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面食店历史沿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原市德昌面食店有限公司历史沿革
解放初期,太原市迎泽街一带有一些连家带铺的小吃店,各自经营拿手的刀削面、转盘剔尖、拉面等风味面食。以过往行人果腹之需。1956年公私合营时,几个小型店铺并店联营,组成了“迎泽街饭店”,地址在友谊大厦的位置。在迎泽区一带,还有八、九个营业点,统称“迎泽街饭店”。建设友谊大厦时,饭店拆除,饭店的“总店”迁至山医大一院南侧的营业点,各店都经营各种传统的山西面食。
小店虽有特色,但鲜为人知。1976年市政府大规模拓宽解放路南段,大南门一带将成为繁荣的闹市区。有关部门即在现址投资建成一座300平方米的二层小楼。同年10月迁入新址营业,并更名为“太原面食店”,除了主营面食,还兼营几种简单炒菜和酒类,从业人员30余名,因首创的肉丝炝锅面而名燥一时。改革开放后,各营业点均已独立核算。
1984至1995年,饭店在二层的基础上加盖了第三、四层,并扩建了厨房,建筑面积达1800余平方米,职工100余名。一楼为普通餐厅,以传统刀削面为主,并经营稍梅和多种小菜、酒水;二层为高级餐厅,设有单间雅座,以转盘剔尖和酒席宴会为主,经营各种冷拼热炒,名肴佳馔,两层餐厅可容纳360余位客人同时就餐。三层四层为客房部,设有60个床位。当时店内外有我国著名书法家启功、董寿平,画家胡挈青、林凡等书写的店名和诗词。
上世纪80年代后期首开以面为宴之先河,问世以来受到了海内外宾客的赞誉,为继承和发展山西面食文化做出了特殊的贡献。近年来,我们在原有品种的基础上研制推出了新的面食品种和组合,注重了在原料、荤素、色泽、造型、器皿和营养等方面的合理搭配。突出了面中有菜、菜中有面,以面为主、菜面结合的面宴特色,提高了面宴的食用性和观赏性。彰显和提升山西面食的华丽与档次,暗合了我国著名文学家老舍先生“驼峰熊掌岂堪夸,猫耳拨鱼实且华”的赞美诗句。
此后于2002年进行了整体装修改造,并将三层客房改造为单间雅座,使企业再次焕发了新的生机。二〇一四年六月十一日
2008年10月企业进行了国企改制,并更名为“太原市德昌面食店有限公司”,圆满完成由国企向股分制企业的转变。
我公司现有员工50余名,设服务部、烹调部、冷荤部、面点部、财务部、外卖部及后勤部等部门,经营项目:餐饮服务;酒的零售和房屋租赁。注册资本110万元。主营;山西面食,包括炝锅面系列、杂粮系列,稍梅系列,面食宴,冷荤、炒菜,主食干制品和中西糕点等。
我公司是太原市经营山西面食时间较长的餐饮企业,肩负着传播山西饮食文化的重任。通过多年的摸索,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经营格局:一层为出租给迪信通的手机卖场,同时经营主食干制品和中西糕点等外卖服务,可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饮食需求。二楼以散座零点服务为主要形式,以普通消费者为主要对象,体现出山西面食的群众性
和传统性,贴近百姓生活,打好“民牌”战略,扩大我店在群众中的影响。同时也以多种特色面食和冷热菜组合为特点,以中档消费者为对象,体现出山西面食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打好名牌战略,扩大山西面食在消费者中的影响。三楼以包间雅座服务为主要形式,以面食宴为要推广内容,以中高档消费者为主要对象,体现出山西面食厚重的文化历史内涵和后人不断创新的开拓精神,打好精品战略,扩大山西面食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影响,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我们有信心在今后的经营实践中,进一步适应人民生活水平与消费结构变化的需求,面向群众,服务大众,不断开拓大众化餐饮市场,推进传统餐饮向现代化餐饮方向的转变,以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为主导,向品牌化、产业化和现代化方向迈进,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积极发展中式快餐连锁经营,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自己,把晋菜晋面这个“山药蛋”派的原生态餐饮推出山西,走向全国。为建设服务全省、影响全国、吸引世界的新太原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〇一四年六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