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历史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跨学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
以下是一堂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共分为引入活动、知识探究环节、思维拓展环节和课堂总结四个部分。
一、引入活动(15分钟)1. 主题介绍:通过多媒体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当天课堂要探究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并引发学生的兴趣。
2. 问题引导: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
如果有机会穿越时空,你最想去哪个历史时期,为什么?这个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为后续的探索活动做铺垫。
二、知识探究环节(30分钟)1. 知识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相关历史资料,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背景。
2. 小组合作: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阅读指定的文献或资料,互相讨论并总结出相关的观点和问题。
3. 全班分享: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发现和疑问,并与其他小组一起进行讨论和思考。
4. 教师指导:教师以问题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学习内容,引导他们建立历史思维的能力,并解答他们的疑问。
三、思维拓展环节(30分钟)1. 跨学科思维:教师安排学生进行跨学科的思考和探索,例如与地理学、文学、艺术等学科进行联系,并展现历史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
2. 批判性思维:教师提出一些历史争议或疑问,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创造性思维: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例如让学生以历史人物的角色编写对话或扮演历史人物进行角色扮演,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课堂总结(15分钟)1. 小结提问: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并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
2. 学生答问:学生回答问题,并向教师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
3. 思考反思:引导学生思考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总结自己的学习策略和能力提升。
人教版高三历史高考核心素养导向的历史教学设计课件(共78张PPT)
(三)依托阅读分解学习内容,形成学习任务群。 新课标附录3中提供的教学案例,提出学习任务的概念。 我们对学习任务的理解:教师将本单元或本节课内容进 行分解,形成若干核心内容,每一个核心内容即一个学习任 务,若干核心内容构成本单元或本节课体系完整、逻辑严密 的学习任务群。
主题:从唐长安和北宋东京认识唐宋社会及变化 学习任务一:从城市布局认识城市生活变化 学习任务二:从商业和对外交流认识唐宋社会变化 学习任务三:学生眼里的唐宋社会变化
例如,必修课程内容的教学目标,如果指向学业质量水 平2的话,那么,问题链设计最终要指向相应学科核心素养 的水平2,同时兼顾水平1。
必修课程内容的教学目标,如果指向学业质量水平4的 话,那么,问题链设计最终要指向相应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 4,同时兼顾水平1、2、3。
选择性必修课程内容的教学目标必须指向学业质量水平 4,那么,问题链设计最终要指向相应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4, 同时兼顾水平1、2、3。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理念,在设计教学目标时, 要综合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高中新课标关于学业质量水平的不同要求(体现不同 学科核心素养的不同水平)。
2.授课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包括认知起点和选考科目。 3.具体教学内容。
例如,在选择3+1+2的省份,必修内容学习,可以考虑 在达到学业质量水平2的基础上,针对部分学生选择历史科 的情况,按照水平3、4的要求,设计教学目标。
问题链设计,依赖真实历史情境为支撑。 历史情境的创设,依赖有价值的史料资源的支持 史学阅读时,要善于搜集、整理有价值的,反映不同类 型、不同视角、不同立场的丰富史料资源。可以说,没有史 料资源,就没有历史情境,就不可能支撑关键问题的设计。 ——何成刚、夏辉辉:《史学阅读成果转化为教学设计 智慧的路径探析》,《历史教学》2018年第5期。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历史教学主题设计
'精m m渑t 急史栏目主持人/文欣教学参考基于学浦縫賴巾学历史教学主题设计〇梁小翠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历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历史思维和历史能力,要求教师必须要有超越教材知识的认识,深人挖掘历史教学主题的深度。
所谓主题教学,是以主题为中心,通过对历史材料信息的提取、课堂架构的重新整合以及立意建构,发展学生历史思维和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
开展主题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建立史料与主题之间的紧密联系,又能在此过程中渗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具体而言,有效的主题教学设计,具备如下实际应用价值。
一、主题教学的实际应用价值1.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支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是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和集中体现”。
它注重对人的主体的尊重以及人的终极价值的实现。
如何落实核心素养,关键在于教学立意,它是课堂教学的风向标,而主题教学设计能把“立 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与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有机衔接起来。
2. 提升教师专业技能的重要抓手教学主题是一堂课的中心和灵魂,其恰当与否前夜社会转型的艰难,培养学生要有关注国家命运的情怀、要有愿以一己之力推动国家和社会向前发展的责任担当和宏大理想,要做一个有深厚家国情怀的有德之人。
这体现了高中历史学科基于核心素养要求下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也更体现了升华家国情怀过程中培育历史解释素养的教学目标。
培育学生的“历史解释”核心素养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需要历史教师去探寻更有效的实践途径。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不论是在基础课、拓展课、研究课的课内外教学实践中,还是在教师讲授与示范、师生共同阅读史料、教师指导学生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所在。
它既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还直接决定了教学内容的取舍与教学方法的运用。
教师以教学立意统领教学内容,以学习任务为驱动创设教学情境,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尽力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从而激发自身创造性。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历史课程教学设计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历史价值观养成的教学过程设计——以高中历史必修《文艺复兴》为例*以历史价值观培育为核心设计教学过程,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充分运用符合学生情感和思维特点的教学方法,突出课程的核心立意,激发学生对相应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价值观的感悟和共鸣,让历史教学过程的设计更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本文以高中历史必修《文艺复兴》一课为例,试探讨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引领下历史价值观养成的教学过程设计。
一、确立“课魂”,突出重点,解决历史价值观达成的关键问题李惠军老师说过:“富有价值的历史感必然是深沉的,深沉的历史感是一种深刻的感知和厚重的理念。
好的历史课一定要有灵魂。
灵魂是历史课堂智慧的精髓,只有在这个灵魂的驱使下,历史才有深度力量,才有神韵风采。
”[]《文艺复兴》一课的“课魂”毫无疑问是“人文精神”(Humanism)。
学生通过对文艺复兴历史的学习,能否对人文精神的内涵有自己的感悟和理解,直接关系到本课历史价值观的达成度。
因此,在本课教学过程设计时,必须突出人文精神这一重点。
在进行本课教学过程设计时要明确一个认识:“人文精神”不等于“人文主义”。
两者有很大的共性,但也有根本的区别。
“人文主义”诞生于文艺复兴时期对神学束缚的反抗,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而“人文精神”则具有更大的广度和外延,历史上早于人文主义这一概念出现(古希腊时期),又伴随历史的发展,成为了超越民族、超过国界,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化共识。
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设计时,不仅仅局限于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理解,而要将更具广度的“人文精神”置于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这样才能让学生从价值观层面更为准确地把握人文精神的内涵,凸显人文精神的历史感。
笔者在教学过程设计中,以米开朗基罗的著名壁画《创造亚当(局部:神与亚当的手指)》为重要线索,贯穿人文精神发展的历程,分别在导入新课、过渡串联和结尾点题三个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对《创造亚当》进行三次解读:●第一次解读:用该图片引出对西斯廷教堂穹顶壁画《创世纪》的分析,以教堂的屏风为界,屏风外(世俗人员)抬头所看到的,主题都是描绘“人的苦难”(《逐出伊甸园》、《大洪水》等),而屏风内(神职人员)抬头所看到的,主题都是描绘“神的奇迹”(如《创造亚当》)。
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历史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从而更好地理解当今世界的变化和发展。
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信息素养、文化意识等核心素养,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综合素质。
下面我们来看一份关于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世界的发展和变化,培养他们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帮助他们学会对历史事件和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
3.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帮助他们学会从各种信息中获取有用的历史知识。
4.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让他们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和差异,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1)利用故事、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介绍历史事件和人物。
通过这些生动具体的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
(2)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或文化现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让学生从多种角度去了解和分析历史事件。
(3)通过历史展览、博物馆参观等形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文化,加深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2.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2)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3)体验式教学法:通过实地考察和体验式学习,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文化,增强他们的历史体验和文化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老师可以从一个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开始,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和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历史学习。
2. 知识讲解老师可以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形式介绍历史事件和人物,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分析。
3. 分组讨论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让他们从不同角度去了解和分析历史事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4. 实地考察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展览、博物馆参观等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文化,加深他们的历史体验和文化意识。
初中历史教案核心素养要求
初中历史教案核心素养要求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西周的起源和兴盛时期
2. 掌握西周王朝的衰落原因
3. 分析西周王朝与商朝之间的关系
二、核心素养要求
1. 掌握史实:通过学习西周的历史,能够清晰描述西周的起源、兴盛和衰落过程,了解关键历史事件和人物。
2. 理解历史观点:能够分析和比较不同历史学者对于西周兴衰的看法,形成自己的历史观点。
3. 运用历史知识:能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对于西周的兴衰原因进行分析和推断,形成合理的结论。
4. 探究历史问题: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掌握历史研究的方法和技巧,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入西周的历史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授课:讲解西周的起源和兴盛时期,介绍西周王室的建立和发展。
3.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西周的衰落原因,引导学生分析西周与商朝的关系。
4. 拓展:引导学生进行历史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探究西周的兴衰过程。
5. 总结:指导学生总结西周王朝的兴盛和衰落,形成对西周历史的综合认识。
四、课堂评价
1. 口头表达:要求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西周的兴盛和衰落过程。
2. 书面表达:要求学生写一篇文章,分析西周的衰落原因,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3. 讨论参与: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主动性和表达能力。
五、扩展阅读
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2. 阅读不同历史学者的观点,对比不同看法,形成自己的历史观点。
3. 研究其他古代中国王朝的兴衰历史,进行横向对比和思考。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作为传承和发展文化的学科之一,历史教育在高中阶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如何更好地设计和开展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历史素养,成为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本文将从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出发,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高中历史教学。
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时,必须紧密围绕核心素养这一目标来进行。
核心素养是指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包括历史思维能力、历史知识和历史文化素养等。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高中历史教学应该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更要求学生具备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文化素养。
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用历史思维的角度看待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历史事件的思考和讨论,使学生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出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和活动,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增长见识,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和文化认知。
1. 教学目标的设定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时,应该立足于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既要紧密贴合国家的课程标准,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反映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文化素养。
在历史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情境化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学习古代史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假设你是古代皇帝,你将如何治理国家?”的情境化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历史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性思维。
2. 教学内容的选择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可以结合社会热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设置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使历史教学内容更具吸引力和感受性。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本篇文章旨在设计一个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本文中,我们将着重强调学科核心素养、整体教学设计以及历史单元的教学策略、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内容。
一、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科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的综合表现,其中知识是学科的基础,能力是知识的体现,价值观是知识和能力的内在动力。
在历史学科中,学科核心素养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历史知识素养:包括掌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背景等基础历史知识;了解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历史文献的阅读方法等知识。
2.历史思维素养:包括历史思维的基本概念、历史思维的基本方法、历史思维的基本能力等。
3.历史情感素养:包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背景等的情感认知和情感体验,以及对历史学科价值的情感体验。
二、整体教学设计整体教学设计是指将教育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教学设计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整体的过程。
在历史单元的教学中,整体教学设计应该包括以下要素:1.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即要培养学生在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能力。
2.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需求以及社会历史发展的需求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3.教学策略: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的安排等,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4.评价机制:评价机制应当符合教育教学的现代化要求,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在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
三、历史单元的教学设计本文中所涉及的历史单元为“近现代社会的反动和革命”。
该单元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近现代社会的背景和历史事件,能够分析反动和革命两种思潮对社会的影响,并且能够对当代社会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2.教学内容:以“近现代社会的背景”“反动两极思潮”“革命思潮的台前幕后”“反动和革命的冲突”“革命的成果与教训”等方面为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全面地了解近现代社会的反动与革命历史事件。
例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例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设计核心素养是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思想、品性、知识、技巧、能力和情感等方面的高度融合,包括能判断会选择,能理解会反思,能包容会合作,能自律会自主等认知性素养与非认知性素养,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而且,核心素养是所有公民都不可或缺的、最关键、最必要,也是最基础、最具生长性的素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研究历史过程中所养成的相对稳定的、必备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方法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价值观五大方面。
课堂教学是实现培养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核心舞台。
然而,目前的初中历史教学,有两种形式比较普遍:一种是过分追求历史课的趣味性。
历史课变成历史故事课,大量的历史故事又充斥着戏说的成分,课堂仅仅停留在历史想象(故事)的层次而没有思考;另一种是为考试而教,变成一种“背历史知识”、“练(落实)历史知识的课堂,这两种都形式都不利于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同时,初中学生正处于人格成长的关键期,更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历史核心素养,为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因此,当下的历史教学,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放在首位。
一、根据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要求,认真设计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而教学目标的设计则直接干系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
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深刻领会汗青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仔细研读汗青课程尺度,掌控好汗青核心素养的具体目标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不是所有的核心素养目标都能在一节课中完成的。
例如,针对“时空观念”和“汗青价值观”这二项核心素养,在设计“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这课的教学目标时,就不能简单笼统地设定为“通过了解秦汉大一统的史实,形成时空观念和汗青价值观”,应该将其设计为:“能够应用秦朝疆域图和西汉疆域图,明确秦汉疆域的四至;在梳理和概括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步伐、汉武帝开疆拓土、独尊儒术等重要史事的基础上,认识秦汉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在中国汗青上的重要意义。
历史核心素养 教学设计
历史核心素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能够:- 理解历史核心素养的概念和重要性;- 掌握历史知识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跨学科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历史核心素养的概述:- 定义历史核心素养;- 阐述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2. 历史知识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分析历史知识在培养核心素养中的作用;- 探讨历史知识对核心素养的支撑作用。
3. 历史思维能力和跨学科能力的培养:- 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思维解析问题;- 结合其他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用历史故事或事件,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并引出历史核心素养的概念。
(10分钟)2. 知识讲解:- 对历史核心素养进行简要概述,解释其定义和重要性。
(15分钟)- 分析历史知识在培养核心素养中的作用,并展示相关案例。
(15分钟)3. 讨论与互动:-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历史知识与核心素养的关系,并汇报分享。
(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历史思维能力和跨学科能力的培养方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15分钟)4. 案例分析:- 教师给出一个历史案例,要求学生运用历史思维分析问题,同时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进行综合思考。
(20分钟)5. 总结与展望:-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展望学生未来在历史研究中的发展方向。
(10分钟)四、教学手段1. 多媒体投影仪:用于展示相关图片、视频和案例分析等内容。
2.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以激发学生的合作与探究精神。
3. 教师引导:通过提出问题、鼓励讨论和引导思考,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五、教学评估与反馈1. 学生小组讨论的成果汇报:评估学生对历史知识与核心素养关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案例分析的展示:评估学生对历史思维能力和跨学科能力的掌握情况。
3. 互动讨论和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情况,及时纠正误区并给予指导。
六、延伸拓展鼓励学生自主研究历史知识,并将历史核心素养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的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优秀教学设计
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了解中国历史的基本史实和
历史文化遗产;
2.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
和历史文化自信;
3. 发展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欣赏历史文化的情感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成为有民族责
任感和社会担当的公民。
二、教学内容:
1. 新课程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 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等基本史实;
3.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和精神内涵,如儒学、道家、佛教等;
4. 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学、艺术和哲学成就等。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案例分析:通过讲解概念、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掌握中国历史的基本史实和历史文化遗产。
2. 互动探究+小组讨论:运用互动探究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发展归纳总结能力和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化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 实践+体验:通过参观历史遗迹、博物馆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历史文化的魅力,促进学生的审美和情感能力的发展。
四、教学评价:
1. 课堂测试:采用知识问答、思维练习等方式,测试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检测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课后作业:布置历史调研或文献阅读作业,鼓励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历史和历史文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 实践报告:要求学生结合参观历史遗迹、博物馆等实践活动,撰写
实践报告,表达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和感悟,促进学生的历史情感和审美能力的发展。
核心素养教案初中历史
核心素养教案初中历史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分析历史事件的多个角度。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促进他们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4.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将历史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点:
1. 掌握关于历史事件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3. 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互动交流。
4. 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引入历史事件,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授课:介绍历史事件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历史事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4. 展示成果: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讨论结果,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结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5. 课堂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总结,强调历史事件对当今社会的启示和影响。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内容。
评估方式:
1. 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包括是否积极讨论、是否合作愉快等。
2. 作业的完成情况和成绩表现。
3. 学生个人的表现和思考能力。
教学资源:
1. 历史课本和教学资料。
2.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
3. 小组讨论和展示的相关资料。
4. 作业布置和辅导资料。
初中历史带核心素养的教案
初中历史带核心素养的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古希腊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2. 掌握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对现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理解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制度;
2. 掌握古希腊政治制度对现代政治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入:
通过图片展示古希腊的政治制度,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对古希腊历史的探究欲望。
二、讲授:
1. 讲述古希腊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包括城邦制度、民主政治和裁判法庭等;
2. 分析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对现代政治制度的影响,比如美国的总统制度和法国的议会制度等。
三、讨论:
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古希腊的政治制度对现代政治制度的影响,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四、展示:
邀请学生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古希腊政治制度和现代政治的联系和对比。
五、总结:
总结古希腊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对现代政治制度的影响,强调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六、作业:
布置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古希腊政治制度与现代政治制度的对比分析文章,并提交下节课讨论。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古希腊政治制度的基本情况,还可以通过讨论和分析,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为他们理解历史、思考现实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高中历史教学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提高。
为此,历史教学应该因时而变,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中心,打造具有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简介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方面的核心特质,以及其对于现实社会和未来发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其包括了传统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的素养,也包括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要培养的思维能力、经验运用和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素养。
如今,核心素养已被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机构广泛应用,成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
二、核心素养与历史教学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历史教学,学生能够了解社会的发展变化,掌握历史知识,了解历史背景,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影响。
而核心素养则是历史教学中需要培养的重要素质。
比如说:1.知识素养:学生应该掌握历史学基础知识,了解各个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
2.思维素养:学生应该具备思想批判意识,判断和分析历史事件的发生原理和背景,理解历史事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3.情感素养:学生应该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历史和文化成就,培养爱国之情和民族精神,维护社会和谐和世界和平。
4.经验运用素养:学生应该将历史学知识与实践结合,培养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以上四方面,是历史教育中需重视的核心素养。
只有在这些方面全面发展,才能让学生具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深刻理解、能够独立研究并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培养出高质量的历史人才。
1.前期准备教师通过文献调查和瞄准学生需要,确定目标的核心素养,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师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和其他信息渠道,了解历史教育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方面等。
2.教学过程在知识涵盖的前提下,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个关键点是要培养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相应因素,并打造理性思考、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沟通的展示端口。
历史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
历史教学设计核心素养一、引言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教育的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包括历史意识、历史思维和历史情感等方面的提升。
本文将就如何在教学设计中融入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探讨。
二、历史意识的培养历史意识是指对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的认知和思考,能够从历史的角度看待现实问题。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意识。
例如,在讲解某个历史事件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该事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历史的延续性和发展性。
三、历史思维的培养历史思维是指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批判性思维,掌握历史事件的比较和分析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提供不同观点的材料,让学生自己判断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辩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历史问题,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四、历史情感的培养历史情感是指对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的情感体验和认同。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历史情境,感受历史的韵味和魅力。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场景,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历史的真实和生动。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优秀历史人物的事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设计的实施建议为了更好地将核心素养融入教学设计,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确定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等。
这些目标应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紧密相关,体现人文教育的价值导向。
2.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这些内容应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历史思维和历史情感等方面的素养。
3.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演示、探究等。
五大核心素养历史教案设计
五大核心素养历史教案设计一、明确要落实的核心素养的目标历史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核心理论(唯物史观)、核心思维(时空观念)、核心方法(史料实证)、核心能力(历史解释)、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
每一节历史课,都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任务,只要历史教师善于挖掘,每一节历史课都能找到培养核心素养的素材,上课前教师要仔细思考本节课我要让学生达成什么样的核心素养?围绕着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历史教师在备课时应该追问以下问题:1.本课我要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2.本课我要培养学生的核心思维是什么?3.本课我要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是什么?4.本课我要培养学生的核心方法是什么?5.本课我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理论是什么?以上五个问题有了清晰的答案后,历史教师可以设计表格把这些内容写从以往的下来,作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以七年级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课为例:核心理论(唯物史观):认识丝绸之路的开通,对民族关系的发展和中西方的交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一条世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它不仅沟通了东西方文明,而且促成了多个文明的相互渗透,培养学生的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
核心思维(时空观念):在本课三个知识模块“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对西域的管理”中对丝绸之路这一历史事物进行考察,明确丝绸之路开辟和历朝历代完善的过程,了解丝绸之路的路线和沿途经过的国家和地区,培养初中生的时序意识和空间意识。
核心方法(史料实证):通过《博物志》《史记》《汉书》等文献材料、图片、图表、丝绸之路出土的实物、楼兰的遗址遗迹、张骞出使西域的影像、历史学家的口述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方法,形成重证据的意识。
核心能力(历史解释):通过丝绸之路不仅传播物品,也传播技术和文化,引导学生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和在中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提高对历史事物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评价能力。
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体会张骞和班超不怕困难,百折不挠,勇于开拓的精神品质和忠于祖国和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初中教育的重要任务。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不仅包括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更涵盖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人文素养、价值观的塑造等方面。
本文将从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培养策略、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探讨。
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1. 历史知识与技能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包括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同时,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技能,如史料搜集、分析、归纳、比较等。
2. 历史思维能力学生需要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包括历史分析、历史综合、历史评价等。
这些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形成自己的历史观念。
3. 人文素养学生需要在历史学习中提升人文素养,包括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尊重,对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的包容,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入思考。
4. 价值观的塑造学生需要在历史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历史中的正义与邪恶、进步与倒退,培养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对人类社会的责任感。
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为了培养学生的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策略:1. 优化课堂教学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的设计,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史料教学、讨论教学、情境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历史情境,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2. 开展课外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址、博物馆等,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历史剧创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历史知识与技能,培养人文素养。
3. 融入学科交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历史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地理、语文、政治等,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拓宽视野,提升综合素养。
4. 注重评价与反馈教师应完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注重学生的历史知识掌握,更关注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人文素养、价值观的塑造。
通过评价与反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动力。
课堂教学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性认识
素养杂谈课堂教学落实历史学科祕素_实践性认识〇龚方华核心素养时代已悄然而至,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 史解释、家国情怀,其培育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
笔者以人民版“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 课为例,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一、历史课堂教学的依据—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
它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更新了 教学内容,是日常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
关于“中 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课,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 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本节课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
作为教师,我们可引导学生通过了解三元里人民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 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和义和团运动等史实,深刻理解维护国家主权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形成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及社会责任感,厚植家国情怀。
二、 历史课堂教学立意—主题每一节历史课都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立意。
中 国近代史有三条主线,即西方列强侵华史、中华民 族抗争史和探索史。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课作为第二单元第二课,前一课我们学习了近代中国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本节内容的主题为中华民族抗争史,根据这条主线,教师指导学生将中华民族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史实分为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和人民大众自发组织两大类,然后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整理,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三、 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学情教学设计必须考虑学习者的原有经验(即学习起点)、学习风格、态度和认知特点,并且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情境和支架。
教学设计以学习和学习者为中心,要考虑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以此作为起点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确定教学媒体,描述教学过程。
笔者在上这节课前,先了解到学生在初中时期已经基本熟悉“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的史实,所以采取分组合作的方式,将学 生分成六个小组,布置了不同的学习任务。
历史核心素养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历史核心素养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概述历史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历史学科中所需具备的核心能力和素养,包括历史思维能力、历史知识与历史文化意识、历史方法能力以及历史价值观。
在教学设计中应用历史核心素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内容,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文化意识,提高历史学科的研究效果。
应用方法1. 强调历史思维能力:在教学设计中,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推理历史原因和结果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例如,在研究某个历史事件时,可以让学生分析该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从而培养他们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2. 结合历史知识与历史文化意识:教学设计中应注重将历史知识与历史文化意识相结合,使学生能够理解历史事件的文化背景和意义。
例如,通过讲解某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点、艺术表现形式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该时期的历史事件。
3. 培养历史方法能力:历史方法能力是指学生在历史学科中所需具备的研究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设计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历史调查、文献分析、历史资料搜集等活动来培养他们的历史方法能力。
4. 引导历史价值观:历史价值观是指学生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和态度。
在教学设计中,可以通过讨论历史事件的影响、人物的品德等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对不同历史事件和人物持开放的态度,培养他们的历史思辨能力。
总结在教学设计中应用历史核心素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内容,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文化意识,提高历史学科的研究效果。
通过强调历史思维能力、结合历史知识与历史文化意识、培养历史方法能力和引导历史价值观,教师可以有效地应用历史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历史研究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学生阅读与识记历史基础知识为出发点。
学生学情分析
打开学生心扉经常听到有老师感慨:自己的课堂常常是“一言堂”,学生却是“万马齐喑”。为什么出现这种局面?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点是肯定的:老师的上课内容没有触及到学生的兴奋点,学生自然就不会积极参与课堂。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有着对外面世界的好奇。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育时能拥有一颗童心,尽量与学生保持一致。教师要试着去爱、去学、去关心学生的爱好。关注学生兴趣,打开学生心扉,我们的语文教学将会事半功倍。
体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堂教学中
学习内容分析
提示:可从学习内容概述、知识点划分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等角度分析
核心素养给了我们一线教师从事教学的许多“预设”,它同样需要我们因地制宜精彩的“生成”。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应以历史基础知识为载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引发学生自主地描述历史事实的行为,从而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最终实现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站在学生角度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是历史课堂教学有效、高效的关键,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学好历史的保障。怎样才能让历史课堂教学发挥高效的作用呢?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提示:说明本课堂可以落实哪个或哪些学科核心素养
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应以基础知识为载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引发学生自主地进行描述历史事实的的行为,从而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最终实现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
教学重点
1、识记历史基础知识,学会运用历史事实解决实际问题。2、关注学生学习历史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目标
活动设计
信息技术运用说明
关注学生兴趣
从学生阅读体验出发
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效果。
讲历史核心素养融入课堂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多媒体课件、电子白板
分层作业题
分小组制定学生阅读相关书目;小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
个人反思
历史课堂正因为立足于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的全面发展与历史学习的和谐统一,让学生通过历史教育教学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