧气吸入技术操作(鼻导管式)

氧气吸入技术操作(鼻导管式)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8
3
2
4
评分人:
2安装:氧气筒装置(1)除尘
(2)安氧气表:用扳手拧紧后,氧气表直立于氧气筒旁。
(3)连接湿化瓶(打开蒸馏水瓶,将蒸馏水倒入湿化瓶1/2—
2/3满,记录蒸馏水开启时间)
(4)打开总开关及流量表开关,检查氧气流出情况,关闭流量表
3摆体位: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
4洗手:打开污桶盖,洗手,戴口罩
5清洁鼻腔:用湿棉签清洁双侧鼻腔,检查有无分泌物堵塞鼻腔
6调节氧流量:连接氧气鼻导管,打开流量表,遵医嘱调节所需氧流量
7插鼻导管:将鼻导管前端放于清水中湿润,确定氧气流出通畅后,将双侧鼻导管插入鼻孔约1CM。
8固定:将鼻导管环绕耳部向下放置,调节合适的松紧度。
9整理: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及用物。
10盖污桶盖,洗手后摘口罩。
11宣教:告知病人用氧安全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
12记录:记录给氧时间,氧流量,缺氧纠正情况及病人反应。
停止吸氧
1观察患者缺氧改善情况
2取下鼻导管:关闭流量表,再关闭总开关,打开流量表放出余气后再关闭流量表。
3整理:擦净鼻面部,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4卸表后按要求处理用物。
5洗手后记录停氧时间及用氧效果。
10
2
2
5
3
2
1
2
7
7
2
3
2
7
3
10
操作
准备
10分
1,洗手戴口罩1
2,核对医嘱1
3,治疗车上层:治疗盘内备流表湿化瓶(内盛1/2—1/3蒸馏水或凉开水)双侧鼻导管
清水碗一个纱布棉签处置卡片吸氧告知书用氧记录单扳手洗手液3

氧气吸入器使用方法

氧气吸入器使用方法

氧气吸入器使用方法氧气吸入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用于帮助患者吸入纯净氧气,以改善呼吸道疾病或缺氧症状。

正确的使用氧气吸入器对于患者的康复和健康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氧气吸入器的使用方法,希望能够帮助您正确、安全地使用这一设备。

第一步,准备工作。

在使用氧气吸入器之前,首先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确保氧气吸入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设备是否有损坏或漏氧现象。

其次,准备好纯净的氧气气瓶,确保气瓶中的氧气充足。

最后,清洁双鼻导管和面罩,确保其干净卫生。

第二步,正确佩戴面罩或双鼻导管。

在使用氧气吸入器时,患者可以选择佩戴面罩或双鼻导管。

对于面罩,将其放置在口鼻部位,确保面罩与面部贴合紧密,避免氧气泄漏。

对于双鼻导管,将其插入鼻腔,确保导管两端连接到氧气吸入器和患者的鼻腔。

第三步,调节氧气流量。

根据医生的建议,调节氧气吸入器的氧气流量。

通常情况下,氧气流量应该在1-15升/分钟之间。

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调节氧气流量,以确保吸入的氧气量符合医疗要求。

第四步,开始吸氧。

当一切就绪后,可以打开氧气吸入器并开始吸氧。

在吸氧的过程中,患者应该保持正常的呼吸频率和深度,避免过度吸氧或者呼吸不足。

同时,注意观察氧气吸入器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第五步,结束吸氧。

根据医生的建议,确定吸氧的时间。

在结束吸氧时,首先关闭氧气吸入器,然后将面罩或双鼻导管取下,清洁并储存好氧气吸入器和相关配件。

总结。

正确的使用氧气吸入器对于患者的康复和健康至关重要。

在使用氧气吸入器时,患者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和使用说明进行操作,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和患者的安全。

同时,定期检查氧气吸入器的工作状态,保持设备的清洁和卫生,以确保氧气吸入器的长期有效使用。

希望上述使用方法能够帮助您正确、安全地使用氧气吸入器,祝愿患者早日康复健康!。

正确的吸氧法

正确的吸氧法

吸氧法1.单侧鼻导管法:连接鼻导管于玻璃接头上,打开流量表开关,调节氧气流量;将鼻导管插入冷开水药杯中,试验导管是否通畅,并润滑鼻导管;断开鼻导管与玻璃接头,测量导管插入长度(约为鼻尖到外耳道口长度的2/3),将鼻导管轻轻插入;用胶布将鼻导管固定于鼻梁和面颊部,连接鼻导管与玻璃接头,观察吸氧情况。

2.双侧鼻导管法:用特制双侧鼻导管插人双鼻孔吸氧的方法。

使用时将双侧鼻导管连接橡胶管,调节好氧流量,擦净鼻腔,将导管插入双侧鼻孔深约1cm,用松紧带固定。

3.鼻塞法:将鼻塞连接橡胶管,调节氧流量,擦净鼻腔,将鼻塞塞于1只鼻孔,鼻塞大小以恰能塞住鼻孔为宜,勿深入鼻腔。

4.漏斗法:将漏斗与橡胶管连接,调节氧流量,置漏斗于病人口鼻上方约1~3cm处,固定。

5.面罩法:置氧气面罩于病人口鼻部,松紧带固定,再将氧气接管连接于面罩的氧气进孔上,调节氧流量至6~8L/min.6.氧气帐法:用特制的氧气帐或透明塑料薄膜制成帐篷,其大小为病床的一半,下面塞于床褥下,将帐幕封严。

使用时病人头胸部在帐,氧气经过湿化瓶由橡胶导管人帐,氧气流量10~20L/min,帐浓度可达60%~70%,每次打开帐幕后,应将氧流速加大至12~14L/min,持续3分钟,以恢复帐原来浓度。

7.氧气枕法:氧气枕为一长方形橡胶枕,枕的一角有橡胶管,上有调节夹以调节流量,使用时将枕灌满氧气,橡胶管接上湿化瓶导管;调节氧流量。

(一)适应症1、呼吸系统疾患影响肺活量者。

2、心脏功能不全,使肺部充血致呼吸困难者。

3、中毒,使氧不能由毛细血管渗入组织而产生缺氧者。

4、昏迷病人,如脑血管意外等。

5、某些外科手术后病人,大出血休克或颅脑疾患病员、产程不定期长或胎心音不良等。

(二)准备质量标准1、着装整洁。

2、用物准备①氧气筒及氧气表,扳手、棉签、胶布、用氧记录单、鼻导管,橡胶管,清水一碗。

②检查鼻导管及氧气管道是否通畅,有无漏气,环境是否安全。

③口述吸氧适应症。

氧气吸入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氧气吸入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氧气吸入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一、操作流程1. 检查设备在进行氧气吸入前,首先要检查氧气吸入设备的完好性。

检查氧气瓶是否有漏气、损坏或过期,确认氧气流量计是否正常工作,检查面罩或鼻导管是否清洁无污染。

2. 准备设备将氧气瓶放置在平稳的地方,确保氧气瓶与氧气流量计连接牢固。

清洁面罩或鼻导管,确保无杂质或细菌。

将氧气流量计调至医生或护士指导的合适流量。

3. 佩戴面罩或插入鼻导管根据医生或护士的指导,选择合适的面罩或鼻导管。

将面罩正确地戴在口鼻上,确保面罩与皮肤接触紧密、无漏气。

如果使用鼻导管,应将其插入鼻孔并固定好。

4. 开启氧气流量确认面罩或鼻导管已正确佩戴后,打开氧气瓶上的开关,开始氧气吸入。

根据医生或护士的指导,逐渐调节氧气流量,使其达到适合患者的水平。

5. 保持正确姿势在吸入氧气的过程中,患者应保持正确的姿势。

坐直或半卧位是常见的姿势,有助于氧气的吸入和呼吸道的通畅。

避免过度活动或剧烈运动,以免影响氧气吸入效果。

6. 监测患者状况在氧气吸入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状况。

注意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以及面色是否有改变。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并报告医生或护士。

7. 结束氧气吸入根据医生或护士的指示,结束氧气吸入。

首先关闭氧气瓶上的开关,然后将面罩或鼻导管取下并放置在干净的地方。

最后检查氧气瓶的残余气量,如有需要,更换新的氧气瓶。

二、注意事项1. 确保设备安全在使用氧气吸入设备前,要确保设备的安全性。

检查氧气瓶是否损坏或漏气,保证氧气流量计的正常工作。

定期检查设备并进行维护,确保其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2. 避免火源氧气是一种可燃气体,使用氧气吸入时应远离明火和烟草。

禁止在吸氧区域内吸烟或使用明火物品,以免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3. 防止氧中毒长时间高浓度的氧气吸入可能导致氧中毒。

医生或护士会根据患者的需要调节氧气流量,确保患者吸入的氧气浓度适当。

患者也应注意遵循医生或护士的建议,避免过度吸氧。

(完整word版)正确的吸氧法

(完整word版)正确的吸氧法

吸氧法1.单侧鼻导管法:连接鼻导管于玻璃接头上,打开流量表开关,调节氧气流量;将鼻导管插入冷开水药杯中,试验导管是否通畅,并润滑鼻导管;断开鼻导管与玻璃接头,测量导管插入长度(约为鼻尖到外耳道口长度的2/3),将鼻导管轻轻插入;用胶布将鼻导管固定于鼻梁和面颊部,连接鼻导管与玻璃接头,观察吸氧情况。

2.双侧鼻导管法:用特制双侧鼻导管插人双鼻孔内吸氧的方法。

使用时将双侧鼻导管连接橡胶管,调节好氧流量,擦净鼻腔,将导管插入双侧鼻孔内深约1cm,用松紧带固定。

3.鼻塞法:将鼻塞连接橡胶管,调节氧流量,擦净鼻腔,将鼻塞塞于1只鼻孔内,鼻塞大小以恰能塞住鼻孔为宜,勿深入鼻腔。

4.漏斗法:将漏斗与橡胶管连接,调节氧流量,置漏斗于病人口鼻上方约1~3cm处,固定。

5.面罩法:置氧气面罩于病人口鼻部,松紧带固定,再将氧气接管连接于面罩的氧气进孔上,调节氧流量至6~8L/min.6.氧气帐法:用特制的氧气帐或透明塑料薄膜制成帐篷,其大小为病床的一半,下面塞于床褥下,将帐幕封严。

使用时病人头胸部在帐内,氧气经过湿化瓶由橡胶导管人帐内,氧气流量10~20L/min,帐内浓度可达60%~70%,每次打开帐幕后,应将氧流速加大至12~14L/min,持续3分钟,以恢复帐内原来浓度。

7.氧气枕法:氧气枕为一长方形橡胶枕,枕的一角有橡胶管,上有调节夹以调节流量,使用时将枕内灌满氧气,橡胶管接上湿化瓶导管;调节氧流量。

(一)适应症1、呼吸系统疾患影响肺活量者。

2、心脏功能不全,使肺部充血致呼吸困难者。

3、中毒,使氧不能由毛细血管渗入组织而产生缺氧者。

4、昏迷病人,如脑血管意外等。

5、某些外科手术后病人,大出血休克或颅脑疾患病员、产程不定期长或胎心音不良等。

(二)准备质量标准1、着装整洁。

2、用物准备①氧气筒及氧气表,扳手、棉签、胶布、用氧记录单、鼻导管,橡胶管,清水一碗。

②检查鼻导管及氧气管道是否通畅,有无漏气,环境是否安全。

③口述吸氧适应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导管氧气吸入
[目的]
1、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
动脉血氧含量。

2、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

[用物准备]治疗盘内备治疗碗2个(分别盛凉开水,通气管、纱布2块)、鼻导管或鼻塞、氧气表、湿化瓶(内盛无菌蒸馏水1/2-2/3满)、胶布、棉签、别针、弯盘、吸氧记录单、笔、扳手。

另备氧气筒或管道氧气装置。

[指导内容]
1、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氧疗的重要性,指导正确使用氧疗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2、告知患者有关用氧安全的知识。

3、告知患者如感到鼻咽部干燥不适或者胸闷憋气时,及时告诉医护人员。

[注意事项]
1、用氧前检查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是否通畅。

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即防火、防油、防
热、防震。

搬运时避免倾倒撞击,周围严禁烟火及易燃品,至少距明火5米,距暖气1米,以防引起燃烧。

氧气表及螺旋口勿上油,也不能用带油的手装卸。

3、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流量后应用。

停止用氧时,应先取下鼻导管,再关流量表。

如中途要调节氧流量时,先分离鼻导管与湿化瓶连接处,调节好流量再连接。

4、氧气筒内的氧气勿用尽,压力表至少要保留5kg/cm2,以防灰尘进入筒内,再充氧时引起爆炸。

5、氧气筒“空”“满”标识应清晰,以免急用时搬错而影响抢救。

6、持续吸氧的患者,应当保持管道通畅,每日更换湿化瓶和氧气管,双侧鼻腔交替插管。

面罩吸氧时,注意检查面部、耳廓皮肤受压情况。

7、用氧过程中,应加强监测。

新生儿吸氧应严格控制用氧浓度和用氧时间。

[相关知识] 1、氧浓度与氧流量的换算法: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

2、氧疗的种类:低浓度氧疗,吸氧浓度小于40%;中浓度氧疗,吸氧浓度为40%-60%;高浓度氧疗,吸氧浓度在60%以上;高压氧疗,吸氧浓度为100%。

3、氧中毒的临床表现:呼吸加快,恶心、呕吐、烦躁、继续干咳。

4、氧中毒预防措施:避免长时间高浓度氧疗;经常做血气分析;动态观察氧疗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